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专题复习试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专题复习试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专题复习试题

选修3旅游地理

[考纲原文] 1.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2.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3.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

4.旅游与区域发展。

高考题组一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欣赏

1.(2013·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图1图2黄山云海

安徽省南部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等美景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

(1)游客怎样才能观赏到图2所示的黄山云海?请你提出两条建议。

(2)观景时,导游要求游客站在观景台上,除了方便观景,还有什么原因?

答案(1)选择合适的位置(站在高处俯视);选择合适的时机。(若回答具体时间,合理即可) (2)保障游客安全。

解析(1)黄山云海是一种远景阔景,在高处俯视才能获得好的观赏效果,另外,云海景观夏季出现较多,要选择合适的观景时机。(2)观景台除了有较好的观景角度外,还能保证游客安全。

2.(·江苏地理)20XX年6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图是杭州西湖

主要景点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湖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赏三潭印月、雷峰夕照、苏堤春晓景点的最佳做法是________。

a.置身其中,近而观之b.适当距离仰视

c.在较高位置俯视d.把握观赏时机

答案(1)数量多种类多品质高(或价值高、知名度高)组合好(任答3项)(2)d

解析(1)西湖发展旅游的优势需要调动答题基本模板:景区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观或景点的地域组合条件;景区旅游容量条件;旅游客源市场条件等。然后从图中获取信息进行具体的分析。(2)三潭印月需要选择农历每月十五日前后观赏,雷峰夕照显然需要夕阳西下时观赏,苏堤春晓需要春季观赏才行,因此三者观赏的最佳做法是把握观赏时机。

高考题组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游规划

3.(2014·山东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室外滑雪作为一项体育与休闲娱乐项目,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滑雪场的雪可来源于自然降雪和人工取水造雪。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大型滑雪场地形和位置示意图。

指出该滑雪场选址的有利条件。

答案南方地区滑雪项目独特;近客源市场;交通便利;地形起伏和缓;用雪有保障(冬季气温低;有降雪条件;靠近水库方便人工造雪)。

解析滑雪场的选址既要考虑地形条件,又要考虑“雪”这一基本条件,还要考虑客源市场和交通条件,实际上本题考查旅游开发条件。根据图中滑雪场的交通位置、地形特点等可轻松解答。

4.(2014·海南地理)下图示意某旅游目的地,该地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规模相对较小。分析该地旅游规模相对较小的原因。

答案地处高纬,气候寒冷,适宜旅游的时间短;远离客源地;交通不便;高昂的交通和装备费用,使得旅游费用较高;生态环境脆弱,旅游环境容量相对较小。

解析从旅游开发条件方面评价:地理位置偏远(在北极圈附近)、交通不便利、距离客源地远,吸引半径小、生态环境脆弱,旅游环境容量小,旅游旺季时间短(纬度高、气候寒冷)等。高考题组三旅游活动设计与环境保护

5.(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Ⅰ)近年来,一种不同于传统观光游的“深度游”悄然兴起,深度游是指旅游者通过徒步、自驾等方式,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获得深刻体验的旅游活动,有3位旅游者结伴拟于4月下旬自驾前往下图所示区域(湖面高程3196米),进行以观鸟为主题的深度游。

指出为应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他们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

答案海拔较高(3000米以上),氧气含量偏低,需带氧气袋(瓶)、抗缺氧药品等;气压偏低,水的沸点低,需带高压锅等;空气较稀薄,太阳辐射强,需带防晒物品;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需备防寒衣物;此时该区域多大风,需备防风帐篷等。

解析首先,通过图中经纬度和湖面的高程(3196米)确定旅游地为位于青藏高原上的青海

湖;其次,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旅游者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青藏高原高寒缺氧、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气压低、多大风等自然特征,决定了旅游者必须带足相应的生活用品。

6.(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Ⅱ)某学习小组在探讨“老工业区如何转型”的活动中,发现德国鲁尔区在转型过程中,利用原有的生产设备等工业遗产资源,开发了能够吸引人们了解工业文明和工业化历史,具有独特观光、休闲等功能的工业遗产旅游产品。

指出老工业区的工业遗产资源,并设计老工业区工业遗产旅游项目。

答案工业遗产资源:老工业区的厂房、车间等建筑,以及生产设备、工艺、流程、管理等工业遗产和遗迹。

工业遗产旅游项目:参观老工业区的厂房、车间以及工业遗产博物馆;利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原生产生活实景;体验原生产流程等;在由老厂房改造成的餐厅、酒吧、画廊等场所消费、休憩。

解析老工业区经济衰落后遗留的厂房、车间、生产设备等都属于工业遗产资源,把这些资源一一列出即可;旅游设计要根据旅游资源确定,而多数工业遗产资源都属于旅游资源,不同的工业遗产资源可作不同的旅游设计,如利用宽敞的厂房做画廊,利用工业设备现场体验原来的工业生产流程等。

结合近年考题可以发现本专题:

从考查内容看,旅游资源的分布、开发条件评价,旅游景观的欣赏,发展旅游业的意义及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等是考查重点。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是考查的热点。

从考查形式看,多以区域图文材料、景观图等呈现信息,以综合题形式考查基础知识。

在二轮复习过程中应注意:(1)结合区域图文材料,考查旅游资源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等。

(2)以我国或世界著名旅游区相关资料为背景,考查旅游资源的开发及环境保护。(3)结合具体旅游活动案例,说明做文明旅行者的重要性。

核心点一 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观赏方法

主干精讲

1.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特点

[特别提示] (1)判断旅游资源的类型时,关键是看吸引旅游者的主导要素,如华山之险在于地质地貌,吉林雾凇在于气象因素,长江三峡关键在于水,这三种都属于自然旅游资源;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在于与民族风情相关的人文活动,属于人文旅游资源。

(2)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不都是孤立存在的,许多景观区域范围内,二者往往相得益彰,形成自然和文化景观,如我国的黄山、杭州西湖的山水林泉、亭台楼阁。

2.旅游景观欣赏

(1)选择观赏位置

观赏距离远近、角度变化、俯仰变化等,都会带来不同的观赏效果。景观欣赏,远望取其势,近看取其质。

(2)把握观赏时机

观赏自然美景要把握季节、时间及气象变化,体验大自然中的美感,观赏人文景观同样也要把握时机。

(1)地貌的酷似造型,如广东肇庆的七星岩、云南路南石林的阿诗玛、安徽黄山的石猴观海、青岛的石老人等,只有在特定的观赏点才能获得某种形象。

(2)山中的峡谷、洞、一线天之类的景观,如长江三峡、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桂林的芦笛岩溶洞等,要置身其中近观方知其妙。

