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自动计数器

红外线自动计数器
红外线自动计数器

红外线自动计数器设计

一.设计方案的选择

1. 单片机的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选择普通8051核的ST89C51单片机,此单片机价格便宜,满足本设计要求,但已经停产故不宜选择。

方案二:选择加强型8051核的STC89C2单片机,此单片机价格便宜,功能强大,完全满足本设计要求。

方案三:采用飞思卡尔公司生产的MC9S12XS128单片机,此单片机具有8路PWM,16路AD采集通道,2个UART,2个硬件SPI,具有背景调试功能,方便实时查看程序中全局变量的值,具有80个引脚,硬件资源相当丰富。但其价格相对较高。

综合以上三种方案,为了方便控制,节约成本,故我们选择方案二。

2. 显示器件的选择

方案一:两位一体共阳数码管显示,数码管功耗低,价格便宜,显示清晰,完全符合本设计要求。

方案二:采用液晶屏1602显示,1602液晶也叫1602字符型液晶它是一种专门用来显示字母、数字、符号等的点阵型液晶模块它有若干个5X7或者5X11等点阵字符位组成,每个点阵字符位都可以显示一个字符。不过占用IO多,体积大,价格贵。

综合以上二种方案,为了减少硬件资源,节约成本,故我们选择方案一。

二.硬件设计

1.硬件总方案确定

依据检测原理和设计思想经过细致比较研究得到如下总体设计方案:

2. LED指示灯

它是半导体二极管的一种,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光能;常简写为LED。发光二极管与普通二极管一样是由一个PN结组成,也具有单向导电性。当给发光二极管加上正向电压后,从P区注入到N区的空穴和由N区注入到P区的电子,在PN结附近数微米分别与N区的电子和P区的空穴复合,产生自发辐射的荧光。不同的半导体材料中电子和空穴所处的能量状态不同。当电子和空穴复合时释放出的能量多少不同,释放出的能量越多,则发出的光的波长越短。常用的是发红光、绿光或黄光的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约5伏。它的正向伏安特性曲线很陡,使用时必须串联限流电阻以控制通过管子的电流。

3.三极管

半导体三极管又称“晶体三极管”或“晶体管”。在半导体锗或硅的单晶上制备两

个能相互影响的PN结,组成一个PNP(或NPN)结构。中间的N区(或P区)叫基区,两边的区域叫发射区和集电区,这三部分各有一条电极引线,分别叫基极B、发射极E和集电极C,是能起放大、振荡或开关等作用的半导体电子器件。在本设计中选择了PNP三极管用来驱动蜂鸣器个双位数码管。

4. 双位数码管

显示的种类很多,从液晶显示、发光二极管显示到CRT显示器等,都可以与微机连接。其中单片机应用系统最常用的显示是发光二极管数码显示器(简称LED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简LCD。LED显示器价廉,配置灵活,与单片接口方便,LCD可显示图形,但接口较复杂成本也较高。

该电路使用双位7段LED构成字型“8”,另外还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显示符号及小数点。这种显示器分共阳极和共阴极两种。这里采用共阳极LED显示块的发光二极管阳极共接,如下图左所示,当某个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为低电平时,该发光二极管亮。它的管脚配置如下图右所示。

VCC

图左图右

实际上要显示各种数字和字符,只需在各段二极管的阴极上加不同的电平,就可以得到不同的代码。这些用来控制LED显示的不同电平代码称为字段码(也称段选码)。如下表为七段LED的段选码。

下表为七段LED的段选码

显示字符共阳极段选码显示字符共阳极段选码

本系统显示电路采用简单实用两位一体共阳数码管,位码用三极管驱动。

5. STC89C52系统单片机

STC89C52 单片机是宏晶科技生产的一种单片机,STC89C52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8K 在系统可编程Flash 存储器。在单芯片上,拥有灵巧的8 位CPU 和在系统可编程Flash,使得STC89C52为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灵活、超有效的解决方案。

STC89C52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8K 在系统可编程Flash 存储器。在单芯片上,拥有灵巧的8 位CPU 和在系统可编程Flash,使得STC89C52为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灵活、超有效的解决方案。具有以下标准功能:8k字节Flash,512字节RAM,32 位I/O 口线,看门狗定时器,置4KB EEPROM,MAX810复位电路,三个16 位定时器/计数器,一个6向量2级中断结构,全双工串行口。另外STC89X52 可降至0Hz 静态逻辑操作,支持2种软件可选择节电模式。空闲模式下,CPU 停止工作,允许RAM、定时器/计数器、串口、中断继续工作。掉电保护方式下,RAM容被保存,振荡器被冻结,单片机一切工作停止,直到下一个中断或硬件复位为止。最高运作频率35Mhz,6T/12T可选。

6. 蜂鸣器播报

蜂鸣器采用三极管放大,单片机IO口控制,通过高低电平触发使其工作。每当检测有人进出时,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人性化的旋律。

7. 单片机复位电路

单片机复位后的状态:

单片机的复位操作使单片机进入初始化状态,其中包括使程序计数器PC=0000H,这表明程序从0000H地址单元开始执行。单片机冷启动后,片RAM为随机值,运行中的复位操作不改变片RAM区中的容,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复位后的状态为确定值,见下表。

值得指出的是,记住一些特殊功能寄存器复位后的主要状态,对于了解单片机的初态,减少应用程序中的韧始化部分是十分必要的。

说明:表中符号*为随机状态;

A=00H,表明累加器已被清零;

特殊功能寄存器初始状态特殊功能寄存器初始状态

A00H TMOD00H

B00H TCON00H

PSW00H TH000H

PSW=00H,表明选寄存器0组为工作寄存器组;

SP=07H,表明堆栈指针指向片RAM 07H字节单元,根据堆栈操作的先加后压法则,第一个被压入的容写入到08H单元中;

Po-P3=FFH,表明已向各端口线写入1,此时,各端口既可用于输入又可用于输出;IP=×××00000B,表明各个中断源处于低优先级;

IE=0××00000B,表明各个中断均被关断;

51单片机在系统复位时,将其部的一些重要寄存器设置为特定的值,(在特殊寄存器介绍时再做详细说明)至于部RAM部的数据则不变。

系统复位是任何微机系统执行的第一步,使整个控制芯片回到默认的硬件状态下。51单片机的复位是由RESET引脚来控制的,此引脚与高电平相接超过24个振荡周期后,51单片机即进入芯片部复位状态,而且一直在此状态下等待,直到RESET引脚转为低电平后,才检查EA引脚是高电平或低电平,若为高电平则执行芯片部的程序代码,若为低电平便会执行外部程序。

