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林木育种学复习资料

最新林木育种学复习资料
最新林木育种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林木育种学:以遗传进化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学科。

任务:选育和大量繁殖遗传品质得到不同程度改良的林木繁殖材料,其最高目标是选育林木优良品种。

良种:林业生产实践中,性状有一定程度改良的繁殖材料的统称。林木品种: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符合生产需要,能适应一定自然和栽培条件,特征和特性明显,性状遗传稳定,由人工选育出

来的林木群体。

主要途径:引种、选种、育种。

第二章基础知识

一、物种与生物进化

物种:是生物存在的基本形式,同一物种有明显的、不同于其他物种的形态特征,具有一定的地理分布范围,个体间能自由交配。生物进化:拉马克提出,他认为物种是可变的,在自然界,生物存在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趋向,生物对环境有巨大适应能力,环境

变化会引起生物的变化。

种内多层次变异:(1)种源变异。(2)同一种源不同林分变异。(3)同一林分不同个体变异。(4)个体内不同部分的变异。

二、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

1.突变:是指生物有机体的遗传物质不是由于遗传分离和重组产生的

改变,可以是体细胞突变,也可以是生殖细胞突变。

2.选择:群体中不同基因型个体繁殖力不同使群体的基因频率变化。

3.迁移:指群体间基因流动,包括个体迁入和迁出。

4.遗传漂变:在小群体中,由于偶然因素而产生的基因频率变化,即

某些等位基因没有被后代遗传而消失。如果小群体的后代因环

境改变而大量繁殖,原来被保留的个体称奠基者,奠基者产生

的新群体不能完整代表其原来群体(的基因型),称奠基者效

应。

5.交配系统:(1)理想群体与有效群体大小。(2)瓶颈作用。(3)近

亲交配。近交系数,自交为1/2,全同胞交配为1/4,半同胞交

配为1/8,同祖后代间交配为1/16。

三、遗传参数及估算

1.遗传力:反应遗传变量占表型变量的比率。

P=G+E(表型值=基因型值+环境值)

V P=V G+V E(表型变异=基因型变量+环境变量)

V P= V A +V NA +V E(V A加性变量,V NA非加性变量)

H2= V G /V P(广义遗传力)

h2= V A/V P(狭义遗传力)

2.配合力:

(1)一般配合力(GCA)=亲本子代组合平均值-子代总平均值

用来反映加性基因的效应,此效应可以传递给子代。

(2)特殊配合力(SCA)=双亲某组合值-?????双亲各配合值之和

用来反映非加性基因效应(显性效应、上位效应),这些效应只有当特定的基因组合在一起才能表现出来。

(3)育种值=GCAx2

基因的加性效应就是影响数量性状的多个微效基因的基因型值的累加,也称性状的育种值,是性状表型值的主要成分。

一对等位显性基因的表现受到另一对非等位基因的作用,这种非等位基因间的抑制或遮盖作用叫上位效应。起抑制作用的基因称为上位基因,被抑制的基因称下位基因。

3.遗传增益:

S=X S-X P(选择差=选择平均值-林分平均值)

R=X o-X P(选择响应=选择对象子代N年后的平均值-原林分平均值)G=R/X(遗传增益=选择响应÷亲本群体平均值)

R= h2S(选择响应=现实遗传力x选择差)

四、选择与选择方法

1.林木遗传改良程序:(1)种源收集。(2)优树选择。(3)遗传测

定。(4)良种繁殖。

2.选择类型:(1)稳定性选择。(2)定向性选择。(3)多向性选择

3.选择方式:

由同一植株上产生的全部种子(子代),属于同一家系。同一家系只有一个共同亲本称半同胞家系;有共同父本和母本称全同胞家

系。无性繁殖产生的群体称无性系,繁殖成无性系的最初植株称原株,组成无性系的植株称分株。

(1)混合选择(适用遗传力较高的性状);

单株选择(可用于遗传力低的性状)。

(2)单株选择:

家系选择(适用遗传力较低的性状)

家系内选择

配合选择(家系与系内共同考虑)

无性系选择

(3)多性状选择:

连续选择法

独立淘汰法

选择指数法

多世代选择

直接选择与间接选择

第三章遗传育种资源和树木引种

一、遗传资源

定义:以种为单位的群体内的全部遗传物质,或种内基因组、基因变异的总和,也称基因资源。(与种质资源同义)

重要性:(1)是培育新品质的物质基础。(2)选育优良品种,必须具

备丰富的资源作后盾。(3)是生物适应繁杂、变化的自然环境

的结果,是进化的结果。(4)拯救濒临毁灭的树种,已迫在眉

睫。

驯化:外来树种被引入后,为适应环境发生遗传性状改变的过程。

二、生物多样性及遗传流失

1.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学过程的多样性

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和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

2.物种多样性:某一区域内物种的多样化程度。

3.遗传多样性:物种内不同群体间,或同一个群体内不同个体的遗传

变异;遗传多样性表示物种内基因的丰富程度以及基因的变异

状况。

遗传多样性检测:(1)形态特征。(2)染色体特征。(3)同工酶。

(4)DNA序列的变化。

遗传流失:自然或人为作用,使物种或种群遗传多样性减少的现象。

原因有环境变化、城市扩建等,还有不合理地利用优良品质、奠基者效应、遗传漂变等。

三、林木遗传资源管理

1.调查

2.搜集(随机安排母树、或按经济性状挑选)

