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

河北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
河北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

河北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

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九年十二月

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推进和谐河北建设,实现现代化建设总目标,特制定本纲要。

一、能源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形势

(一)能源发展现状

1、能源资源状况

我省陆地及所属海域蕴藏着一定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一次能源。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冀中、冀北地区,全省累计探明保有地质储量165.6亿吨,剩余可采储量36.8亿吨,经济可采储量21亿吨,其中炼焦煤资源占保有储量的60%。全省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7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约1800亿立方米。全省河流水能理论蕴藏量304.4万千瓦,经济技术可开发量156.5万千瓦,主要分布于海河五大支流、滦河干流及其支流上以及西部太行山和北部燕山地区。

全省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张家口、承德坝上开阔地区和秦皇岛、唐山、沧州沿海地区和所属海域,陆上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超过1300万千瓦,近海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超过270万千瓦。生物质能资源主要有农作物秸秆、树木枝桠、畜禽粪便、能源作物、工业有机废水和垃圾等,每年可转换为能源的资源约1500万吨标准煤。我省北部及中东部地区均属于太阳能

资源较丰富地区,此外全省地热资源、海洋能资源也较丰富。

2、能源发展情况

2010年全省原煤产量万吨,居全国第位;原油万吨,天然气亿立方米,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居全国第位;发电装机容量达到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亿千瓦时,居全国第位。煤炭生产企业由“十一五”初期的917家减少到不足家,单个煤矿平均生产能力接近万吨/年。全省单机容量在30万千瓦及以上容量万千瓦,占全省火电装机容量的 %。风电装机容量万千瓦,居全国第位;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万千瓦,居全国第位;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达万平方米,应用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占市、县城区住宅面积的%;农村沼气利用万户,普及率达到%。新能源占能源消耗的比重达到1.2%。

3、能源消费情况

2010年全省能源消耗总量为吨标准煤,万元GDP综合能耗为吨标准煤,高于全国吨的平均水平。全省共消费煤炭万吨,原油万吨,天然气亿立方米,可再生能源万吨标煤,全省一次能源消耗总量折合标煤万吨。我省二次能源消耗主要是电力、焦炭、成品油,2010年全社会用电量达到亿千瓦时,生产焦炭万吨,成品油万吨,二次能源消耗占一次能源消耗比重约 %。

(二)能源发展面临的形势

1、有利因素分析

一是毗邻能源基地,资源开发基础较好。我省及相邻的省、自治区和沿海区域共同组成环渤海区域能源大系统,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能源生产系统。分布着冀中、开滦、晋中、晋北等多个大型煤炭基地以及华北、大港、渤海等油气田。二是电网核心地位确定,保障程度较高。我省电网形成南北骨干网和东西辐射支线组合的网架结构,华北电网已与华中、东北等周边电网实现互联,京津冀电网是华北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大电网的重要供电区。三是油气设施配置合理,供给能力较强。我省是我国油气管输设施较为完备的地区之一,省内已建成陕京线、永唐秦线、京邯线等天然气输送管网。唐山LNG项目即将上报国家核准和开工建设,随着其外输管线的建设,省内天然气供给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四是综合运输体系完善。我省以秦皇岛、黄骅和唐山三个沿海港口为龙头、石家庄为综合运输枢纽,基本形成了覆盖全省的综合运输通道,使我省在全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煤炭铁海联运”以及区域客货交流中的通道和枢纽作用日益显著。

2、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能源供需形势依然严峻。我省煤炭产量低,缺口大,石油、天然气完全依赖外部调配,新能源所占比重很小。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对能源的需求还将快速增长,能源供求矛盾将长期存在,能源资源竞争加剧,外部调入能源的压

力逐步加大,而我省目前能源储备体系建设不足,应对供应中断能力较弱,能源应急机制还不完善,能源安全供应面临挑战。二是节能降耗任务艰巨。2010年全省万元GDP综合能耗达到吨标准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位。“十一五”期间还将有钢铁、化工等耗能较大的项目陆续建设投产,完成国家提出的2020年万元GDP能耗降低40~50%的节能降耗目标任务艰巨。三是重点建设难度加大。受部分能源产能过剩影响,国家对火电、煤炭、风电设备、多晶硅等行业实行严格限批政策,严格控制新增生产能力,一批能源储备项目前期工作放慢,建设难度加大。四是用能方式转变任务艰巨。受经济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能源节约和新兴能源利用投入相对减少,推进能源消费终端节约和促进用能方式转变有放慢的迹象。

二、能源需求预测与平衡

1、煤炭需求分析。根据对电力、冶金、焦化、化工、建材、民用及其他主要行业发展规划情况的调查,预计2015年煤炭需求将达到24770万吨,其中电力、冶金、化工、民用分别占52%、32%、5%和4%。全省煤炭产能基本稳定在8500万吨左右,缺口达到16270亿吨,将主要依赖山西、陕西和内蒙运入。

2、电力需求分析。预计全省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达到3720亿千瓦时,最大负荷达到6080万千瓦,年均增长8.2%、8.4%。根据全社会最大负荷预测,全省电力装机容量将达到6000万千

瓦。

3、石油、天然气需求分析。预测2015年全省原油加工量达3000万吨,年均增长18.2%。考虑实际供给情况,预计2015年全省天然气消费达40亿立方米,年均增长9.8%。唐山LNG项目建成投产后,我省北部地区可部分依靠LNG满足需求,南部地区主要依靠陆上天然气通过陕京线及其它管线满足需求。

4、一次能源总需求分析。综合以上煤炭、石油、天然气一次能源需求预测,预计全省2015年一次能源总需求达到23080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5.9%。预计全省2015年一次能源总供给达到9160万吨,需要从省外输入的一次能源达到13920万吨标准煤。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推进传统能源升级,大力发展新兴能源产业,推进用能方式转变,扩大能源战略合作,深化能源体制改革,提高开发开放水平。构筑多样、稳定、经济、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供应和消费体系。按照上面总体要求,一是近期和长远发展相结合。把保障能源供应放到突出位置,继续推进能源重大项目建设,加强能源战略合作,提高能源保障能力,为能源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二是优化结构和科技创新相结合。继续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能源整体

