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

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
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

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

1当代中国广播剧的发展历程:一广播剧的初期阶段,即广播剧的直播时期(1949~1952年)初期的剧作成绩和艺术特点:剧作有《红军回来了》,《一万块夹板》等等。内容特点是:注重作品的社会价值,反映现实,激发人民的革命热情、爱国热情。艺术特点是:(1)广播剧定位介于广播剧和舞台剧之间。(2)戏剧技巧较突出。值得关注的是:20世纪40年代有了党领导的广播剧。许多著名作家参与剧本创作。二广播剧走向成熟阶段(1952~1966年)作品成绩及艺术发展情况(1)题材内容上继承了延安的传统,以歌颂新时代新人新貌,歌颂革命中的英雄人物为主《三月雪》、《红岩》等(2)广播剧的艺术特点更鲜明。(3)表现内容上的新追求。值得提起的是1959年北京广播学院复校,广播剧走向大学讲堂。三广播剧的繁荣兴旺阶段(1976年至今)具体表现是(1)多侧面地、深刻的反映现实生活《真与假》(2)传统形式的广播剧日趋完善《珊瑚岛上的死光》(3)风格上多姿多彩《二泉映月》(4)新样式广播剧在探索中佳剧迭现《普通人》(5)广播连续剧迅速发展《三国演义》(6)古典题材广播剧在数量和艺术质量上有显著提高。(7)立体声广播剧的出现与发展。总之广播剧是沿着“自律”上升,受“他律”影响。越来越独立。

2当代中国广播剧理论研究的大致脉络:一初级阶段,即直播时期(1949~1952年)表现是(1)从观念上已经提出广播剧与舞台剧不同(2)对广播剧的创作范围和时空观念有了较深的认识(3)对广播剧的表现内容有了新的认识(4)对广播剧艺术的各个方面都展开了研究。二成熟阶段,即现代技术录制期(1952~1966年)理论认识特点:(1)对广播剧音响的美学作用认识加深。(2)对其结构特点研究加深(3)对剧中人物的声音形象塑造研究更符合美学要求(4)国外相关理论被翻译介到国内。三兴旺发展期(1976到至今)理论深化有:(1)广播剧的本质特征问题(2)接受美学的研究深化(3)对广播剧的观念、艺术特点、表现手法,展开了比较活跃的研究。(4)对广播剧艺术的构成的各个方面的理论问题、技巧手法问题,如语言特点、结构特点、配乐艺术、音响艺术都有一定的研究。

3电视艺术片与记录片的形态比较?

两者在内容上同样是反映历史、社会、生活或者人物、事件、现象,形式同样都是自成一体的独立的电视片,有完整的结构。都可以运用电视的声画手段对素材进行再创作。(1)在创作原则上,记录片强调对生活原生态的真实再现,它对事件或人物的摹写是客观的、自然的、理性的,往往展现生活本身的原滋原味为追求,创作美学原则倾向于“生活真实”艺术片则强调对生活和事物的“艺术化表现”对片中主体的描述主观性较强。其创作美学原则倾向于“艺术真实”。(2)电视记录片中,编导不能加入明显的个人感情和主观因素,而艺术片则往往是导演直抒胸臆、情感表现的载体。(3)电视手段运用方面:记录片对各种电视艺术手法的运用是比较有保留的,为其真实的内容服务。而艺术片则可以自如的运用各种声光色手法加以再创作,在画面的剪辑、音乐和解说的使用、各种电视效果的配合等方面,根据内容需要进行修饰。(4)视听语言上,记录片简洁平实,艺术片浓墨重彩。

4电视艺术片与电视文艺节目的比较?

电视文艺节目,包括电视上的文艺晚会、专题文艺、综艺节目、文学节目、音乐节目、舞蹈节目、戏曲、杂技等等。同样是属于体现电视艺术性的节目类型。在表现对象、电视技术和艺术手段方面都具有审美特性和审美价值。区别是:电视艺术片是独立的完整的片种,电视文艺节目是包含很多文艺节目连缀而成的栏目,其中各个节目相对独立彼此呼应,可以有内在的联系也可以不相关联。从内容上看,电视艺术片由一位或几位编导以一贯之的拍摄、编辑和制作,一般具有统一的表现主题和思想内容,风格是一致的。电视文艺节目则可以在一个栏目中编排不同的艺术形态。

5电视艺术片的特征:(1)表现题材的专题性(2)表现手法的主观性(3)表现风格的艺术性(4)表现主题的情感性(5)表现语言的文学性

6对当代中国电视剧发展经验的理论梳理:一、认识和处理好“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关系。首先,弘扬主旋律是鼓励作家、艺术家努力表现反映现实社会进步主潮的时代精神。其次,强调弘扬主旋律需要突出重点的扶持和倡导作家、艺术家创作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艺术魅力的精神产品,努力塑造好社会主义新形象。再次,作品要讲究艺术魅力,其题材、风格、样式应该多样化,不断提高声誉,赢得更多的观众。二、促进生产诸因素的优化组合,实现精神生产资源的最佳配置。其是提高电视文艺思想、艺术质量的重要保证。三、形成鲜明的中国特色、地方特色和个性特色。发挥自身优势,学习和吸收中外名著的营养,借鉴其他艺术形式有用的东西注入到审美创作的全过程中形成鲜明的特色。四、重视电视艺术理论与美学建设。(1)电视艺术理论,美学建设应与时代对应(2)借鉴西方影视艺术理论和整个文艺理论的间接思维成果。(3)我国电视艺术理论与美学建设需具备“着意于久远”的战略眼光。(4)电视艺术理论与美学建设应顾及观赏性。

7电视文艺视听语言的特性

一、电视文艺视听语言的符号特性:(1)直观性(2 运动性(3)立体性(4)技术性

二、电视文艺视听语言中的审美特性:首先,电视文艺更多地展示文艺演出的状态,展示艺术家的活动和艺术的

美。它再现生活中美好的人物和事件,本身并不以叙事为重点。其次,镜头再现链条中没有严格的因果关系,但节奏的展开和起伏、结构的省略与延长,以及色彩和照明的表现意味,都使文艺再现具有特殊的审美效果。

