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案例90分经验之谈

环评案例90分经验之谈
环评案例90分经验之谈

这里写下自己复习备考的经验,以后有时间详细分析一下12年的真题答案。

我觉得备考需要把握几个要点:一个是针对性的资料要准备充分,一个是对于整个考试的知识体系要把握,还有一个是要有可以和你一起讨论,水平差不多的考友,最后一个就是要有足够有效的复习时间保证。

备考的大致过程我认为是:

第一遍扫盲,了解整个考试的知识体系(对于本专业考研来说,这个过程可能比较简单,因为整个知识体系在大学和工作中已经了解很多);

第二遍重看的时候,结合做题目来看书,通过做题来理解知识点,强化对于知识体系的理解;

第三遍再看的时候,总结出重要的知识点并且以自己容易记住的方式去理解记忆,看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声和生态导则的时候,对于一些环评过程串起来记忆,如各种环境要素的评价工作等级判定(附件我总结的地表水判据总结),现状监测的特点,地表水的各种

预测数学模式的适合条件以及数学模型参数的意义和如何应用到计算题中,第一类污染物的

排放限值等;案例里面的生态类项目比如交通水利和采矿项目的不利影响特点,某些行业的

常规污染物和特征污染物。

前三科复习方法:

第一年复习的时候,总共三个月,前两个月主要围绕前三科,复习资料主要是:三本教材,800题,还有法律法规的原文汇编,各环境要素导则和重要行业的导则(生态导则、陆地石油天然气、水利水电、煤炭采选)和验收导则(生态、水利水电、石油天然气和公路)汇编,真题。

法律法规和导则我推荐看原文。我觉得法律法规这种东西,有时间看法律原文有助于理解整体法律框架和立法的思路,对于做题有所帮助。看大气水声生态导则原文,有助于理解

各个环境要素环境评价的思路和过程以及具体的评价技术要求,看行业导则和验收导则,有

助于了解行业环评的特点,对于看案例教材也是有所帮助的。尤其是固体废弃物标准的原文,最好看原文并且将各种废弃物的标准要求串起来理解,比如生活垃圾填埋场和危废填埋场的

原料进厂要求,防渗衬层的要求,填埋场的组成,排放要求,地下水监测布点的数量。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地下水监测井位是6 口,危废填埋场是四口,一般工业固体是三口。

真题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且我觉得环评考试有个特点,真题重复性还挺高的,所以近

五年的真题大家在考前还是需要反复看。

案例的复习方法:

案例复习资料:导则和方法教材,各环境要素导则和重要行业的导则和验收导则汇编,案例教材,彭飞翔的历年真题汇编。

11年案例没通过的原因,我觉得主要是以下三点:

1、只看博客,那时候主要看贾老师的博客,案例教材仅没怎么看,只看了一遍左右,

贾老师的博客主要是生态的,相对来说,我觉得答案逻辑性不强,可能在贾老师看来,这么

回答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对于工科学生来说,没有逻辑性的答案,很难记住并在考试中综合运用。那时候我太迷信博客了,以为博客就是圣经,只需要记住即可,并没有认真去分析题干,看到题目就想把能够想起来的博客答案往上套。

2、对往年真题推敲不够,虽然我很重视真题的收集,11年考试的时候我也收集了往年的真题,除了贾老师的生态以外,计算题的答案残缺不全,而且有的老师回答的答案回答的不是很好,和题干不一致甚至还有误导作用。我觉得真题不仅仅需要记住答案,还得结合题

干认真分析,回答该问题的得分点在哪里,多答浪费时间,少答缺少得分点,答错了思路不

对没分了。

3、考试时间分配不合理,第一次考试我时间分配不合理,刚发试卷的时候我看了一下

题目,感觉也不是很难,似乎平时也复习到了,于是我想字迹写的好看一点,先打草稿再写答案,于是做前三题的时候,我花了一个小时在打草稿,才发现时间过的太快了,于是赶紧

写前三题,以至于做到最后两题采矿和屠宰场的时候时间只有半小时,来不及了,回答的很

匆促,没时间去思考题干和题目的内容,一页的答题空间,聊聊几行字,我自己也觉得似乎

答案太简单,但是没时间思考了,只能赶快写完所有的题目答案,很可惜第一次考试败北了。

12年案例通过的原因,我觉得主要是以下四点:

