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克林霉素生产过程中水解工艺的改进

盐酸克林霉素生产过程中水解工艺的改进
盐酸克林霉素生产过程中水解工艺的改进

盐酸克林霉素合成工艺说明书

克林霉素的合成 工艺设计 设计题目:克林霉素的合成工艺设计(十二) 组员:徐文涛王严磊吕功勋彭峰彭颖张盟专业班级:制药10-2班 指导老师:姚日升、王淮老师

设计时间:2012.02.23-2012.03.08 克林霉素合成工艺说明书 0前言 0.1克林霉素简介 抗生素类药物。为林可霉素的衍生物,自1970年在我国上市。其用途主要用来对抗引起的各种感染性疾病。在应用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注射局部刺激和肝功能异常,最严重的是伪膜性肠炎(PMC)。 其结构式为 通用名称:克林霉素 英文名称:Clindamycin 英文别名:Chlorodeoxylincomycin Hydrochloride、Cleocin、Clindamycin Hydrochloride 汉语拼音:Kelinmeisu Linsuanzhi Zhusheye 中文别名:林大霉素、氯洁霉素、氯林可霉素、氯林肯霉素、氯林霉素、盐酸克林霉素、盐酸氯洁霉素 CAS NO. 18323-44-9 EINECS 242-209-1 分子式 C18H33CLN2O5S 分子量 424.98

适应症1.本品适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下列各种感染性疾病:(1)扁桃体炎、 克林霉素氯化钠注射液 化脓性中耳炎、鼻窦炎等。(2)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等。(3)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疖、痈、脓肿、蜂窝组织炎、创伤和手术后感染等。(4)泌尿系统感染:急性尿道炎、急性肾盂肾炎、前列腺炎等。(5)其它:骨髓炎、败血症、腹膜炎和口腔感染等。2.本品适用于厌氧菌引起的各种感染性疾病:(1)脓胸、肺脓肿、厌氧菌引起的肺部感染。(2)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败血症。(3)腹内感染:腹膜炎、腹腔内脓肿。(4)女性盆腔及生殖器感染:子宫内膜炎、非淋球菌性输卵管及卵巢脓肿、盆腔蜂窝组织炎及妇科手术后感染等. 1 工艺概述 任务书中给定的合成路线是以林可霉素为起始原料,先后经过Vilsmeier 试剂合成和氯化/醇合成盐两步反应将林可霉素制成克林霉素,其反应方程式为: Vilsmeier 试剂合成 DMF+Cl 3C O C O O CCl 3 N + C Cl H +Cl 3C O C O O C OH Cl Cl 氯化/醇合成盐 N=C Cl H + + DMF 1,2-dichlorethane/BHT Et 首先DMF 和三光气反应合成Vilsmeier 试剂,然后将得到的Vilsmeier 试剂与林可霉素、1,2—二氯乙烷反应生成克林霉素,产率为90%。 2 工艺设计 其工艺流程框图如下:

盐酸脱析工序安全操作法

盐酸脱析工序安全操作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盐酸脱析工序的生产目的、工艺流程、安全操作法、三废处理等内容。 1.2本标准适用于盐酸脱析工序操作人员及有关的技术管理人员。 2 产品概述: 2.1产品名称:HCl气。 2.1.1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质 氯化氢气体在标准状况下重度为1.63kg/m3,液态氯化氢在-111℃时比重为1.158,31%的盐酸在20℃时比重为1.1543。当浓度大于20%浓盐酸露置在空气中会逸出氯化氢,与湿空气结合形成酸雾。 氯化氢在水中的溶解度见下表: 氯化氢在水中的溶解度(体积比)随温度变化关系表 氯化氢为酸性气体,其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其溶解于水后形成的盐酸的性质。 (1)与金属的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并放出氢气。 盐酸是一种强酸,能同元素周期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发生反应,金属活动周期表如下: K Ca Na Mg Al MnZnCrFeNiPb(H)CuHgAgPtAu如Zn+2HCl==ZnCl2+H2↑ (2)同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和水。 CaO+2HCl==CaCl2+H2O

(3)同某些金属的过氧化物反应,生成氯化物及游离氯。 MnO2+4HCl==MnCl4+H2O MnCl4== MnCl2+Cl2↑ (4)以三份盐酸与一份硝酸配成的混合物,俗称王水,腐蚀性极强,几乎能溶解所有的金属。 2.1.3氯化氢的毒性及抢救 氯化氢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人一旦吸入氯化氢气体,轻则引起气喘、胸闷、咳嗽,重则会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发生氯化氢泄漏,有关人员应立即戴上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进行处理,首先切断泄漏点,然后打开排气扇,将有毒气体排出室外,同时打开水管,用水冲洗将酸雾吸收稀释,降低挥发度。将中毒者抬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皮肤沾染者尽快用水冲洗,重者送医务室治疗或送医院采取进一步治疗措施。 2.1.4氯化氢在脱析工序空气中的最高允许浓度为15mg/m3。 2.2产品用途 氯化氢主要用于生产盐酸和供VCM合成使用,本工序生产的氯化氢主要用于VCM合成。 3 生产用原材料规格及质量指标 盐酸脱析所用原材料盐酸来自氯化氢合成工序生产的工业盐酸。其质量标准执行国标GB320-2006,工业用合成盐酸外观: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 工业用合成盐酸标准(GB320-2006) 盐酸脱析后供VCM合成使用的氯化氢气体应达到以下标准:

有机合成题的一般解题方法范文

专题有机合成题的一般解题方法 【复习目标】熟悉有机合成中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相互衍生关系,官能团的引入和消去,碳链的增减,官能团的保护等),掌握有机合成的思路方法。 【机化学基础(选修5,人教版)P64-65:以有机反应为基础的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反应,生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有机合成的任务包括目标化合物分子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转化,其过程就象建筑师建造一座大厦,从基础开始一层一层地向上构建。利用简单的试剂作为基础原料,通过有机反应连上一个官能团或一段碳链,得到一个中间体;在此基础上利用中间体上的官能团,加上辅助原料,进行第二步反应,合成出第二个中间体……经过多步反应,按照目标化合物的要求,合成具有一定碳原子数目、一定结构的目标化合物。 逆合成分析法是在设计复杂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时常用的方法,它是将目标化合物倒退一步寻找上一步反应的中间体,该中间体同辅助原料反应可以得到目标化合物。而这个中间体的合成与目标化合物的合成一样,是从更上一步的中间体得来的。依次倒推,最后确定最适宜的基础原料和最终的合成路线。所确定的合成路线的各步反应其反应条件必须比较温和,并具有较高的产率,所使用的基础原料和辅助原料应该是低毒性、低污染、易得和廉价的。】 (一)有机物合成的基础知识 1.有机合成中官能团的引入和消去 (1)在分子中引入官能团的方法 ①引入卤原子 a.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 b.取代反应 ②引入羟基 a.加成反应(烯加水、醛酮加氢) b.水解反应酯的水解 ③引入双键 a.加成反应(炔烃的加氢) b.消去反应(卤代烃、醇的消去) ④引入醛基或酮基:由醇羟基通过氧化反应可得到醛基或酮基。 (2)从分子中消除官能团的方法 ①经加成反应消除不饱和键 ②经取代、消去、酯化、氧化等反应消去-OH ③经加成或氧化反应消除-CHO ④经水解反应消去酯基。 ⑤经过水解、消去反应消去-X 2.有机合成中碳链的增减 (1)增长碳链的方法:①不饱和化合物间的加成、聚合(如乙烯→聚乙烯)、不饱和烃与HCN的加成后水解等。②酯化反应(如乙酸与乙醇转化为乙酸乙酯等)。③有机合成题中碳链的增长,也有可能以信息给出,此类问题中应高度重视反应物与产物中的碳原子数的比较及连接位置关系等。 (2)缩短碳链的方法,其方法主要有:①烃的裂化裂解(石油的裂化、裂解)。②某些烃的氧化(如苯的同系物、烯烃等)。③羧酸的脱羧反应。④酯的水解反应 3. 有机合成中官能团的保护 在有机合成中,某些不希望起反应的官能团,在反应试剂或反应条件的影响下产生副反应,这样就不能达到预计的合成目标,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保护某些官能团,待完成反应后再除去保护基,使其复原。(备考指南P125-6) 例如为防止一OH被氧化可先将其酯化,为保护C=C不受氧化可先将其与HBr加成或与水加成,在含有C=C和-CHO的化合物中欲用溴水检验C=C,应先将-CHO用弱氧化剂(银氨溶液、新制Cu(OH)2氧化)等。 (二)有机物合成的途径 (1)一元合成路线:RCH=CH2→一卤代烃→一元醇→一元醛→一元羧酸→酯 (2)二元合成路线:RCH=CH2→二卤代烃→二元醇→二元醛→二元羧酸→酯(链酯、环酯、 —CH3—CH2Cl —CH2OH —COOH

第三章物料衡算

第三章物料衡算 第一节概述 一、物料衡算的作用和任务 物料衡算是医药工艺设计的基础,根据所需要设计项目的年产量,通过对全过程或者单元操作的物料衡算计算,可以得到的单耗(生产1Kg产品所需要消耗的原料的Kg数)、副产品量以及输出过程中物料损耗量以及“三废”生成量等,使设计由定性转向定量。 在制药过程中经常遇到有关物料的各种数量和质量指标,如“量”(产量、流量、消耗量、排出量、投料量、损失量、循环量等);“度”(纯度、浓度、分离度等),“比”(配料比、循环比、固液比、气液比、回流比等);“率”(转化率、单程收率、产率、回收率、利用率等)等。这些量都与物料衡算有关,都影响到实际上的物料平衡。 因此,物料衡算是制药生产(及设计)的基本依据,是衡量制药生产(以及任何生产)经济效果的基础,对改进生产和指导设计具有重大意义。 二、物料衡算的类型 在医药生产中,我们按照物质的变化过程来分,可以将物料衡算分为两类: 一类是物理过程的物料衡算,即在生产系统中,物料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它所发生的只是相态和浓度的变化,这类物理过程在医药工业中主要体现在混合过程和分离过程。如流体输送、吸附、结晶、过滤、干燥、粉碎、蒸馏、萃取等单元操作。 图3-1盐酸林可霉素结晶过程物料衡算 另一类是化学过程的物料衡算,即由于化学反应,原子与分子之间形成新的化学键,从而形成完全不同的新物质的过程。在进行计算时候,经常用到组分平衡和化学元素平衡,特别是当化学反应计量系数未知或很复杂以及只有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化学分析数据时,用元素平衡最方便,有时甚至只能用该方法才能解决(如非那西丁酰化反应见图3-2)。同时,在化学反应中,还涉及化学反应速率、转化率、产物收率等因素。

