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健康管理范文

糖尿病健康管理范文
糖尿病健康管理范文

糖尿病健康管理

1、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DM)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缺陷所导致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并以长期高血糖为主要标志的综合征。久病可发生眼、肾、脑、心脏等重要器官及神经、皮肤等组织的并发症。病死率仅次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

2、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

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

2、糖尿病病因

3、糖尿病的危害

目前我国已是糖尿病发病第一大国,它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共同构成影响人类健康的四大危险因素。

4、营养与糖尿病关系

糖尿病是一种由内分泌和体内营养物质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使机体能量代谢;尤其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代谢失去调控。

1).能量:能量过剩引起的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肥胖者多有内分泌代谢紊乱,体内辅酶Q10减少,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脂肪、肌肉以及肝细胞内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亲和力下降,游离脂肪酸减少,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这可能是肥胖和糖尿病之间关系的基础。一般随着体重的下降,葡萄糖耐量可以得到改善,并可使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抵抗减轻。

2).碳水化合物:糖尿病代谢紊乱的主要代谢标志是高血糖,并可引起全身性的代谢紊乱。持续性摄入高碳水化合物膳食,则对胰岛β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造成损害。胰腺因过度刺激而出现病理变化和功能障碍,导致胰岛素分泌的绝对或相对不足,最终出现糖尿病。

3).脂肪:膳食脂肪的消化、吸收及代谢与碳水化合物密切相关。膳食脂肪水解产生的脂肪酸主要在骨骼肌内被利用,它与葡萄糖的利用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作用。高脂膳食时,游离脂肪酸的浓度较高,肌肉摄取脂肪酸进行氧化供能的作用则增强,从而使葡萄糖的利用减少,出现胰岛素抵抗(即在某种血浆胰岛素水平下,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减少),而且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游离脂肪酸情况下,可使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受损,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增高。

高脂膳食时,膳食脂肪的氧化分解消耗大量葡萄糖分解的中间产物(如

α-磷酸甘油),阻断了葡萄糖的彻底氧化分解,使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分泌增加。同时膳食脂肪的分解、体脂的合成也需要一定量的胰岛素。、这都使胰腺的负担加重,造成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和胰岛素抵抗,导致糖尿病。

4).蛋白质:日前还无确切的证据表明膳食蛋白质含摄与糖尿病发病有直接关系,但蛋白质代谢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密切相关。当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出现紊乱时,蛋白质的代谢也必然处于不平衡状态,同样可以引起胰岛素分泌量的变化,促进糖尿病的发病。

5).矿物质和维生素:膳食补充三价铬对糖尿病有积极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这一观点目前已被普遍接受。三价铬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胰岛素的辅助因子,可促进葡萄糖的利用,改善糖耐量。

5糖尿病的营养疗法

糖尿病营养疗法的主要原则是:每日摄入的总能量要有效控制,且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要有一定合适的比例(一般成年患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控制在200~350g,折合主食约为250~400g,食品多样化,注意微量营养素的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糖尿病患者因主食和水果摄入量受限制,且体内物质代谢相对旺盛,较易发生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调节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平衡,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纠正代谢紊乱、防治并发症。因此,供给足够的维生素也是糖尿病营养治疗的原则之一,比较重要的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部分B族维生素等。同时在保证矿物质基本供给量的基础上,还可适当增加钾、镁、钙、铬、锌等元素的供给。但应限制钠盐摄入以防止和减轻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和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并要合理应用食品交换、食谱设计等方法。合理地控制饮食有利于控制糖尿病的病情发展,尤其是轻型患者(空腹血糖≤11.1mmol/L)单纯采用营养治疗即可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通过营养治疗还可减少口服降糖药的剂量以及胰岛素治疗带来的负担。饮食分配及餐次安排:根据血糖、尿糖升高时间、用药时间和病情是否稳定等情况,并结合患者的饮食习惯合理分配餐次,至少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早、中、晚餐能量按25%、40%、35%的比例分配。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后易出现低血糖的患者,可在3次正餐之间加餐2~3次。加餐量应从正餐的总量中扣除,做到加餐不加量。在总能量范围内,适当增加餐次有利于改善糖耐量并可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6、糖尿病的预防

糖尿病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的治疗应是综合治疗,主要包括宣传教育、饮食治疗、药物治疗、运动疗法及自我监测等综合措施。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一项最重要的基本措施,无论病情轻重,无论使用何种药物治疗,均应长期坚持饮食调整。

7、了解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最普遍的并发症有:糖尿病病足、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脑病、糖尿病心脏病等等。尤其是老年的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8、糖尿病与维生素.

1)、单纯糖尿病病人——补充B族维生素;

2型糖尿病的主要代谢特征是胰岛素抵抗。因为胰岛素抵抗,机体错误地认为“血糖不足”,就要动员脂肪和蛋白质分解,来生成血糖。在这个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B族维生素,如生物素。因此,糖尿病病人应该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

2). 糖尿病伴并发症者——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硒

研究发现,维生素C和E能预防糖尿病患者的心脏病、肾脏及眼部的损害,适量地补充维生素C和E及微量元素硒可以增加生成血管的胶原成分、抗脂质过氧化,预防粥样硬化。增强机体抵抗力,降低感染发生率。当前的推荐用量是30IU/日。

3). 糖尿病产生神经病变者——补充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

糖尿病另一大并发症是神经病变,患者出现肢体感觉异常,如麻木、疼痛、瘙痒等,还有肌张力下降、肌肉萎缩甚至麻痹。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可减少和缓解末梢神经炎等糖尿病神经病变。

4).糖尿病伴眼部病变者——补充优质蛋白质等

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外的其他眼病,如白内障、青光眼和虹膜睫状体病变,可以适当补充优质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C,微量元素如锌、硒等。

5). 铬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

过去30年里有不少研究表明,。铬的补充对糖尿病患者,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是有益的。当前的推荐剂量是50-200mg,建议用量不要超过400mg。

