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性期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性期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性期的护理

急性心梗的护理查房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查房 【定义】 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又叫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临床表现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损伤标记酶的升高以及心肌急性损伤与坏死的心电图进行性演变。按病变发展过程,心肌梗塞可分为急性心肌梗塞与陈旧性心肌梗塞。 【病因】 灌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并发粥样斑块破裂、出血、血管腔内血栓形成,动脉内膜下出血或动脉持续性痉挛,使管腔迅速发生持久而完全的闭塞时,如该动脉与其他冠状动脉间侧支循环原先为充分建立,即可导致该动脉所供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缺血。1h以上即可致心肌坏死,在粥样硬化的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的基础上,发生心排血量骤降(出血、休克或严重那个的心律失常)或左心室负荷剧增(重体力活动、情绪过分激动、血压剧升或用力大便时)也可使心肌严重持久缺血,引起心肌坏死、饱餐(特别是进食多量脂肪时)血脂升高,血液粘稠度增高,引起局部血流缓慢,血小板易于聚集而致血栓形成,睡眠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使冠状动脉痉挛,都可加重心肌缺血而致坏死,心肌梗死即可发生于频发心绞痛的病人,也可发生在原来并无症状者中。 【临床表现】 (一)先兆/前驱症状 约1/3病人突然发病,无先兆症状。2/3病人发病前数日至数周可有胸部不适、活动时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其中以初发型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恶化最为严重。 (二)主要表现 1.疼痛:最常见,也是最先出现的症状,性质可与过去曾发作的心绞痛相似,但程度较前者严重,难以忍受,大汗,有濒死感;疼痛持续时间长,一般>30分钟;休息或口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少数不典型者可表现为上腹痛,易误认为急腹症;部分病人疼痛可放射至下颌、咽部、牙龈、颈部,常被误诊为相应的其他疾病。 2.全身症状:可有发热,T38°C左右,持续约1周,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一般在发病24~48小时出现,为坏死物质吸收所致。 3.胃肠道症状:上腹痛可以是首发症状和主要症状,也可以是放射痛的表现;伴有恶心、呕吐等;多见于下壁心肌梗死,一般认为是坏死心肌对迷走神经的刺激。 4.心律失常:可以有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频繁发作,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常见,室性期前收缩最普遍,室扑/室颤最致命。心肌梗死后在24小时内发生心律失常最多见和最为严重,是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个案

案例:对一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一、典型案例 患者,女性,53岁,因“反复心前区闷痛3年余,加重伴气促、冷汗2小时”于2010年8月29日10:20入院,急诊以“急性心肌梗死”收住住院。 3年前患者因劳累后出现心前区压榨样痛,并放射至左肩部疼痛,持续约几分钟,经休息而缓解,后在家人的劝说下到当地医院做心电图(ECG)提示“冠脉供血不足”,予以扩冠治疗。以后又多次于劳累过度或情绪激动后出现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均经扩冠治疗而缓解。患者于2小时无明显诱因前出现乏力、胸闷、胸痛、气急、冷汗、颈部发紧、伴有恶心、呕吐数次,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急赴“当地医院”就诊,急诊以“急性心肌梗死”收入住院。 既往患糖尿病5年,高血压病3年,高脂血症2年,均规律服用药物控制于正常范围内。无冠心病家族史。 查体:体温36.8℃,脉搏92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80/50mmHg。神志清合作,扶入病房,体型稍胖,头颅五官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灵敏,颈软,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不大,心率92次/min,心音低钝,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未扪及肿大,双下肢无水肿。 心电图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宽而深的Q波,T波倒置。 化验室结果示:WBC计数6.2×109/L,中性粒细胞70%;红细胞沉降率增快;CK-MB升高,AST起病后10小时升高,5天后下降至正常。 入院诊断: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心功能Ⅳ级 2、原发性高血压 3、糖尿病

