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外饰结构设计及成型工艺

汽车内外饰结构设计及成型工艺
汽车内外饰结构设计及成型工艺

浅谈汽车内外饰结构设计及成型工艺

中图分类号:u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8-0095-01

摘要:汽车生产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高技术生产工艺,不仅需要良好的内外饰结构设计还需要精妙的成型工艺,所以,具有一个完善的工程设计稿,是使各种汽车材料能够进行人工制造的重要前提,也直接影响着汽车生产的品质与质量,因此,为了实现汽车产品能够更加具有美感、品质与性能高的效益,就需要掌握汽车内外饰结构设计的原则与基本内容,不断优化其成型的技术与水平。本文就关于汽车内外饰结构设计与成型工艺进行浅要分析。

关键词:汽车内外饰结构设计成型工艺

现代化的汽车工艺不仅具有明显的技术密集、综合性能高的优点,还具有高附加值、经济效益好以及资金密集的特点。汽车工艺不仅紧密联系着整个社会生产,还推进、带动了大量零部件与附加产业的发展。所以,为了实现汽车产品更为优良的发展,就需要设计一个人性化、美观的内外饰结构,增加其成型工艺的技术水平。

一、汽车内外饰结构设计的原则分析

由于汽车本身具有的复杂性的结构与形状,所以,在进行汽车内外饰结构设计时,不仅增加了其设计的难度,还影响着汽车综合性能与经济成本,所以,就需要在把握结构设计的原则上对汽车内外饰结构设计进行分析。

1.注重结构简化设计

整车设计流程

整车设计流程 1、概念设计 1.1 设计内容市场定位分析、初期总布置设计、整车动力性、经济性分析和计算、造型设计指导书,参 考样车分析、供应商平台调查、成本分析、编制产品描述书。 1.1.1初期总布置根据市场及用户需求,选定各分总成,初步确定整车基本参数,在此基础上完成人体 布置和各类运动分析,视野分析,手触及空间分析和仪表可视性分析等。该过程借助三维设计软件模拟完成,分析出现的问题反馈到模型中进行调整,使所设计的汽车满足现代汽车高水平的驾驶操作性、乘坐舒适性和居住性等要求。 1.1.2整车动力性、经济性分析和计算进行整车初步动力性和经济性计算,分析整车性能满足产品定量 目标的程度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1.1.3确定造型设计方向确定初步外部尺寸、整车技术参数、造型风格和内部配置。 1.1.4 参考样车分析对参考样车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其优势和不足,结合市场情况提出所开发产品的目 标定位。 1.1.5 供应商平台调查对潜在的供应商进行货源可行性评估,评价他们在满足质量、供货能力及开发水 平的前提下提供总成和部件的能力。识别价格及质量具有相对竞争力的供应商,以满足产品定位的要求将所有涉及该过程的开发伙伴协调在一起,整合资源满足用户最大需求。在供应商和制造者之间建立信息沟通,提升整个汽车生产链运作的效率,并增进更高层面上的技术创新。 1.1.6成本分析确定各系统和整车的目标成本。 1.1.7编制产品描述书描述书作为产品开发的依据文件,将所要开发的产品项目的背景、目标、车型规 划、总成选择、装备、进度等进行详细描述。 1.2 团队一支有着丰富汽车理论知识和设计经验的优秀团队,熟知中国汽车配套资源及现有车型。以 敏锐的眼光洞察中国的汽车市场,能很好的把握中国汽车发展的潮流。 1.3 市场定位从消费者调查、市场调研、竞争对手分析及,企业制造能力分析来确定产品的市场定位。 2、汽车造型 2.1 分析造型设计任务书 2.2 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并进行样车准备 2.3 工程与造型的契合 2.4 确定设计理念,提出设计方案 2.5 阶段评审 2.6 初步草图设计 2.7 方向性评审 2.8 细化效果图草图设计 2.9 设计评审 2.10 效果图设计 2.11效果图评审 2.12 效果图修改及提交 2.13 根据客户的意见修改效果图 2.14 效果图批准 2.15 进入零部件造型的细节设计阶段 团队要求:具有锐意创新的精神,透过设计的表面来理解设计本身所代表的设计师对生活形态和消费心理的了解,赋予设计更多的实际意义。高雅的艺术品味、丰富的设计经验、全面的汽车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衍生的材料学、流体力学、热能学、人体工程学、社会学、环保学等众多方面知识。对消费者及成本的了解以及极富魅力的创意思维使他们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出更符合国际趋势和品牌定位的作品。 设计部门承担整车造型、总体布置及整车集成,内容涵盖了从美学表面的质感、动感、内外饰的创意、计算机辅助曲面设计到产品外型的最终数据发布。 高级技工的丰富经验成为专家系统,我们不再是中国汽车行业中的“设计迁就于生产”,而是通过

