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你会不会来(黎明)》歌词 宝丽金

今夜你会不会来(黎明)

歌曲:今夜你会不会来

作词:简宁

作曲:林东松;谢明训

演唱:黎明

歌曲时间:4分12秒

lrc编辑:唐晟

歌词千寻:

也许你只是一个最美丽的阴影

也许是我们前世的约定

你就是我这一生中

在等待的人

你不知道我寂寞的心

曾经是一片灰烬

也许你只是一朵属于流浪的云

也许你不必现在

做决定当我目送着你

从人群中慢慢地离去

你如何知道我的心

都已经被你占据

你是否愿意为我停留

今夜你来告诉我

你是否愿意陪我

走过我的梦我的所有

今夜你会不会来

你的爱还在不在

如果你的心已经离开

我宁愿没有未来

今夜你会不会来

你的爱还在不在

别让我所有的等待

变成一片空白

也许你只是一朵属于流浪的云也许你不必现在

做决定当我目送着你

从人群中慢慢地离去

你如何知道我的心

都已经被你占据

你是否愿意为我停留

今夜你来告诉我

你是否愿意陪我

走过我的梦我的所有

今夜你会不会来

你的爱还在不在

如果你的心已经离开

我宁愿没有未来

今夜你会不会来

你的爱还在不在

别让我所有的等待

变成一片空白

今夜你会不会来

你的爱还在不在

如果你的心已经离开

我宁愿没有未来

今夜你会不会来

你的爱还在不在

别让我所有的等待

变成一片空白

以上就是关于今夜你会不会来(黎明)的歌词,感谢您的阅读!

[音乐百科]台湾流行音乐百佳专辑(1993-2005年)

台湾流行音乐百佳专辑(1993-2005年) 1994年由我国台湾地区专业人士发起评选的1975年——1993年1月流行音乐百张最佳专辑,囊括了罗大佑、李宗盛和内地摇滚鼻祖崔健在内的优秀音乐人的作品,曾掀起一股流行音乐的讨论热潮。近日,这股热潮得以延续,继续由台湾地区专业人士评选的新百大专辑出炉,1993年到2005年的12年间,又有100张专辑进入流行音乐的殿堂。 若说1975—1993 年间的百张最佳专辑偏向于某一种“台湾流行乐界主流人士品位的呈现”,音乐类型上的广度有限;则1993—2005 年间的这一百张专辑,便有如彩绘般色彩缤纷,展示出原住民歌谣、流行、摇滚、朋克、放客、R&B 、Hip-Hop ……多元风貌的涵括性,即使亦有遗珠,也适切反映了世纪之交、世代更迭的台湾流行音乐,其勃发旺盛的生命力。 排名/发行年专辑名称/演唱者/发行公司 1/1999年6月《海洋》/陈建年/角头 2/2005年4月《匆匆》/胡德夫/野火乐集 3/1994年12月《浪人情歌》/伍佰/滚石 4/2000年1月《圣民歌─太阳?风?草原的声音》/纪晓君/魔岩 5/1998年2月《树枝孤鸟》/伍佰 & China Blue/魔岩 6/1997年9月《流浪到淡水》/金门王与李炳辉/滚石 7/1997年12月《飞机场的十点半》/陶喆/侠客 8/1997年11月《回家》/顺子/魔岩 9/2005年10月《华丽的冒险》/陈绮贞/艾回 10/1996年12月《姊妹》/张惠妹/丰华 11/1998年7月《让我想一想》/陈绮贞/魔岩 12/1999年6月《第一张创作疯狂世界》/五月天/滚石 13/1995年5月《阿姐鼓》/朱哲琴/飞碟 14/2001年9月《范特西》/周杰伦/博德曼BMG 15/1998年8月《ONE》/杨乃文/滚石 16/1994年11月《天空》/王靖雯/福茂 17/1996年1月《摇篮曲》/黑名单工作室/滚石 18/2000年6月《孙燕姿》/孙燕姿/华纳 19/1993年3月《吻别》/张学友/宝丽金 20/2000年8月《泥娃娃》/巴奈/角头 21/1999年11月《我要我们在一起》/范晓萱/福茂 22/1993年12月《化妆师》/陈小霞/科艺百代EMI

