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网络控制系统-图文

微机网络控制系统-图文
微机网络控制系统-图文

微机网络控制系统-图文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微机网络控制系统-图文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微机,网络,控制系统,图文,7章,微机,网络,控制系统,1节,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教育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第7章微机网络控制系统

第1节概述

hxD2型电力机车的控制系统是由微机控制系统、worldFIp网络通信系统和Dc110V电气控制电路组成的。

hxD2型电力机车控制系统的核心控制设备是基于worldFIp网络的微机控制系统,整套微机网络控制系统采用Alstom公司的AgATeTm 系列电子产品。通过在hxD2型电力机车项目上与Alstom公司的合作,国内铁路机车制造行业首次系统引进worldFIp网络通信技术,从而能极大的提高worldFIp网络通信技术在国内的发展水平。

hxD2型电力机车的微机网络控制系统以一节机车为一个单元,包括2组主处理单元mpu1和mpu2、2组远程输入输出模块RIom1和RIom2、4组牵引控制单元Tcu1~Tcu4、2组辅助控制单元Acu1和Acu2、2组司机显示单元DDu1和DDu2、1组制动控制单元bcu组成。整套微机网络控制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充分的可扩展性,可按照用户要求,适当的增加或减少接入FIp网络的电子设备。

hxD2型电力机车的微机网络控制系统向用户提供了完善和强大的机车控制功能,主要的控制功能包括机车控制与监控功能、网络通信功能、牵引控制功能、辅助控制功能、检修维护功能等。

hxD2型电力机车的Dc110V电气控制电路包括有接点电路、列车超速防护设备、列车通讯设备、无线重联控制设备等。实现的功能与既有直流机车控制电路类似,用于提供部分不接入FIp网络的Dc110V 设备的控制功能。

hxD2型电力机车的有接点电路是指控制电源为Dc110V(包括Dc24V)的低压电气控制电路。

hxD2型电力机车的列车超速防护设备、列车通讯设备、无线重联控制设备,在第十一章《运行安全、通信、重联控制系统》中有详

细描述,因此本章不进行介绍。

1

第2节微机网络控制系统结构

hxD2型电力机车的微机控制系统的网络通信基础是worldFIp网络通信技术,由于hxD2型电力机车项目是国内的机车制造行业首次系统引进worldFIp网络通信技术,因此在介绍hxD2型电力机车的worldFIp网络通信系统后,需要介绍worldFIp网络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随后再介绍hxD2型电力机车的微机控制系统。11.1 worldFIp网络通信的原理和结构hxD2型电力机车的网络通信结构

hxD2型电力机车的微机网络控制系统的通信结构分为两级:车辆级通信和列车级通信,对应的FIp网也分为两级:FIp车辆网(FIpV 网)和FIp列车网(FIpT网)。具体的网络拓扑结构见图7-1所示。

unitAunitbTootherlocomotiveDynamicFIpTrain(2medium)mpu1mpu2Dyn amicFIpTrain(2medium)LocoTRoLunITbTootherlocomotiveunitADisplayun itscab1Rs422LocoTRoLunITARs422mpu1mpu2unitbDisplayunitscab2han dlethrottleRIom1RIom1handlethrottleFIpVehiclenetwork(2medium)RIom 2RIom2FIpVehiclenetwork(2medium)maintenanceplugAcu1Acu2bcubcu Acu1Acu2maintenanceplugTcu1Tcu2Tcu3Tcu4Tcu1Tcu2Tcu3Tcu41Tcubya xle1Tcubyaxle1Tcubyaxle1Tcubyaxle图7-1hxD2型电力机车微机网络控

制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图

1.1.1FIp车辆网(FIpV网)

hxD2型电力机车微机网络控制系统的车辆级通信是通过FIpV网进行,通过

2

FIpV网进行通信的设备包括:主处理单元mpu、远程输入输出模块RIom、牵引控制单元Tcu、辅助控制单元Acu、制动控制单元bcu、司机显示单元DDu。同时FIpV网允许增加新的附加设备,以提供新的功能,如gps系统或Tcn接口等。

(1)FIpV网的功能

FIpV网用于实现每节机车内部的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每节机车的FIpV网均采用两路介质冗余设置,以保证网络通信的正常。

FIpV网主要实现下述功能:

?设置RIom、Tcu、Acu、bcu、DDu的参数。?实现mpu与其它设备之间的周期性数据交换。

?实现mpu与其它设备之间的非周期性数据交换(维护用)。?在FIpV网内部提供统一的日期和时间。(2)FIpV网的主要特点?FIpV网用于每节机车内部设备之间的功能和信息交换,每节机车都拥有一个带冗余介质的FIpV网来保证接入FIpV网的各个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每台hxD2型电力机车拥有两套相互独立的FIpV

网。?FIpV网是一个静态地址网,需要人为定义连接在FIpV网内的各个设备的网络地址,以保证设备间的正常通信。

?FIpV网是一个具有冗余功能的网络,它使用双线介质冗余方案,用于增加机车的功能有效性。

?FIpV网的最多允许接入的节点数是32个。

?FIpV网和一套主控-从控装置一起工作,主控设备称为总线仲裁器(bA),FIpV网采用双总线仲裁器冗余方式,在FIpV网络上任意时刻只能存在一个总线仲裁器处于工作状态,另一个总线仲裁器处于热备状态,一旦主总线仲裁器出现故障,备用总线仲裁器能立即投入正常工作。

?总线仲裁器功能由mpu管理(主mpu负责计算机冗余管理)。?FIpV网采用变压器隔离。

?FIpV网的传输速度为铁路机车车辆的专用速率1mb/s。?FIpV网采用曼切斯特编码。

3

?FIpV网使用一个16位的多项式cRc检验和(循环冗余检验和)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FIpV网的基本交换周期为40ms。?FIpV网的总线电阻值120?。?FIpV网的主控设备为mpu1或mpu2。

