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七章 态度及其改变

社会心理学第七章 态度及其改变
社会心理学第七章 态度及其改变

社会心理学笔记(侯玉波)

社会心理学(侯玉波)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一、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 (一)认识自己 (二)认识他人:“大五”人格理论、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结构(三)认识社会 (四)认识生活的价值 二、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二)社会心理学与常识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领域 1、个体过程 2、人际过程 3、群体过程 三、社会心理学的历史脉络 (一)学派时期的社会心理学 1、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社会观 2、行为主义眼中的心理与社会 3、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人的自我实现 (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阶段(1895-1934) 2、起步阶段(1935-1945) 3、发展阶段(1946-1969) 4、危机阶段(70年代) 5、繁荣阶段(80年代之后)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一)假设与理论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两种取向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 1、社会层面 2、个人层面 3、人际层面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 (一)如何提出问题

(二)如何阅读文献 (三)研究方法选择 1、相关研究 2、实验研究 (四)收集数据的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法 3、实验法 4、档案研究法 5、元分析方法 (五)研究的设计 (六)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七)论文的撰写 三、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生物理论 (二)学习理论 1、学习理论的机制:联结、强化、模仿 2、学习理论的特点 (三)诱因理论 1、理性决策论 2、交换理论 3、需求满足论 (四)认知理论 1、认知理论的两个基本原则 2、一些重要的认知理论:归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 (五)角色理论 第三章自我概念 一、关于自我研究的历史 二、和自我有关的概念 自我图式、自我觉知、自尊、自我提升和自我确认、自我效能、自我表演、自我障碍、自我检控、自证预言、体像 三、自我偏差 (一)焦点效应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题目知识讲解

Chapter6 Conformity and Obedience 3#409 名词解释 1、Conformity: 2、Obedience: 3、Autokinetic phenomenon 4、Informational influence 答案:1 conformity: a change in behavior or belief as the result of real or imagined grop pressure. 2 obedience:acting in accord with a direct order or command. 3 aotokinetic phenomenon: the apparent movement of a sationary point of light in the dark. 4 informational influence: conformaity occurring when people accept evidence about reality provided by other people. 填空题 1、( ) is acting in according with a direct order or commend. Answer:Obedience 2、( ) is conformity that involves both acting and believing in accord with social pressure. Answer:acceptance 3、( ) is conformity that involves publicly acting in accord with an implied or explicit request while privately disagreeing. Answer:compliance 4、( ) experiment refers to autokinetic phenomenon. Answer:Sherif’s studies of norm formation 5、( ) occurs when people accept evidence about reality provided by other people. Answer:informational influence. 单选题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一) 1.你生理上是男性或者女性长大以后就应该符合男性的社会规范或者女性的社 会规范。这属于()C ?A、民族社会化 ?B、个体社会化 ?C、性别角色社会化 ?D、角色扮演 2.个体的社会心理和社行为包括()个人在社会当中社会认知的过程,人的社 会态度三个方面D ?A、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B、群体的社会化 ?C、个体的成长 ?D、个体的社会化 3.从宏观角度看,影响一个人社会化的因素是()。D ?A、社会组织结构 ?B、社会政治制度 ?C、社会教育理念 ?D、社会文化环境 4.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这里的人既 包括个体也包括()C ?A、组织 ?B、社会 ?C、群体 ?D、他人 5.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 和()A ?A、应用社会心理学 ?B、特定群体的心理行为 ?C、社会组织的心理行为 ?D、社会心理认知 6.()将角色的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说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B ?A、吴江霖 ?B、乔治米德 ?C、潘菽 ?D、迪尔凯姆

7.从新生儿、幼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的过程是人随着年龄()变化的 过程A ?A、生理 ?B、角色 ?C、心理 ?D、身体 8.传统认为,社会心理学源于希腊。()×9.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 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10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1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二) 1.一个歌星一首歌唱得好,我们就认为他所有歌唱的好,进而认为他满腹经 纶,这是()D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光环效应 2.人在社会中,()怎样去认识别人,怎样去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就 是社会认知C ?A、怎样去认识自然 ?B、怎样去认识社会 ?C、怎样去认识自己 ?D、怎样去认识动物 3.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不包括()D ?A、人际关系 ?B、人际沟通 ?C、利他与侵犯行为 ?D、角色扮演 4.应用心理学研究环境社会心理学、法律社会心理学、军事社会心理学和()A ?A、消费社会心理学 ?B、学习社会心理学 ?C、政治社会心理学 ?D、群体社会心理学 5.以下哪个不是在研究社会态度()B ?A、态度的构成成分 ?B、心理状态