水解聚马来酸酐

水解聚马来酸酐 HPMA 别名:聚马来酸、聚顺丁烯二酸 CAS No. 26099-09-02 分子式:C7H11O9P 分子量:270.13 HPMA是一种低分子量聚电解质,一般相对分子量为400~800,无毒,易溶于水,化学稳定性及热稳定性高,分解温度在330℃以上。该产品还可用于水泥外加剂,盐碱土壤改良剂。 一、产品性能: HPMA是一种低分子量聚电解质,一般相对分子量为400~800,无毒,易溶于水,化学稳定性及热稳定性高,分解温度在330℃以上。在高温(<350℃)和高pH下有明显的溶限效应。HPMA适用于碱性水质或同其它药物复配使用。HPMA在300℃以下对碳酸盐仍有良好的阻垢分散效果,阻垢时间可达100h。由于HPMA阻垢性能和耐高温性能优异,因此在海水淡化的闪蒸装置中和低压锅炉、蒸汽机车、原油脱水、输水输油管线及工业循环冷却水中得到广泛使用。另外HPMA有一定的缓蚀作用,与锌盐复配效果更好。HPMA还可用于水泥外加剂。 二、质量指标: 三、应用范围使用方法: HPMA通常以1~15ppm与有机膦酸盐复合,用于循环冷却水,油田注水,原油脱水,低压锅炉的炉内处理,水解聚马来酸酐具有良好的抑制水垢生成和剥离老垢的作用,阻垢率可达98%。水解聚马来酸酐与1~2ppm锌盐复配时,能有效地防止碳钢的腐蚀。水解聚马来酸酐还可作为纺织品的漂洗剂,可降低纺织品的灰分,水解聚马来酸酐(HPMA)通常与有机膦酸盐复合使用,投加量为2~5ppm。。

四、安全与防护: HPMA为酸性,操作时注意劳动保护,应避免与皮肤、眼睛等接触,接触后用大量清水冲洗。 五、包装与储存: HPMA为塑料桶包装:200Kg或25Kg塑料桶;贮存期为十个月。

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

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 英文名称:Lincomycin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汉语拼音:Yansuan Linkemeisu Zhusheye 【成份】盐酸林可霉素。化学名称:6-(1-甲基-反-4-丙基-L-2-吡咯烷甲酰氨基)-1-硫代-6,8-二脱氧-D-赤式- -D-半乳辛吡喃糖苷盐酸盐一水合物。 【适应症】: 用于猪、牛等母畜产前、产后细菌性疾病和支原体感染,如子宫内膜炎、阴道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乳腺炎、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临床具体 表现如下: 1、产后败血病(产褥热):体温急速升高,达40—41.5℃,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两耳、四肢发凉,行动迟缓或卧地不起,从阴道流恶臭的褐色液体,常发下痢。 2、母畜产后恶露不净、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乳房炎(缺乳)、阴道炎、体质虚弱、长期不发情或屡配不孕等产科疾病,以及受邪风导致的感冒、发热症。 3、通过母猪注射用药过奶或仔猪直接用药防治:仔猪黄白痢,水肿病、断奶仔猪肠道综合症及风寒感冒。 4、传染性胸膜炎、败血性链球菌病、重症恶性呼吸道感染。 5、特别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庆大霉素、泰乐菌素、泰妙菌素、磺胺药、氟苯尼考已经耐药的菌株使用本品依然有显著疗效。 【用法用量】: 肌内或静脉注射:一次量,每1kg体重0.15ml,一日一次,重症头天使用2次,连用2—3日,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稀释后缓慢注射。子宫灌注:用本品10ml溶于50—100ml生理盐水中灌注, 一日1一次,连用3日。 【通用名】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 【主要成份】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沙星、牛磺酸、蜂胶内脂、胃蛋白肽等。 【适应症】用于猪、牛、母畜产前、产后细菌性疾病和支原体感染,如子宫内膜炎,阴道炎、 支原体肺炎、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乳腺炎、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 沙门氏菌病等;对已经耐药的菌株依然有显著疗效。临床表现: 1.产后败血症(产褥热):体温急速升高,达40~41.5℃,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 绝,两耳、四肢发凉,行动迟缓或卧地不起,从阴道流恶臭的褐色液体,常发下 痢。 2.母畜产后恶露不净、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乳房炎(缺乳)、阴道炎、体质

