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

总课时(20)

课题:第五单元6、7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p39—40,练习九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熟练地数出数量是6、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6、7,掌握6、7以内数的顺序、大小及组成。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口头表达及迁移类推能力。

3、结合主题图、插图对学生进行爱劳动、关心集体的思想教育。

教学具准备:计数器、数字卡片、小棒、教学挂图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按顺序数数

2、填数:0 1 ()3 ()5

二、导入:

1、说说生活中的数:“我今年7岁了,我家有3口人”等

2、“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数中的6和7”

(教师板题:6、7的认识)

三、新授:

1、认识6、7:

(1)看挂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他们都在干什么?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什么?

(2)图上画了几个学生?(板书:6)

(3)请小老师教写6,写6要注意什么?大家一起书空6。

(4)说说图上还有什么可以用数字“6”表示的?

(5)教室里有几个人?(7个人)他们都在做什么?教师适当进行热爱劳动的思想教

育。

(6)图上还有什么可以用“7”表示的?教写7,书空7。

(7)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可以用6、7表示的?

(8)动手摆小棒,用6根摆自己喜欢的图形,加一根是几?你用7根小棒又能摆出什么?比一比谁摆的图形多。

2、教学8、7的顺序:

(1)看计数器,一个一个拨,学生说是几,拨到5再拨一颗珠子表示几?再拨一呢?

看计数器,6和7比,你发现了什么?

(2)看尺子上的数,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摆数字卡片,1—7按顺序摆,再读一读,正数倒数各一遍。

(4)玩猜数游戏,6前面是谁?7前面是谁?5后面是谁?

3、比较数的大小

4、看金鱼图,观察并回答问题,再动手填一填。

5、做一做:练习七第2、3题。

板书设计:6和7

(田字格中书写6和7 )

5<6 6<7

6>57>6

总课时(21)

课题:第五单元6、7的组成

教学内容:教科书p41,练习九第4题

教学目标:

1、掌握6、7的组成。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口头表达及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具准备:教学挂图、数字卡片、小黑板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按顺序数1—7,倒数1—7

2、填数:0 1 ()3 ()5 ()()

3、猜数游戏:5后面是谁?6后面是谁?……

4、比一比,填一填:

3○2 5○7 7○6 1○0 3○3

6○4 5○5 4○7 1○6 6○3

二、新授:

1、学习6的组成:

(1)给P44圆片图涂颜色。

(2)汇报不同的涂色方法,指名说表示什么?即把6分成几和几?大家都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3)说说6的组成,齐读一遍。

6 6 6 6 6

∧∧∧∧∧

5 1 4 2 3 3 2 4 1 5

(4)说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6的组成?

① 6 6 6 6 6

∧∧∧∧∧

1 5

2 4

3 3

4 2

5 1

② 6 6 6

∧∧∧

1 5

2 4

3 3

5 1 4 2

(5)动手用你喜欢的方法(摆小棒、数字卡片、小花等)

来表示6的组成。

2、学习7的组成:

(1)你试试用学习6的组成的方法来学习7的组成。(学生自己摆学具)(2)指名说说“你是把7分成几和几?几和几组成7?(教师板书7的组成)

7 7 7 7 7 7

∧∧∧∧∧∧

1 6

2 5

3

4 4 3

5 2

6 1

(3)用自己的好方法记住7的组成。

三、巩固练习:

1、找好朋友:

师:“我们来找6的组成。”

师:“1的朋友在哪里呀,在哪里?”

生(伸出5个手指)对:“1的朋友在这里呀,在这里。1和5组成6。”(7也用同样方法来巩固练习)

2、做一做:P43 练习九第4题

四、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记住了什么?

板书设计:

6、7的组成

① 6 6 6 6 6

∧∧∧∧∧

1 5

2 4

3 3

4 2

5 1

② 6 6 6

∧∧∧

1 5

2 4

3 3

5 1 4 2

7 7 7 7 7 7

∧∧∧∧∧∧

1 6

2 5

3

4 4 3

5 2

6 1

总课时(22)

课题:第五单元6、7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p42,练习九第5-7题

教学目标:

1、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握得数是6、7的加法和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利用“一图两式”的练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具准备:学生准备7根小棒、7朵小花;教师准备教学挂图。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1—5加减法),并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1= 1+2= 3+1= 1+3=

4+1= 1+4= 2+3= 3+2=

5-1= 5-2= 5-3= 5-4=

4-2= 4-3= 4-1= 3-3=

二、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6和7及6、7的组成,而且小朋友们都会计算得数是5以内的加减了,那6、7的加减法那么会算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6、7的加减法(教师板题)

三、新授:

1、6和7的加法:

(1)学生按要求摆小棒(两人一组)

摆:左边的小朋友摆4根,右边的小朋友摆2根

说:同桌互相说说这幅小棒图表示什么意思?怎样列式?并写下来。

(2)指名说图意,并列式计算。(板书:4+2=6 2+4=6)

(3)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6和7的减法:

(1)学生按要求摆小棒(两人一组)

摆:先摆出7朵小花,去掉4朵小花,同桌说说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并写出算式,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说:如果是先去掉3朵小花又怎么列式计算?