关于汽车内饰件的注塑成型方法

关于汽车内饰件的注塑成型方法 摘要:随着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汽车装饰也受到越来越多汽车爱好者的 欢迎,汽车内饰件从原来毫不起眼的产业发展成为如今炙手可热的行业,许多新 兴产业也意识到汽车内饰件的发展潜力,加大力度研究汽车内饰件的注塑成型方法,因此实现高效率高品质的汽车内饰件的注塑成型过程是汽车内饰件生产企业 越来越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汽车内饰件;注塑成型 引言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逐步渗透到社会各领域,汽车也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 少的代步工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内饰件也越来越重要,人们也越 来越青睐于高质量高品质的汽车内饰件,有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从事汽车内饰件 的注塑成型,努力提高汽车内饰件的注塑成型效率与质量。本文就汽车内饰件的 注塑成型方法进行探讨。 一、注塑成型的参数 1.1注塑时间 注塑时间是指塑料熔体充满型腔所需要的时间,不包括模具开、合等辅助时间。尽管注塑时间很短,对成型周期的影响也很小,但注塑时间的调整对浇口、 流道与型腔的压力控制有着很大作用。合理的注塑时间有助于熔体理想填充,对 提高制品的表面质量及减小尺寸公差有着重要意义。 注塑时间要远远低于冷却时间,大约为冷却时间的1/10~1/15,这个规律可 作为预测塑件全部成型时间的依据。在作模流分析时,只有当熔体完全是由螺杆 旋转推动注满型腔的情况下,分析结果中的注塑时间才等于工艺条件中设定的注 塑时间。若在型腔充满前发生螺杆的保压切换,分析结果将大于工艺条件的设定。 1.2注塑压力 注塑压力是由注塑系统的液压系统提供的。液压缸的压力通过注塑机螺杆传 递到塑料熔体上,塑料熔体在压力推动下,经注塑机的喷嘴进入模具的竖流道、 主流道、分流道,并经浇口进入模具型腔,这个过程即为注塑过程,或称为填充 过程。压力的存在是为了克服熔体流动过程中的阻力。 在注塑过程中,注塑机喷嘴处的压力最高,以克服熔体全程中的流动阻力。 压力沿着流动长度往熔体最前端波前处逐步降低,若模腔内部排气良好,则熔体 前端最后的压力就是大气压。 影响熔体填充压力的因素有:⑴材料因素,如塑料的类型、粘度等;⑵结构 性因素,如浇注系统的类型、数目与位置,模具的型腔形状以及制品的厚度等; ⑶成型的工艺要素。 1.3注塑温度 注塑温度是影响注塑压力的重要因素。注塑机料筒有5~6个加热段,每种 原料都有其合适的加工温度。注塑温度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太低,熔料 塑化不良,影响成型件质量,增加工艺难度;温度太高,原料容易分解。在实际 的注塑成型过程中,注塑温度往往比料筒温度高,高出的数值与注塑速率与材料 的性能有关,最高可达30℃。这是由于熔料通过注料口时受到剪切而产生很高的热量造成的。在作模流分析时可通过两种方式来补偿这种差值,一种是设法测量

卡车和客车内外饰工艺简述

顾荣编制

目录 第一章、卡车与客车内外饰工艺及开发简述第二章、客车的内饰的主要工艺方法。 2.1 PU发泡工艺 2.2 PP木粉板压型工艺 2.3热合工艺 2.4吸型工艺 2.5注塑工艺 2.6其它工艺 第三章、卡车的内饰的主要工艺方法。 2.1棉毡压型工艺 2.2麻毡压型工艺 2.3热合工艺 2.4吸型工艺 2.5注塑工艺 2.6吹塑工艺 2.7压塑工艺 2.8其它工艺 第四章、卡车和客车的外饰工艺方法简述。 3.1钢板冲压 3.2 SMC 3.3 FRP 第五章、客车与卡车内饰的开发流程。 3.1正向设计 3.2逆向设计 3.3混合设计 3.4工艺选择 第六章、质量体系简述 6.1 ISO与QS质量体系 6.2 TS16949 第七章、卡车及客车内外饰的发展方向初探。

