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课程内容和特点

语言学概论课程内容和特点
语言学概论课程内容和特点

语言学概论课程内容和特点

《语言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统设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开设一个学期,共3学分,本课程课内学时为54。

本课程包括导言、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是符号系统、语音、语法、词义、文字和书面语、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的接触、语言系统的发展十个部分,每个部分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再分若干章节,循序渐进,便于学生学习掌握。导言:认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基本类别和主要流派,了解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认识语言的社会功能,理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认识语言的性质;理解语言符号的特点;初步认识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理解语言系统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这一命题的含义。第三章语音:认识语音的属性,掌握人类发音的基本原理;认识元音和辅音的区别及其特点;掌握音位及音位组合的规则,能划分音位,能用国际音标标注普通话的语音。第四章语法:认识语法在语言系统中的地位;掌握语法中的组合规则与聚合规则,并能结合语言事实进行分析;认识变换的意义;认识不同语言的语法结构的特点。第五章词义:认识词汇的构成和词义的特点;掌握词义的聚合与组合;词语在思想表达中的灵活运用。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认识文字的性质和作用;了解文字的起源、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文字改革的原因与基本方向;认识口语和书面语的特点。第七章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认识语言是不断发展的,应以发展的眼光去认识语言;了解语言发展的特点;认识语言的分化与统一和社会发展变化的关系,以及这种发展与语言规范的关系。第八章语言的接触:认识语言成分的借用与吸收、语言的融合及其原因和语言接触过程中的一些特殊形式。第九章语言系统的发展:了解语音、语法、词汇和词义的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本课程研究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演变规律以及语言与文字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提高语言理论水平、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语言课程奠定必要的语言理论基础。

语言学纲要的简答、论述题

一.简答题 1.广义上的应用语言学 答:指的是运用理论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和基础研究成果,来阐明、解决其他学科领域中出现的各种与语言相关的问题。包括语言教学理论、语言学的一般应用研究成果和语言学的跨面研究成果。 2.结构主义的特点 答:①把语言确定为研究对象;②重视共时语言的研究;③重视口语的研究;④重视详细描写语言的结构;⑤用联系和系统的观点观察语言要素,语言是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⑥注重对立成分的分析。 3.语言的系统性 答:①首先体现在它是一个层级体系;②还体现在语言符号各层次之间的根本关系上——语言成分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以及二者彼此之间的关系。 4.语言与言语的关系 答:㈠区别:①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②语言有限,言语无限③语言是现成的,言语是临时创造的;㈡联系:一方面,语言以言语的形式存在,因为语言离不开言语,没有说话和说出的话就没有语言;另一方面,言语离不开语言,没有大家认可的词语和语法规则就无法说话。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依存。 5.元音与辅音的区别 答:①发元音时声带颤动、气流在发音通道上不受阻碍,发辅音时声带颤动或不颤动、气流在发音通道的一个或多个部位上受到阻碍;②发元音时,发音器官的各部位均衡紧张;辅音则形成阻碍的部位特别紧张;③发元音时,呼出的气流较弱,拉长音而音质不变,辅音一般不可以拉长音,气流较强。 6.语音的社会性质 答:社会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①世界上没有一种语言采纳了100以上的音素的,各种语言使用哪些语言完全由其社会成员约定的;②语言表达意义,但什么样的声音形式与什么样的意义相结合;③每一语言或方言都有自己独特的语音系统,从语音的物理性质和生理性质分析得出德尔某一语音现象或语音成分,在不同系统中可能有不同作用和不同心里感知。 7.语法构词法 答:就是利用语言中原有的语素材料构造新词。其方法有复合、附加、内部屈折、重音位置变化、词组缩简等。 8.研究语言演变的凭借 答:①通过对照方言和亲属语言可以获知;②通过对记录了语言的过去状态的文字的分析可以获知;③通过对古代的借词的分析可以获知。 9.构词法与构形法的区别 答:构词法是构成新词的方法,构成的新词的词汇意义与各构词成分的词汇意义有关但并不相同。构形法虽然与词的结构有关,但它并不构成新词,不引起词汇意义的改变,只是表

2019南开大学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考试大纲

2019南开大学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本考试是全日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入学资格之专业基础课考试。 二考试目的 本考试的目的是选拔全日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三考试要求 考生应具备“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的基础知识,理解这两门课程的基本概念,能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分析简单的语音、词汇、语义和语法的事实。 考生要用汉语答题,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四考试内容 “语言学概论”部分 第一部分语言的性质,包括语言和言语、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其他派生功能、语言是自然形成的符号系统。 第二部分语音,包括语音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基础、音素、音位、音位的组合。 第三部分语法,包括语法的性质和单位、构词法、构形法、句法。 第四部分语义,包括词汇、词义、词聚、句义、歧义。 第五部分语言的发展,包括语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语言的分化和统一、语言的接触、语言系统的发展。 题型 一名词解释(略) 二判断 示例:洋泾浜不是自然语言。 答:对。洋泾浜是两个不同民族的人在某些特定场合临时把各自的语言混合在一起而造成的交际工具,不当作母语使用,离开特定的交际场合双方都不再使用它,所以不是自然语言。 三简答 示例:两个同义词可以在哪些方面有差别? 答:同义词之间的差别:a语体色彩或风格色彩、b感情色彩、c形象色彩。 四分析 示例:指出下面每个词是单纯词还是复合词,还是派生词: 剪刀克隆taller 绳子棕色菠萝氧吧dancer 质子actually 答案:单纯词有“克隆、菠萝、taller”,复合词有“剪刀、棕色、氧吧、质子”,派生词有“绳子、dancer、actually”。

