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神经康复学》试卷

最新《神经康复学》试卷
最新《神经康复学》试卷

《神经康复学》课程

期末考试试卷

考生姓名 学号 班级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1. 剪刀步态常见于哪类病人

A 、脑性瘫痪

B 、腓总神经麻痹

C 、震颤麻痹

D 、脑卒中

E 、小脑病变

2. 下列哪项不属于深反射

A 、膝反射

B 、跟腱反射

C 、肛门反射

D 、肱三头肌反射

E 、肱二头肌反射

3. 急性期脑出血哪项检查最佳:

A 、CT

B 、MRI

C 、TC

D D 、PET

E 、肌电图

4.患者对物品和人名的称呼能力丧失,但能叙述该物的使用,也能对称呼人和物的名称对错作出正确判断,则该型失语为:

A 、感觉性失语

B 、运动性失语

C 、完全性失语

D 、命名性失语

E 、表达性失语

5.下列哪项是最高级的运动控制中枢:

A 、大脑皮层

B 、脑干

C 、小脑

D 、脊髓

E 、基底神经节

6.脑卒中最独立和最重要的发病危险因素为:

A 、糖尿病

B 、高血压

C 、TIA

D 、高脂血症

E 、吸烟

7. 患者有突然剧烈的头痛,呕吐,同时有脑膜刺激征,轻度意识障碍,则该患者高度怀疑为:

A 、TIA

B 、脑血栓形成

C 、脑出血

D 、蛛网膜下腔出血

E 、脑梗塞

8.肌张力逐渐恢复、有部分分离精细运动,属于Brunnstrom 6阶段的哪一期:

A 、II 期

B 、III 期

C 、IV 期

D 、V 期

E 、VI 期

9.下列哪项属于假性球麻痹的特点: A 、舌肌萎缩 B 、舌肌震颤 C 、咽反射消失D 、咽反射减弱 E 、发声困难。

10.完全性脊髓损伤是:

A 、S 4-5有感觉和运动功能

B 、S 4-5既无感觉也无运动功能

C 、S 4-5有感觉、无运动功能

D 、S 4-5无感觉、有运动功能

E 、以上都不对

11.大多数偏瘫患者的痉挛模式为:

A 、上下肢均为屈曲痉挛模式

B 、上下肢均为伸展痉挛模式

C 、上肢为屈曲痉挛模式,下肢为伸展痉挛模式

D 、上肢为伸展痉挛模式,下肢为屈曲痉挛模式

E、以上都不对

12.Lovett肌力评级中,Ⅲ级肌力的判定标准是:

A、抗重力和充分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B、不抗重力,能完成水平面上的运动

C、能抗肢体重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D、能抗重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50%以上

E、仅有肌肉收缩,不产生关节运动

患者,男,60岁,有高血压史4年。晨起时发现左侧肢体不能活动,无头痛、呕吐,查血压150/90mmHg,神志清,心率78次/分,律齐。左侧肢体肌力I级,肌张力稍低,左半身痛觉减退,头颅CT示:右基底节区低密度病灶。

13.该患者诊断为:

A、脑出血

B、脑梗塞

C、高血压脑病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TIA 14.该患者左侧卧位不正确的姿势是:

A、左肩后伸

B、左肘伸直

C、左手指张开

D、左掌面向上

E、左腕外旋15.该患者急性期康复治疗不包括:

A、调整心态

B、被动活动

C、保持床上抗痉挛体位

D、提高肌张力,诱发主动运动

E、防止呼吸道和泌尿系感染

16.脑外伤患者在躁动医疗诱因解除后,对躁动首先干预为:

A、听觉刺激

B、皮肤感觉刺激

C、穴位刺激

D、高压氧治疗

E、环境处理

17.利用控制异常运动模式,建立正常运动模式的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称

A、Brunnstrom技术

B、Bobath 技术

C、Rood技术

D、PNF技术

E、运动再学习

18.某患者用GCS评定为15分时,脑外伤严重程度可评定为:

A、无脑损伤

B、轻度脑损伤

C、中度脑损伤

D、重度脑损伤

E、昏迷19.下列哪项不是脑性瘫痪的治疗方法:

A、引导式教育

B、Bobath法

C、Maitland法

D、Vojta法

E、上田法20.失语症患者语言恢复的高峰期为

A、急性期

B、发病后3~6个月

C、发病后1年内

D、发病1年后

E、发病后2~3年

21.原始反射不包括:

A、握持反射

B、觅食反射

C、矫正反射

D、放置反射

E、吸吮反射

22.患者作饮水试验,能一次饮完,但有呛咳,则属饮水试验: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E、5级

23.帕金森病患者面容表情有些刻板,口常闭,开始有抑郁,焦虑,用韦氏综合评定量表评定得分为:

A、0

B、1

C、2

D、3

E、4

24.老年性痴呆最常见的表现为:

A、人格改变和记忆障碍

B、言语改变

C、视空间功能障碍

D、失认症

E、智能障碍

25.下列哪项不属于老年期痴呆患者的推理及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

A、指出报纸中的消息

B、排列数字

C、数目顺序

D、分类训练

E、问题状况的处理

26.脊髓损伤患者C7损伤的关键肌为:

A、屈肘肌

B、伸肘肌

C、伸腕肌

D、屈腕肌

E、小指外展肌

27.脊髓损伤恢复期康复治疗的指征是:

A、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B、骨折部位稳定

C、呼吸平稳

D、神经损害或压迫症状稳定

E、以上均符合

28.关于脊髓损伤感觉平面关键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C5——肱二头肌

B、L4——内踝

C、T1——腋窝

D、C6——中指

E、L2——股内踝

29.功能性电刺激运动适用于哪类患者

A、肢体瘫痪者

B、肌力1-2级

C、肌力3级

D、肌力4级

E、肌力5级30.神经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大部分关键肌肌力<3级,按国际脊髓功能损害分级应为:

A、A级

B、B级

C、C级

D、D级

E、E级

31.对脑血管意外患者,早期进行肢体的被动活动以预防关节挛缩,定时翻身以避免发生压疮是康复预防的: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疾病康复

E、以上均不是32.某患者右上肢能在桌面上滑动,但不能抬离桌面,肌力为:

A、 1级

B、 2级

C、 3级

D、 4级

E、 0级33.某脑梗塞患者,体检中发现其左侧上肢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活动时,在大部分ROM内均有阻力,但仍可以活动,其Ashworth分级应为:

A、1级

B、1+级

C、2级

D、3级

E、4级34.脊髓损伤早期往往难以确定脊髓损伤严重程度,是因为:

A、脊柱的骨折

B、感觉丧失

C、患者意识丧失

D、脊髓休克

E、大小便控制障碍

35.下列哪些不是中枢性眩晕的特点:

A、站立不稳或向一侧运动感

B、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

C、眼震粗大、持续、方向多变

D、意识丧失、头痛

E、眩晕闭目后减轻

36.局部痉挛治疗的首选药物为:

A、可乐定

B、地西泮

C、肉毒毒素

D、丹曲林

E、妙纳

37.癫痫部分性发作的首选药物为:

A、卡马西平

B、苯妥英钠

C、苯巴比妥

D、丙戍酸盐

E、奥卡西平

38.下列哪项是在维持机体平衡中起主导作用:

A、视觉系统

B、本体感觉系统

C、前庭系统

D、大脑皮质

E、网状结构

39.癫痫连续发作之间意识尚未完全恢复又频繁发作,或癫痫发作持续时间30分钟以上而不能停止是属于

A、强直性发作

B、癫痫小发作

C、单纯部分性发作

D、单纯复杂性发作

E、癫痫持续状态

40.下列哪些不是震颤麻痹的临床特点:

A、意识障碍

B、肌强直

C、运动减少

D、静止性震颤

E、姿势和平衡障碍

41.小儿出现主动翻身运动,一般在:

A、3~4个月

B、4~5个月

C、6个月

D、7~8个月

E、11~12个月

42.MRP即指

A 、Bobath 疗法

B 、上田法

C 、PNF 疗法

D 、运动再学习疗法

E 、Rood 疗法。

43.水疗能改善脑瘫患儿功能,不包括

A 、关节活动

B 、言语功能

C 、自我控制

D 、痉挛

E 、肌肉松弛

44.多发性硬化是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哪一类型病变

A 、脱髓鞘性

B 、缺血性

C 、出血性

D 、肿瘤性

E 、外伤性

45.面神经炎,临床症状不包括

A 、患侧额纹消失

B 、患侧眼裂扩大

C 、患侧鼻唇沟平坦

D 、露齿时口角拉向患侧

E 、患侧口角下垂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46.老年期痴呆从发病机制方面可分为 、 、

和 四种。

47.面神经炎为 内急性 炎症 。

48.脑外伤患者单侧忽略常用评定方法有 、 、

和 。

49. 脑出血的CT 特征为出血区密度 ;脑梗死的CT 特征为阻塞血管供应区出现 。

50.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以改善痴呆的 功能。

51.手足徐动型脑瘫的主要病灶位于 或 。

52.痉挛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 、 和 。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53.联合反应

54. 脑卒中

55. 癫痫

56. 脑性瘫痪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57. 脊髓损伤后痉挛常用的处理方法?

58.简述偏瘫患者Brunnstrom分期的运动特点?

59.脑外伤的康复原则?

五、论述题(10分)

60.脊髓损伤患者恢复期的常用的康复治疗方法?(10分)。

(完整版)数字通信原理历年试题及答案

题外话:本课程网上可以搜索到视频教程和课后习题答案,强烈建议网友搜索并参考这些资料来学习,这样效果会更好。其实读者只要把视频的内容及总复习加上课后习题都搞懂,想不考高分都难,呵呵。本课程是【数据通信原理】的先修课程,本文档中的答案有的是发布的答案,有的是从课本上找到的,有的是参考相关资料补充的,仅供网友学习时参考。凡有问号的地方皆为不确定。【…】为注释,P…为在课本上的页码。其实这里的好多原题在视频里和课后习题集里都能找到极似的原型题,但个人时间有限,不能一一为网友找到,却很抱歉,所以同时希望下载这篇文档的网友进一步补全答案,并上传百度,这样会让更多的网友受益,毕竟专业课的考试资料太难买到,求学都不容易! 全国2010年1月自学考试数字通信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236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讲话的语声信号为( A) A.模拟信号 B.数字信号 C.调相信号 D.调频信号 2.脉冲编码调制信号为( ) A.模拟信号 B.数字信号? C.调相信号 D.调频信号 3.均匀量化的特点是( A ) A.量化间隔不随信号幅度大小而改变 B.信号幅度大时,量化间隔小 C.信号幅度小时,量化间隔大 D.信号幅度小时,量化间隔小 4.A律13折线压缩特性中的第7段线的斜率是( A ) A.0.5 B.1 C.4 D.16 5.PCM30/32系统中对每路信号的抽样帧频率是( ) A.8kHz B.16kHz C.64kHz D.2048kHz 6.STM—16的一帧的字节数为( D ) A.9×270×l B.9×270×4 C.9×261×16 D.9×270×16 7.PCM30/32系统复帧的周期是( ) A.125sμ B.250sμ C.1ms D.2ms ? 8.异步复接在复接过程中需要进行( D ) A.码速调整和码速恢复 B.码速恢复 C.编码方式变换 D.码速调整 【同步复接---码速变换;异步复接—码速调整】 1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 第一季度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 内容:消毒灭菌、手卫生与医疗废物管理 消毒和灭菌 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灭菌: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医疗器械灭菌合格率100%。 五、各类环境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环境类别 Ⅰ类: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Ⅱ类: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供应室无菌区、重症监护病房 Ⅲ类:儿科病房、妇科检查室、注射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 Ⅳ类:传染病科及病房 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上,不得检出沙门氏菌。 消毒灭菌合格的关键是方法剂量 基本程序 医院常用的消毒方法有2种 物理消毒法——热力紫外线远红外线电离辐射 化学消毒法——浸泡、擦拭喷洒、喷雾联合应用 化学消毒剂有4种: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 手的清洁与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最简便的措施之一。 医务人员手卫生要求 卫生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10cfu/cm2。 外科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 5cfu/cm2 什么时间洗手?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摘手套后(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不论是否戴手套,进行侵袭性操作前;接触体液或排泄物、粘膜、非完整皮肤或伤口敷料后;护理病人从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紧邻病人的物品后(包括医疗设备); 医疗废物的管理 医疗废物分五类 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黄色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锐器盒损伤性医疗废物。 关于依法加强对医疗废物规范处置的通知