化学镀工艺流程详解

化学镀工艺流程 化学镀是一种在无电流通过的情况下,金属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还原剂的作用下通过可控制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具有催化表面(催化剂一般为钯、银等贵金属离子)的镀件上还原成金属,从而在镀件表面上获得金属沉积层的过程,也称自催化镀或无电镀。化学镀最突出的优点是无论镀件多么复杂,只要溶液能深入的地方即可获得厚度均匀的镀层,且很容易控制镀层厚度。与电镀相比,化学镀具有镀层厚度均匀、针孔少、不需直流电源设备、能在非导体上沉积和具有某些特殊性能等特点;但化学镀镀层质量不很好,厚度上不去,且可镀的品种不多,故主要用于不适于电镀的特殊场合。 近年来, 化学镀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各种非金属纤维、微球、微粉等粉体材料上施镀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用化学镀方法可以在非金属纤维、微球、微粉镀件表面获得完整的非常薄而均匀的金属或合金层,而且镀层厚度可根据需要确定。这种金属化了的非金属纤维、微球、微粉镀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作为填料混入塑料时能获得较好的防静电性能及电磁屏蔽性能,有可能部分取代金属粉用于电磁波吸收或电磁屏蔽材料。美国国际斯坦福研究所采用在高聚物基体上化学镀铜来研制红外吸收材料。毛倩瑾等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对空心微珠进行表面金属化改性研究,发现改性后的空心微珠具有较好的吸波性能,可用于微波吸收材料、轻质磁性材料等领域。 化学镀所需仪器:电热恒温水浴锅;8522型恒温磁力搅拌器控温搅拌;增力电动搅拌机。化学镀工艺流程:机械粗化→化学除油→水洗→化学粗化→水洗→敏化→水洗→活化→水洗→解胶→水洗→化学镀→水洗→干燥→镀层后处理。 1化学镀预处理 需进行化学镀的镀件一般不溶于水或者难溶于水。化学镀工艺的关键在于预处理,预处理的目的是使镀件表面生成具有显著催化活性效果的金属粒子,这样才能最终在基体表面沉积金属镀层。由于镀件微观表面凸凹不平,必须进行严格的镀前预处理,否则易造成镀层不均匀、密着性差,甚至难于施镀的后果。 1.1化学除油 镀件材料在存放、运输过程中难免沾有油污,为保证预处理效果,必须首先进行除油处理,去除其表面污物,增加基体表面的亲水性,以确保基体表面能均匀的进行金属表面活化。化学除油试剂分有机除油剂和碱性除油剂两种;有机除油剂为丙酮(或乙醇)等有机溶剂,一般用于无机基体如鳞片状石墨、膨胀石墨、碳纤维等除油;碱性除油剂的配方为:NaOH:80g/l,Na2CO3(无水):15g/l,Na3PO4:30g/l,洗洁精:5ml/l,用于有机基体如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除油;无论使用哪种除油试剂,作用时都需要进行充分搅拌。 1.2 化学粗化 化学粗化的目的是利用强氧化性试剂的氧化侵蚀作用改变基体表面微观形状,使基体表面形成微孔或刻蚀沟槽,并除去表面其它杂质,提高基体表面的亲水性和形成适当的粗糙度,以增强基体和镀层金属的结合力,以保证镀层有良好的附着力。粗化是影响镀层附着力大小的很关键的工序,若粗化效果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后序的活化和化学镀效果。化学粗化试剂的配方为:CrO3:40g/l,浓H2SO4:35g/l,浓H3PO4(85%):5g/l。化学粗化的本质是对基体表面的轻度腐蚀作用;因此,有机基体采用此处理过程,无机基体因不能被粗化液腐蚀而不需此处理。 1.3 敏化 敏化处理是使粗化后的有机基体(或除油后的无机基体)表面吸附一层具有还原性的二价锡离子Sn2+ ,以便在随后的活化处理时,将银或钯离子由金属离子还原为具有催化性能

螯合剂种类总结及其在不同pH下的对金属离子的螯合能力比较

螯合剂的种类及其在不同pH值条件下螯合剂的螯合常数 一、螯合剂与螯合物 具有可供配位孤电子对的分子、原子或离子的化合物能够与具有空轨道的金属离子形成 配位键,该化合物称为络合物,如能与配位金属离子形成环状结构的化合物称为螯合剂,形成的络合物称为螯合物。螯合剂中至少含有一对孤电子对,而金属离子必须有空的价电子轨 道,孤电子对填充入金属离子空轨道,电子对属2个原子共享,形成配位键,中心金属离子 空轨道杂化。不同的提供孤电子对的配位体分别与不同金属离子形成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面体的螯合物。 1.类型 1.1无机类螯合剂 聚磷酸盐螯合剂: 主要是三聚磷酸钠(STPP)、六偏磷酸钠、焦磷酸钠为主,含磷酸基空间配位基团。 特点:高温下会发生水解而分解,使螯合能力减弱或丧失。而且其螯合能力受pH值影响较大,一般只适合在碱性条件下作螯合剂。 1.2有机类螯合剂 形态分析表明螯合剂提取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可交换态或酸溶态、还原态和氧化态。 1.21羧酸型 (1)氨基羧酸类:含羧基和胺(氨基)配位基团, 如乙二胺四乙酸(EDTA),氨基三乙酸(又称次氮基三乙酸NTA),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DTPA )及其盐等。如:EDTA的4个酸和2个胺(一NRR )的部分都可作为配体的齿,两个氮原子和四个氧原子可提供形成配位键的电子对。 特点:络合能力强,络合稳定常数大,耐碱性好,但分散力弱且不易被生物降解。 (2)羟基羧酸类含羟基、羧基配位基团 这类羧酸主要是柠檬酸(CA)、酒石酸(TA)和葡萄糖酸(GA)。 特点:可生物降解,在酸性条件下羟基与羧基不会离解为氧负离子,因而络合能力很弱,不适宜在酸性介质中应用。

HS1108·0-00盐酸大观霉素、盐酸林可霉素可溶性粉工艺规程

1 主题内容 本工艺规程规定了盐酸大观霉素、盐酸林可霉素可溶性粉生产全过程的工艺技术、质量、物耗、安全、工艺卫生等内容,经验证合格,符合GMP规范要求。本工艺规程具有技术法规作用。 2 适用范围 本工艺规程适用于盐酸大观霉素、盐酸林可霉素可溶性粉生产全过程,是各部门共同遵循的技术准则。 3 引用标准: 《中国兽药典》2005年版一部 4 职责 生产车间工艺员:负责本工艺规程的编写。 生产部、质量部经理:负责本工艺规程的审核。 总经理:负责对本工艺规程批准。 各级生产质量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执行本工艺规程。 QA、生产质量管理人员:负责对本工艺规程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5 正文 5.1 产品名称及剂型: 法定名称:盐酸大观霉素、盐酸林可霉素可溶性粉 汉语拼音名:Yansuan Daguangmeisu Yansuan Linkemeisu Kerongxingfen 英文名:Spectinomycin Hydrochloride and Lincomycin Hydrochloride Soluble Powder 剂型:本品为可溶性粉剂 5.2 产品概述: 5.2.1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5.2.2 主要成分:盐酸大观霉素、盐酸林可霉素。 5.2.3 类别:抗原虫药。 5.2.4 规格:100g:大观霉素40g与林可霉素20g 5.2.5 包装规格:100g/袋×10袋/桶×6桶/件