?在FIpV网的网络终端放置有终端电阻,其目的是:---

使网络终端匹配电缆的阻抗特性;固定导线的电势;消除对线路的影响。

?可以使用一个反射仪来检验机车FIpV网络的质量,反射仪可以提供接入FIpV网络的各个节点的状态。

(3)FIpV网的信息类型

FIpV网的接入只有总线仲裁器能够管理,总线仲裁器负责安排信息交换。交换的信息包括周期性变量(确定性交换)或非周期性信息(非确定性交换)。

对于周期性数据,其大小在1~128字节之间,总线仲裁器使用一个包含数据所有标志符的表,将数据在预定的时间传送至网络,以安排数据交换。

对于非周期性数据,本类数据在周期性数据交换之间的网络空闲时间内传送。每条数据的大小不超过256字节,它通过源地址和存储器地址识别(点到点传送)。

(4)FIpV网的传输介质

FIpV网的传输介质为所有连接在FIpV网络内的设备提供冗余设计,相应的生产者/消费者规则如下:

?对于生产者,所有的数据按两种介质系统地发送。?对于消费者,要考虑的是第一个到达的数据。在下列情况下,一种方式是无效的:?超过门槛值后的时间内收到的结构错误率。?当发送时,检测到介质的调整丧失。

如果丧失了一个传输介质,数据将在另一个传输介质中传送,并由系统记录下故障。

4

如果两个传输介质全部丧失,则FIpV网络将重新使两种传输介质生效以传送信息。如果还是没有消费者能够读取数据,会有一个能发现生产者缺失的敏感机械设备帮助每一个消费者发现它。发现生产者缺失后,每一个消费者把数据的故障值定义为系统的安全值。

(5)数据的传输有效性

除了cRc校验,传送数据的有效性由数据的状态(刷新状态和敏感状态)来加强。

敏感机制允许消费者的部件FullFIp2芯片控制网络上的FIpV网的存在。敏感装置的状态由消费者的FIp部件产生。这个状态用于检测网络上无数据时的超时情况,并通知消费者数据内容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更新了。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使用定义为系统安全值的数据故障值。

刷新机制允许生产者的FullFIp2芯片控制数据在发到FIpV网络前已经由应用软件更新了。这个状态是发送到消费者的数据的特殊信息。它由消费者读取,并允许应用定义为系统安全值的数据故障值。

(6)FIpV网络地址

每节hxD2型电力机车的各个节点设备的网络地址如表7-1所示。

机箱名称mpu1机车中央控制单元mpu2轴1的牵引控制单元轴2的牵引控制单元轴3的牵引控制单元轴4的牵引控制单元Tcu10111010b十进制00十六进制00FIpV网的地址0和1必须分配给mpuFIpV地址功能备注Tcu2120cTcu2130DTcu2140e5

最后,小编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请多谅解,更多相关的文章正在创作中,希望您定期关注。谢谢支持!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单闭环直流电机调速系统

1 设计目的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是集微机原理、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电子电路、自动控制系统、工业控制过程等课程基础知识一体的应用性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的理解,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思路,以及对相关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融会贯通,提高运用已有的专业理论知识分析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培养独立自主、综合分析与创新性应用的能力。 2 设计任务 2.1 设计题目 单闭环直流电机调速系统 实现一个单闭环直流电机调压调速控制,用键盘实现对直流电机的起/停、正/反转控制,速度调节要求既可用键盘数字量设定也可用电位器连续调节,需要有速度显示电路。扩展要求能够利用串口通信方式在PC上设置和显示速度曲线并且进行数据保存和查看。 2.2 设计要求 2.2.1 基本设计要求 (1)根据系统控制要求设计控制整体方案;包括微处理芯片选用,系统构成框图,确定参数测围等; (2)选用参数检测元件及变送器;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包括输入接口电路、逻辑电路、操作键盘、输出电路、显示电路; (3)建立数学模型,确定控制算法; (4)设计功率驱动电路; (5)制作电路板,搭建系统,调试。 2.2.2 扩展设计要求 (1)在已能正常运行的微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础上,通过串口与PC连接; (2)编写人机界面控制和显示程序;编写微机通信程序;实现人机实时交互。

3方案比较 方案一:采用继电器对电动机的开或关进行控制。这个方案的优点是电路较为简单,缺点是继电器的响应时间慢、机械结构易损坏、寿命较短、可靠性不高。 方案二:采用电阻网络或数字电位器调整电动机的分压,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但是电阻网络只能实现有级调速,而数字电阻的元器件价格比较昂贵。更主要的问题在于一般电动机的电阻很小,但电流很大;分压不仅会降低效率,而且实现很困难。 方案三:采用由电力电子器件组成的H 型PWM 电路。用单片机控制电力电子器件使之工作在占空比可调的开关状态,精确调整电动机转速。这种电路由于工作在电力电子器件的饱和截止模式下,效率非常高;H 型电路保证了可以简单地实现转速和方向的控制;电子开关的速度很快,稳定性也极佳,是一种广泛采用的PWM 调速技术。 兼于方案三调速特性优良、调整平滑、调整围广、过载能力大,因此本设计采用方案三。 4单闭环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 4.1单闭环调速原理 4.1.1 闭环系统框图 4.1.2 调速原理 直流电机转速有: 常数Ke Ka 不变,Ra 比较小。 所以调节Ua 就能调节n 。 n n I K R K U K R I U n d d a e e d ?-=Φ -Φ=-=0φa a a U I U ≈-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流水灯控制系统.doc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流水灯控制系统 姓名 :XX 学院:物理电气信息学院 班级: 2010 电子 姓名 :12010245

