基于海绵城市背景下雨水花园建设浅析

基于海绵城市背景下雨水花园建设浅析
基于海绵城市背景下雨水花园建设浅析

基于海绵城市背景下雨水花园建设浅析

摘要:随着城镇化与工业化飞速发展,大多数城市绿色下垫面被破坏,城市水文循环系统受到严重干扰。在当前海绵城市建设浪潮中,雨水花园技术为恢复城市基底的涵水性提供了新的“绿色突破口”,通过阐述雨水花园的理论基础、类型结构、规划要点等,以期为雨水花园的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雨水花园;生态效应;雨洪管理;可持续发展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频繁遭遇前所未有的水资源危机,城市内涝严重,下垫面过度硬化,自然绿地已经成为稀缺资源。我国水资源相对短缺,有一半以上的国土地处干旱、半干旱以及季节性干旱的半湿润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导致结构性缺乏更加严重。与此同时,我国大部分人口和产业集中在江河湖沿岸地区,甚至处于泛洪区内,加之大陆性季风气候降雨集中等特点,使大多数城乡地区不可避免地遭受洪涝灾害威胁。水资源短缺与水灾害频发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因素。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国半个多世纪以来,以工程措施改造水环境、解决水问题,取得很大成就在当前水资源矛盾尖锐的情况下,将雨水进行再利用,弥补先天水源不足,缓解城市水问题。我国雨水花园技术尚处

于发展初期,收效微弱,利用率低。人们一直视雨水为废弃物,长期以来“一排至之”的做法,不仅浪费了雨水资源,同时也破坏了城市水系统的循环性。在此背景下,我国急需建立一套“渗、滞、蓄、净、用、排”的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应对水危机,助力海绵城市建设进程

1 雨水花园的理论基础

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源于人类对于未来社会的担忧,最早应用于林业生产方面。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的《我们共同的未来》,将其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不危及下一代人的生存,又使下一代人的需要和生活得到保证

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雨水利用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参考因素。首先,城市水资源日益短缺,地下水的开采过度以及雨水的初级污染加剧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其次,季风性气候影响,许多城市内涝严重,给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损失针对水资源短缺与城市雨洪灾害两大主要矛盾,实现雨水资源的收集与再利用,改善城市水循环系统,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品质

1.2 生态设计理论

18世纪下半叶,人类社会迈进工业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全球变暖、城市膨胀、环境污染、资源短缺

等一系列城市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美国建筑师麦克?哈格出版的《设计结合自然》,标志着生态设计时代的到来。与传统设计相比,生态设计将重点放在城市环境方面,旨在构建结构合理、功能高效的人居环境

在生态规划设计理论的倡导下,要求规划设计充分尊重自然原有肌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充分实现自然资源的再利用与再循环。雨水花园技术依据生态设计理念,结合规划地的自然禀赋,使用乡土植物,达到截留污染物、净化雨水的作用,实现城市雨水资源的再利用

1.3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

绿色基础设施不同于传统“灰色基础设施”,是保护环境、生态、资源的有效途径

美国环境保护局将其定义为,为提高整体环境质量而设置的自然系统或仿自然人工设施,并将这一概念拓展到雨水径流管理方面,通过自然系统或模拟自然系统的工程措施对径流污染进行控制

在城市传统发展模式的作用下,城市雨水难以下渗,造成初级雨水径流污染,形成较高的短时雨水径流总量和径流速度,致使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与传统工程设施相比,雨水花园技术不仅前期投资、后期维护成本低廉,而且与景观设计相结合,实现美学、生态等多种功能

2 雨水花园的类型与结构

2.1 雨水花园的类型

根据实施目标不同,雨水花园可以分为以控制径流污染为目的和以控制径流量为目的两种类型

第一,以控制径流污染为目的的雨水花园,主要功能为处理污染较严重的初期雨水,一般适用于径流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空间,例如停车场、城市广场、城市道路等,结构比较复杂,需设计专门的底部排水沟渠。第二,以控制径流量为目的的雨水花园,主要功能为减少区域内的雨水径流总量,一般适用于处理雨水水质相对较好、汇流面积较小的城市空间,例如建筑屋面、附属庭院、中小学校、居住小区等,构造相对简单,造价低廉,无须设计专门的底部排水沟渠

2.2 雨水花园的结构

雨水花园通过植物的截留与土壤的渗透蓄滞作用,达到净化初期雨水污染、降低短时雨水径流量以及收集地面汇流雨水的效果。一般其结构主要分为蓄水层、覆盖层、植被与种植土层、人工填料层、砾石层等五部分

第一,蓄水层主要为滞留和过滤雨水,同时将雨中的沉淀物留在该层。第二,覆盖层主要为提高土壤渗透作用和净化雨水,防止水土流失。第三,植被与种植土层主要为过滤与净化雨水,选择多年生植物,可短时间耐水涝。第四,人工填料层主要为渗水,其厚度应根据规划地的降雨特性、服务面积确定,多为0.5~1.2m。第五,砾石层主要为排除多余

的雨水,由穿孔管排入城市管道中

3 雨水花园的规划要点

3.1 雨水花园的选址

第一,规划建设前必须对场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分析。在选址前,应对土壤采样,进行性质分析实验,避免将雨水花园建设于土壤渗透性差、土质松软、保水量低的场地上,以免发生长时间的积水,对城市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第二,规划场地应具有适宜的汇水面积,能容纳短时骤增的雨水量。开工建设前,根据该地区相关室外排水技术规范计算场地内的雨水径流量,在城市低洼地带、易积水区设置雨水花园。例如,城市道路、广场等空间,以便于发挥对雨水的控制与利用作用。第三,不能对场地建筑以及其他基础设施造成损害。在开工建设前,应实地踏勘场地基础条件、周边环境特点,减少对基础设施的影响。例如,在居住区雨水利用系统建设中,选址要求距离主体建筑物至少3m,避免浸泡建筑基础。第四,规划场地应保留一定面积的地上或地下空间。依据场地内的雨水径流系数分析,确定雨水花园的建设规模。不同现状条件的项目,所需的雨水花园建设规模不同,留有足够面积的地上或地下空间,便于规划建设。第五,雨水花园的选址与后期维护对环境存在一定要求。例如,雨水花园的选址尽量设置于南向,远离高大乔木根系;场地高差系数小,减少人为施加土方量;控制周边污染源,保障雨水水质中等,