6). 摄入维生素D有降低女性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美国研究人员2005年发现,摄入维生素D有降低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研究也表明,服用维生素D更有效降低女性2型糖尿病发病危险。

3

9、糖尿病的治疗

1)、1型糖尿病的治疗

1型糖尿病的治疗是综台性的,包括合理应用胰岛素、饮食管理、体育锻炼、血糖监测和加强宣教。

⑴、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治疗仍是1型糖尿病治疗的最主要的药物,无论有无急性和慢性并发症,均需终生胰岛素替代治疗,不可突然终止。近年来,随着胰岛素种类和应用方法的改进,对血糖控制和并发症的预防已有了很大提高。

胰岛素按药效时间长短分为:

①、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后吸收快,作用迅速、持续时间短、便于调整。

②、中效胰岛素:起作用时间较慢、维持时间较长,主要用于病情稳定的糖尿病患者,可减少注射次数。

③、长效胰岛素:吸收速度更慢,作用时间更长,主要用于提供基础胰岛素的需要量,降低夜间和空腹血糖。

糖尿病初始患者先用短效胰岛素治疗。每天剂量分4次,分别于早、中、晚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睡前再注射一次,在病情控制后睡前一次可取消。也可以一开始就用中效加短效治疗,分早晚两次注射,早餐前用总量的2/3,晚餐前用1/3量。胰岛素注射部位选上臂前外侧、大腿前部、腰部、臀部,每针间隔至少1cm,有计划轮换部位,避免多次注射同一部位。应根据血糖监测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胰岛素注射笔和注射泵的应用:胰岛素注射笔装配了细针头,注射时可减少疼痛,且携带方便。胰岛素注射泵适合青春期及成人患者,可连续皮下输入胰岛素,并可随时增加胰岛素用量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⑵、饮食治疗

1型糖尿病的饮食治疗是为了使血糖控制达到要求的范围,同时应考虑个人的口味和嗜好,而且必须与胰岛素治疗同步进行。

①、热量的需要:儿童患者每日总热量的需要应满足其正常的生长发育需要,体重过重则应限制热量的摄入。

②、糖类(碳水化合物):每日糖类的摄入应个体化,应限制精制糖的摄入。

③、纤维素:增加纤维素的摄入能降低餐后血糖水平,但过多高纤维素饮食易致腹胀不适,影响矿物质的吸收。

④、蛋日质:蛋白质可影响肾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摄入高蛋白可使肾功能降低,推荐儿童糖尿病患者每日摄入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0%~20%。

⑤、脂肪:儿童糖尿病患者每日摄入脂肪量可占总量的30%~35%。不推荐一定要吃鱼油,但可每周吃1~2条鱼。

⑶、运动治疗

体力活动可增加葡萄糖的利用,有利于血糖的控制。糖尿病患者应每天运动l小时,如各种球类运动、游泳、跳舞等,但应避免爬高和潜水,因发生低血糖

时有危险。

2)、2型糖尿病的治疗(总的治疗可分为两个方面:基础治疗,药物治疗。)

⑴、基础治疗

包括饮食限制,生活方式的改变,增加体力活动。

饮食摄入的总热量既要充分考虑减轻胰岛B细胞的负担,又要保证机体正常的需要,增加富含维生素与矿物质的食品。

饮食的结构为,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复合糖类),较低的脂肪,中等的蛋白质。如蛋类、乳制品、鱼肉、牛猪羊肉、禽类等。糖尿病患者可伴有高血压。宜低盐饮食。应戒烟,避免酗酒。

进食方法:宜少食多餐,每天不少于3餐,可在上、下午安排点心,既保证吸收,又减轻胰岛B细胞的负担。

增加运动配合饮食控制,运动量要根据患者的生活方式、心肺功能状态、肾脏病理情况及体力活动能力等多方面因素考虑,制定能接受的运动量和运动方式。力所能及,不能勉强,持之以恒,

2型糖尿病患者经基础饮食治疗和体力活动,改变生活方式后,血糖仍增高明显者,应考虑药物治疗。

3

⑵、药物治疗

包括口服降糖药物和(或)胰岛素治疗。

适用于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物主要有3类:磺酰脲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这3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使用,从而加强降糖效果。

①、磺酰脲类

磺酰脲类降糖药物用于临床已有半个世纪,服用时需注意:餐前15~30分钟服药。宜从小剂量开始。开始应使用作用时间较短的药物。老年人需要减少剂量,避免发生低血糖。

②、双胍类

自50年代后期开始应用于临床,目前主要使用的是二甲双胍(格华止),有增强胰岛素的作用。使用二甲双胍可降低体重,因此对于2型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尤其合适。若服用后有胃肠道不适,可在餐中或餐后服用。单独使用一般不会发生低血糖反应。

③α-糖苷酶抑制剂

于90年代初投入市场使用,能延缓或抑制葡萄糖在肠道的吸收,从而有效降低餐后高血糖。这类药物主要有拜糖平、倍欣。服用时需与第一口饭同吃。肾功能不全者也可使用。不良反应主要是肠胀气,一般能自行缓解。

⑶、胰乌素治疗

如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的剂量已增到最大,但血糖控制仍不满意时,可试用胰岛素

总之,糖尿病不仅是常见病,而且是终生性疾病,目前尚不能根治,患者要5

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坚持长期治疗。生活要有规律,戒烟、不酗酒、讲究个人卫生,预防各种感染。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题库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题库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一、单选题 1. 以下哪项不是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的作用(C) A降低血糖,有助于血糖达标 B 减肥,有助于降低血脂 C 增强体质,治愈并发症 D 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 2. 跟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糖尿病的达标标准错误的是:(D) A 糖化血红蛋白<6.5% B 餐后2小时血糖<8.0 mmol/L C 空腹血糖<6.1 mmol/L D 餐后2小时血糖<6.5 mmol/L 3. 以下哪项是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的金标准(C) A 空腹血糖 B 餐后血糖 C 糖化血红蛋白 D 睡前血糖 4.世界糖尿病日是。(A) A.11月14日 B.10月14日 C.11月4日 D.10月4日 5. 关于2型糖尿病的特点,以下哪项正确(D) A.均为中老年起病B.不需要胰岛素治疗 C.不会发生酮症酸中毒D.部分患者无典型“三多一少”症状6.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依据:(D)

