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幼小衔接课程体系设置

(完整版)幼小衔接课程体系设置
(完整版)幼小衔接课程体系设置

幼小衔接课程体系设置

幼小衔接背景介绍

幼小衔接是指学前一年,从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方式转向小学的过渡期。很多孩子因幼小衔接不适当,导致他们不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出现诸如:注意力不集中、语言理解能力差、听觉记忆水平低下、多动、逻辑思维能力不高、人际交往存在障碍以及自信心不足等问题,最终导致孩子的学业成绩低下。

学龄前和学龄期幼儿在心理发展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幼儿园与小熊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有着明显的不同,在教育目标、教育的方式、方法等方面更有着本质的区别。加强幼小衔接,帮助学龄前幼儿顺利的过渡到学龄期是幼儿家长,特别是大班幼儿家长十分关心的问题。

从学前期向学龄期过渡时,儿童的身心发生了一定质的变化。其核心体现在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和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着两个方面的心理品质上。也就是说,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儿童的心理将发生一个飞跃。就社会性而言,儿童进入小学后,主导活动由游戏变为课程学习,宽松的园内生活被小学严格的纪律和作息时间所取代,毫无压力的启蒙学习变成分数、名次的竞争,“两小无猜”式的人际关系也慢慢变得复杂起来了。这些骤然上升的任务密度大、难度高,规则繁多,需要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强,这无疑给儿童带来很大的压力。如果我们没有提前为儿童做好各种适应能力的准备,就会幼小过渡的坡度加大,给儿童造成伤害。

儿童入学的适应于学习准备

儿童入学所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学习适应困难和社会性适应困难两个方面。学习适应困难主要表现在注意力、读写能力和运算能力方面,社会适应困难则主要表现在任务意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独立意识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学习适应和社会性适应两个方面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的。也就是说,儿童在社会性适应上存在的问题,会在一定程度影响其学习适应;在学习适应上的问题,也会反过来影响社会性适应。社会性适应能力的发展对儿童学习适应至关重要,可以说,做好社会性适应的工作,幼小衔接的工作就做好了一大半。但如果没有专业的技术指导,家长很难进行全面的适应性训练。

在一定意义上,学习适应的工作注意应由幼儿园和学校来做,而社会性适应则需要更多的家庭配合。所以,让家长们了解更多的社会性适应的内容和方法,以便配合学校做好幼小衔接,是很有必要的。

幼小衔接的社会性主要包括任务意识及完成任务的能力、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独立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人际关系及人际交往能力等四个方面。这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任务意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认识不到老师布置的任务

必须做到;缺乏完成任务的成就动机和责任感;缺乏完成

任务的必要机能;缺乏完成任务的信心与毅力。主要表现

在对老师话充耳不闻,不知道要把老师布置的作业记下来。

2、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表现为:不能遵守课堂的

学习规则;不能执行日常学习生活的规则;不能执行日常

学习生活的规则;不能离执行日常活动的规则;不能注意

听老师的要求;缺乏执行规则的必要能力。

3、独立意识和生活自理的能力——独立、自理的意识淡薄;

不能管理好自己的东西;不会保护自己的身体。表现为丢

三落四,做事不条理,总喜欢别人帮助他做事。

4、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的能力——不能与同伴友好和睦地相

处;缺乏宽容、接纳同伴的态度;不能主动与同伴交往;

不能主动与教师交注。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

他人;好表现自己,好大喜功;自己永远是对的,从来不

认为自己有错的;同学有困难,不肯主动伸出手,缺乏同

情心。

这些情况在多数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家长有必要了解自己子女在进入小学后社会性适应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加以辅导。

幼小衔接的社会性准备工作有八个方面的因素:学习主动性、任务意识、同伴关系、理解教师指令、入学态度、身体状况、独立自理能力、情绪管理。

学习适应的困难主要表现在读写学习困难和数学学习困难方面。

读写困难主要存在于七个方面:

1、拼音读音节、声调、拼音规则;

2、空间知觉、汉字结

构书写、书写笔顺、握笔姿势、运笔力度;3、分辨形

近字;4、听辨同音字;5、对画面、书面符号的理解;

6、偏旁部首的辨别、归类;

7、按口头指令行动。

数学学习困难主要表现在九个方面:

1、分类;

2、排序;

3、基数与序数;

4、认写阿拉伯数码;

5、数的组成;

6、加减;

7、应用题;

8、等分;

9、几

何图形。

幼小衔接教学内容

学习能力培养部分

注意力——六岁有专注力不足现象的孩子,在阅读和数学两大学业测验成绩中明显落后,而且影响可长达十年以上之久。多种注意力练习可促进提升孩子的有意注意力水平,增加注意力稳定性和集中度,同时也拓展注意力的广度和灵活性。让孩子在课堂中坐得稳当,听得全神贯注。

视知觉能力——通过目视追踪、划消数字、图案辨析等形式锻炼孩子的视知觉能力,集中孩子注意力、不走神、为读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解决幼儿容易漏题、读错行等问题。听知觉能力——通过听觉辨析及听觉记忆的训练,让孩子学会听讲,做到“过耳不忘”,更全面完整的记住课堂内容。运动协调能力——感觉统合:剖腹产的孩子,感觉统合能力差,影响学习。通过听动、手眼协调、平衡等综合活动调动孩子的多种感知觉,促进孩子反应能力和知觉转换能力的提升,促进左右脑平衡发展,改善胆小、自信心不足、多动等

现象,让孩子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阅读能力——训练学生眼动速度、视觉广度、朗读水平、情景再现水平。通过口语表达、仿编儿歌、续编故事、字形记忆、词汇应用、扩词扩句等练习,增进孩子语言阅读能力,提升学习其他的学科的基础能力。阅读教材梯度:阅读培养要让孩子爱上书,先从读漫画、读绘本(图文并茂)、到最后阅读纯文字。孩子只有进入阅读纯文字时,才能算真正进入自主阅读状态。

数学逻辑能力——通过轻松活跃的课堂、妙趣横生的题目,帮助孩子锻炼掌握数学概念及掌握空间方位的能力,全方面锻炼孩子的大脑;有助于孩子学会自己处理信息、提高思维能力;脑力的激活,使孩子更加聪明,为孩子数学能力的快速发展打下基础。心理空间定位和逻辑分析练习等辅助孩子学会自己处理信息、提高思维能力,促进孩子良好学习方法的形成。

语言表达——五岁半左右是孩子掌握汉语语法,理解抽象词汇以及形成综合语言能力的关键期。本课程通过组词、听绕口令、看图排序、对比训练等一系列轻松有趣的题目,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语言的归纳与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把自己的想法,用非常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良好的口才,流畅回答老师问题,积极举手发言。

