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心理咨询师《生理心理学》讲义神经细胞的基本知识

最新心理咨询师《生理心理学》讲义神经细胞的基本知识
最新心理咨询师《生理心理学》讲义神经细胞的基本知识

心理咨询师《生理心理学》讲义神经细胞的基本知识

在细胞学与超显微结构学水平上,神经组织由两类细胞组成,即神经元(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两者的数目大体相等。神经胶质细胞构成神经系统框架,并对神经元发挥组织营养的功能,不直接参与神经信息的传递。

神经元由胞体、轴突和树突组成。神经元之间发生关系的微细结构,称为突触。突触由突触前神经末梢-终扣、突触后膜和两者之间大约20-50纳米的突触间隙所组成。突触前兴奋的神经冲动并不能跳越突触间隙直接传向突触后成分,绝大多数情况下要通过化学传递机制,才能完成信息传递过程,突触根据功能可分兴奋和抑制性突触。

(一)整体水平的神经生理学概念

(选择)经典神经生理学通过实验分析的方法证明,脑活动是反射性的,每种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该反射的反射弧。是由传入、传出和中枢3个部分组成。机体的先天本能行为以遗传上确定的反射弧为基础,是同一种属共存的特异非条件反射活动。与此不同,后天习得行为是建立在先天本能行为基础上,由暂时联系的机制而形成的条件反射。

无论是非条件反射还是条件反射活动,在神经系统内都有兴奋和抑制两种神经过程,按一定的规律发生运动,即扩散与集中和相互诱导的运动规律。

抑制分为非条件抑制和条件抑制两大类。

超限抑制:任一刺激强度过大,不但不会引起兴奋过程,相反会

引起抑制。

外抑制:当机体进行某项活动,周围出现异常可怕的声音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怔一下,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这种现象就是外抑制。简言之,现时活动以外的新异刺激所引起的抑制过程就是外抑制。采集者退散

超限抑制和外抑制都是先天的非条件抑制过程;消退抑制、分化抑制、延缓抑制和条件抑制,都是条件抑制,都需个体习得经验才能建立的抑制过程。

脑电图(EEG):当人们闭目养神,内心十分平静时记录到的EEG 多以8-13次/秒的节律变化为主要成分,故将其称为基本节律或α波;如果这时突然受到刺激或内心激动起来,则EEG的α波就会立即消失,为14-30次/秒的快波(β波)所取代;逐渐睡着了,就会发现EEG的α波为4-7次/秒的θ波,甚至0.5-3.5次/秒的δ波所取代。

(二)、细胞神经生理学的基本概念

利用微电极技术对细胞电活动进行记录,是细胞神经生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资料表明,神经元的兴奋过程,伴随着其单位发放的神经脉冲频率加快;抑制过程为单位发放频率降低。无论频率加快还是减慢,每个脉冲的幅值不变。换言之,神经元对刺激强度是按着“全或无”的规律进行调频式或数字式编码。

(名词解释)“全或无”规则是指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个刺激阈值,对阈值以下的刺激不发生反应;对阈值以上的刺激,不论其强弱均给出同样高度(幅值)的神经脉冲发放。

(名词解释)与上述规律相对应的是级量反应,突触后膜上的电位,无论是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还是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神经动作电位或细胞的单位发放后的后电位、感觉器官的感受器电位都是级量反应。在这类反应中,其电位的幅值随阈上刺激强度增大而变高,反应的频率并不发生变化,因为每个级量反应电位幅值缓慢增高后缓慢下降,这一过程可持续几十毫秒,且不能向周围迅速传导出去,只能局限在突触后膜不超过1平方微米的小点上,但其邻近的其他突触后膜也同时发生EPSP,则两个突触后膜上的EPSP却可以总和起来。电子显微镜研究表明,人脑的神经元是一个直径大约50微米的多型细胞,其胞体和树突上密密麻麻地分布着数千个突触,每个突触的后膜位点范围很小,但可以总和起来(空间总和与时间总和)。

如果总和的EPSP超过这个神经元的单位发放阈值,就会导致这个神经元全部细胞膜去极化,出现整个细胞为一个单位而产生70-110毫伏的短脉冲,这就是快速的单位发放。可以迅速沿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末梢的突触,经突触的化学传递环节,再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电位。神经信息在脑内的传递过程,就是从一个神经元“全或无”的单位发放到下一个神经元突触后电位的级量反应总和后,再出现发放的过程,即“全或无”的变化和“级量反应”不断交替的过程。

物质基础:40多年前,细胞电生理学家根据这种过程发生在细胞膜上,就断定细胞膜对细胞内外带电离子的选择通透性,是膜电位形成的物质基础。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外钠离子浓度较高,细胞膜内钾离子浓度较高,这类带电离子因膜内-外+的浓度差造成了膜内外大

约负70-90毫伏电位差,称之为静息电位(极化现象)。

当这个神经元受到刺激从静息状态变为兴奋状态时,细胞膜首先出现去极化过程,即膜内的负电位迅速消失的过程,然而这种过程往往超过零点,使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这个反转过程称为反极化或超射。所以,一个神经元单位发放的神经脉冲迅速上升部分,是由膜的去极化和反极化连续的变化过程。

(填空)综上所述,神经元单位发放或神经干上的动作电位,其脉冲的峰电位上升部分与膜的去极化和反极化过程形成,膜处于钠膜状态;峰电位的下降部分与复极化和反超计划过程而形成,此时膜为钾模状态。

新版南京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又是一年考研时节,每年这个时候都是考验的重要时刻,我是从大三上学期学习开始备考的,也跟大家一样,复习的时候除了学习,还经常看一些学姐学长们的考研经验,希望可以在他们的经验里找到可以帮助自己的学习方法。 我今年成功上岸啦,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习经验,希望大家可以在我的经历里找到对你们学习有帮助的信息! 其实一开始,关于考研我还是有一些抗拒的,感觉考研既费时间又费精力,可是后来慢慢的我发现考研真的算是一门修行,需要我用很多时间才能够深入的理解它,所谓风雨之后方见才害怕难过,所以在室友们的鼓励和支持下,我们一起踏上了考研之路。 虽然当时不知道结局是怎样,但是既然选择了,为了不让自己的努力平白的付出,说什么都要坚持下去! 因为是这一路的所思所想,所以这篇经验贴稍微有一些长,字数上有一些多,分为英语和政治以及专业课备考经验。 看书确实是需要方法的,不然也不会有人考上有人考不上,在借鉴别人的方法时候,一定要融合自己特点。 注:文章结尾有彩蛋,内附详细资料及下载,还劳烦大家耐心仔细阅读。 南京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701)生物综合 (801)细胞生物学 参考书目为:

1.《生理学》第八版朱大年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3月; 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八版查锡良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8月; 3.《医学细胞生物学》第四版陈誉华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6月 4.《细胞生物学》翟中和高等教育出版社 先说英语吧。 词汇量曾经是我的一块心病,跟我英语水平差不多的同学,词汇量往往比我高出一大截。从初中学英语开始就不爱背单词。在考研阶段,词汇量的重要性胜过四六级,尤其是一些熟词僻义,往往一个单词决定你一道阅读能否做对。所以,一旦你准备学习考研英语,词汇一定是陪伴你从头至尾的一项工作。 考研到底背多少个单词足够?按照大纲的要求,大概是5500多个。实际上,核心单词及其熟词僻义才是考研的重点。单词如何背?在英语复习的前期一定不要着急开始做真题,因为在单词和句子的基础非常薄弱的情况下,做真题的效果是非常差的。刚开始复习英语的第一个月,背单词的策略是大量接触。前半月每天两个list,大概150个单词左右,平均速度大概1分钟看1个,2个半小时可以完成一天的内容。前一个月可以把单词过两遍。 历年的英语真题,单词释义题都是高频考点,这一点在完型中体现的非常突出,不仅是是完型,其实阅读中每年也都有关于单词辨析的题目,掌握了高频单词,对于做题的帮助还是非常大的,英语真题我用的是木糖英语真题手译。 进入第二个月开始刷真题,单词接触的量可以减少,但是对于生疏词应该进行重点的记忆,一天过1个list(75个单词)。一定记住的有两点:①背单词不需要死记单词的拼写!②多余的方法无用,音标法加上常用的词根词缀就能搞

质量控制基本知识

质量控制基本知识 一栅栏技术 栅栏理论是德国食品专家L.Leistner提出的一套系统科学地控制食品贮藏保鲜期的理论。栅栏技术(hurdle techlogy)是指在饰品设计、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利用食品内部能阻止微生物生长繁殖方面,栅栏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1栅栏因子 食品防腐上最常用的栅栏因子,都是通过加工工艺或添加剂方式设置的,总计已在40个以上,这些因子均可用来保证食品微生物稳定性以及改善产品的质量。现将肉制品中几种主要的栅栏因子简介如下: 热加工(H) 高温热处理是最安全和最可靠的肉制品保藏方法之一。加热处理就是利用高温对微生物的致死作用。从肉制品保藏的角度,热加工指的是两个温度范畴:即杀菌和灭菌。 A、杀菌 杀菌是指将肉制品的中心温度加热到65-75℃的热处理操作。在此温度下,肉制品内几乎全部酶类和微生物均被灭活或杀死,但细菌的芽孢仍然存活。因此,杀菌处理应与产后的冷藏相结合,同时要避免肉制品的二次污染。 B、灭菌 灭菌是指肉制品的中心温度超过100℃的热处理操作。其目的在于杀死细菌的芽孢,以确保产品在流通温度下有较长的保质期。但经灭菌处理的肉制品中,仍存有一些耐高温的芽孢,只是量少并处于抑制状态。在偶然的情况下,经一定时间,仍有芽孢增殖导致肉制品腐败变质的可能。因此,应对灭菌之后的保存条件予以重视。灭菌的时间和温度应视肉制品的种类及其微生物的抗热性和污染程度而定。 低温保藏(t) 低温保藏环境温度是控制肉类制品腐败变质的有效措施之一。低温可以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代谢活动,降低酶的活性和肉制品内化学反应的速度,延长肉制品的保藏期。但温度过低,会破坏一些肉制品的组织或引起其它损伤,而且耗能较多。因此在选择低温保藏温度时,应从肉制品的种类和经济两方面来考虑。 肉制品的低温保藏包括冷藏和冻藏。 冷藏(refrigeration)就是将新鲜肉品保存在其冰点以上但接近冰点的温度,通常为–1-7℃。在此温度下可最大限度地保持肉品的新鲜度,但由于部分微生物仍可以生长繁殖,因此冷藏的肉品只能短期保存。另外,由于温度对嗜温菌和嗜冷菌的延滞生长期和世代时间影响不同,故在这二类微生物的混合群体中,低温可以起很重要的选择作用,引起肉品加工和储藏中微生物群体构成改变,使嗜温菌的比例下降。例如在同样的温度下,热带加工的牛肉就较寒带加工的牛肉保质期长,这主要是因为前者污染菌多为嗜温菌而后者多为嗜冷菌。 水分活性(aw) 水分活性是肉制品中的水的蒸汽压与相同温度下纯水的蒸汽压之比。当环境中的水分活性值较低时,微生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才能从基质中吸取水分。基质中的水分活性值降低至一定程度,微生物就不能生长。一般地,除嗜盐性细菌(其生长最低aw值为0.75)、某些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aw值为0.86)以外,大部分细菌生长的最低aw均大于0.94且最适aw均在0.995以上;酵母菌为中性菌,最低生长aw在0.88-0.94;霉菌生长的最低aw为0.74-0.94,aw在0.64以下任何霉菌都不能生长。