传感器最新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30分,每空1.5分) 1、有一温度计,它的量程范围为0∽200℃,精度等级为0.5级。该表可能出现的最大误差为,当测量100℃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 2、在选购线性仪表时,必须考虑应尽量使选购的仪表量程为欲测量的 倍左右为宜。 3、传感器由、、三部分组成。 4、利用热敏电阻对电动机实施过热保护,应选择型热敏电阻。 5、已知某铜热电阻在0℃时的阻值为50Ω,则其分度号是,对 于镍铬-镍硅热电偶其正极是。 6、霍尔元件采用恒流源激励是为了。 7、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温,如从测量的具体手段来看它属于测量。 二、选择题(30分,每题2分) 1、在以下几种传感器当中属于自发电型传感器。 A、电容式 B、电阻式 C、压电式 D、电感式 2、的数值越大,热电偶的输出热电势就越大。 A、热端直径 B、热端和冷端的温度 C、热端和冷端的温差 D、热电极的电导率 3、将超声波(机械振动波)转换成电信号是利用压电材料的。 A、应变效应 B、电涡流效应 C、压电效应 D、逆压电效应 4、在电容传感器中,若采用调频法测量转换电路,则电路中。 A、电容和电感均为变量 B、电容是变量,电感保持不变 C、电感是变量,电容保持不变 D、电容和电感均保持不变 5、在两片间隙为1mm的两块平行极板的间隙中插入,可测得最大的容量。 A、塑料薄膜 B、干的纸 C、湿的纸 D、玻璃薄片 6、热电阻测量转换电路采用三线制是为了 A、提高测量灵敏度 B、减小非线性误差 C、提高电磁兼容性 D、减小引线电阻的影响 7、当石英晶体受压时,电荷产生在。 A、Z面上 B、X面上 C、Y面上 D、X、Y、Z面上 8、汽车衡所用的测力弹性敏感元件是。 A、悬臂梁 B、弹簧管 C、实心轴 D、圆环 9、在热电偶测温回路中经常使用补偿导线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A、补偿热电偶冷端热电势的损失 B、起冷端温度补偿作用 C、将热电偶冷端延长到远离高温区的地方 D、提高灵敏度 10、减小霍尔元件的输出不等位电势的办法是。 A、减小激励电流 B、减小磁感应强度 C、使用电桥调零电位器 11、测得某检测仪表的输入信号中,有用信号为20毫伏,干扰电压也为20毫伏, 则此时的信噪比为。 A、20dB B、1 dB C、0 dB 12、发现某检测仪表机箱有麻电感,必须采取措施。 A、接地保护环 B、将机箱接大地 C、抗电磁干扰 13、在仿型机床当中利用电感式传感器来检测工件尺寸,该加工检测装置是采了 测量方法。 A、微差式 B、零位式 C、偏差式

《数字通信原理》习题库

《数字通信原理》例题讲解 1、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进行信道编码?解:信源编码是完成A/D转换。 信道编码是将信源编码器输出的机内码转换成适合于在信道上传输的线路码,完成码型变换。 2、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解:模拟信号在时间上可连续可离散,在幅度上必须连续,数字信号在时间,幅度上都必须离散。 3、某数字通信系统用正弦载波的四个相位0、?、n、—来传输信息,这四个 2 2 相位是互相独立的。 ⑴每秒钟内0、二、n、—出现的次数分别为500、125、125、250,求此通 2 2 信系统的码速率和信息速率; (2)每秒钟内这四个相位出现的次数都为250,求此通信系统的码速率和信息速率。解:(1) 每秒钟传输1000个相位,即每秒钟传输1000个符号,故 R=1000 Bd 每个符号出现的概率分别为P(0)=丄,P上I=- ,P( n )=- ,P ]=丄,每个符号 2 12 丿8 8 12 丿4 所含的平均信息量为 12 1 3 H(X)=( 1x 1+2X3+丄x2)bit/ 符号=1- bit/ 符号 2 8 4 4 3 信息速率2(1000 x1 )bit/s=1750 bit/s 4 ⑵每秒钟传输的相位数仍为1000,故 R=1000 Bd 此时四个符号出现的概率相等,故 H(X)=2 bit/ 符号 R=(1000 x 2)bit/s=2000 bit/s 4、已知等概独立的二进制数字信号的信息速率为2400 bit/s 。 (1) 求此信号的码速率和码元宽度; (2) 将此信号变为四进制信号,求此四进制信号的码速率、码元宽度和信息速率解:(1) R=R/log 2M=(2400/log 22)Bd=2400 Bd 1 1 T = = s=0.42 ms R B 2400

数字通信原理题库及答案

全国2010年1月自学考试数字通信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236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讲话的语声信号为( A) A.模拟信号 B.数字信号 C.调相信号 D.调频信号 2.脉冲编码调制信号为( ) A.模拟信号 B.数字信号? C.调相信号 D.调频信号 3.均匀量化的特点是( A ) A.量化间隔不随信号幅度大小而改变 B.信号幅度大时,量化间隔小 C.信号幅度小时,量化间隔大 D.信号幅度小时,量化间隔小 4.A律13折线压缩特性中的第7段线的斜率是( A ) A.0.5 B.1 C.4 D.16 5.PCM30/32系统中对每路信号的抽样帧频率是( ) A.8kHz B.16kHz C.64kHz D.2048kHz 6.STM—16的一帧的字节数为( D ) A.9×270×l B.9×270×4 C.9×261×16 D.9×270×16 7.PCM30/32系统复帧的周期是( ) A.125sμ B.250sμ C.1ms D.2ms ? 8.异步复接在复接过程中需要进行( D ) A.码速调整和码速恢复 B.码速恢复 C.编码方式变换 D.码速调整 【同步复接---码速变换;异步复接—码速调整】 9.PCM30/32系统发送帧同步码的周期是( ) A.125sμ B.250sμ C.500sμ D.1ms 10.以下4种传输码型中含有直流分量的传输码型是( D ) 【P183. CMI码也含有直流分量】 A.双极性归零码 B.HDB3码 C.AMI码 D.单极性归零码 11.PCM30/32系统发送复帧同步码的周期是( ) A.125sμ B.250sμ C.1ms D.2ms 12.对SDH网络同步而言,在SDH网络范围内正常的工作方式是( ) A.伪同步方式 B.准同步方式 C.同步方式 D.异步方式 13.样值为513?,它属于A律13折线的(l=8)( D ) P36