水平,积极发展洁净煤利用、核能、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分布式能源等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用能变革和重视民生相结合。大力发展清洁高效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促进用能方式转变。加快电网建设,完善主配架网络,改善城乡用能条件。加大煤矿安全改造力度,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四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相结合。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五是市场主导和政策推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鼓励各类市场主体投资能源产业,在资源配置、财税支持、市场准入、协调服务上予以政策引导。

2、发展目标

到“十二五”末,全省煤炭产量稳定在8500万吨,装机容量达到6000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容量达到700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40万千瓦,光伏发电容量达到50万千瓦。石油产能超过1000万吨,天然气产能超过10亿立方米。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中消费比例达到4%,石油、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中消费比例达到20%,煤炭在一次能源中消费比例降低到75%左右。新能源发电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达到12%。

四、工作重点

(一)重大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冀中煤炭基地。“十二五”期间重点加快蔚州矿区开发,尽快形成规模,新增产能300万吨,“十二五”后期逐步加大平原矿区开发力度,不断提升深层煤矿开发技术,进一步提高煤炭供给能力。继续支持大型煤炭基地大中型井田地质勘探、现有生产煤矿及选煤厂技术改造,推进产业升级。到2010年,冀中能源集团和开滦集团两煤炭企业集团产能规模力争达到国家重点扶持的5000万吨以上;2015年,通过跨省区发展,两个煤炭企业集团产能达到1亿吨(包括外省开发原煤产量)。

大型火电基地。推进曹妃甸、黄骅沿海百万机组建设,充分发挥沿海港口的煤炭、运输和取水优势,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发展水电一体化项目;加快网内电源支撑项目建设,积极建设蔚县电厂等一批网内单机容量60万千瓦级骨干支撑电源。“十二五”期间,新增火电装机1500万千瓦。

油气生产基地。稳定华北油田、冀东油田产量,提高采收率。通过加强渤海湾油气资源的开发,到2015年,石油产能超过1000万吨,天然气产能超过10亿立方米。

炼油基地。合理规划布局,扩大炼油规模。推进华北石化分公司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石家庄炼油厂800万吨/年炼油扩建项目、沧州炼油厂5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曹妃甸1000万吨/年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中海油中捷石化分公司1000万吨/年炼油及配套工程项目等建设和前期工作,扩大我省石油炼化能力。到2015年,全省有效炼油能力达到3000万

吨/年。

油气储运设施。加快建设唐山曹妃甸LNG项目和原油储备库,形成年接卸350万吨LNG能力,原油储备能力达到520万吨,积极谋划黄骅LNG项目。建成贯穿全省各地级城市的天然气管线,全省形成以管道供气为主,CNG和小型LNG供气为辅的比较合理的供气系统。进一步跟踪山西和内蒙煤层气开发进展情况,研究煤层气入冀方案及与省内管线并网问题。根据全省石化项目进展和市场需求,配合国家开展省内原油管道建设。

重点电网工程。加快“西电东送”通道建设,增强电力输送能力;加强省内大型电源的送出通道建设,统筹安排北部千万风电基地的电力送出;推进城农网改造项目;建设结构合理、运行高效、南北贯通、余缺互补的坚强电网,提高电网安全可靠性,提高电网供电能力。

(二)能源科技与装备

重大能源科技项目。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把提升装备制造能力作为构建河北能源产业体系的中心环节。大力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推广能源领域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开展关键技术、关键工艺和关键设备科研攻关以及产业化示范应用与推广,组织实施核电、风电、火电、煤矿综采、太阳能光伏发电、水电、生物质能技术、深水油气开发、天然气液化、长输管线以及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等研发项

目。建设一批为以上重大研究项目服务的能源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加快人才梯队培养。大力支持国家电网公司风光储一体化示范项目、中国电力科学院国家大型风电并网系统研究及设备检测中心、保定华翼风电叶片研发中心、天威集团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承德万利通液流钒电池研发制造、风帆股份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中航(保定)惠腾风电设备有限公司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秦皇岛领先科技河北省生物新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廊坊市迪诺科力化工有限公司河北省燃料电池重点实验室等一批重点研发中心的建设和完善工作。加快能源领域前沿科技项目研究,尽快在大型风力发电机组风轮叶片综合试验检测技术、独立变桨和变速恒频技术、大直径多晶硅超薄片制备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

重大能源装备项目。重点发展煤炭采掘及洗选设备、百万千瓦核电机组、高等级电压输变电设备、大型风电设备和光伏发电设备制造产业。以保定、曹妃甸、张家口三个风电设备基地为重点,支持保定天威、曹妃甸扩大风电整机生产能力,加快保定国电联合动力、三一重工风电设备产业化步伐,争取尽快进入国家重点扶持行列。进一步做强叶片,重点加快中航惠腾叶片扩能改造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齿轮箱、轴承、电机、轮毂、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尽快形成完整产业链,壮大整体实力。积极发展核电设备和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加快发展秦皇岛哈电公司百万千瓦级核岛主设备及核电站专用阀门等配

套设备,打造国内核电设备制造基地。依托光伏发电产业优势,开发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自动跟踪装置等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延伸产业链,填补国内空白。加快推进保定英利800兆瓦多晶硅、廊坊新奥500兆瓦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保定六九硅业1.8万吨多晶硅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按期投产。

