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软件应用》期末课程论文范文

《统计软件应用》期末课程论文范文
《统计软件应用》期末课程论文范文

我国旅游收入的实证分析

一、经济理论陈述

在研读了大量统计和计量资料的基础上,选择了三个大方面进行研究,既包括旅游人数,人均旅游花费和基本交通建设。其中,在旅游人数这个解释变量的划分上,我们考虑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消费。中国旅游的国际市场是个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尽管外国游客前来旅游的方式包罗万象而且消费能力也不尽相同,但从国际服务贸易的角度出发,我们在做变量选择时,运用国际营销的知识进行市场细分,划分了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这样,在旅游人数这个解释变量的最终确定上,我们选择了2

X入境旅游

X国内旅游人数,3

人数。这点选择除了理论支持外,在现实旅游业发展中我们也看到很多景区包括成都的近郊也有不少外国游客的身影。所以,我们选取这两个解释变量等待下一步进行模型设计和检验。

另外,对于人均旅游花费,我们在进行市场细分时,没有延续前两个变量的选择模式,有几个原因。首先,外国游客前来旅游的形式和消费方式各异且很难统计。我们在花大力气收集数据后,仍然没有比较权威的统计数据资料。其次,随着国家对农业的不断重视和扶持,我国农业有了长足发展。农村居民纯收入增加,用于旅游的花费也有所上升。而且鉴于农村人口较多,前面的市场细分也不够细化,在这个解释变量的确定上,我们选择农村人均旅游花费,既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也是对第一步研究分析的补充。所以我们确定了4

X农村

X城镇居民人均旅游花费和5

居民人均旅游花费。

旅游发展除了对消费者市场的划分研究,还应考虑到该产业的基础硬件设施。在众多可选择对象中我们经分析研究结合大量文献资料决定从交通建设着手。在我国,交通一般分布为公路,铁路,航班,航船等。由于考虑到我国一般大众的旅游交通方式集中在公路和铁路上,为了避免解释变量的过多过繁以及可能带来的多重共线形等问题,我们只选取了前二者。即确定了6

X铁路长度这两个

X公路长度和7

解释变量。其中,考虑到我国旅游业不断发展过程中,高速公路的修建也不断增多,在6

X的确定过程中,我们已经将其拟合,尽量保证解释变量的完整和真实。二、相关数据

三、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

Y=c(1)+c(2)*X2+c(3)*X3+c(4)*X4+c(5)*X5+c(6)*X6+U

我们建立了下述的一般模型:

其中

Y——1994-2003年各年全国旅游收入

C(1)——待定参数

X——国内旅游人数(万人)

2

X——入境旅游人数(万人)

3

X——城镇居民人均旅游花费(元)

4

X——农村居民人均旅游花费(元)

5

X——公路长度(含高速)(万公里)

6

X——铁路长度(万公里)

7

U——随即扰动项

四、模型的参数估计和检验

利用Eviews软件,采用以上数据对该模型进行OLS回归,结果如下: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23/10 Time: 01:56

Sample: 1994 2003

Included observations: 10

Variable Coefficie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nt

C -340.5047 1357.835 -0.250770 0.0882 X2 -0.001616 0.013520 -0.119529 0.1524 X3 0.232358 0.128017 1.815050 0.1671 X4 6.391052 1.716888 3.722463 0.0337 X5 -1.046757 1.224011 -0.855187 0.0453 X6 5.673429 6.667266 0.850938 0.4573 X7 -474.3909

355.7167

-1.333620

0.2745

R-squared

0.996391 Mean dependent var 2494.200 Adjusted R-squared 0.989174 S.D. dependent

var

980.4435 S.E. of regression 102.0112 Akaike info

criterion

12.28407 Sum squared resid 31218.86 Schwarz criterion 12.49588

Log likelihood -54.42035 F-statistic

138.0609 Durbin-Watson stat

3.244251 Prob(F-statistic

)

0.000944

由此可见,该模型可决系数很高,F 检验显著,但是2X 、6X 、7X 的系数t 检验不显著,且7X 的系数符号不符合经济意义,说明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所以进行以下修正:

〈一〉.统计方法检验及修正 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首先对Y 进行各个解释变量的逐步回归, 由最小二乘法,结合经济意义和统计检验得出拟合效果最好的两个解释变量如下: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23/10 Time: 02:00 Sample: 1994 2003

Included observations: 10

Variable

Coefficie

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3193.041 606.2101 -5.267217 0.0012 X4 9.729003 1.435442 6.777703 0.0003 X5

-1.197036

2.059371

-0.581263

0.1293

R-squared

0.957285 Mean dependent

2494.200

var

Adjusted R-squared0.945081

S.D. dependent

var980.4435

S.E. of regression229.7654

Akaike info

criterion13.95532

Sum squared resid369544.9Schwarz criterion14.04609 Log likelihood-66.77660F-statistic78.43859

Durbin-Watson stat0.791632

Prob(F-statistic

)0.000016

继续采用逐步回归法将其余解释变量代入,得出拟合效果最好的三个解释变量,结果如下: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23/10 Time: 02:01

Sample: 1994 2003

Included observations: 10

Variable Coefficie

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3391.810514.1119-6.5974160.0006 X20.0294140.014525 2.0250420.0393 X4 6.355459 2.050175 3.0999590.0211 X5-0.284542 1.772604-0.1605220.1077

R-squared0.974627

Mean dependent

var2494.200

Adjusted R-squared0.961940

S.D. dependent

var980.4435

S.E. of regression191.2739

Akaike info

criterion13.63446

Sum squared resid219514.3Schwarz criterion13.75550 Log likelihood-64.17232F-statistic76.82334

Durbin-Watson stat 1.328513

Prob(F-statistic

)0.000035

以上模型估计效果最好,继续逐步回归得到以下结果: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23/10 Time: 02:40

Sample: 1994 2003

Included observations: 10

Variable Coefficie

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1973.943441.5947-4.4700340.0066 X2-0.0050950.011431-0.4457290.6744 X30.3282790.080682 4.0688020.0096