A.血肌酐水平升高B.伴有糖尿病眼底病变 C.浮肿D.尿中有微量白蛋白 7.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是指:(B) A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戒烟戒酒、自我监测 B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教育及心理治疗、自我监测C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教育及心理治疗、按摩与理疗 8.对糖尿病血糖达标认识错误的是:(D) A 早达标、早获益 B 实现血糖全面达标 C 精细降糖,安全达标 D 只要坚持治疗,达不达标不重要 9.以下关于糖尿病治疗中正确的做法是:(D) A 长期服药不好,血糖得到控制,治疗就可以停止 B 感觉良好时,血糖监测意义不大 C反正已经应用口服降糖药治疗,不需再控制饮食了 D 饮食、运动、降糖药物、自我监测及接受糖尿病教育五管齐下 10.下哪项不是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的作用:(D) A 减轻胰岛负担 B 改善体重 C 通过平衡饮食使血糖得到控制,有利于防治并发症 D 通过“饥饿”降低血糖 11.以下有关糖尿病饮食治疗正确的说法是:(B) A 病情轻者可不需饮食治疗 B 所有糖尿病患者都应该坚持健康的饮食计划

糖尿病试题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测试题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部分) 一、判断题(50题) 1.糖尿病综合治疗目标不仅是血糖达标同时包括血脂、血压、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2.目前2型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血管并发症。() 3.2型糖尿病不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4.糖尿病性血管病变,最具有特征性的是微血管病变?。() 5.鉴别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的主要症状是神志改变。() 6.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酸。() 7.补充体液、电解质和应用胰岛素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主要治疗方法。() 8.尿糖阳性为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 9.空腹血糖正常为3.9-5.6mmol/L() 10.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可反映取血前4-12周血糖的总水平。() 11.血浆胰岛素和C-肽的测定有助于诊断糖尿病。() 12.磺脲类药物主要不良反应是低血糖。()

13.二甲双胍餐前餐中餐后服用效果一样。() 14.普通胰岛素于饭前半小时皮下注射。() 15.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高渗昏迷宜选用鱼精蛋白锌胰岛素。() 16.成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治疗每小时静脉滴注2~6UR。() 17.成人低血糖是指血糖低于2.8mmol/L(50mg/dl)() 18.低血糖的症状或表现包括手抖、心悸、饥饿感、便频。() 19.对于功能性低血糖病人,为减少低血糖发作应予低纤维饮食。() 20.若患者尿量为2000ml/d,尿比重为1.028,此时应考虑患者糖尿病可能。() 21.合理的糖尿病饮食,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5%-60%。() 22.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是冠心病。() 23.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依据是血肌酐水平升高。() 2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最典型的早期临床表现为视物模糊。() 25.为了解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应一年一次检查眼底。() 26.胰岛素治疗时,每日三次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睡前注射中效或长效胰岛素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案。()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第三版)

最新资料推荐 2 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第三版) 2 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35 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2 型糖尿病患者。 二、服务内容(一)筛查对工作中发现的2 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 次空腹血糖,并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 (二)随访评估对确诊的2 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4 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至少进行4 次面对面随访。 (1)测量空腹血糖和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如出现血糖16.7mmol/L 或血糖3.9mmol/L ;收缩压180mmHg和/ 或舒张压 110mmH;g意识或行为改变、呼气有烂苹果样丙酮味、心悸、出汗、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多饮、多尿、腹痛、有深大呼吸、皮肤潮红;持续性心动过速(心率超过100 次/ 分钟);体温超过39 摄氏度或有其他的突发异常情况,如视力突然骤降、妊娠期及哺乳期血糖高于正常值等危险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 对于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2 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3)测量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查足背动脉搏动。 4)询问患者疾病情况和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吸烟、饮 酒、运动、主食摄入情况等。 1 / 9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三)分类干预(1)对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 ),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下一次随访。 (2)对第一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 )或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情况进行指导,必要时增加现有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糖药物,2 周时随访。 (3)对连续两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 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4)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进展。 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立即就诊。 (四)健康体检对确诊的2 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1 次较全面的健康体检,体检可与随访相结合。 内容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空腹血糖、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判断。 具体内容参照《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健康体检表。 三、服务流程四、服务要求(一)2 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由医生负责,应与门诊服务相结合,对未能按照健康管理要求接受随访的患者,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二、服务内容 (一)筛查 并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 (二)随访评估 页脚内容1

页脚内容2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三)分类干预 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 (2)对第一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 )或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情况进行指导,必要时增加现有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糖药物,2周内随访。 (3)对连续两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4 )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进展。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立即就诊。 (四)健康体检 三、服务流程

四、服务要求 (一)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由医生负责,应与门诊服务相结合,对未能按照健康管理要求接受随访的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主动与患者联系,保证管理的连续性。 (二)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式。 (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通过本地区社区卫生诊断和门诊服务等途径筛查和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掌握辖区内居民2型糖尿病的患病情况。 页脚内容3

五、考核指标 (一)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年内已管理糖尿病患者人数/年内辖区内糖尿病患者总人数×100%。注:辖区内糖尿病患者总人数估算:辖区常住成年人口总数×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通过当地流行病学调查、社区卫生诊断获得或是选用本省(区、市)或全国近期2型糖尿病患病率指标)。(二)糖尿病患者规范健康管理率=按照要求进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人数/年内管理糖尿病患者人数×100%。 (三)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最近一次随访空腹血糖达标人数/已管理的糖尿病患者人数×100%。 六、附件 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姓名:编号□□□-□□□□□ 页脚内容4

