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高校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高校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高校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生姓名:雷红艳

学号: 1005290122

专业:软件工程

班级:软件1001班

指导教师:冯居易

完成日期:2014年 5 月 18 日

高校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教师的工作量是衡量教师工作的重要信息,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准确、快速地统计教师工作量。

本系统采用https://www.360docs.net/doc/5713069121.html,技术,通过统计每学期教师教学工作量和科研工作量,并按照一定的计算规则,得出每学期每位教师的最终工作总量,以此为标准衡量教师的工作量情况。系统包括管理员和教师两个权限,其中管理员的主要功能包括教师信息、学院信息、教学工作量信息、科研工作量信息的管理和工作量统计。教师的主要功能包括实现个人资料修改和工作量查询。

本论文主要阐述了高校教师工作量系统的开发背景,所要完成的功能,系统设计与实现的过程。系统运行稳定,加之权限的划分使系统的数据安全性得到保证。系统的使用简便,用户界面设计简洁,功能较为完善。

关键词:工作量管理教学科研 B/S架构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eacher workload management system

Abstract

Teachers’workload is an important information to measure teachers’work, in the era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Accurate and reasonable teachers’workload began to rely on statistical computer management software.

The system uses https://www.360docs.net/doc/5713069121.html, technology, by statistic the teachers’ workload of per semester on teaching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calculated in accordance with certain rules. Take the final results of the total work as a standard to measure the workload of teachers’ situation. This system includes two privileges that are administrator and teacher. The main function of the administrator include teacher information, college information administrators and teachers, teaching workload information,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workload as well as workload statistics. The main function of teachers includes the realization of personal data to modify and query workload.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university teachers’workload system for teachers’teaching and research workload statistics. The system is stable, combined with data security division of authority so that it can be guaranteed. The system is easy to use system, simple to use interface design, and perfect to use the function.

Key words:Workload management Teaching Technology Research B/S architecture

目录

一、绪论 (1)

(一)项目开发的背景和意义 (1)

(二)系统介绍 (1)

(三)系统开发技术介绍 (2)

1.B/S结构 (2)

https://www.360docs.net/doc/5713069121.html,技术 (2)

3.SQL Server 技术 (3)

二、系统分析 (4)

(一)可行性分析 (4)

1.技术可行性 (4)

2.经济可行性 (4)

3.操作可行性 (4)

(二)需求分析 (5)

1.用户需求 (5)

2.功能需求 (5)

(三)数据流图 (7)

(四)数据字典 (8)

1.数据元素 (8)

2.数据存储 (8)

3.数据处理 (9)

三、系统设计 (10)

(一)系统功能设计 (10)

1.管理员子系统 (10)

2.教师子系统 (12)

(二)系统流程图 (12)

1.系统登录 (12)

2.科研工作量计算 (13)

3.查询工作量 (14)

(三)数据库设计 (14)

1.概念结构设计 (15)

2.逻辑结构设计 (16)

3.物理结构设计 (17)

四、系统实现 (20)

(一)用户登录界面 (20)

(二)管理员子系统的实施 (20)

1.管理员主界面 (20)

2.管理员信息管理模块 (21)

3.教师信息管理模块 (21)

4.课程信息管理模块 (22)

5.教学工作量信息管理模块 (23)

6.科研工作量信息管理模块 (23)

7.工作量统计模块 (24)

(三)教师子系统的实施 (24)

1.教师资料更改模块 (24)

2.查询工作量统计模块 (25)

3.修改密码模块 (25)

五、系统测试 (27)

(一)测试目的 (27)

(二)测试方法及步骤 (27)

1.登录界面测试 (27)

2.功能测试 (28)

(三)测试结果 (29)

六、结论 (30)

参考文献 (31)

一、绪论

(一)项目开发的背景和意义

计算机的应用已经进入了人们活动的各个领域,管理系统的应运而生为各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帮手,这也体现了现代化管理的步伐正在一步步代替传统手工、人力的管理工作,同时也给高等教育的现代化管理工作提供了契机。更加合理的制定教师工作量,更加高效、准确的统计教师工作量的工作开始需要依靠现代化计算机的管理软件来完成。

由于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利用网络进行课程安排成为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网络环境下的教师管理系统可以不受空间的限制,随时可以在网络上查询、修改信息,方便了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工作。高效并且便捷的网络让我们更加相信在高校教师的工作量管理中同样可以很好的发挥它的作用。教师可以随时从网上查看自己的课程安排,也能够知道自己工作量的具体统计情况,这样的变化可以更好的满足教师的需求,同时减轻管理者负担。

教师工作量是衡量教师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教师工作量管理是高校教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务管理的日常工作之一[1]。对于教师工作量的安排切实关系到教师个人的利益,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管理人员面对各类的数据和表格,手工处理的方法显得很是吃力,再加上人工操作存在着不可避免的错误[2]。因此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教师工作量统计,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能够对教师的所代班级课时,科研项目工作信息进行统计、存储、查询,并可以根据具体学校的执行标准进行相关考评工作,实现了教师信息管理的公开化、信息化和现代化。

(二)系统介绍

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网络、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人机一体化系统[3]。是一个由人、计算机及其他外围设备组成的能进行信息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信息系统有五个基本的功能:

1.输入功能:信息系统的输入功能是由系统所要达到的目的以及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和信息环境决定的;

2.存储功能:存储功能是系统将所输入的信息资料和数据通过后台数据库进行存储的能力;

3.处理功能:处理功能是基于数据库技术作为后台处理程序进行数据的处理和使用;

4.输出功能:输出功能就是将进行处理的数据进行输出和显示,保证系统功能的实现;

5.控制功能:控制功能是对构成系统的各种信息处理设备进行控制和管理,对整个信息加工、处理、传输、输出等环节通过各种程序进行控制。

信息系统使用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是一门交叉的新兴技术系统[2]。对信息管理系统(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IMS)的分析、设计和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IMS的广泛使用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办事效率,更好的将企业管理办法和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结合,在简化工作流程的同时大大提高办事效率。

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主要实现用户登录、用户基本信息维护、工作量数据管理、数据查询、系统维护等五个阶段的工作。其中用户登录是进行用户的身份验证,用户需要根据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身份的验证,以获得相应的用户使用权限。用户基本数据维护实现教师信息、课程信息修改和删功能,及时完成系统信息更新。工作量数据管理实现对教师教学工作量和科研工作量的信息统计和查询功能。数据查询实现教师相关信息的查询功能。系统维护实现系统和数据库的信息正常运行的保证。

(三)系统开发技术介绍

1.B/S结构

B/S结构(Browser/Server,B/S)是一种基于Web的网络结构模式[4]。这种模式统一了客户端,以Web浏览器作为主要的应用软件同时将系统功能的实现集中到服务器上,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客户机上只要装有浏览器和数据库,浏览器就可以通过Web Server同数据库进行数据的交互[5]。这就是B/S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而不用安装任何专门的软件。B/S 体系结构原理图,如图1-1所示。

图1-1 B/S体系结构原理图

在B/S体系结构图中浏览器发出HTTP请求给Web服务器,当Web服务器接收到该请求时,便向后台提交SQL查询请求,经过查找数据库服务器将结果返回Web服务器,服务器收到查询结果向浏览器传送HTML界面,浏览器便可以以网页形式输出结果。本系统基于B/S架构进行系统的编程。

https://www.360docs.net/doc/5713069121.html,技术

https://www.360docs.net/doc/5713069121.html,是一种使嵌入网页中的脚本可由因特网服务器执行的服务器端脚本技术,它可以在通过HTTP请求文档时再在Web服务器上动态创建它们[6]。https://www.360docs.net/doc/5713069121.html,是基于通用语言的编译运行的程序,它具有强大性和适应性,可以使他运行在Web应用软件开发者的几乎所有平台上。通用语言的基本库、消息机制、数据库接口的处理都能无缝的结合到https://www.360docs.net/doc/5713069121.html,的Web应用中。

https://www.360docs.net/doc/5713069121.html,已经设计成为一种多处理器的开发工具,它在多处理器环境下用特殊的无缝连接技

术,将很大的提高运行速度[7]。https://www.360docs.net/doc/5713069121.html,的自定义和可扩展性也是它的特点之一,https://www.360docs.net/doc/5713069121.html,设计时考虑了让网站开发人员可以在自己的代码中定义组件,完成网站的开发过程。