八大电影公司简介

好莱坞最早的八大影业是指米高梅(MGM)、派拉蒙(Paramount)、福克斯(20th Century Fox)、华纳(Warner Bros.)、联美(United Artists)、环球(Universal)、哥伦比亚(Columbia)和雷电华(RKO)八家。这八家电影公司创立组成的美国电影协会(MPAA)为所有在美国上映的影片分级,并为美国电影的利益进行游说。当时的八大影业全是垄断企业,特别是前5家公司,不但垄断了电影制作、发行各个环节还拥有自己的院线,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迫于美国反垄断法而出售了自己的院线(但目前大电影公司又开始介入影院经营,如索尼已拥有美国最大院线20%的股份)。由于失去院线加上电视普及的冲击,八大公司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并导致雷电华在50年代破产,但因为迪斯尼(Walt Disney)的崛起,填补了雷电华留下的空位。之后好莱坞开始进入萧条期,20世纪70年代,原来的第一大公司米高梅逐渐衰落,而被联美收购,但联美的好日子尚未开始,就因为投资了影史上最最亏本的“巨片”《天堂之门》而破产,反而要米高梅来收拾残局,组成了米高梅/联美(MGM/UA),八大影业变为叽蟆S氪送 保 恍┬」 驹?0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立并崭露头角,象三星(TriStar)、新线(New Line)、卡洛可(Carolco)、奥利安(Orion)等,但它们始终没有达到七大的规模,三星和新线直到被大公司收购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好莱坞开始复苏——大购并开始了。先是依旧衰弱的米高梅被CNN的母公司特纳广播收购,特纳已经有了新线和城堡岩(Castle Rock——《肖申克的救赎》、《绿里奇迹》等名片的制作公司)两家电影厂,并很快发现米高梅的烂摊子很难消化,于是特纳在留下米高梅唯一值钱的东西——世上最大的影片库来充实自己的电视节目后(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米高梅/联美的老片的DVD是由华纳发行的原因),就把米高梅转手给了一家意大利金融财团,唯一让米高梅感到一丝希望的是特纳没有夺走007的版权。1985年,即使《星球大战》三部曲的发行也未能使福克斯摆脱破产的阴影,澳洲人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及时出现并收购了它,媒体大亨默多克确实有起死回生的绝招,在新闻集团的运作下,福克斯不但恢复了昔日的辉煌,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美国第四大电视网FOX。日本的索尼收购了CBS唱片后也在1989年从可口可乐手里收购了哥伦比亚和三星,组成了索尼影业(Sony Pictures/Columbia-TriStar),尽管新公司一开始连续多年的亏损让索尼不堪重负,但索尼并不愿放弃。而索尼的同乡松下在收购环球及其母公司MCA后,发现盈利遥遥无期,也未能给其影音硬件的销售带来多大好处,便将MCA售与了加拿大酒业巨头西格玛。迪斯尼通过《小美人鱼》也重展雄风,并且为了区别其儿童片的发行,迪斯尼成立了专门发行“大人片”的试金石(Touchstone)和好莱坞影业(Hoolywood Pictures),并将三个发行品牌集合为比威发行公司(Buena Vista——BV)。但进入90年代后,凭借《本能》、《终结者》系列等成功巨片春风得意的卡洛可却开始遇到了大麻烦,它的规模无法承受连续进行的大投资,《割吼岛》的失败让它血本无归、掏空家底,《星门》的上映让卡洛可彻底破了产,它的影片库出售给了米高梅。时代华纳在90年代收购了特纳广播,新线和城堡岩也就加入了时代华纳。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新世纪,七大公司全部都成为了跨国传媒集团的一部分:迪斯尼收购了美国最大的独立片商Miramax和ABC电视网;派拉蒙被拥有MTV的维亚康姆(Viacom)收购,并建立了UPN电视网;福克斯重组为福克斯娱乐集团并建立了美国第三大独立片商福斯探射灯(Fox Searchlight);时代华纳与AOL合并;西格玛收购了宝丽金后,由于发生巨额亏损,又被法国媒体巨头维旺迪购并,重组为一家新公司维旺迪-环球(Vividen-Universal);米高梅尽管仍未恢复元气(其市场份额甚至不及Miramax等独立片商,海外发行权也委托给了福克斯),但也建立了自己的有线电视网,并且既收购了卡洛可影片库后,又收购了奥利安、宝丽金影业等破产公司的影片库,重新拥有了世上最大的电影库。当然,新成立不久的梦工厂(DreamWorks)也开始显露实力,但无论从其市场份额还是涉及业务的深度广度来说要成为新的第八大还有距离。2004年,长久的谈判之后,其间经历索尼的犹豫和华纳的放弃,索尼影业终于倾30亿美元巨资,并负担了米高梅的20亿高额债务,确定了对米高梅集团的收购,而最终的收购工作也将在2005年年中完成。通过这次收购,索尼取得了米高梅丰厚的影片库,也为进一步占领电影之场做好了准备。这次收购也就意味着,曾经的八大又少了一家。因此,现在八大影业已成一种俗语,指的是好莱坞的主流片商,真正称的上“大”的目前只有6家,也就是美国电影协会(MPAA)目前的6个成员:索尼影业(Sony/Columbia)(包括米高梅(MGM/UA)),福克斯(20th Century Fox)、迪斯尼(Disney/Buena Vista)、华纳(Warner Bros.)、派拉蒙(Paramount)、环球(Universal)。