1、反复看案例教材,今年再次复习案例的时候,因为只复习案例,所以对于法律法规

几乎没看,对案例教材反复看,看了不下三四遍,对于我这种没有做过环评的人来说,对于各种行业的环评思路以及环评要点是很难从实践中去把握的,只能通过案例教材的知识体系

去理解环评的思路,通过专家点评来理解考试中答题应该重视哪些方面;通过看案例教材,我深刻的理解了生态案例的主要三个类型:交通类,水利类和采矿的环评特点、现状调查的

要求、工程分析的特点、各种不利影响、减缓不利影响应该采取的工程措施和生态措施。尤其是不利影响和减缓措施,案例教材讲的非常透彻。因此强烈推荐大家认真揣摩教材的知识体系。

2、反复看行业导则原文,尤其是道路交通、采矿、石油天然气和水利水电行业的导则

和验收导则,通过看这些行业导则,进一步理解了各种行业的环评特点,尤其是各行业的现状调查、工程分析、不利影响和减缓措施。

3、反复揣摩真题题干以及真题的回答思路,这次考试我认真的看了彭飞翔的往年真题

汇编(因为他的汇编中直接引用了贾老师的生态部分,不知道是否经过授权),所以贾老师的博客我就没有再看了。他的回答相对来说更有逻辑性,有助于系统理解记忆,真题汇编我

看了很多遍,并且和一些考友一起讨论,有一段时间,我和妞妞、小仙女和青墨是每晚七点

半开始一起用语音群聊的方式讨论真题的答案,一年一年来,虽然有时候因为群聊的方式比

较浪费时间,但是群聊的话,也可以开阔思路,尤其是有些答案感觉有点疑问,不是很结合

题干,有点格式化的回答,通过讨论,大家都有所启发,总结出来的答案可能比彭飞翔老师

的答案候更加结合题干,更有针对性。

此外,这次考试前网上流传的环保部出来的10年的三个题目的真题评分答案,对我非常有启发,这个真题评分的答案更加强调了结合题干回答问题的重要性。

考前一个月左右,几乎两三天就把05-11年的真题过一遍,一个星期过两遍,开始是按

照年份来复习,从05年到11年开始看,然后是逆着年份来复习,从11年回顾到05年,最

后是按照各个行业来进行复习,先看生态型的历年的水利水电、采矿、道路交通,再看污染

性的化工、冶金、建材火电和社会区域的类型。今年的案例考试中,记得有人总结过,往年的真题在今年的真题中重复出现了十几小问,这些小问我几乎毫不犹豫的写下了答案。

4、考试时间分配合理,字迹清楚,答案有条理,这次考试我在时间分配上也比较合理,没有在纸上打草稿,先在心理打个草稿,然后就写出来,虽然不是每个人的字写的都是那么美观漂亮,但是写的时候字迹一定要清楚,内容要有条理,按照1234来罗列答案,比如是第一问,问大气监测方案,我根据监测因子,监测制度,监测频次和时间要求列出来,条理

清洗。整个考试大概半个小时左右回答一道题,每道题目都有思考时间。

1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生态类项目总体思路

1、确定验收范围

2、选择验收监测标准

3、验收监测布点原则及点位布置

4、分析调查重点

5、公众参与

6、结论分析、制定整改方案

7、正确填报“三同时”竣工验收登记表

1.1 确定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范围(法律法规P54)(注意范围的两层含义,一是工程的组成范

围,二是项目的地域范围)

1、与项目有关的环保设施(工程、设备、装置、监测手段、生态保护设施)

2、与项目有关的环保措施(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中有关项目设计的规定)

3、审批部门的审批意见和行业主管部门的预审意见是关注的重点

4、环评文件和设计文件的要求

1.2 选择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标准(技术方法P263)

1、国家、地方环保部门对项目环评批复的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

2、地方环保部门的总量控制指标

3、初步设计确定的环保设施设计标准

4、若原来没有批复标准和设计标准的,按现行标准执行。

5、监测方法标准选择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中推荐的标准

1.3 验收监测布点原则及点位布设(技术方法P275-278)布点原则:以最少的频次取得最有代表性的数据,如实反映项目排放浓度和总量。布点方法:参见相关技术规范。(注:以下方法也适用于工业类项目)

(1)废气:

?有组织排放:布设于各处理设施各处理单元的进出口烟道、废气排放烟道

?无组织排放:S02、NOx、颗粒物、氟化物的监控点高在源下风向2~50米范围内的浓度

最高点,参照点设在上风向2~50米范围内。其余污染物监控点高在单位周界外10米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监控点最多4 个,对照点1 个。

