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的基本要素

地图的基本要素
地图的基本要素

《地图的基本要素》

一、教材分析:

《地图》是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这一节内容分为二课时,第一课时是地图的基本的要素,第二课时是地形图的判读。地图是一种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传递工具,在生产生活中有着极广泛的用途。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是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科学素质。从教材结构上看,本节课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又为下面学习等高线地形图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本节课是教材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个方面: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础知识。

②学会运用比例尺计算,以及在地图上辩认方向。

过程与主法目标:

通过读图、绘图、计算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用比例尺量算两地间的距离,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地图的空间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会应用地图中的基本要素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地图三要素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空间想象能力相对较差,故确定比例尺的运用和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中辨别方向为教学难点。

四、教学和学法:

本节课主要以学生“自主—探究式,”“启发式”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方法为主,最终达到新课标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合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目标。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像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教具准备:各式地图(学生每人自带)、直尺、米尺、地球仪。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先让学生猜一个谜语:“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半亩田,五湖四海没有水,世界各国在眼前。”或“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各城,浑身绚丽多彩”,学生猜地球仪或地图。

再设问:假如你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去旅游,在没有导游的情况下,为了不迷路,你最渴望得到的是什么?为什么?让学生比较地球仪和地图的优缺点。

这样引入新课的目的是从生活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教师设计的问题情景。

2、新课教学

关于图例和注记的教学,主要是训练学生认识图例。我设置了一个小组竞赛的活动,我先让学生阅读教材中常见的图例,然后我用课件展示一些图例让学生说出图例所表示的地理事物,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记忆,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关于地图方向的教学,重点在于训练学生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技能。

创设情境:播放视频《“桑美”台风的威力》,观察“桑美”的台风路径图。

思考:(1)、台风现在位于福建的哪个方向?

(2)、未来台风将向哪个方向移动?

引出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如何辨别方向。

(课件展示)复习:前面学过的与经纬线有关的知识。

学生讨论:回答思考题。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断方向是本节的一个重难点,这一部分教学通过典型实例分析,在学中练,在练中学。并且采取学生讨论和团结协作的方法。

课件展示:有指向标的地图和既无指向标又无经纬网的地图各一幅。

思考:

如果无经纬网,只有方向标的地图上如何辨别方向?

既无经纬网也无方向标的地图,如何辨方向呢?

让学生自己通过团结协作完成二道辨别方向的练习,掌握知识点,并把知识点落到实处,培养学生的识图,用图的能力,通过讨论,让学生学会如何判断不同类型地图上的方向。

设疑:无论哪种地图,在实际应用时都应手持地图,面朝北、背南,这样地图上的方向就与实际方向一致了,可问题是:假如我们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或者在野外,找不到“北”了怎么办?怎样才能走出困境?谁有在野外辨别方向的经验。

在这里我设计了学生抢答的探究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课件展示):野外辨别方向的图片。

关于比例尺的教学

创设情境:播放视频《青藏铁路介绍》

问: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全长1142公里,为什么在地图上却只有这么短的一段距离?

学生讨论回答:引出比例尺。

创设该情境,目的是吸引学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课堂活动:请两位同学上来,用米尺测量出教室的长和宽,同学

按比例缩小画在纸上,画出教室的平面图,教师巡视每个学生在作图的过程中,有的用文字表示,还有的用数字表示。

课件展示比例尺的三种表现形式,强调比例尺使用时要注意的事项,如数字式比例尺表示的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倍数关系,使用时两者单位要一致,线段式比例尺须注明数值和单位。

比例尺这部分内字是本节课的第二个重难点,虽然学生已经在社会中学过比例尺,但是,对于比例尺中各项具体表示的内容很容易混淆,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绘图,可以加深对比例尺定义的理解,故而,采用活动教学,通过活动中发现问题,再讨论分析问题,最后由学生解决问题,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练习:三种比例尺表示方法间的换算。

提问:教室一样大,为何画出的图却有大有小?

小组讨论:因为比例尺有大有小?

课件展示:北京市政区图和中国政区图。

探究活动::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比例尺大小的判别与地图内容详略,范围大小的关系:

以上教学通过用直观形象的地图来比较,不仅仅易于让空间观念不强的初一学生易于接受,他们还能体验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成功的喜悦,大大提高学习兴趣

活动:看书本上的中国政区图,让学生测量香港到北京的图上直线距离,并计算实际距离。浙江位于北京的什么方向?

