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制度主义

历史制度主义
历史制度主义

作者:何俊志

来源:国外社会科学

来源日期:2002-5-22

本站发布时间:2009-8-22 10:37:13

阅读量:95次

【提要】历史制度主义既是当代西方以经验为基础的政治科学的主要分析范式之一,也是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内部的一个重要流派。历史制度主义一方面继承和改造了政治科学中的旧制度主义,而且还在对行为主义作出反思的基础上承接了集团理论和结构功能主义的一些分析视角,同时吸纳了历史社会学的有关理论资源。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主要体现在它的结构观和历史观上,在结构观中,历史制度主义一方面强调了政治制度对于公共政策和政治后果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极为重视变量之间的排列方式;在历史观上,历史制度主义注重通过追寻事件发生的历史轨迹来找出过去对现在的重要影响,强调政治生活中路径依赖和制度变迁的特殊性,并试图通过放大历史视角来找出影响事件进程的结构性因果关系和历史性因果关系。历史制度主义一方面通过新范式的建立而架起了政治科学各分支的沟通桥梁,开辟了政治科学研究的新空间,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

【关键词】历史制度主义;新制度主义政治学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西方政治学研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现象就是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兴起。而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各大流派中,真正从政治科学的传统中生发出来,最早成为方法论意义上的新制度主义并产生重大影响的就是历史制度主义学派(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对于什么是新制度主义政治学、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主要流派和观点有哪些等问题,国内学术界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介绍。一些学者还曾经尝试使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中的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来分析中国的基层选举和社会活动等。但是,对于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中居重要地位的历史制度主义,国内学界却鲜有系统介绍。本文拟结合国外历史制度主义研究的有关文献,对这一流派的主要分析视角和基本观点作一初步介绍,以唤起国内学术界的重视,从而引发更为深入的研究。

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历史制度主义就在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政治科学中成了一个越来越频繁使用的词汇,但是,对于什么是历史制度主义,它的主要视角和方法到底有何独特之处,却一直缺乏一致而公认的说法。最早从严格的学术意义上使用和阐述“历史制度主义”的是瑟达·斯科克波尔( Theda Skocpol ) 、凯瑟琳·瑟伦( Kathleen Thelen) 和斯温·斯坦默(Sven Steinmo) 等人,在他们看来,“广义地说,历史制度主义代表了这样一种企图,即阐明政治斗争是如何受到它所得以在其中展开的制度背景的调节和塑造的”。彼得·豪尔( Peter Hall) 和罗斯玛丽·泰勒(RosemaryTaylor) 则认为,可以从4 个方面来概括历史制度主义的主要特征:(1) 历史制度主义倾向于在相对广泛的意义上来界定制度与个人行为间的相互关系;(2) 强调在制度运作和产生过程中权力的非对称性;(3) 在分析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强调路径依赖和意外后果;(4) 尤其关注用其他因素,尤其是能够产生某种政治后果的因素来整合制度分析。保罗·皮尔森(Paul Pierson) 和瑟达·斯科克波尔在新近的一篇文章中也提出,历史制度主义具有这样3 个特征:集中关注那些重大的结果或令人迷惑的事件;突出事件的背景与变量的序列;以追寻历史进程的方式来寻求对事件和行为作出解释。显然,如果我们不将他们的这些论述放在当代政治科学发展的特定语境之下,而单独从这些历史制度主义的学者们自身所作的各种概括中是很难理解到底什么是历史制度主义的。所以,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对历史制度主义与政治科学的主要研究范式进行比较,从历史制度主义如何处理结构、历史与政治行为的关系角度来进一步认识历史制度主义的价值和空间所在。

历史制度主义与理性选择理论

正当行为主义在政治科学研究中大行其道之时,从20 世纪50 年代末开始,美国的政治科学研究中又悄然兴起了一个新的理性选择理论,经过60 年代的发展之后,从70 年代开始在政治科学研究中崭露头角,此后一直在政治科学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保罗·皮尔森和斯科克波尔看来,在以经验研究为基础的当代政治科学中,具有严格科学意义上的流派只有3 个,即行为主义、理性选择理论和历史制度主义。

理性选择理论的源头是运用经济学方法来分析政治问题的公共选择理论。詹姆斯·布坎南的公共选择模型、安东尼·唐斯的官僚经济学、奥尔森的集

体行动理论和W.赖克的政治联盟理论等构成了理性选择理论的早期来源。经过20 世纪60~70 年代的发展之后,理性选择理论已经发展出了诸如联盟理论、交易理论、博弈理论和投票分析决策等一系列理论形式。理性选择理论虽然也像行为主义那样坚持一种个体主义的方法论,坚持从个体出发来观察和分析政治现象,但是它又并不像行为主义那样是一种以归纳为基础的科学研究方法。像经济学一样,理性选择理论首先假定了一个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个体,然后再在各种可能的情景下来计算和演绎按照功利最大化原则行动的个体可能面临的选择及其行动方案。当然,政治科学中的理性化个体所追求的最大利益已经不仅仅限于经济学中的物质利益,而是扩展到了政治生活中的权利、尊严和选民的满意等价值。由于理性选择理论运用了形式逻辑的规则、数学语言和经济学概念来分析政治现象,他们所作的政治分析为政治科学的严密性和精确性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其所提出的理论假设虽然在现实当中难以进行严格验证,但是在很多分析场合又都达到了与现实非常接近的程度。

历史制度主义首先与社会学中的整体论和文化论者一道批判了理性选择理论的人性假设。在他们看来,理性选择理论的人性假设是一种过于狭隘的假设。因为政治行动者在很多场合下并不知道所有信息的理性行动者,他们有时也并不知道他们的最大利益是什么,他们的行动所遵循的主要是一种“满意”标准而不是“最优标准”。历史制度主义虽然与文化论者们一道在批判理性选择理论的前提假设,但是这并不一定就意味着他们就同意文化论者的说法,认为人类的行为不是受理性所驱使,而是由人的世界观或特定文化模式所决定。在历史制度主义者看来,先验地假定人类的政治行为受理性或者文化所驱使都有可能存在着某种缺失,在某些场合之下,行动者可能受理性所驱使,但是在另外一些场合之下又有可能由特定的世界观所决定。而决定着人的行为到底是受理性所驱使还是受特定的文化模式所驱使,则要视特定的制度背景而定,因为个体的理性会受到特定制度的塑造,而既有的文化模式也要扎根于制度之后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其次,历史制度主义对于理性选择理论的研究课题也持有异议。历史制度主义指出,理性选择理论虽然对以阿罗不可能定理为代表的任何集体选择模式和集体行动困境都有可能发展出一套一套的精深理论,围绕着每一个问题都有可能产生大量的出版物,并且对每一个问题的研究也都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

更加严密和精深,但问题在于理性选择理论的所有这些研究是否回答了时代所提出的重大问题,或者说它们的这些研究对于那些对理性选择理论不那么感兴趣的人来说有多大意义。也就是说,理性选择理论的模型虽然精巧,但是由于理性选择的理论只适用于特定的场合,所以只能将自己的研究主要局限在微观层面上的策略性行动上,而它们对行动者的内在一致性的关注和对方法论本身的精巧程度的关注就可能淹没它们的研究主题,从而使得理性选择理论的研究虽然准确,但却无用。

最后,历史制度主义还对理性选择理论所坚持的个体偏好的一致性和目标的确定性提出了批评。在标准的理性选择理论中,个体的偏好决定了他们的目标,政治行动过程也就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个体的策略性算计过程。历史制度主义则认为,政治过程本身的复杂性、政治背景的变化、新的行动者的加入和新观念的输入等,都会使得个体偏好发生改变。并且,对理性选择理论来说最为致命的地方还在于,正如那个关于一头完全理性的驴在两堆一模一样的青草面前将完全无法选择而只好饿死的经典例子一样,即使坚持个体有着最大化利益的理性追求,即使他们的偏好也是固定的,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实现某一目标的最优策略却并不止一种。在存在着多种可能方案去实现同一目标的情况下,理性选择理论也就几乎完全失去了解释的能力,而此时则是制度分析大派用场的时候。

新制度主义视角下的历史制度主义

正如彼得·豪尔和罗斯玛丽·泰勒所指出的那样,80 年代初以来在西方的政治科学中已经至少有3 个流派都自称是“新制度主义”,即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这3 个流派的出现和发展虽然都是对60 年代和70年代所盛行的行为主义的反动,每一个流派也都试图阐明制度在决定社会和政治后果上的重大作用,但是它们在政治世界中所绘出的却是差异极大的图画,并且它们又都是以相互独立的形式几乎同时建立起来的。盖伊·彼得斯则认为,到目前为止在西方的政治科学中已经出现了7 个新制度主义政治学流派:规范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经验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利益代表制度主义和国际制度主义。尽管这些自称为新制度主义的各个流派都强调政治制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是它们在分析视角和基本方法上却并不一致,有时甚至还相互冲突。所以,我们还需要站在新制度主义的

