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老师必备的理疗知识 中国五行 经络 很全面!心得分享

瑜伽老师必备的理疗知识 中国五行 经络 很全面!心得分享
瑜伽老师必备的理疗知识 中国五行 经络 很全面!心得分享

瑜伽老师必备的理疗知识中国五行经络很全面!心得分

五行是相邻相生,相隔相克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生为发展

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克为平衡

中医学里讲究“五行、五气、五脏、五味、五色”,他们彼此勾连,相互提携,相生相克。五行和谐与否直关身体运营,哪一项强了弱了都会出现相应的身体症状,所以,了解机体五行也是健康的必要。

属木的时令:春季

属木的器官:肝、胆、眼睛。工作过于辛苦时第一要维护的就是肝脏。因为肝是身体里集中藏血的器官,你玩命工作它就得玩命储血。五行本来是按肝→心→脾→肺→肾这个方向相生的,肝过劳虚弱,心、脾、肺、肾都进入波及范围,而且过劳积累的怒气也会伤肝。所以加班时的零食不妨准备一些酸味的,比如话梅。如果木系某个器官感觉不舒服,可以多吃一些属木的青色食物。它们对应人体的肝脏及胆,含有大量的叶绿素、维生素及纤维素,能协助器官加速排出体内的毒素。

属木的情志:怒

属木的味道:酸味

属木的食物:青色食品

推荐食物:白菜、包心菜和菠菜等各式叶菜

属火的时令:夏季。

属火的器官:心、小肠、舌

属火的情志:喜

属火的味道:苦味

属火的食物:赤色食品。心属火,这时候容易上火,心绪不宁,心跳加快,给心脏增加负担,所以夏季最重要的是养心。除了多吃养心食物之外,根据五行相克原理,肾克制心火,冬季好好补养肾气是个有远见的方法。养心最好吃些赤色食物,它们对应的是同为红色的血液及负责血液循环的心脏,气色不佳、四肢冰冷的虚寒体质人更可以多吃一些。

推荐食物:红豆、红枣、胡萝卜、红辣椒、西红柿

属土的时令:长夏。是指在夏天中干热过去,开始下雨的一段时间。

属土的器官:脾、胃、口

属土的情志:思

属土的味道:甘味

属土的食物:黄色食品。长夏多雨,是一年中最湿的时期。湿气过多会伤害脾胃,脾胃受伤影响食欲,所以盛夏季节我们总是没有胃口。这时候在饮食上就要“多甘多苦”,多吃甜的食物能补充脾气;按五行来讲,属火的心滋养属土的脾,多吃苦味强心的结果也是健脾。

土系器官出现问题,对应的是黄色食物。脾、胃在人体中扮演着养分供给者的角色,它们调理好了,气血才会旺盛。

推荐食物:橙、南瓜、玉米、黄豆、甘薯

属金的时令:秋季。秋天最应该保养的是肺,最容易出现的病痛是咳嗽,这是五行中的精神影响。秋天草木开始枯萎,很容易让人感时伤月,心情抑郁。

属金的器官:肺、大肠、鼻

属金的情志:悲。悲属金,跟肺同源,过度悲伤就会造成肺损伤。

属金的味道:辛味

属金的食物:白色食品。金系食物对应的主要是肺脏,大多是白色食物。它们性情偏平、凉,能健肺爽声,还能促进肠胃蠕动,强化新陈代谢,让肌肤充满弹性与光泽。

推荐食物:梨、白萝卜、山药、杏仁、百合、银耳

属水的时令:冬季

属水的器官:肾、膀胱、耳。外餐过多会伤肾,这可是我们最在意的器官。大厨做饭共同的特点就是油大盐大,这样更下饭更香。可是咸味属水,和肾一族,适量是有益的,过度是糟糕的,如果同时面色发黑,肾脏可能有问题。

属水的情志:恐

属水的味道:咸味

属水的食物:黑色食物。这些食物对应的是肾脏及骨骼,经常吃能帮助和肾、膀胱、骨骼关系密切的新陈代谢正常,使多余水分不至于积存在体内造成体表水肿,有强壮骨骼的作用。

推荐食物:黑豆、黑芝麻、蓝莓、香菇、黑枣、桂圆、乌梅

简单来说就是:

五行:火木土金水

五脏:心肝脾肺肾

五腑:小肠胆胃大肠膀胱

五官:舌目口鼻耳

五华:面爪唇皮毛发

五味:苦酸甜辣咸

五色:红青黄白黑

五情:喜怒忧悲恐

五液:汗泪涎涕唾

五脏与五腑

在传统文化中,肝对应的腑是胆,所以有“肝胆相照”这个词。胆气生发起来,肝气才能为之生发。

心对应的腑是小肠。在日常生活中,中午的十一点到一点是心经当令,但是心不受邪,所以小肠可能会代君受过,假如吸收这方面出问题了,会出现一些小肠病。小肠经当令时,如果人出现脸红、心慌、胸闷这些象,实际上是心和小肠的表里关系出了问题,是心脏出问题前兆的一种象。

脾对应的是胃,它和胃是一种表里夫妻的关系,脾不好胃就不好,胃不好脾也不好。

肺和大肠相表里,人要大便时,一定是靠肺气把大便排出来的。人们皮肤的一些症状也和大肠有关,有些问题中医可能不直接扎肺经,而直接取大肠经,泄大肠经的火就可以解决问题。

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的气化功能取决于肾气的盛衰,肾气充足,才能促进膀胱司开合的功能,尿液才能正常的储存与排泄。五色五味五行与饮食养生深奥之秘!!!据说扁鹊有透视眼能看到五脏六腑那他是怎么做到的了? 这与五色五味五行与饮食养生很大关系,这五色五味五行与饮食养生你不会应用,你的疾病就会现在脸上,他自然会看出你哪里不好,什么透视眼,只能说他对五色五味五行与饮食养生很有道道!!!好了不说了,下面大家看了就知道了!!!

五谷:这里指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

五果:这里指桃、李、杏、栗、枣。桃子有益气血、生津液的作用,是理想的滋补果品。

五畜:这里指牛、羊、豕、犬、鸡。牛肉能补气健身,古有‘牛肉补气,功同黄厢’之说。

五菜:这里指葵、藿、薤、葱、韭,是说蔬菜具有充养人体的作用。

不同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不同,只有做到各种食物合理搭配,纔能使人体得到各种不同的营养素。

五色与饮食养生

食物的颜色与五脏相互对应,搭配合理,是饮食养生的基础。从中医角度讲,青入肝、赤入心、黄入脾、白入肺、黑入肾。

心色是赤色,属夏天,所以红色的食品养心入血,还有活血化淤的作用。尤其是在夏天,养心更为重要,应适当多吃山楂(红果)、蕃茄、红苹果、红桃子、心里美萝卜、红辣椒等红色食品。