再次,其在表现意象时,具有时间和空间结合的特点。依据意象和氛围需要进行场面调度和全片结构是电视文艺突出的美学原则。第四,电视文艺的视听语言方式使现实记录和还原具有了艺术表现的效果。第五,电视文艺收视群体巨大而身份庞杂,使得审美结果因人而异。

8广播电视音乐的特质:(1)音乐与其他表现元素的相互依存性(2)音乐的拼贴式结构(3)音乐的纪实性质。9电视音乐的功能:(1)满足人类“多感官综合感知“的惯性认知心理。(2)帮助信息的接收与记忆(3)营造或增强画面的心理氛围(4)协助统一结构和深化认识(5)协助画面的时空定位。广播电视音乐的定义是:是指由广播、电视媒体在不同程度上参与创作,并通过这些媒体进行传播的音乐。

10音乐电视MTV的概念:对于大多数国家的音乐电视收视者,MTV不是节目体裁概念。是“频道”概念。在频道中传输的节目都与音乐有关,其节目样式多样,包括音乐单曲的录象片、音乐专题、音乐新闻、音乐演出实况转播、音乐广告、音乐教育节目等等。中国内地对MTV的理解是“体裁”的概念,即专指单曲音乐录像片的概念。

11文艺节目主持人的素质

一、主持人节目的传播特色:个性化、人格化、人际性、参与性。“个性化、人格化”是指传播者在传播中的特

色。“人际化”是传受双方在大众传播中所具有的直接交流、及时反馈的交互传播模式。“参与性”是指受传者在传播中被赋予主动性和能动性的传播形态。

二、文艺节目主持人的素质:(1)思想素质。首先是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健康的格调品位。其次是敬业、乐业的精

神。再次是良好的职业道德、群体意识、团队精神。(2)专业素质。首先要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和一定的文化知识的积累,熟悉各类艺术形式,有较强的艺术理解力、感悟力和鉴赏力。其次应有一定的表演才能和舞台经验,在文艺方面要有长处。再次广播电视传播规律、传播手段、表现手法也是专业知识的要求。(3)语言素质。包括写作能力、有声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即兴口语能力三方面。(4)心理素质。传播过程中变动的、不可预知的因素较多,主持人的心理素质很重要。

12电视综艺节目主持艺术

一、主持人的功能:综艺节目支持艺术的核心是控场能力。他集中体现在主持人串联的情感把握、即兴发挥

和临场应变当中。(1)情感把握:主题基调的整体性把握;驾御和表情艺术分寸的把握(2)即兴发挥:切合情境,烘托主题;掌握节奏,推波助澜;即兴解说,活跃气氛;体察观众,拉近关系。(3)应急控场:以晚会主题为中心,随机应变;善解人意,互相配合,应变圆场。

13广播电视文艺传播者的基本条件和素质?一、教育背景和基本技巧。二、锻炼思想,敢于创新。三、驾驭本体,个性魅力。四、精品意识,格尽职守。

14当代广播电视文艺传播者要求?

首先是敬业精神。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能够抓住时代的脉搏、问题的主要矛盾,走在时代的前面。其次传播者要加强对电视语言的本体探索。再次传播者的形象塑造问题不能小视。第四是培养审美思考能力。传播者素质的核心成分包括四要素是:人格、学问、传播观念和传播技术。

15电视文艺节目和广播文艺节目的比较?

面对的观众不一样。广播的听众是想象的、潜在的他者,传播者靠语言声音征服听众,与听众是对话交流。语言要有亲和力和说服力。电视节目支持人要有多种综合素质。(1)主持人和播音员是两种不同的传播角色。一个节目可以分解为选题、采访、编辑、播出四部分。职能上播音员是与这四部分分离。播音员只能在语言、声音的感情和技巧上处理。没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播音员是一种权利象征的传播模式,强调严肃、权威。主持人是四部分的完全或部分合一。(2)播音员的稿件不代表自己,甚至不代表原创人。它面队的是泛指的群体。主的稿件是以“我”的身份直接与听众进行对话交流。其主持有自己的独特的性格魅力。

16广播电视受众审美感受方式的演变

一、倾听与参与。二、众声喧哗与大众狂欢。三、明星崇拜与大众自我。

17广播电视文艺要实现自身价值的条件保证是什么??

(1)正确的政策指导。(2)开放的思想体系。(3)高素质的作者队伍。(4)灵活多样的节目形态。(5)市场化的运作机制。

18实现广播电视文艺社会价值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答;一部广播电视文艺作品能否产生出社会价值和产生多高的社会价值,取决于它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作出多大的贡献。能否“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和审美修养,培育和造就具有健全人格和现代意识的中国人,是衡量广播电视文艺节目作品是否具有较高社会价值的主要指标。

2017年-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目

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目 马新国西方文论史 杨慧林西方文论概览 (以上两本最重要)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论 赵一凡西方文论关键词(文论词典,重要)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韦勒克文学理论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以及补充推荐 王先霈文学理论导引 刘勇文学理论新编 阎嘉文学理论基础

2017年新祥旭考研全程复习计划 一、英语全程规划 基础阶段(3月-6月) 1.学习目标:完成至少1轮的单词背诵,巩固语法基础 2.阶段重点:英语单词、语法 3.复习建议: (1)英语每天抽空背背单词,建议时长0.5-1h;不管是用单词软件还是传统词书,不管是用词根词缀还是死记硬背,最重要的是每天都背。积累到某一天时,你会发现好多文章都看得懂了。 (2)英语基础不牢的童鞋,应该花点时间复习语法。语法知识能帮助你在读文章和翻译时更加流畅、对文章意思把握得更准确。 (3)多看看新闻,关注时事热点。近年来的英语作文和阅读都是涉及到热点话题的。 (4)不建议大家在这个阶段做习题集。 强化阶段(7月-10月) 1.学习目标:熟读并详细分析近10年真题 2.阶段重点:真题真题真题,重点是阅读 3.复习建议: (1)单词记忆每天进行,不间断。 (2)定时做真题阅读,做完后详细分析。