Secret Garden 神秘园 -《神秘园环球唱片公司官方专辑全集(1996-2008)》(Complete Secret Garden Edition)[

Secret Garden 神秘园-《神秘园环球唱片公司官方专辑全集(1996-2008)》(Complete Secret Garden Edition)[FLAC] 专辑英文名: Complete Secret Garden Edition 专辑中文名: 神秘园环球唱片公司官方专辑全集 (1996-2008) 艺术家: Secret Garden 神秘园 资源格式: FLAC 发行时间: 1996年 地区: 挪威 语言: 英语 简介: 成立于1994年的神秘园(Secret Garden),是由两位才华出众的音乐家组成,一位是在挪威音乐界享有盛誉,曾为不同的音乐家担任作曲、监制并身兼键盘师的罗尔夫·劳弗兰(Rolf Lovland),他是神秘园的灵魂;另一位则是来自爱尔兰的小提琴家菲奥诺拉·雪莉(Fionuala Sherry),她曾接受正规的古典音乐教育,曾与多位世界级音乐家及流行歌星合作,与罗尔夫相遇后,由于两个人的音乐理念和生活态度包括哲学观念都很相近,对音乐的热情和追求一拍即合即组成了神秘园,罗尔夫深信: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地,每当痛苦失望或消沉时,就需要抒缓情绪,寻找心里的平静和安慰,这块藏在每个人内心的土地,就是

“神秘园”。罗尔夫与雪莉的合作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天才的合作,各有特点。雪莉有极好的舞台形象,在舞台上她就象是带给观众的一个礼物。而罗尔夫是一个非常专业和审慎的制作人,他可以结合最新的制作技术,让自己笔下最优美的旋律如出泉涌。他们用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能够心境单纯地长时间投入音乐创作中,这种敬业精神成为他们成功合作的纽带。1995年,神秘园(Secret Garden)凭借一首仅有24个单词的单曲“Nocturne 夜曲”一举获得在欧洲拥有最多观众的欧洲电视歌曲大赛的金奖,创下了40年来这个具有极高声望的大赛从没有一部器乐作品获金奖的奇迹。此后,神秘园的首张专辑《Songs From A Secret Garden 飘自神秘园的歌声》随即面世并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该唱片在世界各地的销量截止97年底已超过65万张,在美国,他们一跃登上了著名的公告牌“Biilbod新音乐排行榜”,令人惊讶的是一年后他们仍然榜上有名。1997年,神秘园的第二张专辑《White stones 白石》推出,这张融汇挪威和爱尔兰音乐文化的专辑同样畅销于世界各地。在聆听这张唱片时,每一首作品就像一颗白石子领着你到达神秘的花园。 1997年8月,被誉为挪威国宝级的神秘园(Secret Garden)乐队首次踏上中国,只举行了一些小型演出,欣赏的观众反响热烈,同年10月26日他们作为挪威杰出音乐家代表随挪威国王和王后访问了我国,并进行非公开的表演,由于两场

盘点香港十大豪门公子哥

盘点香港十大豪门公子哥 一;林孝贤, 香港老牌 富豪林百欣的孙子,寰亚集团老 板林建岳与前妻谢玲玲的公子。 这位生于八零后的百亿家族公子 哥,早年在美国波士顿获得工商 管理学学位后,返回香港而跟着 老爸林建岳学习经营管理家族生 意,同时担任家族企业的多项要 职。由此被外界称为林百欣家族 的第三代接班人,而林氏家族的 企业市值则高达过百亿,再加上他老爸的香港传媒大鳄的权势地位,所以林孝贤在商界和娱乐界,皆属于无可争议的娱乐豪门公子哥。林孝贤在娱乐圈中,也曾经与薛凯琪及阿娇等不少女星有过绯闻,但跟他老爸林建岳比起来,似乎他的娱乐色彩要比他老爸的火爆绯闻差很多。

二;向佐, 曾经名叫向展平,香港娱乐界大亨、 原永盛娱乐机构、现中国星集团老 板向华强的公子。这位娱乐豪门大 公子,或许是受家族影响,年少时 即对娱乐圈兴趣浓厚,早年从英国 留学之后,返港即进入娱乐业界发 展。向佐曾经参与过《霍元甲》《夺 帅》《投名状》等多部影片,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影片《霍元甲》中饰演的秦爷干儿子,后来杀了霍元甲全家的角色,以崭露头角的新人演技而获得海外媒体的好评,同时这位公子哥也是老爸旗下影坛巨星李连杰的好友!当然,向佐的老爸向华强,算是位娱乐传奇人物,而其与影星张柏芝的恩怨,更是曾经震撼娱乐圈的爆炸新闻之一 三;郑中基, 香港娱乐大亨、原宝丽金集团及 EMI集团、现金牌大风集团掌门人 郑东汉的公子。说起郑中基来很多 人都很熟悉了,早年就读于美国著