5.2.6 贮藏:密闭,在干燥处保存。 5.4 处方及处方依据: 5.4.1 5.4.2 处方依据: 《中国药兽典》2005年版一部。 5.5 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图见附图1 5.6 工艺条件及生产过程: 5.6.1 生产前准备: 各岗位生产前先检查清洁、清场情况,有清场合格证,生产所用设备、容器有清洁状态标志,有该品种的批生产指令及相应配套文件,生产所需物料准备齐全。然后检查水、电是否正常,空转设备看设备运行是否正常。配料岗位使用的计量器具与称量范围相适应,并在检定有效期内。5.6.2领料: 按要求领料,领入生产车间的原辅料、包材有合格检验报告书。领料人仔细核对其品名、批号、数量与领料单相符,质量符合要求,印刷性标示材料、使用说明书除了以上检查外,还须检查文字内容、色泽、大小尺寸与标准实样一致。操作人员在领料时,也须按上述要求仔细核对后方可领料。并履行相关交接手续。 5.6.3干燥(水分超标时进行)。 5.6.3.1 干燥前检查: 干燥岗位操作人员按规定程序进入干燥室后,检查干燥室是否有清场合格证,烘箱是否清洁并能正常运行;然后从物料暂存间领取待干燥的物料。 5.6.3.2检查完毕并符合要求后,将需要干燥的物料均匀摊布于烘盘上,每烘盘以1.5~2cm为宜,不宜过厚以免造成干燥困难或干燥不透。 5.6.3.3 物料摊布好以后将烘盘送入烘箱,自上而下排列,全部送入烘箱后关闭烘箱门,设定温度、时间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65℃。干燥时间随原辅料湿度不同而变。 5.6.3.4 烘干后待温度降至室温后开始收料,将物料装入干净、干燥的盛装容器中,并贴上盛装单,标明品名、数量、批号等相关信息,计算物料平衡。完毕后转入下道工序。 5.6.3.4.5清场: 按《清洁、清场管理程序》对设备、操作间和器具进行清洁,清场完毕后由QA检查员检查并及时填写清场记录,检查合格后QA检查员发清场合格证正副本,正本贴于本批,副本贴于下一批。 5.6.4 筛粉 5.6.4.1 操作前检查:

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说明书(word版)

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 英文名:Lincomycin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汉语拼音:Yansuan Linkemeisu Zhesheye 【成份】 本品的主要成分为盐酸林可霉素。 化学名称:6-(1-甲基-反-4-丙基-L-2-吡咯烷甲酰氨基)-1-硫代-6,8-二脱氧-D-赤式-α-D-半乳辛吡喃糖苷盐酸盐—水合物。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18H34N2O6S·HCl·H2O 分子量:461.02 Cas No:154-21-2 辅料:苯甲醇、注射用水。 【性状】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敏感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及厌氧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女性生殖道感染和盆腔感染及腹腔感染等,后两种病种可根据情况单用本品或与其他抗菌药联合应用。此外有应用青霉素指征的患者,如患者对青霉素过敏或不宜用青霉素者本品可用作替代药物。 【规格】按C18H34N2O6S·HCl计算2ml:0.6g 【用法用量】 肌内注射:成人一日0.6~1.2g,小儿每日按体重10~20mg/kg,分次注射。静脉滴注:一般成人一次0.6g,每8小时或12小时1次,每0.6g溶于100~200ml输液中,滴注1~2小时。小儿每日按体重10~20mg/kg。需注意静脉滴注时每0.6g溶于不少于100ml的溶液中,滴注时间不少于1小时。婴儿小于4周者不用。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有腹绞痛、腹部压痛、严重腹泻(水样或脓血样),伴发热、异常口渴和疲乏(假膜性肠炎);腹泻、肠炎和假膜性肠炎可发生在用药初期,也可发生在停药后数周。 2.血液系统:偶可发生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低、中性粒细胞缺乏和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罕见。 3.过敏反应:可见皮疹、瘙痒等,偶见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和血清病反应等,罕有表皮脱落、大疱性皮炎、多形红斑和S-J综合征的报道。 4.偶有应用本品引起黄疸的报道。 5.快速滴注本品时可能发生低血压、心电图变化甚至心跳、呼吸停止。 6.静脉给药可引起血栓性静脉炎。 【禁忌症】 1.对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有过敏史的患者禁用。 2.本品含苯甲醇,禁止用于儿童肌肉注射。

盐酸深解析操作规程

十万吨有机硅项目 操作手册 盐酸深解析操作规程BLUEWIN-18001-01 版次REV.升版日期DATE 说明DESCRIPTION 部门:SECTION 业主OWNER : ############有限公司 编制: DESIGNED 项目 PROJECT : 十万吨有机硅项目 校核:CHECKED 批准: APPROVED 韦昌工 日期: DRAWN DATE 2018-11 编号:201801-T01-01DWG.NO.: 分发号:ISSUE NO. 版次:0REV.0版 南京蓝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NANJING LANSHENG ENVIRO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该文件所含内容未经本公司授权不得复制、泄露、或供他人使用。 THIS DOC.IS THE PROPERTY OF NANJING LANSHENG CORP.UNAUTHORIZED DISCLOSURE TO ANY THIRD PARTY OR DUPLICATION IS NOT PERMITTED B S l ue w 酸碱油回收分离 i n