最新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概述

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概述 - 主体对外界事物一贯的、稳定的心理准备状态或一定的行为倾向。1862年美国心理学家K.W.斯彭斯最早注意到态度现象,认为是一种先有之见;1885年,丹麦社会心理学家C.G.朗格在关于情绪的实验中发现,被试者有思想准备和无思想准备,对刺激物的反应不一样。美国社会学家W.I.托马斯与F.W.兹纳尼茨基在《波兰农民在欧洲和美国》(1909)一书中首次使用态度概念。 社会态度(social attitude) 在社会心理学中对社会态度有不同的理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L.L.瑟斯顿和C.E.奥斯古德将态度视为评价或情感性反应;F.奥尔波特把态度看作为心理的神经的准备状态;认知论者将态度看作是由认知的、情感的、行为的三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整体,是对态度对象的理解、情感和行为的相互关联的比较持续的、某一个人内部的系统。认知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认识和评价,是人对于对象的思想、信念及其知识的总和。情感性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情绪的或情感性体验。行为倾向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向外显示的准备状态和持续状态。这三种成分各有自己的特点,认知成分是态度的基础,其他两种成分是对态度对象的了解、判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情感性成分对态度起着调节和支持作用;行为倾向成分则制约着行为的方向性。 特点 社会态度有以下特点:①内隐性。态度本身是无法直接测定的,

必须从个人的行为或与行为有关的语言行为表现中间接推断出来,测定态度需要一定的中间变量。②方向性。态度总是具有赞成或反对的方向特点,并具有程度的差异,有时反映出态度的极端性,有时则反映出态度的中性性。③态度的统一性。构成态度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彼此协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④态度的复杂性。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并不是经常表现出与内心态度相一致的外部行为。⑤稳定性。在一定时期内态度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倾向。 功能 德国心理学家D.卡茨从需要满足的角度,认为态度具有以下4种功能:①适应功能。个体具有从外部环境获得奖励,避免惩罚的需要,而态度使人具有满足这种需要的功能。②价值表现功能。态度可以明确地显示自我的价值,具有积极的表现功能。③自我防御功能。态度既可以拒绝引起焦虑的外部事件,又可调节内部冲动。④知识功能。态度可以作为理解环境的一种手段,将它作为判断的标准或理解的参考系。 社会态度与行为 一般的情况下,态度决定行为,行为是态度的外部表现。但是,也经常发现态度和行为之间并不完全处于对应的关系,其相关程度并不高。产生态度和行为不一致的原因,除了可以归之于态度测定及调查等方法问题外,还由于从态度到具体的行为之间存在着各种中介因素,主要包括:①个体心理、人格因素。②社会的环境因素。这两类因素往往共同起作用。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互动过程,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科学 代表性的观点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性质 (一)直接观察很难发现规律 (二)无关变量不易控制 (三)期待效应 (四)测量工具的误差不易控制三、社会心理学常用研究方法(一)观察法 (二)档案法 (三)调查法 (四)现场研究与现场实验(五) 实验室实验 观察法(obervational method)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通过一定组织方式进行直接而系统的观察,由此收集人类社会行为的资料,进而分析和判断变量关系的方法。观察法常常伴随着细致而准确的测量,如运用录音、录像、摄像头监控等方法。 优点:了解有深度、细腻,能及时发现变化外显行为的观察,能避免被试不善表达而造成的误差 长时间生活在被试中,能克服被试人为的紧张情绪 缺点:要等待现象自发出现,不能主动引起,花费时间精力 不易全面把握各种因素 档案法为档案分析法的简称。它是根据一定的目的,搜集各种现存的发表和虽未发表但是通过系统方法记载(如论文、地方志)的知识载体,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借以揭示特定社会行为及心理现象与某些社会条件之间的依存关系。 优点:不引人注目、觉察,排除了特殊反应。研究一段时间内的一种社会心理趋势、特点。缺点:不易得到档案,也易受档案编著者等因素的限制。量大、耗时。有赖于分析者的样方法及概括与分析能力不能排除社会现象的多因性,不够准确客观。 调查法是运用各种数据或事实搜集方法,对所关心的现象进行研究的一类方法的总称。常有问卷法、量表法和访谈法等。 优点:能获得第一手生动的材料手续简练,可在不同时间对同质被试重复使用 可获得数据与某些假设的验证 缺点:必须有被调查者的配合被试必须有自我意识、口头或(和)书面表达能力 在必须选择典型代表做被试时,往往会受条件限制 现场研究是研究者亲临被研究情境——现场,对被试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的方法。 优点:在自然情境中对人们进行研究,资料直接来源于实际生活和真实的人,因而真实可靠;现场研究还可以获得其他干扰被试真实生活的方法不可能获得的资料。现场研究获得的研究

社会心理学 第六章 社会认知

---------------------------------------------------------------最新资料推荐------------------------------------------------------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社会认知 第六章社会认知 1/ 71

第一节社会认知的概念一、社会认知的定义二、社会认知的特征三、社会认知的图式四、社会认知的范围

---------------------------------------------------------------最新资料推荐------------------------------------------------------ 一、社会认知的定义定义: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是个体在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观察、了解他人并形成判断的一种心理活动。 社会认知的对象是人及其行为,而非物或者非人的客观存在;且包括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等一系列活动。 3/ 71