流水灯控制系统 一、设计内容: 本课程设计选用8086 对 8255A的 A口控制来实现模拟流水灯功能的 实现。编写相关程序,通过proteus仿真软件来实现我名字“安亮” 两个字的闪烁,“安”字接 8255 的 A 口的 P0,“亮”字接 A 口的 P1。先让“安”字和“亮”字同时点亮,再让两个字同时暗,接着让“安”字点亮,再让“亮”字点亮,然后让“安”字和“亮”字同时亮暗闪 烁八次,再跳到开始,以此循环。 二、设计目的: 1、了解流水灯的基本工作原理 2、熟悉 8255A 并行接口的各种工作方式和应用 3、利用 8255A 接口,LED 发光二极管,设计一个流水灯模拟系统,让我的名字“安亮”两个字按一定规律点亮。 三、实验原理 在 8086 系统中,采用 16 位数据总线,进行数据传输时,CPU

总是将低 8 位数据线上的数据送往偶地址端口,而过高8位数据线上 的数据送往奇地址端口反过来,从偶地址端口取得的数据总是通过低 8 位数据线传送到CPU,从奇地址端口取得的数据总是通过高8 位数据线送到 CPU。在 8086 系统中,将 8255A的 A1端和地址总线的 A29255A 在对 CPU并且,相连, A1 端和地址总线的 A0 的 8255A 而将相连, 的端口进行访问时,将地址总线的 A0 位总是设置为 0。本课程设计通 过对 8255A 的 A 口控制来实现模拟流水灯功能的实现。“安”接 A 口 的 P0,“亮”接 A口的 P1,实现两个字按一定规律的一个闪烁。 8255 的内部结构 255A 内部结构由以下四部分组成:数据端口A、B、C;A组控制和 B 组控制;读 / 写控制逻辑电路;数据总线缓冲器。 端口 A:包括一个 8 位的数据输出锁存 / 缓冲器和一个 8 位的数据 输入锁存器,可作为数据输入或输出端口,并工作于三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洗衣机控制系统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洗衣机控制系统设计 设计者: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学号:

一课程设计的意义 1.1 洗衣机的发展状况概述 1.洗衣机的发展史 洗衣服是每个家庭都无法逃避的家庭劳动。洗衣机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相当大的方便,它的普及大大降低了大多数家庭的体力劳作。 1858年,美国人汉密尔顿·史密斯制成了第一台洗衣机。1874年,美国人比尔·布莱克斯发明了第一台人工搅动式洗衣机,使得“手洗时代”受到了挑战。1910年美国人研制出了第一台电动式洗衣机。1922年美国玛塔依格公司生产出了第一台搅拌式洗衣机。1932年美德克斯航空公司研制成功了第一台前装式滚筒式洗衣机,这台机衣机能够使洗涤、漂洗、脱水三个步骤在同一个滚中操作。与此同时,世界各地也相继出现了洗衣机。洗衣机工业快速迅猛地发展起来。 1937年第一台自动洗衣机问世。1955年日本研制出波轮式洗衣机。60年代日本出现了半自动洗衣机。70年代生产出了波轮式套桶全自动洗衣机。70年代后期以电脑控制的全自动洗衣机在日本问世。80年代“模糊控制”开始应用于洗衣机中,使得洗衣机能够通过模糊控制使洗衣机操作更加简单,实现智能化。近半个多世纪里,在工业发达国家,全自动洗衣机技术得到广的应用,其年总产量及社会普及率均以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2.我国洗衣机的发展现状 洗衣机在中国起步较晚,1978年才开始正式生产家用洗衣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于洗衣机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进入80年代后,中国洗衣机行业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形

势。目前,洗衣机在我国城市甚至广大农村已得到大围的普及。中国洗衣机市场正处于快速更新换代阶段,市场潜力巨大,随着家用电器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人们对于洗衣机的期望也越来越高。1983年,中国洗衣机产量由1978年的400台增至365万台。此后全国各处都大规模的引进国外先进洗衣机技术。中国的洗衣机发展突飞猛进,先进技术的引进、吸收和创新,极促进了中国洗衣机的生产能力和产业质量。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洗衣机年产量已位于世界第一,将近为世界总年产量的四分之一。 1.2课程设计的意义 课程设计进一步锻炼同学们在微机原理应用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计算机科学在应用上得到飞速发展,因此,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必须紧密联系实际: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更要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面对一个实际问题,如何去自己收集资料,如何自己去学习新的知识,如何自己去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通过实践不断地去分析和解决前进道路上的问题。《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是我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微机系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掌握常规芯片的使用方法、掌握简单微型计算机应用系统软硬的设计方法。 二洗衣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2.1 设计容 系统设计并建立一个由微机控制的洗衣机控制系统,并完成: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 超前滞后矫正控制器设计 姓名: 学号: 10级自动化 2013年12月2日

《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任务书 指导教师签字: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2013年11 月25 日

1.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 1.1实验要求 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01.0)(11.0(100 )(++= s s s s G ,采用模拟设 计法设计数字控制器,使校正后的系统满足:速度误差系数不小于100,相角裕度不小于40度,截止角频率不小于20。 1.2系统分析 (1)使系统满足速度误差系数的要求: ()() s 0 s 0100 lim ()lim 100 0.1s 10.011V K s G s s →→=?==++ (2)用MATLAB 画出100 ()(0.11)(0.011) G s s s s = ++的Bode 图为: -150-100-50050 100M a g n i t u d e (d B )10 -1 10 10 1 10 2 10 3 10 4 P h a s e (d e g ) Bode Diagram Gm = 0.828 dB (at 31.6 rad/s) , P m = 1.58 deg (at 30.1 rad/s) Frequency (rad/s) 由图可以得到未校正系统的性能参数为: 相角裕度0 1.58γ=?, 幅值裕度00.828g K dB dB =, 剪切频率为:030.1/c rad s ω=, 截止频率为031.6/g rad s ω=