9.数码管显示电路

采用两组双位共阳数码管,实现人体计数,段选分别接P0口和P1口,位选通过PNP 三极管放大,然后接单片机I/O口。

数码管动态显示

1.动态显示概念

用数码管显示信息时,由于每个数码管至少需要8 个I/O 口,如果需要多个数码管,则需要太多I/O 口,而单片机的I/O 口是有限的。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采用动态显示的方式解决此问题。

在编程时,需要输出段选和位选信号,位选信号选中其中一个数码管,然后输出段码,使该数码管显示所需要的容,延时一段时间后,再选中另一个数码管,再输出对应的段码,高速交替。

例如需要显示数字“12”时,先输出位选信号,选中第一个数码管,输出1 的段码,延时一段时间后选中第二个数码管,输出2 的段码。把上面的流程以一定的速度循环执行就可以显示出“12”,由于交替的速度非常快,人眼看到的就是连续的“12”。

在动态显示程序中,各个位的延时时间长短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延时时间长,则会出现闪烁现象;如果延时时间太短,则会出现显示暗且有重影。

三.软件设计

红外自动计数器主要由光电传感检测电路、进出门处理与识别电路、中央处理显示电路、数码管显示电路,蜂鸣器播报音乐电路组成。鉴于单片机技术比较成熟,且开发过程中可以利用的资源和工具丰富、价格便宜、成本低。故设计用C语言对其编程并烧录到芯片部,C语言表达和运算能力比较强,且具有很好的可移植性和硬件控制能力。采用KEIL51的C52编译器。KEIL Uvision3是众多单片机应用开发软件中的优秀软件之一,它支持众多不同公司的构架的芯片,集编辑、编译、仿真等于一体,同时还支持PLM,汇编和C语言的程序设计,它的界面和常用的微软VC++的界面相似,界面友好,易学易用,在调试程序,软件仿真方面也有很强的功能。

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是电子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容,为了满足设计的功能和指标的要求,我们必须在开始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到硬件和软件的协调;不然不是造成硬件资源的浪费就是增加软件实现时困难和复杂程度,甚至造成信号的断层,即使硬件和软件能单独使用,却不能使它们组成的系统工作。故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考虑软硬件的处理能力以及它们的接口是否兼容,实现软硬件的信号过渡。其次设计时硬件之间应尽可能减小联系,只要把必要的信号线相连则可。这样做的优点是:首先,调试时

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因为电路是相对独立的,故在调整电路参数值时其影响和干扰就小,在满足发射和接收模块的要求后可单独对控制模块进行调整;再者,当出现问题时检查电路就容易缩小问题的围,使得排错效率高。由于硬件的分离,在软件的调试时就可以单独针对控制模块。

1. 进出方向控制程序

方向的判断,是通过红外光电开关检测到物体的前后顺序不同来判断的,当第一个光电开关先检测到人通过,接着第二个光电开关检测到有人通过,说明有人进门,相反,则有人出门。具体控制程序如下:

void direction(void)

{

if(dirvalue==0x18)

{

if(hongwai1==1)

dirvalue>>=1;

if(hongwai2==1)

dirvalue<<=1;

while(hongwai1||hongwai2);

}

else if(dirvalue==0x0c)

{

if(hongwai2==1)

{

num1++;

yuyin=1;

while(hongwai2);

dirvalue=0x18;

if(num1==99)

num1=99;

yuyin=0;

}

}

else if(dirvalue==0x30)

{

if(hongwai1==1)

{

num2++;

yuyin=1;

while(hongwai1);

dirvalue=0x18;

if(num2==99)

num2=99;

yuyin=0;}

}

}

流程图

设计中采用了两组双位共阳数码管,因此,显示函数分别对应display1()和display2()两个函数,在动态显示程序中,各个位的延时时间长短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延时时间长,则会出现闪烁现象;如果延时时间太短,则会出现显示暗且有重影。具体程序如下:

void display1(uchar numdis)

{ uchar shi,ge;

shi=numdis/10;

ge=numdis%10;

P0=Tab[shi];

a=0;

delayms(5);

a=1;

P0=Tab[ge];

b=0;

delayms(5);

b=1;

}

void display2(uchar numdis)

{ uchar shi,ge;

shi=numdis/10;

ge=numdis%10;

P2=Tab[shi];

c=0;

delayms(5);

c=1;

P2=Tab[ge];

d=0; delayms(5); d=1;

}

2.软件流程框图

3.程序

#include"reg52.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include

sbit hongwai1=P3^6; //位定义模拟红外光电开关1接口sbit hongwai2=P3^7; //位定义模拟红外光电开关2接口sbit a=P1^0; //第一个数码管十位

sbit b=P1^1; //第一个数码管各位

sbit c=P1^2; //第二个数码管十位

sbit d=P1^3; //第二个数码管各位

sbit jin=P3^5; //进门指示灯端口

sbit chu=P3^4; //出门指示灯端口

uchar dirvalue=0x18; //方向开始赋初值

void delayms(uint); //T ab为数码管显示值,存入一个数组

void direction(void); //声明按键扫描函数

uchar code Tab[]={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 unsigned char num1=0,num2=0; //num为被显示的数字

void display1(uchar numdis) //显示函数1

{ uchar shi,ge;

shi=numdis/10; //将数扯开到十位

ge=numdis%10; //将数扯开到各位

P0=T ab[shi]; //送十位数

a=0; //打开位选

delayms(5); //延时

a=1; //关闭位选

P0=T ab[ge]; //送个位数

b=0; //打开位选

delayms(5); //延时

b=1; //关闭位选

}

void display2(uchar numdis) //显示函数2

{ uchar shi,ge; //同上

shi=numdis/10;

ge=numdis%10;

P2=T ab[shi];

c=0;

delayms(5);

c=1;

P2=T ab[ge];

d=0;

delayms(5);

d=1;

}

void delayms(uint x) //延时函数

{uint i,j;

红外计数器

计数器: 计数是一种最简单基本的运算。计数器就是实现这种运算的逻辑电路,计数器在数字系统中主要是对脉冲的个数进行计数,以实现测量、计数和控制的功能,同时兼有分频功能,计数器是由基本的计数单元和一些控制门所组成,计数单元则由一系列具有存储信息功能的各类触发器构成,这些触发器有RS触发器、T触发器、D触发器及JK触发器等。计数器在数字系统中应用广泛,如在电子计算机的控制器中对指令地址进行计数,以便顺序取出下一条指令,在运算器中作乘法、除法运算时记下加法、减法次数,又如在数字仪器中对脉冲的计数等等。计数器可以用来显示产品的工作状态,一般来说主要是用来表示产品已经完成了多少份的折页配页工作。它主要的指标在于计数器的位数,常见的有3位和4位的。很显然,3位数的计数器最大可以显示到999,4位数的最大可以显示到9999。 红外对射式水泥计数器: 红外对射式水泥计数器,改变了传统以脉冲式计数模式,其特点是将计数的逻辑由原来的脉冲信号转变为按“袋时”计数,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有效的解决了水泥在输送带上“连包”的问题。 产品介绍: 红外对射式水泥计数器,改变了传统以脉冲式计数模式,其特点是将计数的逻辑由原来的脉冲信号转变为按“袋时”计数,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有效的解决了水泥在输送带上“连包”的问题。 KM-JS802袋装水泥计数器就是采用了红外对射式的计数器逻