视角之下,通过对历史制度主义与其他新制度主义流派的比较来进一步认识历史制度主义的价值和空间所在。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代表了理性选择理论内部的“理性”向“制度”的让步,而作出这一让步的契机则来自于理性选择理论对美国国会投票活动的研究。当理性选择理论运用严格的理性假设来研究美国国会的投票活动时,突然发现如果传统的理性选择理论正确的话,在阿罗不可能定理的作用下,美国国会的投票活动就根本不可能保持一种稳定的多数。因为立法者们众多的偏好顺序和问题本身的多维特征都将导致这样一种现象,即新的多数往往会倾向于推翻任何已经通过的决议,从而使得从一个议案到另一个议案都会出现阿罗循环。然而,事实表明美国国会的投票又保持了相当大的稳定性。正是在解答这一令传统理性选择理论感到迷惑的问题的过程中,有些人开始认为在立法过程中会发现稳定的多数,是因为国会的议事规则和委员会体制形成了议员们的选择和可能获得的信息,是国会中的有些议事规则所提供的议程限制了国会投票时作出选择的范围和顺序。另外一些议事规则又将重要问题的管辖权分配给了委员会组织结构。总之,理性选择理论的这一转向所得出的结论是,正是国会的制度降低了事务处理的交易成本,使得在议员之间能够达成交易,从而使得法案的稳定通过成为可能。与此同时,传统的理性选择理论还从70 年代以来兴起的新制度经济学那里借用了产权、代理行为和交易成本等概念来发展自己的分析框架。总之,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者在坚持理性人假设的同时,又认为政治制度的作用重大,因为既定制度通过提供某种信息和空间而激励和约束着理性人的选择范围和可能条件。因此在他们看来,政治活动就是一系列集体活动的困境,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个体在既定制度约束下的策略性行动和博弈行为便构成了政治分析的核心。制度的创设与存在都是因为它为既定制度下的相关个体带来了比在其他制度下更大的利益。

彼得·豪尔等人所说的社会学制度主义主要是指社会学中的新制度主义,新制度主义的这一流派主要是从社会学的组织分析中发展出来的,其直接的源头则是对以马克斯·韦伯为代表的官僚制理论的反思。在官僚制理论看来,组织都是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建立起来的,官僚体制在现代社会的成长是因为它为现代社会的执行工作带来了以效率为标志的工具合理性。社会学新制度主义则认为,传统的组织理论是一种典型的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说法,它仅仅从资源分配的

效率的角度来看待组织的存在,而没有看到符号、仪式象征等文化活动对于组织存续的重大意义;它仅仅把组织中的个人看作是只知道自我算计的理性人,没有看到他们在组织中的某些活动是源出于他们的特定责任和义务。而且,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无效率的组织存在。因此,社会学制度主义着重研究的是为什么某些组织要采用一种特定的制度形式、程序和符号,这些文化象征又是如何在特定的组织中传播等等。为此,社会学制度主义重新开发了早期社会学家的制度分析传统和比较制度分析及文化理论中的相关资源,提出了组织发展的“社会适应逻辑”(Logic of Social Appropriateness) 来对抗传统组织理论的“效率逻辑”或“工具逻辑”(Logic of Instrumentality) ,自社会学新制度主义在70 年代兴起以来,很快就蔓延到了政治科学之中,从而在政治科学内部也就出现了一个自称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社会学制度主义流派,主张用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的解释范式来解释政治现象。

政治科学中的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和历史制度主义虽然都强调政治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它们在分析视角和领域上都存在重要差异,它们对一系列政治问题的回答也就各有千秋:(1) 在政治行动者对自身利益的判定问题上,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认为政治行动者完全知道自身的利益,并且知道采用何种策略去获得这种利益;社会学制度主义则认为,政治行动者由于受信息、时间和能力的限制,其实并不完全知道自身的最大利益是什么,也并不完全知道如何去最好地实现这些利益;在历史制度主义看来,个体到底能不能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和实现自己的目标,主要取决于个体对自身利益的解释,而其到底如何解释则取决于既定的制度背景和已往的历史为其提供的有关情景;

(2) 在理性选择制度主义那里,政治行动者是一个理性的行动者,其所拥有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其理性行动能力,个体行动的偏好是外在于政治制度的。而社会学制度主义则认为,政治行动者由于受到认知能力的限制,其实并不是一个完全理性的行动者,政治行动者的偏好来源于既定文化模式的塑造,其在政治活动中的权力大小取决于其在组织结构中的位置;历史制度主义的政治行动者则是一个具有自我反思能力的个体,其进行自我反思的能力则取决于既定的制度结构和有关规范的约束,个体偏好的形成过程和目标的确立过程都受到制度的塑造;(3) 显然,这3 个流派的政治分析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看作是一种政治过

程的分析。但是,在理性选择理论看来,政治过程的核心就是一个理性个体去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制度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就在于提供一种外在的约束机制,限制和约束着政治行动者的选择范围,如果没有这种外在的约束机制,集体行动的困境就不可能解决;社会学制度主义所分析的政治运作过程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组织活动的展开过程,个体的方案选择和目标确定都受制于既定的文化为其提供的合法性范围;在历史制度主义那里,不但个体的行动方案受到制度的塑造,个体偏好的形成和目标的确定过程也都受到既定制度的约束和塑造。

历史制度主义的结构观

在美国的政治科学传统中,“结构”( structure)一词有时是可以和“制度”(institution) 换用的。在一般意义上,结构是指某种稳定的形式中相关角色、人群之间固定化的关系的一种形式。如政党就往往被看成是一种结构,也常常被认为是一种制度。早期政治科学的结构主义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等同于政府和政治的正式组织或制度。如法院制度也常常被称为法院结构,政府制度也被说成是政府结构等。强调制度重要作用的历史制度主义有时也被称为结构政治学或结构化政治学。但是我们在这里应该注意到的一个问题是,历史制度主义所强调的结构的重要性一方面是继承了旧制度主义强调正式制度的重要作用的观点;另一方面也受到以阿尔都塞和普兰查斯等人为代表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结构因果观的影响。下面我们将从两个方面来阐明历史制度主义这种双重意义上的结构观。

早期历史制度主义在反思行为主义和理性选择理论时所关注的一个核心主题就是,为什么说各个国家在面临着共同的压力和挑战的情况下,各国的利益集团会提出不同的要求,从而各个国家也制定出了差异极大的公共政策,即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中间层次去探求同一现象背后的多样性问题。正是在对这种多样性的探求过程中,政治制度的重要作用才重新浮出了水面。在这方面,法团主义对于发达工业国家内部的“强国”与“弱国”的区分和各国法团结构的差异曾经为历史制度主义提供了相当大的启示,甚至于有学者干脆就将在70 年代以来盛行的法团主义也视为一种早期的历史制度主义。在卡泽斯坦( Peter J .Katzenstein) 所主编的《在权力与财富之间——发达工业国家的对外经济政策》一书中,卡泽斯坦等人就发现,尽管各主要发达工业国家在70 年代都面临着同样的石油危机

的挑战,但是,在各个国家中联结着国家与社会的“政策网络”的差异,却使得各主要发达工业国家采取了差异极大的对外经济政策;美国试图成为经合组织国家的生产中心;英国开发了北海油田;德国和法国采取了积极的商业政策;意大利依赖于直接的对外援助;日本则加速了直接对外投资的步伐。艾伦·伊玛格特(Ellen Immergut) 在对法国、瑞典和瑞士的医疗保健政策进行比较时发现,传统的利益集团理论通过利益集团所拥有的权力来审视其特征的做法明显不能解释这3 个国家的医保政策的差异,因为这3 个国家的医生集团和药品采购集团都拥有很好的组织能力,并且在医疗谈判中也享有大致相当的权力,但是这3 个国家的医生集团和药品采购集团在达成各自目标的程度上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在艾伦·伊玛格特看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传统的利益集团理论没有看到一套政治制度中的“否决集团”和“否决点”。所谓“否决点”,就是一套制度之中的脆弱之处,在政策运动的这一否决点上,反对力量的动员可以阻挠政策的革新。而否决点在各个国家的制度体系中到底位居何处,又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各个政策制定机构之间的联结方式。既然某一政治系统中的否决点并不具有粘性,那么它也就不可能永久地存在于某一点而不会改变。权力关系整体平衡状况的变化可以使得否决点在某处出现、消失或改变它们的位置,从而创造出行动者可以打开这一战略缺口而实现他们目标的可能。从以上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早期历史制度主义的研究主要是通过跨国性政策差异的考察来发现既定的制度是如何构成政治生活中的互动关系的。此时的历史制度主义的结构观主要体现为对旧制度主义强调政治制度重要作用的传统观点的继承。

历史制度主义另一重要意义上的结构观则主要强调的是影响政治结果的各政治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或者说变量之间的排列方式。这种结构观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启示,尤其是阿尔都塞的结构因果观的影响。在阿尔都塞看来,在历史上的哲学理论中实际上存在着两种因果观:机械因果观,把因果关系理解为事物之间的线性传递;表现的因果观,把因果关系理解为本质和现象,即简单的本质和它的异化的各种形式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马克思的因果观其实是一种结构因果观,即原因只能被理解为复杂整体之中各区域性结构以及要素之间的多元决定。所以,只有在复杂整体的各部分存在着不可还原的差异的基础上,才能确定因果关系。在阿尔都塞的结构因果观的启示之下,历史