人体神经系统基础知识点及图解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包括: →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的神经纤维、神经节 神经组织主要含有两大类细胞: →神经细胞(神经元) →神经胶质细胞:神经系统的辅助成分,比神经元多,主要起支持、营养、保护作用神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外钾离子浓度的调节、突出间隙递质的清除、神经元 葡萄糖供应的调节、形成血脑屏障 →少突胶质细胞:形成髓鞘,包括外周雪旺细胞 →小胶质细胞:是具有吞噬功能的免疫细胞 神经元 神经元的结构: →胞体:含有神经细胞特有的 →Nissl体:尼氏小体内充满着核糖体,是神经元合成蛋白质的中心, →神经原纤维:由直径不等的微管和微丝组成,神经元的胞体和突起中都含 有神经元纤维,起着细胞骨架的作用。 →突起:→树突 →轴突 神经元的特点:除嗅神经核海马的齿状回等极少数特异脑区的神经元外,哺乳类神经元从胚胎发育开始的高峰期之后不再出现增殖和分裂。在许多情况下,他们的体积 却显著增长。寿命很长,到年老时才开始逐渐死亡。

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神经元的轴突和长的周围支的外面通常包有髓鞘和神经膜,称为神经纤维,可分为:→有髓神经纤维:轴突被髓鞘和神经膜包被 →无髓神经纤维:轴突仅被神经膜包被 郎氏节:有髓神经纤维两髓鞘之间的缺口,此处轴突膜裸露。 周围神经的髓鞘是由雪旺细胞环绕轴突所形成的同心圆板层结构,留在外面的雪旺细胞核和质膜就是神经膜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是由少突胶质细胞的突起形成。少突胶质细胞可伸出几个突起,形成几个相邻轴突的髓鞘。以较小的胶质细胞数,来满足众多中枢髓鞘生成的需要,因此节省了空间。

神经调节的实例 屈肌反射:→手指碰到钉子,立即抬起被扎的手指以躲避疼痛刺激 →皮肤的破损被翻译为神经信号,通过腿部的感觉神经上传到脊髓 →在脊髓,这一信号被传递给中间神经元: →其中某些中间神经元与大脑痛觉中枢联系,上传的信号在此被神经元 感知为痛 →另一些神经元与控制腿部肌肉的运动神经元联系,使手指回缩

品质控制基本知识(及QC-QA)知识交流

1.摘: 某人曾经对营销管理所做的精彩阐述--即5W1H(what、why、where、when、who、how)的问题,具体说开来,5W1H中的每一个单词都有着丰富的内涵: what--为了拓展业务,应该做哪些事情?我们对客户的现状了解有多少?未来的业务发展趋势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可以在哪些方面帮助客户?……… why--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那样做?有更好的实现途径吗?……… where--去哪里?核心客户在哪里?………. when--什么时间?最佳的拜访时间在什么时候?这个阶段应该重点探讨什么问题?………. who--拜访谁?从那里能获得那些重要的信息?决策者和参与决策者体系是什么样的?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够不够?………. how--怎么做?………. 项目管理做好5W1H就已经很不错了 2.每年对产品和体系进行两次左右的评审,然后针对审核的问题制定改进计划 3.質量計划有許多種:比如針對產品質量控制的QC工程圖,還有針對階段性影響品質的因素進行研究分析而作出的改進計划等. 4. 當然在作質量控制計划前首先要知道需要改善的課題是什么?需要哪些資源支持,需要哪些部門的人配合執行?是否可以得到高層的批准及支持. 找出存在的問題后列出改善的方案(方案的可行性要作重點評估)與步驟.當然只是可以改善產品質量或者是改善系統的策划活動都可以謂之為“質量控制計划”,多用點心哦,很多時候計划僅僅是推行改善與進步的基礎. 5.其实你说的只对了一半,这只是质量改进计划的目标,而这些目标靠什么实现?这才是重点,就是你的质量改进措施!因为目标谁都可以定,定多少都行,关键看你能不能实现,怎么实现,而这需要现实条件支持!本人认为针对产品如何提升保证产品质量的过程控制,包括材料进货过程加工和后序检验等等,这是质量改进计划的重点!!!!!!当然,通过改进产品设计也可以! 6.质量改进计划由何而来 《质量改进计划》,是根据什么而来的呢?如果我设定的《质量目标》在预计的时间内没有达到,那么根据《质量考核记录》的结果,我是不是就要做一个《质量改进计划》呢?在前面大家的回复中表嗒的内容好像《质量改进计划》可以有很多的方向? 什么是QC? QA和QC有什么区别? QC即英文QUALITY CONTROL的簡稱,中文意義是品質控制,其在ISO8402:1994的定義是“爲達到品質要求所採取的作業技術和活動”。有些推行ISO9000的組織會設置這樣一個部門

神经系统基本知识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位于颅腔和椎管内,包括脑和脊髓,主要由神经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构成。位于颅腔和椎管以外的神经组织系统称为周围 神经系统。 (一)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单位,它由胞体和突起 两部分组成,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神经元的胞体集中存在于大脑和小脑的皮层、脑干和脊髓的灰质以及神经节内。一个神经元可有一个或多个树突,它们由胞体向外伸展,并呈树枝状分支。有些神经元,尤其在大脑和小脑的皮层,树突分支上还有大量多种形状的细小突起, 称为树突棘,常为形成突触的部位。一个神经元一般只有一个轴突。与树突相比较,轴突较 为细长,直径均一,分支较少,但可发出侧支,轴突起始的部分称为始段;轴突的末端分成 许多分支,每个分支末梢部分膨大呈球状,称为突触小体,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相 接触而形成突触。突触小体内含有丰富的线粒体和囊泡,囊泡内含有神经递质,轴突和感觉神经元的长树突二者统称为轴索,轴索外面包有髓鞘或神经膜,成为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根据有无髓鞘可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在外周神经系统髓鞘主要由雪旺氏(或者施方)细胞的胞膜多层包裹而构成。髓鞘除在紧接胞体那一段轴索处缺如外,其余部分呈一个节段一个节段地包绕轴索,直到接近终末处。相邻两个髓鞘节段之间的缩窄部分称为朗飞结。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髓鞘由少突胶质细胞形成。一个少突胶质细胞可以包卷数个轴突, 节段一般较短,而郎飞结处的间隙相对较宽,无髓神经纤维并非绝对无髓鞘,而是一条至多条轴突被一个施万细胞所包裹,不呈反复螺旋卷绕式包裹状。根据功能的差异,神经末梢可分为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神经末梢两大类。前者与其相连的各种特化装置一起称为感受器; 后者终止于其他器官、系统的组织中,主要是肌肉或腺体等效应器,支配它们的活动。 神经元按其功能可分为四个部位:(1)胞体或树突膜上的受体部:此部位的细胞膜能 够某些化学物质特异结合,并导致此处细胞膜产生局部兴奋或抑制。(2)产生动作电位的起始部:如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始段,或皮肤感觉神经元的起始郎飞结,受体接受化学物质刺激时只能产生局部电反应,以电紧张性的方式进行扩布,只有当扩布至该部位时才能引起或 阻滞向远处传播的动作。(3)传导神经冲动的部位:轴突能够传导神经冲动,通过轴突神 经冲动在胞体和末梢之间传导。(4)引起递质释放的部位:当兴奋传至神经末梢时能引起 末梢释放递质。 神经元细胞的基本功能是:(1)感受体内、外各种刺激而引起电位变化。(2)对各种来源的电位变化信息进行分析综合:神经元通过突起与其他神经元、器官、组织之间的相互联系,把来自内、外环境改变的冲动传人中枢,加以分析、整合处理,再经过传出通路把信 号传到其他器官、系统的组织,产生一定的生理调控效应。 2.神经纤维传导与纤维类型,兴奋传导在神经纤维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培训讲义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培训讲义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培训讲义 第一章强制性产品认证

