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和开发评审设计和开发验证设计和开发确认三者的区别

设计和开发评审设计和开发验证设计和开发确认三者的区别
设计和开发评审设计和开发验证设计和开发确认三者的区别

设计和开发评审设计和开发验证设计和开发确认三者的区别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设计和开发评审、设计和开发验证、设计和开发确认三者的区别

关于他们的区别我这里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1、目的

设计评审:评价设计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识别问题

设计验证:证实设计输出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

设计确认:证实产品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已知的预期用途的要求

2、对象

设计评审:阶段的设计结果

设计验证:设计输出文件、图纸、样本等

设计确认:通常是向顾客提供的产品(有时也可以是样品)

3、时机

设计评审:在设计适当阶段

设计验证:当形成设计输出时

设计确认:只要可行,应在产品交付或生产和服务实施之前。

4、方式

设计评审:会议/传阅方式

设计验证:试验、计算、对比、文件发布前的评审。

设计确认:试用、模拟

一、目的的区别

设计评审:评价设计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识别问题(识别问题是主要目的,还要提出解决措施。);

设计验证:证实设计输出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

设计确认:证实产品满足特定的预期用途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

二、对象的区别

设计评审:阶段的设计结果(通过评审可以转入下阶段。)

设计验证:设计输出文件、图纸、样本等;

设计确认:通常是向顾客提供的产品(但有时也可以是样品);

三、时机的区别

设计评审:在设计适当阶段

设计验证:当形成设计输出时(包括阶段性设计输出的验证。)

设计确认:只要可行,应在产品交付或生产和服务实施之前(必要时,应当提前确认,以免确认发现问题后来不及修改了。)

四、方式的区别

设计评审:会议/传阅方式(还有文件会签。)

设计验证:试验、计算、对比、文件发布前的评审

设计确认:试用、模拟

五、结果的区别

设计评审: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

设计验证:验证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

设计确认:确认结果以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

六、参与者的区别

设计评审:各个有关人员代表,其中与评审对象接受者的职能代表一定要参加。

设计验证:通常是本行当、专业有关人员

设计确认:通常是本行当、专业有关人员以及其他有关人员。其中必须要有顾客或者顾客代表参加。

a)各个设计阶段的转移前必须进行设计评审,通过后转移。

b)设计阶段中有的重点设计内容应当安排设计评审,通过后进行下工序。

c)通常对关键的设计验证试验和设计确认试验的方案、结果需要加以评审;确认试验不会发生什么大问题,结果能满足要求。

d)设计确认之前必须先通过设计验证。有的时候,可以把验证试验和确认试验结合同时进行。

设计开发原始资料

设计开发输出清单 项目名称型号规格 设计开发输出资料清单 1、项目建议书 2、立项评审报告 3、设计开发输入清单 4、设计开发任务书 5、设计开发任务书评审报告 6、设计开发计划书 7、样机检验报告 8、样机评审报告 9、设计开发验证报告 10、试产报告 11、型式检验报告 12、试产总结报告 13、客户试用报告 14、标准化审查报告 15、产品图 编制:审核:批准:

日期:2006.11 日期:日期: 项目建议书 提出部门建议人 项目名称规格型号 销售对象国内建议日期2006.5 基本要求(包括主要功能、性能、结构、外观包装、技术参数说明等): 1、负荷:3.26KW。 2、点火方式:压电陶瓷点火、电子脉冲点火。 3、壳:采用不锈钢430材质。 4、燃烧器:采用不锈钢冲压成形。 市场预测分析(包括市场需求、用户期望、竞争对手情况、产品质量。预期首批销量、交货期限、出厂价格等): 可引用的原有技术: 可行性分析(包括技术、采购、工艺、成本等方面): 技术、市场、工艺均可行,成本通过论证符合销售成本要求。 项目所需费用,参加人员: 技术开发部、、质管部 部长审核: 签名:日期: 副总经理批示: 签名:日期: 设计开发评审报告

项目名称型号规格 设计开发阶段立项评审负责人 评审人员部门签字评审人员部门签字 秘书处物资部 销售公司开发部 开发部 售后服务部 质管部 评审内容:在“□”内打“√”表示评审通过,“?”表示有建议或疑问,“×”表示不同意。1合同、标准符合性□2采购可行性□3加工可行性□4结构合理性□5可维修性□6可检验性□7美观性□8环境影响性□9安全性□10可靠性□11技术性能实用性□12 □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评审结论: 对纠正、改进措施的跟踪验证结果: 验证人:日期: 备注:1、评审会议记录应予以保留。2、可另加页叙述。 编制审核批准

设计和开发验证操作规程

第1页共3页文件名称设计和开发验证操作规程文件编号 起草部门颁发部门批准人 起草人审核人批准日期 起草日期审核日期生效日期 分发部门 1.目的: 确保设计开发过程输出符合输入要求。 2.范围: 适用于产品设计开发全过程。 3.责任: 主要职责部门:研发部、质量部。根据“设计开发任务书”的规定,在各适当的设计阶段由研发部、质量部或项目负责人组织进行验证。 相关部门:其他相关的部门 4.方法 验证: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认定可包括下述活动: a) 变换方法进行计算; b) 类似设计比较,将新设计规范与证实的类似设计规范进行比较; c) 进行试验和演示;样品试验结果,包括自检和延续三方检测; d) 设计文件验证,文件发布前的评审。 设计验证就是将输出结果与输入结果时进行比较。 最常用的验证方法是对应设计输入的要求对输出结果进行阶段检测、试验。 应记录验证结果,当验证为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纠正预防。5.时机 验证的时机根据产品设计开发的性质而定,在设计开发的适当阶段进行,建议与各个阶段的评审适当合并。 6.原则与标准 每个环节的验证必须制定验证计划并按计划实施验证;验证的内容应与相应的输入要求相对应。