语言学概论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口语。语言学是指研究语言的科学。 2.在个别情况下,当口语已经发生巨大变化而书面语长期保持古代语言的面貌不变 时,就可能产生言文脱节的现象。 3.在我国,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时间是五四运动以后。 4.世界各国都把书面语的产生作为文明史的开端。 5.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是确定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标准。 6.语言是最直观最容易识别的民族标志。 7.口语是语言的有声客观存在形式。 8.书面语虽然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但也影响口语的发展。 9.口语和书面语都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或图形,这是一种物 理现象;另一方面则是由声音或图形表示的意义,那是一种心理现象。 10.人与人的口头交际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从通信理论的角度可以将之理解为编码和 解码的过程。 11.主张把语言和言语分开的代表人和集大成的学者是现代语言之父索绪尔,他的代 表作是《普通语言学教程》。 12.语言符号的特点有:任意性、强制性、可变性、离散性、线性。 13.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使语言学成为现代意义的科学。 14.言语活动可以分为语言和言语两个分支,即索绪尔提出人类言语活动可分为语言 和言语两个部分。 15.语言和言语:“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 为系统的那一部分。言语是个人“说话”的具体行为和结果,在每个人的发音、用词和使用的句子结构等方面体现出个人特色。 16.书面语和口语的关系是:前者是第二性的,后者是第-性的。 17.口语和书面语的所谓一致,是指基本的语言成分。 18.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语音)和所表示的意义(语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 这说明,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 19.语言符号是离散的,在时间这根轴上成线性排列。语言符号的线性特征使离散的 语言符号有可能组合成大小不等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连续的语流。 20.在语言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中,语音系统的系统性最强。 21.语言系统中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语素;最小的交际单位是句子;最大的交际单位语 篇。 22.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采的关 系中,这种关系称为聚合关系。 23.最早广泛应用语言学的理论和成果的社会领域是语言教学领域。 24.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名”是由“实”决定的。 25.我国哲学家荀子认为“名”和“实”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26.中国古代传统语言学被称之为“小学”。 27.历史比较语言学建立的时间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 28.“普通语言学”中的“普通”是“一般的”意思,指研究人类的社会的语言这种 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 29.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语言”,说法正确的是:语言只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语言是一种非常复 杂的社会现象、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表现为口头语和书面语。 2.“说话”的过程涉及到的相关问题有:社会问题、哲学问题、心理问题、生理问 题、物理问题等。 3.口语和书面语在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指的是基本语汇和基本语法结 构。 4.索绪尔给语言符号的两方面创制的专门术语是能指和所指。 5.下列各组语言单位之间存在聚合关系的有:很,非常;辆,部。 6.存在语言符号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有;词、语法、语音、词组。 7.语言系统内部包含的语言单位有:语素、词和词组、句子和语篇。

政府经济学选择题

1. 目前世界上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中,(A. 大部分)采用了社 会保障税的形式。 A. 大部分 B. 只有小部分 C. 很少 D. 全部 2. 政府的公共事业支出与公共投资支出相同点在于(D. 都属于购买性 支出 )。 A. 都属于转移性支出 B. 都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 C. 都属于社会生产性支出 D. 都属于购买性支出 3. 课税对象是指(C. 税收征收的目的物 )。 A. 具体征税项目 B. 负有纳税义务的个人 C. 税收征收的目的物 D. 都不对 4. 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 为零,这主要是指公共物品具有(A. 消费的非竞争性 )。 A. 消费的非竞争性 B. 消费的非排他性 C. 消费的强制性 D. 消费的不可分割性 5. 社会保险不包括(D. 汽车保险 )。 A. 养老保险 B. 失业保险 C. 医疗保险 D. 汽车保险 6. 西方财政学理论中著名的“灯塔理论”,主要讲述的是公共物品的( C. 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 A. 消费的非竞争性 B. 消费的非排他性 C. 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D. 消费的强制性 7. 划归中央税的是(A. 税源集中,收入规模较大 )的税种。 A. 税源集中,收入规模较大 B. 税源集中,收入规模不大 C. 税源分散,收入规模较大 D. 税源集中,收入规模较小 8. 下列不属于市场失灵的领域的有(D. 个人生活用品 )。 A. 国家公共安全 B. 公共医疗卫生 C. 法律与道德秩序 D. 个人生活用品 9. 下列行为具有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的是(C. 公共场所吸 )。 A. 发明创造 B. 安装路灯 C. 公共场所吸烟 D. 环保行动 10. 一般来说,政府经济的依据是(D. 社会公共权力 )。 A. 财政收入 B. 财政支出 C. 宏观经济管理 D. 社会公共权力 11. 公共选择的理论的基本原理就是将(C. 经济学 )的分析方法 用于非市场的政治领域。 A. 政治学 B. 社会学 C. 经济学 D. 管理学 12. 中国在进一步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中,应当统一管理体制,实现( A. 征缴、管理、使用三分离 ). A. 征缴、管理、使用三分离 B. 征缴、管理统一,与使用分离 C. 征缴、管理、使用三统 D. 征缴与管理、使用分离,管理、使用统一

