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二——中药药理作用总结

药理作用:

辛温解表药

麻黄:促进发汗、解热、镇痛、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过敏、镇咳、祛痰、平喘、利尿、强心、升高血压、兴奋中枢。

桂枝:促进发汗、解热、扩张皮肤血管、抗菌、抗病毒、镇静、抗惊厥、抗炎、抗过敏、增加冠脉血流量、强心、利尿、健胃、促进胃肠蠕动、抑制肿瘤。

细辛:解热、镇痛、镇静、抗炎、抑菌、抗组织胺、抗变态反应、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辛凉解表药

葛根:解热、扩张皮肤血管、镇静、抗过敏、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脏功能、改善脑循环、抗缺氧、降血压。

柴胡:解热、镇静、镇痛、镇咳、抗炎、抗菌、抗病毒、保肝利胆、降血脂、抗消化道溃疡。

清热泻火药

知母:解热、抗菌、抗炎、镇静、抗肿瘤、降血糖、抑制钠-钾-ATP酶、降低交感-肾上腺系统机能、抑制血小板聚集。

栀子:解热、抗菌、抗病毒、抗炎、镇静、镇痛、抑制中枢、降血压、保肝利胆、促进胰腺分泌、利尿、减少胃液分泌、泻下、止血、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清热燥湿药

黄芩:解热、抗菌、抗病毒、抗炎、促进细胞免疫、抗过敏、降血脂、护肝、利胆、利尿、镇静、降血压、抗凝血、抗血栓形成、抗氧化、抗肿瘤。

黄连:解热、抗菌、抗病毒、抗原虫、抗炎、抗过敏、促进免疫功能、抗肿瘤、抗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降血压、抑制胃肠平滑肌、抗溃疡、利胆、降血糖、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中枢。

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镇静、抗菌、抗炎、促进免疫功能、降血糖、抑制钠泵、利尿、降低耗氧量、抗凝、止血、降血压、抑制心脏、抗皮肤真菌。

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抗菌、抗病毒、抗内毒素、抗炎、解热、降血脂、利胆、保肝、兴奋子宫、抗早孕、抗艾滋病毒、抗肿瘤。

大青叶:抗菌、抗病毒、抗炎、解热、促进免疫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及抑制心肌收缩。

牛黄:抗病毒、抗炎、抗惊厥、镇静、镇痛、强心、抗实验性心律失常、降血压、解毒、调节胆汁排泄、保肝。

鱼腥草:抗菌、抗病毒、抗炎、利尿、促进免疫功能、抗肿瘤、镇咳平喘、镇静。

清虚热药

青蒿:抗菌、抗病毒、抗疟原虫、抗炎、调节免疫功能、解热、镇痛、抗肿瘤、祛痰、镇咳、平喘。

攻下药

大黄:泻下、利尿、抗菌、抗病毒、抗炎、解热、调节免疫功能、抗肿瘤、降血脂、利胆、保肝、促进胰腺分泌、抑制胰酶活性、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止血、改善肾功

芒硝:泻下、抗菌、利胆。

祛风湿药

防己:抗炎、镇痛、解热、抗菌、抗过敏、免疫抑制、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血压、抑制心脏与抗心律失常、扩张冠状动脉、抗心肌缺氧、抗肿瘤、抗矽肺,抗过氧化、松弛横纹肌。

秦艽:抗炎、镇痛、镇静、解热、抗菌、抗过敏、降血压、升高血糖、利尿。

五加皮:抗炎、调节免疫功能、镇痛、镇静、抗疲劳、抗应激及降低血糖。

芳香化湿药

广藿香:促进胃液分泌、助消化作用以及抗菌、抗螺旋体及抗病毒作用。

厚朴:抗溃疡、调节胃肠运动、保肝、抗菌、中枢抑制、肌肉松弛、降血压、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肿瘤。

利水渗湿药

茯苓:利尿、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调节胃肠功能、保肝、镇静、抗肿瘤、抗菌。

泽泻:利尿、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脂肪肝、减肥、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抗炎。

车前子:保肝、降胆固醇、祛痰、镇咳、预防肾结石形成、缓泻、抗炎。

茵陈:利尿、利胆、保肝、降血脂、抗菌、抗病毒、抗钩端螺旋体、杀蛔虫、解热、抗炎、抗肿瘤。

附子:强心、抗心律失常、扩张血管、调节血压、提高耐缺氧能力、抗心肌缺血、抗休克、抗寒冷、促进HPA轴功能、增强免疫功能、抗炎、镇静、镇痛、局麻。

干姜:扩张血管、强心、升血压、抗缺氧、增强肠道运动、促进消化、抗溃疡、保护胃黏膜、利胆、止吐、镇痛、镇静、解热、抗炎、提高免疫力、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抗过敏、抗菌、镇咳祛痰。

肉桂:强心、扩张血管、抗血栓形成、抗缺氧、抗氧化、改善功能、保护肾上腺皮质功能、抗溃疡、利胆、镇痛、镇静、解热、抗炎、抑菌。

理气药

陈皮:抑制胃肠道平滑肌、促进胃液分泌、抗胃溃疡、保肝、利胆、祛痰、平喘、抗炎、抗菌、抗病毒、升高血压。

枳实:调节胃肠蠕动、抗胃溃疡、抗炎、利胆、镇静、镇痛、抗过敏、升高血压、强心、增加心脑肾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利尿、兴奋子宫。

木香:调整胃肠运动、促进消化液分泌、抗消化性溃疡、促进胆囊收缩、松弛支气管平滑肌、镇痛、抗菌、降血压、抗血小板聚集。

香附:抑制子宫、胃肠及气管平滑肌,促进胆汁分泌、解热、镇痛、抗炎、降血压、强心、抑菌。

消食药

山楂:助消化、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绞痛、强心、降血压、抗心律失常、增加冠脉血流量、扩张血管、收缩子宫、抗菌、调节体液与细胞免疫功能、抗癌。

麦芽:助消化、抑制催乳素分泌、降血糖。

莱菔子:助消化、镇咳、祛痰、抗菌、降血压、抗炎。

止血药

三七:止血,抗血栓,扩张血管,降血压,抗心肌缺血,抗脑缺血,抗心律失常,抗炎,镇痛,镇静,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调节糖代谢,保肝,抗衰老,抗辐射,抗菌,抗肿瘤。

蒲黄:促进血凝,止血,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降血压,抗心肌缺血,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微循环,兴奋子宫,抗炎,镇痛。

活血祛瘀药

川芎: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促进骨髓造血,镇静,解痉,调节表免疫功能,抗放射,抗肿瘤。

延胡索:镇痛,镇静,催眠,抗惊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抗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抗心律失常,抗溃疡。

莪术: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抗炎,保肝,增强免疫功能,抗癌,升高白细胞,抗早孕,抗菌。

丹参: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抗心肌缺血,改善微循环,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新功能,增强心肌收缩力,降血压,降血脂,抗凝血,抗血栓,保肝,抗过敏,调节免疫功能,抗炎,镇静,抗菌。

益母草:兴奋子宫,使子宫收缩频率、幅度及紧张度增加,增加冠脉流量,减慢心率,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增强细胞免疫功能,降血压,利尿,抑制真菌。

桃仁:兴奋子宫,抗凝血,抗血栓,抗炎,抗过敏,镇痛,镇咳,润肠缓泻

红花:兴奋子宫,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血流量,抗心肌缺血,抗凝血,抗血栓形成,降血脂,抗炎。