社会性适应能力——城市生活格局以及独生子女问题,使如

今的孩子在与人交往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如:不会交流、不会分享、不懂尊重他人等。本课程通过交往游戏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体验与人交往的乐趣,学习与人接触、交流的方法。通过交往游戏和规则游戏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完善自我认知,提高自理能力,增进交往技能,更好的适应小学生活。作业能力——作业速度快,质量高,不磨蹭,纸面干净。在一年的学习中,幼儿从握笔、认写基本笔画、在进行描红、写米字格,由易到难掌握了书写规则,教师同时对书写中接触的汉字及时讲解音、形、意,孩子们掌握了书写的方法又认识了大量的汉字,并能组词,这样幼儿便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全脑记忆——视觉记忆能力强,图画文字快速记忆。大脑体操是提升全脑的科学运动,这些运动会使脑内的神经元细胞受到实实在在的刺激,从而使脑内之神经网络更加发达,令个人的大脑维持高效率的动作。透过练习大脑体操能使孩子加速提升一下各项能力:增进阅读能力、加速思考能力、提高写作能力、增强自我信心、提升学习效率。

绘画手工——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揭示了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动手习惯的重要意义。开展绘画、泥塑、剪贴、编织、手工、折纸等美术活动。在看似简单画画、捏捏、剪剪、斯斯、贴贴中幼儿往往陶醉其中,不仅培养了幼儿的美术兴趣,也培养

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另外,学习能力方面的准备还包括:认识钟表,知道时间;认识页码,会翻页,找题号;认识课表;语文、数学、英语、美术、写字、体育、科学、音乐;生活中识字:班级、男女厕所等。

行为习惯部分

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于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难有多大改进,而低年级的学习习惯往往是从孩子的生活习惯迁移而来的,所以好多学习习惯是上学前就开始准备的:规律生活;早睡早起;遵守作息常规;遵守幼儿园常规;文明礼貌;物品放置顺序化、固定化、用完即归等。

学习习惯:专心与认真;爱护书籍与文具;正确阅读与书写习惯;及时复习与巩固;独立完成老师或家长布置的任务;学会自己收拾书包、码放书本、整理文具盒、准备用具;认真做作业,做到干净整齐;有正确的看书、拿书。正确的握笔姿势和看书、写字姿势;不形成“橡皮依赖症”等。

思维习惯:幼儿学习习惯培养包括: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集中注意力,有较好的坚持性和良好的观察力;能认真听他人的讲述,积极思维,举手发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听课行为:眼耳追老师,不乱说话,不做小动作、举手训练、

站立训练、快速进入上课下课训练、翻书训练、课堂笔记。时间观念:感受时间,把握时间,学会管理时间。时间观念能够帮助学生体会时间、把握时间和利用时间,并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体会时间的重要性,减少时间的浪费和避免磨蹭现象的发生。

书写训练:正确的握笔,书写流畅,字体优美。训练目标:矫正书写姿势。正确的握笔方法和正确的写字姿势及握笔器的使用方法,同时训练学生的手部精细运动及小肌肉运动。提高作业效率,促进精细运动,减少对作业的厌烦感和恐惧感。幼儿书写要克服的三大难题:

一是握笔紧,手指不能运动,造成写字太用力,极易疲劳并造成近视。

二是位置不正确。

三是没有结构概念。

通过学能书写训练,做笔笔有依托、笔顺有拆分、起落有标志、结构有参照,可快速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笔顺、笔画。规则与任务意识:开始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知道规则的重要性,潜移默化地遵守规则,能听懂理解老师的指令,为进入小学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做好准备。

生活自理:按时起床,个人卫生,学习用品整理。作息时间的调适、个人生活时间的规律性;个人物品的检查与收拾、处理服装仪容;卫生习惯、用餐习惯、洗漱、偏食行为等基

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问题。

礼仪情商:对人礼貌,语言文明,遇事爱思。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知识部分

早期识字:完成一千字识字量,快速进入自主阅读。

快乐拼音:避免跟不上一年级拼音教学的快节奏。

经典诵读:陶冶情操,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数学逻辑:口算能力、推理能力、空间能力的提升。

课程安排

我们根据需要,安排了三大门类的课程,即基础学习能力训练课程、行为习惯训练课程、知识强化训练课程三大类。此外,为了广泛培养孩子们的兴趣,每周用三个下午开展兴趣活动。活动内容是音乐舞蹈、户外活动、口语表达。活动人人参加、全面培养,不给孩子们早期定向。

我们利用“晨会”“班会”向孩子们进行爱父母、爱家乡、爱学校、爱学习的教育;讲述英雄模范人物和领袖小时候的故事,在具体事例中进行“爱学习、会学习”的启蒙教育。《行为·能力》课则要求孩子初知校纪校规,做到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爱惜学习用品,爱护公共财物;讲究个人卫生,做诚实的孩子,不怕困难挫折,团结同学,学会谦让,自己的事学着做等等。

根据课程设置,课时计划是这样的:每周学时为35节。

《拼音》2节,《英语》2节,《经典诵读》2节,《数学逻辑》

4节,《行为·能力》8节,《识字》5节,《早期阅读》3节,

《美术手工》2节,《感统训练》2节,《兴趣活动》5节,

每节课40分钟。

周一到周五全天上课,午餐,午休。

我们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不要把小学一年级的内容下放;二、坚持以兴趣为主,在快乐中学。

学前班与幼小衔接的不同

幼小衔接课程把消除幼儿园和小学衔接之间的主要问题作为目标,孩子们做好能力准备、知识准备、习惯准备、心理准备。培养出学习的兴趣,是孩子在习惯、能力、情感上都能达到一个小学入学水平的目标。同时,为学生一生的学习打好了习惯基础,能力基础。

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轻松、活泼,与小学全然不同。很多家长把注意力放在学前班上。学前班的教学内容与小学一年级相符,教学方法却不一定一致,孩子进入一年级后很多知识已经提前学完,或对教学方法产生迷惑,对学习失去兴趣,导致课堂注意力不集中、语言理解能力差、听觉记忆水平低下、多动、逻辑思维能力不高、人际交往存在障碍以及自信心不足等问题,最终导致孩子的学业成绩低下。因此,在学前班里,没有习惯养成课,没有学习能力训练课,这些决定孩子一生的教学内容是学前班大班额内无法完成的,只有在小班化教学由专业的能力训练老师来完成。

目前学前班是把一年级的教学内容提前放到小学,孩子到了一年

级感觉很轻松,但养成了不认真听课的坏习惯,影响以后的学习,这是国家教育明确反对的。我们的幼小衔接,在给孩子一定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种点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

九月,又有一批孩子走进小学,同样也有的孩子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及时进入小学。作为家长,请谨慎为这部分孩子选择学校,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比选择一所幼儿园或学前班更重要。

适合哪一阶段的孩子

适合学前一年及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

我们的优势:先进的教育理念,改变了幼小衔接“小学化”的倾向,以提升能力,培养好习惯为主,知识教学为辅,不仅是为了一年级做准备,更重要的是为了孩子的一生的学习做准备。学前儿童的测评,这套体系完全是由我们专家经过十五年的探索、试验后制定完成,并经过长期的应用实践,做了多次的修订。独立教材,《幼小衔接行为与能力训练》《韵语情景识字》《数学思维训练》

幼小衔接班课程表

一日作息时间安排入校8:00——8:30

第一节课8:30——9:10

第二节课9:20——10:00

喝水游戏时间

第三节课10:20——11:00

第四节课11:10——11:50

午饭12:00——12:30

午休12:30——14:00

第五节课14:10——14:50 第六节课15:00——15:40 户外活动

接校时间16:40——17:30

幼小衔接教案.