第一节概述 所谓3C认证,就是”中国强制认证”(英文名称为”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缩写为”CCC”,简称”3C”认证)。 3C认证是中国新的安全许可制度,统一并规范了原来的”CCIB认证”和”长城认证”,符合国际贸易通行规则,是中国质量认证体制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政策之一,既能从根本上强制企业提高管理水准和产品质量,又有利于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准入秩序。 <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 12月3日发布, 5月1日起施行。从今年5月1日起(现已延期至8月1日),凡列入<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19大类132种产品,没有经过3C 认证的,一律不准出厂或进口,更不得上市销售。 第二节 3C认证步骤 3C认证模式:型式试验+初始工厂审查+获证后监督 1 认证申请 1.1 申请单元划分 1.2 申请资料 2 型式试验 3 初始工厂审查 4 获证后监督

4.1 认证监督检查频次 4.1.1 一般情况下从获证后的12个月起,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监督检查。 4.1.2 若发生下述情况之一可增加监督频次: 1) 获证产品出现严重安全、环保质量问题或用户提出安全、环保质量方面的投诉并经查实为生产厂责任时; 2) 认证机构有足够理由对获证产品与标准要求的符合性提出质疑时; 3) 足够信息表明生产厂因变更组织机构、生产条件、质量管理体系等,从而可能影响产品符合性或一致性时。 4.2 监督的内容 4.2.1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复查 从获证起的四年内,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复查范围应覆盖附件4的全部内容。每个工厂的复查时间一般为1~2个人日。 获证后的第五年,应按附件4的规定对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进行全面审查,审查内容和审查时间与初始工厂审查相同。 4.2.2 产品一致性检查 从获证起,按本规则4.3.1.2条的规定进行现场核查。现场核查中产品安全、环保性能的检查内容一般为产品例行检查中的制动、灯光调整和排放检测项目,但发生4.5.1.2条所列情况之一时应增加相应的型式试验项目,当工厂的检测条件不具备时应封样送指定检测机构检测。

医学生对于考研到底知道多少,以后要面临的考试有什么区别 不要天真的以为西医综合只考生理,生化,内外科

医学生对于考研到底知道多少,以后要面临的考试有什么区别(不要天真的以为西医综合只考生理,生化,内外科和病理五门),总结了一些从网上看到的比较好的东西,留着备用 这些是总结的从网上看到的比较好的东西,希望对以后考研有用。a首先是研究生考试与职业医师考试的区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1.生理学:由系统解剖学、医学生物学、医学分子生物学、医学细胞生物学为其提供基础知识。2.生物化学:由有机化学、医学生物学为其提供基础知识。3.病理学:由组织学与胚胎学为其提供基础知识。4.内科学:由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诊断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神经病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流行病学为其提供基础知识。 5.外科学: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眼科学、眼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皮肤性病学为其提供基础知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科目:1.生理学;2.生物化学;3.内科学;4.外科学;5.妇产科学;6.儿科学;7.神经病学;8.诊断学。两个考试科目不同,重点不同,但内外科仍是重点考察科目。b考研-心理准备不容忽视一定要有吃苦的勇气和准备,要几个月如一日地看书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很容易迷茫、懈怠和没有信心,这时候一定要坚持,要和别人做做交流,千万别钻牛角尖,一定要学会坚持,成就竹子的也就那么几节,成就一个人的也就那么几件事……即便最后失败,也要学会对自己说!!“吾尽其志而力不达,无悔矣!”我对你的要求只有三点:1、坚决果断,早做决定,决定了就全身心投入。2、一定要有计划,一定尊重你自己定的计划。3、跟时间赛跑。多一点快的意识,少一点拖拉和完美主义。考研说到底就是应试,总共就几个月时间,不要心存打好基础、厚积薄发的幻想,直接抓住要害,就可能成功。这三点看上去容易,但真正做好很难,但是我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一定能做到最好。总结上面的复习步骤,简单说,无非三步: 1、看教材,熟悉内容(最迟暑假完成) 2、整理重要资料(最迟十月完成) 3、背诵(十月左右开始)以上三步做的好的同学,专业课上130分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是你考上以及能否上公费的重要保证)。当然,这也相当程度归功于自己的努力,毕竟最后能否成功,还要看自己。c西医综合复习的几个要点1、往年大纲变化解读西医综合包括六门课程:内科学、外科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诊断学每年的考试大纲不会变动很大的,可能只是微调一些,比如加入一些往年没有考过的内容。但是重点知识点是不会轻易变动的。所以之间可以先参考往年大纲进行复习,等新的大纲出来以后再去对比一下,添加或是删除了那些内容。2、复习方向点拨对于医学生考研来说,政治是三科中比较简单的,只要是认真看书,考60分以上是不难的。而英语呢,对于医学生来说可能就难一些,如果你的英语很好,恭喜你,英语就会省一些力气了。往年,有些同学虽然总成绩不低,但是就是因为英语没有过线,结果很遗憾的没有考上。这两门保证过线就好,当然是越高越好了。不过最终能够获得高分,往往取决于西医综合,总分300分。所以西医综合是必须要下功夫的,争取高分。如果你的英语一般,对政治也没有任何概念,那么也没有关系,只要做好计划,跟着这份复习规划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进入复试绝对没有问题。英语首先是单词,单词必须学好,这样做阅读的时候才不会有理解上的障碍,其次就是做题的技巧,英语阅读文章选自国外,但是题目是中国老师出的,因此它的设置时要从中国人的思想角度来考虑的。英语的学习是需要长期的坚持的。不能中断,培养的是语感。因为短期之内靠突击提高英语分数很难。政治要仔细看书,把基础理论看好,这样选择题就解决了,对于简答题,需要看一下辅导班老师讲的重点,简答题是需要时间来背诵和理解。西医综合由于内容很多,很多知识点是需要记忆的,因此需要的时间会比较多一些。d优化医学考研效果的关键复习方法在决定医学考研之后,相当一部分同学不知从何下手,找不到复习门路,变得无所适从。为了能够让大家避免这种困境,