化痰药

川贝母:镇咳、祛痰、降血压、松弛肠肌、兴奋子宫,升高血糖

浙贝母:镇咳、祛痰、平喘、降血压、镇静、镇痛、增强离体小肠得收缩与蠕动、兴奋子宫平滑肌。

桔梗:祛痰、镇咳、抗炎、镇静、镇痛、解热、降血糖、降血脂。

止咳平喘药

苦杏仁:镇咳,平喘,缓泻,抗肿瘤,抑制胃蛋白酶活性。

养心安神药

酸枣仁:镇静,催眠,抗惊厥,镇痛,抗心律失常,改善心肌缺血,降血压,降血脂,促进淋巴细胞转化,抗血小板聚集。

远志:镇静,抗惊厥,祛痰,收缩已孕与未孕子宫、降血压,抗菌,溶血。

息风止痉药

羚羊角:镇静,抗惊厥,解热,降血压。

钩藤:镇静,降血压,解除支气管、肠肌子宫平滑肌得痉挛,抑制血小板聚集。

天麻:镇静,抗惊厥,降血压,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抑制血小板聚集,镇痛,抗炎,增强大鼠学习记忆,增强细胞与体液免疫功能。

地龙:镇静,抗惊厥,解热,平喘,降血压,延长血小板血栓与纤维蛋白血栓形成时间。

开窍药

麝香: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与镇静双重作用,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肌耗氧,增强心肌收缩,抗炎,兴奋子宫,抗肿瘤,抗溃疡,抗菌,雄激素样作用。

石菖蒲:镇静,催眠,抗惊厥,增智,解痉,抗心律失常,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促进消化液分泌,降血脂,抑制皮肤真菌。

补气药

人参:兴奋与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改善学习记忆,抗休克,强心,抗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纤维蛋白溶解,增强机体抗应激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调节糖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肿瘤,使促性腺激素释放增加。

党参:调节胃肠功能,保护胃黏膜,促进胃溃疡得愈合,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应激能力,增加红细胞、白细胞数与血红蛋白含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强心,调节血压,抗心肌缺血,改善学习记忆,抗菌。

黄芪:增强免疫功能,延缓衰老,强心,扩张外周血管、冠状血管及肾血管,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血压,促进骨髓造血,调节糖代谢,抗病毒,抗菌,保肝。

甘草:抗心律失常,抗消化性溃疡,解痉,镇咳祛痰,解毒,保肝,抗炎,抗菌,抗病毒,抗变态法反应,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补阳药

鹿茸:促进生长发育,促进蛋白质与核酸合成,增强骨髓造血功能,增强免疫功能,抗疲劳,延缓衰老。

淫羊藿: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性腺功能,抗心肌缺血,降血压,降血糖,提高骨髓细胞得得增值率,延缓衰老,抗炎,抗过敏。

补血药

当归:抗贫血,促进免疫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抗心肌缺血缺氧,扩张外周血管,降血压,兴奋或抑制子宫平滑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降血脂,抗炎,保肝。

何首乌:促进造血功能,增强免疫功能,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冠脉血流量,抗心肌缺血,抗衰老,保肝,抗菌。

白芍:调节免疫功能,镇静,镇痛,解痉,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降血压,抗炎,保肝。

补阴药

枸杞子:增强与调节免疫功能,促进造血功能,延缓衰老,抗肿瘤,降血脂,护肝,降血糖,提高耐缺氧能力。

拔毒消肿敛疮药

蟾酥:抗炎,增强免疫功能,镇痛,强心,升压,中枢性呼吸兴奋,抗肿瘤,促进造血功能。

马钱子:抑菌,兴奋中枢神经,祛痰,镇咳。

执业药师中药二之中成药知识点总结大全

中药二之内科常用中成药(1) 第一节解表剂 辛温解表剂 1、桂枝合剂: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感冒风寒表虚证) 2、表实感冒颗粒:发汗解表,祛风散寒(感冒风寒表实证) 3、感冒清热颗粒:疏风散寒,解表清热(风寒感冒) 4、正柴胡饮颗粒:发散风寒,解热止痛(风寒感冒) 辛凉解表剂 5、银翘解毒丸:疏风解表,清热解毒(风热感冒) 6、桑菊感冒片: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风热感冒) 7、双黄连口服液:疏风解表,清热解毒(风热感冒) 8、羚羊感冒胶囊:清热解毒(流行性感冒属风热证) 9、莲花清瘟胶囊:清瘟解毒,宣肺泄热(流行性感冒属热毒滞肺证) 解表胜湿剂 10、九味羌活丸:疏风解表,散寒除湿(外感风寒夹湿所致的感冒) 11、荆防颗粒:解表散寒,祛风胜湿(外感风寒夹湿所致的感冒) 12、午时茶颗粒:祛风解表,化湿和中(外感风寒,内伤食积证) 祛暑解表剂 13、藿香正气水: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 14、保济丸:解表,祛湿,和中(暑湿感冒) 扶正解表剂 15、参苏丸:益气解表,疏风散寒,祛痰止咳(身体虚弱,感受风寒所致的感冒) 第二节祛暑剂 祛暑除湿剂 16、六一散:清暑利湿(感受暑湿所致的暑湿证) 17、甘露消毒丸:芳香化湿,清热解毒(暑湿蕴结所致的湿温) 祛暑避秽剂 18、紫金锭:辟瘟解毒,消肿止痛(中暑) 祛暑和中剂 19、六合定中丸:祛暑除湿,和中消食(夏伤暑湿) 20、十滴水:健胃,祛暑(中暑) 清暑益气剂 21清暑益气丸:祛暑利湿,补气生津(中暑受热,气津两伤) 第三节表里双解剂 解表清里剂 22.葛根芩连丸:解肌透表,清热解毒,利湿止泻(湿热蕴结) 解表攻里剂 23.防风通圣丸:解表通里,清热解毒(外寒内热,表里俱实) 第四节泻下剂

《中药二》考点复习⑤:常用中成药

《中药二》考点复习⑤:常用中成药 (一)解表剂 201.桂枝合剂: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风寒表虚证(有汗)。 202.表实感冒颗粒:发汗解表,祛风散寒。主治风寒表实证(无汗)。 203.感冒清热颗粒:疏风散寒,解表清热。主治风寒感冒。 204.正柴胡饮颗粒:发散风寒,解热止痛。主治外感风寒所致的感冒。 205.银翘解毒丸/双黄连口服液: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主治风热感冒。 206.桑菊感冒片: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主治风热感冒初起。 207.羚羊感冒胶囊:清热解表。主治流行性感冒属风热证。 208.连花清瘟胶囊:清瘟解毒,宣肺泄热。主治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证。 209.九味羌活丸:疏风解表,散寒除湿。主治外感风寒夹湿所致的感冒。 210.午时茶颗粒:祛风解表,化湿和中。主治外感风寒、内伤食积证。 211.荆防颗粒:解表散寒,祛风胜湿。主治外感风寒挟湿所致感冒。 212.藿香正气水: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感冒;胃肠型感冒。 213.保济丸:解表,祛湿,和中。主治暑湿感冒。亦可用于晕车晕船。 214.参苏丸:益气解表,疏风散寒,祛痰止咳。主治身体虚弱,感受风寒感冒。 (二)泻下剂 215.九制大黄丸:泻下导滞。主治胃肠积滞所致的便秘。 216.通便宁片:宽中理气,泻下通便。主治胃肠实热积滞所致便秘。 217.增液口服液:养阴生津,增液润燥。主治高热后,阴津亏损所致的便秘。