盐酸深解析安全操作规程 盐酸深解析安全操作规程 1、岗位责任 2.1、严格控制工艺指标,认真填写原始记录,做到字迹清楚、整齐,数据真实。 2.2、做好本岗位所属设备、阀门、管道的维护保养工作,杜绝跑、冒、滴、漏。 2.3、当班期间禁止阅读各类书报杂志,禁止串岗、离岗、睡岗,必须离开时,须得到班长同意。2.4、做好本岗位清洁工作。 2、管辖范围 3.1、管理好本岗位所属设备、阀门、管道。 3.2、管理好电讯、照明、仪表,如有损坏及时通知车间及有关部门修理。 3.3、管理好本岗位维修工具,劳保用品及原始记录本。 3、工艺流程简述 3.1、浓盐酸(≥30%)由泵送到常规脱吸换热器(E-0506A/B)与常规脱吸塔釜液换热,然后进入常规脱吸塔(T-0502)顶部进行脱吸,通过热虹吸自然循环再沸器(E-0507)进行加热实现蒸馏。塔顶出来的是HCL气体进入常规脱吸一冷器(E-0508)、二冷器(E-0509)冷凝冷却,经除雾器(D-0503)除雾后进入氯化氢贮槽(V-0501)缓冲,然后送至合成系统。塔底釜液是类似于共沸物的稀盐酸(18.5%),经换热器、稀酸冷却器(E-0510)冷却到规定温度排出系统。 3.2、约25.2%(Wt.)的纯净盐酸与循环泵(P-0501A/B)输送来的55%氯化钙溶液混合后等量分成两部分,分别进入两台带压操作的深脱吸塔(T-0503A/B),在相同的两套系统中,进料溶液从深脱吸塔顶部进入,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流动,流动过程中通过填料和内件时发生高效传质过程。同时,溶液通过热虹吸自然循环再沸器(E-0524A/B)不断的加热,这样,气体被蒸馏分离出并向上流动。在这个操作过程中,氯化 溶液是作为共沸打破物,相对于HCl气体的分压来说抑氢气体从混合溶液中汽提并从塔顶排出。CaCl 2 制了水蒸汽的分压。每股汽提出的气体首先进入一级冷凝器(E-0527A/B),在这里大部分夹带的水被冷凝。含HCl的冷凝液被回流到汽提塔顶部,来维持一个纯净有效的的汽提过程。然后,氯化氢气体进入二级冷凝器(E-0528A/B),在这里余下的大部分水被再次冷凝。然后,“干”的氯化氢气体进入除雾器(D-0504A/B),所有夹带的水滴被收集,经过除雾器后,干氯化氢气体输送出装置,其含水量不超过 浓缩或闪100ppm。在深脱吸塔底盐酸进料溶液内的水已经被破共沸物吸收,稀氯化钙溶液被送入CaCl 2 蒸部分。它先进入闪蒸罐(V-0509)。该闪蒸罐与液位罐(V-0510)和热虹吸自然循环蒸发器(E-0525)相联。蒸发过程中,过量的水被闪蒸蒸发出去,在被废水泵(P-0502A/B)送出装置之前,先通过废水冷凝器(E-0526)和液位罐(V-0511)进行充分冷凝,然后再经过废水冷却器(E-0529)冷却到规定温度后排出装置。如果装置被污染,补充的氯化钙溶液通过泵(P-0503)由搅拌罐(V-0512A/B)输出。该搅拌罐也充当所有氯化钙溶液收集罐的作用。

工艺流程大题(一)(解析版)

工艺流程大题 1.(2019·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三月考)亚氯酸钠( NaClO2)是一种高效氧化剂和漂白剂,主要用于棉纺、纸张漂白、食品消毒、水处理等。已知: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 ℃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 3H2O,高于38 ℃时析出晶体是NaClO2,高于60℃时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种制备亚氯酸钠粗产品的工艺流程如下: (1)ClO2发生器中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发生器中鼓人空气的作用可能是__________(选填序号)。 a.将SO2氧化成SO3,增强酸性 b.稀释ClO2以防止爆炸 c.将NaClO3还原为ClO2 (2)吸收塔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吸收塔的温度不能超过20℃,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3)从“母液”中可回收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4)从吸收塔中可获得NaClO2溶液,从NaClO2溶液到粗产品(NaClO2)经过的操作步骤依次为:①减压,55℃蒸发结晶;②______;③_______;④低于60℃干燥,得到成品。 (5)为测定粗品中NaClO2的质量分数,做如下实验: 准确称取所得亚氯酸钠样品10.00 g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碘化钾晶体,再滴人适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ClO2-+ 4I-+ 4H+= 2H2O+ 2I2+ Cl-)。将所得混合液配成250mL待测溶液,取25.00 mL待测液,用2.000 mol.L-l Na2S2O3标准液滴定(I2+2S2O32-= 2I-+S4O62-),测得消耗Na2SO3溶液平均值为16.40mL。该样品中NaCl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答案】2ClO3-+SO2=2ClO2↑+SO42- b 2NaOH+2ClO2+H2O2=2NaClO2+2H2O+O2↑防止H2O2分解 Na2SO4趁热过滤38-60℃温水洗涤74.21% 【解析】 【分析】 NaClO3在酸性条件下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lO2,同时得到Na2SO4,然后与过氧化氢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NaClO2,将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可得到NaClO3,母液中主要含有Na2SO4,据此分析解答。

