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及甲减患者血糖及脂代谢异常的探讨

甲亢及甲减患者血糖及脂代谢异常的探讨
甲亢及甲减患者血糖及脂代谢异常的探讨

甲亢及甲减患者血糖及脂代谢异常的探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探讨甲亢及甲减患者血糖及脂代谢的异常情况。方法对60例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空腹抽静脉血检测血糖(GLU)及血脂(TG、TC、HDL-C)水平,并对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甲亢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G、TC、HDL-C、GLU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甲减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G、TC、HDL-C、GLU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甲亢及甲减患者存在糖及脂代谢的异常,治疗疾病的同时应注意纠正糖及脂代谢异常引起的并发症。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血糖血脂异常通过观察甲亢及甲减患者血糖及脂代谢水平的改变,探讨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变对糖、脂代谢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标本来源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60例均为2007年1月~2008年10月来自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甲亢组40例,其中男11例,女29例,年龄17~51岁。甲减组20例,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25~62岁。甲亢及甲减患者均无家族性高血脂或高血压病、糖尿

病、肝病、肾病病史,近期未服用任何影响糖、脂代谢的药物,空腹抽血检测。对照组30例,其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19~55岁,为我院健康体检人员,均无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各项体检结果基本正常。

1.2 实验方法所有受检者均空腹12h以上,于清晨抽静脉血检测血糖(GLU)、血脂(TG、TC、HDL-C)水平。采用OLYMPASAU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测定。

1.3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以±s表示,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

2 结果

各组血清GLU、TG、TC、HDL-C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各组血清检测指标结果比较(略)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t=3.92,b:t=3.57,c:t=5.08,d:t=3.56,e:t=3.98,f:t=4.00,g:t=3.74,h:t=3.86,P均0.01

3 讨论

本组的统计结果显示甲亢和甲减患者的GLU及脂代谢与正常人比较均有明显改变。甲亢组GLU高于对照组,而TG、TC、HDL-C 均低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1);甲减组GLU低于对照组,而TG、TC、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与文献报道的结果一致[1]。人体在生理状态下,甲状腺激素(TH)对糖、脂类的代谢有很大的调节作用[2],TH主要是通过调节儿茶

酚胺及胰岛素对糖原的作用,达到对GLU的调节作用,少量的TH能增加糖原合成,大量TH则促进糖原分解。甲亢患者TH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量的TH促进糖原分解,使GLU水平升高,甲亢患者葡萄糖耐量异常发生率高及糖尿病并存率高[3,4]的重要因素之一可能就是甲亢患者长期的高GLU所致。TH能促进脂肪合成和降解,但以降解作用为主,TH影响脂类的代谢,包括增强了脂类物质底物的利用,动员脂肪组织内储存的甘油三酯及增强了肝脂酶(HL)和胆固醇转移蛋白(CETP)的活性[5,6]。CETP是一种调节胆固醇脂在脂蛋白间交换的血浆蛋白,同时是HDL代谢和胆固醇逆转运途径中的关键因素。因此,CETP活性的改变可能会影响胆固醇逆转运。甲亢患者高水平的TH促进脂类降解,使血清中TG、TC、HDL-C降低,同时TH还能加快TC从胆汁中排出的速度,使TC水平进一步降低。甲亢患者易表现为消瘦正是由于体内能量消耗增加,脂类降解增多的缘故。相反,甲减患者TH水平降低,使体内糖原合成增多,GLU水平降低;同时由于对脂肪的降解减少,血清TG、TC、HDL-C水平增高。因而临床医生在治疗甲状腺功能异常为主的同时也应注意GLU及脂代谢的异常,减少因其引起的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吴亚晓.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与血清糖、脂肪、蛋白质水平相关性分析[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0,13(2):100.

[2]戴自英.实用内科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1994:1928.

[3]周倜.甲亢的其它内分泌表现及处理[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7,17(12):717.

[4]蒙碧辉,梁卫,罗佐杰,等.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糖耐量改变的探讨[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8,6(2):82.

[5] Pucci E, Chiovato L, Pinchera A. Thyroid and lipid metabolism [J]. Int J Obes Relat Metab Disord,2000,24(Suppl 2):109-112.

[6] Dedecjus M, Masson D, Gautier T. Low cholesteryl ester transfer protein(CETP)concentration,normal CETP activity in serum from patients with short-term hypothyroidism. Lack of relationship to lipoprotein abnormalities [J]. Clin Endcrinol,2003,58(5):581-588.

生物化学糖代谢知识点总结材料

第六章糖代 糖(carbohydrates)即碳水化合物,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或多聚物。 根据其水解产物的情况,糖主要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单糖:葡萄糖(G)、果糖(F),半乳糖(Gal),核糖 双糖:麦芽糖(G-G),蔗糖(G-F),乳糖(G-Gal) 多糖:淀粉,糖原(Gn),纤维素 结合糖: 糖脂,糖蛋白 其中一些多糖的生理功能如下: 淀粉:植物中养分的储存形式 糖原:动物体葡萄糖的储存形式 纤维素:作为植物的骨架 一、糖的生理功能 1. 氧化供能 2. 机体重要的碳源 3. 参与组成机体组织结构,调节细胞信息传递,形成生物活性物质,构成具有生理功能的糖蛋白。 二、糖代概况——分解、储存、合成

各种组织细胞 门静脉 肠粘膜上皮细胞 体循环 小肠肠腔 三、糖的消化吸收 食物中糖的存在形式以淀粉为主。 1.消化 消化部位: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 消化过程:口腔 胃 肠腔 肠黏膜上皮细胞刷状缘 吸收部位:小肠上段 吸收形式:单糖 吸收机制:依赖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SGLT )转运。 2.吸收 吸收途径: SGLT 肝脏

过程 四、糖的无氧分解 第一阶段:糖酵解 第二阶段:乳酸生成 反应部位:胞液 产能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 净生成ATP 数量:2×2-2= 2ATP E1 E2 E3 调节:糖无氧酵解代途径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各种变构剂对三个关键酶进行变构 调节。 E1:己糖激酶 E2: 6-磷酸果糖激酶-1 E3: 丙酮酸激酶 NAD + 乳 酸 NADH+H +