(3)未校正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024******** 0.20.40.60.811.2 1.41.61.8 2Step Response Time (seconds) A m p l i t u d e 可以看出系统产生衰减震荡。 (4)性能分析及方法选择 系统的幅值裕度和相角裕度都很小,很容易不稳定。在剪切频率处对数幅值特性以-40dB/dec 穿过0dB 线。如果只加入一个超前校正网络来校正其相角,超前量不足以满足相位裕度的要求,可以先缴入滞后,使中频段衰减,再用超前校正发挥作用,则有可能满足要求。故使用超前滞后校正。 1.3模拟控制器设计 (1)确定剪切频率c ω c ω过大会增加超前校正的负担,过小会使带宽过窄,影响响应的快速性。 首先求出幅值裕度为零时对应的频率,约为30/g ra d s ω=,令 30/c g rad s ωω==。 (2)确定滞后校正的参数 2211 3/10 c ra d s T ωω= ==, 20.33T s =,并且取得10β=

计算机控制系统及技术课程设计方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及技术课程设计方案

课程设计报告 ( -- 年度第 2 学期> 名称:计算机控制系统 题目:嵌入式处理器技术及其应用发展 院系: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周数: 成绩: 日期:年月日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一、目的与要求 1.经过本课程设计教案环节,使学生加深对所学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结合工程问题,培养提高学生查阅文献、相关资料以及组织素材的能力; 3.培养锻炼学生结合工程问题独立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根据工程问题和实际应用方案的要求,进行方案的总体设计和分析评估; 5.报告原则上要求依据相应工程技术规范进行设计、制图、 分析和撰写等。 二、主要内容 1、数字控制算法分析设计; 2、现代控制理论算法分析设计 3、模糊控制理论算法分析设计 4、过程数字控制系统方案分析设计; 5、微机硬件应用接口电路设计;

6、微机应用装置硬件电路、软件方案设计; 7、数字控制系统I/O通道方案设计与实现; 8、PLC应用控制方案分析与设计; 9、数据通信接口电路硬软件方案设计与性能分析; 10、现场总线控制技术应用方案设计; 11、数控系统中模拟量过程参数的检测与数字处理方法; 12、基于嵌入式处理器技术的应用方案设计 13、计算机控制系统抗干扰技术与安全可靠性措施分析设计 14、计算机控制系统差错控制技术分析设计 15、计算机控制系统容错技术分析设计 16、工程过程建模方法分析 三、进度计划 四、设计成果要求 1.针对所选题目的国内外应用发展概述; 2.课程设计正文内容,包括设计方案、硬件电路和软件流程,以及综述、分析等; 3.课程设计总结或结论以及参考文献;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 计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课程设计报告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 班级: 题目:计算机控制系统

1 题目背景与意义 设计背景 在自动控制系统的实际工程中,经常需要检测被测对象的一些物理参数,如温度、流量、压力、速度等,这些参数都是模拟信号的形式。它们要由传感器转换成电压信号,再经A/D转换器变换成计算机能够处理的信号。同样,计算机控制外设,如电动调节阀、模拟调速系统时,就需要将计算机输出的数字信号经过D/A转换器变换成外设能接受的模拟信号。本次《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同学们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完成一个涉及单片机A/D和D/A多种资源应用并具有综合功能的小系统目标板的设计与编程应用,使我们不但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而且能够对电子电路、电子元器件、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加深认识,同时在系统设计、软件编程、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技能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帮助同学们增进对单片机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单片机理论方面的理解,从而更好的掌握单片机的内部功能模块的应用以及A/D和D/A功能的实现。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过程、方法及实现,为以后设计和实现单片机应用系统打下良好基础。 设计意义 通过设计此测控装置,加深对控制系统的理解,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理论结合实践,锻炼综合运用能力。 2 设计题目介绍

设计题目 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具有A/D和D/A功能的信号测控装置。要求该信号测控装置能够接入典型传感器、变送器信号,同时可输出标准电压/电流信号。并满足抗干扰、通用性、安全性、性价比等原则性要求。标准电压/电流信号此处定为:0~5V/4~20mA 设计要求 基本要求 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具有A/D和D/A功能的信号测控装置。要求该信号测控装置能够接入典型传感器、变送器信号,同时可输出标准电压/电流信号。并满足抗干扰、通用性、安全性、性价比等原则性要求。 1. 基本要求: 1) 充分理解题目要求,确定方案。 2) 合理选择器件型号。 3) 用1号图纸1张或者采用Protel软件画出电原理图。 4) 用1号图纸1张画出软件结构框图。 5) 写出设计报告,对课程设计成品的功能进行介绍及主要部分进行分析与说明。 6) 每天写出工作日记。 2. 发挥部分: 1) 可将系统扩展为多路。可在此系统中扩展键盘、显示(LCD/LED)、

微机原理及其应用 微型计算机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微机原理及其应用》课程设计报告 2011年3月2日 一、课程设计题目及系统功能介绍 微型计算机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假设工业现场温度范围为0~75℃,温度值经传感器检测后,经变送器变成0~5V范围内的电压信号。电压信号送A/D转换器ADC0809转换成对应的数字量。数字量经数字滤波后送入CPU作为本次采样值。在LED数码显示器上显示温度值(采用十进制显示),并对温度进行测试和控制,当检测温度到达温度上限60℃时红灯亮,蜂鸣器报警,低于下限30℃时黄灯亮,蜂鸣器报警,以达到监控温度的目的。 本设计采用程序控制方式。 系统功能:每隔0.1秒钟对现场温度连续采集三次取平均值作为本次采样的有效值;判断温度是否高于上限值60℃或低于下限值30℃,如超出该范围则分别用红、黄发光二极管和报警;把采集来的电压值转化成温度值在LED显示器上显示;若键盘输入“R”则返回DOS,结束程序。 二、硬件设计 系统的硬件工作原理: CPU通过8255查询8253的定时时间是否已到,若到则对8253接口2重新初始化且用