①利用早上整段的时间做真题(作文可以不写),不要查单词,完全自己做,然后对答案,之后看一下答案分析。 ②每天分析2-3篇,分析包括:第一遍分析正确选项,第二遍分析错误选项的设置,第三遍在原位中找对应的句子,是每个选项对应的句子哟,分析为什么这样出题,第四遍,了解文章的背景,作者的情感。 ③此阶段不建议专门建立单词笔记本,重要的单词在分析时顺便查一下就好。 ④时间比较充足的童鞋可以全文翻译阅读原文。 (3)完成阅读后,用同样的方法完型、翻译和新题型。完型和新题型这两类题型不用全文翻译。 冲刺阶段(11月-12月) 1.学习目标:对重点和高频考点知识进行强化记忆,查漏补缺 2.阶段重点:大作文and小作文 3.复习建议: (1)每周写3篇作文,遇到好的词语、句子就整理在一块,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从12月开始,建立专属于自己的写作模板。 (2)此阶段还需要继续练习真题阅读。你以为做过一遍就不会再错啦?试试吧!大部分人会在同样的地方摔跟头。 (3)单词不能停哟! 考前一周 1.学习目标:放轻松,相信自己在之前的积累 2.阶段重点:运用自己专属的写作模板复习 3.复习建议: (1)背单词:真题中还不熟悉的单词。 (2)熟悉各种类型的作文,牢记自己的模板。 (3)复习之前的笔记。

考研《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讲义、习题、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 绪论 基本知识 1.儒家的文学教化论是从先秦到汉代逐渐形成的。 2.一般而言,儒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而道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方面。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和范畴主要受到中国古代传统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因素的影响。 4.意境说和教化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 5.诗话的源起,应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为最早。 6.何文焕的《历代诗话》,丁福保的《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郭绍虞等的《清诗话续编》是重要的诗话资料的汇编。 7.《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 8.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9.金圣叹把评点的批评方法推向了高峰。 10.重要的文学评点有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和脂砚斋的《红楼梦》评点。 思考题 1.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和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和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和使用技巧。“古雅”的审美范畴和“复古”的文学思潮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 (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家和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故其理论批评文字也往往也具有浓烈的文学性。 2.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 中国古代具有系统性的文论专著不多,主要的表现形态为: (1)散见于子书中的某些章节和片段的文论。 (2)笔记体的诗话和词话。 (3)文人间来往的书信和各种文集的序跋。 (4)小说和戏曲评点。 (5)散见于诗词、笔记、小说、戏曲、经传训诂、艺人谚语中有关文学的言论。 (6)古代一些选集和总集的编撰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倾向。 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内) 1.一般而言,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的是()。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佛家思想D.墨家思想 2.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方面的是()。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佛家思想D.墨家思想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教化说和()。

中国广播电视史

一.填空与选择: 1.1922年12月,美国人奥斯邦在上海创办“中国无线电公司”,把第一套无线电设备从美国运到上海。 2.与《大陆报》合作,创办“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这是中国开设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3.时间长,影响大的外商电台—开洛公司广播电台(美国 192 4.05-1929.10) 4.映雪终嫌光太远,照书还喜一灯妍-----郭沫若于1941年题赠绿川英子(佳木斯) 5.独具特色的反法西斯广播电台---苏联呼声华语播音员:乐嘉树桂碧清 6.在中国广播之父刘瀚的积极努力下,1926年10月1日,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开始正式播音,呼号XOH,这是我国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早期中国官办广播电台还有沈阳广播电台,天津广播电台和北京广播电台(哈尔滨+沈阳+天津+北京)。 7.三类民营广播电台:教育性、宗教性、商业性 8.1928年8月1日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创办人:陈果夫 9.我国最早的广播剧《恐怖的回忆》 10.1940年12月30日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1943年停播,1945年8月恢复播音(延安西北盐店子村) 11.延安(陕北)台的3次转移:第一次:转移子长县好坪沟村;第二次:河北涉县沙河村,建立新台:第三次:迎接胜利,北上平山。 12.1949年12月5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第一台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逐渐成为全国广播事业的中心 中央台早期开办的2个新闻节目《首报纸摘要》《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以上俩个节目延续至今。) 13.建国初期,初步建立了以中央台为核心的广播宣传网,包括中央、各大行政区、省、市四级广播电台。 14.1953年北京、天津等地的私营广播电台的社会主义改造任务也相继完成,大陆的广播电台全部由国家经营。 15.最早的有线广播站:1946年哈尔滨齐齐哈尔 16.1952年4月1日,全国第一座以县为区域范围的广播站---九台县广播站正式播音 最早一批电视台诞生: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和哈尔滨电视台 17.1950年4月22日,新闻总署发布《关于建立广播收音网的决定》,要求全国普通设置收音员,这是建国后第一个由政府公布的有关无线电广播的政令。 18.开办对少数民族广播节目:1950年5月22日,中央台第一个少数民族语言广播节目(藏语广播)开播 19.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9月2日正式播出。10月1日,第2座电视台---上海电视台问世。12月20日哈尔滨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前身)开播。中国最早的一批电视台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上海+哈尔滨+北京) 20.电视新闻片和纪录片是早期电视新闻的基本形式,因此这个时代的电视新闻又有“新闻纪录片时代”之称。时效性差,内容以正面报道为主 21. 三次“笑的晚会”(1961 1962)电视剧: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播出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2015年统考硕士生复试名单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2015年统考硕士生 (含汉语国际教育、艺术(电影)专业学位)复试 名单 孙天娇(03252)侯怡(03259)陈圆(03263) 杨笛(03264) 潘川惠(03265)肖媛(03267)马蓝(03268)陈 梦诗(06971) 穆一清(06972)丁紫炜(06973)韩雷娜(07268)冀旭(07270)孙玉(07272)张朔(07273)宫思宇(07332)张新雪(07334)程敬仙(07336)朱婷(07502)赵晨晨(07503)傅声晶(07662)曹金曼(07800)张帅(07841)曹学莲(07894)明晓昀(07949)陈泽群(07994)李雅薇(08196)张唯(08376)房卓然(08582)王新迪(08629)孙婧一(08768)宋菲(09172)林楷轩(09173)冯溢雯(09174)邢九方(09587)景凯强(09588)吴诗蕊(09590)顾新宇(09785)郑雅萍(09787)季微(09943)陈雯(09956)李凡(09982)朱晓焰(10222)杨义良(10376)侯启慧(10438)蒋紫娴(10453)叶珂(10471)陈倩帆(10472)许佳(10511)李龙龙(10593)徐娜(10677)陈洁瑜(10699)