降低对雨水花园内种植物的影响

3.2 雨水花园的规模

在确定雨水花园建设要求后,应采用量化分析法对雨水花园规模进行测算。依据水量平衡分析法,对规划场地的地面雨水径流量、汇流量、蓄水量、下渗量等运用数学科学算法,推演出所需雨水花园的表面积。依据多次流量模拟测试实验,确定雨水花园的积蓄和下渗能力,以及应对暴雨强度测评系数,保证该规划地水文条件各要素值动态平衡,指导雨水花园规划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4 结语

作为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零散分布的雨水花园所能发挥的作用有限。当代设计师需要建设更多优秀的雨水案例,完善绿色基础设施理念,增强普及性(下转第页)(上接第页)与应用性。雨水花园的建设需要推广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发挥各自特定的作用,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应对水灾害,适应水环境,平衡水生态,以小见大,为现代海绵城市建设添瓦助力

参考文献:

[1] 车伍,马震,李俊奇.城镇雨洪控制利用与水景观设计[J].建设科技,2009(23):58-60.

[2] 向璐璐,李俊奇,邝诺,车伍,李艺,刘旭东.雨水花园设计方法探析[J].给水排水,2008(6):47-51.

[3] 王淑芬,杨乐,白伟岚.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雨水花园建造探析[J].中国园林,2009(6):54-57.

[4] 孙静.德国汉诺威康斯柏格城区一期工程雨洪利用与生态设计[J].城市环境设计,2007(3):(下转第页)(上接第页)93-96.

[5] Megregor Partners.环境保护类规划的旗舰――绿色广场[J].潘岳,译.景观设计,2009(3):74-76.

[6] C .飞利浦,G.斯莫林伯格.哈斯廷公园[J].张文英,译.中国园林,2006(11):37-40.

[7] 尹建强,曾忠忠.雨水之歌――解析波特兰雨水花园[J].中外建筑,2007(9):7-9.

[8] 王水浪,包志毅,吴晓华.城市雨水的可持续管理――波特兰绿色街道的设计及其启示[J].山东林业科技,2009(2):68-71.