3.保存

(1)原地保存:在自然生境内的保存,保存生态系统和自然生境,保持和恢复有生存力的种群。

(2)异地保存:把搜集到的种子、穂条在其他适宜地区的栽植保存。

保存数量应在百株到千株之间。

(3)设备保存:低温密封保存种子和花粉较为普遍。

4.评价和利用

四、乡土树种和外来树种

任何一个树种都有它的分布范围,当它在自然分布区内称为乡土树种;当栽种到自然分布区外,称为外来树种。

1.正确对待各类树种资源。

2.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树种。

3.积极、稳妥地利用外来树种。

五、引种技术和程序

1.目的性:考虑外来树在原地的表现,如建筑用材、绿化树种等。

2.生态条件相似度、树种历史生态条件分析。

3.树种的适应能力和种内遗传变异。

4.主要生态因子:(1)温度。(2)日照。(3)降水量和湿度。(4)风。

(5)土壤条件。

5.引种程序:(1)外来树种选择。(2)种苗检疫。(3)登记编号。

(4)引种试验,包括初试、区域性试验、生产性试验、鉴定

与推广。

6.引种成功标准:能适应当地条件,不需保护,无病虫害;能按原有

方式繁殖,并能保持其优良性状;保持原有的经济性状;无不

良后果。

第四章种源与优树选择

种源、地理种源:是取得种子或繁殖材料的原产地。与种子产地不同。种源试验:将种源不同的种子或繁殖材料所做的栽培对比试验。

种源选择:在种源试验的基础上,选择优良的种源。

地理变异:由于某一树种分布区广,种内不同群体长期受不同环境的影响,发生遗传分化,产生不同的表现。发生了遗传分化

的群体称为地理小种。

一、种源试验的意义

1.提高林分的生产力和林木品质。

2.提高林分抗逆性。

3.为合理制定种子区划提供依据。

4.提高树木改良效果。

二、地理变异的规律

1.冷-暖变异趋势:一般南方生长较快,春季发叶和抽条较晚,受晚霜

危害较轻,秋季落叶较晚,结束生长较迟,对冬季极端低

温的抗性较差。

2.干-湿变异趋势:一般湿润地区具有生长快、根系浅、枝叶绿的特点。

3.高-低海拔趋势:高度的影响较水平距离严重,一般来说,由低海拔

产地向高海拔地区调种,可能有某些程度的增产,但存在

寒害的风险;反过来调种,效果不良。

模式:(1)连续变异,分布广泛且连续的树种,由于环境变化,种源间性状变异常常也是连续的。这种地理变异类型属于渐变

群模式。

(2)不连续变异,分布区比较小,气候或土壤变化不连续,性状地理变异呈不连续变异模式。生态型是指因特定环境的

选择而形成的在某些性状上具有明显区别,并具有稳定遗

传特性的同一植物种内的不同类群。可分为地理生态型、

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

(3)随机变异,南-北、东-西、高-低种源调运中表现出来的倾向,一般要在产地相距几百公里以上,且气候条件差别明

显的情况下才会发生。

三、种源试验方法

1.全分布区试验与局部分布区试验:前者目的是确定种源之间变异大

小、地理变异规律和变异模式。在前者基础上进行局部分

布区试验,目的是对前一阶段试验中表现较好的种源作进

一步比较,并为各种不同的立地条件寻找最适宜的种源。

2.采种点的确定:根据树种的地理分布和变异格局,以及社会、交通、

人力、物力等条件,确定采种点的布局。如,树种是连续

分布,全分布试验中就按某种环境因素的梯度来确定。3.采种林分:应尽量在天然林中进行采种。林分组成和结构要比较一

致,密度不能太低,以保证异花授粉。采种林分应达到结

实盛期,无严重病虫害,生产力较高,面积较大,保证以

后种子的供应。避免在过熟林采种。

4.采种母树:不少于30株,母树距离不得小于树高5倍,在平均木

或优势木上采种,不能从孤立木上采种。

5.苗圃试验:目的是为造林试验提供苗木;研究不同种源苗期性状的

差异;研究苗期与成年性状间的相关。测定指标有发芽率、

苗高、地径、物候与生长节律、苗生长季末顶芽形成百分

率、苗木过冬死亡率和受害率,生理指标等。

6.造林试验:(1)试验地选择,根据对树种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及其

对种源表现型变异的了解来划分。若曾划分过种子区,可

将种子区作为实验区。(2)试验设计,多采用完全随机区

组设计。(3)制图和标志。(4)造林实施,根据当地造林

经验、立地条件等进行。(5)观测,详见第八章。

四、种子区划

种子区:是针对当前经营水平提出的控制用种的基本水平区划单位。

次级区划是种子亚区。序号用两位数,前一位是区,后一位

是亚区。

*区划依据:(1)分布区内生态条件的差异及其对林木生长和稳定性的影响。(2)对变种、类型及其地理边界的研究,以及亲本

表现型变异和采种林分若干形态特征的差异的研究。(3)通

过种源试验对地理变异的研究,以及生产上采用不同种源育

苗造林的经验。

造林用种原则:凡未进行过种源试验,或种源试验年限和规模尚不足以说明某地采用何地种子为宜时,应先遵循采用就近用种的

原则。

五、优树选择

优树:是指在相同立地条件下的同龄林中,生长、干形、材性、抗逆性等形状特别优异的单株。

选优林分条件:(1)起源,最好是实生,特别是天然林。(2)立地条件大多在I、II地位级中选择优树。(3)年龄以中龄林较为理

想。(4)郁闭度在0.6~0.8为宜。(5)林分结构,尽可能在纯

林中选择优树。(6)林分经营,避免在“拔大毛”择伐林分选

优。

优树评价方法:

(1)按生长量:

优势木法

标准地对比法

绝对值评选法(异龄林)

(2)数量指标的标准。

(3)形质指标。

(4)综合评定:

指数法

独立标准法

评分法

第五章杂交与倍性育种

一、杂种优势

同一无性系的不同分株间授粉,或同一株树的自花授粉,称为自交。而不同树种或同一树种不同种源、家系、无性系间的交配,称为杂交。有种内杂交、种间杂交、属间杂交,后两者又称远缘杂交。

1.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性不同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一代在生

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方面比双

亲优异的现象。

2.杂种优势的遗传学解释:(1)显性假说,显性基因对生长有利或效

应较大,隐性基因对生长有害或效应较弱。杂种可获得

比双亲任何一方更多的显性基因。(2)超显性假说,等

位基因间关系不仅是显隐性,而是互作关系。杂合体存

在两种基因,能同时控制两种反应,具有超过双亲的功

能。

3.杂种优势度量方法:

(1)超中亲值法,优势度=[F1-0.5(P1+P2)]/0.5(P1+P2)。

(2)超优亲值法,优势度= F1-P S/ P S(P S为最优亲本表型值)

二、天然杂种与人工杂种

天然杂种:同一属不同的树种自然分布区重叠,或树种发生迁移,只要花期相遇,就有可能产生天然杂种。

种质渐渗:天然杂种随之与其亲本回交,使一个种的基因逐步渗透到另一个种之中的现象。

人工杂种:通过综合双亲的优良性状,并利用杂种优势,提高树种的生长量,改进产品质量,增强林木抗性的人工产品。

三、杂交方式与亲本选择

1.单交,有正交、反交(细胞质参与遗传,子代性状倾向母本)

2.回交,使轮回亲本的优良性状在后代中得以恢复或加强,克服远缘

杂交的不可配性,提高远缘杂种的结实性。

3.复式杂交,丰富遗传基础。

三亲杂交:河北杨x毛白杨

杂交种x响叶杨

四亲杂交:毛白杨x新疆杨银白杨x腺杨

毛新杨x 银腺杨

4.亲本选配:(1)育种目标。(2)选择地理起源、生态类型差异较大

的种源,或亲缘关系较远的树种做亲本。(3)选择性状互

补的材料做亲本。(4)配合力高。(5)根据亲本遗传力大

小选配。(6)根据正反交可配性。(7)植株选择优树。

四、杂交方法

1.树上杂交:(1)去雄,雌雄同株或雌雄异株只须分别套袋而不必去

雄。两性花去雄要在花粉成熟前。自花不孕,或自交不亲

和的树种也不必去雄。(2)套袋隔离,单性花在雌花突破

芽鳞时可开始套袋。隔离袋必须能防水、透光、透气。风

媒花可用羊皮纸,虫媒花可用纱布。(3)授粉,事先调查

最适合授粉时期,阔叶树用棉球或毛笔授粉,针叶树用授

粉器。柱头变干,胚珠变色、萎缩,证明授粉良好。

2.切枝杂交:杨树、柳树、榆树等树种,种子小,成熟期短,可以将

花枝剪下,在室内杂交。包括花枝采集和修剪、花枝水培

管理、去雄、隔离、授粉、果实发育期的管理及收获种子

等若干过程。

3.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方法:(1)正确选择亲本。(2)中介亲本

法。(3)移植父本柱头或喷父本柱头液。(4)蒙导花粉、

混合花粉、重复授粉等。(5)预先无性系渐近法,把两个

不易杂交的树种嫁接在一起,会使之生理上逐渐接近。

五、杂种的测定、选择和推广

1.培育与常规育苗相同。

2.从杂种萌发到品种试验,都要对繁殖材料进行不断的观测、鉴别,

进行选择和淘汰。

3.选择出优良性状的杂种,还需要经过良种繁育:

(1)利用有杂种优势的亲本建立杂种种子园。

(2)利用杂种第一代衍生的各种种子(F1x F1、F1xP)