X4 4.665485 1.158665 4.0266020.0101 X5-1.7140200.999029-1.7156860.1469

R-squared0.994114

Mean dependent

var2494.200

Adjusted R-squared0.989406

S.D. dependent

var980.4435

S.E. of regression100.9150

Akaike info

criterion12.37329

Sum squared resid50919.23Schwarz criterion12.52458 Log likelihood-56.86644F-statistic211.1311

Durbin-Watson stat 3.034041

Prob(F-statistic

)0.000009

各项拟合效果都较好。虽然2

X的t检验不是很显著,但考虑到其经济意义在模型中的重要地位,暂时保留。继续引入6

X。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23/10 Time: 02:41

Sample: 1994 2003

Included observations: 10

Variable Coefficie

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2034.155525.2137-3.8730040.0179 X2-0.0070330.014095-0.4989770.6440 X30.2995620.128626 2.3289460.0803 X4 4.787986 1.339888 3.5734230.0233 X5-1.511851 1.282385-1.1789370.1638 X6 2.062334 6.6592470.3096950.7723

R-squared0.994252

Mean dependent

var2494.200

Adjusted R-squared0.987067

S.D. dependent

var980.4435

S.E. of regression111.4976

Akaike info

criterion12.54959

Sum squared resid49726.89Schwarz criterion12.73114 Log likelihood-56.74797F-statistic138.3830

Durbin-Watson stat 3.130122

Prob(F-statistic

)0.000144

根据以上回归结果可得,6

X的引入使得模型中2

X的t检验均不

X、6

显著,再考察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949132,说明2

X高度相关,模型

X、6

产生了多重共线性,因此将6

X去掉。

再将7

X代入检验。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23/10 Time: 02:42 Sample: 1994 2003

Included observations: 10

Variable

Coefficie

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641.0670 1265.065 -0.506746 0.0190 X2 0.001432 0.012579 0.113838 0.9149 X3 0.315742 0.079487 3.972264 0.0165 X4 5.694229 1.456042 3.910759 0.0174 X5 -1.631710 0.977195 -1.669790 0.1703 X7 -351.4600

313.6492

-1.120551

0.3252

R-squared

0.995521 Mean dependent var 2494.200 Adjusted R-squared 0.989921 S.D. dependent

var

980.4435 S.E. of regression 98.43019 Akaike info

criterion

12.30028 Sum squared resid 38754.01 Schwarz criterion 12.48183

Log likelihood -55.50141 F-statistic

177.7916 Durbin-Watson stat

2.850083 Prob(F-statistic

)

0.000087

7X 的系数为负,与经济意义相悖,因此也去掉。由此确定带入模型的解释变量为2X 、3X 、4X 、5X 。

异方差性的检验:

再对模型的异方差性进行检验:鉴于我们的样本资料是时间序列数据,选用ARCH 检验。

ARCH Test:

F-statistic 0.044061 Probability 0.839718 Obs*R-squared

0.056296 Probability

0.812449

Test Equation:

Dependent Variable: RESID^2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23/10 Time: 02:43

Sample (adjusted): 1995 2003

Included observations: 9 after adjustments

Variable Coefficie

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5197.7413188.960 1.6299180.1471 RESID^2(-1)0.0792160.3773850.2099080.8397

R-squared0.006255

Mean dependent

var5645.880

Adjusted R-squared-0.135708

S.D. dependent

var6668.507

S.E. of regression7106.603

Akaike info

criterion20.76857

Sum squared resid 3.54E+08Schwarz criterion20.81239 Log likelihood-91.45855F-statistic0.044061

Durbin-Watson stat 1.810449

Prob(F-statistic

)0.839718

这里Obs*R-squared为0.056296,P=0.812449>0.05所以接受0

H,表明模型中随机误差项不存在异方差。

再考虑P=3的情况:

ARCH Test:

F-statistic0.126837Probability0.938100

Obs*R-squared0.787922Probability0.852354

Test Equation:

Dependent Variable: RESID^2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23/10 Time: 02:46

Sample (adjusted): 1997 2003

Included observations: 7 after adjustments

Variable Coefficie

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206.96718303.9310.0249240.9817 RESID^2(-1)0.1623770.5363370.3027510.7819 RESID^2(-2)0.1127990.5704270.1977460.8559 RESID^2(-3)0.3312760.5706580.5805160.6023

R-squared0.112560

Mean dependent

var4377.448

Adjusted R-squared-0.774879S.D. dependent 7000.432

var

S.E. of regression9326.298

Akaike info

criterion21.41462

Sum squared resid 2.61E+08Schwarz criterion21.38371 Log likelihood-70.95118F-statistic0.126837

Durbin-Watson stat 1.521751

Prob(F-statistic

)0.938100

这里Obs*R-squared为0.787922,P=0.852354>0.05。所以仍然接受0

H,表明模型中随机误差项不存在异方差。

自相关性的检验:

随机扰动项可能存在一阶负自相关。借助残差项和其一阶滞后项的二维坐标图进一步分析:

由图示可看出,残差项和其一阶滞后项显然存在负自相关,然后利用对数线形回归修正自相关性,得到相应结果如下:

Dependent Variable: LOG(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23/10 Time: 02:52

Sample: 1994 2003

Included observations: 10

Variable Coefficie

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8.769551 2.012276-4.3580270.0073 LOG(X2)0.3247890.3438680.9445160.0383 LOG(X3)0.3840660.227746 1.6863780.0225

学术论文写作教学大纲

《学术论文写作》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 课程代码:1 2. 课程中文名称:学术论文写作 3. 课程英文名称:Academic Thesis Writing 4. 课程总学时数:16 5. 课程学分数:1 6. 授课对象: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 7. 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必修课,也是我院针对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在学科体系中居重要地位。本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帮助、指导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写作。毕业论文写作是大学英语专业教学计划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和实践环节,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是高校英语专业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毕业论文写作的优劣决定学生毕业时可否被授予学士学位。本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严谨工作态度,良好学术道德,锻炼学生的思维组织能力,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激活学生的知识输出与输入。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和撰写规范,知道如何撰写毕业论文,并掌握写作论文的方法。 二、教学基本要求 1. 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能力,要求学生对文献材料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个人观点和意见,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正确地引用他人的观点,避免有意或无意的抄袭现象。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从选题、文献调研、资料分析、列提纲、起草、修改到编辑的写作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了解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摘要、引言、正文、结语的写作方法及文献引用方法等,为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指导和帮助,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科研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独立思维、科学探索的能力。 2.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201503学期考查课小论文或大作业题目及要求 (1)