传感器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 30 分,每空分) 1、有一温度计,它的量程范围为 O s200C,精度等级为级。该表可能出现的最 大误差为,当测量1OO°C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 2、在选购线性仪表时,必须考虑应尽量使选购的仪表量程为欲测量的 倍左右为宜。 3、传感器由、、三部分组成。 4、利用热敏电阻对电动机实施过热保护,应选择型热敏电阻。 5、已知某铜热电阻在O C时的阻值为50Q,则其分度号是,对 于镍铬 - 镍硅热电偶其正极是。 6、霍尔元件采用恒流源激励是为了。 7、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温 , 如从测量的具体手段来看它属于测量。 二、选择题(3O 分,每题 2 分) 1、在以下几种传感器当中属于自发电型传感器。 A 、电容式 B 、电阻式 C 、压电式 D 、电感式 2、的数值越大 , 热电偶的输出热电势就越大。 A、热端直径 B 、热端和冷端的温度 C、热端和冷端的温差 D 、热电极的电导率 3、将超声波(机械振动波)转换成电信号是利用压电材料的。 A、应变效应 B、电涡流效应 C、压电效应 D、逆压电效应 4、在电容传感器中,若采用调频法测量转换电路,则电路中。 A、电容和电感均为变量 B 、电容是变量,电感保持不变 C、电感是变量,电容保持不变 D、电容和电感均保持不变 5、在两片间隙为1mm勺两块平行极板的间隙中插入,可测得最大的容量。 A、塑料薄膜 B、干的纸 C、湿的纸 D、玻璃薄片 6、热电阻测量转换电路采用三线制是为了 A、提高测量灵敏度 B 、减小非线性误差 C、提高电磁兼容性 D 、减小引线电阻的影响 7、当石英晶体受压时,电荷产生在。 A、Z面上 B、X面上 C、Y面上 D、X、Y、Z面上 8、汽车衡所用的测力弹性敏感元件是。 A、悬臂梁 B 、弹簧管 C、实心轴 D、圆环 9、在热电偶测温回路中经常使用补偿导线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A、补偿热电偶冷端热电势的损失 B 、起冷端温度补偿作用 C、将热电偶冷端延长到远离高温区的地方 D、提高灵敏度

数字通信原理试卷及答案.

数字通信原理试卷一 一、填空题(每题3分) 1、通信的目的是_______ 或________ 信息。 2、通信方式有两种基本形式,即________通信和_______ 通信。 3、数字通信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上均是离散的。 4、某一数字信号的符号传输速率为1200波特(Bd),若采用四进制传输,则 信息传输速率为___________。 5、设信道的带宽B=1024Hz,可传输2048 bit/s的比特率,其传输效率η=_________。 6、模拟信号经抽样、量化所得到的数字序列称为________信号,直接传输这种 信号称为___________。 7、目前最常用的多路复用方法为________复用和_______复用。 8、由于噪声的干扰可能使帧同步码出现误码,我们将这种情况称为_____________。 9、一般PCM(脉冲编码调制)的帧周期为__________。 10、PCM30/32制式中一复帧包含有_____帧,而每一帧又包含有_____个路时 隙,每一路时隙包含有______个位时隙。 一、1、交换、传递;2、基带传输、频带传输;3、幅度、时间;4、2400b/s 5、2b/s/hz; 6、数字、基带; 7、频分、时分; 8、假失步; 9、125 us 10、16 32 8 二、选择题(每题2分)二、1、a ;2、b ;3、c ;模拟信号的特点为: (a) 幅度为连续(b) 时间域上全有值 (c) 幅度连续,时间间断(d) 幅度离散 1、数字基带信号为: (a) 基础信号(b)完成了模数变换后的信号 (c) 频带搬以后的信号(d)仅为和值的信号 2、量化即 (a) 对样值进行定量(b) 在时间域上进行离散化 (c) 将信号样值幅度变换为有限个离散值 (d)将样值幅度分层为无限个值

传感器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传感器有、、组成 2、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指稳态标准条件下,输出与输入的比值。 3、从输出曲线看,曲线越陡,灵敏度。 4、下面公式是计算传感器的。 5、某位移传感器的输入变化量为5mm,输出变化量为800mv,其灵敏度为。 二、选择题: 1、标准表的指示值100KPa,甲乙两表的读书各为 KPa和 KPa。它们的绝对误差为。 A 和 B 和 C 和 2、下列哪种误差不属于按误差数值表示。 A绝对误差 B相对误差 C随机误差 D引用误差 3、有一台测量仪表,其标尺范围0—500 KPa,已知绝对误差最大值 P max=4 KPa,则该仪表的精度等级。 A 级 B 级 C 1级 D 级 4、选购线性仪表时,必须在同一系列的仪表中选择适当的量程。应选购的仪表量程为测量值的 倍。 A3倍 B10倍 C 倍 D 倍 5、电工实验中,常用平衡电桥测量电阻的阻值,是属于测量, 而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温的微小变化,是属于测量。 A偏位式 B零位式 C 微差式 6、因精神不集中写错数据属于。 系统误差 B随机误差 C粗大误差 7、有一台精度级,测量范围0—100 KPa,则仪表的最小分格。 A45 B40 C30 D 20 8、重要场合使用的元件或仪表,购入后进行高、低温循环老化试验,目的是为了。 A提高精度 B加速其衰老 C测试其各项性能指标 D 提高可靠性 9、传感器能感知的输入量越小,说明越高。 A线性度好 B迟滞小 C重复性好 D 分辨率高 三、判断题 1、回差在数值上等于不灵敏度 ( ) 2、灵敏度越大,仪表越灵敏() 3、同一台仪表,不同的输入输出段灵敏度不同() 4、灵敏度其实就是放大倍数() 5、测量值小数点后位数越多,说明数据越准确() 6、测量数据中所有的非零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7、测量结果中小数点后最末位的零数字为无效数字() 四、问答题 1、什么是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有哪些指标。 答:指传感器的静态输入、输出特性。有灵敏度、分辨力、线性度、迟滞、稳定性、电磁兼容性、可靠性。

