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完美版)

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二语文园地五教案新人教版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语文园地五 【学习目标】 1.通过识字加油站和查字典,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 2.通过“我的发现”,引导学生知道同一偏旁的字所表示的意义范围大致相同。 3.通过辨析同音字,知道同音字读音相同,但字形字义都不同。 4.会读会背歇后语,激发学生主动积累的兴趣。 【学习重点】 1.通过识字加油站和查字典,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 2.通过辨析同音字,知道同音字读音相同,但字形、字义都不同。 【学前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识字加油站】 一、猜字谜: 1.课件出示字谜:有土堆成坡,有水连成波。碰石擦破脚,走路跛一跛。披衣床上坐,被子多暖和。透过玻璃窗,夕阳染山河。外婆来看我,带来甜菠萝。 2.指名带拼音读谜语。生字全班正音。 3.揭示谜底:皮。师总结猜字谜的方法。 (过渡:现在我们再来猜一个类似的字谜,想不想猜?) 二、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园地识字加油站字谜,指名带拼音读。 2.翻开课本P63页,学生自读识字加油站,边读边画出生字。 3.认读生字“饭、能、饱、茶、泡、轻、鞭、炮”。 4.小组读、带读、齐读。

5.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6.自由读字谜,组内互读,指读,比赛读,直到读通顺为止。 三、总结识字方法。 1.指名读,开火车分句读,师作相应的评价。 2.讨论交流谜底:包。 3.总结识字方法:独体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就变成了另外的字,它们不仅字形不同,意思也不一样。(全班共同交流由“包”加偏旁所组成的字的不同意思。) 4.像这样的字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四、再读字谜,看谁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我的发现】 1.课件出示三组生字。 2.指名读,正音。 3.火眼金睛:你发现了什么? 4.生汇报交流,指名回答。 5.师总结:“口字旁”的字大多和嘴部的动作有关,“提手旁” 的字大多和手部的动作有关,“足字旁” 的字大多和脚部的动作有关。 6.拓展:你还知道这样的字吗?能不能举个例子。 7.齐读生字卡。 第二课时 【字词句运用】 一、选一选,填一填 1.出示生字“青、清”,认读,并说说二者字形上的区别,分别组词。 2.全班交流词语正误。 3.课件出示园地例句。 4.指名选,全班交流词语正误,并读一读。 5.同法学习“再、在”。 二、比比谁最快。 1.全班交流音序查字法的方法。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语文园地一(教案)

语文园地一 教 学 目 标 1. 交流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2.想象例句描写的情景,并能进行仿写。 3.体会运用对比手法的语句的表达特点,再进行仿写。 4.诵读古诗,理解诗意,积累赞颂母爱的古诗词名句。 重 点 难 点 1.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2.体会情景描写句和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并能进行仿写。 3.积累描写母爱的古诗。 课 时 安 排 2 课 时 1.了解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的不同方法。 2.体会情景描写句的特点,并进行仿写。 1.把握体会课文情感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总结情景描写句的特点。 一、交流平台 1.激趣谈话,导入主题。 导语:我们在学习课文时,不仅要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具体内容,还要从课文所描绘的景物、记叙的故事中体会出作者表达的情感。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2.师生交流,学习方法。 示例: 生1:读到《月是故乡明》中“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这句话时,我能直接感受到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生2:读《祖父的园子》时,我从描写园子里的花草、虫子、鸟儿等事物的

语句中,体会到了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我”对祖父和园子深沉的爱与怀念。 生3:我在读《月是故乡明》时,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我”,体会到了作者的怀乡之情。 生4:我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表达出来了,加深了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 …… 师总结:你们分别是抓住文中直接抒情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从文中描写的具体事物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设身处地地去体会作者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语气、语调等的变化表达出文中的情感。除此之外,体会文中作者表达的情感还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抓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的细节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如读《梅花魂》时,我们可以从描写外祖父语言、神态的句子中体会他眷恋祖国的深情。 二、依据含义深刻的词语、句子、段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如读《月是故乡明》时,从“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中的“立刻”一词,我们可以体会到故乡的月亮在作者心中的独特地位和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三、从课文的开头、结尾或点题的句子体会作者强烈的情感。如我们上学期学过的《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第1自然段“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就直接写出了作者对圆明园毁灭的痛惜和对侵略者的愤恨。 3.练习体会其他课文。 小结:通过交流,我们明白了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方法多种多样。同学们可以尝试运用刚才总结的方法去体会我们学过的其他课文,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词句段运用(一) 1.教师出示教材中给出的两个句子,学生齐读句子。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五教案