曾晓兰(10750)吴丹(10751)熊珺(10834)彭亚鑫(10838)郭雪纯(11177)李良玉(11186)刘洁(11191)张国强(11193)刘雨佳(11538)付芳菲(11539)王艺颖(11696)于潜(11697)董晓宁(11698)李莉(11818)刘金鑫(11820)王亚芬(11821)王海强(11822)杨蕊(11823)王红(11919)杨天宇(12022)王真(12297)凌慧慧(12300)侯佳俐(12390)黄小珊(12557)赵江丽(12559)冯军可(13087)吕羿霖(13302)艾小力(13419)张雯(13420)姜幻(13438)党之玉(13750)向昱蓉(13956)安跃琪(14528)邢佳楠(15491)于本鸿(15721)秦燕(15723)种明金(15752)黄双一(15963)李宸璐(03273)钟强(03274)肖远(03279)屈媛(06974)武鑫(07997)鲁玉洁(10362)孙欣(12794)赵梦洁(14495) 2015年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 试复试办法 复试分数线:50,50,90,90,324

中国古代文论史试卷

中国古代文论史试卷及参考答案 绪论 基本知识 1.儒家的文学教化论是从先秦到汉代逐渐形成的。 2.一般而言,儒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而道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内 部规律方面。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和范畴主要受到中国古代传统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和辩证 法思想因素的影响。 4.意境说和教化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 5.诗话的源起,应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为最早。 6.何文焕的《历代诗话》,丁福保的《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郭绍虞等的《清诗 话续编》是重要的诗话资料的汇编。

7.《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 8.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9.金圣叹把评点的批评方法推向了高峰。 10.重要的文学评点有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和脂砚斋 的《红楼梦》评点。 思考题 1.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 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 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和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 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 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 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 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和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 和使用技巧。“古雅”的审美范畴和“复古”的文学思潮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 (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家和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故其理论批评文字也往往也具有浓 烈的文学性。 2.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 中国古代具有系统性的文论专著不多,主要的表现形态为: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考研参考书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考研参考书 本文系统介绍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考研难度,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就业,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学费,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考研辅导,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考研参考书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中国人民大学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中国人民大学考研机构! 一、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各专业考研参考书是什么 中国人民大学没有指定文学院考研参考书目,凯程老师根据多年的辅导经验及学员反馈,推荐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参考教材如下: 中国文学基础参考书: 《文学理论新编(修订版)》陈传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学史》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史》程光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 《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黄晋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汉语言基础参考书: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语言学概论》胡明扬、沈阳、贺阳语文出版社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教研室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现代汉语》黄柏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 846-古典学基础参考书: 《古典语文学常谈》,克拉夫特,华夏出版社 《中国古典诗学理论史》,萧华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重启古典诗学》,刘小枫,华夏出版社 《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蒋寅,中华书局 823-小说写作参考书: 《小说写作教程》,杰里?克利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创造性写作》,罗扎基斯辽宁教育出版社。 《创造性写作课件》王家新 812-中外戏剧史参考书: 《中外戏剧史》,刘彦君,廖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戏剧史》,徐慕云,上海古籍出版社 《西方戏剧史通论》,周慧华,宋宝珍,浙江大学出版社 813-电影史与电影评论参考书: 《中国电影史》李少白高教出版社 《西方电影简明教程》潘天强复旦大学出版社 《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大卫.波德维尔北京大学出版社 影视刊物: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影视艺术 以上参考书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E16 4K超高清演播室制作技术特点综述

42现代电视技术2019.8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华路办公区E16 4K 超高清演播室于2018年10月1日正式启用,是总台首个具备4K 直播功能的超高清演播室系统。本系统为CCTV 4K 超高清频道各类直播及综合节目制作而设计,是超高清、全文件化、全网络化、高智能化的综合性演播室系统工程。目前E16 4K 演播室已上线半年,全力保障总台各类4K 节目的直播任务,通过半年的使用及经验的积累,对本演播室视频制作技术特点进行简要介绍。主备系统架构 主观监看还原 系统扩容性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华路办公区E16 4K 超高清演播室位于主楼塔壹49层,是一个空中景观演播室。演播室为4K 节目制作提供了信号采集、现场制作、文件化播出、信号传输等全功能的节目录制及直播解决方案。随着4K 技术的不断发展,从高分辨率(HR )、高动态(HDR )、宽色域(WCG )、高帧率(HFR )、量化深度(BD )五个维度上均明显优于现行高清技术标准。全球4K 超高清技术发展迅速,作为总台首个全4K 超高清演播室,在设计中采用了最新的4K 超高清视频技术和环绕声音频技术,充分考虑到将技术的先进性和系统的安全性相结合,演播室导控室和音控室均配置环绕声监听环境,极大地方便了环绕声节目的制作。一 演播室视频系统技术配置 E16 4K 演播室视频系统在系统设计上,采用全IP 的数6/2022-7标准架构,可充分发挥IP 网络特点,实现视音频、通话和控制等系统的IP 化传输和信号交换,是一套全流程IP 化超高清直播演播室系统。 视频系统采用Grass Valley 超高清系统,全IP 双链路架构与双数据核心的冗余备份机制,视频信号采用4K TICO 压缩信号,系统设计符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4K 超高清电视节目制播技术规范(暂行)》标准。视频采用3840×2160/50p 、HLG/1000nit 、ITU-R BT.2020、10bit ,音 2022-7信号级备份。本演播室共配备GV 4K 86N 摄像机4 套,GV K-Frame X 两级M/E 全功能4K 切换台1台,波视 4K 延时器2台,索贝4K 播出服务器2套,EVS-Via 4K 精彩编辑1台(2入2出),新奥特4K 在线包装(支持双视窗)2套,索贝4K 双通道录制服务器1台,总控6路TICO 格式外来信号经Nevion 解码器接收后进入系统,播出信号(PGM )经Nevion 编码器后送总控系统。系统间采用HD-SDI 3G 基带TICO 方式无需编解码环节可直播与总控进行信号交接,实现外来信号、信号制作与输出的格式统一化。系统内设备可分为两种。一种为IP 设备,主要包括摄像机、切换台等,可直接输出TICO IP 信号,接入核心交换机;另一种为非IP 设备,通过4×3G 的形式传输4K 超高清信号,对于这类设备通过SDI/IP 网关卡,将4×3G 信号转换为TICO IP 信号,接入核心交换机。信号切换及调度系统 配置全IP 4K 切换台和主备数据交换核心,管理系统(GVC ) 按照主备机制设置,采用一体化设计,做到监管控全局把 控,便于系统管理人员故障排查并及时处理、提高效率。 监看系统除主/预监、技术监视器使用4K 监视器,其他监