3.SQL Server 技术

SQL Server 可以实现对任何数据进行组织和管理。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文档的数据都可以通过SQL Server存储到数据库中并提供对数据库所存储的数据进行查询、搜索、同步、报告和分析等功能操作[8]。数据可以存储在各种设备上,从数据中心最大的服务器一直到桌面计算机和移动设备,它都可以控制数据而不用管数据存储在哪里。信息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日常使用的工具直接访问数据。

本系统通过ASP与SQL Server的链接实现相关数据存储和查询等相关功能。

二、系统分析

(一)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的目的就是要达到用最小的代价可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决定问题是否能解决。可行性研究的目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确定问题是否值得去解决。其实,许多问题不是在预定的系统规模之内得到解决,如果说问题没有可行的解,则花费在这项开发项目上的所有时间、资源、人力和经费都是没有必要的。而可行性研究实质上是将系统进行压缩、简化,从而分析和设计系统的过程,也就是在较高层次上以抽象的方式进行的系统项目的分析和设计。他最根本任务就是对以后的行动方针提出一些建议[9]。本文从技术、经济、操作可行性三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1.技术可行性

本系统采用Microsoft Windows 7作为操作系统平台,以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作为后台数据库的支撑,利用Visual Studio 2010作为开发工具,完成教师工作量系统的数据录入、查询、修改、删除等操作。本系统使用的编程语言为C#语言。C#作为一种流行的编程语言,提供完善的指令控制语句、类与对象的支持及丰富的数据类型,给开发高性能系统提供了保障,为开发满足客户要求的系统,保证了代码的模块化要求,而代码模块化的提高,非常有利于以后对新系统的扩展与修改。本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在技术上和硬件设备上的条件都是满足的,因此本系统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2.经济可行性

本系统需要有良好的整体规划,同时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系统运行阶段的设计管理与维护,但系统开发却只需要少量的投入,原因在于一方面,现在计算机的价格已经十分低廉,性能却有了长足的进步。另一方面,由于如今的网络共享性能已经使得我们使用的开发工具都是免费的,并且系统的运行环境对于计算机的配置要求并不高,完全可以满足要求。本系统开发后的使用会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各种不可预见的经济损失。系统开发后在实际中能够起到的作用将会大于投入的开发费用。而且只要进行相应的科学的分析,再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开发,就可以满足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的需要。因此这个系统具有开发价值和实用价值。所以该系统具有经济可行性。

3.操作可行性

基于Web的管理系统在现今的生活中已经随处可见,合理的功能设计和简单、通用的操作方式,既可以满足学校教学的各种需求,同时也能够为教师的工作安排和查询提供便利。本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就是坚持将简单的操作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作为系统的开发思想,而且开发完善之后的系统会具有操作简单、灵活使用等特点。管理人员及教师用户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运用并熟练地使用,因此该系统具有操作可行性。

综上所述,本系统在技术、经济和操作都是可行的,因此本系统可以进行开发。

(二)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系统开发的关键环节,它是指在开发一个新的或者改变一个现有的电脑系统时,对新系统的目的、范围、定义和功能进行描述所做的工作。在需求分析的设计过程中,系统分析员和软件工程师需要确定用户的需要,只有了解了这些需要之后才能够分析和寻找新的系统解决办法。需求分析设计阶段的任务就是确定软件系统的功能,也就是确定计算机要“做什么”和达到什么样的效果[9]。

需求分析是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需求分析就是描述系统的需求,通过定义系统中的关键域类来建立模型。分析的根本目的是在开发者和提出问题的人之间建立一种理解和沟通的机制。因此系统的需求分析应该是开发人员和用户或者客户一起完成的。需求分析可以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来完成,即明确系统要服务于哪些用户,对这些用户提供哪些服务等,特别是数据流图是需求分析的出发点。数据流图可以划分出系统必须完成的基本功能,在需求分析阶段系统分析员将仔细研究这些功能并进一步具体化。

1.用户需求

本系统的用户分为管理员和教师,教师应能够查看自己所教课程工作量的大小和科研工作量的统计情况,并以此为依据清楚的衡量和规划自己的工作量信息。管理员能够对管理员信息、教师信息、学院、班级、课程信息和教学、科研工作量进行管理,影响教师的工作量的因素很多,本系统会选择主要的因素来合理计算教师的工作总量。管理员需要根据最终工作量统计数值的大小来规范合理安排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量信息情况。

本系统也需要完成对登录用户进行权限的限制功能,教师使用教师编号,管理员使用用户名进行登录,系统进行用户身份的验证,避免非法用户的越权操作,保护数据的安全可靠。教师只有进行资料修改和工作量查询的权限,而管理员拥有对管理员、教师、课程、学院、学期、班级、授课情况、科研情况统计的增加、删除、修改和决定教师工作量统计要素和工作量计算规则的权限。

2.功能需求

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可以实现管理员管理、教师管理、学院管理、班级管理、课程管理、教学工作量和科研工作量的工作量安排管理等主要功能。这些信息均与后台数据库直接连接,可以从后台管理子系统进行动态的添加与更新操作,从而使学校对教师的工作安排显得更加直观与高效。本系统的结构图,如图2-1所示。

用户登录

用户基本信息维护增

据工作量数据管理数据查询计算规则

修改信息数据查

图2-1 系统结构图

总体来说系统需要完成的功能包括用户基本信息维护,用户可以对用户信息进行增加和修改;工作量数据管理,管理员可以统计工作量,教师和管理员均可以查询工作量的统计情况;数据查询和计算规则等功能需求。

(1)用户登录

在用户登录时,系统能够通过对用户身份的验证,判断该用户是否为合法用户,如果不合法,则根据相应的错误信息提示该用户不存在或用户名密码错误等。验证信息包括用户名、密码和用户身份进行验证。从而使得不同权限的用户跳转到不同的功能界面,以保证不会出现越权管理而使数据的权威性得到质疑。

(2)用户基本信息维护

用户的基本信息有实现对教师、班级、课程、学院、学期等信息的增加、修改、删除等操作。当班级人数、教师课程安排进行变动时则需要对数据库的信息进行更新和维护,以确保在进行数据查询时能够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

(3)工作量数据管理

教师可以对自己的数据进行查看和统计功能,查询并且统计某一位教师某个学期的工作量是该系统的基本功能。在查询教师的工作量时根据教师的教师编号进行教师信息和工作量的查询,并实现相关数据的打印功能。教师编号是每一位教师的唯一标识。根据教师教学和科研两方面的工作量统计,按权重得出科学准确的工作总量统计数字,其中,教学方面,每学期的课时是影响教师工作量的主要因素。科研方面,科研的类型、等级、获奖情况等作为工作量统计的重要因素。从两方面完成对高校教师的工作安排,为以后安排教师工作提供参考数据,也能够使高校教学工作科学、有效的进行。

(4)数据查询

该系统可以实现对教师、学院、课程和工作量等信息的查询功能。根据教师的编号登录,系统跳转到相应界面,实现对相应数据的查看功能。

(5)计算规则

教师工作量的管理包括教学和科研两部分,计算规则主要是通过系数的变化体现某个部分权重

的变化,例如教学部分和科研部分在工作总量统计的时候的系数是不同的则表示所占的权重也是不同的。最后教师工作量的统计是按照计算规则进行计算的,得出具体工作量值。

(三)数据流图

数据流图(Data Flow Diagram,DFD),是描述系统的逻辑模型的,它标识了系统的逻辑输入和逻辑输出,和把逻辑输入转化为逻辑输出时所需的加工处理。它比口头与文字的描述更直观地显示出来系统中数据的使用。