肾色是黑色,属冬天,所以黑色的食品有益肾抗衰老作用。尤其在冬天,更应该养肾。因此,冬天应适当多吃黑桑葚、黑芝麻、黑米、黑豆、何首乌、熟地等黑色食品。

肺色是白色,属秋天,所以白色的食品有补肺作用。因此,秋天应适当多吃白果、白梨、白桃、白杏仁、百合、秋

梨膏等白色食品。

脾色是黄色,四时皆养,所以黄色的食品多补脾。尤其在长夏和每个季节的最后18天,应适当多吃山药、马铃藷、黄小米、玉米等黄色食品。

肝色是青色,表现为绿,所以青色食品多补肝。尤其在春天应适当多吃青笋、青菜、青豆、菠菜等青色食品。

五味与饮食养生

味过于酸:酸味补肝,为过于酸,反而能伤肝,引起肝气偏盛,这样就会克伐脾胃(木克土),导致脾胃消化功能障碍。味过于碱:碱味补肾,味过于碱反而能伤肾,损坏骨头(肾主骨生髓),肾气偏盛,就会导致抑心气(水克火),引起心悸、气短。

味过于甘:甘味补脾,味过于甘,反而能伤脾,引起胃胀不适,还会克伐肾水(土克水),出现面黑。

味过于苦:苦味补心,味过于苦,反而能伤心,导致心肺功能障碍(火克金)。

味过于辛:辛味补肺,味过于辛,反而能伤肺,出现筋脉迟缓不利(金克木,肝属木,肝主筋),又因为肺主气,伤气可引起伤神而发生的精神衰弱。

人与五行之间的玄机

地有五方,人有五行,吃有五味……宇宙之间怎样把握不同的五行饮食密码,为不同五行类别的你调整健康与运程呢?

楚淇将会在以下五期分别导出金、木、水、火、土五种类型的人的外貌特征与相应的五行饮食调运的玄机。

木型人——仁慈、有义气

外貌特征:较瘦削,有的又高又纤长,有的小巧玲珑削瘦的看上去清瘦挺拔,腰较长,背上少肉,木型人面长长,面色青青的。

木型人喜欢吃什么呢?(木)、(水)类食物

(木)木型人食得酸,青梅,喜欢吃蔬菜,对肥肉不是很感兴趣。喜欢喝茶、尤其花茶(因为花茶含五行木最重)(水)喜欢喝菜汤,鱼,海蜇等爽口的咸味,木型人喜咸味不爱甜味的。木型人在五行养生与调运上应吃什么?

补运:(木旺、土弱)应补五行土来补运程:(土)多吃肉类、如牛肉,南瓜,甜品,黄豆等

健康养生:(木旺、火弱)应补火而平衡木型人面青、运行不佳、宜补温补食物:红苹果、红枣水、猪心等。

金型人——娇贵、有威望有权威

外貌特征:骨架大,肌肉结实,额高而且宽,皮肤白净,鼻高又大,整个外型方方正正。说话声音像钟声,又大又亮,头发少或不润泽。

金型人喜欢吃那些东西?(土)、(金)类食物。

(土)甜食,较爱吃肉、百宝粥、花生等

(金)豆制品、姜葱、鸡肉等。

金型人五行上补运应吃些什么?

补充(木)类食物:金旺克木,补木平衡(补运)

(木)木瓜、绿茶或普里茶,柠檬等

补充(水)类食物:金燥水润,补水滋润(调健康)

(水)雪梨、咸水鱼、鸡肾、猪耳等

水型人——聪明灵牟、口才好

水型人有两种外貌特征:

1.瘦水型:面部同全身皮肤较黑,体型瘦长,眼睛小而深陷,骨框正而且肌肉结实。

2.肥水型:身材肥矮,手脚短短圆圆,肚子、屁股、耳朵都大,肉多骨少,并且全身肌肉松散。一般瘦水型人较积极些,肥水型人较爱享乐些。

水型人喜欢吃什么:(水)、(金)类食物

(水)卤水拼盘、海鲜、特别是贝壳类的海产品,而且喜欢口味吃咸味较重。

(金)糕点、玉米、蒜、姜葱鸡脚、喜欢喝汤、吃粉的时候喜欢放辣椒。

水型人在养生调运上应吃什么?(火)、(木)

补运调运:(水旺、火弱、应补火调运):狗肉、羊肉、山楂、鸭舌、西红柿、西瓜

健康养生:(水旺、木虚乏力)护肝、肾为宜:蔬菜、

青梅酒、鱼头。

火型人——有礼、积极、主动

外貌特征:眼睛又圆又大,胡须少,鼻头红,面色赤红肌肉结实,骨架外露。体型特点上尖下阔(头细下身宽)。火型人脑袋通常较尖,脸色红润,神气活泼,身材较瘦,行动急躁,行走非常快。

火型人五行上补运吃什么好?多吃水属性的食物。

火旺水枯,应补水克火平衡运程。(补运)

补运水类食物:燕窝、海带绿豆汤、水鱼、炒鸡肾球、紫菜蛋花汤、椰汁西米露。

火型人调健康养生五行上应多吃土类食物。如雪耳糖水、马蹄水、蜂蜜、豆沙饼等。

土型人——规范、讲信用。

外貌特征:土型人通常腰粗背厚,有的身形又高又大,但肌肉较松弛,有的中等身材,但肌肉结实。相对矮小的土型人比高的土型人思维灵活一些。土型人除了腰粗背厚,骨头又大又重,颈短头圆,面部最大特征是嘴唇厚鼻大,面色红黑透黄。土型人多数都宽容厚道,勤劳忠厚,重信用,讲正义。做事有计划,有智谋,是实业家的材料。土型人性格偏内向,做事规矩,对新鲜事物不感兴趣。

健康方面:土型人易患肠胃方面疾病,易患消化不良的问题。

土型人调运应多吃五行属木的食物:蔬菜、粗纤维食品、云耳炒西芹,茶树菇炒鸡、绿茶、豆苗、柠檬水等。

土型人调健康应多吃五行属金的食物:菊花茶、豆腐、莲藕绿豆汤。

春季食谱

1.春季是万物生发,阳气呈现的季节。从事于设计及策划工作行业的朋友,在策划服务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仍要保持活跃的思维,创作出与别不同的设计意念赢得认可实属不易。这些朋友需要调节好作息时间,保持最佳状态才有更多精力用于工作之上。除了适当的休息养好精神以外,饮食也是保持身体机能旺盛的主要来源,那么在玄学上吃什么可以增强思维的创造力与灵动力呢?玄学上称“文昌星”代表思维与创作、学习能力。文昌星五行属“木”,亦称为“文曲星”主科发创作。由今期起,楚淇将分三期向大家推荐几款春季旺文昌的饮食。第一款:“韮菜蚬肉炒蛋”——韮菜五行属木,切段勿切粒状,可强化其“木”力。蚬肉五行属“水”,配以鸡蛋五行之“金”,这三个组合成了极强的五行生旺链。主助思维及明目,春季从事设计策划的朋友可以多吃这款菜式。

2.“文昌星”除了有利于创作及设计行业的朋友外,对正在就读学业的年轻朋友,同样可助其发挥学习的潜在力。今期楚淇推荐大家的文昌食谱是——“青瓜炒虾仁”,青瓜五行为“木”,含丰富的维生素及丙醇二酸,属纤维食

品,可助排毒。青瓜选青绿的不要去皮,瓜籽去除,切片配以鲜虾仁同炒。鲜虾仁五行属“水”,玄学上水具有润透贯通的能力,有助文昌星的发挥其木性。鲜虾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为益智健脑的食品。正在就读的朋友在春季可多吃该菜,再配合规律充足的睡眠则事半功倍。