第一章、卡车与客车内外饰工艺及开发简述 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整体的汽车行业的水平的提高,卡车和客车的内饰件也和轿车的零部件产品制造水平一道有了较大的提升。因为整体的汽车性能的改进,包括发动机技术、电器技术和车身制造技术,要求新型、高档的内外饰件与之匹配,成为汽车的性能的外在体现。因而各汽车制造厂家都越来越重视汽车的内外饰,内外饰的设计与工艺水平也随之得到不断的提高,新的工艺的引入以及传统工艺的改良是这一进程中的两个重要方面。 我们总结内外饰的基本功能有:1、防护功能,无论是内饰和外饰,都使得汽车的基础钢架与车外及车内分隔开,使得汽车避免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在受到意外伤害时能够对人起到保护作用。在目前的汽车内饰中已明确要求阻燃的要求,这也是汽车安全性能的一个组成部分。2、结构功能。汽车的外饰已成为汽车的一个结构组成部分。同时内外饰件也是多种汽车功能件的载体。3、装饰功能。汽车内外饰件不仅要求有实用功能,还要具有极强的观赏性。汽车的外饰体现了汽车的风格,是硬朗的,还是秀气的,是雍容的,还雅致的。外饰能够给人一个鲜明的印象。无论内饰外饰,都比较重视色彩、纹理、线条、质感。 汽车内外饰是汽车被人能够目视的能达到装饰件的所有部件的统称,本文涉及的内饰部件主要包括:仪表台、顶棚内衬、侧围内衬、车门内衬、地垫、外饰包括保险杠、车顶盖、车厢仓门。工艺特点,客车内饰在90年代以前还是以普通材料直接装饰的形式制作,包括纤维板加压条,钣金件糊革,塑料板。以后逐步形成以模具制造为主的多工艺生产特点,包括仪表台的聚氨酯硬泡、半硬泡工艺,热固性或热塑性材料热压成型工艺,吸塑工艺,注塑工艺,玻璃钢糊制工艺等,外饰一般以钢板钣金制作,以后又有玻璃钢糊制工艺。卡车的内饰由于批量原因,平台较客车高,即使较大的客车制造厂家,其生产批量也达不到卡车一般车型的批量。因而卡车的内外饰生产工艺更多倾向于向轿车的工艺靠拢,卡车内外饰更有机会使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比如注塑、冲压、SMC、GMT等,并要求更高要求的工艺装备和生产设备,以达到足够的生产能力。

汽车内外饰工艺数据checklist

仪表板内饰工艺数据checklist 1、是否根据确定方案进行设计; 2、数模分层符合公司标准; 3、零部件编号是否符合标准; 4、电子文档命名、版本编制是否符合规范; 5、零部件坐标系的统一性(模型一律采用整车坐标系); 6、检查**件与点云偏差,车身结构件数模有安全配合是否的面与测量云的偏差± 0.3;自由曲面数模与测量云偏差±1;安装孔位与测量点云的偏差± 0.5; 7、明细表中件号、数模是否对应; 8、零件成型方法是否合格; 9、仪表板最高的及两端点,校核仪表板位置参数,是否满足人机工程要求; 10、各零件的成型工艺是否确定(如注射、挤出、模压、压延、铸型、吹塑等成型的方法); 11、脱模方向是否正确; 12、检查塑料零件壁厚是否均匀一致,壁厚不均匀处易产生气泡和收缩变形,甚至产生断裂; 13、检查数模内部是否有凹陷(即复角部分),凹陷存在不便出模; 14、选用合适的脱模斜度和适当的脱模剂,脱模斜度大小与塑料件材料的性质、厚度、形状等有关;

15、载塑料零件上,是否避免锐角及直角过渡; 16、安装方式是否正确; 17、正确的选择定位尺寸基准,应尽可能使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重合,避免装配过程中,误差的积累过大; 18、经常所装的零部件,为了更换方便,应以螺栓成自攻螺钉和簧片螺母配合紧固连接; 19、明确安装工具,预留所需的被动空间; 20、在安装过程中,需要进行装配调整的零部件要考虑孔位的合理布置及适当地预留间隙调整; 21、考虑到仪表板内线束的固定,明确线卡固定点及固定方式,钣金上的线束的过孔是否加以保护套成翻边结构; 22、检查保险杆外表面在X方向是否有负面保证模具成型后外表面的完整和美观; 23、检查外表面面与面的偏差是否超标; 24、检查外表面可增厚性; 25、检查零件的强度是否适当,是否有强度薄弱的区域(薄弱的区域需增加加强筋); 26、检查零件的材料选用是否适当(如毛面需要镀铬地零件应选用同ABS 等可镀铬材料,不能选用PP难镀的材料; 27、在塑料件结构设计中,为避免转角处应刀集中,应采用圆弧过渡,这对于模具制造及使用寿命足很有利的; 28、对于保险杆要进行相关国家法规的检查(接近角、离车角等);