数据流图有四种成分:源点或终点、处理、数据存储表和数据流。数据流图中没有任何具体的物理元素,只是描述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和处理情况,即使不是专业的计算机技术人员也容易理解。它能精确的描述系统的逻辑模型,描述数据在MIS中有输入经过存储、加工处理最后输出的全过程,是设计者和用户交流的很好的工具。

一般而言,数据流图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绘制,从研究系统概况开始,然后逐层向下分解,直到所需的详尽程序为止。本系统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逐层细化的方法。本系统的顶层数据流图,如图2-2所示。

图2-2 顶层数据流图

顶层数据流图是该系统的顶层数据流图管理员和教师通过操作将添加、修改、删除的信息传递给教师高校教师管理系统的存储模块经过处理,输出显示修改后的信息。完成教师工作量的管理。再接着往下分解到第二层,如图2-3所示。

图2-3 信息数据流图

管理员和教师信息数据流图的经过是管理员通过增加、删除、修改教师、课程、学院以及教学和科研工作安排信息等传递到系统服务器,经过处理,可以输出查询的信息,完成数据流的转化。

(四)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是系统中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是进行详细设计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所获得的主要成果,是对数据处理和彼此之间的联系的说明。数据字典通常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处理过程五个部分。数据项是数据的最小组成单位,若干个数据项可以组成一个数据结构,数据字典通过对数据项和数据结构的定义来描述数据流,数据存储的逻辑内容。为进一步明确数据的详细内容和数据加工过程,应将数据流图中的全部数据流及其组成部分的数据元素,数据存储,数据加工,通过数据字典描述清楚,以便于此后系统设计的进行。这就需要开发人员编写详细的数据字典,来描述系统开发过程的细节。

下面列出本系统中的数据项、数据流、数据存储、加工处理和数据结构的数据字典。数据字典可采用图表格式或较紧凑的记录格式描述。

1.数据元素

(1

(2

(3)科研编号

2.数据存储

(1)管理员信息

(2)教师信息

(3)课程信息

3.数据处理(1)教学工作量

(2)科研工作量

(3

三、系统设计

经过了需求分析的设计阶段,系统必须“做什么”已经相当明确了,这将是系统设计的依据。系统的总体设计阶段,能够解决“怎样做”的问题。

系统设计原则主要从现行技术、相关的行业标准、用户需求、系统运行环境等方面考虑。系统设计过程通常三个主要的阶段组成:系统的功能设计、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的系统流程图和数据率设计。系统的功能设计阶段主要对系统所要完成的基本功能模块进行的详细说明,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的系统流程图阶段明确主要模块的具体流程,清楚的表达出主要模块运行流程。数据率设计阶段完成系统的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

(一)系统功能设计

模块是数据说明可执行语句等程序对象的集合,它是单独命名而且可通过名字来访问。模块化就是把程序划分成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完成一个子功能,把这些模块集中起来组成一个整体,可以完成指定的功能要满足的要求[7]。

模块的独立概念是模块化、抽象信息隐蔽的局部化概念的直接结果。开发具有独立功能而且和其他模块之间没有过多的相互作用的模块,就可发做到模块独立。也就是说,使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特定子功能,并且和其他模块之间的关系很简单。在进行软件结构设计时,应该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模块独立性原理,也就是说,系统软件应该由一组完全相对独立的子功能的模块组成。系统设计中模块的划分根据软件工程的原则,要符合“高内聚、低耦合”的原则,这样才能在很大程度提高软件的可移植性。本系统总体的功能模块分为管理员子系统和教师子系统。

1.管理员子系统

管理员子系统完成对管理员的管理、教师信息、学院信息、课程信息、教学工作量以及科研工作量信息的管理,管理员的功能模块图,如图3-1所示。

管理员信息管理

管理员子系统

图3-1 管理员子系统功能模块图

(1)管理员管理模块

此模块完成系统的管理员信息的管理功能,管理员可以添加、修改、删除信息,这些信息的内容包括用户名,姓名,登录密码,联系电话,备注信息等。

(2)教师信息管理模块

完成对教师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功能。管理员可以对教师的信息进行修改,对无效的教师记录进行删除。教师信息有教师编号,姓名,性别,登录密码,所属院系,职称,研究方向,联系电话等信息。

(3)学院信息管理模块

学院信息管理模块,完成学院基本信息的管理功能,管理员可以添加、修改、删除学院的信息。学院信息主要有学院编号,学院名称,院长等信息。

(4)班级信息管理模块

班级信息模块中包括班级的增加、删除、修改功能,还记录了班级的人数,辅导员等信息,教师是以班为单位进行教学课时的安排,因此对班级的人数不做进一步的要求。

(5)课程信息管理模块

管理员对课程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删除管理。课程信息主要有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等信息。

(6)教学工作信息管理模块

管理员对教师的授课安排信息进行管理,主要是为教师选择所授课程名称、班级名称、教师名称、上课日期、上课时间、课时、备注信息等进行添加、修改、删除管理。并可以按课程名称、教师名称查询信息。

(7)科研工作信息管理模块

管理员对教师的授课安排信息进行管理,主要是为教师选择所授课程名称、班级、教师名称、上课开始日期、课程性质、课时、备注信息等进行记录管理。并可以按课程名称、教师姓名、学年进行数据查询。

(8)工作量统计模块

管理员对教师的工作安排信息进行查询统计,分教学工作量和科研工作量两方面进行统计。

对于教学工作量统计模块的计算,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课程的性质,课程的性质分为公共必修、公共选修、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四个,对于不同的课程性质,管理员在进行课时的安排时需要进行调整,合理录入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二是,一个教师合班代课的情况,由于本系统中在安排教师授课时,有对于班级和开课日期的选择,因此,如果一个教师同时代两个班的课,则他的教学工作量是一个班工作量的二倍,这样可以平衡每位教师对于带班人数不同的不满心理,使教学工作量的统计工作更加合理。

对于科研工作量统计模块的计算,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一是项目的类型,高校教师的一个项目从总的方面来分有项目型和论文型的;二是科研项目的等级之分,有国家级、省级、校级之分;三是在最终评定的过程中,需要对项目的获奖情况进行统计,本文将获奖情况分为四类有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无获奖记录。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教师的科研工作量。

2.教师子系统

教师的权限有对自己的资料进行修改并可以查看自己的工作量统计情况。教师子系统功能模块图,如图3-2所示。

教师资料更改工作量查询

教师子系统

图3-2 教师子系统的结构图

根据本系统的功能,教师管理子系统主要设计如下模块:

(1)教师资料更改

以教师身份登录后,可以对教师的信息进行更改,如更改教师的密码等,完成教师对自己的信息的修改的功能。

(2)工作量查询

教师查询工作量信息包括了一学期内的教学课时和科研项目统计信息。

(二)系统流程图

经过明确系统功能的同时,对于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需要进一步详细说明他的系统流程,系统流程图是概括地描绘物理系统的传统工具。它的基本思想是用图形符号以黑盒子形式描绘组成系统的每个部件(程序、文档、数据库、人工过程等)。系统流程图表达的是系统各个部件之间的流动的情况,而不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控制过程。

1.系统登录

用户登录界面中,需要输入用户名,本系统中,管理员的用户名则为系统登录用户名,教师编号则为教师的系统登录用户名。在输入用户名后,用户需要选择登录身份,包括教师和管理员两个身份登录。经过系统的验证,不同的用户可以进入不同的系统界面已进行权限划分约束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保护数据的安全可靠性,流程图如图3-3所示。

输入用户名,密码选择登陆身份

用户名密码正确

进入相应主界面

开始结束

登陆界面是

图3-3 登录界面系统流程图

2.科研工作量计算

科研工作量的计算是工作量总值的重要部分,在对教师新增一个项目的同时,系统会在工作量统计时根据科研项目的各个属性,按照一定的比例系数[10],统计出科研工作量总值。

首先,工作量S1的初始值为0,系统需要判断科研项目的等级,若是国家级,则赋予x 个工作量,即S1=x ;若是省级或校级,则分别赋予y 或z 个工作量,即S1=y 或S1=z ,输出工作量初值S1,具体流程图如图3-4所示。