五行系统图五脏:肝·心·脾·肺·肾人体的实体性器官生化并储存人体的精华

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肾空体性器官,人体的输送管道、消化食物并排除废物

木--肝脏·胆主经络开窍于眼对应春天绿色春养肝胆

火--心脏·小肠主血脉开窍于舌对应夏天红色夏养心

土--脾脏·胃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升华之源黄色一年四季养脾胃

金--肺·大肠主皮毛开窍于鼻对应秋天白色秋养肺

水--肾·膀胱主骨髓开窍于耳朵对应冬天黑色冬养肾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一年四季养脾胃

人体十四经络运行穴位

肺经-(从胸到手)--中府-尺泽-列缺-少商

大肠经(从手到头)--商阳-合谷-曲池-臂臑-肩髃-迎香

胃经(从头到脚)-- 承泣-四百-头维-人迎-缺盆-乳中-乳根-天枢-梁丘-足三里-解溪-历兑

脾经(从脚到胸)-- 隐白--三阴交-阴陵泉-血海-大横-大包心经(从胸到手)-- 极泉-神门-少冲

小肠经(从手到头)--少泽-肩贞-天宗-听宫

膀胱经(从头到脚)--睛明-攒竹-天柱-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至阴

肾经(从脚到胸)--涌泉-太溪-阴谷-俞府

心包经(从胸到手)--天池-曲泽-郄门-内关-劳宫-中冲

三焦经(从手到头)--关冲-四渎-肩髎-翳风-耳门-丝竹空

胆经(从头到脚)-- 瞳子髎-率骨-风池-肩井-带脉-环跳-风市-阳陵泉-足窍阴

肝经(从脚到胸)-- 大敦-行间-太冲-章门-期门

督脉(行气)-- 腰俞-腰阳关-命门-脊中-至阳-身柱-大椎-风府-百会-神庭-人中-龈交

任脉(司血)-- 承浆-廉泉-天突-膻中-鸠尾-中脘-神阙-气海-关元十二时辰·经络·五脏六腑·养生

手三阴肺经(1:oo_3:00) 肺部胀满·咳嗽气喘·缺盆及喉咙疼痛·宜调理肺经和熟睡

手三阳大肠经(5:00-7:00)牙齿痛痛·颈部肿大·宜喝

温开水排便·调理大肠经

足三阳胃经(7:00-9:00)腹部长鸣·消化不良·宜及时吃早餐调理胃经

足三阴脾经(9:00-11:00)舌根强直·食则呕吐胃脘疼痛腹内发胀适量饮水·调理脾经

手三阴心经(11:00-13:00)喉咙干燥头痛口渴难思吃午餐休息静养阴血·调理心经

手三阳小肠经(13:00-15:00)喉咙颔部痛肩痛如裂臂痛如断·调理小肠经少吃食物

足三阳膀胱经(15:00-17:00)经头痛眼睛痛颈项

痛·宜饮水运动调理膀胱经

足三阴肾经(17:00-19:00)四肢冰冷腰酸背痛耳鸣·宜休息调理肾经

手三阴心包经(19:00-21:00)胸痛心律不齐手部灼热·宜吃晚餐散步快乐调理心包经

手三阳三焦经(21:00-23:00)耳鸣,声音模糊喉咙肿痛闭塞·宜心平气和调理三焦经

足三阳胆经(23:00-1:00)头昏目眩口苦善太息·宜睡觉调理胆经

足三阴肝经(1:00-3:00)胸闷疲倦黑眼圈特别容易烦躁皮肤是内脏的一面镜子

脸色:青·肝气郁结; 红·心火旺盛;黄·脾胃不和;白:

肺气不宣;黑:肾气不足

舌色:红·热症;白·气血不足;暗紫·血瘀

舌苔:白·寒症; 黄·热症

胃虚:发髻线及额头有黑色素、皱纹;

胃热:发髻线及额头有暗疮、口臭

黑眼圈:心循环受阻,眼袋:膀胱代谢受阻

肝气不足:有色斑;肝气过剩:红血丝有皮疹、便秘

肺热:皮肤过敏肺气不宣:毛孔粗大、皮肤过敏

脾虚:唇暗或有黑色素

子宫湿热:暗疮、脓疮(可能有肌瘤)

子宫寒或有黑色素,色素沉积

食物-食管-胃:1:脾虚:唇暗或有黑色素

A:胃虚:发髻线及额头有黑色素、皱纹

B:胃热:发髻线及额头有暗疮、口臭

因脾胃功能失调引起一下七个方面的机能下降

1:脾胃下降-肝消化吸收胃里的蛋白质不充分——肝的储血不够——肝气不足:抑郁,额骨有色斑,头顶头发早白:肝气过剩:易怒、红血丝、眼涩眼红——胆循环受阻:头发两侧头发早白,口苦

2:脾胃功能失调-肝藏血不足-心的全身循环不够-血不养心——黑眼圈、手足冰冻、夜梦多或失眠——小肠机能下降-口舌生疮、腹泻

3:脾胃功能失调-肝气郁结,淤滞成块-导致子宫附件疾病——子宫寒,经量少,口边颜色暗或有黑色素,颧骨下面两额有黑色素;子宫湿热,口边及下巴有暗疮

4:脾胃功能失调-肝气上亢-肺热——红血丝,毛孔粗大:鼻塞、打喷嚏——肺和大肠相表里-大肠燥-便秘

5:脾胃功能失调-脾运化气给肾的能力降低-肾气不足-肾和膀胱相表里-膀胱代谢受阻——眼袋,面部浮肿,耳鸣;尿频,下半身水肿,腰足无力

6:脾胃功能失调-脾运化气给肾的能力降低-肾气不足-推动不了大肠的蠕动-便秘

7:脾胃功能失调-脾虚-脾不同血-月经量多(血海。经量多-脾经;经量少-肝经)