重大示范工程。围绕清洁高效火电、天然气液化、天然气长输管线、非粮燃料乙醇、生物柴油、沼气发电、太阳能发电和潮汐发电等领域,开展实施一批重大示范工程项目。

(三)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大型风电基地建设。按照“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的发展思路,重点推进张家口、承德两大风电基地建设。在加快张家口百万千瓦风电基地一期150万千瓦工程建设的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确保“十二五”初,张家口百万千瓦风电基地二期150万千瓦工程和承德百万千瓦风电基地一期100万千瓦工程投产。积极谋划张家口百万千瓦风电基地三期150万千瓦工程和承德百万千瓦风电基地二期100万千瓦工程开发方案,“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到2015年,全省风电装机规模达到700万千瓦。加快秦、唐、沧沿海及近海风电场和太行山区风电场开发力度,谋划2~3个沿海/近海百万千瓦风电基地。统筹风电送出通道建设,加快抽水蓄能、燃气发电等调峰电源和储能设施的建设,提高电网调峰、调频能力,促进风电和电网协

调发展。

太阳能开发利用。一是加快发展大型光伏电站。以张家口、承德地区为重点,集中建设若干个1--10万千瓦的风光互补大型光伏电站。其他地区可利用无耕种价值的空闲土地,因地制宜建设不同规模的并网光伏电站。重点推进国家电网公司风光储示范工程10万千瓦、英利定州1万千瓦太阳能光伏电站等项目建设。到2015年,全省光伏电站装机规模达到50万千瓦以上。二是大力推进太阳能综合利用。在11个设区市和太阳能资源优良的县(市),选择30个城镇开展太阳能综合利用示范。以政府机关、医院、学校、宾馆、工厂等公共建筑为重点,建设一批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和热水系统示范工程。进一步普及推广城镇民用建筑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三是加快太阳能热水器的普及,在农村地区推广太阳房和太阳能温室养殖,在城市加快推广普及太阳能一体化建筑。“十二五”期间新建太阳能采暖房100万平方米,推广太阳能温室养殖、种植500万平方米,到2015年太阳能热水器应用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米。

智能电网建设工程。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等各环节智能电网建设,实现多元化电源的灵活接入和不同特征电力用户的方便使用。建设智能用电服务体系,推广应用智能用电设备,完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加大超导、蓄电池等先进蓄能技术研究及应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质量。全力推进张家口建设10万千瓦大型风电并网系统

研究及设备检测中心、承德万利通液流钒电池等工程建设,“十二五”期间建成投产。加快风电送出工程建设,先期启动尚义、察北、康保3个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满足张家口百万千瓦风电基地一期工程送出需要。同时,加快张家口、承德地区2座500千伏和6座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前期工作,确保张家口百万千瓦风电基地二、三期工程和承德百万千瓦风电基地一、二期工程500万千瓦风电电力安全、平稳送出。

生物质能高效清洁利用。一是以石家庄、保定、沧州、邯郸、邢台等粮棉主产区为重点,鼓励利用废弃秸秆、果木枝条建设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积极推进中心城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确保石家庄、承德、秦皇岛、沧州、保定等项目如期投产发电,到2015年,大部分地级市建成垃圾发电厂。到2015年,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达到40万千瓦。二是充分利用贫瘠土地,规划建设以甜高粱、甘薯等作物为主的燃料乙醇原料种植基地,保障车用新型燃料原料供应。重点支持中粮(衡水)生化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承德平泉、秦皇岛卢龙、保定容城燃料乙醇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国家早日核准。同时,鼓励种植黄连木等适宜我省种植的非食用油料作物,支持企业建设生物柴油原料基地。

煤炭资源清洁综合利用工程。以冀中能源、开滦集团为依托,采用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循环流化床(CFB)技术,加快武

安、唐山各2×30万千瓦煤矸石发电机组建设,“十二五”期间建成投产。推进廊坊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2×40万千瓦级热电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十二五”开工建设。加快建设遵化瑞泰、邯郸裕泰、河北正元3个百万吨二甲醚和河北慧翔50万吨醇醚煤制燃料项目,统筹规划建设配套设施。

城镇分布式能源工程。综合利用天然气、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推进城镇分布式能源建设。“十二五”初期开展有关分布式能源项目的前期工作。到2015年,建成10个以溴化锂空调为基础的冷热电联产系统,并以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为主,以太阳能、地热能为辅,通过系统集成优化,在白洋淀温泉城、平山温塘等地建成20个热力集中利用示范工程,为产业聚集区和城镇居民小区提供清洁优质的热力。

车用新能源及配套供能设施工程。积极发展车用新型燃料和生物液体燃料,在实现南部六市燃料乙醇汽油封闭运行的基础上,争取到“十二五”初实现全省封闭运行,生物燃料乙醇生产能力达到30万吨,到2015年,燃料乙醇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吨。大力推广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降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配合充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液化天然气(LNG)等新能源汽车发展,配套建立快速充电站、蓄能电池更换站和LNG加注站,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专业化服务。优先在政府采购和公交、出租、环卫、邮政、机场等公共服务领域率先推广使用

新能源汽车,到2015年,基本实现长途货运卡车及城市公交车均可燃用LNG。

核电。充分利用我省区位、技术、人才和资源优势,创造条件,加大与中广核集团、中核集团的合作,加快推进核电前期工作,争取将我省核电建设纳入到国家的核电总体发展规划中。

(四)民生工程和农村能源工程

煤矿安全改造。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国有重点煤矿和地方骨干煤矿实施矿井通风系统、瓦斯抽采系统、防灭火、防尘和提升运输等系统改造,淘汰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设备,治理重大安全隐患,加大采煤沉陷区治理力度,提高煤矿灾害防治能力。大幅提高煤矿安全,使百万吨死亡率降到1.0以下。

热电联产。结合上大压小、关停小锅炉,加快发展热电联产,改善城市形象和大气环境质量,鼓励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热电冷联供项目。按照“十二五”末11个中心城市每个至少建成2座大型热电厂的目标,大力推进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十二五”期间新增热电联产机组600万千瓦。

城市气热管网建设。配合省内天然气管道建设,支持沿线城市配套供气管网建设,提高天然气管道覆盖率,到“十二五”末,天然气管道覆盖全部地级城市。大力发展城市集中供热,到“十二五”末,设区市集中供热率达到90%以上,中小城市集