4、高脂血症 二、治疗要点 入院后立即置于ICU病房行心电监护抢救,吸氧2—3天,止痛、溶栓抗凝、扩冠、补充血容量、极化液等治疗,1周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情绪稳定,能下床轻微活动,无气急胸闷,胸痛缓解。 三、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饮食护理宜给低盐、低热、低脂、高维生素、适量蛋白易消化清淡的饮食,少吃多餐,最初2~3天流质饮食为主,以后根据病情逐步过渡到低脂、低胆固醇清淡半流饮食或软食。为了利于病人饮食每天进行两次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以增进病人的食欲。 2、活动与休息发病后1~3天应绝对卧床休息,尤其是最初的24小时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探视,进食、排便、洗漱、翻身等活动由护士协助完成,并保持情绪稳定,其目的是减少心肌耗氧量,防止病情加重。对于有并发症者,应适当延长卧床休息时间。卧床期间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进行被动或主动的肢体功能训练。若病情稳定无并发症,24h后可允许病人坐床边椅,协助患者进餐、洗漱,在患者活动耐力范围内,鼓励患者参与部分自理活动。第5~7天后可室内行走、室外走廊散步。 患者活动必须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与监测下进行,以不引起任何不适为宜。若活动时心率比安静时心率增加20~30次/分钟或15~20次/分钟(服用β受体阻滞剂后),血压降低10~15mmHg以上或血压异常增高,心电图上表现出心律失常或ST段移动,患者主诉乏力、头晕、呼吸困难、恶心、心前区疼痛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 3、氧疗护理遵医嘱给予2~4L/min持续或间断的鼻导管吸氧。氧疗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心绞痛,减少心律失常,减轻心脏负担,保证心脏及重要器官的氧要求,控制心梗范围。 4、保持大便通畅由于患者病情危重,需绝对卧床休息,而患者年老体弱,胃肠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常规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常规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床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坏死标记物增高、心电图进行性改变,部分病人可有发热;同时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于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观察要点】 1、疼痛:为早期出现的最突出的症状。多发生于清晨安静时,诱因多 不明显,疼痛性质和部位与心绞痛相似,但程度较重,常呈难以忍受的压榨、窒息或灼烧样疼痛,伴有大汗、烦躁不安、恐惧及濒死感,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小时或数天,口服硝酸甘油不缓解。部分病人疼痛可向上腹部、下颌、颈部、背部放射。少数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可无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2、全身症状:疼痛后24—48小时可出现发热,体温升高至38℃左右, 可持续3—7天。伴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因坏死物被吸收引起。 3、胃肠道症状:疼痛剧烈时常伴恶心、呕吐、上腹胀痛和肠胀气,严 重者可发生呃逆。与坏死心肌刺激迷走神经以及心排血量下降组织、器官灌注不足有关。 4、心律失常:多在发病1—2天内,24小时内最常见。室性心律失常最 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频发的、成对出现的、多源性或呈R onT 现象的室性期前收缩以及阵发室性心动过速为心室颤动的先兆。心

室颤动是心肌梗死病人24小时内死亡的主要原因。下壁梗死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 5、低血压和休克:疼痛中常见血压下降不一定是休克,而是低血压。 但疼痛缓解而病人收缩压仍低于80mmHg伴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烦躁不安、尿量减少、反应迟钝,甚至晕厥为心源性休克。为大面积心肌坏死,心肌收缩无力,心排血量骤减所致。休克多在起病数小时内至一周发生,发生率为20%左右。 6、心力衰竭:主要为急性左心衰竭,为梗死后心肌收缩力减弱或不协 调所致。病人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烦躁、发绀等,重者出现肺水肿,随后发生颈静脉怒张、肝大、水肿等右心衰竭的体征。右心室心肌梗死者可一开始即出现右心衰竭的表现,伴血压下降。 【护理措施】 1、休息与饮食发病12小时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限 制探视,并告知家属休息可以降低心肌耗氧量和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有利于缓解疼痛,以取得合作。保证充足的睡眠;低脂、低胆固醇、易消化饮食,避免饱餐;肥胖病人限制热量摄入,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克服焦虑情绪,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 2、吸氧持续鼻导管吸氧2—5L/min,以增加心肌氧的供应。 3、心理护理监护病房的医护人员向病人讲述会严密监测病人的 病情变化,并及时得到治疗,以缓解病人的恐惧心理。向病人讲述疾病的过程及配合要点,说明不良情绪会增加心肌耗氧量而不利于病情控制。医护人员工作应紧张有序,避免忙乱给病人带来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监护仪报警声应尽量调低,以免加重病人负担。烦躁不安者可肌注地西泮使病人镇静。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急性心机梗死具有意外性、积累性,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种重大疾病[1],往往由于长时间同时又比较严重的心机缺血而造成心肌某些部位急速坏死。一般的表现是伴随胸闷胸痛、体内循环功能不畅,心电图反映出的心肌损坏、缺血等明显症状。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了21世纪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而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危险性最大,夺取人生命最多的一种疾病[2]。那么,面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我们该如何急救和护理呢? 1 急救 通过早期诊断、急诊血运重建、早期气管插管辅助通气、联合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进行循环支持等技术成功挽救了患者生命[3]。 2 护理措施 2.1 一般护理 2.1.1 对于此类患者,因病情特殊、危害性大,因此保证及时救治和病情跟踪是十分必要的。