脾-造气、统血、运化

中医基础知识之阴阳五行

中医基础知识之阴阳五行 一、阴阳 阴阳五行学说是古人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现象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 非常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思想,属于古代的哲学范畴。被引用于医学领域后, 逐渐成为解释人类生命的起源,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的思想武器,并用以分析、归纳疾病的本质与类型,从而成为指导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依据。 1、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最初的涵义是非常朴素的,如以日光的向背而分,向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总之,凡是光明温暖的 事物或现象,便归属于阳,凡是黑暗、寒冷的事物或现象便归属阴。其中,阴阳最 具有特征性质的是水与火的基本特征。水性寒凉,下行,湿润和阴暗。火性温热, 升腾,燥烈和光亮。从水火的特征来认识阴阳的基本特征。可以作出以下概括:阳——运动的、向外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功能亢奋的;阴——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功能抑制的。 古人将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归属为阴阳两大类,用这个概念来解释人体的脏腑、气血等也有阴阳两大部分。详细归属见下表3—1 表3—1 自然界和人体的阴阳属性归类表 2、阴阳的相互关系 阴阳之间存在着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的四个方面的关系。 (1)阴阳的对立制约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或现象在特定的条件下,均存在着完全相反的两种属性,是互 相对立,互相排斥的,如:水与火,寒与热,昼与夜,明与暗,上与下,动与静等。 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的双方,大多存在着相互制约的特性。如自然界的四季变化,春夏季节的湿热是由于其阳热之气逐渐上升,抑制了秋冬阴寒之气的结果,而秋 冬的阴寒之气逐渐上升,抑制了春夏的阳热之气,故秋冬气候又逐渐变得寒凉。在人 体阳和阴的亢奋与抑制这种相互对立,相互制约的关系,始终存在于机体生命活动的 过程中。 (2)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阳的互根互用是指相互对立的物或现象之间,始终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为用 的关系。也就是说阴或阳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所谓“阴阳互根, 相抱不脱”阴不可以无阳,阳不可以无阴,一切事物要完整必定包括了阴阳两方面。 (3)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的消长平衡是指相关事物或现象矛盾对立的双方,始终存在于减弱或增强的运动 变化中,消和长,它们均为数量上的变化。对立是绝对的,统一是相对的,暂时的。 两者无时不在运动变化之中,运动的结果有: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表现为阳强阴弱,或阴强阳弱。阴阳皆消或阴阳皆长,表现为阴阳皆弱或阴阳皆强。阴阳处于暂时的动 态平衡。 (4)、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指事物或现象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各自相反方向变化 运动形式,主要是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的改变。包括渐变形式,如四季中的寒 暑交替,昼夜中的阴阳转化就是事物处于消长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就向事物相反的属 性转变了和突变的形式,如一个人突然发热,高热至极,会突然出现虚脱,四肢冰凉,从阳证转为阴证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二五行 五行学说认为物质世界是有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要素组成的,五要素 之间,又存在相生、相克、相互制约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维系和推动着客观世界的 生存和发展。这一学说渗入中医学,成为中医学家认识生命的主要方法之一。 1、五行含义

五行八卦基本知识

五行八卦基本知识 1)天干分阴阳 甲、丙、戊、庚、壬属阳。乙、丁、己、辛、癸属阴。 (2)十二地支阴阳及生肖寅 子、寅、辰、午、申、戌、属阳。丑、卯、巳、未、酉、亥属阴 子属鼠、丑属牛、寅属虎、卯属兔、辰属龙、巳属蛇、午属马、未属羊、申属猴、酉属鸡、戌属狗、亥属猪。 (3)天干五行及方位 甲、乙属木,位东方。丙、丁属火,位南方。 戊、己属土,位中央。庚、辛属金,位西方。 壬、癸属水,位北方 (4)地支五行、四时及方位 寅、卯(辰)属木,司春位东方。 巳、午(未)局火,司夏位南方。 申、酉(戌)属金,司秋位西方。 亥、子(丑)属水,司冬位北方。 辰、未、戌、丑属土,司四季(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位中央。 (5)天干五合 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6)天干相冲 甲庚冲、乙辛冲、壬丙冲、癸丁冲、戊己位中央无方冲。 (7)天干五行相克

甲、乙木克戊、己土。丙、丁火克庚、辛金。戊、己土克壬、癸水。庚、辛金克甲、乙木。壬、癸水克丙、丁火。 (8)地支三会 寅卯辰三会东方木。已午未三会南方火。 申酉戊三会西方金。亥子丑三会北方水。(9)地支三合 申子辰三合化水。亥卯未三合化木。 寅午戌三合化火。巳酉丑三合化金。(10)地支六合 子丑合化土。寅亥合化木。 卯戌合化火。辰酉合化金。 巳申合化水。午未合化火。 (11)地支相冲 子午相冲。丑未相冲。 寅申相冲。卯酉相冲。 辰戌相冲。巳亥相冲。 (12)十二地支相刑 寅巳相刑。巳申相刑。 申寅相刑。丑戌相刑。 戌未相刑。丑未相刑。 子卯相刑。子午相刑。 卯未相刑。

辰刑辰。午刑午。酉刑酉。亥刑亥。 (13)地支相害 子未相害。丑午相害。 寅已相害。卯辰相害。 申亥相害。酉戊相害。 (14)五行生克 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15)地支藏干 子藏癸水。午藏丁火、己土。 丑藏己土、癸水、辛金。未藏己土、乙木、丁火。寅藏甲木、丙火、戊土。申藏庚金、壬水、戊土。卯藏乙木。酉藏辛金。 辰藏戊土、乙木、癸水。戌藏戊土、辛金、丁火。巳藏丙火、戊土、庚金。亥藏壬水、甲木。(16)十二月建 正月建寅。二月建卯。 三月建辰。四月建巳。 五月建午。六月建未。 七月建申。八月建酉。 九月建戌。十月建亥。 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 (17)十天干序数

人体全身经络穴位彩图

人体全身经络穴位彩图 给各位朋友们提供比较完整的彩色经络图,可以经常对照练习学习。 正面

针灸穴位图一

背面 侧面

人体经络图 二千五百年前,中国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 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脉”是这种

结构的总括概念。 《黄帝内经》对经络的认识是从大量的临床观察中得来的,记载这些临床观察的文献近年来已在马王堆帛书、张家山竹简和绵阳木人经络模型等出土文物中逐渐找到。这些早期文献主要描述了经脉系统,并涉及了三种古老的医疗手段:一个是灸法,一个是砭术(即用石头治病的一种医术),另一个就是导引术(一种古老的气功),而经脉是这三种医术施用时借助的途径。 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人们制成了金属针,称为微针,并用微针对经脉进行治疗。《黄帝内经》分为两部书,其中之一叫做《灵枢经》,也称为《针经》,就是专门论述用微针治疗经络的著作。《黄帝内经》对经络作了系统的总结,在经脉之外,增加了络脉、经别、经筋、皮部和奇经等新的概念,它们共同组成了经络系统,成为古人心目中人体最重要的生理结构。《黄帝内经》还阐述了经络的功能,即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濡养筋骨、滑利关节、联络脏腑和表里上下以及传递病邪等。《黄帝内经》对经络系统及其功能的认识主要来自于长期的临床观察,也包含一些推理分析的结果和取类比象的描述。由于《黄帝内经》的概念体系是二千多年前的,给现代人理解它的思想内涵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从文献和实验等多个方面揭示古典经络概念的内涵,是中 医研究者的任务。 手太阴肺经 一、经脉循行 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过来沿着胃的上口,通过横膈,属于肺脏,从“肺系”(肺与喉咙相联系的部位)横行出来(中府),向下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前面,下行到肘窝中,沿着前臂内侧前缘,进入寸口,经过鱼际,沿着鱼际的边缘,出拇指内侧端(少商)。 手腕后方的支脉:从列缺穴分出,一直走向食指内侧端(商阳),与手 阳明大肠经相接。 二、主治病侯 本经腑穴主治喉、胸、肺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息,咳血,伤风,胸部胀满,咽喉肿痛,缺盆部及手臂内侧 前缘痛,肩背寒冷、疼痛等证。 三、经穴分布 本经经穴分布在胸部的外上方,上肢掌面桡侧和手掌及拇指的桡侧。起于中府,止于少商,左右各11个穴位。(如图)