透水地坪海绵城市简介及施工方案

简介 透水地坪也被称为生态透水地坪,透水混凝土,无砂混凝土等,是采用骨料碎石,胶结料,添加剂,水泥,水等经过均匀搅拌,摊铺成路面。具有比传统混凝土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能满足结构物力学性能、使用功能以及使用年限的要求; 透水混凝土地坪系统是一种多孔、轻质、无细骨料混凝土,由粗骨料表面包覆一层胶结料相互粘结而形成孔穴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故具有透水、透气和质量轻的特点;与普通混凝土不同的特点即容重小、水毛细现象不显著、透水性大,胶结材料用量少、施工简单、绿色环保型和生态型的道路材料,具有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减轻对地球和生态环境的负荷,实现非再生型资源可循环性使用;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能为人类构筑温和、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透水地坪能够使雨水迅速渗入地表,有效地补充地下水,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保护城市自然水系不受破坏,具有很强的环保价值。同时,它解决了普通路面容易积水的问题,提高行走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对于改善人居环境也具有重要意义。 性能特点 1、高透水性。透水地坪拥有15%-25%的孔隙,能够使透水速度达到31-52升/米·小时,远远高于最有效的降雨在最优秀的排水配置下的排出速率。 2、高承载力。经国家检测机关鉴定,透水地坪的承载力完全能够达到C20-C25混凝土的承载标准,高于一般透水砖的承载力。 3、降低噪音。吸收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音,创造安静舒适的生活和交通环境; 4、舒适安全。雨天防止路面积水和夜间路面反光,提高了车辆、行人的通行舒适性与安全性; 5、良好的装饰效果。透水地坪拥有色彩优化配比方案,能够配合设计师独特创意,实现不同环境和个性所要求的装饰风格,这是一般透水砖很难实现的。 6、易维护性。人们所担心的孔隙堵塞问题是没有必要的,特有的透水性铺装系统使其只需通过高压水洗的方式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解决。 7、抗冻融性。透水性铺装比一般混凝土路面拥有更强的抗冻融能力,不会受冻融影响面断裂,因为它的结构本身有较大的孔隙。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中排水设施建设探索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中排水设施建设探索 发表时间:2019-04-08T10:00:07.47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4期作者:刘言斌 [导读] 海绵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基于城市水文循环,重塑城市、人、水新型关系的新型城市发展理念 上海浦东新区东宝市政实业有限公司上海 200125 摘要:海绵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基于城市水文循环,重塑城市、人、水新型关系的新型城市发展理念,国家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在城市综合排水设施建设养护中合理设置,发挥设施调蓄、存储、运用的作用,增强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有效修复城市水生态,合理利用水资源。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综合排水设施、合理利用水资源 一、现状分析 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城市化率越来越快,在快速城镇化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系列城市水问题,例如城市内涝频发、水环境恶化、水资源短缺等。为此,必须创新城镇化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在排水设施建设上如何助力海绵城市建设是我们排水人需要思考和为之努力的方向。 加强城市排水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建设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今后我国城市建设的重大任务。 二、海绵城市建设的六大要素 1、渗: 由于建设时把城市构造成了钢筋水泥的深林,改变了原有自然生态循环,水资源的地表、地下消耗无法得到有效的补充,要加强自然的渗透,避免地表径流,减少从水泥地面、路面汇集到管网里,同时,涵养地下水,补充地下水的不足,还能通过土壤净化水质,改善城市微气候。 2、滞: 滞的主要是通过对雨水的流径调节、地形调节,让雨水延长汇流时间,并引流到我们想要雨水流到的地方,用时间换空间,延缓短时间内形成的雨水径流量过大的现象,延缓集中降雨形成径流高峰。 3、蓄: 现有的治水理念是快速的将水排入水体,不要形成内涝,将雨水一排了事缺少对有效的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蓄的概念就是通过合理布局、科学构建一些能储水的排水构筑物,把降雨蓄起来,以达到调蓄和错峰的作用。 4、净: 净是指水通过土壤、植被、路面、构筑物等各种媒介的渗透,运用渗滤、净化、生物处理等方式,对水质产生净化作用,经过净化处理,然后回用到城市中,建成一个循环系统。 5、用: 在经过净化之后的雨水要尽可能被利用,不管是水资源充足地区还是贫瘠地区,都应该加强对雨水资源的利用。 6、排: 排是利用城市排水防涝设施与天然水系河道相结合,地面排水与地下雨水管渠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一般排放和超标雨水的排放,避免内涝等灾害。 三、海绵城市推进建设中城市综合排水设施的作用 1、改变现有排水理念: 现有排水只是尽快将雨水排入水体,缺乏海绵城市对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前瞻思维,改变原有的排水理念,综合采取 “渗、滞、蓄、净、用、排”的海绵措施,统筹水生态、水环境和水安全,发挥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控制雨水径流,通过“渗”来补充地表水,通过“蓄”合理调蓄降水,再通过净化把水“用”在原地,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人水合一的生态之城。 2、改善内涝积水现象: 通过对排水分区区域情况、设施情况、蓄排情况、防洪情况、应急情况等的众多内涝积水成因的分析,了解区域内的内涝积水点分布情况,评估通过排水管网建设、城市泵排建设、调蓄空间建设、防洪水利建设来延缓降雨积水峰值时间,消减流量峰值,同时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等措施加强城市应急处置能级来解决或改善内涝积水现象,让我们的海绵城市能径流滞蓄排的更为合理有效。 3、改善水体黑臭现象: 水体黑臭问题在岸上,通过排水体系调研(排水体制、管网连接情况和管网运行水位)、错接混接情况、管道破损运行情况、外来水汇入(地下水入渗、河水倒灌、上游入流等)情况、排水口调查、污水处理厂调查、河道调查,排摸混接、偷排、处理不达标超标排放等污染水体的污染源,通过雨污分流纳管、封堵违规排水口、严惩超标排放、加大污水处置效能、前期雨水截流等排水设施建设来解决或改善水体黑臭现象,让我们的海绵城市排出的是达标水质。 四、海绵排水设施建设的探索 要解决“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水资源”问题,需细化探索海绵排水设施建设,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水管理能力建设为重点,逐步构建“格局合理、蓄排兼备、水流通畅、环境优美、管理科学”的海绵城市建设水务保障体系,增强城市防洪排涝、水资源保障、水生态环境。以下扼要谈谈我对海绵城市理念下排水设施的建设想法: 1、推进雨水系统提标改造: 遵循安全高效、排蓄结合的原则,结合海绵城市的建设,规划排水防涝标准、雨水径流标准及污染治理标准,提标改造改善城市雨水

浅谈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难点及对策 莫登智

浅谈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难点及对策莫登智 摘要:在建设新型现代化城市的号召下,城市建设必须要围绕绿色环保的概念 开展。面对城市绿地减少、城市污染加重、内涝等灾害的不断加剧,海绵城市的 建设是如今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紧密合作,不断提高我 国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和质量,推动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就此展开了论述,以供参阅。 关键词:海绵城市;难点;对策 引言 海绵城市是适应新时代城市转型的新理念和新方式,是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 设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要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个环节落实海绵城市建 设理念,统筹协调给排水、园林绿地、道路等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的系统性,并建立完善长效机制。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要着力解决难点问题,力 求建设高质量的工程,发挥其功能作用。 1海绵城市简介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具有海绵一样的特征,雨季时能够将雨水吸收、下渗、蓄 存并净化雨水,旱季时能够将之前储存的水量取出并利用,能排洪防涝、抵御干旱,像海绵一样具有弹性。海绵城市主要工程内容包含了三个方面:(1)保护并维 持现有的生态系统。城市里的水体、湖泊、湿地、沟渠均能够容纳、调蓄雨量, 是天然的蓄水池,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并保护维持它们的自然水文特征。(2)生态恢复、修复。原有的建设模式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使水体 等环境丧失了自身的水文特征,而海绵城市的任务则是使用生态手段,使其生态 环境恢复到未开发破坏前的状态。(3)低影响开发。在城市开发中,控制开发强度,保留生态用地、增加透水地面,尽最大可能减少对城市原有生态的破坏。 2海绵城市建设的难点 (1)基础资料获取难度大。众所周知,海绵城市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它的核心目标是将整个城市区域的综合净流系数降到0.50以下,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 到70%~80%。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与当地的气候、水文、地形地貌、土壤下垫 面类型相结合,而我国目前缺乏相关的基础研究,研究断层严重,且相关部门都 是各自为政,基础资料的获取难度大。(2)径流总量的确定。海绵城市的一个 核心任务是将70%~80%的径流总量就地消解、利用。净流总量是根据当地降雨 量资料求得。采用多少年的降雨资料值得商榷,按要求,一般采用20~30年降 雨资料才具有代表性。因为全球温室效应,部分地区近几年降雨量与前几十年有 显著差异。采用多少年的降雨量资料直接影响到海绵城市的建设规模。(3)耗 资巨大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资金动辄几十亿、上百亿且大部分 项目都是公益性的、无收益的,无形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虽然国家财政部 给予海绵城市项目建设一定的资金扶持,但是海绵城市建设耗资巨大,建设时间长,日后维护管理费用高。(4)社会大众参与度不足。我国是一个世界上严重 缺水的国家之一。人们在遭受瞬间暴雨灾害的同时,并没有意识到雨水被大量排 放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因此,对于立足于将雨水资源充分利用的海绵城市建设的 认知度匮乏。目前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的热情仅局限于相关政府、建设及设计单位,人们对于相关海绵体建设的必要性和造成的不便不认可和不支持,对海绵城市建 设进程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社会公众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的不了解,就会出现抵 触情绪,造成施工难问题。