同时应该给患者提供较为安静的环境,不能将病人安排在吵闹、拥挤的地方,容易引起患者心情烦躁,心率波动较大。最好保证他们可以卧床疗养,在护理治疗期间杜绝探视,对于行动不便者应有专业护理人员负责患者的饮食起居,对于情况特别严重者,护理人员应承担一切患者起身、大小便等活动。同时,缓解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情绪,使患者放松心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4]。 2.1.2 保护大便通畅 大便用力可引起病情突变而出现并发症,甚至可导致心脏破裂,除劝告患者不宜屏气用力外,还应该多食用杂粮、水果以及易消化等食品,促进肠胃排泄,一定切忌辛辣食物,保证治疗期间排便通顺,每天饮用适量蜂蜜具有良好的效果。 2.1.3 保证充足的睡眠 保证每日睡眠 6~8h,对于急性期的患者,应保持室内安静,护士动作要轻柔,语言温和,避免患者情绪激动,晚餐不宜过饱,必要时遵医嘱服用镇静、安神药。 2.2 心理护理 2.2.1 患者一般情况下,对于疾病并不了解,容易产生焦躁不安、自暴自弃等行为,甚至具有恐惧、轻生等心理。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诊断: 1 疼痛:与心肌缺血缺氧坏死有关 2部分自理能力缺陷:与疼痛不适,心律失常及需要卧床休息有关 3活动无耐力:与氧的供需失调有关 4有便秘的危险:与进食少,活动少,不习惯床上排便有关 5恐惧:与剧烈疼痛导致濒死感有关 6气体交换受损:与急性左心衰有关 7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出血 措施: 1一般护理: ①休息与活动,②饮食指导,③保持大便通畅 2病情观察:心电图,血压,呼吸,神志,出入量,末梢循环,血流动力学监测 3疼痛护理:应用吗啡——注意呼吸功能的抑制,观察血压,脉搏。 给予吸氧——根据血氧饱和度监测调整氧流量 . 4溶栓治疗的护理: 询问病人有无活动性出血,消化性溃疡,脑血管病,近期手术,外伤史,检查血小 板,出凝血时间,血型。 5心理护理: 向患者解释不良情绪对疾病的负面影响,及时了解病人的需要,及时解决病人的问题。 6康复护理:①住院期间:指导病人卧床休息,进行低强度体力活动。实施健康教育。②恢复期:鼓励病人逐渐增加活动量。③维持期:坚持适当的体 育锻炼进一步保持体力,心功能。 7健康指导: ①运动指导,病人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运动,避免因为运动引起过度疲劳。 ②生活指导:应合理膳食,防止过饱,应戒烟限酒,保持理想体重,并根据天气 的变化适量增减衣服,防止感冒。 ③ 避免危险因素,积极治疗梗死后心绞痛,高血压等疾病,控制危险因素,保持 情绪稳定,避免寒冷,保持大便通畅,防止排便用力。 ④ 用药指导坚持每天按时服药,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定期复查。 ⑤ 心肌梗死发作时自救。 a)立刻就地休息,保持靠坐姿势,心情放松,并保证环境安静而温和。 b)积极与急救站联系,呼叫急救车将病人送往医院,切忌搀扶病人步行。 c)如果有条件的话应立刻吸入吸氧。 d)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连续多次服用,并可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 丸等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 e)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常规(建议收藏)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常规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床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坏死标记物增高、心电图进行性改变,部分病人可有发热;同时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于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观察要点】 1、疼痛:为早期出现的最突出的症状。多发生于清晨安静时,诱因多不 明显,疼痛性质和部位与心绞痛相似,但程度较重,常呈难以忍受的压榨、窒息或灼烧样疼痛,伴有大汗、烦躁不安、恐惧及濒死感,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小时或数天,口服硝酸甘油不缓解。部分病人疼痛可向上腹部、下颌、颈部、背部放射。少数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可无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文档交流 2、全身症状:疼痛后24—48小时可出现发热,体温升高至38℃左右, 可持续3—7天。伴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因坏死物被吸收引起...。。.。文档交流 3、胃肠道症状:疼痛剧烈时常伴恶心、呕吐、上腹胀痛和肠胀气,严 重者可发生呃逆。与坏死心肌刺激迷走神经以及心排血量下降组织、器官灌注不足有关.。...。。文档交流 4、心律失常:多在发病1-2天内,24小时内最常见。室性心律失常最