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习题及答案

第三节五行学说 名词解释 五行学说五行五行相生五行相克五行制化五行胜复五行相乘五行相侮母病及子子病及母补母泻子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 泻南补北法 单选 1. 五行学说中”木”的特性: A.炎上 B.稼穑 C.润下 D.从革 E.曲直 2.何曰润下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3.五行中具有“稼穑”特性的是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4.五行中具有“从革”特性的是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5. 下述说法,哪一项不是”土”的特性 A.生长 B.生化 C.承载 D.受纳 E.稼穑 6. 下述说法,哪一项不属于”金”的特性 A.从革 B.寒凉 C.沉降 D.隶杀 E.收敛 7四时季节中属于五行之“金”的是 A春 B夏 C长夏 D秋 E冬 8.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五行之”金”: A.六腑之大肠 B.五体之皮毛 C.五志之恐 D.五化之绞 E.五色之白 9. 下列除哪项外,均属五行之”土”: A.五脏之脾 B.六腑之胃 C.五志之喜 D.五官之口 E.五气之湿 10. 五脏中的”脾”属土,主要采用的是下列何种方法归类: A.取象比类法 B.推演络绎法 C.以表知里法 D.试探法 E.反证法 11. 五官中的”舌”属火,主要采用的是下列何种方法归类: A.比较 B.演绎 C.模拟 D.试探 E.反证法 12. 下述说法中不符合五行相生规律是: A.ホ为水之于 B.水为木之母 C.火为土之母 D.土为金之子 E.火为木之孑 13. 下述说法中不符合五行相克规律是: A.金为木之所不胜 B.水为土之所不胜 C.木为水之所不胜 D.火为水之所胜 E.木为金之所胜 14. 肝虚影响脾健运,称为: A.木旺乘土 B.土壅木郁 C.木不疏土 D.木能克土 E.抑木扶土 15.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从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看,其所指内容是: A.木疏土 B.木克土 C.木乘土 D.土侮木 E.木胜土 16. 以五行生克关系推测,出现下列何种情况,其病为逆: A.”客色”胜”主色” B.色脉相符 C.”主色”胜”客色” D.生色之脉 E.以上都不是

五行八卦基础知识解读

五行八卦知识 五行知识: 1.五行生克 金、木、水、火、土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1)木的特性 木曰:“曲直”。曲者,屈也;直者,伸也。故,木有能屈能伸之性。木纳水土之气,可生长发育。故木又具有生发、向上、修长、柔和、仁慈之性,故木主仁。 (2)二、火的特性 火曰“炎上”。炎者,热也;上者,向上也。故火有发热、温暖、向上之性。火具有驱寒、除湿、煅炼金属之能。火生于木,其势急,其性烈,其情恭。火主礼。 (3)三、土的特性 土爰“稼穑”。播种为稼,收获为穑,土具有载物、生化、藏纳之能,故土载四行,为万物之母,具贡献、厚重之性。土主信。 (4)四、金的特性 金日“从革”。从者,顺从,服从也;革者,变革,改革也。改革、变革必施以威力,故金具有能柔能刚、延展、变革、肃杀的特性。金主义。 (5)五、水的特性 水日“润下”。润者,湿润也;下者,向下也。故水具有滋润、向下、淹藏的特性。水主智。 2.十天干与五行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甲乙同属木;东方木 丙丁同属火;南方火 戊己同属土;中央土 庚辛同属金;西方金 壬癸同属水;北方水

3.天干相冲 甲与庚相冲,乙与辛相冲,丙与壬相冲。丁与癸相冲。 所谓[冲]就是五行不同而方法立场又相对立的四组天干。甲属木属东方,遇到庚金属西方,西方与东方相对立,便相冲起。 4.十二地支配生肖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5.十二支配月建 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 十二支相冲:子与午冲、丑与未冲、寅与申冲、卯与酉冲、辰与戌冲、巳与亥冲、 6.三合局: 申子辰合为水局;亥卯未合为木局;寅午戌合为火局;酉丑合为金局 八卦的基本知识 1.河图基本知识(楼层以河图数的五行为准) 口诀: 一六共宗居北,二七同道居南,三八为朋居东,四九为友居西,五居中央。 南 东西 北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重点知识汇总 绪论 1.中医学理论体系确立: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神农本 草经》等医学问世。 2.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邪派);李杲、李东坦(补土派);朱震亨、 朱丹溪(滋阴派) 3.中医学理论体系主要特点就是: 一、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4.整体观念:主要体现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 性; 5.辨证论治:就是中医学认识疾病与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 6.病、证、症的基本概念: ●病,即疾病,就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 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证,即证侯,就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症,即症状与体征就是病与证的基本要素。病的重点就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 阶段。 四诊—>病因、病位、病性、病势;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1.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2.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学说) 3.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阴阳基本概念:就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事物阴阳属性:相对性主要表现三个方面:阴阳属性相互转化;阴阳之中复有阴 阳;比较对象不同; 3.阴阳学说基本内容: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阴阳消长阴阳转化 4.制约太过:“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制约不及:“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 5.阴阳互根: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阳互用:就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

五行基础知识

五行基础知识 一、五行发用 五行:金,水,木,火,土 五行方位:东方属木,南方属火,西方属金,北方属水, 中央属土。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阴阳:甲丙戊庚壬为阳,乙丁巳辛癸为阴。 地支阴阳:子寅辰午申戌为阳,丑卯己未酉亥为阴。 天干五行: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 地支五行:亥子属水,寅卯属木,巳午属火,申酉属金,辰戍丑未属土。 天干方位: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

中央戊己土,辰戍丑未四方土。 天干相生:甲乙木生丙丁火,丙丁火生戊己土,戊己土生庚辛金,庚辛金生壬癸水,壬癸水生甲乙木。 地支相生:寅卯木生己午火,己午火生辰戌丑未土,辰戌丑未土生申酉金,申酉金生亥子水。 天干相克:甲乙木克戊己土,戊己土克壬癸水,壬癸水克丙丁火,丙丁火克庚辛金,庚辛金克甲乙木。 地支相克:寅卯木克辰戌丑未土,辰戌丑未土克亥子水, 亥子水克已午火,已午火克申酉金,申酉金克寅卯木。 天干相合(五合):甲己相合,乙庚相合,丙辛相合,丁壬相合,戊癸相合。 地支相合(六合):子丑相合,寅亥相合,卯戌相合,辰酉相合,已申相合,午未相合。 地支三合:申子辰合,寅午戌合,亥卯未合,已酉丑合。 天干化气: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地支六合化气:子丑合化土,寅亥合化木,辰酉合化金,已申合

化水,卯戌合化火,午未合化土。 地支三合化气:申子辰三合化水,寅午戌三合化火,亥卯未三合化木,已酉丑三合化金。 天干相冲:甲庚相冲,乙辛相冲,丙壬相冲,丁癸相冲,戊己土不冲。 地支相冲:子午相冲,丑未相冲,寅申相冲,卯酉相冲,辰戌相冲,已亥相冲。 地支相害(六害):子未相害;丑午相害,寅已相害,卯辰相害,申亥相害,酉戌相害。 地支三刑:(1)子刑卯,卯刑子。(2)丑刑戌,戌刑未,未刑丑。(3)寅刑已,已刑申,申刑已,辰午酉亥自相刑。 天干长生:甲木长生在亥,乙木长生在午,丙火长生在寅,丁火长生在酉,戊土长生在寅,己土长生在酉,庚金长生在巳,辛金长生在子,壬水长生在申,癸水长生在卯。 天干禄位:甲禄寅,乙禄卯,丙禄巳,丁禄午,戊禄巳,已禄午,庚禄申,辛禄酉,壬禄亥,癸禄子。 天干刃位:甲刃卯,乙刃已,丙刃午,丁刃未,戊刃午,已刃未,庚