(3)瀑布景观,宜在适当距离仰视,以兼收其形、色、声、动等美感。而黄河壶口瀑布位于晋陕大峡谷中,需从两侧俯视。

预测演练

1.阅读材料及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江西省主要旅游景区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牯岭是庐山风景区的中心,海拔1 167米,是独特的“云中山城”,面积46.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1.3万,为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所在地。

(1)图中仅属于世界自然遗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庐山B.三清山

C.云居山D.井冈山

(2)在庐山观赏云海,选择________的时机最佳;从观赏角度来看,三叠泉瀑布宜在适当距离________。

(3)庐山风景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答案(1)B(2)雨过天晴仰视

(3)旅游资源丰富;游览价值高,组合好;距客源市场近;交通便捷;地区接待能力强

解析第(1)题,图中所示风景区,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是三清山,故选B。第(2)题,云海在雨过天晴后,景色最为壮观;瀑布最为突出的景色是飞流直下,所以观赏角度最佳是仰视,才能感受其气势。第(3)题,从旅游资源分析,庐山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且景色壮观,游览价值高,山上有众多景点,组合好;从市场分析,临近周围经济发达区,客源市场广阔;从交通条件分析,交通便利;从地区接待能力分析,山区面积广阔,地区接待能力强。

核心点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游规划

主干精讲

1.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1)旅游资源游览价值的评价方法

游览价值的评价要从资源本身状况考虑以下三个方面,重在语言的规范性。

①要考虑资源的质量,即考虑其“非凡性”的特点、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其评价性语言为审美价值高(低)、历史文化价值高(低)、非凡性强(弱)。

②要考虑资源的集群状况,其评价性语言为资源集群状况是否优良。

③要考虑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其评价性语言为地域组合状况是否优良。

(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思路

评价某地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通常考虑以下几方面:

①资源的质量与价值:质量越好,价值越高越好。

②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开发条件优越。

③市场距离:越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开发条件越优越。

④地区接待能力:旅游活动的配套设施、服务质量高,地区接待能力强,开发条件好。

⑤旅游的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2.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的主要步骤

预测演练

2.(2014·黄冈中学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一平山县位于太行山东麓、石家庄西部。该县历史悠久,胜景荟萃,奇峰、溶洞、森

林、草原、河湖、瀑布、温泉等自然景点100多处;国家、省、县三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0余处,类型多样,品位较高。近年来,经大规模开发建设,初步形成了驼梁、西柏坡和天台山等著名景区。目前,西柏坡至石家庄市区实现了全程高速,北京方向游客可以从京昆高速、山西方向游客可以从石太高速直接转到西柏坡高速。平山县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的旅游格局。

材料二下图示意平山县旅游景点分布。

(1)说出平山县发展旅游业的位置优势。

(2)分析平山县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较高的原因。

答案(1)距离北京和石家庄等城市较近;有通往京津、太原等方向的高速公路,交通便利。

(2)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多样;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较高;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较好。

解析第(1)题,距离北京、石家庄等城市较近并且有高速公路与周边城市相通。第(2)题,旅游资源游览价值由旅游资源价值、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三部分组成。

核心点三旅游活动设计与环境保护

主干精讲

1.正确进行旅游活动设计

(1)选择旅游地:主要考虑出游时间、交通状况等因素,确立旅游目的地。

(2)设计旅游线路

(3)保证旅游安全

2.旅游环境保护

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3.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1)健全环保法规,强化环境管理。

(2)加强全民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3)搞好环境评价,制定环保规划。

(4)加强生态建设,防治环境污染。

(5)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环保效果。

预测演练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旅行社设计了“三纵一横”四条路线,策划寻访入秋景色自驾游活动,路线分布如下图。下图中标注的日期为各地入秋时间。

(1)设计旅游线路中,有一条只能欣赏半程入秋景色,请选出此线并分析原因。

(2)为旅途顺利,需做充分的物质准备,①②线路所备用品最少,请说明理由。

答案(1)③线路;入秋时间两端早,中间晚。

(2)沿线经济发达,商业网点多,购物方便;地势相对低平,路况好;基础设施完善。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知,③线路两端入秋时间较早,而中间较晚,无论从哪一段启程,只能欣赏半程入秋景色。第(2)题,①②线路位于我国中东部地区,社会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商业网点多,购物方便,补充旅游所需物质比较方便。

1.文化旅游是以文化资源为体验对象的旅游活动。下图是“某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发展文化旅游有哪些有利的资源条件?

(2)近年来,延安迅速成为文化旅游热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案(1)类型多,数量多;地域组合好,游览价值高。

(2)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交通快捷;受旅游名城西安的辐射作用强。

解析第(1)题,从旅游资源类型、数量、资源组合状况和游览价值等方面进行说明。第(2)题,延安旅游业的发展与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交通条件及西安的辐射作用有密切关系。2.(2014·江苏百校大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为年浙江省入境旅游前十的客源国及其人次统计。

材料二乌镇是我国一个有1 300年建镇史,洋溢着浓郁传统文化的江南水乡古镇,“小桥、流水、人家”的特色明显。下图为“乌镇地理位置示意图”。

(1)据材料一统计,浙江省入境旅游的客源国中,游客最多的大洲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不同的客源市场,乌镇在宣传促销方面采取了针对性的宣传,请将以下内容的数码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①南方水乡②乡土品牌③历史文化名镇

对城市居民,突出________________;对北方游客,突出______________;对海外游客,突出________________。

(3)乌镇以一日游、二日游的短期旅游为主,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1)亚洲地理位置靠近;亚洲经济发展迅速,旅游消费需求增长

(2)②①③

(3)乌镇位于长三角区域,距离客源市场较近;旅游线路过短,且旅游资源主要为古建筑、江南水乡风光等,旅游资源类型单一;景区地域空间狭小,环境容量有限,接待能力弱。解析第(1)题,根据年浙江省入境旅游前十的客源国及其人次统计表知,浙江入境旅游的主要国家中,亚洲国家中韩国、日本、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游客最多。这与以上国家与浙江的旅游距离、经济收入水平和旅游消费需求有关。第(2)题,不同区域游客的旅游需求不同,针对城镇居民应突出乡土品牌,针对北方游客应突出水乡,针对海外游客突出历史文化名镇。第(3)题,从旅游市场距离、旅游资源特点、环境容量和接待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3.20XX年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第5个年头,20XX年春节也是旅游法实施后的第一个黄金周。据海南省旅委2月7日公布,由于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实现井喷式增长,使假日旅游市场面临全方位的考验。其中琼海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6.3万人次,约占全省1/9,同

比增长78.9%。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20XX年春节琼海市旅游市场火热的主要原因。

(2)列举当前海南岛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答案(1)气候温暖,天气晴朗,是理想的避寒度假圣地;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增强;旅游部门推出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与产品,吸引游客;新旅游法实施更加保障了游客的权益。(任答3点即可)