201503学期考查课小论文或大作业题目及要求根据课程考核方式及辅导教师建议,以下40门考查课的期末考试形式为小论文或大作业,具体课程名称如下表。 201503学期考试形式为小论文或大作业的考查课课程 以上课程小论文或大作业要求已于3月20日前在新平台上公布,请各学习中心通知学生按要求完成。具体情况如下: 1、学生登录平台后可在相关课程的“书面作业”里查看小论文 或大作业详细要求;

2、提交的小论文或大作业由所属学习中心组织评阅,小论文或 大作业成绩即为该门课程的期末卷面成绩。 3、考查课期末成绩上报等相关事宜请与考试中心张楠老师联 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 二零一五年四月十三日

附件: 201503学期考查课小论文或大作业题目及具体要求如下: 1.3DS MAX应用 题目:任选某件作品,并说明其制作过程与体会 内容:论文题目属于半开放型,同学们通过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整理相关素材,结合个人兴趣,确定创作内容,自拟题目,比如室内设计的制作过程与体会、游戏角色的制作过程与体会、影视广告的制作过程与体会等。 论文要求如下: (1)独立完成,禁止大篇幅抄袭,不少于2000字; (2)论文围绕自己创作的作品展开,不能泛泛而谈; (3)论文书写规范、文字通顺、图表清晰; (4)主题明确,交代清楚创作的源头、创作的灵感; (5)运用3ds max进行创作的过程要以截图的形式呈现,并予以简单说明;(6)要包括设计心得体会,比如创作的过程、创作的经验和总结等,强调创新之处; (7)包含参考文献(包括教材,参考书,网上下载的文章等)。 2.财务案例分析 题目:利率市场化 内容:请分析阐述利率市场化对中国的影响,字数控制在2000字左右 3.财务报表分析 题目:财务报表分析的思路及方法 内容:结合个人对这门课程学习后的理解,对财务报表分析的思路及方法进行阐述,不少于1000字。 4.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题目:试析依法治政——以我国政治制度中XXX制度改革为例 内容: 1.首先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中提到的依法治国,理解其中的“依法执政”的涵义。 2.以本课程所学的我国政治制度中的某一个部分(可以是“选举”、“人大”、“行政管理”、“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等等)作为例子来分析其目前存在的问题,

关于课程论文格式致谢词参考范例

关于课程论文格式致谢词参考范例 课程论文格式致谢词参考范例如下文论文得以完成,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了,首先要感谢教授,因为论文是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 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深。 在我做毕业设计的每个阶段,从选题到查阅资料,论文提纲的确定,中期论文的修改,后期论文格式调整等每一步都是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老师大量的心血。 老师指引我的论文的写作的方向和架构,并对本论文初稿进行逐字批阅,指正出其中误谬之处,使我有了思考的方向,她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了我无尽的启迪,她的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将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 老师要指导很多同学的论文,加上本来就有的教学任务,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但在一次次的回稿中,精确到每一个字的的批改给了我深刻的印象,使我在论文之外明白了做学问所应有的态度。 老师一如既往的辅导我们的论文写作,她的精神激励了我们,使我们克服了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困难。 在此,谨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老师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与我的极大地帮助。

同时,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其他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 在整个的论文写作中,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积极帮助我查资料和提供有利于论文写作的建议和意见,在他们的帮助下,论文得以不断的完善,最终帮助我完整的写完了整个论文。 另外,要感谢在大学期间所有传授我知识的老师,是你们的悉心教导使我有了良好的专业课知识,这也是论文得以完成的基础。 感谢所有给我帮助的老师和同学,谢谢你们!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零通过这次系统的毕业综合实践,是我的专业知识有了一个较为系统的重温,同是也使得我对专业全系统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在这次的综合实践过程中,我感受很多,收获很多。 尤其是各位指导老师的敬业精神也令我更加感动,他们始终如一的陪着我们,不厌其烦的为我们讲解,才是我的毕业综合实践报告得以快速高效的完成。 我感谢在这次综合实践中的各位老师对我给予的帮助,特别是我的知道老师一丝不苟的教导。 他始终耐心的解答。 在这里我要衷心的感谢他。 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一本课题在选题及研究过程中得到**老师的悉心指导。 陆老师多次询问研究进程,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研究思

课程设计报告参考模板

课程设计报告参考模板 河海大学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专业、学号授课班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 课程设计任务书 Ⅰ、课程设计题目: Ⅱ、课程设计工作内容 一、课程设计目标1、培养综合运用知识和独立开展实践创新的能力; 2、…… 二、研究方法及手段应用 1、将任务分成若干模块,查阅相关论文资料,分模块调试和完成任务; 2、…… 三、课程设计预期效果 1、完成实验环境搭建; 2、…… 学生姓名:专业年级: 目录空一行。空一个中文字符行。“目录”,分页,居中,加黑宋体二号。前言………………………………………………………………………………………………1 第一章系统设计………………………………………………………………

…………………2 第一节课题目标及总体方案…………………………………………………………………..2 ……………… 目录正文,宋体小四号,倍行距。第二节…………………………….. ………………… 第二章实验结果及讨论 (5) ……………… 第三章结论 (10) ……………… 心得体会 (42) 河海大学本科课程设计报告 1、移动台 MS 二级标题“1、”,左对齐,加黑宋体小三号。移动台是公用GSM移动通信网中用户使用的设备,……………… NMCDPPSPCSSEMC OSSOMCMBTSSBTSBSCHLR/ MSC/VLRAUC BSSEIR NSSPSTNISDNPDN 图 GSM系统