语言学概论知识点2017

语言学概论知识点 名词解释: 语言: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包括说话的行为和结果。 语言的任意性:构成符号的声音和意义之间没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语言的离散性:语言可以进行切分,被切分成的每个单位有独立的存在,彼此不相互混淆,但又可以灵活组装。 符号:是人们有意识用来指代某种特定事物的、可为人们感官感知的标记。 狭义符号:符号的“能指”(物质外壳)和“所指”(意义) 语言符号:语言是以语音为能指,以语义为所指的符号系统。具有:任意性、线条性、系统性、层次性的特点。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是语言中最基本的两种关系。 组合关系:组合关系就是两个以上连续的语言符号有条件、按规则组合起来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符号与符号相互组合起来的关系 聚合关系:聚合关系就是语言结构某一位置上能互相替换、具有相同性质和作用的语言符号之间的类聚关系。简单说就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替换关系。 语音: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有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表现形式)。它使语言成分物质化,是语言的载体。 音素:音素是人类语言在一次发音中按照音色的不同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元音:元音也叫“母音”,发音时气流自由呼出,不受任何阻碍,发音器官各部分肌肉紧张均衡,声带振动、可以自成音节。 辅音:辅音又叫“子音”。发音时气流在发音器官某一部分受到阻碍,通过某种方式冲破阻碍而发出音来,发音器官各部分呈紧张状态,声带有时颤动(浊辅音)有时不颤动(清辅音)。音标:广义的音标指一切标记语音的符号,如国际音标、音位音标、音节音标、语音结构音标,狭义的音标指标记音素的音标→最通行的是“国际音标”【专门用来记录语音的符号】国际音标:被各国语言工作者采用的,不带民族特色的记录语音的语音符号。 音位:音位是具体语言或方言在多次发音中划分出来的具有辨义功能的最小语音单位 超音质音位:根据音高、音强、音长的特征归纳出来的功能差别单位。超音质音位主要指调位、时位、量位。超音质音位不局限于一个音的音位,常附在音段音位的序列上面,所以又叫做超音段音位。 音位变体: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变异形式,属于同一音位但却没有变异的作用,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代表。 (条件变体自由变体):【1】条件变体是只能出现在某种特定语音环境中的音位变体,它是一个音位在不同环境中受不同条件影响而产生的。 【2】自由变体指自由变体指能自由地出现在某种相同的语音环境中的音位变体。它不受条件地限制,可以随意地、自由地替换,不区别意义。 语流音变:特定语流中的音由于受邻音的影响,或者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或者由于所处的位置特殊,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就是语流音变,也叫连读音变。大多数情况下,语流音变都发生在音位范围内条件变体的替换。 语调: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声调是属于音节的,但是句子也可以有高低抑扬轻重的变化,这就是语调。狭义的语调又叫句调,指全句高低升降的变化,他表达说话人的情绪要求等

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 (132)

语言学概论第三次作业 第四章语法 一、概念解释(10分,每小题2分) 1.词类 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划分出来的词的类别。 2.语法形式 语法形式是语法意义在语言中的外部表现,是语法意义的外部标志,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语法形式。 4.复合词 复合词就是完全由词根语素与词根语素结合构成的词。 5.语法范畴 语法范畴是通过词的变化形式表现出来的语法意义概括出来的类别。 二、填空(25分,每空1分) 1.(语法规则)是大家说话的时候必须遵守的习惯,不是语言学家规定的。 2.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3.句子按其语气可以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类型,例如“什么书他都喜欢看”是(陈述句)。 4.从意义和作用看,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注意:有些同学解题答案是单纯词、合成词,这两个概念是从结构角度划分出来的单位。 5.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句法),词以下的规则叫(词法)。 6.根据在词中的不同作用,一般把语素分成(词根)、(词缀)、(词尾)三类,例如“学习”中的两个语素是(词根),“being”中的ing是(词尾),“reader”中的er是(词缀)。 7.(词尾)的主要作用是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但不能构成新词。 8.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词根和词缀叫作(构词语素)语素,把词尾叫作(变词)语素。 9.由词根语素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构成的词,称为(复合词)。由词根语素和词缀组合起来构成的词称为(派生词),其构词规则又叫作(派生构词法),或叫(附加法)。 10.(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偏正结构)、(联合结构)是语言里最基本的结构格式。 11.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的两个组成成分叫做(直接成分)。 12.从语法结构角度分类,一般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孤立语)、(屈折语)、(粘着语)、(复综语)四种类型,汉语属于(孤立语)。 13.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缺乏(词形变化);屈折语的主要特点是有丰富的(形态变化)。 三、单项选择(20分,每小题1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语法的组合规则是潜在的 B.语法的聚合规则是潜在的 C.语法的组合规则存在于书面语言中 D.语法的聚合规则存在于书面语言中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语言学概论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练习测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中的“言”属于: A. 语言。 B. 言语。 C. 言语行为。 D. 言语作品。 2、人运用语言可以说出无限多的句子,这反映了语言的:(C) A. 民族性。 B. 符号性。 C. 生成性。 D. 系统性。 3、被社团作为母语使用和学习的语言是: A. 人工语言。 B. 自然语言。 C. 共同语。 D. 世界语。 4、从语言学分科来看,《语言学概论》课属于: A. 一般语言学。 B. 具体语言学。 C. 共时语言学。 D. 历时语言学。 5、“我爱家乡”中“爱”和“家乡”: A. 是聚合关系。 B. 是组合关系。 C. 既是聚合关系又是组合关系。 D. 既非聚合关系又非组合关系。 6、汉语南方方言比北方方言更接近于古汉语,这反映了语言发展的: A. 渐变性。 B. 相关性。 C. 规律性。 D. 不平衡性。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义项是最小的语义单位。 B.义素是最小的语义单位。 C.词义的主要内容是语法意义。 D.词义不包括语法意义。 8、有人说语言是古代文化的“活化石”,这说明语言具有: A. 交际功能。 B. 思维功能。 C. 文化录传功能。 D. 认知功能。 9、“衣领”是“衣服”的: A. 上义词。 B. 下义词。 C. 总义词。 D. 分义词。 10、转换生成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 A. 乔姆斯基。 B. 菲尔默。 C. 皮亚杰。 D. 韩礼德。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语言是无限的,言语是有限的。 B.语言是个人的,言语是社会的。 C.语言是一般的,言语是个别的。 D.语言是具体的,言语是抽象的。 12、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 A.文字。 B.语言。 C.书面语。 D.手势语。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符号都有任意性。 B.有些符号有任意性。 C.只有语言符号有任意性。 D.语言符号没有任意性。 14、词汇变化比语音语法快,这体现了语言发展的 A.渐变性。 B.稳固性。 C.相关性。 D.不平衡性。 15、“小王喜欢小李”中“喜欢”和“小李” A.是组合关系。 B.是聚合关系。 C.既是聚合关系又是组合关系。 D.既非聚合关系又非组合关系。 16、语言最重要的功能是 A.思维功能。 B.标志功能。 C.交际功能。 D.认知功能。 17、日语属于 A.屈折语。 B.粘着语。 C.词根语。 D.编插语。