中国古代文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习题集(有答案哦)

中国古代文论 彭玉平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目录 绪论……………………………………………………………………………………()基本知识…………………………………………………………………………() 思考题……………………………………………………………………………() 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第一章先秦两汉文学理论……………………………………………………………()基本知识…………………………………………………………………………() 思考题……………………………………………………………………………() 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基本知识…………………………………………………………………………() 思考题……………………………………………………………………………() 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第三章唐宋金元文学理论……………………………………………………………()基本知识…………………………………………………………………………() 思考题……………………………………………………………………………() 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第四章明清诗文理论…………………………………………………………………()基本知识…………………………………………………………………………() 思考题……………………………………………………………………………() 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第五章明清戏曲理论…………………………………………………………………()基本知识…………………………………………………………………………() 思考题……………………………………………………………………………() 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第六章明清小说理论…………………………………………………………………()基本知识…………………………………………………………………………() 思考题……………………………………………………………………………() 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第七章近代文学理论…………………………………………………………………()基本知识…………………………………………………………………………() 思考题……………………………………………………………………………() 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

2018年人民大学文艺学考研参考书目

2018年人民大学文艺学考研参考书目 考研参考书目 中国文学基础: 《文学理论新编(修订版)》陈传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中国古代文学史》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史》程光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 《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黄晋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汉语言基础: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语言学概论》胡明扬、沈阳、贺阳语文出版社 2000年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教研室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现代汉语》黄柏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 《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 1999年 专业规划 新祥旭教研室对专业课解析:正是由于专业课比较复杂,只要考生认真研究专业课,把握专业课考试的本质和规律,那么,专业课的复习就能够事半功倍。 第一阶段:确定专业 在这一阶段,同学必须要根据三个最重要的因素来正确选择报考专业。这三个重要因素是: 1.本科专业与研究生专业的匹配程度 2.对研究生专业真实的喜好程度 3.对研究生专业天然的擅长程度 第二阶段:进行通用知识点学习 在专业确定后,关注ruc考研圈公众号还需更多时间考虑更多因素才能最终决策报考学校。在定了专业却没定学校的这段时期,很多同学不会进行专业课学

习,因为他们认为同一专业,不同学校考的不一样,在没有最终确定学校之前,无法开始学习。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因为,虽然不同学校同一专业学习内容不全相同,但只要是同属于一个专业,无论哪个学校所的考查范围,一定有20%左右的知识点是重叠的。这不同学校都一致要求掌握的20%相同知识点,我们称之为通用知识点。通用知识点往往是基础层面的知识点,也就是在未定学校之前就应该开始学习的专业课内容。 我们在确定专业后,就应采用特殊方案锁定通用知识点,然后针对通用知识点,进行2轮预热理解与1轮初始记忆。 第三阶段:确定学校 这一阶段,同学应综合多种因素来正确选择报考学校。影响学校选择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你自身的考试能力。同一专业,不同学校竞争强度不同,越好的学校越难考,你有多强的考试能力你就可以考多好的学校。但是自己的考试能力未来能强到什么程度,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学校是那所学校,所以确定学校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充分的了解自己的实力。 第四阶段:进行全范围知识点学习 在报考学校确定后,同学应利用四种资料(专业招生目录、历年真题、公开指定参考书籍和内部默认学习资料)来确定专业课需要复习的全部知识点范围。当专业课可能考查的全部知识点确定之后,考生应该将全范围知识点快速理解认知1轮,然后针对通用知识点阶段未学部分再重点理解认知2至3轮。 第五阶段:将全范围知识点划分为3至5个重要层次 在这一阶段,同学应通过三种渠道(目标硕士点研究生群体、目标硕士点导师群体和特殊资源渠道)采集信息,分析确定各部分知识点的大致考试概率,然后根据考试概率的高低将所有知识点划分为3至5个重要层次。 第六阶段:针对不同重要层次的知识点进行不同程度的学习 最重要知识点群,必须要再次深刻理解与深度记忆5至7轮,平均每个知识点解题训练不少于6道题。较重要知识点群,应该再次理解与记忆3至5轮,平均每个知识点解题训练约4道题。非重要知识点群,只需浏览性理解2轮,适当解题训练即可。 第七阶段:针对难点内容的集中学习 总体而言,专业课前六个阶段的学习任务中,第一阶段可以靠自己有效完成80%。第二、三阶段只有60%的任务能靠自己有效完成,但第四五六阶段必须依靠强化课程辅导和大量外部资源才能真正学习到位。 专业课参考书目使用方法 1.走马观花法。较适合有指定参考书的第一轮阅读。刚开始看,很难把握重点,看的太细,会浪费时间。而且,第一遍看完之后,往往都是只有一个大概的轮廓,细节部分是很难记住的。目标:短时间内对专业课内容有一个全局的把握,以利于第二遍的深入阅读。这对于跨专业考研的人来说更为重要。 2.笔记法。看完一节或一章,对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尤其是把重要的知识点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列成条目——再复习时节约时间,记忆起来更为容易。更何况:手过一遍,赛过口过十遍。笔记法能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提纲挈领法。除了熟练掌握各知识点外,还要注重各部分基本理论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基本理论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而不是孤立地、零散地掌握即可,而要点串成线,线连成面。各章节之间的融会贯通更为重要。因为专业课试题的最后一道大题往往涵盖的内容和跨度都很大,各章节中与这个问题有联系的内容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素材(第二期)