相关概念辨析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印象归因刻板印象社会认知社会推理Social inference人际知觉自我认知人际关系自我意识

---------------------------------------------------------------最新资料推荐------------------------------------------------------ 二、社会认知的特征?认知的选择性?认知反应的显著性认知的防御性认知的完形特性:“认知分离”?? 5/ 71

社会心理学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社会心理学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可以从三点来考虑社会心理学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1.从社会心理学如何影响我们个体过程 态度改变——“广告的威力” 人们总觉得广告只对别人有用,对自己是无效的。“分离电视市场测试法”的实验研究显示广告确实是有作用的,特别是对于新产品而言。大约60%新产品的广告有助于销量的增加,相比之下,对于已确立的品牌有46%因为广告而增加销量。从这些数据中就可以看出广告对于我们来说是有影响的,而这影响的根源就是我们态度的改变。某些广告改变了我们的认知或者是改变以情感为基础的态度,从而使我们在购买商品时有了明显的倾向性。这都是通过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来揭示我们个体态度的改变的。 归因——“自利归因” 自利归因是将某人的成功归功于内部、性格因素,将失败归咎于外部、情境因素。事实上,一项对职业运动员和教练如何解释其队伍的成败分析发现,八成的获胜归因都被认为是与内在因素有关,而失败大多归结于外部原因。作自利归因的原因一是尽可能的维护我们的自尊,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并致力于改进工作;二是“找借口”,在别人面前不能失去自己的“面子”;三是和我们所拥有的信息种类有关。了解这样的归因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从而能够在成功、失败的时候客观的反省自己,了解其中的缘由,从而能够更好的处理问题。 2.从社会心理学如何影响我们的人际过程 从众行为——“信息性社会影响” 从众是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之下改变行为与信念的倾向。在许多情境中,我们常常无法确定应该如何思考或者如何反应,简直不知道什么才是最好最正确的选择,但是我们拥有一个强大而有用的只是资源——其他人的行为。询问其他人的想法或者观察他们的行为能帮助我们对情境有更清晰的认识。当我们随即像他人一样行动时,我们就是在从众,但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我们软弱没有勇气,不能依靠自己。相反,是其他人的影响在引导我们的行为。我们从众是因为我们相信其他人对一个模糊情境的解释比我们自己的解释更正确,而且可以帮助我们选择一个适当的行为方式。这就被称为信息性社会影响。 在美国,几百所大学的行政人员利用信息性从众并产生私下接纳的力量,来防止在学生群体中饮酒过度的现象。 3.从社会心理学如何影响我们的团体过程 偏见——制度化歧视 如果刻板信息和歧视行为被一个社会看做是一种规范的话,只要正火灾这个环境中,我们大多数的人便潜移默化地具有了某种程度的偏见态度和歧视行为。我们可以称之为制度化歧视,或者更明确地制度化种族歧视和制度化性别歧视。例如,例如在你成长的社会环境里,弱势群体和女性从事专门职业的很少,而且这些团体大多数成员从事一些琐碎的工作,那么,仅仅是在这个环境中生活,就能怎家你对他们先天能力持有特定(负面)态度的可能性。即使没有人积极地教导你弱势群体和女性是劣等的,也没有任何法律的或政令禁止弱势群体和女性进入大学、企业,这情形依旧会发生。实际上,社会性障碍已经使得这些团体缺乏机会,并使得他们的成功变得极度渺茫。 其实从以上的三个方面和例子中就可以看出社会心理学对我们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影响,但这种影响却并没有被大众所了解知道而已。常常在电视上出现的所谓的心理学家却都是一些伪心理学,向大众传播一些错误的心理学思想,而真正的心理学家研究出来的内容,应用于社会的时候,大家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拿来用就是了,没有将正确的客观的心理学知识普及到大众中去。导致人们根本不了解真正的心理学,从而忽略了心理学的影响。忽略了他对于我们的重要作用。

