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含保健75201.docx

中医养生含保健75201.docx
中医养生含保健75201.docx

中医养生与保健

保健是每个人健康的前提,它关系着人的展,国家的步,

世界的和平,社会的未来,家庭的幸福。特是人到中年,如日中天,正是人生的煌;而人至老年,仍是夕阳无限好,余霞映天的

候。随着人文明的展,一个全社会关注的事情——中老年健康寿在

我面前。

本人正基于种心情,今天大家关于中医养生与保健的。大家

交流一下心得与体会,供大家参考。

其中医学在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中,早就到了养生保健与防疾病的重要性。早在《内》中就有“治未病”的

思想,“防患于未然” ,《素·四气神大》;“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之,乱已成而后治之,

譬犹渴而穿井,斗而,不亦晚乎?” 种“未雨” ,防重于治的精神,具有意。

下面我想从五个方面大家:第一、保健,第二、心理保健,第三、

食保健,第四、物保健,第五、情志与健康。

一、保健

充沛的精力,必寓于健壮的身体,而健壮的体力,又常来自

常不懈的锻炼。因此,加强身体锻炼,也是增强体质,减少或防止疾

病发生的一项措施。

(一)生命需要运动

近年来,世界科技及经济快速发展,使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其副产物如空气污染、噪音等使自然环境逐步恶化,生活在文明中的人,精神紧张,工作繁忙,每天托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后,就在沙发上一靠。如此日积月累,体力、体能逐渐衰退,高血压、糖尿病的病魔就会威胁人的生命力,于是需要提倡运动。

公元前 300 年,在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也曾写道;“生命需要运动”。

近几十年来,人们发现心脑血管病和精神病大大增多。中风、大

脑血管粥样硬化、高血压病、心肌缺血(心绞痛)已经成为我们时代

的一种灾难。 2005 年,中国心脑血管病报告显示:我国有高血压患

者1.6 亿,糖尿病 2300 多万,肥胖者 6000 万,烟民 3.5 亿。

医学家认为:“这都是活动太少,加上神经、精神过度紧张” ,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使生产的劳动过程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相反体力的部分在缩减,精神的负担在增加,加上生活条件的改善,现代化交通和交际工具作用的增长,在客观上促使人们普遍以比较消极的形式度过闲暇的时间。人体的肌力减退,已发展成为社会问题。高血压病和心脏局部缺血症,逐步向中青年靠近,损害了脑力劳动者,甚至部分体力劳动者的健康。想要改善这种状况,参加各种运动(包括慢跑),进行体力锻炼,则具有重要意义。

汉代著名医学家华佗提出:“劳动可以健身,”他还说:“人体欲

得劳动,但不得使极耳,动摇则谷气消,血脉流通,病不能生,譬犹

户枢,终不朽也。”根据这个道理,他创造了“五禽戏” (距今有 1800 余年)。“五禽戏”即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姿态动作,

来锻炼身体。他的徒弟吴普按“五禽戏”来锻炼身体,就活到 90 多岁。后来,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多种健身方法,即从此演变而来。唐代名医孙思邈也提出:“常欲小劳,但莫大疲。”

按西医来讲,体力锻炼,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有刺激作用,能改善代谢过程,活跃氧化过程,改善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

按中医来讲,体力锻炼可以培养正气。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亦就是说体力锻炼可以增加抵抗力、免疫

力,不得病或少得病。古人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也是这个意思。

外国也很重视体力锻炼。如新西兰的一些俱乐部的名字就叫做

“为生命而跑步”,“为预防梗塞而跑步” 。他们国家很多城市里都

铺筑了供越野赛跑用的道路,傍晚在市内的街道上、公园的小路上,

都可以看到一群跑步的人们。法国还建立了“要为健康而跑”的专门

委员会。十八世纪法国著名医学家蒂索所说的:“运动就其作用来说,几乎可以代替任何药物,但是,世界的一切药品并不能代替运动的作用。”

(二)散步健身法

散步是许多人所喜爱的一种最简便的体育运动,经常散步,对健康确实大有好处,尤其对于常在室内坐着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和中老年人。

古往今来,曾有不少伟人、学者以散步作为保健的良友。用散步

来锻炼身体,调节精神。如马克思、列宁,以及我国的朱德同志,直

至晚年,仍坚持每天步行三次,每次走三里路。革命老人徐特立年近

90岁时,仍坚持日行五百步。他认为走路,即可锻炼身体,又能增

强意志。又如邓小平同志 70 多岁时,每天坚持行军式快步走 10 公里。到晚年,在他住的院子还仍然坚持每天走八圈。所以他们都活到90

多岁。

步行为什么是锻炼身体的好方法呢?

因为,步行时,由于下肢大肌肉群的收缩,不停的向前移动身体,给心脏增加额外的负担。步行速度越快,时间越长,路面坡度越大,则

负担越重。心脏的反映表现为心肌加强收缩,心跳加快,心输出量增加,血流加速,以适应运动的需要,这对心脏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根据测定,以每小时 5 公里(每分钟 84 米)的速度步行,脉搏可

增加每分钟约 100 次;每小时 6 公里(或每分钟 100 米),则脉搏增至每分钟约 110 次。这对肥胖症、慢性心脏病、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心力减

弱患者,都有较好的疗效。

步行,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循环。据报道,用

心电图对两组中年人进行检查和观察。一组坐汽车上班,另一组步行

上班( 20 分钟以上),结果发现步行的一组心电图“缺血性异常”的

发生率比坐车一组约少三分之一。

步行锻炼还有助于促进代谢的正常化,所以有些糖尿病可以通过

散步而得到防止。散步的时间:饭前、饭后均可。早在隋唐时代,我

国医学家已认识到防治消渴病(包括糖尿病),需要“先行120 步,多至千步,然后食之。”(《诸病源候论》)“食毕即需行步,令稍畅而坐卧。”(《外台秘要》)

邓颖超同志在介绍她战胜糖尿病的经验时着重指出,他的方法就是:体育锻炼。在每顿饭前走一千步,饭后走 200 步,每顿饭吃八、

九分饱。现代医学证实,步行能提高机体代谢率,中老年人每小时 3 公里的速度散步1.5-2 小时,代谢率增高48%。糖的代谢也随之改善,糖尿病患者经一天的徒步旅行后血糖可降低 60%。

长时间和快速的步行,还可增加能量的消耗,促进体内多余脂肪

的利用。对那些多做少动而出现肥胖倾向的中年人,如果能坚持每天锻炼,通过运动多消耗 300 卡热量,并适当控制饮食,就可避免发胖。运动时间要求是每天步行 4-5 公里,或慢跑 20-30 分钟或骑自行车

45分钟即可。精神官能症、情绪抑郁、失眠、高血压等都可以用散

步来治疗。散步可分为五种形式。(念卡片)

总之,运动的意义可以概括为:①对神经系统有良好的作用。能

改善和提高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协调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

制,对脑力劳动者,运动既是“安眠药” ,又是“兴奋剂”,可以使兴

奋转入抑制,促进休息,消除疲劳。经常运动亦可以使人的工作充满朝气,富有活力。②运动可以健全和加强心血管系统的作用。防止动脉硬

化和冠心病,增加心脏收缩及排血量,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和血脂。③

运动可以增强呼吸,改善肺活量,使全身氧气供应能力加强。④运动能

加强胃肠分泌蠕动,促进食欲,加快消化吸收。⑤经常运动锻炼,可使

肌力增强,骨质坚固,增强关节韧性和弹性。⑥运动能使造血功能增强,红细胞、血红蛋白生成增加,白细胞活力增强。⑦运动能改善“先天之本” 肾的功能,促进各种排泄,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所以运动是“健康之本,延年益寿之源” 。

二、心理保健

“健康”的含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有了新飞跃,对人体的“健康”标准也有了不同的标准。

现在,人们所指的“健康” ,不光是没有器质性病变和虚弱,而

是包括: 1. 身体各部位发育正常,无畸形、无缺陷、体质强健; 2. 对

各种疾病有高度的抵抗能力,能担负起各种繁重的任务,能接受各种

自然环境的考验; 3. 精神充沛,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工作和学习都有较高的效率; 4. 意志健全,坚定,人际关系适应,对事物反应适度,行动协调,情绪正常,有良好的心理状态,精神愉快。总之,即应具有完

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最先开展心身医学研究的是美国。他们认为心理—社会因素对人

体健康的影响占主导地位。来自耶鲁大学医学部的报道曾说:“在门

诊病人中属情绪不佳,心理—社会因素不良刺激而患病者竟占 67%。”我国也有资料统计。医学临床发现的身体疾患,有 50%-80%的疾病与精神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我国古代名著《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终日多愁善感,悲思交加,尽管荣华富贵享不尽,山珍海味吃不完,其结果弱不禁风,致使早早

夭折。看过《儒林外史》的人们都知道,范进中举的故事,它虽然是

讽刺那些追求功名利禄庸人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人遇到好事、

喜事而过度兴奋,乐极生悲而致病,甚至伤命的也有例可举。

一位著名医学家曾说过:“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

命夭折的,就算是不好的情绪和恶劣的心情。”

例如:一年一度的高考,由于传统意识和现代价值观交织产生对

考生的精神压力,使一些考生在考完后身体状况很差,因此而产生各

种各样的疾病,因其与高考有关,故定名为“高考综合征” ;再如,

一些退休、离休的老人,因社会地位的变化,人际关系的改变,事业

责任的脱卸,“习惯定型”的破坏,一时失去精神上的寄托,而使心

理生理特征发生转折,由于心理上的“空虚感” 、“衰老感”,甚至

是“死亡感”等,使这些老人的身体很快由生理方面向病理方面转变,

出现各种各样的症候群,因这些病症常与退休有关,故定名为“退休综

合征”。

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惊慌时会感到自己的心脏怦怦跳动,愤怒、焦虑时则心跳加快、血压上升等,如果这种情绪继续下去,就可能会

