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公开课)

分数的初步认识 ——《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初步概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熊大和熊二吗?今天它们也来到了课堂上,这里有4块月饼,它们怎么分呢?生:汇报。如果给熊大3块月饼,熊二分一块月饼可以吗?如果有2块月饼,每只熊分几块?生汇报。我发现大家分月饼时,每份分得同样多,数学上叫做什么?生:叫平均分。现在只有一块月饼,熊大和熊二该怎么分呢?老师这样分行吗?生:不行。为什么?生:没有平均分,不合理。 二、动手操作,认识几分之一

师:现在请你来帮忙,拿出学具代替月饼,动手分一分,看看每只熊得到多少月饼? 生:动手分一分。 师:谁分好了,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生:我把这块月饼对折,这样两边就一样大了。边汇报边展示。师:你的分法真好!看,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数学上我们叫做?(平均分)谁像他这样分的把你的作品举起来,(你们真了不起!)收好学具。 师:我们把一块月饼平均分给熊大和熊二,每只熊得到多少月饼?生:每只熊得到半块。 师:半块用我们以前学过的1、2、3这样的自然数还能表示吗?生:不能。 师:这就需要数学王国里的一位新朋友来帮忙了,你想认识他吗?板书(贴条):分数的初步认识 师:半块月饼用什么分数来表示书中有详细的介绍,学习之前先看看老师给大家的自学提示: 1、请打开书90页。看看小天使是怎样说的?把你认为重要的词画出来。 2、想一想,怎样用你找到的几个关键词介绍“一块月饼的二分之一”?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学时间3分钟。 师:谁来说一说你找到了哪些关键词? 生:我找到的关键词有“平均分”“每份”“它的”

小学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课教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生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较熟练地比较几分之一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能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目标解析 通过对“分数墙”的解读,既能帮助学生回顾本册所学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又为学生进一步探索分数的性质提供了空间。用好“分数墙”让学生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发展学生的数感。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知识,能解决简单的分数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展示分数墙,直接点题 1.课件出示p111第3题分数墙 (1)提问:你能从“分数墙”中找到那些分数知识?“分数墙”中藏了哪些分数奥秘?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2)在交流中小结分数的相关知识点。

(3)复习知识点后,让学生独立解决书上的四个问题,再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分数墙”的解读,既能帮助学生回顾本册所学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又为学生进一步探索分数的性质提供了空间。“分数墙”是按照“几个几分之一就是几分之几”的原理,对分数(真分数和1)进行分解而得到的模型,可以直观地两个分数的大小进行比较,同时可以直观的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还可以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用好“分数墙”让学生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综合练习,拓展提高 1.口算练习:课件出示p112的第10题,检验学生分数的简单计算能力。 2.综合练习:课件出示p113的第13题 (1)回顾钟面的结构:钟面一共有12个大格,把钟面平均分成了12份;也可以把钟面看成平均分成了60份,每分钟表示其中的一份。 (2)再让学生根据复习的知识独立解决问题。 3.解决问题 (1)把一张纸平均分成5份,用这样的1份做幸运星,3份做花,做幸运星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做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做幸运星比做花少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小明倒了一杯水,第一次喝了这杯水的十分之二,第二次喝了这杯水的十分之五,还剩这杯水的几分之几没喝? (3)爬山坡比赛 丁丁用了八分之一小时,东东用了八分之二小时,明明用了二分之一小时,谁跑得最快? 【设计意图】设计不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 (三)全课小结

三年级上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课标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执教者:何琰 兰州市安宁区十里店小学