汽车内饰设计流程

汽车内饰设计流程概述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制造商们越来越重视汽车车型的开发,其中汽车内饰的开发是仅次于车身的一项重要的开发内容,它除了是反映汽车内部空间的功能之外,还要让乘客感到舒适,视觉的美观,操纵的方便等等要求。 汽车内饰包括仪表板、车门内饰、车顶内饰、柱内饰、侧围内饰等内部覆盖件,广义的还包括方向盘、汽车座椅、地板垫等内部功能件。汽车内饰通过多种材料和多种生产工艺而达到不同的效果,一般内饰的材料多用塑料ABS和改性PP等,还有其他的如皮革,植绒布,泡沫、玻璃钢等多种复合材料。生产工艺更是多样化,除了一般的注塑以外,还有如吸塑、吹塑、挤出、PU发泡、热压、蒙皮、喷涂、电镀、焊接等几乎所有的塑料加工工艺,还有如仪表板先进的搪塑工艺等。 一个整车的内饰设计项目,首要的是设计效果图。效果图除了要美观,风格要和车身相衬,还必须满足各种功能要求,选配的附件尽量采用现有的或尽量不要改变尺寸,各种功能件的位置要符合整车布置和人机工程的要求。一般要设计三到五个效果图提供选择,从中间选择一个或综合几个效果图重新制作一个。 接下来根据平面效果图制作油泥模型和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运用逆向技术在油泥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的。有时也可以直接在三维设计软件中构建数据模型,以减少设计成本。在制作模型过程中必须进行人机工程校核,满足各项法规要求和其他功能的要求,满足各个选配附件的大小和位置要求,除此之外,还要进行结构分块,考虑各部件制造工艺和材料。满足这些条件后,还得考察模型的表面光顺性,一般外表面都必须达到A级曲面。完成数据模型后,可以渲染多个角度的效果图与平面效果图对比,并进行修改,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以上只是一个没有结构的外表面模型,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各个部件的结构设计。而为了更为直观的检验安装效果,我们通常需要在完成简易安装结构后制作手板样件。手板样件制作和试安装除了检验安装效果和误差外,还能优化结构设计和检验部件的制造工艺。 结构设计是一个比较繁杂的工作,需要的周期也是最长的。一般需要注意的问题有:部件的制造工艺性,结构的强度,安装工艺性,部件之间的装配间隙、干涉检查,运动校核和装配顺序等。这项工作是持续改进,逐步优化的过程。为了进行各项工艺检查,我们除了检验数据模型,也对一些结构比较复杂的部件做第二次手板样件,确保安装效果和制造工艺。 在模具制造过程中,设计人员还应该及时发现问题和优化数据模型,只有到试制样件装车,状态达到预期的效果后,并做项目总结,这样一个成功的内饰项目才告结束。

汽车内饰主流的六大制造工艺

汽车内饰主流的六大制造工艺 随着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在汽车上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对汽车内饰的精致性、舒适性和豪华性要求越来越高。而满足用户对汽车内饰的要求,更离不开汽车内饰的各种制造工艺。为此,今天小编针对当前汽车内饰的主流制造工艺及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 一、搪塑成型 1.什么是搪塑成型 搪塑成型,又称旋转成型,主要用于制作软质仪表板和门护板的表皮。该技术起源于日本,在21世纪初才开始引进国内的,最初只在少数合资企业中得到应用,直到近几年才在国内的自主品牌中开始逐步应用。 2.优点与缺点 优点: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有着丰富的设计和生产经验,表皮的花纹不仅清晰、美观,而且一致性非常好。可以设计出比较复杂的型面特征,制得的产品有良好的弹性和低收缩率。 缺点:模具的投资成本大,且寿命短(一般模具的质量保证只有2~3万次表皮寿命);设备的投资成本大;需要不断清理模具,导致辅助工时较长。 3.成型工艺原理 图搪塑工艺 先将带有表面花纹的搪塑模具加热到搪塑表皮的成型温度,然后将粉箱与搪塑模扣合,使之按设定的程序进行旋转。当粉料熔化并粘附于模具表面达到一定厚度后,脱开粉箱;接着,继续加热模具的外表面,使模具内表面的搪塑表皮得以塑化烧结;最后,快速冷却模具外表面,使表皮冷却成型。 4.搪塑成型所用的原材料 搪塑成型所用的原材料主要为PVC和TPU。PVC的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且已经应用多年,有着丰富的设计和生产经验,目前主要被大多数中、低档汽车所采用TPU是21世纪初新兴的一种原材料,相对于PVC其密度更小,且不含有毒、有害物质,更加环保,目前已经在国外一些中、高档车型中开始应用。 5.PVC搪塑表皮的工艺缺陷及原因分析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PVC搪塑表皮还存在下表所示的工艺缺陷。 表:搪塑PVC表皮工艺缺陷表