造成心血管机能的紊乱,出现心律不齐、高血压病、高血压性心脏病、

冠心病,进而会导致脑栓塞或心肌梗塞。在临床上遇到因受刺激、在盛

怒之下引起的心脏病而猝死的已是屡见不鲜。如(《岳飞传》中的“气

死金兀术,笑死老牛皋” ,东吴主帅周瑜被诸葛亮三气而死)就是例子。

相反,如果情绪愉快、心情舒畅、心理活动正常,对人体的生命

活动能起到积极良好作用。实验证明,高兴、喜悦、欢乐能提高人的

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力,可提高脑力和体力劳动的效率及耐久力,

可使人的食欲增加、睡得香甜,还可使体内的内分泌系统和化学

物质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对人体的躯体健康会起到良好的影响。如张学良将军,活到101 岁,他的经验是三条: 1. 脱光睡觉,2. 饮食调整, 3. 心情宽松( 36 岁被囚禁)。

英国一位名医说得好:“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 。

宋代诗人陆游写道:“不是暮年能耐病,道人本来心地宽” 。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

因此,要求大家保持乐观的、愉快的精神状态,维护正常的和良

好的心理活动,可使人体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能使心身健康。

精神与健康有密切关系,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就会延年益寿,否则将影响健康,加快衰老。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著作《素问·上古天真论》就指出:“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有神则生,无神则死”等等精神养生法。这个问题就讲到这里,下边还要讲“情志与健康” ,还要涉及这些因素。

三、饮食保健

倘若认为世界上有一半人营养不足,那么根据对立规律可以说,

另一半人则营养过分,要知道营养过分会造成很多疾病,这是各地医生、生物学家、营养学家和饮食学家共识的看法。

营养过分和营养失去平衡会造成哪些疾病呢?如心律失常、高血压、肥胖症、糖尿病等。因此应当学会饮食。

为了延年益寿,身体健康,下面我想提些忠告,供大家参考:

(一)如何争取延年益寿

大家经常讲延年益寿,还想延年益寿。那么怎样才能延年益寿

呢?两位美国研究学家比罗克和布莱斯洛博士最近提出,最直接起到延年益寿作用的有六要素: 1. 每日适量三餐, 2. 每天坚持用早餐(下面我还要讲用早餐的好处), 3. 每周进行二、三次适度的体育运动,4.每夜七、八小时的睡眠, 5. 避免增加体重, 6. 少喝酒、少吸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要求,我国准备自2011 年

1月起,我国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

其他可能的室外工作场所完全禁止吸烟)

譬如一个 45 岁的人,若能遵从三条忠告,一般可以延长寿命 22 年(即活到 67 岁);若能遵从六条忠告,能多活 33 年(即活到 78 岁)。

(二)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食物纤维素是植物的组成部分,肉眼看不见,小肠吸收不了,丝

毫不变地进入大肠(美国科学家揭示的),所以它的作用是:能加速

肠的蠕动,消灭胆固醇和某些胆盐,减少血沉中的葡萄糖和脂酸,消

灭某些致癌物质。

富含纤维素的主要食物有:麦麸、荞麦面包、卷心菜、马铃薯、

胡萝卜、苹果、莴苣、干果等。最好每天以各种形式食用6-8 克(相当于 12 片荞麦面包或者30 克麦麸)。

(三)少吃糖

人体每天至多吸收 35 克糖,相当于 7 块方糖。但糖往往是以肉眼

看不见的形式出现,如饮料、冰淇淋、果子酱、饼干、馅饼,再如面包、水果等。糖吃多了会引起功能紊乱,多患肥胖症、糖尿病,消耗胰细胞。结论是:尽量少往食物里放糖,特别整天坐卧不动的人,否则会引起大

的危险。

(四)少吃肉

食肉过多会引起营养失去平衡和新陈代谢紊乱,因为肉类食品含

有大量的动物脂肪,饱和脂肪酸多,此物质可促使动脉硬化,血脂增

多,人体发胖,对心血管和脑血管病的影响是无可辩驳的。那么吃什

么肉最好呢?目前有“红肉”和“白肉”之分,猪肉、牛肉、羊肉颜

色发红,叫“红肉”;而鱼肉、禽肉颜色发白,叫“白肉” 。红肉的特

点是肌肉纤维粗硬,脂肪含量较高,白肉肌肉纤维细腻,脂肪含量较

低,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因此吃白肉比吃红肉好。

(五)多吃蔬菜

因为蔬菜可以帮助消化和吸收,本身又有很多的营养价值,它还

能帮助机体吸收蛋白质、糖类和脂肪。不管是凉菜或配菜,也不管生菜、熟菜、干果、酸菜或罐头菜都能刺激消化胰腺的分泌,促进人体对食物

的消化吸收。

蔬菜的另一个作用是可以减肥,还对心血管病大有好处。那么,

一天需要吃多少蔬菜呢?《中国营养健康白皮书》建议一个身体健康、

食量正常的人,每天有300 克土豆, 400 克白菜、甜菜、胡萝卜、葱、南瓜、香菜或其它菜就够了,至少每天吃500 克,但越新鲜越好。

吃菜也要科学的吃:洗菜、切菜或捣碎要紧挨做菜或上桌之前。

热菜最好不要热第二次,更不要热许多次,吃多少,热多少,这样才

能保留蔬菜的营养价值。吃白菜,外面的绿叶不要扔掉,因为它含的

维生素最多。

做菜也有学问,一定要把菜放入滚开水中,冷冻鲜菜要直接放进

开水锅中,无需预先化开。蔬菜保留的营养价值最多,而文火炖菜保留

的最少。炒蔬菜要用旺火炒,维生素 C损失仅 17%,若炒后再焖,维生

素损失 59%,并要趁热吃,否则维生素随时间延长会流失。

每天最好吃三种以上蔬菜,每日最好有绿叶类蔬菜、茄果类蔬菜,根茎类蔬菜,豆类蔬菜等。吃多种蔬菜,不但可以调解口味,还可以提

供丰富的营养。要求买回家的菜三天内吃完。因为蔬菜是一种富含

硝酸盐的植物食品,硝酸盐经微生物作用,极易还原成亚硝酸盐,亚

硝酸盐对身体是一种有害物质,在人体内的胺类物质结合,可形成亚

硝胺,医学已经证明,亚硝胺是一种致癌物质。不同种类的蔬菜含硝

酸盐差别很大,不新鲜的蔬菜其硝酸盐的含量要高于新鲜的蔬菜,其

维生素 C的含量也在下降。所以,要买新鲜的蔬菜,买回家后尽快吃

完,如吃不了,应尽量在4℃以下保存,其时间不要超过 3 天。茄果类、瓜类的蔬菜,最后削皮后吃,不能削皮的蔬菜,可用流动水,反

复冲洗,或者加少量食碱,浸泡5-10 分钟,再冲洗。

另外,下馆子时,三种蔬菜要少吃:即地三鲜(土豆、茄子、青椒)、干煸豆角、过油茄子。因为这几种蔬菜的做法都是用油炸出来

的。洗过“油锅澡”的菜,再健康的蔬菜也变的不健康了。土豆油炸

会生成丙烯酰胺等致癌物质,茄子最吸油,炸过后,去掉了降血脂的

作用;青椒经过油锅“洗礼” ,维生素 C 差不多也消耗殆尽了。干煸

豆角油炸后,不仅热量超标,有时可致食物中毒。下馆子点素菜,最

好掌握“两少”、“两多”原则。两少,少放点盐,少加点油。两多,多选当季菜,多选凉拌菜。比如眼下,韭菜、菠菜,都是营养非常好

的时令菜。

(六)坚持用早餐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饭,早餐应该以质量为主。大家都知道:“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 。早餐的营养应占全天营养的1/3

以上才对。如果不习惯吃早餐,容易患反流性食管炎或慢性胃炎。

(七)饭菜不要单调,要注意食物配合

这样营养更全面,食物中的营养价值可以相互补充,能达到增加

营养的目的。配合后,植物蛋白可以使营养价值高于肉。

(八)老年人要多吃素食

因为老年人的病多,大部分患的都是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心梗、心律紊乱、中风、肾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病,这些病都是与血

脂、胆固醇的含量有关。肉类都含有极高的胆固醇,经常吃肉,血中

的胆固醇的浓度就会增多,达到一定程度时,沉积在血管壁上,引起

血管壁弹性下降,官腔狭窄,就会引起以上病变。因此,少吃荤,多

吃素。

由于老年人基础代谢和物质代谢都比较低,体力活动消耗热量

少,因此膳食中的热量应当减少。

一般老年人 50-59 岁可减少 10%的热量; 60-69 岁可减少 20%左右,岁数越大,减得越多。

四、药物保健

在药物防病方面,早在《素问·遗篇.刺法论》就有用小金丹预

防疾病传染的记载。我国于十六世纪或更早一些时候发明的人痘接

种法,用来预防天花,是人工免疫法的先驱。

此外,还有苍术、雄黄等烟熏,以消毒防病的方法等等。近年来,

运用中草药预防疾病,有了很大的发展,如贯众、板蓝根或大青叶,

预防流感,茵陈、栀子预防肝炎,马齿苋预防菌痢等,都有较好的效果。

再如前些年“非典” 、“甲流”流行时,用中药,二花、连翘之类的

药物来预防等等,都能说明中药在保健中的意义和重要性。

一般不要吃药。大家知道“是药三分毒” ,否则,它不但不能治病,反而会有害健康。西药副作用更大,有人这样说,有些病人死亡:

“1/3 是吓死的, 1/3 是药死的, 1/3 才是病死的。”

当然有病必须要吃药的,每天也不能超过三种以上。按时按量去服。老年人的药量要按成年人的 1/4 或 1/3 的药量去服。健胃药饭前服,消化药饭后服,降压药早晨服、下午 3 点左右服。中药汤剂空腹服。煎