六、多倍体及其诱导的基本途径

1.意义:(1)多倍体细胞巨大性使林木纤维长度增大,木质素等含量

降低。(2)多倍体基因剂量增倍,使植物新陈代谢旺盛,其

体内某些化学成分含量也相应提高,对环境适应强,抗性强。

2.途径:(1)体细胞染色体加倍。(2)不同倍性体杂交。(3)未减数

配子杂交。(4)胚乳培养与细胞融合。

3.林木染色体加倍方法:(1)化学诱导。(2)物理因素诱导。

第六章无性系选育、繁殖与造林

树木无性繁殖:采集树木的部分器官、组织或细胞,在适当条件下使其再生为完整植株的过程。具有与原株相同的基因型。

无性系选育:从天然群体或人工杂交、诱变群体中,选择优良个体,通过无性繁殖成无性系,经无性系测定,选育出优良无性系

并应用于生产的过程。

优势:(1)充分利用了加性效应、显性效应、上位效应。(2)性状整齐一致,便于集约化栽培和管理。(3)无性系改良周期比较

短。

一、无性繁殖技术

1.扦插繁殖:利用植物器官的再生机能,由原株上切取一定大小的茎、

枝条、叶、根等材料插入基质中,在适宜的外部环境条件下,

通过自身遗传以及生理机能调节,再次形成完整植株的繁殖

方法。

可分为硬枝(冬枝)、嫩枝(春枝和夏枝)、根、针叶束扦插等。一般从树龄小的树上或从树干基部采条,或用根萌

条作插条比较容易成功。

2.嫁接繁殖:将一个植株的芽或枝条与另一个植株的茎段或带根系植

株适当部位的形成层相互结合,愈合生长在一起并发育成一

新植株的方法。其中前者称为接穗,后者称为砧木。

可分为枝接、芽接、针叶束嫁接等。嫁接成败主要取决于砧木与接穗的亲和力。此外,嫁接方法、季节、环境以及

嫁接后管理也有关。

(1)针叶树嫁接:髓心形成层对接,接穗长8~10cm,具有完整顶芽,保留顶端10束左右的针叶。形成层对正后,绑紧,一个月后检

查成活情况,成活即将砧木顶梢剪除,半年后可松绑。短枝嫁

接,采用贴接,在所取短枝四面各切一刀,深达木质部,呈长

方形,取下一枚带短枝0.6~1.0cm宽6~8cm的韧皮块,另在砧

木当年生或上年生幼茎上切下大小相同的韧皮块,然后贴上接

穗,绑扎,使针叶外露,50~60d松绑。

(2)阔叶树嫁接:复杂且成本高,很难在育苗中大规模应用。

二、无性繁殖材料退化与复壮

1.退化原因:(1)成熟效应与位置效应。(2)病毒侵染。

2.复壮:(1)有性繁殖建立采穗圃。(2)根萌条、反复修剪法、幼砧

嫁接、连续扦插、组织培养等。

3.苗木脱病毒技术:热处理脱毒、微茎尖培养、珠心胚培养、愈伤组

织脱毒。

三、采穗圃营建与管理

1.优越性:实行集约化经营,可将成熟效应与位置效应降到最低程度,

防止病虫害等,保证穂条品质、提高产量,又可以调节运

输成本。

2.营建与管理原则:(1)作业方便、条件优良。(2)适时修剪,将幼

化控制贯穿于经营全过程。(3)加强水肥管理,保证种条

质量,延长采穗圃使用寿命。(4)合理密植。(5)块状定

植,标识清楚,避免品种或无性系混杂。

四、无性系选育基本程序

1.基因资源收集与保存

2.选择

3.人工诱变

4.杂交

5.无性繁殖

6.无性系测定

7.无性系选择与推广

第七章种子园

种子园:是优良遗传特性的林木组成的人工林,其目的是生产大量优质的种子。

主要功能:(1)遗传增益显著。(2)种子产量高。(3)播种品质好。

(4)保持树种遗传多样性。

一、种子园种类

1.按繁殖方式:无性系种子园(最普遍的种子园,多数为嫁接繁殖的)

实生苗种子园(优树自由授粉或控制授粉)对于开花结实早的树种,可以考虑建实生苗种子园;对于开花结实晚的树种应采用无性系种子园。实生苗种子园所含的亲本比较多,有更广泛的遗传基础。

2.按林木改良程度:初级种子园、改良种子园

初代种子园是从未经改良的天然林或人工林中选择优树建立的种子园,入园亲本的谱系一般不清楚,遗传特性有待研究。

根据子代测定结果,对初级种子园亲本无性系作重新选择,再建的种子园,称为第一代改良种子园,国外称1.5代种子园。

利用初代种子园建园亲本进行控制授粉,在子代测定林中选择优良家系中的优良单株,通过无性繁殖建立种子园,称为第二代种子园。第二代以及更高世代的种子园都称改良种子园。

3.其他形式:杂种种子园,由两个不同树种繁殖材料组成。

二、种子园规划

1.规模:根据造林任务、种子需求量等计划。

2.园址:树种能正常生长、有效防止外源花粉、地貌、交通等。

3.区划:划分若干大区,下设小区,便于管理。留有发展余地。

4.优树收集区:是收集和保存优树资源的场地,营建种子园和开展育

种工作的基础。估算300~400个无性系能基本满足要求,每

个无性系一般保存5~10或更多。

5.建园亲本数目:目前,国外初级无性系种子园一般规定有30~50个

无性系。我国规定面积10~30公顷应有50~100个;31~60

公顷应有100~200个;60公顷以上应有150个无性系。

实生苗家系应多于无性系种子园所用无性系数目,以便今后去劣疏伐。1.5代种子园所用无性系数量可为初级

无性系种子园的1/2~1/3。杂种种子园可选择配合力高的少

数亲本组成。

三、种子园建立技术

1.苗木准备:提前建立采穗圃。接穗应取自树冠中上部发育良好的健

壮顶枝。由于多数针叶树难用插条繁殖,所以迄今无性系种子

园多数是用嫁接苗。

2.无性系配置:(1)随机排列。(2)顺序错位排列,按号码顺序在一

个横列中依次排下。(3)块状混栽。

3.栽植密度:从生物学特性、果期长短、疏伐年限等方面综合考虑。

四、生殖生物学

理想生殖系统:没有园外花粉侵入;实行随机交配;没有自交近交。

五、种子园经营管理

1.去劣疏伐:依据子代测定结果、开花结实量、无性系分株生长势等。

2.辅助授粉:可提高种子产量和播种品质,减少球果和种子败育等。

3.土壤管理:耕作、灌溉、施肥、除草等。

4.妨害:具体方法见有关森林有害生物防治文献。

5.整形修剪:截顶、疏枝(徒长枝、病枝)

6.其他措施:切根、环剥、GA处理。

第八章遗传测定

一、交配设计与实验观测

1.定义:为了解被测树木的遗传品质,根据实验具体要求和工作条件,

对亲本的交配组合所作的安排。

2.不完全谱系设计:

(1)自由授粉,直接从优树上,或从种子园嫁接植株上,按单株或

无性系脱籽、育苗、造林,对各种性状进行鉴定。(2)多系授粉,又称混合授粉,对待测的每个无性系用本系以外的

若干无性系的混合花粉授粉。

3.完全谱系设计:

(1)单交

(2)完全双列杂交,每个亲本既作父本又作母本,包括了所以可能

的交配组合。表a

(3)半双列杂交,与完全双列杂交相似,不包括反交和自交。表b

(4)部分双列杂交

(5)测交系设计

(6)不连续双列杂交

(7)巢式杂交

3.环境:重复、随机化、局部控制,试验地要有代表性,远离公路。

4.测定林建立:(1)苗木质量一致,挖取、包装、运输过程都要相同。

(2)对照的设置。(3)保护带的设置,最好与实验林

的树种相同。(4)档案建立,包括材料来源、亲本、种

子处理过程或穂条来源、采集方法等。

5.实验观测

二、数据处理

三、常用试验设计

1.随机完全区组设计

2.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

第九章林木抗逆性育种

抗逆性:林木抵抗各种胁迫因子的能力。

2002-2003年度林木育种学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2002-2003年度林木育种学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1分,共10分) 1 林木育种学 根据遗传学原理,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殖的原理和技术的科学。 2设施保存 利用机械设备保存植物的部分组织或者器官,从而保存植物的种质资源。 3引种 将植物栽培到其分布区之外成为引种 4种源试验 将树种分布区不同中原的种子或者其他繁殖材料栽培在一起所做的栽培对比实验 5优树 在同一林分中,相同环境条件下,在生长量、木材质量、等性状上远远超过在其周围生长的同种、同龄的树木。 6选择响应 入选亲本子代平均值与入选亲本平均值的差 7杂交 通常指不同树种、或者同一树种不同小种、品种或者类型间的交配 8 无性繁殖 切取树木的部分器官或者组织,在适当的条件下使其再生为完整的新植株 9实生苗种子园 用实生苗做材料建立的种子园 10遗传测定 对选育出来的表现型通过无形繁殖后代或者有性繁殖后代进行田间对比实验,根据子代的表现对亲本的遗传品质作出评价,此过程称为表现性的遗传测定。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 林木育种主要包含资源的收集,优良品种的培育,遗传测定和良种繁殖等4项主要内容。 2 保存林木基因资源有设施保存,就地保存和异地保存三种方法。 3 树木引种成功的标准一是能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二是经济价值符合要求。 4 影响地理变异的因素有分布区是否连续,大小,形状。 5 人工选择类型包括稳定性选择、方向性选择和分裂性选择。 6 家系可以分成两种:半同胞家系和全同胞家系。 7 优树的综合评选方法包括连续选择法、独立标准法和评分法。 8 用亲本和子代资料的回归系数来估算遗传力时,如果遗传力h2=b=0.4,则所用的亲本是双亲本。 9 某30年生红松人工林林分有1000株红松,平均树高为11米,从该林分中选择5株优树,平均树高14.5米,则入选率为0.005,选择差为3.5米。 10 杂交组合A×B称为单交,A×(B×C)称为三杂交。 11 嫁接形成的嫁接植株,具有根系的部分称为砧木。 12 树木枝条扦插主要有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两种类型。 13 种子园管理的主要包括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树体管理和去劣疏伐等内容。 14 下列交配设计中每个字母代表一个亲本。则(1)A×B,C×D,E×F称为单交;(2)A×C,A×D,B×E,B×F称为巢式交配设计; 15 试验设计的原则是重复、随机和局部控制。 三、简答下列各题(每题4分,共40分) 1林木育种的主要特点

