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课程评价理论发展趋势研究

国外课程评价理论发展趋势研究
国外课程评价理论发展趋势研究

国外课程评价理论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课程评价理论产生于美国,其发展经历了“测量时代”“描述时代”“判断时代”“建构时代”等阶段。学术界将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课程评价理论称为传统课程评价理论,而将之后的课程评价理论称为当代课程评价理论,21世纪以来的国外课程评价理论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的趋势。

[关键词]国外课程评价理论

课程评价是对学校课程进行的价值判断,是指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设计(背景)、课程条件、课程实施过程、课程实施结果进行定量测量和定性描述,进而做出的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课程途径的一种活动。课程评价的历史源远流长,据美国著名教育评价专家P.H.BOSIC、W.T.Popham和Werthen等人的研究,有系统的正式教育评价活动起源于中国隋朝开创的科举制度(公元606年),至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

一、国外课程评价理论发展综述

近现代课程评价是伴随着教育测量学的诞生而产生发展的,课程评价理论产生于美国。美国评价专家古巴和林肯将课程评价的发展概括为以下四个阶段:

1.评价的“测量时代”(1900~1930年)。主要代表人物是桑代克(E.L.Thorndike),他被称为“教育测量之父”。这时期的评价本质上是以测验(testing)或测量(measurement)的方式,测定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状况或某项特质,并通过心理测量或测验对学生个体进行甄别。20世纪初,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各种统计、测量技术得到长足发展。一批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开始把这些技术运用到教育领域中,各种关于智力、学业成就、人格的测验工具也随之涌现。同时,“一战”后发展到顶点的工商业的“科学管理运动”,也对学校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促进了教育理念的变革,学校被视为“工厂”,学生被视为“原料和产品”,教师成为“加工者”。这一时期教育评价的基本特点是:评价就是测量,评价者的工作就是测量技术员的工作,其主要职责就是选择测量工具、组织测量、提供测量数据。

2.评价的“描述时代”(1931~1950年)。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拉尔夫·泰勒(Ralph Tyler),被称为“教育评价之父”。这时期的评价在本质上是“描述”(description)——描述教育结果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程度。1933~1941年,以

文献综述怎么才能写好 如何读外国文献

为什么读文献? 但最重要的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读文献的大忌,既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导致以后不愿意读文献。 1. 每次读完文献 (不管是细读还是粗读),合上文献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关键信息(take home message)是什么,如果不知道,就从abstract,conclusion里找,并且从discuss论述里最好确认一下。这样一来,一篇文章就过关了。take home message其实都不会很多,基本上是一些concepts,如果你发现你需要记得很多,那往往是没有读到重点。 2. 扩充知识面的读法,重点读introduction,看人家提出的问题,以及目前的进展类似的文章,每天读一两篇,一个月内就基本上对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 3. 为了写文章的读法,读文章的时候,尤其是看discussion 的时候,看到好的英文句型, 最好有意识的记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谁,哪篇文章,哪个期刊,这样以后照猫画虎写的时候,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里半天琢磨出一个句子强的多。当然,读的多,写的多,你需要记得句型就越少。其实很简单,有意识的去总结和记亿, 就不容易忘记。 怎么看文献,怎么写论文 一、先看综述 先读综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对于国内文献一般批评的声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入口,在此之后,你再看外文文献会比一开始直接看外文文献理解的快得多。而国外的综述多为本学科的资深人士撰写,涉及范围广,可以让人事半功倍。 二、有针对地选择文献 针对你自己的方向,找相近的论文来读,从中理解文章中回答什么问题,通过哪些技术手段来证明,有哪些结论?从这些文章中,了解研究思路,逻辑推论,学习技术方法。 1.关键词、主题词检索: 关键词、主题词一定要选好,这样,才能保证你所要的内容的全面。因为,换个主题词,可以有新的内容出现。 2. 检索某个学者: 查SCI,知道了某个在这个领域有建树的学者,找他近期发表的文章。 3. 参考综述检索: 如果有与自己课题相关或有切入点的综述,可以根据相应的参考文献找到那些原始的研究论文。 4. 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 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 三、如何阅读文献 1.注重摘要:摘要可以说是一个论文的窗口。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多数文章题目、摘要简单浏览后,直接把几个Figure 及Title 与legend 一看,一般能掌握大部分。 2.通读全文:读第一遍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争取明白每句的大意,能不查字典最好先不查字典。因为