辑,它是根据水泥厂的实际需求而研发的,运用了目前最为先进的“PS物体检测模块”,采用“对射式”红外信息采集模式,根据物体经过传感器的“时间长”来判断计数量,能够有效的解决水泥包输送过程中多存在连包、叠包等不规则现象;运用了“防脉冲干扰平均值滤波法”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性能,可以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于恶劣的现场环境。同时它可按设置的预定数进行精确自动控制,即当计数达到和预定数值时,机内执行继电器动作,用来开关电器设备,达到自控的目的(可以控制皮带或包装机)。安装简单,操作简便,配件易购;适用于与平(货)台汽车袋装水泥装车机,高台汽车袋装水泥装车机上使用。 产品性能: 1、精确计数:运用了目前最为先进的“PS物体检测模块”能够达到精确计数。 2、连袋识别:采用“对射式”红外信息采集模式根据“袋时“来计数,有效解决连袋问题,最多可以识别8包连包。 3、抗干扰强:运用了“防脉冲干扰平均值滤波法”具有有很强的抗干扰性能。 4、自动控制:当计数达到和预定数值时,机内执行继电器动作可以自动控制皮带或包装机。 5、提前报警:可接报警装置,在装车的过程中可以设定提前报警,提醒作业人员装车将要完成。(报警装置为可选配件,可由厂方自行购买。)

全自动菌落计数器(副本)

全自动菌落计数器RTAC-1型 RTAC-1型全自动菌落计数器是瑞韬科技根据多年技术积累产品经验,专为基层实验室设计的一款经济实用型菌落计数器,能轻松胜任大多数场合的基本计数:高精度的CCD镜头、全封闭自动定位样品仓、高效准确的菌落分析软件,性价比突出。 1200万像素CCD镜头,全封闭LED冷光源自动样品仓 全新设计的全封闭自动样品箱。辅以平板光源、带状光源和自动进出仓装置,彻底解决了因外界光线对玻璃培养皿折射光斑的干扰而影响统计精度的技术难题。 AutoCount TM菌落智能识别技术,使计数更方便快捷,统计结果更准确。自动菌落计数准确与否的关键是算法,本产品采用“瑞韬科技”专利的AutoCount TM菌落智能识别技术,无论是透明琼脂平板还是深色有色培养基都能轻松处理,且能对纸片进行有效的计数。 快速高效,极大地提高实验效率 “RTAC-1”型全自动菌落计数器采用真彩动态 CCD 和高速图像传输接口,常规平皿统计只需3秒。当原始样品菌浓较高,未做梯度稀释,直接培养形成的数千菌落,也可在5秒内自动计算出。 强大的区域选择功能

当培养皿中有局部片状菌落生长,而其他区域又分布均匀时,可通过区域选择工具,排除污染区域的菌落数。通过平皿直径和稀释度数据,迅速换算为全皿菌落总数。 仪器主要功能与技术指标 ▲培养皿类型:50-160mm ▲成像 ○ CCD规格:1200万像素,32位真彩 ○分辨率:0.04mm(更符合人工检测实际效果避免过度检测) ○图像拍摄:焦距、白平衡、色温可调 ▲光源 ○拍摄箱:全封闭、无日光干扰、自动居中、暗箱拍摄 ○光源:LED双冷光源拍摄系统 ▲统计功能 ○菌落识别技术:AutoCount TM菌落智能识别技术。 ○平皿类型:倾注、涂布、膜滤平皿、3M纸片。 ○菌落统计速度:300个菌落约3秒。 ○全皿菌落统计:菌落总数统计,并按多档尺寸分类显示。 ○区域选择统计:可选择任意圆形圈定区域进行统计。 ○鼠标点击统计:快速标记、添加菌落,适合培养皿边缘菌落的计数。 ○人工辅助修正:删除任意区域内的误选菌落。 ○统计效果调整:可人为调整菌落分析的精度。 ○直径分类统计:设置直径范围,统计特定大小的菌落。 ○颜色识别统计:根据色度、亮度、饱和度筛选特定菌落。 ○统计数据处理:培养样本稀释度输入实现自动换算。 ○大肠菌群计数:根据国家标准GB/T4789.3-2008大肠菌群平板计数和Petrifilm测试片法,实现大肠菌群自动计数。 ○大肠杆菌计数:根据国家标准GB/T4789.38-2008大肠杆菌Petrifilm测试片计数法,实现大肠杆菌自动计数。 ○金黄色葡萄球菌计数:根据国家标准GB/T4789.37-2008 Baird-Parker 平板计数和金黄色葡萄球菌Petrifilm测试片法,实现金黄色葡萄球菌自动计数。

单片机实验之定时器计数器应用实验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定时器/计数器计数功能的使用方法。 2、掌握定时器/计数器的中断、查询使用方法。 3、掌握Proteus软件与Keil软件的使用方法。 4、掌握单片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法。 二、设计要求 1、用Proteus软件画出电路原理图,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以查询方式工作,设定计数功能,对外部连续周期性脉冲信号进行计数,每计满100个脉冲,则取反P1.0口线状态,在P 1.0口线上接示波器观察波形。 2、用Proteus软件画出电路原理图,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以中断方式工作,设定计数功能,对外部连续周期性脉冲信号进行计数,每计满200个脉冲,则取反P1.0口线状态,在P 1.0口线上接示波器观察波形。 三、电路原理图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弄清楚了定时/计数器计数功能的初始化设定(TMOD,初值的计算,被计数信号的输入点等等),掌握了查询和中断工作方式的应用。 七、思考题 1、利用定时器0,在P1.0口线上产生周期为200微秒的连续方波,利用定时器1,对 P1.0口线上波形进行计数,满50个,则取反P1.1口线状态,在P 1.1口线上接示波器观察波形。 答:程序见程序清单。