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频发的、成对出现的、多源性或呈R onT 现象的室性期前收缩以及阵发室性心动过速为心室颤动的先兆。心室颤动是心肌梗死病人24小时内死亡的主要原因.下壁梗死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文档交流 5、低血压和休克:疼痛中常见血压下降不一定是休克,而是低血压。 但疼痛缓解而病人收缩压仍低于80mmHg伴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烦躁不安、尿量减少、反应迟钝,甚至晕厥为心源性休克。为大面积心肌坏死,心肌收缩无力,心排血量骤减所致。休克多在起病数小时内至一周发生,发生率为20%左右。.。.。.. 文档交流 6、心力衰竭:主要为急性左心衰竭,为梗死后心肌收缩力减弱或不协 调所致。病人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烦躁、发绀等,重者出现肺水肿,随后发生颈静脉怒张、肝大、水肿等右心衰竭的体征。右心室心肌梗死者可一开始即出现右心衰竭的表现,伴血压下降..。.。.. 文档交流 【护理措施】 1、休息与饮食发病12小时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限制 探视,并告知家属休息可以降低心肌耗氧量和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有利于缓解疼痛,以取得合作。保证充足的睡眠;低脂、低胆固醇、易消化饮食,避免饱餐;肥胖病人限制热量摄入,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克服焦虑情绪,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 文档交流 2、吸氧持续鼻导管吸氧2-5L/min,以增加心肌氧的供应。

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

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床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坏死标记物增高、心电图进行性改变,部分病人可有发热;同时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当病人的一支或多支冠状动脉管腔狭窄超过75%,一旦狭窄部血管粥样斑块增大、破溃、出血,局部血栓形成、栓塞或出现血管持续痉挛,使管腔完全闭塞,而侧支循环未完全建立;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达1小时以上,即可发生心肌梗死。诱因包括: ①交感神经活动增加,机体应激反应性增强使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冠脉张力增高; ②休克、脱水、大量出血、外科手术或严重心率失常导致心排血量下降,冠脉血流量锐减; ③饱餐特别是进食高脂肪餐后血脂增高,血液粘稠度增高; ④重体力活动、情绪过分激动或血压剧升等使心肌耗氧量剧增。梗死部位的心肌在冠状动脉闭塞后20-30分钟既有坏死,1-2小时大部分心肌呈凝固性坏死,一般需要经过6小时才出现明显的组织学改变。心肌梗死的瘢痕愈合约6-8周,即成为陈旧性心肌梗死。 (二)临床表现 与心肌梗死部位、面积大小、侧支循环情况密切相关。 1.先兆症状约有51%-81.2%的病人在起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特别是新发生心绞痛及原有心绞痛加重较为突出,表现为发作较以往频繁,程度较前剧烈、持续时间较久,硝酸甘油疗效较差,诱发因素不明显。心电图呈现明显缺血性改变即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表现。及时住院处理,可使部分病人避免发生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护理计划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计划 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所致心肌坏死。主要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烈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大汗、烦燥不安等,含服硝酸甘油无效,严重者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常见的护理问题有:(1)疼痛;(2)恐惧;(3)焦虑;(4)自理缺陷;(5)活动无耐力;(6)便秘;(7)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脏骤停。 一、疼痛 [相关因素] 心肌缺血、缺氧。 [护理目标] 1、病人主诉疼痛次数减少,程度减轻。 2、能识别引起疼痛的因素。 3、能够运用有效的方法减轻或缓解疼痛。 [护理措施] 1、遵医嘱给予镇痛处理。 2、向病人解释引起疼痛的原因,指导病人避免心绞痛的诱发因素。 3、密切观察有心律失常、病人面色、心率、呼吸及血压变化,并记录。 4、指导病人采用放松技术,如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 [重点评价] 病人疼痛缓解的程度。 二、恐惧 [相关因素] 1、胸闷不适、胸痛、濒死感。 2、因病房病友病重或死亡。 3、病室环境陌生/监护、抢救设备。 [护理目标] 1、病人能说出恐惧感觉。