第2页共3页文件名称设计和开发验证操作规程文件编号 实施验证前必须确立适当的验证合格标准,验证合格标准确定应满足以下三个基本条件:现实性,即验证不能超越客观物质条件的限制或造成超重的经济负担,以至无法实现;可验证性,即标准是否达到,可以通过检验或其他适当的手段加以证实;安全性,即标准应能保证产品的安全。 7.内容 每个环节的验证方案应当包括验证的目标、方法及合格标准,验证方案经副总经理或质量部批准后方可实施; 研发部:根据通过的设计开发生产图设计阶段评审初稿制作样品,研发部负责对样品送权威检测机构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对样品的部分设计、功能或性能,可引用已证实的类似设计的有关证据,作为本次设计的验证依据。并应验证设计文件和图纸的充分性和适宜性。 质量部:小批量试产时,质量部应进行质量检验或试验。 生产部:验证工艺性。 设备部:验证生产环境及设施设备是否满足设计开发产品的生产需求。 采购部:对生产所需外购物料、外协物料的采购进行控制验证,确保所需物料批量供应的可行性。 样品验证通过后,研发部组织各相关部门对小批生产的可行性进行评审,填写《试产报告》,报副总经理批准后研发部指导生产部进行小批试产。 各相关部门:外包方应对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进行策划,形成设计开发计划,计划内容应包括:明确产品设计阶段的划分,每一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或要求,确定适合每个设计阶段的评审、验证、确认工作的安排。验证应按合同或协议的规定,验证外包过程的结果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验证可以在组织内部进行,也可以在外包方处进行。验证的要求及方法应在合同或协议中做出规定。应保持外包过程验证记录。 质量部对小批试产的产品进行检验或试验,出具相应的报告,生产部对其工艺进行验证并出具工艺验证报告;采购部出具批量供应可行性报告;财务部出具成本核算报告;研发部综合上述情况,填写《试产总结报告》,经副总经理批准后,作为批量生产的依据。

设计开发评审报告

职位或职称:技术支持工程师内贸主管技术支持工程师外贸总工程师生产经理工程师派工程师采购经理质量主管叶文坦日期:叶文坦日期:日期:编制:审核:批准:深圳市查维佳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设计开发评审报告项目名称:产品型号nh6rc-130h2百万高清网络高速球开发,设计开发阶段项目负责人叶文坦部门功能及性能要求:基本功能及性能参数、额定电压等,见设计开发通知单了解详情。设计和开发输出评审人力资源部设计和开发输入汇总表(产品功能和性能要求、适用标准、相关法律法规):设计和开发输出汇总:叶晓娟,技术支持部评审结论:设计和开发输出数据完整、完整,满足输入要求。符合本标准的相关设计内容。合理选择部件。符合公司的加工工艺。结构合理。用户易于维护。输出满足输入要求。样机可以试制,以备进一步验证和确认。质量部审核员:外贸部梁亚民,外贸部研发部宋岩。评价内容如下:()表“a”通过,s表有建议或疑问,R表有异议:1。遵守合同、法规和标准(√)2。物资采购的可行性(√)3。生产加工可行性(√)4。结构合理性(√)5。产品维修性(√)6。产品可测试性(√)7。美学(√)8。环境影响(√)9。安全(√)备注:1。评审会议记录应当

保存。您可以添加其他页面。改进措施跟踪验证结果:验证人: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采购部审核人叶泽辉,工程部研发部彭亚军,陈志浩,李明树,主板BOM 1个,整机BOM 1个,电路原理图1个,产品外观图1个,4,包装图,5,工艺流程图,6,作业指导书,1检验规范一套内贸部生产部参考标准:GBT 25724-2010,GA/t645-2006,GA/T 367-2001,GA/T 1127-2013,GA/T 1128-2013,GB/T 28181-2011,技术支持部张凡凡,孙静,叶文坦,csj-qr-032/A

设计开发验证与确认报告

设计开发验证与确认报告 设计开发验证及确认报告 RD-F-010 序号: 项目名称圆周切割机型号规格 YQJ-1500 验证单位及参加 验证人员 试验样品编号试验起止日期 2014.3.31- 2014.04.2 设计开发输入综述(性能、功能、技术参数及依据的标准或法律法规等): 一、依据的标准或法律法规(包括名称、编号、版本、章节号等): GB7258-2012机动车安全运行条件 GB1589-2004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制 GB26504-2011移动式道路施工机械通用安全要求 GB16710.1-1996 工程机械噪声限值 二、产品功能描述: 本产品的主要功能是对水泥路面进行圆周切割,为清除井盖周围的破损面提供分割区域,适用于混凝土抗折弯强度不大于7.5Mpa的水泥路面。 该产品自带动力,配备无线遥控装置,可实现旋转、下切的自动控制,切割半径可调,旋转速度两档可调。工作时以井盖中心为回转中心进行圆周切割,适用于直径不小于700mm的圆形井盖。 回转中心定位装置简单可靠,易操作。 行走方式为托牵式,整机通过性能好,适用于多种工作场所,能满足汽车单车道上的施工要求。 配备自动水除尘和降噪装置。 配备安全防护及警示装置。