xx年社会心理学-精心整理

第一章绪论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是什么? 答: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这里所说的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而所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则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对于来自社会规范、群体压力、自我暗示、他人要求等社会影响所作出的内隐的和外显的反应。 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是什么? 答:一、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1、研究人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 2、研究人的社会动机。 3、研究人的社会认知。 4、研究社会态度改变。 二、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 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社会影响等方面。 三、群体心理: 大群体与小群体、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心理与行为。 四、应用社会心理学: 环境、健康、法律、宣传、教育等具体实践领域中的社会心理现象。 3、社会心理学有哪些具体研究方法? 答: 一、观察法: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被试的行为,从而探究变量间关系的方法。 1、自然观察法:即一般观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下对人或动物行为进行直接观察的方法。 2、控制观察法:在预先设置的情境中对人或动物行为进行观察的方法。 3、参与观察法:观察者参与被观察者的活 动,同时观察参与者行为的方法。包括公开 参与观察法和隐蔽参与观察法。 4、非参与观察法:观察者以旁观的方式观 察被研究者行为的方法。通常可借助于单向 玻璃或录音、摄像等进行。 二、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通过系统地操 纵某些变量以研究其他变量的方法。 1、实验室实验法: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 借助于专门的仪器设备所进行的实验。 2、自然实验法:由环境因素自然操纵自 变量,而非由实验者操纵的。形式上与 观察法相同,效果上与实验法相同。如 对自发事件引起的社会行为的研究。 3、现场实验:是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由实 验者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 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三、调查法:又称询问法,是通过谈话、问 卷等形式,根据被调查者的直接表达获得被 研究者信息的方法。 1、访谈法:通过问答进行调查的方法。包 括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 2、问卷法:通过被调查者在问卷上答题的 形式进行调查的方法。发放问卷的方式包括 直接发放、邮寄或通过互联网等;答题方式 包括是非法、选择法、简答法等。 四、档案研究法:通过分析文献资料和人的 活动产品研究社会心理的方法。是一种特殊 的调查法。 五、其他研究方法: 1、测验法:即测量法,使用特定的量表或 其他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量化研究 的方法。 2、个案法:收集有关个别被试的信息进行 心理研究的方法。属于档案研究法。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 1、社会心理学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一、哲学阶段: 1、人性与幸福: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社会决定论;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决定论。 2、绝对精神:黑格尔 1807《精神现象学》。 3、《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1859, 努力

《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 知识点

第七章社会态度 第一节社会态度概念 一.社会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指个体对自身所处社会环境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态度的三个构成要素:认知、情感、意向。 在态度中认知是指人的一定的价值观念,意向是指人的行为的准备状态。 对交响乐的态度例子看出,在社会态度构成的三个因素中,人的情感是核心要素,在态度中起重要作用。 社会态度的构成有以下几点: 1.社会态度的对象是社会环境 2.社会态度的构成具有一定结构 3.社会态度具有比较持久的稳定性,能够持续一定的时间而 不发生改变 4.社会态度的心理状态是内在的,存在于个体自身内部的, 是难以直接观察到的 二.社会态度的特点:社会性、主观经验性、动力性。 讨论 1.态度和事实的关系 有的时候,我们的态度和事实是不一致的,如吸烟有害健康是事实,但有很多人在吸烟。

解释:人社会态度的一个构成要素是价值观念,它可以形成一种利害关系,如果这种事实不和人价值观念发生一种直接的利害冲突的时候,人的态度可以对事实采取一种视而不见的方式。 2.态度和行为的关系 准备状态和实际行为的做出有时是不一致的,如和关系不是太好的人打招呼,排华又让中国人住店等。说明人的态度和具体的行为表现要受到一个具体的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社会态度的理论研究 一.强化理论(行为主义的理论) 经典条件反射强调的是联想,也就是说,在人的社会态度的形成过程中,由于某个事件能够和人的某种经验形成一定的联想,于是我们人的社会态度就会因为这种联想而形成。操作条件反射是讲由于人的行为会带来某种奖或者惩的后果,于是他可以获得正强化或者负强化,而这种正强化或者负强化会使得人们做出形成某种态度的取舍。 二.认知理论 认知失调(费斯汀格)认知有三种情形,一种是认知是协调的,一种是认知是不相关的,一种是认知是不协调的。 只有当原有的态度和外来的刺激不协调时,才会产生认知失调,就要考虑不协调是由什么造成的,怎么样去调整它。所以认知失调会影响态度的形成。

态度在我们生活中的影响社会心理学

大连大学 公选课社会心理学论 [论态度在我们生活中的影响] 作者:吴谦 专业名称:环化学院环境工程 111班 2013年5月2日

论态度在我们生活中的影响 摘要:态度是指一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人、事、物、团体及观念)所持有的评价系统和行为倾向。态度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态度对一个人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态度会影响个体对别人的知觉判断,会影响学习的素的和效率。同时,态度能帮助个体决定加入何种团体,选择何种职业及坚持何种生活信念。 关键字:态度评价系统行为倾向习惯性反应 正文: 态度是指一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人、事、物、团体及观念)所持有的评价系统和行为倾向。一般社会心理学者都把态度分为认知、情感及意向三个成分。态度必须有一个特定对象,必然是三种成分一致协调作用,并且比较持久稳定。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体验,一种动机唤起的准备状态。社会心理学家已经证明,态度对一个人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 态度决定着对外界信息的判断和选择。态度一旦形成,便成为个人的习惯性反应,即成为个性的一部分,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于某些特定的人或事物,往往会有一套或强或弱的固定看法。而这种定型的看法又常常阻碍一个人去正确辨别群体中的个性差异,以致影响正确的社会判断。人对某事获得很强烈印象时,会犯“以偏概全”的毛病。当我们询问旅游者对某国的印象如何时,答案往往因人而异。有的说:“那国家的人亲切有礼貌。”有的说:“太粗野了。”乍听起来,好像讲不同国家。前者可能遇到一个亲切有礼的店员,印象深刻的缘故;