幼小衔接教案:课间十分钟 大班 目标: 1.初步熟悉小学生活。了解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内容。 2.尝试合理安排自己的课间活动,并在与同伴、小学生的互动中大胆表达。 3.向往小学生活,渴望成为一名小学生。 准备: I.参观小学并与小学生对话.对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有所了解。 2.录像《课间十分钟》,邀请一位小学一年级学生。 过程: 1.认识小学生,产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1)今天有一位客人要和我们一起活动。你们看,他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是小学生?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师请出小学生,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并通过小学生的书包、红领巾等特征进行判断。) (2)请小学生自我介绍,师幼共同欢迎小学生。

2.迁移参观经验,理解“下课”的意思。 (1)小学生哥哥在××小学上学。你们还记得去这所小学参观的事情吗?那天.你们在小学里看到了什么?(师幼共同回忆参观小学的情形,鼓励幼儿交流在小学校园内的所见所闻。) (2) 小学生上课的时候和我们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呢?(先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讲述,再请小学生介绍.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生每天上午要上四节不同的课。每节课都是四十五分钟,每上完一节课就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这十分钟就是下课时间。学校里会有铃声或音乐提醒大家上课和下课。) 一3.观看录像《课间十分钟》,了解课间十分钟的作用。 (I)课间十分钟有什么用呢?你看到小学生在下课的十分钟里会做些什么事情?(引导幼儿积极回忆,大胆想象,主动表述。) (2)小学生哥哥给我们带来了《课间十分钟》的录像,我们来看看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里都做了些什么,想想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播放录像,师幼共同观看。) (3)幼儿自由结伴讨论、交流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做些什么事,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教师鼓励幼儿有疑问时去问问小学生。初步引导幼儿理解课间十分钟是小学生入厕、喝水.、换课本和游戏的时间。 4.实践活动。学习安排课间十分钟。

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

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与高职教育是同类性质的两个不同阶段和层次的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不同时期担当起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任。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结构的改变,人才需求趋向高层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经济的发展对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同时,如何做好中、高职之间的衔接已经成为关系到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而迫切的问题。 职业教育的基本目标既是职业性的,也是教育性的,在这一点上,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有其共通性,但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上二者又有着层次上的差别。了解中高职这两类职业教育的异同,是探讨二者衔接问题的前提。故而,中职与高职教育是同类性质的两个不同阶段和层次的教育,具体比较来看:(一)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目的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中等职业教育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主要由中等职业学校实施,招生对象主要是初中毕业生和具有初中同等学历的人员,基本学制以三年制为主。分类: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二)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高职高专教育由省级人民政府管理。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省级政府根据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主,结合招生能力、就业状况等综合情况,确定年度招生计划、招生办法、专业设置、收费标准和户籍管理,颁发学历证书,指导毕业生就业,确定生均教育事业费的补贴标准等,并同时负有保证教育质量、规范办学秩序和改善办学条件等职责。高职高专是高等教育中专科教育的两种实现方式,高等专科学校(简称高专)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简称高职),两者只是侧重不同,无本质差别,前者重能力(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后者重技术(如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高专和高职同属大专。

幼小衔接教学计划

幼小衔接教学计划 辽宁·鞍山 教育理念 ㈠、师者,传道、授业、解惑。 ㈡、教是为了不教。 ㈢、教学相长。 教学原则 ㈠、重德修身,育人为本; ㈡、遵循规律,重视基础; ㈢、扫清障碍,排除干扰; ㈣、找出关联,探索方法; ㈤、反复练习,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 ㈠“操作-体验-体现” ㈡、“三分法”:即分层引导-分步進行-分解动作 ㈢、化繁为简、以简驭繁 教学目的 用3·3·3“三会”的方法训练五大学习器官,提升五大学习能力。 教学特色及效果 训练眼、耳、口、手、脑五大学习器官;提升听、说、读、写、意五大学习能力。 我们以“3·3·3”学具训练为主,其它学科,任何知识都可以作为我们训练儿童提升学习能力的载体,所以我们不会局限任何形式和内容,一切都为了完成我们的训练目地,这样才能快速、高效的反映出效果。 我们一直致力于用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获得最大的效果。 ㈠、训练内容 1、由“静”入“定”的训练 2、提高注意力的训练 3、提高记忆能力的训练 4、提高观察能力的训练 5、提高视觉学习能力的训练 6、提高听觉学习能力的训练 7、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8、大肌肉运动训练 9、精细动作训练 10、感觉动作协调训练 11、提高情绪智力的训练

12、提高交往能力的训练 13、提高创造能力的训练 14、全脑潜能开发的训练 ㈡、训练效果 1、集中注意力提升100% 2、注意力品质提升3—5倍 3、持续力现阶段15—20分钟提升至50—60分钟 4、记忆力由死记硬背提升为图像记忆 5、思维敏捷力提升100% 6、整体观察力由视觉的辨识架构提升至意象的架构 7、想象力自由发挥、创意无限 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方法 一、“3·3·3”智能开发系统 ㈠课程简介 “3·3·3”总课题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杨玉英、朱法良两位研究员主持的科研项目,已经进行了近三十多年的研究。 在研究进程中,它历经了国家级的教育科学研究五个五年规划:这个总课题最初的两个基础性课题分别作为国家级的教育科研“六五”和“七五”项目的子课题;从1991年起,该课题的三个基础性课题在“八五”、“九五”、“十五”都被独立列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科研课题。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3·3·3”科研体系。 “十五”期间的主要任务:是把以前的研究成果进行“三化”,即“简化、深化、规范化”,力求其内容和方法深入浅出、通俗易做、知行合一,为进入向社会普及推广阶段做准备。 ㈡教学目地 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学会发展”打下“三种基本功”,它贯穿三个阶段:最初是学具操作训练的基本功,然后是“学会学习能力”的基本功,最后是“学会发展”的基本功。从根本上讲,以上“三种基本功”是“3·3·3”立足治本,本标兼治的关键,具体的内容是:在训练过程中逐步培养的三个方面的理念和习惯,即 1、激发主体认知兴趣,培养不断的探索精神——变被动为主动; 2、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理念并不断形成习惯;(学生不依赖、教育者不包办代替) 3、养成“做事要有意识找、想、用好方法”的习惯。 从表面上看,找好方法是提高效率,省时省力,而从内部的机制讲,它是智慧动作的有机组合,在寻找、掌握和快速操作的三个程序中,可以改变大脑的机能和结构,同时進行了身心三项基础能力训练。“身心三项基础能力训练”是: 1、“身心智慧活动能力”训练:是对人脑功能的训练,具体表现在人脑工作的三个环节,即“接收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和展示加工结果”。它重点是“做事要有意识找、想、用好方法”,以达到“省时、省力和高效”,不断提高学习、生活和工作的质量。同时开发人脑存在的第二方面潜能,即人脑结构和机能的可塑性。 2、“身心协调能力”训练:是对以大脑为核心的全身心進行的基础性训练。它使人体这部“机器”不仅能够正常运转,而且能够快速、灵活和和谐地工作,用通俗的比喻就是:“施底肥”、修理“学习机器”。它首先对身心的现有状态進行修复和训练,然后重点开发人脑存在的第一方面潜能,促使全身细胞动起来,特别是那些还“沉睡”着的细胞,使它们参与人的各项活动。这是为下一步的训练打下良好的生理和心理基础。它适用于各年龄阶段,只是各年龄阶段训练的要求和方式不同。它也是对人的精细动作的强化训练。 3、“反思”能力训练:即人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认识和调控的能力,它是人体这部“机器”自我管理的功能,表现在不断为机器“加油、修理和改進”,同时开发人脑存在的第三方面潜