药要再泡一个小时左右,先用武火,后用文火煎 40 分钟左右,花叶类发

汗药轻煎。矿石类、补益剂重煎。发汗药服药量多些,止痛药服药量少些。过期药不要服。

预防药、补益剂不要听广告去买药,要到医院根据医生意见去购

置服用。有人说:中医大多都会保健,其窍门在哪?前些时国家评了

30 个国医大师,最小的 77 岁,最大的 90 多岁,他们的保健经验共性

是“吃的少,运动好,不生气,多用脑” 。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动补。”

根据以上所谈,坚持锻炼来提高身体素质和抗病能力,才是正确

的选择。

既而得病,不要害怕,不要着急,慢慢治疗。毛主席说的还是很

有道理的:“既来之,则安之。自己完全不着急,让身体慢慢增强抵

抗力”。

科学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很多疑难病慢慢的都会攻破的,如心

肌梗死(梗塞),现在手术搭桥效果极好。如果是十年前,一般是治

不好的。再如很多脏器都可以换。所以说,再等3-5 年以后,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大小肠与膀胱,说不定都可以换掉。甚至人

造脏器就可以维持生命。

五、情志与健康

众所周知,影响人体健康、致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现代医学认

为有药物、机械、体质、遗传、感染等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因素。祖

国医学认为有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疫疬、金刃、虫兽、跌扑损伤等。但以上因素,而七情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因素,影响健康最大。

所以,其它因素不谈,今天准备给大家重点座谈一下情志与健

康的关系。

要了解情志(即七情)与健康的关系,以及致病特点,首先要了解

一些医学心理学知识。医学心理学是医学和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

的边缘科学,它既是医学中的一门新学科,又是心理学应用的新领域。人们内心世界的矛盾冲突,就是喜怒忧思等情绪失常,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可能造成心理创伤。这种异常的心理状态,不但有可能发展为精神领

域的疾病,而且能够导致五脏、六腑各个脏器的功能失调,影响到身

体健康。如高血压、胃溃疡、神经性呕吐、过敏性肠炎、梅核气、肝胃

不和,以及妇科的痛经、闭经、月经不调、乳腺小叶增生等疾病,往往

与情绪不好有密切关系。

据现代科学研究发现,癌症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曾有心理创伤和精神情志不舒的病史。有人调查过几百例中风患者的情况,其中

有20%以上的人,曾有过忧愁、愤怒,或者特别兴奋的情况。这说

明七情过极是诱发“中风”的重要因素之一。

又如情志变化对心脏病人的影响。有人统计,丧失妻子的男性中,冠心病的发病率高达 40%。现在有人把情志异常所导致和诱发的疾病,

称之为“心身症”。据初步统计,在普通门诊的病人中,有四分之一到

三分之一的病人属于“心身症”患者,分布在临床各科。

现在大医院,大都建有心理疗法门诊、心身医学门诊。其疗法很

多,从谈心疗法到精神分析疗法,从行为疗法到生物反馈疗法等,都

很引人注目,并且疗效颇好。所以,现代许多医学家们,也不得不越来越注意人的精神世界与躯体疾患之间的本质联系。并且指出了现代医学忽视病人心理因素的偏向,于是产生了“心身医学”、“综合医学”、“人类医学”等新的医学思想和内容。

(一)七情为什么会影响人体健康,导致人体发病

1.何谓七情:七情,即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是人体在正常情况下,随着不同环境和不同条件的刺激而产生的

七种情绪反应。比如,当我们看了喜剧、小品,或者听了相声,容易

使人喜笑;遇到不合理的事情又容易发怒;反复考虑问题则多思;遇

到很难解决的问题时容易忧愁;当不痛快时,愈感发悲;遇到恶劣险

境时易惊;若干些违法乱纪事情后而易恐。

2.情志为什么会致人于病:情志在一般情况下,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无碍健康,不会致人于病。但若过度的悲伤、暴怒、狂喜或强烈的精神刺激,或处于长期持久的、无法摆脱的抑郁忧虑及惊恐不安等心理状态下,均可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功能紊乱,气机升降失常,经脉阻塞而导致疾病,或者促使某些疾病发展、恶化。所以,中医有“内伤七情”之说。《金匮》上又把六淫致病称为“大邪” ,七情致病成为“小邪”。这也说明七情过极可以伤内,致人于病。

(二)七情与内脏的关系

七情与内脏的关系主要在于五脏精气是七情的物质基础,要了解

这个问题,必须从“神”讲起。

“神”,即是神志,亦即是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是精神活动表现于外的七种不同反映。“神”,是生命活动的总体现,而生命活动是五脏六腑等各个组织器官功能活

动的总和。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五脏所藏之精气,五脏精气能

濡养五,生生理活,腑生理活的体是生命活,生命活的外在表是精神情志,而精神情志化的形式是喜、怒、、思、悲、恐、惊。故《素·阴阳象大》上:“人有五化五气,以生喜怒悲恐。”此所指的“五气”即腑机能之气,亦即是指心、肝、脾、肺、五的功能活而言。“喜怒悲恐”,即是所的“五志”,如景岳:“五气者,五之气也,有五气以生五志。”《素·阴阳象大》又:“肝??在志怒” 、“心??在志喜”、“脾??在志思” 、“肺??在志” 、“ ??在志恐” 。已很明确的明了五与五志的关系,即怒肝之志,喜心之志,思脾之志,肺之志,恐之志。《素·宣明五气篇》也:“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藏志。”

所“心藏神”的道理:其一,祖国医学心是主宰五六腑生理活的器,生命活的中枢,是精神意的源地,外来事物的刺激而生的思,主要以

心来主持和体;其二,是因心主宰血液运行,血液是神志的物基。《内》上:“心藏脉,脉舍神”,“血气者,人之神”,“心者,生之本,神之也” ,

“所以任性物者,之心”,“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等等,均是从不同的

角度述“心主神志”,“心主神明”,“心藏神”的涵。

所“肝藏魂”,魂,属于精神活。肝主,主疏泄。“疏泄”的一个内容即是疏泄气机,精神。气机是腑功能活的基本形式,气机通与否,不影响着腑功能,而且也关系到精神情志的

化。因此,肝疏泄正常,气机和,气血和平,心情舒,精神愉快;肝疏

泄失常,精神抑郁沉,或者亢,出一系列的心情不悦,精神不愉快

的表。床常的肝病患者,往往有神志不安、多梦、易惊等症状,此即

是“肝不藏魂” 。

“肺藏魄”:古代“魄”与“白”同用。白属肺,故“肺藏魄” 。“魄”,是属于精神活动的一部分。人的一些知觉和动作,就是“魄”作用的结果。《类经·藏象论》指出:“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而觉也。”实际上“魄”是人的一种本能感觉和动作。

“脾藏意”,是指意念,是一种思维活动。《灵枢·本神篇》曰:“心有所忆谓之意” 。从临床的表现看,指思虑过度伤脾而产生的一

些病症而言。比如面黄肌瘦,精神恍惚,食欲不振,失眠,多梦等症,

皆为“脾不藏意”的结果。

“肾藏志”:“志”有“专意而不移”的意思。古通“忆”,指

记忆力。因肾藏精,精生髓,髓聚为脑,脑为“元神之府”,故“肾

藏志”。人的专心致志,坚定毅力和考虑问题的成熟程度与肾有一

定的关系。

(三)七情致病的特点

上述已论,内在脏腑的功能活动是气机作用的一部分,脏腑功能

活动的外在表现是精神意思,即七情的产生和变动。所以,一旦因某

种原因使精神情绪变化异常,可直接影响到气机的升降形式,致使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调。

比如:大怒可引起机体之气上逆;过于悲哀能致使气机消散;忧虑

太过则导致气郁;过于思念则使气结;惊吓则气乱;恐惧则气下;狂喜

能使人气缓乏力。故《素问·举痛论》曰:“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既然情志过极可导致气机紊乱,那么内脏病变亦能引起情志的异常,比如:肝阳偏盛往往急躁易怒;肝气虚衰多出现胆怯而恐;心血

不足可导致心神错乱,烦躁欲哭;心经有热多见喜笑不休;肾精不充

多呈现如痴如呆,议而不决。故《内经》云:“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 。

(四)七情致病的常见症状和预防治疗

不同的异常情志变化,可影响不同的脏器,产生不同的病理机制和症状反映。

1.暴喜暴乐则伤心气缓:喜,本来是心情愉快的表现,喜则意和气畅,营卫舒调,不仅不影响健康,反而对身体会有许多好处。但是如果喜乐过度,超越了正常的限度,则能影响心脏功能,使之气血涣散,不能濡养心神,证见心悸、失眠、多梦、哭笑无常、精神恍惚,甚至出现狂躁妄动,打人骂人等精神错乱的症状。治宜镇心安神,方用朱砂安神丸(当归,生地,黄连,朱砂,炙甘草)或磁朱丸(磁石,朱砂,神曲)、甘麦大枣汤、复方甘麦大枣汤(甘麦大枣汤加茯苓、半夏、磁石等)。预防方面,不要暴喜暴乐,喜怒不形于面,对什么喜乐之事,要有抑制能力,还要记住,物极必反这个道理。

2.大怒不止,伤肝气上:人一旦遇到不合理的事情,或事不遂心,或事与愿违时,往往愤愤不平,恼羞成怒,这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但如果暴怒不止,或大怒持久,在短时间内不能得到缓解时,则能影

响肝的疏泄功能,使肝气郁结,气血紊乱或上逆,就容易出现精神抑郁,头昏头痛,眩晕耳鸣,烦躁易怒,胁肋疼痛,脉弦。妇人乳房结块,少腹胀痛,月经不调或经闭,有些病人亦可见到善太息,咽中如