218.通便灵胶囊:泻热导滞,润肠通便。主治长期卧床便秘。 219.苁蓉通便口服液(何首乌):滋阴补肾,润肠通便。主治虚性便秘。 220.尿毒清颗粒:通腑降浊,健脾利湿,活血化瘀。主治脾肾亏损,湿浊内停,瘀血阻滞;慢性肾衰,尿毒症早期。 (三)清热剂 221.龙胆泻肝丸:清肝胆,利湿热。主治肝胆湿热所致的头晕目赤。 222.黛蛤散:清肝利肺,降逆除烦。主治肝火犯肺。 223.一清颗粒:清热泻火解毒,化瘀凉血止血。主治火毒血热所致的痔血。 224.黄连上清片:散风清热,泻火止痛。主治风热上攻,肺胃热盛。 225.牛黄上清胶囊:清热泻火,散风止痛。主治热毒内盛,风火上攻。 226.清胃黄连丸(黄连、连翘):清胃泻火,解毒消肿。主治肺胃火盛。 227.板蓝根颗粒: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主治肺胃热盛所致的腮部肿胀。 228.芩连片: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脏腑蕴热。 229.牛黄解毒胶囊/新雪颗粒/清热解毒口服液:清热解毒。新雪颗粒主治外感热病。 230.抗癌平丸:清热解毒,散瘀止痛。主治热毒瘀血壅滞的消化道肿瘤。 231.西黄丸: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热毒壅结所致的痈疽疔毒、瘰疬、流注、癌肿。

中药要药总结(全) 免费下载

中药要药总结 1. 麻黄:为发汗解表的要药。为用于肺气壅遏喘咳的要药。 2. 白芷:为治疗阳明头痛的要药。 3. 辛夷:为治疗鼻渊头痛鼻塞流涕之要药。 4. 紫苏:为治疗风寒感冒的常用药。 5. 生姜:入脾经,善温中止呕,为“呕家圣药”。 6. 荆芥:为发表散风通用药。 7. 防风:为治风通用药。风药之润剂。 8. 苍耳子:治鼻渊之良药。 9. 香薷:夏月解表之麻黄。 10. 细辛:为治感受风寒、风湿之多种痛证及鼻渊头痛之要药;为治寒饮伏肺之要药。 11. 葛根:为治项背强痛之要药。 12. 柴胡:为治疗少阳证的要药,为治疗疟疾寒热的常用药。(为治疗肝胆证的要药。) 13. 石膏: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为治疗气分高热和肺胃实火之要药。) 14. 栀子:治热病心烦、躁扰不宁之要药。 15. 夏枯草:为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瘰疬肿结之要药。 16. 黄连:为治疗湿热火郁之要药;治疗泻痢的要药。 17. 知母: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 18. 苦参:治湿热所致带下证及某些皮肤病常用药。 19. 生地黄:为清热、凉血、止血之要药。 20. 金银花:为治疗一切内痈外痈的要药。 21. 蒲公英:为治疗乳痈的要药。 22. 紫花地丁:尤以治疗疔毒为其特长。 23. 野菊花:治外科疔痈之良药。 24. 重楼:痈肿疔毒、毒蛇咬伤常用药。 25. 漏芦:治乳痈之良药。 26. 土茯苓:治梅毒之要药。 27. 射干:为治疗咽喉肿痛的常用药。 28. 龙胆草:为治肝经湿热实火之要药。 ` 29. 连翘:为“疮家圣药”。 30. 大青叶:为治血热毒盛所致诸证之要药。 31. 鱼腥草:为治疗肺痈的要药。 32. 红藤、败酱草为肠痈要药。 33. 射干:咽喉肿痛常用之品。 34. 山豆根:治疗咽喉肿痛要药。 35. 马勃:治咽喉肿痛常用药,对喉痹有出血和溃烂者尤宜。 36. 马齿苋:治痢疾常用药。 37. 半边莲:治热毒所致疮痈肿毒诸证常用药。(桔梗科) 38. 金荞麦:以治疗肺痈咯痰浓稠腥臭或咯吐脓血为其所长。 39. 白头翁:为治疗热毒血痢之良药。 40. 白蔹:常用之水火烫伤。 41. 四季青:尤宜于治水火烫伤。 42. 绿豆:甘寒,善解热毒,如附子、巴豆、砒霜等。为解毒良药。 43. 生地:清热凉血止血之要药。

执业中药师考点总结:中药一

执业中药师考点总结:中药一: 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 1、《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汉) 2、《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陶弘景) 3、《新修本草》唐(有钱)官修,图文对照,世界第一部药典 4、《证类本草》宋以前本草大成 5、《本草纲目》古代本草最全(明李时珍) 6、《本草纲目拾遗》清赵学敏新增药物最多 7、《中华本草》当代药物最多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 一、四气:寒热温凉(平) 二、五味:1、辛,能散,能行耗气伤阴 2、甘,能补能缓能和腻膈碍胃 3、酸,能收能涩(敛邪气) 4、苦,能泄火能燥湿能坚阴伤津伐胃 5、咸,(海带)能软,能下 6、涩,同酸 7、淡,能渗能利,利小便 三,升降沉浮:辛甘淡——升浮,酸苦咸——沉降 胖大海,清宣肺气,利咽——升浮,清热解毒,通便——沉降 升浮效用:上行向外——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窃 四,归经:到哪里去,选择什么路,脏腑+经络 第四节:中药的配伍 1、相须:相似药物+(同一章节)——夫妻增效 2、相使:主+辅——主(不同章节)——主仆 3、相畏(A+B——A毒性→→小偷怕警察减毒 4、相杀(A小偷B警察)→→警察抓小偷 5、相恶:A+B——A效用↓减效 6、相反:A+B——A毒性↑增毒 第五节:方剂与治法 一、常用治法:八法——汉吐下请萧何温补(汗吐下清消和温补) 二,组方原则:君药(习)臣药(李)佐助--佐制--反佐=佐药(王)使药(大使)引经--调和 第二章:中药材生产与品质 第二节:中药材产地 一、四大怀药:牛山菊花遍地黄牛膝、山药、菊花、地黄 二、浙八味:菊花两百元卖金贝菊花-白芍-白术-元胡索-元(玄)参-麦冬-郁金-浙贝母 三、道地药材:黄芪——内蒙,党参——山西,木瓜——安徽,泽泻——福建,当归——甘肃 第四节:中药材的产地加工 方法:1、拣洗:去降泥沙杂质+非药用部分(芳香气味,不用水洗) 2、切片:根、根茎,藤木,果实(易挥发,易氧化,不切薄片---当归-川芎) 3、蒸煮烫:含浆汁淀粉糖分(营养物质) 4、搓揉:皮肉易分离----玉竹-党参-三七 5、发汗(回潮):您回朝选后续种——茯苓-玄参-厚朴-续断-杜仲 6、干燥:怕成分流失不超过60度 第三章:中药化学成分 (生物碱——糖和苷——醌类——香豆芽与木脂素——黄酮——类与挥发油——皂苷——强心苷第一节: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方法:

中药药剂学复习重点总结

一、绪论 1.中药药剂学: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院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 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中药药剂学任务:学习、继承和整理有关药剂学的理论、技术和经验;吸收和应用现代 药学及相关学科中有关的理论、方法、技术、设备、仪器、方法等加速中药药剂的现代化; 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制中药新剂型,新制剂,并提高原有药剂的质量;积极寻找中药药剂的新辅料;加强中药药剂基本理论研究 3.中药药剂学地位作用:联系中医中药的桥梁,中药现代化的主要载体 4.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根据防治疾病的需要选择剂型;根据药物本身性质选择剂型; 根据五方便的要求选择剂型 5.三小三效五方便。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五方 便:服用方便,携带方便,生产方便,运输方便,储存方便。 6.中药药剂学常用的术语: 1)药物与药品:凡用于治疗、预防及诊断疾病的物质总称为药物,包括原料药和药品。药品是 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2)制剂:根据药典或标准规定的处方,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 药品,称为制剂。 3)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药物剂型,简称剂型。目前 常用的有40多种。 4)方剂:根据医师临时处方,将药物或制剂经配制而成,标明具体使用对象,用法和用量 的制品。 5)成药:系指可以不经医师处方公开销售的制剂 7.中药药剂学发展的历史:夏禹时期已经发现曲,能酿酒和发现酒的作用;汤剂最早使用剂型,晋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记有药酒和汤剂:《五十二病方》记有丸剂;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为近代制剂工艺规程的雏形;唐《新修本草》(载药844,特点图文并茂,以图为主)最早的药典;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宋官方编写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第一部制剂规范,设立专门生产成药和专门经营管理的机构 8. 质量控制分析法:显微鉴定法,理化鉴定法 9. 药剂分类:按物态分类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液体剂型和气体剂型。按制备方法分类 将主要工序采用同样方法制备的剂型列为一类。按分散系统分类真溶液型药剂、胶体溶液类剂型、乳浊液类剂型和混悬液类剂型、固体分散体剂型等。按给药途径和方法分类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和不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 10. 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的法典。 11. 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指药品生产过程中, 用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条件和方法来保证生产优良药品的一套科学管理方法。GMP有国际性的、国家性的、和行业性的三种类型。GLP:指药品安全试验规范

执业药师中药药二总结

执业药师中药药二总结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相同功效药物的区别1透疹 荆芥、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紫草 既能透疹又能炒炭止血的药物是荆芥 既能透疹又能疏肝解郁的药物是薄荷 既能透疹又能解毒散肿的药物是牛蒡子 既能透疹又能明目退翳的药物是蝉蜕 既能透疹又能升举阳气的药物是升麻 既能透疹又能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药物是葛根 既能透疹又能凉血解毒的药物是紫草 既能透疹又能解毒的药物是牛蒡子、升麻、紫草 2通鼻窍 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 既能通鼻窍又能消肿排脓的药物是白芷 既能通鼻窍又能温肺化饮的药物是细辛 既能通鼻窍又能解表的药物是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 3清肝明目 羚羊角、熊胆、桑叶、菊花、秦皮、决明子、车前子、石决明、珍珠母既能清肝明目又能疏散风热的药物是桑叶、菊花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解表清肺润燥的药物是桑叶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菊花、羚羊角、熊胆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燥湿止痢止带的药物是秦皮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息风止痉的药物是羚羊角、熊胆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抑肝阳、息风止痉的药物是羚羊角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润肠通便的药物是决明子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利尿通淋、清肺化痰的药物是车前子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潜阳的药物是石决明、珍珠母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潜阳、镇惊安神的药物是珍珠母 4清虚热 知母、牡丹皮、秦艽、青蒿、地骨皮、胡黄连、鳖甲、银柴胡 专清虚热的药物是银柴胡 既能清虚热又能滋阴润燥的药物是知母 既能清虚热又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药物是牡丹皮 既能清虚热又能解暑截疟的药物是青蒿 既能清虚热又能清肺降火、凉血止血的药物是地骨皮 既能清虚热又能除疳热、清湿热的药物是胡黄连 既能清虚热又能祛风湿、清湿热的药物是秦艽 既能清虚热又能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的药物是鳖甲 5下乳 关木通、穿山甲 既能下乳又能利尿通淋的药物是关木通 既能下乳又能活血消症、消肿排脓的药物是穿山甲 6截疟 青蒿、生何首乌、槟榔、常山

中药专业知识二单味药重点知识总结

解表药 麻黄、桂枝,均性温而能发散风寒,治风寒表证及风寒湿痹证。 其中,麻黄发汗力强,以风寒表实无汗为用;桂枝发汗力弱,又能助阳,风寒表实无汗及表虚有汗咸宜。 再者,麻黄又善宣肺平喘,治肺气不宣之喘咳;还能利水退肿,治水肿兼表。 桂枝又善温通血脉、温阳化气、温中散寒,治经寒血滞之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胸痹冷痛,阳虚水肿,痰饮眩悸及虚寒腹痛等。 紫苏、生姜,既均能发汗解表治风寒感冒。又均能解鱼蟹毒,治食鱼蟹中毒之腹痛吐泻。 不同的是: 紫苏性温,发汗力强,又兼理气,风寒感冒无汗或兼气滞者宜用;又能理气宽中、安胎,治脾胃气滞、胸闷不舒、胎动不安。 生姜则微温,发汗力弱,风寒感冒轻症多用;又能温中止呕、温肺止咳,治胃寒呕吐、风寒咳嗽;并能解半夏、南星之毒。 荆芥、防风,均性温,均能发汗解表,且药力较麻、桂平和,既善治风寒表证,又治风热表证。 荆芥生用辛散,长于散风,为发表散风通用药,发汗力较强,又能透疹疗疮止痒,治麻疹不透、疮疡初起兼表及风疹瘙痒;炒炭止血,治吐衄下血及崩漏。 防风为治风通用药,又能胜湿止痛,治表证夹湿、风寒湿痹、头风头痛;祛风解痉,治破伤风等。 香薷、麻黄,均能发汗解表、利水退肿,治表证无汗、水肿及小便不利。 香薷微温,兼和中化湿而祛暑,习称“夏月麻黄”,善治暑天感寒饮冷、阳气被遏之证; 麻黄性温,发汗力强,善治风寒表实无汗。又善宣肺平喘,治肺气壅遏之咳喘等。 薄荷、牛蒡子、蝉蜕,均能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治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麻疹不透及风疹瘙痒。 薄荷辛凉,芳香轻清,主散上焦风热,发汗力较强,上述诸证无汗者用之为宜; 牛蒡子宣透清降,长于清泄热邪,兼利二便,上述诸证热毒较重或兼二便不利者用之为宜; 蝉蜕发汗不如薄荷,清热不如牛蒡,但长于祛风解痉止痒,感冒和麻疹高热抽搐、风疹瘙痒者用之为宜。 桑叶、菊花,均善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肝阳眩晕、肝火之目赤肿痛及肝阴不足之视物昏花。 桑叶性寒,作用偏于肺,疏散力较菊花强;又能润肺止咳,治肺燥咳嗽;还能凉血止血,治血热吐衄咯血。 菊花性微寒,作用偏于肝,平肝明目力较桑叶为胜,兼治肝风头痛;又善清热解毒,治痈肿疮毒。 柴胡、升麻、葛根均为解表升阳之品,但性能主治有别。 首先,虽均能解表。 柴胡苦辛微寒,入肝、胆经,主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善疏散退热,主治少阳寒热往来及感冒高热; 升麻辛微甘微寒,入肺与脾、胃经,主清散而解表,主治风热头痛而少用; 葛根甘辛性凉,主入脾、胃经,善发表解肌退热,主治外感表证项背强痛。 其次,虽均能升阳 柴胡、升麻能升清阳而举陷,多与黄芪、人参等相伍,治气虚下陷、脏器脱垂诸证;葛根则鼓舞脾胃清阳上升而止泻痢,多用治泻痢,属脾气虚者常配参、术,属热痢初起兼表者常配芩、连。 其三,升麻、葛根均能透疹,而柴胡不能 其四:柴胡:又善疏肝解郁,治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胸胁疼痛; 升麻:又善清热解毒,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丹毒、温毒发斑及热毒疮肿;