海绵城市透水砖的需求

海绵城市透水砖的需求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绿色舒适的生活环境不是一种幻想。海绵城市理念在全国各地被广泛实践,不少地区都有优秀的海绵城市示范区。当然,透水砖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那么海绵城市透水砖的需求有多大呢?江西九江海绵城市小编详细与您介绍。 一、江西海绵城市透水砖何以倍受青睐 江西海绵城市透水砖起源于荷兰,因此又名“荷兰砖”。它的出现是为了缓解城市面临的水涝现象。经过美国一家公司的改进,才变当下常见的透水砖先前的模样。经过不断的改良,如今的海绵城市透水砖的下渗率已经大大提升,为解决雨洪,水涝,海水顶托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措施。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美好。 二、何以海绵城市透水砖的需求持续增长 透水砖在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成为国家大力推荐的“新型环保建材”。除此之外,文件中提到,在2020年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城市建成区将要求铺设透水砖,到2030年将要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由此可见,海绵城市透水砖的需求会持续增长,因为这有利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三、市场经济的发展 需求有利于带动市场生产力的发展,国家出台的政策无疑给海绵城市透水砖生产商吃了一颗“定心丸”。各种类型的透水砖层出不穷,技术也会逐步提高。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需求的发展。 凡事都有两面性,在江西海绵城市透水砖需求持续增长的时候,难免有些不良厂家生产劣质的透水砖,这些透水砖可能使用周期短,材质不够优良,进而造成海绵城市建设中 出现的质量问题,可能会影响公众对透水砖的印象,成为需求降低的不稳定因素。九江海绵城市发展有限公司采用德国压制技术打造出不同类型和结构的透水铺装产品,基于中国悠久的水文化遗产为基础、融合了当代国际先进的雨洪管理技术和生态城市思想而形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系统,研发出的绿色环保的新型透水铺装工程,透水铺装不仅可以有效控制雨水径流总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雨水径流污染,还可以发挥其生态效应,维持地下水位、减轻地面眩光、吸纳噪音等。 海绵城市建设将会在国内各地得到推广,相信公众的参与会让海绵城市透水砖不断改良,需求增长得到满足。海绵城市透水砖的需求也会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海绵城市的建设概述第一章1.1海绵城市的建设背景

接下来先学习第一章,海绵城市建设概述第一节: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这一节我们分为两个部分来讲述。 城市建设与环境发展之间的现实困境与存在这种困境的原因。 这一部分的讲述有助于我们理解建设海绵城市的初衷,分为五个方面,别分是: 1、水资源短缺 2、水安全堪忧 3、水环境污染 4、水生态恶化 5、水文化匮乏 一、现实困境 1.水资源短缺

中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大但是人均占有量少,全国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城市存在供水不足的问题。 2、水安全堪忧 我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许多城市深受暴雨内涝灾害的影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3、水环境污染 水污染已经成为我国不亚于水旱灾害,甚至更为严重的一大灾害。

死猪的尸体开始腐烂,因河道距离村子太近,村民担心一旦因此出现疫情,健康会受到威胁。 图为2010年,村民们没有自来水,只好在被严重污染的河流洗涤。

监测表明:小类及以下水质断面分别占到30.3%和35.5%。 根据2015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5年全国972个地表水国控断面(点位)覆盖了七大流域,浙闽片合理,西北诸河,西南诸河及太湖,滇池,巢湖····的环湖河流共423条环湖河流,以及太湖、滇池、巢湖等62个重点湖泊(水库)。 开展营养的61个湖泊水库中,贫营养的6个,中营养的41个轻度富营养的12个,中度富营养的2个,轻度富营养以上的湖泊约占四分之一。

以地下水含水系统的为单元,以潜水为主的潜层水和承压水为主的中深层地下水为对象。 国土部门对全国31个省、区、市202个地市行政区的以地下水含水系统为单元,5118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水质为较差级与极差级为比例,别分占到42.5%与19%。

泰州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192020 .doc

泰州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19-2020) (征求意见稿) 为加快推进我市海绵城市建设,根据《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15〕139号)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快推进全省海绵城市建设的通知》(苏建函城〔2018〕754号)要求,结合泰州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国务院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有关要求,科学规划和统筹实施建筑与小区、道路与广场、城市绿地与公园、城市水系统建设,努力实现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的功能。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推广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构建海绵城市建设综合治理体系,实现城市生态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规划引领,科学规范。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引领城市发展,以科学规划引领海绵城市建设,因地制宜确定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和具体指标,科学编制并严格实施相关规划,完善技术标准规范。 2.坚持因地制宜,生态为本。充分发挥河、林、湿地等自然原始地形地貌对雨水的自然积蓄、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注重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突出生态效益。 3.坚持民生为先,统筹推进。将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升水