糖尿病健康管理方法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方案为了切实做好我村糖尿病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确保我村慢病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糜杆桥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方案》具体要求,结合我村实际情况,制定《何家堡村糖尿病患者管理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病管理项目,建立何家堡村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档案;组建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网络;加大对糖尿病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干预的力度,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控制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力争在2016年底前,糖尿病人群管理率达90%以上;健康体检率达到90%;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 达到100%; 二、服务对象 根据《糖尿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对我村35岁以上原发性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 管理。 三、服务内容 (一)、患者筛查:通过广泛宣传和动员,开展35岁以上居民每年首诊测血糖;居民诊疗过程测血糖;健康体检及高危人群筛查中测量血糖,让患者主动与村卫生所、卫生室联系测血糖;居民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询问等方式发现糖尿病患者,并 填写慢病健康体检登记表。 (二)、随访:对确诊的糖尿病患者,相应的村卫生所、卫生室每年提供4次面对 面的随访。 (1)测量空腹血糖和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如出现血糖≥L或血糖≤L;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有意识或行为改变、呼气有烂苹果样丙酮味、心悸、出汗、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多饮、多尿、腹痛、有深大呼吸、皮肤潮红;持续性心动过速(心率超过100次/分钟);体温超过39摄氏度或有其他

的突发异常情况,如视力突然骤降、妊娠期及哺乳期血糖高于正常等危险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对于紧急转诊者,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3)测量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查足背动脉搏动。 (4)询问患者疾病情况和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吸烟、饮酒、运动、 主食摄入情况等。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三)、职责分工: (1)、村卫生所,负责对我村35岁以上人群开展糖尿病患者管理(患者发现、建档、随访管理、健康体检、健康教育、信息收息等) (2)、糜杆桥卫生院负责本辖区项目的宣传,动员落实和质量控制等工作,指导村卫生所开展糖尿病患者管理(患者发现、建档、随访管理、健康体检、健康教 育、信息收集等)。 (四)、分类干预 原则:发挥中医中药治疗作用,充分利用中药饮片、中成药、中医适宜技术等,对糖尿病的治疗优势。力争建立以中医治疗为主,西医为辅的中西医结合干预方 式。 (1)对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糖值

17版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试题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项目自测试题 姓名: 科室: 评分: (共10题,每题10分,满分100分) 1、填空题 1.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服药依从性中,“规律”服药为 ,“间断”为未按医嘱服药, 不足,“不服药”即为 ,但患者未使用此药。 2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对糖尿病患者体检时,需要删除*号,进行的免费检查项目是和。 二、判断题 3.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正常体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次随访时不必测量体重,可每年测量一次体重及体质指数。( ) 4.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按照规范要求进行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人数/年内辖区内2型糖尿病患者总人数×100%。( ) 三、单选题 5.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对连续两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时,正确的处理是( )。 A.调整药物,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 B.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随访 C.更换不同类的降糖药物,2周内随访 D.结合其服药依从情况进行指导,2周内随访 E.继续密切观察,2周内随访

6.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建议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监测血糖的时间至少是( )。 A.每季度测量1次空腹血糖 B.每半年测量1次空腹血糖 C.每年测量1次空腹血糖 D.不定期测量空腹血糖 E.根据症状轻重测量空腹血糖 四、多选题 7.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随访糖尿病患者时,需建议患者转诊,并2周内随访的情况是()。 A.第一次出现血糖控制不满意 B.第一次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C.连续两次随访血糖控制不满意 D.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 E.有新的并发症 8.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社区医生随访评估患者日饮酒量时,白酒量的折合方式,正确的是( ) A.红酒/4 B.果酒/5 C.啤酒/8 D.葡萄酒/10 E.黄酒/5 9.关于体质指数(BMI),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BMI的计算公式为体重/身高平方 B.BMI在18.5-23.9kg/m2为正常体重 C.BMI在24-27.9kg/m2为超重 D.BMI≥28kg/m2为肥胖 10.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的内容包括:( ) A症状及体征B生活方式指导C辅助检查D用药情况E转诊及预约

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第三版

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 务规范第三版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2型糖尿病患者。 二、服务内容 (一)筛查 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并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 (二)随访评估 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4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至少进行4次面对面随访。 (1)测量空腹血糖和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如出现血糖≥L或血糖≤L;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意识或行为改变、呼气有烂苹果样丙酮味、心悸、出汗、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多饮、多尿、腹痛、有深大呼吸、皮肤潮红;持续性心动过速(心率超过100次/分钟);体温超过39摄氏度或有其他的突发异常情况,如视力突然骤降、妊娠期及哺乳期血糖高于正常值等危险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对于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3)测量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查足背动脉搏动。 (4)询问患者疾病情况和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吸烟、饮酒、运动、主食摄入情况等。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三)分类干预 (1)对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糖值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题库-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复习课程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题库-糖尿病患者健康管 理

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题库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一、单选题 1. 以下哪项不是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的作用?(C) A降低血糖,有助于血糖达标 B 减肥,有助于降低血脂 C 增强体质,治愈并发症 D 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 2. 跟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糖尿病的达标标准错误的是:(D) A 糖化血红蛋白<6.5% B 餐后2小时血糖<8.0 mmol/L C 空腹血糖<6.1 mmol/L D 餐后2小时血糖<6.5 mmol/L 3. 以下哪项是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的金标准(C) A 空腹血糖 B 餐后血糖 C 糖化血红蛋白 D 睡前血糖 4.世界糖尿病日是。(A) A.11月14日 B.10月14日 C.11月4日 D.10月4日 5. 关于2型糖尿病的特点,以下哪项正确?(D) A.均为中老年起病 B.不需要胰岛素治疗

C.不会发生酮症酸中毒 D.部分患者无典型“三多一少”症状6.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依据:(D) A.血肌酐水平升高 B.伴有糖尿病眼底病变 C.浮肿 D.尿中有微量白蛋白 7.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是指:(B) A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戒烟戒酒、自我监测 B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教育及心理治疗、自我监测C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教育及心理治疗、按摩与理疗 8.对糖尿病血糖达标认识错误的是:(D) A 早达标、早获益 B 实现血糖全面达标 C 精细降糖,安全达标 D 只要坚持治疗,达不达标不重要 9.以下关于糖尿病治疗中正确的做法是:(D) A 长期服药不好,血糖得到控制,治疗就可以停止 B 感觉良好时,血糖监测意义不大 C反正已经应用口服降糖药治疗,不需再控制饮食了 D 饮食、运动、降糖药物、自我监测及接受糖尿病教育五管齐下 10.下哪项不是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的作用:(D) A 减轻胰岛负担 B 改善体重 C 通过平衡饮食使血糖得到控制,有利于防治并发症 D 通过“饥饿”降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测试题