一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五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2011课标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园地五” 【课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并注重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力求识用结合,从而学会方法、学会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识字方法,并运用方法自主识字。渗透“发现”的意识,如观察偏旁、主要部首、字音等,让学生运用方法识字,达到巩固识字方法的目的。 【教材简析】 “语文园地五”共安排了5个板块,本节课学习的是前两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以字族文识字形式呈现“饱、泡、跑、抱、袍、炮”6个形声字,左边偏旁表意,右边部件“包”表音,让学生了解形声字构字规律的同时,感受字族文的有趣。“我的发现”是三组根据偏旁归类的形声字,旁边有学习伙伴的提示:“口字旁的字大多和嘴有关。”让学生在偏旁归类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形声字同一个偏旁往往表示同一类的内容。形声字在汉字所占比例特别大,让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特点,不仅会加速学生识记生字的速度,减轻他们识记生字的负担,还会提高学生识记生字的能力。 【学情分析】 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就已经认识了300个字,会写100个字,掌握了36个常用偏旁,了解了反义词识字、对对子识字、象形字和会意字识字等识字方法,并初步接触了形声字,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但对于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学生还不能清楚地了解,因此这不仅是本课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所以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运用学到的识字方法和已学的生字、偏旁开展自主识字,不断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培养他们主动识字的习惯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认识“饭、能、饱”等8个生字。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

语文园地五 【教材目的】 1、“识字加油站”通过认识表示时间的词语让学生知道一天,一个月,一年当中不同的时间段。“我的发现”让学生学会积累偏旁相同的生字。“学词句运用”,通过认读字音,知道鼻音“”和边音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 2、“书写提示”学习两个新笔顺规则:“从左到右,先撇后捺。” 3 “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继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并从古诗中知道粮食来之不易,要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2.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又到了语文园地时间,这是我们快乐游戏和激烈的比赛时间,小朋友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二、我会认,看谁认的词语多。 1.课件出示“识字加油站”激趣:小朋友们,我们来看看大屏幕,看看第一项比赛是什么?指名读题目,老师相机帮忙。 2.大家看,草地上有很多词语宝宝在玩耍,你认识几个?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练读大屏幕上的词。

4.学生分小组比赛读,看哪个小组认得多,就奖励一面红旗。 5.同学们,还有一些生字宝宝我们以前没见过。你能在书上圈出来吗? 6.指名学生上台圈出生字、师相机指正。 7.师出示生字卡,师指名读,开火车读。 8.学生自己找到对应生字卡,小组内相互认读。 9.小朋友们真棒!生字宝宝认得又快又好。 10.全班齐读12个生词,并讨论:这些词都是表示什么的? 11.指名说,师总结:这些词语都是表示时间的,同学们一定要记住哦! 我的发现 一、激趣导入。 第一轮比赛小朋友们表现真棒!老师为你们点赞,现在是第二轮比赛的时间,你们准备好了吗? 二、摘果子,找规律。 1.课件出示:一棵果树。 2.小朋友们,果树上结了这么多果子,你能摘哪一个? 3.认读生字卡片:指名读、抽读、开火车读。 4.火眼金睛:小朋友们,果树上的果子是一样的吗? 5.指名读。 6.谁能把一样的果子分在一起? 7.指名分,并讨论:为什么这样分?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五(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1.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和儿歌,猜谜语识字,学会音序查字法查 字典。 2.通过诵读歇后语,帮助小学生积累句子。 3.和大人一块儿读,提高自己的课外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复习音序查字法查字典,积累歇后语,儿歌。 教学难点:阅读小短文,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五”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五)二、学和用。 板块一:趣味识字(课件出示) 有饭能吃饱, 有水把茶泡。 有足快快跑, 有手轻轻抱。 有衣穿长袍, 有火放鞭炮。 1.借助拼音自读儿歌。 2.读完这几句,我们猜到这个谜底是什么?

(每一句说的都是同一个字“包”。)(板书:包) 3.认读以下生字:(课件出示) fàn nénɡbǎo chápào qīnɡbiān pào 饭能饱茶泡轻鞭炮 (1)借助拼音读。 (2)去掉拼音读。(课件出示) 板块二:我的发现 1.出示汉字:(课件出示) 吃叫吹咬 提拔捉拍 跑跳踢踩 2.你发现了什么? 我的发现是:这十二个汉字,分成三行。 第一行的四个字“吃、叫、吹、咬”都是口字旁,而这几个动作,都需要嘴来完成,这就告诉我们,口字旁的字大多与嘴有关。(板书:口与嘴有关) 第二行的四个字“提、拔、捉、拍”都是提手旁,而这几个动作,都要用手完成,这也告诉我们,提手旁的字大多与手有关。(板书:扌与手有关) 第三行的四个字“跑、跳、踢、踩”都是足字旁,而这几个动作,都需要用脚完成,同样告诉我们,足字旁的字大多与脚有关。(板书:?与脚有关)