组成 2、基站子系统 BSS 图编号及图名“图”,位于图下,居中。基站子系统BSS是GSM系统实现无线通信的关键组成部分。它通过无线接口直接与移动台通信,进行无线发送、无线接收及无线资源管理。另一方面,它通过与网络子系统NSS的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⑴、基站收发信台 BTS 三级标题“⑴、”,左对齐,加黑宋体四号。基站收发信台BTS属于基站子系统BSS的无线部分,………………。①收发信台组成四级标题“①”,左对齐,加黑宋体小四号。 BTS包含有若干个收发信息单元TRX,而一个TRX有八个时隙,………………。●收发信息单元 五级标题“●”,左对齐,加黑宋体小四号。收发信息单元是………………。●其它辅助单元 辅助单元包括………………。②收发信台作用 收发信台的主要作用有………………。 ⑵、基站控制器 BSC 基站控制器BSC是基站子系统BSS的控制部分,………………。 3、网络交换子系统 NSS - 4 - 河海大学本科课程设计报告

论文写作课程心得4篇

论文写作课程心得4篇 一: 在本学期的《论文写作》课程中,我学习到了关于论文写作的基本要素和方法。张聿老师在授课时非常细致、全面,将各种已经出现或可能产生的学术规范问题一一作了梳理,并介绍了一些历届的优秀毕业论文,为我们展示这些优秀文章中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以至于我在听课时,不断地发现与再发现着自己以往论文中的一些问题。 在课堂上,我一步步了解了论文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如何选题,如何确定题目,论文的框架的主要内容,写作技巧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等。通过这个课程,我从对于硕士论文的未知状态逐渐变得心中有数。老师在几次课上反复提到了论文的主题这一方面,可想而知,这是论文的第一要旨,极其重要。首先,是否有能力写,要根据主客观条件判断,课题过大,问题难以研究深入,可能导致虎头蛇尾,草草收摊;其次,论文要有价值,也就是需要有创新性、前沿性、理论性、趣味性等等;再次,所选的主题要有东西可写,方便展开,内容可充实;另外,是否可按期完成,送审是否顺利,是否有利于答辩,这些都是要综合考虑与权衡的。通过这些学习,对于我的开题报告有很大的帮助。 回想整个课程的学习,除了学到了有关论文写作的规则与技巧以外,我还有其他方面的收获。那是在第一堂课的引言部分,老师讲到平时要重视练习、提高艺术修养,不仅要勤写、多写,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还要扩展知识面,大量关注相关领域。这些的确非常的重要,一方面,自从上了大学,没有了语文考试中的作文,没有老师布置的周记作业,我的写作水准逐年降低,文字功能退化严重,平时有些心得感悟最多三言两语记下来,只能称作意识流,且极少会书写百字以上的篇幅,这就造成自己逻辑思维能力下降,文章架构组织能力弱化。另一方面,缺乏一定的知识面和阅读量,例如老师在课堂上列举的诸多著作,有很大一部分都只是有所耳闻,却从未完整阅读过,甚至还有一些前所未闻。我深知作为一个硕士研究生,自己还差的太多,只觉惭愧之至。除文学艺术以外,老师还讲到了中国戏曲,当老师将昆曲600年的故事娓娓道来,我真是感动极了,更加懊恼自己的无知。我一向自诩对中国传统文化存在浓厚兴趣,自己的研究方向是民族性的色彩,然而却对中国文化中这么举足轻重的一笔多年来置若罔闻,实不应该。好在,这堂课真正激发了我对阅读的兴趣,很激动,决心要把这些空白慢慢补回来,尤其是中国传统艺术领域之精髓。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里,借英国领事富善先生说过一句话。他说,“老派的中国人英语不好,但是中文还靠得住。可是现在的中国人是英语不好,中文也靠不住。”这句话放到现如今仿佛更加贴切了。当我意识到这一点,那种紧迫感与压力也随之而来。一下课,我便直接冲进图书馆,借了《牡丹亭》,一面品读文字,一面找到白先勇先生的青春版《牡丹亭》视频,二者结合起来欣赏,不得不说,这极大地震撼了我。张聿老师在课堂上教授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的东西,让我有所反思,从而自觉地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通过《论文写作》课程的学习,可谓受益良多,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写一篇优秀的论文绝非易事,要投入更多时间与精力做好研究工作。以上就是我的《论文写作》课程的学习心得。

教学小论文:作业布置浅谈

教学小论文:作业布置浅谈 教学小论文:作业布置浅谈 教学小论文:作业布置浅谈作业的布置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是教师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有的教师认为只要课讲得好,作业的布置无非是给学生任意划几个题做一做而已。然而事实并不是那么简单,作业的布置实际上也是一门艺术,布置的内容不同、形式不同。那么所起的反馈作用、巩固新知识的作用也就迥然不同。前不久,我有幸听一位特技教师讲授一篇语文课。在课将要讲完是,教师开始让学生听写学习的`生字、新词,然后师生共同进行订正。评定完毕,恰值下课铃响,这位教师就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同学们,回家后把刚才写错的字、词用心写正确。这里,教师是针对学生各自的知识缺陷,因人而异地予以填补的,其用心良苦令人佩服。于是我想起另外一件事:一天晚上,无事到邻居家串门,邻居的儿子上小学四年级,正在“伏案疾书”。我走近探身一看,他正在抄写当天新学的生字新词,说是老师让学生每次必写十五遍:他写字的速度却是快得惊人,刷刷刷,顷刻间便写完一行,令人奇怪的是,每写完一行,他总是从头数一下,如果超过了十五个字,一定要擦去多些的。等到他把字写完,他妈妈让他听写几个生字新词,他去要很费劲的回忆,而且写出来的很多都不正确。当时我想,老师布置这样大的作业与其说是抄写,倒不如说是笔

和纸张的摩擦,完全的一种机械的重复。两位教师同样是布置作业,效果竟然如此不同。究其原因,前一位老师特别注重学生实际,因人而异,精心设计作业,在学生知识的凝固点上加温,于学生思维的淤塞之处进行疏堵,学生不但轻松愉快地改正了错误,而且也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可谓两全其美。后者呢,不考虑学生的实际,认为只要量大,一味要求学生死抄硬写。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只好被迫敷衍应付,知识的原委都很少去思考,结果是浪费了时间,学生学得也不轻松,效果欠佳,教学质量也是差强人意。因为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所具备的认知基础、情感准备、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样的内容时,学习速度以及掌握学习任务所需要的时间、所需要的帮助都是不同的。既然学生的差异性是毋庸置疑的,那么教师所布置的作业也应该是多层次的、有弹性的。教师布置作业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需求。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在设计、布置作业时尽可能地做到有梯度、有区分度,对优秀生、中等生和学困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于学生,于家长,于老师都百利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呢?龙文教育第一届“龙文杯”教育征文大赛入选作品原标题:《作业布置浅谈》作者:范彩阁