梗塞等症状,若血随气上冲,可出现面赤、吐血、呕血或猝然昏倒等症。治宜疏肝理气。方用逍遥散或龙胆泻肝汤,或柴胡疏肝散,或金

铃子散,或丹栀逍遥散治疗,根据不同患者,症状不同而加减用药。

在预防方面,要仔细想想,发怒是不解决问题的,对一个领导来说,

发怒是无能的表现。

3.悲哀太过,伤肺气消:悲,是由于哀伤烦恼,苦痛而产生的一

种情志。正常的悲痛啼哭落泪,不仅不致人于病,反而对机体有好处。比如当浓烟进入眼睛,或切葱的时候流泪,它能保护视力。若因失望或失恋时动感情的哭泣,它能减轻痛苦,能清洗体内紧张时所产生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有升高血压,影响消化,加速心跳的作用),有人还说,哭泣可以防止在感情不痛快的时候血压升高,消化不好,心动过速等病。但若悲哀不止,雨泪千行,痛哭流涕,久而不节,都

可以损害内脏,如《素问·举痛论》上说:“悲则心气急,肺布叶举,

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相反亦有因内脏病而

致悲的情况,如《灵枢·本神篇》上说:“心气虚则悲”。总之,不论

过悲而损害内脏或者内脏病变而致悲,均能造成肺气抑郁,耗气伤阴。出现胸胁满闷,形体消瘦,气短乏力,颜面晄白等症状。治则:

前者行气开郁,后者养血安神。方选:前者宜半夏厚朴汤(半夏,厚

朴,茯苓,生姜,苏叶),后者宜安神丸加味。在预防方面,可以

找个地方大哭一阵,或找朋友谈谈心,或者出去旅游看山玩水。

4.忧思过甚伤脾,气郁气结:忧,是情志沉闷抑郁状态,是集中精

力考虑问题的表现。如果忧思过甚或时间过长,也能造成脾气壅郁,

运化无力,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嗳气,脘腹胀满,大便不实,妇

女经闭,或崩漏等证。也正像《灵枢·本神篇》所说:“忧愁者,气闭

塞而不行”。治宜调和肝脾,方用四逆散或逍遥散。怎样预防,我想当

一个领导,不能不思,但不能忧思,多思,要干脆一些,不要犹豫不决。譬如有些领导处理问题,老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多变,这不是

好领导。还要知道这对身体也不利。

5.惊恐伤肾,则气乱气下:惊,是猝然遇到非常之变,而致精神上

突然紧张的表现。若骤遇险恶,突临危难,目击异物,耳闻巨响等,皆

可出现惊的神志。恐,是惧怕的意思,是精神极度紧张的表现。严

最新中医健康保健知识宣传资料资料

中医健康保健知识宣传资料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中医养生来自古代精华医学,当代中医水平有所下降,而古代中医值得后人继续开发和研究 春季饮食注意事项 1.饮食要营养平衡 :春季强调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要保持相对比例,防止饮食过量、暴饮暴食,避免引起肝功能障碍和胆汁分泌异常。 2.春季饮食养肝为先 :按中医观点,春季养阳重在养肝,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更应注意在春季养阳。且春季是细菌、病毒繁殖滋生的旺季,肝脏具有解毒、排毒的功能,负担最重,而且由于人们肝气升发,也会引起旧病复发。 3.饮食要养阳 :阳气对人体起着保卫作用,可使人体坚固,免受自然界六淫之气的侵袭。目前除了蓼、蒿等野菜已较少食用外,葱、蒜、韭等都是养阳的佳品。 4.多食甜,少食酸:当春天来临之时,人们要少吃点酸味的食品,多吃些甜味的饮食,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补益人体脾胃之气,如大枣、山药、锅巴等。 5.饮食要清淡:由冬季的膏粱厚味转变为清温平淡,饮食宜温热,忌生冷。在动物食品上,应少吃肥肉等高脂肪食物,因为油腻的食物食后容易产生饱腹感,人体也会产生疲劳现象。 6.平时要多喝水 :饮水可增加循环血容量,有利于养肝和代谢废物的排泄,可降低毒物对肝的损害。此外,补水还有利于腺体分泌,尤其是胆汁等消化液的分泌。 7.多食蔬菜人们经过冬季之后,大多数会出现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摄取不足的情况,如春季人们常发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夜盲症和某些皮肤病等,人们一定要多吃点新鲜蔬菜,以便营养均衡,身体健康。 流感的预防措施 1.坚持开窗睡眠,但窗子不能开得太大,而居室内的空气要新鲜、流通。 2.在室内放置一些薄荷油或用米醋熏房间,以净化室内空气。 3.贯众是一味具有驱虫效果的中药,将0 . 5 克的贯众洗净,放置在水缸或水桶之中,每周换药一次,可以起到清洁水源的作用。

养生保健小知识整理

养生保健小知识 搜集整理供大家参考 十二时辰养生法 古代养生根据昼夜阴阳之变化制定了“十二时辰养生法”摘录如下: 1、卯时(5:00-7:00)见晨光即起床,叩齿300次,转动两肩,活动筋骨,先将两手搓热,摩鼻两旁、熨摩两目六七遍;再将两耳揉卷五六遍;然后用两手抱后脑,手心掩耳,用食指弹中指,击脑后各24次。最后去室外晨练。 2、辰时(7:00-900)起床健身后,饮一杯白开水, 用木梳梳头百余次,有醒脑明目之作用;漱口时间延长好。早餐宜食粥。饭后,徐徐行走百步,边走边手摩小腹,老年人脾胃虚弱,轻微活动和按摩腹部可刺激肠胃蠕动,促其消化。 3、巳时(9:00-11:00)此时或读书或做家务,或种菜养花。疲倦时即闭目养神,或叩齿咽津数十口。不宜高声与人长谈阔论。因为说话多易耗气,老年人本来气弱,最好“寡言语以养气” 4、午时(11:00-13:00)午餐应美食,要求食物暖软,不吃生冷坚硬之食物。只吃八分饱,食后用茶漱口。 5、未时(13:00-15:00)此时最好午休,以养精气神。 6、申时(15:00-17:00)此时读名人诗文,或练习书法,或去田园绿地,或观落霞。 7、酉时(17:00-19:00)晚餐宜早,宜少,可饮酒一小杯,不可贪多。用热水洗脚,有降火、活血、除湿之功效。晚漱口以固牙齿。 8、戍时(19:00-21:00)轻微活动后安眠。睡时宜右侧,“睡如弓”。先收心,后睡眠,睡前什么都不想,自然安睡。 9、亥、子时(21:00-1:00)安眠养正气,环境宜静,排除干扰。睡时可屈膝而卧,醒时宜伸脚舒体,使气血流畅,忌睡姿只固定一种姿势。 10、丑、寅时(1:00-5:00)此时为精气发生之时,人以精为宝,宜节制房事,但也不宜强制,60岁以后要量力而行。 老年人生活的“数字化” 排便一次食欲好,能吃是好事,但上下通畅非常重要,因此,老年人要保证每天都要排便一次。 睡觉两次上了年纪,晚上睡眠质量往往欠佳,所以午睡必不可少,晚间损失可在午间补。 工作三小时老年人不能闲着,要找自己喜欢的事做,阅报、看书、写字、唱歌、上网、下棋、逛街,或当义务工,做志愿者等,快快乐乐每一天。 进食四次老年人除了每日三餐之外,下午宜增加一次点心,这是因为老年人胃内纳少,宜多次少量饮食。 喝五杯水老年人体内水分逐渐减少,很容易失水,因而要主动饮水,不要等渴了再喝。早起喝一杯淡盐开水,洗肠清胃,上下午各饮两杯水,润肠补津。 晨练六十分钟老年人早晨跑步,做操、打拳等,会带来一天的好心情。 晚七点看新闻老年人不能自我封闭,除每天定时收看《新闻联播》,还要多关心国家大事。 吃八类食品老年人的饮食要多种多样,蛋、鱼、肉要适量,多吃果蔬、蘑菇及豆制品。老年人食量少,主食可少吃,但副食要保证,并均衡搭配。 晚九点入睡老年人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最好养成每天晚上九点休息,次日五至六起床的好习惯,做到有劳有逸,有张有弛。 凡事不苛求十全十美世上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但老年人要心胸宽广,知足常乐,才能安度晚年。