3分钟自我展示文稿合集 新闻类1号选手高嵩 各位好,欢迎收看今天的《话说长三角》,我是主持人高嵩。 今天要跟您分享的,是一个迟到了二十二年的诺言。位于江苏的周庄古镇,被称为“中国第一水乡”,各位可能都去过。古镇往东跨过一条河,就到了上海青浦的金泽。两地常年是摆渡来回,而连接两岸的渡船,也促成了不少上海和江苏的跨省联姻,村民张泉勇就是其中之一。 二十二年前,他把妻子从周庄迎娶过岸的时候曾经许下了一个诺言。他说:“你嫁给我吧,听说这儿很快就要造桥了。有了桥,就什么都方便了。”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村子里的路一修再修,桥却一直没有架起来。老张每次和妻子回娘家还是得坐渡船,而且一般不敢留下来吃晚饭,因为天一黑船就得停,绕路回来得多花四十分钟。每天晚上的五点半是最后一班船出发的时间,但通常都会再等一等,有不少村民在对岸的周庄上班,他们都得搭最后一班船回家。听村子里的人说,这个渡口已经运行了超过百年。除了晚上船不能开,遇到台风、大雾天还得停航。造桥几乎就成了所有村民的梦想。 直到去年,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交通的互连互通是基础保障,而第一件事就是要打通省界断头路。借着这股东风,在去年八月两岸的造桥工程终于启动了。今年三月两岸合龙,步行的通道已经开放,终于村民去对岸上班,不用再担心天黑了回不了家,如果要过河去走个亲戚,也可以踏踏实实地留下来吃顿晚饭。而那个迟到了二十二年的诺言,真的实现了。 当见证时代变迁的渡口,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一座新桥,不仅让老张的诺言实现,也让两岸百姓的生活更加紧密地相连。当然,撤渡架桥只是第一步,未来我们期待长三角一体化能让三省一市的更多地方架起一座座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桥,让更多的蓝图变为通途。而作为一个主持人,我也会继续奔走在长三角的土地上,我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座通往观众的桥,而这要从讲好每一个长三角故事开始。感谢各位收看今天的《话说长三角》。 文艺类1号选手齐岱泽 欢迎各位收看本期的《挑战不可能》,我是小齐。 本期的主人公和大家一样,都是万千追梦人当中最普通的一员,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故事。但是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所以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了不起的齐岱泽。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中国古代文学史=(00539) 1、易安体:这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种词风,因她号易安而得名。其具体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情感真实动人。真实地袒露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大胆而又真切。第二,语言浅显自然,却又韵味无穷。第三,情感表现形象具体而富有美感。 2、辛派词人:这是南宋受辛弃疾的影响而产生的一个词派。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等。他们在辛弃疾的影响F,用词来抒发爱国情感,豪放慷慨如辛弃疾,但题材不如辛词广,风格不如辛词多样。多以议论为词,以文为词,过于直率,不如辛词蕴藉。 3、宋初三体:一以当时的一些达官贵人如徐铉、李叻等为代表,以自居易为师,诗风平易浅俗,是当时的主流诗歌,此为白体诗。一以稍后的杨亿、刘筠、钱惟演为代表,以李商隐为师,辞藻华丽,讲究用典,是白体之后的诗坛主流,此为西昆体。一以魏野、林逋等隐士为代表,以贾岛、姚合为师,多用白描手法写隐逸生活,涛风清苦,此为晚唐体。 4、半山体:王安石退居江宁后,诗风发生了重大变化,远离了政治、社会,多写山水自然。形式上以绝句为主,很少长篇古体;艺术上讲究炼字、对仗,意境优美含蓄,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后人将他这一时期的诗风称为“半…体”。 5、点铁成金、夺胎换骨:这是黄庭坚的创作方法,就是对前人的作品加工改造,一是不改变前人作品的意思,但用新的语言来表达;一是袭用前人的语言,但表达的是新的意思。 6、江西诗派:南宋初,吕本中作《江婚诗社宗派图>,将黄庭坚、陈师道等二十余人列为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在黄庭坚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他们的创作具有与黄庭坚类似的众多特点,讲究用典生新瘦硬,是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派。 7、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家):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家”,指的是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这四大家虽然早期曾受江西诗派影响,但除尤袤外,其他三人均能跳出江西诗派的樊篱,自创面目。 8、永嘉四灵:永嘉四灵。指的是浙江永嘉(今温州)的四位诗人: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赵师秀(字灵芝)、翁卷(字灵舒)。他们的涛以贾岛、姚合为宗,多为近体,喜用白捕,不用典,主要描写山水自然和自我感受,境界狭窄,讲究苦吟,诗风单一。 9、江湖诗派:江湖派是稍晚于四灵,并受四灵影响的一个诗派,因作品多收入《江湖集》而得名。他们多为落第文人、江湖清客。诗风不一,有的粗犷豪放,有的幽静清苦,有的新奇,有的旷达。代表人物主要有刘克庄、戴复古、方岳等。 10、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宋时期的八位著名散文家,他们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 11、三苏:指的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 12、说话:在宋代城市的大众娱乐场所“瓦肆”中,有一种以讲故事、说笑话为主的活动,即“说话”。“说话”分为四家,即小说、讲史、说经、合生。 13、话本:就是说话人说话的底本,它包括讲史和小说两大类。前者是用浅近的文言讲述历史上的帝王将相的故事;后者指的是用通行的白话来讲述平凡人的故事。 14、《沦诗绝句三十首》:这是金代著名诗人受杜甫《戏为六绝句》的启发而作的一组沦诗之作,对建安以来的诗歌作了较系统的论述,表明了他喜爱淳朴自然,反对雕琢华绝的文学观。 15、诸宫调:所谓诸宫调,就是流行于宋金元时期的一种讲唱文学。它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短套,用不同宫调的若干短套联成长篇,杂以叙述,讲唱一个长篇故事。据传,其首创者是北宋末年的民间艺人孔三传。《西厢记诸宫调》是现存唯一部完整的诸宫调作品。16、旦本、末本:元杂剧中男主角称为末,女主角称为旦,根据主唱者角色的不同,分为旦本、末本。一本戏只能由一入主唱,其他人一般只能说白。 17、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元代的四位著名的杂剧作家,即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前四期评委、选手金句纯享版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前四期 评委和选手金句纯享版 第一期评委金句 康辉:记者更重要的是提供事实和信息,主持人在事实和信息的基础上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提炼观点,或者说是引导观点。 董卿:一个好记者,也是一个好主持人所必备的,除了我们所说的速度、态度和温度之外,还有一个角度。 撒贝宁:热爱之所以有力量,就在于你就坚守它就好,永远不要去想它会有什么结果。 刘欣:在国际上,我们真的太需要像你这样能够为中国发声的主持人和记者了。 俞虹:今天的舞台让我们看到了年轻人的精彩,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朱迅:真正有光的人,是压的时间越久,深度越深,绽放的光芒才可以越灿烂。 鲁健:新的主播不断地打开眼界和胸襟去看待我们国家的发展或者世界的发展,这可能也是大赛的意义。 李洪岩:主持人大赛是托举主持人的,而真正工作过程中的主持人和播音员,他们更多的是托举事和人。 王冠:通过主持人大赛,我看到现在的年轻人,尽管生活在中国最为富强,国力最为富足的社会,但是他们有着我们千百年来不变的使命,担当,情怀和追求。 第二期评委金句 康辉:我希望这些被我们关注到的,可能平常大家会忽略掉的那些人,他们能够由于我们的关注,让他们的生活发生一点一点的进步和发展,我想这就是我们内心觉得最有满足感的一点。 董卿:这是一种真正的逆生长,是出于一种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才能让自己这么多年如一日地保持一种相对纯粹的状态去面对你的这些特殊受众。 撒贝宁:主持人大赛就好像是一部时光机器,不管这个时光机器最终会把我们引向哪里,我想它的出发点一定都是梦想、热爱和坚持。 李洪岩:通过语言这种方式传递信息,从更大的理想的角度来说,是做文化的传承和文明的互鉴 康辉:如果我们平时关注新闻的时候,能够把方方面面都吸纳到自己这来,可能再碰到这样的新闻表达就能够提供更好的故事。 鲁健:表达一段话,最重要的就是传达信息,传递情感,或者说传播道理,传播理性。 撒贝宁:真正的力量是来自于信息的传递,是来自于这个时代所有这些传播所能汇集起来的公众的信任和力感染。 王璐:主持人有了对象感以后,要真诚地去尽自己最好的努力把这个故事感染到受众,这点不管在哪一支话筒、哪一台摄像机面前都是共通的。 第三期评委金句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综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 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宋初王禹偁所属的诗派是() A.“白体”诗派 B.“昆体”诗派 C.“晚唐体”诗派 D.江西诗派答案:A 2.杨万里诗歌创作中最为出色的诗体是() A.乐府 B.古风 C.律诗 D.绝句答案:D 3.姜夔词以表现文人士大夫意趣为主,他所创立的词派 是() A.大晟词派 B.豪放词派 C.清雅词派 D.婉约词派答案:C 4.吴文英词的艺术特点是() A.“清空”、“骚雅” B.“如七宝楼台” C.自然飘逸 D.清新明快答案:B 5.宋代江湖派诗人的创作倾向是() A.崇尚昆体 B.崇尚白体 C.“资书以为诗” D.“捐书以为诗”答案:D 6.严羽诗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 A.“别是一家”说 B.“文道一体”说 C.“活法”说 D.“兴趣”说答案:D 7.现存辽诗中,寺公大师的作品《醉义歌》被耶律楚材 称为() A.“长歌” B.“慢调” C.“精品” D.“绝唱”答案:D 8.白朴的著名杂剧《梧桐雨》直接取材于() A.《长恨歌》 B.《琵琶行》 C.《莺莺传》 D.《李娃传》答案:A 9.元代作家尚仲贤的著名杂剧是() A.《赵氏孤儿》 B.《柳毅传书》 C.《李逵负荆》 D.《秋胡戏妻》答案:B 10.关汉卿《窦娥冤》的题材类型属于() A.历史剧 B.爱情喜剧 C.公案剧 D.神仙道化剧答案:C 11.元代诗人范梈写得较好的一些作品是() A.长篇歌行 B.七言绝句 C.七言律诗 D.五言律诗答案:B 12.高启诗歌兼师汉魏以来各家诗人之长,其诗风尤近于() A.陶渊明 B.李白 C.杜甫 D.苏轼答案:B 13.明代公安派文学主张的核心是() A.性灵说 B.童心说 C.情真说 D.神韵说答案:A 14.王磐的散曲《朝天子·\u21647X喇叭》讽刺的是() A.封建皇帝 B.朝廷宦官 C.地方官僚 D.社会寄生分子答案:B 15.鲁迅对《金瓶梅》的一句评语是() A.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几乎