第二阶段:丙酮酸的氧化脱羧 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 生理意义: 五、糖的有氧氧化 1、反应过程 ○1糖酵解途径(同糖酵解,略) ②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为乙酰CoA (acetyl CoA)。 总反应式: 关键酶 调节方式 ? 糖无氧氧化最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迅速提供能量,这对肌收缩更为重要。 ? 是某些细胞在氧供应正常情况下的重要供能途径。 ① 无线粒体的细胞,如:红细胞 ② 代谢活跃的细胞,如:白细胞、骨髓细胞 第一阶段:糖酵解途径 G (Gn ) 丙酮酸 乙酰CoA ATP ADP 胞液 线粒体 丙酮酸 乙酰CoA NAD + , HSCoA CO 2 , NADH + H +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甲亢饮食与甲减饮食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甲亢饮食与甲减饮食 一、甲亢饮食 甲亢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促进脂肪 ,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代谢,加速氧化 .机体产热与散热明 显增多,基础代谢率异常增高,所以每天必须增加能量,才能纠正体内的能量消耗.基于以上原因,甲亢病人的饮食必须注意高热量,高蛋白 ,高维生素及补充钙,磷 ,钾 ,锌 ,镁等 ,以纠正因代谢亢进而引起的消耗.改善全身状况 . (一)三高一禁一适量;指高热量 ,高蛋白 ,高维生素饮食,忌碘饮食 ,适量补充钙 ,磷等 . 1 )增加热量供应:每日应给予足够的碳水化合物,以纠正过度消耗,每日能量供给12540~14630 千焦( 3000~3500 千卡) ,比正常人增加 50%~75% ,以满足过量的甲状腺素分泌 所引起的代谢率增加. 2)保证蛋白质供给:每日每千克体重供应蛋白质15 克 ,但应限制动物性蛋白. 3)注意维生素供给:宜供给丰富的多种维生素,因高代谢消耗能量而消耗大量的酶,多种水溶 性维生素缺乏,尤其是B族维生素,维生素D是保证钙,磷吸收的主要维生素,应保证供给 ,同时 补充维生素 A 和维生素 C. 4)适当钙 ,磷供给:为预防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应适量增加钙,磷的供给尤其是对症状长期 不能得到控制的患者和老年人. 5)忌碘食物和药物: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甲状腺内有大量碘存在,甲状腺激素加速合成,因而碘可诱发甲亢可使甲亢症状加剧,所以应忌用含碘的食物和碘的药物. 对各种含碘的造影剂也应慎用. (二)增加餐次. (三)膳食调配: 1)宜选食物:根据病人平时的饮食习惯,可选用各种淀粉食物,如米饭 ,面条 ,馒头 ,粉皮 ,马铃薯09-1621:01 最佳答案 : ,南瓜等 ; 各种动物食物 ,如牛肉 ,猪肉 ,羊肉 ,各种鱼类等 ;各种新鲜水果及富含钙,磷的食物,如牛奶,果仁,鲜鱼等,低钾时,可多选橘子,苹果等.2)忌选食物:忌用含碘食 物 ,如海带 ,紫菜 ,发菜 ,加碘食盐等 .中药如海藻 ,夏枯草 ,丹参 ,元参 , 香附,浙贝等也属忌用. 3)注意食物的性味功能,从中医观点来说,食物选择有滋阴功效的,如龟 ,鳖 ,水鸭等 ,少吃温热 , 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公鸡等 . -

甲亢和甲减患者的血糖及血脂代谢异常的临床研究

甲亢和甲减患者的血糖及血脂代谢异常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血糖及血脂代谢异常情况。方法50例甲亢患者(甲亢组)及50例甲减患者(甲减组),选取同期来本院健康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5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其血糖及血脂水平进行检测,对比三组血糖及血脂检查结果。结果甲亢组及甲减组患者血糖(GLU)、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异常可引起患者血糖及血脂代谢异常,在临床治疗中需针对性的纠正患者血糖及血脂代谢异常现象,降低异常代谢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詞】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血糖;血脂;代谢异常 甲状腺是一项重要的内分泌腺体,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对机体正常代谢作用具有调节作用,因此当人体甲状腺功能发生异常时,可一定程度影响其肝脏功能[1]。其中甲亢和甲减均属于临床多发的一类内分泌异常疾病,对其血糖及血脂代谢可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主要对比分析了甲亢、甲减患者及正常人群血糖及血脂代谢情况,现将其相关报告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50例甲亢患者(甲亢组)及50例甲减患者(甲减组)为研究对象。甲亢组男20例,女30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18岁,平均年龄(35.44±6.52)岁;甲减组男22例,女28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19岁,平均年龄(36.12±6.93)岁。并选取同期来本院健康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5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18岁,平均年龄(36.8±7.1)岁。三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本次所有研究对象均空腹12 h,在其次日清晨抽取适量静脉血进行测量,主要检测内容包括GLU、TG、TC、HDL-C等指标,对比分析三组研究对象上述指标差异情况。 1. 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甲亢组GLU高于对照组,TG、TC、HDL-C等血脂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减组GLU低于对照组,TG、TC、HDL-C等