名院校,自幼就喜欢音乐娱乐行业,从为歌星张学友担任唱和 音而踏足歌坛。当然早年他最让世人瞩目的,就是于台湾航班及美国航班上的两次醉酒闹事事件,包括后来他与女星蔡卓妍的恋情波折,这些都曾经让郑中基成为娱乐新闻的焦点人物!虽然近期爆出了郑中基的隐婚及离婚的负面风波,但这并未能影响到娱乐豪门郑氏家族的江湖地位 四;杨其龙, 香港娱乐大亨、英皇集团老板 杨受成的公子。尽管这位过百 亿资产娱乐豪门的大公子,并 没有别人那样外国名校高级学 位的资历,但是以他老爸在娱 乐界的影响力,杨其龙在商界 和娱乐界也算是声名显赫的, 虽然他没有苦读研修而博取功 名,但是他也从事经营过餐饮及文化娱乐和地产等诸多事业,同时在娱乐圈中也绯闻频传,尤其他与澳门赌王何鸿燊的女儿、号称赌王接班人何超琼的恋情,曾经被世人津津乐道,而他老爸带有神秘色彩的发家秘史,也使得杨氏娱乐豪门倍受世人关注

歌曲精选专辑80首

专辑介绍: 宝丽金原版.中图公司进口.香港宝丽金93年出品,歌曲主要精选自岛国情歌1-8专集.该套CD共5张盒装80首精选歌曲,是宝丽金在96年嘉利大厦录音母带资料库发生火灾前的最后一套由母带制作的CD. 1970年,十七岁的少女歌星邓丽君第一次到香港演唱,同时还当选“白花油慈善皇后”。这位外形甜美的可爱少女,借助更为广大的国外舞台,开创其广阔的演唱生涯。 在一般情况下,少女邓丽君可能只会像许多个年代起起伏伏的偶像歌星一样,不久就嫁作商人妇,或为其他更新潮的少女歌星所取代。然而邓丽君却不同,她甜美的笑容、黄莺般轻柔的歌声,并未因岁月的流逝而魅力稍减,反而由台湾传至香港,再到日本,1970年代末期又进入中国大陆。邓丽君成了20世纪最受欢迎的华人歌星,她的名字已成了温柔、善良、甜美以及无限怀念的代名词。 邓丽君从小就喜欢唱歌。她的父亲是荣民,家中有五个小孩,生活相当拮据。为了帮忙贴补家计,邓丽君很小就到街头献艺。十一岁时,邓丽君参加“中华电台”的黄梅调歌唱比赛,以《访英台》一曲获得优胜。后来邓丽君因为利用课外时间在夜总会担任专业歌手,为校方所不准,邓丽君只好选择了休学,以继续自己的歌唱生涯。她的张姓老师后来回忆说:“我问她父母亲的意见如何?她自己又如何打算?她说出于家庭经济因素,她需要那份工作,如果休学的话就能安心地唱歌。很明显的,她是为了改善困苦的家境而牺牲自己。”邓丽君的情况在清贫人家中并不孤立,尤其是女孩子为了补贴家用,很早就辍学出来工作,到工厂做工,替有钱人家帮佣,或者到酒家、夜总会献艺。邓丽君很有可能会成为她们中的一个,终其一生都在社会的底层度过。 但是邓丽君很快就证明了自己拥有非凡的歌艺。她年纪虽轻,却不断在各种歌唱比赛中获奖。她可爱的笑容也很讨人喜欢,被誉为“天才少女歌手”,十五岁时就已灌了七八张唱片。 1969年,邓丽君主唱的《一见你就笑》,立刻风靡大街小巷,同时她还主唱了台湾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晶晶》的主题曲。这一年,她第一次踏出台湾,到东南亚的华人社会献唱。一旦迈出这一步,邓丽君便走进了一个新的世界。1973年,邓丽君以“香港最受欢迎的歌手”身份踏进日本,第二年她的《空港》便红遍东瀛,得到“1974年度大赏新人奖”,二十一岁的