安全保障能力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目标,加强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无缝衔接,提升城市吸水、蓄水、净水、释水功能。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工作目标 全面推进我市规划区内海绵城市建设,新城区所有新建项目和新开发地块均按照海绵城市要求建设;老城区结合内涝治理、黑臭河道治理、旧城改造等逐步推进海绵化改造。整体达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0%,SS削减率≥45%,水面保持率≥15.5%。到2020年,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到2030年,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效应有缓解”的海绵城市建设目标。 (二)近期工作目标 到2020年,完成近期规划海绵分区的海绵城市区域建设,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以海绵城市建设为契机,用两年时间解决分区内的河流生态退化、水体黑臭、内涝严重等问题,全面提升分区内的“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水资源”建设水平。2019-2020年,对6个海绵分区的建设以每年50%以上的面积推进,到2020年完成22%的建成区面积建成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目标。在市区范围内,对于建筑小区、园林绿地、道路广场、河道水系等类型的新改扩建项目,在2019—2020年竣工的,海绵城市建设达标率须达到100%。 (1)北部街区和老城核心区海绵分区 北部街区和老城核心区分区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由海陵区政府负责牵头组织,相关部门配合推进。该试点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

海绵城市施工方案

海绵城市施工方案 1 工程概况 a、雨水回用设施 本地块设置地埋式雨水回用设施,设于绿化内,雨水回用于道路广场绿化浇洒90m3/d、车库冲洗用水82m3/d、水景补水60m3/d,平均日用水量约为232m3/d,考虑储存3天的用水量,则雨水储水容积为696m3。 雨水回用系统供水管上不得装设取水龙头,应采取防止误接、误用、误饮措施。 b、下凹式绿地 下沉式绿地其建设费用和维护费用较低,具有一定的调蓄作用,其绿地范围内应根据下凹深度配置耐淹性植物。尽可能的增加场地植被面积并引导雨水流入植被覆盖区,本工程地块设下凹式绿地2600m2,下凹深度20cm,可调蓄容积为=520m3。 c、透水停车位 本工程室外临时停车场、场间小道采用透水铺装,共计面积约3500㎡。 d、路面及广场 本工程园区道路、广场等采用干砌砖石地面,共计面积约20000㎡。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6cm透水砖+粗砂找平层+15cm的10-20mm粒径C25强固透水砼素色层+15cm碎石垫层。 e、水景 本工程设置了3000m2的水景,水池深度50cm,可调节水位高度10cm,可调蓄容积为=300m3 通过园区的下凹绿地、雨水收集回用池、透水铺装的设置,可满足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5%,外排雨水流量径流系数≤,最终缓解地块管网压力,提升

排水系统排水能力,改善地块水环境。通过雨水回用于绿化浇洒,可节约水资源。 2 雨水回收系统 雨水回用系统概述 1.雨水回用流程为:雨水收集→初期弃流→雨水蓄水池→机械过滤→紫外线消毒→清水箱→供给绿化灌溉、道路浇洒及汽车库地面冲洗。 2.雨水循环回用管道试压合格后外壁刷成浅绿色,并在其外壁模印或打印明显耐久的“雨水”标志;公共场所及绿化的雨水取水口设带锁装置;工程验收时逐段进行检查,防止误接。 3.雨水回用系统由专业厂家二次深化设计。 4.由于本次招标未包含雨水回用系统相关设备及管路,因此本方案仅按常规系统编制,待二次深化设计图纸确认后,我院将重新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雨水回用系统施工流程 雨水回用系统施工流程:系统深化设计—方案/设备选型—施工准备—蓄水池结构施工—管路预留/预埋—室外管道安装—隐蔽工程验收—泵房设备安装—泵房电气部分施工—调试/试运转 施工准备 雨水收集工程系统优化深化设计后,我院将积极做好施工前的各项施工准备工作,采购所需的有关设备和材料,并办理好各项相关施工手续。 1.组织图纸学习和专业图纸会审,并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2.编制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办理施工有关手续。 3.组织施工材料到进场。 管道施工技术要求与方法 1.室外管道安装确定走向,须了解现场敷设条件。如须挖地沟;须放线开挖、

