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防治宣传资料

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

——* *社区卫生服务站宣:狂犬病又称恐水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人狂犬病通常由病犬以咬伤的方式传给人。主要有恐水、怕风、光、声等临床症状,病死率几乎100%。

狂犬病的传染源:

1、有狂犬病毒的狗、猫等动物。人狂犬病约80%—90%是由狂犬传播的狂犬病的传染方式:

1、被狗或其他动物咬伤或抓伤皮肤或被其舔粘膜而感染。狂犬病毒通过伤口和粘膜侵入神经而发病,这是主要的传

狂犬病的易感人群:接触感染狂犬病机会多的人员,有操作此病毒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兽医、养狗人员等,这些人员属于高危人群,应该进行疫苗接种。狂犬病对人的危害:人患本病大都是由于被狂犬病动物咬伤所致,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100%。病初表现头痛,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和呕吐等,被咬伤部位有发热、发痒、蚁走等感觉,病人脉速,瞳孔散大,多泪,流涎,出汗,有时呼吸肌和咽部痉挛,出现呼吸困难。病人见到水即表现恐惧,故名“恐水症”。在

被狗要后处理方法:

1、立即处理伤口:用20%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伤口,至少半小时;冲洗后用浓碘酊涂擦。伤口不可缝合或包扎。可以挤压伤口排去带毒液的污血,但绝不能用嘴去吸伤口处的污血。狂犬病的预防方法:

1、给狗注射疫苗。3个月以上的狗,就要注射疫苗。要定期到狂犬病定点免疫点注射兽用狂犬疫苗,犬类得到了疫苗的保护,就可以大大降低犬的带毒率和发病率,减少对人类的威胁。给猫和狗注射疫苗是预防狂犬病最有效的途

狂犬病防治预案

榕江县2010年狂犬病防治 实施方案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属于人兽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人类狂犬病多因被携带狂犬病毒的犬、猫等宿主动物咬、抓伤或舔破损皮肤粘膜而感染,病死率高达100%,对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危害极大。 从近几年来我县疫情监测数据分析,狂犬病发病呈上升趋势,已严重危及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有效控制狂犬病疫情,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狂犬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7014-1997)要求和卫生部、公安部、农业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狂犬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通知》(卫疾控发[2003]216号)精神,制定本狂犬病防治方案。 一、目标 1、加强防病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逐步规范犬伤者的处理,提高犬伤者的正确处理率和免疫接种成功率,降低发病率。 2、通过政府行为,加强犬只“管、免、灭”工作。 二、组织保障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具体实施暴露后免疫及疫情报告分析、指导各医疗机构进行狂犬病防治等工作,医疗机构负责实施病人的救治和病例报告等工作。做好人用狂犬病疫苗、抗血清及抗狂犬免疫球蛋白等制品的储备。 三、技术措施 (一)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各乡镇要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标语等方式,大力宣传狂犬病的严重危害和预防知识,尤其要加强农村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有条件的乡(镇),由当地政府每年组织开展大型宣传教育活动,使狂犬病防治知识家喻户晓,提高群众主动做好犬只免疫和犬伤后主动就诊的自觉性。