少儿保健与中医养生

少儿保健与中医养生 2006-10-09 刘逢军教授点击: 151 少儿保健与中医养生 我们今天讲课是题目是少儿保健与中医养生,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作为中医保健、中医养生的学者经过了大约十年左右的观察,发现现在的儿童保健的的确确是我们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今年53岁,我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一个班里,50多人,大概有一个戴眼镜或者是一个班里一个戴眼镜的都没有。那个时候,凡是小孩戴眼镜的在学校里就这么几个,可是现在一个班里只有一个或两个不戴眼镜的。这说明什么呢?问题非常严重,中医讲:“百脉皆朝于目”,就是眼睛这一圈,它和身上的百脉都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当小孩的时候,眼睛就开始弱视,这标志着这个小孩他整体的身体状况是处于弱势,这个事情可以说是不得了了。 中央电视台一个著名的节目主持人,有一次到我这里来聊天,他说他主持了一个关于忧郁症的节目。他说现在据统计,青少年全国的忧郁症是三千万。我呢,临床的机会比较多,一个礼拜至少看大概700人左右,礼拜五专家门诊、礼拜五下午专家门诊、礼拜六上午专家门诊。我的专家号呢,一下午半天挂300人,那么礼拜一上午这600个号一抢而空,下午来基本上就挂不到,我还留了50个号照顾外地坐火车、飞机来的。我呢,至少要看700个人,那么在这700个人当中,小孩占了四分之一。 所以我就感觉到儿童的保健牵扯到祖国的未来,今天讲课的目的:跟国家科技部门已经作了这个准备,要搞一个对比。也就是说,我们的孩子,60个孩子在同龄人中,选30个孩子比较矮的,学习成绩比较差的,精力不集中、多动的,那么经过中医养生调养,调了六个月以后,会发生什么变化,从十年来的临床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实际呢?这又回到了我们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最根本的观点: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有一个平衡的物质身体,他就可以产生一个平衡的精神状态。如果我们不关注这个物质身体,单纯的强调它的精神的反作用,那是什么?那是唯心主义。我们想一想,我们的生活当中是否经常犯这样的错误,这个孩子做小动作啊,这个孩子不听话啊,要进行纪律教育啊。我们所做的大部分就是这样,我们有谁考虑过这个孩子他是物质身体失衡了,当物质身体是失衡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的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是有限的,他不能控制他的精神。 有的时候,我看到一些家长带着孩子来看病,我都心酸啊,为什么呢?小倒霉蛋!他本身他的物质身体失衡了,学校老师批,家里家长打、骂,倒霉死了。因为他是一种失衡的,一种病态。当我们看到的一些孩子成长起来了,从心眼里高兴。有些母亲带着孩子来的时候都是在腋下这么高,过几个月后一下子有他妈这么高了,家长也高兴,孩子也高兴。所以呢,就跟科技部门同志在聊天的时候,大家都感到这是一个工程,这是一个事关系到我们祖国的下一代身心状况的大事,所以准备搞科学列项,这个事情搞了十年了,它已经是成功的了。但科学毕竟是严谨的,是要数据的,光说这个好、那个好,那只是一个一般的说法。必须是在同一个学校,为什么在在同一个学校呢?因为在同一个学校,教育是一样的,能对比出在同等教育情况下的学习成绩。他必须在同一个地方,因为同一个地方的人、饮食都是一样的,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讲座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讲座 中医为什么能治病? 中医是一门祖国传统医学。古罗马、古印度、古埃及都有过灿烂的文化,但五千年来,到现在为止,唯一没有断层的文化是中华文化。一个民族的衰落不外乎两大因素;一是战争,二是瘟疫。中国的战争也没有少打,从黄帝战蚩尤开始打了无数次,瘟疫也经历过无数次,是谁保护了中华民族的健康?在1840年西方文化进入中国以前,这个保护了中华民族健康的任务就是由中医学来完成的。古人说:‘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形像地说明了我们的祖先在和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付出了多少代价。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比拟的。 阴阳平平衡少得病 由于1840年以后西方医学的进入使得中医学的很多理念都淡 薄了。比如我们现在得了病,大家都到医院里去。到医院去不管是急性病或者是危重病,首先想到的是去医院请西医抢救或治疗,认为这种治疗可以迅速见效。到了西医医院如果你是个外感病,那么它的一切检查都是仅仅围绕着要找到致病因子是细菌?还是病毒?用现在 最时髦的话就是,得找到是什么东西在作怪,然后用一种药物或者手段把它控制了疾病也就好了。这样做是西方医学在它的发展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手段。 在我们身体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各个部位里恐怕是什么病菌都

有的,因为你呼吸的是自然的空气和喝的自然的水,吃的是自然的食物。大自然给了你生存的权利,当然也给细菌病毒同样的权力。存在就是合理的,那为什么平时人们又不得病呢?因为在正常的情况下,你可以和这些细菌或病毒和平共处。你什么时候得了病,不仅仅是细菌病毒在作怪,很重要的另一个问题是你自身的身体状态是不是给给致病因子一个生存发展的条件。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按中医的理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腠,其气必虚”就是说在正常驻状态下,你如果处于阴平阳秘的状态,就是阴阳处于一个很平衡的状态,即使你遇见了一个异常的气候变化,你也不会得病。如果你外受风、寒、暑、湿、燥、火,内受喜、怒、忧、思、悲、恐、惊,让你的自身正常状态被打破,你赋予了致病因子生存发展的条件了,它就会从10个变成100个或变成1000个来危害你,你自身又没有办法去抵抗它,你就生病了。按西医的办法,你想要杀死它吗?你就要不停的使用各种抗生素,而它们又不想死,就变着法儿来对抗你,它就千方百计地变异,用适应来对抗人们的抗菌素。它的变异速度远远快于人们研制新的抗菌药,大家都知道,自从人们研制出了抗生素以后,已经有7000多种抗菌素了,可现在临床上仍旧有效的也就那么几十种,百来种,大量的抗菌素都因细菌的变异而无效被淘汰了。就是现在仍旧有效的那么几种,也面临着耐药性的极大挑战。 以药的偏性去纠正人体的偏性 那么,中医对这个问题是如何看待的呢?我觉得中医理念与西医有着本质的不同。中医在治疗这些疾病的时候,常用的方子包括张

中医养生与保健

中医养生与保健 保健就是每个人健康的前提,它关系着人类的发展,国家的进步,世界的与平,社会的未来,家庭的幸福。特别就是人到中年,如日中天,正就是人生的辉煌时节;而人至老年,仍就是夕阳无限好,余霞映满天的时候。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一个全社会关注的事情——中老年健康长寿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本人正基于这种心情,今天给大家谈谈关于中医养生与保健的问题。给大家交流一下心得与体会,供大家参考。 其实中医学在总结劳动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中,早就认识到了养生保健与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早在《内经》中就有“治未病”的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种“未雨绸缪”,防重于治的精神,颇具有现实意义。 下面我想从五个方面给大家讲讲:第一、锻炼保健,第二、心理保健,第三、饮食保健,第四、药物保健,第五、情志与健康。 一、锻炼保健 充沛的精力,必须寓于健壮的身体,而健壮的体力,又常来自经常不懈的锻炼。因此,加强身体锻炼,也就是增强体质,减少或防止疾病发生的一项措施。 (一)生命需要运动 近年来,世界科技及经济快速发展,使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其副产物如空气污染、噪音等使自然环境逐步恶化,生活在文明中的人,精神紧张,工作繁忙,每天托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后,就在沙发上一靠。如此日积月累,体力、体能逐渐衰退,高血压、糖尿病的病魔就会

威胁人的生命力,于就是需要提倡运动。 公元前300年,在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也曾写道;“生命需要运动”。 近几十年来,人们发现心脑血管病与精神病大大增多。中风、大脑血管粥样硬化、高血压病、心肌缺血(心绞痛)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一种灾难。2005年,中国心脑血管病报告显示:我国有高血压患者1、6亿,糖尿病2300多万,肥胖者6000万,烟民3、5亿。 医学家认为:“这都就是活动太少,加上神经、精神过度紧张”,就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化与自动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使生产的劳动过程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相反体力的部分在缩减,精神的负担在增加,加上生活条件的改善,现代化交通与交际工具作用的增长,在客观上促使人们普遍以比较消极的形式度过闲暇的时间。人体的肌力减退,已发展成为社会问题。高血压病与心脏局部缺血症,逐步向中青年靠近,损害了脑力劳动者,甚至部分体力劳动者的健康。想要改善这种状况,参加各种运动(包括慢跑),进行体力锻炼,则具有重要意义。 汉代著名医学家华佗提出:“劳动可以健身,”她还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得使极耳,动摇则谷气消,血脉流通,病不能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根据这个道理,她创造了“五禽戏”(距今有1800余年)。“五禽戏”即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姿态动作,来锻炼身体。她的徒弟吴普按“五禽戏”来锻炼身体,就活到90多岁。后来,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多种健身方法,即从此演变而来。唐代名医孙思邈也提出:“常欲小劳,但莫大疲。” 按西医来讲,体力锻炼,对中枢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有刺激作用,能改善代谢过程,活跃氧化过程,改善血液循环与呼吸功能。

中医养生保健小常识

中医养生保健地小常识 相对西医来说,中医离我们地生活最近,也最为密切! 人人都知道,如果风寒感冒,熬点“生姜红糖汤”喝一喝,盖厚被子出一身汗,睡一觉后就神清气爽,感冒不治而愈.——其实,生姜、红糖、大蒜、葱白都是我们生活中常用地中药.我们在吃生姜地时候,感觉味道温辣,属于“温热”型 地中药. 而“薄荷”(比如我们吃地薄荷糖、用地薄荷牙膏等)则感觉有些凉丝丝,其实,薄荷也是常用地中药,属于““寒凉”型地中药. 中医为什么能治病呢?如果你发热属于热症,就用“寒凉”型中药(比如薄荷),让人体恢复正常值;如果你发冷属于寒症,就用”温热“型中药(比如生 姜),让人体恢复正常值,从而恢复健康. 以上,只是最简单地分类方法,也就是说,把疾病和中药只分为了两类:热 型、寒型. 事实上,中医地分类更加细密些,一般分成五类:风、热、湿、燥、寒.这种 分法实际上是”五行“地体现. 春天(木月)容易起“风”;夏天(火月)就会炎“热”;长夏淫雨霏霏产生“湿”气;秋天(金月)容易干“燥”;冬天就会“寒”. 下面,我们就说说日常生活中常见或者时常听说地中药: 祛风药:能让“风”型地疾病发散. 生姜(偏热);薄荷(偏寒);菊花这是生活中最常见地.你可能没想到吧,吃个薄荷糖、喝碗菊花茶,都能够达到“发散”病邪地作用. 祛热药(寒凉药):能够驱除“热性疾病”.

大家都会记得,在非典期间,为了防止发烧症状地非典,一时间,板兰根成为药店里最强手地药物,那只很长时间脱销,那时候,要送礼,一大袋板兰根是最为贵重而有情谊地礼品.非典地症状是发烧,而板兰根地特点是“寒型药”,能 有驱散热疾之效. 黄连,是大家最熟悉地中药,“良药苦口利于病”,说地就是黄连. 祛湿药:能够泻利祛湿、化瘀活血、理气化滞(注意:“湿”地概念很广, 包括痰、瘀、滞等). 冬瓜皮,也是中药,如果小便不通,冬瓜皮煮汤就能很快通畅水道.而巴豆,是大家在电影中常看到地,古人捉弄人和喜欢让对方误食巴豆,这样就会让人大 泻不止. 月季花,也是中药;桃仁,也是中药.你可以想象:武侠小说中,桃花岛上地黄药师,能用月季花、桃仁制造化瘀活血地妙药,避免武打争斗中地淤血之 疾. 祛燥药:能够驱除“燥性疾病”. 杏仁能够润燥,秋天常喝杏仁茶,能够起到润燥通肺地作用(秋天属金、肺). 蜂蜜也是中药,如果老年人大便干燥不畅,蜂蜜具有润华、宣泄地功效,喝 点蜂蜜,很开能够通泻肠道,畅通大便. 祛寒药(温热药):能够驱散“寒型疾病”. 花椒、胡椒,都能让人吃得满头大汗(陈佩斯在春节晚会小品中就演过一个喜欢猛撒胡椒粉、吃面条大汗淋漓地人).花椒、胡椒就是典型地热型中药. 这样,我们对中药有了简单而直观地认识. 其实,以上我们对中药只是说了一半,现在开始说剩下地另一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药包括两大类,一大类是用于“祛邪”,即对病邪(具体指上节所说地“风、热、湿、燥、寒”六邪)进行驱逐.——中医上对这类疾病称为“邪实”.