中国广播电视史

中国广播电视史 一、中国广播电视史大致概况 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近代中国早期的报刊由外国人办一样,最早的广播电台也是外国人创办的。 中国在1905年由袁世凯(清)在天津开办了无线电训练班,同时购买了无线电收发报机,分别安装在北京,天津,保定及北洋水师的军舰上。1906年建电政司,规划中国的无线电,电报,电话,邮政等事业。1915年4月袁世凯(中华民国)颁布《电信条例》,也是中国第一部无线电电信条例,条例中明确规定外国人不许在中国境内私设无线电台;无线电器材属于军事用品,未经许可,不得进口。 从1923年至1929年,在中国上海出现了3座广播电台,但这三座电台都是由外商建立起来的。随着外国人在中国办电台,把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传入中国,使中国发展广播事业走出了第一步。这批电台除了经商需要外,另一个目的就是进行西方思想文化渗透和帝国主义对华侵略宣传。直到1926年10月1日,中国自办的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创办人是无线电专家刘瀚。随后,又出现了天津广播无线电台(1927年5月1日)和北京广播无线电台(1927年10月1日),1928年1月1日奉政府成立了沈阳广播电台。这是中国最早的四家无线电广播电台,当时的交通总长叶恭绰(中国早期的文学家,翻译家)强烈反对一些人提出的比照日本叫“放送”,同时与许多