2、安全感和舒适感增加。 3、能采取应对方法。 [护理措施] 1、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对病人的恐惧表示理解。 2、尽快地使病人熟悉环境并介绍监护系统等医疗设备。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3、抢救危重病人时用屏风遮挡,减少不良刺激。 4、护理工作中应从容、镇定,避免紧张、忙乱。 5、及时解除病人的痛苦,以增强其安全感和舒适感。 6、关心病人,经常给予病人减轻恐惧状态的语言性和非语言性安慰,如握住病人的手等。 [重点评价] 病人的安全感和舒适感。 三、焦虑 [相关因素] 1、身体和心理上的异常感觉。 2、环境和日常生活发生改变。 3、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 [护理目标] 1、病人能描述焦虑的症状。 2、能运用有效的应对机制减轻焦虑程度或控制焦虑。 [护理措施] 1、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消除心理紧张和顾虑,使能积极配合治疗和得到充分休息。 2、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环境,促进病人对治疗护理的信赖: 3、及时缓解病人疼痛,提供表达情感的机会,消除不良刺激,避免与其他有焦虑的病人或家属接触。指导病人作缓慢深呼吸。创造轻松和谐的气氛,保持良好心镜。 [重点评价]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常规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常规 1 、按危重症护理常规进行护理,遵守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 2、除颤器、抢救车预先放置床旁;立即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解除焦虑,必要时给与镇静剂。 3、立即给氧气吸入3-5L/min,24h持续吸入。 4、立即给与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神志、血压、心率、心律、呼吸变化。 5、立即建立留置针静脉通路并同时抽血送检。 6、遵嘱给与扩冠、抗凝、镇痛、镇静、溶栓等药物治疗,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必要时做好急症冠脉介入前准备工作。 7、密切观察神志、生命体征变化及尿量情况,观察皮肤粘膜牙龈及尿便颜色有无出血倾向。 8、及早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1)心律失常(1室颤的立即电除颤;(2快速室速的遵嘱应用利多卡因或可达龙;(3房室传导阻滞的尤其前壁心梗合并Ⅲ度AVB做好立即行人工起搏器治疗的准备。(4心率<50次/分,遵嘱给与阿托品静推,654-2或异丙肾上腺素泵入。 (2)急性左心衰氧气调制4-6 L/min,面罩加压给氧或简

易麻醉机给氧;遵嘱给与利尿剂、吗啡药物治疗。 (3)纠正休克遵嘱调整前后负荷,适当补充碱液。 9.被动或主动活动下肢,防止静脉血栓形成,注意观察有无栓塞表现。 10、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做好饮食指导和健康教育。(1)第一周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协助生活护理。 (2)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进食不宜过快、过饱。第一周流食,第二周半流食,第三周软食,第四周恢复普通饮食。 (3)保持排便通畅,多食富含粗纤维食物,必要时给予缓泻剂。 11.健康指导 (1)合理饮食 (2)防治冠心病易患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血脂。 (3)调整生活方式,保持乐观情绪,减轻工作压力。(4)如没并发症,6周后科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适度。 (5)随身携带急救药物,以备急用。 (6)教育家属配合并支持患者改变生活方式,给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修养环境。

对急性心梗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护理学范文.doc

对急性心梗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护理学-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对急性心梗患者的急救与护理问题,为今后应对急性心梗病例提供实践经验。方法:对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进行急救并护理的40例急性心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的患者最终恢复良好。结论:挽救急性心梗患者的生命必须依靠急救与护理。 【关键词】急性心梗;急救;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因持续缺血或缺氧而引起的心肌坏死症状,属于常见急症,一般病情危重、变化迅速并且猝死率较高[1],而且多伴有并发症。我院统计了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的40例急性心梗病例的急救及护理结果,经过本院妥善的急救与护理后,暂时没有出现死亡病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9个月时间里我院收治并已经完成急救与护理工作的急性心梗患者40例,年龄在51~65岁,平均年龄为(56.22±2.14)岁。所有患者中,男25例,年龄在51~59岁;女15例,年龄在55~65岁。就疾病类型而言,慢性呼吸道感染病例11例,高血压病例19例,糖尿病病例10例;就首发症状而言,表现出胸闷的病例22例,表现出心慌的病例15例,表现出腹痛的病例3例;就心脏出现的状况而言,急性前壁心梗病例26例,急性下壁心梗病例14例。 1.2方法 1.2.1急救措施第一,储备充足的急救药品和专业医疗器械,患者入院应立即送往重症监护室,进行连续心电图实时监控。在