制度主义在分析政治变量时特别强调变量之间的排列方式对政治后果的重大影响。例如,豪尔和泰勒认为:“历史制度主义虽然关心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作用,但是很少有历史制度主义者认为制度是产生某一政治后果的惟一因素。他们尤其倾向于将制度与其他因素一道定位于因果链之中,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和观念的分布状况也是他们重点考虑的因素。”利益、观念和制度三者间的结构性关系一直是历史制度主义关注的核心。韦尔在分析凯恩斯主义在英国和美国的命运时就指出,正是政治制度和政治观念在英国和美国之间的结构性差异,才导致了凯恩斯主义在这两个国家中发生作用的时机和持久性程度的不同。历史制度主义在对政治变量的序列分析中还发现,正是因为某些变量在特定时期内在某一地区的集合,才构成了某种结构性的框架并决定着政治进程。但是,在某一具体层面或时刻上,在某一地区内到底会集合哪些因素,却并不具有普遍的必然性。因此,政治科学所作的分析结论也就并不像行为主义和理性选择理论所说的那样,具有普遍的必然性。政治科学的研究成果也就不能被无限制地普遍推广。一旦世易时移,就有可能出现同样的变量产生出不同的结果,同一现象的出现也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原因所造成的。历史制度主义在对变量序列的分析中所提出的这种结构观无疑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即政治过程具有偶然性的特征,变量序列的改变可能会造成这样的现象:同样的原因不一定会导致同样的结果;同样的结果也并不一定由同样的原因所造成;从某一起点到达终点的路线可能不止一条。但是,历史制度主义从理论上推出这一结论其实又不完全是由其结构观中推导出来的。从历史制度主义的历史观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有关这方面的深入考察和论述。

历史制度主义的历史观

与历史制度主义的二重结构观相似的是,历史制度主义在结合结构分析时也有着多个层次上的历史观。在第一个层次上,早期历史制度主义在进行研究时主要强调过去对现在的重要影响,即前一个阶段的政策选择往往会决定和影响着后一个阶段的政策方案。彼得·豪尔在对英国和法国的国家干预政策进行比较研究时就提出,要理解英法两国70 年代在国家干预政策上的差异,就必须深入了解这两个国家的政治和政策发展史。彼得·豪尔在追寻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时,首先看到的是这两个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政策制定模式上的差

异:英国在战后逐渐转向了凯恩斯主义的政策制定模式,而法国在战后实行的是由国家计划所引导的增长模式。通过对这两种模式的比较,豪尔进一步发现,这两种政策模式的选择又来源于这两个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不同地位和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的差异。沿此而行,豪尔的分析一直上溯到这两个国家的工业革命的出现时期和展开方式。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展开工业革命的国家,在早期工业革命开启时,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来自民间的力量在直接推动,当时的工厂模式主要是一些小型作坊和后来的工场,其资金来源也主要是依靠工厂主自身的积累和家庭、亲友间的短期拆借,因此英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也就主要是一种小工厂—小银行式的民间经济逐渐增长的模式,国家的介入从一开始就比较少。而法国的工业革命则明显要晚于英国。在法国开始工业革命的时候,大工厂和大银行已经出现。此时的法国在面临着英国强大经济压力的情况下,其工业革命的开展方式也主要是在国家扶持下的大工厂和大银行主导下的工业革命。国家往往能够凭借其对主导性工业和大银行的控制来有效地控制国内经济。因此,法国在后来能够比较容易地走上通过国家计划来控制和干预经济的道路,而英国的国家机器虽然在战后几度想通过国家的干预来促进其经济繁荣,无奈国家机器已经力不从心,很难实施有效的干预了。

早期历史制度主义在追寻政策历史的过程中所看到的是,某种政策方案的选择和实施往往受制于既定的政策制定模式,而既定政策模式的形成又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对这种观点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历史制度主义借用并发展了经济学中的“路径依赖”概念,从而也就在第二个层次上形成了自己的路径依赖观。广义上的路径依赖就是指前一阶段的事件可能会对后一阶段的事件产生某种影响和制约作用;狭义上的路径依赖则主要通过“报酬递增”一词来表现自己的意义,即一旦进入某种制度模式之后,沿着同一条路深入下去的可能性会增大,其原因在于,这一制度模式提供了相对于其他制度之下更大的收益。而一旦这种制度固定下来之后,学习效应、协同效应、适应性预期和退出成本的增大将使得制度的改变变得越来越困难。历史制度主义认为,政治生活相对于经济生活而具有4 个明显不同的特征:集体行动的核心地位,使用政治权威来提升权力非对称性的可能,制度的高度密集及政治本身的内在复杂性和模糊性。但是,所有这4 个特征都能够体现政治制度所带来的报酬递增和制度的自我强化及正反馈过

程,经济学意义上的路径依赖的4个原因同样适用于政治制度的变迁和巩固。而且,政治生活的下述特征还使得路径依赖现象在政治过程中表现得更为明显:第一是在时间范围方面,政治选择和制度模式的效应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才能显现出来,但是政治家的政治生命的有限性决定了他们常常短视,并且相对于企业家而言,政治家主导长时段政治进程和行为的能力也非常有限,从而使得政治制度的改变更为困难;第二是在制度的设计上,特别是在存在选举竞争的情况下,那些政治制度的设计者都会希望自己设计的制度能够长存下去,都会在进行制度设计时对自己的下任设置一些改变制度的障碍,从而达到保护自己和限制选举竞争对手的目的。

经过上述的总结和分析之后,历史制度主义还在第二个层次上提出了政治生活中所体现出的路径依赖的下述特征:(1) 时间序列的重要性;(2)政治制度的惯性;(3) 政治过程的偶然性;(4) 政治制度的继承性。

通过对政治生活中的路径依赖特征的总结,历史制度主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制度变迁理论。历史制度主义的制度变迁理论一方面体现为上述的路径依赖理论,另一方面也体现为制度断裂及其生成理论。在历史制度主义者那里,制度变迁过程总体上被分成了制度存续的“正常时期”(Normal Periods) 和制度断裂的“关键性枝节点时期”(Critical Junctures) 。正常时期的制度变迁遵循着路径依赖规律,制度与环境及其制度内部都保持着某种平衡;但是在制度的断裂时期,主要制度的变迁将会成为可能。在这一制度断裂的“关键性支节点”上,新的制度就建立于各种政治力量的冲突结果的基础上,这种冲突结果的凝固就逐步构成了新的制度。新制度的形成初期之所以被称为“关键性支节点”时期,一方面是因为此时新制度的形成往往有几种可能,取决于政治冲突各方的力量对比,并且在新制度的形成初期也往往会受到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而一旦正式走入了某一制度之后,制度的自我强化机制就会使得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强化,直至新的危机出现。进而,历史制度主义还提出了“正常时期”制度变迁的意外后果问题,即尽管制度稳定之后很难发生大的改变,但是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又有可能使得制度的功能发生扭曲或改变。在这里,历史制度主义主要列举出了5 种情况:一是社会经济系统和政治背景的变化有可能会使原本不那么重要的制度变得重要起来,原来不怎么发生作用的制度会突然对社会政治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二是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的变化也有可能会在既定的制度背景下产生出一些新的行动者,这些新的政治行动者有可能会利用原本服务于旧有行动者的制度来为自己服务;三是环境的变化还有可能使旧制度下的旧行动者利用既存的制度来追求新的目标;四是新观念的输入有可能会使既定制度下的行动者重新审视原有的制度,从而促成主动的制度变革;五是制度自身的意义和功能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出现内在冲突,而这些斗争和冲突又可能溢出制度之外,并引发新的变革。

在第三个层次上,历史制度主义的历史观还意味着历史制度主义的文献体系中存在一种放大历史视角的特点。由于历史制度主义在分析对象上不屑去处理那些由行为主义和理性选择理论所处理的微小事件,而致力于发掘重大的政治事件和对人类产生了相当大影响的政治进程,这种处理对象上的特点决定了历史制度主义要在一个更大的历史视界内来展开分析。在它们看来,它们要研究的对象,如国家与社会革命、国家建设、民主化及福利国家的出现和发展,都是一些在人类社会特定时期内不那么经常发生的罕有现象,某一个重大事件的发生都有着独特的时代背景的影响。但是,某些重要条件和背景的变化往往是非常缓慢的。缓慢的原因在于,有些因果过程的展开本身就是一种微量式增加的过程,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使某些因素凝聚在一起并产生出某种重要结果;另一方面,在社会政治现象中还存在着一种所谓的“阀值效应”——有些社会过程的变迁只有达到了某一阀值之后才会产生出戏剧性的效果。这两种社会变迁过程都是在一个短时段内很难看清的,即使能够找到一些短时段内的因素,也可能只是一些变量之间的偶然聚合,变量与结果之间并不是一种结构性的因果关系。因此,历史制度主义在分析一些重大事件和进程时,就不但要找出那些共时性的结构因果关系,还要从事件变迁的历时性模式中发掘出那些历时性因果关系,从而使得它们的分析时段往往长达数年、数十年甚至数百年。

结论

历史制度主义通过对旧制度主义的继承和对新资源的吸纳,在以经验为基础的政治科学内部,形成了一种不同于从个体主义方法论出发的行为主义和理性选择理论的、以历史为基础的结构性大事件分析方法。这种强调结构和历史的重要性并突出政治制度的独特之处的新范式基本上可以说是代表了80 年代以来新制度主义复兴过程中的主要潮流,从而使得对政治制度的研究再次成为政治

科学研究中的主要范式。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西方有些政治科学家也认为,在当代西方的政治科学中,严格方法论意义上的学科流派应该说只有3 种,即行为主义、理性选择理论和历史制度主义。同时,历史制度主义由于强调对人类事关重大的事件进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行为主义和理性选择理论被批评为是“没有研究政治的政治科学”的这一缺陷,使得政治科学的研究能够从学科的角度对一些时代的重大政治问题作出自己的回应,从而也就为政治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价值和空间,使得政治科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走出了狭窄的学术视野,达到了与公众的沟通和政治家的连接,实现自己传授政治知识和技能,从事公民和政治教育的抱负。