文献检索课程论文范文1

“案例教学”在现代文献检索课中的应用 Abstract:a literature search was the students must master a skill,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er technology,the teaching of literature retrieval course facing many new challenges.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case teaching"in the course of information retrieval in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摘要:文献检索是大学生们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随着通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文献检索课的教学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文章主要探讨了“案例教学”在文献检索课程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案例教学文献检索教学改革 文献检索课是一门以介绍各种文献信息资源的查找方法和技巧为主要内容的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获取信息文献、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科研、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服务。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新的信息技术、网络信息资源、电子出版物的大量涌现,对读者自如地检索和利用各种(载体)文献信息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积极探索文献检索课教学新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检索信息、获取文献的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1 教学改革的意义 以往的文献检索教学方式,主要采取逐个讲解文献数据库,向学生灌输具体的检索方法及检索技巧。相对来说这是一种比较枯燥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缺乏信息意识和学习兴趣。随着通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专业文献数据库越来越多,已经无法也没有必要像以前那样对数据库进行逐个逐个地讲解[1];另外,信息爆炸和信息饥饿之间的矛盾要求学生具有更高的信息筛选能力。所以,现代文献检索的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综合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掌握一定的信息筛选和分析能力,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信息素质的人,能有效地查寻、评价和利用信息,并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 据此,现有的教学方式必须进行改革,目的就是为了把枯燥的教学内容用更加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开放性和创造性,从而最终提高学生文献检索和利用的能力。笔者结合对本校商学院学生的文献检索教学工作,不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 在大学生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下面是管理资源吧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大学生课程设计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1本学期我们开设了《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课,这两门学科都属于电子电路范畴,与我们的专业也都有联系,且都是理论方面的指示。正所谓“纸上谈兵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学习任何知识,仅从理论上去求知,而不去实践、探索是不够的,所以在本学期暨模电、数电刚学完之际,紧接着来一次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是很及时、很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加深我们对电子电路的任职,而且还及时、真正的做到了学以致用。 这两周的课程设计,先不说其他,就天气而言,确实很艰苦。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江南大部这两周都被高温笼罩着。人在高温下的反应是很迟钝的,简言之,就是很难静坐下来动脑子做事。天气本身炎热,加之机房里又没有电扇、空调,故在上机仿真时,真是艰熬,坐下来才一会会,就全身湿透,但是炎炎烈日挡不住我们求知、探索的欲望。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与切实追求,终于做完了课程设计。 在这次课程兼职设计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在三角波、方波转换成正弦波时,我就弄了很长时间,

先是远离不清晰,这直接导致了我无法很顺利地连接电路,然后翻阅了大量书籍,查资料,终于在书中查到了有关章节,并参考,并设计出了三角波、方波转换成正弦波的电路图。但在设计数字频率计时就不是那么一帆风顺了。我同样是查阅资料,虽找到了原理框图,但电路图却始终设计不出来,最后实在没办法,只能用数字是中来代替。在此,我深表遗憾! 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学到了很多,不仅是巩固了先前学的模电、数电的理论知识,而且也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更令我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拓展。希望今后类似这样课程设计、类似这样的锻炼机会能更多些!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2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C语言有了一定的了解。C语言是学习计算机科学的基础,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学生,掌握C语言更是毋庸置疑。在上课之前,就经常听同学说,C语言很难学,确实,刚开始听课时觉得老师不知所云。不过,发现对后续内容的预习后,前面的疑团都迎刃而解,这让我对C语言的学习更有信心。 计算机最重要的就是上机操作,自己编写程序,在VisualC++运行,刚开始经常会出现错误,经过分析改正后,终于能够运行了,就觉得特别激动。 课程设计是一个把需求分析、程序编写、程序调试、

课程论文写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论文写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课程论文文稿格式要求 1.论文提交打印版 (A4纸)一级标题3号黑体、二级标题4号黑体、三级标题5号宋体,正文5号宋体,固定行距24磅,页眉横线上加标题,页脚:1.75页码1、2、3---居中,提交时间为课程结束前两周之内; 2.参考文献应在5篇以上; 3.课程论文字数应在3000字以上; 4.论文书写(装订)格式(安顺序)如下: ●封面:包括论文标题,班级,姓名,完成日期等;●论文摘要(小四楷体);●关键词(3~5)(小四楷体);●正文;●参考文献(小四楷体)。 5.参考文献目录格式:(1)文章引用格式:[顺序号]作者:文章标题,杂志名称,年代,卷号(期号)页码;(2)书籍引用格式:[顺序号]作者,书籍名称,出版社名称,出版年代。 评分标准 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简明、准确、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附题。(5-10分) 2.摘要:客观地概括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结论,语言力求精炼。避免写成引言、序言或提要。摘要在150字以内。(5-10分) 3.关键词:一般选取3-5个词作为关键词,可以直接从题目和摘要中提取,尽量准确反映论文的主题、研究角度和特点。(5-10分) 4.正文:这是论文的核心和主体。尽量做到观点鲜明,层次清晰,论证充分,语言规范,专业词汇准确。要求紧扣主题,有自己的评述、观点。(30-60) (1)90-100:格式规范,符合课程论文写作要求;内容主题明确,符合课程教学内容,有明确的综合分析论点。参考文献充分、正文引用恰当,文献引文格式符合文献标准;无摘录摘抄痕迹,能恰当运用自己的语言组织素材,论点正确。 (2)80-89:格式基本符合课程论文写作要求;内容主题明确,符合课程教学内容,具有明显的综合分析论点。参考文献充分、正文能够对文献进行引用,文献引文格式基本符合科技期刊论文文献标准;正文主体大部分运用自己的语言组织素材,论点正确。 (3)70-79: 提交文档基本符合课程论文写作要求;有集中讨论的内容主题,符合课程教学内容,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论点。列出一定的参考文献,文献引文格式基本符合技期刊论文文献标准;论点基本正确。 (4)60-69 提交的文档能够反映一定的主题内容。观点基本正确,基本符合课程论文的结构组成要素。