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探讨

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探讨 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两个重要层次,做好二者衔接至关重要,关键是以课程衔接体系为重点,利用好资源,统筹兼顾,合理安排。 一、中高职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教学目标上存在背离现象 中职以专业技能为导向,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学校因此减少了文化基础课;高职以文化理论为基础,培养的是理论型高层次高技能人才。 2.在课程标准上不衔接 中职的课程标准往往偏低,高职有时又过高,导致二者在课程标准上缺乏对接,你教你的,我教我的。 3.在专业课程内容和教材上存在重复和滥用的现象 中职的很多专业教材选自高职院校,导致在中职学过的内容到了高职又学一遍,既浪费学生的时间,也浪费人力、教学资源。 二、中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衔接框架 总体框架如下:整体规划,以能力为本位;统筹兼顾,以岗位为要求;分段实施、以理实为一体教学,构建以岗位能力为基础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模块化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核心课、职业技能课四个模块。公共基础课模块,指中高职学校各个专业都要开设的文化基础课;职业基础课模块,是以职业岗位共同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构建的课程;职业核心课模块,是根据各个职业技能共有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技术的职业核心课程;职业技能课模块,指根据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按照职业能力的要求和岗位工作任务设置的课程。 三、中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模块设置 根据“工学结合、学做合一、理实一体、知行统一”的思路,进行

课程模块设置。根据每门课程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组织设计许多不同的教学模块,再将不同的单元设计成学历层级,实现教学内容的衔接。 1.课程模块衔接总要求 课程模块衔接以职业能力为中心,以理实一体化教学为模式,将公共基础课服务到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融合到专业核心课,专业核心课运用到专业技能课中。课程模块设计要结合中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由浅入深,对中职学生在实践中加强理论学习,注重知识的趣味性、操作的实用性。对高职学生在实践中总结理论知识,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操作的原理性。 2.各模块内容的选取 课程模块内容的选取要按照知识的系统性与连续性,注意避免教学内容重叠或遗漏。依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重构课程模块体系,由浅入深,以子课题、分课题的形式将职业资格的要求融入教学中,做到理论培养和技能操作训练有机结合。以职业技能训练课题为方向,将专业基础课程和职业核心课程紧密地融会贯通。 3.课程模块设置的具体内容 (1)公共基础课程模块设置。模块一:语文、数学、物理、英语、体育、德育、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二:大学英语、体育、高等数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数据库。 (2)专业基础课程模块设置。模块一: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原理、化工制图、环境化学、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仪表自动化。模块二: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分析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3)专业核心课程模块设置及层级关系。模块一:无机化学工艺、有机化学工艺、仪器分析、工业分析、化学物料识用与分析、化工生产技术应用。模块二:化工设计基础、精细无机、精细有机、环境检测、企业经营战略概论、煤化学、化工文献检索。

幼小衔接拼音16课辅导教材

第一课 1、跟老师读读背背。 小朋友,学唱歌,张大嘴巴a a a。 大公鸡,早早起,圆圆嘴巴0 0 0。 大白鹅,水里游,水下倒影e e e。 2、带上“帽子",你会读吗?(读对1个,得1只气球) 我得到了_____只气球。 3、看图,跟老师读读背背。 小i u ü要出去, 大y大w来带路。 大y带iü, 大w带小u 。 他们手拉手, 成了好朋友。 4、看图读一读,连一连。 5、听老师念儿歌,填字母。 拉开天线听广播——( ) 端起脸盆把水泼——( )两个门洞——( ) 伞柄朝上——( ) 6、练写单韵母,照样子抄写。(要求:认真写、写饱满。)

第二课 1、看看图或认认汉字,选填字母。 b d P m n 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知道。 女 + 马 = 3、看图拼拼读读。

6、看图拼拼读读。 4、练习写自己的名字。 5 第三课 1、跟老师读读背背。 2、照样子写一写。 3、看图读一 读,连一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熟读下列音节。(尽量直呼,不行就拼读) bǎ pò mì fú bǒ mī pā pǔfāpó bǐ má mù bí pō fū fàmàbō pù mǐ fá bù mǎ pà pībúpí bó mǔ mò bǔ pī fǔ fómǒpúmūbàbòbīfǎbíbìpā5、熟读下列音节词。(要求:至少读5遍,读熟读准。) pí fū bó bo pí pɑ bó fù fá mù pá pō mù mǎ fǔ mōmā mɑ mù fá mó fǎ mù bù fù mǔ pù bù bù fá dà mǐ bà bɑbǔyúpó po dì di āyí dà fóbǐ yì bǐ 第四课 1、熟读下列音节。(尽量直呼,不行就拼读)

国内幼小衔接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715078557.html, 国内幼小衔接研究综述 作者:孟繁慧张代玲 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07期 摘要:国内关于“幼小衔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幼儿园与小学课程衔接研究、目前出现的问题与对策等几个方面。基于此,对国内针对幼小衔接的研究进行梳理对比分析,以期能够促进相关部门具体关注农村幼小衔接的相关问题和如何研究开发幼小衔接资源。 关键词:幼小衔接;幼儿园;小学;课程;家长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7-0090-02 一、引言 以“幼小衔接”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能找到最早的关于我国研究幼小衔接的文章是1987年, 1989年的《幼儿教育》上,北京市六一幼儿园荣观慧发表了《我们怎样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一文,幼小衔接工作正式进入了幼教工作者的研究视野。1991年3月31日,南京师范大学举办了由国家教委组织的有关幼小衔接研究人员的培训班,拉开了全国幼小衔接研究的帷幕。 二、国内幼小衔接研究现状 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视,幼小衔接的研究进入发展时代。梳理发现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幼小衔接课程的研究 秦振飚认为,教育的衔接要求课程的衔接,幼小衔接教育最终还必须借助于幼小衔接课程的实施来进行,并提出了幼儿园中幼小衔接课程建构实施的意见:一是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更新幼小衔接的课程理念;二是明确课程目标,着力于幼儿适应小学能力的培养;三是整合课程内容,选择贴近幼儿及小学儿童生活实际的教育内容;四是统整课程资源,促进课程各方面因素的互动与联系;五是加强课程管理,注意两头课程的统筹[1]。 崔吉晓从语言课程的幼小衔接这一出发点切入,对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的现状和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现状做了系统的分析和处理,总结了两个学段在语文教学上的六个不同,提出了推进语言课程幼小衔接的建议:一是吸取国外经验建立合适的语言衔接课题体系,可以借鉴美国的有效衔接模式,在衔接内容上借鉴加拿大和英国的经验;二是语言教学的幼小衔接要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三是重视家长的作用,要求家长配合,在生活各环节做好幼小衔接;四是培养“双师型”教师[2]。