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91、92页例1、例2。 二、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通过操作活动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 2.能力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比较、判断等能力。 3.情感要求:促进学生提高主动参与、互相合作的学习意识。 三、教学重点: 认识几分之一。 四、教学难点: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五、教具准备: 圆、长方形、正方形、课件等。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老鼠妈妈做了4张饼,要分给2只小老鼠。同学们帮他们分一分吧,怎样分最公平! 生:每人分2张饼子。(拍手表示饼子的个数) 师:现在有2张饼子,这回他们怎么分最公平? 生:每人分1张饼子。(拍手表示饼子的个数) 课件:出示1张饼子。 师:现在怎么分呢?怎么听不见拍手声音? 生:每人一半,不够1。 师:像同学们说的数字:2、1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整数,无法表示这“一半”,我们就要用一种新的数表示--- 这种数就是分数。 师:那我们先来看看这饼子的一半是怎么得来的? 课件演示:将一张饼子平均分成两块。 问:谁能说一说我们是怎样分的,得到的是这个桃子的一半呢?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适当师,关键是认识“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师:把这张饼子平均分,也就是使分得的两块大小相等,这样就得到这张饼子的一半。那这张饼的一半还能 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数来表示? 学生会回答:不能。 师:像这样的“一半”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数表示了,就要用分数二分之一来表示了 师:二分之一,用数字可以怎样写呢?老师在黑板上写,看和你想得一样吗? 教师板演。 问:谁看清了老师是怎样写的?指导学生书写,适当指 1的意义。 导,并引导学生完整叙述 2 (二)、凸现主体,顺思导学 1.创造图形的。 师:看来大家对分数了解得还不错,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请你想 办法表示出它的。 学生自主尝试。 指名汇报、展示不同的折法,强化认识。 1。重点理解:把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 2

单元复习提高课教案

单元复习提高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集合,空集,子集,全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培养提高学生应用集合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帮助学生进一步正确运用相关的术语,符号和图形,表示和理解元素和集合,集合和集合之间的关系,并用这些观点去研究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关集合的基本概念,术语和符号. 难点:上述问题的含义,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提出例题,先由学生试作,然后教师进行分析,讲述及小结. 例1:(1)已知集合M={y|y=x2+1,x∈R},P={y|y=x+1,x∈R},则M∩P=________ [ ] A.{(0,1)} B.{0,1,2} C.{(0,1),(1,2)} D.{y|y≥1} [ ] A.M=P B.M P C.P M D.M∩P=φ 解:(1)本题中集合的元素是y,它表示函数值的取值范围, ∴M={y|y≥1},P=R,∴M∩P={y|y≥1}, 应选D.

数,则P={1,3,9},∴M∩P=φ, 应选D. 教学意图:帮助学生弄清集合的基本概念,术语和符号,并让学生知道在具体情景下辩认集合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时,关键是抓住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它有什么特征?从而确定集合中的元素的具体内容以及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例2:已知集合A={5,a2,1-a},B={a+5,2a-1,1-a2},若A∩B={5},求实数a的值. 解:∵A∩B={5},∴5∈B, (1)若a+5=5,则a=0; (2)若2a-1=5,则a=3; (3)若1-a2=5,则这样的实数a不存在. 当a=0时, A={5,0,1},B={5,-1,1},这时A∩B={5,1},与已知不合. 当a=3时, A={5,9,-2},B={8,5,-8},这时A∩B={5}符合题意,∴a=3. 教学意图:让学生明白,由A∩B={5},知5∈B,据此可列方程求出a;但由5∈B,只能满足{5}A∩B,并不一定能满足{5}=A∩B,因此对求出的a值还必须进行检验,最后得出结论.这里向学生介绍了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这种思维方法很重要,今后学习中会经常用到. 例3:已知集合S={x|1<x≤7},A={x|2≤x<5},B={x|3≤x <7}. 求:(1)(C S A)∩(C S B); (2)C S (A∩B); (3)(C S A)∪(C S B);