神经系统知识体系总结

神经系统知识体系总结 一、常用术语 神经节和神经核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的细胞体聚集在一起,位于周围部位称神经节;位于中枢部位则称神经核。 神经和纤维束位于中枢以外的神经纤维束称神经,而在中枢以内的则称纤维束。 灰质和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聚集在一起,呈灰色,位于大脑和小脑表面层或脊髓中央区域。而神经纤维聚集的部位,呈白色。在脑的深部(称髓质),脊髓中位于外周,称白质。由它们形成纤维束或传导束(索或脚)。 网状结构由灰质与白质相混杂而成,其中神经纤维交错成网,神经核团散在其中。 传导路是指传导神经冲动的通路。通过大脑皮质的反射弧比较复杂,其传入通路和传出通路分别称感觉传导路和运动传导路。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灰质:横切面呈“H”形,新鲜材料色泽灰暗,故名灰质。灰质全长呈柱状,故又称灰柱。灰柱为节段性结构,主要成自神经细胞和纵横交错的无髓鞘纤维,有髓鞘纤维较少。灰质的前端扩大为前角,后端狭细为后角。在第1胸节段到第3腰节段,前后角之间有侧角,在中央管的前后有灰质连合。灰质内含有大小不等的多极神经元,神经元的胞体成群地聚集在一起称神经核。 白质:位于灰质的外围。主要为有髓鞘的神经纤维所组成,因含髓磷脂较多,呈现白色,故名白质。白质以后正中沟与前正中裂分为对称的左右两半。每半又以后外侧沟与前外侧沟分为三个神经索,即后索、侧索与前索。而每个神经索中又含有几种神经束。在灰连合之前神经纤维跨越正中线而形成白质前连合。白质中的纵行纤维束组成脊髓与脑之间的上下通路。 中央管: 三、脊髓的功能 1、传导功能来自躯干、四肢以及大部分内脏的各种刺激,需要通过脊髓才能传导到脑,反之脑的活动也要通过脊髓才能传递给上述各部。 2、反射功能包括有躯体反射和内脏反射两类。脊髓内完成反射的结构称脊髓固有装置,包括脊髓灰质、固有束和前后根。随着脑的发展,脊髓固有装置在功能上已处于从属地位,即在正常情况下,脊髓的反射活动总是在脑的控制下进行的。

医用细胞生物学知识点

医用细胞生物学知识点 细胞生物学 (cell biology ):细胞生物学是以细胞为研究对象,经历了从显微水平到亚显微和分子水平 的发展过程,成为今天在分子层次上研究细胞精细结构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 医学细胞生物学 (medical cell biology):医学细胞生物学以揭示人体各种细胞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 的生 命活动规律为目的,期望能对人体各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予以深入阐明,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 供理论依据和策略。 对细胞概念理解的五个角度: ①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②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③ 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 ④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 ⑤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 生物界划分的三个类型:原核细胞、古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p13 表 2-1 生物大分子:是由有机小分子构成的,大约有 3000种,分子量从 10000到 1000000。 核酸 (nucleic acid ) 的基本单位 :核苷酸。 核苷酸:核苷的戊糖羟基与磷酸形成酯键,即成为核苷酸。 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p18图 2-8):DNA 分子由两条相互平行而方向相反的多核苷酸链组成, 即一条链中磷酸二酯键连接的核苷酸方向是 5'→3',另一条是 3'→ 5',两条链围绕着同一个中心轴 以右手方向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基因组:细胞或生物体的一套完整的单倍体遗传物质称为基因组。 动物细胞内含有的主要 RNA 种类及功能: p20 表 2-3 核酶 (ribozyme ) :核酶是具有酶活性的 RNA 分子。 蛋白质 ( protein )的基本单 位:氨基酸。 肽键:肽键是一个氨基酸分子上的 羧基 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上的 氨基经脱水缩合 而成的化学键。 肽 (peptide) :氨基通过肽键而连接成的化合物称为肽。 蛋白质分子的二级结构: α -螺旋, β-片层。 酶 (enzyme):酶是由生物体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剂作用的蛋白质。 酶的特性:高催化效率,高度专一性,高度不稳定性。 光学显微镜的种类:普通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相差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共聚焦激光扫描显 微镜。 细胞培养:细胞培养是指细胞在体外的培养技术,即无菌条件下,从机体中取出组织或细胞,模拟机 体内正常生理状态下生存的基本条件,让它在培养器皿中继续生存、生长和繁殖的方法。 细胞膜 (cell membrane ):细胞膜是包围在细胞质表面的一层薄膜,又称质膜 ( plasma membrane ) 生物膜 ( biomembrane ):目前把 质膜 和细胞内膜系统 总称为生物膜。 细胞膜的组成:主要由脂类、蛋白质和糖类组成 磷脂 (phospholipid)可分为两类:甘油磷脂 由于磷脂分子具有亲水头和疏水 尾,故称为 膜蛋白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膜内在蛋白 蛋白 (lipid anchored protein) 。 细胞外被 ( cell coat ):在大多数真核细胞表面有富含糖类的周缘区,称为细胞外被或糖萼。 细胞外被的基本功能: 保护细胞抵御各种物理、化学性损伤 ,如消化道、呼吸道等上皮细胞的细胞外 被有助于润滑、防止机械损伤,保护黏膜上皮不受消化酶的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20. 21 . 22 . 23 . 24 . 25 . 26. 27. 28. (phosphoglycerides )和鞘磷脂 (sphingomyelin,SM) 。 两亲性分子 或兼性分子 。 intrinsic protein )、膜外在蛋白 (extrinsic