(2)出入海南岛及岛内的交通运输压力较大;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景区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过大。(任答2点即可)

解析第(1)题,旅游市场火热的原因可以从该地旅游资源的非凡性(对旅客有很强的吸引力)、该地的接待能力、交通通达度、市场距离等方面分析。海南岛纬度较低,是一个热带海岛,在春节(北半球冬季)期间相比我国大多数地区而言,气候温暖,天气晴朗,是理想的避寒度假圣地,对游客有很强的吸引力;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增强;交通不断完善,可进入度较高;旅游部门推出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与产品,吸引游客;新旅游法实施更加保障了游客的权益等。第(2)题,海南岛毕竟是一个面积有限的海岛,旅游承载力有限;短期内大量游客进入,必将对该地的交通、基础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带来过高的压力。4.意大利有着悠久的历史,该国现有世界遗产总数排名世界第一,分布如下图所示。某旅行社推出7月份意大利“世界遗产深度游”路线,历时10天。据此回答问题。

(1)读图文资料,归纳意大利世界遗产的特点。

(2)作为游客,说明需要提前进行的相关准备。

答案(1)数量多;类型全,以文化遗产为主;分布广。

(2)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准备防晒(暑)用品。

解析第(1)题,该国现有世界遗产总数排名世界第一,表明世界遗产数量多;从图示分布分析,有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类型多,其中以文化遗产为主;分布范围广。第(2)题,通过世界遗产可以了解历史,所以作为游客,需提前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因7月份意大利炎热干燥,光照强,所以需要准备防晒、防暑的用品。

5.(2014·江苏地理)下图是中国部分重点旅游城市欧美入境旅游联系图,箭头指向表示境外游客在某城市旅游后的流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除北京、上海外,旅游联系最强的城市是________,该城市吸引境外游客的主要旅游资

源类型是________。

(2)西安与桂林、广州、昆明等城市旅游联系的特点是________,昆明与其他城市旅游联系相对较弱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一位美国旧金山游客计划来华旅游后前往新加坡,在华期间将游览西安兵马俑、北京长城、桂林山水和上海等。下列旅游线路设计比较合理的是________(填写序号),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北京—西安—桂林—上海②西安—桂林—上海—北京

(4)形成桂林山水景观的外力作用是________。为保护桂林山水旅游环境,请提出你的建议。答案(1)西安人文旅游资源

(2)单向流动(联系)位置相对偏远(交通便捷程度较低);旅游资源对欧美游客吸引力相对较弱

(3)①节省旅游的经济和时间成本

(4)流水侵蚀(溶蚀)合理控制旅游资源的开发规模,缓解环境压力;污水达标排放、减少污染企业;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桂林山水的稀缺资源;建立健全旅游环境保护法规;提升游客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旅游。

解析(1)结合图中箭头含义可知,箭头线越多,旅游联系越强。西安是古都,有众多人文旅游景观,是除北京、上海外,旅游联系最强的城市。(2)由图可知,西安与桂林、广州、昆明之间只有单向箭头,昆明地处我国西南地区,交通便捷程度较低。(3)游客可从美国旧金山坐飞机直接飞往北京,游览后去西安,然后去桂林,最后到上海,游览结束后可直接从上海飞往新加坡,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和费用。(4)桂林山水是喀斯特地貌,也就是石灰岩在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地貌。保护旅游环境可从适度开发、控制污染、建立法规和提升意识等方面作答。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第一节人口再生产 ☆知识要点: 1、人口再生产定义:人口的世代更替过程(包括人口出生和死亡两个环节) 2、人口再生产类型:决定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如不考虑人口迁移过程,这三个决定因素之间的关系应为: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类型有:原始型(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很低) 传统型(出生率高、死亡率较高、自然增长率较低) 过渡型(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 现代型(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很低) ※难点解析: 出生率降低原因:文明程度、人口素质提高; 死亡率降低原因:生产力发展;

自然增长率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由于人口的素质受生产力的制约,所以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均受生产力直接或间接影响,所以说人口再生产类型与一定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当人口再生产类型进入现代型后,由于人口逐年减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所以最后会出现人口的老龄化现象,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达地区已经出现这种现象,而且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延长,时代更替速度减慢。 3、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 发达国家:现代型(德国、匈牙利人口出现负增长) 发展中国家:过渡型(部分国家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我国已是现代型) 全世界:过渡型(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多) ※难点解析:人口老龄化会引发的问题: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力短缺 第二节人口数量与环境 ☆知识要点: 1、人口数量的变化原因 ①.自然增长(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②.机械增长(与人口的迁移有关) ※难点解析一:考察范围越大,人口迁移的影响越小,全球而言,则不必考虑人口迁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3.2.1《海水的运动》word教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3.2.1《海水的运动》word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 2、理解不同类型洋流及其成因。 3、掌握不同性质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气压带风带模式图,说明世界洋流流向规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促进学生全面分析问题作风的养成。 教学重点难点: 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谈话法、读图启发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广阔无垠的海洋,永远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海水的运动形式是复杂多样的,对于表层海水而言,其基本运动形式有哪些呢?(学生回答) (一)海水运动形式 1.波浪:风浪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 波浪是如何产生的呢?(学生阅读回答,讲解风浪、涌浪) 除了我们常见的波浪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波浪,那就是海啸。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破坏力极大 波浪对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学生思考,回答)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海洋能资源;对海上作战、船只航行、海洋工程、渔业作业等都有影响。 阅读:世界著名风浪区——好望角 (承转)还有一种海水运动形式,也是我们每天都能够遇到的,那就是潮汐。 2.潮汐: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通常一天观察到两次,白天称为潮、夜晚为汐。 阅读P31钱塘潮:杭州湾为三角形海湾,口小内大,夏秋季节夏季风盛行,加剧潮势,形成钱塘潮。 我们都知道潮汐每天涨落两次,每天的时间都会发生变化,而且潮汐还有大潮小潮之分,这些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 (教师讲解大潮、小潮、潮汐的时间变化) 学生思考:农历一个月中,大潮和小潮各出现几次?分别出现在年哪一天? (活动)讨论各种活动与潮汐的关系。(P31)

高中地理选修3试题大全

高二下学期强化训练1 命题人:范庆 1.旅游的主体是() A.旅游者 B.旅游资源 C.旅游服务业 D.休闲时间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按游览区域划分,可分为地方性旅游,区域性旅游和全国性旅游三种具体形式。 B.国际旅游一般可分为跨国旅游与洲际旅游两种形式。 C.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游客,开始步入观光型旅游和度假保健型旅游。 D.我们国家大多数旅游者的旅游按旅游目的划分多属于观光型。3.艾菲尔铁塔举世闻名,不仅是因为其结构及造型的独特性,属于当时建筑的奇迹,还由于它打破了埃及胡夫金字塔保持了大约4500年的人类最高建筑物的纪录,这反映了旅游资源的()特性。A.历史文化属性 B.非消耗性 C.美学属性 D.位置相对稳定性