目的是联系实际,在应用中学会使用地图的一般方法。

3、当堂达标检测题:

⑴.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

A、1:100

B、1:500

C、1:1000

D、1:5000

⑵.甲、乙两人从赤道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两人前进的方向不变,将会出现的情况是()

A.甲、乙两人都能回到出发点

B.乙能回到出发点,甲则不能

C.甲能回到出发点,乙则不能

D.甲、乙两人都不能回到出发点

⑶.图幅相同的甲乙两幅地图,甲图中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千米,乙图的比例尺是1:3000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的地区范围较大

B.甲图比例尺大

C.乙图所表示的内容更简略

D.乙图比例尺较小

⑷.某中学(长200米、宽150米)的校长请你画一张地理课本大小的该校平面图,你认为下列比例尺较合适的是()

A.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

B. 1/100000

C. 1/1000000

D. 1:1000

⑸.在1:500000的地图上,实地距离为20千米的两城市在图上的距离是()

A.5厘米

B.4厘米

C.3厘米

D.2厘米

⑹.如果你面向北站立,那么你右手所指的方向是()

A.南方

B.北方

C.东方

D.西方

4、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地图的基本要素包括: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⑵,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根据经纬线判断方向为:经线指示________方向,纬线指示_____方向。

⑷,比例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公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

⑸,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通常有三种:___________比例尺,___________比例尺,_____________比例尺。

5、作业布置:根据你所学的地图知识,为我们的校园绘制一张平面图。(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并为下节课做铺垫)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师积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使用地图的兴趣,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在读图的活动中,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了教学任务。

地图的基本要素

第二单元地图 第1课地图的基本要素 学习目标: 1、知道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是地图的三要素。 2、知道地图上表示方向的方法,并能正确运用。 3、知道比例尺的含义,能区别比例尺的大小,理解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4、认识常见图例。 重点:地图三要素的应用。 难点:用指向标和经纬线确定方向;比例尺大小和范围大小、内容详略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球仪 教法、学法:自学讲授读图讨论练习 过程设计: 导入观看一幅古杭州地图和现代杭州地图,说出它们的区别。 新授看一幅中国地图,知道地图包括比例尺、方向、图例三大要素。 通过幻灯片动画显示育英中学平面图的绘制方法,知道三要素在地图中的作用。 该动画显示在比例尺说明时有错误。课堂预设在这里不予说明,待详细学习了比例尺的知识后,再回头引导学生发现错误。(比例尺不是1:10,而是1:1000) 初步了解了地图三要素后,分步详细学习。 1、地图上的方向 看课本,记住地图上的四个基本方向和其它方向。 观看投影,学习表示方向的三种方法。 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看一看第一幅图中,A位于B什么方向。另外画一幅简单版图,选三个点,让学生描述相互之间的位置。 用指向标表示方向。从图上看出,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其它方向推断出来。看第二幅图中A位于B什么方向。再在图中选一点,看三点之间的位置关系。 引导学生回顾经纬线知识,在经纬网地图上,经线表示什么方向,纬线表示什么方向。在图中,A位于B什么方向。同样再选择一个点,练习判断三点之间的位置关系。 2、引入比例尺学习的内容。 读课文,学习:什么叫比例尺,用公式怎样表示,比例尺表示方法有哪三种,怎样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用中国地图为例,看比例尺的三种形式。练习量算北京和石家庄之间的实际距离。 投影山东省地图和中国地图,理解比例尺大小和范围大小、内容详略的关系。

地图的基本要素

《地图的基本要素》 一、教材分析: 《地图》是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这一节内容分为二课时,第一课时是地图的基本的要素,第二课时是地形图的判读。地图是一种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传递工具,在生产生活中有着极广泛的用途。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是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科学素质。从教材结构上看,本节课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又为下面学习等高线地形图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本节课是教材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个方面: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础知识。 ②学会运用比例尺计算,以及在地图上辩认方向。 过程与主法目标: 通过读图、绘图、计算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用比例尺量算两地间的距离,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地图的空间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会应用地图中的基本要素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地图三要素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空间想象能力相对较差,故确定比例尺的运用和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中辨别方向为教学难点。

四、教学和学法: 本节课主要以学生“自主—探究式,”“启发式”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方法为主,最终达到新课标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合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目标。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像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教具准备:各式地图(学生每人自带)、直尺、米尺、地球仪。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先让学生猜一个谜语:“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半亩田,五湖四海没有水,世界各国在眼前。”或“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各城,浑身绚丽多彩”,学生猜地球仪或地图。 再设问:假如你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去旅游,在没有导游的情况下,为了不迷路,你最渴望得到的是什么?为什么?让学生比较地球仪和地图的优缺点。 这样引入新课的目的是从生活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教师设计的问题情景。 2、新课教学 关于图例和注记的教学,主要是训练学生认识图例。我设置了一个小组竞赛的活动,我先让学生阅读教材中常见的图例,然后我用课件展示一些图例让学生说出图例所表示的地理事物,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记忆,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关于地图方向的教学,重点在于训练学生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技能。 创设情境:播放视频《“桑美”台风的威力》,观察“桑美”的台风路径图。 思考:(1)、台风现在位于福建的哪个方向?

