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构造”课程标准(可编辑修改word版)

“建筑装饰构造”课程标准(可编辑修改word版)
“建筑装饰构造”课程标准(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室内装修材料与构造”课程标准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历者教学时数:78H

学历层次:高职课程代码:

修业年限:全日制三年学分数:

适用专业: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制订人:

一、课程概述

1.课程定位

《室内装修材料与构造》是室内设计专业的一门工程技术课程。根据室内设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室内装修材料与构造知识是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学生学习和步入设计工作的必备条件,它主要阐述建筑物各装修部位的装饰要求,介绍有关建筑装饰材料的选择和应用,以及施工的方法的合理性,还要训练学生掌握绘制室内装修施工图的技能。

2.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依据我校室内设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手绘相关知识及其基本的职业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室内装修材料与构造”是普通高等学校建筑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设计课程。根据当前教学与实践的需求,学生对装修材料的选择、构造设计及施工工艺等学科知识应有初步的认识并能够有效地运用,室内装修材料与构造应是未来设计师不可缺少的基本理论知识。

图文并茂的教学模式,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配合各专题设计课程,为专业设计和施工方面提供合理的室内装修材料与构造设计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现代装修材料与构造运用的浓?兴趣。同时,也为今后从事本专业的深入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

(1)内容设计

依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学习内容由四大篇组成:

第一篇:使学生能充分了解、掌握装修材料与构造设计的基本审美理论知识和设计思路,明确学习内容、方法与目的。

第二篇:认识各类装修材料性能、材料选择、设计参数及规范要求。

第三篇:分析并了解室内装修各部位基本构造做法、构造要求及产品选型。

第四篇:认知基本的装修施工工艺,分门别类地介绍各类部位机具的用法,并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

附录:选编了室内装修材料样板与构造工程设计应用范例实录,以及部分学生的作业。

(2)教学设计

课程教学一半时间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课程教学强化环节对学生结合建筑院校的艺术审美和美术院校的理科知识两方面要求,即在综合知识的兼顾上把握适当的度。在当前文理科综合交叉的形势下,在培养复合知识型人才方面的教学上做出有益的探讨介绍有关建筑装饰材料的选择和应用,以及施工的方法和合理性,还要训练学生掌握绘制建筑装修施工图的技能的培养。采用教授法、示范法、案例式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力开发课程资源,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将课堂授课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促进自主学习。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明确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及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

(2)了解本课程的特点、主要内容及学习本课程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了解建筑装饰施工技术的发展。

2.能力目标

(1)初步了解目前经常采用的各种装饰材料的基本性能,规格及它们的构造节点和搭接方法,以便在设计中分别合理选用;

(2)某些需现场配置混合的材料,还必须了解它们的基本配方和施工方法;

(3)通过学习还要注意并掌握各种饰面材料接合时界面处理的关系。

三、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

1.课题安排及学时分配

在设计思路内容设计基础上,依据课程教学时数及课程目标,确定本课程的各个课题名称及相应学时,具体安排见表 1。

2.课题内容及实施

在总体设计思路基础上,依据课题安排表的安排,设计每个课题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案,给出具体的教学实施建议,说明教学资源,明确每个课题的详细考评标准。具体教学设计见表 2~表10。

四、考核评价

1.课程考核评价成绩构成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两种方式进行,突出“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的原则。过程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对每个课题/项目的学习过程进行考核,体现考核的公平和公正性,促进学生在课程学习全过程中保持持续性动力。结果性考核采用基于网络环境的无纸化考试系统进行测试。本课程的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重点均为计算机应用技能,其中过程性评价的比重为 60%,结果性评价的比重为 40%。具体见下表:

表 6 课程考核分值表

2.过程考核评价

过程考核重点在于考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并以此促进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效和持续性动力。为了体现考核的公平和公正性,教师必须客观、真实地记录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且注重学生自评和学习小组的评分。过程考核评价的具体项目、内容、标准及方式详见表 2~表10 各课题/项目教学设计表的考核评价项。

3.结果考核评价

在教学活动结束时,采用徒手绘制室内效果图,考卷、评分,以考试分数作

为结果性评价的依据,占总成绩的 40%。

表 7 结果考核评分表

五、教学实施条件

1.师资基本条件

教师应具有先进的高职教学理念、具备室内设计技术专业领域和丰富的工程经验等全面的知识储备,掌握宽广深?的基本原理知识;具备扎实和熟练的应用技巧;教师应有良好的师德师风,还应具备“双师”素质,即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实践经验,同时还应有具备相关工程案例,能承担实践教学。

2.实践教学条件

本课程实践教学在多媒体教室。我校现有的多媒体教室均装有多媒体教学软件,实践教学时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可进行广播教学、个别辅导、学生演示等师生交互活动,保证学生进行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教学资源条件

不断丰富中的资源条件,提供课程全套教学文件、电子教材、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挂图、教学视频、习题库、相关考试大纲及题库等教学资源,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便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利用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教学挂图、视频进行辅助教学,采用互动方式,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利用习题库、相关考试题库可进行教学知识和技能的自我测评。

六、其它建议和说明

1.教材的编写与使用建议

(1)建议使用专业的教材作为课本。

主要教材有:《室内装修材料与构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选用如下相关参考教材:

《室内设计资料图集》

(2)建议学校教学能够与工程案例进行联系,使学生能够在做工程的同时,将专业知识融入自身,将知识与实践相互结合。同时,根据学生在实践当中运用情况,进行分析和解剖。

2.其他课程学习网络资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