开始科研等级S1=x

省级

国家级

校级

新增科研项目工作量S1=0

S1=y

S1=z 结束

输出工作量S1

图3-4 科研计算等级流程图

确定了科研等级后,将S1赋值给S ,接着系统需要判断科研的类型。若为项目型,则给工作量S 乘以一个比例系数a ;若为论文型,则给工作量S 乘以一个比例系数b 。最后,判断科研项目的获奖情况,同样,若项目获一等奖,则给工作量S 乘以一个比例系数c ;若项目获二等奖,则给工作量S 乘以一个比例系数d ;若项目未获奖则S 的值不改变。最终得到科研工作总量的值S 并输出。具体流程图如图3-5所示。

结束

科研类型S=S*a

S=S*b 项目

论文

是否获奖S=S*c

S=S*d

输出工作量S

S=S1

开始

是否获奖

一等奖

二等奖

图3-5 科研工作量判断流程图

3.查询工作量

管理员和教师洞可以通过对教师的工作量信息进行查询,以管理员为例,进入管理员界面后,单击工作量统计,选择教师,系统会根据选择的教师和学年,查看工作量列表,完成教师工作量的查询工作,流程图如图3-6所示。

主界面查询工作量

开始单击工作量统计

是否

结束

选择教师

选择学年存在教师信息

图3-6 查询工作量统计流程图

(三)数据库设计

系统中的数据资源,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处理对象,要高效方便又安全地使用这些数据,必须选择合适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隐藏了数据存储的细节,使数据的存储、查询和修改更加快速、方便和准确,是信息系统运行的基础[11]。本系统采用关系数据库系统进行设计。

关系数据库以关系模型为基础,只包含单一的数据结构:关系。一个关系可以视为一张二维表。

关系模型描述了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间的关系、完整性约束规则以及对关系操作,是数据库系统的基础。关系模式是用来描述关系的,它的全体就构成数据库中的数据间的关系,关系数据库设计主要是关系模式设计。

1.概念结构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在得到有关的数据项和数据结构以后,就可以设计出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各种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后面的数据表格设计提供依据。

(1)各实体属性图

根据对系统的分析,得出的实体有管理员信息实体、教师信息实体、学院信息实体、课程信息实体、工作量信息实体等

①管理员信息实体属性图

管理员信息

登录密码

用户名联系电话

姓名备注

图3-7 管理员实体属性图

②教师信息实体属性图

教师信息

姓名所属学院

性别

教师编号职称

图3-8 课程实体属性图

③学院信息实体属性图

学院信息

学院名称

学院编号院长

图3-9 学院信息实体属性图

④课程信息实体属性图

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学分

课程编号学时

图3-10 课程信息实体属性图

⑤科研信息实体属性图

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

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修订) 沪商院人(2005)第28号 为了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确保教学科研任务的完成,同时为考核教师、评聘教师职务提供必要的依据,按照学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特重新修订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如下: 一、教师工作量的概念 教师工作量是教师在一定质的基础上,完成与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有关的全部工作。教师工作量=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其他工作量。根据国家法定的工作日制度,结合学院实际,每位教师一般应完成工作量为1600小时/年,其中,教学工作量1280小时,科研工作量160小时,其他工作量160小时。 二、教学工作量的统计范围 按照教学工作规范和学院下达的教学任务书,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均列入教学工作量统计范围,具体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实训实验指导课、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等。实行单独收费付酬的辅修课、重修课、考证辅导课,以及成教和自考项目的教学工作量,不列入本统计范围。 三、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方法 采取“课时”加“系数”的方法计算。每位教师全年一般应完成320标准课时的教学工作量,每一标准课时相当于4工作小时。同时,根据授课班级人数、课程难易程度,规定不同的课程系数,按系数计算标准课时课酬。 1、标准课时和标准班级。除少数课程外,学院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书确定的每1节课堂理论课为1个标准课时;授课班级以35-40人为一个标准班,其中,艺术和外语专业以25-30人为一个标准班。计算标准课时,其授课人数以标准班为基数;非教师原因造成授课班级人数低于标准班人数下限的,其标准课时按标准班计算。 2、合班或大班上课。以标准班人数上限(40人)为基数1,授课班实际人数在41-80人的,每增加10人,相应增加课程系数0.2;授课班实际人数81人以上的,每增加10人,相应增加课程系数0.1;授课班人数增加不足10人的,采取四舍五入的办法计算系数。 3、“双语”课。教师使用外文原版教材,50%以上用外语讲授专业课,教学效果良好,其课程系数为标准课时×2,双语课不实行合班上课。在同类重复班讲双语课,其课程系数为标准课时×1.5。 4、普通公共课:体育课按标准课时×0.8计算;指导学生素描、绘画课,按标准课时×0.8计算;计算机上机操作指导课,按标准课时×0.8计算,外语听力课按标准课时×0.8计算。 5、实验实训课。纳入教学任务书的课堂实验实训课(不包括校外组织实施),按标准课时×0.8计算。该课程教学工作量包括备课、指导、批改实验实训报告和考核等教学环节。对未设专职实验员、由任课教师自己承担实验准备工作的工科类实验课,每1课时即为1个标准课时。 6、选修课。正常教学时间开设的选修课按标准课时计算,在晚上18:00以后和双休日开设的选修课按标准课时×1.2计算。 7、毕业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毕业实习的教学工作量计算由教务处另行制订。毕业实习指导应包括联络实习单位、跑点指导、组织实习小结、论文指导及论文答辩等工作环节。8、体锻课。辅导学生体锻(包括早锻炼)、举办运动会等工作量,按1标准课时=核准的工作时间(小时)÷4计算;经批准成立的学院体育运动队,按训练计划和实际执行的指导运动队的工作周数,折算为标准课时。 9、指导青年教师(包括制订指导计划、实施带教、组织考核小结等),每指导带教1位青年教师,按平均每年20标准课时计算,其中,第一年为30课时、第二年为20课时,第三年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说明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班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102 指导教师:黄立明 学号: 0811110206 姓名:高萍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 摘要 (3) 一.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系统调研及规划 (3) 1.1 项目系统的背景分析 (3) 1.2毕业论文信息管理的基本需求 (3) 1.3 毕业论文管理信息系统的项目进程 (4) 1.4 毕业论文信息管理系统的系统分析 (4) 1.4.1系统规划任务 (4) 1.4.2系统规划原则 (4) 1.4.3采用企业系统规划法对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进行系统规划 (5) 1.4.3.1 准备工作 (5) 1.4.3.2定义企业过程 (5) 1.4.3.3定义数据类 (6) 1.4.3.4绘制UC矩阵图 (7) 二.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8) 2.1.学院毕业论文管理概况 (8) 2.1.1毕业论文管理的目标与战略 (8) 2.2拟建的信息系统 (8) 2.2.1简要说明 (8) 2.2.2对组织的意义和影响 (9) 2.3经济可行性 (9) 2.4技术可行性 (9) 2.5社会可行性分析 (9) 2.6可行性分析结果 (10) 三.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结构化分析建模 (10) 3.1组织结构分析 (10) 3.2业务流程分析 (11) 3.3数据流程分析 (11) 四.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系统设计 (13) 4.1毕业论文管理系统业务主要包括 (13) 4.2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图 (13) 4.3代码设计 (14) 4.4,输入输出界面设计 (15) 4.4.1输入设计 (15) 4.4.2输出设计 (15) 4.5 数据库设计 (15) 4.5.1需求分析 (15) 4.5.2数据库文件设计 (16) 4.5.2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17) 五.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系统实施 (18) 5.1 开发环境 (18) 5.2 调试与测试过程 (19)

学生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生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目录 第一章系统概述 (3) 1.1系统开发背景 (3) 1.2系统概况 (4) 第二章系统分析 (5) 2.1系统需求分析 (5) 2.2开发环境及系统的框构简介 (5) 第三章系统设计 (6) 3.1系统架构设计 (6) 3.2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6) 3.3系统业务流程图设计 (7) 3.4数据库设计 (8) 3.4.1数据库需求分析 (8) 3.4.2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8) 3.4.3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8) 第四章系统实现 (10) 4.1主界面实现 (10) 4.2搜索功能模块实现 (12) 4.3 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13) 第五章系统测试 (15) 5.1功能测试 (15) 5.2测试用例 (16) 第六章总结 (17)