后者也许问路时遇到个粗野的小伙,惹得他一肚子气的缘故。每个国家都有亲切的人,也有粗野的人。可是人们往往对某事印象的强烈而以偏概全,产生误解,偏见。所以判断和选择时要冷静思考一下。态度影响学习的效率。当学习的内容与个体的态度不一致时,这种态度将阻碍个体的学习,从而降低效率;而当学习的内容与个体的态度一致时,这种态度将促进个体的学习,进而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学生对自己喜欢的课目学得好,不喜欢的科目学得不太好。这说明个体对与自己态度吻合的学习材料,容易被吸收、理解、记忆。而与自己信念、价值观相违背的学习材料,则被阻止、歪曲难以记忆。由此可见态度具有过滤作用。 态度可以帮助人忘却自己的缺陷或不敢面对的问题,即为了防护自我的形象从而减少焦虑感和不安全感。例如,种族歧视态度可以缓和自我脆弱者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再如一般公司员工受上司责备时,也会发牢骚。他们在工作岗位上无权拒绝上司的指示,顶多只能采取阳奉阴违的态度,在与同事用餐时发牢骚泄愤。以此来消除对自己能力不强的焦虑和自卑。 态度能够表达个人价值观。有的人认为人生的最高意义就是追求美,那么对于艺术必然有正面积极的肯定态度;而有的人认为人生的最高意义就是享受,那么必然向往舒适的生活,并对此持肯定态度。所以,我们能从一个人的态度看出他的人生价值观。 态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默默地影响着我们。所以,保持正确的态度,对我们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心理学》思考题及答案10.1

《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 1.名词解释: *(1)社会 答: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由在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人们组成的群体。 *(2)文化 答:文化是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 *(3)人格 答:人格是一种内在力量的持久组织。它帮助个人决定在各种情境下的反应,因此行程包括内隐与外显过程在内的行为的一致性。 *2.简述社会行为的基本特征。 答:社会行为作为人对各种简单与复杂的社会刺激的反应,具有如下特征: (1)社会行为是对包括他人行为在内的社会刺激的反应,同时又能够成为他人行为的刺激。即社会行为既具有主动性又具有受动性,并且也因此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互动性。 (2)社会行为是包括内在体验过程和外部表现过程的“连续统”,即它既具有内隐性又具有外显性。内在的体验过程是外在的表现过程的基础、潜在状态,或准备阶段。 (3)社会行为的主体既包括作为群体成员的个体,也包括由这些个体组成的规模不等的群体,即它既具有个体性又具有群体性。社会行为主要包括三大类:一是个体受他人或社会影响而产生的行为;二是那类既由个体所体现同时又为群体中的其他成员所共有的行为;三是那类由各种有组织或无组织的群体所表现的行为。 第二章 *1.列举社会心理学的三大研究取向(学科)。

答:社会心理学三种研究取向的三大母学科是三种不同性质的学科,社会学属于社会科学,心理学兼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而文化人类学则是完全的人文学科。 2.列举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拓展方法。 答:(1)一般方法:实验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现场研究法(包括访谈法和观察法)、文献研究法。 (2)拓展方法:博弈论分析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电脑模拟研究法。 第三章 1.名词解释: 社会化 答:社会化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了解社会规则和约束,学习和内化社会规范及文化,逐步完成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程。 *2.简述影响社会化的社会环境因素 答:(1)家庭。家庭式个体早起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和起点,家庭环境之下的社会化的质量和效果将为个体以后的社会化奠定基础。儿童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家庭内部的教育和父母的思想以及家庭内部的关系特征都对儿童的性格特征和社会交往特点产生影响。学前期儿童的成长状况很大程度上会决定器以后的社会化进程。次级社会化阶段中家庭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仍会继续,个体将在自己独立的家庭中扮演丈夫、妻子等各种新的社会角色。总之,大部分个体终其一生都无法脱离家庭的影响。 (2)学校。学校是在现代社会中对个体社会化影响最大的力量。在学校里个体将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各种知识、技能、价值和行为规范。学校中进行的社会化对个体的知识储量、技术水平、价值观和人格规范的塑造和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儿童在学校中有利于他们理解角色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学校中的集体类活动尤其是竞赛类活动利于学生通过他人的评价来纠正自己的行为。 (3)同辈群体。同辈群体是由一群在年龄、兴趣爱好、地位、价值观等方面相同或相似的个体组成的关系相对亲密的群体。这类群体往往是非正式的,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变动性。同辈群体的特征一是有明显非主流性;二是强烈的自我认同意识;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心理根据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构成部分:个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人际相互作用和社会影响 一、社会心理发展 1、社会化 2、态度及其测量 二、认知社会心理学 1、社会知觉 2、刻板印象与归因 3、自我概念 4、价值取向 三、社会互动 1、沟通 2、人际吸引 3、人际关系 4、助人行为 5、侵犯行为 四、社会影响 1、从众、依从和服从 2、劝导与态度改变 3、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4、合作、竞争与冲突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一、史前思想积累阶段 柏拉图:人性深受社会环境影响,教育和社会制度可以改变人性。 亚里士多德:人性由生物本能决定,难以改变。 孔子:对人的社会知觉和评价是相对的。 老子内心和外表的矛盾长存。 二、产生阶段阶段 (一)社会心理学的初创时期 学科影响:社会心理学由“生物还原主义”向“心理还原主义”过渡 心理学与社会学靠近和渗透 直接来源: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二)实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 三、迅速发展阶段 社会心理学发展趋势: 1、各种心理学努力寻求统一 2、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与人文主义研究方法并用 3、世界化和本土化相兼 4、各种研究取向进一步综合 5、话语心理学可能促使社会心理学深化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强化理论的核心概念:联结、强化、模仿 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又称为观察学习理论),接受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多数原理,但是更加注意线索对行为、对内在心理过程的作用,强调思想对行为和行为对思想的作用。 社会学习的过程:(一)注意过程(二)保持过程(三)复制过程(四)动机过程社会学习理论的评价:社会学习理论也被批评为借用认知概念,但没有揭示导致认知活动结果的过程与条件,并且其交互决定论带有二元论色彩。 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社会中的任何事物都有特定的价格,整个社会活动的实质是人与人之