幼小衔接班课程设计方案2

幼小衔接班课程设计方案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幼小衔接班的课程是以培养5-6岁幼儿上小学的适应性为目的,促进幼儿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衔接,是帮助5-6岁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幼儿衔接的课程应体现幼儿园和小学两方面的结合。 一、幼小衔接课程的特点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不同,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也有所不同,幼小衔接的课程应体现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既有幼儿园的特点,又为幼儿上小学的适应性做准备,以充分发展幼儿在体、智、德、美多方面的潜能为目的,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为幼儿的健康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幼小衔接班课程的特点有: 1、幼小衔接班的课程融合于一日生活之中 幼小衔接班的课程有幼儿园的教育特点,幼儿园的保育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在校的各种活动都包含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幼小衔接班的课程融合在一日活动的各种活动和环节。 2、游戏是幼小衔接课程的基本形式 幼小衔接的教育活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幼儿发展的重要形式。幼小衔接的课程要多以游戏活动为主,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感性的经验。

3、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5-6岁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但还是具体形象为主,掌握的概念还是比较有限,所以幼小衔接的课程还是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主,让他们正确的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进行学习。在幼儿的日常教学中,还需通过直观的方式,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小学的良好适应性。 二、幼小衔接班课程目标 幼儿园的课程是分领域进行的,分为健康、科学、社会、语言、艺术等领域,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教育目标也应不同,幼小衔接班的教育目标具体为: 语言领域目标: (一)倾听与表达 目标1 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 在集体中能注意听老师或其他人讲话。听不懂或有疑问时能主动提问。 能结合情境理解一些表示因果、假设等相对复杂的句子。 目标2 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 愿意与他人讨论问题,敢在众人面前说话。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的言和普通话,发音正确清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幼儿基本会说普通话。能有序、连贯、清楚地讲述一件事情。讲述时能使用常见的形容词、同义词等,语言比较生动。 目标3 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 别人讲话时能积极主动地回应。能根据谈话对象和需要,调整说话的语气。懂得按次序轮流讲话,不随意打断别人。 能依据所处情境使用恰当的语言。如在别人难过时会用恰当言表示安慰

幼小衔接课程拼音教案

幼小衔接课程拼音教案 篇一:幼小衔接语文公开课教案 幼小衔接语文教案 教学课题:学习单韵母a、o、e 教学内容:1、学习单韵母a、o、e读法以及书写 2、学习声调拼读 3、拓展思维训练 教学重点:单韵母a、o、e读法以及书写 教学难点:单韵母a、o、e读法书写 教学目标:1、教授坐姿、握笔姿势 2、拼音(a、o、e)的读法、写法以及拼音基本笔画的认识; 3、让家长认识到幼小衔接课程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铅笔、拼音本、圆粘贴、卡片剪出的a、o、e,以及妙趣练字 馆纠正姿势用的0、1、2、3、4、5的数字图。 板书设计:a、o、e的规范书写 教学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孩子已经学习过,本节课规范孩子的坐姿和 握姿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作业的要求。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小朋友们好!老师姓*,以后你们就叫我*老师。小朋友知道孙悟空吗?小朋友能说出孙悟空有哪些本领吗?(长生不老、七十二变、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火眼金睛)好!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老师来之前听说小朋友们也有很多本领,认识很多汉字、会写很汉字、会算数学题,有的小朋友还会讲英语…..从今天开始,老师要教小朋友一些新的本领,在教新本领之前需要小朋友先写一个字给老师看看。 一:课堂调整 1、纠正坐姿 刚才看到小朋友们的写字姿势了老师发现小朋友坐的姿势还需要调整,我们和数字来比比,看数字是怎么坐的,请小朋友放下铅笔大眼睛看老师这里:0、1、2、3、4、5,(非常好,小朋友都认识他们)小朋友看看这几个数字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吗?(解释:5坐在椅子的前半部分,4双脚平铺于地面与肩等宽小腿自然垂直,3腰挺直2头中正,目视前方, 1双手放于桌面,0露出微笑) 2、握笔姿势的纠正 二:新授 1、拼音(a、o、e)的读法 利用拼音卡片,小朋友看第一张卡片上的字母是(a),字母下面还配有字母儿歌,跟老师一起来说一遍,张大嘴巴啊啊啊,打

幼小衔接研究综述

幼小衔接研究综述 摘要幼小衔接的研究由来已久,且在国内外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本文就其一些基本概念、理论基础、研究现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综述。 关键词幼小衔接;适应;课程 幼儿园与小学作为不同的两个教育阶段,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如何衔接的问题。而能否衔接好关系到以后儿童的长远发展,并且作为第一个教育衔接环节,关系到以后整个教育的连贯性。因此,幼小衔接历来都是教育领域内一个研究的重点。 一、概念界定 适应原属生物学命题,意指生物有机体调整自身生存形态以顺应已改变的生存环境的活动形式。在心理雪中以此概念来表征个体在生存环境发生变化时,调整自身的身心状态顺应这种改变的过程。很多心理学家对这一过程作了研究,适应成为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 《教育大词典》(教育心理学卷)中对“适应”的解释是:(1)泛指机体对环境的顺应。个体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改变自身,达到与环境保持平衡的过程。(2)生理学中指感觉的适应。感受性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发生提高或降低的现象。除痛觉适应不明显外,各种感觉都有明显的适应现象,但速度和变化程度不完全相同。(3)皮亚杰术语。指主体对环境的作用(同化)与环境对主体的作用(顺应)间的平衡。 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对适应作了系统的研究,他从生物学观点出发,对适应作了具体分析。他认为“个体每一个心理的反映,不管指向于外部的动作,还是内化了的思维动作,都是一种适应。适应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他认为“适应是通过两种形式实现的:一个是同化,即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主体将外界的元素整合到一个有机体已经形成的结构之内。当主体获得新经验时,他总是在联系和校正这一经验,也即同化这一经验,使其符合已有的图式。通过同化,主体当期的认知结构和理解水平会改变对周围环境作出反应的方式。另一个顺应,即改变主体