最新 学术论文写作与训练课程标准教案

《学术论文写作与训练》课程标准教案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该课程是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实践课程 (二)课程定位 该课程属于广播电视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实践课程,属于学生大四学年撰写毕业论文的针对性辅导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选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能力;通过指导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撰写,修改论文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课程的开设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学术研究和写作方面的能力,长远而言,相关技能的培养和掌握对于学生在新闻实务上的技能提升也有帮助。本课程按照学术论文写作一般顺序:选题,文献搜索、资料搜集、整理,撰写大纲,撰写论文,注释规范等环节,系统讲授论文写作的一般规律。使学生熟练掌握新闻传播学类论文写作的一般技巧和方法,为他们的毕业论文撰写起到一个指导性的作用。

(三)课程设计思路 我校是一所省属综合性本科院校,建设目标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性大学,文学院主要培养适应地方现代化建设的涉及基础语文教育、文化管理、文秘、新闻和广告等各方面专业人才。在人才培养中文学院亦重点强调培养学生应用中文写作和社会调查的能力。该门课程可被视为是这两种技能培养的深化和延伸。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一方面强化学生运用新闻传播学实证方法(包含量化方法和质化方法)进行调研观察和资料搜集的能力;另一方面则是熟悉学术论文写作的写作问题和写作方式,包括如何形成论题,如何写文献综述,如何设计学术论文的结构,如何写作和修改论文,如何强化学术论文的规范等。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系统学习,不仅可以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而且可以为毕业论文的写作做好准备,为将来从事科研工作打好基础。 具体教学实施上主要采取“课堂传授+阶段实践+综合工作坊”的教学模式,依照学术论文写作的大致步骤引入教学环节和相应实践环节,从拟定论文选题和生发论文意识开始,一步步进阶型性地向学生传授论文写作的知识,并通过相关实践环节进行知识巩固和技能强化,最终在课程结束前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为下阶段进入毕业论文写作做好准备。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工作任务目标 1、系统掌握新闻传播类学术论文写作和进行学术研究的相关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学术创新意识。 2、提高学生查找、阅读学术论文文献的能力,使之建立起对文献进行批判性阅读的能力。

课程论文格式范文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数学类课程) 课程论文报告 课程名称:数学模型 课程论文题目:大学生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分析 姓名: 系:应用数学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年级:2005级 学号: 指导教师:姜永 职称:副教授 2008年6 月23日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数学类课程 课程论文结果评定

目录 摘要-------------------------------------------------------------------- 1关键字-------------------------------------------------------------------- 1 1、问题重述--------------------------------------------------------------- 2 1.1问题背景------------------------------------------------------------------------------------------ 2 1.2数据来源------------------------------------------------------------------------------------------ 2 2、问题分析--------------------------------------------------------------- 2 2.1当代大学生消费的基本状况 ----------------------------------------------------------------- 2 2.2研究意义------------------------------------------------------------------------------------------ 2 2.3目前大学生的消费特征 ----------------------------------------------------------------------- 3 2.4 研究目的----------------------------------------------------------------------------------------- 3 3、模型假设--------------------------------------------------------------- 3 4、符号约定--------------------------------------------------------------- 4 5、模型建立与求解--------------------------------------------------------- 4 5.1 数据挖掘与分析-------------------------------------------------------------------------------- 4 5.2 系统聚类分析----------------------------------------------------------------------------------- 6 5.3 方差分析----------------------------------------------------------------------------------------- 6 5.4 相关分析----------------------------------------------------------------------------------------- 7 5.5 线性拟合----------------------------------------------------------------------------------------- 8 5.6 层次分析----------------------------------------------------------------------------------------- 8 6、模型的检验与分析------------------------------------------------------ 11 7、结论和模型的评价------------------------------------------------------ 12 7.1 系统聚类分析的优点------------------------------------------------------------------------- 12 7.2 结论 ---------------------------------------------------------------------------------------------- 12 参考文献 -------------------------------------------------------------------------------------------------- 13 附录 -------------------------------------------------------------------------------------------------- 14

采矿学课程设计论文设计

采矿学课程设计

目录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采区储量与生产能力 第一节采区储量 第二节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 第三章开拓方式简介 第一节井筒 第二节大巷 第四章采区准备方式 第一节上山布置与断面 第二节采区车场与硐室 第五章采煤方法 第一节采煤系统和回采巷道布置 第二节采煤工艺 (含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 第三节采煤工作面设备选型 第六章总结与分析

第一章前言 一、设计的目的 1、应用《采矿学》所学的知识,通过课程设计巩固和扩大所学理论知识并使之系统化。 2、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绘图、查阅资料的基本技能。 3、为毕业设计中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及绘制毕业设计图纸奠定基础。 二、矿井开采条件 1、二 1 煤层 二 1 煤层位于组下部,矿区围标高为-600~+300m,埋深约179~1080m。上 距砂锅窑砂岩一般为65.02m,下距L 9 石灰岩7.24m左右。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厚0~16.26m,平均5.74m,为薄~特厚煤层。 二 1 煤层结构较简单,含1层夹矸,夹矸厚分别为0.14~0.05m,岩性为炭质泥岩。 二 1 煤层顶底板特征: 1)顶板:二 1 煤层直接顶板以砂质泥岩为主,厚0~7.35m,平均1.93m,抗压强度58.5Mpa;老顶大占砂岩,以中粒砂岩为主,厚 1.03~28.52m,平均14.82m,抗压强度44.6~103.5Mpa、抗拉强度4.83~5.23Mpa。二1煤层顶板受滑动构造影响较大,顶板不稳定,不易管理。 2)底板:二1煤层直接底板为砂质泥岩或条带状细砂岩,平均厚7.42m;局部直接底板为粉细砂岩、炭质泥岩及泥岩,采煤过程中,泥岩易遇水膨胀发生地鼓现象。 大部分直接顶板为砂质泥岩,间接顶板为大占砂岩,以中粒砂岩为主,有时可成为直接顶板,厚1.03~28.52m,平均14.82m。大部分直接底板为砂质泥 岩或条带状细粒岩,平均7.24m;间接底板为组L 7~8 石灰岩。 2、煤质 (1)、物理性质 二 1煤层物理性质:二 1 煤层以粉煤为主,为黑~灰黑色,玻璃光泽,粉状、 鳞片状产出,强度很低,手捻即成为煤粉,易污手。煤层中下部常有碎粒或块状