动物生物化学

《动物生物化学》 教学大纲 学时:54学时理论学分:4.5学分 适用对象: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二年级学生 先修课程:动物学、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 考核要求:平时20%(小测、实验)、期中考试(20%)、期末考试(60%)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生物化学》(第二版),天津农学院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4月 王镜岩主编,《生物化学》(第三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黄锡泰、于自然主编(第二版),〈现代生物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7月 周顺伍,《动物生物化学》(第三版),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十月 本课程是农业院校动物医学、动物科学本科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动物生物化学是研究动物生命的化学,是研究生物分子、特别是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表现生命活动现象原理的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使学生了解生命现象的基本知识和生命运活动的基本规律,而且可以掌握与动物生理学、动物饲养学、动物遗传学、动物育种学、药理学临床诊断学等专业基础课以及后续专业课程相关的必备基本理论和技能。并初步有在今后学习中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的基本任务 根据本课程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讲解的清楚、易懂,对重点章节要讲深、讲透,并注重各章节的相互联系。通过学习,使学生不仅能掌握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而且能对物质的代谢途径、关键步骤、关键环节有深刻的认识,并且对物质的代谢又有相互关系的整体概念。从而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章节课程内容学时 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酶 糖类代谢 生物氧化 脂类代谢 含氮小分子的代谢 核酸的结构 核酸的生物学功能 生物膜和动物激素的信号调节 8 6 6 4 5 8 5 5 6 二、课程内容与要求 绪论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及生物化学与动物医学和动物科学的关系,了解生物化学的发展史。 (二)教学内容 1.生物化学的概念; 2.生物化学的发展; 3.生物化学与畜牧和兽医 第二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一)教学目的

甲亢饮食与甲减饮食

甲亢饮食与甲减饮食 一、甲亢饮食 甲亢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促进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代谢,加速氧化.机体产热与散热明显增多,基础代谢率异常增高,所以每天必须增加能量,才能纠正体内的能量消耗.基于以上原因,甲亢病人的饮食必须注意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及补充钙,磷,钾,锌,镁等,以纠正因代谢亢进而引起的消耗.改善全身状况. (一)三高一禁一适量;指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忌碘饮食,适量补充钙,磷等. 1)增加热量供应:每日应给予足够的碳水化合物,以纠正过度消耗,每日能量供给12540~14630千焦(3000~3500千卡),比正常人增加50%~75%,以满足过量的甲状腺素分泌所引起的代谢率增加. 2)保证蛋白质供给:每日每千克体重供应蛋白质15克,但应限制动物性蛋白. 3)注意维生素供给:宜供给丰富的多种维生素,因高代谢消耗能量而消耗大量的酶,多种水溶性维生素缺乏,尤其是B族维生素,维生素D是保证钙,磷吸收的主要维生素,应保证供给,同时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C. 4)适当钙,磷供给:为预防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应适量增加钙,磷的供给尤其是对症状长期不能得到控制的患者和老年人. 5)忌碘食物和药物: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甲状腺内有大量碘存在,甲状腺激素加速合成,因而碘可诱发甲亢可使甲亢症状加剧,所以应忌用含碘的食物和碘的药物.对各种含碘的造影剂也应慎用. (二)增加餐次. (三)膳食调配: 1)宜选食物:根据病人平时的饮食习惯,可选用各种淀粉食物,如米饭,面条,馒头,粉皮,马铃薯09-1621:01最佳答案: ,南瓜等;各种动物食物,如牛肉,猪肉,羊肉,各种鱼类等;各种新鲜水果及富含钙,磷的食物,如牛奶,果仁,鲜鱼等,低钾时,可多选橘子,苹果等. 2)忌选食物:忌用含碘食物,如海带,紫菜,发菜,加碘食盐等.中药如海藻,夏枯草,丹参,元参,香附,浙贝等也属忌用. 3)注意食物的性味功能,从中医观点来说,食物选择有滋阴功效的,如龟,鳖,水鸭等,少吃温热,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公鸡等. -

三年制正常人体功能课程标准

《正常人体功能》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正常人体功能 【适用专业】护理(三年制) 【课时】 72学时 【学分】 4学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正常人体功能》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中开发的一门重要的基础优质课程,是医学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高级护理及医学相关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它包括人体生理学和生物化学两门学科的知识,是以生物机体的组成,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二)课程定位 《正常人体功能》课程是传统课程《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有机融合,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熟悉人体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组成人体的系统、器官、细胞、生物大分子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它们的内部活动与代谢机制,了解该门科学的发展现状,学会从分子、细胞、器官、系统水平,特别是从整体水平,理解人体生理学功能的调节、机制和生物大分子、遗传物质的基本代谢过程,为后续护理专业课程服务,为认识、维护和促进健康提供基础知识,为了解疾病、有效预防和治疗疾病提供理论基础。实践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初步的分析能力,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熟练的操作能力等,能正确观察并分析实训结果。此外还培养学生具有严谨求实和创新的学习精神,具有科学的思维能力,具有团结协作、勇于吃苦的良好品德。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以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就业为导向,根据临床护理岗位所涵盖的工作任务的需要而设置,经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临床护理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为主线和依据。课程设计主要按学生就业岗位的特点,采用理实统合、教练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组合教学内容,并通过仿真实训、小组讨论等教学活动组织教学,实现融“教、学、做”为一体化,充分体现专业基础课程服务于专业课程的高职护理专业教育的课程定位。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甲亢及甲减患者血糖及脂代谢异常的探讨

甲亢及甲减患者血糖及脂代谢异常的探 讨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探讨甲亢及甲减患者血糖及脂代谢的异常情况。方法对60例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空腹抽静脉血检测血糖(GLU)及血脂(TG、TC、HDL-C)水平,并对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甲亢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G、TC、HDL-C、GLU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甲减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G、TC、HDL-C、GLU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甲亢及甲减患者存在糖及脂代谢的异常,治疗疾病的同时应注意纠正糖及脂代谢异常引起的并发症。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血糖血脂异常通过观察甲亢及甲减患者血糖及脂代谢水平的改变,探讨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变对糖、脂代谢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标本来源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60例均为2007年1月~2008年10月来自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甲亢组40例,其中男11例,女29例,年龄17~51岁。甲减组20例,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25~62岁。甲亢及甲减患者均无家族性高血脂或高血压病、糖尿