(2)指名说图意,并列式计算。(板书:7-4=3 7-3=4)

(3)你是怎样想才会那么快就算出得数的?

四、巩固练习:

1、看图列式:

(1)你还能摆出得数是6、7的加法吗?用你喜欢的学具摆一摆,并和同桌说说表示什么意思。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比比看哪一对同桌合作最好,列得有快又多!(指名说算是,教师板书)

(2)刚才我们已经会列7-4=3,7-3=4,你还会其他7减几和6减几的减法算式吗?写

在练习本上。

(3)齐读黑板上的算式。

2、游戏:“找好朋友”

把算式和得数卡片发给学生,先请拿算式的学生上来排成一列,一个一个找好朋友“我的好朋友在哪里?”下面手拿相应答案的学生跑上来组合成完整的算式。

如“6-1=5,你的朋友在这里。”全班齐读算式。

3、摘智慧星:看算式马上说出得数,最快的小朋友智慧星就归他。

1+5= 6-3= 6+1= 6-1= 7-3=

3+4= 6-5= 4+3= 3+3= 7-4=

5+2= 6-3= 7-5= 2+5= 7-2=

4、做P46 想一想和做一做,并练习写算式。指名学生对答案,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5、说说我们生活中的数。

三、总结:

说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记住了什么?

板书设计:

6、7的加减法

6的加法6减几7的加法7减几

1+5=6 6-1=5 1+6=7 7-1=6

2+4=6 6-2=4 2+5=7 7-2=5

3+3=6 6-3=3 3+4=7 7-3=4

4+2=6 6-4=2 4+3=7 7-4=3

5+1=6 6-5=1 5+2=7 7-5=2

6+1=7 7-6=1

总课时(23)

课题:第五单元6、7的加减法练习

总课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P44-45练习九的第8-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计算有关6、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算式的写法。

练习重点:有关6、7的加、减法计算。

练习难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看一幅图列两道算式的方法。教具准备:

1.7以内加减算式卡片0—7的数字卡片。

2.6、7的点子图

学具准备:0—7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口算。7-3 6+1 7-1 6-3 3+4

2+2 1+6 4-3 7-4 5-4

2+5 2+4 3+3 2+3 7-7

二、指导练习。

1、练习九第8题,独体完成,集体订正。

2、练习九第10题。

指定时间,看谁能够一次做对。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练习九第11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练习九的第12题。

学生独立看图思考,将算式填在书上。

指名学生说图意和解答方法、算式,集体订正。

三、发散练习

练习九的第9题。

出示数字卡片。

你能摆出几种算式将算式填在书上。

四、创新练习

让学生自己用小方块摆一摆再填一填。(教科书第52页思考题)

板书设计: 6、7的加减法练习

总课时(24)

课题:第五单元用数学(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p46-47看图列算式

教学目标:

1、能看懂图意,知道图上加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列式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感受数学在于们生活中。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热爱我们的生活。

教学具准备:数字卡片、教学挂图、口算卡片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口算卡片:

3+4= 1+6= 7-3= 4+2= 1+5=

7-5= 5+2= 6-2= 6-3= 7-1=

2、看图填算式:3+2=5 6-3=3 2+3=5

二、导入:

小朋友们看,这幅图美丽吗?图上画的是什么意思?

三、新授:

1、引导学生看图,准确叙述图意。图上画了什么?他们在做什么?

如:草地上原来有4只小兔在采蘑菇,又来了有2只小兔。

教师用手势表示合起来一共有几只小兔?

出示大括号,学生认识,并说表示什么意思?问号又表示什么意思?

2、谁能完整的把这幅图的意思说一遍?(多指几个学生说图意)

3、那谁会列式计算?算式里的2、4和6分别指什么?

4、下面另外几幅图学法一样,教师在此过程中适当进行环保教育和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育。

5、生和同桌说说图意,然后动笔填写空格。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呀?