四、实验程序流程框图和程序清单。 1、定时器/计数器以查询方式工作,对外部连续周期性脉冲信号进行计数,每计满100个脉冲,则取反P1.0口线状态。 汇编程序: ORG 0000H START: LJMP MAIN ORG 0100H MAIN: MOV IE, #00H MOV TMOD, #60H MOV TH1, #9CH MOV TL1, #9CH SETB TR1 LOOP: JNB TF1, LOOP CLR TF1 CPL P1.0 AJMP LOOP END C语言程序: #include sbit Y=P1^0; void main() { EA=0; ET1=0; TMOD=0x60; TH1=0x9C; TL1=0x9C; while(1) { TR1=1; while(!TF1); TF1=0; Y=!Y; } } 开始 TMOD初始化 计数初值初始化 中断初始化 启动定时器 计数溢出 清计数溢出标志 Y N P1.0口线取反

红外线自动计数器

红外线自动计数器设计 一.设计方案的选择 1. 单片机的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选择普通8051核的ST89C51单片机,此单片机价格便宜,满足本设计要求,但已经停产故不宜选择。 方案二:选择加强型8051核的STC89C2单片机,此单片机价格便宜,功能强大,完全满足本设计要求。 方案三:采用飞思卡尔公司生产的MC9S12XS128单片机,此单片机具有8路PWM,16路AD采集通道,2个UART,2个硬件SPI,具有背景调试功能,方便实时查看程序中全局变量的值,具有80个引脚,硬件资源相当丰富。但其价格相对较高。 综合以上三种方案,为了方便控制,节约成本,故我们选择方案二。 2. 显示器件的选择 方案一:两位一体共阳数码管显示,数码管功耗低,价格便宜,显示清晰,完全符合本设计要求。 方案二:采用液晶屏1602显示,1602液晶也叫1602字符型液晶它是一种专门用来显示字母、数字、符号等的点阵型液晶模块它有若干个5X7或者5X11等点阵字符位组成,每个点阵字符位都可以显示一个字符。不过占用IO多,体积大,价格贵。 综合以上二种方案,为了减少硬件资源,节约成本,故我们选择方案一。

二.硬件设计 1.硬件总方案确定 依据检测原理和设计思想经过细致比较研究得到如下总体设计方案: 2. LED 指示灯 它是半导体二极管的一种,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光能;常简写为LED 。发光二极管与 普通二极管一样是由一个PN 结组成,也具有单向导电性。当给发光二极管加上正向电压后,从P 区注入到N 区的空穴和由N 区注入到P 区的电子,在PN 结附近数微米分别与N 区的电子和P 区的空穴复合,产生自发辐射的荧光。不同的半导体材料中电子和空穴所处的能量状态不同。当电子和空穴复合时释放出的能量多少不同,释放出的能 CPU stc89c52 数码管显示 位驱动 程序下载口 复位 红外光电开关A 直流输入 7805 5v 直流电源 红外光电开关B 蜂鸣器电路

红外计数器

红外线客流计数器的工作原理 外线所发射的红外线属于一种电磁射线,其特性等同于无线电或X射线。人眼可见的光波是380nm-780nm,发射波长为780nm-1mm的长射线称为红外线,本公司生产的红外线客流计数器优先使用的是接近可见光波长的近红外线。 红外线计数器原理 红外线计数器工作时,由内部振荡回路产生的调制脉冲经反射电路后,由发射管辐射出光脉冲。当被测物体进入受光器作用范围时,被反射回来的光脉冲进入光敏二极管。并在接收电路中将光脉冲解调为电脉冲信号,再经放大器放大和同步选通整形,然后用数字积分或RC积分方式排除干扰,最后经延时(或不延时)触发驱动器输出客流计数信号。 红外线计数器原理 1.直接反射式红外客流计数器(我公司的CX-009A) 直接反射红外客流计数器是一种集发射器和接收器于一体的传感器,当有被检测人体经过时,将红外发射器发射的足够量的光线反射到接收器,于是计数器就产生了计数信号。当被检测物体的表面光亮或其反光率极高时,直接反射式的红外客流计数器是首选的计数器。 红外线计数器原理 2.反射板反射式红外客流计数器(我公司的CX-009A) 反射板反射式红外客流计数器亦是集发射器与接收器于一体,红

外发射器发出的光线经过反射板,反射回接收器,当被检测人体经过且完全阻断光线时,红外客流计数器就产生了检测计数人员信号。 红外线计数器原理 3.对射式红外客流计数器(我公司的CX-008) 对射式红外客流计数器包含在结构上相互分离且光轴相对放置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发射器发出的光线直接进入接收器。当被检测物体经过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且阻断光线时,红外客流计数器就产生了计数信号。当检测物体是不透明时,对射式红外客流计数器是最可靠的检测模式。(技术相当简单,很容易掌握)

自动循环计数器

自动循环计数器 一、设计目的 1、熟练掌握计数器的应用。 2、加深对加减循环计数和显示电路的理解。 二、设计任务 1、用集成计数器实行3~9自动循环计数。 2、电路能实现3~9加法和3~9减法循环计数。 3、输出用数码显示。 三、设计思想 1、译码驱动显示部分:计数输出结果送至译码输出显示部分。 2、控制部分:实现加或减循环计数功能由控制部分完成。 3、计数部分:完成BCD码3~9的可逆加或减循环计数。 系统方框图如下: 四、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计算、器件介绍: (一)译码驱动显示部分 1、采用74LS48 TTL BCD—7 段译码器/内部输出驱动。 2、译码驱动、显示电路的设计 DBCA为8421BCD码输入端,a—g为7段译码器输出端。LT灯测试输入使能端。

(二)控制部分及循环加减计数部分 1、采用74LS191 TTL 4为同步加/减计数器。 2、控制部分及循环加减计数部分的设计74LS191功能管脚如图所示 3、主要逻辑功能 (1)同步指数功能 当LD’=0时,CP来时,并行输入数据d3~d0被置入。 (2)计数功能取CT’=0 LD’=1 当U’/D=0时,对应CP脉冲上升沿,十六进制加法计数。 当U’/D=1时,对应CP脉冲上升沿,十六进制减法计数。(3)保持功能

当CT’=LD’=1时,计数器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变。 74ls21:就是双4输入与门,全0出1,有0出0 74ls32:4输入端或门,有1出1,全0出0 74ls74,:双上升沿D触发器 引出端符号 1CP、2CP 时钟输入端 1D、2D 数据输入端 1Q、2Q、输出端 CLR1、CLR2 直接复位端(低电平有效) PR1、PR2 直接置位端(低电平有效)状态图如下 五、总体电路设计图、工作原理及器件清单 1、3~9可逆自动循环加或减计数器总体电路如图所示。