幼小衔接教案

幼小衔接教案教学设计 执教者:杨穆李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小学学校的一些硬件设施、课程安排。 2、初步了解小学生丰富的学习活动。 3、初步养成学习的良好习惯。 4、激起幼儿对小学学习生活的向往之情。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参观小学学校。 2、多媒体课件。 3、歌曲《上学歌》 三、活动过程。 1、了解学校的基本设施。各功能室图片展示做简介。 2、了解小学的课程安排。 (1)说说幼儿园几个老师教?教什么? (2)出示小学课程表链接各课程封面。 3、成为好学生的秘诀 (1)秘诀一:坐如钟。 A、出示正确坐姿学一学,说说这样做的好处。 B、判断对错。出示错误和正确姿势的图片,用手势评判。再说说错误姿势的坏处。 (2)秘诀二:坐如钟。看图片学一学。

穿插游戏: A、师说“坐如钟,坐如钟”生做。 B、师说“坐如钟,坐如钟”生反着做。 (3)秘诀三:行如风(排队上放学) (4)秘诀四:上课认真听讲,不喝水,不玩玩具。 口诀提示:小小脚-----小小手----小眼睛----小耳朵----- (5)秘诀五:积极发言,发言先举手。 课间活动。做动作听《上学歌》。 4、了解小学生丰富的学习活动。 (1)初知少先队,及少先队干部标志 师:进入小学表现好就能加入少先队,表现出色的还能担任班干部。出示少先队干部标志图片。 (2)其他活动。图片出示。 作文比赛操,手抄报比赛,画画比赛,背诗比赛,数学竞赛,广播体比赛,写字比赛等。 5、念儿歌《学习习惯伴我成长》 学习习惯伴我成长 好孩子,爱学习。好习惯,要养成。 早晨起,不懒睡。见同学,问声好。 见老师,行个礼。排队伍,进教室。 脚步轻,不拥挤。坐如钟,站如松。 眼睛亮,看老师。认真听,多动脑。

幼小衔接课程体系设置

幼小衔接课程体系设置 幼小衔接背景介绍 幼小衔接是指学前一年,从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方式转向小学的过渡期。很多孩子因幼小衔接不适当,导致他们不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出现诸如:注意力不集中、语言理解能力差、听觉记忆水平低下、多动、逻辑思维能力不高、人际交往存在障碍以及自信心不足等问题,最终导致孩子的学业成绩低下。 学龄前和学龄期幼儿在心理发展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幼儿园与小熊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有着明显的不同,在教育目标、教育的方式、方法等方面更有着本质的区别。加强幼小衔接,帮助学龄前幼儿顺利的过渡到学龄期是幼儿家长,特别是大班幼儿家长十分关心的问题。 从学前期向学龄期过渡时,儿童的身心发生了一定质的变化。其核心体现在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和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着两个方面的心理品质上。也就是说,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儿童的心理将发生一个飞跃。就社会性而言,儿童进入小学后,主导活动由游戏变为课程学习,宽松的园内生活被小学严格的纪律和作息时间所取代,毫无压力的启蒙学习变成分数、名次的竞争,“两小无猜”式的人际关系也慢慢变得复杂起来了。这些骤然上升的任务密度大、难度高,规则繁多,需要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强,这无疑给儿童带来很大的压力。如果我们没有提前为儿童做好各种适应能力的准备,就会幼小过渡的坡度加大,给儿童造成伤害。 儿童入学的适应于学习准备

儿童入学所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学习适应困难和社会性适应困难两个方面。学习适应困难主要表现在注意力、读写能力和运算能力方面,社会适应困难则主要表现在任务意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独立意识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学习适应和社会性适应两个方面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的。也就是说,儿童在社会性适应上存在的问题,会在一定程度影响其学习适应;在学习适应上的问题,也会反过来影响社会性适应。社会性适应能力的发展对儿童学习适应至关重要,可以说,做好社会性适应的工作,幼小衔接的工作就做好了一大半。但如果没有专业的技术指导,家长很难进行全面的适应性训练。 在一定意义上,学习适应的工作注意应由幼儿园和学校来做,而社会性适应则需要更多的家庭配合。所以,让家长们了解更多的社会性适应的内容和方法,以便配合学校做好幼小衔接,是很有必要的。 幼小衔接的社会性主要包括任务意识及完成任务的能力、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独立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人际关系及人际交往能力等四个方面。这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任务意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认识不到老师布置的任务 必须做到;缺乏完成任务的成就动机和责任感;缺乏完成 任务的必要机能;缺乏完成任务的信心与毅力。主要表现 在对老师话充耳不闻,不知道要把老师布置的作业记下来。 2、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表现为:不能遵守课堂的 学习规则;不能执行日常学习生活的规则;不能执行日常

中高职课程衔接基本思路

中高职课程衔接基本思路 (农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按照教学设计分层递进,教学组织梯度推进,教学内容编排由简到繁的总体思路,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能力递进课程体系。 一、确定课程衔接在中高职衔接中的地位 教育的类型和层次归根到底是由课程决定的,中等职教和高等职教是同一类型教育中的两个不同层次,中高职课程结构能否科学合理地衔接,直接关系到中职与高职两个层次培养目标的实现途径能否有机统一,能否避免教育资源和智力资源的浪费,这是一个关系职业教育整体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关键问题。 因此, 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的核心和关键点都是课程的衔接。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实质与核心内容,是实现中高职有效衔接的突破口,是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键。 我们认为目前我国中高职衔接更多追求的是一种学制上的衔接,即外延式的衔接,我们要突破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这个瓶颈问题,将以课程为核心的内涵式衔接代替外延式的衔接,即在学制采用螺旋式上升的基础上,课程实行阶梯式综合职业课程衔接的方式。 二、确定中高职课程衔接方式 我们将在“2+3”衔接模式下,中职学校与高职学院在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整体设计,分段实施,相对独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紧密的关联性,比较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识规律,符合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律。此种模式需要组织对口专业联办学校共同研究,相互协调,对课程设置进行整体设计,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使中职阶段的课程既能达到升入高职学习的基本要求,也能满足未升学学生的就业需求。 三、确定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 1、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强调服务于人的终身教育,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目标是通过课程衔接实现中高职协调发展,从而满足人的可持续发展需求。我们对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指导思想是:在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以系统观思考中高职发展的整体协调、逻辑协调、有效协调和内生协调,增强职业教育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组织