林木育种学名词解释

林木育种学名词解释 1.林木育种学:以遗传进化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良种选育和繁殖的理论与技术的学科。 2.品种:是经人工选择培育,经济性状与生物学特性符合人类生产、生活要求,且性状遗 传稳定一致、能适应一定的自然和栽培条件的特异性植物群体。 3.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 4.不可遗传变异: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没有造成遗传物质的改变。 5.育种周期:在一个育种世代中补充群体、候选群体和育种群体的交替。 6.基本群体:从中进行选择用以建立育种群体的最初的基因型。 7.育种群体:严格地讲,育种群体是指向下一代传递基因的基因型组成的群体。 8.增殖群体:对经过遗传改良的材料进行繁殖的群体。 9.生产群体:用于生产林产品的林分。 10.基因保存群体或基因资源群体:为了未来的育种而保持遗传变异的群体。 11.自然选择:通过自然界的力量对生物进行的选择。 12.稳定性选择:利于中间类型的选择,选择结果数量性状的平均值不变,变量减小或不 变。 13.定向性选择:利于性状表现型的某极端类型的选择, 结果导致群体遗传组成的定向变 化。 14.多向性选择: 对一性状的表现型作两个以上方向的选择, 属不利于中间类型的选择。 15.人工选择:是指人们根据需要,按照人为制定的选择标准,有意识地改变生物群体中特 定遗传性状表现的活动。 16.选择育种:在林木改良中,按一定的标准和目标,挑选最有利于人们需要的那部分基因 型,通过比较、鉴定和繁殖,创造出优良类型或品种的育种方法。 17.个体选择:也称混合(大群)选择,即仅根据个体本身性状的表型所做的选择。 18.家系选择:以整个家系为一个选择单位,只根据家系平均值决定个体的去留的选择方法。 19.家系内选择:在稳定的群体结构下,不考虑家系均值的大小,只根据个体表型值与家系 均值的偏差来选择。 20.综合指数法:根据改良性状的遗传力和经济重要性,将各性状分别给予适当的加权,然 后综合成一个指数,按多个性状综合选择指数值的高低进行选择。 21.优树:在相似的环境条件下,表现特别优良的林木个体。 22.候选树:用作评选优树的待选树木。 23.对照树:与优树位于同一林分,年龄、立地基本相同,作为优树评选时比较用的树木。 24.优树选择:根据选种目的在适宜的林分中按一定标准评选优树的过程。 25.精选树:通过遗传测定,确认遗传品质卓越的优树。 26.林木遗传测定:通过对选育材料当代(无性系)以及通过各种交配设计获得的子代所进 行的田间对比试验以及对试验结果进行遗传评价的过程。它是遗传改良的核心工作。27.子代测定:主要是用于评价一母本或父本性状遗传的程度,以及一个亲本与其它亲本交 配所产生子代的遗传品质的优异程度。 28.配合力:亲本某一性状在不同交配后代中表现的相对差异。是反应杂交组合中各性状配 合能力的指标,是选择亲本的依据。 29.一般配合力(GCA):在一个交配群体中,某个亲本的若干交配组合子代平均值距交配 群体子代总平均值的离差。一般认为是由基因的加性效应作用的结果,相当于亲本育种值的一半。

2005-2006年度林木育种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5-2006年度林木育种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解释下列名词(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2分,共计16分) 1 易地保存:将需要的生物资源保存在原生存地点之外的做法 2 引种:将植物栽培到其分布区之外成为引种 3 种源试验:将树种分布区不同中原的种子或者其他繁殖材料栽培在一起所做的栽培对比实验 4 遗传增益:选择响应除以被选择群体的平均数 5 无性系种子园:由优良无性系建立的以生产高产优质种子为目的的特种人工林 6 家系:由一个植株通过有性繁殖方法繁殖出来的所有植株 7 精选树:通过遗传测定证明遗传品质优良的优树 8 子代测定:对选育出来的表现型通过有性繁殖成子代后,进行田间对比实验,根据子代的表现对亲本的遗传品质作出评价,此过程称为表现性的子代测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总计20分) 1 遗传测定 2 设备保存 3 不需特殊保护能正常生长发与繁殖 4 分布区内环境复杂程度,或者不连续 5 个体变异。 6 生态型变异 7 块。 8 抗性指标 9 评分法。 10异。 11狭义遗传力 12 0.8 13 3.5米 14综合双亲的优良性状 15 三杂交 16 早 17 单位面积种子产量 18 遗传测定区 19 无性系测定 20 28 三、简答下列各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题5分,总计40分) 1反复修剪法; 扦插或者嫁接法 组织培养法 2为了使引种取得成功,在引种过程中一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1)引种要结合种源和优树的选择 2)要选多种立地条件类型作试验 3)配合引种进行杂交 4)适当的繁殖方式 5)农业技术措施 3 种源试验的主要作用 生产上,为当地选择最适合种源造林,划分种子调拨区 理论上,研究该树种地理变异模式与规律,生态因素对变异的影响 4 优势木比树法:将候选树与其周围生长的同种同龄的3-5株优势木对比而选择优树的方法。

东林林木育种学考试题02-04

2002-2003年度林木育种学试题(2003年7月17日)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1分,共10分) 1 林木育种学;2设施保存;3引种;4种源试验;5优树;6选择响应;7杂交;8 无性繁殖;9实生苗种子园;10遗传测定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 林木育种主要包含,,遗传测定和等4项主要内容。 2 保存林木基因资源有设施保存,和三种方法。 3 树木引种成功的标准一是,二是。 4 影响地理变异的因素有分布区是否连续,,。 5 人工选择类型包括稳定性选择、和。 6 家系可以分成两种:和。 7 优树的综合评选方法包括连续选择法、,。 8 用亲本和子代资料的回归系数来估算遗传力时,如果遗传力h2=b=0.4,则所用的亲本是。 9 某30年生红松人工林林分有1000株红松,平均树高为11米,从该林分中选择5株优树,平均树高14.5米,则入选率为,选择差为。 10 杂交组合A×B称为,A×(B×C)称为。 11 嫁接形成的嫁接植株,具有根系的部分称为。 12 树木枝条扦插主要有和两种类型。 13 种子园管理的主要包括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和等内容。 14 下列交配设计中每个字母代表一个亲本。则(1)A×B,C×D,E×F称为;(2)A×C,A×D,B×E,B×F称为; 15 试验设计的原则是、和。 三、简答下列各题(每题4分,共40分) 1林木育种的主要特点 2 树木遗传变异的层次 3为了使引种取得成功,在引种过程中一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4 种源试验方法 5 用材树种优树选择方法 6 影响遗传增益的主要因素及如何影响 7 插条幼化的方法 8 种子园一般划分为几个区,各起什么作用? 9 树木遗传测定的作用 10 无性系造林的注意事项 四、详细说明杂交育种的主要过程及技术(包括杂交目的、亲本选择、花粉技术、杂交技术、 杂种的测定和选择。20分) 五、计算题(共15分) 1 某树种的种源试验,参加试验的种源有5个。造林试验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3个区组,各种源20年生树高调查结果见下表。试对此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并用LSD法对种源进行多重比较,比较结果用字母标记法表示(10分)。 F0.05(4,8)=3.84;t0.05(8)=2.3