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 郦勇

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郦勇 发表时间:2018-09-12T14:48:31.93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作者:郦勇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生态保护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也逐渐提升,城市现代化规划和建设是城市发展中的必然趋势,风景园林规划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身份证号码:33068119820324xxxx 浙江诸暨 311800 摘要:随着我国生态保护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也逐渐提升,城市现代化规划和建设是城市发展中的必然趋势,风景园林规划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许多地区会出现水资源短缺的现象,将海绵城市理论应用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可以有效改善这一情况。海绵城市的构建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浅析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论;风景;园林规划 引言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越来越多,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因此,人们需要对城市进行建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海绵城市理论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人们运用此理论进行风景园林规划。 1城市海绵理论简介 城市海绵理论是分析我国当前城市的自净能力,将城市想象成海绵,通过吸收降水以及洪水灾害,使城市的自净能力有松有弛,更具弹性。海绵城市理论的实施,一般在充分保障城市排水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通过程式的蓄积能力以及自身排放能力,加强人工措施等,保障实现城市的灵活性发展,有效解决城市的降水及洪涝灾害,通过运用海绵技术能够储存水资源,在降水量稀少的年份,可以释放积蓄的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海绵城市生态学发展的产物,其具备强大的排水积蓄能力,以及水资源释放能力,提升城市的排水灵活性,通过依托海绵城市科学理论,提升城市的排水整体功能。在建设海绵城市过程中,要构建科学化的雨水积系统,在城区降水量较多的地方,进行构建蓄水池,收集雨水辅助科学的净化设备净化雨水。利用科学化园林景观的配置与设计,提升城市雨水的积蓄能力,在降水量集中的雨季通过园林景观设计,补充风景园林中的水文景观,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2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 2.1风景园林雨水收集系统 考虑到海绵城市理论框架下的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实现对于自然馈赠的水资源的吸收和储蓄,从而将其合理释放于城市风景园林的灌溉养护环节,具有很强的生态环境保护效益。因此,应当先建设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生态系统,实现对于雨水的环保吸收和过滤。例如,根据城市的地形特征以及园林景观设计的需求情况,可以加强对于截洪沟的改造,使其能够实现对于自然雨水的收集和储存。在行人较多的园林道路上,应当尽量结合周边绿地的设计情况,构建能够让雨水快速流入的渗滤沟,同时注意配合地面的找坡情况进行设计,尽量在园林硬质的道路路面上每隔20m就设置一个渗滤沟,使得雨季的雨水能够顺着园林道路的坡度自然流入到渗滤沟,提高城市风景园林雨水收集系统的蓄水效率。等到降雨的时候,就可以通过雨水的快速下渗,缓解园林的路面积水问题。 2.2建立雨水储存系统 建立风景园林中的雨水储存系统,根据海绵城市概念,在降水量较大的区域科学的设计雨水储存系统,提升雨水的存积量,有效实现雨水资源再次循环。通过结合风景园林的场地与功能,进行科学设计,遵循海绵城市科学理念,设计人工湖,人工湖的溢流口高于常水位,保障游玩者的便捷性,以及雨水蓄积能力。根据风景,园林中植被需要灌溉的要求,设计地下储水设备,满足便捷性灌溉要求以及安全性要求,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可以在风景园林中,人迹稀少的高地上设置雨水储存系统,利用水压进行灌溉,减少电力。 2.3建立雨水净化系统 根据海绵城市理论,建立雨水净化系统,循环利用地下水。通过构建科学的雨水净化,有助于实现雨水的合理净化,通过雨水净化进行科学渗透,有助于分离不同的水质,进而将水引入不同的设备中,能够做到科学性的人工湿地净化。构建科学的人工湿地净化,将未渗透的土壤与水进行一级净化,去除杂质,对于经过土壤的雨水,经过一级净化和重复性的二次进化。运用环保的生物净化技术,净化风景园林中的雨水,利用生物系统中的土壤和植被,有效实现雨水净化,能够将雨水中的杂质进行截流处理,提升雨水净化的整体质量与水平。 2.4渗水透水装置 为了保证城市的园林景观能够得到充沛的灌溉补给,需要着手在城市道路表面铺设具有渗水透水功能的装置,让雨水能够快速渗流到地下,为地下土壤提供水分供给。例如,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便是被设计成了一个“海绵体”,使用雨水收集装置以及绿色屋顶快速收集雨季的降水,降落到地面的雨水通过管道直接进入地下,经过地下过滤系统的净化之后,再流经至雨水循环系统,为城市风景园林的土壤和植被提供灌溉。最终将渗透到地下的水分一并收集到生态滞留塘里,加快塘体表面水蒸气的蒸发速度,带来多次的降雨过程,从而利用雨水收集的良性循环,有效提高了奥林匹克公园的节水护水效率,强化了公园景观的观赏效能。目前,奥林匹克公园铺设的渗水透水面积已经达到了17hm2,负责收集、渗透和过滤雨水的管网长度已经超出了60km,每年的总蓄水量能够保持在130万m2左右,其中几乎有一半的水量源自对于雨水的再次利用。 2.5风景园林道路设计情况 现今在管理城市过程中,大多数城市运用的管理方法较为陈旧,当城市下暴雨时,容易产生内涝。而运用海绵城市理论,应坚持环境保护第一原则,在分析城市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城市道路进行规划,可以采用环状路网方式进行设计。此外,在运用城市海绵理论的过程中应实行间隔绿化带的方法,绿化带能减少城市环境问题发生的频率。由此,在规划园林道路的过程中,建设人员要掌握不同城市的发展需求,同时,对于道路两边的树木,工作人员应在对树木生长情况具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再正确选择路面材料。此外,提高材料的渗透性,选用质量较好的材料,因此,在运用此理论的过程中,建设人员需对城市问题具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从而使风景园林处于积极的发展趋势中。 2.6风景园林建筑以及绿地 在规划设计城市风景园林内部建筑和绿地情况的时候,设计人员应当通过调查取证充分了解园林的地形、水质以及降雨等情况,以便

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2016-2030)

XX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 (2016-2030)方案公示 1 、海绵城市解读 所谓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雨水来调节城市微气候,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海绵城市建设两个最明显的作用:通过调蓄,缓解城市洪涝灾害,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实现雨水的综合利用。 2、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包括: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2020年中心城区范围+十大新城拓展范围。总规划面积约460平方公里,研究范围886平方公里。

3 、规划目标 实现“四水三自”的城市雨水管理模式,“四水”即:实现水生态健康、水安全保障、水环境良好、水资源节约;“三自”即:建立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雨水管理模式。 4、规划原则 (1)统筹兼顾、系统协调 “安全、资源、环保”目标三位一体,兼顾经济、环境、社会效益,保障水安全、保护水环境、恢复水生态、利用水资源、营造水文化,提升城市人居环境。 (2)多规融合、全面统一

与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及各有关专项规划相协调,并全面协调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与海绵城市建设,实现统一规划、建设、管理与协调。 (3)生态优先、保障安全 充分发挥山、水、林、田、湖等地形对降雨的积存作用,发挥植被、土壤等自然下垫面对雨水的渗透作用,发挥湿地、水体等对水质的自然净化作用,努力实现城市水体的自然循环。强化生态廊道的生态隔离、水源涵养作用,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 (4)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以“一江两岸、六港入湘、湖泊多姿、山谷相间”的生态空间格局为骨架,创建具有株洲特色宜居山水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5)以人为本,适度开发 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理念,在确保生态廊道连续及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探索生态廊道生态服务功能开发,将游憩体闲、文化展示、娱乐健身、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注入生态廊道,建设优质人居环境。 (6)合理分期,操作性强 在保证远期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协调系统性和城市建设的时序性,远近结合,分期实施,逐步构建城市排水防涝系统和低影响开发系统。并考虑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行性相结合,突出规划的可操作性,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株洲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2016-2030)

株洲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 (2016-2030)方案公示 1 、海绵城市解读 所谓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雨水来调节城市微气候,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海绵城市建设两个最明显的作用:通过调蓄,缓解城市洪涝灾害,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实现雨水的综合利用。 2、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包括: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2020年中心城区范围+十大新城拓展范围。总规划面积约460平方公里,研究范围886平方公里。