(2)废水

?处理设施单元的进、出口,第一类污染物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生产性污水、生

活污水、清净下水外排口;雨水排口。

(3)噪声

?厂界噪声:法定边界布设多个测点,包括距敏感建筑物较近及受被测声源影响较大的位置。厂界外1 米,高1.2 米,距任一反射面不小于1 米,厂界有围墙要高于围墙。同时设点测背景噪声。?高速公路噪声:在公路两侧距路肩小于或等于200米范围内选取至少5个有代表性的噪声敏感区域,垂直于公路方向距路肩20、40、80、160设点进行噪声衰减测量。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在机场周围受飞机通过影响的所有噪声敏感点设监测点,选在户外平坦开阔地方

?振动:测点置于建筑物室外0.5米以内

?电磁辐射:

?固体废物:固废的检查(来源、判定、鉴别种类、产生量、处置方式);固废的鉴别监测

(对

照名录和标准鉴别性质)

1.4 分析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重点(技术方法P268)

1、审批部门的审批意见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审查意见做为关注重点

2、环评报告确定的评价重点

3、工程自身特点确定的调查重点(表14-1)

4、受工程影响的环境特点确定的重点

1.5 竣工验收结论分析及制定整改方案(技术方法P268)

调查结论要分别简述各专题的主要调查结果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验收建议是在环境影响调查工作的基

础上结合各专题调查结论和验收意见,综合判断建设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是否符合竣工验收条件。当建设项目同时满足以下5个方面时,应明确建议政府环保部门通过工程竣工环保验收

?不存在重大的环境影响问题

?环评及批复所提环保措施得到了落实

?有关环保设施已建成并投入正常使用

?防护工程本身符合设计、施工和使用要求

?目前遗留的环境影响问题能得到有效处理解决

当建设项目不完全满足以上五条要求时,应提出整改建议,限期达到要求,限期仍达不到的则按法律程序由环保主管部门下达停产通知书。

1.6正确填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竣工验收登记表应由业主填写,通常由调查单位协助。

2 建设项目环评-- 生态类项目

2.1法律法规、相关政策的运用

1、生态类项目案例应特别注意与生态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在涉及到生态敏感区

2、在环评中应列出评价所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列出的同时应注意颁布时间,不要用已废

止的法规,平时应注意法规颁布情况。(评价单位资质业务范围)

2.2项目分析

1、生态类项目工程分析技术要点

技术要点主要内容

组成完全主体、辅助、公用、配套、储运(大临)、办公生活

重点明确重点工程项目(位置、规模、环境背景) 全过程分析选址选线、设计方案、建设期、运营期、退役期施工方式采用技术、施工时序

营运方式调度方式、运营期限、环境影响

污染源分析污染因子、产污环节、源强、排放方式、纳污环境

2、工程概况:包括名称、位置、目标等,可用工程特性表表述(注意不可漏掉与环境影响有关的项目,如下泄流量、移民方案等)

生态类项目工程分析一般应考虑:

(1)施工:场地布置、料场、渣场、交通运输、机械设备运行、施工人员活动

(2)占地和淹没:范围、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生物量变化等

(3)工程存在与运行:生态破碎与阻隔、水资源分布与改变、水文情势变化、建筑物阻隔等

(4)移民安置:安置方式、专业项目设施改建、城镇迁建等

3、替代方案就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做同等深度的比选。

2.3 现状调查与评价

1、现状调查

(1)基本要求:根据工程特性和影响地区的环境特点结合各单项环评的工作等级

(2)调查方法:资料法、现场调查、遥感

(3)调查范围:为工程影响范围,各环境要素的调查范围应根据受影响区域的环境特点结合评价等级确定

(4)调查内容:自然、社会环境,及各要素(气水声)

2、现状评价

(1)应根据相关标准对各要素评价,分析主要环境问题

(2)生态现状评价一般需阐明生态系统类型、基本结构和特点

3、敏感区、敏感点与保护目标(见技术方法相关章节)

2.4 环评基本方案的确定(大纲)

1、识别与筛选评价因子影响主体:全面性、全过程影响受体:类型与组成、特点与状态、敏感问题、资源问题效应:性质(正负、可逆、累积)、程度(强度、长短)范围(直接间接)、可能性

2、判别主要因素及问题

核查表法、矩阵法(环境要素、工程要素列表)