汽车内外饰工程设计要点

1、整车四大工艺:冲压、焊接、涂装、总装。 2、汽车动力性指标通常的评价参数:最高车速、加速时间、最大爬坡度。 3、典型的汽车总体结构包括:车身、发动机、底盘、内外饰、电器。 4、国际中规定汽车正面碰撞最低车速为:48km/h。 5、CNCAP(中国新车安全评定)中最高为5+。 6、驾驶舱布置需要与总布置(主要部门)协调。 7、汽车漏水的主要原因:车门变形不符合设计要求、密封条设计不合理、装配误差。 8、立柱类的小件装配到车身上时不需要设计专门的定位导向柱。 9、遮阳板的主要功能是遮挡强光影响,防止驾驶员眩晕。 10、与NVH性能关系密切的内饰件有:顶盖内衬、地毯、发动机仓隔热垫。 11、MOLDFLOW软件可以分析注塑件:变形情况、在模具中的流动情况、材料充模情况。 12、设计顺序:效果图、CAS面、油泥模型、A级面、工程化。 13、效果图分析内容:产品成型工艺性、安装可行性、成本可行性。 14、在车辆开发CAS面和模型阶段,仪表板设计人员需要配合其他部门对仪表板进行可行性分析:组合仪表视野分析、内部凸出物法规校核、前除霜风口、侧除霜风口位置可行性分析。 15、设计塑料件时某些地方可以不放拔模斜度,拔模斜度要考虑产品是否有皮纹。 16、2D图的功能包括:指导模具制作、指导零部件入厂验收、指导生产。 17、快速样件的作用:验证外观效果、验证设计结构、验证装配可行性。 18、运用START MODEL格式进行设计的好处:便于修改、提高设计效率、规范数据设计过程。 19、增加加强筋或安装点可以有效改善产品强度。 20、顶盖内衬成型方式:热压。 21、处理皮纹亮度高的方式:模具喷沙、产品工艺参数调整。 22、工装样件提供时如检具未验收,可采取全尺寸检测方式确认工装产品与设计数据的符合性。