在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利用暴露者就医的机会开展狂犬病危害性、伤口处理、免疫注射等方面的宣传,加深村民对狂犬病防治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就医暴露者了解是否有其它暴露者,并及时通知其它暴露者就医。 (二)强化培训,规范伤口处理和疫苗使用 要加强医护人员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工作,各乡(镇)要开展医护人员狂犬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尤其是对村卫生人员的培训, 培训重点内容包括伤口正确处理、狂犬疫苗使用方法、抗狂犬病血清应用指征等,确保犬咬伤者得到规范处理,减少狂犬病的发生。 (三)狂犬病暴露规范处理 1、狂犬病预防门诊规范化的要求 规范化门诊应配备流水冲洗设施、冷藏设备及接种反应应急处理的药物和器材等。建立健全犬伤者登记和处理制度。 2、伤口处理 人被疯动物或在狂犬病疫区被动物(犬、猫等)咬、抓伤后凡不能确定伤人动物为健康无病动物时,应立即进行咬伤部位的彻底清洗和消毒处理。局部处理越早越好,就诊时,只要伤口未愈合就应进行伤口处理。 世界卫生组织狂犬病专家委员会建议根据咬伤性质和严重程度将暴露分为三类: Ⅰ类:接触或饲养过动物,被犬舔过健康的没有开放性伤口的皮肤,而粘膜也没有与犬唾液接触的证据。 Ⅱ类:裸露的皮肤被轻轻咬过,皮肤表面划伤,但没有破口;舔过裂开的皮肤或正在恢复的伤口以及如Ⅰ类中提到的情况,但没有可靠的暴露史。 Ⅲ类:任何部位的皮肤,一处或多处被咬伤或抓烂,粘膜被舔过。 伤口处理步骤: (1)彻底清洗 被咬伤后立即挤压伤口排除带毒液的污血或用火罐拔毒;用20%的肥皂水彻底清洗伤口,再用大量清水冲洗,清洗和冲洗时间不少于20分钟。 (2)消毒处理 彻底清洗后用2~3%碘酒和75%酒精涂擦伤口,以清除或杀灭局部的病毒。

狂犬病防治宣传工作总结例文

狂犬病防治宣传工作总结例文Examples of rabi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ublicity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狂犬病防治宣传工作总结例文 前言:工作总结是将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并分析不足。通过总结,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改正缺点,吸取经验教训,指引下一步工作顺利展开。本文档根据工作总结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自我性、回顾性、客观性和经验性的特点全面复盘,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狂犬病是我们国家法定报告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是由狂犬病病毒侵害人或温血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急性会导致死亡的传染病,属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传染源为猫犬。人感染上狂犬病后一旦发病,死亡率达100%,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的传染病。学生年龄小,防范外来侵害能力弱,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为确保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维护好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将狂犬病的预防工作纳入学期计划,有部署,有落实,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大大提高了师生防范意识,做好了狂犬病的预防工作。 一、高度重视,纳入管理 学校学校将狂犬病的预防工作纳入学期计划,有部署,有落实,专门成立了狂犬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好学期的宣传布署工作,做资料收集和协调工作,做好学生的`教育和

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使工作有人管,有专人负责,作为学校安全工作大事来抓。 二、广泛宣传,人人皆知 1、每学期对学生进行一次全校性的狂犬病预防宣传工作,让师生知道狂犬病的预防的重要性,以及会带来的严重后果。 2、将狂犬病的预防知识发布到校园网上,要求学生对亲人和邻居进行宣传。 3、学校办有健康教育的板报,将狂犬病的预防知识作为必须内容,还在学校显眼位置专门办有健康教育的墙报,加强宣传的氛围,使狂犬病的预防深入人心。 三、加强周边协调 1、保证师生安全、学校对周边社区进行了宣传,进行狂犬病的预防的重要性以及会带来的严重后果的宣传,建议对狗饲养一定绳拴住,防止跑出伤人,避免不安全发生。 2、加强学生教育不随便串门,特别是有狗家一定要特别注意安全防止狗咬伤,不准用东西去打狗,上学放学回家要结伴而行。

预防控制狂犬病工作实施方案

预防控制狂犬病工作实施方案 篇一:预防狂犬病工作计划 为巩固我镇预防控制狂犬病成果,杜绝狂犬病在我镇的发生和流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根据等预防控制狂犬病文件精神,结合本镇狂防工作实际,现将2015年预防控制狂犬病工作安排如下。 一、高度重视,责任落实到位 按照年初县委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结合我镇的实际,党委政府要对全镇狂犬病防治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制定详实的工作方案,落实负责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务求做到领导重视,人员落实,确保此项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二、详实计划,任务制定到位 根据县委县政府相关要求和县狂防办相关文件,制定我镇狂犬病防治工作目标计划如下: 1、成立2015年狂犬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落实相关工作人员,具体做好狂犬病防治工作。 2、制定2015年各季度狂犬病防治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落实季度狂犬病防治工作,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3、与各村(居)委会签定2015年狂犬病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把任务分解到各村(居)委会。 4、落实犬只育苗达100%;