《数字通信原理》习题解答

《数字通信原理》习题解答 第1章概述 1-1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答:模拟信号的特点是幅度连续;数字信号的特点幅度离散。 1-2 数字通信系统的构成模型中信源编码和信源解码的作用是什么?画出话音信号的基带传输系统模型。答:信源编码的作用把模拟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即完成模/数变换的任务。 信源解码的作用把数字信号还原为模拟信号,即完成数/模变换的任务。 话音信号的基带传输系统模型为 1-3 数字通信的特点有哪些? 答:数字通信的特点是: (1)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 (2)便于加密处理; (3)采用时分复用实现多路通信; (4)设备便于集成化、微型化;

(5)占用信道频带较宽。 1-4 为什么说数字通信的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 答:对于数字通信,由于数字信号的幅值为有限的离散值(通常取二个幅值),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噪声干扰,当信噪比还没有恶化到一定程度时,即在适当的距离,采用再生的方法,再生成已消除噪声干扰的原发送信号,所以说数字通信的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 1-5 设数字信号码元时间长度为1s μ,如采用四电平传输,求信息传输速率及符号速率。 答:符号速率为 Bd N 661010 11===-码元时间 信息传输速率为 s Mbit s bit M N R /2/1024log 10log 6262=?=?== 1-6 接上例,若传输过程中2秒误1个比特,求误码率。 答:76105.210 221)()(-?=??==N n P e 传输总码元发生误码个数 1-7 假设数字通信系统的频带宽度为kHz 1024,可传输s kbit /2048的比特率,试问其频带利用率为多少Hz s bit //? 答:频带利用率为 Hz s bit Hz s bit //2101024102048)//3 3 =??==(频带宽度信息传输速率η

最新传感器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20分) 1.传感器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基本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2.在选购线性仪表时,必须考虑应尽量使选购的仪表量程为欲测量的(1.5 ) 倍左右为宜。 3.灵敏度的物理意义是(达到稳定工作状态时输出变化量与引起此变化的输入变化量之比。) 4. 精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中各种误差的综合,表示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5.为了测得比栅距W更小的位移量,光栅传感器要采用(细分)技术。 6.热电阻主要是利用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这一特性来测量温度的。 7.传感器静态特性主要有(线性度,迟滞,重复性,灵敏度)性能指标来描述。 8.电容传感器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变面积型电容传感器, 变介电常数型电容传感器) 型。 9.压电材料在使用中一般是两片以上在,以电荷作为输出的地方一般是把压电元件(并联)起来,而当以电压作为输出的时候则一般是把压电元件(串联)起来 10.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某些物质在外界机械力作用下,其内部产生机械压力,从而引起极化现象,这种现象称为(顺压电效应)。相反,某些物质在外界磁场的作用下会产生机械变形,这种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 11. 压力传感器有三种基本类型,即(电容式,电感式,霍尔式)型. 12.抑制干扰的基本原则有(消除干扰源,远离干扰源,防止干扰窜入). 二、选择题(30分,每题3分)1、下列( )不能用做加速度检测传感器。D.热电偶 2、将超声波(机械振动波)转换成电信号是利用压电材料的( ).C.压电效应 3、下列被测物理量适合于使用红外传感器进行测量的是(). C.温度 4、属于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的是().D.固有频率 5、对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希望其固有频率( ).C.尽量高些 6、信号传输过程中,产生干扰的原因是( )C.干扰的耦合通道 7、在以下几种传感器当中( )属于自发电型传感器.C、热电偶 8、莫尔条纹光栅传感器的输出是( ).A.数字脉冲式 9、半导体应变片具有( )等优点.A.灵敏度高 10、将电阻应变片贴在( )上,就可以分别做成测力、位移、加速度等参数的传感器. C.弹性元件 11、半导体热敏电阻率随着温度上升,电阻率( ).B.迅速下降 12、在热电偶测温回路中经常使用补偿导线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 C、将热电偶冷端延长到远离高温区的地方 13、在以下几种传感器当中( ABD 随便选一个)不属于自发电型传感器. A、电容式 B、电阻式 C、热电偶 D、电感式 14、( )的数值越大,热电偶的输出热电势就越大.D、热端和冷端的温差 15、热电阻测量转换电路采用三线制是为了( B、减小引线电阻的影响). 16、下列( )不能用做加速度检测传感器.B.压电式 三、简答题(30分) 1.传感器的定义和组成框图?画出自动控制系统原理框图并指明传感器在系统中的位置和

传感器试题与答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题1 班级_______ 姓名学号成绩 一、填空:(20分) 1、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指标主要有 。(2分) 2、霍尔元件灵敏度的物理意义就是 。(2分) 3、光电传感器的理论基础就是光电效应。通常把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产生的光电效应分为三类。第一类就是利用在光线作用下 效应,这类元件有;第二类就是利用在光线作用下效应,这类元件有;第三类就是利用在光线作用下效应,这类元件有。 4、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动势就是电动势与电动势组成的,其表达式为E ab(T,T0)= 。在热电偶温度补偿中补偿导线法(即冷端延长线法)就是在与之间,接入,它的作用。 5、压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就是:某些铁磁物质在外界机械力作用下,其内部产生机械压力,从而引起,这种现象称为。相反,某些铁磁物质在外界磁场的作用下会产生,这种现象称为。(2分)

6、变气隙式自感法感器,当街铁移动靠近铁心时,铁心上的线圈电感量(①增加②减小③不变)(2分) 7、仪表的精度等级就是用仪表的(①相对误差②绝对误差③引用误差)来表示的。(2分) 8、电容传感器的输入被测量与输出被测量间的关系,除(①变面积型 ②变极距型③变介电常数型)外就是线性的。(2分) 9、电位器传器的(线性),假定电位器全长为X max, 其总电阻为R max,它的滑臂间的阻值可以用R x = (①X max/x R max,②x/X max R max,③X max/XR max ④X/X max R max)来计算,其中阻灵敏度R r=(① 2p(b+h)/A t, ② 2pAt/b+h, ③ 2A(b+b)/pt, ④ 2Atp(b+h))。(4分) 二、用镍铬━镍硅热电偶测量某低温箱温度,把热电偶直接与电位差计相连接。在某时刻,从电位差计测得热电动势为-1、19mV,此时电位差计所处的环境温度为15℃,试求该时刻温箱的温度就是多少摄氏度?(20分) 镍铬-镍硅热电偶分度表