三、技术参数及性能指标: 产品技术参数 序号项目设计目标备注 1 长x宽x高(mm) 1100x()x1700 参考尺寸 2 自重(kg) 350 上下20kg 3 最小切割直径(mm) 750 4 最大切割直径(mm) 1500 5 最大切割深度(mm) 120 6 旋转角度(o) 360 7 切割速度(r/m) 5-6 速度可调 8 水箱容量(L) 55 类型双缸、风冷、四冲程美国百力通汽油机功率(HP/Kw) 18/13.3 发排量cc 570 动 9 输出方式键槽水平轴机输出转速(r/m) 3600 参启动方式手启动+电启动数燃油箱容量(L) 7 产品主要配置 序号名称性能描述备注 1 发动机百力通18马力水平轴汽油发动机 35kg 山东豪迈集团回转支承 2 回转支撑 011.30.560.001 齿轮圆周力约为40kN 011.16.339.001.04.11F1 最大拉力2000N,行程200mm 3 提升器 MOTECK直流电动推杆 THOMSON PPA12-58B65-08N 4 回转电机直流回转电机法雷奥电机 403 872 5 半径调节器 MOTECK 直流电动推杆待定 6 回转定位器直流电磁铁吸盘,或插销定位插销定位 7 ?切割头切割转速与普通切割机同,安装方式待定普通刀片,刀片直径约400mm 8 遥控装置无线遥控,控制回转、提升无线遥控,控制回转、提升 9 电瓶容量待定由发动机供电 10 底盘可折叠,托牵式车架焊接,左右独立车轮四、产品结构要求: 本产品主要结构有回转中心定位装置、回转平台、半径调节架、提升平台、切割装置、底盘、配重等组成。 4.1、回转中心定位装置:带四个铆钉的定位板,工作时,铆钉插入地面固定,切割装置放在定位板上,具体看测绘照片。

设计开发评审报告

职位或职称技术支持工程师内贸主管技术支持工程师外贸总工程师生产经理工程师pie工程师采购经理质量主管叶文坦日期:叶文坦日期:日期:编制:审核:批准:深圳市查维嘉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开发评审报告项目名称:产品型号nh6rc-130h2百万高清网络高速球开发,设计开发阶段项目负责人叶文坦部门功能及性能要求:基本功能及性能参数、额定电压等,详见设计开发通知单。设计和开发输出评审人事部设计和开发输入汇总表(产品功能和性能要求、适用标准、相关法律法规):设计和开发输出汇总:叶晓娟,技术支持部评审结论:设计和开发的输出数据完整、完整,满足输入要求。产品的设计符合本标准的有关内容。组件选择合理。符合企业的加工工艺。结构合理。用户易于维护。输出满足输入要求。样机可以试制,以备进一步验证和确认。质量部审核人:外贸部梁亚民,外贸部研发司宋岩。评价内容如下:()“a”表审核通过,s表有建议或疑问,R表有异议:1。遵守合同、法规和标准(√)2。物资采购的可行性(√)3。生产加工可行性(√)4。结构合理性(√)5。产品可维修性(√)6。产品可测试性(√)7。美学(√)8。环境影响(√)9。安全(√)备注:1。评审会议记录应予以保

存。可以添加其他页面。改进措施跟踪验证结果:验证人: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采购部审核人叶泽辉,工程部研发部彭亚军,陈志浩,李明树,主板BOM 1份,整机BOM 1份,电路原理图1份,产品外观图1份,4,包装图,5,工艺流程图,6,作业指导书,1检验规范一套内贸部生产司参考标准:GBT 25724-2010,GA/t645-2006,GA/T 367-2001,GA/T 1127-2013,GA/T 1128-2013,GB/T 28181-2011,技术支持部张凡凡,孙静,叶文坦,csj-qr-032/A

设计开发输入评审报告

设计开发评审报告 编号:YCXK—JL—34 项目名称传感器网络管理平台课题组长李轩设计开发阶段设计输入负责人祝辰 评审人员部门职务或职称评审人员部门职务或职称李轩管理副总经理祝辰平台研发部部门经理 姚雪平台研发部软件工程师张鹏翔平台研发部软件工程师 程全英平台研发部软件工程师冯鹏飞平台研发部软件工程师 孙伟伟平台研发部软件工程师孙晓可平台研发部软件工程师评审内容:“□”内打“√”表评审通过,“?”表有建议或疑问,“X”表不同意1合同、标准符合性□√ 2采购可行性□√ 3加工可行性□√ 4结构合理性□√5可维修性□√ 6可检验性□√ 7美观性□√ 8环境影响□√ 9安全性□√ 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能否做到信息安全、海量数据的分析以及实时数据的快速查询。 1、由于传感节点容易被物理操纵是传感器网络不可回避的安全问题,必须通过其它的技术方案来提高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性能。 2、在今后,无线传感器网络接收的数据量将会越来越大,但是当前的使用模式对于数量庞大的数据的管理和使用能力有限。如何进一步加快其时空数据处理和管理的能力,开发出新的模式将是非常有必要的。 3、使用hadoop连接mongoDB数据库,进行任务分析。 3、建立时间索引、建立数据库分片机制、对数据库进行读写分离。 评审结论: 1、需求说明较为合理、规范; 2、需求说明较为详尽、完善; 3、需求说明能够正确反映客户的需求 4、需求说明能够正确指导软件的开发工作 对于客户提出的需求,《需求分析说明书》能够正确的反映出来,并且作为项目的奠基 对纠正、改进措施的跟踪验证结果: 在通信前进行节点与节点的身份认证;设计新的密钥协商方案,使得即使有一小部分节点被操纵后,攻击者也不能或很难从获取的节点信息推导出其它节点的密钥信息等。另外,还可以通过对传感节点软件的合法性进行认证等措施来提高节点本身的安全性能。 验证人:日期:2015-03-03 备注:

设计和开发评审设计和开发验证设计和开发确认三者的区别

设计和开发评审设计和开发验证设计和开发确认三者的区别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设计和开发评审、设计和开发验证、设计和开发确认三者的区别 关于他们的区别我这里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1、目的 设计评审:评价设计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识别问题 设计验证:证实设计输出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 设计确认:证实产品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已知的预期用途的要求 2、对象 设计评审:阶段的设计结果 设计验证:设计输出文件、图纸、样本等 设计确认:通常是向顾客提供的产品(有时也可以是样品) 3、时机 设计评审:在设计适当阶段 设计验证:当形成设计输出时 设计确认:只要可行,应在产品交付或生产和服务实施之前。 4、方式 设计评审:会议/传阅方式 设计验证:试验、计算、对比、文件发布前的评审。 设计确认:试用、模拟 一、目的的区别 设计评审:评价设计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识别问题(识别问题是主要目的,还要提出解决措施。); 设计验证:证实设计输出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

设计确认:证实产品满足特定的预期用途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 二、对象的区别 设计评审:阶段的设计结果(通过评审可以转入下阶段。) 设计验证:设计输出文件、图纸、样本等; 设计确认:通常是向顾客提供的产品(但有时也可以是样品); 三、时机的区别 设计评审:在设计适当阶段 设计验证:当形成设计输出时(包括阶段性设计输出的验证。) 设计确认:只要可行,应在产品交付或生产和服务实施之前(必要时,应当提前确认,以免确认发现问题后来不及修改了。) 四、方式的区别 设计评审:会议/传阅方式(还有文件会签。) 设计验证:试验、计算、对比、文件发布前的评审 设计确认:试用、模拟 五、结果的区别 设计评审: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 设计验证:验证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 设计确认:确认结果以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 六、参与者的区别 设计评审:各个有关人员代表,其中与评审对象接受者的职能代表一定要参加。 设计验证:通常是本行当、专业有关人员 设计确认:通常是本行当、专业有关人员以及其他有关人员。其中必须要有顾客或者顾客代表参加。

设计开发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设计和开发的全过程进行控制,确保产品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全过程,包括定型产品的技术改进等。 3 职责 3.1产品开发部负责设计和开发全过程的组织、协调工作,进行设计和开发的策划,确定设 计、开发的组织技术的接口、输入、输出、验证、评审,设计和开发的更改和确认等。 3.2产品开发部负责编制《设计开发计划书》、《设计开发评审记录》、《设计开发验证记录》。 3.3总经理负责下达《设计任务书》及批准《设计开发计划书》。 3.4业务部负责设计开发产品所需材料的采购。 3.5业务部负责根据市场调研或分析,提供市场信息及新产品动向,负责提交顾客使用产品 后的《产品确认报告》。 3.6质检部负责设计开发产品的检验和试验。 3.7生产部负责设计开发产品样板的制作。 4 名词定义(略) 5 工作程序 5.1 设计和开发项目的策划 5.1.1 设计和开发项目的来源 a)营销部与顾客签定的新产品合同或技术协议,通过合同评审后,由总经理下达《设 计任务书》,并将与新产品有关的技术资料转交产品开发部。 b)根据营销部的市场调研或分析,由总经理下达《设计任务书》,并将相关背景资料 转产品开发部。 5.1.2 总经理根据上述项目来源,确定项目负责人,将设计开发策划的输出转化为《设计开 发计划书》。计划书内容包括: a)设计开发的输入、输出、评审、验证、确认等各阶段的划分和主要工作内容; b)各阶段人员职责和权限,进度要求和配合单位; c)资源配置需求,如人员、信息、设备、资金保证等及其他相关内容。 5.1.3设计开发策划的输出文件随着设计开发的进展,在适当时予以修改,应执行《文件控

2018产品设计开发工作计划书

2018产品设计开发工作计划书 XX产品设计开发工作计划书(一) 一、项目负责人接到正式研发任务通知后,编撰《研发项目建议书》、《产品设计开发计划书》和《设计和开发输入清单》。开始组织项目组实施项目开发计划。 二、按《产品设计开发计划书》要求,编制《技术设计任务书》,供初步技术设计评审。《技术设计任务书》要求列有: 1)根据产品的性能、主要结构、系统等方面进行的理论计算过程。 2)确定的产品结构、工作原理、技术性能等方面的设计说明; 3)根据价值工程论证产品及其组成部分的性价比及成本估算; 4)产品总图或总装示意图及适用标准依据; 5)试验标准、条件及设备等。 三、按《设计开发评审报告》申报初步技术设计评审。在初步技术设计评审中,对《技术设计任务书》的设计方案、结构性能等技术经济指标的先进性、合理性与可行性进行全面、系统评价。项目负责人要做好评审后的整改和复评前的准备工作。 四、初步技术设计评审通过后的图纸设计工作包含全套图样目录、各类汇总表、试制鉴定标准及报告和产品说明书,供图纸设计评审和产品试制验证。 五、按《设计开发评审报告》程序做好产品制造过程中的阶段性评审及整改;按《设计开发验证报告》验证结论及跟踪结果做好试制鉴定后的整改及图纸修订和工艺文件补充工作。还要做好产品的标准化工作,为产品正式投产做好产前准备。