中医养生康复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养生康复学试题及答案 1. 中医饮食养生又叫( AB ) A 食养 B 食补 C 食疗 D 食节 E 食用 2. 中医饮食调护中,饮食禁忌内容包括(ABCDE) A 因季节、体质、地域不同的禁忌 B 食物与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C 食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D 饮食调配制备方面禁忌 E 患病期间的饮食禁忌 3. 中医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ABCDE) A 饮食有节 B 饮食有方 C 谨和五味 D 荤素搭配 E 以上都是 4. 食物的性能,古代简称为( ABC )等。 A 食气 B 食性 C 食味 D 食用 E 食疗 5. 食物的性能包括( ABCDE )等内容。 A 气 B 味 C 归经 D 升浮沉降 E 补泻 6. 根据食物的性味分类,五味中( C )食物最多。 A 酸味 B 苦味 C 甘味 D 辛味 E 咸味 7. 淡味中医将之归于( C )范围。 A 酸味 B 苦味 C 甘味 D 辛味 E 咸味 8. 常用的食物中平性食物数量( A )温性食物。 A 多于 B 不多于 C 少于 D 不少于 E 近似于 9. 关于饮食禁忌,在古代文献上( ABCE) A 葱忌蜂蜜 B 人参忌山楂、萝卜 C 茯苓忌酯 D 鸡肉忌蘑菇 E 鲫鱼忌麦冬

10. 生姜可用于(ABCDE )的食疗。 A 风寒感冒 B 呕吐不止 C 半夏中毒 D 中寒水泻 E 胃寒疼痛 11. 既能辛温发散,又能发汗透疹,令小儿痘疹速出的为( C ) A 生姜 B 苏叶 C 芫荽 D 豆豉 E 薄荷 12. 根据食物的性味分类,属于甘味食物有( ABD)。 A 鸡肉 B 大枣 C 白菜 D 粳米 E 冬瓜 13.性味辛温的有( ABE) A 苏叶 B 生姜 C 薄荷 D菊花 E 芫荽 14. 根据食物的升降浮沉分类,属于阳,升浮食物有( BCD)。 A 莲子 B 花椒 C 菊花 D 绿茶 E 冬瓜 15.带鱼属发物,患有(BC )者忌食。 A 感冒 B 脓肿 C疮疥 D 肝炎 E 胃癌 老年人中医养生 周俭北京中医药大学 一、老年人生理特点 (一)脏腑虚弱:正如《寿亲养老新书?饮食调节》曰:“高年之人,真气耗竭,五脏衰弱,全抑饮食以资气血”。 (二)代谢减慢:老年人的身体成分改变,代谢功能也有所降低,如老年人身体缺钙,容易骨质疏松,部分老年人血脂增

中医养生小知识

基本内容: 1夏季养生保健之多喝水每天要喝七八杯白开水,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夏天人的体能消耗特别快,蜂蜜可以快速补充人体所需的能量。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肌肉、、头发、骨骼、牙齿都含有水分,夏季失水会比较多,若不及时补水就会严重影响健康,易使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加速人体衰老。像蜂蜜水、矿泉水、冷茶,牛奶,苹果汁都是理想的解渴饮料。购买新鲜的纯蜂蜜最好可以到认识的蜂场购买,超市销售的多数经过加工,长期服用也见不到什么效果,而且也不放心。很多网友都推荐到罗浮山蜂蜜网购买,我和家人喝的蜂蜜也一直是和他们买的,感觉蛮好的,建议你也可以试试。 2夏季养生保健之养阳《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生之道也。”炎热夏季,很多人会患空调病,人们白天夜里都开着空调,室内外温差可以达到十几度,加上大量食用冰品冷饮,肯定会伤阳气。因此,要注意居住环境不要过于潮湿,不要过多吃冰冻及凉食,夜间空调的温度不要开得太低,最好在26度以上,不要在露天及阴冷的地方过夜。 3夏季养生保健之饮食清补在饮食滋补方面,热天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 肥甘厚味及燥热之品不宜食用,而应选择具有清淡滋阴功效的食品。甘凉清润的食物:小麦、高梁、青稞、豆腐、白扁豆、黑芝麻、马铃薯、白菜、莴苣、龙须菜、菠菜、冬瓜、西瓜等。健脾养胃、滋阴补气的食物:菠菜、藕、茭白、西红柿、胡萝卜、鸡蛋、苹果、牛奶、葡萄、莲子、桑椹、蛤蜊,鹅肉、青鱼、鲫鱼、鲢鱼、大麦粉等。祛暑利湿、清热解毒的食物:绿豆、蚕豆、赤小豆、、生萝卜、茄子、白菜、芹菜、荸荠、薏苡仁、菜瓜、西瓜、冬瓜、丝瓜、黄瓜、甜瓜、、菊花、荷叶、茶水等。 4夏季养生保健之补钾暑天出汗多,随汗液流失的钾离子也比较多,由此造成的低血钾现象,会引起人体倦怠无力、头昏头痛、食欲不振等症候。热天防止缺钾最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含钾食物,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较多的钾,可多吃些草莓、杏子、荔枝、桃子、李子等;蔬菜中有大葱、芹菜、毛豆等也富含钾。茶叶中亦含有较多的钾,热天多饮茶,既可消暑,又能补钾,可谓一举两得。 5夏季养生保健之补充盐分和维生素人体夏季大量排汗,氯化钠损失比较多,故应在补充水分的同时,注意补充盐分。每天可饮用一些盐开水,以保持体内酸碱平衡和渗透压相对稳定。营养学家还建议:高温季节最好每人每天能补充维生素B1、B2各2毫克,钙1克,这样可减少体内糖类和组织蛋白的消耗,有益于人体健康。故在夏日应多吃一些富含上述营养成分的食物,如西瓜、黄瓜、番茄、豆类及其制品、动物肝脏、虾皮等,亦可饮用一些水果汁。 6夏季养生保健之尽量穿浅色衣服深色衣服会吸收阳光,使人体温升高燥热;同时蚊子有趋暗的习性,深色容易吸引蚊子,特别是黑色。 7夏季养生保健之福自“苦”中来苦味食品中所含有的生物碱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热天适当吃些苦味食品,不仅能清心除烦、醒脑提神,

中医养生与保健

中医养生与保健 保健是每个人健康的前提,它关系着人类的发展,国家的进步,世界的和平,社会的未来,家庭的幸福。特别是人到中年,如日中天,正是人生的辉煌时节;而人至老年,仍是夕阳无限好,余霞映满天的时候。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一个全社会关注的事情——中老年健康长寿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本人正基于这种心情,今天给大家谈谈关于中医养生与保健的问题。给大家交流一下心得与体会,供大家参考。 其实中医学在总结劳动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中,早就认识到了养生保健与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早在《内经》中就有“治未病”的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种“未雨绸缪”,防重于治的精神,颇具有现实意义。 下面我想从五个方面给大家讲讲:第一、锻炼保健,第二、心理保健,第三、饮食保健,第四、药物保健,第五、情志与健康。

一、锻炼保健 充沛的精力,必须寓于健壮的身体,而健壮的体力,又常来自经常不懈的锻炼。因此,加强身体锻炼,也是增强体质,减少或防止疾病发生的一项措施。 (一)生命需要运动 近年来,世界科技及经济快速发展,使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其副产物如空气污染、噪音等使自然环境逐步恶化,生活在文明中的人,精神紧张,工作繁忙,每天托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后,就在沙发上一靠。如此日积月累,体力、体能逐渐衰退,高血压、糖尿病的病魔就会威胁人的生命力,于是需要提倡运动。 公元前300年,在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也曾写道;“生命需要运动”。 近几十年来,人们发现心脑血管病和精神病大大增多。中风、大脑血管粥样硬化、高血压病、心肌缺血(心绞痛)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一种灾难。2005年,中国心脑血管病报告显示:我国有高血压患者1.6亿,糖尿病2300多万,肥胖者6000万,烟民3.5亿。 医学家认为:“这都是活动太少,加上神经、精神过度紧张”,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使生产的劳动过程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相反体力的部分在缩减,精神的负担在增加,加上生活条件的改善,现代化交通和交际工具作用的增长,在客观上促使人们普遍以比较消极的形式度过闲暇的时间。人体的肌力减退,已发展成为社会问题。高血压病和心脏局部缺血症,逐步向中青年靠近,损害了脑力劳动者,甚至部分体力劳动者的健康。想要改善这种状况,参加各种运动(包括慢跑),进行体力锻炼,则具有重要

中医养生饮食健康知识大全

中医养生饮食健康知识大全 饮食与人的健康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错误的饮食习惯会给人的身体健康带来许多危害。下面是本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医养生饮食健康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中医养生饮食健康知识:注意七个饮食误区 误区一:食物相克要当心 蒜葱同食伤胃、酸奶香蕉一起吃致癌、海鲜遇到维生素C会生成砒霜……食物相克理论一直流传甚广。医生表示:“这些说法95%以上是胡说八道,4%有点道理,但经不起推敲,1%可能成立但完全不必在意。” 专家举例说,有人说海洋污染严重,海产品多含有重金属五价砷,果蔬富含的维生素C,会助其在体内发生还原反应,形成砒霜。但真相是:首先,海洋污染并没有如此严重,即使海产品含砷,也是微量的;另外,人体不像试管,食物也 不是纯化学物质,相互间发生反应的程度是微弱的,根本不必过于担心。 误区二:晚餐最丰盛 快节奏的生活中,很多人早餐、午餐往往随便凑合,晚上回家就吃得十分丰盛。 对此,美国营养专家表示,一日三餐都很重要,无法分出主次,忽视早餐和午餐将直接影响白天的工作状态,太看重晚餐则会导致肥胖、影响睡眠。专家建议,一日三餐应进行合理分配,一般来说,早餐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午 餐和晚餐均占30%~40%。调查显示,国人的早餐质量普遍不高,需格外重视。 误区三:食物分“好”和“坏”