盐酸林可霉素胶囊(0.25g)生产工艺规程

目的:建立盐酸林可霉素胶囊的生产工艺规程。 范围:盐酸林可霉素胶囊的生产。 职责:生产管理部经理、质量管理部经理、车间主任、工艺员、班长、操作工、QA。规程: 1.品名、剂型与处方依据 1.1通用名称:盐酸林可霉素胶囊 汉语拼音: Yansuan Linkemeisu Jiaonang 英文名: Lincomycin Hydrochloride Capsules 1.2剂型:胶囊剂 1.3处方与处方依据项的说明 1.3.1处方(共制成165万粒) 盐酸林可霉素 200kg 硬脂酸镁2kg 1.3.2 处方依据项说明: 药品的生产批文: 批准时间: 质量标准编号:

2.生产工艺流程: ← ↓ → ↓ ← ← ↓ ← → ← → ↓ 一般生产区 三十万级生产区 3.生产工艺操作与工艺技术参数中关键的注意事项: 3.1操作过程与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3.1.1配料工序: ● 按SOP-MN/G-001-00原辅料处理岗位标准操作规程要求对主药进行粉碎过40筛处理, 硬脂酸镁过80目筛,放备料间备用。 ● 按SOP-MN/G-007-00总混岗位标准操作规程要求投入原辅料,置于三维混合机中按SOP- EQ/G-009-00 SYH-600型三维混合机标准操作规程总混10分钟,颗粒倒出装桶,贴上中间产品标签,称量交中间站。 ● 按SOP-QA-015-00中间产品取样标准操作规程取样进行检验,符合要求后即可进入下一 工序。 3.1.2填充工序: ● 按SOP-MN/G-008-00胶囊填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要求填充。 ● 注意环境空气的温、湿度,即室温18~26℃左右,湿度50-60%,严格执行SOP- EQ/G-014-00 NJP-1200型全自动胶囊填充机标准操作规程,出现偏差及时调整,以使其

盐酸深解吸技术方案剖析

山东天成万丰化工 盐酸深度解析 技术方案 编号: 买方:山东天成万丰化工 卖方:南通星球石墨设备有限公司日期:二0一二年十月三十日

一、装置说明 为了使装置做到水平衡,尽力少产盐酸,同时把光气系统中产生的含有机杂质的盐酸全部解析。采用深解析工艺把氯化氢全部解析出来,此工艺采取加入助剂法。此工艺技术成熟可靠,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 二、工艺说明 2.1、装置组成: 本装置组成:盐酸深度解吸系统。 2.1.1、浓盐酸深度解析系统: 是指向盐酸解析系统添加氯化钙水溶液,做为破沸剂,打破氯化氢和水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产生的共沸平衡,将氯化氢从浓盐酸中深度解析得到高纯度氯化氢气体,后经二级冷却脱水的主工艺单元;HCL解析设计能力按一期按10000t/a设计,二期10000t/a预留。 2.2装置设置方案: 2.2.1工艺方案: 2.2.1.1盐酸解吸工艺方案: 本工艺拟采用盐酸深度解析法: 原理: HCL(l)+CaCL(l)加热HCL(g)+CaCL(l)+H2O(g) 利用氯离子的同离子效应,打破氯化氢与水产生共沸的平衡.将氯化氢深度解析出来, 其具体方法为:将纯度较高的含硫酸根较低的氯化钙配制成水溶液,打入系统中,经蒸发浓缩,氯化钙

达到一定的浓度后,与盐酸一起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加入解吸塔中,将盐酸中的氯化氢基本全部解吸 出来.解吸出来的氯化氢气体,经三级冷却把氯化氢气体中的大部分水蒸汽冷凝分离出来,得到较干 燥的氯化氢气体再去氯化氢深度干燥系统.这样可以降低硫酸的消耗. 2.2.1.3工艺管道和阀门: 高温部分的管道全部采用钢衬四氟膜压管道.低温部分的管道采用钢衬PO.所有的阀门采 用钢衬四氟的球阀, 2.2.2设备方案: 2.2.2.1盐酸深度解析系统: 以盐酸和氯化氢为介质的设备均采用石墨设备 再沸器和解析塔采用优质石墨材料,浸渍树脂采用我厂特有的改性酚醛树脂.密封垫片采用进 口的聚四氟乙稀硬垫片或软弹性带.解析塔内填料采用石墨拉西环,解析塔塔体外设有碳钢加强圈, 石墨换热器采用圆块孔式换热器作加热器和冷却器。 2.2.3控制方案: 为了使工艺生产线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保证产品质量,节约能源,提高节动生产率,本工程采用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的集散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对全系统的工艺流程进行集中监控管理,分散控制。该系统由操作站、现场站、系统通讯网络组成。操作站设置于中央控制室,操作站通过键盘完成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操作,包括组启动/组停止及紧急停车的操作,用电设备的备妥、运行、帮障等状态的显示,生产过程参数的显示、设定、报警、记录和自动控制等,现场控制站完成顺序逻辑控制的起动顺序和连锁关系,开关量和模拟量的数据采集、处理、PID回路的控制等。