3、选择评价标准功能区决定标准

4、确定评价等级和范围由环境影响产生范围生态系统整体性要求、相关关系及地理或水文等环境界域环境影响决定等级

5、确定评价重点根据工程分析、影响因素识别的结果确定

2.5 环境影响预测生态类项目的预测方法:类比法、生态机理分析法、图解法、图形设置法、专业判断法、景观生态分析、数学模型法、物理模型法等,能定量的尽量定量。

2.6环境保护措施和分析生态类项目制定环保措施的原则:预防为主、最小化、减量化、补偿重

建。在预测分析后,针对工程不利影响的对象、范围、时段、程度,根据环保目标要求,提出预防、减免、恢复、补偿、管理、监测等对策措施。工程设计本身也有一些具体的环保作用和功能,对这些措施应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可性和预防效果分析。

生态保护措施基本原则要求

(1) 体现法规严肃性(不可随意调整保护区)

(2)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战略

(3)体现产业政策、环保政策、资源政策

(4)满足服务对象要求:建设者、设计者、管理者

(5)符合生态科学原理(可行、有效)

(6)全过程评价与管理

(7)针对性:重点目标、因地制宜、措施到位

(8)可行性:技术可行、经济可行、管理可达减少生态影响的工程措施(见技术方法) 设计施工管理

制定监督管理计划包括环境管理计划、环境监测计划、施工期监理计划(范围、内容、方式、制度) 2.7结论分析

1、工程开发内容

2、现状

3、预测

4、措施

5、可行性

6、填表:建设项目审批登记表

3 建设项目环评工业类项目

3.1法律法规、相关政策的应用

1、结合项目相关的环境要素、排污特征、周围环境功能等分析要执行的法律法规,将此列为评价依据;在编写中注意重视项目的符合性,不得违反。与项目无关的可不作为依据。必须客观公正。

2、根据项目内容分析其对有关环保及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如总量控制、清洁生产、达标排放、行业准入条件等,针对项目及环境情况,将规定及产业政策列为依据,并始终执行。

3、对技改、扩建项目的环评,执行总量控制、清洁生产、达标排放、以新带老、增产不增污等环境保护相关规定,对新建项目按地区执行“排污总量控制”的环保规定。

1、通过实例列出该项目应执行的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或者给出一些法律法规可以判断出应选哪些

2、以新带老、总量控制(老企业按原指标,新企业由地

方环保部门定总量调控计划)

3、项目评价要执行的国家、地方、行业政策

3.2项目分析

1、生产工艺

(1)根据设计文件对项目各工序(分厂、车间、工段、设备装置等)的生产工艺进行描述说

明,并绘出生产工艺流程图。

(2)产污环节:在分析工艺流程的同时,对各生产工序的产污环节、所排污染物用图的形式说明。(3)源强计算:采用实测、手册参数、类比和物料平衡法计算,具体选用何法取决于源强结果的准确性和实用性。评价中产生的所有污染源其源强都要逐一进行计算或核算,对设备噪声源强可实测或类比,然后列出源强表,各源在计算核算基础上列表汇总。

工艺分析要点:根据工艺流程分析各产污环节,计算各源强(点、面、正常、非正常)叙述分析主要污控措施及效果;列出污染物排放量及三本帐

2、清洁生产水平分析根据生产工艺、装备水平使用清洁能源情况、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产污指标、废物综合利用指标、结合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已发布的)、行业统计分析结果,以及国内外类似企业先进指标等进行比较分析。

清洁生产的量化比较,不同行业按实际情况进行,已发布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的按标准分析对照,没发布的,则按行业指标进行分析比较。

3、工业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要求和要点

1)名称、地点、建设性质

2)内容、规模、方案

3)原辅料、燃料消耗、落实污染物去向

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先进性的体现)

5)占地及绿化

6)工作制度、劳动定员(计算年源强用)

7)投资、进度(确定环保投资,施工期影响)

8)生产系统物料平衡

9)主要污染源及污染控制措施(名称、产生量、净化率、削减量、排放方式)

4、分析规划方案

即项目总体设计方案分析。主要从环保角度出发,对项目设计的多个生产工艺方案、总图布置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对不同时期建设规模进行合理性分析。确定选址、总图布置的合理性。1.能绘制工艺流程图,排污结点图。

2.给出有关参数的条件下能正确计算出源强。3.会进行清洁生产分析。

4.掌握工程分析的基本要求和要点。

5.能列出污染物排放量及“三本帐”。6.会有关物料平衡的计算。

7.会从环保角度合理判断分析项目规划方案。

3.3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方案的确定

1、识别环境因素与筛选因子

根据排污种类、结合拟建厂址地区环境要素,识别项目对环境产生污染影响的环境要素,采用矩阵表并按施工期、生产期、服务期满(渣场、垃圾填埋、核设施等)分别进行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社会)的识别,在识别环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项目特点,将评价因子列出清单,筛选出评价因子(特征因子、关心因子等)。