电大政府经济学试题及答案排序版

政府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判断题 A 按照预算作用的时间,政府预算可以分为年度预算和多年度预算。(√)按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不同影响,从总量调控的角度,可将财政政策区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即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均衡性财政政策。(√) B 部门预算是政府预算的基础,基层预算单位是部门预算的基础。(√)C 偿债率是从还债的角度考察政府究竟有多大的还本付息能力,主要看政府财政收入的多少。√ 充分就业是与失业相对应的一个经济范畴、是指全体社会公民人人都可以找到有报酬的工作的一种社会就业状态。(×) 成本一收益分析法自20世纪40年代出现以来,就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青睐,里根总统在1981年还签发了一项命令,要求美国全部新的规则都必须受成本一收益分析的检验。(√) 从价计征税收的计税依据,是课税对象的重量、容积、数量等。(×)财产税是对纳税人所拥有的不动产课征的税种。(×) 车船税的征税对象或征税范围是依法在公安、交通、农业、渔业、军事等具有车船管理职能的部门登记的车船,具体分为车辆和船舶两大类。(√)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税对象是纳税人实际使用的土地,以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为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 从各国编制多年度预算的实践看,主要为长期预算,编制2-5年的中期预算的国家很少。(×) 从各国政策实践来看,征收环境保护类税收是矫正负外部效,应常用的手段.(√ ) 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来看,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初期阶段,国家往往采取公共投资占主导的投资策略√ D 多峰偏好是指人们理想的结果不止一个,如在偏离了最理想的结果后其效用出现先降后升,则具有多峰偏好。(√) 短期公债通常是指偿还期为一年或一年以内的公债。(√) 对部分公共物品合理定价,进行收费,构成政府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简答与论述题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简答与论述题(1) 1、简要叙述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和人的主观认识的关系? 答: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和人的主观认识之间不是完全相同的。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是非常复杂的,具体的发音人人不同,一个词具体的表达方式也可以不同。例如,“说话”一词,不同的人可以在中间加入不同的助词“了、着、过”等;还可以加入不同的语气词“呢、啊、嗯”等。而把这一词记录为“说话”已经是一种主观的概括。语言学家研究的只是经过语言学家主观概括和不同程度上理想化和简单化了的语言。语言学的研究就是要拉近我们的主观认识与客观事实的距离。 2、书面语产生的重大社会意义? 答:口语是转瞬即逝的,在没有书面语的社会里,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的交际范围极其有限,经验和知识的传授和积累极其缓慢。书面语的产生克服了这种局限,极大地加快了人类社会经验和知识的传授和积累的速度和传播范围,从而大大加快了社会发展的步伐。现代生物考古学表明,人类文明的发展在书面语产生后大大地加快了。因此,世界各国都把书面语的产生作为文明史的开端。 3、论述口语和书面语的联系和区别? 答:任何一种语言总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而且大多数语言在其存在的历史上只有口语而没有相应的书面语。任何一种书面语又都只能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并且或迟或早总是要随着口语的演变而演变。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口头存在形式,但是古往今来只有极少数语言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了相应的书面语。因此,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但是,书面语既不是口语绝对忠实的记录,也不是口语机械的复制品。口头交际行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语言环境中进行的,而且交际双方或各方在进行口头交际的同时常常伴随着各种面部表情、手势和体态,还有各种不同的口气和语调,而书面语一般没有记录这些成分,而只记录了词语,即口语传递信息和思想感情的关键成分,同时,书面语是经过推敲的,因此更简练、精确。另一方面,书面语为了补充口语交际时的语境等非语言成分,又不得不添加一些成分。确切地说,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另外,书面语一旦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以后,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就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史。书面语由于克服了口语在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的局限,就有可能积累起比口语更丰富的语汇,更精密复杂的语法结构,更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从而反过来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书面语和口语在多数情况下一般是基本一致的。即指基本的语言成分是一致的。如果书面语和口语严重脱节,那么,或迟或早最终还是要适应口语的演变而发生变化。因为口语是第一性的,因此,研究语言首先应研究口语,并且当书面语和口语发生严重分歧时,应以口语为准。决不能由于重视