就政治科学的学术发展而言,历史制度主义在强调对政治制度的重视的同时,还特别关心制度之间的连接问题。早期历史制度主义正是从各个国家内部的这种制度连接方式的差异中找到了同一现象背后的多样性的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制度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就不同于政治科学研究中的宏大理论和纯粹的微观研究,而在更大的程度上是一种重视中层制度的中层理论。这种中层理论不但架通了政治科学研究内部的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桥梁,而且还为政治科学内部的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政治科学与政治哲学的沟通提供了中介。另一方面,历史制度主义的这种中介性研究成果还能够不但被政治科学的各分支学科的研究所证实或证伪,从而接受整个政治科学的检验,而且也能够接受下一代历史制度主义的再检验。因此,历史制度主义所提供的学术积累方式非常有利于整个政治科学的学术进步和知识积累。

当然,无论是在历史制度主义之内还是之外,已经有一大批政治科学家看到了历史制度主义自身目前也存在着一些重要的缺陷,有些缺陷甚至还带有致命伤。伊玛格特对历史制度主义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在她看来,首先是历史制度主义的有关分析中可能潜在地存在着某种出错的可能性。因为历史制度主义在理解结构对行为的影响与塑造作用时常常会转向历史分析,但是到目前为止的历史分析还主要是一种在少数国家之间展开的比较—历史分析,很可能只是从某些局部的现象中提出自己的结论。在缺乏大规模比较—历史分析的情况下,历史制度主义的研究结论就无论如何都有值得怀疑的地方,并且极有可能陷入某种历史“叙述”而缺乏深入的分析;第二,历史制度主义在解释个体的政治行为时,借

用了一些后现代主义哲学中的解释学方法,这种以结构面貌出现的解释方法实际上是起到了一种解构作用,即历史制度主义只对事件进行解释的做法,在对主流的分析范式提出有力挑战的同时,自身的理论构建又明显不够。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它们都把不平等视为政治生活中的一种天然现象,但并不打算为此而提出积极解决的途径;第三,与第二个问题相关的是,历史制度主义的历史结构分析的典型做法就是反对提出普适性的理论,这种做法虽然为历史制度主义的解释带来了一定的力度,但同时又会妨碍它们去进行系统的知识积累。布林德·阿利(Blind Alley) 也提出,历史制度主义一方面一再强调政治制度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提出制度不是影响政治结果的惟一原因,这就使得在它们的分析之中有时候很难区分到底是制度因素还是非制度因素在确切地影响着某一政治后果;最后,正如其他所有的科学流派一样,在历史制度主义内部也仍然存在着一些重大分歧,不同的历史制度主义者在考虑将分析的重心到底是放在制度上、历史上还是解释上,到底是坚持理性人的假设、文化人的假设还是制度人的假设等问题上都还未完全达成统一的意见。但是,正如伊玛格特所说的那样,无论如何,历史制度主义为政治科学提出了一种独到的分析范式,这种分析范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政治科学的不足,这是一个既定的事实。由于历史制度主义本身还是一个未完全定型的流派,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并不妨碍其成为一个政治科学的有效分析范式,有些缺陷也有可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得到解决。

历史比较制度分析(HCIA)方法:一个文献综述

历史比较制度分析(HCIA)方法:一个文献综述*……以Avner Greif研究成果为代表 (讨论稿) 钱滔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310027) 内容提要:历史(比较)制度分析是美国90年代以后兴起的研究方法。本文旨在综述其代表人物Avner Greif的理论研究。试图按制度在历史演进中所涉及经济问题的扩展秩序,来综述 Avner Greif的研究成果。首先是前现代社会中委托代理合约的执行问题,以及前现代社会交易 中存在的外地商人产权保护问题,Greif结合历史采用静态和比较静态的方法分析了制度的出现 与本质,即制度自我实施的特性。然后Greif采用动态方法结合历史研究制度的含义与制度变迁, 即制度自我加强的特性。为了更好地理解HCIA方法,本文进一步从方法论的角度述评HCIA之 前经济史的研究方法,在总结它们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不足的基础上,展开分析HCIA的框架与方 法论上的突破。最后是对全文做出简单的小结。 关键词:Avner Greif历史比较制度分析context-specific model 一、引言 就形式而言,无论是在同一国家或地区的不同历史时期,还是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家或地区,经济问题是基本相同的,即如何把稀缺性的资源配置到各种各样的用途。但是,这些不同的社会却运用了不同的制度安排,去解决它们的经济问题,而这些不同的制度安排又和它们在经济史上的兴衰密切相关。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制度的分析来增进对这种“兴衰”的理解。其实,这正是经济史所关心的基本现象与问题。 对于经济史的研究。在德国历史学派的归纳方法之后,是结合新古典经济学(neo-classical economics)理论,以价格(或利率)为分析对象来研究经济史,即历史计量学(cliometric)。但由于这种研究框架本身不能包含制度,以及分析工具的局限,故并不能对经济史的基本问题给出全面的解释。在科斯(1937)提出制度的重要性之后,又出现了结合新制度经济学(NIE)理论,以交易本身为分析对象来研究经济史。但这种方法也并不能对制度的运行给出满意的解释(如:前苏联和东欧国家都实行了私有化,但经济反而出现衰退的经济现象)。即为什么有些国家采用了理论上或在其他地区有效的制度,却不能获得经济增长。而且以上方法也没有解决理论的演绎和历史的归纳方法之间的二分性。 其实,历史演进过程是制度“生存检验”的现实环境,这其中存储着丰富的有关制度及制度变迁的“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制度本身和制度演进的研究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洞见。A vner Greif就是通过前现代(pre-modern)经济史的研究,综合理论的演绎与历史的归纳方法来考察制度的历史演进,即制度的起源、本质及含义。进而试图解释市场与非市场的制度(non-market institution)之间关系这一经济史和制度分析的基本问题。1Greif通过两个 *本文主要是对Avner Greif研究成果的综述,若要对历史比较制度分析进行较全面的述评,则须进一步阅读其他学者的文献,才能作出更客观的评价。而本文对历史制度分析的评述和附录中的观点是仅在Avner Greif的文献基础上作出的。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有待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深入与展开。 1对于市场需要制度基础,在学术界已取得基本的共识。但对于制度的定义以及如何进行制度分析,无论是在方法论上还是在分析框架上都存在很大的分歧。如果从逻辑的角度看,这些分歧可分类为:有些是采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研究综述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研究综述 谢嘉元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辽宁沈阳 110004) 摘要:通过比较系统考察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理论产生的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是一种制度分析“典范”,在美国政治学界中占主导地位,但在我国政治学界的研究和运用才刚刚起步背景及特征、国外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者的主要观点、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内学者对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研究、理论的发展现状,对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对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新制度主义;特点;主要观点 自詹姆斯·马奇和约翰·奥尔森于1984年在《美国政治科学评论》杂志上发表“新制度主义:政治生活中的组织因素”一文,“新制度主义”一词在政治科学中的出现频率便越来越高。按照被接受最广的霍尔和泰勒的观点,新制度主义可划分为三种不同的流派: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所有这三种流派都是针对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盛行的行为主义研究方法而发展起来的,并试图重新阐释制度在决定社会和政治产出中所发挥的作用。尽管这三种流派出现的时间起点相近,并且都强调了制度的重要性,但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并且彼此的发展也呈现了相对的独立性。 一、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理论的背景 理性选择从方法论层面看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追溯到霍布斯

和休谟。但是,作为现代理性选择理论则产生于 20 世纪50年代。理性选择理论诞生之初,仅是政治科学学科中的一个很小的分支,没有受到太大的关注。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发展,现在的理性选择理论较之过去更加成熟。当理性选择理论运用严格的预设假定前提来研究美国国会的投票行为时,发现一个重大的矛盾,即如果传统理性选择的模型正确的话,美国国会的立法就很难保持稳定的多数。因为立法者们众多的偏好顺序和问题本身的多维特征都将会导致这样一种现象,即新的多数往往会倾向于推翻任何已经通过的议案,从而使得从一个议案到另一个议案都会出现阿罗循环的现象。然而事实表明,美国国会投票结果保持了相当大的稳定性。正是在解答这一令传统理性选择理论者感到迷惑的问题的过程中,理性选择开始对制度进行研究。国会的制度降低了事务处理的交易成本,使得在议员之间能够达成交易,从而使得法案的稳定通过成为可能。此时,理性选择理论也被称为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理性选择范式目前在美国政治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现代政治学家们一般都把“理性选择理论”视为公共选择理论、社会选择理论、博弈论、理性行动模式、实证政治经济学等的同义词。按照盖伊·彼得斯的分析,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又可以分为若干分支。第一个分支是印地安那学派,以美国学者奥斯特罗姆夫妇为代表,主要关注如何用制度来解决公共池塘的治理问题,即如何克服公共池塘资源治理中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不一致问题。第二个分支是公共选择学派,即把现代经济学的逻辑和方法用于研究政治学的问题,以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尤其是理性人假设)、原理和方法作为分析工具来研究和刻画政治市场上的主体的行为和政治市场的运行。公共选择“是将经济学应用于政治科学,