2、判断主要环境问题

根据工程(如排放量大、特殊因子)结合环境敏感性和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判断项目建设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主要环境问题。

3、选择评价标准包括质量标准、排放标准、毒性鉴别标准等根据地方功能区划及环保局的批复,结合项目排污,确定采用标准和级别。若未划定功能区划则依据质量状况提出建议标准,待环保局批

准后按批准意见执行。

4、确定评价等级和范围根据排污量按照导则要求确定工作等级和范围。

5、确定评价重点

根据排污特征、厂址区域环境现状敏感性,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所需解决的问题确定评价重点。

6、设置评价专题根据排污特征、要素敏感性、结合有关影响评价要求,设置相关的影响预测评价专题。1.给出实例做环境因素、因子的筛选识别。

2.能判断项目的主要环境因素及环境问题。3.能判断项目应使用的评价标准。

4.能确定评价等级及范围。

3.4 现状调查与评价

1、制定现状监测方案

1)导则的要求

2)评价等级、功能区划的要求

3)项目排污种类及地区环境因子的敏感性,以此确定各监测点的监测因子

4)建厂地区自然条件(污染气象、海潮、河流季节、植物生长)及监测条件

2、评价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监测结果,依据标准,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评价

3、确定环境敏感区域、敏感点、环保目标通常根据项目厂址地区环境特征、所排污染物、确定项目环评的敏感区域、敏感点和保护目标,并列图表说明,表上应说明方位、距离、环境功能。

4、容量分析

根据某要素的监测结果和该环境要素的环境功能标准值进行比较分析,按单因子评价方法确定,大于则无容量。

1.能根据实例制定监测方案。2.能利用监测值、标准值判断现状质量。

3.能根据实例找出敏感点、保护目标。4.能针对项目设置评价专题。

3.5 环境影响预测

1、选择模式

2、确定参数

3、预测和评价(含非正常工况):正常、非正常工况产生的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对预测结果加以评价,主要说明影响范围和程度。

1、会针对实例判断或选择模式。

2、会通过监测值、预测值判断环境影响(包括非正常工况)。

3.6 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1、分析环保措施技术经济可行性和预期效果针对环保措施分析技术成熟性、运行可靠性、控制效果稳定性进行分析,对采用的措施,根据目前国内外通常采用的措施以及先进技术,从技术上、经济上对措施的可行性、合理性、

先进性进行分析,并分析其预测效果。

2、分析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对项目投产后各大气污染物按执行标准进行排放浓度速率双达标。水污染源按执行标准进行排放浓度达标排放分析。超标的要提出修改控制措施。

3、分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情况总量控制指标必须建议在达标排放基础上。新建项目依据地方排污

总量调控计划安排总

量;现有企业依据现有排放总量指标及地方环保局的要求根据评价核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对比分析投产后总量控制的可达性及效果。

4、制定环境监督管理计划根据项目规模、排污特征、环境特征,提出监测管理计划要求,即:建立管理机构、职责、计划;某些大型项目要求建监测机构,确定职责、仪器配置计划。

1.掌握环保措施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从哪几方面进行。

2.达标判断及分析。3.总量控制的原则及措施。

4.会判断环境监督计划的合理性、完整性。

3.7结论分析

1、建设项目规模、选址、布局、选线的优化分析规模是否合适:是否符合产业政策、排污量能否满足当地容量

厂址选择是否合理:生活区与生产区的相对位置合理性、厂界外敏感点是否得到合理避让、减轻某些污染物对厂界外敏感点的影响;工艺路线是否顺畅、生产物流能否顺畅节约能耗,降低排污量

2、规划方案优化分析说明规划方案分析,提出优化方案设计的评价结论。

3、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论的正确得出与结论正确性的判别通过各专题分析评价,综合分析预测、评价的正确结论;并通过综合分析确保各条结论的正确性;评价结论不能与报告书中相关内容说明发生矛盾和偏差,以及某些结论的绝对化。

4、正确填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填写内容要全,填写数据要准确,数据单位不能有误

通常结论有以下6 项内容

产业政策符合性

厂址选择可行性

达标排放分析

总量控制效果

清洁生产水平

环境质量状况

1.对评价结论要正确判断。2.了解结论应说明的问题。

3.正确填报建设项目审批登记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