2016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50分) 1.以下哪项不是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的作用?() A降低血糖,有助于血糖达标B减肥,有助于降低血脂 C增强体质,治愈并发症D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 2.跟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糖尿病的达标标准错误的是:()A糖化血红蛋白< 6.5%B餐后2小时血糖< 8.0 mmol/L C空腹血糖< 6.1 mmol/LD餐后2小时血糖< 6.5 mmol/L 3.以下哪项是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的金标准() A空腹血糖B餐后血糖C糖化血红蛋白D睡前血糖 4.世界糖尿病日是() A.11月14日 B.10月14日 C.11月4日 D.10月4日 5.关于2型糖尿病的特点,以下哪项正确?()

A.均为中老年起病 B.不需要胰岛素治疗 C.不会发生酮症酸中毒 D.部分患者无典型“三多一少”症状 6.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依据: () A.血肌酐水平升高 B.伴有糖尿病眼底病变 C.浮肿 D.尿中有微量xx 7.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是指: () A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戒烟戒酒、自我监测 B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教育及心理治疗、自我监测C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教育及心理治疗、按摩与理疗8.对糖尿病血糖达标认识错误的是: ()达标不重要 9.以下关于糖尿病治疗中正确的做法是: () A长期服药不好,血糖得到控制,治疗就可以停止 B感觉良好时,血糖监测意义不大

C反正已经应用口服降糖药治疗,不需再控制饮食了 D饮食、运动、降糖药物、自我监测及接受糖尿病教育五管齐下 10.下哪项不是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的作用: () 三、判断题(每题5分,共50分) 1、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体重指数正常值是 18.5-24()。 2、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对糖尿病的认识程度与糖尿病流行的趋势不相符合,需要深入持久的开展糖尿病宣传、教育,提高广大人民预防糖尿病的知识和技能()。 3、糖尿病患者体重60kg,轻体力患者建议主食300g/日()。 4、一般糖尿病患者运动建议是5次/周,30分/次()。 5、糖尿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 6、糖尿病并发慢性心、脑、肾、眼疾患相当普遍(。 7、糖尿病危害性不严重()。 8、糖尿病的主要危害是出现尿糖()。 9、糖尿病给政府、社会、人民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10、没有使用降糖药或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肯定不会发生低血糖()。

糖尿病管理工作计划

糖尿病管理工作计划 导读:糖尿病管理工作计划【1】 一、工作目标 1、建立慢病基础信息系统,利用现有网络对糖尿病的新发的首诊病例进行登记建档工作,制定慢病管理工作制度,由领导分管此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2、利用居民健康档案和组织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的早诊率和早治率。 3、加强基层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提高糖尿病的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知识和技能,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4、以我院为核心,村卫生室为基础,从群体防治着眼,个体防治入手,探索建立县疾控中心管理、评价我院协助诊断、个体化治疗、提供技术支持,各村卫生室随访管理糖尿病管理模式和机制。 5、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定期开展糖尿病专题知识讲座及大众宣传,普及基层居民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 6、建立规范化的'糖尿病档案管理系统。 二、建档工作目标 1、建立基层居民健康档案,基层服务人口基线调查率达到90%以上; 2、建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档案,应有随访记录、治疗记录及

健康教育记录。 三、实施计划 建立慢病工作制度;对基层一般人群糖尿病患者开展预防控制工作,在基层建立糖尿病综合防治机制。 1、糖尿病的检出 利用建立基层居民健康档案、健康体检、基层卫生院的诊疗、基层免费测血压、血糖、主动检测、首次测血压等方式发现糖尿病患者。2、糖尿病患者的登记 将检出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建档并规范化管理。 3、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和转诊 对检出的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综合治疗方案,判断患者需要的管理类别进行随访和管理,并填写《基层糖尿病患者管理卡》。对糖尿病患者实行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当患者出现符合转诊情况的病情时,及时转诊到上级综合医院,待病情稳定后再转回村卫生室(站)继续治疗和随访。帮助糖尿病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计划,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支持。 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健康指导和干预 1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和检出。 按照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标准,通过日常诊疗、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主动筛查等方式发现糖尿病高危人群。 2、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指导和干预