ADC0809模/数转换器采样,不到则继续七段数码管显示与LED 灯和蜂鸣器的过程,循环以上。 系统框图如下: 地址分配: 8255 288h 8253 280h ADC0809 298h-29fh

DAC0832 290h 重要芯片功能介绍: 1、可编程并行接口8255 采取工作方式0,输入控制字88h,即A口输出,C口高四位输入,C口低四位输出PA0—PA6对应接七段数码管a b c d e f g接口,PC0 PC1对应七段数码管的位码接口PC2 PC3对应黄红LED灯,PC4接8253计数器2的OUT2端口 2、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8253)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设计题目:步进电机控制系统概要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 设计 设计题目:步进电机控制系统 班级:电升本1103 姓名:何世宁 学号:29

小型步进电机控制系统 一、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本科教学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微机应用系统设计与综合实验(实践)》课程设计主要培养我们自动化专业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计算机应用领域内实际问题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编程语言综合编程能力、程序调试技能和微机系统接口综合应用及电路设计能力。 1、学习在PC系统中扩展简单的I /O接口的方法。 2、熟练掌握和运用汇编和C 语言编写程序控制8255 各口的输入输出,并正确带动数码管及步进电机;能熟练运用汇编和C 语言实现8254 的定时功能,以确保8255 输出的脉冲频率稳定。 3、熟练掌握ISA 总线配置方式下硬件实验的调试,并能独立的排除故障,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4、.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知识; 5、学习掌握一般的软硬件的设计方法和查阅、运用资料的能力; 6、通过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制作,深入了解与掌握步进电机的运行方式、方向、速度、启/停的控制。 二、设计的题目名称及要求 设计题目:小型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设计要求: (1 )分别用C 语言和汇编语言编程完成硬件接口功能设计; (2)基于80x86微机接口硬件电路设计调试; (3 )控制功能要求:小键盘给定分段速度,数码管显示当前步进电机启动 与停止、方向、速度信息; (4)具有本地与远程(串行方式下)功能。 三、实验设备 PC机一台(装有TDPIT软件)、唐都AEDK8688ET实验箱。 使用硬件:8086 PC,8255 芯片,键盘数码管,步进电机驱动电路,步进电机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设报告数字温度PID控制器的设计

《计算机控制系统A》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一、目的与要求 1、通过本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加深对所学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结合工程问题,培养提高学生查阅文献、相关资料以及组织素材的能力; 3、培养锻炼学生结合工程问题独立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根据工程问题和实际应用方案的要 求,进行方案的总体设计和分析评估; 5、报告原则上要求依据相应工程技术规范进行设计、制图、分析和撰写等。 二、主要内容 1、数字控制算法分析设计; 2、现代控制理论算法分析设计; 3、模糊控制理论算法分析设计; 4、过程数字控制系统方案分析设计; 5、微机硬件应用接口电路设计; 6、微机应用装置硬件电路、软件方案设计; 7、数字控制系统I/O通道方案设计与实现; 8、PLC应用控制方案分析与设计; 9、数据通信接口电路硬件方案设计与性能分析; 10、现场总线控制技术应用方案设计; 11、数控系统中模拟量过程参数的检测与数字处理方法; 12、基于嵌入式处理器技术的应用方案设计; 13、计算机控制系统抗干扰技术与安全可靠性措施分析设计; 14、计算机控制系统差错控制技术分析设计; 15、计算机控制系统容错技术分析设计; 16、工程过程建模方法分析; 三、进度计划 序号设计内容完成时间备注 1 选择课程设计题目,查阅相关文献资料7月13日 2 文献资料的学习,根据所选题目进行方案设计7月14日

3 讨论设计内容,修改设计方案7月15日 4 撰写课程设计报告7月16日 5 课程设计答辩7月17日 四、设计成果要求 1、针对所选题目的国内外应用发展概述; 2、课程设计正文内容包括设计方案、硬件电路和软件流程,以及综述、分析等; 3、课程设计总结或结论以及参考文献; 4、要求设计报告规范完整。 五、考核方式 通过系统设计方案、总结报告、图文质量和学习与设计态度综合考评,并结合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等。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依据如下: 1、撰写的课程设计报告; 2、独立工作能力及设计过程的表现; 3、答辩时回答问题的情况。 优秀:设计认真,设计思路新颖,设计正确,功能完善,且有一定的独到之处,打印文档规范; 良好:设计认真,设计正确,功能较完善,且有一定的独到之处,打印文档规范; 及格:设计基本认真,设计有个别不完善,但完成基本内容要求,打印文档较规范; 不及格:设计不认真,未能完成设计任务,打印文档较乱或出现抄袭现象者。 说明: 同学选择题目要尽量分散,并且多位同学选同一个题目时,要求各自独立设计,避免相互参考太多,甚至抄袭等现象。 学生姓名:苏印广 指导教师:李士哲 2015年7月17日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目录 1.题目背景与意义 (2) 2 设计题目介绍 (2) 2.1基本要求 (2) 2.2发挥部分 (2) 3 系统总体框架 (3) 4 系统硬件设计 (3) 4.1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3) 4.1.1 AT89C52的主要工作特性 (3) 4.1.2管脚说明 (4) 4.1.3 AT89C51的最小电路 (5) 4.2 A/D转换器设计 (6) 4.2.1内部结构 (6) 4.2.2引脚功能 (6) 4.2.3 ADC0808与单片机连接的电路设计 (7) 4.3 D/A转换器设计 (7) 4.3.1 DAC0830的主要工作特性 (7) 4.3.2引脚功能 (8) 4.3.3DAC0830与单片机连接的电路设计 (8) 4.4显示装置 (9) 4.4.1 LM032L的管脚功能 (9) 4.4.2显示器与8031电路的连接设计 (10) 4.5 外部键盘 (11) 4.6声光报警电路 (11) 4.7上位机通讯 (11) 4.7.1设计原理 (12) 4.7.2 上位机通信的的实现 (12) 4.8基于AT98C51单片机的总系统仿真图 (13) 5. 系统软件设计 (14) 5.1 主程序框图 (14) 5.2 显示子程序框图 (14) 5.3 键盘子程序流程图 (15) 5.4数据转换程序框图 (16) 6.结论 (17) 参考文献: (17)