第一章系统概述 1.1系统开发背景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数量也急剧增加,有关学生的各种信息量也成倍增长,各类学生的统计分析工作也越来越困难,面对如此繁杂的工作,为了能够为高校学生信息管理提供一种更加高效实用的管理手段,为学生信息的存储、计算、统计、分析、交流提供一种更加安全快捷的信息平台,并且能够减少大量的人工操作,以及在人工操作中由于人为因素而引起的数据错误,保证学生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使学生管理人员能够轻松,正确无误地完成各项工作,为学生管理工作服务。 意义: 1、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随时通过计算机对系统进行管理,使得学生信息处于最新状态,保证统计数据和分析的准确。 2、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学生管理的透明度。高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发挥计算机的强大功能,让管理人员从大量繁琐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将单调枯燥的纸张涂写变成灵活的电子信息操作。并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加快学校内部学生信息和文档的发布、传送和获取,改善和优化学生工作,使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联系紧密、井然有序、清楚明晰,大大减轻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学生管理的透明度。 3、降低管理成本,由于采用本系统的原因,使辅导员管理工作一改往日埋在各种表格中的被动局面,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根除了很多日常管理中的浪费现象,体现出现代化学生管理的优势。 4、规范化管理,由于采用了计算机统计分析学生信息,一些原始信息在录入时就必须要求准确录入,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在提供信息时要准确,同时要求在录入时也要十分认真,这样做是为了将错误降到最低,提高系统工作的准确率,从而实现学生管理工作规范化。

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

黑东院教发〔2011〕17号 关于印发《黑龙江东方学院专任中青年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部、处、办、中心、图书馆: 《黑龙江东方学院专任中青年教师教学工作虽计算办法》(试行)业经院务会议讨论通过,请遵照执行。 二。一一年三月二T 主题词:教师工作虽计算办法通知 黑龙江东方学院院长办公室2011年3月22日印发

打字:刘佳校对:杨玉顺共印50份 黑龙江东方学院专任中青年教师教学工作量 计算办法(试行) 为了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调动专任中青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虽,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落到实处,特制订《黑龙江东方学院专任中青年教师教学工作虽计算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内容如下: 一、教学工作虽界定与教学工作虽内容 教学工作虽主要是指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直接面向学生所做的各项工作的劳动付出虽。教学工作虽主要包括授课(备课、课堂教学、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课程考核、过程教学管理等)教学工作虽、指导实践教学(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工作虽和兼职教学管理减免等。 二、教学工作虽的计虽单位及工作虽定额 1. 教学工作虽用“标准学时”作为计虽单位。教学工作虽统一用标准学时计酬。以理论课授课为例,一个实际授课学时乘以若干 调节系数等于标准学时工作虽。每学期按17周计算,每周12标准 学时,满工作虽为204标准学时。教师完成的所有各项教学工作都折算成标准学时计付课酬。 2、完成每周8标准学时工作虽的教师,可获得工资中的基础工资报酬,再完成每周4标准学时工作虽的教师可获得满工作虽报酬。完成每周12标准学时工作虽以上的教师可获得超工作虽报酬。超工作H计酬办法详见下文。 三、教学工作虽的计算办法

图书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图书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2 图书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2.1 图书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2.1.1 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在软件工程中占用至关重要的地位,需求分析关系到之后的系统开发与设计是否适应市场或满足客户的要求。图书管理系统在需求分析过程中,遵循如图1所示的流程和规则。 对于一个完整的图书管理系统,需要满足来自各个方面的不同需求,包括图书借阅者、图书馆普通工作人员和图书馆管理人员。其中,对于图书借阅者来说,需要满足其查询和借阅图书,以及对个人账户信息进行修改等;对于图书馆普通工作人员来说,需要对图书借阅者的借阅图书和还书等要求进行操作,并形成借书合作还书记录;对于图书馆管理人员来说,不但要对图书借阅者、图书馆工作人员和馆存图书等进行管理,还要对系统进行监测和维护等。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采用现代化的图书管理手段和管理体制,因此,科学高效的现代化的图书管理系统是信息化时代对图书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图书馆实现自动化管理的最终目标1。 图 1 用户需求分析流程图 2.1.2图书管理系统的非功能需求分析 非功能性需求的内容通常采用非量化的指标来表示。主要表现为: 1)可靠性。 (1)系统的可靠性包括系统的可用性,图书管理系统操作应尽可能简单,用户不用培

训或只需经过简单培训即可熟练使用。 (2)可恢复性,系统在出现意外故障、停断电情况时,能够提供数据的可恢复性与可靠性。 2)可扩展性。图书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可以扩展,并且不影响客户端用户使用, 3)兼容性。可以与其他系统结合使用,比如能够兼容条形码技术。 另外,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要立足于实际需求,并着眼于未来的发展,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具有较强通用性和实用性的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需要建立符合标准化协议和标准格式的系统。在外部界面的设计方面要采用标准化的界面格式,具有详细的联机帮助和较好的容错能力,在内部的数据标准方面,要提供标准交换格式数据的处理功能,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需要做到功能齐全、界面友好、运行可靠的需求,能够适应不同层次和不同应用。 2.2 图书管理系统类图设计 图2领域模型图

c语言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

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C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6年12 月

·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 C语言课程设计指导教师(签名): 班级: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评定表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目录 前言 ............................................................................................................................................... - 5 - 一、需求分析 ................................................................................................................................. - 5 - 1、安全性分析 ..................................................................................................................... - 5 - 2、稳定性分析 ..................................................................................................................... - 5 - 3、主要功能分析.................................................................................................................... - 6 - 二、具体设计流程 ......................................................................................................................... - 7 - 1、小组分工 ........................................................................................................................... - 7 - 2、程序设计流程图................................................................................................................ - 8 - 三、详细实现 ................................................................................................................................. - 9 - (一)main函数............................................................................................................. - 9 -(二)shuru()函数.................................................................................................. - 11 - 四、测试 ....................................................................................................................................... - 12 - 五、心得体会 ............................................................................................................................... - 14 - 六、致谢 ....................................................................................................................................... - 14 -参考文献 ....................................................................................................................................... - 15 -附录1—用户手册 ........................................................................................................................ - 16 -附录2—程序代码 ........................................................................................................................ - 17 -

学生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毕业设计任务书 一、课题名称 学生档案管理系统 二、目的与要求 1、课题简介 本系统主要用来实现学生基本情况和学生成绩的录入、修改、查询、删除和 打印等功能。通过本系统,可以了解如何使用 Visual Basic 来开发一个比较完整 的数据库应用程序。 2、设计目的 通过本课题的设计,学生应掌握软件开发的一般过程与方法,掌握 VB 中高级控 件的使用与编程,掌握访问数据库的方法,掌握较复杂过程之间的数据传递方法。 3、功能描述 本系统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更新,学生基本情况维护和学生成绩维护 3 个大的 模块,各个模块的具体功能如图所示: 学生基本情况更新 添加 删除 修改 查询 按专业查询 学生成绩维护 学生基本情况维护 选择专业 修改 添加 删除 打印 添加成绩 查找 打印 按学号查找 按专业查找 学生档案管理系统 用户登陆

4、数据描述 1)基本情况表:学号,姓名,性别,班级,出生年月,政治面貌,家庭住址,电话,E_mail,照片。 2)学生成绩表:学号,课程,成绩,学期。 5、具体要求 1)根据系统涉及的数据和对数据的处理设计出结构合理的数据库。 2)设计出学生档案管理系统的界面,界面要具有人机相互性,简单易懂。 3)提供查询,删除等操作界面,并能够返回到主界面。 4)能够提供按专业和按学号查询的功能。 5)提供用户通过密码登陆,增强安全性。 三、