培训与开发的文献综述

培训与开发文献综述 摘要:在现代社会外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中国各大小企业都在不断发掘生存之道,但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是找一小片栖息之地那样简单,更有寻求于长久道之说,所以人道主义应运而生,人力资源发展的地位也自然日益加强,人才的竞争自古以来就是企业竞争的主要力量。可见,人才制高点是企业运营成败的关键。培训虽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在培育和加强企业能力的过程中扮演了核心角色,是获得人力资本增值的最直接的途径。为了更好的促进企业发展,本篇论文结合大量国内外知名专家的相关资料,希望能给广大需要培训的机构和将来计划走此路径的人员以借鉴价值。 关键词:人员培训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专家理论文献 1国内外人员培训与开发定义 1.1国内人员培训与开发定义 1.1.1张石森,欧阳云在《哈佛MBA培训与激励全书》一书中提出:人力资 源的培训与开发是指为了提高员工技能和知识,增进员工的能力,从而促进员工现在和未来工作业绩所做的努力。其中,培训集中于现在的工作,而开发则是雇员们对未来工作的准备。一个组织的培训和开发实践能够提高员工的能力和减少不希望的流动可能性来对竞争优势作贡献,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 1.1.2张俊娟,韩伟静在《企业培训体系设计全案》一书中指出:初级培训 是对具体工作内容,工作对象和工作事项而设计,基于“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从解决实际问题和具体问题出发。常见的有只是,技能,态度的培训。深层次的培训是解决如何实现可持续创新,可持续变革,可持续良性发展,怎样获得面对问题的思路,如何思考才有效等问题。其内容包括潜能挖掘,思维培训,问题解决等,针对的不是一次或一时的问题解决,而是侧重于获得无数次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掌握高效思考的技能。[2] 1.1.3华敏在《培训管理工具箱》一书中指出:从狭义上讲,培训是指为提 高人们实际工作能力而实施的有组织,有计划,形式多样的教育与学习行为。从广义上讲,培训是创造智力资本的途径。智力资本包括基本技能,高级技能,对客户和生产系统的了解以及自我激发的创造力。完整意义上的培训包括两方面:

员工培训中文文献综述

目录 1、企业员工培训的概述 (2) 2.关于员工培训相关理论的阐述 (3) 2.1强化理论 (3) 2.2社会学习理论及自我效能理论 (3) 2.3目标设定理论 (4) 2.4期望理论 (4) 2.5学习型组织理论 (4) 3.结论 (6) 参考文献 (7)

中文文献综述 国际经济界普遍认为,中小民营企业将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并不断发展壮大,中小型民营企业具有活力强、发展迅速、见效快等特点,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将在国民经济发展、解决就业问题、增加财政税收、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但是当前,民营企业员工培训还相当原始,主要方式仍然是会议学习和师带徒形式,主要内容是创业史、岗位基本技能、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培训期也较为短。而随着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很多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搞培训,结果员工参训的积极性不高,培训对促进员工工作绩效的提高作用不明显,培训的整体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国内许多民营企业的培训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具有被动性、临时性和片面性,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缺乏培训体系的规划,培训手段落后,培训形式单调,培训者专业化素质不高,培训资料和教材缺乏,培训政策不到位等等,导致培训目标并没有与岗位相联系,培训并未与员工个人发展和工作绩效的提高相联系。 因此,对于企业员工培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涉及诸多方面,在此笔者就查阅到的与民营企业员工培训相关的国内文献综述如下: 1、企业员工培训的概述 员工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它指一定组织为开展业务及培育人才的需要,采用各种方式使员工获得或改进与工作有关的知识、技能、动机、态度和行为的管理活动,其目标是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增强员工对组织认同度、向心力和归属感,使员工更好的胜任现职工作或担负更高级别的职务,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增强企业经济效益。有效的员工培训,其实就是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过程。 关于员工培训体系的定义,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谈到员工培训体系的构成,很多学者的观点却都不致相同。谌新民和徐汪奇在《员工培训方案》一书中认为,一个有效的员工培训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培训规划体系:承接公司战略目标,并对公司业务发展提供必需的人才梯队规划与发展储备,保障企业在未来发展中不会出现人才断层,包括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和培训需求三方面。 (2)培训课程体系:公司战略发展需要培养不同类别的人才,与人才发展相匹配的课程体系是必需的,包括企业文化培训、入职培训、岗位培训、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培训、营销培训、管理和领导技能培训等一系列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培训课程。

国内外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文献综述(精)