1.题目背景与意义 《计算机控制系统》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验课教环节是它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不论是硬件扩展、接口应用还是编程方法、程序调试,都离不开实验课教学。如果不在切实认真地抓好学生的实践技能的锻炼上下功夫,单凭课堂理论课学习,势必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学习与应用脱节的局面。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同学们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完成一个涉及MCS-51单片机A/D和D/A多种资源应用并具有综合功能的小系统目标板的设计与编程应用,使学生不但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而且能够对电子电路、电子元器件、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加深认识,同时在系统设计、软件编程、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技能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2 设计题目介绍 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具有A/D和D/A功能的信号测控装置。要求该信号测控装置能够接入典型传感器、变送器信号,同时可输出标准电压/电流信号。并满足抗干扰、通用性、安全性、性价比等原则性要求。 标准电压/电流信号此处定为:0~5V/4~20mA (0~20mA 2.1基本要求 1) 充分理解题目要求,确定方案。 2) 合理选择器件型号。 3) 用1号图纸1张或者采用Protel软件画出电原理图。 4) 用1号图纸1张画出软件结构框图。 5) 写出设计报告,对课程设计成品的功能进行介绍及主要部分进行分析与说明。 6) 每天写出工作进程日记。 2.2发挥部分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设

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 (2011 -- 2012 年度第学期) 名称: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系统 题目:数字控制系统I/O通道方案设计与实现院系:自动化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周数: 1 成绩: 日期: 2012 年月日

《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系统》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一.目的与要求 1.通过本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加深对所学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结合工程问题,培养提高学生查阅文献、相关资料以及组织素材的能力; 3.培养锻炼学生结合工程问题独立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根据工程问题和实际应用任务的要求,进行方案的总体设计和分析评估; 5.报告原则上要求依据相应工程技术规范进行设计、制图、分析和撰写等。 二、设计正文 (一)、相关基础知识回顾: 1、DA转换功能定义: 随着数字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在现代控制、通信及检测等领域,为了提高系统的性能指标,对信号的处理广泛采用了数字计算机技术。由于系统的实际对象往往都是一些模拟量(如温度、压力、位移、图像等),要使计算机或数字仪表能识别、处理这些信号,必须首先将这些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而经计算机分析、处理后输出的数字量也往往需要将其转换为相应模拟信号才能为执行机构所接受。这样,就需要一种能在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之间起桥梁作用的电路--模数和数模转换器。 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电路,称为模数转换器(简称A/D转换器);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电路称为数模转换器(简称D/A转换器);A/D转换器和D/A转换器已成为计算机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接口电路。 本报告中采用的设计是51单片机与4个DAC0832组成一个4路同步D/A转换输出电路,可以将4组不同的数字信号进行同步转换输出,再将小信号通过放大器进行放大输出,得到所需要的可以观察的模拟信号。 2、D/A器件性能参数: ⑴分辨率。分辨率是指最小输出电压(对应于输入数字量最低位增1所引起的输出电压增量)和最大输出电压(对应于输入数字量所有有效位全为1时的输出电压)之比,例如,4位DAC的分辨率为1/(24-1)=1/15=6.67%(分辨率也常用百分比来表示)。8位DAC的分辨率为1/255=0.39%。显然,位数越多,分辨率越高。 ⑵转换精度。如果不考虑D/A转换的误差,DAC转换精度就是分辨率的大小,因此,要获得高精度的D/A转换结果,首先要选择有足够高分辨率的DAC。 D/A转换精度分为绝对和相对转换精度,一般是用误差大小表示。DAC的转换误差包括零点误差、漂移误差、增益误差、噪声和线性误差、微分线性误差等综合误差。 绝对转换精度是指满刻度数字量输入时,模拟量输出接近理论值的程度。它和标准电源的精度、权电阻的精度有关。 相对转换精度指在满刻度已经校准的前提下,整个刻度范围内,对应任一模拟量的输出与它的理论值之差。它反映了DAC的线性度。通常,相对转换精度比绝对转换精度更有实用性。

温度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课设)要点

中北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自动化 学生姓名:学号:09050542 课程设计题目:温度程序控制系统设计 起迄日期: 2013年1 月7日~2013年1 月18日课程设计地点:中北大学 指导教师:张艳兵张秀艳 系主任:王忠庆 下达任务书日期: 2013年 1 月 7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基于单片机的电炉温度检测、控制系统 摘要:本文主要解决对电炉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和控制的问题。采集电炉的温度,并控制在一定的温度。 一.原理 电炉温度控制系统是闭合的反馈系统。温控系统主要由温度传感器、温度调节仪、执行装置、被控对象四个部分组成,其系统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被控制对象是大容量、大惯性的电炉温度对象,是典型的滞后环节,在这里近似为包含有纯滞后的一阶滞后;由于被控对象电容量大,通常采用可控硅作调节器的执行器, 图1 温度控制系统结构图如下: 图2