2013年林木遗传育种学试卷B卷

2006年林木遗传育种学试卷B 卷 一、名词解释(每对名词6分,共18分) 1.表型选择/遗传型选择 2. 双交/回交 3. 成熟效应/位置效应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错误的填×,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同一树种地理种源间的差异,主要是由于遗传漂移引起的。() 2.林木育种资源的保护工作中,应该优先采用的保存方式是原境保存。() 3.由于树木是多年生植物,人工集约化管理程度低,在引进外来树种时,只有当引种地和原产地生态条件大致相同时,引种才能成功。()4.741杨是一个无性系优良品种,在无性系群体内再进行单株选择,可使其改良程度进一步提高。() 5.优树选择属于遗传型选择,地理种源的选择属于表型选择。() 6.无性系选择是遗传增益最大的一种选择方式。() 7.影响选种效果的因素为性状遗传力、选择强度和选择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三个因素数值越大对遗传改良的效果就越好。 8.毛白杨×加杨与加杨×毛白杨的杂交亲合力相同。 9.用经过子代测定的优树材料嫁接建立的种子园属于1.5代种子园,而用其子代苗嫁接繁殖的种子园属第二代种子园。()在种源-优树联合选择试验中,种源因素一般为巢式设计因素。() 三、按照综合分类法,基因资源可以分为哪几类,个有何特点?(15分) 四、树木引种的主要步骤有哪些?为保证引种成功应采取哪些措施?(15分) 五、确定杂交组合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12分) ),各杂交组合苗高平均值如下表所示:(20分) 试问:1. 这是什么交配设计? 2. 父本、母本的一般配合力各为多少? 3. D×B、G×A 的特殊配合力各为多少? 1

2006年林木遗传育种学试卷B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对名词6分,共18分) 1.表型选择/遗传型选择 表型选择是根据一定的标准,从混杂的群体中按表现型淘汰一批低劣个体或挑选一批符合要求的个体,并对选出的个体混合采条、采种,混合繁殖。 遗传型选择(genotypic selection) 是指对入选的个体分别采种,单独繁殖,单独鉴定的选择,即谱系清楚的选择。 2.双交/回交 双交是用两个不同的单交种进行杂交,即(A×B)×(C×D) 回交是指单交得到的F1再与其亲本之一进行杂交。(A×B)×A 3.成熟效应/位置效应 位置效应:植物在无性繁殖时,插穗或接穗在树木上所处的位置,会在繁殖后几年内对无性系植株产生非遗传性影响; 成熟效应:是指繁殖材料的生理衰老,随着母树年龄增加,衰老加深,无性繁殖能力逐步下降,植物生长也随之受到抑制。 二、判断题 1对 2错 3错 4错 5错 6对 7对 8错 9对 10对 三、按照综合分类法,基因资源可以分为哪几类,个有何特点?(15分) (1)本地基因资源 在当地自然条件下,经长期培育和选择得到的优良树种、品种或类型。 (2)外地基因资源 指从国外或外地其它引入的树种、品种或类型。 (3)野生基因资源 自然界野生的,未经人们栽培的树种。 (4)人工创造的基因资源 通过杂交、诱变等方法获得的基因资源。人工创造的资源,需要通过培育、选择、鉴定,才能在生产上应用。 四、树木引种的主要步骤有哪些?为保证引种成功应采取哪些措施?(15分) 1.引种步骤 1)引种计划的制定 2)材料收集 3)种苗检疫 4)苗期性状观察 5)引种栽培试验 6)档案资料的建立 2.措施 1)引种要结合选择 2)选择多种立地条件作试验

林学A 遗传学试题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课程考试试卷A 课程名称:《林木遗传育种学》遗传学部分; 试卷编号: A 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1.1000个小孢子母细胞可产生多少个精子。 A. 1000个; B. 4000个; C. 8000个 D.250个 2.如果群体的杂合体占1/3,那么经过两代自交以后,杂合体所占的比例将为(以一对杂合基因为例): A.1/6; B.1/9; C.1/4; D.1/12 3.白猫与黑猫交配, F1都是白猫。F1相互交配, F2中白.黑.棕三种小猫的比例为12:3:1,是下 列哪种原因引起的. A.互补作用 B.显性上位作用 C.抑制作用 D.环境影响 4.一个纯合白花植株与另一个来源不同的纯合白花植株杂交,F1都是橙色花,假定是由一 种酶的缺陷就形成白色花,在这里控制橙色花遗传的基因是: A.2个; B.至少2个; C.1个; D.难以确定 5.杂种植株AaBbCc 自交,如果所有的座位都在常染色体上,无连锁关系,与自交亲本表现: 型不同的后代比例是 A.1/8 B.1/2 C.37/64 D.7/8 6.独立基因a 、b 、c 和d 支配A 、B 、C 和D 化合物的合成。这些基因的每个突变体在培养基 中加下列物质才能生长。 学专业班级 装订线 ( 答题 不得 超过此线 )

据这些资料推断代谢途径为 A. a A b B c C d D B. b B a A c C d D C. c C a A b B d D D. d D b B c C a A 7.两个正常夫妇生下一个白化病的儿子。儿子的白化病基因是从双亲的哪一个传来的? A.父亲 B.母亲 C.父母各1/2 D.父或母任一方 8.母亲为A血型,父亲为B血型,他(她)们的儿女的血型可能是: A.AB; B.AB.B; C.AB.A; D.A.B.AB.O 9.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相互易位的主要遗传效应: A.部分不育; B.半不育; C.位置效应; D. 假显性现象; 10.多倍体的巨大性指 A.某一器官增大; B.所有器官增大,生长加快,解剖结构也相应增大; C.种子数目增加, D.代谢物增多,抗逆性增强 11.多倍体不育性的原因是: A.染色体太多; B.染色体倍数为奇数, C.染色体联会松散 D.减数分裂不能进行 12. 染色体结构变异中,倒位是指 A.染色体的某一段顺序颠倒了; B.一个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颠倒了; 一对同源染色体配对方向颠倒了;D. 染色体的长臂与短臂的位置颠倒了. 13.三对独立基因杂种(AaBbDd)形成的不同配子的种类是: A. 2 B. 4 C. 8 D. 16 14.一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2n=10。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每个细胞含有的染色单体 ....数是:A.10 B.5 C.20 D. 40 15. 单体的染色体数目为 A.2n-1 B.2n-2 C.2n+1 D.n+1 16.一个随机交配群体的起始频率为AA0.4 , Aa 0.4 , aa0.2, 该群体经过一代随机交配后的频

林木育种学 育种策略

林木育种策略和多世代育种 第一节林木育种策略 林木育种策略是针对某个特定树种的育种目标,依据树种的生物学和林学特性、遗传变异特点、资源状况、已取得的育种进展,并考虑当前的社会和经济条件,可能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该树种遗传改良作出长期的总体安排。 一、育种各环节间的相互关系及与林业生产的联系 根据育种目标、树种特性、资源状况、育种进展,综合地、巧妙地运用这些环节,使林木育种工作,既能为当前生产提供经过不同程度改良的种苗,又能不断满足林木长远改良工作的需要。 二、育种的一般程序 林木育种过程实际上是使遗传基础由宽变窄,再由窄变宽的螺旋式上升发展过程。 第一步是根据育种目标从群体中选择符合要求的个体或淘汰不符合要求的个体,是遗传基础变窄的过程; 第二步,对选择出来的个体,通过杂交,进行基因重组,是遗传基础变宽的过程。 1 / 4

选择和经过重组的繁殖材料通过遗传测定进行再选择,又是遗传基础变窄的过程。 如此反复循环,使需要的遗传基因频率不断提高,繁殖材料的遗传品质不断优化。 育种的各个阶段经过选择和遗传测定的繁殖材料,可以通过种子园或采穗圃大量繁殖,用于造林生产。 四、制定育种策略的原则 1.既能满足当前生产的需要,又能符合长远遗传改良的要求。 2.育种途径和方法既要符合树种生物学特性和遗传特点,又要考虑该树种遗传改良的社会经济条件。 3.合理地运用育种的各个环节,并做好各个环节间的衔接。 4.具备灵活应变和适应的能力,要保持种内遗传多样性。 5.各项试验设计,应尽可能简单。 第二节多世代育种 一、多世代改良程序 1.区别对待选择测定用繁殖材料和生产性种子园繁殖材料。 在测定繁殖材料中允许有亲缘关系的子代存在,但为防止生产用种子中存在亲缘关系,不允许有亲缘关系的繁殖材料进人生产性种子园。 2.广泛收集并不断增加新的育种资源, 以维持育种群体的广泛遗传基础,防止群体遗传基础变窄。 3.把选育和良种生产过程密切结合起来。 繁殖材料每经过一次选择、测定,都要及时为生产提供改良程度有所提高的种子。4.缩短育种周期,增加选育世代 二、保持基因多样性及延缓近交发展的技术 2 / 4