国内外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文献综述随着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实践的发展,其理论研究也丰富起来。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属于微观层次范畴,通过研究信息资源的规律,以科学地指导企业信息资源的组织、规划、协调和调控。本文拟梳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流派、发展历程、体系结构、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研究状况。 1理论派别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论述可以概括为以下派别: 1.1信息学研究流派信息学研究流派是现代信息管理学的开创者,它集成和发展了几千年来文献管理思想。霍顿的《信息资源管理》是一部以信息资源为逻辑起点的信息资源管理专著。[1]霍顿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对信息资源实施规划、指导、预算、决算、审计和评估的过程。在克里斯和高、怀特、伍德、莱维坦等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信息资源研究发展迅速。国内,霍国庆教授在企业信息资源的集成管理、战略管理研究方面成果突出。北京大学秦铁辉教授从企业文献、网络、实物和人际等信息资源的特点、获取途径和利用方法角度研究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2]信息学研究流派主要研究企业各种类型信息资源的采集、分类、组织、检索与传递。该流派逐步建立独立的理论体系,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较高,引领着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脉搏。 1.2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流派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流派以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管理信息系统技术为代表。早在20世纪30年代,柏纳德强调决策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时就已提出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思想,而计算机应用于管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最早形态。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的D.胡塞因和K·M·胡塞因的理论是计算机资源管理理论,[3]其核心是信息系统的开发、管理和计算机在工商企业领域的应用问题,它又被称为“管理中的信息系统理论”。为促进研究,国外有专门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杂志如管理信息系统杂志,管理信息系统季刊等。国内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多。如郑继芳从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建立过程及社会功效等入手研究企业信息资源管理。[4]管理信息系统流派主要研究如何采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管理。不过该流派局限于技术角度,应该弥补人文、社会视角的盲点,其基础理论问题还有待深化。 1.3商业管理研究流派商业管理研究流派源于经管界,将信息视为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从经济效益方面进行管理。1983年,美经济学家保罗·罗默提出,应把信息看作与劳动力和资金一样重要的生产要素。罗伯特、巴罗和英经济学家莫里斯也认为信息和知识与一般的有形资产不同,应特别重

员工培训外文文献综述

员工培训外文文献综述 第 1 页 目录 1、Literature Research ............................................................... ......................................................................... 2 2、外文文献翻 译 ..................................................................... ................................................ . (5) 1、Literature Research Employee training needs theoretical guidance of staff training in the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of ambiguity, will lead to blindness training .The guiding theory of employee training, with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expansion of business scale and gradually developed. First,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staff skills training The late 19th century, early 20th century, the United States such as Taylor and Gilbreth first to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training.Taylor is the father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theory, and his major works include "piecework" system, "Plant Management", "scientific management principles and methods",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so on.As the results of his theory first time in history of science from the experience up.He found that the main reason for low productivity workers are lack of training, Without the correct operation method and

合作学习研究文献综述

合作学习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完善 ,合作学习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多专家学者对合作学习进行了大量而广泛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与研究,本文试就这合作学习研究方面做一综述。 关键词:合作学习概念理论基础现状与问题分析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并于80年代后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的合作学习,在80年代被介绍到了我国,90年代在一些学校中开始采用,但真正在我国引起重视还是在新世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之后。《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中也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这次改革促使国内越来越多的教育人士关注合作学习, 中小学的教师和学生几乎都能对合作学习有比较准确的认识, 课堂中越来越多的师生从合作学习中受益。笔者在中国期刊网以“合作学习”为关键词搜索到2001 年至今的论文2110余篇, 可见其影响的广泛。 一、关于合作学习的概念 关于合作学习的定义有很多,以下是国内外若干代表性的合作学习定义: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教授斯莱文认为 ,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根据他们整个小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著名学者,合作学习的主要代表人物约翰逊兄弟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美国肯塔基大学嘎斯基教授认为 ,合作学习是为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 ,由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合作与互助的学习活动。英国著名学者赖特认为 ,合作学习是学生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在小组中共同学习的学习环境。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沙伦博士认为 ,合作学习是组织和促进课堂教学并以自主与合作为基本特征的一系列教学方法的总称。[1]我国以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王坦在《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中提出的定义较为权威以及达成了共识“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2]