中药学基础知识专业资料大全

中药基础知识——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配伍 【【【第一节四气】】】 1、含义 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用以说明药物作用性质。寒凉和温热是对立的两种药性;寒和凉之间、热和温之间,是程度上的不同,也就是说药性相同,但在程度上有差别,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此外,在寒热温凉之外,还有“平性”,“平性”的含义是指药性平和,寒热之性不甚明显,但实际上仍有偏温、偏凉之不同。 2、确定依据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即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础。 凡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也称寒凉药,多具清热降火、凉血解毒、滋阴退热、泄热通便、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止痉、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凡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属于温性或热性,也称温热药,多具温中散寒、温肺化饮、暖肝散寒、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通经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 3、所示效用 四气,从本质上而言,只有寒热二性。 寒凉药如黄芩、黄连、黄柏、大黄等;常用来治疗热性病症(高热烦渴、面红目赤、咽喉肿痛、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火毒疮疡、热结便秘、热淋涩痛、黄疸水肿、痰火咳嗽、高热神昏、热极生风、脉洪而数等阳热证) 温热药如附子、干姜、肉桂等;常用来治疗寒性病症(四肢厥冷、脘腹冷痛、面色苍白、中寒腹痛、肺寒喘咳、寒疝作痛、阳痿早泄、宫冷不孕、阴寒水肿、风寒痹痛、血寒经闭、虚阳上越、亡阳厥脱等阴寒证)。 注意:应用药物必须对证,如不对证,药物的偏性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4、具体表述 寒、热、温、凉、平是对药物四气的概括性表述,通常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予以区别,这是对中药四气程度的进一步区分。 5、阴阳属性 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6、临床应用 据病证的寒热选择相应的药物:寒证—热药;热证—寒药 据病证的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的药物。如:大寒证(亡阳证),须选大热药(附子、肉桂)等;微寒证(脾胃虚寒证),选温性药(煨姜) 寒热温凉还有程度上的差别,如当用热药而用温药,当用寒药而用凉药,则病重药轻,达不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反之,当用温药而用热药反伤其阴,当用凉药而用寒药易伤其阳。如治疗寒热错综的复杂病证,则又当寒热药并用。如治疗真寒假热证,则当用热药,真热假寒证,又当用寒药。 感受风寒、怕冷发热、流清涕、小便清长、舌苔白,这是寒的症状,这时用紫苏、生姜煎了汤饮服后,可以使病员发一些汗,就能消除上列症状,说明紫苏、生姜的药性是温热的。如果生了疗疮、热疗、局部红肿疼痛,甚至小便黄色、舌苔发黄,或有发热,这就是热的症状,这时用金银花、菊花来治疗,可以得到治愈,说明金银花、菊花的药性是寒凉

中医药基础知识问答

第一部分中医护理基础理论 1、什么是阴阳五行学说? 答: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人世界是自然的论理工具,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 2、五星是怎样运行于中医临床的? 答:中医借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内部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而分属五行。五行学说认为五行有生、克关系,生就是互相促进和助长;克就是是相互抑制和制约。并以五行的相生相克来说明脏腑组织之间在生理上的互相联系和病理情况下的相互影响。 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可概括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个方面。 ⑴整体观念:①人是有机的整体;②人和自然界密切相关。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各个部分是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的。这种相互联系的关系,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作用而实现的。同时,人生活在自然中间,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 ⑵辨证论治:“辩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收集到的有关疾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加以综合分析、概括,以认识疾病的证候。“论治”就是根据辩证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治疗法则。辩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也是对辨证是否正确的检验。 4、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阴阳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病因与病理学说;诊法与治则学说及预防。 5、什么是阴阳? 答: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阴阳代表着事物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6、阴阳学说内容有哪几个方面? 答:⑴阴阳相互对立:主要表现在它们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斗争的两个方面。 ⑵阴阳相互依存:就是说阴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单独存在。 ⑶阴阳相互消长:相互依存的阴阳双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处于互为消长的运动变化之中。 ⑷阴阳相互转变:事物的阴阳两个方面,当其发展到一定阶段各自向相反的方向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 7、阴阳学说在祖国医学中的应用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⑴用于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⑵用于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⑶用于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⑷用于诊断疾病; ⑸用于指导治疗; ⑹用于概括药物的性味和功能; ⑺用于指导防病养身。 8、如何理解“阴胜则寒”“阳胜则热”“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答:是指阴阳失去相对平衡而出现偏盛或偏衰的结果。疾病的变化就是正邪斗争的结果。人体的抗病机能是正气,致病机能是邪气,阳邪致病,可使阳盛而阴伤,出现热证。阴邪致病,则致阴盛而阳伤,出现寒证。阳气虚衰不能制阴,出现阳虚的虚寒证。疾病的病理变化复杂多变,均可以用“阴盛则寒”“阳胜则热”“阳虚则寒”“阴虚则热”来概括。

五行经络养生 中医五行养生法

五行经络养生中医五行养生法 五行经络养生中医五行养生法,我为大家汇聚了一些健康知识和日常养生的文章,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五行经络养生中医五行养生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五行经络养生 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的运动。五行学说是古人创造的一种哲学思想,以日常生活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元素,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它是用来阐释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抽象概念,具有广泛的涵义,并非仅指五种具体物质本身。 五行学说是以五种物质的功能属性来归纳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并以五者之间的相互滋生、相互制约来论述和推演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运动变化规律。 五行养生是传统中医养生观念,重天人相应理论。五行养生之说由来已久,五行是相邻相生,相隔相克,中医学里讲究“五行、五气、五脏、五味、五色”,他们彼此勾连,相互提携,相生相克。 中医学里讲究“五行、五气、五脏、五味、五色”,他们彼此勾连,

相互提携,相生相克。五行和谐与否直关身体运营,哪一项强了弱了都会出现相应的身体症状,所以,了解机体五行也是健康的必要。 五行是相邻相生,相隔相克 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生为发展。 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克为平衡。 五行经络调理 五行经络调养,是根据五行相生原理的一种中医调节养生方法,包括对心、肝、肺、胃、肾的调养。 在千变万化的自然界中,许多事物都可以根据五行特性而分类,比如我们熟悉的五脏、五音、五味、五方等。对于我们的身体,五行对应的五脏就是指肺、肝、肾、心、脾,在四季则对应春、夏、长夏、秋、冬。只有根据季节四时变化,调和好五脏平衡,才能维持身体健康状态。 中医五行养生法