图书馆、 四、各阶段要求与注意事项 第 1 阶段:根据任务要求,对系统涉及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在数据字典的 基础上对系统的功能进行分析,具体到某种数据可进行的相应操作。 第 2 阶段:复习 Access 软件的操作。考虑数据库结构,以及使用各种数据库 系统提供数据访问平台的区别。 第 3 阶段:学习 VB 中高级控件的使用与编程方法、访问数据库的方法。对程 序应实现的功能进行分析,考虑多个窗体功能的分配。应注意窗体之间传递数据 的方法。编写程序代码,对各个功能模块和窗体模块进行调试纠错。程序运行与 调试。调试时应全面考虑调试用例,尽可能多地发现程序中存在的逻辑错误并修 改。 第 4 阶段:结合设计内容与过程,列出论文大纲,根据论文大纲撰写论文交 指导教师审阅。根据指导教师的审阅意见修改论文。 五、图纸和实物要求 1. 可运行的程序,源代码(不要求打印); 2. 毕业设计论文(按照论文统一格式打印); 3 学校、系部要求的其它材料。 六、参考资料 1. VB 的相关书籍、资料(重点参考内容:基本控件,通用控件,Ado 数据对象, Adodc 控件); 2. 数据库系统设计的相关书籍、资料(重点参考内容:数据库结构设计,Access 数 据库); 3. Excel 中 VBA 相关资料(可通过 Excel 程序获得); 第 十 一 ~ 十 二 周 对本课题进行整 理、总结并撰写 论文,作好答辩 准备 1.对毕业设计的成果进行归纳、 总结,撰写论文。 2.准备其他相关材料,作好答辩 准备。 机房、 教室

学院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关于印发《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的通知 各部门、各单位: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已经学院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六日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修订) 第一章总则 一、目的和依据 为加强我院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全面、准确和公正地评价教师履行岗位职责及任务完成情况,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试行办法》和教育部《关于当前高等学校

教师工作量问题的意见》,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 教师工作量是学院对教师以及二级学院(部)教学工作的量化核算,按学年度统计,也是对二级学院(部)进行学年度教学工作总量考核和定编设岗的主要依据。 三、教师工作量的内容 1.教师工作量包括教学工作量和业务工作量两部分。 2.教学工作量由理论课教学工作量(包括备课、授课、批改作业、答疑辅导、考核以及其它与课程教学直接相关的工作)和实践课教学工作量(包括准备、指导、批改报告等工作)两部分组成。 3.业务作量由科研工作量(包括编写教材、撰写论文、开展教科研等学术活动)、辅助教学工作量(包括教学基本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指导青年教师等)和其他业务工作量三部分组成。 第二章教学工作量的计算 一、教师基本教学工作量标准 教师教学工作量标准因教师职称不同而有不同要求(见表1)。 表1:教师(教学人员)基本教学工作量 二、理论课教学工作量的计算 理论课教学工作量是指教师在理论课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包括备课、授课、

教师教学工作量管理办法

**职业大学 教师教学工作量核算暂行办法 (二次修订后征求意见稿) (年月日校长办公会研究通过) 为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强化教学责任意识,进一步规范教师教学工作量管理,按照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九江职业大学教师教学工作量核算暂行办法》。具体内容如下: 一、总则 第一条教师教学工作量是教师教学工作考核、职称评审、聘任和获得劳动报酬的基本依据。教学工作量核算遵循“公平合理、多劳多得”原则,以教学工作量计量的认定,核算课时费的发放。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承担我校教学工作任务的专任和兼课教师。 二、教学工作量内容 第三条教师教学工作量是指按照《九江职业大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计划安排,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工作量。根据课程分类,教学工作量以理论课教学、理论+实践课(教学做一体)教学和实践课教学三大类认定课型。 第四条理论课教学工作量包括备课、课件制作、讲课、批改作业、辅导、考试、考查、补考、日志填写、学生考勤等教学环节产生的工作量。 第五条理论+实践课(教学做一体)教学工作量,除包括理论课教学的相关内容之外,还包括实践课教学环节的各项准备与实践操作

工作量。 第六条实践教学工作量包括指导校内外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方面产生的工作量。 三、教学工作量核定 第七条教学工作量以“标准课时”为核算单位进行计算。教师在一个标准班(50人以下)讲课一个课时(45分钟)所完成的工作量为1个标准工作量,称为1个课时。 第八条专职教师每周额定教学工作量为10课时;“双肩挑”教师 按学校的规定不作额定课时要求。 第九条各教学工作量按相应标准折算为标准课时,按学期进行核定。 四、教学工作量计算 第十条教学工作量=授课课时数×人数系数×课型系数×其它系数。 第十一条人数系数 每个标准班(50人及以下)讲授1课时计1课时;50人以上,200人以下,按每增加10人确定系数:每讲授1课时增加0.05课时,即系数1.05,再增加10人系数为1.10,以此类推;200人以上的,讲授1课时按2.0系数计算课时。 第十二条课型系数 按理论课、理论+实践课(教学做一体)和实践课三大类确定课型系数。根据《九江职业大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的课程,各院(部)按专业教学需要确定相应课程类别,报教务处审核并确定课型。

论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论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绪论 1.1引言 1.1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对网络经历了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网络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高等学校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教育动态,发布教育信息,进行网络化管理。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获得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开展网络教学。借助于网络环境下的管理软件完成复杂的管理工作是目前软件开发的一个重要课题。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的管理系统、信息系统几乎无处不在,这些软件不但具有对相应的事务进行管理的功能,而且使用起来简单、方便,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Internet普及的今天,绝大多数高等学校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站。学校通过网站可以展示教育成果,发布教育信息,与学生和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与其它院校建立联系,了解全球教育动态,开展网络教学活动等。基于网络环境的管理系统是构成学校数字化校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网担负着双重作用,一方面可以用来动态发布教育和科研信息,对学校事务进行管理;另一方面又可以及时向学生、家长及社会征求意见,进行课堂外的互动,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 1.2研究意义 本课题来源于高校对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实际需要,目标是提高院系对毕业生毕业设计全程监控、对毕业设计前期、中期、后期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等相关工作的效率,并围绕此管理目标对系统所需要的各毕业生基本信息、课题基本信息、学生毕业设计完成情况基本信息、指导教师指导情况基本信息、系统后台数据库等进行管理和维护。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是实现毕业论文整个进程管理工作的流程化、系统化和规范化。 本课题涉及的知识有: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基础,Web程序设计(熟悉https://www.360docs.net/doc/5713069121.html,),网页制作基础(熟悉网页制作工具软件),数据库原理,https://www.360docs.net/doc/5713069121.html,集成开发环境,SQLServer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等。