有意义情境下的小学英语单元复习课的整体教学设计与研究

有意义情境下的小学英语单元复习课的整体教学设计与研究 上海市杨泰实验学校杨红华刘伟 摘要: 针对小学英语单元复习课的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教师授课形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复习效果不佳的状况,我校英语组开展了“有意义情境下的小学英语单元复习课的整体教学设计与研究”活动。通过在小学各年级开展的实践研究,我们发现这种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模式,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复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提高了复习课的效率;同时,在重视对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另外,通过本次研究活动,课题组整理出一些单元复习课的设计要点和设计思路,也积累了一些单元复习课的典型课例,为今后的单元复习课教学提供了经验与素材;同时,在研究过程中教师也学到了不少单元复习课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教学设计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关键词: 英语单元复习课有意义情境整体教学设计思路 一、课题提出的缘由 《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英语课程的目的是以素质教育为宗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把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自信心的培养放在英语教学的首要地位,这对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真正提高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 我们知道: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主要有两种基本的课型:综合型新授课和单元复习课。作为第一线的英语教师,我们已经通过不同的信息渠道学到了许多关于新授课方面的先进的课堂教学理论、模式与方法等,这些对于提高新授课的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的帮助。但有关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方面的研究不是很多,需要我们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去探索去研究。 我们发现: 在平时的英语单元复习课的课堂教学中,主要是针对某一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通过师讲生练的方法,做相关练习,达到巩固与运用知识的目的。如:通过拼背本单元所学单词、默写本单元所学句型和课文、做本单元的有关习题等,使学生巩固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技能,因此课上主要是重现新授课的各种操练内容。这样的复习虽然也能达到巩固的目的,但机械式的复习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久而久之会让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降低课堂的教学效率,最终影响学习的效果。 我们困惑: 由于学校英语组教师在外出教研活动与校本教研活动中,主要是针对新授课的观摩与研讨,对于单元复习课的专题研究接触得较少,研究得则更少。大部分老师上的单元复习课无非是讲讲、练练、做做习题等形式,老师们也觉得这样的复习课比较机械单调、枯燥乏味,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不高,完成练习的质量也不好。因此,老师们也非常想尝试以年级组集体备课的形式进行单元复习课的设计与研究。 二、概念的界定 1、单元复习课的整体教学设计 把小学英语各年级牛津教材中每个单元看成一个整体,在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后,设计一堂集本单元教学目标与内容为一体的单元复习课,达到既能巩固知识,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2、有意义的情境: 根据每一单元的教学目标与任务,精心创设一些符合学生认知程度,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能快乐参与的有意义的情境,如采用主题式故事、闯关比赛、分组对抗、趣味游戏等形式,将单元内各部分要复习的内容巧妙串联,把本单元中有些不太相关的知识点通过一定的情境有机整合,让学生在巩固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更能从游戏中获得自信与快乐,从故事中明白一些道理,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与心灵升华,从而能更好地提高单元复习课的效率,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课教学设计-

三上第三次 小学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课》

(三)折一折、说一说。 1、活动要求。 师: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老师为每四人小组准备了一些图形,分别是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三角形、一个圆。要求每人选择其中的一个图形,在图形上表示出你想表示的分数。怎么表示呢?大家可以先折一折,并用水彩笔划出折痕;接着用斜线涂出你想表示的分数;最后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所表示分数的意思。 2、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3、展示学生所表示的分数。 师:谁愿意第一个上来,把你的分数展示给大家看? 第一位学生上来后,问:你表示的分数是多少?请你说说它所表示的意思。 (生回答:把一个( )平均分成( )份,( )份就是它的()() 。)请你把这个分数写在黑板上。(强调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分数线表 示什么?分母表示什么?分子又表示什么?()() 里面有几个几分之一?(师把图形贴在黑板上并写上分数。) 第二个学生持第二种图形上来,说说表示的意思,并展示在黑板上。 第三、四位学生持第三、四种图形上来展示后,让其它同学说说他们所表示分数的意思,并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的小组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分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突出本课教学的重点。] (四)基本练习 1、看图说一说能否用分数表示?能的说出分数。(课件出示,学生说一个分数,课件出示一个分数。)

说说怎样的图形才能用分数来表示?(强调“平均分”并板书) 2、比较分数大小 师:现在老师把这些图形擦掉,只留下五个分数。假如这五个分数都表示同一个图形的涂色部分,你能比较它们其中两个分数的大小吗? 师:你们是怎样比较这些分数的大小的?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分数比较小;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为什么可以这样来比较呢?(如果把同一个圆平均分,分的份数越多,那么每一份就越小;如果把同一个圆分成相同份数,那么取的份数越多就越大。) 你还能比较其中三个分数的大小吗? 3、分数加减法。 (1)课件出示题目,学生口答。 (2)说说你们是怎样计算的?(教师随机板书: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3)为什么“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要分子相加减”就行了?(进一步理解算理。) 4、解决问题 小明倒了一杯水,第一次喝了这杯水的2 7 ,第二次喝了这杯水的 3 7 ,还剩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公开课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2.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3.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所表示的意义,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边三角形等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分数的意义 师:同学们,在家里或者学校,你们分过东西吗?这节课,老师也想请你们帮忙分一分月饼。 出示课件:

(1)有4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得几个? (2)有2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得几个? 引出平均分的概念,板书:平均分 (3)有1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得几个? 师:这半个月饼该怎么表示呢?还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表示吗? 师:其实刚才同学们提到的二分之一是一种新的数,而且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板书:认识分数。 二、动手操作,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1.认识1/2 (1)指导认识(课件) 师:这块月饼,两人就是每人一半,陈老师应该从哪里切?也就是把它怎么分?(课件演示平均分的过程)刚才我们把月饼平均分成了几份?这一半正好是这两份中的几份? 师:像这样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这个月饼的一半,也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课件) (2)教学二分之一的读写 师示范:先写横线,表示平均分,再写2表示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在线上写1。

2021届高考数学复习教学案:集合-集合的概念 (2)

课题::集合单元小结 教学目的:巩固集合、子、交、并、补的概念、性质和记号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难点:会正确应用其概念和性质做题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 授课类型:复习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基本概念 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不属于 集合元素的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文氏图 子集、空集、真子集、相等的定义、数学符号表示以及相关性质. 全集的意义及符号 集合单元小结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六个关系式:①{}{}a b b a ,,?②{}{}a b b a ,,=③Φ=}0{ ④}0{0∈⑤}0{∈Φ⑥}0{?Φ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 6个 (B) 5个 (C) 4个 (D) 少于4个 2.下列各对象可以组成集合的是( ) (A )与1非常接近的全体实数 (B )某校2002-2003学年度笫一学期全体高一学生 (C )高一年级视力比较好的同学 (D )与无理数π相差很小的全体实数 3、已知集合P M ,满足M P M = ,则一定有( ) (A) P M = (B)P M ?(C) M P M = (D) P M ? 4、集合A 含有10个元素,集合B 含有8个元素,集合A ∩B 含有3个元素,则集合A ∪B 的元素个数为 ( ) (A)10个 (B)8个 (C)18个 (D) 15个 5.设全集U=R ,M={x|x.≥1}, N ={x|0≤x<5},则(C U M )∪(C U N )为( ) (A ){x|x.≥0} (B ){x|x<1 或x ≥5} (C ){x|x ≤1或x ≥5}(D ){x| x 〈0或x ≥5 } 6.设集合{}x A ,4,1=,{}2 ,1x B =,且{}x B A ,4,1=?,则满足条件的实数x 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7.已知集合M ?{4,7,8},且M 中至多有一个偶数,则这样的集合共有(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8.已知全集U ={非零整数},集合A ={x||x+2|>4, x ∈U}, 则C U A =( ) (A ){-6 , -5 , -4 , -3 , -2 , -1 , 0 , 1 , 2 } (B ){-6 , -5 , -4 , -3 , -2 , -1 , 1 , 2 } (C ){ -5 , -4 , -3 , -2 , 0 , -1 , 1 } (D ){ -5 , -4 , -3 , -2 , -1 , 1 } 9、已知集合{}}8,7,3{},9,6,3,1{,5,4,3,2,1,0===C B A ,则C B A )(等于 (A){0,1,2,6} (B){3,7,8,} (C){1,3,7,8} (D){1,3,6,7,8} 10、满足条件{}{}1,01,0=A 的所有集合A 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1、如右图,那么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A))]([C A C B U (B))()(C B B A (C))()(B C C A U (D)B C A C U )]([

三上总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课

第十单元总复习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册第123页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较熟练地比较几分之一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2、能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学情分析: ( 在第七单元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对几分之一、几分之几有了初步认识,会读、会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比较几分之一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并能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相信大部分学生学得较好。但毕竟是初次学习分数,可能会存在一些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不清晰,对比较分数大小等知识点混淆等现象。所以,在复习时既要照顾这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稍欠的学生,又要考虑让已经掌握较好的学生的发展,力求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梳理 1、这节课我们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这学期我们学会了分数的哪些知识 板书: 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读、写分数 比较大小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2、这些知识中哪些你有点忘记或者还有问题的 。 二、基本练习 1 、看图说一说能否用分数表示,能的说出分数。 2、抽取其中一个分数说一说各部分名称。 ) 3、比较大小 问:你能比较题1中哪两个分数的大小(生自由比较)问:你是怎样比较这些分数的大小的 练习:从小到大排一排 ①2/10 8/10 6/10