论文写作心得体会(精选4篇)

论文写作心得体会(精选4篇) 论文写作心得体会一:论文写作心得体会 记得刚上完这门课的时候老师就布置了作业,要求我们就论文板块的某个方面去写心得,当时我就问我旁边的同学,你学到了什么?很多人迷茫了,上完了这门课不知道讲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我个人的实际情况有点不一样的,虽然说论文课忘了很多,但是还是有一些收获的,起码自己以后在写毕业论文时候,知道要在内容与格式这两大方面抓好,这非常重要。写一篇好的毕业论文的确不容易,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 刚开始的第一节课是张老师给我们上课的,老师谈及论文写作,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多次强调论文的格式。的确,先不说我们的内容是否新鲜,观点是否创新,建言献策是否有建树,但论文格式的要求是基本的要求,是每个同学都可以做好的。这些基本的格式我们要做好弄好,基本的东西没做好,留给指导老师给你做,这合适吗?虽然说今天面对的是一篇本科论文,但是可能明天也许你就会因为这种不认真的态度而错失很多很好的工作机会。细节决定成败,虽然这是一句话很俗套而且老生常谈,但是十分有理。 其次是老师强调的选题,论文写作的成败,关键还在于选题。课上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给大家讲了选题的问题。老师说我们在选题的时候从现实的弊端中选题,学习了专业知识,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和理论上,还要下一番功夫,理论联系实际,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去寻找和解决工作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尽量选择自己有较强的兴趣、而且平时有所思考、有所积累的比较熟悉的课题,可以保证选题后写作的可行性。而且范围要尽量小一点,要不就会显得没有什么内容,给人很空的感觉。选题要求学生注重平时积累,博览群书,并要长期的思考。另外注重对自己的跨学科知识的培养,以使自己能从更多的角度看问题,视野更开阔。老师还给我们举了好多的例子来说明,我倒是有一些自己的切身体会。选题就是要发现值得做课题研究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有问题意识。确定论文的题目不可能靠临时抱佛脚,这项工作必须要放在平时。 记得在某一节课上老师给我们点评了一些师兄师姐的毕业论文,印象中听到老师批评的声音较多,赞许的话有,但是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老师是一个会说真话有要求的人,老师的评价是中肯的。老师给我们看了一些师兄师姐的论文,在某些论文里,很多同学都可以看出挺多问题的。论文太难令人信服,文章太苍白了。论文最后是文献,文献资料来源太少,缺少精确。有的甚至来源我们教材,这是不太可取的。【论文写作心得体会(精选4篇)】论文写作心得体会(精选4篇)。在此,老师强调论文的参考文献很重要,想写好一篇论文,必须要广泛地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 还有就是关于论文写作的态度问题,当下社会抄袭之风似乎盛行得很。在这样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所谓的“学术抄袭”好像四处都可以寻找到适合它滋生的环境。而我们呢,对这类现象自然是会嗤之以鼻,然而见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其实,我们在这课之前也写过论文,自己可以扣心自问,有多少的内容是借鉴了别人的。所以在上课时,老师也反复的强调,当我们自己进行论文写作时,要时刻提醒自己,千万不可以“犯规”,要靠自己的真本事。 总之,在这门课里可以学到挺多东西的,尤其在上课时我们可以感受到老师的学识渊博,

课程小论文作业范文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学生论文写作辅导 一、写作目的 1.培养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和逻辑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规范的写作论文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造与创新的能力。 二、写作内容和方式 1.由教师根据课程讲授的实际内容,布置相关的内容和写作方式,以“命题作文”的方式写作; 2.按照教师制定的具体内容,开展相关内容的论述,要紧紧围绕着中心题目,开展论述; 3.注意论点要正确、论据要充分、议论要言之有物、语言要生动流畅,字数应在800字以上; 4.本课程每位同学应写作2篇以上小作文,准备1本“作文本”,手写在作文本上,该作文可替代1次课程的平时作业。期末考试时会有1篇小论文写作,请大家注意平时的认真训练。 三、“说明式”论文写作辅导——即对某原理性事物或理论,进行系统说明的论文形式。 这类论文的写作方式通常如下: 1.写作总体思路: 围绕主题,从理论、实践应用、个人心得逐步展开,最后是“总结体会”。 2.写作提纲: A 问题的提出——以简洁流畅的语言,论述中心论点; B 论述理论内容——从若干个方面,论述论文的中心理论内容; C 实际应用——从若干实际应用的方面,论述中心理论的实际应用意义; D 个人体会——从个人的理解和实际应用体会,具体论述对该论点的体验; E 结束语——简单的提出总结或结论性的内容。 3.写作格式要求: A题目——根据教师命题,准备好题目 B摘要——简洁地、概括性地说明论文从哪几个方面叙述(或论证)了命题的内容、得到了哪几条结论等,一般不超过100字。 C关键词——总结出论文“主要表达”或论述的基本概念词(中心词),一般是名词,至少3 个以上; D论文正文——论文的正文内容,一般800字以上,符合通常的写作格式。 E参考文献——文章正文中引用的内容,相关的文献和书籍,在正文中以“上标[数字序号]” 的形式出现,在参考文献栏中,以文章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一一排列出来。 F教师评语——编辑者或教师,根据“内容、论据的编排(内容的广度)、论述的水平(内容的深度)、论文格式的规范性”等方面,对论文的评论和打分。 四、论文写作要求 1.题目:以下题目,可以任选1个,完成1篇课程论文。 (1)谈谈对现代互联网技术的认识 (2)谈谈对现代通信工程技术的认识 (3)谈谈对现代通信业务组成的认识 (4)谈谈对现代通信系统的认识 2.写作方式:800字以上,手写在作文本(方格本)上, 3.写作内容:根据上课教师讲的实际内容,从互联网的作用、发展历史、网络结构、软件内容与作用、以及实际的主要应用等方面,谈谈你自己对互联网的认识。 4.写作规则:要自己完成——真实原创,不得抄袭别人的论文,和网上等的资料,只可以自己