板块三:字词句运用 1. 选一选,填一填。 (1)想一想“清”与“青”,“在”与“再”又什么不同。(2)读一读句子,然后选择合适的字填在括号里。 (3)小组讨论交流填空。(课件出示) 远处有(青)山,近处有(清)泉。 放学了,大家(在)教室门口和老师说(再)见。 2.比比谁最快。 (1)看谁先从字典里找到这几页。(课件出示) 比一比,谁能最快的速度熟练翻阅字典,找到相应的页码。(2)看谁先从字典里查出下面的字。(课件出示7) 运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查出下列汉字的页码。(板书:音序查字法) 溪()解()准()楼()伯() 第二课时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五”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五) 二、积累运用 1.出示歇后语(课件出示)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竹篮打水——一场空

2020年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汇总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文章中直接抒发感情和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抒发感情的两种方法。 2.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选择情景进行仿写;了解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学会照样子写一写。 3.通过“积累与运用”的学习,理解古诗《游子吟》,体会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积累古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文章中抒发感情的方法;学会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了解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体会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积累古诗。 教学难点 了解和掌握文章中抒发感情的方法。 交流平台 一.找主题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加深对文章思想感情的体会。 二.抒己见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如: *读《祖父的园子》时,从课文对园子里的花朵、鸟儿、虫子等事物的描述中,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着的对祖父和园子深沉的爱与怀念。 *读《月是故乡明》时,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乡之情。 *读《月是故乡明》中“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这句话,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词句段运用 (一)读下面的例句,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再选一种情景仿照着说一说。 1.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2.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 解析:两句话都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分别说了太阳光的亮和八月天的热。运用排比把句子表达的意思层层递进,让我们强烈的感受到太阳光的亮和八月天的热。 例句: ①今天天气太冷,冷得滴水成冰,冷得小鸟缩成一团,冷得我浑身哆嗦。 ②教室里真安静啊!静得连一根针掉地上都听得见,静得连呼吸声都听得见,静得连心跳声都听得见。 (二)下面的语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想一想,照样子写一写。 1.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对此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句析:运用对比的表达方法,这样对比描写更能突出作者对故乡月色的喜爱,更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及反思)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学习体会文章表达情感的方法。 2.进一步学习比喻、夸张、对比的手法,体会其在具体情境中的作用。 3.学习古诗《游子吟》,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体会文章表达情感的方法;进一步学习比喻、夸张、对比的手法,体会其在具体情境中的作用。 2.积累古诗《游子吟》,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一)谈话导入 我们在阅读一篇文章时,不仅要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具体内容,而且要从文章所记叙的事物中体会出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有句话说得好“言为心声”,就是说作者无论是写人、状物、还是叙事,都具有一定的写作目的,或褒扬、批评;或肯定、揭露。总之,作者的思想感情一定会在文中体现出来。 (二)我们每位同学在阅读一篇文章时,应该如何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呢? 1.阅读的时候把心放到文章中去,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这是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比如,我在读《月是故乡明》时,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我,体会到了作者的怀乡之情。 2.依据带有感情色彩的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作者总会在字里行间表露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有时甚至直接用抒情、议论的方法来宣泄自己的感情。如《梅花魂》一文中,“当年的我,还过于稚嫩,并不懂得,我带走的,岂止是我慈爱的外祖父珍藏的一副丹青、几朵血梅?我带走的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赤子之心哪!”直抒胸臆,