中供热率达到50%以上。

农村清洁用能。在加大城农网改造力度,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基础上,开展农村清洁生活用能建设。一是农村沼气工程。积极普及农村户用沼气,在大型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实现废物清洁化和资源化利用,配套建设供气管网(或发电)等沼气及沼肥利用设施。到2015年,农村沼气用户达到400万户,大中型沼气工程达到400处,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达到15万户。二是农村阳光工程。扩大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太阳房、太阳能温室等规模化应用。到2015年,建设1500个太阳能综合利用示范村。三是农村集中供气及农户温暖工程。在秸秆资源丰富和经济较发达地区,建设生物质热解气化、秸秆沼气等集中供气工程,提供清洁生活燃气。支持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化,积极推广以生物质为主要燃料的节能炉具,实现农村家庭清洁取暖。到2015年,建成150处集中供气工程,供气3万户;建设300个成型燃料加工点,总生产能力达到60万吨,推广生物质炊事采暖炉达到15万户。四是绿色能源县(乡)建设。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可再生资源丰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县、绿色能源乡建设,使可再生能源利用普及化。到2015年,建成10个绿色能源示范县、200个绿色能源示范乡。

五、政策措施

(一)加快能源体制改革。简化能源项目审批手续,降低新

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资本金比例,扩大能源企业通过债券、上市等直接融资的渠道和规模,推动建立能源产业发展基金,促进能源投资多元化。设立石油储备、能源风险勘探、科技进步等政府性专项基金,完善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和节能专项资金管理,扶持重点能源领域发展。结合农村电网改造完善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实施电网主多分开和主辅分离,在输配售分开方面进行改革试点。推行发电节能调度。推进大用户直供和双边交易改革。

(二)积极推进能源战略合作。鼓励省内企业开展省外资源开发和并购,对重大省外能源投资项目予以提高财政注资比例等支持政策。继续加强与大公司、大集团的合作,在能源开发、智能电网建设、重点示范工程等方面谋划建设一批有影响力和带动作用的项目,加快能源产业发展步伐。积极寻求与世界500强和知名品牌企业在核电、能源装备、能源综合利用、能源产业自动化控制设备以及基础零部件和特种材料生产方面的合资合作,促进能源产业上规模、上水平,并填补省内空白。

(三)完善能源价格机制。发挥价格杠杆对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建立反映能源供求状况、体现能源稀缺程度、有利于吸引优质资源流入和有利于节能降耗的价格机制。建立与上游资源价格涨跌同向联动的机制。继续完善峰谷、季节差价,促进削峰填谷。对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实施价格激励政策,逐步理顺能源比价关系。完善阶梯式价格管理政策,对满足基

本需求的生活用能,价格保持相对稳定;对超出基本需求的能源消费,实行分级递增的价格政策。

(四)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全面落实国家现有和将要出台的新能源装备、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金太阳示范工程、农村户用沼气及大型沼气工程、煤层气矿权使用费减免和补贴、关税先征后返、可再生能源电价调整等政策,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同时,落实各项建设条件,争取国家重大能源产业示范项目落户河北。

(五)着力优化发展环境

对列入省重点产业支撑项目和重点建设计划的能源产业项目,优先保证项目建设用地。对能源产业重点企业,优先协调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供应。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优先采购列入国家和省自主创新产品、节能产品和环境保护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目录)的能源设备。

(六)深化规划指导作用。对于重大能源建设项目,根据总体规划布局,科学论证,杜绝重复建设,实现科学发展。各单位、各部门应以本规划为指导,认真做好本地区、本行业能源发展规划工作。

平湖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平湖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现代服务业是城市发展的主体,是经济快速发展和结构优化提升的主要推动力,是现代经济增长中最具创新性和活力的部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是我市加快建设上海南翼开放型经济强市、杭州湾北岸现代化港口新市、江南水乡生态型文化大市的必然选择。为指导我市“十二五”服务业更好更快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进一步增强我市城市功能和综合竞争力,依据《平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浙江省、嘉兴市发展服务业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发展实际,特制定《平湖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主要任务是明确我市“十二五”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空间布局、重点产业、政策措施。规划期限为 2011-2015年。 一、发展背景 (一)服务业发展基础 1、总量不断扩大、贡献不断增加 2010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07.1亿元,同比增长12.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27%,“十一五”年均增长14%,实现了总量翻一番,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1.3%,比2005年的29.3%提高了2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49亿元,“十一五”年均增长17.1%;服务业地税收入完成7.67亿元,是2005年的2.3倍,占全市地税收入的比重达46.9%;服务业从业人员从2005年末的6.7万人增加到2010年末的11.9万人,占比从24%提高到24.8%。 2、投资不断加大、质量不断提升 2010年,不含嘉兴港区,服务业投资完成53.3亿元,比2005年增长98.1%,“十一五”期间基本实现了翻一番。“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实施服务业重点项目237个,累计完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完整版

全国化工科学技术大会资料之二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 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二O—O年十月

目录 一、行业概况 (1) 二、行业科技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1) 三、产业发展科技需求分析 (14) 四、指导方针、总体目标及重点任务 (16) (一)指导导方针 (16) (二)总体目标 (17) (三)重点任务 (18) 五、技术重点方向 (22) 六、政策措施 (39)

前言 石油和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 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快速发展,目前全行业总产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名副其实的石油和化工 大国。 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特 别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行业长期积累的矛盾日益凸显,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使我国率先实现 经济回升向好,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实践证明,科技创新不仅是应对国 际金融危机的强大武器,也是经济持久繁荣的不竭动力。 200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我国政府做出庄严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 至45%。这些都对行业的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迫切要求。 “十二五”期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攻坚阶段,是 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从“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 转变”的关键时期。制定并组织实施《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科技发 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调整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增强行业竞争力,推动行业稳定较快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纲要》在总结“十一五”我国石油和化工科技创新取得的成绩,分 析科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行业发展面临的科技需求基础上,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总体要求,充分吸纳《我