糖尿病健康管理范文

糖尿病健康管理 1、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DM)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缺陷所导致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并以长期高血糖为主要标志的综合征。久病可发生眼、肾、脑、心脏等重要器官及神经、皮肤等组织的并发症。病死率仅次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 2、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 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 2、糖尿病病因 3、糖尿病的危害 目前我国已是糖尿病发病第一大国,它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共同构成影响人类健康的四大危险因素。 4、营养与糖尿病关系 糖尿病是一种由内分泌和体内营养物质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使机体能量代谢;尤其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代谢失去调控。 1).能量:能量过剩引起的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肥胖者多有内分泌代谢紊乱,体内辅酶Q10减少,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脂肪、肌肉以及肝细胞内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亲和力下降,游离脂肪酸减少,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这可能是肥胖和糖尿病之间关系的基础。一般随着体重的下降,葡萄糖耐量可以得到改善,并可使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抵抗减轻。 2).碳水化合物:糖尿病代谢紊乱的主要代谢标志是高血糖,并可引起全身性的代谢紊乱。持续性摄入高碳水化合物膳食,则对胰岛β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造成损害。胰腺因过度刺激而出现病理变化和功能障碍,导致胰岛素分泌的绝对或相对不足,最终出现糖尿病。 3).脂肪:膳食脂肪的消化、吸收及代谢与碳水化合物密切相关。膳食脂肪水解产生的脂肪酸主要在骨骼肌内被利用,它与葡萄糖的利用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作用。高脂膳食时,游离脂肪酸的浓度较高,肌肉摄取脂肪酸进行氧化供能的作用则增强,从而使葡萄糖的利用减少,出现胰岛素抵抗(即在某种血浆胰岛素水平下,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减少),而且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游离脂肪酸情况下,可使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受损,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增高。 高脂膳食时,膳食脂肪的氧化分解消耗大量葡萄糖分解的中间产物(如 α-磷酸甘油),阻断了葡萄糖的彻底氧化分解,使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分泌增加。同时膳食脂肪的分解、体脂的合成也需要一定量的胰岛素。、这都使胰腺的负担加重,造成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和胰岛素抵抗,导致糖尿病。 4).蛋白质:日前还无确切的证据表明膳食蛋白质含摄与糖尿病发病有直接关系,但蛋白质代谢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密切相关。当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出现紊乱时,蛋白质的代谢也必然处于不平衡状态,同样可以引起胰岛素分泌量的变化,促进糖尿病的发病。 5).矿物质和维生素:膳食补充三价铬对糖尿病有积极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这一观点目前已被普遍接受。三价铬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胰岛素的辅助因子,可促进葡萄糖的利用,改善糖耐量。 5糖尿病的营养疗法 糖尿病营养疗法的主要原则是:每日摄入的总能量要有效控制,且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要有一定合适的比例(一般成年患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控制在200~350g,折合主食约为250~400g,食品多样化,注意微量营养素的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糖尿病患者因主食和水果摄入量受限制,且体内物质代谢相对旺盛,较易发生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调节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平衡,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纠正代谢紊乱、防治并发症。因此,供给足够的维生素也是糖尿病营养治疗的原则之一,比较重要的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部分B族维生素等。同时在保证矿物质基本供给量的基础上,还可适当增加钾、镁、钙、铬、锌等元素的供给。但应限制钠盐摄入以防止和减轻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和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并要合理应用食品交换、食谱设计等方法。合理地控制饮食有利于控制糖尿病的病情发展,尤其是轻型患者(空腹血糖≤11.1mmol/L)单纯采用营养治疗即可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通过营养治疗还可减少口服降糖药的剂量以及胰岛素治疗带来的负担。饮食分配及餐次安排:根据血糖、尿糖升高时间、用药时间和病情是否稳定等情况,并结合患者的饮食习惯合理分配餐次,至少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早、中、晚餐能量按25%、40%、35%的比例分配。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后易出现低血糖的患者,可在3次正餐之间加餐2~3次。加餐量应从正餐的总量中扣除,做到加餐不加量。在总能量范围内,适当增加餐次有利于改善糖耐量并可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糖尿病健康管理试题

一、目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 2 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的控制目标是:(B) A、< 4.4mmol/L B、< 7.0mmol/L C、< 6.1mmol/L D、< 10.0mmol/L 二、对工作中发现的 2 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建议(A) A、建议其每半年至少测量 1 次空腹血糖 B、建议其每半年至少测量 1 次餐后 2 小时血糖 C、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 1 次空腹血糖和 1 次餐后 2 小时血糖 D、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 1 次空腹血糖 三、李医生在筛查过程中,发现王大爷属于 2 型糖尿病已确认病人,这次随访 期间,发现大爷空腹血糖为8.9mmol/L ,无其它不适,李医生从规范健康管理角 度应当 (C) A、不处理 B、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 C、必要时增加现有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糖药物, 2 周内随访 D、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 2 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四、某 2 型糖尿病患者,虽然按医嘱服药,但频次或数量不足,随访档案“服药 依从性”一栏应填写: (B) A、规范服药 B、间断服药 C、服药 D、不服药 五、抽查 2 型糖尿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以下哪种情况是管理不规范(C) A、年度内面对面随访 4 次 B、免费测量血压、空腹血糖 5 次 C、患者就诊有随访,未就诊无随访 D、年度内健康体检 1 次 六、国家规范中,慢病患者管理若连续两次血压或血糖控制不满意,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C)

A. 更换药物 B.增加药物剂量 C.转诊 D.维持原有治疗方案 七、对确诊的 2 型糖尿病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每年要提供(D) A.至少 1次面对面的随访 B.至少 2次面对面的随访 C.至少 3 次面对面的随访 D.至少 4 次面对面的随访 E.至少 5次面对面的随访 八、 2 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是(B) A.辖区内 35岁及以上糖尿病患 B.户籍区内 35 岁及以上糖尿病患者 C.辖区内 2 型糖尿病患者 D.户籍区内 2 型糖尿病患者 E.辖区内 35岁及以上 2 型糖尿病患者 九、测空腹血糖的最佳时间是(A) A、早餐 6-8 时 B、早餐7-8时 C、早餐6-9时 十、糖尿病典型症状不包括 (D ) A.多饮 B. 多尿 C. 多食 D.眩晕 十一、 2 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是(A) A、二甲双胍 B 、格列苯脲 C 、格列齐特 十二、关于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的作用错误的是:(D) C通过平衡饮食使血糖得到控制,有利于防治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总结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工 作总结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工作总结 基本公共卫生2型糖尿病管理服务项目开展以来。根据年初乡卫生院的总体要求,以深化医疗卫生提示改革为重点,着力抓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全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积极开展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综合防治工作,加强慢性病服务项目管理与规范管理。现将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制定公共卫生管理服务方案 以基本公共卫生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服务项目指导方案,结合我街道实际情况确定具体项目目标,对辖区内所有35岁以上2型糖尿病等患者为管理人群,在门诊和各卫生室工作中以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为契机,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评估登记建档管理和随访,并制定了2型糖尿病筛查、确诊管理工作流程,做到了慢性病个案实行一人一档案,每个档案中有个人信息表、个人体检表,填表书写要规范、完整,明确了公共卫生管理项目的各项职责。做好乡村医生培训工作,将辖区内的各类资料整理归档管理和上报工作,力争我院公共卫生管理服务项目建档率、规范管理率达到上级要求。 二、培养基本公共卫生管理服务项目管理人员 为了使我院公共卫生管理项目工作顺利实施,今年举办了2型糖尿病知识讲座,之后接受广大群众咨询。根据公共卫生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服务项目指导方案的具体管理和规范管理要求,培训我院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和乡医熟练管理和规范管理程序,牢固掌握疾病的筛查、评估、个人信息