国外培训理论文献综述

国外组织培训理论文献综述 西方培训理论最早源自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在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自泰勒后各种培训理论相继产生并运用于实践。从最早的改变行为方式培训理论,到需求培训理论、资本培训理论、集体培训理论、终身教育培训理论等,从各个不同的角度阐述并丰富了现代培训理论体系。其中,资本培训理论、终身教育培训理论的提出对现代培训理念有着深远的影响;分析与评估培训理论,包括培训需求分析理论和培训效果评估理论,阐述了培训的内容;改变行为方式培训理论、集体培训理论则描述了培训的方式。上述各种培训理论对培训实务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指导意义,当今,资本培训理论和终身教育培训理论的影响比较大。 泰勒指出,健全的人事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使工人的能力同工作相适应,企业管理的责任在于为雇员找到最合适的工作,培训他们成为第一流的员工,激励他们尽最大的力量来工作。对于如何使工人成为第一流工人,泰勒不同意传统的由工人挑选工作,并根据各自的可能进行自我培训的方法,而是提出企业要主动承担这一责任,科学选择并不断地培训工人。泰勒指出:“管理的责任是细致地研究每一个工人的性格、脾气和工作表现,找出他们的能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发现每一个工人向前发展的可能性,并且逐步地系统地训练,帮助和指导每个工人,为他们提供上进的机会。这样,使工人在雇佣他的公司里,能担任最高、最有兴趣、最有利、最适合他们能力的工作。这种科学地选择与培训工人并不是一次性的行动,而是每年要进行的,是管理人员要不断加以探讨的课题。”泰勒还指出:甚至在已知的最原始的工种上,也有一种科学。如果仔细挑选了最适宜于干这类活计的工人,而又发现了干活的科学规律,仔细选出来的工人已培训得能按照这种科学去干活,那么所得的结果必然会比那些在“积极性加刺激性”的计划下工作的结果丰硕得多。可见,培训对任何一种工作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资本培训理论的代表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人的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土地、资本等占有量的增加具有同等甚至更强的功能。早在20世纪60年代舒尔茨就通过对农业经济及战后德日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得出一个创新性结论:在现代社会,人的素质(知识、经验、技能和健康等)的提高,对社会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比资本和劳动(指非技术性劳动)的增加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而人的知识才能基本上是投资(特别是教育投资)的产物。依据此理论,不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企业的一种消费,而应视同为一种投资,这种人力资本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而且人力资本投资不再是边际收益递减的,而是边际收益递增的,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加里·S·贝克尔认为,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学习新技术,能增加工人身上人力资本的存量,如果再加上培训,就会使人力资本存量继续增加更多。他还指

国内外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的评价

国内外幼儿园安全教育 管理的评价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国内外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的评价幼儿期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基础的时期,让幼儿有一个幸福、快乐、健康、安全的人生是所有家长和老师们的美好愿望。幼儿期的健康发展是孩子今后发展的根本基础,但由于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贫乏,自我保护能力有限,缺乏防范的基本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弱,因此幼儿期是人一生中最容易出现事故和危险的时期。幼儿园的安全一直以来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我国的幼儿园在安全问题上做的不是很好,多发事故,国外的一些幼儿园在安全教育方面有可借鉴的地方。 一.安全教育的前提--环境创设 日本、美国等相关部门都曾做过调查统计,表明儿童受伤种类一般有:骨折、挫折伤、擦伤、扭伤等,而事故发生地点最频繁的就是户外活动场地、游戏设施等处,例如滑梯、秋千、攀登架等。他们对这些事故高发场地及设施等所采取的对策,是尽量保证有足够的场地与设施供孩子们户外活动使用,也尽量维持设施能提供给孩子以运动经验获得的功能,创设充满“危险”的环境,让孩子亲身体验这些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活动场地、游戏设施的危险性,或在恰当的时候给孩子以适当的安全提醒。美国幼儿园的户外活动操场多是采用橡胶木之类质了的材料,但同时也有适合幼儿开展不同活动的不同地面,如草地、水泥地、沙地等。他们非常重视安全检查工作,因为他们认为

在现在看上去安全的环境设施不一定在一周后甚至24小时后还是安全的,因此他们有每日每周每月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工作。在《美国幼儿园环境安全评估标准》中,结幼儿园的各项安全工作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作为安全检查的参照。 日本幼儿园中的绝大部分户外活动场地采用了硬沙土地,以减少摔倒后的损伤程度;单杠、爬竿等攀爬类设施下面垫上塑胶垫子;秋千周围设置围栏或用白线标示,以提示孩子秋千摆的安全位置。他们的一些环境创设似乎又故意增加了危险因素,有尖尖屋顶的小房子用来给孩子攀爬,两棵高高大树之间的有着大漏洞的绳网也是允许孩子爬越的环境,他们更多的是用原木类的材料做成的设施,一些堆成的小土坡,自然生长的草地,国外很多幼儿园的活动场地都非常有限,但他们在环境创设上注重为儿童创设一种自然用绳索吊在树上自制的秋千等等,这一切都力图让幼儿与自然相亲近,获得人与自然的交往体验。他们认为儿童不是启示生活于纯封闭、安全无危险的环境中的,只有让他们在充满危险的自然环境中去冒险,去体验,才能积累具体的经验教训,形成防御危险的意识和能力;而这种自然的环境也减少了像塑胶等化学制品可能造成的污染。 二、安全教育的实施者--教师