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3.依据含义深刻的词语、句子、段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作者在表明自己的态度时,力求明朗、显豁,以便于读者和自己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但有时为了取得意味深长的效果,作者不直接表情达意,而是采用比较含蓄的方法说言外之意。这时候,我们要体会作者蕴含在语句中的态度,或者要了解作者写作时的历史背景,或者联系文章的写作手法,或者联系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和结构层次,尤其要联系词语、句子或语段所在的上下文的具体语言环境来理解。 4.在反复朗读和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有效地朗读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一边读,一边想,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诵读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方法,它不同于朗读,也不同于吟诵,诵读强调眼到、口到、心到,核心是自我体验的过程。阅读的时候把心放到文章中去,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这是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 (三)说说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还有哪些? 1.抓课题,从整体入手。课题是文章的眼睛,通过审题提出问题,通过阅读解决问题。 2.抓关键词句。如,从抒情部分找中心,从作者的议论部分找中心,从课文的反复部分找中心,从重点句、段找中心,关注首尾。 3.抓课后问题。 4.联系生活实际。 5.了解写作背景。 二、词句段运用 (一)学习第1小题 1.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中的例句,力求读准确、读通顺。并说说这两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课件出示例句) 明确:夸张(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尽力扩大或缩小的描述)和排比(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句子并列,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2.分别说说每个句子的句意,以及这样写的好处。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优秀教案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交流本单元课文中关于体会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2.能用排比句式从不同方面描述一种情景,从不同角度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能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3.积累记背古诗《游子吟》。 ?教学重点 1.交流本单元课文中关于体会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2.积累记背古诗《游子吟》。 ?教学难点 能用排比句式从不同方面描述一种情景,从不同角度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能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教学策略 1.交流平台 借助教材中4位小伙伴的话,回顾本单元学过的4篇课文,总结归纳关于体会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2.词句段运用 自读例句,引导学生发现例句在句式、表达方法上的特点,在仿写中加以运用。 3.日积月累 多种形式地朗读,直至熟读成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交流本单元课文中关于体会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2.能用排比句式从不同方面描述一种情景,从不同角度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 ?教学过程 板块一学习交流,习得方法 1.回顾单元语文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梳理阅读方法。 (1)教师引导: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是怎么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 课件出示 ●读到《月是故乡明》中“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这句话时,我能直接感受到作者对故乡 深深的怀念之情。 ●读到《祖父的园子》时,我从课文对园子里的花草、虫子、鸟儿等事物的语句中,体会到了蕴藏 在字里行间的“我”对祖父和园子深沉的爱与怀念。 ●我在读《月是故乡明》时,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我”,体会到了作者的怀乡之情。 ●我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表达出来了,也加深了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 (2)指导梳理:小伙伴用了哪些方法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回顾课文中学到的方法。 (1)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指名学生读,老师归纳:第1课《古诗三首》都是运用想象来体会诗人对儿童的喜爱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2)课件出示《祖父的园子》第16 指名学生读,学生归纳:读第2课《祖父的园子》时,从课文描写园子里的花草、虫子、鸟儿等事物的语句中,体会到了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我”对祖父和园子深沉的爱与怀念。 (3)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

(完整word版)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小儿歌,认识8个汉字,体会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2、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汉字偏旁与字义之间的联系,提高归类识字的能力。 3、辨析两组同音字,能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使用同音字。 4、进一步巩固用音序法查字法查字典的知识,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 5、正确朗读并背诵四则歇后语,大致了解其意思,初步体会歇后语这种语言形式的特点。 6、阅读故事《狐狸和乌鸦》,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形声字的构字规律,练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使用同音字,初步了解歇后语这种语言形式。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小儿歌,认识8个汉字,进一步体会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2、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汉字偏旁与字义之间的联系,提高归类识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关联旧知,激趣导入 1、出示《识字3》的内容,生自主朗读,说说在这一课中“青”字加上偏旁组成了哪些新 字。 2、师激趣:其实在汉字中,像“青”这样特别爱交朋友的汉字还有很多,我们今天再来认 识一位(板书:包,指名生认读)。 3、师质疑:“包”加上不同的偏旁,又能变成哪些新的汉字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趣 味识字”吧! 二、学习“趣味识字” 1、生自主阅读小儿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生朗读小儿歌,正音识字。 (1)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出示词语卡片:吃饭、能干、吃饱、茶水、泡茶、轻轻、抱着、鞭炮。 (2)指名生认读,相机正音强调:“能”既是鼻音,又是后鼻音;“茶”是翘舌音;“轻” 是后鼻音。正音后再次抽读卡片,巩固学生认读。 (3)生再次练习朗读小儿歌,将儿歌读通读顺,读出节奏。 3、巩固识字。 (1)单独出示儿歌中出现的八个生字,指名生认读,口头组词,加强理解。 (2)引导学生观察字形,教师识记方法。在此过程中,师适当指导:“饱、泡、炮”这三个字都是“包”字加上不同的偏旁构成的;“饭、茶”也可以通过借助偏旁来理解字义识记字形;“轻”与“经”比较记忆。 (3)师再次随机出示卡片,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等方式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 4、发现规律。 (1)师引导学生找出儿歌中由“包”字加偏旁组成的六个汉字,交流这六个汉字是由“包” 加上什么偏旁组成的。 (2)指名生交流,师出示六个汉字:饱、泡、跑、抱、袍、炮。指名生说说这六个汉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师适当小结:相同点是六个汉字中都有“包”字,而且读音与“包”相似;不同点是偏旁不同,意思也不一样。 (3)鼓励学生结合儿歌内容说说这六个汉字的偏旁与汉字的意思有什么关系。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 语文园地五 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五教案 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积累字词;发现不同字的特点,帮助记忆。 正确区分形近字和形声字,并正确运用。 2.能力目标:通过读、背积累歇后语。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词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积累字词;发现不同字的特点,帮助记忆。 正确区分形近字和形声字,并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词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时间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积累字词;发现不同字的特点,帮助记忆。正确区分形近字和形声字,并正确运用。 2.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词兴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趣味识字。 1、学生自由读生字。(教师正音) 2、教师范读儿歌,学生跟读。 3、从这些字词里你们有什么发现?(每样东西都有它的用处) 3、你能像这样说两句吗?(有笔能写字,有家才温暖……) 4、集体齐读儿歌。 三、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词语。 (2)教师范读,学生正音。 (3)你们发现了什么? (第一行字都是口字旁,都和嘴有关;第二行字都是提手旁,和手有关;第三行字都是足字旁,都和脚有关。) (4)小组再读词语。 (5)集体读词语。 四、字词句运用。 1、区分青和清,再和在。(学生回答,教师指导) 2、学生独立完成“选一选,填一填”。 3、学生回忆音序查字法的过程。 4、独立完成字典查字的练习。学生汇报。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读、背积累歇后语。