3 、规划目标 实现“四水三自”的城市雨水管理模式,“四水”即:实现水生态健康、水安全保障、水环境良好、水资源节约;“三自”即:建立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雨水管理模式。 4、规划原则 (1)统筹兼顾、系统协调 “安全、资源、环保”目标三位一体,兼顾经济、环境、社会效益,保障水安全、保护水环境、恢复水生态、利用水资源、营造水文化,提升城市人居环境。 (2)多规融合、全面统一

与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及各有关专项规划相协调,并全面协调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与海绵城市建设,实现统一规划、建设、管理与协调。 (3)生态优先、保障安全 充分发挥山、水、林、田、湖等地形对降雨的积存作用,发挥植被、土壤等自然下垫面对雨水的渗透作用,发挥湿地、水体等对水质的自然净化作用,努力实现城市水体的自然循环。强化生态廊道的生态隔离、水源涵养作用,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 (4)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以“一江两岸、六港入湘、湖泊多姿、山谷相间”的生态空间格局为骨架,创建具有株洲特色宜居山水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5)以人为本,适度开发 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理念,在确保生态廊道连续及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探索生态廊道生态服务功能开发,将游憩体闲、文化展示、娱乐健身、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注入生态廊道,建设优质人居环境。 (6)合理分期,操作性强 在保证远期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协调系统性和城市建设的时序性,远近结合,分期实施,逐步构建城市排水防涝系统和低影响开发系统。并考虑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行性相结合,突出规划的可操作性,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水生态修复——海绵城市

城市水生态修复——海绵城市 1背景 城市是人口聚集度高、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地方,也是资源环境承载力矛盾最为突出的地方。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目前全国城镇建设用地不足国土面积的1%,却承载了54%的人口,产出了84%的GDP。 快速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由于城市开发强度过高,大量的硬质铺装,改变了原有的自然生态本底和水文特征。以我国北方为例,城市开发建设前,在自然地势地貌的下垫面条件下,70%~80%的降雨可以通过自然滞渗进入地下,涵养了本地的水源和生态,只有20%-30%的雨水形成径流外排(见图1a);而城市开发建设后,由于屋面、道路、地面等设施建设导致的下垫面硬化,70%~80%的降雨形成径流,仅有20%~30%的雨水能够入渗地下(见图1b),破坏了自然生态本底,呈现了相反的水文特征,破坏了自然“海绵体”,导致“逢雨必涝、雨后即旱”,也带来了水生态恶化、水资源紧缺、水环境污染、水安全缺乏保障等一系列问题。 a开发建设前b开发建设后 图1城市开发前后径流变化情况(以我国北方为例) 针对当前这种状况,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4年考察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5次会议等场合,多次强调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要体现“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系统理念,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建设,就是针对城市地下水涵养、雨洪资源利用、雨水径流污染控制、排水能力提升与内涝风险防控等问题,从“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着手,通过城市规划、建设的管控,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工程技术措施,控制城市雨水径流,实现低影响城市开发建设(LID),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城市开发建设行为对原有自然水文特征和水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将城市建设成“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体”,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丰水期吸水、蓄水、渗水、净水,枯水期将蓄存的水“缓释”并加以利用,从而实现“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城市水资源、改善城市水环境、提高城市水安全、复兴城市水文化”的多重目标。 2海绵城市建设原理 住建部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水专项”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实践,于2014年10月编制印发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导各地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即建设“海绵体”。 海绵城市建设本质是通过降低雨水的产汇流,恢复城市原始的水文生态特征,使其地表径流尽可能达到开发前自然状态(见图1a),即建设“海绵体”。 径流系数是表征水文特征的重要参数,是自然状态下地表径流量与总降雨量的比值,与

海绵城市建设 · 六大要素

海绵城市建设·六大要素 2015-11-10 1海绵城市--渗 由于城市下垫面过硬,到处都是水泥,改变了原有自然生态本底和水文特征,因此,要加强自然的渗透,把渗透放在第一位。其好处在于,可以避免地表径流,减少从水泥地面、路面汇集到管网里,同时,涵养地下水,补充地下水的不足,还能通过土壤净化水质,改善城市微气候。而渗透雨水的方法多样,主要是改变各种路面、地面铺装材料,改造屋顶绿化,调整绿地竖向,从源头将雨水留下来然后“渗”下去。 透水景观铺装

传统的城市开发中无论是市政公共区域景观铺装还是居住区景观铺装设计中多数采用的都是透水性差的材料,所以导致雨水渗透性差,而在这一方面可以通过透水铺装实现雨水渗透,或通过水渠和沟槽将雨水引流至街道附近的滞留设施中。 2透水道路铺装 传统城市开发建设中道路占据了城市面积的10%-25%,而传统的道路铺装材料也是导致雨水渗透性差的重要隐私之一,除了景观铺装方面可以通过透水铺装实现雨水渗透之外,还可以将园区道路、居住区道路、停车场铺装材料改为透水混凝土,加大雨水渗透量,减少地表径流,渗透的雨水储蓄在地下储蓄池内经净化排入河道或者补给地下水,减少了直接性雨水对路面冲刷然后快速径流排水对于水源的污染。 绿色建筑

海绵城市建设措施不仅在于地面,屋顶和屋面雨水的处理也同样重要。在承重、防水和坡度合适的屋面打造绿色屋顶,利于屋面完成雨水的减排和净化。对于不适用绿色屋顶的屋面,也可以通过排水沟、雨水链等方式收集引导雨水进行贮蓄或下渗. 对于不适用绿色屋顶的屋面,也可以通过排水沟、雨水链等方式收集引导雨水进行贮蓄或下渗。 2海绵城市---蓄 即把雨水留下来,要尊重自然的地形地貌,使降雨得到自然散落。现在人工建设破坏了自然地形地貌后,短时间内水汇集到一个地方,就形成了内涝。所以要把降雨蓄起来,以达到调蓄和错峰。而当下海绵城市蓄水环节没有固定的标准和要求,地下蓄水样式多样,总体常用形式有两种:塑料模块蓄水、地下蓄水池。