国际贸易理论文献综述

国际贸易理论文献综述 摘要: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国际贸易理论两个主要阶段。新国际贸易理论随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而兴起, 它不断将新的经济学概念引入国际贸易研究领域, 从纵深角度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古典经济学时期,对国际贸易的解释居于主导地位的理论是斯密的绝对优势和李嘉图外生技术比较优势学。亚当斯密认为,各国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形成国际分工,使两个国家生产相同产品时存在生产成本差距,各国按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国际分工开展国际贸易。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在容纳了斯密的绝对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任何商品的价值都取决于它的劳动成本,由于产品在两国市场上的相对价格是不同的,只要两个国家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不一样,那么这两个国家之间就存在着贸易的可能性。 1933年俄林在他出版的《地区间贸易和国家贸易》书中吸收了他的老师赫克歇尔的观点,建立了要素禀赋理论。该理论认为各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不同引起供给能力不同,进而引起生产率的差异,也就是说,影响商品成本高低的是生产资源的相对丰裕度,如果一国某种资源的供给相对比较充足,其价格就会相对比较低,因而生产时要大量使用这种资源的商品的成本就会比较低。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对国际贸易格局的预测是:各国出口那些密集使用它们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那些密集使用它们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这样,根据要素禀赋理论,贸易应该在资源差异最大的那些国家之间发生,如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发生。而且这一理论的分析是建立在一般均衡分析的基础上的。至此,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最终形成了。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一般来说有两个核心:即比较成本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由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优势来自于技术和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则认为相互依赖的多种生产要素的差异即资源相 对丰裕度是比较优势的源泉,因此要素禀赋学说是对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相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深化和发展。传统贸易理论此后的半世纪一直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占绝对统治地位。 二、传统贸易理论遭到的挑战与新贸易理论的萌芽 传统贸易理论遭遇来自实践的挑战有三个方面: 一是里昂惕夫之谜。1953年,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根据赫一俄贸易理论,用他所创立的投人产出分析方法,对美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进行了验证,结果却得出了与要素禀赋理论完全相反的证的结果却正好与此相反,美国出口的商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则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之后结论,从而引起了轰动。按照要素禀赋理论,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实际验证的结果正好与此相反,美国出口的商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则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之后,西方方经济学界掀起了狂热的解释浪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二是比较优势陷阱。随着国际贸易深化,人们发现,以比较优势理论作指导,执行比较优势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出现了贸易条件恶化和贫困化的现象,以此诞

国外文献综述

近年来,政府回应性成为政府治理领域的热点问题,国外学者对政府回应问题的研究是在传统公共行政向现代公共行政的过渡中逐步发展起来的。随着西方行政改革序幕的开启,民众参与和影响政府决策、要求政府回应其愿望,变成了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政府的回应性也就开始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最初,西方学者一般都没有把政府回应性作为专门的问题进行研究,而是将它同民主行政理论的研究相结合。这种研究主要集中于传统公共行政对官僚制的批判。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和各国政府改革的不断推进,政府回应方面的研究成为西方学者研究政府行为的主要路径之一。至今为止,西方学者在政府回应方面有很多著述,研究角度较为广泛,总体来说也比较成熟,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政府回应概念的研究。克林格勒和纳尔班迪认为政府回应意味着政府能够积极地反映并回答通过民选官员表达出来的公民意志。1公共管理学者格洛威斯塔林认为,回应是指公共组织快速了解民众的需求,不仅“回应”民众先前表达的需求,更应洞识先机,以前瞻主动的行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罗伯特丹哈特从民众偏好的角度认为回应性是指体系促进官僚的决定与社会或者声称代表民众的官员的偏好相一致的程度。2第二,研究政府回应性的重要性。罗森布鲁姆、克拉夫丘克、登哈特等西方学者都在公共管理研究中强调了政府回应的重要性,认为提高政府回应是政府责任的体现。美国学者格罗弗·斯塔林在其代表作《公共部门管理》一书中提到,“公共管理责任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回应。回应是指一个组织对公众提出的政策变化这一要求作出迅速反应,也可以说是政府对公众所提要求作出超一般反应的行为。他认为,某些时候回应可以是政府首先主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甚至是首先确定问题的性质,回应应当在回应程度、产品、价格、促销、分销方面建立以顾客为中心的政府”。3欧文·E·休斯指出:“回应性是责任机制的一部分,回应性的增强可以促进责任机制的改善,而责任机制的完善又可以促进回应性的提高。4”美国学者戴维罗森布鲁姆和罗伯特克拉夫丘克认为应将公众纳入到公共行政之中,通过政府与公众的互动能有效提升政府的代表性、回应性和责任性。第三,对政府回应在实践层面的研究。意大利学者马可尼的《意大利公共行政改革与面向公众的回应性》研究如何提高政府回应性所进行的政策制定、行政程序改革、公共服务的改进。美国纽约大学的赛义杰的《政府失败:结合体、回应性和立法行为》从政府失败的角度来研究政治回应,他认为政府失败的原因之一是回应性的缺乏和回应机制的不完善。韩国学者朴姬奉在其《韩国地方自治过程中的市民参与、满意度和政府回应》中从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角度来研究政府回应,他将韩国的政府回应与其他政治因素进行比较,他认为市民在政府决策过程中的参与提高了政府的合法性和人们对决策的理解,但是市民参与却不能影响政府的回应性和有效性。 1[美]罗纳德.克林格勒,约翰.纳尔班迪,孙柏瑛等(译).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战略[M].北京:中人民人学出版社,2001.135. 2[美]罗伯特·丹哈特,扶松茂,丁力(译).公共组织理论[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美]格罗弗·斯塔林:《公共部门管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132. 4欧文·E·休斯,张成福等(译)公共管理导论北京:中人民人学出版社,2007.57.