2、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阅读轻声词语。 2、谁还能说出一些轻声词语?(姐姐、孩子、灯笼……)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歇后语。 2、教师简介歇后语。 3、你还知道哪些歇后语。(学生自由回答) 4、集体齐读,学生背诵。 三、布置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狐狸和乌鸦》。 四、课堂总结。 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最新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

语文园地五指导方案 教学目标 1.在诵读儿歌的过程中,准确识记“饭、能、饱、茶、泡、轻、鞭、炮”等字。(重点) 2.在看部首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密切联系。(难点) 3.区别理解“青和清、在和再”的意思,会用它们填空。练习查字典,培养学生查字典的学习习惯。(重点) 4.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歇后语,借助图片大致了解描述的内容,并背诵积累。(难点) 5.和大人一起朗读故事,明白故事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内容,知道狐狸为什么对乌鸦说好话,懂得乌鸦上当受骗的原因,启发学生不能听信花言巧语,要专注做 好眼前的事。(难点)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字卡。(教师) 2.字卡。(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识字加油站 1.(多媒体出示喜羊羊图片)导言:我们的好朋友喜羊羊来了,它还给我们带来 了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课件出示“饭、水、足、手、衣、火”的图片)学生说出图片上的事物。 2.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上的事物能用来做什么,同时逐句出示儿歌内容,引导学生相机识字。 (1)自由读儿歌,读准字音。 (2)指名读儿歌,师生正音。 3.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自由交流识字:饭、能、饱、茶、泡、轻、鞭、炮。 (1)读准字音:“茶”是翘舌音,“鞭”是三拼音节,泡(pào)和炮是同音字。 (2)认清偏旁,说说字义和偏旁的关系。

(3)交流识字方法。如: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泡、饱、炮。 (4)同桌互相考一考:抢读生字,看谁读得准确。 4.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5.导学:喜羊羊为大家鼓掌,大家真棒!听一听,它又说了什么?(课件出示泡泡语:你能看图背诵这首儿歌吗?) 6.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生字放入儿歌,速读速背儿歌。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们喜欢的卡通人物图片导入,引领学生在趣味观察中认识儿歌中的主体事物。在此基础上的认字都是以“自主交流、活动探究”的形式完成的,既提升了识字实效,又尊重了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 二、认真观察,我的发现 1.导言:由于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现在喜羊羊要带我们去汉字王国逛一逛。一年一度的汉字王国运动会的开幕仪式就要开始了,让我们随着喜羊羊一起看看都有哪些队伍参加。 2.课件播放第一支走来的队伍——口字旁家族,并出示相应生字“吃、叫、吹、咬”。 (1)齐读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四个字有什么共同点。(课件出示口字旁) (2)引导学生思考口字旁的字大都和什么有关,然后指名汇报,并表演。 (3)导学:这支队伍想扩充,还有哪些字宝宝可以参加呢?(预设:“喊、叹”等。) 3.课件播放第二支走出来的队伍——提手旁家族,并相应出示生字“提、拔、捉、拍”。 (1)导言:观察生字,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提水、拔萝卜、捉小鸡、拍球图片) (2)引导学生思考提手旁的字和什么有关,并再举几个例子。 4.课件播放第三支走出来的队伍——足字旁家族,并出示生字“跑、跳、踢、踩”。 (1)导言:最后一支队伍比较特殊,大家来看看都有谁呢?(生齐读)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一组字又有什么相同点。(课件出示足字旁)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五》教案