公司规章制度范本最新版本

公司规章模板 规章制度 第一章总则 本公司为建立制度、健全组织与管理,制定此规章制度。本公司员工的管理,除法令及劳动契约另有规定外,悉以本规则办理。 第二章员工日常行为规范 第一条员工必须遵纪守法,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如有违反国家法规者,一律解职。 第二条员工必须严格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服从上级指挥,违反者,按有关规定处罚。 第三条员工对内应善尽本份,认真工作,爱惜公物,减少浪费,提升品质;对外应严守职务机密,维护公司形象。 第四条员工应树立主人翁精神、增强责任感。 第五条员工应树立良好的工作态度,积极上进,培养荣誉感。 第六条公司员工应和众共济,通力合作,友爱相处。不得滋生事端,扰乱秩序,不得有组织派系,搬弄是非及争吵逗殴以防碍公司士气与团结。 第七条员工应时刻维护公司利益,勇于制止任何损害公司利益的事情。

第八条员工对职务或公事建议或请示,应循级而上,非有紧急或特殊事件不得跃级呈报。 第九条部门经理应秉承公司理念,尊重员工人格,亲切诱导,以身作则,切实执行业务,提升工作效率。 第十条公司因业务需要而调派职务时,若为能力所能胜任者,员工不得拒绝。第十一条认真接听、转接公司电话,做好电话留言; 第十二条热情接待公司来访人员; 第十三条对上级领导安排的工作任务,及时汇报工作进程,遇困难及时汇报,做到有始有终; 第十四条对公司输出的邮件、传真、信息等必须及时与客户确认查询。 第十五条员工不得携带危险品、刀器、易燃易爆等物品进入工作场所,因而发生事故者依法论处。 第十六条在下班之后,值勤人员或最后离开公司者应将公司的门窗、电脑,打印机、饮水机等设备的电源关闭。 第十七条员工按照有关规定申领办公用品,所有从公司申领的用品均为公司财物,要妥善保管、正确使用,不能占为己有,离职时须交还。 第十八条员工上班时间内不得兼差或从事其它危害公司业务的行为 第十九条员工承办事务不得收受馈赠或回扣,亦不得借机为自己或他人图利。第二十条员工应奉公守法,不得假籍职权贪污舞弊,亦不得假籍公司名义在外招摇撞骗。 第二十一条公司员工在职务上,应注意下列事情: 1.确实掌握及了解本身职务与工作内容范围; 2.处理事物应明确、负责、重时效,凡事应今天事今天毕; 3.交办事情完成后,应主动报告经理或交办部门知晓; 4.服从组织体制及规定,团结谐和,排除本位主义,以公司为重; 5.工作如有疑难,应即请示上级,不得借故拖延,积压或擅做主张。 第二十二条各级领导应注意下列事情: 1.深切了解公司决策及经营方针以及自己的职责和任务; 2.交办部署事项,应合情合理,酌量酌时; 3.对于部署言行举止、品德、技能,应随时予以注意,纠正并重视教育训练及考核; 4.如因监督不周,以至发生渎职情事时,直接领导应负连带责任。 第三章聘任管理制度 第一条本公司各部门如因业务需要,必须增加人员时,应先依人员征募流程的规定提出申请,经总经理核准后,由人事部门办理征募事宜,经部门经 理应试合格。 第二条新进人员经考试或审查合格后,经总经理核准后任用,若有特殊人才或特定人员可由部门经理书面(人员聘用申请书)呈报总经理核准后方可 任用。 第三条部门经理应将核准后的新进人员资料(应征资料)及人员任用申请书一

乡镇文化站规章管理制度

乡镇文化站规章管理制度 为促进乡镇综合文化站的规范化建设,加强对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管理,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的职能作用,更好地丰富广大人民群众文化娱乐生活,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一、文化站工作考勤制度 1、文化站工作人员要自觉遵守上级文化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制定的岗位责任制度,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擅自脱离工作岗位。 2、实行签到制度。要按时签到,不准他人代签,外出从事公务活动,事前需向站长说明。 3、每天考勤由站长或带班人员负责,考勤签到情况每周一统计,每月一总结,半年一初评,年底一总评,奖勤罚懒。 4、考勤结果将按照乡镇党委、政府制定的岗位责任制和岗位人员聘用制的规定,予以奖惩兑现。 二、文化站卫生保洁制度 1、文化站的卫生保洁要做到制度化、经常化,要定时清理,始终保持清洁状态。 2、工作人员上午要上班前打扫室内外卫生,整理内务。节假日前要集中开展一次卫生突击活动。 3、文化站墙壁上和室内通道不准随意乱贴乱挂。各功能活动室和办公室门窗及玻璃要干净、明亮,无灰尘、无污渍,窗台干净整洁,窗台外无杂物。 4、活动设备和器材、桌椅、文件柜等处无灰尘、无污渍,干净整洁;电脑显示屏、主机、键盘上无灰尘污渍。 三、文化站设备管理制度

1、文化站配备的桌椅、电脑、投影仪、照相机、摄像机、乐器、音响、报刊图书等设备财物要进行登记造册,建立专人专档,妥善保管,统一登记、统一发放、统一管理,不得丢失。 2、站内所有设备的使用管理,要实行站长负责制、专人保管制、损坏遗失照价赔偿制。并定期加强对设备的检查、维修和保养,按照规定操作设备,确认正常后方可使用,要按规定程序操作,严禁私自拆卸、移动、擦拭设备,定期对设备进行清理。 3、设备只能用于开展群众性公益活动所用,严禁私自另作他用,不准擅自外借或人为损坏,不得占为己有。否则,因外借、损坏、遗失的,严格追究责任,由保管人、当事人按原价赔偿,确因工作需要,须有负责人书面批准,才能办理有关手续。 四、文化站工作人员行为规范 1、坚持为民服务宗旨,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提倡敬业奉献。 2、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本职岗位应具备的政策理论、文化知识和工作技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3、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待工作,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4、实行挂牌办公,服务热情周到,积极引导社会团体和广大群众参与各项文化娱乐活动。 5、保持文化站内外环境整洁、卫生,爱护公物,遵守值班制度,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6、认真执行关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做到严守法纪,秉公办事,不以权谋私。 7、行为仪表举止规范,提倡文明用语,做一个有较高素养的文化人。 五、文化站站长及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中西方政治制度对比

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对比 中国,东方大国,悠久的历史经过岁月的沉淀,更加熠熠闪光。西方各国,每一次奋力的演变、斗争,都推动着各国走向新时代。由于国体不同,国家在施政方面,自然也不同。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自然,这也影响了我过得政治制度,包括,社会主义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些制度的确定根据了我们国家的国情和社会现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最切合社会的,以中国共产党委基准点,国家有什么事发生,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解决这个问题,不至于因为国家政党太多,而不能尽快统一意见,并及时解决问题。同时,多党合作的存在,使得中国共产党做出最后定论方面,具有推动作用,可以为更好的解决问题出谋划策。根据不同的方面提取意见,使得出的定论更加全面,更具合理性。 西方各国,且不谈雅典、罗马等国家的城邦制,先从英国开始,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以单一制、君主立宪制发展,英国的政治体系直接影响了许多国家的政治体系,包括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牙买加等国。国王只是拥有象征性的地位,并无实权,拥有最高政治权利是内阁首相,英国的议会是政治中心舞台,是最高立法机关,政府从中产生,这里只是将英国作为案例来分析。法国采用双元首脑制,总统——总理,由总统任命总理,总理在任命其他官员,德国是联邦体制的国家,联邦总统为国家元首。这些可以看出,西方各国在政治制度上存在不同,但从根本上分析,他们是一样的。 西方国家多为资本主义国家,国家领导人执政以资产阶级为主,可能会伤害到社会底层人的利益。但是,值得肯定的是,执政党为了利益执政,需要有民众的支持,在大部分情况下,给与绝对的民主。中国因为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本着执政为民的方针执政,会将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更直接的民主执政。 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对绝大多数人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就大局上来说,我们国家的政治制度是切合我国的社会现实的,但是,由于人口庞大,有些时候不可能真正做到绝对的民主。人民群众的想法并不能及时的反应到国家领导人那,而西方的民主思想多元化,理论众多,人民得到了真正的民主,但是,这种民主的权力似乎过于泛滥,政府做的事情有一点不合人民的意,人民就集众去游行示威,实行宪法赋予他们的种种权力来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愤怒,这些都是因为人民拥有过多的民主权力造成的。 国家的政治制度一直在不断的完善和更新,不论中西方,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各国人民过上好日子。政治制度存在不同,并不影响各国共同前进,共同创建美好未来。

公司文化管理制度

公司文化管理制度

公司文化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动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塑造公司发展的企业文化,规范管理,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健康有序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企业文化建设组织 第二条设立公司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董事长任组长、总经理任常务副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公司各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综合部。 第三条公司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的职责是负责制定企业文化建设整体方案和企业文化建设的近期目标及长远规划。 第四条公司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管理者,公司各部门及分公司负责拟定本部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计划,并配合办公室做好各项企业文化活动。其主要职责划分如下: 1.办公室主要责任如下: (1)研究和制定公司企业文化核心内容。 (2)负责制定企业文化建设管理的近期与中长期规划。 (3)组织进行对公司企业文化重要议题的相关讨论研究。 (4)指导下属分公司及各部门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5)组织编写公司历史、宣传画册、纪念文集,制作企业宣传片。 (6)负责企业文化案例库的建立和维护工作。 (7)负责公司内部企业文化建设的评比考核工作。 (8)负责公司与分公司企业文化融合工作。 (9)负责外部宣传渠道的联络和供稿工作,传播企业文化。 2.各部门及分公司主要责任如下: (1)制定本部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计划。 (2)协助办公室进行文化纲领实施工作,在不影响本部门工作的前提下,保证部门人员参加公司组织的各项企业文化活动的时间。 (3)结合部门工作创造性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4)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各类活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 第五条企业文化建设计划编制流程: 1、每年初各部门及分公司负责组织编写《部门年度企业文化建设计划》。 2、办公室据此制定公司年度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并由此编制经费预算。 3、公司年度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经公司办公会批准后实施。 第三章企业文化建设内容