浅谈汽车内外饰结构设计及成型工艺 谢勇

浅谈汽车内外饰结构设计及成型工艺谢勇 摘要:汽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产物,在一辆汽车生命历程中,需要各个学科、部门、各个行业协同运作。随着各领域深入发展,专业逐渐细化,专业之间的壁垒也被构筑。设计人员对数据架构、数字化管理较为专业,但缺乏工艺、制造、后市场反馈等方面经验;工艺人员对产品制造、模具设计等较为专业,但缺乏产品结构设计优化、供应商管理等相关经验等等。这使得各专业、部门之间沟通协调受到影响。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演化带来不利影响。 关键词:汽车;内外饰设计;质量控制 引言: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汽车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多,因此汽车行业也处于前所未有的转型关键时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国内外汽车行业的压力,汽车企业只有对企业的内外饰设计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才能将汽车品牌推向市场,在有效缩短产品周期的情况下,为汽车企业的发展注入鲜活的生命力。 1汽车内外饰发展的现状分析 当下社会对汽车的要求除了体现在性能方面之外,最重要的还要突出汽车的设计感和层次感,对其内外饰的设计质量进行把控和管理,可以有效满足用户的审美需求,从而体现汽车内外饰的设计理念。面对汽车产量的不断增加,汽车工业加工中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既保证汽车的使用性能,同时还能提升其审美价值,成为当下汽车生产商需要解决的难题。再加上社会对于节能减排意识的重视,将绿色环保理念加入到汽车内外饰的研究和质量控制中,也是当下对企业生产行业提出的新要求。 2基于绿色概念的汽车内外饰开发设计中产品设计及其工艺 2.1基于绿色概念的汽车内外饰开发设计中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主要可划分为下述三个部分:第一,结构设计。内外饰一般占据整车重量的二百四十千克左右,因此,为了达成汽车更加轻量化、耗油量更少的目的,应该在汽车内外饰开发设计中对其进行减重。可用工程塑料替代某些汽车中常用的钢设计,达成减重的目的;用钢板设计的汽车滑轨装饰板在整个车身中仅起装饰作用,这时可改变其结构,应用工程塑料代替钢板材料,应用无痕高光免喷漆注塑工艺来代替传统的焊接钢板结构。总的来说,专业性极强的开发设计方面的工作人员经过结构设计可对汽车内外饰开发设计中许多地方应用的材料以环保材料来替代,进而达成汽车内外饰开发设计中节能环保的目的;第二,可回收设计。在生产汽车的时期先应充分的考虑一些与零部件材料回收有关的可能性、价值以及处理方法等问题,在最大程度上使材料资源或是汽车零部件发挥到最大的价值,且尽可能降低其污染环境的几率;第三,可拆卸设计。也是在生产汽车的时期就应进行可拆卸结构开发设计标准的设定,这能够有效保证结构的良好拆卸,便于维修整车,此外可将已不能使用汽车上的一些零部件进行二次的拆卸使用,达成节能环保的目标。只有改变以往焊接的连接方式,才能保证整体的可拆卸性能更加良好。 2.2基于绿色概念的汽车内外饰开发设计中产品设计工艺 产品主要可划分为下述两部分设计工艺:第一,无痕高光免喷涂注塑。除了整车的性能外,汽车内外饰的珠光、哑光、高光等方面也是大多数车主在购买车辆时关注的重点,为有该种效果就应实施整车的处理喷漆工作。为使更加节能环保,现如今汽车行业的开发设计方面的工作人员早已用无痕高光免喷涂的产品注塑设计工艺取代了以往油漆的喷涂,该工艺无须进行喷漆,不仅降低了污染环境

汽车内饰设计多实例解析.

汽车内饰结构设计流程分析 提纲: 1、造型设计数据输入、输出 2、安装结构初步分析 3、结构设计细化. 4、最终数模整体后期分析 5、模具件试装分析、调整! 国内汽车设计起步比较晚,真正的自主设计(也只是在逆向阶段)也是最近这几年的事,而内外饰的设计相对来说又更晚,原因可能是主要是因为以前设计大家主要是把精力集中在白车身的设计上,认为只要把白车身设计出来了,这车也就出来。另一个原因也可能是用户也不大注重车的外形要求吧。直到最近这几年,能买得起车的用户越来越多,而对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光是性能,对外形的要求也有较高的要求。这样一来,使得在设计汽车的过程中,对汽车内外饰在设计过程中所占的份量也越来越多。外饰是第一眼就看到的,其重要度自然不用说,而汽车内饰,对于用户来说,是要与自己亲密接触所占时间最长的,是可以直接影响到自己部分。它的外形美观与否、舒适的好与坏、各部件的操作方便与否等等,都直接影响了用户心情。而组成这些部分的完整,需要合理的安装结构来保证。以下是我个人对内饰设计的一些看法和观点,有些看法可能比较肤浅,甚至是错误的,我想这些应该是可以原谅的,毕竟个人的能力和经验都非常的有限。 接下来按几步来分析: 一、配合造型设计提供数据: 内饰设计从造型到A面,最后结构设计,看似是一个先后顺序关系,其实这几方面都是要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在内饰造型初始时,需要有一些以下内饰相关的输入条件: 1、主断面:在汽车设计之初,通常会在一些重要部位作一些主断面,作为以后要重点控制参数,不管是结构还是造型都需要考虑此参数。 2、硬点:硬点参数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数据,硬点对控制整车布置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造型之初就提供与内饰布置有关的硬点参数,使造型能正确表达整车的设计参数。比如侧围护板在设计时,就要考虑车身直口边及门框密封条的硬点参数,使侧围各护板内表面位置是正确的。 3、拔模方向:内饰的内表面一般都有皮纹,而皮纹也都有拔模角度,不同的皮纹拔模角度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内饰造型的同时确定拔模方向,使在此就能初步控制内表面拔模角度,减少给结构设计带来不方便,甚至是因错误而返工带来的损失。皮纹拔模角度一般是:细皮纹在3度拔模角左右,粗皮纹在5度拔模角左右,当然,这得因不同的皮纹来定。 内饰拔模方向确定原则:一般为整车坐标某坐标轴方向,或是此拔模方向在某坐标平面内(即与某坐标轴垂直); 4、内饰整体外观参数确定:内饰整体外观参数主要是各护板间的间隙、段差、分型线等,这些参数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内饰整体外观的品质;而这些参数都是需要合理的安装结构、生产工艺水平来决定的,因此使在造型之初,需配合造型合理确定此参数,既能使整体外观协调,又能合理设计安装结构。 二、安装结构初步分析确定: 在内饰造型的同时,可也进行内饰安装结构的初步分析确定,也就是进行安装断面的设计.此过程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考虑、确定: 1、与车身的安装方式:对于内饰件与车身的安装方式,主要要求能达到安装简单、快捷、牢固、可靠等。一般安装都是选用卡扣连接安装,对每个部位工作环境、性能要求、安装要求等进行分析,以选择或设计合理的卡扣,达到最佳的性能。在安装方式设计过程中,有一点比较重要,就是要求各护板或总成在坐标Z方向有一硬安装方式,可以是金属卡片安装,也可以是护板上一些加强筋安装,或是某一零件支撑护板等,其作用主要使护板在Z轴方向有一支撑力,避免卡扣损坏,影响护板安装。 2、内饰件间的安装方式:内饰件外观品质有两个主要因素是间隙和段差,而这两因素主要是由内饰件间的安装方式来控制的,这除了合理安装方式(包括结构、位置等),还要有合理的定位方式(尽量用点、线定位,避免用面定位,特别是大面定位)。