病、肝病、肾病病史,近期未服用任何影响糖、脂代谢的药物,空腹抽血检测。对照组30例,其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19~55岁,为我院健康体检人员,均无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各项体检结果基本正常。 1.2 实验方法所有受检者均空腹12h以上,于清晨抽静脉血检测血糖(GLU)、血脂(TG、TC、HDL-C)水平。采用OLYMPASAU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测定。 1.3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以±s表示,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 2 结果 各组血清GLU、TG、TC、HDL-C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各组血清检测指标结果比较(略)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t=3.92,b:t=3.57,c:t=5.08,d:t=3.56,e:t=3.98,f:t=4.00,g:t=3.74,h:t=3.86,P均0.01 3 讨论 本组的统计结果显示甲亢和甲减患者的GLU及脂代谢与正常人比较均有明显改变。甲亢组GLU高于对照组,而TG、TC、HDL-C 均低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1);甲减组GLU低于对照组,而TG、TC、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与文献报道的结果一致[1]。人体在生理状态下,甲状腺激素(TH)对糖、脂类的代谢有很大的调节作用[2],TH主要是通过调节儿茶

甲亢和大脖子病是一回事吗 卜子英

了解甲亢的人都知道,得了甲亢后脖子会变粗。还有一种人们称为大脖子病,所以很多人认为甲亢和大脖子病是属于同一种疾病。可是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那么,现在就为大家分析一下甲亢和大脖子病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通常说的脖子变粗是就是甲状腺肿大,甲亢也会产生甲状腺肿大,(甲亢产生的大脖子有哪些表现),很多人不了解脖子变粗是怎么回事,常常把大脖子病直接跟甲亢划上等于号,那大脖子病跟甲亢是一回事吗?现在很多人治疗脖子肿大大都采用补充碘治疗,如果治疗甲亢也采用这种方法消除甲状腺肿大,无异于火上浇油。 甲亢不能等同于大脖子的,因为引起甲状腺肿大的疾病有很多,85%以上的甲减、桥本甲减等都会造成甲状腺肿大,而甲亢只是其中一部分,况且经过证明,还有一部分甲亢是没有大脖子的,甲亢之所以产生甲状腺肿大,是由于甲亢患者体内产生了一种甲状腺生长刺激免疫球蛋白,这种物质会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刺激甲状腺细胞生长,表现甲状腺肥大和甲状腺细胞数量增加,也就出现了大脖子。 首先患有甲亢的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大家可以据此推想是否患上甲亢。比如早期会出现情绪比较容易激动、精神过敏、舌和二手平举向前伸出时有细震颤、多言多动、失眠紧张、思想不集中、焦虑烦躁、多猜疑等,有时候出现幻觉,甚而亚狂躁症,但也有寡言、抑郁者,患者腱反射活跃,反射时间缩短等。 大脖子即为甲状腺肿大,其又分为地方性甲状腺肿和散发性甲状腺肿,地方性甲状腺肿是一种碘缺乏症状,早年多见于我国的内陆偏远地区,近年来由于我国普及食盐加碘这种地方性疾病也得到很大缓解,不太常见了,随着我国近几年进展,有所改善,但是在沿海地区让比较严重。 所以说甲亢与大脖子病属于甲状腺疾病,两者不可画上等号,它们在多个方面都存在差别,治疗上也要严厉注意。 上文为大家分析了甲亢和大脖子病到底是不是一回事,从文中可以看出,甲亢患者虽然脖子也会变粗,但是不能把甲亢就当作大脖子病。脖子变粗了,大家要去医院做检查,不要自己盲目的做出判断。

人体机能学大纲zhongxiyi231

新疆医科大学 人体机能学教学大纲 (供中西医结合、中医、针灸推拿、针灸推拿-外向型专业用) 基础医学院生理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2005年3月30日

Ⅰ前言 人体机能学是研究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及其机理的一门科学,它是综合了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生理学的基本内容而设立的一门基础医学主干课程。 人体的功能十分复杂,在研究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及其机制时,必然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水平来探讨。因此,人体机能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了细胞、器官、系统不同水平及人体整体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活动规律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内在的生物化学反应;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疾病状态下的病理生理功能变化及其机制。 人体机能学与医学的关系非常密切,人们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积累起关于人体正常机能的知识,并且由一些科学工作者将这些知识总结概括为人体机能学的理论。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使得人体机能学的研究更加深入,其理论知识也不断更新和提高;而人体机能学的这些新成就又迅速应用于临床实践之中,促进了临床医学的发展。学生学习人体机能学,就要学好这一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只有熟悉和掌握了正常人体功能与患者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才能深刻地认识和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疾病的原理与措施,才能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医疗实践,并在实践中有所创新和发展。 根据学校为适应教学改革与学科调整新制定的教学计划、国家医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和面向21世纪教材制定了人体机能学教学大纲。大纲规定了每章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即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要求教师讲深、讲透,学生深入领会和记忆其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要求教师重点讲解,学生应在全面理解基础上抓住重点;一般内容不标示,教师可概括讲解或学生自学)。 根据中西医结合、中医、针灸推拿、针灸推拿-外向型专业教学计划,人体机能学总学时为16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08学时,实验教学54学时。理论:实验= 2:1。

动物生化---糖代谢

1.糖酵解最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 A.调节动物体的酸碱平衡 B.在动物肌肉中贮存磷酸肌酸 C.满足动物大部分的ATP需求 D.在动物缺氧时迅速提供所需的能量 E.为动物机体提供糖异生的原料—乳糖

[答案]D [考点]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解题分析]糖的无氧分解最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能为动物机体迅速提供生理活动所需的能量。当动物在缺氧或剧烈运动时,氧的供应不能满足肌肉将葡萄糖完全氧化的需求。这时肌肉处于相对缺氧状态,糖的无氧分解过程随之加强,以补充运动所需的能量。故选答案D。 2.动物采食后血糖浓度 A.维持恒定 B.逐渐下降 C.先下降后上升 D.先下降后恢复正常 E.先上升后恢复正常 [答案]E [考点]糖的生理功能。 [解题分析]动物血糖水平保持恒定是在糖、脂肪、氨基酸代谢途径之间,在肝、肌肉、脂肪组织之间相互协调的结果。动物在采食后血糖只是出现短暂的上升,在消化吸收期间,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加强,分解减弱,氨基酸的糖异生作用减弱,脂肪组织加快将糖转变为脂肪,于是血糖又恢复正常。故选答案E。 3.葡萄糖和脂肪酸分解进入三羧酸循环的共同中间代谢产物是 A.丙酸 B.乙酰CoA C.琥珀酰CoA D.α磷酸甘油 E.磷酸二羟丙酮 [答案]B [考点]糖代谢和脂肪酸代谢的联系,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 [解题分析]题干所指的是“葡萄糖和脂肪酸”分解进入“三羧酸循环”的“共同”中间代谢产物,因此只有选择乙酰CoA(B)是正确的。琥珀酰CoA(C)、α磷酸甘油(D)和磷酸二羟丙酮(E)都不是脂肪酸的分解产物,而丙酸(A)只是奇数脂肪酸的分解产物,不是葡萄糖的中间产物。故选答案B。 4.三羧酸循环中可以通过转氨形成氨基酸的酮酸是 A.延胡索酸 B.柠檬酸 C.苹果酸 D.异柠檬酸 E.草酰乙酸 [答案]E [考点]三羧酸循环和转氨基作用。