语言学概论单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中的“言”属于:(A) A. 语言。 B. 言语。 C. 言语行为。 D. 言语作品。 2. 人运用语言可以说出无限多的句子,这反映了语言的:(C) A. 民族性。 B. 符号性。 C. 生成性。 D. 系统性。 3. 被社团作为母语使用和学习的语言是:(B) A. 人工语言。 B. 自然语言。 C. 共同语。 D. 世界语。 4. 从语言学分科来看,《语言学概论》课属于:(A) A. 一般语言学。 B. 具体语言学。 C. 共时语言学。 D. 历时语言学。 5. “我爱家乡”中“爱”和“家乡”:(B) A. 是聚合关系。 B. 是组合关系。 C. 既是聚合关系又是组合关系。 D. 既非聚合关系又非组合关系。 6. 汉语南方方言比北方方言更接近于古汉语,这反映了语言发展的:(D) A. 渐变性。 B. 相关性。 C. 规律性。 D. 不平衡性。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义项是最小的语义单位。 B.义素是最小的语义单位。 C.词义的主要内容是语法意义。 D.词义不包括语法意义。 8. 有人说语言是古代文化的“活化石”,这说明语言具有:(C) A. 交际功能。 B. 思维功能。 C. 文化录传功能。 D. 认知功能。 9.“衣领”是“衣服”的:(D) A. 上义词。 B. 下义词。 C. 总义词。 D. 分义词。 10.转换生成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A) A. 乔姆斯基。 B. 菲尔默。 C. 皮亚杰。 D. 韩礼德。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语言是无限的,言语是有限的。 B.语言是个人的,言语是社会的。 C.语言是一般的,言语是个别的。 D.语言是具体的,言语是抽象的。 12.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B) A.文字。 B.语言。 C.书面语。 D.手势语。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所有的符号都有任意性。 B.有些符号有任意性。 C.只有语言符号有任意性。 D.语言符号没有任意性。 14.词汇变化比语音语法快,这体现了语言发展的(D) A.渐变性。 B.稳固性。 C.相关性。 D.不平衡性。 15.“小王喜欢小李”中“喜欢”和“小李”(B) A.是组合关系。 B.是聚合关系。 C.既是聚合关系又是组合关系。 D.既非聚合关系又非组合关系。 16.语言最重要的功能是(C) A.思维功能。 B.标志功能。 C.交际功能。 D.认知功能。 17.日语属于(B) A.屈折语。 B.粘着语。 C.词根语。 D.编插语。 18.汉语有“姐姐、妹妹”两个词,英语只有“sister”一个词,这反映了语言的(D)

国开(电大)行管本科《政府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及部分答案

国开(电大)行管本科《政府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及 部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政府经济的依据是()。 B.社会公共权力 2.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在消费量上的区别是()。 A.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 3.在公共物品提供的过程中会出现()。 A.免费搭车的问题 4.科斯定理的前提假设是()。 A.交易成本为零或很低 5.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瓦格纳对政府支出增长规律解释的是()。 D.政府为应对急剧增加的支出,将被迫提高税率或增设新税种 6.当宏观经济处于萧条时期社会保障对经济起到()的作用。 A。缓和需求不足7.现收现付式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优点是()。 D.可避免物价上涨后基金贬值的危险 8.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收入表现为一定量的货币收入,即国家占有的以货币表现的一 定量的社会产品价值,主要是()。 D.剩余产品价值 9.当政府收入增长率低于物价上涨率时,政府收入()。 C.名义增长,实际负增长

10.隐性债务是指()。 A.没有反映在政府预算帐面上的债务二、不定项选择题 11.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 A.政府收入 B.政府支出 C.宏观经济管理12.在衡量政府支出的成本时需要考虑()。A.政府实施该项目过程中实际花费掉的人力、物力 B.直接给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实际损失 C.间接给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实际损失 13.下列属于直接税特点的是()。 B.税负不易转嫁 C.税收弹性大,税收收入不够稳定 D.税负较为公平 14.政府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有必要进行全面调整的情况有()。 C遇特大自然灾害、战争等特殊情况D.遇国民经济发展过分高涨或过分低落 15.持续的通货膨胀会造成()。 A.增加生产性投资的风险和经营成本 B.引起资源的过度分配D.阻碍资金向生产部门转移 三、名词解释 16.房产税:是以房产为征税对象,依据房产价格或房产租金收入向房产所有人或经营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17.契税:是在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的权属转移过程中,向取得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四、筒答题