抢救过程中要保障电复律监护仪和临时起搏器的有效运转,抢救用的药物和医疗设备要时刻处于待命状态。只要保证对医护人员平时的急救技术培训,就可以让他们在接到任务时立即进入状态。第二,对患者进行早期足量的氧疗,采用鼻导管帮助患者吸氧,在调节氧流量时,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妥善设置参数。入院首周应给予较高流量的氧气,建议维持在 4.5~5.8L/min,待患者症状缓解后,可以改为低流量供氧,氧流量维持在 1.1~2.1L/min[2]。第三,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把握液体的计量和流入速度,补充血容量,调节电解质,随时静脉治疗给药。注意,在一天以内不得输入超过500~1500ml的液体,输液速度不超过20滴/min。第四,适时镇静止痛并观察药物反应,急性心梗患者在急性期大多会具有胸前区疼痛难忍的症状,并伴随着情绪的不稳定,常常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第五,做好持续的心电监护工作,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如果患者病情变化,应立即采取电复律术,电复律电量在250~300J为宜。 1.2.2护理措施第一,监护室要时刻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血压状况,特别是患者刚住院时要对其进行24小时的连续监测。第二,禁止有疼痛感的患者下床并严格控制患者的休息时间。第三,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进行密切观察,预防突发状况。第四,监督患者少食多餐,健康饮食。第五,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和护理,避免患者出现大幅度的情绪波动。第六,控制患者饮食,只允许患者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前3天的食物必须清淡并富含纤维素,3~7天时可以食用软质食物,并且一定要严格遵循低盐低脂的原则。 1.3评价指标 对40例急救成功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观察,例如心脏、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评估发作前有无诱发因素,如紧张、劳累、情绪激动、便秘、感染等。 2、评估疼痛性质、持续时间。疼痛呈绞榨样或压迫样疼痛,可向左肩、左臂或上腹部放射,持续时间在 30 分钟以上,口含硝酸甘油不缓解。 3、观察血压、脉搏、心率、心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4、社会心理评估:评估患者的情绪及心理反应。 二、护理措施 (一)急救护理: 1、停止活动,绝对卧床休息。 2、高流量吸氧,保持血氧饱和度 95%以上。 3、持续心电监护,监测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4、给予拜阿司匹林 300 毫克嚼服,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扩管药,胸痛剧烈时给予吗啡或哌替啶等镇痛药物。 5、抽血查血常规、心肌标志物等。 6、溶栓治疗:严格执行溶栓治疗给药方案,要求时间及时,剂量精确,滴速准确。 (二)一般护理: 1、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疼痛程度的变化,胸痛时的表情,有无面色苍白、大汗和血流动力学障碍。

2、药物护理: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3、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观察有无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室颤等并发症。 4、基础护理:卧床休息,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做好生活护理及饮食护理。 5、心理护理:嘱患者安静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对精神紧张的患者,做好患者的解释和安慰工作。 三、健康指导要点 1、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 2、合理调整饮食,适当控制进食量。 3、避免各种诱因,如劳累、饱食、情绪激动等。 4、指导患者及家属当病情突然变化时,应采取应急措施。 四、注意事项 1、注意使用镇静药物是否出现呼吸抑制。 2、注意溶栓后有无出血倾向。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案例:对一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一、典型案例 患者,女性,53岁,因“反复心前区闷痛3年余,加重伴气促、冷汗2小时”于2010年8月29日10:20入院,急诊以“急性心肌梗死”收住住院。 3年前患者因劳累后出现心前区压榨样痛,并放射至左肩部疼痛,持续约几分钟,经休息而缓解,后在家人的劝说下到当地医院做心电图(ECG)提示“冠脉供血不足”,予以扩冠治疗。以后又多次于劳累过度或情绪激动后出现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均经扩冠治疗而缓解。患者于2小时无明显诱因前出现乏力、胸闷、胸痛、气急、冷汗、颈部发紧、伴有恶心、呕吐数次,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急赴“当地医院”就诊,急诊以“急性心肌梗死”收入住院。 既往患糖尿病5年,高血压病3年,高脂血症2年,均规律服用药物控制于正常范围内。无冠心病家族史。 查体:体温36.8℃,脉搏92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80/50mmHg。神志清合作,扶入病房,体型稍胖,头颅五官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灵敏,颈软,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不大,心率92次/min,心音低钝,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未扪及肿大,双下肢无水肿。

心电图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宽而深的Q波,T波倒置。 化验室结果示:WBC计数6.2×109/L,中性粒细胞70%;红细胞沉降率增快;CK-MB升高,AST起病后10小时升高,5天后下降至正常。 入院诊断: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心功能Ⅳ级 2、原发性高血压 3、糖尿病 4、高脂血症 二、治疗要点 入院后立即置于ICU病房行心电监护抢救,吸氧2—3天,止痛、溶栓抗凝、扩冠、补充血容量、极化液等治疗,1周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情绪稳定,能下床轻微活动,无气急胸闷,胸痛缓解。 三、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饮食护理宜给低盐、低热、低脂、高维生素、适量蛋白易消化清淡的饮食,少吃多餐,最初2~3天流质饮食为主,以后根据病情逐步过渡到低脂、低胆固醇清淡半流饮食或软食。为了利于病人饮食