甲亢甲减

甲亢预防和知识 11.甲亢能治好吗 甲亢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内分泌性疾病,是甲状腺亢进的简称,与甲减疾病相反,一般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的代谢亢进的现象,对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患者在得病后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目前治疗甲亢的方法有很多,患者在治疗时有很多注意事项对治疗效果有着关键性的作用需要大家了解。那么,甲亢能治好吗? 西安友豪医院甲亢专家介绍到,在20世纪甲亢是属于是一种比较难治愈的疑难杂症,但是在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只要通过正确的科学治疗,甲亢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但甲亢不是一般的伤风感冒,它的治疗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患者要接受整体的治疗,保证治疗效果。 甲亢是一种很常见的内分泌自身免疫性疾病,在临床上多表现多汗,消瘦,食欲不振,心悸等多种症状,通常甲亢患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患者。由于人们对甲亢病的认知不足,往往忽视甲亢的预防、治疗,甚至不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导致原有甲亢症状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如表现为高热、大汗、极度心动过速、呕吐、腹泻、烦躁不安,重者昏迷,若不及时抢救,可导致死亡。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不规律,社会压力的增大,甲亢患者不断攀升,据统计以每年0.3%的比例增加。迫使医疗机构不断研发进步。那么,甲亢能治好吗?患了甲亢的病人不必惊慌,在医学科学发展的今天,这种病是完全可以治好的。不过它不同于伤风感冒,并不能几天之内就会治愈,要有一个过程。只要听从医师的医嘱,接受正规的治疗,是不难治愈的。 专家建议,甲亢可治疗,甲亢初期对患者影响较小,治疗相对简单,此时选择有效治疗可以最大限度的减轻疾病对人体的伤害。临床上普遍采用的传统治疗,有的效果也比较突出,但针对性和侧重点不同,效果表现上也各有优劣。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一定要认识甲亢,积极地预防甲亢,及时的诊断甲亢,及时的治疗甲亢,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规律的学习工作,保持平衡的心态,避免强烈精神创伤,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那么甲亢一定是可以治好的。 12.甲减的症状 甲减是一种多发疾病。造成甲减的原因较多,甲减的症状没有其他甲状腺疾病的症状明显,因而治疗难度较大,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也很大。专家提醒:我们只有在认识甲减症状的基础上合理预防和治疗,才能降低甲减对于我们的危害。 文章来源:甲亢医院https://www.360docs.net/doc/57156714.html,

低血糖患者死亡病例讨论

案例回顾 患者是一位 54 岁的中年男子,因「呕吐、乏力半天」于下午 14:30 左右入院。入院当日上午出现恶心、呕吐一次,伴上腹胀痛,程度不剧烈。此后出现全身乏力,无晕厥。遂来院就诊。既往:糖尿病病史9 年,服用格列美脲 4 mg/d,二甲双胍 3.0 g/d;高血压病史 2 年,服用缬沙坦氢氯噻嗪 1 片/d;未监测血糖、血压。体格检查:T 36.9℃,P 116,R 30,BP 190/80 mmHg。神志清,心肺腹无明显异常,神经系统阴性。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23.1×109/L,N 0.85,HB 102 g/L。血生化:GLU 0.54 mmol/L,UREA 22.2 mmol/L,CREA 792μmol/L,LDH 271U/L,电解质正常,糖化血红蛋白 6.1%。 BNP:3269pg/mL;肌钙蛋白:0.05 μg/L。 临床诊断: 1. 低血糖症; 2. 糖尿病; 3. 急性肾功能障碍。治疗经过:入院后立即给予葡萄糖溶液口服及静滴。经动态血糖监测,16:00 血糖 4.2 mmol/L,18:00 血糖 10.3 mmol/L。此时患者症状改善,安静休息。因 BNP 高达 3269pg/mL(报危急值),请心内科会诊,会诊意见暂无需处理;因肾功能异常,请肾内科会诊,建议予托拉噻米 3 支静注,随后予呋塞米微量泵持续注射。晚上 21:00 患者血压降至 125/74 mmHg,22:00 血压 90/55 mmHg,此时患者状态平静。23:00 左右,患者血压进一步下降至 63/37 mmHg,伴意识丧失,呼之不应。

查体见瞳孔散大,光反应迟钝。进行紧急复苏抢救等措施,但最终抢救无效患者死亡。乍一看好似简单的「低血糖症」,却在一天内夺人性命!患者的死亡原因究竟是什么?接诊后这一系列处理真的 OK 吗?来一起看看丁香园站友的精彩分析。 关于案例的 4 点疑问 1. 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衰竭是急性还是慢性?从血红蛋白来看可能是慢性或者慢+急,慢性肾衰竭药物蓄积中毒?磺脲类引起严重低血糖?双胍类乳酸中毒?是否做了动脉血气分析?代谢性疾病,酸碱度、电解质情况都很关键,血气是必须要做的。 2. 低血糖曾遇到过尿毒症患者服用磺脲类出现低血糖,纠正血糖后死亡,当时考虑脑血管意外。快速纠正低血糖,脑细胞内外渗透压有无明显差异,有没有导致脑疝可能?血糖 0.54 患者尚清醒?0.54 的血糖是抽取静脉血检查结果还是指末血糖?如为指末血糖,则不能排除末梢循环灌注差导致血糖假性降低。 3. 高血压患者这么高的血压,有没有排除脑血管意外?患者突发低血压,不考虑心源性的话,中枢性?脑干有没有梗死?心电图如何,有没有主动脉夹层? 4. 高血象这么高的血象,确实应该首先考虑感染,发热情况不明,其他感染指标如超敏 CRP 及降钙素如何?有个疑问,入院时貌似很「逍遥」,并无感染性休克的征象,入院后才「爆发」? 死亡的直接原因是休克?