透水砖一平方多少块

生态透水砖地面铺装是海绵城市建设中基本的“海绵体”组成部分。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提高,现代地面铺装也丰富了其内在要求。透水砖的色彩丰富性、形式灵活性以及良好的生态透水功能成为其迅速被景观园林施工所选用的主要原因。那么这样一块透水砖的价格一般是多少呢? 透水砖价格一般不贵,批发价格比较便宜,几块钱一块,厂家直销的都是。但在选择价位优惠的厂家时也要注意产品品质的优劣,详细价格大家可以咨询厂家获取! 郑州方克建材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企业,公司引进国际先进的设备和制砖技术,采用高頻震荡,高压成型的生产工艺,免蒸,免烧,一次成型的方式,年生产能力达100万平方米;在国家提倡建设可持续

发展社会的倡导下,以节约自然资源给根本出发点,公司将广泛应用环保高效的新型建筑材料,生产集互锁和绿色环保于一体的路面砖和路沿石。 陶瓷透水砖的透水率为20(mm/s),是国家标准的两倍以上。它可以在60毫米/小时的降水量下保持良好的透水性。它可用于铺设道路和广场,雨水可以迅速渗透以防止它。城市洪水的发生,地下水的补充,植被生活环境的改善,可以有效地承受大暴雨的影响,也可以用来减少各种喷泉广场的给排水设施投资。 除了高透水性之外,陶瓷渗透性砖还具有高保水性,孔隙率为25%,保水能力为约12L/m 2。标准足球场长105米,宽68米,面积7,140平方米。它也是一个足球场景层的生态陶瓷渗透砖,可以保留86,000升雨水,不包括基层蓄水,相当于城市。建立一个小水库。下雨时,它会吸收并保留大量的水。在太阳光线下,它会慢慢蒸发,这会降低表面温度。陶瓷透水砖的保水能力是道路不会积水,让行人容易行走。因此,在城市建设中,也可以节省一些路面排水设施,也可以降低建设成本。

建设海绵城市理论及难点对策浅析_张洪立

张洪立:建设海绵城市理论及难点对策浅析 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 究:以定量的方式研究不同的曝气头在相同曝气量下产生的水力剪切强度,选择出最优的曝气装置;在反应器的不同高度设置曝气头,以低曝气量为前提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实现低耗能好氧颗粒污泥培养,以期早日将其投入工业化生产。 参考文献 [1]Yang S F,Tay J H,Liu Y.A novel granular sludge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for removal of organic and nitrogen from wastewater [J].Journal of Biotechnology,2003,106(1):77-86. [2]Tay J H,Liu Q S,Liu Y.Microscopic observation of aerobic granu-lation in sequential aerobic sludge blanket reactor[J].Journal of Applied Microbiology,2001,91(1):168-175. [3]Chen Y,Jiang w J,Liang D T,et al.Biodegradation and kinetics of aerobic granules under high organic loading rates in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J].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2008,79(2):301-308. [4]Adav S S,Lee DJ,Lai J Y.Effects of aeration formation of phenol -fed polymeric substances aerobic granules and extracellular pol- ymeric substances[J].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2007,77(1):175-182. [5]De Kreuk M,Heijnen J J,Van Loosdrecht M C M.Simultaneous COD,nitrogen,and phosphate removal by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J].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2005,90(6):761-69.[6]Morgenroth E,Sherden T,Van Loosdrecht M C M,et al.Aerobic granular sludge in a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J].Water Re- search,1997,31(12):3191-3194. [7]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第四版).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8]王海磊,魏丽莉,李宗义.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形成机理及相关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5,27(7):485-488.[9]Jiang H L,Tay J H,Tay S T L.Aggregation of immobilized activa-ted sludge cells into aerobically grown microbial granules for the aerobic biodegradation of phenol[J].Letters in Applied Microbi- ology,2002,35(5):439-445. [10]Toh S K,Tay J H,Moy B Y P,et al.Size-effect on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erobic granule in a SBR[J].Applied Mi- 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2003,60(6):687-695. [11]曾薇,彭永臻,王淑莹,等.以溶解氧浓度作为SBR法模糊控制参数[J].中国给水排水,2000,16:5-10. [收稿日期]2015-03-09 [作者简介]杨亚红(1976-),女,陕西宝鸡人,博士,副教授, 研究方向:水污染控制理论及其新技术。 DOI:10.13905/j.cnki.dwjz.2015.06.010 建设海绵城市理论及难点对策浅析 张洪立 (哈尔滨市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28) 【摘要】文中介绍了海绵城市的概念和产生背景,建设原则和途径,针对建设海绵城市环节中的不同难点,经过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实施对策。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论;低影响开发LID 【中图分类号】TU992.0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6864(2015)06-0025-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气象灾害的频发,城市对排水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海绵城市有关理论得到兴起和蓬勃发展,随着国家一系列鼓励推广政策的落地,海绵城市建设迎来加速发展期。 国家和地方推广建设海绵城市的政策密集发布,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把“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列入城镇化建设目标;2014年11月住建部发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2015年1月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组织申报2015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的通知》;近日,厦门、常德、萍乡等16座城市成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1海绵城市的概念和作用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主要通过构建综合性“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来实现。 海绵城市建设有三大突出作用,一是,保护水资源,突破传统的“以排为主”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吸纳尽可能多的水资源,为城市所利用。二是,防治水污染,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生态化技术,减少雨洪初期雨水对水体的污染。三是,减轻洪涝灾害影响,通过减少径流系数的方式,使较大降雨量得到 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