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1.在诵读儿歌的过程中,准确识记“饭、能、饱、茶、泡、轻、鞭、炮”等字。(重点) 2.在看部首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密切联系。(难点) 3.区别理解“青和清、在和再”的意思,会用它们填空。练习查字典,培养学生查字典的学习习惯。(重点) 4.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歇后语,借助图片大致了解描述的内容,并背诵积累。(难点) 5.和大人一起朗读故事,明白故事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内容,知道狐狸为什么对乌鸦说好话,懂得乌鸦上当受骗的原因,启发学生不能听信花言巧语,要专注做 好眼前的事。(难点)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字卡。(教师) 2.字卡。(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识字加油站 1.(多媒体出示喜羊羊图片)导言:我们的好朋友喜羊羊来了,它还给我们带来 了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课件出示“饭、水、足、手、衣、火”的图片)学生说出图片上的事物。 2.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上的事物能用来做什么,同时逐句出示儿歌内容,引导学生相机识字。 (1)自由读儿歌,读准字音。 (2)指名读儿歌,师生正音。 3.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自由交流识字:饭、能、饱、茶、泡、轻、鞭、炮。 (1)读准字音:“茶”是翘舌音,“鞭”是三拼音节,泡(pào)和炮是同音字。 (2)认清偏旁,说说字义和偏旁的关系。

(3)交流识字方法。如: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泡、饱、炮。 (4)同桌互相考一考:抢读生字,看谁读得准确。 4.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5.导学:喜羊羊为大家鼓掌,大家真棒!听一听,它又说了什么?(课件出示泡泡语:你能看图背诵这首儿歌吗?) 6.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生字放入儿歌,速读速背儿歌。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们喜欢的卡通人物图片导入,引领学生在趣味观察中认识儿歌中的主体事物。在此基础上的认字都是以“自主交流、活动探究”的形式完成的,既提升了识字实效,又尊重了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 二、认真观察,我的发现 1.导言:由于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现在喜羊羊要带我们去汉字王国逛一逛。一年一度的汉字王国运动会的开幕仪式就要开始了,让我们随着喜羊羊一起看看都有哪些队伍参加。 2.课件播放第一支走来的队伍——口字旁家族,并出示相应生字“吃、叫、吹、咬”。 (1)齐读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四个字有什么共同点。(课件出示口字旁) (2)引导学生思考口字旁的字大都和什么有关,然后指名汇报,并表演。 (3)导学:这支队伍想扩充,还有哪些字宝宝可以参加呢?(预设:“喊、叹”等。) 3.课件播放第二支走出来的队伍——提手旁家族,并相应出示生字“提、拔、捉、拍”。 (1)导言:观察生字,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提水、拔萝卜、捉小鸡、拍球图片) (2)引导学生思考提手旁的字和什么有关,并再举几个例子。 4.课件播放第三支走出来的队伍——足字旁家族,并出示生字“跑、跳、踢、踩”。 (1)导言:最后一支队伍比较特殊,大家来看看都有谁呢?(生齐读)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一组字又有什么相同点。(课件出示足字旁)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 ??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在诵读儿歌的过程中,准确识记“饭、能、饱、茶、泡、轻、鞭、炮”等字。 2、在看部首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密切联系。 3、区别理解“青和清、在和再”的意思,会用它们填空。练习查字典,培养学生查字典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在诵读儿歌的过程中,准确识记“饭、能、饱、茶、泡、轻、鞭、炮”等字。 2、区别理解“青和清、在和再”的意思,会用它们填空。练习查字典,培养学生查字典学习习惯。 3、在看部首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识字加油站? 1、(多媒体出示喜羊羊图片)导言:我们的好朋友喜羊羊来了,它还给我们带来了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课件出示“饭、水、足、手、衣、火”的图片)学生说出图片上的事物。? 2、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上的事物能用来做什么,同时逐句出示儿歌内容,引导学生相机识字。? (1)自由读儿歌,读准字音。? (2)指名读儿歌,师生正音。? 3、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间自由交流识字:饭、能、饱、茶、泡、轻、鞭、炮。? (1)读准字音:“茶”是翘舌音,“鞭”是三拼音节,泡(pào)和炮是同音字。? (2)认清偏旁,说说字义和偏旁的关系。? (3)交流识字方法。如: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泡、饱、炮。? (4)同桌互相考一考:抢读生字,看谁读得准确。? 4、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5、导学:喜羊羊为大家鼓掌,大家真棒!听一听,它又说了什么?(课件出示泡泡语:你能背诵这首儿歌吗?)? 6、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生字放入儿歌,速读速背儿歌。 二、认真观察,我的发现? 1、导言:由于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现在喜羊羊要带我们去汉字王国逛一逛。一年一度的汉字王国运动会的开幕仪式就要开始了,让我们随着喜羊羊一起看看都有哪些队伍参加。