(完整word)高校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河北经贸大学教师工作量试行办法 为了充分调动教师努力完成教学任务的积极性,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工作,特制订本办法。 第一条我校实行工作量办法的基本依据是国家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试行办法》以及我校的具体情况。 第二条教师工作量包括:(1)教学工作量;(2)科研工作量;(3)其它工作量。教师工作量全年定额为1440小时,[每周4.5个工作日(扣除半天学习,党团活动时间)*全年40 周=1440小时],教学工作量全年定额为1200小时。 第三条教学工作量的内容及计算办法 一、教学工作量的内容包括:(1)讲课(含备课和讲授);(2)辅导答疑;(3)批改作业;(4)指导实习;(5)批改学年论文或实习报告;(6)指导毕业论文;(7)考试、考查(含命题、校对、监考、阅卷、登分等);(8)教学研究;(9)经批准编写校内用教学大纲、教材、讲义、习题集(指无稿酬者)等。 二、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方法 (一)讲课(含备课、讲课、课外辅导答疑工作量) 1、一般课程(指未在以下各项单独列出的课程) 首次班课:教授、副教授按讲授学时*5计算; 讲师按讲授学时*6计算; 助教按讲授学时*7计算。 开新课首次班(指新教师第一次开的课或老教师新开出第二门以上的课。重复课更换新教材或课程名称改变而讲授内容基本不改变的,不算开新课。下同。) 教授、副教授按讲授学时*6计算; 讲师按讲授学时*7计算; 助教按讲授学时*8计算; 重复班课(指在同一学期内为不同的班级讲授同一门课程):各级教师均按讲授学时*3*重复班数(不含首次班)计算。 合班课:两个班及其以上的合班课,按单班课工作量每增加一个班增加30%计算。如同时在两个以上合班任教,第二个以上的合班课应按重复班计算,并增加相应的百分比。 要求:(1)课外辅导每周一次。(2)有专任辅导老师的,讲课教师按每学期的教学周数*1减记教学工作量。(3)未完成规定次数的每缺一次扣减1 小时。 2、马列课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政治经济学、哲学、中国革命史、资本论选读)、德育课、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形势政策课的首次班课按不同职级教师的相应系数分别加1计算; 重复班课按讲授学时*3.5*重复班数计算; 合班课的算法及要求同一般课程。 (2)讲授以上课程的教师必须采取不同方式深入学生做思想政治工作,每学期必须写出3000字以上的做思想工作的书面总结,完不成此要求的讲课系数按"一般课程"对待; (3)马列教研部教师开出的上述以外的课程,按"一般课程"规定执行。 3、外语课 (1)精读课视同一般课程; (2)外文打字不分职级,按每学时*2执行; (3)其它外语课按一般课程相应的系数减1执行。要求事项同"一般课程"。 4、体育课、音乐课(不分职级) (1)讲授首次班课按讲授学时*4计算; (2)重复班课按讲授学时*3*重复班数计算; (3)辅导校文体代表队按辅导时数*1.5计算; (4)校外比赛指导按实际天数*8*1.5计算; (5)辅导群众文体活动(含组织校内文艺、单项体育比赛)按实际时数*1.5计算; (6)组织校田径运动会按筹备天数*6+运动会天数*20计算。 要求:登记(3)-(6)项时,注明各项目的类别、人数、具体时间,指导比赛天数不得超过一周,辅导活动天数不得超过4周,运动会筹备天数不得超过一周。 5、实验课(包括备课、上课、课外辅导) (1)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实验按40人一组计算(多于15人,少于40人,按40人计)不分职级

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与管理办法

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与管理办法 教师工作量是衡量教师工作的重要依据。为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一、教学工作量界定 1.教师工作量分为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育人工作量和附加工作量。科研工作量由科研规划处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计算与管理,育人工作量由学生处(团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计算与管理。 2.教学工作量指教师直接从事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含实践性课程)授课工作所产生的工作量,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混合式教学、工作室教学、实训实习指导、社团活动与课程设计指导、学术报告与专业讲座等教学环节工作量。教学工作量既计算绩效工资,也纳入职称赋分。 3.附加工作量指从事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及其它与教学相关的辅导群体性活动(如运动队训练)、裁判、评审等间接性教学工作量。附加工作量只计算绩效工资,不纳入职称赋分。 4.教学工作任务是指教师在各类教学活动中应完成的工作内容。

(1)一般性教学工作任务:编写学期授课计划、编写教案、编写学习材料、讲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考核(包括命题、制卷、监考、阅卷、试卷分析、成绩登录与上报)等。 (2)指导性教学工作任务:包括编制实习计划、准备实习资料、备课、预做、指导、批阅报告、评定成绩、实习总结等。 二、教学工作量定额 教师教学工作定额实行分类管理。 教学型专任教师教学工作量定额为每学年380标准学时(平均周学时12节) 。 行政兼课教师教学工作量定额为每学年60标准学时(平均周学时2节)。 其他类型教师教学工作量定额根据教师分类管理办法调整。 专任教师周平均课时最高限额20学时,行政兼课教师周平均课时最高限额6学时。师资特别紧缺专业确实需要超过最高限额的,应经教师所在部门负责人和分管教学校领导审批,超过上限部分教学绩效工资减半计发。 产假和进修等学校安排的长期外出学习视同完成教学工作量定额。企业锻炼、外出挂职等按相关办法规定执行。 专业带头人(负责人)、教研室主任任期内年度考核合格,每年教学工作量定额减少60学时(每周2学时)。身兼两职者不

员工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顺丰速运物流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员工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第一章顺丰速运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背景 1.1顺丰速运背景介绍 1.2顺丰速运发展状况 1.3顺丰速运发展战略 1.4系统的开发背景 第二章顺丰速运物流信息系统规划 2.1系统开发的必要性 2.2系统开发的技术可行性 2.3系统开发的操作可行性 2.4系统开发的进度安排及人员分配 2.4.1 系统开发的进度安排 2.4.2系统开发的人员分配 第三章顺丰速运物流信息系统概述 3.1现行系统业务描述 3.2现行系统存在问题及分析 第四章顺丰速运物流信息系统分析 4.1系统功能结构分析 4.2系统数据流程分析 4.2.1物流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分析 4.2.2数据流程分析 4.3数据字典 第五章顺丰速递员工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5.1员工管理系统开发的软、硬件环境 5.2员工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分析 5.2.1系统总体功能模块 5.2.2系统子系统功能简介 5.3员工管理系统数据流程分析 5.3.1员工奖惩流程申请与审批 5.3.2员工调度与招聘 5.3.3员工福利 5.4员工管理系统后台数据库的实现 第六章结束语

第一章顺丰速运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背景 1.1顺丰速运背景介绍 顺丰速运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以下简称顺丰),总部设在深圳,主要经营国内、国际快递及相关业务。 顺丰自1993年成立以来,每年都投入巨资完善由公司统一管理的自有服务网络:从蜗隅中山,到立足珠三角,到布局长三角;从华南先后扩展至华东、华中、华北;从大陆延展到香港、台湾,直至海外。 顺丰在中国大陆目前已建有2200多个营业网点,覆盖了国内3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近250个大中城市及1300多个县级市或城镇。顺丰在香港 1993年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营业网点,目前营业网点覆盖了18个行政区中的17个(离岛区暂未开通)。顺丰在台湾 2007年在台湾设立营业网点,覆盖了台北、桃园、新竹、台中、彰化、嘉义、台南、高雄等主要城市。顺丰在韩国 2010年顺丰开通了收派服务,覆盖韩国全境。顺丰在新加坡 2010年顺丰在新加坡设立营业网点,覆盖了新加坡(除裕廊岛、乌敏岛外)的全部区域。顺丰在马来西亚2011年8月1日顺丰开通了收派服务。 顺丰将不断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中国速运行业的发展做贡献。 1.2顺丰速运发展状况 顺丰速运引进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信息技术与设备,不断提升作业自动化水平,实现了对快件流转全过程、全环节的信息监控、跟踪、查询及资源调度工作,促进了快递网络的不断优化,确保了服务质量的稳步提升,奠定了业内客户服务满意度的领先地位。顺丰速运作为一个默默发展了17年的快递企业,在中国南方范围的快递业中,已经稳稳站住领头羊的位置。而在国内速递企业中,顺丰速运的经营规模、网络覆盖和市场份额次仅于中国邮政(EMS),排名第二位。 顺丰速运经过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不断宣传强化,确立了SF速运核心价值观: ?首先是一个诚信、正直的人 ?客户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奉献最好的服务

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量计算参考意见.doc

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量计算参考意见 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量计算参考意见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劳动特点。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除必须完成本学科的教学任务外,还承担着网络教室维护、教学资源开发、计算机辅助学校管理等若干项工作,其任务繁重,工作量大,并长时间处在电子辐射环境条件下的超负荷工作状态。根据我国《劳动法》,建议教育部门、学校要给予信息技术教师一定的奖励和补助。 一、信息技术教师的任务及满工作量 1、信息技术教师的任务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实施、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 2、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具有知识更新周期短、技术形态变化快等特点,信息技术教师经常处于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等更新换代的状态下工作,建议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满工作量为课时。 二、承担其他任务的工作量 信息技术教师除完成教学任务外,如果在本校还承担其他工作,其工作量应累计到总工作量中去,建议如下: 1、校园网、网络设备和学校办公用计算机等的日常管理与维护,每周可计算2-4个课时的工作量。 2、校园网的开发、升级、信息更新等,每周可计算2-5个课时工作量。