红外光电计数器实验报告(DOC)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2015 /2016 学年第1 学期) 课程名称:小型数据设计 题目:红外线计数器 专业班级:计算机1401 学生姓名:何亚茹赵君王中昆 学号:140210122 140210107 140210121 指导教师:生龙 设计周数:二周 设计成绩: 2016年01月08日

目录 1 程序设计 (1) 2 课程设的主要内容 (1) 2.1设计的要求.............. . (1) 2.2创新方案及原理分析 (1) 2.3方案论证与选择 (2) 2.4软件的设计 (3) 3主要芯片设计 (4) 3.1介绍 (4) 3.2 51 单片机的特点 (5) 3.3数码管 (7) 4系统设计 (8) 4.1单片机最小设计系统 (8) 4.2红外线检测电路 (9) 4.3计数显示部分 (10) 4.4蜂鸣器报警电路 (10) 4.5按键控制电路 (11) 5 红外计数器程序设计 (11) 5.1主程序设计 (11) 5.2子程序设计 (13) 6总结 (15) 7参考文献 (16)

1、程设计目的 课利用AT89C51单片机来制作一个手动计数器。通过具体的项目设计包括确定控制任务、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硬件系统设计、控制程序的设计等,以便掌握单片机系统设计的总体思路和方法,掌握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子产品开发的技术方法,培养个人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2、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2.1设计的要求 1.利用AT89C51单片机来制作一个红外线计数器。有物体经过红外对管时计数一次。计数的范围是0~99, 计数满时,又从零开始计数。 2.整个系统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具有报警能力。 3.将计数值准确显示出来。 2.2创新方案及原理分析 总体电路是由AT89C51单片机系统、红外光电管电路、蜂鸣器报警电路、数码管显示部分、复位电路部分组成,其结构如图2.1所示 图 2.1 整体方框图 红外传感器感受到外界信息时,产生高低电平,通过软件程序设置单片机内部寄存器,当传感器的高低脉冲被单片机接收到时,单片机产生中断,中断产生后进入中断服务程序,通过设置中断服务程序,进行计数。并通过P0 口将计数信息传送至数码管,数码管显示计数的个数。当电路断电后重新启动计数器时,系统自动复位(上电自动复位),以00开始重新计数。

HICC-A全自动菌落计数仪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杭州万深检测科技有限公司HiCC-A型全自动菌落计数仪及分析系统采用800万像素拍摄仪成像,其显著优点是:准确、简便,可以1机2用(自动菌落计数、显微镜成像图计数分析)。 一、用途: 用于全自动菌落计数分析等、也可用于显微图像中的颗粒物自动计数分析 二、主要性能参数指标: 1 ★成像装置 1)自动对焦的大景深800万像素(3264x2448像素)彩色拍摄仪,具有微距拍摄特性,悬浮暗视野、背光可切换的2平皿同时成像超薄工作台板 2)适应培养皿:50~180mm及A4幅面内的矩形平板,同时测定2个90mm平皿(倾注、涂布、膜滤、螺旋平皿、3M纸片)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杭州万深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2 菌落计数分析 1)★自动识别统计:SmartdownTM菌落智能识别技术,自动识别大规模团状、 链状粘连的长形杆菌(显微形态大片粘连的大肠杆菌、病菌孢子)及平皿上的各类菌 落(含金色葡萄球菌计数(GB4789.10-2016)、大肠菌群测定(GB4789.3-2016)等等)。可自动形成批处理向导,实现一键式自动计数 2)自动计数精度≥96.5%,最多监视修正3.5%,即达全部正确。分析统计速度:150~800个菌落/s,2个平皿分析时每个平皿成像+计数总耗时≤5秒 3)★菌落粘连分割:自动分割相互成片粘连的长形、圆形等菌落目标,用户可选择分割或不分割。还可手动分割、合并菌落目标图像 4)★颜色形状识别:具有快速水平集提取技术,可按20类分类识别计数特定颜色、形状的菌落数量,并可类别转换修正。可同时选择6个目标区自动分别分析,并 自由增减或编辑分析目标区 5)菌落形态分析:自动获得各菌落面积、等效直径、长轴、短轴、长宽比、圆度、周长、形状系数等。可按形态指标过滤查询。 6)★鼠标点击修正,无痕剔除网格及文字,自动剔除杂质,有效支持复杂微生物统计,符合GB4789.2-2016的参数自动换算特性。 3 导出查询与升级:分析图像与数据结果可保存,自动形成Excel或PDF文档报告。具有在线升级特性★。

自动循环计数器(真正能实现自动)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自动循环计数器 学年: 2013~2014 学期: 1 专业:生物医学工程班级: 110314 姓名:赵亮学号: 20111398 指导教 李磊 师: 日期: 2014年 1月4日—2014年1月10日 长春工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与要求 (2) 1.1 设计任务 (2) 1.2设计要求 (3) 第二章设计思想 (3) 第三章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计算、器件选择及介绍 (4) 3.1 单次脉冲产生部分 (4) 3.2 译码驱动、显示电路部分 (5) 3.3 控制部分及循环加减计数部分 (7) 第四章系统逻辑框图 (10) 第五章电路总图及原理 (11) 4.1、电路总图 (11) 4.2、工作原理 (11) 第六章硬件电路安装、调试测试结果,出现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法 (12) 第七章总结设计电路的特点和方案的优缺点 (12) 第八章收获、体会 (13) 附录A 原理总图 (14) 附录B 元件清单 (14) 设计题目:自动循环计数器 第一章设计任务与要求 1.1 设计任务 1. 用集成计数器实行3~9自动循环计数。 2. 电路能实现3~9加法和3~9减法循环计数。 3. 输出用数码显示。

1.2设计要求 1. 确定总体设计方案画出总方框图,划分各单元电路的功能,并进行单元电路的设计,画出逻辑图。 2. 选择元器件型号。 3. 画出总逻辑图和装配图,并在实验板上组装电路。 4. 进行电路调试,使其达到设计要求。 5. 写出总结报告。 第二章设计思想 根据题目要求,系统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基本思想如下: 1、电源部分,由它向整个系统提供+5V电源。 2、单脉冲产生部分:功能是由它产生单个脉冲,为循环计数部分提 供计数脉冲。 3、译码显示电路部分:计数器输出结果的数字显示。 4、加/减控制电路部分:实现加减循环计数功能由控制部分完成。 5、可逆计数器部分:完成3~9的可逆加减循环计数。 系统设计方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3~9加/减可逆自动循环计数器系统设计方框图

基于单片机红外计数装置的设计

密级: 学号: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基于单片机的红外计数教室点到装置的设计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年级: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申明 本人郑重申明:所呈交的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申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手写):签字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江西科技学院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属于 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手写):指导老师签名(手写): 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