4.下列旅游资源中属于山水组合景观的是() A.丽江古城 B.黄果树瀑布 C.吉林雾淞 D.神女峰5.湖南武陵源风景区从旅游资源的形成角度来看属于()A.火山地貌景观 B.花岗岩地貌景观 C.砂岩地貌景观D.山水组合景观 6.旅游目的地必须具备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和旅游功能。下列地区不可能成为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是() A.地中海 B.加勒比海 C.东南亚 D.喜马拉雅山 7.现代,在城市外围人口密度较小、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涌现出休闲度假村、农家乐等新的旅游形式,它们产生的影响因素主要是() A.与城郊独特的构造地貌有关 B.主要依托于比城市温凉的气候条件 C.因为一些名人在城郊留下了墨迹、赋诗、名联等而增加了知名度D.社会认知因素的影响 8.安徽天柱峰虽然美学价值相当高,但是游人却很稀少,反映了我国旅游资源哪个分布特征() A.分布广泛 B.旅游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 专题一基因工程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一基因工程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生物,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变化示意图如图.叙述正确的是() A.三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均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中 B.该细胞能产生AbD、ABD、abd、aBd四种精子 C.B(b)与D(d)间发生重组,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导致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2.为了增加菊花花色类型,研究者从其他植物中克隆出花色基因C(图1),拟将其与质粒(图2)重组,再借助农杆菌导入菊花中. 下列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符的是() 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和连接酶构建重组质粒 B.用含C基因的农杆菌侵染菊花愈伤组织,将C基因导入细胞 C.在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 D.用分子杂交方法检测C基因是否整合到菊花染色体上 3.一对夫妇所生子女中,性状上的差异较多,这种变异主要来源于() 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染色体丢失D.环境变化 4.不属于基因操作工具的是() A.DNA连接酶B.限制酶C.目的基因D.基因运载体 5.下列哪一项不是基因工程工具()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DNA连接酶 C.运载体D.目的基因 6.下列关于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配子的随机组合体现了基因重组 B.染色体倒位和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 C.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

D.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紫花植株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的现象体现了基因重组 7.通常情况下,下列变异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C.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 D.着丝粒分开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8.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mR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现象都可称为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只发生有丝分裂过程中 C.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D.基因型为DdEE的个体自交,子代中一定会出现基因突变的个体 9.基因工程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相结合②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③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④提取目的基因. A.③④②①B.②④①③C.④①②③D.③④①② 10.如图为DNA分子的某一片段,其中①②③分别表示某种酶的作用部位,则相应的酶依次是() A.DNA连接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解旋酶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解旋酶、DNA连接酶 C.解旋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 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解旋酶 11.科学家利用生物技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的细胞核中,经培育获得一种转基因小鼠,其膀胱上皮细胞可以合成人的生长激素并分泌到尿液中,在医学研究及相关疾病治疗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选择受精卵作为外源基因的受体细胞是因为这种细胞具有全能性 B.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可检测外源基因在小鼠细胞内是否成功表达 C.人的生长激素基因能在小鼠细胞表达,说明遗传密码在不同种生物中可以通用 D.将转基因小鼠体细胞进行核移植(克隆),可以获得多个具有外源基因的后代 12.用限制酶EcoRⅠ、KpnⅠ和二者的混合物分别降解一个1 000bp(1bp即1个碱基对)的DNA分子,降解产物分别进行凝胶电泳,在电场的作用下,降解产物分开,凝胶电泳结果如下图所示.该DNA分子的酶切图谱(单位:bp)正确的是()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53《海洋能的开发利用》练习题

5、3 海洋能的开发利用 一、选择题 1。海洋能开发中,已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双选)() A.潮汐发电 B.波浪发电 C。盐差发电 D.温差发电 解析:选AB。海洋能中具有商业开发利用价值的是波浪能和潮汐能。 2.下列海峡中波浪能资源最为贫乏的是() A.马六甲海峡 B.麦哲伦海峡 C.直布罗陀海峡D。英吉利海峡 解析:选A。马六甲海峡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以上升流为主。 3。下列反映日、月、地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可提高潮汐发电效果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 D.新月、满月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处在一条直线上,日、月引潮力叠加在一起,使地球海洋出现天文大潮,潮差大,利于潮汐发电。 读“潮汐电站剖面示意图",回答4~6题。 4.若H表示潮汐发生时大坝两侧的水位差,当H在一个月内最大时,这一天可能是农历() A。初八B。十六 C。二十一 D.二十八 5。一天之内有两次潮涨和潮落,若H在农历十五这一天内出现极大值的时间是5∶30,那么这一天下一次出现H极大值的时间可能是() A。17∶30 B。17∶55 C。11∶30 D。11∶55 6、若水位二是位于大坝靠大陆一侧的水位,当H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段内,当地海滩游泳比较安全 B。是盐田灌水的最佳时期 C。是渔民拾贝的最佳时期 D。此时段,海洋船舶靠港的速度相对较快 解析:潮汐发电利用了海水涨落的水位差。图示中H最大时,表示涨或落的最大值。潮汐涨落的周期变化分为日周期、月周期及年周期等。潮汐原动力是天体对海水的引力与天体绕转质点做圆周运动产生的离心力的差值。一个朔望月之内,初一与十五由于日地月在一条直线上,它们合成的引潮力最大,一天之间距月球与地球的绕转质心最近和最远的地表,潮汐最大。其时间差决定于地球自转和月球公转周期.第6题题干说明海水处于落潮阶段,由于海水在落潮时水平运动方向是离海岸而去,海滩游泳不安全,盐田灌水取决于当时盐度,雨天由于径流冲淡海水,应灌入潮尾时段的海水,晴天则灌入潮头时的海水.落潮时向岸线航行的速度因水流方向而变慢。 答案:4、B5、B6、C 国家发改委在《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是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积极推进地热能和海洋能的开发利用。2020年前总投资将达2万亿元.这意味着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据此回答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选修全套精选教案(优质课)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1-3章) 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套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三全套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1-3章)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课程标准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标准解读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不是要系统学习天文知识,而是要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方面看,地球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但是,存在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很显然,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是本条“标准”的重点要求。 从本条“标准”的设计来看,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标准”将地球的特殊性限定在太阳系范围之内,隐含着在太阳系之外可能有存在生命的星球。实际上,人类一直在为寻找“外星人”而努力,目前已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几十颗可能会有生命的行星。 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时,要会运用有关资料加以说明。这些资料如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2)教学重点 ? 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存在和繁衍。 (3)教学目标 ? 能用自己绘制的示意图说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 能选用一定的资料(数据、图表等)说明地球行星的普通性与特殊性; ? 在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探讨活动中,能运用自己搜集的资料,表达自己的观点; ? 尝试运用已学知识,写一段文字,表达宇宙环境认识方面的一个观点。 (4)教学方法 ? 小组讨论法、图表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二、知识结构 三、教学过程 一、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板书) 【引导、讲解】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在人类发展的初期,由于人们的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就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把天空看做是好像倒扣在平坦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于是,便有了“天圆地方”的说法。后来,人们经过观察,发现天空中的各个星体都在围绕着地球转,地球好像处于整个宇宙的中心位置,这样,便产生了“地心说”。由于受西方宗教势力的影响,这个学说观点统治人们的思想是相当长的。到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使自然科学第一次从中世纪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意味着宇宙实际上就是太阳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电学实验专题