神经内科知识点

1、一般神经系统疾病症状可分为四类:缺损症状、刺激症状、释放症状、休克症状。 2、脑脊液主要由侧脑室脉络丛分泌;正常成人脑脊液总量为130ml:每口生成量400、500ml 3、穿刺操作:左侧卧位,屈颈抱膝,尽量使脊柱前屈,有利于拉开椎间隙。背 部与检查床垂直,脊柱与床平行。 4、腰椎穿刺适应症: ①需要了解脑脊液压力和成分发生改变的疾病,如脑炎、脑膜炎、其他感染性或炎性疾病,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癌病、可以有颅内压异常等的诊断。 ②评价脑炎、脑膜炎及其他感染性或炎性疾病治疗的反应。 ③鞘内用药或注射造影剂。 ④极少数用于降低颅内压。 腰椎穿刺禁忌症: ①颅内占位性病变可能使颅内压增高,特别是后颅窝占位病变或出现脑疝迹象者。 ②腰穿部位的皮肤、皮下组织或脊柱有感染。 ③凝血功能异常。凝血因子缺乏或血小板减少者。 ④高颈段脊髓肿物或脊髓外伤急性期,开放性颅脑损伤等。 ⑤病情危重者。 腰穿并发症:①最常见的事腰穿后头痛;②脑疝是最危险的并发症。 5、脑脊液侧卧位的正常压力一般为80"180mmH20,大于200为增高,低于

70为降低。 6、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可用三管试验法鉴别出血。 7、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常呈毛玻璃样微混;化脓性脑膜炎常呈明显混浊。 8、正常人腰穿脑脊液蛋白质含量为0. 15、0. 45g/L(15"45mg/dl)。 脑脊液糖含量约为2. 5、4. 4mmol/L(50^75mg/dl),为血糖的50旷70%。 脑脊液氯化物含量为120~130mmol/L(700'750mg/dl);结核性脑膜炎使 氯化物降低最明显 9、脑电图在临床上最大的应用价值在于帮助癫痫的诊断,但缺乏癫痫样放电不能排除癫痫 10、当大脑转移瘤在CT扫描尚未显示时,脑电图可能显示局灶性异常。 11、核磁的优点:①分辨度高,能清晰显示直径为1mm的病灶;②由于对组织 含水量敏感,能显示早期缺血和水肿;③无骨组织伪迹,适宜于颅底、后颅凹、椎管和枕骨大孔附近病变的诊断;④弥散加权MRI可在缺 血早期发现病变。 12、脑桥病变可造成瞳孔针尖样缩小。 13、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鉴别诊断

质量控制的基本知识

PDCA简介 是最早由美国质量治理专家戴明提出来的,因此又称为“戴明环”。PDCA的含义如下:P(PLAN)--打算;D(Do)--执行;C (CHECK)--检查;A(Action)--行动,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确信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里。 PDCA循环作为全面质量治理体系运转的差不多方法,事实上施需要搜集大量数据资料,并综合运用各种治理技术和方法。如下图所示,一个PDCA循环一般都要经历以下4个时期(图1所示)、8个步骤。 PDCA循环有以下四个明显特点 周而复始PDCA循环的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完结,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结束了,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可能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再进行下一个PDCA 循环,依此类推。

PDCA循环有以下四个明显特点 大环带小环类似行星轮系,一个公司或组织的整体运行的体系与其内部各子体系的关系,是大环带小环的有机逻辑组合体。 阶梯式上升PDCA循环不是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的循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确实是水平逐步上升的过程 PDCA循环有以下四个明显特点 统计的工具PDCA循环应用了科学的统计观念和处理方法。作为推动工作、发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典型的模式被称为"四个时期"、"八个步骤"和"七种工具"。 四个时期确实是P、D、C、A; PDCA8个步骤 ①分析现状,发觉问题;②分析问题中各种阻碍因素; ③分析阻碍问题的要紧缘故;④针对要紧缘故,采取解决的措施; --什么缘故要制定那个措施? --达到什么目标? --在何处执行? --由谁负责完成? --什么时刻完成? --如何样执行? Why,what,where,who,when,how.(5W1H) PDCA8个步骤 ⑤执行,按措施打算的要求去做;⑥检查,把执行结果与要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

第一章医学细胞生物学绪论 名词解释:生物学,细胞生物学 解答题:细胞对生命活动的意义,细胞的共同属性 易考点:首次命名植物细胞的人,发现无丝分裂、减数分裂的事件,提出DNA 双螺旋模型 第二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名词解释:分辨率,电子显微镜,酶细胞化学技术,流式细胞技术,细胞培养,细胞系,细胞株,细胞融合,干细胞 解答题:细胞培养的基本条件,光学显微镜技术的原理 易考点:分辨率的计算公式及各个字母代表的意思,光镜的分辨极限,暗视野显微镜观察的是细胞轮廓以及观察的范围,透射显微镜观察的是细胞内部的细微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的是三维立体形貌。 第四章细胞膜 名词解释:生物膜,细胞膜 解答题:流动镶嵌模型,细胞膜的特性,耦联运输 易考点:功能复杂的膜中所占蛋白质的比例大,三种膜蛋白的存在形式,影响膜脂流动性的因素,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选择题形式),糖萼的本质 第六章内膜系统 名词解释:内膜系统,细胞质 解答题:信号假说的主要内容,高尔基复合体的功能,滑面内质网的功能,溶酶体的形成过程,溶酶体的功能 易考点:内质网的标志酶,高尔基复合体的形态(形成面,成熟面),溶酶体的标志酶 第七章线粒体 名词解释: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呼吸链,分子伴侣,导肽 解答题:描述线粒体的结构 易考点:光镜下线粒体的结构,线粒体各部位的标志酶,呼吸链的复合体中每个复合体有哪些物质,线粒体疾病的特点,化学渗透学说主要知道氧化放能