摘要 随着自动化、数字化和机电一体化的进步,智能化的仪器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智能化的技术能提高生产管理的水平,采取红外传感器制作的电子计数器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控制。再加上单片机技术的提升,让实现功能电路变得简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以往的机械或电子计数器,电路布局复杂,而且需要的元器件数量比较多。处理系统的稳定性相对较低外,当系统出现故障时,维修的成本也很高,功能不容易修改,因而得不到普及。而以单片机为控制器的红外计数装置有很多优势,单片机的实时、准确性高、不易被干扰、电路设计简单。本文设计的是一个4位红外计数器,用途非常普遍,如实时工控、导航、电器等。对于机电一体化,单片机能实现高度的自动化、集中化。 关键词:单片机;数码管;红外计数器

根系分析仪系统(拍照款)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杭州万深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1、系统组成 背光成像拍摄仪套件、根盘、尺寸标定板、分析软件和电脑(电脑需另配)。 2、用途 用于对洗净后的0.2mm直径以上根系图像进行多参数、批量化的自动分析。其成像速度要比扫描款的快20倍。 3、主要性能指标 配自动对焦的大景深3264x2448像素彩色拍摄仪,具有微距拍摄特性。有效分析幅面400mm×256mm。特别适合快速自动分析测量0.2mm直径以上根系: 1)根总长。 2)根平均直径。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杭州万深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3)根总面积。 4)根总体积。 5)根尖计数。 6)分叉计数。 7)交叠计数。 8)根直径等级分布参数。 9)根尖段长分布。 10)可不等间距地自定义分段直径,自动测量各直径段长度、投影面积、表面积、体积等,及其分布参数。 11)能进行根系的颜色分析,确定出根系存活数量,输出不同颜色根系的直径、 长度、投影面积、表面积、体积。 12)能进行根系的拓扑分析,自动确定根的连接数、关系角等,还能单独地自动 分析主根或任意一支侧根的长度和分叉数等,可单独显示标记根系的任意直径段相应 各参数(分档数、档直径范围任意可改,可不等间距地自定义),并能进行根的分叉 裁剪、合并、连接等修正,修正操作能回退,以快速获得100%正确的结果。 13)能用盒维数法自动测根系分形维数。可分析根瘤菌体积在根系中的占比,以 客观确定根瘤菌体贡献量。 14)大批量的全自动根系分析,对各分析结果图可编辑修正。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杭州万深检测科技有限公司15)能自动测量油菜、大豆等果荚的果柄、果身、果喙部分的粗细、长、弧长、 弦长、弦高等参数。能自动测量各种粒的芒长。能测各类针叶的叶面积、长度、粗细。 16)能做根系生物量分布的大批量自动化估算。 17)各分析图像、分布图、结果数据可保存,分析结果输出至Excel表,可输出 分析标记图。 推荐选配:品牌一体机电脑(酷睿双核CPU /4G内存/1G独立显卡/500G硬盘/ 19.5”彩显 /无线网卡)。

红外线自动计数器

红外线自动计数器设计 一.设计方案的选择 1、单片机的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选择普通8051内核的ST89C51单片机,此单片机价格便宜,满足本设计要求,但已经停产故不宜选择。 方案二:选择加强型8051内核的STC89C2单片机,此单片机价格便宜,功能强大,完全满足本设计要求。 方案三:采用飞思卡尔公司生产的MC9S12XS128单片机,此单片机具有8路PWM,16路AD采集通道,2个UART,2个硬件SPI,具有背景调试功能,方便实时查瞧程序中全局变量的值,具有80个引脚,硬件资源相当丰富。但其价格相对较高。 综合以上三种方案,为了方便控制,节约成本,故我们选择方案二。 2、显示器件的选择 方案一:两位一体共阳数码管显示,数码管功耗低,价格便宜,显示清晰,完全符合本设计要求。 方案二:采用液晶屏1602显示,1602液晶也叫1602字符型液晶它就是一种专门用来显示字母、数字、符号等的点阵型液晶模块它有若干个5X7或者5X11等点阵字符位组成,每个点阵字符位都可以显示一个字符。不过占用IO多,体积大,价格贵。 综合以上二种方案,为了减少硬件资源,节约成本,故我们选择方案一。 二.硬件设计 1、硬件总方案确定 依据检测原理与设计思想经过细致比较研究得到如下总体设计方案:

2、 LED指示灯 它就是半导体二极管的一种,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光能;常简写为LED。发光二极管与普通二极管一样就是由一个PN结组成,也具有单向导电性。当给发光二极管加上正向电压后,从P区注入到N区的空穴与由N区注入到P区的电子,在PN结附近数微米内分别与N区的电子与P区的空穴复合,产生自发辐射的荧光。不同的半导体材料中电子与空穴所处的能量状态不同。当电子与空穴复合时释放出的能量多少不同,释放出的能量越多,则发出的光的波长越短。常用的就是发红光、绿光或黄光的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约5伏。它的正向伏安特性曲线很陡,使用时必须串联限流电阻以控制通过管子的电流。 3、三极管 半导体三极管又称“晶体三极管”或“晶体管”。在半导体锗或硅的单晶上制备两个能相互影响的PN结,组成一个PNP(或NPN)结构。中间的N区(或P区)叫基区,两边的区域叫发射区与集电区,这三部分各有一条电极引线,分别叫基极B、发射极E与集电极C,就是能起放大、振荡或开关等作用的半导体电子器件。在本设计中选择了PNP 三极管用来驱动蜂鸣器个双位数码管。 4、双位数码管 显示的种类很多,从液晶显示、发光二极管显示到CRT显示器等,都可以与微机连接。其中单片机应用系统最常用的显示就是发光二极管数码显示器(简称LED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简LCD。LED显示器价廉,配置灵活,与单片接口方便,LCD可显示图形,但接口较复杂成本也较高。 该电路使用双位7段LED构成字型“8”,另外还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显示符号及小

自动计数器课程设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长安学院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自动计数器课程设计 摘要:自动计数器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它是根据不同的情况设定的,能够通过技术功能实现一些相应的程序,如通过自动计数器来实现自动打开和关闭各种电器设备的电源。广泛用于路灯,广告灯,电饭煲等领域。 自动计数器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大大地扩展了自动计数器的功能。诸如自动定时报警器、按时自动打铃、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定时广播、自动启闭电路,定时开关烤箱、甚至各种定时电器的自动启用等,所有这些,都是以自动计数器为基础的。由于它的功能强劲,用途广泛,方便利用,所以在这个电子科技发展的时代,它是一个很好的电子产品。如在洗衣机的定时控制以及路灯等一些人们不能再现场控制的操控。都可以利用自动计数器来完成这样的功用。可见此系统所能带来的方便和经济效益是相当远大的。因此,研究自动计数器及扩大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本次课设设计是检验理论学习水平、实践动手能力及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要求具有一定的分析处理问题能力和自学能力的一个比较重要得实践课程。通过这样的过程,使我们的论文及实践水平有一次较为全面的检查,同时也使我们硬件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对以后的学习有这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电器设备;自动计数器;电源 指导老师签名:

1. 设计任务及方案 1.1设计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自动计数器,NE555构成时钟信号发生器,CD4518为二,十进制加计数器,CD4543为译码驱动器,调节R17课调节555的震荡频率,C1为充放电电容,电容越大,充点时间越长,振荡频率越低。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自动计数器设计方法,以NE555构成计数脉冲信号发生器,CD4518为二/十进制加法计数器,CD4543为译码驱动器,与按键、数码管等较少的辅助硬件电路相结合,实现对LED数码管进行控制。本系统具有体积小、硬件少、电路结构简单及容易操作等优点。 本计数器可将机械或人工计数方式变为电子计数,并且采用LED数码显示,简单直观,可适用于诸多行业,以满足现代生产、生活等方面的需求。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在现代化生产的许多场合都可以看到计数器的使用。本计数器具有低廉的造价以及控制简单等特点。通过对计数脉冲的转换可使本计数器应用更为广泛。 2.电路原理 2.1 元器件的设计与参数 本小组设计的电路原理图所涉及的元器件有:电压为+5V的直流稳压电源;最大电阻为100K的滑动变阻器R17一个;有极性电容C1一个;无极性电容C2和C3; 开关SW一个;电阻R1~~R16总共16个;芯片有:NE555,CD4518,CD4543;以及共阴极7段数码显示器两个。

基于51单片机红外计数器设计(毕业论文)

红外线自动计数器的设计 摘要 随着今社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流水线上的产品和各种公共场所 需要进行自动计数。基于单片机构成的产品自动计数器有直观和计数精确的优点,目前已在各种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数字计数器有多种形式,总体来说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在科技发展的今天,非接触式红外计数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设计采用一对红外发射接收管作为红外计数器的信号检测头,具有价格低廉,抗干扰性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 指导思想是利用红外发光管发射红外线,红外接收管接收此红外线,并将其放大、整流形成低电平信号.当有人或物挡住红外光时,接收管没有接收到红外信号,放大器将输出高电平,同时将这个电平信号送入单片机进行控制计数,并且使数码管显示数值。这样就得到要统计的人或物的数量。 关键字:自动计数;单片机;数码管

目录 第一章绪论 (4) 1.1、前言 (4) 1.2、选题背景 (4) 1.3、设计要求 (5) 1.4、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5) 1.5、此次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应解决问题 (5) 第二章基于单片机构成的产品自动计数器的设计 (6) 2.1、方案论证与选择 (6) 2.2、系统总体框图和原理 (8) 2.3、系统单元电路设计 (9) 2.3.1、电源供电电路 (9) 1. 桥式整流电路: (10) 虑波电路分析 (11)

稳压电路 (12) 2.3.2、红外线检测部分 (13) 2.3.3、数码管显示部分 (14) 2.3.3.1、LED数码管的特点: (15) 2.3.3.2、数码管动态扫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3.3、数码管驱动部分 (16) 2.3.3.4、单片机计数及控制部分 (17) 复位电路 (21) 复位电路的分类 (21) 3.4、系统程序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1、程序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2、程序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全电路图 (23) 3.5.1、原理图 (23) 3.5.2、PCB板图 (24) 第三章结论 (24) 谢辞 (26)

两位数字自动计数器

学生姓名:班级: : 自动计数器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它是根据不同的情况设定的,能够通过技术功能实现一些相应的程序,如通过自动计数器来实现自动打开和关闭各种电器设备的电源。广泛用于路灯,广告灯,电饭煲等领域。 自动计数器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大大地扩展了自动计数器的功能。诸如自动定时报警器、按时自动打铃、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定时广播、自动启闭电路,定时开关烤箱、甚至各种定时电器的自动启用等,所有这些,都是以自动计数器为基础的。由于它的功能强劲,用途广泛,方便利用,所以在这个电子科技发展的时代,它是一个很好的电子产品。如在洗衣机的定时控制以及路灯等一些人们不能再现场控制的操控。都可以利用自动计数器来完成这样的功用。可见此系统所能带来的方便和经济效益是相当远大的。因此,研究自动计数器及扩大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本次课设设计是检验理论学习水平、实践动手能力及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要求具有一定的分析处理问题能力和自学能力的一个比较重要得实践课程。通过这样的过程,使我们的论文及实践水平有一次较为全面的检查,同时也使我们硬件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对以后的学习有这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电器设备;自动计数器;电源 指导老师签名:

1.1设计任务 (3) 1.2设计方案 (3) 2.1元器件的设计与参数 (3) 2.2各个元器件的电路原理 (4) 2.2.1 NE555 (4) 2.2.2CD4518 (7) 2.2.3CD4511 (8) 2.3电路整体原理 (9) 3.1P ROTEL99简介 (9) 3.2P ROTEUS简介 (10) 4.1元器件搜索 (13) 4.2元器件代号 (14) 4.3元件的放置 (14) 4.4连线 (14) 4.5元器件赋值 (15) 4.6实验调试 (16) 6.1原理设计过程中的问题 (19)

实验四 微生物平板菌落计数法

实验四微生物平板菌落计数法 一、实验目的 学习并掌握平板菌落计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待测样品经适当稀释之后,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成单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样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统计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但是,由于待测样品往往不易完全分散成单个细胞,所以,长成的一个单菌落也可能来自样品中的2~3或更多个细胞。因此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往往偏低,为了清楚地阐述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现在已倾向使用菌落形成单位(cfu)而不以绝对菌落数来表示样品的活菌含量。 平板菌落计数法虽然操作较繁,结果需要培养一段时间才能取得,而且测定结果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该计数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获得活菌的信息,所以被广泛用于生物制品检验(如活菌制剂),以及食品、饮料和水(包括水源水)等的含菌指数或污染程度的检测。 三、实验器材 1 . 菌种:酵母菌。 2 .培养基:YEB培养基。 3 .仪器或其他用具: 1ml 无菌吸管,无菌平皿,盛有4.5ml 无菌水的试管,试管架,恒温培养箱等。 四、实验步骤 1 .编号 取无菌平皿9套,分别用记号笔标明 10-4、10-5、 10-6(稀释度)各 2 套, 另取 6 支盛有 4.5ml 无菌水的试管,依次标是10-1、10-2、 10-3、 10-4、 10-5、 10-6。 2 . 稀释 用 1ml 无菌吸管吸取 1ml 已充分混匀的大肠杆菌菌悬液(待测样品),精确地放 0.5ml 至 10-1的试管中,此即为 10 倍稀释。将多余的菌液放回原菌液中。