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学校基本建设规划的意见(教发2010-7号)

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学校基本建设规划的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合理布局、有序建设,现就“十二五”期间加强学校基本建设规划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增强做好学校基本建设规划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做好学校基本建设规划是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迫切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历史性任务。强国必先强教,学校基本建设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必须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编制和实施学校基本建设规划,是建立和完善教育基本建设体制机制的重要载体,有利于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形成各级政府对学校基本建设持续投入的长效机制;有利于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有利于科学有序地推进教育布局结构调整;有利于深化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建设管理水平。 (二)加强学校基本建设规划是教育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教育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服务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加速的关键时期,人口结构和布局发生深刻变化。加强学校基本建设规划,有利于促进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城乡结构调整、人口变化更加紧密结合,有利于促进学校建设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城镇建设规划紧密衔接,有利于促进教育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学校建设与城乡建设协调发展。

张家港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报告

家港市服务业十二五规划 1.前言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的目的(注意相关语句通顺) 通过对家港市服务业的发展背景和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及充分对周边地区服务业的发展和分析,确定家港市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情况;研究和总结政府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当地政府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持程度和地区部产业的各种联系,定位家港市服务业发展的大致方针;借鉴国外和国先进的发展模式;运用合适的专业分析模型预测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制定家港市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策略,地区性的重点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区域之间服务业的协调发展以及带动家港市服务业的长效持续的发展,促

进家港市城市整体性发展。 1.1.2研究的意义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活跃,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城市化、国际化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目前该区域的产业正处于以制造业为主导、服务业快速推进的发展阶段。随着区域经济的融合发展,长三角地区纵向一体化和垂直一体化分工并行、合作与竞争共存的局面正逐步形成。面对这样的态势,家港市必须准确定位,捕捉机遇,主动承接国际及长三角地区的服务业转移,实现与大都市地区服务业互补,积极融入长三角经济区,快速构建家港服务业经济,提升家港在南各县级市中地位。 本次家港的社会经济与国民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服务业专项规划,主要是在“十二五”期间,指导和制定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方针,使家港市经济的持续有力的发展,解决当前服务业产业发展存在问题,提出未来5年服务业发展的思路以及模式。 1.1.3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包括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等。对家港市服务业的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搜集分析家港市服务业目前发展状况的相关资料; 2.参考文献法:查阅期刊、杂志、报刊、著作、网络等相关资料,借鉴国际、国服务业发展成功案例,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家港市服务业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总体发展战略; 3.比较研究法:主要是针对服务业规划的联系和区别的比较,从比较中分析、归纳有关信息。比较时注意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为解决当前的课题研究提供借鉴; 4.个案分析法:对经典的有代表性的服务业规划方案进行个案分析研究,从中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以下是卫生部明确提出来的“十二五”卫生发展总体目标,这目标的实现意味着未来五年国家还需投入最少数千亿元来实现自己对于民生的承诺,这个目标不是靠药品降价能实现的,反过来说药品降价仅仅是这个大棋局中的很小一个方面,资本市场对其的担忧过虑了。 “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在1月6日召开的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提出“十二五”卫生发展目标时,用了这一组数字进行了具体的描绘。 卫生部明确“十二五”卫生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更加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显著增强,居民个人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地区间资源配置和人群健康状况差异明显缩小,国民健康水平达到发展中国家前列。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 “十二五”期间,我国卫生发展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四个方面: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和职责,优化规模、结构和布局,形成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功能互补、信息互通、上下互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改善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妇幼卫生、卫生监督、卫生应急、职业病防治、采供血、健康教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 继续加强农村急救体系、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为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职工建设周转房;全面推进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使其总体达到二级甲等水平;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推进综合改革,转变运行机制,完善绩效工资,实现服务功能和模式转变。 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改革管理体制、治理机制、运行机制和补偿机制,加强医疗安全质量监管,促进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改善服务,提高效率。 初步建立国家医学中心体系,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力争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设置一所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继承创新中医药,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科研创新体系,加强中医药队伍建设,发挥传统医学在保护国民健康中的作用。 加快卫生法制建设,实施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和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为卫生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鼓励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健康管理、老年护理、口腔保健和康复健身等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医疗、预防、保健、养老、康复服务需求。 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提高疾病经济风险分担能力

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无锡市“十二五”服务业进展规划 序言 《无锡市“十二五”服务业进展规划》是依照《中共无锡市委委关于制定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 建议》和《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 规划编制的政策依据是:2008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进展的指导意见》、2009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进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2010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10年6月江苏省政府颁发的《江苏省服务业提速打算》以及2011年8月无锡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无锡市领先差不多实现现代化行动纲要》、《无锡市产业升级行动打算》等有关文件精神。 《无锡市“十二五”服务业进展规划》要紧分析“十二五”期间无锡服务业进展面临的形势、进展目标、进展任务、空间布

局及政策措施,是无锡以后五年服务业进展的纲领性文件,是营造服务业进展良好环境的重要内容,是各地区及有关部门编制实施服务业进展规划及相关重点领域规划、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进展基础与形势分析 第一节“十一五”进展情况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无锡服务业呈现健康快速进展的良好态势,成为我市经济进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力量,为我市在“十二五”期间实现服务型经济占主导的产业结构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服务业贡献程度不断增强 “十一五”以来,无锡服务业总量规模迅速扩张,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逐年上升。2005—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从1055.74亿元提高到2479.57亿元,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由37.8%提高到42.8%,上升5个百分点;全市服务业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