精品试卷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淮北实验高中高三一轮复习电学实验(电阻测量) 专题训练 一、安培表内外接法、滑动变阻器分压限流接法及仪表的选择 例题1.用伏安法测待测电阻Rx的阻值,备有以下器材: (a)待测电阻Rx (约为5Ω) (b)电流表A(0.3A ,内阻约为2Ω) (c)电压表V(3V ,内阻约为1.5kΩ) (d)滑动变阻器R(10Ω) (e)电源(E=6V ,内阻不计) (f)电键,导线若干 请根据器材的规格和实验要求,请画出实验电路图 考查:限流式、分压式接法的选择,内外接法的选择 例题2.如图所示为用伏安法测量一个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所需的器材实物图,器材规格如下:(a)待测电阻Rx(约400Ω) (b)直流毫安表(量程0~10 mA,内阻50Ω) (c)直流电压表(量程0V~3V,内阻5kΩ) (d)直流电源(输出电压3V,内阻不计) (e)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Ω~15Ω) (f)电键一个,导线若干条 请根据器材的规格和实验要求,请设计出实验电路,并完成实物连线: 考查:限流式、分压式接法的应用,内外接法的选择例题3.在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提供以下器材: (a)小灯泡(3.8V ,0.3A) (b)电流表A1(100mA ,内阻约为2Ω) (c)电流表A2(0.6A ,内阻约为0.3Ω) (d)电压表V1(5V ,内阻约为5kΩ) (e)电压表V2(15V ,内阻约为15kΩ) (f)滑动变阻器R1(10Ω) (g)滑动变阻器R2(2kΩ) (h)电源E2(电动势4V ,内阻约为0.4Ω) 请画出实验电路图 考查:限流式、分压式接法的应用,电表的选择 例题4.用伏安法测量某一电阻Rx阻值,已知Rx阻值约10Ω,现有实验器材如下: (a)电流表A1(量程0~0.2A,内阻0.2Ω) (b)电流表A2(量程0~60mA,内阻3Ω) (c)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3kΩ) (d)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15kΩ) (e)滑动变阻器R1(0~20 Ω,额定电流1A ) (f)蓄电池(电动势为6 V)、开关、导线. (1)为了较准确测量Rx阻值,电压表、电流表分别应选_______ 、_________ (2)画出实验电路图: 考查:限流式、分压式接法的应用,电表的选择 二、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基础上进行变换,充分考查学生对伏安法的理解 思考:在用伏安法测电阻时,当题目中给定的电压表或电流表量程不符合要求怎么办? (方法一):已知电流的定值电阻可当电压表用、已知电压的定值电阻可当电流表用 (方法二):用已知内阻的电流表当作电压表用,或用已知内阻的电压表当作电流表用,注意有时需要进一步的改装 例题5.现用伏安法测R x的阻值,备有以下器材: A:待测电阻R x(约为500Ω) B:电流表A1(量程0~6mA,内阻约为5Ω) C:电流表A2(量程0~3mA,内阻约为10Ω) D:电压表V(量程0~15V,内阻约为4kΩ) E:定值电阻R0(阻值为500Ω) F:滑动变阻器R(阻值为20Ω) J:电源E(电动势为2V,内阻不计) K:电键、导线若干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时 一、地球上的海与洋 1.海与洋对比 对比项目洋海 占海洋面积比重89%11% 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平均深度从几米到二三千米 受陆地影响程度影响较小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影响大 水温和盐度变化不大比较大 海流系统有独立的系统无独立的系统 2.四大洋 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3.海 (1)概念:通常一面或两面临近陆地,但不深入陆地,其余面以开阔的水域或若干海峡与其他海或洋相连。有个别海不邻近陆地,如北大西洋西部的马尾藻海。 (2)海的分类:按所在位置划分内海、边缘海、外海、岛间海。 内海,或称地中海,如地中海、红海、黑海、波罗的海、渤海等。 边缘海,如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 外海:如阿拉伯海、巴伦支海等。

岛间海,如爪哇海、苏拉威西海等。 举例: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最大海—珊瑚海4.海峡和海湾 (1)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A.分类:海峡有天然海峡和人工海峡两种。 B.天然海峡的成因有多种,如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地层陷落、冰川重压等。C.世界主要海峡 海峡连通海域 曼德海峡红海--印度洋 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太平洋 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印度洋 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大西洋 巽他海峡印度洋--太平洋 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北海 土耳其海峡黑海---地中海 (2)海湾 A.海湾多由沿海陆地沉降、海面上升淹没沿海洼地、河谷等形成。 B.有一些海湾名为湾,实为海,如墨西哥湾、比斯开湾、孟加拉湾等。 C.有一些海湾名为海,实为湾,如马尔马拉海、亚速海等。 二、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三、海岸与海底地形

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三专题1测试题

政治选修3专题1综合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卢梭认为:“每个人都把自身的能力置于‘主权者’的指导下。共同体中的约定对于每一个成员都是平等的。共同体可称为‘国家或政治体’。”卢梭的观点() A。看到了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 B。揭示了国家的本质 C.抹杀了国家的本质 D。抹杀了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 解析:选C.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认为国家是所有社会成员通过契约而形成的政治体,这就掩盖了国家的阶级实质。故选C项。 2。任何国家要实现统治阶级的民主,必须对被统治者执行专政职能,其原因是()A。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B.统治阶级的民主就是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C.民主以政治权利平等实现和少数服从多数为基本特征,专政以国家权力的强制力为实施特征 D。国家制度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体 解析:选A。A项表明专政对民主的作用,符合题目要求,故入选;B项从民主的对立面专政来说明民主本身,不符合题干的规定性;C项说的是民主与专政的区别,不符合题意;D项本身说法错误,国家制度并非都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体。 3.对民主和专政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①民主和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②先有民主,后有专政 ③民主与专政相互依存,共同体现国家性质④民主制国家必然包括一定阶级的民主,同时也包括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解析:选B。②错误,从产生过程看,民主和专政是统一的,不能说谁先谁后。①说明了民主与专政的区别,应选;③④说明了民主与专政的联系,应选。 4.美国、日本和德国都是当今世界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美国实行总统制共和制,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制,德国实行议会制共和制。这表明() ①同一国体可以采取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②一国采取什么政体与国家的性质无关 ③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有其相对独立性④国体确定后采取什么政体并不重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B。美、日、德的国家性质,即国体是相同的.但所实行的政体,即政权组织形式却是不同的,故①符合题意。这种情况正是国家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表现,故③符合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海洋地理》全册教案