就像人们习惯把人分为“好人”、“坏人”,食物也常常被扣上“好食物”或“坏食物”的帽子。 营养师认为这种说法太武断了,“没有绝对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饮食习惯”。专家对此表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脂肪。”很多人认为摄入太多脂肪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但这只对脂肪摄入超标的人群具有指导意义,对于偏远、贫困地区营养不良的孩子就不太适用。脂肪也有“好”的一面,适当补充可以促进生长发育,提供能量。 误区四:精米白面最养人 精米白面口感细腻,的确更招人喜欢。但在美国营养专家看来,长期食用精米白面无益健康,吃点儿粗粮反倒更好。专家表示,米面加工过细会损失大量营养,特别是膳食纤维、 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人们每天适当吃些粗粮(50克~100克为宜)才是明智的选择。 误区五:越贵越有营养 营养和价格成正比吗?营养专家并不认同。专家指出,燕窝、鱼翅、鲍鱼等价位高的食物,其营养价值并不突出。 以鲍鱼和鸡蛋为例,两者营养成分没有多大差别,但价格却差距悬殊。还有很多人青睐进口水果,认为其营养价值更高,事实并非如此。国产水果和进口水果在营养价值上是一样的,反而进口水果漂洋过海,维生素C含量会大打折扣。因此,选购食物时,不要迷信价格,当地、应季、新鲜的食物更好。 误区六:少吃主食更健康 近年来,我国居民主食吃得越来越少,与20年前相比,每人每天少吃了2两多主食。这一问题在美国同样存在。 美国专家表示,主食是饮食的基础,低碳水化合物饮

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资料包

四季养生常识 中医是从四季的变化再配合精神、防病、生活起居、饮食、运动这五个方面来达到对身体养护的原则,对肺的保养也不例外,顺应四时,随“季”应变。 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流行季节,这一时期,感冒肺炎的发病率都会明显上升。春季空气湿度大,易使空气中的病菌大量繁殖,尤其是室内空气中更会充斥着烟尘、霉菌、花粉、尘螨等细菌,这些细菌侵入人体肺脏,会导致肺脏疾病的发生,极大地损害人体健康。 因此,春季应注意环境对肺脏的影响,日常生活中有个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做到环境通风,保持空气的清新,在空气清新的环境中,进行深呼吸和主动咳嗽,二者相加,能达到洗肺的效果。同时,春季的代谢也比较快,所以在饮食方面吃一些微辛、较温、清淡的食物。 从四季的五行属性看,夏属火,而肺通秋属金,火克金,因而,夏季肺气较为虚弱,肺也易于此季发病。咳嗽、胸痛、咽喉肿痛、恶寒发热等病变的脏腑均归属于肺。 夏季肺脏的保养也要顺应这一时令特点,情绪上要平和愉悦,免生燥热;生活上既要防暑驱热又要谨防贪凉受寒;作息宜晚睡早起,另加注意饮食卫生,就可以避虚邪、远疾病,安度盛夏了。 中医认为,人体五脏与自然界四时相通应,肺属金,与秋季相通,燥为秋之主气,而肺为清虚之体,秋燥最易伤肺,因而,秋季特别需要注重肺脏的保养。 秋季天气干燥,易伤人阴津,皮肤粘膜水分加速蒸发,于是出现皮肤干涩、鼻燥、唇干、头痛、咽痛等人们常说的秋燥症。历代医学认为,秋季养生,重在养肺。那么在秋季如何做好肺脏的保养? 首先,要起居顺时。秋季气温由热转凉,且昼热晚凉,应做到祖国医学所说“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以避晚凉,早起以从清爽,吸纳新鲜空气。要敞门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还应适度“秋冻”,不要急于多添衣服,注重耐寒锻炼,以增强机体对天气变化的适应能力。 其次,饮食润燥。秋季气候的特点是干燥,燥是秋令主气。中医认为肺是娇脏,喜润恶燥,然而燥邪最易犯肺,伤津耗液,使人发生鼻干咽燥、声哑干咳、大便干结等所谓的“秋燥症”。因此,为防燥邪为患,秋季宜多吃生津增液的食物,如芝麻、梨、藕、香蕉、苹果、银耳、百合、无花果、竹蔗以及鸭肉、猪肺、龟、鳖、蜂蜜、蔬菜等以润燥养肺,凡辛热麻辣、煎烤熏炸等食物,宜少吃或不吃。 再次,摩鼻健身。中医理论认为“肺开窍于鼻”。不少人鼻黏膜对冷空气过敏,秋风一吹,便不断伤风感冒,打喷嚏,流清涕、咽痛、咳嗽。这类患者应从初秋起就开始做预防工作,每天坚持用冷水洗脸、洗鼻,然后按摩鼻部,做法是将两拇指外侧相互搓热,沿鼻两侧上下按摩30次,每天1-2遍,以增强耐寒能力。 冬天是最冷的季节,阴气较盛,这时的呼吸系统很容易被感染,所以此季节宜避寒就温,做到阴阳平衡。 起居方面,宜早睡晚起,避寒就温。冬天日照时间短,天地闭藏,早晚寒

中医保健与养生 中医保健知识

中医保健与养生中医保健知识 中医保健与养生中医保健知识,我为大家汇聚了一些健康知识和日常养生的文章,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饮食养生保健饮食养生要点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中医保健与养生 1、多吃北豆腐和血豆腐补充营养 如果除了手脚冰凉,身上其他地方也不那么暖和,可能是营养不平衡类型的寒症。经常减肥、偏食的女孩子和正值中年的女性,最容易维生素摄入不全面,而维生素B2又是平衡人体耗氧量的重要物质。所以,属于这种怕冷的人群,又不想吃胖自己来抗寒,可以多吃一点北豆腐烧白菜。 北豆腐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2,能减少平时工作、活动时体内热量的快速散失,不但有助于保持能量,还能帮您提高耐寒能力。 2、北菇加山药全面滋补 适宜人群身体虚弱、抵抗力差的人。寒冷的冬天,多吃些菌类和根茎类食物,可以帮助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碳水化合物。

这里说的北菇是指根茎特别粗的那种。在遥远的东北深山生长的这种菇类,本身就有很好的抗寒能力。如果吃进这种粗根茎的香菇,人体会一次性补充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和微量元素铁、硒、钾等。而冬季的常见蔬菜山药,含有优质的蛋白质和淀粉,这两种营养物质可以快速地在人体内分解成热量,从而为身体增加能量,起到抗寒作用。特别适合身体虚弱、抵抗力差的老人和小孩食用。 3、多吃胡萝卜激活内脏和血液 适宜人群心肺功能不好的人 长期作息不规律、缺乏运动以及心肺功能不好的人,也是爱怕冷的人群。对于他们来说,解决怕冷问题比较难办,因为这些人怕冷的主要原因是脏器功能不调或代谢不畅。体质虚弱者、有慢性胃病的人,还有脏器功能衰退的老年人这种寒症最多见。 中医保健知识 “顺”:养生跟着季节走 古人认为,人身体的变化与四季轮回是一致的,因此饮食起居、

健康教育讲稿中医养生知识

中医药养生知识 各位村民: 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来参加今天的健康知识讲座,感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讲怎么在日常生活中用中医养生的方法。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对什么是中医都有所了解。但对它是否有深入的了解呢?现在我们一齐来认识一下怎样应用中医来养生。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瑰宝,是中国卫生事业的特色和优势。为切实加强中医药工作,促进中医事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医药学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或者说是以中国哲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国自古以来就认为人与天地是一个整体,讲究“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中医学将之发展的淋漓尽致。中医学的核心思想是阴阳五行、整体观念、辩证施治。 中医古籍莫不贯穿这一思想。 中医药的养生方法: 中医药养生方法有多种,比如:1、调理心态:中医之养生保健首先是调理人之身心状态。中医病因学说:七情生病,过喜伤心,过怒伤肝,忧思伤脾,过非伤肝,恐惊伤肾。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称“七情”。在正常范围内的情志变动是属生理的:一般不会致病;但过度地情志改变,就可能引起疾病。如:大怒伤肝,可引起胸肋疼痛,头痛头晕,性情急躁等;思虑过度可以伤脾,证见胃脘胀痛、食欲不振、暖气等。 我们经常记住古人几段名言:“为人在世莫呈强,让人一步有何仿,万里长城今还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就教导人们要以“忍为贵、和为贵、平为福”的和谐作风。“能忍自安、知足常乐”、“岂能尽随人意,但愿不负我心天天自念这些名言,保持自己心态平衡。 2、欲食养生:好多人都说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得病的。其实,人是不应该得病的,为什么?人就和一台机器一样,保养的好,运转就会正常,保养的不好就会得病。人不应该得病,得病肯定是有原因的。什么原因?世界卫生组织告诫我们,人类得病的原因:1、不良的生活方式。2、营养不均衡,包括:过剩、缺乏。过剩指的是脂肪过剩,缺乏指的是矿物质和维生 素缺乏。这就是原因,不会吃饭,才会得病。提到吃饭,吃饭的目的是什么?从养生讲,第一,维持生命;第二,预防疾病;第三,治疗疾病。中医五千年养生精华,给后人留下一个治病五步曲;第一步,食,即食疗;第二步,砭,即刮痧、拔罐、按摩和推拿;第三步,针灸;第四步即药酒;第五步,用药。是药三分毒,不能天天、月、 年年泡在药里,想健康,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根据中医的五脏配五色,肝喜欢吃绿色,心吃红的,脾 吃蓝色的,肺吃白色的,肾吃黑色的。 下面说说口味方面问题:肝喜酸,心喜苦,脾喜甜,肺喜辣,肾喜成。也就是说应该什么口味都吃一点,不能偏爱哪个就一辈子不改。比如:酸养肝,大家都知道醋是软化血管的,为什么?因为它养肝、养血,能以软化血管。西医指出:“血管是否畅通是百病之源”,中医学“气为血帅,气行血亦行”。为什么呢?原因是人活着依靠血液循环,血液存在于血管里。血液常年在血管里流动,会产生垃圾,如果饮食不合理,又没有及时清理垃圾,血液的流速就会加快,对血管壁的冲击力会加大,从而引发高血压病,脑梗,心梗等疾病。血管堵了,怎么办?需要疏通。血管堵塞、中医叫血瘀,西医叫自由基太多,预防学和营养学叫脂肪代谢的产物太多。自然界都是一物降一物的,纵观万物, 维生素就能解决这一切,其次是矿物质。 首先说维生素。维生素来自水果和疏菜。蔬菜要生吃最好,水果连皮一块吃。从中医讲,生吃可以泄肝火,从西医讲,可以补足维生素。另外有报导生吃长条茄子,茄子是吸油的,