②1/5 1/10 1/7 ③1/8 3/8 1/16 4、加减法 1/4+2/4= 8/10-1/10= 2/5+3/5= 1-8/10= 1/8+3/8+2/8= 8/9-2/9-5/9= , 说一说:计算这些分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练一练:数学书126页第9题、第10题。 5、解决问题 ①把一张纸平均分成5份,用这样的1份做幸运星,3份做花,做幸运星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做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做幸运星比做花少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②小明倒了一杯水,第一次喝了这杯水的十分之二,第二次喝了这杯水的十分之五,还剩这杯水的几分之几没喝 三、拓展练习 1、完成123页第1 2、11题 指导第11题 先问:你觉得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数 练习并校对 ~ 可能有学生用不同方法表示8分之4,教师可问:这几个分数的大小是怎样的 2、说出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①(见课件) ②完成123页动脑筋 3、爬山坡比赛 丁丁用了八分之一小时,东东用了八分之二小时,明明用了二分之一小时,谁跑得最快 (温州市实验小学欧景升)

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 2、板书; 读作:二分之一。 3、带领学生分析意义。 三、举一反三 1、运用练习题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分数的形式。 2、介绍分数各部分名称。用其中一个分数,讲授并板书出分子、分母、分数线的位置。 四、折纸游戏 1、请学生拿出老师课前准备的纸,折一折,并用笔画出他的四分之一,老师巡回指导。 2、请学生起立展示,并总结方法。 3、让学生联系生活,并举例用分数表示。 五、课堂练习 闯关游戏 六、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教师引导完善。 作业布置: 用自己喜欢的形状的纸折出八分之一并用颜色表示出来。 板书设计:意义: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

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2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2~133页第4~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两个简单分数的大小。 2、会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教学重点难点】 读、写分数,比较两个简单分数的大小。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这节课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通过复习要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会比较两个简单分数的大小,能熟练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二、复习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1、(1)做期末复习第4题。 (2)说一说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3)以为例,说一说分数各部分名称,并说明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 (4)用分数表示图中的空白部分。 2、做期末复习第5题。 (1)学生做在书上,米、米表示什么?

(2)补充练习: 7分米是米;56分米是米。 6厘米是米;28厘米是米。 3、是()个,是()个。 米是()个米。 4、做期末复习第6题。 (1)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2)说—说○、○是怎样比较的? 5、在()里填上合适的分数,再比较它们的大小。 三、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1、(1)做期末复习第7题。 (2)补充练习 2、(1)甲乙两个工程队修一条铁路。甲队修了这条公路的,乙队修了这条公路的。两队共修了这条公路的几分之几? (2)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程是千米,他已走了千米,还剩多少千米? 学生列式计算,指名板演。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你认识了分数哪些知识? 【作业设计】 补充 用分数表示下面涂色部分。 2、填空。

高中数学复习教案:集合

第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一节集合 [考纲传真] 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2.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3.(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及集合的基本运算. 1.元素与集合 (1)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或不属于,分别记为∈和?. (3)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Venn图法. (4)常见数集的记法 集合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 符号N N*(或N+)Z Q R 2. 表示 关系 文字语言符号语言记法 基本关系 子集集合A的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x∈A?x∈B A? B或 B? A 真子集 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但集合B中至少 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 A?B,?x0∈B,x0?A A B 或 B A 相等集合A,B的元素完全相同A?B,B?A?A=B A=