中国“十二五”规划研究 新的起点上,人们往往是在忙着想两件事情,一件是回首,一件是展望,站在“十二五”规划的浪口,我们深知“十二五”规划更具全局性和战略性。房产、汽车、清洁能源、低碳经济、民生、就业、医疗改革、社会和谐……等等问题与建议在“两会”时期已被提上,“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确定航行目标与方向做充足的预言,如何把脉中国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走向、如何更快更好促进中国社会发展,五年发展规划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为此,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借国家规划、产业开发这个强势东风,特邀众学者、研究专家成立“十二五”规划课题组,对“十二五”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做详细客观的评述与综合分析。课题组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以及“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重点课题项目的提出、前期调研、论证、筛选以及最终确定都具有一整套严格科学的流程和方法,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本课题成员结合当前“十二五”规划动态,通过整理、筛选、分析和判断整理了当前国家“十二五”规划动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报告目录: 【“十二五”规划概要】 2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 2 【“十二五”规划研究重大选题一览】 3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选题参考】 4 【政府“十二五”规划思路和方法】 6 【中国“十二五”规划谋三大转型】 6 【发改委:“十二五”规划八大重点】 7 【科技部:“十二五”科技规划六大方向】 8 【商务部:“十二五”规划拟把内贸放重要位置】 8 【交通部:“十二五”规划避免“漏一、挂万”倾向】 9 【住建部:“十二五”规划房地产发展仍以居民消费为基础】 9【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十二五”期间实施调查失业率】 10【农业部:编制948计划的“十二五”规划】 10 【文化部:“十二五”末基本扭转文化产品出口逆差】 11 【卫生部:疾控“十二五”规划坚持以人为本】 12 【电力行业“十二五”规划重点分析】 12 【中国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十二五”规划思路研究】 13 【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解析】 15 【能源行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六大重点】 16 【对“十二五”房地产业发展规划的五条建议】 17 【“十二五”规划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指导原则与目标取向】 18【“十二五“规划:助中国汽车业由大到强】 19 【医疗器械产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四方面发展】 20 【煤炭行业“十二五”规划将以减产、整合为主题】 20 【中国通信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 21 【中国人民银行:“十二五”期间着重完善金融体系】 23 【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 23 【北京“十二五”规划将呈现建设世界城市细则】 24 【广东:争取粤港合作纳入“十二五”规划】 25 【上海“十二五”规划以创新推动城市全面转型】 25 【四川“十二五”规划促进高地建设】 26

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

目录 序言 第一章总体战略 (一)指导思想 (二)战略目标 (三)战略部署 第二章基础教育 (四)全面提高育人质量 (五)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六)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七)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八)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 第三章职业教育 (九)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十)改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十一)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十二)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第四章高等教育 (十三)建设高水平大学 (十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十五)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十六)提升社会贡献力

第五章学习型城市建设 (十七)建立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 (十八)大力开展继续教育 (十九)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 第六章教育体制改革 (二十)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二十一)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二十二)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二十三)办学体制改革 (二十四)管理体制改革 第七章教育开放与合作 (二十五)加强教育合作与交流 (二十六)着力培养国际化人才 (二十七)进一步扩大首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第八章教师队伍建设 (二十八)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二十九)建立健全教师专业能力建设长效机制(三十)建立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的保障机制(三十一)建立和完善教育人事管理制度 第九章教育资源空间布局与经费保障 (三十二)加强对空间布局调整的规划与实施(三十三)统筹配置各级各类教育资源

(三十四)依法增加政府投入 (三十五)拓宽经费筹措渠道 (三十六)优化经费分配结构 (三十七)加强经费使用管理 第十章教育信息化 (三十八)加强教育信息基础建设 (三十九)完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 (四十)创新信息化教育与管理方式 第十一章依法治教 (四十一)完善地方立法 (四十二)严格依法行政 (四十三)推进依法治校 (四十四)加大督导力度 第十二章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 (四十五)组织实施十大重点建设项目 (四十六)加快“教育现代化试验城市”建设第十三章加强对教育事业的组织领导 (四十七)加强和改善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四十八)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 (四十九)全力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五十)动员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教育工作 序言

最新十二五总结及十三五发展规划

最新十二五总结及十三五发展规划 下面是我们的给大家推荐的最新十二五总结及十三五发展规划供大家参阅! “十三五”开篇在即,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转型跨越急需创新引领、投资结构急待提档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做好“十三五”招商引资发展规划,对xxxx经济产业全面升级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因此,我局将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为指引,结合xxxx实情,立足资源优势,总结先前经验,明确发展需求,继续尽职尽责,充分发挥招商引资职能,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科学规划,努力实施,以项目为核心,以服务为重点,制定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与具体措施,全面勾勒xxxx未来五年招商引资发展新蓝图。 “十二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商务局外资处的大力指导下,我局积极招商选商,大力营造投资环境,加大对外交流和项目推介力度,使全区招商引资工作逐步规范,服务意识和质量逐步提升,投资环境明显改善,项目签约率、资金到位率明显提高,项目建设速度显著加快。“十二五”期间,我局大力发掘引进重点产业、打造精品项目,使我区经济实现了质与量的协同发展。 (一)主要成绩

1、全方位多领域招商引资,我区经济总量快速提升。xx年-xx年6月底,外来投资(市外国内投资)累计完成407.56亿元人民币,引进外资(境外)68605万美元,名列全市各县区前茅。累计征集到39个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达1140亿元,涉及到特色农业和物联网高科技产业、城中村改造及城市综合体建设、现代服务业、旅游业、房地产、装备制造业、大型集团总部基地建设等多个领域。 五年中,恒大地产、星河湾地产、保利地产、首开地产、万科地产等一线大型房地产企业来我区投资建设,先后引进了北美新天地、茂业天地、华宇商业广场、千禧世纪广场、汾酒文化商务中心等一大批商业项目落户我区,星河湾酒店、凯宾斯基酒店、万豪国际酒店、阳光酒店等一批五星级酒店或已开业或正在建设。 “十二五”期间,我区项目储备、项目落地、项目建设、项目投产等项指标均位列太原市前茅。外来投资逐年增加,特别是外来投资服务业速度明显加快,推动了xxxx区经济总量快速提升。 2、努力打造精品商业街区,我区发展质量全面优化。“十二五”期间,xxxx区积极培育和发展了一批精品特色商业街区。素有“山西中关村”之称的太原南内环街,已成为集批发、零售、开发为一体的电子一条街,云集了赛格、青龙、颐高、阳光、云天、赛博等综合批发市场,其辐射效应,极大地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长风街--