国外著名教育理介绍之二

国外著名教育理介绍之二

————————————————————————————————作者:————————————————————————————————日期:

国外著名教学理论介绍之一——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美)布鲁纳(J.S.Bruner) 产生的主要背景: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美国的教育改革受到影响。 理论要点: 1.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教学过程的中心。 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学科更容易理解。“基本”指获得广泛新知的基础;“结构”指基本概念、原理及相互联系。学习有两种迁移:特殊迁移与原理和态度的迁移。用简化的方式储存在记忆中,可使记忆具有“再生性”特征。2.提倡早期学习。 任何学科都可以用某种理智的方法,有效的教给处于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学生。以困难为理由,把重要的教学往后推迟,往往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3.教学原理方面的四个原则: A 动机原则——满足社会需求愿望的外来动机作用短暂,而内在动机能起长效作用。学习的好奇心、胜任感、互助欲是学习的三种基本内在动机。 在实施方面要做好三点: (1)激活工作:设计“具有最适合的不确定性”的学习课题。 模棱两可的情况最可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2)维持工作:探索活动被激发出来,就要维持,这取决于对教学过程的制。要使学生相信,成功的可能要超过失败,要培养学习的自信心,和独立做出决定与行动的能力。 (3)方向性工作:把注意力引向完成学习项目的主要方面。 B 结构原则——将知识组织起来的最理想方式是建立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的再现形式有三种: (1)表演式:一组动作; (2)肖像式:简化的图解、知识树、系统图; (3)象征性:符号。 以上分别体现出结构的再现性、经济性与有效性。 C 程序原则——学生学习知识所遇到的材料的序列,就是教学的序列。 处理好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学生智慧发展二者关系,以确定最有效的序列。决定学习序列的因素:学习速度(要考虑认知的紧张度)、抵制遗忘的作用、旧知识迁移到新情况的可能性、知识再现的形式、有利于经济和有效地掌握知识。 D 反馈强化原则——没有反馈就没有教学。 基本要求为:(1)时间及时:过早则增加记忆负担,过晚则无指导作用; (2)具有不在思维定势和焦虑状态的条件:先退出状态,方可 进行矫正,否则矫正性信息无效; (3)处理方式:矫正不超出学习者的能力范围。 4.发现学习。其教学模式为: (1)带着问题观察具体事实; (2)建立假设; (3)形成抽象概念:组织讨论和求证,以形成结论,提炼一般性原理或规律;(4)把原理应用到新的情景中去:运用于实际,接受检验和评价的过程,也是运用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