语言学概论论述题精编

语言学论述题 1、简要叙述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和人的主观认识的关系? 答: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和人的主观认识之间不是完全相同的。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是非常复杂的,具体的发音人人不同,一个词具体的表达方式也可以不同。例如,“说话”一词,不同的人可以在中间加入不同的助词“了、着、过”等;还可以加入不同的语气词“呢、啊、嗯”等。而把这一词记录为“说话”已经是一种主观的概括。语言学家研究的只是经过语言学家主观概括和不同程度上理想化和简单化了的语言。语言学的研究就是要拉近我们的主观认识与客观事实的距离。 3、论述口语和书面语的联系和区别? 答:任何一种语言总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而且大多数语言在其存在的历史上只有口语而没有相应的书面语。任何一种书面语又都只能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并且或迟或早总是要随着口语的演变而演变。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口头存在形式,但是古往今来只有极少数语言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了相应的书面语。因此,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但是,书面语既不是口语绝对忠实的记录,也不是口语机械的复制品。口头交际行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语言环境中进行的,而且交际双方或各方在进行口头交际的同时常常伴随着各种面部表情、手势和体态,还有各种不同的口气和语调,而书面语一般没有记录这些成分,而只记录了词语,即口语传递信息和思想感情的关键成分,同时,书面语是经过推敲的,因此更简练、精确。另一方面,书面语为了补充口语交际时的语境等非语言成分,又不得不添加一些成分。确切地说,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另外,书面语一旦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以后,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就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史。书面语由于克服了口语在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的局限,就有可能积累起比口语更丰富的语汇,更精密复杂的语法结构,更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从而反过来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书面语和口语在多数情况下一般是基本一致的。即指基本的语言成分是一致的。如果书面语和口语严重脱节,那么,或迟或早最终还是要适应口语的演变而发生变化。因为口语是第一性的,因此,研究语言首先应研究口语,并且当书面语和口语发生严重分歧时,应以口语为准。决不能由于重视书面语的研究而忽视口语的研究,更不能认为书面语是语言研究唯一的对象或主要对象。 4、为什么说语言虽然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但不是最可靠的标志? 答:“民族”和“语言”的关系在任何时候都不是绝对化的。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同一民族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不同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的现象是到处客观存在的。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很多。如:该民族的人民因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语言;不同民族由于生活的融合而使用同一种语言等。所以,语言虽然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但不是最可靠的标志。 5、在分析语言与民族的关系时,西方有的语言学家运用“相互理解程度”作为区分“语言”和“方言”的唯一标准,请分析此种观点并指出实质? 答:运用“相互理解程度”作为区分“语言”和“方言”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是由新兴的民族国家的语言和社会历史的特殊情况决定的。在那些国家里“语言”、“民族”、“国家”几乎是同义词,虽然不同地区“口音”不同,但相互理解不成问题。因此,所谓“相互理解程度”是指:相互能理解的是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相互不能理解的是不同语言。同时也指:相互能理解的各个方言从属于同一民族的语言,使用同一语言的人属于同一民族;相互不能理解的是不同语言,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属于不同民族。但是,这种观点不具有普遍意义。因此,单纯依据“相互理解程度”,也就是语言结构本身差异的程度,来确定几种身份未定的“话”是属于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还是不同的“语言”,从而确定有关的社会群体是一个“民族”,还是几个不同“民族”,这种方法是把复杂的问题过于简单化了,而且很可能在政治上引起严重的后果。而且坚持这种观点的语言学家是持实用主义的“双重标准”的:对弱国坚持自己的主张,强调“相互理解程度”的原则,不惜割裂原本属于同一民族的各个相互通话有困难的群体,拒绝承认他们使用的口头交际语言是同一语言的方言,而坚持认为是不同的“语言”,从而认定这些原本属于同一民族的社会群体是不同的民族。而他们在处理自己国家和强国的民族问题时却放弃了“相互理解程度”的原则,转而充分尊重这些国家的社会政治历史,尊重这些国家的主权和民族感情了。由此可见,“相互理解程度”的原则并非区分“语言”和“方言”的唯一标准,它不具有普遍性,而且还成为了某些强权主义者和种族歧视者的工具。 7、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 答:我们说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的说,因此,语言符号是离散的,是可以分解的,并且在时间这根轴上是成线形排列的。语言符号的线形特征使离散的语言符号有可能组合成大小不等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连续的语流。人

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考试大纲

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本考试是全日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入学资格之专业基础课考试。 二考试目的 本考试的目的是选拔全日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三考试要求 考生应具备“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的基础知识,理解这两门课程的基本概念,能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分析简单的语音、词汇、语义和语法的事实。 考生要用汉语答题,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四考试内容 “语言学概论”部分 第一部分语言的性质,包括语言和言语、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其他派生功能、语言是自然形成的符号系统。 第二部分语音,包括语音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基础、音素、音位、音位的组合。 第三部分语法,包括语法的性质和单位、构词法、构形法、句法。

第四部分语义,包括词汇、词义、词聚、句义、歧义。 第五部分语言的发展,包括语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语言的分化和统一、语言的接触、语言系统的发展。 题型 一名词解释(略) 二判断 示例:洋泾浜不是自然语言。 答:对。洋泾浜是两个不同民族的人在某些特定场合临时把各自的语言混合在一起而造成的交际工具,不当作母语使用,离开特定的交际场合双方都不再使用它,所以不是自然语言。 三简答 示例:两个同义词可以在哪些方面有差别 答:同义词之间的差别:a语体色彩或风格色彩、b感情色彩、c 形象色彩。 四分析 示例:指出下面每个词是单纯词还是复合词,还是派生词: 剪刀克隆 taller 绳子棕色菠萝氧吧 dancer 质子 actually 答案:单纯词有“克隆、菠萝、taller”,复合词有“剪刀、棕色、氧吧、质子”,派生词有“绳子、dancer、actually”。 五论述