《地图的基本要素》教学反思.doc

《地图的基本要素》教学反思 岛地图上,从高雄到台北,这两座城市的图上直线距离是多长?实地距离又是多长?如何利用图上给出的条件计算出来?以上两个问题的解决过程,都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来完成。这两个问题的设计都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地图要素(地图提供的基本直观的信息)。经过思考,讨论读懂地图的内涵,获得更多的隐蔽的信息。由于线段比例尺更加直观,便于理解和使用,所以,在教学中,可以首先让学生利用线段比例尺进行量算。并且,教师要告诉大家用这种方式表现的比例尺,叫线段比例尺。(3)同学们能否利用线段给出的比例尺,计算该地图与它所表现的实地范围相比,缩小了多少倍?这个问题的提出,是要让学生通过对线段比例尺的简单计算活动,理解比例尺的本质特征,就是实地距离缩小的倍数,即缩尺。(4)根据你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地图上的比例尺除了这种线段式,还会有什么表示方式?根据学生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推导和说出比例尺的其他方式:数学(比例)式、文字(表达)式。然后,教师再出示一些比例尺表现形式不同的地图,使学生体验自学成功的喜悦。 2、可以设计下列活动来练习从地图上确定方向:(1)教师提问:“在地球仪上是如何辨别方向的?地图上方向应该如何辨别呢?地图上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又应该如何确定呢? 岛地图上,从高雄到台北,这两座城市的图上直线距离是多长?实地

距离又是多长?如何利用图上给出的条件计算出来?以上两个问题的解决过程,都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来完成。这两个问题的设计都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地图要素(地图提供的基本直观的信息)。经过思考,讨论读懂地图的内涵,获得更多的隐蔽的信息。由于线段比例尺更加直观,便于理解和使用,所以,在教学中,可以首先让学生利用线段比例尺进行量算。并且,教师要告诉大家用这种方式表现的比例尺,叫线段比例尺。(3)同学们能否利用线段给出的比例尺,计算该地图与它所表现的实地范围相比,缩小了多少倍?这个问题的提出,是要让学生通过对线段比例尺的简单计算活动,理解比例尺的本质特征,就是实地距离缩小的倍数,即缩尺。(4)根据你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地图上的比例尺除了这种线段式,还会有什么表示方式?根据学生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推导和说出比例尺的其他方式:数学(比例)式、文字(表达)式。然后,教师再出示一些比例尺表现形式不同的地图,使学生体验自学成功的喜悦。 2、可以设计下列活动来练习从地图上确定方向:(1)教师提问:“在地球仪上是如何辨别方向的?地图上方向应该如何辨别呢?地图上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又应该如何确定呢? 岛地图上,从高雄到台北,这两座城市的图上直线距离是多长?实地距离又是多长?如何利用图上给出的条件计算出来?以上两个问题的解决过程,都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来完成。这两个问题的设计都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地图要素(地图提供的基本直观的信息)。经

地图的基本要素、绘制一幅地图的方法.