中药药二考点总结全汇总

1 解表药 禁忌:A 体虚多汗及热病后期津液亏耗者忌服。 B 久患疮痈C 淋病D 失血患者,当慎用。 一、辛温解表药麻黄:宣肺平喘 B 风寒表实无汗证。 紫苏:宽中行气,安胎,解鱼蟹毒,治气滞胎动证☆ 生姜:呕家圣药,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生半夏,天南星毒。 荆芥★:散风解表(风寒风热表证 X)炒炭T衄血、吐血、便血、崩漏等 A带刺一般止痒,防风: 1.风寒、风热表证 2.治风通用药 A 破伤风,小儿惊风 羌活:风寒湿痹,上半身风湿 细辛:(通窍)鼻渊头痛(少阴经)。温肺化饮止咳,细辛不过钱,过钱命相连,不超 3g 白芷: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发散风寒 X 阳明头痛,鼻渊头痛香薷:夏月之麻黄 A 和中化湿,阳气被阴邪所遏之阴暑证。 藳本:巅顶疼痛(厥阴经)苍耳子:通鼻窍,止痒辛夷:通鼻窍,鼻渊头痛,包煎 二、辛凉解表药薄荷 :江苏,后下,疏肝,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牛蒡子:苦,寒,疏散风热,解毒,消肿蝉蜕:明目退翳,透疹止痒。主治:咽痛音哑,风疹瘙痒,小儿惊哭夜啼,破伤风。桑叶:和菊花配伍。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 A/B 肺热燥咳,血热吐血。菊花:清肝明目,疏散风热,清热解毒 B 1.风热感冒 2.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的目赤肿痛 3.肝阴虚的眼目昏花 4.风热头痛, 肝阳头痛,眩晕 5.热毒疮肿 X 葛根: 退热,透疹,升阳止泻,项背强痛,消渴证柴胡:解表退高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少阳经头痛。少阳之寒热往来(要药),气虚下陷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 升麻: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痄腮,丹毒。蔓荆子:清利头目浮萍:透疹止痒 B 利水消肿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B 止血。 2 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后收湿敛疮,生肌止血(外用)。气分高热,清肺胃之火要药 A (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知母:滋阴润燥 B 壮热烦渴,阴虚劳嗽,阴虚火旺,潮热盗汗,消渴,阴虚肠燥便秘。天花粉: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A/B 1.热病伤津口渴,内热消渴 2.肺热咳嗽,燥咳痰黏、咳痰带血 3.痈肿疮疡,跌 打肿痛X注射剂引产孕妇忌服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气血分双治热病心烦,湿热黄疸,血热吐血,淋症夏枯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 A 肝火上升头目眩晕,瘰疬,瘿瘤。 芦根:止呕,利尿

完整word版执业药师中药药二总结

. 相同功效药物的区别1透疹荆芥、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紫草荆芥的药物是既能透疹又能炒炭止血薄荷的药物是既能透疹又能疏肝解郁牛蒡子的药物是既能透疹又能解毒散肿蝉蜕的药物是既能透疹又能明目退翳升麻既能透疹又能升举阳气的药物是葛根既能透疹又能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药物是紫草既能透疹又能凉血解毒的药物是紫草、升麻、既能透疹又能解毒的药物是牛蒡子通鼻窍2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白芷既能通鼻窍又能消肿排脓的药物是细辛既能通鼻窍又能温肺化饮的药物是苍耳子、辛夷、既能通鼻窍又能解表的药物是白芷、细辛 清肝明目3羚羊角、熊胆、桑叶、菊花、秦皮、决明子、车前子、石决明、珍珠母菊花桑叶、既能清肝明目又能疏散风热的药物是桑叶既能清肝明目又能解表清肺润燥的药物是 熊胆羚羊角、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菊花、 秦皮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燥湿止痢止带的药物是熊胆羚羊角、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息风止痉的药物是 羚羊角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抑肝阳、息风止痉的药物是决明子润肠通便的药物是既能清肝明目又能车前子利尿通淋、清肺化痰的药物是既能清肝明目又能珍珠母、石决明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潜阳的药物是 珍珠母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潜阳、镇惊安神的药物是 清虚热4知母、牡丹皮、秦艽、青蒿、地骨皮、胡黄连、鳖甲、银柴胡专清虚热的药物是银柴胡知母既能清虚热又能滋阴润燥的药物是牡丹皮既能清虚热又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药物是青蒿解暑截疟既能清虚热又能的药物是地骨皮清肺降火、凉血止血的药物是既能清虚热又能胡黄连药物是既能清虚热又能除疳热、清湿热的秦艽既能清虚热又能祛风湿、清湿热的药物是鳖甲滋阴潜阳、软坚散结既能清虚热又能的药物是 下乳5关木通、穿山甲关木通的药物是既能下乳又能利尿通淋 穿山甲的药物是既能下乳又能活血消癥、消肿排脓 . . 截疟6青蒿、生何首乌、槟榔、常山青蒿既能截疟又能清热解暑的药物是生何首乌既能截疟又能润肠通便、解毒的药物是 常山既能截疟又能吐痰涎的药物是 槟榔既能截疟又能驱虫消积、行气利水的药物是 安胎7紫苏、黄芩、砂仁、桑寄生、杜仲、断续、菟丝子、白术、苎麻根、艾叶紫苏既能安胎又能解表、行气宽中的药物是黄芩清热燥湿既能安胎又能的药物是 砂仁既能安胎又能化湿行气的药物是 杜仲、断续补肝肾、强筋骨的药物是桑寄生、既能安胎又能桑寄生既能安胎

中药专业知识二单味药歌诀及重点知识总结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常用单味中药歌诀及知识点归纳 一、常用单味中药记忆歌诀 1、辛温解表药 荆防麻桂紫苏姜,香白羌细辛夷苍。 麻黄发汗治伤寒,利水痹痛与咳喘。桂枝温胃善助阳,温经通络化水强。紫苏散寒兼中宽,气胀解毒胎能安。荆芥祛风解肌表,痒疹出血及感冒。防风辛散表里风,胜湿疗痹止痛痉。羌活祛风寒湿气,太阳头疼上肢痹。白芷通窍阳明疼,燥湿止带消痈脓。细辛祛风通鼻窍,诸班寒痛肺饮消。 2、辛凉解表药 蔓荆牛蒡二子凉,薄荷蜕豆饮菊桑,葛根生柴兼升阳。 薄荷清利头目咽,散热透疹又疏肝。牛蒡散热利二便,解毒透疹消肿疮,宣肺利咽痄腮强。蝉蜕疏风透痒疹,明目息风痉开音。桑叶清肺兼平肝,止血燥咳目昏眩。菊花疏散外感热,明目平肝热毒解。柴胡解热又疏肝,升举阳气治下陷。葛根解肌治颈项,透疹生津升泄阳。升麻发表又透疹,清热解毒升陷阳。蔓荆清利头目热,止痛祛风在经络。 3、清热泻火药 泻火石膏知芦竹,决明栀子粉夏苦。 石膏泻火清肺胃,除烦止渴高热退,煅用收敛又生肌,专配知母情相须。知母清胃又润肺,滋阴润燥虚热退。栀子泻火除烦湿,凉血解毒肿痛止。夏枯草清肝散结,高压消瘿珠痛解。芦根除烦又生津,止呕排脓利尿淋。决明益肾又清肝,明目润肠通大便。 4、清热燥湿药 三黄苦胆 黄芩清肺除湿热,解毒止血又安胎。黄连燥湿清心火,胃火痢疾疮毒瘥。黄柏入肾燥下湿,泻火解毒退虚热。胆草燥湿泄肝胆,带状疱疹小儿惊。苦参燥湿又杀虫,疮疹癣麻痢尿淋。 5、清热凉血药 清热凉血水牛角,生地玄参紫丹芍。 生地凉血阴津热,润肠吐衄伤营血。玄参凉血且滋阴,解毒散结润肠真。丹皮凉血散淤血,内外痈肿骨蒸热。赤芍凉血兼清肝,瘀滞肿痛经闭痊。正保教育网整理凉血活血有紫草,解毒消斑水牛角6、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毒双黄连,蚤休败酱青板蓝,二白地丁垂盆菊,马勃红藤马齿苋。山豆土苓鸦胆子,秦皮射干穿心莲,鱼熊牛蛇青半边。