急性心梗患者的护理及康复指导

急性心梗患者的护理及康复指导 发表时间:2013-05-08T11:32:05.5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7期供稿作者:张桂冉[导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冠心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急性心梗是冠心病最严重的类型。 张桂冉(河南省扶沟县中医院 461300)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7-0332-0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冠心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急性心梗是冠心病最严重的类型。急情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可有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并有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的改变,是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起病急骤,变化快,病死率高[1],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给社会和患者带来深重的负担。现对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及康复指导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2009-2011年我院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者58例,其中,男53例,有烟酒嗜好者51例,女5例,年龄42-70岁,平均51岁,患者均符合我国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下壁梗死28例,前壁梗死6例,广泛前壁+下壁梗死24例。经积极合理治疗,31例治愈,23例好转,4例死亡,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效果及预后均较满意。 2、护理措施 2.1一般护理 2.1.1重视心理护理现代护理要求我们把病人看作是生物-心理-社会和文化的整体,从病人的需求出发,满足病人的实际需求,此类病人病情危重,心理压力大,因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均有焦虑情绪,并且发病3d内的焦虑水平明显高于7d内,同时急性心肌梗死出现严重并发症一般均在发病几天内,故心理护理极为重要。急性心肌梗死起病突然,患者感到心前区剧烈的压榨性疼痛,有窒息、濒死感,因而病人常常产生紧张、焦虑、恐惧心理,对于这种患者除应按医嘱立即给予止痛及镇静药物,在观察病情的同时应给予安慰、关心、尊重和体贴,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列举病区已康复的病例,使患者克服心理障碍,消除其恐惧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按医生的嘱咐卧床休息,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治疗,安全平稳渡过急性期。 2.1.2 疼痛护理由于心肌持续缺血缺氧,代谢产物积聚或产生多肽类致痛物质刺激神经末梢,经神经传导至大脑产生痛觉,患者感觉心前区剧烈疼痛,继而烦躁不安,进而导致血压升高,心动过速,使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加重病情。因患者多发病突然,并伴有疼痛,因此护士要认真观察疼痛的性质、持续时间,疼痛剧烈者,遵医嘱给予哌替啶50-100mg肌肉注射或吗啡5-10g皮下注射,必要时可重复使用疼痛较轻者可给予可待因片口服或硝酸甘油0.3mg舌下含服,同时做好监护、勤测血压、监测心率,保证供氧及静脉管路通畅,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面色的变化,抓住抢救时机,准确给药,减轻患者痛苦。 2.1.3药物治疗护理时的护理①静脉溶栓患者护理人员在注射溶栓药物时要观察注射部位,确保针头在血管内,防止药液外漏。同时要注意有无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②做好使用硝酸酯类药物的患者血压监测,硝酸脂类药物有脸红、头痛等不良反应,应预先告知患者,避免紧张心理;③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时,要监测心率,若患者出现厌食、心悸、黄绿视等症状,应立即停止用药,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严格掌握给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确保患者安全。 2.2溶栓的护理静脉溶栓是急性心梗再灌注治疗的重要措施,在确诊心肌梗死2小时内为溶栓治疗的黄金时间,急性心梗早期溶栓治疗能快速缓解胸痛,病死率明显下降,因此指导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在溶栓前护士应常规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和血型。向患者家属介绍治疗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迅速配制并按限定的时间给药,因溶栓患者可能会出现其他部位的出血,因此要做好溶栓时的护理,设专人看护,密切观察患者心电变化、意识、瞳孔对光反射,尤其是有无出血等情况,一旦发生,及时控制。在溶栓进行30min内,每10min测量1次血压,溶栓结束后,3h内每隔30min测量1次。做好患者及家属溶栓后的护理,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溶栓治疗的患者,应尽量减少肌肉注射,避免出血及影响对心肌酶的观察。 2.3饮食护理急性期应给予富含维生素、足量蛋白质的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食物易消化,含必需热量和营养、低钠低脂而少产气为好的食物和水果,鼓励患者戒烟酒,病情好转2周后可进普食。急性心肌梗死恢复后的所有病人均应采取饮食调节,即低饱和脂肪和低胆固醇饮食,可减少再发。 2.4康复指导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1周,并告诉患者其重要意义,一周后若无并发症,可根据病情扶患者慢慢坐起,鼓励患者按常规计划进行活动,同时向患者解释活动的目的,如促进心脏侧枝循环的建立,减少肺部感染及血栓性疾病等,可缩短疗程,使患者予以配合。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熟练掌握疾病的观察和护理要点,临床工作中严密观察病情,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在做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更要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为其提供合理膳食以及做好康复指导等一系列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亦是减少病死率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P154. P161.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措施及护理要点 立即绝对卧床休息 镇痛镇静:1)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3-0.6mg ,胸痛未缓解,遵医嘱及早使用杜冷丁或吗啡 2)烦躁者适当给予安定10mg静注或肌注 吸氧 3~6L/min 建立静脉通道滴速 < 40 滴/分 心电监测密切观察心率、心律、呼吸、血压、神志和周身情况 抗凝治疗首选肝素,维持凝血时间在正常的2倍左右,并注意出血倾向 溶栓治疗使用于发病几小时以内的患者,要求在入院30~60min内进行常用药物:尿激酶、链激酶 常用药物 1。β受体阻滞药以减慢心率,减少心肌耗氧 2.钙拮抗剂维拉帕米,减低心脏前后负荷 3.硝酸盐类硝酸甘油硝心痛硝普钠 常见并发症 1。心律失常 2。心力衰竭 3。心源性休克 经皮肤内冠状动脉成型术(PTCA) 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