B 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空集是任何集合 A的子集 ?x,x??,??A ? 3.集合的基本运算 表示 运算 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记法 交集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组成 的集合 {x|x∈A且x∈B} A∩B 并集属于A或属于B的元素组成 的集合 {x|x∈A或x∈B} A∪B 补集全集U中不属于A的元素组 成的集合 {x|x∈U,x?A} ?U A [常用结论] 1.若有限集A中有n个元素,则集合A的子集个数为2n,真子集的个数为2n-1. 2.A?B?A∩B=A?A∪B=B. 3.A∩?U A=?;A∪?U A=U;?U(?U A)=A. [基础自测] 1.(思考辨析)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任何集合都至少有两个子集.() (2)已知集合A={x|y=x2},B={y|y=x2},C={(x,y)|y=x2},则A=B=C. () (3)若{x2,x}={-1,1},则x=-1. () (4)若A∩B=A∩C,则B=C. () [解析](1)错误.空集只有一个子集,就是它本身,故该说法是错误的. (2)错误.集合A是函数y=x2的定义域,即A=(-∞,+∞);集合B是函数y=x2的值域,即B=[0,+∞);集合C是抛物线y=x2上的点集.因此A,B,C不相等. (3)正确. (4)错误.当A=?时,B,C可为任意集合. [答案](1)×(2)×(3)√(4)× 2.(教材改编)若集合A={x∈N|x≤10},a=2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A B.a?A C.{a}∈A D.a?A

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模式教学设计30655

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模式——三步、四环节模式 六年级数学组

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是对某一阶段所学数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查漏补缺,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并提高学生的技能,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数学课型。数学单元复习课不是简单的知识回顾和巩固的过程,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整理,使知识系统化并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的过程。复习已学的知识并建构起知识网络,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这是复习课的一个重要目标。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说,获得梳理知识、建构知识网络的能力、形成建构的意识显得更为重要。这种能力和意识实在自主整理、主动建构的过程中获得的。并通过交流、提升、精讲点拨等,完善知识结构,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我提出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采用“三步、四环节”模式。 操作流程: “三步”指课前自主整理、课上内化巩固复习和课后提升。“四环节”主要体现在课上内化复习这一步。 第一步:课前自主整理 第二步:课上内化巩固复习(包括四个环节)

第三步:课后提升 流程解读: 一、课前自主整理 操作这一步骤通常这样:将自主复习内容作为家庭作业布置下去。即提前一天告知学生下节课要进行某单元的复习,要求学生利用时间整理与复习内容相关的知识,同时要求学生完成课本或相关材料中的习题,记下自己复习中的困惑之处,以便课上交流。这样无疑使单元复习课的教学时间巧妙地向课前作了延伸。 二、课上内化巩固复习

这一步骤的实施主要从课上的四个环节上来表现。 环节一:交流回顾、调整起点 “交流回顾”是指上课伊始就让学生交流课前自我整理复习的情况,说说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调整起点”是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调整自己课前预设的教学起点,使复习更具实效,更具针对性。 开始上课时让学生说一说通过课前自我复习已经掌握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交流的过程既是学生相互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全面了解学生,调整复习起点的过程: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掌握得很好,复习时只要带一带;哪些知识、技能学生掌握得还不到位,复习时应该成为重点。这样就能提高复习的效率,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当的提高。学生在交流复习收获的同时,教师可相机板书相关知识,为下一环节学生的梳理建构作好准备。 环节二:自主梳理、引导建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自我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的过程,如果学习者能抓住知识之

(完整版)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学会读写几分之一.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教具与学具 教具:月饼实物图、圆纸片、长方形纸片. 学具:长方形纸片5张、直尺、彩笔、小黑板.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提问:我们学过了“平均分”,如果把14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几块? 把9块月饼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块? 把2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几块? 老师现在要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应是几块呢?……结果不能用整数表示,那么,就产生了一种新的数,我们管它叫分数.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分数. (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学习新课 1.老师出示一个月饼实物图,把它对折一下,从中间剪开.提问:老师把这个月饼怎么样了?(分成了2份)这两份的大小怎样?(一样大)说明老师是平均分的.(板书:平均分) 提问:为什么说是平均分的?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我们就说每份是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用 指导书写:先画一条横线表示平均分,把月饼平均分成2份,横线下面就写“2”,表示这样的1份,在横线上面写“1”.读作:二分

2.老师出示一个圆形纸片,把它平均分成了3份,提问:我把这个圆片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请一名同学到前面,分 同学写在自己的小黑板上,老师巡视) 么?(强调:不是平均分,不能用分数表示) 4.让学生用三等分的长方形纸动手折出三分之一,并涂上颜色表示出它的三分之一.提问:我们把这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了几份? 小结:把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谁的几分之一.(要求同桌互相 5.让学生按要求折纸: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打开观察并填空: (1)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 )份.