文人商讨,对比“Broadcasting”应该称为【广播】——这也是广播一词的历史典故。随后在北洋政府时期有10多座电台,但规模都很小,还没有中央规模的电台,待到国民党统治时期电台才慢慢地多了起来可最多不过20多座。 在抗日战争期间,广播电台成为侵略与反侵略、压迫与反压迫的斗争工具。1939年在重庆成立了中国政府第一个短波国际电台,宣传抗日,鼓舞全国人民的斗志,1940年1月正式更名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1940年春,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以周恩来同志为主任,成立了广播委员会,领导广播电台的筹建工作。中共的电台是从新华社的无线电通信报务活动中发展起来的,长期以来叫〖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6月5日新华广播电台脱离新华社,成立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12月5日更名为中央广播事业局,〖北平新华广播电台〗也改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从1956年到1973年5月1日正式开播中间更是几经波折。1978年5月1日中央台对外广播正式更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广播电台〗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五大召开以后,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在节目管理和运营机制上都有了可喜的变化。到1996年底,全国拥有收音机、收录机5亿多台,有线广播喇叭8 100多万只,全国广播电台已达1 204台(不含系列台),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746座,全国实现多套广播节目上卫星,全国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84.2%。随着广播发射功率的扩大,广播专用微波电路的延伸,广播转播台站和地方台站遍布全国,中国广播事业又有了进一步的发

《懒寻旧梦录》阅读笔记 -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懒寻旧梦录》阅读笔记 ——以解放后部分为中心 (发言提纲) 张硕果 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 一、解放后党的文艺方向 1949年7月召开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确立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知识分子和工农兵相结合”的文艺方向。 周扬在报告《新的人民的文艺》中不容置喙地说:“毛主席的《文艺座谈会讲话》规定了新中国的文艺的方向,解放区文艺工作者自觉地坚决地实践了这个方向,并以自己的全部经验证明了这个方向的完全正确,深信除此之外再没有第二个方向了,如果有,那就是错误的方向。”1 这一方向也被写进了大会决议: 从“五四”以来,中国新文艺运动已历时三十年了,在人民革命斗争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1942年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中国的文艺工作者,尤其是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开始和广大的人民群众相结合。这些年的经验证明了毛主席文艺方针的卓越的预见与正确。文艺工作者和劳动人民结合的结果,使中国的文学艺术的面貌焕然一新。我们感谢毛主席对文艺的关心与领导。今后我们要继续贯彻这个方针,更进一步地与广大人民、与工农兵相结合。2 从上述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文代会不仅要确立新的文艺方向,同时也 1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新华书店,1950年,第70页。 2《大会宣言》,《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新华书店,1950年,第148-149页。

要确立解放区文艺和解放区文艺工作者的优势地位(相对于“五四”新文艺和文艺工作者,以及国统区文艺和文艺工作者)。 二、文艺界的力量对比 总体上讲,新文艺弱于旧文艺、在新文艺内部,解放区文艺弱于国统区文艺。 对此,中共的领导层是有清醒认识的。据夏衍回忆,1949年5月13日晚,在他赴上海参加接管工作之前,周恩来曾会见文艺界著名人士,并多次强调旧文艺工作者在数量上和影响力上的优势。 如:“可以肯定地讲,旧文艺工作者(一般所说的旧艺人)在数量上比新文艺工作者多,在和群众联系这一点上,也比新文艺工作者更宽广、更密切。” 394(夏衍,《懒寻旧梦录》,三联书店,2000年,下同) “他问杏邨和我,梅兰芳、周信芳、袁雪芬……是不是都在上海,你们到了上海之后,一定要一一登门拜访,千万不要随意叫他们到机关来谈话,他们在群众中的影响,要比你们新文艺工作者大得多……”396 三、团结、尊重旧文艺工作者、国统区文艺工作者 因为旧文艺工作者、国统区文艺工作者人数多,影响大,这就产生了团结、尊重这些文艺工作者的问题。 (一)据夏衍回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指示 周恩来:这次文代会是会师大会,团结大会,团结的面要宽,越宽越好,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不单解放区文艺工作者和大后方文艺工作者要团结,对于过去不问政治的人要团结,甚至反对过我们的人也要团结,只要他们现在不反共,不反苏,都要团结他们,不要歧视他们,更不要敌视他们,假如简又文、王平陵还不走,也要争取他们,团结的总方针是凡是愿意留下来的,爱国的,愿意为新中国工作的人,都要团结,都要争取,这是一个“闻道有先后”的问题。394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生阅读书目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生閱讀書目一先秦兩漢書目 十三經註疏阮元中華書局1957年用四部備要本重印全四十冊 中華書局1982年用原世界書局縮印本影印全二冊 四書章句集註四部備要本 論語譯註楊伯峻中華書局1981年脩訂重印論語新解錢穆 孟子譯註楊伯峻中華書局 孟子正義焦循 墨子閒詁孫詒讓中華書局1954年重印 老子本義魏源中華書局1955年重印 老子校詁馬敍倫中華書局1974年版 重訂老子正詁高亨中華書局1959年版 老子校釋朱謙之龍門書局1958年版 中華書局1963年新一版 老子新譯任繼愈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莊子解王夫之中華書局1981年重印 莊子集釋郭慶藩中華書局1978年重印 列子集釋楊伯峻龍門聯合書局1958年版 中華書局1979年版 管子集校郭沫若、聞一多、許維遹科學出版社1956年版 荀子集解王先謙 韓非子集釋陳奇猷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58年版 韓非子集釋補陳奇猷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1年版 呂氏春秋集釋許維遹古籍刊行社 春秋左傳集解杜預註孔穎達疏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春秋左傳註楊伯峻中華書局1981年版 左傳譯文沈玉成中華書局1981年版 春秋左氏傳舊註疏證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科學出版社1958年版 國語韋昭註二十一卷顧廣圻四部叢刊影印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新校點本 戰國策高誘註三十三卷(宋)姚宏校正續註士禮居仿宋刻本武昌局繙刻本顧廣圻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新校點本 詩三家義集疏王先謙 毛詩正義孔穎達見十三經註疏 詩集傳朱熹上海古籍1980年版 詩經通論姚際恆中華書局1958年版 詩義會通吳闓生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59年版 詩選與校箋聞一多收入《聞一多全集》選刊之四 詩經選余冠英人民文學出版社1956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