全球五大唱片公司

【淘碟专用】世界著名唱片公司简介 BMG唱片公司 20世纪全球五大唱片集团之一,全称为 Bertelsmann Music Group,隶属于德国贝图斯曼集团(Bertelsmann,世界 第二传媒帝国)。Bertelsmann于1835年由卡尔·贝图斯曼在德国创立,最初以图书出版为主要经营范围,如今已经是拥有300多个子公司,6万多名员工,业务范围覆盖传播事业中的各项业务并分布于40多个国家的媒体公司,年营业额118亿美元.1958年Bertelsmann首次涉足音乐领域,分别收购了德国与奥地利的Ariola和Sonopress两家唱片公司。1979年,Bertelsmann又将著名的Arista 唱片公司收归其下。1987年,Bertelsmann一举买下了美国著名的唱片大厂RCA,并且正式成立了贝图斯曼唱片集团(BMG)。九十年代,BMG又兼并了大量的中小唱片公司,并且建立了分布在40多个国家的全球业务网。在成功的涉足音乐领域之后,Bertelsmann又进军广播和影视行业,并同样取得了成功。在古典音乐领域,BMG Classics旗下拥有RCA Red Seal, RcaVictor,Eurodisc等唱片公司,还代理Naxos, RR, Melodiya等公司的业务,实力不容忽视,1981年的歌王卡鲁索全集,1984年的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全集,1989年的拉赫马尼诺夫全集,1996年的海菲茨全集,1997年的克莱斯勒全集等等都充分显示了BMG的雄心与实力,1999年,BMG又推出了94张CD组成的鲁宾斯坦全集。在流行音乐领域,BMG Entertainment同样汇集了众多的流行歌手和乐队,拥有 RCA, Arista, Ariola, Mushroom, Windham Hill, Music Imp act, Arte Nova,Conifer等流行音乐厂牌,还以BMG为商标发行唱片,其下艺人包括 KennyG, Whitney Houston, Air Supply, James Galway, Art hur Rubinstein, Jaschua Heifetz,刘德华,R.健,陈晓春,李泉,丁薇, 孙楠,吴宗宪,柯受良,彭佳惠,周浚伟,林依伦等。 CBS唱片公司 CBS历史可谓与唱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息息相关,由于其所处年代各方面都发生着迅速而急剧的变化,这也使其发展沿革充满了变化与戏剧性。1877年,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Phonograph),并于第二年的4月成立了爱迪生留声机公司(Edison Speaking Phonograph Company)。1885年左右,电话发明者贝尔与其朋友丁特合作改进了爱迪生的留声机,取名为Graphophone,并向爱迪生提出合作,但却遭来了爱迪生与其的官司持久战。于是二者于1886年自行设立了美国留声机公司(American GraphoPhone Company)以推销其新型机,而爱迪生也设立新的爱迪生留声机公司 (Edison phonograph Comnany)与其对抗。正在双方大战之际,一个叫里宾科特(Jesse Lippincott)的美国人在他们之间左右逢源地先取得爱迪生留声机的制造权,后又取得贝尔的新机的贩卖权,并于1888年7月成立了北美留声机公司(North American phonograph Company)。他同时又在各地开设了三十家子公司从事留声机的租赁业务,但他失算了,三十个子公司中除了设在首都华盛顿特区的哥伦比亚留声机公司