六、根据《研发项目建议书》和《产品设计开发计划书》制定的设计目标,执行《设计开发评审报告》和《设计开发验证报告》程序,完成产品研发设计任务同时,做好包含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装箱单及产品安装图等在内的全部产品设计文件的完善工作。 七、项目负责人做好产品设计研发文件的归档工作。归档设计研发文件要求: 1、完整的设计研发过程文件; 1)研发项目建议书 2)产品设计开发计划书 3)设计和开发输入清单 4)设计开发评审报告 5)设计开发验证报告 2、完整的设计研发技术文件; 1)技术设计任务书 2)图样目录 3)汇总表 4)工艺及验证文件 5)试制总结 6)使用说明书 7)产品出厂检验单

设计和开发评审、设计和开发验证、设计和开发确认三者的区别

设计和开发评审、设计和开发验证、设计和开发确认三者的区别 关于他们的区别我这里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1、目的 设计评审:评价设计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识别问题 设计验证:证实设计输出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 设计确认:证实产品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已知的预期用途的要求 2、对象 设计评审:阶段的设计结果 设计验证:设计输出文件、图纸、样本等 设计确认:通常是向顾客提供的产品(有时也可以是样品) 3、时机 设计评审:在设计适当阶段 设计验证:当形成设计输出时 设计确认:只要可行,应在产品交付或生产和服务实施之前。 4、方式 设计评审:会议/传阅方式 设计验证:试验、计算、对比、文件发布前的评审。 设计确认:试用、模拟 一、目的的区别 设计评审:评价设计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识别问题(识别问题是主要目的,还要提出解决措施。); 设计验证:证实设计输出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 设计确认:证实产品满足特定的预期用途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 二、对象的区别 设计评审:阶段的设计结果(通过评审可以转入下阶段。) 设计验证:设计输出文件、图纸、样本等; 设计确认:通常是向顾客提供的产品(但有时也可以是样品); 三、时机的区别 设计评审:在设计适当阶段 设计验证:当形成设计输出时(包括阶段性设计输出的验证。) 设计确认:只要可行,应在产品交付或生产和服务实施之前(必要时,应当提前确

认,以免确认发现问题后来不及修改了。) 四、方式的区别 设计评审:会议/传阅方式(还有文件会签。) 设计验证:试验、计算、对比、文件发布前的评审 设计确认:试用、模拟 五、结果的区别 设计评审: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 设计验证:验证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 设计确认:确认结果以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 六、参与者的区别 设计评审:各个有关人员代表,其中与评审对象接受者的职能代表一定要参加。 设计验证:通常是本行当、专业有关人员 设计确认:通常是本行当、专业有关人员以及其他有关人员。其中必须要有顾客或者顾客代表参加。 七、在按照标准7.3.1条做设计策划的时候,要注意相互联系: a)各个设计阶段的转移前必须进行设计评审,通过后转移。 b)设计阶段中有的重点设计内容应当安排设计评审,通过后进行下工序。 c)通常对关键的设计验证试验和设计确认试验的方案、结果需要加以评审;确认试验不会发生什么大问题,结果能满足要求。 d)设计确认之前必须先通过设计验证。有的时候,可以把验证试验和确认试验结合同时进行。

设 计 和 开 发 验 证 阶 段

设计和开发验证阶段 为了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资料满足输入资料要求,根据设计和开发策划时做出的安排,对设计和开发进行验证。验证的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以下几种方式(其中1、2种方式选一种)。 1、当整个设计已完成时,可根据评审通过的设计开发初稿制作样机。技术部 负责对样机进行型式试验或送公司以外的权威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作为验证依据。 2、在设计开发适当阶段,对样机的部分设计或样机的功能、性能可采用与已 证实成功的类似设计进行比较,用类似设计的相关证据,作为本阶段设计的验证依据。 3、设计开发项目负责人综合所有的验证结果,编制《设计开发验证报告》,将 验证结果和跟踪情况记录在报告内,报总工程师批准。确保设计开发输入中每一项性能、功能指标都有想应的验证记录。 4、样机验证通过后,技术部组织相关部门对小批生产的可行性进行评审,根 据开发产品的特点,填写《试产报告》报总工程师审核、董事长批准、然后确定开模、工装设计制造的投入、技术部协助生产部门进行小批试产(试产数量小于50台)。 5、品质部对小批试产的产品进行检验或试验,出具检测报告;技术部对生产 工艺进行验证并出具工艺验证报告;供应部出具物料批量供应的可行性报告;财务部出具成本核算报告;技术部综合上述资料填写《试产总结报告》,报总工程师审核、董事长批准,作为批量生产的依据。 对开发新产吕进行确认的目的是证明产品能够满足规定的和已知预期用途的要求。单件产品通常应在产品交付顾客之前确认,批量产品应在正式批量生产