正常人体功能课程标准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示范性院校课程建设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课程标准 《正常人体功能》 (试用稿) 适用专业:高职高专护理、助产专业

本课程标准根据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计划规定,适用于高中毕业的三年制高职护理、助产专业,是进行本课程教学和考核本门课程教学质量的依据,总学时为72学时,其中理论60学时,实验12学时。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 《正常人体功能》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中开发的一门重要的基础优质课程,是医学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高级护理及医学相关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它包括人体生理学和生物化学两门学科的知识,是以生物机体的组成,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二)课程定位 《正常人体功能》课程是传统课程《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有机融合,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熟悉人体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组成人体的系统、器官、细胞、生物大分子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它们的内部活动与代谢机制,了解该门科学的发展现状,学会从分子、细胞、器官、系统水平,特别是从

整体水平,理解人体生理学功能的调节、机制和生物大分子、遗传物质的基本代谢过程,为后续护理专业课程服务,为认识、维护和促进健康提供基础知识,为了解疾病、有效预防和治疗疾病提供理论基础。实践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初步的分析能力,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熟练的操作能力等,能正确观察并分析实验结果。此外还培养学生具有严谨求实和创新的学习精神,具有科学的思维能力,具有团结协作、勇于吃苦的良好品德。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以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就业为导向,根据临床护理岗位所涵盖的工作任务的需要而设置,经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临床护理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为主线和依据。课程设计主要按学生就业岗位的特点,采用理实统合、教练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组合教学内容,并通过仿真实验、小组讨论等教学活动组织教学,实现融“教、学、做”为一体化,充分体现专业基础课程服务于专业课程的高职护理专业教育的课程定位。 本课程建议课时:总学时72,理论学时60,校内实训学时12。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将使学生掌握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掌握本学科重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术,通过任务驱动、服务驱动来展开知识、技能的教学活动,突出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高职办学特色,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刻苦勤奋、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能将相关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际,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巩固相关理论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具体目标 知识目标: 1、熟悉正常人体功能的基本概念和与护理专业的关系;

甲亢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理

甲亢是一类常见的内分泌疾病,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逐渐的对于各种常见疾病的症状和保健常识也了解的越来越来,包括甲亢,很多人都知道甲亢的几个常见症状表现,但是对于甲亢引起的某些全身性表现却知之甚少,如甲亢引起的失眠症状,因为不了解而造成的精神压力和困扰是很大的,所以,今天我们就来为您讲解一下甲亢是可以导致失眠的原因。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甲状腺的功能。甲状腺是一个重要的人体器官,参与人体很多正常的生理功能,如产热、蛋白这和脂肪的合成分解、脑部、肌肉、神经的生育、心脏的正常活动等等,可见甲状腺的作用可谓如此强大和重要。 然而,一旦甲状腺出现异常,如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作用到机体神经系统,就会导致神经系统长期处于兴奋状态,进而引发患者情绪的较大波动,如出现暴躁易怒、焦虑敏感等表现,即使是到了晚上,这种神经兴奋性也不无减少,常常会表现出异常地兴奋,毫无困意,甚至产生幻觉等,以至于失眠。 另外,甲亢导致的失眠还可以从疾病本身给患者带来的临床表现上解释,即疾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都带来极大的伤害,如胸闷气短、心率加快等,这些异常的表现也会造成患者夜间难以入睡,进而失眠的表现。 甲亢是由于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而引起的内分泌疾病,发病初期的症状复杂多样,其中部分甲亢早期的患者就是以极为不明显的眩晕症状发病的,而眩晕在大多数人看来是极为正常的一种身体反应,如下蹲的时间过长突然站起的时候就会发生眩晕,所以,人们对于眩晕是不会太在意的,这也是导致甲亢被忽略或误诊的一个主要原因。 那么,甲亢为何会导致患者出现眩晕症状呢? 因为机体的甲状腺具有分泌甲状腺激素的作用,而甲状腺激素能够协调各个器官和组织的正常功能代谢,一旦患者患上甲亢,就会导致机体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而加快整体的新陈代谢速率,但是患者本身从外界获取的能量不能供应病态的身体所需,就会导致脑部的营养缺失而出现眩晕症状。 所以,日常生活中不要忽略经常出现的眩晕症状,在排除了生理状态下如上述所说的蹲下站起的眩晕之外,一旦出现眩晕症状,就要立即到医院进行系统的检查,不要忽略甲亢的可能性,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甲亢治愈的关键,否则一旦病情恶化,就会伤及机体的其他器官和组织,如导致患者贫血,出现生殖系统损伤性疾病等。 很多患者会这样问医生“为什么我会得甲亢?什么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实,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很多疾病都能引起甲亢,无论是甲状腺自身的疾病还是甲状腺外的疾病。 人们所说的甲亢通常是指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Graves病),这种病发病率高,约占甲亢人群的90%,它与自身免疫功能有关。所谓自身免疫,便是指机体对所有外来抗原物质存在的免疫反应,这种反应会产生抗体消灭抗原,使得机体保持健康状态。但是,产生抗体的免疫器官或免疫系统功能一旦发生故障,则很可能“认友为敌”,错将正常器官当成敌人来攻击,于是伤害到人体,这种自己打自己的免疫反应就是人们常说的自身免疫。 虽然目前医学研究证明Graves病的发病与遗传和自身免疫有关,但是甲亢症状的出现与一些诱发因素有关。即如果这些诱发因素不出现,则甲亢症状也可以不出,或是迟些出现,或者是仅有一些轻微的症状。 这类诱发因素包括:感染,如感冒、肺炎等;外伤;精神因素,如紧张、突如其来的刺激;过度疲劳,如长时间、大强度的工作等;怀孕;碘摄入过多,如大量吃含碘丰富的食物;摄入过量的含碘药物,如胺碘酮、昆布等。 在内科中最常见的疾病就是甲亢,但是往往人们都会忽略那些引起甲亢的病因,以至于自己的病情一直没有得到控制,那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引起甲亢的病因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甲亢的病因。 1、甲亢的病因首先是与自身免疫、遗传和环境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其中自身免疫因素是首要的甲亢的病因。但是遗传因素也是会引起甲亢现象的出现,但遗传的背景和遗传的方式也未被阐明,故也很难从遗传方面进行甲亢的预防。 2、环境因素中也包括着各种甲亢的病因,例如创伤、精神刺激、感染等,虽然不少甲亢的病因主要与自身免疫,遗传因素有关,但甲亢的病因却和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如遇到诱发因素就发病,而避免诱发