2011年林木遗传育种学习题

林木遗传育种学习题 遗传学 一、词解释 遗传变异二价体联会姐妹染色单体非姐妹染色单体单位性状相对性状基因型表现型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基因互作完全连锁不完全连锁交换值三联体遗传密码简(兼)并转录移码突变错义突变同义突变染色体组单倍体非整倍体同源多倍体异源多倍体单体缺体三体四体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基因迁移遗传漂移数量性状加性效应非加性效应 二、问答 1.经核型分析,已知杨树的染色体基数为19,即2n=2x=38。写出下列各组织的染色体数目:(1)叶(2)根(3)胚乳(4)胚囊母细胞 (5)胚(6)卵(7)花药壁(8)精细胞 2.某树种基因型为AaBbCcddEeFF,图示可能产生的配子种类,计算雌雄配子可能的组合数。 3.花生种皮紫色R对红色r显性,厚壳T对薄壳t显性,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指出下列杂交组合的(1)亲本表现型、配子种类和比例。(2)F1的基因型种类和比例、表现型种类和比例。 TTrr×ttRR TTRR×ttrr TtRr×ttRr ttRr×Ttrr 4.控制蕃茄红果与黄果、二室与多室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写出下表各杂交组合亲本基因型: 5. 在金鱼草中,花色、叶型是分别由二对独立遗传基因决定的:R为红色,r为白色;N为狭叶,n 为阔叶。用纯种红花阔叶与白花狭叶品种杂交,F1为红花中宽叶。若F1自交,F2的基因型和表现型频率如何? 6.豌豆高株(D)对矮株(d)、圆粒(R)对皱粒(r)、黄子叶(Y)对绿子叶(y)显性,三对基因独立遗传。试分析下列杂交组合F1的表型及比例、基因型及比例: (1)DdRRYy×DdRrYy (2)DDRRYy×ddRryy 7.A与D两对基因连锁,交换值为25%。基因型为Ad/ad的植株自交后,后代有基因型及表现型比例如何?若杂合体基因型为AD/ad,后代基因型及表型比例又如何? 8.生物进化的动力是什么?对育种有什么启示? 9.简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特点及区别。 10.分离定律及自由组合定律有何要点? 11.试述交换值、连锁强度与基因间距离三者的关系。 12.细胞质遗传具有哪些特点? 13.DNA在活体内是怎样复制的? 14. 简述蛋白质合成过程。 15.染色体结构变异各有何遗传效应?

林木育种学大题

林木育种学的主要容 林木良种选育:林木遗传品质的改良及其理论和方法。 林木良种繁殖:林木良种繁殖理论和方法。 品种的属性:人工选育、经济性状优良、主要性状整齐一致、性状遗传稳定、较好的适应性、特异性。 认识品种需要注意的问题: (1)品种是经济概念,是林业的重要生产资料,而不是分类单位; (2)评价品种优劣的唯一标准是现实的应用价值,而不是选育技术是否先进; (3)品种具有地域性和时效性。 林木育种的特点、趋势和任务: 1、特点:①林木生长周期长,特别是有一个比较长的幼年期,导致林木育种周期长,特别 不利于多世代育种; ②树体高大,占地多,遗传测定困难、昂贵; ③多数树种都属异花授粉,高度杂合,近交衰退严重,要避免近交;自交(近交) 难以作为育种方法; ④大多处于野生状态,研究基础薄弱;有大量的遗传变异可以利用; ⑤多年生植物,多年开花结实,可以通过子代测定进行后向选择,提高选择效率。 2、趋势:①育种目标多样化;②常规育种仍然是林木育种的主要途径; ③种子园仍然是林木良种繁育的重要途径; ④无性繁殖技术日渐成熟,无性系育种前景广阔,无性系造林更加受到重视; ⑤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 3、任务:根本任务:育种资源保存和种质资源创新,良种选育和繁殖。(如;林木育种资源 的搜集、保存、研究和利用;林木种质资源的开发;林木新品种(类 型)选育;林木良种繁育等。) 变异的种类 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 不可遗传变异: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没有造成遗传物质的改变。 变异的区分 通过有严格试验设计的田间对比试验;直接检测遗传物质是否发生改变。 林木遗传变异的层次 ①地理种源变异②同一种源不同立地间的变异③同一种源不同林分间的变异 ④同一林分不同个体间差异⑤个体的变异 ⑥非遗传基础改变引起的变异:早晚材密度变异; ⑦遗传基础改变引起的变异:体细胞变异(芽变),性细胞变异(2n配子的产生)。 林木育种的实质 ①发现(自然界已有的)、创造(自然界没有的)变异(关键); ②评价、鉴定、选择变异;③稳定、利用变异。 林木地理变异的意义(基本结论): (1)种源间的差异能够通过种子遗传给后代,因而通过选择可以利用; (2)当地种源的适应性最强,但生产率不一定最高,所以在对外地的种源未了解之前,使用当地种源最安全; (3)地理种源变异在树木变异中占的分量很大,通过种源选择就能获得较大的改良效果。(4)适应性状在种源层次的变异分量最大,若要改良适应性状,最好先进行种源选择;(5)对于多数树种生长性状也表现出显著的种源差异,种源选择也能取得好效果。

林木育种学必考

交配设计:根据遗传测定的具体要求和工作条件,对亲本交配组合或制种所作的安排。 1、交配设计的分类与评价 (1)不完全谱系设计:只知一个亲本的交配设计。通常是只知母本、不知父本。 ①自由授粉交配设计(重点):直接从选择的优树上,或从种子园的嫁接植株上采收自由授粉种子,按无性系或单株进行性状测定。 ——最简单、最容易、最便宜的获得子代群体的方法; 可用于子代测定,能估算亲本的一般配合力; 能估算加性遗传方差和遗传力,不能估算非遗传方差(父本未知)和特殊配合力; 不能用于高世代育种。 ②多系混合花粉交配设计(重点):用多个没有亲缘关系的父本花粉混合后对待测母本 进行授粉的交配设计方法。 ——可以估算加性遗传方差、遗传力、母本育种值,不能估算非加性遗传方差和特殊配合力; 可能导致育种值估计偏差;不单独用于高世代育种。 (2)完全谱系设计:子代的双亲都已知的交配设计。 ①单交:指在一个育种群体中,每一个亲本只与另一个亲本交配一次,或作母本,或作 父本,不再参与第二次交配。 ——可通过最少的交配组合产生最多数目的没有亲缘关系的子代家系,最适用于高世代育种产生育种群体; 维持较大的有效群体大小; 不能估算一般配合力,能估算特殊配合力。 ②巢式(套式)交配设计:即将亲本分为父本组和母本组,每一组父本与另一组不同母 本之间进行交配。 ——可估算加性和非加性遗传方差和遗传力。 缺点:只能估算性别组较小的亲本(一般是父本组)的一般配合力,较难用于高世代育种。 ③测交系设计(又称析因交配设计):指人为利用测交系按所有可能的组合与另一个性 别组的待测亲本交配。(测交系是指用来与待测亲本交配的少数亲本或无性系,一般作父本,亦可作母本。) ——能估算方差组分、遗传力、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 缺点:得到没有亲缘关系的子代数等于测交系的数目,不利于高世代育种。 ④不连续的析因交配设计:将亲本分成几组,在每组内采用析因交配设计。 ——能增加没有亲缘关系的子代数目,但由于每一组中的个体是同不同的亲本交配,子代测定的效果不如测交系设计; 一般配合力估算有偏差。每一组中的亲本数目越多,这个问题越不严重。 ⑤双列交配设计:包括一组亲本间所有可能杂交组合的交配设计。 ——四种形式:包括正交、反交和自交;包括自交和正交(或反交);包括正交和反交,不含自交;包括正交(或反交),不包括自交。 ⑥完全双列交配设计: ——包括所有有可能的交配组合:正交、反交、自交; 有n个个体,则有n2个交配组合; 能估算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方差组分,产生最大数目的没有亲缘关系的子代; 理论上最理想,缺点是交配组合数太多,工作量太大。