奇门遁甲基础知识归纳概要

第一部分:排盘起局 一、根据起盘时间,排出四柱(由阳历推四柱见后)。根据节气和日干,确定是阴遁还是阳 遁 局的确定,根据拆补法,由日干支求出符头(甲或者己开头)甲乙丙丁戊或者己庚辛壬癸符头地支三种情况子午卯酉上元 寅申巳亥中元 辰戌丑未下元 跟据图洛书在九宫排布的原则定出属于几局 阳遁为顺排,阴遁为逆排 如冬至上元为阳遁一局,中元为七局,下元为四局 小寒上元为阳遁二局,中元为八局,下元为五局 大寒上元为阳遁三局,中元为九局,下元为六局 入立冬上元为阴遁四局,中元为七局,下元为一局 小雪上元为阴遁三局,中元为六局,下元为九局 大雪上元为阴遁二局,中元为五局,下元为八局 二、排地盘。根据阴遁阳遁几局,在九宫图中排出地盘 阴遁(夏至以后)戊乙丙丁癸壬辛庚己 阳遁(冬至以后)戊己庚辛壬癸丁病乙 三、排天盘。 1、根据时辰,求出符首。在十二地支图中,从时辰的地支起甲,逆时针数到时辰的干 支,所对应的地支加上甲得到旬首,如癸未,则旬首为甲戌 2、再根据旬首六甲遁(甲子戊)(甲戌己)(甲申庚)(甲午辛)(甲辰壬)(甲寅 癸)得到符首(戊己庚辛壬癸) 甲子戊(正黄,阳土,土生万物地位最高) 甲戌己(镶黄,阴土,稍次) 甲申庚(正白,阳金,阳土生阳金) 甲午辛(镶白,阴金,阴土生阴金) 甲辰壬(正黑,阳水,阳金生阳水) 甲寅癸(镶黑,阴水,阴金生阴水)水又复生木,既甲,东方青龙 3、把符首放入地盘时干所落的宫位,把地盘重新顺时针排布得到天盘。故天盘和地盘 成一定角度的旋转

四、排八门。 1、根据地盘符首所落宫位对应八门所在的固定位置,得到某一门和对应的数字,称作 直使 2、再在十二地支盘中将此门放在旬首地支位置,顺时针旋转(阳遁从一往九数,阴遁 从九往一数),数到时辰地支位置,其数就是直使所落宫位 3、从直使开始,顺时针把八门依次排入 注:当地盘符首落入中宫时,一律寄坤二宫,称死五而非死二 放在地盘时干位置,顺时针排放 注:当直符落入中宫,一律寄坤二宫,禽芮一起 六、八神盘。直符放在地盘时干上,阳遁顺时针,阴遁逆时针,依次排入 直符、腾蛇、太阴、六合、白虎、玄武、九地、九天 七、旬空的计算: 由干支求出旬首,将甲安于旬首地支,顺数,剩下末尾两个既为旬空 举例:壬辰,属于甲申旬,从申顺数甲乙丙丁。。。得到午未旬空 1、年干:公元年末尾数-3 (负数+10) 年支:(公元年-3)/12 取余数(除尽作12算) 2、月干:年干×2+月数 月支:根据节气固定不变 3、日干: 日支: 4、时干:日干×2+(时支-2) 时支:每天固定不变

中医院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

曹县中医院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 主讲人:冯春英 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概念、特性、生克制化乘侮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相互关系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 本节主要内容: 一、五行的概念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中的“五”,指由宇宙本原之气分化的构成宇宙万物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若从其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五行已超越了其物质性的概念,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 ?五行最初的涵义与“五材”有关,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或基本元素。《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 ?五行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尚书·周书·洪范》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此时的五行,已从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物质中抽象出来,上升为哲学的理性概念。 (二)五行特性 ?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直观观察和朴素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理性概念,是用以识别各种事物的五行属性的基本依据。 ?木曰曲直:能屈能伸,生长、升发、畅达 ?火曰炎上:炎热、上升、光明

?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刚柔相济,沉降、肃杀、收敛 ?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三)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 ?五行学说依据五行各自的特性,对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归类,从而构建了五行系统。 ?事物和现象五行归类的方法,主要有取象比类法和推演络绎法两种?取象比类法:“取象”,即是从事物的形象(形态、作用、性质)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象;“比类”,即是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特性)为基准,与某种事物所特有的征象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归属。 ?如事物或现象的某一特征与木的特性相类似,则将其归属于木。?如肝气的疏泄条达之性与木的特性相类,肝属木。其他以此类推。?推演络绎法:即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五行归属,推演归纳其他相关的事物,从而确定这些事物的五行归属。例如:已知肝属木(大前提),由于肝合胆、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小前提),因此可推演络绎胆、筋、爪、目皆属于木。其他类推。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五行相生与相克、五行制化与胜复、五行相乘与相侮和五行的母子相及四个方面。 (一)五行的相生与相克 (二)五行的制化与胜复 (三)五行的相乘与相侮 (四)五行的母子相及 (一)五行的相生与相克 1.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基础中医学重点知识点大 汇总

基础中医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 第一章导论 人类最早形成的三大传统医学:中医学,古巴比伦学,印度医学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 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等)的影响古代自然科学(天文、历法、气象、农业、数学等)的渗透古代医疗经验(针灸、汤液等治疗)的积累 ? ? ? ? 中医理论体系 主导思想:整体观念 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阴阳、五行学说 生理病理学基础: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 诊治特点:辨证论治 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 《黄帝形神一体观 ⑵病理的整体性: 病脏及他脏病脏及系统 ⑶诊治的整体性: 司外揣上病下取 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 中医学的医学模式:形—神—自然—社会 (二)恒动观念 中医学认为自然界中,任何事物都在不停运动。 1.生理上的恒动观:人体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活动处于永恒无休止的运动中(如气血的循环);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具有浓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多学科知识交互渗透的产物。中医学的科学范畴: 2.病理上的恒动观:疾病的病理处于不停的发展变化(如外感风寒束表的感冒,失治误治,入里化热)(三)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为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病---疾病的名称,如感冒病、水肿病。症----症状和体征,是具体的疾病表现。

如头痛、恶寒、咳嗽、胸痛。证----又称证型,是疾病发展过程中 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证反映了疾病的本质。 证包括: ①疾病的原因(如风寒、风热、瘀血等) ②疾病的部位(如表、里、某脏、某腑、某条经络等)③疾病的性质(如寒、热等)④邪正关系(如虚、实等) 病、证、症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1.病与证,虽然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但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疾病和证候都由症状和体征构成。 2.有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阴阳的普遍性、相关性、相对性、可分性 1.阴阳的普遍性 阴阳并不是某一特定的事物和现象,而是对物质世界每两种相关事物或现象的概括。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着眼点是对证候的辨析和因证候而治。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2.阴阳的相关性 阴阳属性的划分,一定要在相关事物或现象范围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和探求宇宙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五行的概念 “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 “行”:一指行列、次序,,二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二)五行的特性 1 木曰曲直---生长、生发、条达。 2 火曰炎上---温热、升腾、向上。 3 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4 金曰从革---潜降、肃杀、收敛。 5 水曰润下---滋润、向下、寒凉、静藏。 2.事物五行属性归类表 (四)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中医的基础知识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中医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独特之处,在于“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主要特点有: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由阴阳两大类物质构成,阴阳二气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并时刻都在运动与变化之中。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两者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一旦这种动态平衡受到破坏,即呈现为病理状态。而在治疗疾病,纠正阴阳失衡时并非采取孤立静止的看问题方法,多从动态的角度出发,即强调“恒动观”。 精气学说 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有“升降出入”四种形式。由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如动物的“生长壮老死”,植物的“生长化收藏”。 气是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使之得以交感相应。如:“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