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DOC 34页)

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DOC 34页)

北京市“十二五”市级一般专项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 发展规划 二〇一一年十月

目录 前言 (1) 一、规划总则 (2) (一)规划目的 (2) (二)规划重点 (2) (三)规划依据 (2) (四)规划原则 (2) 二、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4)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4) (二)面临的挑战 (7) 三、发展思路 (9) (一)指导思想 (9) (二)发展目标 (9) (三)总体思路 (10) (四)发展指标 (10) 四、重点任务 (12) (一)优先发展民生品质商业 (12) (二)大力发展特色时尚商业 (14) (三)积极推进现代引擎商业 (16) (四)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18) (五)创新发展现代流通方式 (20) 五、优化布局 (22) (一)提升三大标志性商业中心 (22) (二)发展六类功能性商业中心 (22) (三)建设宜居型社区商业 (25) 六、保障措施 (26)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协调联动机制 (26) (二)优化商业服务业发展环境 (26) (三)加强商业建设的引导 (26) (四)进一步完善重点领域相关扶持政策 (27) (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咨询、教育等社会组织作用 (27) (六)加强行业基础调查研究和规划动态评估工作 (27)

前言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也是北京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建设的重要时期。商业服务业作为维系民生的重要行业,作为首都经济发展和宜居城市建设的支柱型产业,面临转型升级和加快发展。 适应“十二五”时期首都产业发展方向和功能布局,适应百姓生活方式和消费变化趋势,根据国务院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总体部署,特制定《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 本规划服务于北京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国际商贸中心建设,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眼于商业服务业内涵式发展,将通过全面、系统、规范建设,构建面向未来,与城市经济运行系统相协调的现代新型商业服务系统,为服务和改善民生,促进北京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本规划适用领域为批发零售业、餐饮业、居民服务业及典当、拍卖、租赁等特殊流通业。 规划实施期限为2011~2015年。

鹤壁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售后服务}鹤壁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大。近年来,鹤壁市服务业发展较快,增加值已由2005年的42.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76.96亿元,增长速度保持在12.4%左右;2010年服务业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为18%。 图1鹤壁市服务业增加值和增速变化时间序列 (注:2000—2005年数据为公报数据,2006—2010年数据为市统计局修订后数据)图22010年鹤壁市三次产业结构 税收贡献度不断加大。服务业已经成为鹤壁市税收的主要来源。2005年至2010年期间,服务业税收实现了快速增长,由2005年的2.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9.45亿元,占总税收的比重由2005年的22.8%提高到2010年的33.3%;服务业税收年均增速高达30.5%,高于全市总税收年均增速近10个百分点。 服务业体系初步形成。鹤壁市作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市,经过科学规划和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为主要支撑,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和中介等行业竞相发展的格局。2010年,鹤壁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和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完成6.55亿元、25.38亿元、6.45亿元、7.7亿元、4.05亿元和26.83亿元,占整个服务业的比重分别达到8.5%、33%、8.4%、10%、5.3%、34.8%。

图32010年鹤壁市服务业内部结构 服务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行政体制改革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和收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在全省率先实行了行政审批(许可)“两集中、三到位”。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市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成功组建,农商行组建工作积极推进,成立各种担保机构27家。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坚持引才与引智相结合,引进高层次人才多名,并通过各类高层次人才兼职、担任顾问、技术指导、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技术承包、合作研究等人才柔性流动的方式为鹤壁提供智力服务。 (二)发展环境 1、有利因素 区位交通优势明显。鹤壁市地处中原腹地,是豫北城市群的中心,也是晋冀鲁豫四省十三市经济协作区的中心,服务业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京珠高速、京广铁路、石武高铁和107国道纵贯南北,鹤濮高速,壶台公路和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即长-鹤-泰铁路横穿东西,已成为豫北“十”字交通中心。距郑州国际机场130公里,可以就近与郑州共享航空港。距天津港口500公里,通过无水港的建设,产品可直通海外市场。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将为商贸业、现代物流业、旅游业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基础设施完善。鹤壁市区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城市道路

国家“十二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vdΓ?ǔeê q

? ? q 8 ] ? @ q q) S??; Ф Ф9? ?e @ pJ?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纲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主要阐明“十二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是未来五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第一章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第一节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迈出重要步伐、取得突出成绩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等重大挑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迎难而上,努力拼搏,全面完成了“十一五”时期各项任务。积极就业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局势保持稳定。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大幅提高。人才资源总量不断增长,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公务员制度不断完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任务圆满完成。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职工工资水平稳步提高。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制逐步完善,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十一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快速发展,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改革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一系列有利条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就业优先战略,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为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为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人力

幼儿园教师,学习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幼儿园教师,学习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 纲要心得体会 篇一:幼儿园教师学习教师法心得体会 幼儿园教师学习教师法心得体会 幼儿园教师学习教师法>心得体会(一) 教育能够决定和改变一个人未来的命运,教育也能决定和改变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前景。作为教师,知法是重要的权利义务,学法是重要的必修课程,守法是重要的>师德内容。即将颁布的《教师教育法》让千千万万的教育工作者树立起法的观念,真正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知道自己应承担的义务,并合理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它让我们明确自己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权利和义务。 一、教育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原本动力,教育作为和谐社会的要素,对和谐社会发展起到动力源的作用。和谐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是由创新力、均衡协调力和整合力构成的,教育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创新动力、可持续发展动力、整合力的基础。 二、教育是和谐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动力源泉教育对维护社会正义和公平,促进社会均衡协调发展具有起始调节、持续调节作用,是一种强大的动力。