员工培训参考文献及员工培训外文文献翻译汇编

员工培训参考文献及员工培训外文文献翻译 员工培训参考文献及员工培训外文文献翻译参考文献[1] 黄维德.刘燕人力资源管理实务[M].上海: 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167-198. [2] 王伟强. 员工培训木桶理论〆重在分清主次[DB/OL] [3] 刘东.家族企业以及经济的文献[DB/OL] [4] 许玉林. 绩效管理[C]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54-256. [5] Gary. Desler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6th edition) [M]. Beijing〆People's University of China Press 1999 : 213-397. 六维[6] 王丽娟译.员工招募、面试甄选和岗前引导[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123-178,301. [7] 张易. 国有企业的家族化[A], 浙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01-01:45 —49. [8] 王伟. 员工培训误区面面观[DB] [9] 王先庆. 现代零售丛书-零售企业员工培训[J] 广东: 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8月:32-75. [10] 湛新民.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J]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86-103,233-262. [11] 谢晋宇. 企业员工流失[C] ,广东:经济与管理出版社,1999年3 月.132-162. [12] 任少葱. 以企业战略为中心建立科学的员工培训体系[D]. [13] Raymond A .Noe R. Hollenbeck, Barry Gerhart,Pateick M. Wright,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3rd Ddition, Beijing, Qinghua University Press, October 2003 . [14] Germany gan P. Enterprise management personnel quality and capacity factor Empirical Study P19-31. [15] https://www.360docs.net/doc/5712093998.html,tash.Control of Enterprises Training 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2003. 1 培训的过程1.1 导言〆培训和响应培训就是给新雇员或现有雇员传授其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需基本技能的过程。因此,培训可以是给一个机械工演示如何操作他的新机器,也可以是向一个推销员示范怎样卖出公司产品、或者是向一个新的主管讲授如何和员工面谈、如何评价员工等等。然而不管是何种培训,它的目的就是为员工提供胜任其目前从事工作所必需的技能。而员工和管理人员开发则是一种长期的培训。其目的就是开发现有和未来的员工以胜任将来出现的工作,或者是解决有关组织的问题,例如部门间信息交流不畅问题。培训和开发所使用的方法通常是相同的,但二者之间还是有一定程度区别的。实际上,现在培训的目的比过去要广泛得多。在过去,大多数公司习惯于强调生产过程的培训,主要是传授给员工从事工作的必要的专门技能,比如,培训装配工焊接线路或培训教师制定课程计划。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培训和开发的程序及其目的都发生了变化。现在的管理者不得不适应快速的技术变革,不得不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以保持竞争力。然而提高质量常需补习式的教育培训,质量改善计划要求员工具有重要的思考关键问题的技能、绘制图表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同时员工也必须会运用或能获得团队建设、决策以及沟通方面的技能。同样,由于企业不断地进行技术改进,这就需要企业员工接受相关技术和计算机技能方面的培训(比如桌面排版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另外由于竞争愈来愈激烈,因而需要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管理者已越来越依赖于顾客服务培训,这样员工与顾客打交道时,该培训能给企业员工提供更为有效的工具和技能,比如有效的倾听技能。总之,这样从纯粹生产过程转变过来的可以很好地解释下面的问题,即在最近一年为什么每个生产工人平均接受的培训为37小时,而在上一年培训时间却仅为31小时。 1.2培训和开发过程的五个步骤一般地,我们认为一个典型的培训或开发计划是由五个步骤组成的。第一步是需求分析阶段,它的目的是确定某项工作所需技能,分析将要受训者的技能和需求,并且制定具体的、可测量的知识和绩效目标(在这里,要确保绩效欠缺可以通过培训得到补足。但这种欠缺不是由于低工资带来的低士气所引起的)。第二步是指导设计阶段,要编写制订出培训计划的实际内容,包括工作手册、训练和多种活动。第三步是培训计划有效性的论证阶段、在此期间让一小部分有代表性的员工检查培训计划并找出其中的缺点和不足。第四步是计划实施阶段,本阶段按本文以及下一节所提到的(例如,在岗培训或程序化学习)方法进行培训。最后是培训的评估与跟踪检查阶段,在此要评价培训计划的成败得失。培训和开发过程的五个步骤〆l、需求分析(1)确定为提高工作绩效和生产力所需的具体工作技能。(2)对接受培训的员工进行分析,确保培训计划不仅与他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文献综述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文献综述 近年来,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已经让位于把学生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逐渐流行。 当前国内外各级各类学校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能否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为特点的教学模式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内外的许多教育工作者、教育学家、教育技术专家多年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建构主义理论正是这种努力所取得的主要理论研究成果。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教育应用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其影响。本文就建构主义的历史和现状做一些阐述。 一、建构主义的发展历史 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科恩伯格、斯滕伯格、卡茨、维果斯基。 皮亚杰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认知个体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 在皮亚杰的“认知结构说”的基础上,科恩伯格对认知结构的性质与发展条件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作了认真的探索;维果斯基提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维果斯基认为,个体的学习是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社会可以为个体的学习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维果斯基区分了个体发展的两种水平:现实的发展水平和

国内外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机制现状研究

国内外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机制现状研究 学业评价是教育评价研究的子課题之一,开展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研究不能脱离教育评价研究的现有基础。现代学业评价理论起源于西方,世界发达国家都建立了严格的学生学业评价制度和体系,且参与主体多样。我国对学业评价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关于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的研究主要围绕五大主题开展。 标签:中西比较;职业教育;学业评价 学业评价是教育评价研究的子课题之一,开展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研究不能脱离教育评价研究的现有基础。现代学业评价理论起源于西方,我国对学业评价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最初以译介国外文献为主。20世纪90年代之后开始对学业评价的方法技术、操作模式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学业评价在实践中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在学业评价研究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学者们在学业评价的一些基本问题上也达成了一些共识。例如,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学业评价的模式主要可以划分为目标取向模式、过程取向模式和主体取向模式,学业评价的功能在于诊断、反馈、定向、证明和教学。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学业评价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学业评价的功能不同可以划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根据学业评价的价值标准不同可以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自我评价,根据评价方法的不同可以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一、国内关于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情况的研究 对近1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发现国内外关于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的研究主要围绕五大主题开展,分别为:学业评价的价值取向、学业评价的历史、学业评价的问题及对策、能力本位评价、真实性评价。 (一)国内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的价值取向研究与历史研究 学业评价的价值取向是指学业评价活动中所体现的价值观。由于职业教育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人们对职业教育的本质的理解不同,所持的评价观也就不同。从国内外学者对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的研究来看,主要分为:“由学科走向实践”和“知识本位一能力本位一素质本位”两种观点。 历史上关于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完整论述非常匮乏,相关记录也都散落在有限的史实记载中。冯晓沛和胡克祖就对我国传统学徒制中的学生学业评价进行了研究,他们分别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功能、评价方式等几个方面总结了其特点:传道授业的父亲、师傅、工师和职官是其评价主体;评价的内容不仅包括学徒制作的具体产品,同时还包括学徒的品性、态度、道德等多个方面;古代学徒制中的学业评价其功能主要在于监督指导,奖优罚劣;对学徒进行评价的