林木育种学复习题和答案

网教林木育种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遗传资源 2、育种资源 3、生物多样性 4、引种 5、驯化 6、种源 7、种源试验 8、种源选择 9、种子区 10、种子区区划 11、优树 12、杂种优势 13、无性繁殖 14、无性系选育 15、采穗圃 16、种子园 17、实生种子园 18、遗传测定 19、一般配合力 20特殊配合力 二、填空题 1、以遗传进化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学科叫学。 2、目前,改良和丰富造林树种的主要途径和研究内容有、、 。 3、在自然界,适合于环境条件的生物被保留下来,不适应的被淘汰,这就是。 4、从一个混杂的群体中,按一定标准挑选出彼此相似的优良个体,然后混合采种、混合繁殖的方法是选择。 5、按严格标准,从群体中挑选优异单株,分别采种、分别保存、分别繁殖,并进行比较鉴定而获得良种的方法是选择。 6、当性状遗传力低时,使用选择效果较好。 7、当性状遗传力较高时,可使用选择。 8、混合选择适用于性状遗传力较时。 9、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多样性。 10、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作用,使物种或种群遗传多样性减少的现象称为。 11、影响树种引种成败最重要的土壤因素是土壤的。 12、同一树种的南方种源一般较北方种源生长速度较,抗寒性较。

13、造林用种的基本原则是。 14、用材树种要求优树树冠为型。 15、对遗传基础不同的种或品种、类型进行人工交配,获得杂种,从中选择培育新品种的方法称为 育种。 16、单杂交有个亲本参与杂交。 17、双杂交有个亲本参与杂交。 18、能在杂种后代中加强亲本一方优良性状的杂交方式是。 19、对于两性花的树种,在杂交前必须。 20、为防止非父本花粉侵入,人工杂交前应进行。 21、多倍体是指细胞内染色体组为个以上的个体。 22、对植物染色体进行人工加倍,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 23、用于植物染色体加倍的化学药剂只作用于细胞。 24、林业生产上常用的无性繁殖方法有、和。 25、以优树无性繁殖材料建立的、提供优良种条的生产场地是。 26、针叶树最常用的嫁接方法是。 27、采穗圃是生产的场地。 28、种子园建园材料源于无性系或子代家系。 29、从优树上取材,通过无性繁殖建立的种子园为。 30、利用优树种子育苗建立起来的种子园为。 31、用未经子代测定的初选优树子代建立的是种子园。 32、在子代测定的基础上,用亲缘关系清楚的优良家系中的优良单株为材料建立起来的是 种子园。 33、根据子代测定结果,对初级种子园进行疏伐后形成种子园。 三、单项选择 1、林木育种的主要目标是 A生产造林用种 B培育造林苗木 C获得良种 D使用良种 2、最基本的林木育种措施是 A引种 B选择育种 C杂交育种 D诱变育种 3、优树选择利用的林木种内变异层次是 A地理种源变异 B同一种源内不同林分变异 C同一林分内不同个体变异 D个体内不同部位变异 4、采种林分选择利用的林木种内变异层次是 A地理种源变异 B同一种源内不同林分变异 C同一林分内不同个体变异 D个体内不同部位变异 5、对于比较集中的濒危树种、稀有树种的遗传资源采用的保存方式应该是 A本地保存 B异地保存 C大量种植 D设备保存 6、将种子、花粉、营养器官、组培苗等置于低温、低湿环境中加以保存的方法是 A本地保存 B异地保存 C大量种植 D设备保存 7、在树种引种中,原产地与引种地应 A生态环境相同 B生态环境相似 C日照、雨量相当 D温度、土壤一致8、最迅速、最廉价获得优良品种与类型的育种措施是 A引种 B选择育种 C杂交育种 D诱变育种

林木遗传育种学讲义

林木遗传育种学讲义 (林学专业) 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与基因工程系 二00六年四月 目录 上篇:遗传学部分 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 第二章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第三章 基因作用及其环境的关系 第四章 染色体和连锁群 第五章 数量遗传学 第六章 遗传物质改变 第七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第八章 群体遗传与进化 下篇: 林木育种学 第九章 第九章 林木的地理变异与种源试验

第十章 林木改良中的选择原理与方法 第十一章 母树林与种子园 第十二章 无性系育种 第十三章 林木的杂交及其杂种优势的利用 第十四章 林木抗性育种 第十五章 森林树木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 第十六章 遗传力和遗传增益 第十七章 常用林木育种野外田间试验设计及统计方法 上篇:遗传学部分 绪论 遗传学(genetics)是研究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是二十一世纪生物学领域中发展最快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 1 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 1.1 概念 远在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人发现亲代和子代的相似遗传现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古代劳动人民对生物遗传现象的简要概括。所有一切生物种都以有性生殖过程产生与自己相似的个体,在世代间保持连续,使物种在世代延续过程中得以保存和相对稳定。象这种子代和亲代、子代和子代个体之间的相似性叫做遗传(heredity)。 例: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及亲兄妹之间有明显的相似现象。 同时,子代与亲代之间,及子代个体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子代和亲代之间或子代不同个体之间有相似的地方,但绝不会完全相同。象这种子代和亲代、子代和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叫做变异(variation)。 遗传与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 遗传和变异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矛质的两个方面,没有遗传就没有变异,相反,没有变异也就不存在遗传。遗传和变异是相互制约相互发展,共同促进生物的向前发展。变异是生物进化必要因素,没有变异生物界就失去了进化的源泉,遗传也就只能是简单的重复;没有遗传,变异不能固定,变异就失去意义,生物就不存在物种。 变异是在遗传的基础上进行变异,遗传受变异的影响和制约,使得世代间或同代不同群体间或个体间保持相似性,但又不相同。遗传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在遗传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变异,遗传和变异始终伴随着生物的进化过程。 遗传和变异的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遗传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2)遗传是保守的,变异是变革的,发展的。(3)遗传和变异是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的。(4)遗传变

《林木育种学》复习题

林木育种学复习题 1.什么叫林木良种? 2.在林业生产上为什么要选用良种? 3.林木育种有哪些特点? 4.林木育种的方针是什么? 5.林木育种的任务是什么? 6.什么叫林木育种学? 7.林木育种学包括哪些? 8.什么叫遗传? 9.什么叫变异? 10.“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11.“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12.什么叫染色体? 13.什么叫染色体组? 14.什么叫遗传密码? 15.解释基因工程的概念。 16.解释中心法则的概念。 17.作为遗传物质应具备什么条件? 18.扼要说明基因的概念。 19.遗传与环境有什么关系? 20.染色体的结构包括哪些部分? 21.细胞分裂有哪三种方式? 22.有丝分裂在遗传学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23.减数分裂在遗传学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24.DNA与RNA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 25.DNA是如何复制的? 26.基因是如何控制性状的? 27.什么叫性状? 28.什么叫显性? 29.什么叫隐性? 30.解释性状分离。 31.什么叫纯合体? 32.什么叫杂合体? 33.什么是基因型? 34.什么是表现型? 35.什么叫细胞质遗传? 36.什么叫性别决定? 37.什么叫伴性遗传? 38.用两个不同性状的纯合体杂交,为什么F1性状表现一致,F2不一致? 39.什么是分离规律? 40.分离规律在育种实践中有何意义? 41.什么是独立分配规律? 42.独立分配规律在育种实践中有何意义?

43.什么是连锁遗传? 44.为什么会出现不完全连锁现象? 45.已知某一树种的果形圆对长是显性,那么表现型是圆果,如何鉴定它是纯种或杂种? 46.一种植物的花色紫对白是显性,现在一株紫花植株与另一株紫花植株杂交,出现了白花 植株,这是什么原因?它们的基因型各是什么? 47.简述核、质基因的相互作用。 48.细胞质遗传的特点是什么? 49.什么叫母系遗传? 50.什么是单倍体? 51.什么是多倍体? 52.染色体变异分哪两类? 53.染色体非整倍性变异可分为哪两类? 54.什么叫染色体结构的变异?造成的原因是什么? 55.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可分为哪几类? 56.染色体结构变异中重复和易位两种类型有何不同? 57.什么叫基因突变? 58.基因突变的特征是怎样的? 59.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在性状表现中有哪些不同/ 60.什么是人工诱变? 61.人工诱变和育种有什么关系? 62.什么是数量性状? 63.数量性状的特征是什么? 64.多基因假说是如何解释数量性状遗传的? 65.什么是超亲遗传? 66.为什么会出现超亲遗传? 67.什么是杂种优势? 68.如何利用树木的杂种优势? 69.什么是遗传力? 70.什么是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 71.林木育种上如何应用遗传力? 72.什么是孟德尔群体? 73.简述群体与个体的区别。 74.什么是基因型频率? 75.什么是基因频率? 76.遗传平衡定律的概念是什么? 77.遗传平衡定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78.遗传平衡定律对林木育种工作有何启示? 79.有哪些主要因素影响遗传平衡? 80.物种的概念是什么? 81.物种是如何形成的? 82.什么叫自然选择? 83.什么叫人工选择? 84.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有何区别物种是? 85.生物进化的含义是什么?