英法政治制度比较分析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期末论文 《比较政治制度》 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专业行政管理 年级2009级 学号222009********* 姓名李勇 指导老师石雪 成绩 2012年6月17日

英法政治制度比较分析 李勇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以及民主意识的萌生和发展,人们对民主的形式以及自身的政治利益的关注也日益增强。民主资本主义的反战也使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政治权利的存在,人们也不愿意自己权利的实行受到阻挠,在人们的历史推动下也就推翻了封建帝制,成立了民主制度的国家。英法两国是欧洲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两国的政治制度也有所不同,本文将通过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对比,分析两国政治制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进一步了解两国的政治制度文化。 关键词:英法、政治制度、对比 首先,我们对英法两国做一个大致的对比: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英法领过虽然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但是在他们的国家形式具有不同的政体和国家结构形式,下面将分别介绍英国的政治制度和法国的政治制度,从他们分析造成两国国家政治制度不同的原因对于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两国政治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英国政治体制的模式及特点

英国的政治制度是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其主要特点是“议会至上”、以内阁为权力核心、君主虚位、政党组织严密。 首先,英国实行议会民主制,体现“议会至上”的原则。议会至上,即立法权在三权中居于核心地位,行政和司法机关都是立法机关的一个部分,行政权和司法权实际是立法权的派生,三者互有重叠。 其次,实行内阁制,作为“议会至上”原则在行政权与立法权关系上的制度体现。即国家的权力体系以内阁为核心,内阁拥有国家的最高行政权力。 再次,英王更多的是一种荣誉性职位,并无真正的实权。 最后,英国政党的组织体系相对比较严密。 可见,英国政治制度最大的特点是“议会至上”,司法权和立法权都出于立法权,民主政治的实质部分居于虚位君主之下。 这种政治制度的优点是,无论是体制形成还是实际运作都相对民主、公正,更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和周全。但缺点是,体制或制度容易模式化,导致官僚主义,影响执政效率。 二、法国政治体制模式的基本特点 与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不同,法国的政权模式是一种“半总统制”模式,既有总统制的特点,又有议会制的特征,其主要特点为: 1、总统候选人由政党或政党联盟推荐,由全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从原来的七年减为五年,同议会、政府任期同步。总统作为国家元首,权力不如美国总统大,但又远远大于内阁制国家的总统或国王。他掌管着国家的外交和国防大权,决定包括经济社会事务在内的各项大政方针,实际上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但他不是行政首脑,也不具体负责经济社会事务),主持内阁会议,享有对政府官员的任命权,并有权解散议会,宣布提前大选,还可施行宪法第16条规定的非常权力。 2、政府由获得下院即国民议会多数的政党组成,总理也由该党领袖出任,并由总统任命,政府主要职责是管理经济与内政事务,同时对总统和议会负责,议会可以质询并弹劾政府。 3、法国的总统和议会一般都实行两轮投票制(总统如在第一轮选举中获得

新制度主义主要三大流派

新制度主义主要包括社会学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和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等几个流派。各派之间差异很大: 1、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作为新制度主义三大主要流派之一的理性选择制度主义首先产生于美国国会研究,其原因是理性选择理论在解释政治现象时存在局限。理性选择理论假设个人是完全理性的,在这种假设下,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会导致难以形成一个稳定的多数,即阿罗不可能定律,但在现实之中却存在一个稳定的多数,为了解释这种理论与现实的矛盾,人们转向了对制度的研究,从而形成了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这一流派,诺斯被视为理性选择选择制度主义的代表人物。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在个人层面探讨制度问题,以个人理性的假设为基础通过演绎方法来研究制度的产生、变迁和影响的规律。它仍假定人是理性的,追求财富最大化,但这种追求是在不完全信息的情况下进行。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认为,制度产生的前提是合作,但合作往往是难以进行的,“囚徒困境”就被用来描述合作的困难性,交易成本的出现是难以合作的结果,合作产生于危机情况如战争、自然灾害和多轮博弈中,但危机情况和多轮博弈中产生的合作会遇到“搭便车”和欺骗的问题,这就需要加强监督,加强监督就会产生交易成本,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制度就成为必需,制度的作用如温加斯特(温格斯坦)所说为行为者提供积极的激励和消极的激励,使行为者遵守制度,从而实现行为者的自我实施,进而实现制度的自我实施。 2、社会学制度主义 社会学制度主义,是从社会学组织理论中发展出来的,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其出现的时间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末,代表人物主要有詹姆斯?马奇,约翰?奥尔森。在他们的著作《重新发现制度:政治的组织基础》中对以行为主义为代表的现代政治学提出了批评。社会学制度主义具有三个主要特征:倾向于比政治科学家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来界定制度,打破了制度与文化概念之间的界限;强调制度行为的方式是通过提供行为所必不可少的认知模板、范畴和模式,而不仅仅是因为没有制度就不能解释世界和其他人的行为;采用某一制度,是因为它提高了组织或其参与者的社会合法性。 理论基础:建立在社会人的假设基础之上——区别于单纯的经济人或理性人,强调义务和责任,但也没有忽视人的自利特征。个人的政治行动受到制度、习俗、惯例的规定和制约,不完全是理性选择的结果。个人的偏好不是既定的,政治和社会制度能够影响和塑造个人的性格、偏好以及行为方式等。 3、历史制度主义 历史制度主义是西方政治科学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出现的一个新制度主义流派,它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力是对六七十年代盛行的行为主义和宏大理论的反动。历史制度主义主要批判地吸收了结构——功能主义一些观点,吸收了比较政治学中的政治发展理论。 历史制度主义冠之以“历史”,因为这一学派认为历史是克服人类理性局限性的一个主要途径;之所以又是“制度主义”,因为他们注重以制度为核心来考察历史,以国家、政治制度为中心来分析历史。在历史制度主义那里,制度是扎根于政体的组织结构或政治经济中的正式或非正式的程序、惯例、规范等,它们包括宪法规则、官僚标准的执行程序等。 彼得?豪尔和罗斯玛丽?泰勒在《政治科学与三个新制度主义》中指出,历史制度主义具有相对明显的四个特征: 第一,历史制度主义倾向于在相对广泛的意义上界定制度与个人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历史制度主义强调在制度的运作和产生过程中权力的非对称性; 第三,历史制度主义在分析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时强调路径依赖和意外后果; 第四,历史制度主义尤其关注将制度分析和能够产生某种政治后果的其他因素整合起来进行研究。

新成立公司规章制度

新公司管理规定 一, 公司组织架构 董事会 总经理(兼) 副总经理 财务技术总监 业务主管办公文员物流主管研发主管应用主管 二, 人员任命 三,工作职责及岗位说明书 (一)总经理的主要职责与工作任务: 1、领导执行、实施董事会的各项决议;对各项决议的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决议的贯彻执行。 2、根据董事长会下达的年度经营目标组织制定、修改、实施。 3、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定期向董事会汇报经营战略和计划执行情况、资金运用情况和盈亏情况、及其他重大事宜; 4、主持集团公司日常经营工作:负责公司员工队伍建设,选拔中高层管理人员;主持召开总经理办公会,对重大事项进行决策、代表公司参加重大业务、外事或其他重要活动;负责签署日常行政、业务文件、负责处理公司重大突发事件,并及时向董事会汇报、负责办理由董事会授权的其它重要事项。 5、领导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等分管部门开展工作:领导建立健全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组织制定财务政策,审批重大财务支出;领导建立健全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组织制定人力资源政策,审批重大人事决策。 权力和责任: 权力: 对公司经营方针和重大事项的决策权 对董事会经营目标的建议权 对副总经理、财务部长的人事任免建议权及其它员工的人事任免权 对公司各项工作的监控权 对下级之间工作争议的裁决权 对所属下级的管理水平、业务水平和业绩的考核评价权 董事会预算内的财务审批权 责任: 对公司年度经营计划、费用预算及计划和预算的实施结果负全面责任

对因经营管理失误造成的重大损失负领导责任 对公司经营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负责 对提交的报告、报表、决定的准确性、及时性负责 对所签署的合同、协议负责 公司违法经营所应承担的相应责任 考核指标: 营业额、利润、市场占有率、应收账款、重要任务完成情况、预算控制、关键人员流失率、计划与执行能力。 (二)技术总监的主要职责与工作任务: 1.负责全公司的产品研究开发和日常技术管理、负责公司现场工艺管理工作,完善技 术基础数据,不断提 高现场工艺保障能力 2.参与企业管理者负责质量/环境体系的建立,运行和审核及制定公司的长期发展策 略、年度经营计划和预 算方案,积极推进技术进步,提高员工素质和技术竞争能力。负责新产品开发,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的管理工作 3.追踪国内外行业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评估其对公司的影响,思考公司应该采取的 对策,向总经理汇报4.管理公司的整体核心技术,组织制定和实施重大技术决 策和技术方案,组织技术合作、技术文件整理及控 制工作 5.主持新产品项目所需的设备选型、试制、改进以及试验布局等工作 6.领导分管部门制度并组织实施年度工作计划,完成年度任务目标 7.与用户进行深层技术交流,了解用户在技术与业务上的发展要求,并解答用户提出的各类产品技术相关问 题。对潜在或具体的项目/用户进行跟踪,负责管理所在区域内的用户拜访、技术交流、方案制作及合同 谈判 8.组织技术人员上岗前培训和定期技术培训,对下属各职能部门完成任务的情况考核 权力和责任: 权力 对公司产品试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工艺指导权。 对公司产品的新产品开发、项目投资的建议、调查权。 对公司产品生产中的新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的建议、调查权。 责任 新产品开发研制,样件制作、鉴定与审核。