邓丽君国语歌词薄2015.01.10

邓丽君专辑歌词本2015年1月31日

1975岛国之情歌1—再见!我的爱人 发行时间:1975-09 唱片公司:宝丽金 01.情人的关怀(原曲《空港》) 曲:猪侯公章词:庄奴 风儿阵阵吹来,风儿多么可爱,我时常向轻风诉说情怀。 Repeat:时光不停地流,一去不回来。你曾经告诉我,光阴不再来。如今,我已了解对我那样关怀。我要珍惜你的爱,不会忘怀。 树上美丽的花开得那么可爱,花儿谢,花儿开,谁能明白? Repeat Repeat 注:该曲收录本专辑及丽风1975年《没有爱怎么活永相爱》专辑中(两个是不同的录音)。丽风版名为《你对我关怀》,宝丽金版名为《情人的关怀》,两版配乐伴奏不同,歌词上也略有出入。宝丽金版伴奏与1974年日本宝丽多版《空港》的伴奏相同,最为人所熟悉。1984年,《空港》及《情人的关怀》重新灌录,收录于1985年专辑《偿还》。 02.请你别再找我(原曲《远くかち爱をニめこ》) 曲:猪侯公章词:詹啸 在那远方有个人,像我一般的寂寞,到处在寻问我踪影,一定是你在找我。他们说你流着泪,好像受尽了折磨。可是当初甘愿分离,你又何必找我。今生我俩的缘已尽,请你忘记我。就算和你再相见,见了我又如何? 我在远方一个人,忍受凄凉和寂寞,想着我俩的过去,难忍泪珠儿飘落。可是我不能见你,我不能再受折磨。既然我俩甘愿分离,请你不要找我。今生我俩的缘已尽,请你忘记我。和你不能再相见,请你别再找我。 我会永远爱着你,不管将来是如何。可是我俩既然分离,请你不要找我。今生我俩的缘已尽,请你忘记我。就算和你再相见,也不能再结合。 03.不论今宵或明天(原曲《今夜かしら明日かしら》) 曲:简美京平词:文采 自从那天和你见了一面,把你记在我心田。时时刻刻都要想起,想起你的笑颜。你的微笑使我忘了忧愁,深深印在我心田。时时刻刻都在盼望,盼望和你再相见。 我的心,我的心跳个不停。我希望,我希望和你再能相见。不管是今宵,不管是明天,不管是明天,不管是今宵,甜甜蜜蜜,永不分离。 04.相聚更甜蜜(原曲《はぐれた小鸠》) 曲:猪侯公章词:庄奴 来年春天,花开满地,我和你还会再度相聚。 Repeat1:鲜花一朵送给你,一切都顺利,前程万里,春风得意。人生何处没有分离,相聚更甜蜜。 Repeat2:一份友谊,十份情意,我和你爱心坚定不移。 Repeat1 Repeat2 Repeat1 注:原曲是日语歌曲《はぐれた小鸠》,该曲收录本专辑及丽风1975年《没有爱怎么活永相爱》专辑(两个是不同的录音),后还将此曲灌唱为印尼语版《Aku Manusia》。 05.雨下的花朵(原曲《雨にぬれた花》) 曲:简美京平词:文采 眼看他雨下匆匆离开我的家,小路旁剩下了我,孤独多可怕。纵使我不顾一切追上他,也不能够留下他。我只有心觉酸酸挥手目送他,我只好撑着雨伞伫立风雨下。离愁别恨,咬碎了银牙。春风吹开了草与花,不见到他,心牵挂。我愿为他而活,可恨把我抛下。 我见到长在路旁一朵小白花,它依旧盛开,忍受风吹和雨打。我不该怕,像雨下的花。

世界几大发烧CD唱片公司简介

在西罕布斯坦的相关录音室。没想到这个录音室中的几位录音师后来竟成为Decca独一无二华丽音响的缔造者,其中包括技术总监阿瑟·哈蒂(Arthur Haddy)博士和录音巨匠凯尼兹·韦尔金森。 由哈蒂领导的工作小组在二战中投身军事录音的研究,承担并完成了政府下达的录下由英国和德国潜艇内部发出的各种声音的任务,他们在声纳技术上的突破为皇家海军击沉德国潜艇立下汗马功劳。战后,Decca所掌握的先进技术为其录音事业带来新的生机。这种坚实的技术基础首先体现在唱片制版上,Decca所改良的动圈刻片刀,可以成功的将高频响应提升到每秒一万四千赫兹,大大提升了频响和信噪比,降低了失真度,在唱片业被传为神话。其后这一革命性科技伸展至音乐制作领域。1954年Decca发表划时代的“Full Frequency Range Recording”全频带录音技术,领先同行,以此制成的唱片在高频响应和音乐保真度方面都达到前所未见的高度。 在FFRR技术得到肯定之后,Decca唱片以LONDON这个品牌倾销美国,并迅速占领日本,拉美市场。50年代,Decca与德国德律风根(TELEFUNKEN)集团联合设立了一个以技术发展为目标的机构,以TELDEC(泰尔迪克)为商标发行唱片,后来TELDEC唱片公司因经营问题转入华纳唱片集团。随着唱片工业由SP向LP时代迈进,Decca重新加入到唱机制造中,其开发的世界首枚全音誉微沟纹唱头在当年几乎成为新一代高保真音响的主要音源,配合发行的一些古典唱片被广泛示范,出尽风头。1957年Decca推出的副牌商标Argo至今都是古典老乐迷心目中优质唱片的代名词。1958年Decca和美国RCA,Mercury等唱片公司同步跨入立体声时代,古典曲目如雨后春笋般激增。事实上早在1954年,Decca就开始将部门母带以声道分离的方式录制,并尝试以自己的方式将左,右声道刻在单一沟槽的两壁。在立体声LP 幕后规格的商定中,Decca作为重要角色促成了这一国际规格的制定。在其后的漫长岁月中,Decca发行的立体声LP一直被发烧友认定为音质纯净,毫无扭曲的高品质唱片。 50年代末,Decca在先进录音技术和金字招牌般的录音品质保证下,开始发展宏大的立体声歌剧录音计划。由库肖领导的录音小组与索尔蒂爵士在维也纳展开长期合作,录制瓦格纳的矿世巨作《尼博龙根的指环》全集。这一史无前例的录音计划足足延续了五年,耗费了难以计数的人力和物力。虽然它的出版在全球造成了空前的狂热,而且这套14张CD组成的《指环》全集在今天依然是唱片业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宏篇巨著,但却引发了Decca在财政上的危机。70年代初,Decca不得不将股份出售给了宝丽金集团。加入宝丽金之后,由于得到巨大的财力支持,Decca迅速恢复元气,率先投入对数码录音的研究和使用,并继续在录音技术上独步一时。现在,Decca与同属宝丽金·环球唱片集团的Philips和DG鼎足而立,并在录音计划的制定,艺人的行政,场地及技术问题上享有自主权,其出品的唱片在艺术,音响方面一直维持至高的品位。 早在50年代立体声录音的萌芽时期,Decca公司的资深录音师威尔金森(K.E.Wikin son)先生便开始在广泛的实验中探索如何利用最佳的条件调合出清澄的音色和宽阔的舞台空间感。他认为,唱片上的音乐只有包含光辉开放的音响和一些细致入微的空间响应,才能让人感受到如临现场的愉悦,听到最鲜活的效果。几经实验,他炮制了一种独特的麦克风摆放阵式。这种后来被称为“The Decca Tree”的“麦克风树”,是以一组位于支架左右的麦克风及另一只垂直在适当距离的麦克风为主,这三支话筒构成的“麦克风树”矗立舞台,配合其他麦克风的辅助,可以将单点与多点方式录音的优缺点加以妥协,创造出细致,平衡又不失动态的录音效果。首先进行这种“麦克风树”录音实践的,是大名鼎鼎的曼托瓦尼乐团,至今他们那美到不可方物的弦乐音响都可令乐迷三月不知肉味。其后,这一麦克风摆法被推广到Decca的古典管弦乐和歌剧录音当中,以至于威尔金森在Decca乃至散见于美国Chesky唱片公司的大量唱片至今都成为发烧友搜寻不厌的目标。除此之外,造就Decca迷人录音特色的是其另一引以为自豪的录音原则。即古典录音都是在现场立即混音,以第一时间制成两声道的立体声母带。也就是说,