选修2《海洋地理》 第一章海洋概述 第一节地球上的海与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海与洋的概念、区分。 2、了解四大洋概况。 3、理解海、海峡、海湾的概念,能够辨析。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自学,分别列表进行海和洋、四大洋、海/海峡/海湾的比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世界海与洋。 教学重点难点: 1、四大洋概况 2、理解海、海峡、海湾的概念,分辨海的不同类型、海和海湾。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地球仪 教学方法: 图表比较法、谈话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海洋的时代”

(投影)世界地形图,学生读图结合教材P2内容,了解海和洋的区别(填表) 1.海与洋对比 (学生自学结合世界地形图,了解四大洋概况) 2.四大洋 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承转)认识了四大洋,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离我们更近的海、海峡、海湾。 (学生自学,认识概念) 3.海 (1)概念:通常一面或两面临近陆地,但不深入陆地,其余面以开阔的水域或若干海峡与其他海或洋相连。有个别海不邻近陆地,如北大西洋西部的马尾藻海。 (2)海的分类:按所在位置划分内海、边缘海、外海、岛间海。 内海,或称地中海,如地中海、红海、黑海、波罗的海、渤海等。 边缘海,如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 外海:如阿拉伯海、巴伦支海等。 岛间海,如爪哇海、苏拉威西海等。 (投影)世界不同海区,辨析不同类型的海(学生在世界地形图中找出)

(举例: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最大海—珊瑚海) 4.海峡和海湾 (1)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A.分类:海峡有天然海峡和人工海峡两种。 B.天然海峡的成因有多种,如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地层陷落、冰川重压等。C.世界主要海峡(学生在世界地形图中找出) 海峡连通海域 曼德海峡红海--印度洋 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太平洋 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印度洋 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大西洋 巽他海峡印度洋--太平洋 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北海 土耳其海峡黑海---地中海 (2)海湾(学生在世界地形图中找出) A.海湾多由沿海陆地沉降、海面上升淹没沿海洼地、河谷等形成。 B.有一些海湾名为湾,实为海,如墨西哥湾、比斯开湾、孟加拉湾等。 C.有一些海湾名为海,实为湾,如马尔马拉海、亚速海等。 课堂练习:练习册相应内容,熟练掌握主要海峡、运河、海湾、海洋的经纬度位置及重要意义。

高中地理选修3试题大全

高二下学期强化训练1 命题人:范庆1.旅游的主体是() A.旅游者 B.旅游资源 C.旅游服务业 D.休闲时间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按游览区域划分,可分为地方性旅游,区域性旅游和全国性旅游三种具体形式。 B.国际旅游一般可分为跨国旅游与洲际旅游两种形式。 C.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游客,开始步入观光型旅游和度假保健型旅游。 D.我们国家大多数旅游者的旅游按旅游目的划分多属于观光型。 3.艾菲尔铁塔举世闻名,不仅是因为其结构及造型的独特性,属于当时建筑的奇迹,还由于它打破了埃及胡夫金字塔保持了大约4500年的人类最高建筑物的纪录,这反映了旅游资源的()特性。 A.历史文化属性 B.非消耗性 C.美学属性 D.位置相对稳定性 4.下列旅游资源中属于山水组合景观的是() A.丽江古城 B.黄果树瀑布 C.吉林雾淞 D.神女峰 5.湖南武陵源风景区从旅游资源的形成角度来看属于() A.火山地貌景观 B.花岗岩地貌景观 C.砂岩地貌景观 D.山水组合景观6.旅游目的地必须具备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和旅游功能。下列地区不可能成为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是() A.地中海 B.加勒比海 C.东南亚 D.喜马拉雅山 7.现代,在城市外围人口密度较小、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涌现出休闲度假村、农家乐等新的旅游形式,它们产生的影响因素主要是() A.与城郊独特的构造地貌有关 B.主要依托于比城市温凉的气候条件 C.因为一些名人在城郊留下了墨迹、赋诗、名联等而增加了知名度 D.社会认知因素的影响 8.安徽天柱峰虽然美学价值相当高,但是游人却很稀少,反映了我国旅游资源哪个分布特征?() A.分布广泛 B.旅游资源的分布和交通状况密切相关 C.旅游游点或旅游区呈明显的片状或带状分布 D.集中分布于我国东南部 9.下列风景不属于1985年中外游客评选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的是() A.万里长城 B.承德避暑山庄 C.张家界 D.苏州园林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31《海水的温度和盐度》练习题

3、1 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一、选择题 读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分布曲线图,回答1~2题。 1.关于海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热量净收入从低纬度海区到高纬度海区大体一样 B.各纬度海区的热量收支基本平衡 C.赤道海区热量收入最多,极地海区热量支出最多 D.海洋热量的主要收入是太阳辐射,主要支出是海水蒸发耗热 答案:D 2。有关海洋表层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暖流流经海区的水温均高于寒流流经海区 B.洋流可减小高低纬度海区之间的水温差异 C。辐射是各纬度海区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 D。水温的年变化幅度近岸海区小于同纬度大洋中部 答案:B 下图实线、虚线代表不同地理事物的等值线。读图,完成3~4题. 3.如果实线、虚线代表水温和盐度,L线代表洋流,且L1〉L3〉L5,则该海区最有可能分布在() 4。如果实线、虚线代表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L线代表河流,则关于河流和潜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河向北流,河水补给潜水 B.该河向北流,潜水补给河水 C.该河向南流,河水补给潜水 D。该河向南流,潜水补给河水 解析:第3题,据水温数值越向南越小及等温线弯曲方向可知,L线代表的是南半球一寒流。 A、C、D项所示海区均在北半球,只有B项符合,为南半球的秘鲁寒流分布区.第4题,等高线向数值大的地方凸出的河谷地带才会有河流,等高线数值北大南小,因此此河流由北向南流;潜水位的高低随地势的起伏而变化,潜水的流向为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处向低处流,所以潜水补给河水。如图所示。