比较政治制度笔记

比较政治制度笔记 导论 一、比较政治制度的课题与方法 1、比较对象 威洛比认为,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关于政府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探讨如何解决有关政府的问题。前者是静态的,相对简单;后者是动态的,比较复杂。 制度是有生命的,指制度是变化的,灵活的,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以政治机构为比较的重点,最核心的是政治制度。 2、比较方法 历史考察法、比较宪法史法、国别比较研究法、比较制度史(专题或专项比较研究)、综合分析比较研究。 二、政治机构的历史考察 1、分类标准 A构成基础:寡头政治民主政治 B经济基础:非社会主义政府社会主义政府 C社会基础:氏族政府都市警察政府民族政府世界政府 D主权构造:单一政府复合政府 2、政治权力的变革导致政治机构的更替 政治权力的变革的外部形态有三种: (1)统治机构内部的变革 (2)最高统治者的变革 (3)统治关系的变革 三、政治制度建立的思想文化背景 1、西方政治制度的文化基础 (1)人性:看作自然属性,把人归属为动物。 伊壁鸠鲁,功利主义的创始人,从功利主义的视角探讨人性,“趋乐怕苦”; 马基雅维利,从经验主义的视角探讨人性,“自私,贪得无厌”; 霍布斯,从机械主义的视角探讨人性,“自我保护”,欲望与理性(欲望的派生)。 (2)作为目的和手段的民主 阿尔色修斯,人类天生要结成“社会联合体”,才能过上幸福舒适的生活。社会联合体包括家庭、自由联合体、村镇、城市、国家。国家具有至高无上性,主权属于人民。 密尔顿,从自然权利的基础上论述人民主权。公共权利来自人类自我保护、追求的自然权利。官员为人民服务,是人民的代表。 卢梭,人民主权。 (3)法治 亚里士多德,寻求统治必须寻求正义,正义需要权威,权威来源于法治; 西塞罗,官员是法律的创造物,权威是法律给予的,必须依据法律来统治,否则是合理、不道德的; 哈林顿,共和国应该是一个法治的共和国,法治才能保证权利; 洛克,人的财产、公共利益通过法律来保护; 孟德斯鸠,法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联系。

中国家户制与印度村社制起源的比较研究——基于历史制度主义“制度生成”分析范式

2017年第1期 56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Journal of Hubei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总第91期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No. 1,2017 General No.91 ?公共管理研究? : 收稿日期:2017-01-01 基金项目: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印农村妇女参与村级治理比较研究:基于实地调研”(项目编号: 15JJDZONGHE009) 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施远涛(1986—),男,湖北襄阳人,管理学博士,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公共管理系讲师,复 旦大学公共管理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印地方治理比较研究。 〔摘要〕运用历史制度主义“制度生成”分析范式可知,中国家户制是奴隶制度、宗法制度冲突及观念变革的产物,它具有相对独立的个体家户,并为中华农业文明与农民价值伦理奠定了基础;印度村社制则源于雅利安人与达萨的冲突与融合,其鲜明的特点是种姓制度与宗教思想的嵌入,它是宗法制的和平的社会组织,内部事务不受国家干涉。比较两种东方制度传统生成过程可知,家户制是中国农村社会中的本源型传统和基础性制度,是村落社会的根基。当前农村家户的离散和流动破坏了家户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损坏了乡村社会的基础,从而使得乡村社会的治理及其现代化转型面临新的挑战。要解决这一困境,需要重塑农村家户,筑牢乡村社会的基础。〔关键词〕家户制;村社制;制度起源;本源型传统〔中图分类号〕D69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155(2017)01-0056-06 当下中国乡村社会正处于传统与现代的历史转换过程中。在探索乡村社会未来转型之路时,注重传统的“延续性”与注重超越传统的“创新性”同样重要。那些能够对现代社会产生长远影响的本源型传统,构成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制度,是现代社会的历史起点和给定条件[1]。印度著名学者阿玛蒂亚?森在其著作《以自由看待发展》的中译本序言中写道“中国必须在建设其未来的同时不背弃过去”,并引用中国经典文论 《诗品》中的名句:“结合故旧,产生新颖”[2](P20) 。在东方国家的本源型传统中,中国的家户制与印度的村社制,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与沉积后所形成的制度因子,生长于农村社会的本源型传统中,构成了现代农村社会制度基础的“底色”以及制度创新的“源头活水”,并规制着未来农村社会制度变迁的路径。然而,作为两个东方国家村落中的本源型传统,它们之间的差异甚至大于东西方之间。因此,需要从微观层面去厘清二者的差异,把握二者的个性。不了解二者之间的差别,哪怕是细微的差异,都无法准确把握这两个均具东方 农业文明的本源型传统对后来农村发展及其制度变迁的影响。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基于此,本文将研究的视角投向历史深处,选取中国家户制作为切入点,以印度村社制为参照,运用历史制度主义“制度生成”的分析范式,通过深入细致地比较两种东方制度传统的生成过程,准确把握“家户制”这一具有“中国特性”的本体制度,进而从传统中寻求当今中国农村发展道路的历史脉络和未来走向,建立起传统与现代的关联性。 一、理论基础:历史制度主义“制度生成”分析范式制度在动态的历时性过程中生成并维系,故制度的生成、维系与变迁在形式上构成了制度运作过程的不同阶段,而解释制度的生成和变迁也就成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命题。卡尔?马克思从社会经济因素,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分析和研究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变迁,而马克斯?韦伯从合法性与合理性的角度来观察政治制度的产生;行为主义则因为忽视制度而基本上没有形成成熟的制度生成理论。现代政治科学真正从自身的生成变化规律角度来研究和解释 (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施远涛 中国家户制与印度村社制起源的比较研究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制度生成”分析范式

最新公司规章制度范文

最新公司规章制度范文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公司只有在一个规范下所有的员工才能按部就班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一份完整的规章制度对于一个公司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节入职与试用 一、用人原则:看重选拔、看重潜质、更看重品德。 二、招聘条件:合格的应聘者应具备应聘岗位所要求的年龄20岁以上、学历大专或大专以上文化水平,同时具备敬业精神、协作精神、学习精神和创新精神。 第二节考勤管理 一、工作时间公司每周工作五天半,员工每日正常工作时间为 8 小时。其中: 周一至周五:上午:8:30 - 12 : 00 下午: 14 : 00 - 18 : 30 为工作时间 12 : 00 - 14 : 00 为午餐休息 周六:上午: 8 : 30 - 12 : 00 为工作时间 实行轮班制的部门作息时间经上级审查后可以实施。 二、考勤 1 、所有专职员工必须严格遵守公司考勤制度,上下班亲自签到(午休不签到),不得代替他人签到。 2、迟到、早退、旷工 (1)迟到或早退 30 分钟以内者,每次扣发薪金 10 元。

30 分钟以上 1 小时以内者,每次扣发薪金 20 元。超过 2 小时以上者必须提前办理请假手续,否则按旷工处理。 2 )月迟到、早退累计达五次者,扣除相应薪金后,计旷工一次。旷工一次扣发一天双倍薪金。年度内旷工三天及以上者予以辞退。 3 )、请假 ( 1 )病假 a 、员工病假须于上班开始的前 30 分钟内,即 8 : 30 - 9 : 00 致电部门负责人,请假一天以上的,病愈上班后须补假、县级以上医院就诊证明。 b 、员工因患传染病或其他重大疾病请假,病愈返工时需持区、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康复证明,经人事部门核定后,由公司给予工作安排。 (2) 事假:紧急突发事故可由自己或委托他人告知部门负责人批准,其余请假均应填写《请假单》,经权责领导核准,报人事部门备案,方可离开工作岗位,否则按旷工论处。事假期间不计发工资。 4 、出差(1) 员工出差前填好《出差申请单》呈权责领导批准后,报人事部门备案,否则按事假进行考勤。 (2) 出差人员原则上须在规定时间内返回,如需延期应告知部门负责人,返回后在《出差申请单》上注明事由,经权责领导签字按出差考勤。 5 、请假出差批准权限:三天以内由直接上级审批,三 6 、加班 (1) 加班应填写《加班单》,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后