香港乐坛”谭张梅陈”

香港乐坛”谭张梅陈” 开山祖师许冠杰 许冠杰几乎可称作粤语流行曲的开山祖师,香港歌迷耳熟能详的人物,16岁开始加入乐坛,一直致力将通俗文化渗入音乐创作中,在70年代掀起粤语流行曲热潮。1976年推出的大碟《半斤八两》,令他夺得第一届金唱片颁奖礼销量最高的冠军。除了《半斤八两》外,他的其它作品歌词浅显易懂,在当时深受草根阶层欢迎,如《打雀英雄传》、《尖沙咀Susie》等皆令人回味。许冠杰于1992年退出乐坛,当时他的41场演唱会纪录至今仍无人打破。近期阿Sam的舞台剧《仲夏夜狂想曲》令他的旧作《印象》和《天才白痴往日情》再次流行,许冠杰后被尊为香港乐坛《歌神》,以他的成就此称号决不过分。同样在7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中期已经在香港成名的老一辈歌手如:张德兰、徐小凤、林子祥、薰妮、郑少秋,另外已在80年代早期成名的香港第二代粤语歌星如:陈百强、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钟镇涛等尚不为大陆歌迷所熟知。至于其他另类一点的,半红不红的,流星式的歌手更是让内地歌迷无缘一听,比如:泰迪罗宾,区瑞强,袁丽娥、卢业媚、叶德娴、陈洁灵、蔡枫桦和雷安娜等。 辉煌年代 在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的香港乐坛,迎来它的辉煌时期,老一辈歌手一些纷纷淡出,一些依然风光无限,而新一代歌手正进入他们的全盛时期,回过头来看这段时期的香港乐坛,之所以辉煌,一方面是因为香港本地新的唱片公司纷纷成立,与跨国唱片公司在香港的唱片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一方面香港无数歌手纷纷借各种新秀歌唱大赛露头,为日渐沉闷的香港乐坛注入新血,一方面一些旧人特别是那些靠唱电视连续剧主题曲走红的罗文、叶振棠、关正杰、汪明荃、甄妮等等此时几乎都已经纷纷已成昨日黄花,但一些有自我演唱风格和特色的上一辈歌星依然风光,例如:许冠杰、徐小凤、林子祥等。改编歌曲为香港乐坛带来新鲜空气,因为僧多粥少,曲创作者就那么几位,虽然香港作曲家协会又新增一些新人,比如林敏怡、徐日勤、林慕德等,但远远跟不上大量涌入唱片行业的歌手频繁出片的歌曲需求量,因而香港乐坛正式步入改编东洋和台湾歌曲的全盛期。 此阶段最风光的唱片公司是香港宝丽金和华星两家,最风光的歌手当属谭张梅,谭咏麟在78年就离开温拿独自发展,81年在香港歌坛就已凭借《想将来》站稳脚跟,而后在82、83年发展也可谓是稳扎稳打,每年都有一首入选年度《十大金曲》(《雨丝情愁》、《迟来的春天》),真正大红大紫则是在1984年,他依靠《爱的根源》和《雾之恋》两张专辑大量拿奖。当时80年代初陈百强、谭咏麟是一样的流行,但是突然杀出了舞台感造型非常出色的张国荣,慢慢地就形成了谭张争霸,当时陈百强还是有好歌什么的但是始终不如那2人,然后80年代末李克勤、张学友的出现对于陈百强可以说是灾难,四大天王好像是92年形成的吧,反正人低潮的时候想不通就郁闷啊。本来陈百强就是那种很忧郁气质的,陈百强巅峰时期是最好流行乐的三人之一。几人之中谭咏麟资历最老,68年时组过乐队(失败者乐队/Loosers),陈百强是77年参加歌曲创作比赛进入乐坛,张国荣77年梅艳芳82年同是参加歌唱比赛进入歌坛。 1.陈百强与张国荣:张国荣比陈百强出道稍早,两人刚开始初涉乐坛时都不大得意,当时两人关系很好。陈百强在乐坛上出人头地比张国荣早,唱片销量、人气以及唱功上,当时都领先张国荣。因为张国荣在音乐以及电影上一直是陈百强的配角,所以两人关系也出现裂痕。但是陈百强逝世后,张国荣还是坦陈,陈是他当时最好的朋友。 2.谭咏麟与张国荣:张国荣1983年的唱片《monica》奠定了他的乐坛地位,从那时起张国荣开始了赶超谭咏麟的道路,也就出现了谭张之争的局面。其实二人并无矛盾,但是因为二人的歌迷剑拔弩张,