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设计

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学习更多方法,更好更快地掌握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情感。2学习描绘情景的方法,学会更直观地描写情景:掌捏通过两种事物对比,突出表现其中一个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游子吟》,理解诗中内容,想象诗中描写了怎样的情景,体会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本单元我们认识了古代诗人笔下天真可爱的孩子们。与萧红一起游览了祖父的园子,欣赏了季羡林先生故乡的月亮感受到老华侨浓浓的爱国之情。那么,我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都用到了哪些方法来理解和体会情感的呢? 二、交流平台。 1.齐读教科书第15页“交流平台"中四位向学说的话,说--说你有什么收获。(我们可以通过想象,从作者的角度思考,体会作者的情感:我们可以通过朗读来把握情感;可以通过抓重点语句的方法体会情感:可以通

过抓住细节描述。体会作者的情感。) 2.这些方法都能让我们又快又准地把握文章情感,以后在做阅读理解时,也可以运用这些方法。 三、词句段运用。 1. (出示相关句子) (1)请两位同学读上面的两个句子,并说说这两个句子在描写情景的时候,用到了什么手法?(先总写事物特点再具体表现)这样的手法有什么作用?(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体会到所描写的情景。)细细品读,闭上眼睛,想象-下,有没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你感受到了什么?(太阳光的强烈和天气的酷热) (2)按照这种描写的方法。从下面6个词中选一种情景写一段话,注意要直观表现出所写情景的特点。 例:慢----锅牛在树下往.上爬,它爬的真慢啊,等它爬到树梢的时候,花谢了,叶黄了。 2 (出示相关句子) (1)学生默读,与同桌交流这4个句子都有什么特点?(通过两种事物的对比,凸显其中一种事物的特点。) (2)你能仿照这种方式写--写吗? 例:这里的饭菜再香,也比不上妈妈做的菜香。 不管你们说得多好,我还是觉得,这个玩具不如我家里那个好玩。 3.上面的两种描写方法,一种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情景的特点一种让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五 【学习目标】 1.通过识字加油站和查字典,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 2.通过“我的发现”,引导学生知道同一偏旁的字所表示的意义范围大致相同。 3.通过辨析同音字,知道同音字读音相同,但字形字义都不同。 4.会读会背歇后语,激发学生主动积累的兴趣。 5.学会打电话,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 【学习重点】 1.通过识字加油站和查字典,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 2.通过辨析同音字,知道同音字读音相同,但字形字义都不同。 3.学会打电话,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 【学前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识字加油站】 一、猜字谜 1.课件出示字谜:有土堆成坡,有水连成波。碰石擦破脚,走路跛一跛。披衣床上坐,被子多暖和。透过玻璃窗,夕阳染山河。外婆来看我,带来甜菠萝。 2.指名带拼音读谜语。生字全班正音。 3.揭示谜底:皮。师总结猜字谜的方法。 过渡:现在我们再来猜一个类似的字谜,想不想猜? 二、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园地识字加油站字谜,指名带拼音读。 2.翻开课本P63页,学生自读识字加油站,边读边画出生字。 3.认读生字“饭、能、饱、茶、泡、轻、鞭、炮”。