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实验报告

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实验报告 篇一:单片机计数器实验报告 计数器实验报告 ㈠实验目的 1. 学习单片机内部定时/计数器的使用和编程方法; 2. 进一步掌握中断处理程序的编程方法。 ㈡实验器材 1. 2. 3. 4. 5. G6W仿真器一台 MCS—51实验板一台 PC机一台电源一台信号发生器一台 ㈢实验内容及要求 8051内部定时计数器,按计数器模式和方式1工作,对 P3.4(T0)引脚进行计数,使用8051的T1作定时器,50ms 中断一次,看T0内每50ms来了多少脉冲,将计数值送显(通过LED发光二极管8421码来表示),1秒后再次测试。 ㈣实验说明 1. 本实验中内部计数器其计数器的作用,外部事件计数器脉冲由P3.4引入 定时器T0。单片机在每个机器周期采样一次输入波形,因此单片机至少需要两个机器周期才能检测到一次跳变,这就要求被采样电平至少维持一个完整的机器周期,以保证电

平在变化之前即被采样,同时这就决定了输入波形的频率不能超过机器周期频率。 2. 计数脉冲由信号发生器输入(从T0端接入)。 3. 计数值通过发光二极管显示,要求:显示两位,十位用L4~L1的8421 码表示,个位用L8~L5的8421码表示 4. 将脉搏检查模块接入电路中,对脉搏进行计数,计算出每分钟脉搏跳动 次数并显示 ㈤实验框图(见下页) 程序源代码 ORG 00000H LJMP MAIN ORG 001BH AJMP MAIN1 MAIN: MOV SP,#60H MOV TMOD,#15H MOV 20H,#14H MOV TL1,#0B0H MOV TH1,#3CHMOV TL0,#00H ;T0的中断入口地址 ;设置T1做定时器,T0做计数器,都于方式1工作 ;装入中断次数 ;装入计数值低8位 ;装入计数值高8位 MOV TH0,#00H SETB TR1 ;启动定时器T1 SETB TR0 ;启动计数器T0 SETB ET1 ;允许T1中断 SETB EA ;允许CPU中断 SJMP $;

51单片机实现红外线编码检测

51单片机实现红外编码检测 通过51 单片机及外围电路实现对接受信号的处理(通过外部中断和计数器)获得信号的01编码,设备显示。 红外传感基础知识: ?红外发光管:红外发光二极管通常使用砷化镓(GaAs)、砷铝化镓(GaAlAs)等材料,采用全透明或浅蓝色、黑色的树脂封装。 产生的光波波长为940nm左右,为红外光 ?红外接收头:左图为一常用的红外接收模块。其内部含有高频的滤波电路,专门用来滤除红外线合成信号的载波信号(38KH),并送出接收到的信号。当红外线合成信号进入红外接收模块,在其输出端便可以得到原先发射器 发出的数字编码,只要经过单片机解码程序进行解码,便可以 得知按下了哪一个按键,而做出相应的控制处理,完成红外遥 控的动作。 ?红外发送协议:引导码+客户码1+客户码2+操作码 +操作反码 ***用户真正须要的只有操作码***

?调制:“0”和“1”组成的32位二进制码经38kHz的载频进行二次调制以提高发射效率(因红外接收头能接收的红外线为38KHz 左右),还可达到降低电源功耗的 目的。 主要内容: 通过51 单片机及外围电路实现对接受信号的处理(通过外部中断和计数器)获得信号的01编码,用设备显示,(lcd或数码管);这里管脚的对应P3.2接受红外对管信息,lcd接线:

主程序: #include //包含头文件,一般情况不需要改动,头文件包含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定义 #include sbit IR=P3^2; //红外接口标志 /*------------------------------------------------ 全局变量声明 ------------------------------------------------*/ unsigned char irtime;//红外用全局变量 bit irpro_ok,irok; unsigned char IRcord[4]; unsigned char irdata[33]; /*------------------------------------------------ 函数声明 ------------------------------------------------*/ void Ircordpro(void); /*------------------------------------------------ 定时器0中断处理 ------------------------------------------------*/ void tim0_isr (void) interrupt 1 using 1 { irtime++; //用于计数2个下降沿之间的时间 } /*------------------------------------------------ 外部中断0中断处理 ------------------------------------------------*/ void EX0_ISR (void) interrupt 0 //外部中断0服务函数 { static unsigned char i; //接收红外信号处理 static bit startflag; //是否开始处理标志位 if(startflag) {

3~9自动循环计数器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自动循环计数器 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10级(1)班 成员:杨骕2010508071 段维俊2010508072 页脚内容1

一、设计任务: 1. 用集成计数器实行3~9自动循环计数。 2. 电路能实现3~9加法和3~9减法循环计数。 3. 输出用数码显示。 二、总体设计思想: 根据题目要求,系统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基本思想如下: 1、电源部分,由它向整个系统提供+5V电源。 2、单脉冲产生部分:功能是由它产生单个脉冲,为循环计数部分提供计数脉冲。 3、译码显示电路部分:计数器输出结果的数字显示。 4、加/减控制电路部分:实现加或减循环计数功能由控制部分完成。 5、可逆计数器部分:完成3~9的可逆加或减循环计数。 系统设计方框图如图1所示。 页脚内容2

图1 3~9加/减可逆自动循环计数器系统设计方框图 三、各个单元逻辑电路及其工作原理 3.1、译码显示电路 方案论证 方案一:采用74LS47 TTL BCD—7段高电平有效译码/驱动器,数码管需选用共阳极数码管。 方案二:采用DCD-HEX——4段数码管,不需要译码器就能直接显示出结果。 确定方案:采用DCD-HEX——4段数码管。 3.2、加/减控制电路 1、方案论证 方案一:74LS192 TTL 可预置BCD双时钟可逆计数器。 方案二:74LS191 TTL 同步加/减计数器。 确定方案:经过比较,结合系统要求,决定采用方案二。 页脚内容3

2、控制部分及循环加减计数部分的设计 同步十进制可逆计数器CT74LS192,逻辑功能示意图见图2。 图2 逻辑功能示意图 3、74LS192功能表: 输入输出 逻辑功能CLK LD A B C D QA QB QC QD 1 ** * * *0 0 0 0置0 0 0 1 0 1 0 1 0 1 0置数 0 1* * * * 1 0 1 0保持 页脚内容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