林木遗传育种学试卷之一

林木育种学习题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4分) 1.多线染色体 2.剂量效应 3.伴性遗传 4.单体 5.主基因 6.孟德尔群体 7.广义遗传力 8.遗传距离 二、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松树染色体2n=24条,其根尖组织条,胚乳条 2.当两对非等位基因为不完全连锁时,交换值总是大于而小于。3.B染色体是指。 4.异染色质区和常染色质区,只是上的不同,二者在结构上是连续的。细胞分裂间期区的染色质线仍高度螺旋化。 5.同源异源六倍体可通过异源四倍体AAB1B1与二倍体B1B1 后再将染色体 来获得。 6.非整倍体的遗传一般是通过配子而遗传的,配子往往因染色体数目不完整而败育。 7.人工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常分为二大类和。 8.一个位点上可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基因,这些基因叫做。 9.x表示一个染色体组,n 表示配子染色体数目,则同源四倍体可表示为,二体单倍体表示为。 10.DNA分子链经四级螺旋化的染色单体长度缩短约倍。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 2.何谓突变和突变体,突变有哪几种类型。 3.关于染色体交换机理的学说有哪些? 4.简述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四、问答及计算(共32分) 1.“裂和桥”循环是怎么产生的?6分 2.遗传平衡定律的内容是什么?怎样打破遗传平衡?6分 3.缺失的形成及其遗传效应。7分

4.通常可以将染色体的易位表现半不育性看成一个“显性”基因。有人得到一株玉米易位杂合体,株高正常,是半不育的。曾用一个正常的矮生品系(brbr纯系) 与它杂交再用同一矮生品系与F1群体中的半不育植株进行测交,测交子代群体的表现型种类及其个体数为: 株高正常, 完全可育27;株高正常,半不育227; 矮生,完全可育223;矮生,半不育23; 矮生基因(br)本来是在第一染色体上,试解释: (1) 杂交和测交结果是否证明易位涉及第 1 染色体上,为什么? (4分) (2) 易位点 (T) 距离br基因有多远? (5分) (3) 如果易位不涉及第1染色体,则测交子代表现型比应怎样? (4分)

林木遗传育种试题2

林木遗传育种期末考试 班级:姓名:学号:序号: 一名词解释(10×2ˊ) 1细胞质遗传: 2数量性状: 3遗传力: 4基因型频率: 5物种: 6引种: 7种源: 8杂交不亲和性: 9吸收剂量: 10性状: 11林木遗育种: 12遗传: 13变异: 14可遗传的变异: 15不可遗传的变异 16等位基因: 17完全显性: 18表型模写: 19一因多效和多因一效: 20质量性状: 21连锁: 22完全连锁: 二填空题(30×1ˊ) 1_____ ______ _______构成植物遗传的三大体系。 2在形态上染色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个部分组成。 3染色体的形态根据着丝点的位置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形态。 4 DNA的结构是_______,结构,两条链_______平行,种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碱基按照_______配对。碱基之间通过_______连接。 5一个细胞在减数分裂中间期_______复制一次,分裂_______,形成_______个染色体个数_______的子细胞。 6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二介体在_______形成,两条_______的_______发生_______ 使得产生的配子变异类型增加。 7染色体的结构变异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种。 8DNA的复制方式为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了遗传的基本规律。 10孟德尔学说的前提是______。 三判断题(5×1ˊ) 1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 2生物只要发生变异,就能稳定的遗传给后代。() 3单倍体只含有该生物的一个染色体组。() 4细胞质遗传就是母性遗传。() 5基因突变的方向是不定的,既可以发生正突变,也可以发生负突变,而且基因突变都是有益的。() 6原核生物DNA的转录和翻译在同一时间和地点,真核生物转录在细胞核,转录在核糖体。() 7在任何一个大群体中,不论上一代的基因频率如何,只要发生一代交配,由一对位于常染

林木育种复习资料

绪论 一、基本概念 1.林木育种学:是以遗传进化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学科。 2.林木遗传改良:为达到提高和改良林木产量和品质之目的,采取控制林木遗传特性的技术措施。它与林木育种学的 涵义相近。 3.林木品种:指产品的数量和品质符合生产需要,能适应一定自然和栽培条件,特性明显,性状遗传稳定,由人工选 育的林木群体。重点在:产品要求、栽培范围、遗传相对一致的、人工选育、群体。 3.林木良种:多指通过人工选育、性状有一定程度改良的繁殖材料。而良种应是优于当地主栽品种的、新选的品种。 二、林木育种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引种:种及品种层面的选择,引进外来树种与品种。 2.选种:种内变异的利用,包括种源选择和优树选择等。 3.育种:新变异的创造与利用,包括杂交育种、倍性育种、辐射育种以及基因工程等。 4.林木繁育:主要途径有母树林、种子园和采穗圃,以及组织培养和体细胞胚胎发生等。 5.林木种质资源及其保护。 此外,针对特殊性状开展抗逆性育种、木材材性育种,生物技术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反映现代育种新技术。 三、林木育种的特点(注重理解) 1.多数树种达到性成熟和经济成熟需要时间长,即育种周期长,同时,树体大,占地多,试验设计难度大。 2.树木属多年生植物,持续开花结实周期长,选育材料可长期繁殖利用,因而可开展后向选择(backward selection), 提高选择效果。 3.多数树种分布地区广,变异丰富,自然界尚存在着大量未被发现和利用的优良基因型,引种、选种潜力大,见效快。 4.多数树种行异花授粉,自花授粉或近亲繁殖会引起衰退,要采用异花授粉植物的育种方式。 5.不少树种能无性繁殖,可进行无性系选育,有性与无性选育相结合,是有效的林木育种方式。 6.多数树种生活周期长,栽培环境复杂多样,选育和繁殖遗传基础广泛的系列林木品种,或使用混合品种是适宜的。题:从树木育种特点进行分析某个树种? 1、育种资源丰富。 2、育种周期长(1)早期预测根据树木幼年时期的某些标志,来判断成年时期某些性状表现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是根据幼年――成年某些性状间的相关性来进行的(2)促进提早开花结实(3)采用多种育种途径相结合,不断为生产提供改良程度逐步提高的繁殖材料。 3、木可供研究利用的时间长,可以在遗传测定后进行再选择 4、优良性状可以通过无性繁殖方法得到保存和利用 5、多数为异花授粉树种,遗传基础广泛和稳定 6、在多数情况下,选育和繁殖遗传基础广泛的林木品种或使用混合品种是适宜的 第一章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引种驯化 1、乡土树种:当一个树种它在自然分布区内生长时称为乡土树种。 2、外来树种:当一个树种栽种到其自然分布区以外时,称该树种为栽培的外来树种。 3、引种:把一个树种从原有分布范围引入新的地区栽培称为引种。 4、驯化:外来树种通过改变其遗传性以适应新环境的过程,或者将动植物从野生状态改变为家养或栽培的过程称为 驯化。 5、遗传资源,也称为基因资源:指以种为单位的群体内的全部遗传物质,或种内基因组、基因型变异的总和。对 于栽培植物又常称为种质资源。 6、育种资源:是遗传资源的组成部分,指在选育优良品种工作中直接利用的繁殖材料,往往是根据品种选育目标调 查、收集的资源。 7、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数以百万计的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基因,以及生物与其生存环 境构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的总称。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 8、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由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微生物群落及其生境的非生命因子(光、空气、水、土壤等) 所组成。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学过程的多样化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和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 9、物种多样性是指某一区域内物种的多样化程度。 10、基因库是指一个群体中所包含的基因总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