第八版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精选.)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1、事后聪明式偏见(后视偏差) 也被称为“我早知道了现象”即个体面临不确定性事件新的信息时,往往对先前获得的信息有过高的估价,进而在决策上发生偏差。 2、我们如何从事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假设的形成与验证 相关研究:探寻自然关系 实验研究:探寻因果关系 第二章社会中的自我 1、焦点效应 是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 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程度2、社会自我的发展的影响 我们扮演的角色 我们形成的社会同一性 我们和别人的比较 我们的成功与失败 其他人如何评价我们 3、直觉到的自我控制 ①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 ②控制点 个体在周围环境(包括心理环境)作用的过程中,认识到控制自己生活的力量,也就是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的责任的认识和定向 ③习得性无助: 当动物或人经历无法控制的有害事件时,他们就会习得一种被动和无助感 自我服务偏见 当我们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会出现一种潜在的偏见 自我服务偏见有关的结论 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解释 每个人都高于平均水平吗? ③盲目乐观 ④虚假普遍性和虚假独特性 虚假独特性效应:在能力方面,我们过高的估计自己的才智与品德 ⑤对自我服务偏见的解释 ⑥自我效能和自我服务偏见的反思 5.自我展示 ①虚伪的谦逊:一种表面化的感谢只是为了表现谦虚,而在道谢者自己内心里,荣誉还是归于自己的 ②自我妨碍:有时人们通过设置障碍物来阻扰自己获得成功。这种行为决不是一种故意破坏自我的行为,而恰恰是为了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我并没有失败- 要不是因为这个我肯定能干好) 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的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态度的改变与行为-社会心理作业

态度的改变与行为 区队:刑技1504 学号:201531150426 姓名:傅琛淯 社会心理学家一直认为,态度是行为的决定因素,也是预测行为的最好途径。因此,社会心理学研究从来就很关注态度问题的研究。 一、态度的定义 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的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的、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性的内在心理倾向。因此,对于这一定义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态度是一种内在心理倾向;(二)态度具有对象性; (三)态度具有价值判断和情感选择的倾向性;(四)态度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 作为一种具有认知基础的心理反应倾向,态度兼具认知、情感和行动三种成分,并且这三种成分是彼此相互关联的。态度的认知成分作为态度的主体,对于一定态度对象或态度客体的知识、观念、意向或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起来具有倾向性的思维方式。态度的认知因素具有一定的组织性。而情感成分指个人对于一定态度对象的体验,如接纳或拒绝、喜爱或厌恶、热情或冷漠、敬重或轻视等。行动成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态度作为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和反应倾向,一经产生就必定对人们与特定态度对象有关的行为产生种种性质不同的影响;二是态度具有特定的意动效应。 二、态度与行为的密切关系 (一)合理行动理论 该理论认为,行为是理性思考的结果,在行为发生的过程中个体会考虑各种行为方案,评价各种结果,然后才做出行动与否的决定。最后的决定是行为意向的反映,决定着是否有外显行为的发生。行为意向是由两大因素决定的:一是对行为的态度,即人们对某种行为完全持正面或负面的评价;二是主观标准,即人们对别人会赞成或不赞成某种行为的感知。 (二)双重态度模式 20世纪90年代中期,格林沃德等人提出了内隐性社会认知的概念,即过去经验的痕迹虽然不能被个体意识到或自我报告,但对个体当前的某些行为仍会存在潜在影响。这一发现强调无意识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提出内隐态度,即影响对个人当前认知、情感和行为反应产生影响的过去经验和态度形成的无意识痕迹。威尔逊等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重态度模型,认为人们对同一态度客体能同时具有两种不同的评价:一是自动化的、内隐的态度;另一种是外显的态度。 (三)自我价值定向理论