的采纳、登记、归档工作要领,工作中一定要按要求认真填写信息表格,准确记录数据,及时发现目标管理服务人群,做到及时发现患者,及时登记信息,及时建档管理及时随访,同时,要求各级公共卫生人员每月按时上报各类疾病患者本月的发现数和累计病人数,并按实施方案要求定期管理,帮助患者家属及社会人群了解2型糖尿病对个人、对家庭危害,教育目标人群自我识别糖尿病,从而减少疾病造成的影响,指导目标人群倡导“合理膳食,戒烟戒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重点干预35岁以上正常高值血压,超重肥胖人群,以利推迟或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同时指导糖尿病患者规范用药,按各个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防治措施,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及时就诊,做好危急患者的转诊工作,督导门诊和乡医为辖区内慢性病患者建立管理档案,从而使慢性病从管理到规范管理。 三、全街道具体工作开展情况 按乡卫生院慢性病管理服务要求,开展慢性病管理服务项目,对全村全面开展2型糖尿病筛查评估建档工作。 四、待完善的问题和建议公共卫生管理服务项目通过一年的实施,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是存在着一部分群众的健康意识不强,存在不够重视的情况,学习对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改变服务意识,增强防病能力,增强责任心,加大健康教育力度,达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指导和帮助慢性病患者医疗、康复,减少慢性病的发病,有利于家庭、社会和谐发展。

糖尿病健康管理

糖尿病健康管理

糖尿病健康管理 1、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DM)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缺陷所导致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并以长期高血糖为主要标志的综合征。久病可发生眼、肾、脑、心脏等重要器官及神经、皮肤等组织的并发症。病死率仅次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 2、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 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 2、糖尿病病因 3、糖尿病的危害 目前我国已是糖尿病发病第一大国,它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共同构成影响人类健康的四大危险因素。 4、营养与糖尿病关系 糖尿病是一种由内分泌和体内营养物质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使机体能量代谢;尤其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代谢失去调控。 1).能量:能量过剩引起的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肥胖者多有内分泌代谢紊乱,体内辅酶Q10减少,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脂肪、肌肉以及肝细胞内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亲和力下降,游离脂肪酸减少,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这可能是肥胖和糖尿病之间关系的基础。一般随着体重的下降,葡萄糖耐量可以得到改善,并可使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抵抗减轻。

2).碳水化合物:糖尿病代谢紊乱的主要代谢标志是高血糖,并可引起全身性的代谢紊乱。持续性摄入高碳水化合物膳食,则对胰岛β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造成损害。胰腺因过度刺激而出现病理变化和功能障碍,导致胰岛素分泌的绝对或相对不足,最终出现糖尿病。 3).脂肪:膳食脂肪的消化、吸收及代谢与碳水化合物密切相关。膳食脂肪水解产生的脂肪酸主要在骨骼肌内被利用,它与葡萄糖的利用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作用。高脂膳食时,游离脂肪酸的浓度较高,肌肉摄取脂肪酸进行氧化供能的作用则增强,从而使葡萄糖的利用减少,出现胰岛素抵抗(即在某种血浆胰岛素水平下,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减少),而且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游离脂肪酸情况下,可使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受损,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增高。 高脂膳食时,膳食脂肪的氧化分解消耗大量葡萄糖分解的中间产物(如 α-磷酸甘油),阻断了葡萄糖的彻底氧化分解,使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分泌增加。同时膳食脂肪的分解、体脂的合成也需要一定量的胰岛素。、这都使胰腺的负担加重,造成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和胰岛素抵抗,导致糖尿病。 4).蛋白质:日前还无确切的证据表明膳食蛋白质含摄与糖尿病发病有直接关系,但蛋白质代谢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密切相关。当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出现紊乱时,蛋白质的代谢也必然处于不平衡状态,同样可以引起胰岛素分泌量的变化,促进糖尿病的发病。 5).矿物质和维生素:膳食补充三价铬对糖尿病有积极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这一观点目前已被普遍接受。三价铬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胰岛素的辅助因子,可促进葡萄糖的利用,改善糖耐量。 5糖尿病的营养疗法 糖尿病营养疗法的主要原则是:每日摄入的总能量要有效控制,且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要有一定合适的比例(一般成年患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控制在200~350g,折合主食约为250~400g,食品多样化,注意微量营养素的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糖尿病患者因主食和水果摄入量受限制,且体内物质代谢相对旺盛,较易发生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调节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平衡,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纠正代谢紊乱、防治并发症。因此,供给足够的维生素也是糖尿病营养治疗的原则之一,比较重要的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部分B族维生素等。同时在保证矿物质基本供给量的基础上,还可适当增加钾、镁、钙、铬、锌等元素的供给。但应限制钠盐摄入以防止和减轻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和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并要合理应用食品交换、食谱设计等方法。合理地控制饮食有利于控制糖尿病的病情发展,尤其是轻型患者(空腹血糖≤11.1mmol/L)单纯采用营养治疗即可达到控制血糖的 目的。通过营养治疗还可减少口服降糖药的剂量以及胰岛素治疗带来的负担。饮食分配及餐次安排:根据血糖、尿糖升高时间、用药时间和病情是否稳定等情况,并结合患者的饮食习惯合理分配餐次,至少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早、中、晚餐能量按25%、40%、35%的比例分配。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后易

