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345R+0Cr18Ni9复合钢板的焊接

Q345R+0Cr18Ni9复合钢板的焊接
Q345R+0Cr18Ni9复合钢板的焊接

Q345R+0Cr18Ni9复合钢板的焊接摘要通过对Q345R+0Cr18Ni9复合钢板焊接工艺评定、焊接工艺编制、焊工培训、焊接质量检验、酸洗钝化处理等环节的试验和实施,解决了

Q345R+0Cr18Ni9复合钢板焊接技术和与此相关的一些生产技术难题,完成了脱硫除油净化塔的焊接施工。

关键词:复合钢板;焊接工艺;焊接工艺评定

正文

我厂施工的松南气田10亿方天然气产能建设地面工程中的2台脱硫除油净化塔材质为Q345R+0Cr18Ni9 δ=(32+3)mm复合钢板。经试验,较好地解决了Q345R+0Cr18Ni9复合钢板焊接技术和相关的一些生产技术难题,完成了脱硫除油净化塔的焊接施工。

1 技术方案

1.1 焊接工艺评定

根据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的规定,选用Q345R+0Cr18Ni9 δ=(32+3)mm复合钢板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参照的主要标准是JB4708—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JB/T 4709-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1.1.1 焊接方法的选择

基层采用焊条电弧焊+埋弧自动焊,过渡层和覆层采用焊条电弧焊。

1.1.2 坡口形式的设计

为了保证了Q345R+0Cr18Ni9复合钢板原有的综合性能,应对基层、过渡层和覆层分别进行焊接。坡口形式如图l所示。

图1 坡口形式

1.1.3焊接工艺参数

焊接材料的选择及焊接工艺参数见表2。

在确定Q345R+0Cr18Ni9复合钢板焊接工艺参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遵循先焊基层,再焊过渡层,最后焊覆层的焊接顺序。

(2)过渡层焊接应采用小直径焊条,并采用小参数反极性进行直道焊,以降低基层对过渡层焊缝的稀释作用。

表2 焊接工艺参数

1.1.4 焊接工艺评定结果

焊接完毕,经100%X射线探伤检查,合格后进行了拉伸、弯曲、冲击。

(1)力学性能检测:力学性能检测结果见表3。

表3 力学性能检测结果

1.2 焊接施工

按焊接工艺评定确定的焊接工艺参数,选用培训合格的焊工进行焊接施工,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1.2.1 基层的焊接

用焊条E5015Φ3.2打底, 打底时一定要控制焊接线能量,打底焊道不得触及和熔化复层金属;打底完成后用焊条E5015Φ4.0填充一遍,然后用埋弧自动焊填充并盖面。

1.2.2 过渡层的焊接

过渡层即基层距复合界面2mm和复层距复合界面1mm之间部分。过渡层焊接时,在保证熔合良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基材金属的熔入量,即降低熔化比。为此,应采用较小直径的焊条或焊丝及较小的焊接线能量,多焊道焊接。

1.2.3 复层的焊接

焊接复层前,必须将过渡层焊缝表面和坡口边缘清理干净。

复层焊缝表面应尽可能与复材表面保证平整光滑。对接焊缝的余高应不大于1.5mm。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图纸、焊接工艺和相关标准施焊。

(2)筒体组对以覆层为基准,防止覆层错边量超标。要求纵缝错边量不大于1 mm,环缝

错边量不大于1.5 mm。

(3)施焊前,在坡口内及两侧各150mm范围内刷涂防飞溅涂料。

(4)定位焊缝仅允许在基层金属面上采用焊接基层金属时的电焊条施焊。

1.3 焊接检验

在基层焊接完毕之后,过渡层与覆层焊接之前,对基层进行射线探伤检查。发现超标缺陷,立即进行返修。返修完毕并经射线探伤检查合格后,将覆层侧的基层焊缝表面打磨平整,再经过100%渗透探伤检查合格后,方可焊接过渡层和覆层。过渡层和覆层焊接完毕后,再进行100%渗透探伤检查。

1.4焊后热处理

为避开奥氏体不锈钢的敏化温度区间(580—620℃),热处理温度为550±20℃,保温时间不少于1.44h。焊后热处理应在基层焊接结束之后、过渡层与覆层焊接之前进行。

1.5 酸洗- 钝化处理

按照图纸要求,采取酸洗钝化一次处理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酸洗- 钝化效果。

2 Q345R+0Cr18Ni9复合钢板焊接总结

2.1焊接难点及解决方案

(1)焊接基层时,由于板厚较大,焊接接头承受有较大的拘束应力;在焊接热循环的作用下,热影响区易产生马氏体淬硬组织,使焊接接头硬度和脆性增加,韧性和塑性显著降低。这些因素都会导致焊接裂纹的产生。

为了有效预防焊接裂纹的产生,可采取的措施有:选用低氢型焊条;焊条使用前按要求进行烘干;仔细清理坡口表面水、油、锈等杂质;选择合理的焊接工艺参数,如焊前预热、焊后缓冷、采取多层多道焊、控制层间温度等;焊后热处理,以去除氢、消除内应力和改善接头组织韧性;选择合理的施焊顺序,以减小焊接应力等。

(2)在用不锈钢焊条(A102)焊接复层时,易熔化基层,使焊缝金属成分稀释,从而降低焊缝金属的塑性及耐蚀性,熔合区的脆性明显增加。因此,焊接复层时,一定要控制焊接线能量,采用多层多道焊,以减小焊接熔深。

(3)在用奥氏体钢焊条(A302)焊接过渡层时,焊缝易产生热裂纹。同时,过渡区会发生碳的迁移过程:即碳由低铬的基层向高铬的不锈钢熔敷金属转移,困此,基层和复层的交界处形成高硬度的增碳层和低硬度的脱碳层,引起熔合区的脆化(或软化),持久

强度降低,易产生疲劳裂纹。宜采用小直径焊条,快速多道焊,必要时可采用浇冷水的方法以加速冷却,阻止脱碳层的形成,使焊接接头具有高的强度和韧性。

2.2 错边量的控制

对复合钢板错边量的控制要求比普通碳钢或低合金钢严格得多,错边量不超标,是保证其强度和耐蚀性能的一个关键因素。为此,采取以下措施:

(1)一般可先加工好封头,再根据封头的实际中径来确定筒体的展开尺寸,据文献[1]筒体展开长度应按下式计算:

L=π(Di+2Yh)

δs1(δ+δ2)-δ2δs2 + k0δs2δ22/(2R)

其中Yh =

k0δs2δ2/R + 2δs1

式中Di为封头实测内径,Yh为封头中性层离内壁的距离,δ为复合板的总厚度,δ2为复层厚度,R为中性层的曲率半径,k0为复层强化系数,对0Cr18Ni9取 k0=360;δ

s1, δs2分别为基层和复层的屈服极限。

(2)保证筒节滚圆质量,控制好圆度。

(3) 筒体组对时以覆层为基准,确保错边量不超标。

(4)封头与筒体组对,首先保证各自的圆度,再以封头周长匹配筒体周长,保证封头与筒体的组对质量。

3 结论

通过焊接工艺评定验证了既定的焊接工艺,结合文献[1,2]采取了有效的焊接措施,保证了Q345R+0Cr18Ni9复合钢板脱硫除油净化塔的焊接质量,在复合钢板焊接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林莉,复合钢板压力容器制造工艺[B].石油化工设备,2003,32(6):47.

[2]原国栋,奥氏体系复合钢板的焊接工艺.焊接,2006(5).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