课程论文写作格式及范文

XXX课程论文 课程论文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调查研究、科学实验或工程设计,对所取得成果的科学表述,为毕业论文写作及实际工作中论文写作打下基础。 一、论文结构及写作要求 论文(设计)应包括封面、题目、中文摘要与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部分。 1.封面 封面独立成页,具体见参考格式。 2.题目 题目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论文题目一般中文字数不超过25个字,外文题目不超过15个实词,不使用标点符号,中外文题名应一致。标题中尽量不用英文缩写词,必须采用时,应使用本行业通用缩写词。 3.摘要与关键词 (1)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设计说明书)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主要材料和方法、研究结果、结论、科学意义或应用价值等,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以及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中文摘要一般为300字左右。 (2)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一般列3~8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应在摘要中出现。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3.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1)绪论 绪论应综合评述前人工作,说明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以及提出问题。绪论只是文章的开头,不必写章号。(2)论文主体 论文主体是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 (3)结论(结果与分析) 结论是对整个论文主要成果的归纳,应突出论文(设计)的创新点,以简练的文字对论文的主要工作进行评价。若不可能导出应有的结论,则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及尚待解决的问题等等。结论作为单独一章排列,不加章号。 4.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反映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论文中引用的文献应以近期发表的与论文工作直接有关的学术期刊类文献为主。应是作者亲自阅读或引用过的,不应转录他人文后的文献。 二、课程论文报告要求 课程设计文字不少于3000字(3页以上),A4页面。 课程论文各部分要求如下: 1.封面 不带页眉、页码——直接套用参考格式(在参考格式上更改)。

机器人课程设计报告范例

机器人课程设计报告范例

**学校 机器人课程设计名称 院系电子信息工程系 班级10电气3 姓名谢士强 学号107301336 指导教师宋佳

目录 第一章绪论 (2) 1.1课程设计任务背景 (2) 1.2课程设计的要求 (2) 第二章硬件设计 (3) 2.1 结构设计 (3) 2.2电机驱动 (4) 2.3 传感器 (5) 2.3.1光强传感器 (5) 2.3.2光强传感器原理 (6) 2.4硬件搭建 (7) 第三章软件设计 (8) 3.1 步态设计 (8) 3.1.1步态分析: (8) 3.1.2程序逻辑图: (9) 3.2 用NorthStar设计的程序 (10) 第四章总结 (12) 第五章参考文献 (13)

第一章绪论 1.1课程设计任务背景 机器人由机械部分、传感部分、控制部分三大部分组成.这三大部分可分成驱动系统、机械结构系统、感受系统、机器人一环境交互系统、人机交互系统、控制系统六个子系统现在机器人普遍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如汽车制造,医疗领域,如远程协助机器人,微纳米机器人,军事领域,如单兵机器人,拆弹机器人,小型侦查机器人(也属于无人机吧),美国大狗这样的多用途负重机器人,科研勘探领域,如水下勘探机器人,地震废墟等的用于搜查的机器人,煤矿利用的机器人。如今机器人发展的特点可概括为:横向上,应用面越来越宽。由95%的工业应用扩展到更多领域的非工业应用。像做手术、采摘水果、剪枝、巷道掘进、侦查、排雷,还有空间机器人、潜海机器人。机器人应用无限制,只要能想到的,就可以去创造实现;纵向上,机器人的种类会越来越多,像进入人体的微型机器人,已成为一个新方向,可以小到像一个米粒般大小;机器人智能化得到加强,机器人会更加聪明 1.2课程设计的要求 设计一个机器人系统,该机器人可以是轮式、足式、车型、人型,也可 以是仿其他生物的,但该机器人应具备的基本功能为:能够灵活行进,能感知光源、转向光源并跟踪光源;另外还应具备一项其他功能,该功能可自选(如亮灯、按钮启动、红外接近停止等)。 具体要求如下: 1、根据功能要求进行机械构型设计,并用实训套件搭建实物。 2、基于实训套件选定满足功能要求的传感器; 3、设计追光策略及运动步态; 4、用NorthStar设计完整的机器人追光程序;

关于提交本学期课程论文和毕业作业有关要求的通知

关于提交本学期课程论文和毕业作业有关要求的通知 “一村一”各有关分校及教学点: 根据中央电大《关于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开放教育(专科)期末考试安排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现将园林设计基础(2751号)等五门课程的期末考试要求及07春季学员综合实践档案抽查的要求,通知如下。望有关教学点遵照执行。 一、期末考试形式为作品及课程论文的要求 (一)、园林设计基础(2751号),考试形式为呈交作品,作品要求及试题见附录一。请各有关教学点下载“园林设计基础”试题,务必于2009年12月30日前,将学员完成的作品邮寄到内蒙古电大农学院教学科。(邮寄地址附后) (二)、小城镇建设(2735号),考试形式为呈交一篇课程论文。 (一)课程考核目的 该课程考核的目的在于对本课程所学理论、方法的理解及综合应用的评价。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听有关专家报告、实地参观、调查访谈,深入了解有关小城镇建设工作的现状(经验、问题)、发展趋势,使他们进一步明确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小城镇建设的思路、做法。借鉴国内外的经验,理论与实际结合,将所学习的理论、方法应用于实际;应用、验证、巩固、充实所学理论,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考核要求 参观、访谈、调查等活动可以集体进行,上网查资料、撰写课程论文,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选题要联系当地小城镇建设实际(实地调查1~2个点,数据要真实可靠);应查阅有关文献资料3~5篇(近3年发表的),介绍所选题目的背景情况,说明实际情况,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对策等;篇幅应不少于3000字;定稿的调查报告一律用统一的稿纸誊写,用统一的封面装订。 (三)其它要求 请各有关教学点的课程辅导教师组织学员,在近期内完成课程论文。务必于2009年12月30日前,将学员完成的论文邮寄到内蒙古电大农学院教学科。(邮寄地址附后)(三)、农业推广(2740 号)考试形式为提交论文。 (一)目的:终结性考核(课程论文)是对本课程所学理论知识、方法的理解及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