复习课教学设计

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册得四字词。 2、引导学生发现几种主要得四字词类型, 并学习分类积累四字词语。 3、能学习运用四字词语。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复习巩固四字词语 并学习分类积累四字词语。 2、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所学得四字词语。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伟大得教育家孔子曾说过:“温故而知新”。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梳理全书得四字词语,通过复习,加强四字词语得积累与运用。 二、四字词语大集合 1、自主汇报:我收集得四字词语 师: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收集整理本学期学过得四字词, 写在复习卡上。 让我来瞧瞧您们整理得怎么样?抽生汇报, 可以相互补充。 (预设点评:您收集得很完整! 透过这份抄写工整得复习卡,我能瞧到您课下所付出得努力! 整本书得四字词可不只这点哦, 它们正藏在书中期待您认真地去寻找呢! 2、对比复习:读教师整理得复习卡。 师:老师也整理了一份本期所学过得四字词语, 我给它取了个好听得名字,叫“四字词语大集合”。此时它正躺在每个桌子盒里呢,赶紧把它拿出来吧。自由读一读这份复习卡,读完后可以与自己整理得对比一下。 抽生说感受。师小结:孩子们,我挺为您们骄傲得!作为三年级 上册得孩子,您们逐渐拥有了自主复习得能力,有得孩子这次可能在课前收集整理得环节做得不好,老师送您们一个复习秘诀,希望以后能学着做学习得小主人。 (生读复习秘诀) 3、分组读复习卡,回顾一学期所学得四字词语。 三、四字词语大考场 师:四字词语们集合在一起,可就是带着任务来得。它们想邀请我 们班得孩子进入“四字词语大考场”考一考您们,瞧哪些能干得孩子 能顺利过关! 1、我会写。听写书上生字表后要求掌握得四字词语,小组内接写,写完后组长批改,并汇报。 2、我会选。出示几个四字词语与相关得词义,让孩子根据词义选择填入哪个词。 3、我会发现。 PPT出示以下四组四字词语,让学生思考:您从 一本正经大惊失色沉默不语心花怒放 兴高采烈情不自禁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分数的认识(二) 学习过程: 课前交流 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和我们94班的孩子们一起学习,你们知道周老师最喜欢什么样的孩子吗?其实周老师最喜欢敢提问题的孩子。 一、创设情境,复习铺垫,设疑导入新课 老师还特意为大家准备了很多奖品,准备奖给敢提问题的孩子,有信心得到吗? (课件出示2只小猴)今天这2个猴宝宝也表现得很好,看,猴妈妈为他们准备了什么奖品?(课件出示1个桃) 你能猜透猴妈妈的心思吗?猴妈妈要把桃子分给两只小猴。只有一个桃可怎么分呀?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哦,我们原来学的整数不够用了,然后分数就来了。 提问:分母2表示什么?分子1表示什么?有几个?我们看猴妈妈的心思是不是和 我们一样?课件展示:把这个桃平均分成2份,每只小猴能从这2份中取1份,这一份可以用1/2来表示,那另一份也可以用1/2来表示。得到猴妈妈的奖励,这两只小猴会越来越棒,就像我们班的小朋友一样。 小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时,可以用表示。 谈话:这个分数你们认识吗? 是啊,分数已经是我们的老朋友了,【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那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真是个会提问题的孩子,你们心目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疑问呢?)

就让我们带着疑问和期待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对这个朋友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二、操作交流,探索新知 1、认识整体的。 (1)果不其然,这两只小猴得到猴妈妈的奖励后,表现的更好。这时,猴妈妈又端来一盘桃,再来猜一猜猴妈妈的心思:猴妈妈会怎么分? (出示课件:一盘桃用布遮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如果把一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能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师引导:把一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怎么分?怎么取? 学生回答后板书:把一盘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盘桃的。 (2)猜这盘桃的个数。(猜好了先轻轻告诉你的同桌再全班汇报) 先请一个学生猜这盘桃的个数,再请一个学生上台来分桃, 其他同学思考:每只小猴能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把相应的桃子图贴在黑板上,画线分。如果学生猜到其他的双数就用磁铁代替桃在黑板上分)(不但摆的好,说的也很好) 如果这盘桃有2个,每只小猴能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如果这盘桃有4个,每只小猴能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如果这盘桃有6个,每只小猴能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如果这盘桃有8个,每只小猴能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如果这盘桃有5个呢?在这过程中,师始终强调:2份中取1份。