答案:3、B4、D 下图是长江口外水域叶绿素含量、水温和盐度垂直分布的某次监测数据合成图。叶绿素含量在水深10到20米之间先升后降,据此回答5~7题。 5。图中①、②、③曲线依次代表() A。盐度、温度、叶绿素含量 B。盐度、叶绿素含量、温度 C。叶绿素含量、盐度、温度 D。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 6.从图中可以看出() A。水深超过10米后,盐度随深度增加持续升高 B.水深超过10米后,水温随深度增加持续降低 C。水深15米处,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值均达到最高 D。水深超过20米后,叶绿素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升高 7。此次监测所处的时节() A.长城内外——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江淮平原-—草长莺飞二月天 C.燕赵大地--赤日炎炎似火烧 D。太行群山—-霜叶红于二月花 解析:第5题,长江口外水域从垂直方向看,温度曲线应为③,因为水温热量来源于太阳辐射,越往下,吸收的太阳辐射越少,水温也越低,但到了一定深度,太阳光线不能照射到,水温变化很小.叶绿素含量在水深10到20米之间先升后降,因此应为①曲线。而盐度曲线是②,地处长江口外,由于长江汇入淡水密度小,留在表层,盐度低。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水深超过10米后,盐度随深度升高,但到了20米深度时,盐度稳定。水深15米深处,只有叶绿素含量达到最大值,水深超过20米后,叶绿素含量很小。水深超过10米后,水温随深度增加而持续降低。第7题,本题解题思路是:①根据所学知识准确找出温度曲线;②根据温度曲线找出表层水温数值;③由表层水温数值准确判读监测时的季节。 答案:5、C6、B7、D 8。下图是海洋表面盐度随纬度分布的曲线图,其中正确的是()

高中地理选修三样题

北京市地理学科新课标 选修模块三测试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道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关于旅游资源的正确叙述是 A.自然景观都是旅游资源 B.人文景观都具有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 C.文物古迹在建造之初就具备了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 D.有吸引力,能产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2.下列地理事物不.属于旅游资源的是 A.旅游饭店B. 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 C.桂林山水D. 蓬莱阁的海市蜃楼 3.下列我国的世界遗产都属于自然遗产的是 A.苏州古典园林、青城山—都江堰、庐山国家公园 B.黄龙风景名胜区、苏州古典园林、长城 C.北京故宫、庐山国家公园、平遥古城 D.黄龙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4.吉林有“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看落花”的说法,这说明观赏雾凇要A.选择观赏位置B. 选择观赏角度 C.把握观赏时机D. 把握观赏季节 5.图1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 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分别描述了庐山和泰山两大风景名胜区的特点。据此回答6~8题。 6.游客登上泰山之巅,有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因为 ①选择了合适的登山路线②在特定气象条件下观赏的感受 ③泰山周围是地势低平的华北平原④选择了合适的观赏位置,以情观景 A.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 7.“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欣赏旅游景观要 A. 把握观赏时机 B. 选择观赏位置 C. 抓住景观特点 D. 移情于景 8.庐山和泰山作为旅游资源,在构造上其共同成因是 A. 由沉积作用形成 B. 火山喷发而成 C. 板块挤压形成的褶皱山 D.地壳运动形成的断块山 九寨沟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是嘉陵江源头的一条支沟,风景优美,被誉为人间仙

生物人教版选修三专题一和专题二试卷及答案

镇巴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生物试卷 (选修三专题一和专题二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卷后的答题卡内。共40题。1.5×40=60分。) 1.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经常以抗菌素抗性基因为目的基因 B.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 C.通常用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用另一种处理运载体DNA D.为育成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除草剂基因时只能以受精卵为受体2.与“限制性内切酶”作用部位完全相同的酶是:() A.反转录酶 B.DNA连接酶 C.RNA聚合酶 D.解旋酶 3.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实际上就是把DNA上某些化学键打断,一种能对GAATTC 专一识别的限制酶,打断的化学键是:() A.G与A之间的键 B.G与C之间的键 C.A与T之间的键 D.磷酸与脱氧核糖之间的键4.除下列哪一项外,转基因工程的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能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保存 B.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C.具有标记基因,便于进行筛选 D.是环状形态的DNA分子 5.下列关于染色体和质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只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中,质粒只存在于原核生物细胞中 B.在基因工程中染色体和质粒均可以作为运载体 C.染色体和质粒均与生物的遗传有关 D.染色体和质粒的化学本质相同 6.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是否已表达,其检测方法是:()A.是否有抗生素抗性 B.是否能检测到标记基因 C.是否有相应的性状 D.是否能分离到目的基因 7.如果科学家通过转基因工程,成功地把一名女性血友病患者的造血细胞进行改造,使其凝血功能恢复正常。那么,她后来所生的儿子中:() A.全部正常 B.一半正常 C.全部有病 D.不能确定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海岸带的开发》word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海岸带的开发》word教案 第一节海岸带的开发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海岸带的概念含义及其开发利用的区位优势。 2、把握海岸带开发利用的要紧方式。 二、过程与方法 调查厦门本地海岸带开发利用的要紧方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海岸带开发利用与环境爱护相和谐的可连续进展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海岸带开发利用的要紧方式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谈话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海岸带是一个专门的地理地带。那个地点既是经济发达、人口聚居之地,也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带。如何在经济进展过程中兼顾海岸带的环境爱护,实现海岸带可连续进展,成为沿海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作为生活在海岸带的我们,也应该对这一问题予以关注。 (复习:海岸带的定义。) 1.海岸带及其开发利用优势 (1)定义: ①狭义:主体是指潮间带。 ②广义:是指海岸带向海陆两侧扩展到一定宽度的带状区域。 (2)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优势: ①海岸带是海域与陆域的交接地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②海岸带的自然资源兼备陆地和海洋双重性质,资源类别和品种最为丰富 ③海岸带是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各种过程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区域,具有专门高的自然能量和生物生产力。 ④人口密集,都市集中,具有信息、技术、资金等优势。 (摸索:什么缘故全球大约一半的人们会选择在海岸带居住?海岸带有哪些区位优势?) (承转)据我们的了解,海岸带如何进行开发?有哪些方式?(学生自学,发言介绍)2.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 (1)滩涂养殖 (阅读P47材料,了解滩涂养殖的问题) (2)港口建设 ①定义:港口是物资和旅客集散并变换运输方式的场地,由水域和陆域两大部分组成。 ②阻碍港口区位的因素: 港口选址是港口建设的要紧内容和先决条件。港口选址不仅要考虑水文、水深等水域条件,还要考虑腹地、交通等陆域条件。 ③一个优良港址一样应满足以下差不多要求:有宽敞的经济腹地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有海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 《旅游地理》全套教案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目标: 一、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1.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2.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3.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及其重要价值 二、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1.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 2.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3.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三、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 1.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影响,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的初步规划与设计 2.旅游点的确定,合理的旅游路线的选择 3.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以及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四、旅游与区域发展 1.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 2.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本讲重点:旅游资源的类型与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本讲难点: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及旅游规划 考点点拨: 第一课时 一、现代旅游 1.现代旅游的特点 (1)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2)旅游形式的多样化 (3)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4)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2.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食、宿、行、游(核心)、购、娱 二、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1.拉动经济发展 (1)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2)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 (3)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4)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促进社会文化繁荣 (1)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2)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3)促进文化交流。 3.影响区域环境 三、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 1.旅游资源的内涵 (1)概念: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 (2)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是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 二是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事物才能被称为旅游资源。 (3)旅游资源形成的核心: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2.旅游资源的类型 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种类型。 ①自然旅游资源,又称自然景观,主要有地貌、水文、气候、生物等要素组成,其中地貌要素处于相对重要的位置,大多数自然风景区都离不开地貌构景的作用。 作用:对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方面的旅游有重要意义。 ②人文旅游资源,又称人文景观,主要包括古人类遗址、古建筑、宗教文物、民俗风貌等,其中建筑景观是人文风景区构成的重要标志。 3.旅游资源的特性 (1)多样性 (2)非凡性:与同类地理事物与现象比较