3、教学用机房的日常维护工作,每间机房每周计算6-8个课时工作量。 4、学校计划内的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和辅导,每培训一课时折算为1-3课时工作量,期末时再将总课时数除以教学周数换算成教学工作量。 5、独立承担学校活动的新闻及图片上网,每周可计算3-5个课时工作量。 6、本校大型活动、示范课拍摄、制作、视频广播、刻录等,按每操作一课时折算为2-4课时工作量,期末时再将总教学课时数除以教学周数换算成教学工作量。 注:计算工作量在参考范围内的取值,由工作效果决定 实验员、电教员和网管员工作量标准 三、实验员、电教员和网管员工作量标准 (一)学校实验人员总工作量标准 1.省重点高中24个班以下(含24个班)的平均6个班配备1名专职实验员、24个班以上的超过24个班部分平均9个班增配1名专职实验员。 2.普通高中28个班以下的平均7个班配备1名专职实验员、28个班以上超过28个班部分平均10个班增配1名专职实验员。 3.乡镇初中24个班以下的平均9个班配备1名专职实验员,24个班以上的超过24个班部分平均个班增配1名专职实验员。 4.城镇小学及乡镇完小按平均18个班配备1名专职实验员。

【毕业设计】图书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铜陵学院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课程设计 题目:图书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系别: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班级:07信管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张然职称:讲师起止日期:2010年12月6日起至2009年12月12日止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比教学实验复杂一些,涉及的深度广些并更加接近实用。目的一方面是通过课程设计的综合训练,帮助学生系统掌握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利用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进行程序的开发,进一步掌握编程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问题、编程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用程序的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要求 1、遵守课程设计时间安排,按时上机。 2、认真查找相关的资料,理解相关的知识内容。 3、认真调试程序,组员之间应加强团队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 4、根据设计题目规定的具体要求进行具体规范操作。 5、认真撰写课程设计报告,避免相互抄袭。 三、对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内容、格式、字数的要求 1.课程设计报告是体现和总结课程设计成果的载体,主要内容包括:设计题目、设计目的、实验器材、设计原理及内容、设计具体步骤、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设计总结、参考文献等。一般不应少于3000字。 2.在适当位置配合相应的实验原理图、实验数据表、问题分析流程图等图表进行说明。应做到文理通顺,内容正确完整,书写工整,装订整齐。 3.设计总结部分主要写本人完成工作简介以及自己的设计体会,包括通过课程设计学到了什么,哪里遇到了困难,解决的办法以及今后的目标。 4.课程设计报告打印时采用A4纸,页边距均为20mm,正文采用宋体小四号字,行间距20磅。文中大标题采用黑体小三号字,一级节标题采用黑体四号字,二级节标题采用黑体小四号字,表题与图题采用宋体五号字。 5.课程设计报告装订顺序为:封面、任务书、成绩评定表、目录、正文、参考文献。 五、成绩评定 评定成绩根据系统功能、界面效果,系统操作的方便性、灵活性等方面

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目录 摘要 (3) 引言 (5) 第一章系统设计 (5) 1.1 系统的设计原则 (5) 1.1.1 先进性 (5) 1.1.2 可靠性 (5) 1.1.3 安全性 (5) 1.1.4 整体性 (6) 1.1.5 可维护性 (6) 1.2系统功能目标 (6) 1.2.1 建立系统 (6) 1.2.2 提供动态信息 (6) 1.2.3 建立编码体系 (6) 1.2.4 划分功能模块 (6) 1.3 系统结构 (6) 1.3.1教师基本信息资料 (6) 1.3.2其他情况 (7) 1.4 系统模式 (7) 第二章系统的实现 (8) 2.1 系统用户界面的设计 (8) 2.2 实现系统主要代码 (9) 2.3 数据库访问 (11) 2.3.1 https://www.360docs.net/doc/5713069121.html,访问数据库 (11) 2.3.2 https://www.360docs.net/doc/5713069121.html,访问数据库的具体办法 (12)

2.4 利用对象进行数据处理 (13) 2.5 基于Web服务的身份认证 (13) 第三章系统模块流程 (14) 3.1登陆系统流程 (14) 3.2查询系统模块流程 (15) 第四章系统特点 (15) 4.1操作界面友好 (15) 4.2数据安全 (12) 4.3 查询功能强大 (12) 4.4满足多用户需求 (12) 设计总结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张亚蕊 (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代信息技术部,河南郑州450044) 摘要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提高全民素质,高校招生名额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而各个高校在原有的硬件,软件条件下,学生人数都不同程度的按比例增加,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最大程度的发挥软硬件作用,有必要开发一个高效的基于网络的教务管理系统。与此同时,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办学规模越来越大,急切需要借助计算机与网络来完成大量、烦琐的教务工作。经过对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工作全面的调查和研究,结合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年学分制的教务管理的实际要求,来设计出这一种教务管理系统。 关键词:教务管理;设计;实现;https://www.360docs.net/doc/5713069121.html,;数据库

学校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与标准

学校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与标准 为适应新背景下学校教学工作管理,科学合理计算教师工作量,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此工作量计算标准,作为教师工作量计算与奖金分配的依据。 一、适应对象: 各学科任课教师、班主任、以及学校负责人员。 二、工作量制定的理念、方法 第1条:工作量制定的基本理念。各岗位职能并重。即各学科教学工作以及各部门工作具有同等重要的岗位责能,并具有不可缺性。 第2条:工作量量化的基本方法。以任教一课时为标准工作量单位“1”,其它工作折算成标准课时工作量。 三、工作量计算标准 第3条:教学工作量。凡进入课程表的课程且每节按规定时量(小学40分钟/节)进行的课堂教学,教师每上一节课,计算1课时工作量。 第4条:备课工作量。 各学科备课。任教平行班级不计算备课工作量。 第5条:作业批改工作量。 (1)作业批改工作量包括课内、课外作业批改。 (2)课堂作业批改工作量制定如下(每班每周): 低年级 中年级 高年级 语文 2 2.2 2.5

数学 2 2 2 英语 0.9 1 美术 0.2 0.2 0.2 (3)语文、数学家庭作业按课堂作业的50%折算工作量(每班每周): 低年级 中年级 高年级 语文 1 1.1 1.3 数学 1 1 1 第6条:班主任工作量。 班主任每周计10课时工作量;一、二年级班主任每周12课时的工作量 第7条:部门负责人员工作量。 (1)学校负责人,每周各计20课时工作量。其它部门工作,按学校负责人工作的30%——70%计算工作量。 (2)少先队辅导员,每周记4课时。

(3)教研组长,每周计1课时工作量。 (4)安全工作。各班学生健康安全,一周内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每周计1课时工作量。班主任每周上好一节安全教育课,有备课、安全资料,经查属实,每周计2课时工作量。 (5)所有老师,周会每周计1课时工作量、两操每周计2课时工作 (6)两操负责老师计5课时工作量。 第8条: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公式1:教师满工作量=学校总工作量÷学校教师总数 公式2:学校总工作量=学校总课程教学工作量+学校总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量+ 学校总业务学习工作量。 第9条:业余训练队教练员工作量。 业余训练队指由学校批准成立的体育运动队、文艺活动队、书画活动队、园艺小组、纸艺小组等,且每周定时开展训练活动的。其教练员、辅导员每周按活动次数与质量计工作量。按要求开展一次计1--2课时工作量,有授课费用的训练小组不再计算工作量。 第10条:临时工作 全体在职教师每周按1课时计算临时工作量,未完成临时任务或临时安排工作找理由推托的,不计算工作量。 第11条:其他人员周工作量。 (1)图书管理员计2--10课时工作量;校园布置与宣传每周计0.5课时工作量;学生就餐管理:每天0.5课时工作量;报到缴费1--4课时工作量;早、中跟班每次1课时工作量;值楼一次1课时工作量; 报到缴费。 (2)对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根据其承担研究任务的大小,每周按0.5~2课时工作量计算。 (3)代课 因为工作需要,学校安排代课按每节5元计算,期末在学校办公费中支付。 (4)教研课与公开课 教研课与公开课的课时量是普通上课的10——20倍课时工作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