我们作为人民教师,在教育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我们还要教会学生什么。我们不光要培养出知识能力优秀的人才,我们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教育,还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用真心去关爱他们,发现学生的优点,发展学生的长处,使他们能感受到父母般的温暖,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满足,过一种幸福的学习生活。决不能像以前那样,单从学习出发去评价学生,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关爱备至,对学习差的孩子漠不关心,甚至冷嘲热讽,谩骂打击。因为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都能成为社会做所需的多层次人才,让学生享受公平的教育资源,而不是仅为了那几个优秀生。应该把教育办成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场所,而不是淘汰人才的地方!未成年人是人类的希望,国家、民族的未来。《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专门法律,它具体规定了保护未成年人的指导思想、保护内容、保护工作的原则,对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予以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方法与内容,以及各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法律责任,是一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基本法。它的颁布和实施,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视和关怀,为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优化少年儿童成长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前言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具有技术更新快、产品附加值高、应用领域广、渗透能力强、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利用充分等突出特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发展和提升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对于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全球软件技术和产业格局孕育着新一轮重大变革,为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带来创新突破、应用深化、融合发展的战略机遇。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11]4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落实《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信息化发展规划(2O11-2015)》和《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一)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年均增速达28.3%,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集聚日益明显,国际化水平持续提高,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已具备再上新台阶的坚实基础。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0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收入达到1.36万亿元,是2005年的3.5倍,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的比重从2005年的10.2%提高到2010年的18%,从业人员超过300万人。产业结构向服务化发展,信息技术服务所占比重稳步上升,新兴网络软件和应用服务快速发展。 产业聚集效应突出,企业实力明显提高。2010年,广东、北京、江苏、山东、辽宁、上海、浙江、福建和四川9个省市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收入之和占全国的87%。中国软件名城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示范带动作用和影响力快速提升。2010年,我国年收入过亿元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以下简称软件企业)已经超过2000家,其中业务收入超过50亿元的企业有7家,超过100亿元有4家,超过500亿元有1家,大企业日益成为产业创新和规模发展的主导力量。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部分领域取得突破。在“核高基”国家科

科技部关于印发新型显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印发新型显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通知 科技部门户网站 2012年09月06日 国科发高【2012】89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推动新型显示技术和产业发展,我部组织编制了《新型显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新型显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科技部 2012年8月21日1 附件: 新型显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显示产业是年产值超过千亿美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信息时代

的先导性支柱产业,产业带动力和辐射力强。为实现新型显示产业的加速创新发展,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精神,制定本专项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 (一)全球新型显示技术发展迅速。 显示技术处于多种技术路线并存、产业发展迅速的黄金阶段。目 前主要的显示技术有阴极射线管显示、液晶显示、等离子体显示、有机发光显示、激光显示、三维立体(3D)显示、电子纸显示、场发射显示、发光二极管显示、硅基液晶投影显示、数字光处理显示等。其中,阴极射线管显示已基本退出显示技术历史舞台,液晶显示技术和等离子体显示已经成为显示主流技术,激光显示、3D 显示、有机发光 显示、电子纸显示、场发射显示将是未来主流显示技术。我国激光显示是最有可能领先国际水平的显示技术,3D 显示是最有生命力且终将 成为显示技术共性平台的下一代显示技术,有机发光显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型显示技术,电子纸显示和场发射显示是值得关注的下一代显示技术。 2 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新型显示产业快速发展,总产值超过 1000 亿美元,其中90%以上为液晶显示产业创造。在全球液晶显示产

十二五规划纲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摘编) 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规划纲要草案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后五年,要确保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基本要求是:——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按照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的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工业结构继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九年义务教育质量显著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87%。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3.3件。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18亿亩。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9亿人以内。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以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57亿人,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3个百分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3600万套。贫困人口显著减少。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十二五学校发展规划

喀拉布勒根乡寄宿学校 “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时期,也是我校抢抓机遇,提升办学水平,树立办学品牌,实现腾飞的最佳时期。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改革与发展水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现结合我校实际,特拟定“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全面推进双语教学,以促进教师发展为途径,以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为主题,以优化教育资源和办学条件为手段,以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宗旨,进一步完善学生教育、教师发展、质量管理的办学体系,全力营造“以人为本,人尽其材,德才兼备,均衡发展”的办学环境,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与特长,用文化的方式探索有效的生命化教育教学模式。打造常规管理、特色兴校的品牌,实现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现代化。 二、“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 确立强烈的服务意识,树立现代办学理念,以发展为主旋律,以质量为生命线,以创新为推动力,坚持以强化管理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坚持优化办学条件和内涵提升相结合的发展战略,形成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和学校特色,实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教育条件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使办学理念、素质教育的成果、教育教学质量、师资队伍水平和办学水平进入农村名牌学校的行列,根据学校现有条件和几年来的发展趋势,实现留住本地生源,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到2015年把我校建设成义务教育合格的农村名校。 三、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的重点任务

1、树立现代办学理念,优化学校管理。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作为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学校的凝聚力;领导者要加强学习,成为学校办学理念的引领者和科学管理的促进者;坚持校务公开,增加学校管理透明度,提高师生对领导的可信度。 2、以人为本,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立校之本。在未来的五年中,全校上下将强化质量意识,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革新教育模式;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新型的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中心,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本着“夯实基础,突显个性;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原则,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在教学质量上独树一帜,有一个大的提高。 3、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完善硬、软件建设,教师配齐电脑;优化电脑升级,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为教学服务;整体规划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绿化建设;解决各种功能室的配置问题,配置要坚持标准,适度超前;对图书室、音乐、美术教室、科学实验室等要加强管理,方便使用,提高使用率。 4、以创新为动力,全面实施课堂改革。加强学科教学研究和实施,积极构建符合农村学校特色的教育管理机制和教学质量评价监控体系;更新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成长与成材,建立促进学校自主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核心,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优化课堂教学策略,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加强学科教研,使中小学毕业质检成绩位于富蕴县前列;加强学生养成教育,改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紧密联系的德育工作体系;大力推进学校特色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