集合复习教案正式版

一、集合知识结构 二、要点分析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集合的含义: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简称集)。 (2)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① 性:给定的集合,它的元素是确定的。 ② 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 ③ 性:集合与其中元素的排列次序无关。 (3)集合的表示: ①列举法: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 ②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 表示集合的方法。具体方法:在花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③韦恩图法:为了形象地表示集合,常画一条封闭的曲线,用它的内部来表示一个集合。 2、集合间的关系 (1)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 、B ,如果集合A 中 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则这两个 集合有 关系,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 ,记 。 (2)集合相等:若A B ,B A ,则集合A 与集合 B 相等,记作 。 (3)真子集:若A B ,但存在元素x ∈B,且 ,则称A 是B 的 ,记作 。 (4)性质: ①任何一个集合A 都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 A 。 高一数学讲义(复习) 第一讲 集合 集合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集合的运算 集合的有关概念 集合中元素的特征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集合的表示方法 子集 真子集 集合相等 交集 并集 补集 确定性 互异性 无序性 列举法 描述法 韦恩图法

U P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 ,是任何非空集合的 。 ③n 个元素的集合有 个子集,有 个真子集。 3、集合的运算 (1)并集:由所有属于集合A 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 , 记作 ,即A∪B={x | }。 (2)交集:由所有属于集合A 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 , 记作 ,即A∩B={x | }。 (3)补集:对于一个集合A ,由全集U 中不属于集合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 相对于 全集U 的 ,简称A 的补集,记作 ,即C u A ={x | }。 (4)重要性质:A∩B=A A B ;A∪B=A B A 三、方法指导 【学法指导】 1、在进行集合运算时,不能忘了。 2、在进行集合运算时,要确定好集合属于哪一类集合(数集、点集或图形等)。 3、含参数的集合问题,要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需要运用分类讨论,等价转化及数形结合的思想。 4、集合问题经常与函数、方程、不等式有机结合,要注意各知识点的灵活运用。 【例题分析】 例1、下列各组是什么关系,用适当的符号表示出来。 (1)0与{0} (2)0与 (3)与{0} (4){0,1}与{(0,1)} (5){0,1}与N (6)2{|}x x x =与{0} 变式1、下列各式中:①1∈{0,1,2},②?{0,1,2},③{1}∈{0,1,2004}, ④{0,1,2}?{0,1,2},⑤{0,1,2}={2,0,1},其中错误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例2、(09广东理)已知全集∪=R,集合M={x |212x --≤≤}和N={x |x =2k -1,k =1,2……} 的关系的韦恩图如右图所示,则阴影部分所示的集合的元素共有( ) A .3个 B .2个 C .1个 D .无穷个 变式2、(10广东)若集合A={x |-2<x <1},B={x |0<x <2},则集合A ∩B=( ) A .{|11}x x -<< B .{|21}x x -<< C .{|22}x x -<< D .{|01}x x << 变式3、如右图所示,U 是全集,M ,P ,S 是U 的三个子集,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A .(M ∩P )∩S

第一单元复习课 教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教案 海四中刘晶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⑵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会判断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⑶知道科学探究是化学重要的学习方法。 ⑷初步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⑸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称量、过滤、蒸发、配制溶液等基本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 ⑴以与生活、社会等息息相关的问题为背景,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⑵通过比较等方法,理解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⑶结合实物对常用仪器的名称、性能和用途做重要的的介绍和操作的演示,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对容易出错的操作要做特别提醒。 ⑷运用实验探究的思路和方法来解决实际的化学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从生活中发现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规范初中化学基本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对遵守实验室规则及实验规范的重要性认识以及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中考热点】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基本实验操作、化学实验探究 【教学方法】比较法.讨论归纳等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初中化学常见仪器 【教学时间】2011-5-9 【课时】一课时 【复习流程】 一、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二、化学有什么作用?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页 [练习]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 B.化学正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C.化学可以为人类提供新能源 D.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三、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质的变化 ⑴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仅是形状、状态等的变化。 ⑵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化学反应)。 特征:①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变化中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 联系: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