中医养生保健学试题

中医养生保健学试题 请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填入答题卡中。 1、养身保健的根本目的是: A、延长生命 B、减少疾病 C、保持健康,养性延命 D、提高生活质量 E、预防疾病 2、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特征: A、协调明阳 B、整体动态 C、和谐适度 D、综合实用 E、适应广泛 3、下列哪项是社区养生调查资料的重点材料: A、居住情况 B、饮食习惯 C、社交活动形式 D、健康状况和社区环境状况 E、发病情况 4、社区健康评估性诊断应分清下列哪三级: A、家庭、个人、自然情况 B、社区、家庭、个人 C、社区、家庭、社会支持 D、家庭、个人、心理状况 E、社区、家庭、自然情况 5、下列哪项不是社区养生保健定期回访的内容: A、居民健康情况 B、社区养生保健需求变化 C、评价养身保健的利用度,成效,缺陷 D、评定社区养身保健服务的质量 E、改善社区人际关系 6、我国最早的食疗专著是: A、皇帝内经 B、饮食须知 C、山海经 D、汤液论 E、饮膳正要 7、中医养身学理论的本三原来自于: A、周易 B、皇帝内经 C、庄子 D、论语 E、道德经 8、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养身保健学的基本观念: A、生命观 B、运动观 C、权衡观 D、和谐观 E、健康观 9、“行持神以立,神须形以存”体现了中医养生保健中的哪项基本观念: A、寿夭观 B、生命观 C、和谐观 D、权衡观 E、健康观 10、中医的四维健康观的内容是: A、形体、心理、饮食、道德 B、形体、心理、社会、运动 C、心理、社会、饮食、道德 D、形体、饮食、运动、道德 E、形体、心理、道德、社会 11、下列哪项不是形体生理健康的特征: A、形体壮实 B、须发润泽 C、牙齿坚固 D、记忆良好 E、双耳聪明 12、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原则是: A、正气为本,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动静结合,协调阴阳,杂合以养,预防为主,知行并重 B、整体为主,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动静结合,协调阴阳,杂合以养,预防为主,知行并重 C、正气为本,天人相应,形神合一,修德怡神,审因施养,杂合以养,预防为主,知行并重 D、正气为本,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动静结合,审因施养,杂合以养,预防为主,知行并重 E、正气为本,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动静结合,审因施养,杂合以养,预防为主,辨证遣药 13、“正气为本”的养生原则包含下列哪项内容: A、护肾保精,调理脾肺,清静养神,顺应自然 B、护肾保精,调理脾肺,清静养神,慎避邪气

中医药养生保健小常识

中医药养生保健小常识 1、怎么看待“人”和“人的健康” 1)人: a.人是独立的、自主的、是自己的主人—也就是有人权—“我命在我,不属天地”(《宋?悟真篇》) b.人不是孤立的,是身心一体、与社会一体、与自然一体的—也就 是要和谐共处—“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鬼神合其吉凶”(《易传》) 2)人的健康: a.您是主人—要把健康当作一件事情,最重要的事情—“修之于身, 其德乃真”(《道德经》) b.您要尊重自己的身体,它是一种自然物,不是您随意想怎样就怎 样的,要在生活中调整身心,在社会中调整身心,在时令、地域环 境的变化中调整身心。 c.您应当尊重您的身心—它具有很好的调整机制,使您自身健康最大、最有效、也最恰当的“药物”—“人身自有一大药,只是世人不肯吃” 2、四季养生: 自然的万物,最重要的规律就是时间节律,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日之中,早起、午忙、暮收、夜卧。只有符合 规律,人体才能健康。 同样的,不健康也可以通过遵循时令节律来加以改善。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专门讲述如何遵循节气养生,认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讲究在时令的变化中“与 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对疾病也讲究“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实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 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 极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 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 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 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 《胀论三十五》“五脏更始,四时循序,五谷乃化” 3、饮食调补: 1)中医认为,“是药三分毒”,讲究没事少吃药,养生的根本之一是饮食调养。 中医把人可以食用的东西按照对人健康的长久好处和损害分层次,只好无害的是最基本的五谷, “五谷为食。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中医养生知识大全

中医养生知识大全 1 中医养生知识大全 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在我国流传发展了几千年,从最早的《黄帝内经》《神农草本》到《伤寒染病论》《脉经》《诸病源候论》,到公元14世纪明代著名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于1578年写成了世界名著《本草纲目》是早期最为完善的医学。 中医诊断主要靠四诊,即望,闻,问,切。望诊主要看形体,面相。闻诊主要听呼吸和讲话声音,嗅身体的气味;问诊,主要是询问病历史及近期的多种症状;切诊,即是切脉,南方人称“把脉”。把脉需要病人不吃早饭,静坐60分钟。方能准确,而且要相当深厚的中医相应地加强了其它三诊。而我们“好享受”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手诊,因此诊断地准确度高些。 内部脏腑阴阳失衡,因此治本需调理阴阳平衡。中医诊病首先要明辨阴阳,阴阳不辨,调病往往是南辕北辙。例如:肾虚分阳虚和阴虚。阳虚者滋阴,腰越来越痛,阴虚者补阳,腰越来越酸。通过望诊辨阴阳主要从四个方面看。 1、形体:阴虚形瘦,阳虚形胖。 2、舌象:阳虚舌质淡,舌形胖,苔白,苔厚;阴虚舌质红,

舌形瘦,苔少,苔薄。3、神情:阳虚气短,懒语,抑郁不欢;阴虚燥热不安。 4、寒热:阳虚怕冷,阴虚怕热;阳虚者出凉汗,阴虚者出热汗。 第一部分五脏与六腑的表里关系 中医通常用“脏腑”来总称人体的内脏。 五脏指:心、肝、脾、肺、肾(心外面有心包经)六腑指:小肠、大肠、胆、胃、膀胱、三焦。 脏腑共同配合,五脏为主帅,六腑为辅佐,才能共同完成人体的各种功能。由此出现了物种表里关系:肝与胆相表里,心与小肠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 一、肝与胆 肝与胆互为表里。“肝主藏血”,肝有储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故有“肝主血液”之说。肝气条达有升发疏泄的作用,可舒畅全身,令人精力旺盛又心平气和、神情怡然。(1)“肝开窍于目”,肝是眼睛的根,肝的精气充足,眼睛明亮、黑白清晰,炯炯有神,如果肝火上炎,可是双目肝赤、肝虚则会双目干涩,视物不清。 (2)“肝主筋,其华在爪”,肝的精气充足能养筋、筋壮肢体灵活自如,指甲丰满光洁、透明、呈粉色;肝虚则筋发硬,

中医养生疗法与家庭保健

---------------------------------------------------------------最新资料推荐------------------------------------------------------ 中医养生疗法与家庭保健 中医养生疗法及家庭保健作业报告专业学号姓名日期夏天养生看体质因人而异选方法中医认为,人的体质有寒热虚实之分,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随同季节变化,选择具有不同适合自己的养生办法,才是有益健康的养生之道。 夏季共有三个月,从立夏至立秋,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约在农历四月至六月间。 这一时期的养生法则《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作了如下论述: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变,万物华实。 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秋为謡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夏季的三个月,是自然界万物繁茂秀美的季节,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之气相交,植物开花结果,长势旺盛。 此时人们应夜晚睡眠,早早起身,不要讨厌日子长,使精神愉快,不要发怒,使精神之英华适应夏气以成其秀美,使气机宣畅通泄,精神外向,喜爱外界事物,这是适应夏季气候、保护养长之气的方法。 如果违逆了夏长之气,就会损伤心,到秋天就容易发生疟疾,这是提供给秋收之气的条件不足所造成的,而且到冬天还会再发重 1 / 9

病。 中医将人的体质大体分为气郁质、特禀质、痰湿质、阴虚质、阳虚质、湿热质、血瘀质、气虚型共八种类型。 下面分别讲一下八种不同体质类型的代表及其养生注意事项。 气郁质的典型代表是林妹妹: 特征表现: 体形偏瘦,多愁善感,不爱合群,常感到情绪低沉,无缘由地叹气,易失眠。 养生推荐: 玫瑰茶、柠檬茶、金橘茶。 用干玫瑰花泡水喝,有疏肝解郁、理气活血的作用。 金橘可以泡茶,也可以吃,同样能够理气。 柠檬茶则是能改善人的抑郁情绪,据说宋美龄早晚都喝柠檬茶,这是她的一个养生秘招。 此外,食物上可以多选择黄花菜、海带、山楂等具有行气解郁作用的食物,多参加群体活动。 特禀质的典型特征是易过敏: 特征表现: 常说的过敏体质,容易对药物食物、气味、花粉等过敏,常见病有麻疹、过敏性紫癜、过敏性咳嗽和哮喘等。 养生推荐: 灵芝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