1982邓丽君香港伊利沙白体育馆演唱会足本珍藏

1982邓丽君香港伊利沙白体育馆演唱会足本珍藏 1982邓丽君香港伊利沙白体育馆 演唱会足本珍藏 这是邓丽君国语演唱会中个人觉得最经典的一场了,也是本人至今珍藏备至的原版唱片之一。小时候是从邻居家翻录的磁带版本,曲目不全,音质粗糙,却深深打动全家人的心。后来收藏到原版CD,闭目欣赏,绕梁三日,不知肉味。直到今天收藏131分钟足本蓝光高清音质的DVD,最终将演唱会音质定格在DTS-HD Master Audio 5.1 24bit/96khz 的顶级水准,声音更加生动起来,象画面一样鲜活,而音乐犹如现场演出。这场演唱会选曲多角度多风格多种语言。且服装设计得体,造型温婉可人,演唱声音圆润。此时邓丽君正处于人生中巨大转折之前,嗓音条件很好,歌曲间还不乏调侃嘉宾。整体而言比《十亿个掌声》要好一些。 推荐《襟裳岬》、《我要对你说》和《星》,《襟裳岬》的这次现场版水平远远超过录音版和76演唱会版;《星》是无录音,只有现场版,十分珍贵;《我要对你说》也是特别版,也无宝丽金录音版。其他歌曲也都不错。比如《爱像一首歌》,是目前仅有的唯一一次演唱会版本,《小城故事》和《甜蜜

蜜》等经典歌曲都是韵味十足。英文组曲联唱更是彻底摆脱人们对于邓丽君习惯性“温柔”的感觉,穿着金色亮片衣服,热唱英文名曲《Fame》,为后来84年演唱《Beat it》埋下了伏笔。而《再见我的爱人》则是本场演唱会最令人感动的地方,也为后世埋下了一个谜——“我的爱,我相信”后面,本来是还有一句歌词“总有一天能再见”,然而大概是冥冥注定,或者是邓丽君本人当时泣不成声,这一句没有唱出来。而她去世之后,也真的是没有一天能再见了。对于歌迷来说,也许这不是一个很好的兆头。 有人传说这场演唱会是邓丽君想要隐退的标志,的确,也正因如此,整场演唱会的高水准高质量也成为歌迷心中挥之不去的记忆! 当年1982年中推出的双碟[黑胶唱片或盒式]现场演唱会专集。创下华人歌手第一套演唱会专集发行者。在香港市场销量过10万张。 30年过后;听回足本版;依然充满震撼。虽然;有几首歌明显的唱错部分歌词。不过邓丽君的现场演绎功架绝对炉火纯青。 1979年杪至1984年初;是小邓旋风最巅峰期。1982年的香港伊丽莎白体育馆演唱会更是立下香港个人演唱会 史上之最的几项纪录!包括制作费用;入场人数;票价;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