之前确认。如果开发新产品需要经过顾客使用一段时间以后才能完成确认工作的,应在可能的范围内,采用模拟方式先期实现局部确认。确认方式可在下述中选择一中。 1、技术部组织或报请上级机关组织召开新产吕鉴定会,邀请公司外的有关专 家和顾客参加会议,鉴定会对产品认可并形成《新产品鉴定报告》,即可视同已被确认。 2、试产合格的产品需要经顾客实际使用一段时间以后才能完成确认工作的, 由销售部与顾客沟通后交顾客使用一段时间,销售部商请顾客及时提交《顾客试用报告》,说明顾客对样机符合标准或合同要求的满意程度,以及顾客对适用性的评价,顾客表示满意即可视同对设计开发的确认。 3、全新产品也可送往国家授权的试验室进行型式试验并出具试验报告,即可 视同对设计开发的确认。 上述确认形式提供的报告及相关资料是确认的证据。如果在确认中有某些不足,技术部应及时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填写在《设计开发信息联络单》内,传递给相关部门执行,确保本公司设计开发的产品全面满足顾客的要求。

评审、验证和确认的区别

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的区别区别:

设计评审: 目的:评价设计开发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识别问题 对象:阶段设计结果 时机:设计适当阶段 方式:会议、传阅 设计验证: 目的:证实设计输出满足输入要求 对象:设计输出文件图样、样品 时机:形成设计输出时 方式:试验、计算、对比、评审 设计确认: 目的:证实产品满足使用要求或已知预期用途要求 对象:向顾客提供的产品或样品 时机:产品交付或生产服务实施之前 方式:试用、模拟 验证(Verification)与确认(Validation)的区别 说法一: (2)“验证(Verification)”的涵义 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2)“确认(Validation)”的涵义 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用途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3)“验证”和“确认”之区别 “验证”和“确认”都是认定。但是,“验证”表明的是满足规定要求,而“确认”表明的是满足预期用途或应用要求,说简单点,“确认”就是检查最终产品是否达到顾客使用要求。(4)“设计和开发”中“设计验证”和“设计确认”之区别在于: 设计验证的目的是检查设计输出是否满足设计输入的规定要求。 设计确认的目的是检查设计形成的最终产品是否达到顾客的使用要求。 说法二: 1.“确认”是要证明所提供的(或将要提供的)产品适合其预计的用途,而“验证”则是要查明工作产品是否恰当地反映了规定的要求。换句话说,验证要保证“做得正确”,而确认

则要保证“做的东西正确”。 2.验证注重“过程”,确认注重“结果” 3.(Verification) ---Are we producing the product right? (Validation) ---Are we producing the right product? 说法三: 1.什么是验证? 验证就是要用数据证明我们是不是在正确的制造产品。注意这里强调的是过程的正确性 2.什么是确认? 确认就是要用数据证明我们是不是制造了正确的产品。注意这里强调的是结果的正确性。 3.验证和确认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IEEE Std 1012-1998 。 验证:验证检查某样东西是否符合之前已定好的标准,如:文档评审,要检查的东西是文档,检查标准就是文档的评审标准,又如:测试软件,要检查的东西就是软件,检查的标准就是软件的规格说明,包括功能说明,性能要求等。 确认:检查软件在最终的运行环境上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一般来说,就是调试、验收测试等,这些工作都是在真正的软件需要运行的环境上进行的,在最终环境上运行软件,确保软件符合使用要求 注: Valiadation更多是从用户的角度或者可以是模拟用户角度来验证产品是否和自己想要的一致。从SP来看可能更容易理解这个; Verification更多的是从开发方的角度来做评审、测试来验证产品的需求、架构设计等方面是否和用户要求的一致; 说法四: (1)“验证(Verification)”的涵义 用试验的方法,来检验某个结论是否正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验证==检验+证明。 也就是用实践来检验理论是否成立。验证之前,答案可能是对或错的。 (2)“确认(Validation)”的涵义

IS审核要点设计和开发控制

Post By:2016-10-7 11:51:00 [只看该作者] 组织应对设计和开发过程进行控制,以确保: a)规定拟获得的结果; b)实施评审活动,以评价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 c)实施验证活动,以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 d)实施确认活动,以确保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预期用途要求; e)针对评审、验证和确认过程中确定的问题采取必要措施; f)保留这些活动的形成文件的信息。 注:设计和开发的评审、验证和确认具有不同目的。根据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具体情况,可以单独或以任意组合进行。 标准理解: 1、组织对对设计和开发过程进行控制以确保: a) 要实现的结果得到确定;(这是新的提法) b) 实施评审,以评价设计和开发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 c) 实施验证活动,以确保设计和开发的输出满足设计和开发输入的要求;验证活动可以包括:开展替代计算; 将新设计与类似的经验验证的设计作比较; 开展测试和鉴定; 在发布前检查设计阶段文档

d) 实施确认活动,以确保形成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规定的应用或预期用途;确认活动可包括:营销适用; 运行测试; 预期的用户条件下的模拟和测试; 部分模拟或测试(例如测试建筑物经受地震的能力); 提供反馈的最终用户测试(例如软件项目) e) 对评审或验证和确认活动中确定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这是增加的内容,如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发现了问题,应决定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应将这些措施的有效性作为下次评审的部分内容。) f) 保留这些活动的文件化信息。 注:设计和开发的评审、验证和确认具有不同的目的,他们可以按适合组织的方式单独或任意组合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有可能在一个过程中完成。如验证作为评审的一部分内容来进行,或验证和确认同时进行,则没有必要重复同一活动) 2、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对于控制设计和开发过程至关重要,因此,要有效实施这些活动。 新旧标准变化: 1、合并了设计评审、验证和确认三个条款,增加了设计和开发应确保“规定拟获得的结果”的内容。 2、新版标准首次提出设计和开发的控制,将老版标准产品和服务设计和开发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统一归为设计和开发的控制 3、新版标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组织对对设计和开发过程进行控制以确保:

设计评审验证和确认控制程序(含表格)

设计评审、验证和确认控制程序 (ISO9001:2015) 1.目的 评估设计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发现存在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确保和证实产品设计满足设计要求。 2.适用范围 适应于本公司的产品设计评审、验证和确认的控制。 3.职责 技术中心全面负责组织公司产品的设计评审、验证和确认工作。 4.工作程序 4.1设计评审、验证和确认的组成和成员 4.1.1评审小组成员的组成,必须是被评审的设计阶段有关的所有职能部门的代表,需要时应包括有关专家。 4.1.2设计评审的参加者应具备检查相关问题的能力,一般由熟悉采购、制造、维修、标准化以及工艺等方面的人员参加。 4.1.3验证和确认工作由技术中心组织能胜任该项工作并与该项设计无直接关系的人员和部门负责进行。 4.2设计评审的内容 4.2.1与满足顾客需要和使顾客满意有关的项目。 4.2.2与产品规范要求有关的项目。 4.2.3与过程规范要求有关的项目。 4.3设计评审通常应考虑下列问题

4.3.1设计满足产品所有的任务书规定要求。 4.3.2产品设计与过程能力相符。 4.3.3考虑安全因素。 4.3.4设计已经考虑最低的成本。 4.3.5已经选择了适用的材料和设备。 4.3.6材料和零部件具有适宜的相容性。 4.3.7设计满足所有预期的环境和载荷条件。 4.3.8零部件标准化、互换性、维修方便。 4.3.9实施设计的计划(如采购、生产、安装、检验和试验)在技术上可行。 4.3.10技术方案满足任务周期要求。 4.4设计输出如修改,由有关的设计技术人员进行更改,再按本程序评审。4.5当所有设计输出被审批后方可作为试制文件,此时设计评审阶段结束。4.6设计验证 设计验证是为了保证设计输出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进行证实、审查或确认设计的活动。 设计验证按设计评审进行以外,还可采用下列一种或多种方法: A 采用其他计算方法验证原计算结果和分析的正确性; B 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应形成文件; C 与已经证实的类似设计进行比较。 设计验证结果应形成文件。 4.7设计确认 4.7.1当设计验证成功后,由生产计划下达部门下达临时生产计划安排进行样

设计开发评审报告

设计开发评审报告 “设计评审是困扰很多设计师的一个工作环节,我也是亲身经历总结出一套评审全流程,全文10020字,阅读时间21分钟。” 前言 设计评审是产品设计流程中的重要一步,也是在众多设计团队里最有共识的一个环节。设计评审如果做得好,会让你从团队里每个人独特的优势受到启发、挑战、赋能。 下面在评审中我们常常会碰到下面的问题: 一、什么是设计评审 1.设计评审的定义 设计评审(Design review)为评价设计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识别问题及提出解决办法。从可靠性的角度按事先确定的设计评审表进行。是一种可用性测查工具,目的是及时发现设计中潜在的缺陷,加速设计的成熟,降低决策风险。 2.设计评审的三大方法

设计评审涉及到数种可用性测查方法,且每一种的方法的运用因评审成员而异、因评审目的而异。常见的设计评审方法有: a.协助启发式评估(Heuristic Evaluation) 这里为什么是协作启发式评估而不是启发式评估? 因为启发式评估主要由几名交互专家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完成设置的任务给出评估结果。优点是成本低、快捷,缺点也显而易见,一是交互专家团队中不一定有或者很少,二是可用性问题意见一致率很低,并不能很明确的指出为什么这是一个体验问题,有很多个人因素的主观见解。 协作启发式评估不需要交互专家,可以是用户、测试、设计、产品、运营、商务等等,只要愿意参与测试,就可以。协作启发式评估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整理的一套可用性原则表单来排查问题,能够很好的整合出更多的问题,而且更准确。 b.独立设计准则(Standalone Design Critique) 独立设计准则是(通常以群组对话的形式)对进行中的设计加以分析,以决策设计方案是否达成目标、体验友好的一种评估方法。 c.专家评审(Expert Review)

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的区别

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的区别

————————————————————————————————作者:————————————————————————————————日期:

记录作用:一是为产品符合要求和过程有效提供证据;二是在有需要的时候实现可追溯性;三是记录中承载的大量以往事实的信息和数据是持续改进的依据,而文件主要是指导过程运行与控制的.