生理学习题11.12

第 1 页 共 3 页 年 绩 …………………………………… 《生理学》复习题 第十一章 内分泌 第十二章 生殖 一、名词解释 1.激素 2.远距分泌 3.神经分泌 4.允许作用 5.应激反应 6.应急反应 7.月经 8.月经周期 9.排卵 10.月经黄体 二、填空与判断 1.激素按化学性质不同可分为 、 和 。 2.激素信息传递的方式主要有 、 、 和 。 3.含氮类激素的作用机制可用 学说解释,类固醇激素作用机制可用 学说解释。 4.腺垂体分泌的七种激素中 、 、 、 均有各自的靶腺,是通过调节靶腺的活动而发挥作用。 5神经垂体可释放 和 两种激素。 6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会造成 ;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造成 ;成年后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则导致 。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造成 。 7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有 、 和 。 8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有______、______和 三种。 9甲状腺激素主要有 和 两种;食物中的 是合成甲状腺激素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 10长激素对代谢的作用是促进蛋白质的_____,加速脂肪的_____,_____葡萄糖的利用,使血糖_____。 11.状旁腺激素有升高___和降低___的作用;降钙素主要作用是 血钙和血磷;维生素D 3主要作用是 血钙和血磷。 12调节体内钙、磷代谢的激素是 、 、 。 13.应激反应主要是 系统活动增强, 和 激素分泌增加为主;而应急反应是以 系统活动增强, 和 激素分泌增加为主。 14.睾丸的两个主要生理功能是 和 。 15.雄激素是由睾丸的 细胞产生的,抑制素是由 分泌的。 16. 按子宫内膜的变化,月经周期可分为 期、 期和 期。 17.卵巢的两个主要生理功能是 和 。 18.卵巢周期可分为 、 和 三个时期。 19.卵巢在卵泡期主要分泌 ,在黄体期主要分泌 和 。 20.引起排卵发生的关键性因素是 峰。排卵后引起体温升高的激素是 。 21.人类胎盘分泌的激素主要有 、 、 和_______。 判断对错 1.甲状腺激素既能促进骨的生长,又能促进脑的发育。( ) 2.血钙浓度降低时,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降钙素分泌减少。( ) 3.当激素在临床上作为药物应用时都是可以口服的。( ) 4.激素在调节原有的生理功能增强或减弱的同时并不能产生新的功能。( ) 5.生长激素直接刺激软骨的生长发育,对个体生长起重要作用。( ) 6.调节胰岛素分泌最重要的因素是血糖水平。( ) 7.切除肾上腺后引起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糖皮质激素。( ) 8.在女性的月经周期中通常只有一个卵泡开始发育并成熟。( ) 9.若排出的卵子受精,妊娠黄体分泌大量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因此孕期妇女不再出现月经。( ) 10.女性的基础体温会出现周期性波动,排卵后体温会下降。( ) 三、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激素的是: A.肾素 B.肝素 C.促红细胞生成素 D.促胰液素 E.维生素D 3 2.甲状腺激素的化学本质是: A.糖蛋白 B.肽类 C.胺类 D.类固醇类 E.脂肪酸衍生物 3.激素的传递方式不包括: A.血液运输 B.经组织液扩散 C.神经轴浆运输 D.经腺体导管分泌 E.自分泌 4.第一信使是指: A.受体 B.基因 C.激素 D.cAMP E.Ca 2+ 5.第二信使cAMP 的作用是激活: A.DNA 酶 B.磷酸化酶 C.蛋白激酶 D.腺苷酸环化酶 E.磷酸二酯酶