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注意要点

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注意要点: (一)糖尿病筛查注意事项: 1、用什么标准?餐后血糖、随机血糖、空腹血糖……:必须是空 腹血糖,因为是作筛查,目的是要把血糖高于正常值的群众发现出来进行医疗随访指导,发果用餐后血糖或随机血糖,就会漏掉血糖轻中度升高的患者。空腹采血是指8小时以上未进食。要求前一天最好8点以前进餐,所吃食物需以清淡为主,10点以后不能喝水。禁激烈运动。 2、使用静脉血还是末梢血?作为筛查,我们推荐使用末梢血(快 速试纸检测,指尖血),因为简便快捷,可用于糖尿病人的随访检测;但它不能用于诊断糖尿病,也就是说,首次筛查血糖用末梢血,发现高于正常值后,须采静脉血作实验室检测,并以静脉血糖值作为诊断的标准之一 3、血糖值是以哪个为准?一般情况,静脉血≥7.0为高血糖,末 梢血(指尖血)≥6.1为高血糖。但在作快速试纸血液仪检测时,一定先要阅读仪器和试纸说明书,说明书上标明有本品牌的试纸的正常值和高血糖的值,要以这个值作为判断标准 4、静脉血检测必须使用专用试管采血!如果使用普通的抗凝管采 血,30分钟后试管中的血糖浓度开始逐渐下降,时间越长,降得越多,检测的结果就失去意义。所以,静脉血糖检测,要么在30分钟内进行检测,要么使用含氟化钠试管采血检测。

灰色盖真空采血管:含草酸钾/氟化钠、氟化钠/EDT A ·Na2、肝素钠/氟化钠、肝素锂/氟化钠、碘乙酸和氟化钠(血清)添加剂,适用于葡萄糖测定。草酸盐和EDT A添加剂用于血浆标本,氟化钠用于抑制糖酵解。采血后试管需颠倒混匀8次。 5、什么时间采血最合适?清晨,未进食,尽量在10点钟以前, 而且受检者未作大量的运动,否则血糖会偏低!如果没有把握,就不要贸然进行检测,检测值不准就没有意义了!!!可以与服务对象预约时间进行检测,或由村医预约进行检测,不要图省事随便查一个。 ?(二)便携式血糖仪使用中应注意哪些? ?1、给病人采血的时候请严格消毒,待消毒液干燥后穿刺取血。 ?2、最好的采血部位是左手无名指。不推荐测食指和大小拇指。 (拇指与小指肌腱活动的滑液囊较多,并向手掌中间延伸,而 且相互流通。发生感染时,炎症就可能向掌心蔓延,引起手掌 和另一个手指的感染,导致严重后果。食指是人的功能手指, 使用的机会较多,也不宜采血。只有食指和无名指的滑液囊不 向手掌部位延伸,是“独立循环”,互补相连,所以一般都在无 名指上采血。) ?3、使用血糖仪前请仔细阅读血糖试纸的检测范围。 ?4、检测前需询问患者饮食、运动及服药情况。 ?5、请定期给血糖仪做质检校正。 ?(三)患者拒绝转诊怎么办?

糖尿病健康管理试题

一、目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的控制目标是:(B) A、v 4.4mmol/L B、v 7.0mmol/L C、v 6.1mmol/L D>< 10.0mmol/L 二、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建议(A) A、建议其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 B、建议其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餐后2小时血糖 C、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和1次餐后2小时血糖 D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 三、李医生在筛查过程中,发现王大爷属于2型糖尿病已确认病人,这次随访期间,发现大爷空腹血糖为8.9mmol/L,无其它不适,李医生从规范健康管理角度应当(C) A、不处理 B、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 C、必要时增加现有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糖药物,2周内随访 D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四、某2型糖尿病患者,虽然按医嘱服药,但频次或数量不足,随访档案“服药依从性” 一栏应填写:(B) A、规范服药B 、间断服药C 、服药D 、不服药 五、抽查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以下哪种情况是管理不规范(C) A、年度内面对面随访4次 B、免费测量血压、空腹血糖5次 C、患者就诊有随访,未就诊无随访 D年度内健康体检1次 六、国家规范中,慢病患者管理若连续两次血压或血糖控制不满意,应该采取什

么措施?(C) A. 更换药物 B.增加药物剂量 C.转诊 D.维持原有治疗方案 七、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每年要提供(D) A.至少1次面对面的随访 B.至少2次面对面的随访 C.至少3次面对面的随访 D.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 E.至少5次面对面的随访 八、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是(B) A. 辖区内35岁及以上糖尿病患 B. 户籍区内35岁及以上糖尿病患者 C. 辖区内2型糖尿病患者 D. 户籍区内2型糖尿病患者 E. 辖区内35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 九、测空腹血糖的最佳时间是(A) A 、早餐6-8时B、早餐7-8时C、早餐6-9时 十、糖尿病典型症状不包括(D ) A.多饮 B.多尿 C.多食 D.眩晕 十一、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是(A) A、二甲双胍 B、格列苯脲 C、格列齐特 十二、关于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的作用错误的是:(D) A减轻胰岛负担B改善体重

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二、服务内容 (一)筛查 员的健康指导。 (二)随访评估 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4次免费空腹血糖

(三)分类干预 一次随访。 (2)对第一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空腹血糖值≥L)或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情况进行指导,必要时增加现有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糖药物,2周内随访。 (3)对连续两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4)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进展。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立即就诊。

(四)健康体检 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康 三、服务流程 四、服务要求 (一)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由医生负责,应与门诊服务相结合,对未能按照健康管理要求接受随访的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主动与患者联系,保证管理的连续性。 (二)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式。 (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通过本地区社区卫生诊断和门诊服务等途径筛查和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掌握辖区内居民2型糖尿病的患病情况。

五、考核指标 (一)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年内已管理糖尿病患者人数/年内辖区内糖尿病患者总人数×100%。 注:辖区内糖尿病患者总人数估算:辖区常住成年人口总数×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通过当地流行病学调查、社区卫生诊断获得或是选用本省(区、市)或全国近期2型糖尿病患病率指标)。 (二)糖尿病患者规范健康管理率=按照要求进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人数/年内管理糖尿病患者人数×100%。 (三)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最近一次随访空腹血糖达标人数/已管理的糖尿病患者人数×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