水解聚马来酸酐HMPA 【CAS】 26099-09-02

水解聚马来酸酐HMPA 【CAS】26099-09-02 中文:水解聚马来酸酐 【CAS】26099-09-02 别名:聚马来酸Dequest:P9000 结构式: 一、产品性能: HPMA是一种低分子量聚电解质,一般相对分子量为400~800,无毒,易溶于水,化学稳定性及热稳定性高,分解温度在330℃以上。在高温(<350℃)和高PH下有明显的溶限效应。HPMA适用于碱性水质或同其它药物复配使用。HPMA在300℃以下对碳酸盐仍有良好的阻垢分散效果,阻垢时间可达100h。由于HPMA阻垢性能和耐高温性能优异,因此在海水淡化的闪蒸装置中和低压锅炉、蒸汽机车、原油脱水、输水输油管线及工业循环冷却水中得到广泛使用。另外HPMA有一定的缓蚀作用,与锌盐复配效果更好。HPMA还可用于水泥外加剂。 二、质量指标符合GB /T 10535-1997 项目指标 外观浅黄色至棕红色透明液体 固体含量% ≥48.0 溴值mg/g ≤80.0 平均分子量≥450 pH(1%溶液) 2.0-3.0 密度(20℃)g/cm3≥ 1.18 三、使用方法: HPMA通常以1~15ppm与有机磷酸盐复合,用于循环冷却水、油田注水、原油脱水处理及低压锅炉的炉内处理,具有良好的抑制水垢生成和剥离老垢的作用,阻垢率可达98%。HPMA与锌盐复配时,能有效地防止碳钢的腐蚀。 四、安全与防护:

HPMA为酸性,应避免与皮肤、眼睛等接触,接触后应用大量水冲洗。 五、包装与储存: HPMA为塑料桶包装,每桶25kg或由用户确定。贮存期为十个月。 英文:Hydrolyzed Polymaleic Anhydride CAS: 26099-09-02 Structure: 1,Properties:HPMA is a low molecular weight polymeride, with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400-800. No toxicity, soluble in water, high chemical and thermal stability, decomposed temperature above 330o C. HPMA has obvious threshold effect under high temperature (350o C) and high pH(8.3)level, suitable to be used in alkaline water system or built with agents. It has good scale inhibition against carbonate and phosphate scales under temperature 300o C with effective time as long as 100 hours. Due to its good scale inhibition and high temperature tolerance properties, HPMA is widely used in desalination plant of flash vaporization equipment, low pressure boiler, steam locomotive, crude oil evaporation, petroleum pipeline, and industrial circulating cool water systems. In addition, HPMA has good corrosion inhibition effect when used together with zinc salt. HPMA can also used as additives for cement. 2,Specification: items index Appearance Clear to umber transparent liquid Solid content % ≥48.0 Bromine value mg/g ≤80.0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450 pH(1% solution) 2.0-3.0 Density (20o C)g/cm3≥ 1.18 3,Using method:HPMA is usually used together with organic phosphonate at dosage of 1-15ppm for circulating cool water system, oilfield fill water, crude oil dewatering and low-pressure boilers. HPMA has good scale inhibition (98%) and scale stripping properties. When used together with zinc salts, it can effectively inhibit carbon steel corrosion. 4,Safety Protection:Acidity, Avoid contact with eye and skin, once contacted, flush with water. 5,Package and Storage:Normally In 25kg net Plastic Drum, or packing as customers' required. Storage for ten month in room shady and dry place.

盐酸解析技术和设备

一、简介 在有机硅、磷酸盐、碳五等精细化工领域需要氯化氢气体作为原料参与反应。目前常用的工艺是以浓盐酸为原料通过各种工艺将盐酸中的氯化氢气体解析出来。由于技术和条件的限制,现有的工艺路线中只能将浓盐酸脱析至20% 左右。因此在需要将氯化氢气体从浓盐酸解析出来的工艺流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副产品 -- 稀盐酸,给环保处理和生产运行成本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我公司经过多年的研究,目前已完全掌握了从31%浓盐酸完成脱析至1%以下稀盐酸的工业化生产技术,并且在相应的精细化工装置中得到了应用。现有装置的实际解析效率和能耗等生产指标的各项数据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二、原理 通过浓盐酸在低压高温的解析塔内与经过再沸器加热的高温氯化氢与水蒸汽进行连续接触逆流传质、传热的过程,浓盐酸靠重力沿填料表面下降,与上升的气体接触,从而使上升气体中氯化氢含量不断增加,在塔顶得到含饱和水的氯化氢气体,经常温一级冷却与深冷二级冷却得到 99% 以上的氯化氢气体,而塔底得到恒沸酸。 恒沸酸在高压高温的解析塔内与破沸剂溶液混合,利用打破共沸点的原理,将氯化氢气体再次分离出来,破沸剂溶液经处理后循环使用。 三、工艺说明 界区外来的浓盐酸在经过双效浓酸换热器加热后进入解析塔顶部,与来自再沸器的高温氯化氢和水蒸气在塔内逆流传热、传质,在塔顶得到含饱和水的氯化氢气体,在塔底得到恒沸酸。含饱和水的氯化氢气体在经过两段由冷冻盐水作为冷媒的深冷器和捕沫器后得到纯度为99%的以上的氯化氢气体,经管道送出界区。 经一次脱析后的恒沸酸用泵打入高压塔,再加入一定量的破沸剂,在高温度、高压力下,再次脱出氯化氢。在塔顶得到含饱和水的氯化氢气体,经常温一级冷却与深冷二级冷却得到 99% 以上的氯化氢气体,经干燥后,与浓酸脱析出来的氯化氢汇合,送出界区。塔底得到含1%以下的氯化氢酸水,在加入少量碱中和后,直接排放至污水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