二.硬件电路设计 1.传感器的选择 (1)铂金电阻Pt100具有高精度、高稳定、宽泛的工作温度范围。测温范围为-200~850℃。Pt100只需经适当的数据处理就可传输、显示并记录温度输出。常温下,Pt100的热敏电阻阻值与温度成正比,设计时只需将已知电流通过热敏电阻就可得到与温度成正比的输出电压,再根据电阻-温度关系,计算出被测温度值。 (2)查询资料,XTR101是一款集成的电压/电流转换器,接收各类传感器传输的小信号,并转换成标准的4mA~20mA的二线制电流输出。XTR101是以电流形式传输信号的,因此不受远距离传输线阻抗压降的影响,并对其他设备的噪声具有高抗干扰性。它将热电偶信号(温度信号)变为4~20mA电流输出,再由高精密电流/电压变换器RCV420将4~20mA电流信号变为0~5V标准电压信号,以供A/D转换用。 XTR101转换温度信号的典型电路如下: 图3 (3)RCV420是一种精密电流/电压变换器,它能将4~20mA的环路电流变为0~5V的电压输出,并且具有可靠的性能和很低的成本。除具有精密运放和电阻网络外,还集成有10V基准电源。对环路电流由很好的变换能力。 RCV420工作电路如下: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姓 名:邱博学号:2 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 班级:自动133 题目:计算机控制系统 指导教师:赵波,姜文娟职称: 副教授 2016年6月27日

目录 1 题目背景及意义 (1) 2 设计题目介绍 (2) 2.1 设计要求 (2) 2.2设计意义 (2) 3 系统总体框架 (2) 3.1 系统设计思路 (2) 3.2 系统框架 (2) 4 系统硬件设计 (3) 4.1单片机部分 (3) 4.1.1单片机引脚介绍 (3) 4.1.2单片机的最小实现 (4) 4.2 A/D转换电路 (5) 4.2.1 芯片选择 (5) 4.2.2 电路连接 (6) 4.3 D/A转换电路 (6) 4.4 模拟信号输入通道 (9) 4.5 键盘模块 (10) 4.6 数码管显示电路 (11) 4.6 报警电路 (12) 5 系统软件设计 (13) 5.1主程序框图 (13)

5.2键盘控制程序框图 (13) 5.3数据转换程序框图 (14) 5.4 显示程序框图 (15) 5 结论 (17) 参考文献 (18) 1 题目背景及意义 在自动控制系统的实际工程中,经常需要检测被测对象的一些物理参数,如温度、流量、压力、速度等,这些参数都是模拟信号的形式。它们要由传感器转换成电压信号,再经A/D转换器变换成计算机能够处理的信号。同样,计算机控制外设,如电动调节阀、模拟调速系统时,就需要将计算机输出的数字信号经过D/A转换器变换成外设能接受的模拟信号。本次《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同学们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完成一个基于51单片机,A/D和D/A多种资源应用并具有综合功能的小系统的设计及编程应用,使我们不但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及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而且能够对电子电路、电子元器件、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加深认识,同时在系统设计、软件编程、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技能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帮助同学们增进对单片机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单片机理论方面的理解,从而更好的掌握单片机的内部功能模块的应用以及A/D和D/A功能的实现。

12自动化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题目分配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与设计要求 指导教师: 一、控制系统建模、分析、设计和仿真 本课程设计共列出9个同等难度的设计题目,与前九组对应。 (一)内容如下。 [1号题] 控制系统建模、分析、设计和仿真 设连续被控对象的实测传递函数为: 用零阶保持器离散化,采样周期取0.1秒,分别设计一单位加速度信号输入时的最少拍有波纹控制器Dy(z)和一单位速度信号输入时的最少拍无波纹控制器Dw(z)。具体要求见 (二)。 [2号题] 控制系统建模、分析、设计和仿真 最少拍有波纹控制系统 2 34521358717)149(1000)(s s s s s s s G +++++=

设连续被控对象的实测传递函数为: 用零阶保持器离散化,采样周期取0.2秒,分别设计一单位加速度信号输入时的最少拍有波纹控制器Dy(z)和一单位速度信号输入时的最少拍无波纹控制器Dw(z)。具体要求见 (二)。 [3号题] 控制系统建模、分析、设计和仿真 设连续被控对象的实测传递函数为: 用零阶保持器离散化,采样周期取0.2秒,分别设计一单位加速度信号输入时的最少拍有波纹控制器Dy(z)和一单位速度信号输入时的最少拍无波纹控制器Dw(z)。具体要求见 (二)。 [4号题] 控制系统建模、分析、设计和仿真 设连续被控对象的实测传递函数为: 用零阶保持器离散化,采样周期取0.05秒,分别设计一单位加速度信号输入时的最少拍有波纹控制器Dy(z)和一单位速度信号输入时的最少拍无波纹控制器Dw(z)。具体要求见 (二)。 [5号题] 控制系统建模、分析、设计和仿真 设连续被控对象的实测传递函数为: 用零阶保持器离散化,采样周期取0.05秒,分别设计一单位加速度信号输入时的最少拍有波纹 8) +(s 5)+(s 1)+(s s 6)+(s 2)+(s 668)(2=s G 2 345645614) 5)(3(789)(s s s s s s s G +++++=2 345215239)1610(868)(s s s s s s s G +++++=8) +(s 4)+(s 1)+(s s 9)+(s 2)+(s 968)(2=s G

计算机的控制课程设计(温度控制系统地设计与实现)

题目: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学生姓名: 学院:电力学院 系别:自动化 专业:自动化 班级: 指导教师: 二〇一年一月十四日

内蒙古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课程名称: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学院:电力学院班级:自动化07-3班学生姓名:石鑫学号: 200710202074 指导教师:刘磊李志明

摘要 温度控制系统是一种典型的过程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温度控制系统的对象存在滞后,它对阶跃信号的响应会推迟一些时间,对自动控制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对温度准确的测量和有效的控制是此类工业控制系统中的重要指标。温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也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工艺参数之一,物体的许多性质和特性都与温度有关,很多重要的过程只有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有效的进行,因此,对温度的精确测量和可靠控制,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就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文阐述了过程控制系统的概念,介绍了一种温度控制系统建模与控制,以电热水壶为被控对象,通过实验的方法建立温度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了PID算法进行系统的设计,达到了比较好的控制目的。 关键词:温度控制;建模;自动控制;过程控制;PID