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 阴阳学说 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光为阳,背日光为阴。 阴阳的交互作用包括:阴阳互生、阴阳交感、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成就,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但是这并不代表五种物质,而是五种属性。 五行于中医则体现了具备这五种属性的人体五大系统的相互关系。木火土金水这五个符号分别代表肝心脾肺肾所统领的五大系统。中医不是研究微观的病毒细菌如何作用于人体的理论而是研究人体整体的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中药,按摩,针灸,甚至心理作用去调节各个系统之间的平衡,以此保持身体健康。 五行的交互作用包括:相生、相克、制化、胜复、相侮、相乘、母子相及。 藏象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之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xx 学说与五行学说之关系 通过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论述,说明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均属于唯物 辩证观的哲学,渗透到医学领域后,促进了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并且贯串于整个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一个严重组成部分。 两者的例外侧重点 阴阳学说留意于以“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说明相对事物或一个事物的 两个方面存在着相互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均和转化的关系。阴阳学说用以解释宇宙,则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对立的统一体;用以解释人体,则把人体看作是由各种对立的组织结构、功能活动所组成的统一体;用以解释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则就认为人和自然界亦是一个对立着的统一体。 五行学说则留意以“5为”基数来阐释事物之间生克制化的相互关系。五行学说用以解释宇宙,则认为整个宇宙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生克制化组成的整体;用以解释人体,就以五行配属五脏、五官、五体、五志等来阐释其间相互生克制化的整体;用以解释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则亦认为自然界的五运、五气、五方、五季等都可以内应脏腑,人体脏腑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同样存在着生克制化的相互关系,因而也是一个整体。 两者的综合应用 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虽然各有特点和侧重,是两种学说,但两者之间是有关联的,在医学领域中是综合应用的。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均是以阴阳、五行的各自属性及其各自相互关联的法则为理论指导,以临床可见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为客观指标,去分析、研究、探讨和阐释人体内在脏腑、经络等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从而试图对人的生命活动进行较好的阐述。故《类经图翼》说:“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不立,质非气不行。行也者,所以行阴阳之气也。”这就充分说明了在实际运用中,论阴阳则往往联系在五行,言五行则必须涉及阴阳。如在探讨脏腑功能时,不仅脏腑可以分阴阳,

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讲解

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讲解 中医入门2006-11-22 04:33:42 阅读19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_1178930_1.html 首先中医的起源,很早早到我们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起源的,中医最早的也是最完善的也是最权威的经典,当然是黄帝内经了,据说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通篇是以黄帝与他老师歧伯的对话写成,分了素问和灵枢两大部分,后世多有注解,现在比较通用的是唐代王冰的版本,整书基本涵盖了几乎所有的理论,以及部分病例,确立的中医的理论基础,后世的医经多半从此书中衍生。对于中医的本身理论基础,正是很多认为是迷信的阴阳五行学说,所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这也是很多人认为中医不可靠的原因,对此,想说明的是:什么是阴阳?其实内经表达的一个意思就是阴阳就是相对,基本意思是这样,阴阳相和,万物繁衍生息之道,相合就是协调,这个和所谓的哲学有点类似,但我个人更倾向于这是一个数学模型,只是我们没办法现在把他弄清楚,前人只是通过语言描述,也不是很确切,但有点可以说的是,只有数学才能描述这个世界,当然内经中有一句也讲到,恍惚之数,生于毫厘,则可度量等大概意思就是强调了研究数在医学的重要性,但现在还没开始,至于占卦算命一类,我个人认为如果认为周易是一本关于天地万物运行的模型书,那么用他来做占卦算命自然是可以的,这是数学问题,所谓预测就是计算该事件发生的概率,比如我们听天气预报,经常可以看到降水概率多少,发射火箭成功概率是多少,现在的数理统计学中,把大概率事件做为必然事件,小概率事件为不可能事件,例如降水概率70%那么明天基本上会下雨,这纯粹是一个数学问题,同样只要我们的模型足够精确,足够具有普遍性,那么预测一类事情,自然是可能的,比如概率论中的第一分布,高斯分布,就经常用来计算预测休正考试成绩的分布,就是很多大学考四六级中的正态分,而些概率论的理论基础已经在上个世纪70年代通过中心极限定理用数学的方法加以严格证明,不再是猜想。总之我们可以大概可以认为中医的理论基础大概是一个我们所尚不清楚,也不没有精确掌握的数学模型,如果你对这个模型持怀疑态度,那也没办法。说了一下关于中医的起源和理论来源,确实很难,因为这个理论没办法加以证明,但在实践中,尤其是临床医学实践中,只要运用得法却相当神妙的。而且我们应该抱这一种宽容的心态,尤其是我们青年,要知道这个世界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再来看中医的理论体系,首先关于人,中医把人分为神和形两大部分,形为神之宅,神为形之主,从阴阳相对论来说可以认为形属阴神属阳,但是其中又各有阴阳,总之和周易中,无极生太极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一个意思。在这个模型中所有万物都是相联系的,这个道理其实很容易明白,考研的政治有过这样一道题目,只要通过六次信息传递,我们就能同世界上任何人联系上,所以人和世界万物是相联系的,这也是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的意思,中医所讲的神,不是神仙,就是人的精神,中医认为只要人的精神健康,就是所谓气血通畅,人就自然没病,反之则形体上会出现各种症状。所谓治病必求于本,所以中医就是要给神治病,使得气血(精神存在运行的形式)通畅,由此看来我们西医只是给形体治病,故是舍本求末,如果一个屋子流通不畅不是设法把杂物去掉疏导,而是把墙壁打坏让他通畅,所以我们常说西医副作用大,很多人看到此可能就会很有意见,我感冒了难道也是精神有病?中医所讲的神是套完整的系统,分为神魂魄意志,分别藏于心肝脾肺肾,人的情智活动都是由此产生的,人的生病由于外界侵扰而生病使得神魂魄意志和他们运行不正常,从阴阳上讲就是阴阳不合了,就生病了。对于精神活动产生今天西医观点深入的人心,普通人认为人的精神活动是有心肺有关系的是胡说八道,但是随着西医进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心脏移植手术后病人性情大变,临床观察人体精神活动时候中医相应的部位功能也会有相应变化,由此可见,人的精神活动并非是只大脑想关,从这一点说中医在不知道比西学进步了多少年,因为中医学已经把这些东西分得很清楚了,而且在实际中非常有用,尤其在精神病学方面,精神病学方面西医是一般没有理化指标的,兴奋就给镇静剂反之则个兴奋剂,中医则不然,中医把人的情智分了喜怒忧思恐,分别对应五脏,比如怒则伤肝恐则上肾,分别用相 应的方法治疗。 中医的治疗首先强调是的因人,因地因时,而异相当个性化的治疗,与西医不同,西医如果是感染了细菌,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全)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 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14. 凡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阴消阳长)的虚热证,宜用补阴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阳病治阴”;又称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15. 凡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盛(阳消阴长)的虚寒证,宜用补阳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阴病治阳”;又称作“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16.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