人力资源管理流程 确定岗位任职条件 评估现有人员 的能力情况 上岗 培训 其他措施 上岗 评价措施的 有效性 YES NO YES NO

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的区别: 项 目 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 目的评价设计结 果满足要求 的能力,纠 正设计缺陷 和不足 确保设计输 出满足设计 输入要求 为确保产品 满足规定的 使用要求或 预期使用用 途的要求 对象设计文件、 资料、样品、 试验报告 设计输出文 件、样机 产品实物 时机在本阶段结 束转入下一 阶段前,特 别是在设计 定型前 只要有设计 输出时,就 应进行验证 交付顾客使 用前 方式设计评审组 长召集专家 开会 四种方式: 计算、比较、 试验和演 示、评审 在规定条件 下进行试验 或模拟(如 飞机驾驶员 空中座椅弹 起试验) 责 任 专家组设计部门顾客代表

产品标识和状态标识的理解: 项目 产品标识 状态标识 目的 为了防止不同类型、规格、型号、牌号的产品混淆 为了防止不同检验 状态混淆,不要误用不合格品 可变性 永远不变,可追溯 随时随地可变化 方法 在产品上直接标记,在包装上作标识、随行文件 随行文件、挂牌、 按区域 必要性 有追溯性要求时要标,没有追溯性要求时可不 标,汽车上的螺 丝、螺帽可不标, 发动机底盘一定 要标。 凡是要检验的产 品,都必须要标识

7设计开发记录总表

设计和开发控制流程图 N Y N Y N Y N N Y N N 顾客要求 市场需求 上级任务 本公司需要 设计输入 评审 设计和开发任务书 设计和开发任务书 批准 必要的修改 编制设计输出文件 评审 产品技术文件、图纸 对产品的操作、搬运要求 产品验收准则 其它要求 验证 确认 产品定型 设计更改 评审

产品设计开发计划 №: 项目名称:项目来源: 开发周期:项目总负责人: 设计人员职位设计人员职位设计人员职位 资源配置: 阶段划分及主要内容责任部门责任人完成时间 决策阶段编制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的评审 设计阶段初步技术设计 初步技术设计评审工作图设计 试制阶段样机试制及验证 工艺方案的编制 工艺方案评审 工艺文件、检验文件的编制小批量试制准备 小批量试制 样机试验 编制产品制度总结报告 产品定型鉴定 定型投产 阶段正式生产前的准备转入正式生产 备注: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设计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改变。表格编号:QP—7.3—01 A/0

№: 产品型号:产品名称: 产品开发起止日期:项目负责人:目标成本: 依据的标准或法律法规(包括名称、编号、版本、章节号等): 产品功能描述: 技术参数及性能指标: 产品结构要求: 顾客特殊要求: □无 □有,具体描述: 其它要求: 备注: 会签评审: 部门评审人/日期职位部门评审人/日期职位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表格编号:QP—7.3—02 A/0

№: 产品型号:产品名称: 评审类别:□初步设计评审□工艺方案评审□其他: 评审主持人:评审时间: 评审对象: (初步技术设计评审的对象:设计方案说明书、方案设计总体图、线路图(原理图)、主要零部件方案图、设计计算书、特殊外购件清单等初步技术设计的输出) (工艺方案评审的对象:工艺方案) 评审内容:□内打“√”表示通过评审,打“?”表示有建议或疑问。 初步技术设计评审1.标准符合性□ 2.结构合理性□ 3.加工可行性 4.采购可行性□ 5.可维修性□ 6.可检验性□ 7.美观性□ 8.安全性、环境影响□ 9.操作方便性□ 10.防止误用能力□ 11.标准化、继承性□ 12.经济性□ 13. 工艺方案评审1.经济性□ 2.工艺流程合理性□ 3.检测方法合理性□ 4.质控点设置合理性□5.工序能力□ 6.设备选型合理性□ 7.采购外协可行性□ 8.工装设计可行性□9. 存在问题及改进的建议(与评审没通过的内容对应): 评审结论: 评审人签名: 部门评审人/日期职位部门评审人/日期职位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评审结论中改进措施的验证情况: 验证人: 表格编号:QP—7.3—03 A/0

新产品设计开发全套记录文档

设计和开发控制流程图 N Y N Y N Y N N Y N Y N 顾客要求 市场需求 上级任务 本公司需要 项目建议书 评审 设计和开发计划书 设计和开发任务书 批准 必要的修改 设计开发输出(编制输出文件) 评审 产品技术文件、图纸 对产品的操作、搬运要求 产品验收准则 其它要求 验证 确认 产品定型 设计更改 评审 设计输入文件

№: 项目名称:项目来源: 开发周期:项目总负责人: 设计人员职位设计人员职位设计人员职位 资源配置: 阶段划分及主要内容责任部门责任人完成时间 决策阶段编制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的评审 设计阶段初步技术设计 初步技术设计评审工作设计 试制阶段样机试制及验证 工艺方案的编制 工艺方案评审 工艺文件、检验文件的编制小批量试制准备 小批量试制 样机试验 编制产品制度总结报告 产品定型鉴定 定型投产阶段正式生产前的准备转入正式生产 备注: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设计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改变。表格编号:QP—7.3—01 A/0

№: 产品型号:产品名称: 产品开发起止日期:项目负责人:目标成本: 依据的标准或法律法规(包括名称、编号、版本、章节号等): 产品功能描述: 技术参数及性能指标: 产品结构要求: 顾客特殊要求: □无 □有,具体描述: 其它要求: 备注: 会签评审: 部门评审人/日期职位部门评审人/日期职位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表格编号:QP—7.3—02 A/0

产品开发项目建议书 编号: 提出部门建议人 项目名称型号规格 销售对象建议日期 基本要求(包括主要功能、性能、结构、外观包装、技术参说明等): 市场预测分析(包括市场要求、用户期望、竞争对手情况、产品质量现状、预期首批销量、交货期限、出厂价格等): 可引用的原有技术: 可行性分析(包括技术、采购、工艺、成本等): 项目所需费用、参加人员: 各部门审核: 总经理批示: 签字: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