第八章细胞骨架 名词解释:细胞骨架,中间纤维结合蛋白 解答题:微管的体外装配,影响微管装配的因素,微管的功能(简单描述),微丝的组装过程,影响微丝组装的因素,微丝的功能,中间纤维结合蛋白的功能,中间纤维的组装的控制以及影响因素,中间纤维的功能 第九章细胞核 名词解释:核型,核纤层,细胞骨架,核基质, 解答题:简述细胞核的基本结构,核孔复合体的结构,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的异同点,核仁的光镜和电镜结构。 易考点:核基质的功能,人体哪几号染色体上有核仁组织区。 第十一章细胞生长与增殖 名词解释: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物CDKI。解答题:简述有丝分裂过程及各过程标志,减数分裂过程。易考点: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的英文,细胞周期调控的起主要作用的物质。 第十三章细胞分化 名词解释:细胞分化,细胞决定,管家基因,奢侈基因。易考点:细胞分化实质,细胞分化特点。第十五章:名词解释:干细胞。易考点:干细胞的分类,干细胞的来源。 第十四章细胞衰老与死亡 名词解释:细胞衰老。解答题: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主要区别。易考点:细胞衰老的表现,细胞凋亡的特征。 第十五章:名词解释:干细胞。

“质量月”质量管理基础知识考题答案

凉山州烟草专卖局(公司) “质量月”质量管理基础知识考题答案 总分:100分单位(部门):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共40小题,每题0.5分) 1.顾客是指接受_ 产品_____的__组织____或个人。 2.顾客既包括组织外部__的顾客,也包括组织内部___的顾客。 3.外部顾客包括__现实顾客____和潜在顾客。 4.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其__要求____已被_满足_____的程度的感受。 5.顾客满意度是顾客接受产品和服务的__实际____感受与__期望值____比较的结果。 6.顾客满意的基本特性包括主观性_层次性_____、_相对性_____和阶段性。 7.质量是指一组固有__特性____满足__要求__的程度。 8.质量特性是指产品、过程或___体系___与要求有关的固有__特性____。 9.质量职能是指为了使产品或服务具有满足__顾客____需要的质量而需要进行的全部__活动__的总和。 10.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一个组织以__质量____为中心,以____全员__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11.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八项原则)分别是___以顾客为关注焦点___、领导作用、____全员参与__、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___持续改进_______、以事实为基础进行决策和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12.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五步法包括__决策____、准备、开始、_扩展__和综合五个阶段。 13.2000版IS09000标准中提出的____质量管理八项原则______反映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 14.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必须体现两个思想,_预防为主不断改进的思想和__为顾客服务____的思想。 15.过程是一组将__输入____转化为__输出____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16.我局(公司)的“十六字”质量方针是追求卓越、阳光服务、 关爱客户、和谐共进。 17.质量目标是组织在__质量方面____所追求的__目的____。 18.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__控制____组织的__协调____的活动。 19.质量目标展开的内容可包括:__目标分解____、对策展开、目标协商、__明确目标责任____和授权、编制展开图等五个方面。 20.质量管理体系是由__过程____构成的。 21.质量教育与培训主要包括质量__意识____教育、质量管理基础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 22.标准是对__重复性____事物和概念所作的_统一_____规定。 23.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___效益___的活动。 24.现场质量管理是指___产品___加工和___服务___提供过程的质量管理。 25.现场质量管理是__质量管理体系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 26.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之一是促进全员__参与__,改善__工作环境____和提高员工

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归纳

线粒体: 1.呼吸链(电子传递链)Respiratory chain一系列能够可逆地接受和释放H+和e-的化学物质所组成的酶体系在线粒体内膜上有序地排列成互相关联的链状。 2.化学渗透假说(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线粒体内膜上的呼吸链起质子泵的作用,利用高能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将H+泵出内膜外,造成内膜内外的一个H+梯度(严格地讲是离子的电化学梯度),A TP合酶再利用这个电化学梯度来合成A TP。 3.电子载体: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与释放的电子结合并将电子传递下去的物质称为电子载体。参与传递的电子载体有四种∶黄素蛋白、细胞色素、铁硫蛋白和辅酶Q,在这四类电子载体中,除了辅酶Q以外,接受和提供电子的氧化还原中心都是与蛋白相连的辅基。 4.阈值效应:突变所产生的效应取决于该细胞中野生型和突变型线粒体DNA的比例,只有突变型DNA达到一定数量(阈值)才足以引起细胞的功能障碍,这种现象称为阈值效应。 5.导向序列:将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N-端信号称为导向信号,或导向序列,由于这一段序列是氨基酸组成的肽,所以又称为转运肽。 6.信号序列:将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N-端的序列称为信号序列,将组成该序列的肽称为信号肽。 7.共翻译转运: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通过定位信号,一边翻译,一边进入内质网,由于这种转运定位是在蛋白质翻译的同时进行的,故称为共翻译转运。 8.蛋白质分选:在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通过信号肽,经过连续的膜系统转运分选才能到达最终的目的地,这一过程又称为蛋白质分选。 核糖体: 1.原核生物mRNA中与核糖体16S rRNA结合的序列称为SD序列(SD sequence) 。 2.核酶:将具有酶功能的RNA称为核酶。 3.N-端规则(N-end rule): 每一种蛋白质都有寿命特征,称为半衰期(half-life)。研究发现多肽链N-端特异的氨基酸与半衰期相关,称为N-端规则。 4.泛素介导途径:蛋白酶体对蛋白质的降解通过泛素(ubiquitin)介导,故称为泛素降解途径。蛋白酶体对蛋白质的降解作用分为两个过程:一是对被降解的蛋白质进行标记,由泛素完成;二是蛋白酶解作用,由蛋白酶体催化。 细胞核: 1.核内膜:有特有的蛋白成份(如核纤层蛋白B受体),膜的内表面有一层网络状纤维蛋白质,即核纤层(nuclear lamina),可支持核膜。 核外膜:靠向细胞质的一层,是内质网的一部分,胞质面附有核糖体 核周隙:内、外膜之间有宽20~40nm的腔隙,与粗面内质网腔相通 核孔复合体:内、外膜融合处,物质运输的通道 核纤层:内核膜内表面的纤维网络,支持核膜,并与染色质、核骨架相连。 2.核孔复合体:是细胞核内外膜融合形成的小孔,直径约为70 nm,是细胞核与细胞质间物质交换的通道。 3.核孔蛋白:参与构成核孔的蛋白质,可能在经核孔的主动运输中发挥作用。 核运输受体:参与物质通过核孔的主动运输。 核周蛋白: 是一类与核孔选择性运输有关的蛋白家族,相当于受体蛋白。 5.输入蛋白:核定位信号的受体蛋白, 存在于胞质溶胶中, 可与核定位信号结合, 帮助核蛋白进入细胞核。 输出蛋白:存在于细胞核中识别并与输出信号结合的蛋白质, 帮助核内物质通过核孔复合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复习:神经系统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复习:神经系统 1、身体各部分之所以协调配合,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2、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自的主要功能。 大脑: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调节人体多种生理活动。 脑 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中枢神经系统 脑干: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部位。 脊髓: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 将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概括:反射和传导功能。 脑神经:传导神经冲动。 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传导神经冲动。 3、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