数字通信原理试卷

数字通信原理试卷七 一、填空题(每空2分) 1、已学过的多路复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信息出现的概率越小,则包含的信息越____________,某消息的概率为1/32,其信息为____________比特。 3、带宽为1024KHz的信道,可传输2048Kb/s的比特率,则其传输的效率为___________。 4、某一数字信号的RB=1200波特,若采用四进制传输,则其传输的速率为___________。 5、PCM信号需要用模拟信号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化获得。 6、信源编码的两大任务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7、为了改善小信号的信噪比,量化方法为_____________。 8、A律13折线压缩特性中,将归一化的输入电压在第一象限内分成________个大段,每个大段内又分成_______个等分。 9、差值编码(DPCM)技术是一种利用信号的相关性来进行信号压缩,其样值传输码位为_______bit,码速率为____________,其频带占用为________________。 10、用眼图法观察码间干扰,当无码间干扰时,眼图张开的程度___________。 11、30/32PCM信号系统中,同一信道中可传输________路话数,帧周期为___________,每帧路时隙数为______________,路时隙宽度为___________,码元时隙为_____________。每个路时隙的比特数为_____________,每复帧的帧数为_____________。 12、理论上数字基带系统的最高频带利用率为_____________B/HZ。 二、选择题(每题3分) 1、若模拟信号频谱为0~4KHZ,则不产生折叠噪声的理想最低抽样频率为_____________ KHZ。 A、6 B、8 C、10 D、4 2、DPCM的提出主要基于___________的考虑。 A、电路实现简易 B、减小传码率,压缩频带

部分传感器试题及答案

部分传感器试题及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压电传感器 1、对石英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沿光轴方向施加作用力,不会产生压电效应,也没有电荷产生。 B. 沿光轴方向施加作用力,不会产生压电效应,但会有电荷产生。 C. 沿光轴方向施加作用力,会产生压电效应,但没有电荷产生。 D. 沿光轴方向施加作用力,会产生压电效应,也会有电荷产生。 A 2、石英晶体和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对比正确的是() A. 压电陶瓷比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明显,稳定性也比石英晶体好 B. 压电陶瓷比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明显,稳定性不如石英晶体好 C. 石英晶体比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明显,稳定性也比压电陶瓷好 D. 石英晶体比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明显,稳定性不如压电陶瓷好 B 3、两个压电元件相并联与单片时相比说法正确的是() A. 并联时输出电压不变,输出电容是单片时的一半 B. 并联时输出电压不变,电荷量增加了2倍 C. 并联时电荷量增加了2倍,输出电容为单片时2倍 D. 并联时电荷量增加了一倍,输出电容为单片时的2倍 D 4、两个压电元件相串联与单片时相比说法正确的是() A. 串联时输出电压不变,电荷量与单片时相同 B. 串联时输出电压增大一倍,电荷量与单片时相同 C. 串联时电荷量增大一倍,电容量不变 D. 串联时电荷量增大一倍,电容量为单片时的一半 B 5、用于厚度测量的压电陶瓷器件利用了()原理。 A. 磁阻效应 B. 压阻效应 C. 正压电效应 D.逆压电效应 D 6、压电陶瓷传感器与压电石英晶体传感器的比较是()。 A .前者比后者灵敏度高 B.后者比前者灵敏度高 C .前者比后者性能稳定性好 D.前者机械强度比后者的好 A 7、压电石英晶体表面上产生的电荷密度与()。 A .晶体厚度成反比 B.晶体面积成正比 C .作用在晶片上的压力成正比 D.剩余极化强调成正比 C 8、压电式传感器目前多用于测量()。 A .静态的力或压力 B.动态的力或压力 C .位移 D.温度 B 9、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是适合测量下列哪种信号()。 A. 适于测量任意 B. 适于测量直流 C. 适于测量缓变 D. 适于测量动态 D 10、石英晶体在沿机械轴y 方向的力作用下会()。 A .产生纵向压电效应 B. 产生横向压电效应 C .不产生压电效应 D. 产生逆向压电效应 B

10月全国数字通信原理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1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数字通信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236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衡量数字通信系统可靠性的主要指标是( ) A.信息传输速率 B.符号传输速率 C.频带利用率 D.误码率 2.满足抽样定理时,带通型信号的抽样频率范围应为( ) A.f s ≥2f m B.1 n 2) f f (2f m 0s ++= C. 1 n f 2m +≤f s ≤n f 20 D. f s ≥ 1 n f 2m + 3.均匀量化误差e max (指绝对值)为( ) A.=△/2 B.>△/2 C.<△/2 D.有时=△/2,有时>△/2 4.PCM 通信系统中采用抽样保持的目的是( ) A.保证编码的精度 B.减小量化误差 C.减小量化噪声 D.以上都不是 5.A 律13折线编码器量化级数N 越大( ) A.编码误差越小 B.折叠噪声越小 C.判定值数目越多 D.编码误差越小、判定值数目越多 6.A 律13折线编码器编出的码字是( ) A.线性码 B.非线性码 C.线性码或非线性码 D.以上都不是 7.PCM30/32系统第26路信令码的传输位置(即在帧结构中的位置)为( ) A.F 11帧TS 16的前4位码 B.F 11帧TS 16的后4位码 C.F 12帧TS 16的前4位码 D.F 12帧TS 16的后4位码 8.标志信号的抽样周期为( ) A.T (125μs ) B.2T C.15T D.16T 9.没有误码增殖的基带传输码型是( ) A.AMI 码 B.CMI 码 C.HDB3码 D.AMI 码和CMI 码 10.m 个中继段的总误码率为( )

2020年10月全国自考数字通信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数字通信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236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若输入模拟信号的频谱限在0~2700Hz以内,则产生抽样折叠噪声的抽样频率是() A.5000Hz B.5400Hz C.5700Hz D.8000Hz 2.若某A律13折线编码器输出码字为11110000,则其对应的PAM样值取值范围为() A.1024Δ~1088Δ B.1012Δ~1024Δ C.-512Δ~-1024Δ D.-1024Δ~1094Δ 3.A律13折线解码器输出的是() A.PAM样值 B.解码电平 C.模拟信号 D.编码电平 4.A律13折线压缩特性各段的斜率不同,其中第3段的斜率是() A.2 B.4 C.8 D.16 5.PCM30/32路系统的线路传输码型是() A.双极性不归零码 B.双极性归零码 C.单极性归零码 D.AMI或HDB3码 6.PCM30/32路系统的同步帧的周期为() A.125μs B.250μs C.500μs D.2000μs 7.PCM30/32路系统的帧失步对告码是安排在时隙位置() A.偶帧TS0的D2 B.偶帧TS1的D2 C.奇帧TS0的D2 D.奇帧TS0的D3 8.异步复接二次群一帧中插入标志码有() A.3bit B.4bit C.12bit D.28bit 1