生物化学糖代谢小结

糖代谢知识要点 (一)糖酵解途径: 糖酵解途径中,葡萄糖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经10 步反应降解为2 分子丙酮酸,同时产生2 分子NADH+H+和2 分子ATP。主要步骤为:(1)葡萄糖磷酸化形成二磷酸果糖;(2)二磷酸果糖分解成为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二者可以互变;(3)磷酸甘油醛脱去2H 及磷酸变成丙酮酸, 脱去的2H 被NAD+所接受,形成NADH+H+。 (二)丙酮酸的去路: (1)有氧条件下,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转变为乙酰辅酶A,同时产生1 分子NADH+H+。乙酰辅酶A 进入三羧酸循环,最后氧化为CO2 和H2O。 (2)在厌氧条件下,可生成乳酸和乙醇。同时NAD+得到再生,使酵解过程持续进行。 (三)三羧酸循环: 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的乙酰辅酶A,再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进入三羧酸循环。柠檬酸经脱水加水转变成异柠檬酸,异柠檬酸经连续两次脱羧和脱羧生成琥珀酰CoA;琥珀酰CoA 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1 分子GTP 和琥珀酸;琥珀酸再脱氢,加水及再脱氢作用依次变成延胡索酸,苹果酸及循环开始的草酰乙酸。三羧酸循环每循环一次放出2 分子CO2,产生3 分子NADH+H+,和一分子FADH2。 (四)磷酸戊糖途径: 在胞质中,在磷酸戊糖途径中磷酸葡萄糖经氧化阶段和非氧化阶段被氧化分解为 CO2,同时产生NADPH + H+。其主要过程是G-6-P 脱氧生成6-磷酸葡萄糖酸,再脱氢,脱羧生成核酮糖-5-磷酸。6 分子核酮糖-5-磷酸经转酮反应和转醛反应生成5 分子6-磷酸葡萄糖。中间产 物甘油醛-3-磷酸,果糖-6-磷酸与糖酵解相衔接;核糖-5-磷酸是合成核酸的原料,4-磷酸赤藓糖参与芳香族氨基酸的合成;NADPH+H+提供各种合成代谢所需要的还原力。 (五)糖异生作用: 非糖物质如丙酮酸,草酰乙酸和乳酸等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合成糖的过程,称为糖异生作用。糖异生作用不是糖酵解的逆反应,因为要克服糖酵解的三个不可逆反应,且反应过程是在线粒体和细胞液中进行的。2 分子乳酸经糖异生转变为1 分子葡萄糖需消耗4 分子ATP 和2 分子GTP。 (六)糖原和淀粉的降解与生物合成 糖原磷酸化酶和脱枝酶是糖元降解过程的主要酶类,糖原磷酸化酶作用于糖原的直链部分,从糖原的非还原端分解末端葡萄糖残基,生成1- 磷酸葡萄糖和少一个葡萄糖分子的糖原,脱枝酶是具有双重功能的酶,一种起转移葡萄糖残基作用的酶,称糖基转移酶。另一种是水解葡萄糖a-1,6-糖苷键作用的酶,称糖原脱枝酶,又称a-1,6-糖苷酶。 淀粉则在a-淀粉酶、b-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a-1,6-糖苷酶的作用下淀粉切断成分子量较小的糊精、麦芽糖或葡萄糖。 在蔗糖和多糖合成代谢中糖核苷酸起重要作用,糖核苷酸是单糖与核苷酸通过磷酸酯键结合所形成的化合物。在植物体中主要以UDPG 为葡萄糖供体,由蔗糖磷酸合酶催化蔗糖的合成;淀粉的合成以ADPG 或UDPG 为葡萄糖供体,小分子寡糖引物为葡萄糖受体,淀粉合酶催化直链淀粉合成,Q 酶催化分枝淀粉合成。 糖代谢中有很多变构酶可以调节代谢的速度。酵解途径中的调控酶是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其中6-磷酸果糖激酶是关键反应的限速酶;三羧酸反应的调控酶是柠檬酸合酶,柠檬酸脱氢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柠檬酸合酶是关键的限速酶。糖异生作用的调控酶有丙酮酸羧激酶,二磷酸果糖磷酸酯酶,6-磷酸葡萄糖酶。 磷酸戊糖途径的调控酶是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它们受可逆共价修饰、变构调控及能荷的调控。

甲亢、甲减与单纯性甲状腺肿

甲亢、甲减与单纯性甲状腺肿 甲亢所致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并不限于甲状腺,而是一种多系统的综合下,包括:高代谢症群,弥漫性甲状腺肿,眼征,皮损和甲状腺肢端病。由于多数患者同时有高代谢症和甲状腺肿大,故称为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又称Graves病。甲状腺以外的表现为浸润性内分泌突眼可以单独存在而不伴有高代谢症。 近年来对感染因子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作了许多研究,提出细菌或病毒可通过三种可能机制启动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发病:①分子模拟,感染因子和TSH 受体间在抗原决定部位方面有酷似的分子结构,引起抗体对自身TSH受体的交叉反应,例如在耶尔辛氏肠炎菌中具有TSH受体样物质,在一本病患者中,72%含有耶尔辛抗体;②感染因子直接作用于甲状腺和T淋巴细胞,通过细胞因子,诱导二类MHC,HLA-DR在甲状腺细胞表达,向T淋巴细胞提供自身原作为免疫反应对象;③感染因子产生超抗原分子,诱导T淋巴细胞对自身组织起反应。 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而引起的一种综合征。其特征是机体代谢率降低,严重者可形成粘液性水肿。根据年龄不同分为克汀病(在胎儿期或新生儿期内发病伴智力和体格发育障碍),成人型甲减(以粘液性水肿为主要特征),幼年型甲减(介于克汀病和成年型甲减之间)。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分为:原发性甲减、垂体性甲减、下丘脑性甲减及甲状腺素受体抵抗。其中原发性甲减约占90%-95%。 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病因可分为三类: ①合成甲状腺激素原料(碘)的缺乏:这是引起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在我国离海较远的山区,如云贵高原和陕西、山西、宁夏等地,由于山区中土壤碘盐被冲洗流失,以至食物及饮水中含碘不足,故得此病者较多,又称为“地方性甲状腺肿”。在缺乏原料“碘”,而甲状腺功能仍需维持正常需要的情况下,垂体前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就增加,因而促使甲状腺发生代偿性肿大。 ②甲状腺激素的需要量增加:在青春期、妊娠期、哺乳期和绝经期、身体的代谢旺盛、甲状腺激素的需要量增加,引起长时期的促甲状腺激素的过多分泌,亦能促使甲状腺肿大。这种肿大是一种生理现象,常在成人或妊娠哺乳期后自行缩小。 ③甲状腺激素生物合成和分泌的障碍,部分单纯性甲状腺肿的发生是由于腺激素生物合成和分泌过程中某一环节的障碍,如至甲状腺肿物质中的过氧酸盐、硫氧酸盐、硝酸盐等可妨碍甲状腺摄取无机碘化物:磺胺类药、硫脲类药以及含有硫脲类的蔬菜(萝卜、白菜)能阻止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由此而引起血中甲状腺激素的减少。因此,也就增强了垂体前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促使甲状腺肿大。同样,隐性遗传的先天缺陷如过氧化酶或蛋白水解酶等的缺乏,也能造成甲状腺激素生物合成或分泌障碍,而引起甲状腺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