护理要点 一般护理:1)单人房间,保持环境安静 2)做好心理护理,避免情绪激动。预防并消除紧张情绪 3)绝对卧床休息一周,一周后若病情稳定可在床上活动肢体,2周后可坐起,3周后可下床活动,注意 逐渐增加活动量。 4)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过饱、油腻,忌烟酒。 5)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过度用力或屏气,便秘可用导泻剂。2、临床观察:1)严密观察并记录动态心电图监测变化。 2)观察生命体征及尿量,记录24小时出入量。 3)观察胸痛的缓解情况及胸痛的性质。 4)观察动态心肌酶情况。 3、药物观察内容:1)吗啡或杜冷丁有呼吸抑制作用,吗啡同时有降压作用,应严密观察呼吸、血压。 2)应用抗凝或溶栓药物时,要随时观察出血症状和体征。 3)使用血管扩张药时应注意疗效和副作用,如硝酸甘油可引起头痛,并根据血压调节药物浓度。 4)抗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用药过量可发生嗜睡、定向力障碍和肌肉抽搐。 4.预见性观察:注意及早发现并发症 1)心律失常:各种逸博,室早,心室颤动,AVB,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护理问题有:①疼痛;②恐惧;③焦虑;④自理缺陷;⑤活动无耐力; ⑥心输出量减少;⑦知识缺乏;⑧便秘;⑨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⑩潜在并发症--心源性休克;(11)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12)潜在并发症--心脏骤停。 疼痛 [相关因素] 心肌缺血、缺氧。 [主要表现] 胸骨后剧烈疼痛,伴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 [护理目标] 病人主诉疼痛次数减少,程度减轻。能识别引起疼痛的因素。能够运用有效的方法减轻或缓解疼痛。 [护理措施] 1遵医嘱给予镇痛处理。 2向病人解释引起疼痛的原因,指导病人避免心绞痛的诱发因素。 3密切观察有心律失常、病人面色、心率、呼吸及血压变化,并记录。 4指导病人采用放松技术,如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 [重点评价] 病人疼痛缓解的程度。 恐惧 [相关因素] 胸闷不适、胸痛、濒死感。 因病房病友病重或死亡。 病室环境陌生/监护、抢救设备。 [主要表现] 心情紧张、烦躁不安。 [护理目标] 病人能说出恐惧感觉。安全感和舒适感增加。能采取应对方法。 [护理措施] 1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对病人的恐惧表示理解。 2设法减少清除促进因素。 3尽快地使病人熟悉环境并介绍监护系统等医疗设备。 4抢救危重病人时用屏风遮挡,减少不良刺激。 5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6护理工作中应从容、镇定,避免紧张、忙乱。 7及时解除病人的痛苦,以增强其安全感和舒适感。 8进行健康指导和教育。 9关心病人,经常给予病人减轻恐惧状态的语言性和非语言性安慰,如握住病人的手等。10允许病人希望见到的亲友探视或陪伴。 [重点评价] 病人的安全感和舒适感。 焦虑 [相关因素] 身体和心理上的异常感觉。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 【摘要】 急性心梗病人的症状一般以持续性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口服硝酸甘油后不缓解,同时伴有心电图动态改变及心肌酶增高,患者发病时露出焦虑、恐惧,有濒死感,这是一种应激产生的情绪反应。在抢救时,要动作敏捷,护士在护理过程中一方面要做好细致的病情观察,及时准确地予以治疗,一方面要加强心理护理,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关键词:心肌梗塞;急性病;护理 [ Abstract ] symptom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 General precordial pressing pain, not relief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of nitroglycerin, accompanied ECG dynamic change and rising, patient anxiety and fear when exposed, a dying interested, this is a kind of stress produce emotional reaction. In the rescue, Spry, nurses in nursing process on the one hand to meticulous observation, timely and accurate treatment, on the one hand, to strengthen the mental care, better cope with the treatment and care. Key word:myocardial infarction;Acute disease;ca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