地图的基本要素 比例尺: 地图上某线段的长度与实地相应线段的水平长度之比,称为地图的比例尺。其表现形式有数字比例尺、文字比例尺和图解比例尺。比例尺大于和等于1:10万的地图,如1:10万、1:5万、1:2.5万、1:1万、1:5千等的地图可称为大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小于1:10万并大于1:100万的地图,如1:25万、1:50万等的地图可称为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小于和等于1:100万的地图,如1:100万、1:250万、1:600万、1:2000万等的地图可称为小比例尺地图。 方向: 1、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据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 2、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确定方向; 3、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图例: 地图图例是集中于地图一角或一侧的地图上各种符号和颜色所代表内容与指标的说明。有些地图集还有图例专页。是识别地图内容的主要工具。图例内容由地图主题及其表现形式和表示方法决定。但其本身应内容完整,结构严谨;符号和颜色的含义要明确,命名应科学、简练、通俗,便于理解和记忆。图例的编排要合乎逻辑。在地形图、普通地图上,编排次序一般为居民地、交通、境界、水系、地貌、植被土质等。在专题地图上,应先主后次,先排第一层平面,然后安排第二、三层平面的内容。类型图、区划图等图例排列应根据一定的分类体系和分级顺序。表示自然要素质量特征的,一般先安排地带性,后安排非地带性类型,水平地带类型一般从北到南按顺序排列,垂直地带类型从高到低排列。凡反映时代年龄和发育程度的地图均由新到老、由发育不成熟到成熟顺序排列。表示数量分级的图例,一般由小到大、由低到高顺序排列。当制图对象严格按两种指标划分类型时,图例如用表格式排列组合,更能直观地体现其分类原则和指标。 绘制地图的一般方法 在现代生活中,地图无论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国防、运输以至旅行都是不可缺少的。要学会正确地使用地图,必须了解它是怎样画出来的。 无论哪种地图,都在一定程度上较确切地反映地球表面的全部或一部芬景象。无论画什么类型的地图,必须首先根据测量的资料确定所要画的地图,再把地球表面上的各种景象设计出各种符号来表示,一般称为图例。有了图例就可绘制我们所需要的地图了。所以简单说起来,绘地图的第一步是定比例尺,也就是确定把实地的长度缩小到多少分之一绘在图上,这点可以根据需要确定。例如绘公社规划图或军用图,一般都需要详细一些,多数用大比例尺;世界地图都是用小比例尺的,否则,不太大的图纸上怎能画得下呢!表示比例尺的方法,大致有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三种,其效果都是一样的。第二步是定方位和经纬线,在无经纬网的图上定方位可以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来确定,也就是说,要尽可能使图的正上方指向正北。关于经纬网的确定,这个问题很复杂,特别是小比例尺图必须根据需要,采用一种投影方法来绘制。第三步是绘图廓,也就是图的范围线,就好象给图配一个镜框,这不仅是为了美观,主要还是要科学地注明经纬度数值,以便能较快地确定任意点的地理座标。不过,图廊是一般大比例的地图用的。目前也有的地图,不画图廊,仅注上经纬度数。做好了这三步,就可以用各种符号绘地图了。如果我们要绘地形图,那就只要先把国界线、省界线、城市、河流、湖泊、沼泽、沙漠、等高线、等深线等各种符号按比例,按位

《地图的基本要素》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案: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 《地图的基本要素》 平原县第五中学 侯兆辉

《地图的基本要素》教案 平原五中侯兆辉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 2.学会运用地图辨别方向,并总结归纳出在不同地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 3.理解比例尺的含义,量算距离,掌握比例尺三种表示形式的互换,理解比例尺大小和表示范围大小、反映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并能记住一些常用的图例。(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读图、绘图、计算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用比例尺量算两地间的距离,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地图的空间概念。(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 地图上方向的辨别。 2.比例尺的大小和表示范围大小、反映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掌握在不同地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 1.讲练结合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法 2.结合地图进行讲练的直观教学法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家喜欢猜谜语吗?现在我给大家出一个谜语,看谁猜得快!“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半亩田,五湖四海没有水,世界各国在眼前”(打一地理名词)——地图。同学们猜出来之后,接着提出问题。那么,我们怎样去识别地图呢?为了更进一步地认识地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的第一课——地图的基本要素。(出示课件) (二).讲授新课: 在课件上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然后课件上出示两张育英中学的平面图,其中有一张是不完整的。让学生仔细看图,通过对比,老师再加以启发,归纳出地图的基本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1.地图的基本要素一:方向

《地图的基本要素》初中地理教案

《地图的基本要素》初中地理教案 知识与能力 1、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等基础知识。 2、通过计算、比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帮助建立起地图的空间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的设置,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总结、概括、归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使用地图的方法,并在今后的生活中加以应用。 讲述与活动相结合的方法。 重点:比例尺的相关知识、方向的判断,图例。

难点:地图上方向的判断。 课件。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准备阶段播放歌曲《北京欢迎你》,对学生分组。欣赏歌曲,按教师的要求成立学习小组。创设轻松的情境,提出合作学习的要求。 新课导入 学习阶段((承转)屏幕投影各种地图,以游北京并结识新朋友——地图进入学习情境。观察、体会渗透“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屏幕投影 __广场平面图,设疑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公式,比较大小的方法学生思考、回答,观察,动手计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地理计算的能力

屏幕投影,比例尺表现形式不同的地图;比例尺大小不同的地图,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培养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概括信息的能力。 屏幕投影,图和练习题等。 简单总结。边学边练,引导学生发挥集体的智慧,得出结论。 屏幕投影动物圆图,引出方向的问题 思考、讨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入手,渗透新的教育理念 看录象了解方向判断的一般方法;投影相关的练习学习相关知识并加以应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投影世界公园导游图局部,引出指向标定向的问题,并讲解方法,接着加以练习观察,掌握相应的方法并应用把设计的活动贯彻始终 投影带经纬网的地图,提问旧知识并演示判断方向的方法,紧跟练习思考回答相关问题,学习新的知识并加以应用。培养学生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