幼小衔接拼音教案

第一周1、学会a o e i u ü六个单韵母,学会声母y w和整体认读音节yi、wu、yu,认清形,读准音。 2、认识声调符号,在教师指导下正确认读带调的三个单韵母。 3、会在四线格内抄写a o e i u ü三个单韵母。 4.学会声母y w与单韵母的拼音。 5、会正确读出yi、wu、yu的四声。 第二周1、学会 b p m f d t n l八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b和单韵母a拼成音节的方法。 3、学会带声调拼读音节及b p m f d t n l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4、初步学会读轻声,初步学会朗读音节句,懂得词语连读,能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5、认识“爸、妈、我,大、米、土、地、马”八个生字,能在一定的语境中运用。 复习一 1、掌握所学的6个单韵母和10个声母。 2、比较并抄写形近的声韵母。 3、能够看图说话,拼读音节。 4、认识事物,把音节和图正确地连接起来。 5、能认读本单元所学的生字和词语。 第三周1、学会g k h j q x z c s九个个声母,能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初步掌握j q  x 和ü相拼时,ü上两点省写的规则。 2、读准g k h j q x z c s与单韵母相拼 的音节,准确拼读j q x开头的三拼音节,zi ci si三个整体认读音节,会读它们的四声。 3、初步学会拼音有介音的三拼音音节,掌握三拼连续的拼音方法。 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5、认识“花、哥、弟、个、画、下、洗、衣、服、鸡、做、过、了、不、乐”15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6、会读、会认、会用词语:下棋、洗衣服、搭积木、拖地、擦玻璃、做贺卡。

关于中高职衔接的基本思路

关于中高职衔接的基本思路 中高职衔接是建设现代职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全国职教大会的举措之一。经省教育厅原则同意我院《旅游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财务管理》等专业,进行中高职贯通培养试点,这对拉动中、高职教育,促进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做好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核心是人才培养定位,关键是课程设置,重点是教学质量评价,目的是树立系统培养和终身教育的理念。为此,我们必须按省教育厅中高职衔接试点指导意见,落实好三个专业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工作,拟提出以下基本思路与各位校领导商榷: 一、关于衔接模式 中高职贯通培养主要是“2+3”衔接模式,即当年招收的中、高职贯通培养的学生,在中职学校注册中职学籍,完成两年中职教育后,第三年升入高职学院注册高职学籍,再完成三年高职教育,颁发高职教育毕业证书。中职阶段由中职学校组织,招生计划单列,纳入贯通培养学校招生计划。高职阶段由对接高职学院组织单独招生考试,纳入当年高等学校招生计划,由高职学院办理录取手续注册学籍。 二、关于培养定位 中职和高职是两个层次的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具有基础作用,为初高中毕业生开展基础性知识、技术

技能教育,培养初、中级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引领作用,为高中(三校生)毕业生开展理论知识、技术技能教育,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中职阶段人才培养重点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岗位能力的培养和职业认知教育。高职阶段人才培养重点是基础理论、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创业创新教育。中职阶段或高职阶段,都要根据各自人才培养定位,按照职业技术技能标准、行业企业岗位群,合理确定各自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既层次分明,又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方案、教育教学计划,充分体现终身教育的理念。 三、关于课程设置 根据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定位,中职课程重基础,强应用,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概念;高职课程重能力,强创新,让学生基本形成职业能力与持续发展观念。为此,中、高职课程设置首要应遵循职业能力培养、贯穿整体设计、体现终身教育的原则,按照中高职不同层次,围绕岗位等级由低向高,体现职业能力教育和终身发展递进式的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有效衔接的课程体系。即按技术发展水平和职业资格标准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其次推行综合化、模块化、项目式等多种课程设置形式,形成关联递进、交叉融合、系统集成,建立既层次分明,又衔接贯通的专业核心课程。第三科学合理的实施教学顺序,避免课程重复设置或出现盲点,实现中高职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完整性。 四、关于教学质量评价

幼小衔接整合课程 拼音1 教师用书

幼小衔接整合课程·拼音1·教师用书 幼小衔接整合课程 拼音1 教师用书 1

幼小衔接整合课程·拼音1·教师用书 目录 活动计划表 (3) 活动 1 单韵母ɑ (5) 活动 2 单韵母o (6) 活动 3 单韵母 e (8) 活动 4 单韵母i (9) 活动 5 单韵母u (10) 活动 6 单韵母? (12) 活动7 单韵母的复习课 (14) 活动8 声母 b (15) 活动9 声母p (17) 活动10 声母m (19) 活动11 声母 f (20) 活动12 声母 d (21) 活动13 声母t (23) 活动14 声母n (24) 活动15 声母l (25) 活动16 声母ɡ (27) 活动17 声母k (28) 活动18 声母h (30) 活动19 声母j (31) 活动20 声母q (33) 活动21 声母x (34) 活动22 声母z (35) 活动23 声母 c (36) 活动24 声母s (38) 活动25 声母zh (39) 活动26 声母ch (41) 活动27 声母sh (42) 活动28 声母r (43) 活动29 声母y (45) 活动30 声母w (46) 活动31 声母的复习 (47) 活动32 总复习 (48) 2

幼小衔接整合课程·拼音1·教师用书 活动计划(每周2课时,共32课时) 3

幼小衔接整合课程·拼音1·教师用书 4

幼小衔接整合课程·拼音1·教师用书 活动1 单韵母ɑ 活动内容:教材P4的内容 活动目标: 1.激发儿童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2.学会单韵母ɑ的正确发音和它的四个声调。 3.认识和学习使用汉语拼音四线格。 活动重点:读准单韵母ɑ的音及四个声调,并能正确书写。 活动难点:学会ɑ第二、三声的正确读音。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与单韵母ɑ相关的情境图和字母卡片,如ɑ,张大嘴巴ɑ、ɑ、ɑ,医生给我做检查。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神奇的拼音乐园,拼音乐园里有好多的拼音宝宝,小朋友想和它们做朋友吗? 2.认识单韵母宝宝ɑ。 教师:嗨,小朋友好!(教师挥动单韵母ɑ的卡片) 小朋友:单韵母宝宝好! 教师:小朋友和拼音打招呼,欢迎它到我们班来做客。 二、兴趣导入,探索新知。 (一)ɑ的发音。 1.韵母宝宝生病了,医生给它做检查,它张大嘴巴大声说ɑ,单韵母宝宝ɑ是怎么说的?我们一起来试试。 2.仔细看老师的口形,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嘴巴大大的) 3.请小朋友跟老师读ɑ的音,发音时,嘴巴张大,唇形自然,声音响亮。(张大嘴巴ɑɑɑ)幼儿模仿发音,教师边检查边领读。 4.记口诀:张大嘴巴ɑɑɑ,医生给我做检查。 (二)学习ɑ的四个声调。 1.小朋友,让我们再插上翅膀起飞吧!拼音乐园还有许多有趣的东西等着我们去发现呢!(教师出示ɑ的四个声调)瞧,这是什么?这是单韵母ɑ的四顶帽子,单韵母ɑ戴不同的帽子,读起来的声调也就不同,这四顶帽子就是“声调符号”,我们根据这四个符号来读韵母。 (1)ɑ戴上平平的帽子,就是第一声,读音也是平平的。(教师发音,幼儿跟读) (2)ɑ戴上了第二顶从左下到右上的帽子,就是第二声。读的时候就像有人在问你话,你没听清,你会问:á,你在说什么?就是这个音。(教 师领读,幼儿模仿,读准á) (3)ɑ戴上了第三顶帽子,就是三声了,音又不同了,由高到低再到高,形状像个钩。(教师发音,幼儿跟读) (4)ɑ戴上了第四顶帽子,从左上到右下的帽子,就是第四声,我们读时要从高到低,就像惊叹:à,你来啦!(教师发音,幼儿跟读) 5