中药药剂学考点总结

1.中药药剂学:就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得 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得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得形式。 3.制剂preparation:根据《中国药典》、《卫生部药品标准》、《制剂规范》等标 准规定得处方,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得药品。 4.药典pharmacopoeia:就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质量规格、标准得法典。 5.常用得空气洁净技术可分为非层流型空调系统(乱流、紊流)(洁净度10万-1 万)与层流洁净系统(洁净度100)。 6.物理灭菌方法:1、干热灭菌法 A火焰灭菌法(适宜不易被火焰损伤得瓷器、 玻璃与金属制品)B干热空气灭菌法(适用于耐高温得玻璃、金属制品及不允许湿气穿透得油脂类材料与耐高温得粉末材料,不适宜大部分药品及橡皮、塑料制品)。 2 湿热灭菌法A热压灭菌法(凡能耐热压灭菌得药物制剂均可)B 流通蒸汽灭菌与煮沸灭菌法(不耐高温得药品与1-2ml得注射剂,不可杀死所有芽孢)C低温间歇法(适用于必须加热灭菌却不耐高温得药品,杀死芽孢不完全,需加抑菌剂) 7.滤过除菌法 1微孔薄膜滤器 0、22um以下 2垂熔玻璃滤器(滤球,漏斗,滤 棒)。上海玻璃厂6号:2um以下,长春玻璃得G6:1、5um以下,天津滤器厂IG6:2um以下。3、砂滤棒:硅藻土滤棒(苏州滤棒)、多孔素瓷滤棒(唐山滤棒) 8.防腐剂:1、苯甲酸与苯甲酸钠:PH4一下防腐作用好 2、对羟基苯甲酸脂类(尼 泊金类):在酸性溶液中作用最强。吐温(聚山梨脂类表面活性剂)能增溶抑菌剂。3、山梨酸 (对霉菌得抑制力强 PH4、5) 4、乙醇(20%,中性碱性中要达到25% )5、酚类及其衍生物 6、季铵盐类 7、脱水醋酸 8、其她 9.粉碎得方法:1干法粉碎A混合粉碎 (串料粉碎,串油粉碎:种子类药物桃仁)B 单独粉碎 (贵重药材,毒性药材,氧化还原性强得药材,质地坚硬得药材) 2湿法粉碎水飞法:朱砂珍珠炉甘石 3低温粉碎 4超细粉碎 10.堆密度bulk density:单位容积微粉得质量 11.一般微粉得粒径小于10um可以产生胶黏性,当把小于10um得微粒除去或把 小于10um得粒子吸附在您较大得微粒上时,其流动性可以变好。筛析得目得:为了获得较均匀得粒子粉末。五号筛 80目,六号筛 100目,七号筛 120目。 越大越细。 12.混合得目得:使多组分物质含量均一一致。 13.混合得原则:1、组分药物比例量使用等量递加法 2、组分药物得密度 3、 混合得时间 4、器械得吸附性 14.制粒得目得:1、改善其流动性 2、多组分药物制粒后可防止各成分得离析3、 防止生产中得粉尘飞扬及在器壁上吸附 4、在片剂生产中可改善其压力得均匀传递。 15.中药得浸提过程:1、浸提与渗透阶段2、解析与溶解阶段 3、浸出成分扩散 阶段 16.影响浸提得因素:1、中药粒度 2、中药成分3、浸提温度 4、浸提时间5、 浓度梯度6、溶剂PH 7、浸提压力 17.浸提辅助剂:1、酸(促进生物碱得浸出,提高生物碱得稳定性,使有机酸游离, 便于有机溶剂得提取,除去酸不溶性杂质)2、碱(增加有效成分得溶解度与稳定性)3、表面活性剂 18.常用得浸提方法:煎煮法(适用于对湿热稳定得中药)、浸渍法(适用于粘性药

药二中成药就样记 想不过都难

中成药是中药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数量多,且易混淆,给备考造成难度,并且今年的综合分析题很大一部分出在中成药部分,所以关于中成药的考点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关于中成药的学习,我们要善于利用药物的名字去分析记忆,比如五子衍宗丸,衍代表繁衍下一代,所以要肾好精好,它的功能是补肾益精。再者是功效相近或相反的药物,放在一起对比学习,比如六味地黄丸治肾阴亏损、桂附地黄丸治肾阳不足、麦味地黄丸治肺肾阴亏、杞菊地黄丸治肝肾阴亏、知柏地黄丸治阴虚火旺。这篇文章涵盖了中成药80%的重要考点,并且利用谐音、趣味小故事等帮助理解记忆,愿在执考的路上助大家一臂之力。 上篇做最易用的编辑器 (注:标☆可能考到综合分析题,需重点掌握) 1.辛温解表剂 ☆桂枝合剂 【组成】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 (大勺炒姜汁:大-大枣、勺-白芍、炒-甘草、姜-生姜、汁-桂枝)。 【功能】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君药桂枝-助阳解肌发表;臣药白芍-敛营阴;二者合用调和营卫。 【主治】感冒风寒表虚证,症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塞干呕。 (抓住要点表虚有汗,卫气不足,毛孔张开,汗出)。 表实感冒颗粒 【功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 【主治】感冒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鼻流清涕、咳嗽、痰白稀。

可以这样记忆,表实,表皮很紧实,毛孔张不开,所以是无汗。用汗法去治,就是发汗解表。与桂枝合剂有汗区分。 感冒清热颗粒 【功能】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通过药名去记忆,感冒-表证-解表,清热也是功效,是风寒感冒,所以要疏风散寒。 正柴胡饮颗粒 【功能】发散风寒,解热止痛。 【主治】外感风寒所致感冒。 柴胡可以退热,功效里有“解热”字样,带“正”字的一般有止痛功能。关于正柴胡饮抓住解热止痛。 总结:桂枝合剂、表实感冒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都属于辛温解表剂,功效里一般会有发散风寒、疏风散寒字样。要知道它们的归类,大方向不要错。 2.辛凉解表剂 银翘解毒丸 【功能】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银-金银花翘-连翘;二者合用疏风散热,清热解毒。 桑菊感冒片 【功能】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痛。