社会心理学 第8章 群体影响

第8章群体影响 纲要:①群体的概念;②社会助长作用;③社会懈怠;④去个体化;⑤群体极化; ⑥群体思维;⑦少数派影响;⑧群体利弊 一、群体的概念。“将他们视为我们”a观点:群体成员间存在互动/互动并相互影响的人;b观点:不同群体可满足人类不同需要(交往需要、成就需要、社会认同需要) 二、社会助长的作用:他人在场的影响 1.纯粹他人在场。唤醒能够增强任何优势反应的趋势。唤醒:身心处于激活状态。唤醒指在刺激作用下通过脑干的网状结构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同时加强肌肉的紧张状态。社会唤醒效应:他人在场→唤醒→增强优势反应→促进简单行为/妨碍复杂行为。 2.拥挤现象:众多他人在场。他人的影响效应会随着人数的增加而递增;人群对个体的积极或消极反应都会有增强作用;拥挤会增强唤醒状态。 3.他人在场引起唤醒的原因。①评价顾忌:观察者在场使我们焦虑的原因在于我们想知道别人怎么评价我们。②分心:因他人在场/刺激出现,导致注意力在他人/任务之间的分配冲突,使认知系统负荷过重,引发唤醒(大脑皮层兴奋、肌肉紧张状态)。③纯粹在场。 三、社会懈怠。 1.人多未必力量大。个体一旦受到他人观察,个体的评价顾忌就会增加,这样社会助长作用就发生了;个体一旦消失在人群中,个体的评价顾忌就会减少,社会懈怠就发生了。策略:使个体成绩可识别化。 2.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懈怠。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较常见,但是表现形式没有个人

主义文化背景那么强烈。反社会懈怠的情况:当赋予群体挑战性的任务目标、当群体成员因为成功而获得奖励、当他们有一种把自己的队伍看做“团队”的信念时,社会懈怠程度就会减弱,保持小规模的群体也可以。 四、去个体化:群体中的个体失去自我感 1.群体失控:法不责众。社会助长表明群体能引发人们的唤醒状态,社会懈怠表明社会群体会分散责任,一旦唤醒和责任分散结合到一起,常规的约束就会变小,后果可能令人震惊。群体规模:群体规模越大,不仅引发唤醒状态,还使成员身份模糊化(“匿名感”),个体评价降低,人们注意力集中在情境上,把行为归责为情境。匿名性:由群体、昏暗灯光、戴墨镜、互联网等使知觉到的匿名性增强、去个体化,因而使人更愿意欺骗、自私自利、粗暴言行等邪恶的冲动;匿名性使人们自我的意识减弱,群体意识增强,更容易对情境线索作出回应,无论线索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唤起和分心活动:较小的唤起状态或者分散注意力的事件可能会成为更放肆行为的前奏。 2.弱化自我察觉。自我察觉是去个体化的对立面,自我察觉的人也不太可能做出欺骗行为。“保持自己的独特个性,小心去个体化” 五、群体极化:群体对我们观点的强化。 1.“风险转移”的案例。群体讨论通常可以强化其成员最初的意向。 2.群体对我们观点的强化。①很多研究验证了群体极化现象;②生活中人们往往和观点相似的人进行交往,进而强化原有态度,在学校群体极化、社区群体极化、互联网群体极化、恐怖组织群体极化等例子中体现出来; 3.对极化的解释。①信息影响,基于接受了事实的证据而产生的影响。听到他人观点、积极参与讨论都会导致态度转变(极化);在中心路径说服中,人们看待