Abstract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with extremely extensive application,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is a typical process control system.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has the larger inertia. It is the response signal to step off some of time.And it produces the adverse effect to th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The control system is the important industrial control index. Temperature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s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Also it is one of the main parameters of objects, many proper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 many important process only under certain temperature range can efficiently work. Therefore, the precise measurement of temperature control, reliable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process control system and introduces a kind of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The electric kettle is the controlled object, PID algorithm is used for system design,through experience method to get the model of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and we can get the controlied response well. Keywords:Temperature control; Mathematical modeling; Automatic control; Process control; PID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论文

目录 1、设计目的及要求 (2) 1.1 设计目的及意义 (2) 1.2 设计要求 (2) 2、工作原理及元器件选择 (2) 2.1 单片机简介 (2) 2.2.1 引脚简介 (3) 2.3 A/D转换装置 (6) 2.3.1 A/D转换基本原理 (6) 2.3.2 A/D转换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6) 2.3.3 ADC0809内部构造 (7) 2.3.4 ADC0809引脚连线 (9) 2.4 D/A转换装置 (9) 2.4.1 D/A转换基本原理 (9) 2.4.2 D/A转换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10) 2.4.3 DAC0832内部构造 (11) 2.4.4 DAC0832的工作方式 (12) 2.4.5 DAC0832的输出方式 (13) 2.5 锁存器 (14) 2.5.1 74LS373性能特点 (15) 2.6 分频器 (15) 2.7 其它电路 (16) 2.7.1报警显示电路 (16) 2.7.2 看门狗电路 (17) 2.7.3 扩展电路 (18) 2.7.4 上位机通讯电路 (19) 2.7.5 LED显示电路 (20) 3、系统工作过程 (21) 3.1 ADC0809工作过程 (21) 3.2 DAC0832工作过程 (21) 4、元器件清单 (22) 5、心得体会 (22) 6、参考文献 (22) 7、工作日记 (22)

1、设计目的及要求 1.1 设计目的及意义 本课程的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加深对计算机控制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这些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以达到理论学习的目的,并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撰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加深对控制系统理解,将所学的知识灵活穿插并运用起来。 1.2 设计要求 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具有A/D,D/A功能的信号测控装置,要求能够接入典型传感器信号,输入标准电压/电流,抗干扰,通用,安全,性价比高。 2、工作原理及元器件选择 2.1 单片机简介 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被测量的温度、压力、流量、速度等非电物理量,需要经传感器先转换成连续变化的模拟电信号(电压或电流),这些模拟电信号必须转换成数字量后才能在单片机中用应用软件进行处理。 我们通常所讲的“单片机”又称微控制器,它并不是完成某一个逻辑功能的芯片,而是把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输入/输出设备等系统集成到一块电路芯片中。技术在进步,现在某些型号的单片机芯片中也集成了A/D——Analog to Digital Conversion(模拟-字转换),D/A——Digital to Analog Conversion(数字-模拟转换)等功能模块。简单的讲:这块芯片就成了一台计算机。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廉的特点。 目前用的较多是Intel MCS-51 系列单片机,它有三个版本:8031、8051、8751(8位机)。本设计中我采用的是89C51单片机。89C51单片机芯片采用40引脚双列直插封装(DIP)形式,引脚如图1所示。

微机控制课程设计

目录 1 课题简介 2 总体方案设计 3 硬件电路设计 4 控制算法设计 5 软件编程设计 6 实验结果与分析 7 小结

最少拍无波纹控制系统设计 1 课题简介 由于最少拍无波纹控制系统模拟连续系统要求的参数准确,但在实验电路中的元器件自身参数的不准确性,及受温度或其它因素的影响,很难做到参数的准确,特别是一阶惯性环节和积分环节的参数不易整定,输出波形易出现失真,很难得到理想的结果,多年来基本上是利用传输函数建立仿真模型,这种仿真模型构建方法相对简单,仅用比例积分、一阶惯性和传输函数数学模块搭建,可避免参数的不准确性。最少拍无纹波数字控制器,要求具有以下特点:(1)准确性。对特定的参考输入信号在到达稳态后系统输出在采样点的值准确跟踪输入信号即采样点上的输出不存在稳态误差。(2)快速性。在各种使系统在有限拍内到达稳态的没计中系统准确跟踪输入量所需的采样周期数应为最少。(3)稳定性。数字控制器必须在物理上可实现且应该是稳定的闭环系统。在采样点上的输出不存在稳态误差,但在采样点间的输出存在稳态误差的系统为有波纹最少拍控制系统。若在采样点上和采样点间的输出均不存在稳态误差,则这系统为无波纹最少拍控制系统。它们各有自己的优点,也都存在一些不足。最少拍无纹波数字控制系统在采样点上和采样点间的输出均不存在稳态误差,但是它的响应速度相对较慢最少拍无纹波控制系统,其控制算法都是依据被控对象的准确的数学模型 G(z)来确定的。 2 总体方案设计 设计要求:根据题目要求,设计无波纹最小拍控制器。采用零阶保持器的单位反 馈离散系统,被控对象为 5 () (0.81) c G s s s = + ,要求系统在单位速度信号输入时, 实现无波纹最小拍控制,用离散设计法设计数字控制器用51单片机经0809采集计一个模拟量并转化为数字量在单片机内的最少拍无波纹控制算法输出数字量再经过0832转化为模拟量输出,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 最少拍无波纹控制器的设计理论: 图1 数字控制系统原理图 数字控制器模拟化设计方法是基于连续系统的设计,并在计算机上采用数字模拟方法来实现,选用的采样周期须足够小,且采样周期的变化对系统影响不大。如图1 的数字离散控制系统中,G C (S)为被控对象,其中 H(S)= (1-e-TS)/S 代表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