国内外卓越教师计划文献综述培训资料

国内外卓越教师计划 文献综述

国外卓越教师内涵与培养文献综述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国际间的竞争总体上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从根本上来说其实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最终要通过教育来实现,由此一来,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卓越人才呼吁卓越教师,20世纪80年代以来,“培养卓越教师”逐渐成为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普遍共识,也成为各国政府、社会公众以及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广泛关注的焦点。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收集整理,旨在了解与该领域相关的研究成果,分析当下该领域的研究现状。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笔者将目前的已有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国外各个国家有关卓越教师计划的建立与发展,这里主要介绍了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卓越教师计划的发展历程;第二,收集国外学者关于卓越教师的内涵理解与把握,旨在分析各个国家在国外卓越教师内涵理解上的异同点;第三,主要是分析国外各个国家对于卓越教师培养途径的选择。 一、国内外卓越教师计划 1999 年,澳大利亚政府创建《21 世纪教师》( Teachers for the 21st century) 计划,意在提高澳大利亚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努力追求教育的卓越及公平,使学生的学习成就得到提高。2001 年,新加坡出台《教师事业发展计划》( Teachers’ career development plan),旨在鼓励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也为新加坡教师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保证。2007 年,日本颁布《教育职员正法》( Staff education amendment act),以法律的形式对教师提出要求,旨在提高教师必要的资质和能力,使教师能够习得最新的知识及技能,做到自信、自豪地从教,从而赢得社会的尊敬和信赖。(李贵安,2016)2011 年,英国出台《培

国内外教学评价比较

试述化学教学评价改革的三个动向 随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高潮的掀起,各地都在认真研究学科教育评价的改革问题。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思考学科教育评价的同步改革,化学学科也不例外。 要进行学科教学评价改革,必须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传统的学科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形式单一,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它把教育评价的甄选功能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将教育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忽略了;它过份体现了常模参照评价的性质,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且把评价对象完全排除在评价之外,造成评价双方的对立紧张关系。同时传统的学科教育评价过份强调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落实,强烈表现追求学科专门技能的细分化、精确化和熟练化的倾向,以至于智商再高的学生如不经过长时间的“题海”训练,休想在这种考试中获得高分,而且考试评价很少对学生提出创新精神的要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发展性学力。 改革学科教育评价的思路可以借鉴美国学者枯巴(E.Guba)和林肯(Y.S.Lincoln)的“第四代教育评价”的观点[1]。1989年他俩撰写的专著《第四代教育评价》分析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前三代教育评价的三个严重不足,即:(1)往往把评价对象及其他一切有关人员排除在外,不予考虑;(2)把自己的价值观作为评价工作的唯一标准而不考虑其他价值观的存在;(3)过份强调了科学实征主义的所谓科学方法的应用。这三个不足在我国传统教育评价中同样表现得非常明显。针对上述不足,他们提出了自己的教育评价观念,即:(1)评价描述的仅是关于评价对象的一种主观性认识;(2)评价应十分重视对不同评价价值体系的认识,并对他们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协调,最后形成公认的一致看法;(3)评价结果是人们关于评价对象的意见交换与认同的产物,也是参与评价活动的人的物质、心理、社会与文化诸因素整合的结果;(4)应重视评价对象对评价过程的参与,不应让他们完全处于“被告”和“受审”的地位;(5)评价方法上不应采用完全的硬评价[2]方法,而应主要采用应答性资料收集和建构主义的方法。 第四代教育评价的主要观点这些年来已逐渐引起我国教育界的重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针对我国传统教育评价的弊端,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评价理念,我国化学教学评价开始出现了如下三方面的改革动向,值得注意: 第一是“以论题代替部分试题”。过去中学化学教学评价注重客观定量的硬评价,很少含有软评价成份,更没有提供学生发挥创造性才能,表达独立见解的机会。“以论题代替部分试题”,即学生的学习成就不只由闭卷笔试成绩决定,也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