新编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全册教案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 全册教案

目录 1.1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教案 1.2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教案 1.3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教案 2.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教案 2.2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教案2.3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案 2.4我国的虫灾与鼠灾教案 3.1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教案 3.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教案 4.1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教案 4.2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教案 4.3自然灾害与我们教案

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1.1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明确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其自然和社会的两种属性,能正确识别自然现象、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的区别与联系,确认什么是自然灾害。 2.会描述自然灾害在空间分布上的广泛性和区域性,时间上的频繁性、不确定性、周期性和不重复性,灾害的联系性和严重性及其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的特点,并能举例说明每一种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材图片和音像资料的展示,用对比的方法区分自然灾害、自然现象和人为灾害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用对比法进行简单概念界定的能力。 2.通过自然灾害特点的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演绎推理的能力;通过搜寻和分析典型的自然灾害范例,培养学生收集、提取、加工信息的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自然灾害的广泛性、频繁性、不可确定性和不可避免性的特点,强化学生的灾害意识、忧患意识,进一步树立尊重自然、尊重客观的正确人地观。 2.通过了解自然灾害的区域性、周期性的特点,强化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习惯。 3.通过了解自然灾害的可减轻性特点,坚定学生防灾减灾的信心和决心,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热情,并理解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全世界共同合作的观点。 [教学重点] ①自然灾害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②自然灾害的特点。 [教学难点] 自然灾害的周期性、不重复性、联系性的特点 [教学媒体与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讲授过程] 【新课导入】1988年岁末,美国《时代》周刊一年一度评选的世界风云人物不是当代任何一名风云人物,而是一张由条条绳索捆绑着的地球照片。这是为什么呢?就让我们看看1988年的地球吧:美国中西部地区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粮食减产30%~40%;前苏联亚美尼亚地区里氏7.1级大地震,3座城市被毁,5.5万人丧生,50万人无家可归,直接损失几百亿卢布;非洲大陆持续干旱并出现罕见的特大蝗灾,亿万蝗虫漫天遍野横扫数国,所到之处粮食作物被吞噬一空;巴西亚马孙地区发生特大森林火灾,25万公顷原始森林被

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现代旅游及其作用 1.现代旅游的发展特点[4] ☆旅游主体的大众化☆旅游形式的多样化☆旅游空间的扩大化☆旅游目的的娱乐化2.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基本要素:食、宿、行、游、购、娱 关系: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旅游交通 旅游六要素的核心:游 增加旅游收入的重要途径:购、娱 ※3.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1拉动经济发展:a.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b.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 c.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运输、商业服务、建筑、邮电、金融、 房地产、外贸、轻纺、旅游纪念品等产业) d.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过分地依赖旅游业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不稳 定因素) ○2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a+.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总体促进社会发展)b+.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c-.旅游者的大量涌入给当地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 ○3旅游业对文化的影响:a+.促进文化交流(○1促进民族文化精华的提炼,使民族文化更有(总体促进文化繁荣)特色和吸引力○2促进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 b-.一些旅游项目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本身的传统文化价 值) ○4影响区域环境:a+.旅游对环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促进历史古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复) b-.旅游与环境的关系不处理好,过多游客造成旅游环境的混乱、污染,降 低了旅游质量 4.有关“旅游业”的几种正确评价[4] ○1旅游业是“朝阳产业”。 ○2旅游业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3旅游业是综合性和关联性很强的产业。 ○4旅游扶贫工作的重心是开发式扶贫。 第二章旅游资源 5.旅游资源的内涵 ○1旅游资源形成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a.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 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 b.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 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

【精选】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全册教案-地理知识点总结

地理新人教版高中选修2精品教案[整套] 第一章海洋概述 第一节地球上的海与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海与洋的概念、区分。 2、了解四大洋概况。 3、理解海、海峡、海湾的概念,能够辨析。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自学,分别列表进行海和洋、四大洋、海/海峡/海湾的比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世界海与洋。 教学重点难点: 1、四大洋概况 2、理解海、海峡、海湾的概念,分辨海的不同类型、海和海湾。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地球仪 教学方法: 图表比较法、谈话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海洋的时代” (投影)世界地形图,学生读图结合教材P2内容,了解海和洋的区别(填表) 1 (学生自学结合世界地形图,了解四大洋概况) 2.四大洋 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承转)认识了四大洋,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离我们更近的海、海峡、海湾。 (学生自学,认识概念) 3.海 (1)概念:通常一面或两面临近陆地,但不深入陆地,其余面以开阔的水域或若干海峡与其他海或洋相连。有个别海不邻近陆地,如北大西洋西部的马尾藻海。 (2)海的分类:按所在位置划分内海、边缘海、外海、岛间海。 内海,或称地中海,如地中海、红海、黑海、波罗的海、渤海等。 边缘海,如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 外海:如阿拉伯海、巴伦支海等。 岛间海,如爪哇海、苏拉威西海等。

(投影)世界不同海区,辨析不同类型的海(学生在世界地形图中找出) (举例: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最大海—珊瑚海) 4.海峡和海湾 (1)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A.分类:海峡有天然海峡和人工海峡两种。 B.天然海峡的成因有多种,如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地层陷落、冰川重压等。 C (2) A.海湾多由沿海陆地沉降、海面上升淹没沿海洼地、河谷等形成。 B.有一些海湾名为湾,实为海,如墨西哥湾、比斯开湾、孟加拉湾等。 C.有一些海湾名为海,实为湾,如马尔马拉海、亚速海等。 课堂练习:练习册相应内容 [教学后记] 第二节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和认识过程。 2、了解郑和下西洋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搜集材料等方式,了解人类探索海洋的历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海洋的探索是不断发展进步的,是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 教学重点: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和认识过程。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