中药专业知识二 单味药重点知识总结

解表药 麻黄、桂枝,均性温而能发散风寒,治风寒表证及风寒湿痹证。?其中,麻黄发汗力强,以风寒表实无汗为用;桂枝发汗力弱,又能助阳,风寒表实无汗及表虚有汗咸宜。 再者,麻黄又善宣肺平喘,治肺气不宣之喘咳;还能利水退肿,治水肿兼表。?桂枝又善温通血脉、温阳化气、温中散寒,治经寒血滞之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胸痹冷痛,阳虚水肿,痰饮眩悸及虚寒腹痛等。 紫苏、生姜,既均能发汗解表治风寒感冒。又均能解鱼蟹毒,治食鱼蟹中毒之腹痛吐泻。?不同的是:?紫苏性温,发汗力强,又兼理气,风寒感冒无汗或兼气滞者宜用;又能理气宽中、安胎,治脾胃气滞、胸闷不舒、胎动不安。?生姜则微温,发汗力弱,风寒感冒轻症多用;又能温中止呕、温肺止咳,治胃寒呕吐、风寒咳嗽;并能解半夏、南星之毒。 荆芥、防风,均性温,均能发汗解表,且药力较麻、桂平和,既善治风寒表证,又治风热表证。?荆芥生用辛散,长于散风,为发表散风通用药,发汗力较强,又能透疹疗疮止痒,治麻疹不透、疮疡初起兼表及风疹瘙痒;炒炭止血,治吐衄下血及崩漏。?防风为治风通用药,又能胜湿止痛,治表证夹湿、风寒湿痹、头风头痛;祛风解痉,治破伤风等。 香薷、麻黄,均能发汗解表、利水退肿,治表证无汗、水肿及小便不利。?香薷微温,兼和中化湿而祛暑,习称“夏月麻黄”,善治暑天感寒饮冷、阳气被遏之证;?麻黄性温,发汗力强,善治风寒表实无汗。又善宣肺平喘,治肺气壅遏之咳喘等。?薄荷、牛蒡子、蝉蜕,均能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治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麻疹不透及风疹瘙痒。 薄荷辛凉,芳香轻清,主散上焦风热,发汗力较强,上述诸证无汗者用之为宜;?牛蒡子宣透清降,长于清泄热邪,兼利二便,上述诸证热毒较重或兼二便不利者用之为宜;?蝉蜕发汗不如薄荷,清热不如牛蒡,但长于祛风解痉止痒,感冒和麻疹高热抽搐、风疹瘙痒者用之为宜。 桑叶、菊花,均善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肝阳眩晕、肝火之目赤肿痛及肝阴不足之视物昏花。?桑叶性寒,作用偏于肺,疏散力较菊花强;又能润肺止咳,治肺燥咳嗽;还能凉血止血,治血热吐衄咯血。 菊花性微寒,作用偏于肝,平肝明目力较桑叶为胜,兼治肝风头痛;又善清热解毒,治痈肿疮毒。 柴胡、升麻、葛根均为解表升阳之品,但性能主治有别。?首先,虽均能解表。 柴胡苦辛微寒,入肝、胆经,主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善疏散退热,主治少阳寒热往来及感冒高热;?升麻辛微甘微寒,入肺与脾、胃经,主清散而解表,主治风热头痛而少用;?葛根甘辛性凉,主入脾、胃经,善发表解肌退热,主治外感表证项背强痛。 其次,虽均能升阳 柴胡、升麻能升清阳而举陷,多与黄芪、人参等相伍,治气虚下陷、脏器脱垂诸证;葛根则鼓舞脾胃清阳上升而止泻痢,多用治泻痢,属脾气虚者常配参、术,属热痢初起兼表者常配芩、连。?其三,升麻、葛根均能透疹,而柴胡不能 其四:柴胡:又善疏肝解郁,治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胸胁疼痛; 升麻:又善清热解毒,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丹毒、温毒发斑及热毒疮肿; 葛根:又能生津止渴,治热病伤津及内热消渴。? 清热药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石膏、知母,同归肺、胃经,均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治热病高热烦渴及肺热咳嗽。?然,石膏生用、煅用功异:生用具上述功能,重在清解,又善治肺热咳喘、胃火头痛、牙痛及口舌生疮;煅用收湿敛疮,治疮疡不敛、湿疹浸淫及水火烫伤。?知母为植物药,味苦甘而性寒,质润兼归肾经,重在清滋,又能滋阴润燥通肠,治燥热咳嗽、阴虚劳嗽、骨蒸潮热、内热消渴及阴虚肠燥便秘等。?芦根、天花粉,均清热生津止渴,治热病津伤烦渴。?芦根善清肺胃之热而兼透散,治外感热病初期兼表证、中期高热烦渴、后期热退阴伤烦

2019年执业药师中药医学专业知识二考点总结重点知识标注

常用单味中药——第一章解表药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本类药多具辛味,主入肺与膀胱经,性善发散,能使肌表之邪外散或从汗而解。 主具发散解表功效,兼能宣肺、利水、透疹、祛风湿等。 最佳选择题 解表药的药味及归经是 A.苦入心 B.咸入肾 C.甘入脾 D.酸入肝 E.辛入肺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解表药多具辛味,主入肺与膀胱经。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外感风寒或风热所致的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或有汗)、脉浮等表症。 部分药物还可用于咳喘、水肿、疹发不畅及风湿痹痛等。 按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常将本类药物分为辛温解表药与辛凉解表药两类。 使用发汗力强的解表药,要注意掌握用量,中病即止,不可过汗,以免损伤阳气和津液; 体虚多汗及热病后期津液亏耗者忌服; 对久患疮痈、淋病及失血患者,虽有外感表证,也要慎重使用; 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过多而降低疗效。 最佳选择题 不属于解表药使用注意的内容是 A.体虚汗多者忌服 B.久患淋病者慎用 C.热病津亏者忌服 D.疮疡初起兼表证者忌服 E.失血兼表证者慎服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疮疡初起兼表证者可以使用解表药。 第一节辛温解表药 麻黄

【性味归经】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性能特点】本品辛温发散,微苦略降,重在宣肺,药力较强。入肺与膀胱经,外能开腠理,透毛窍,散风寒,以发汗解表;内能开宣肺气,通畅气机,以平喘。此外,通过宣肺,又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利水消肿。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病证】 (1)风寒表实无汗证。 (2)肺气不宣的喘咳证。 (3)水肿兼有表证者。 主宣发与肃降 【配伍】 麻黄配桂枝:麻黄辛温,功善宣肺发汗解表;桂枝辛甘温,功能发汗解表、助阳通脉。两药相合,发汗解表力强,治风寒表实无汗功著。 麻黄配苦杏仁:麻黄辛温宣散,功善宣肺平喘、发表散寒;苦杏仁苦温润降,功善平喘止咳,略兼宣肺。两药相合,善宣肺降气而平喘止咳,治喘咳气逆功著,证属风寒束肺者尤宜。 麻黄配石膏:麻黄辛温,功善宣肺平喘、发汗解表;石膏辛甘性寒,功能清热泻火、除烦解肌。两药相合,清肺平喘兼透表热,治肺热咳喘效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吹鼻,或研末敷。解表宜生用,

(完整版)中药资源学资料重点总结.doc

石河子大学2012 级中药学 中药资源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中药资源学:是研究中药资源的特点,种类分布,蕴藏量,活性成分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 科学。 2.民间药:也称草药。是指在局部地区的草药医生和民间用来防治疾病的天然药物及加工 品,通常根据经验用药,无医药理论指导也无统一的加工炮制工艺。 3.民族药:我们国家少数民族使用的,以本民族传统医药理论和实践为指导的天然药物及 其加工品。 4.蕴藏量:指某种药用动植物资源在一定时间和地区范围内的自然蓄积量,可分为总蕴藏量 和可利用蕴藏量 5.年允许量:在一年内允许采收的量,既不影响其自然更新和保证永续利用的采收量。 6.最大持续产量:保证在采收某种药用动植物资源时,仍能保持其原有资源量,即在正常自 然更新时所允许采收的最大产量。 7.3S 技术:是遥感( rs)地理信息系统( gis)和全球定位系统( gps)三种技术的简称。其中,遥感 技术是基础,地理。。。起辅助信息处理作用,全球。。。用于辅助空间定位。 8.就地保护:是将药用动植物资源及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就地加以维护,从而达到保护药用动 植物资源的目的。 9.异地保护:又称迁地保护。即将珍稀病危药用动植物种类迁出其自然生长地,保存在保护 区,动物园植物园等,进行引种驯化研究。 10.道地药材 11.外业调查:实地调查是取得中药资源蕴藏量的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方法,要在充分掌握被 调查地区的地形土壤气候植被和农业林业牧业等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制定一切可行的调查路线和 调查方案,进行实地调查。 12.内业整理:是对野外实地调查取得的原始数据资料标本进行系统整理,并分析研究药材 的历史资料和数据。 13.维药:维药历史悠久,在发展过程中,采阿拉伯、古希腊等民族医药之所长,并受到中 医学的影响,是我国民族医药的独立分支,历史上为西域各族人民的繁衍和昌盛做出过重要 贡献。 二、简答题 1.中药资源九大区域(关怀南海,浙川藏蒙维) 2.主要民族药种类:藏蒙维傣壮药五大类 3.药用植物的濒危程度划分为:我国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将濒危植物分为三个 保护等级:即一级保护植物,指具有极为重要的科研,经济和文化价值的稀有濒危种类;二 级保护植物,指在科研或经济上有重要意义的稀有或濒危种类;三级保护植物,指在科研或 经济上有一定意义的渐危或稀有种类。 4.植物类中药包括:藻类,菌类,地衣类,苔藓类,蕨类,种子植物类。 5.中药资源学研究内容: a 中药资源调查技术; b 药用动植物资源区划与产地适宜性分析; c 药用动植物资源的野生抚育和可持续利用; d 药用动植物资源的动态规律和合理开发利用研 究; e 积极寻找和扩大要用动植物新资源; f 濒危用用动植物资源的评价与监测。 中药资源的地位与价值: a 中药资源是人类健康事业的物质保障; b 是中药产业发展的物质