浅谈汽车内外饰结构设计及成型工艺

浅谈汽车内外饰结构设计及成型工艺 摘要:汽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产物,在一辆汽车生命历程中,需要各个学科、部门、各个行业协同运作。随着各领域深入发展,专业逐渐细化,专业之间的壁垒也被构筑。设计人员对数据架构、数字化管理较为专业,但缺乏工艺、制造、后市场反馈等方面经验;工艺人员对产品制造、模具设计等较为专业,但缺乏产品结构设计优化、供应商管理等相关经验等等。这使得各专业、部门之间沟通协调受到影响。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演化带来不利影响。 关键词:汽车;内外饰设计;质量控制 引言: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汽车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多,因此汽车行业也处于前所未有的转型关键时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国内外汽车行业的压力,汽车企业只有对企业的内外饰设计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才能将汽车品牌推向市场,在有效缩短产品周期的情况下,为汽车企业的发展注入鲜活的生命力。 1汽车内外饰发展的现状分析 当下社会对汽车的要求除了体现在性能方面之外,最重要的还要突出汽车的设计感和层次感,对其内外饰的设计质量进行把控和管理,可以有效满足用户的审美需求,从而体现汽车内外饰的设计理念。面对汽车产量的不断增加,汽车工业加工中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既保证汽车的使用性能,同时还能提升其审美价值,成为当下汽车生产商需要解决的难题。再加上社会对于节能减排意识的重视,将绿色环保理念加入到汽车内外饰的研究和质量控制中,也是当下对企业生产行业提出的新要求。 2基于绿色概念的汽车内外饰开发设计中产品设计及其工艺 2.1基于绿色概念的汽车内外饰开发设计中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主要可划分为下述三个部分:第一,结构设计。内外饰一般占据整车重量的二百四十千克左右,因此,为了达成汽车更加轻量化、耗油量更少的目的,应该在汽车内外饰开发设计中对其进行减重。可用工程塑料替代某些汽车中常用的钢设计,达成减重的目的;用钢板设计的汽车滑轨装饰板在整个车身中仅起装饰作用,这时可改变其结构,应用工程塑料代替钢板材料,应用无痕高光免喷漆注塑工艺来代替传统的焊接钢板结构。总的来说,专业性极强的开发设计方面的工作人员经过结构设计可对汽车内外饰开发设计中许多地方应用的材料以环保材料来替代,进而达成汽车内外饰开发设计中节能环保的目的;第二,可回收设计。在生产汽车的时期先应充分的考虑一些与零部件材料回收有关的可能性、价值以及处理方法等问题,在最大程度上使材料资源或是汽车零部件发挥到最大的价值,且尽可能降低其污染环境的几率;第三,可拆卸设计。也是在生产汽车的时期就应进行可拆卸结构开发设计标准的设定,这能够有效保证结构的良好拆卸,便于维修整车,此外可将已不能使用汽车上的一些零部件进行二次的拆卸使用,达成节能环保的目标。只有改变以往焊接的连接方式,才能保证整体的可拆卸性能更加良好。 2.2基于绿色概念的汽车内外饰开发设计中产品设计工艺 产品主要可划分为下述两部分设计工艺:第一,无痕高光免喷涂注塑。除了整车的性能外,汽车内外饰的珠光、哑光、高光等方面也是大多数车主在购买车辆时关注的重点,为有该种效果就应实施整车的处理喷漆工作。为使更加节能环保,现如今汽车行业的开发设计方面的工作人员早已用无痕高光免喷涂的产品注塑设计工艺取代了以往油漆的喷涂,该工艺无须进行喷漆,不仅降低了污染环境