各文化娱乐室管理制度

景和社区文化体育服务中心简介 景和社区文化体育服务中心是面向社区居民服务的文体活动阵地,是构建和谐社区、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的多功能机构。 文体服务中心是集市民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社区教育、信息服务为一体的活动中心,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中心设有台球厅、多功能厅、乒乓球室、健身房、图书阅览室、棋牌室,是社区居民学习充电的场所,休闲小憩的去处,交流沟通的空间, 相互服务的平台。 文体服务中心以丰富社区文体活动、融洽社区人际关系、优化社区人文环境,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增强居民家园意识,弘扬社区文明新风为主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良好的服务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满足市民的各类文化需求,景和社区文体服务中心热忱欢迎广大社区居民前来参加活动。 文化体育服务中心管理制度 1、凡参加文体活动人员,必须服从中心服务人员管理。 2、要爱护中心公物,不得擅自拿出、搬动或更换活动室器具、物品。 3、不准在墙上乱写乱画,不准随地吐痰和乱扔果皮、纸屑脏物等,保持室清洁。

4、严禁携带幼儿入玩耍打闹,不得高声喧哗,保持楼安静。 5、禁止在楼存放自行车。 6、楼放置的消防器材要妥善保管,不得移动损坏。 7、对于不听劝阻的流窜人员扰乱活动秩序的行为,人人有权制止,必要时报告有关部门处理。 8、活动室开放时间: 上午:8:30—11:30下午13:30—4:30 各文化娱乐室管理制度 一、多功能室管理制度 1、严禁青少年及儿童进入活动室。 2、要爱护室各种设施,正确操作音像设备,不能无故损坏音像器材。 3、所有音像制品,不得擅自借出或带走。 4、管理和组织活动人员,要做好周密安排,保持良好的活动秩序。 5、不准随地吐痰,果皮、烟头、纸屑等废物要放入脏物容器,保持室清洁。 6、经常检查电源、电路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活动完毕要及时切断电源。消防器械放在显眼处,严防火灾事故。 二、乒乓球室管理制度 1、本室面向居民服务,其他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活动室。

管理学基本理论

管理学基本理论 第—章管理和管理学 第-节管理现象管理活动广泛存在于各种人类活动中。如在学校:校长依据各种规章制度对其他人命令,奖惩等都属管理行为。 其他诸如国家、企业、军队甚或家庭个人等也是如此。 分析; 管理是针对组织而言的。 。组织是有目标的,有运行规矩的。是由人和环境组成的。 问题:如何设计好组织、设计好组织规则、调动起人的积极性使组织高效运行是管理学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管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区别 管理学与自然科学;后者研究对象是物,前者研究的是人与物的结合。 管理学与人文科学;后者研究的是人的问题的某个方面,前者是研究人事物的结合问题。效率问题。 第三节管理学既是交叉科学又是边缘科学 交叉科学;1,它以其他学科为基础。 2,管理学的许多规律被其他学科所用。 边缘科学: 1,不完善、不精准、 2,不断变化。 第四节管理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科学:逻辑性、严谨、正确答案唯一性、理性的。 艺术:感性的、发散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 管理;既管人又管事、既管物质又管精神。人:既是理性的又是感性的。 第五节管理究竟是什么

德鲁克:管理就是牟取剩余。 西蒙 : 管理就是决策。 穆尼:管理就是领导。 孔次: 管理就是通过别人做事的职能。 ······ 答案很多、都有道理,都是盲人摸象。即便今天也没有一个权威的答案。 我们认为:管理首先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 广义:指在一定的技术、环境、资源条件下,为使一个组织能更高效或产生更高效益,就组织内人、物、事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有机组合的过程和方式叫管理。 狭义:一般指对企业管理中最一般的组织运作问题所进行的决策和研究叫管理和管理学。 第六节管理分类 1,按组织性质不同分为:国家(政府)、企业、事业、军队、家庭个人等; 2按所有权不同企业又分为:国企、民企(私企)、外企、合资企业。 3按行业又可分为;工业、农业、采掘业、服务业等。 其中工业又分为:纺织、化工、机械、建筑等等。 4按企业内部分为:人事、文化宣传、技术、财务、营销、供应、生产、质量、设备、物资、等等。

最新规章制度的作用(精选多篇)

规章制度的作用(精选多篇) 第一篇:企业规章制度的作用 企业规章制度的作用 (1)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可以保障企业合法有序地运作,将纠纷降低到最低限度。 (2)好的企业规章制度可以保障企业的运作有序化、规范化,降低企业经营运作成本。 (3)规章制度可以防止管理的任意性,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对职工来讲服从规章制度,比服从主管任意性的指挥更易于接受,制定和实施合理的规章制度能满足职工公平感的需要。 (4)优秀的规章制度通过合理的设置权利、义务及责任,使职工能预测到自己的行为和努力的后果,激励员工为企业的目标和使命努力奋斗。 第二篇:企业制定规章制度的作用 企业制定规章制度的作用 一、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可以保障企业合法有序地运作,将纠(请收藏好范文,请便下次访问)纷降低到最低限度。 二、好的企业规章制度可以保障企业的运作有序化、规范化,降

低企业经营成本。 三、规章制度可以防止管理的任意性,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对职工来讲服从规章制度,比服从主管任意性的指挥更易于接受,制定和实施合理的规章制度能满足职工公平感的需要。 四、优秀的规章制度通过合理的设置权利、义务及责任,使职工能预测到自己的行为和努力的后果,激励员工为企业的目标和使命努力奋斗。 第三篇:企业规章制度有什么作用 企业规章制度有什么作用 1、规章制度首先是应用于标准化管理。即制度可以规范员工的行为,规范企业管理等。这样说起来比较空泛。比如:有着全面完善的规章制度,公司内部员工工作积极性可以得到广泛调动,因为不会出现有人干的工作少而拿到和平日经常加班的同事一样多的薪金待遇;这也是出于人力资源的考虑,员工最注重的因素——发展和公平。公平就是靠制度来体现的。 2、有些企业的规章制度是应用于标杆管理。即制度中明确指出公司的发展目标,指出面向此标准所要做到的项目。

历史的制度分析:博弈论分析方法

历史的制度分析:博弈论分析方法 把博弈论作为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应用于经济体制与制度问题的研究,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进化博弈论方法”(evolutionary game approach)。经济学中的进化博弈论是在生物学的进化博弈论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它将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竞争性经济行为同生物的进化相类比,研究人类经济行为中的策略和行为方式的均衡,以及向均衡状态调整、收敛的过程与性质。采用这一方法的研究者认为,社会制度并不是由什么人有意设计出来的,而是在那些适应环境和社会变化的新的制度结构不断被发现、更为理想的制度结构不断被保存的过程中产生的。这就是所谓的“适应性进化”过程。进化博弈论的引入,就是为了分析和说明社会制度的这一适应性进化过程。进化博弈论之所以在制度变迁理论中受到重视,主要是因为它是在不严重依赖决策者计算能力的前提下来说明均衡选择过程,从而在纳什均衡的理性主义解释遇到理论困难时,显示出了通过进化机制实现纳什均衡的可能性。 应用博弈论研究制度变迁的另一种新方法是“重复博弈论方法”(repeated game approach),它运用更精细的均衡概念,如“子博弈精炼均衡”(subgame perfect equilibrium)来分析历史与现实中的制度选择与变迁过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格瑞夫进行的“历史的比较制度分析”。 所谓的重复博弈,实际上是指同样结构的博弈重复地进行多次。与一次性博弈不同,它是由若干个阶段博弈(stage game)构成的一个完整的和相对长期的博弈过程。因此,在重复博弈中,各博弈方的着眼点就不是其在某一阶段上的局部利益或短期利益,而是他们在整个博弈过程中的总体利益和长期利益。当各博弈方面对不同的策略选择时,他必须考察到其在当前阶段的博弈中所采取的策略,不致在随后阶段中引起其他博弈方的对抗、报复或恶性竞争。也就是说,他不能像在一次性博弈中那样,毫不顾及其他博弈方的利益。有时,一方若作出一种合作姿态,可能会使其他博弈方在随后的阶段中也采取合作态度,从而实现共同的长远利益。这样,在重复博弈中就存在着比一次性博弈更大的合作的可能性,也有可能实现比一次性博弈更有效率的均衡。重复博弈论的这一特征,为它说明人类之间的合作行为,特别是说明历史与现实社会中体制与制度的演变过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在历史的比较制度分析那里,制度被定义为本身是“自我实施的对行为的非技术决定的约束” ,即所谓的自我实施制度(self-enforcing institution )。自我实施制度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它的自发产生和自我实施的性质。与那些由国家和法律强制实施的制度不同,自我实施制度必须是参与人各方经过协商、谈判、讨价还价后自愿达成一致的结果。因此,历史的比较制度分析将自我实施制度视为特定历史条件下制度博弈的一种均衡状态或均衡结果。自我实施制度产生的过程,也就是制度博弈各方在特定的战略局势中,根据自己不同的目标自主地选择各自的最优策略与对手进行博弈,最后求得制度均衡的过程。而所谓的“子博弈精炼均衡”,恰恰是指在构成动态博弈的所有子博弈阶段上都实现了纳什均衡。这就是说,一个子博弈精炼均衡,必须是各博弈方在整个博弈的每个阶段(子博弈)都选择了不愿单独改变的策略(纳什均衡)的最终结果。如果我们从博弈论的角度来观察自我实施制度,就会发现自我实施制度与子博弈精炼均衡之间的内在联系。简单地说,自我实施制度所具有的自发产生和自我实施的基本属性,说明了它必定是制度博弈各方在每个子博弈中都选择了不愿单独改变的最优策略的结果,也即实现子博弈精炼均衡的结果。更直接地说,自我实施制度的产生,必定是一个制度博弈实现了子博弈精炼均衡的结果。反过来说,如果一个制度博弈实现了子博弈精炼均衡的结果,那它也应该是自我实施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