板书设计:用数学

图画式应用题(图略)

5+2= 2+5=

4+3= 7-3=

总课时(25)

课题:第五单元用数学(二)

教学内容:练习十第1-6题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掌握6、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进一步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水平。

3、学生发现生活中充满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迅速地口算6、7的加减法,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6点子图、口算卡片、数字卡片、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你能说说我们生活中的数吗? (学生可能会说:我今年7岁了,我家有五口人,我是一年级5班的学生) 师:是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创设情境

出示投影。(第6题图)

1、你看到了什么?图上有那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逐一提出问题逐一解答。如:有7个向日葵,被一个哥哥摘了3个,还剩下几个?

师:要求还剩下几个,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2、请同学们把这道题的算式写在自己的随堂作业本上。

3、让学生相互交流。

4、再找出其他的问题,并解答。

5、最后告诉同学们在解题时要先看清题意,确定用什么方法计算,再列式。

三、游戏。

1、让学生看大屏幕

老师问:看一看,我们这一次要玩什么游戏?(看点子说减法算式)。多媒体课件出示点子卡片(7个点子)接着又盖住了几个点子,只露出3个点子。问学生:看明白了吗?谁能看点子图说一个减法算式?引导学生说算式:7-3=4。让同桌互相出示点子图,相互说说算式。

2、卡片游戏

拿出0-7八张数字卡片。从八张卡片中拿出两张卡片,用大数减去小数。让学生自己选

择,自己动手。两人一组互相交流,一人拿卡片另一人算。集体交流。

四、口算比赛

完成练习十第5题。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五、抢答:练习十第2题:师用卡片出示算式,学生抢答。

六、课中训练

1、完成练习十第4题

引导学生先说图意,交流计算方法,列式计算。

2、投影出示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已经能够根据图意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解题时,要弄清题意,想想计算的方法,然后再列算式。

总课时(26)

课题:第五单元8和9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0-51页。练习十一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9的序数含义。

3.培养学生初步的手机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4.结合8和9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学生课前收集8和9的有关数据,计数器、直尺、数字卡片,各种实物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引入

利用南宁市正在大力发展城市建设,大规模的进行亮化工程,力争把广西首府美丽的现代化花园城市,配合书上的主题图,引入8、9的认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二、教学8、9的基数含义

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师:图上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

学生自由说。教师把学生凌乱、无序的数物体逐渐引导向按一定的方位、一定的顺序来数(如从上到下,从大到小等)。

学生展示课前收集关于8和9的数据:先在4人小组内向同伴交流;然后每组推选出一份在全班交流、评议。最后全班同学把自己收集的数据张贴在教师四周,全班同学自由交流。

让学生拿出自己喜欢的学具摆一摆8和9,喜欢摆什么图形就摆什么图形,教师巡视。

三、教学8、9的顺序

让学生到用计算器逐一拨出1、2……7,边拨边让其他学生一起数数。

当学生拨到7时,问:现在有7颗珠子,再添一颗是几颗?

当学生拨到8时,问:8颗珠子再拨一颗是几颗?

拨珠练习让学生明白8、9都是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添1得到的。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直尺,观察直尺上的“8”和“9”在哪,并完成课本的填空。填好后在学生顺着数一遍,倒着再数一遍。

最后让学生在4人小组内看着直尺上的数,互相提问题。

四、教学比较7、8、9的大小

出示7、8、9的点子图,然后让学生说出很快数出点子数的方法。

让学生从7、8、9中任意选两个数,用学过的“>”“<”来表示它们的大小。

教师随意拿出0—9的数字卡片,让学生用手势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板书设计:8和9的认识

7<8 8<9 7<9 (田字格中书写8和9 )

8>7 9>8 9>7

总课时(27)

课题:第五单元8和9的组成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2页,练习十一4、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8、9的组成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8和9的组成,

教具、学具准备:星星,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

课件出示:蔚蓝的天空上星星在闪,月亮奶奶想把星星摆成两份,如果是你会怎样分呢?学生看课件,背景乐《小星星》

二、新授

请你拿出学具,在小组里摆一摆,你能分几种?

学生分组动手操作

汇报,说一说你分了几种?你是怎样分的?

观察,你能用什么办法记住每一种分法吗?

看到8可以分成7和1,你能想到什么?

如果是9颗星星,又可以怎样分呢?

学生动手操作后再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师出示课件演示9的分成,学生填书上的空。

2、读一读

学生互相读8、9的分解组成。

3、做游戏

1、猜数

2、拍巴掌

3、小猴跳

三、练习

1、P55做一做

课件出示,学生独立完成

2、P60345 6

34小黑板出示

6完成找朋友的游戏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先互相说说,再告诉老师和大家。)

板书设计:8和9的组成

8 8 8 8 9 9

9 9

1 7

2 6

3 5

4 4 1 8 2

7 3 6 4 5

7 1 6 2 5 3 8 1 7

2 6

3 5 4

总课时(28)

课题:第五单元8和9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页

教学目标

1.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会计算8、9的加减法。

2.通过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评价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能熟练的计算8、9的加减法。

教具、学具准备:7个红色圆片、2个白色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对口令。

复习有关8、9的组成。

2、看图列式。○○○○●●●○○○○¦●●●

3、问:你们能根据一幅图列出2道不同的加法算式或减法算式吗?