中药分析复习总结

中药分析选择(单选、多选、配伍);填空;简答;设计和分析 第一章概论 P1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物质。(PPT:以中医药学理论的术语表述其性味、功效和使用规律,并按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临床应用的传统药物。)(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 P1中药分析的特点:①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思想、②分析样品的多样性、③化学成分的复杂性、④杂质来源的多途径性。【PPT:(一)化学成分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二)原料药材质量的差别;(三)评价中药制剂质量要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原则;(四)辅料的特殊性;(五)杂质来源的多途径性;(六)有效成分非单一性】(分析重点:君药、贵重药、毒剧药) P4取样的特点:真实性和代表性。取样方法:四分法、分层取样法 P4性状:药材的性状系指对药材的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断面特征及气味等的规定。 P5鉴别原则:中药材及单方制剂直接采用适宜的方法进行鉴别;复方制剂应首选君药、臣药、贵重药和毒剧药进行鉴别,一般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依次选择药味鉴别;凡有药材原粉入药的,应进行显微鉴别;复方制剂原则上处方中的所有药味都应该进行鉴别,如有困难,至少要包括处方药味的1/3;化学方法和仪器方法应该互相结合,从而使各鉴别项目质检可以互相补充,互相佐证。 鉴别包括:基源鉴别、形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 P6检查围绕中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纯度和均一性四个方面进行。 P6药物纯度是指药物纯净的程度,它是判定药品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 P6杂质是指药物中存在的无治疗作用或影响药物疗效和稳定性,甚至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P7生物学方法是指对于某些有特殊生物效应的中药,可根据中药的药理活性将药物通过一定的途径给予微生物、动物或动物的离体器官,以观察到的药理作用为判断依据的测定方法。 P7验证的主要内容有: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和耐用性8个指标。 P8中药含量测定基本原则: 1)中药材和单方制剂,要明确待测成分是有效成分还是指标性成分,并建立相应的测定方法;

中药药二考点总结全汇总

1解表药 禁忌:A体虚多汗及热病后期津液亏耗者忌服。B久患疮痈C淋病D失血患者,当慎用。 一、辛温解表药 麻黄:宣肺平喘B风寒表实无汗证。 紫苏:宽中行气,安胎,解鱼蟹毒,治气滞胎动证☆ 生姜:呕家圣药,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生半夏,天南星毒。 荆芥★:散风解表(风寒风热表证X)炒炭→衄血、吐血、便血、崩漏等A带刺一般止痒, 防风:1.风寒、风热表证 2.治风通用药A 破伤风,小儿惊风 羌活:风寒湿痹,上半身风湿 细辛:(通窍)鼻渊头痛(少阴经)。温肺化饮止咳,细辛不过钱,过钱命相连,不超3g 白芷: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发散风寒X 阳明头痛,鼻渊头痛 香薷:夏月之麻黄A 和中化湿,阳气被阴邪所遏之阴暑证。 藳本:巅顶疼痛(厥阴经) 苍耳子:通鼻窍,止痒 辛夷:通鼻窍,鼻渊头痛,包煎 二、辛凉解表药 薄荷:江苏,后下,疏肝,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 牛蒡子:苦,寒,疏散风热,解毒,消肿 蝉蜕:明目退翳,透疹止痒。主治:咽痛音哑,风疹瘙痒,小儿惊哭夜啼,破伤风。 桑叶:和菊花配伍。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A/B 肺热燥咳,血热吐血。 菊花:清肝明目,疏散风热,清热解毒B 1.风热感冒 2.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的目赤肿痛 3.肝阴虚的眼目昏花 4.风热头痛,肝阳头痛,眩晕 5.热毒疮肿X 葛根:退热,透疹,升阳止泻,项背强痛,消渴证 柴胡:解表退高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少阳经头痛。少阳之寒热往来(要药),气虚下陷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 升麻: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痄腮,丹毒。 蔓荆子:清利头目 浮萍:透疹止痒B利水消肿 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B止血。 2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 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后收湿敛疮,生肌止血(外用)。气分高热,清肺胃之火要药A(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 知母:滋阴润燥B 壮热烦渴,阴虚劳嗽,阴虚火旺,潮热盗汗,消渴,阴虚肠燥便秘。 天花粉: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A/B 1.热病伤津口渴,内热消渴 2.肺热咳嗽,燥咳痰黏、咳痰带血 3.痈肿疮疡,跌打肿痛X注射剂引产☆→孕妇忌服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气血分双治热病心烦,湿热黄疸,血热吐血,淋症

(完整word版)执业药师中药药二总结

相同功效药物的区别 1透疹 荆芥、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紫草 既能透疹又能炒炭止血的药物是荆芥 既能透疹又能疏肝解郁的药物是薄荷 既能透疹又能解毒散肿的药物是牛蒡子 既能透疹又能明目退翳的药物是蝉蜕 既能透疹又能升举阳气的药物是升麻 既能透疹又能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药物是葛根 既能透疹又能凉血解毒的药物是紫草 既能透疹又能解毒的药物是牛蒡子、升麻、紫草 2通鼻窍 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 既能通鼻窍又能消肿排脓的药物是白芷 既能通鼻窍又能温肺化饮的药物是细辛 既能通鼻窍又能解表的药物是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 3清肝明目 羚羊角、熊胆、桑叶、菊花、秦皮、决明子、车前子、石决明、珍珠母既能清肝明目又能疏散风热的药物是桑叶、菊花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解表清肺润燥的药物是桑叶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菊花、羚羊角、熊胆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燥湿止痢止带的药物是秦皮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息风止痉的药物是羚羊角、熊胆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抑肝阳、息风止痉的药物是羚羊角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润肠通便的药物是决明子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利尿通淋、清肺化痰的药物是车前子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潜阳的药物是石决明、珍珠母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潜阳、镇惊安神的药物是珍珠母 4清虚热 知母、牡丹皮、秦艽、青蒿、地骨皮、胡黄连、鳖甲、银柴胡 专清虚热的药物是银柴胡 既能清虚热又能滋阴润燥的药物是知母 既能清虚热又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药物是牡丹皮 既能清虚热又能解暑截疟的药物是青蒿 既能清虚热又能清肺降火、凉血止血的药物是地骨皮 既能清虚热又能除疳热、清湿热的药物是胡黄连 既能清虚热又能祛风湿、清湿热的药物是秦艽 既能清虚热又能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的药物是鳖甲 5下乳 关木通、穿山甲 既能下乳又能利尿通淋的药物是关木通 既能下乳又能活血消癥、消肿排脓的药物是穿山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