4.小组读、带读、齐读。 5.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6.自由读字谜,组内互读,指读,比赛读,直到读通顺为止。 三、总结识字方法 1.指名读,开火车分句读,师作相应的评价。 2.讨论交流谜底:包 3.总结识字方法:独体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就变成了另外的字,它们不仅字形不同,意思也不一样。(全班共同交流由“包”加偏旁所组成的字的不同意思。) 4.像这样的字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四、再读字谜,看谁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我的发现】 1.课件出示三组生字。 2.指名读,正音。 3.火眼金睛:你发现了什么? 4.生汇报交流,指名回答。 5.师总结:“口字旁”的字大多和嘴部的动作有关,“提手旁”的字大多和手部的动作有关,“足字旁”的字大多和脚部的动作有关。 6.拓展:你还知道这样的字吗?能不能举个例子。 7.齐读生字卡。 【字词句运用】 一、选一选,填一填 1.出示生字“青、清”,认读,并说说二者字形上的区别,分别组词。 2.全班交流词语正误。 3.课件出示园地例句。 4.指名选,全班交流词语正误,并读一读。 5.同法学习“再、在”。 二、比比谁最快 1.全班交流音序查字法的方法。 2.分组翻页码,比赛谁翻得快。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 一、交流平台 朗读课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 (2)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 (3)抓住直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体会。 (4)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体会。 二、词句段运用 1.读下面的句子,想象句中描写的情景,再选择一种情景仿照着说一说。 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这个句子运用排比描写广阔背景之下的大月亮,以此对比家乡的小月亮,突出故乡月亮之美,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这个句子将杭州的桂花与家乡的桂花对比,说明家乡的桂花已经融入母亲的生活,成为母亲生活中的一部分,表达母亲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蓬,远比不上绍兴的鸟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 这个句子把姑爹破旧的小船与绍兴精致的乌篷船作对比,表达“我”对父亲、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三、日积月累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作者简介: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 注释: ①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吟:诗体名称。 ②意恐:担心。 ③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秆,也指子女的心意。 ④报得:报答。 ⑤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诗意: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五(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五(教案) 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1.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和儿歌,猜谜语识字,学会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2.通过诵读歇后语,帮助小学生积累句子。 3.和大人一块儿读,提高自己的课外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复习音序查字法查字典,积累歇后语,儿歌。 教学难点:阅读小短文,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五”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五) 二、学和用。 板块一:趣味识字(课件出示) 有饭能吃饱, 有水把茶泡。 有足快快跑, 有手轻轻抱。 有衣穿长袍, 有火放鞭炮。 1.借助拼音自读儿歌。 2.读完这几句,我们猜到这个谜底是什么? (每一句说的都是同一个字“包”。)(板书:包) 3.认读以下生字:(课件出示) fàn nénɡ bǎo chá pào qīnɡ biān pào 饭能饱茶泡轻鞭炮 (1)借助拼音读。 (2)去掉拼音读。(课件出示) 板块二:我的发现 1.出示汉字:(课件出示)

吃叫吹咬 提拔捉拍 跑跳踢踩 2.你发现了什么? 我的发现是:这十二个汉字,分成三行。 第一行的四个字“吃、叫、吹、咬”都是口字旁,而这几个动作,都需要嘴来完成,这就告诉我们,口字旁的字大多与嘴有关。(板书:口与嘴有关) 第二行的四个字“提、拔、捉、拍”都是提手旁,而这几个动作,都要用手完成,这也告诉我们,提手旁的字大多与手有关。(板书:扌与手有关) 第三行的四个字“跑、跳、踢、踩”都是足字旁,而这几个动作,都需要用脚完成,同样告诉我们,足字旁的字大多与脚有关。(板书:?与脚有关) 板块三:字词句运用 1. 选一选,填一填。 (1)想一想“清”与“青”,“在”与“再”又什么不同。 (2)读一读句子,然后选择合适的字填在括号里。 (3)小组讨论交流填空。(课件出示) 远处有(青)山,近处有(清)泉。 放学了,大家(在)教室门口和老师说(再)见。 2.比比谁最快。 (1)看谁先从字典里找到这几页。(课件出示) 比一比,谁能最快的速度熟练翻阅字典,找到相应的页码。 (2)看谁先从字典里查出下面的字。(课件出示7) 运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查出下列汉字的页码。(板书:音序查字法) 溪()解()准()楼()伯() 第二课时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五”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五) 二、积累运用 1.出示歇后语(课件出示)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

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积累字词;发现不同字的特点,帮助记忆。 正确区分形近字和形声字,并正确运用。 2.能力目标:通过读、背积累歇后语。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词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积累字词;发现不同字的特点,帮助记忆。 正确区分形近字和形声字,并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词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时间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积累字词;发现不同字的特点,帮助记忆。正确区分形近字和形声字,并正确运用。 2.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词兴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趣味识字。 1、学生自由读生字。(教师正音) 2、教师范读儿歌,学生跟读。 3、从这些字词里你们有什么发现?(每样东西都有它的用处) 3、你能像这样说两句吗?(有笔能写字,有家才温暖……) 4、集体齐读儿歌。 三、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词语。 (2)教师范读,学生正音。 (3)你们发现了什么? (第一行字都是口字旁,都和嘴有关;第二行字都是提手旁,和手有关;第三行字都是足字旁,都和脚有关。)

(4)小组再读词语。 (5)集体读词语。 四、字词句运用。 1、区分青和清,再和在。(学生回答,教师指导) 2、学生独立完成“选一选,填一填”。 3、学生回忆音序查字法的过程。 4、独立完成字典查字的练习。学生汇报。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读、背积累歇后语。 2、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阅读轻声词语。 2、谁还能说出一些轻声词语?(姐姐、孩子、灯笼……)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歇后语。 2、教师简介歇后语。 3、你还知道哪些歇后语。(学生自由回答) 4、集体齐读,学生背诵。 三、布置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狐狸和乌鸦》。 四、课堂总结。 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