中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衔接研究综述-精选教育文档

中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衔接研究综述 中高职课程衔接是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中高职衔接的核心和基础是课程体系的衔接。有做好课程衔接工作,中高职教育的衔接才能更有效。 、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存在的问题研究 李丽珠(2012)在《论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衔接》一文中 指出中高职课程衔接现状不容乐观。目前大多中高职学校仍以学科中心,课程结构陈旧单一。虽然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力度较大,但是教学内容没有从根本上脱离学科本位的框架,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则相对滞后[1] 。存在的另一个显著问题就是课标研制难度大,教学内容不规范。普通教育的课程标准已比较统 、完整,而职业教育只是对课程设置做出一些原则性规定,没有完备的课程标准,尤其缺少统一的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标准。专业对口的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院校后,少专业出现课程标准雷同、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使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受到影响[2] 。此外生源结构复杂、师资力量不足也增强了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孙惠芹(2012)在《应用电子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模式 探索》一文中指出,中职课程设置与高职教学要求存在文化素质 层次的脱节现象。中职教学中专业课占比例大,挤掉了文化基础 课程,降低了对学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导致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薄

弱,进入高校后,高等数学、大学外语等学科明显基础不扎实,适应不了高职教学要求[2] 。 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模式的研究 孙惠芹(2012)在《应用电子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模式 探索》一文中指出,实现中高职课程体系有效衔接,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离不开行业企业的参与,应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2] 。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 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上既有一致性,又有层次差别。中职教育强调有一技之长,核心是培养实用型、技能型、操作型人才;高职培养目标定位应该表现出高层次,强调培养应用型、管理型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人才。两者相比,高职学生有更深广的专业理论基础,更高新的技术水平,更强的适应性及创新能力[2] 。文中还提出制订专业培养方案,分析电子信息类产业的岗位群,明确岗位知识 与技能要求,构建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新技术为引领,以典型 产品或工作任务为载体的课程体系,培养产业需求的人才。文中指出从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角度对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进行科学定位,以能力为本位,合理制订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中高职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促进应用电子职业教育教材的开发和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避免教学资源和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中高职整体办学效益,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2] 。这对其他专业的中高职课 程体系衔接同样适用。 曾仙乐(2012)在《实现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设想》一文中指 出中高职衔接的内涵之一是课程与课程标准的衔接。在统筹专业设置的基础上,还需明确课程衔接体系及相应的课程标准,以实现中高职真正的无缝对接,使其跨越区域限制,在全国范围内顺利进行。由于现阶段还没有开发出全国性的中高职课

易学国际少儿教育幼小衔接课程

易学国际少儿教育幼小衔接课程

————————————————————————————————作者:————————————————————————————————日期:

幼小衔接课程 易学国际少儿教育旗下的品牌--易学国际儿童大学幼小衔接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教学,由易学国际少儿教育全国教材研发中心资深一线老师与武汉大学教育研究中心、长江出版集团教辅中心、英语周报华中分社等大型专业机构的资深专业编辑合作、协作研发,著作权、版权属于易学国际少儿教育所有。是针对5-6岁的“学前儿童特色课程”。 幼小衔接项目有效填补了现有幼、少儿教育的空白市场,满足了家长对孩子幼儿园升小学阶段教育的硬性需求,利于学校办学及招生,其主要优势如下: 1.幼小衔接课程满足了教育市场的硬需求。 在中国,80后的父母们对下一代的教育非常重视,大量孩子上完幼儿园大班后,因为年龄原因还无法上小学,同时家长又不愿意让孩子重复接受幼儿园的学习形式,幼小衔接课程正好合理的满足了这个阶段孩子的学习需求。 2.幼小衔接课程有效填补了现有幼、少儿教育的空白市场。 现有幼儿园的学习方式与小学学习方式有极大的区别,因此幼儿园大班孩子学习幼小衔接课程可以更有效的为孩子上小学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同时让孩子逐步适应小学的学习方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幼小衔接特色课程可有效利于学校现有的老师资源及学校场地。 培训学校通常是在双休、寒、暑假进行授课,而幼小衔接特色课程是利用周一到周五的白天时间进行授课,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有效利于学校场地和老师资源。同时为学校增加办校特色,吸引更多生源。 幼小衔接课程体系包括《轻松快乐学拼音》、《轻松快乐学汉字》、《英语启蒙》、《数学启蒙》共计7个教材包。 幼小衔接课程为全国加盟学校提供学生教材包、老师用书、教案、课件以及教具等。同时总部提供常年的教师培训,培训形式包括:总部集中培训、区域性培训以及网络课堂。 易学国际少儿教育总部“多形式”的教师培训为您提供超强持续性教学服务支持,包括:总部培训、区域培训和网络日常培训。 易学国际儿童大学幼小衔接课程具体如下

中高职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

中高职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 随着企业的转型和产业的升级,对生产一线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标准提出了相应较高的要求。这也就是说传统的中等职业教育已经不适应现在的产业要求,也存在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和岗位技能升级的问题。教育部提出了用高等职业教育牵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实现中、高职协调发展的要求。中高职衔接要以课程衔接为核心,从学生成长角度出发,完成培养方案的衔接。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十七条指出要“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鼓励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也迎来了大扩招和大发展,在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高职院校数等方面都获得了一定的增长。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高职院校扩招步伐的前进及终身教育思潮的影响,劳动者对于身不断学习发展的需求日益增长,中职毕业生也不再满足仅仅获取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和中等职业资格证书。中职升入高职院校继续深造的人数持续不断地增长。 在中职和高职的衔接过程中难以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职业教育衔接过程中存在的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内容重复浪费、实践能力脱节等问题,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难题。事实上,我国已经在中高职贯通上做了一定的尝试。但在这些尝试中,部分职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的不合理和在课程内容上的重复现象普遍存在,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整体办学效益的下降从而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分析和研究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解决中高职在课程上各自独立、相互分离的问题,已势在必行。 结合本省中高职学生的特点,主要以国家示范(骨干)院校的重点建设专业为主体,围绕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教材、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招生制度、评价机制、教师培养、行业指导、集团化办学十个方面进行对接试验研究,重点开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体系、培养模式、课程标准、职业资格证书等方面的对接研究。 :部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标准的研究与构建; 《电机与电气控制》课程标准 建议课时数:52 学分:3 适用对象:中等职业学校3年制机电技术应用专业 一、课程性质 常用电机维修及控制课程主要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具有实践性强、学习任务量大、应用面广的特点,该课程是学生考取维修电工资格证书、毕业就业的坚实基础,该课程对学生受益面大,影响非常深远。该课程还是学习PLC技术、交直流调速技术、电力电子变流技术等课程的基础,学好这门课将使后续课程取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