00541语言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 复习题 (课程代码 00541) 、单项选择题 1.主张把语言和言语分开的代表学者是 【 】 A . 乔姆斯基 B . 索绪尔 C . 布隆菲尔德 D . 洪堡特 2. 中国将传统的音韵、文字、 训诂、虚词等研究统称为 【 】 A .小学 B .经学 C .语言学 D . 文字学 3. 音高主要决定于 【 】 A .发音体振动的振幅 B ?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C ?发音体振动的时间 D .发音体振动的声波形式 4. 汉语普通话的j 1 su cn j 1(计算机)可以切分岀的音素数量为 【 】 A ? 3 个 B ? 6个 C .7 个 D . 8个 5. 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可以将拼音 b 和p 区分开来的区别特征是 [ 】 A .送气与不送气 B . 清音与浊音 C .双唇音与舌面音 D . 塞音与塞擦音 6. 北京话中将“慢” [man]+ “慢儿” [mar] 读作“慢慢儿” [mai mar] 属于语流音变中的【 】 A .同化 B 异化 C .弱化 D .脱落 7. 下列不是成语的是 【 】 A .过河拆桥 B .风风火火 C .醉翁之意不在酒 D . 爱屋及乌 8. 在汉语中管某种东西叫“书 sh u” 英语中叫“ book ”, 这反应了语汇在产生时的【 】 A .理据性 B 普遍性 C .任意性 D . 民族性 9. 下列属于借词的是 【 】 A .尴尬 B 看好 C .拜会 D .袈裟 10 .下列属于体词属性范畴的是 【 】 A .体 B .态 C ?数 D ?时 11 .“三人行必有我师”是《论语》中的名句,它至今仍被人广泛引用,且理解起来不大费 力, 这是由于语言的 【 】 A .抽象性 B .递归 性 C .系统性 D .稳定性 12 .词义最基本和最核心的部分是 【 】 A .通俗意义 B 非通俗意义 C .理性意义 D 非理性意义 13. 把句子分成“单句”和“复句” , 这种分类是 【 】 A .句子的句型类 B .句子的句式类 C .句子的功能类 D ?句子的繁简类 14. “天气凉了”和“这汤太热,把它凉一凉”中的“凉”是 【 】 A ?冋音关系 B .多义关系 C .同形关系 D ?同义关系 15. 文字起源于 【 】

政府经济学多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1、政府经济学的学习方法包括(ABC ) A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B、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C、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 D、矛盾的分析方法2、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ABC ) A、政府收入 B、政府支出 C、宏观经济管理 D、政府间转移支付 1、下列项目中属市场失灵的领域有(ABC ) A、公共安全 B、医疗卫生 C、法律秩序 D、个人计算机 2、政府失灵的原因包括(ABCD ) A、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 B、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 C、对政府机构控制的有限性 D、政治程序实施中的有限性 3、政府履行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目标包括(BCD ) A、干预、调节国民经济运行 B、物价稳定 C、充分就业 D、国际收支平衡 4、政府经济活动的效率要求包括(AB ) A、政府直接控制和掌握资源的配置效率B 政府通过对市场和微观经济行为调节,引导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C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安全性 D 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合意性 5、公共资源的特征有( AB) A、稀缺性 B、使用不受限制 C、充足性 D、使用受到限制 1、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区别在于(AB ) A、消费的非竞争性 B、消费的非排他性 C、消费的竞争性 D、消费的排他性 2、混合物品包括(ABC ) A、无排他性或弱排他性,但有一定竞争性的物品 B、有排他性,但非竞争性的物品 C、可能发生拥挤的公共物品 D、无排他性、非竞争性的物品 3、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形式总 的来说有( ABC) A、私人的完全供给 B、私人与政府的 联合供给C、私人与社区的联合供给 D、政府和社区的联合供给 1、下列行为属于生产外部性的有 (ABD ) A.兴修水利 B、治理环境污染 C、沿街居民在自家阳台上养花 D、安装路灯 2、非市场方式解决外部性的方法 有(ABC ) A、罚款或收税 B、财政补贴 C、公共管制 D、产权界定和保护 3、通常情况将外部性分为(ABCD ) A、生产的外部经济性 B、消费的外部 经济性C、生产外部不经济性D、消费 的外部不经济性 1、影响政府支出规模的因素主要包括 (ABC ) A、政治性因素 B、经济性因素 C、社会性因素 D、国际性因素 2、下列财政支出中属于按支出具体用 途分类的有(ABCD ) A、基本建设支出 B、企业挖潜改造资 金 C、科技三项费用 D、农业支出 3、政府支出绩效与微观经济主体支出 的绩效相比,差别主要在(BC ) A、经济活动的地位不同 B、成本与收 益的计算范围不同 C、在具体进行相关方案的选择的标准 不相同D、支出的目的不同 4、在衡量政府支出的成本时需要考虑 ( ABC) A、政府实施该项目过程中实际花费掉 的人力、物力B、直接给社会、经济和 人们生活带来的实际损失C、间接给社 会、经济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实际损失 D、机会成本 5、与私人采购相比,政府采购有以下 特点(ABCD ) A、资金来源的公共性 B、采购目的的 非盈利性C、采购管理的公开性D、采 购范围的广泛性 6、政府采购一般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ABC ) A、竞争性原则 B、公开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盈利性原则 1、公共投资范围包括(AB ) A、基础产业投资 B、农业投资 C、职 业教育投资 D、科技开发投资 2、基础设施的特点有(ABCD ) A、投资规模大 B、建设周期长 C、 投资回报率较低D、成本较高 3、财政投融资和一般商业投融资相 比,其特点有(ABC ) A、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 B、财政 投融资资金的使用,具有鲜明的公共 性,追求是社会效益的最大化C、财政 投融资的资金来源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D、财政投融资的资金来源具有单一性 的特点 4、BOT方式融资的优点有(ABC ) A、解决了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中资金 不足的问题B、提高了项目建设与运营 的效率C、有利项目建设和管理中资 金、技术、管理的结合D、减少了私营 企业建设周期内的风险,降低了民营 企业进行基础设施的准入壁垒 5、我国当前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有 ( ACD) A、教育投资总量相对不足 B、教育投 资总量相对过剩C、教育投资过分依赖 政府D、教育投资的内部结构不合理 6、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应承担的公共 文化支出具体包括(BCD ) A、加强对文化事业单位的控制 B、公 共文化设施建设C、加强文化市场调节 D、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 7、今后我国政府财政对公共卫生支出 事业支出重点应放在(ABCD ) A、继续增加对公共卫生支出事业的支 出B、加快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 C、严格医疗卫生组织的管理制度 D、 努力发展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1、社会保障的功能有(ABCD ) A、保证社会成员生存权利的功能 B、 优化资源配置