社会心理学对生活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对生活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简单说它研究的是一种群居在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学影响的模式是逆向的,是社会环境对人的外在影响,进而形成综合的心理素质。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生活的过程中大部分是不停的与他人、社会打交道的过程,并努力的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期获得自我的满足——幸福。而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环境总是不停的影响着我们,所以社会心理学对我们的生活实际上有很大的影响。接下来我将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领域: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团体过程中,分别取其中的一个研究课题来说明其对生活的影响。 1.社会心理学如何影响我们个体过程——态度改变理论 说到态度改变理论可能骤然间有点陌生,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从小到大的思想政治课。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就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政治品德的过程。简单的来说就是强化有利态度,改变不利态度。通过思政课,我们从小到大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一些特定的对待事物的态度。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中的绝大部分人热爱祖国,或者说从心底中认为热爱祖国是正确的。甚至有些态度的改变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就想有些人说着自己不了解马哲,但他会用归纳,推理的方法解决问题,会承认事物的两面性,会认同实践的重要性。奥尔波特说过:“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系统化了的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的反应具有指导性的或动力性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证明,态度对个体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态度会影响个人对他人及事物的知觉和判断,从而影响到其采取不同的行为。除此之外,广告也是态度改变理论的重要实例,由此可见,生活中其实处处有态度改变理论的实例。 2.社会心理学如何影响我们的人际过程——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研究人员提供给一个学校一些学生名单,并告诉校方,这几名学生是天才,只不过尚未表现出来。其实,这是从学生的名单中随意抽取出来的。然而,有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它学生高出很多。而与此相对的是关于青少年罪犯的研究,许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因为在小时候偶尔犯过的错误而被贴上了"不良少年"的标签。这种差别就是由于社会期望的影响。由于周围人都认为这个学生是天才,因而寄予他更大的期望,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学生由此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学习时加倍努力,因而取得了好成绩。而对于那些"不良少年"来说则恰恰相反,消极的期望引导着孩子们,使他们也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产生这种效应的根本原因是人们不自觉接受喜欢的人的暗示。由此我们得出期望和赞美能产生奇迹,当你有了天才的感觉,你就会成为天才;当你有了英雄的感觉,你就会成为英雄 3. 社会心理学如何影响我们的团体过程——种族偏见(制度化种族歧视) 如果刻板信息和歧视行为被一个社会看作是一种规范的话,只要处于这个环境中,我们大多数的人便潜移默化地具有了某种程度的偏见态度和歧视行为。我们可以称之为制度化歧视,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制度化种族歧视。例如,美国统计局有一项调查显示:被警察截车的墨西哥裔、黑人和白人的比例差不多,分别是8.6% 、 9.1%、8.7%,但被搜车和遭到粗暴待遇的比例却大不一样,后两组数字分别是:10.1%、7.1%、2.9%;2.4%、2.7%、0.8%。

社会心理学五到七章复习过程

第五章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 1、什么是人际沟通?什么是无意沟通和个人内沟通? 人际沟通一般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人际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主要的形式。 大多数情况下,沟通都是有一定目的的。此为有意沟通。但是,有时人们事实上在与别人进行着信息交流,而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沟通的发生。这种情况下,沟通是无意沟通。 2、什么是“犯错误效应”?其基本内容是什么? 即白璧微瑕要比洁白无瑕的人更令人喜爱。小小的错误会使有才能的人吸引力更增加一层。后来心理学家称这一现象为“犯错误效应”。 犯错误效应直接受性别角色与自尊心的影响。在性别方面,男性更喜爱犯了错误的才能出众的男性。而女性则更喜欢能力出众而没有错误的人,对男女对象都是如此。在自尊心方面,中等水平自尊心的男性,更喜欢能力出众而有错误的人,而低自尊的男性则更偏爱没有错误的能力出众者。这种现象意味着,人们对喜爱对象的选择,会受到他自我价值保护心理的影响。中等自尊心的被试,自觉与才能出众者相去不远,而才能出众者有错误,会使双方的距离缩短。而对于低自尊者,能力出众者已是高高在上,反而是双方的距离更大一些,可以减少社会比较的压力。 3、什么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怎样解释这种效应的原因? 对爱情展开科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发现,就是确认了如果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恋爱的双方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心理学家德瑞斯考尔等人借名莎士比亚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称这种现象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按照认知不协调理论,如果选择是自愿的,人们会倾向于增加对所选择对象的喜欢程度。而当选择是强迫的时候,人们会降低对所选择对象的好感。因此,当强迫人们作出没偶中选择时,人们对这种选择会产生高度的心理抗拒,而这种心态会促使人们做出相反的选择,并实际上增加对自己所选择对象的喜欢。因此,当外在压力要求人们放弃自己选择的恋人时,由于心理抗拒的作用,人们反而更转向自己自由选择的恋人,并增加对于恋人的喜欢程度。 4、怎样理解人际交往的三个原则? (一)交互原则 1、人际交往的交互现象 日常生活中,人们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希望别人能够承认自己的价值、支持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由于这种寻求自我价值确立和情绪安全感的倾向,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往往更注意自己的自我表现,注意吸引别人的注意,处处期待别人首先接纳自己、喜欢自己。 2、人机交互性的原则 人都有着保护自己心理平衡的稳定倾向,都要求自身同他人的关系保持某种适当性、合理性,并根据这种适当性、合理性使自己的行为及与别人的关系得到解释。 (二)功利原则 人际关系的交互原则所强调的,是人际交往行为倾向的相互对应。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多的时候都不只需要倾向的相互一致还需要保持交换的对等。人是理性的动物,要求自己的一切行动都有符合心理逻辑的充足理由,。根据心理学家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只有当一种关系对人们来说是值得的,人们的交往行为才会出现,人际关系才可能建立和维持。 按照人际关系的功力原则,人们在同别人交往时必须时时注意关系的保护。无论怎样的亲密的关系,我们都不能一味地只利用而不“投资”。否则,原来的亲密的、值得的关系,也会转化为不值得、疏远的关系,使人们面临人际关系的困难。 (三)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