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支配人体生理活动的司令部。 4、脑干也是脑的组成部分,下部与脊髓相连。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5、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6、神经细胞跟其他细胞不同,它的细胞体生有许多突起,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神经末梢。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各个神经元的突起末端都与多个神经元的突起相连接,形成非常复杂的网络。神经元的这些结构形态特点,是与它的生理功能相适应的。 7、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传到兴奋。(说明:这种能传导的兴奋叫神经冲动)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体内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叫反射。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反射弧来完成的。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分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两类。 3、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一般是:感受器rarr;传入神经rarr;神经中枢rarr;传出神经rarr;效应器。

品质控制基本知识

品质控制基本知识 一.品质控制的演变 1.操作者控制阶段:产品质量的优劣由操作者一个人负责控制。 2.班组长控制阶段:由班组长负责整个班组的产品质量控制。 3.检验员控制阶段:设置专职品质检验员,专门负责产品质量控制。 4.统计控制阶段:采用统计方法控制产品质量,是品质控制技术的重大突破,开创了品质控制的全新局面。 5.全面质量管理(TQC):全过程的品质控制。 6.全员品质管理(CWQC):全员品管,全员参与。 二,品质检验方法 1、全数检验:将送检批的产品或物料全部加以检验而不遗漏的检验方法。适用于以下情形: ①批量较小,检验简单且费用较低; ②产品必须是合格; ③产品中如有少量的不合格,可能导致该产品产生致命性影响。 2、抽样检验:从一批产品的所有个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检验,并根据样本的检验结果来判断整批产品是否合格的活动,是一种典型的统计推断工作。 ①适用于以下情形:a. 对产品性能检验需进行破坏性试验; b. 批量太大,无法进行全数检验; c. 需较长的检验时间和较高的检验费用; d. 允许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品存在。 ②抽样检验中的有关术语: a.检验批:同样产品集中在一起作为抽验对象;一般来说,一个生产批即为一个检验批。可以将一个生产批分成若干检验批,但一个检验批不能包含多个生产批,也不能随意组合检验批。 b.批量:批中所含单位数量; c.抽样数:从批中抽取的产品数量; d.不合格判定数(Re):Refuse的缩写即拒收; e.合格判定数(Ac):Accept的缩写即接收; f.合格质量水平(AQL):Acceptable Quality Level的缩写。通俗地讲即是可接收的不合格品率。 3、抽样方案的确定:我厂采用的抽样方案是根据国家标准GB2828《逐批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来设计的。具体应用步骤如下: ①确定产品的质量判定标准: ②选择检查水平:一般检查水平分Ⅰ、Ⅱ、Ⅲ;特殊检查水平分S-1、S-2、S-3、S-4,一般情况下,采用一般水平Ⅱ。 ③选择合格质量水平(AQL):AQL是选择抽样方案的主要依据,应由生产方和使用方共同商定。 ④确定样本量字码,即抽样数。 ⑤选择抽样方案类型:如一次正常抽样方案,加严抽样方案,还是多次抽样方案。 ⑥查表确定合格判定数(AC)和不合格判定数(Re)。 三、检验作业控制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试卷及 答案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 一、判断题 1.质量是指产品或服务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 ( × ) 2.从质量和企业关系方面看,提高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 ( √ ) 3.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 √ ) 4.质量检验阶段是一种事后把关型的质量管理,因此不是一种积极的质量管理方式。( √ ) 5.朱兰的质量管理三部曲是一个由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三个互相联系的阶段所构成的一个逻辑的过程。 ( √ ) 6.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始于识别顾客的需要,终于满足顾客的需要",顾客就是指外部的最终的顾客。 ( × ) 7.质量策划明确了质量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是质量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 √ ) 8.质量改进意味着质量水准的飞跃,标志着质量活动是以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方式不断提高。( √ ) 9.质量管理体系是为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而建立的管理工作系统。 ( √ ) 10.因果图用于寻找质量改进应针对的主要问题。 ( × ) 11.头脑风暴的过程强调自由平等,不必尊重领导的意见。 ( √ ) 12.排列图是按重要性排序显示各个原因变量的作用,从而识别改进机会的一种工具。( √ ) 13.排列图是分析质量数据分布状况的工具。 ( × ) 14.QC小组活动是组织的自主行为,推进QC小组活动健康持久地发展,是领导和有关管理部门的职责。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