汽车内饰表面装饰工艺介绍

本文将针对汽车内饰表面装饰的几种主流工艺从技术、成本、环保性能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文中“IMD”=IMR “INS”=IML/IMF)第一部分:水转印、IMD、INS工艺比较 一、工艺描述 1、水转印:将已成型的塑料基材压印浮在水面上的水溶性薄膜,转印薄膜上的花纹,再以透明面漆保护其花纹及对表面做光泽调节。流程为转印-薄膜清除-烘干-喷面漆,如下图所示: 2、INS(Film Insert Molding):将带有外观效果的INS薄膜预先吸塑/高压成型,把多余的膜边冲切,再把冲切好的薄膜壳片放置在注塑模具内进行注塑。流程为薄膜加热-高压空气成型(或者吸塑成型)-刀模裁切-已成型薄膜壳片放入模腔-合模,注塑成型-开模,完成总成件,如下图所示: 3、IMD(In-Mold Decoration):带有外观效果的IMD薄膜(圈材)被安装在输膜机上,而输膜机则固定在注塑机上,在注塑开模时让薄膜输进模具中间,合模后让胶料注射,让薄膜贴覆在模具上同时与胶料成型。流程为薄膜输送-薄膜定位,取模件-注塑成型-后处理,清理飞边,如下图所示:

二、技术对比 1、花纹包覆可行性方面 水转印 翻边高度(H)可让花纹包覆在300mm范围内 不需要考虑R角(R)的锐度 可以完全包覆圆柱形基材(如整体注塑方向盘) 通过电铸模后加工工艺可对花纹拉伸严重部分加饰,修饰效果较佳 可以对大型零件包覆(例如:SGM老别克新世纪IP 1.3m长,内侧深度超过200mm;德国戴母勒奔驰Smart Car门板外饰整体通过水转印加饰) 可以通过面漆工艺及底漆调节去控制最终产品表面光泽度、饱满度、花纹色泽及花纹层次的深度(而不需要重新开发薄膜,重新制版印刷) 遇到零件形状变化大而花纹选择偏向有规则性的所谓技术性花纹,虽然包覆不受限制,但部分边角位置可能会出现花纹拉伸而导致外观上有花纹的规则性变弱的情况;但天然花纹(如木纹)的外观表现较佳 INS(Film Insert Molding) 翻边(H)极限约40mm,但同时R角(R)必须设计在10mm以上;而如果R角(R)在1mm以下,其翻边(H)只可以在5mm以下(而且要取决如零件的整体三维形状) R角考虑要很充分,与花纹包覆的翻边深度要经常做出让步及妥协 三维形状变化大的零件,加工难度高,或不能把薄膜包覆完整 花纹包覆不到地方(开口部分)可通过刀切露出基材原色,但如果基材上存在注塑缺陷或颜色无法满足外观设计(如金属效果),必须通过单模多片薄膜的insert工艺或电铸模后加工工艺完成(工艺难度增加) 对大型零件包覆难度较高或质量难以控制 在翻边及R角配合情况下(包覆可行性高),对包覆技术性花纹薄膜的最终外观效果较佳(但可能仍存在轻度花纹拉伸变形) IMD(In-mold Decoration) 翻边(H)极限为5mm左右,同时其R角(R)也不能少于10mm 由于IMD薄膜比INS薄膜更薄,翻边与R角的考虑与妥协要求更高 一般只考虑对平面产品、翻边不大于1mm产品上用这工艺 基本上很难做到产品上留下开口部分(如开关板) 对大型零件包覆难度较高或质量难以控制 对包覆技术性花纹(以上条件容许下)外观效果较佳,但由于薄膜很薄,天然花纹(如木纹)的外观效果则很差 有关INS及IMD的定义解释: R角(R)和翻边(H) 的关系(只作参考*) IN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