二、新授。

㈠创设情境,尝试计算8的加减法

1、看图说话。(出示红花图画)

师:漂亮吗? 图上画着什么?谁还想说?并且和他说的不一样?(让学生充分说自己的看法,不阻止学生联想一些童话情节。)

2、根据这幅图,你能写出哪些算式?小组合作讨论。

汇报交流,教师板书:5+3=8、3+5=8、8-5=3、8-3=5

师:看一幅图我们可以列2道加法算式和2道减法算式。

㈡动手操作教学9的加减法。

1、摆5个红小棒,4个绿小棒(老师领着学生整齐地摆出来)

师,你能根据你摆的小棒,列几道不同的算式吗?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5+4=9、4+5=9、9-5=4、9-4=5

3、出示53页,“填一填”的题图,让学生先说出算式,再在课本上完成填空。

㈢出示想一想4+4=( ) 8-4=( )

师:怎样计算?说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三、巩固练习。

1、53页做一做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2题,先说哪两盆花的花朵数合起来是8或9的,并完成填空,师:你能不能跟据你说的列出算式?指名回答或上来板书。2、练习十一的第6、第9题。

第6题。学生独立理解题意,看图列式,集体订正

第9题。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上书写算式。

四、课堂总结。同学们,你在这节课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8、9的加减

5+3=8 5+4=9

3+5=8 4+5=9

8-5=3 9-5=4

8-3=5 9-4=5

想一想4+4= 8 8-4= 4

总课时(29)

课题:第五单元8和9的加减法练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P55-56,练习十一的7、8、10-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计算有关8、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算式的写法。

练习重点:有关8、9的加、减法计算。

练习难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看一幅图列四道算式的方法。学具准备:0—9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口算。9-3 8+1 9-1 8-3 5+4

7+2 1+6 4-3 9-4 8-4

3+5 2+7 3+6 5+3 9-8

二、指导练习。

1、练习十一第7题。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哪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得到8

2、练习十一第8题。

计算要求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3、练习十一第10题。

指定时间,看谁能够一次做对。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练习十一第12、13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练习十一的第11题。

学生独立看图思考,将算式填在书上。

指名学生说图意和解答方法、算式,集体订正。

三、发散练习

练习十一的第14题。

出示数字卡片。你能摆出几种算式?将算式填在书上。

总课时(30)

课题:第五单元用数学

教学内容:P57-5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数学探求知识的兴趣,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题。

2.结合“用数学”的过程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体会知识的价值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题。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那咱们就到郊外去秋游吧。

二、合作探究(课件出示)

早上的太阳出来了,瞧,这里的鲜花景色可真美啊,看远处还有几只可爱的小鹿呢。

1、课件出示梅花鹿图,请你看图说出图意,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图中有9只梅花鹿,有3只慢慢离开了,还剩下几只梅花鹿?

你是怎样算出图上的梅花鹿的?

你能独立列出算式吗?评价,你们认为谁说的好?

师:通过解决我们提出的这个问题?你发现了什么?(着重启发,引导学生理解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就得到另一部分)

2、走过鹿林又来到小河边,看,河里有几只白鹅呢?

课件出示白鹅图

学生说图意,提问题。

全班交流

独立列式计算

评价:你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

3出示完整的主题图,你在这个美丽的森林里还看到了什么?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呢?

小组或同桌同学思考,互相讨论。教师巡视、倾听,并与学生交流,适时启发。

汇报结果。

师:谁先来说说,你们准备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4、出示蘑菇问:你能完整的把这幅图说一说吗?问:要求一共有几个蘑菇,怎样列式呢?师:你是怎样想的? 板书:6+2=8

5、联系生活,整体感知。

师:今天我们在这个美丽的图境中,不仅发现了许多数学问题,而且还自己解决了问题。像这样加、减的例子,生活中还有许多。想一想你能试着举出几个吗?

师:看来,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完成练习十二第1

说出图意再列式。

2、练习十一的第3题。

要求:互说图意,独立填空。

教师巡视,辅导学困生。

指名汇报,并结合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四、小结收获,渗透联系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这些知识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板书设计:用数学

6+2=8 9-3=6

总课时(3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