自己整理的简答(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概论(2014年10月)名词解释 一、词类 答:词类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指可以替换出现在语法结构某些共同组合位臵上的词的类,即具有聚合关系的词的类 二、复辅音 答:一个音节内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二组合叫“复辅音” 。复辅音是一个音节内部的音位组合。如果两个辅音相连,但却分属不同的音节,就不能算是复辅音,复辅音 里的几个辅音并没有像复元音那样一体化,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发音过程。 三、复合构词 答:指词根语素加上词根语素构成一个新词,这样得到的合成词又叫“复合式合成词” ,即“复合词” ,汉语中,按照语素与语素之间的关系,复合词可以分为陈述 式复合词、偏正式复合词、支配式复合词、并列式复合词 四、屈折 答:即词的内部发生语音的交替变化,屈折与附加的作用相同,只不过屈折是给词的外部加点东西,附加是改变词的内部的某个东西。 分析题 一、“相互理解程度”不是区分“语言”和“方言”的唯一标准 答:正确。西方的语言学家往往倾向于把“语言”作为识别“民族”的重要标准,而有把“相互理解程度”作为区分“语言”和“方言”的唯一标准。他们的观点和主张是由 这些新兴民族国家的语言和社会历史的特殊情况决定的。但西方国家这种通过识别 “语言”和“方言”从而识别“民族”的惯例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因此,单纯的根据 “相互理解程度” 来确定几种身份未定的:话是属于同一“语言” 的不同“方 言”,还是不同的“语言” ,从而确定有关的社会群体是一个“民族”还是几个不同 的“民族”,这种方法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且很有可能在政治上引起严重后 果。 二、音强由频率的大小决定答:错误。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由振幅的大小决定。振幅的大小又决定于使发音体震动的外力的大小,外力大振幅就大声音就强,反之不同。 三、每个汉字都由意符和音符构成的 答:错误。各种字体的字符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类:即“意符“音符“记号”表音文字只使用音符,汉字则三类符号都使用,汉字在隶变之前,由意符音符构成,记号极少四、“新汽车牌照”这个说法有不同理解,这是由语义的模糊性造成 答:正确。语义学所谓“模糊”是指语言形式所反应的对象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而没有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12年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代码613)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12年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代码613)真题及详解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面词语后一音节读轻声的是()。 A.上头 B.棉花 C.意义 D.瓜子 2.普通话里,能跟j、q、x相拼的一组韵母是()。 A.开口呼、合口呼 B.开口呼、齐齿呼 C.开口呼、撮口呼 D.齐齿呼、撮口呼 3.从字的结构方式看,属于指事字的是()。 A.家 B.亦 C.女 D.从 4.全是成词语素的一组是()。

A.美、梦、真、言 B.绿、圆、阿、苹 C.机、语、写、憾 D.水、又、不、吗 5.“肺”字在形音义关系上是属于()。A.一形一音一义 B.一形一音多义 C.一形多音一义 D.多形一音一义 6.下列结构中宾语属于受事的是()。A.我写钢笔 B.我一直吃食堂 C.烟囱冒着黑烟 D.修理钢笔 7.属于特指问的句子是()。 A.你不会不来吧? B.你来还是他来? C.究竟谁来? D.你来不来?

8.“他喝了了一杯苦酒”用的是()。 A.比喻 B.比拟 C.移就 D.拈连 9.“现代语言学之父”是()。 A.丹尼尔·琼斯 B.索绪尔 C.布龙菲尔傯 D.乔姆斯基 10.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A.日常见面的寒瞭不仅可以维持人际关系,更传达山一些实质性的信息,如“已经吃过饭了”、“天气下错”等. B.身势等伴随动作也能传递信息,所以它也是一种语言,称为“身体语言”。 C.人自言自语的时候,不存在交际对象。这时的话语体现不出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 D.人说出来的话,不仅传递客观信息,也传递主观态度和情感。 11.有的方言区的人不能区分[n]和[l],这两个音在这些方言区的语音系统里一般都属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