2 9.PCM 零次群的速率为( ) A.32kit/s B.64kit/s C.2048kit/s D.8448kit/s 10.STM-1的帧周期为( ) A.100μs B.100.38μs C.125μs D.250μs 11.VC-4装进AU-4要进行( ) A.映射 B.指针调整 C.扰码 D.复用 12.SDH 的基本网络单元中可能具有数字交叉连接功能的有( ) A.终端复用器 B.分插复用器 C.再生中继器 D.分插复用器和数字交叉连接设备 13.电路实现较复杂的传输码型是( ) A.HDB 3码 B.AMI 码 C.CMI 码 D.RZ 码 14.m 个中继段的总误码率为( ) A.m P ei B.P ei C.∑=m i ei P 1 D.(P ei )max 15.正交调幅系统的信道带宽等于( ) A.基带信号的带宽 B.基带信号带宽的2倍 C.基带信号带宽的M 倍 D.基带信号带宽的一半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6.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区别是根据幅度取值上是否___________而定的。 17.设一个模拟信号的频率范围为2kHz 至6kHz ,则可确定最低抽样频率是___________kHz. 18. 时分多路复用是利用各路信号___________占有不同时间间隔的特征来分开各路信号的。 19.帧同步系统中的保护电路是非常重要的,其中的前方保护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 20.如果低次群的数码率不同,则在数字复接时一定会产生重叠和___________。 21.码速调整技术可分为___________、正/负码速调整和正/零/负码速调整三种。 22.SDH 网有一套标准化的信息结构等级,称为___________。 23.映射是一种在SDH 边界处使___________的过程。

最新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资料

第一季度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 内容:消毒灭菌、手卫生与医疗废物管理 消毒和灭菌 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灭菌: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医疗器械灭菌合格率100%。 五、各类环境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环境类别 Ⅰ类: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Ⅱ类: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供应室无菌区、重症监护病房 Ⅲ类: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 Ⅳ类:传染病科及病房 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上,不得检出沙门氏菌。 消毒灭菌合格的关键是方法剂量 基本程序 医院常用的消毒方法有2种 物理消毒法——热力紫外线远红外线电离辐射 化学消毒法——浸泡、擦拭喷洒、喷雾联合应用 化学消毒剂有4种: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 手的清洁与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最简便的措施之一。 医务人员手卫生要求 卫生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10cfu/cm2。 外科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 5cfu/cm2 什么时间洗手?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摘手套后(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不论是否戴手套,进行侵袭性操作前;接触体液或排泄物、粘膜、非完整皮肤或伤口敷料后;护理病人从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紧邻病人的物品后(包括医疗设备); 医疗废物的管理 医疗废物分五类 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黄色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锐器盒损伤性医疗废物。 关于依法加强对医疗废物规范处置的通知 一、按照医疗废物收集要求我院设置三种颜色的污物袋:黑色垃圾袋、黄色垃圾袋、红色垃圾袋;运送医疗废物工具应封闭符合防渗漏、防遗撒的要求。 二、医用未经污染垃圾(统一用黑色垃圾袋盛放) 如使用后的医用包装袋、纸盒、无污染的生活垃圾放入黑色塑料袋,每日由病区护工送到生活垃圾储存处,由环卫部门指定专人,运出集中处理,日产日清。

传感器技术习题及答案

传感器技术绪论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类的传感器是( B )。 A. 应变式传感器 B. 化学型传感器 C. 压电式传感器 D. 热电式传感器 2、通常意义上的传感器包含了敏感元件和( C )两个组成部分。 A. 放大电路 B. 数据采集电路 C. 转换元件 D. 滤波元件 3、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连同计算机技术和(C ),构成信息技术的完整信息链。 A. 汽车制造技术 B. 建筑技术 C. 传感技术 D.监测技术 4、传感器按其敏感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物理型、化学型和( A )三大类。 A. 生物型 B. 电子型 C. 材料型 D. 薄膜型 5、随着人们对各项产品技术含量的要求的不断提高,传感器也朝向智能化方面发展,其中,典型的传感器智能化结构模式是( B )。 A. 传感器+通信技术 B. 传感器+微处理器 C. 传感器+多媒体技术 D. 传感器+计算机 6、近年来,仿生传感器的研究越来越热,其主要就是模仿人的(D )的传感器。 A. 视觉器官 B. 听觉器官 C. 嗅觉器官 D. 感觉器官 7、若将计算机比喻成人的大脑,那么传感器则可以比喻为(B )。 A.眼睛 B. 感觉器官 C. 手 D. 皮肤 8、传感器主要完成两个方面的功能:检测和(D )。 A. 测量 B. 感知 C. 信号调节 D. 转换 9、传感技术与信息学科紧密相连,是(C )和自动转换技术的总称。 A. 自动调节 B. 自动测量 C. 自动检测 D. 信息获取 10、以下传感器中属于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命名的是( A ) A.应变式传感器B.速度传感器 C.化学型传感器D.能量控制型传感器 二、多项选择题 1、传感器在工作过程中,必须满足一些基本的物理定律,其中包含(ABCD)。 A. 能量守恒定律 B. 电磁场感应定律 C. 欧姆定律 D. 胡克定律 2、传感技术是一个集物理、化学、材料、器件、电子、生物工程等学科于一体的交叉学科,涉及(ABC )等多方面的综合技术。 A. 传感检测原理 B. 传感器件设计 C. 传感器的开发和应用 D. 传感器的销售和售后服务 3、目前,传感器以及传感技术、自动检测技术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下领域采用了传感技术的有:(ABCD )。 A. 工业领域 B. 海洋开发领域 C. 航天技术领域 D. 医疗诊断技术领域 4、传感器有多种基本构成类型,包含以下哪几个(ABC ) A. 自源型 B. 带激励型 C. 外源型 D. 自组装型 5、下列属于传感器的分类方法的是:(ABCD ) A. 按输入量分 B. 按工作原理分 C. 按输出量分 D. 按能量变换关系分 6、下列属于传感器的分类方法的是:(ABCD ) A. 按输入量分 B. 按工作原理分 C. 按构成分 D. 按输出量分

数字通信原理历年试题与答案

全国 2010年1月自学考试 数字通信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 02360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分,共 15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 未选均无分。 1. 人讲话的语声信号为 ( A ) 2. 脉冲编码调制信号为 ( ) 3. 均匀量化的特点是 ( A ) 4. A 律13折线压缩特性中的第 7段线的斜率是 A.0.5 B.1 C.4 5. PCM30/ 32系统中对每路信号的抽样帧频率是 ( ) A.8kHz B.16kHzC.64kHz D.2048kHz 6.STM —16的一帧的字节数为 ( D ) A.9 ×270 ×l B.9 ×270 ×4 C.9 ×261×16 D.9 ×270 ×16 7. PCM30/ 32系统复帧的周期是 ( ) A.125 s B.250 s C.1ms D.2ms ? 8. 异步复接在复接过程中需要进行 ( D ) A.码速调整和码速恢复 B.码速恢复 C.编码方式变换 D. 码速调整 【同步复接 ---码速变换;异步复接 — 码速调整】 9. PCM30/ 32系统发送帧同步码的周期是 ( ) A.125 s B.250 s C.500 s D.1ms 10. 以下 4种传输码型中含有直流分量的传输码型是 ( D ) 【 P183. CMI 码也含有直流分量】 A.双极性归零码 B.HDB 3码 C.AMI 码 D.单极性归零码 11. P CM30 /32系统发送复帧同步码的周期是 ( ) A.125 s B.250 s C.1ms D.2ms 12. 对 SDH 网络同步而言,在 SDH 网络范围内正常的工作方式是 ( ) A.伪同步方式 B.准同步方式 C.同步方式 ? D. 异步方式 13. 样值为 513 ,它属于 A 律13折线的 (l=8)( D ) P36 A.第4量化段 B.第5量化段 C.第6量化段 D.第 7量化段 14. P CM 一次群的接口码型为 ( D ) P122 A.RZ 码 B.AMI 码 C.CMI 码 D.HDB 3码 15. A 律 13折线编码器量化级数 N 越大,则 ( ) A. 模拟信号 B.数字信号 C.调相信号 D.调频信号 A. 模拟信号 B.数字信号 ? C.调相信号 D.调频信号 A.量化间隔不随信号幅度大小而改变 B.信号幅度大时,量化间隔小 C.信号幅度小时,量化间隔大 D.信号幅度小时,量化间隔小 D.16

数字通信原理试卷及答案

数字通信原理试卷及答案 数字通信原理试卷一 一、填空题(每题3分) 1、通信的目的是_______ 或________ 信息。 2、通信方式有两种基本形式,即________通信和_______ 通信。 3、数字通信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上均是离散的。 4、某一数字信号的符号传输速率为1200波特(Bd),若采用四进制传输,则 信息传输速率为___________。 5、设信道的带宽B=1024Hz,可传输2048 bit/s的比特率,其传输效率η=_________。 6、模拟信号经抽样、量化所得到的数字序列称为________信号,直接传输这种 信号称为___________。 7、目前最常用的多路复用方法为________复用和_______复用。 8、由于噪声的干扰可能使帧同步码出现误码,我们将这种情况称为_____________。 9、一般PCM(脉冲编码调制)的帧周期为__________。

10、 PCM30/32制式中一复帧包含有_____帧,而每一帧又包含有 _____个路时 隙,每一路时隙包含有______个位时隙。 一、1、交换、传递;2、基带传输、频带传输;3、幅度、时间;4、2400b/s 5、2b/s/hz;6、数字、基带;7、频分、时分; 8、假失步;9、125 us 10、16 32 8 二、选择题(每题2分)二、1、a ;2、b ;3、c ;模拟信号的特点为: (a) 幅度为连续 (b) 时间域上全有值 (c) 幅度连续,时间间断 (d) 幅度离散 1、数字基带信号为: (a) 基础信号 (b)完成了模数变换后的信号(c) 频带搬以后的信号 (d)仅为和值的信号 2、量化即 (a) 对样值进行定量 (b) 在时间域上进行离散化(c) 将信号样值幅度变换为有限个离散值 (d)将样值幅度分层为无限个值 三、判断题(每题1分) 1、非均匀量化的特点是:信号幅度小时,量化间隔也小。 () 2、通过数字话音插空技术可得到2.5倍的插空增益。 () 3、DPCM系统传送的是差值量化编码。 ()

全面地院感知识培训

院感基本知识 第一章医院感染管理概论 第一节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 1.何谓医院感染? 答: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工作人员在医院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2.何谓医源性感染? 答: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疗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易引起医源性感染的因素包括:多次进行侵袭性操作;使用消毒或灭菌不合格的医疗器械或设备;医疗环境污染严重,如物体表面、空气、医务人员的手等,输入已被污染的药品、血液或血液制品等;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等等。 3.根据病原体的来源不同,医院感染可分为哪几类? 答:医院感染可根据病人在医院中获得病原体的来源不同,分为外源性感染和源性感染。4.何谓外源性感染? 答: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其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如来自于其他病人、医务人员、诊疗器械和医院环境等。 5.何谓源性感染? 答: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其病原体来自病人自身(皮肤、口咽、肠道、泌尿生殖道等)的常居菌或暂居菌。当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体微生态环境失衡时即可发生源性感染。随着医院感染监控工作的深入,外源性感染已明显减少,源性感染则在增加,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类型。 6.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哪些特点? (1)感染链特点:外源性感染的传播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缺一不可。 (2)发病形式:医院感染多为散发性,有时可出现暴发流行。外源性感染的表现形式可为散发,也可为暴发。而源性感染则呈散发形式。 (3)预防控制特点:大部分外源性感染是可以通过规医护人员诊疗操作、严格消毒灭菌及隔离等措施得到预防和控制的。 源性感染的发生基于病人的基础病、诊疗措施等多种因素,较难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但可以通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类药物、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4)科室分布特点:医院感染多发生于医院的高危科室,主要有各类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病房、神经外科、烧伤科、心胸外科,呼吸科、血液科和肾科病房等。 (5)感染部位分布特点:鉴于不同国家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不同,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部位亦有所不同。在美国,主要感染部位为泌尿道、手术部位、下呼吸道及血流感染。而我国主要感染部位则为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及手术部位感染,占整个医院感染的80%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