5、对方家沟村,断碑村1、2社疑似疫点的犬只进行全部捕杀;对场镇的散养犬、流浪犬进行集中捕杀; 6、进一步宣传养犬农户对犬只进行栓养,对狂犬、恶犬、流浪犬进行捕杀; 7、各村办好专栏,对狂犬病防治工作加大宣传。 8、镇狂防办公室负责落实好狂犬病、狂防工作迎检相关资料的准备; 三、认真摸排,目标分解到位 镇党委政府根据县上下达的目标任务,要将我镇全年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各站所室、各村、各相关单位要各负其责,明确各负责人、村(社区)主任为第一责任人,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各村驻村干部负责指导此项工作,镇上的领导实行分片负责制,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负责抓落实。 篇二:狂犬病防控处置工作实施方案 蒲城县中医医院 狂犬病防控处置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蒲城县卫生局201210号文件,结合我院实际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成立狂犬病处置工作相关小组: 1、狂犬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赵养田 成员:种应征徐金玲周亚娣党艳艳

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

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进行性,几乎不可逆转的致死性脑脊髓炎。人畜共患,多见于犬、猫、狼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近几年,我国疫情有上升的趋势。 狂犬病有什么危害? 如果人被狂犬动物咬伤后没有及时和正规的预防措施,一旦发病几乎无例外的死亡。它是目前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一向被称为“不治之症”。 狂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什么? 典型的临床经过分为三期: (1)前驱期发病多以低热、头痛、倦怠、恶心、恐惧不安等开始,继而对声、光、风等刺激敏感而有喉部发紧感觉。已愈合的伤口、伤口附近及其神经通路上有麻木、痒痛等异常感觉,四肢有蚁走感。本期持续约2~4日。 (2)兴奋期患者渐进入高度兴奋状态,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怖、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等。交感神经功能每呈亢进,出现大汗、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唾液分泌增加。患者的神志大多清晰,但部分病人可出现精神失常、谵妄等。本期约1~3日。 (3)瘫痪期患者渐趋安静,痉挛发作停止而出现各种瘫痪,尤以肢体弛缓性瘫痪为多见;可迅速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本期持续约6~18个小时。 狂犬病潜伏期有多长? 狂犬病潜伏期为10日至12个月以上,一般为20~90日,有个别甚至可长达几十年。哪些动物可携带狂犬病毒? 常见的有狗、猫、狼、蝙蝠、浣熊、猴、鼠、兔、牛、猪等温血动物。 什么是健康带毒动物? 有些家养动物如狗、猫、牛、猪等可感染狂犬病毒后不发病,仍表现健康的样子。这类动物由于体内带有狂犬病毒,故被这类健康带毒动物咬伤同样能传播狂犬病。 遂宁市健康教育所宣

回小2013关于狂犬病预防的告家长书

雁江区回龙乡中心小学 关于狂犬病预防告家长书 尊敬的家长您好: 近期是我市狂犬病高发时段,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狂犬病防治工作,特告家长: 狂犬病,又叫疯狗病,一旦发病,100%死亡!该病是由携带狂犬病毒的狗、猫等动物咬伤或抓伤人体而使人感染发病,最终致死。近年,我镇居民养犬为患,狂犬病疫情急剧攀升!我区狂犬病疫情时有发生,孩子易与犬只密切接触,自我保护能力较差,是经常发生犬伤事件的人群。要避免狂犬病死亡悲剧的发生,请大家珍惜生命,切实做到: 1、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和监护,教育学生尽量避免接触犬只。 2、不养狗,减少受伤的机会。如确实要养,一定要拴养,避免狗只伤人,并避免狗因外出被携带狂犬病毒的狗传染。 3、每年到正规兽医站为狗注射合格的狗疫苗。 4、人被狗、猫等动物咬伤、抓伤后,应立即做好自我保护——用20%肥皂水或流动清水冲洗伤口20—30分钟,直到伤口不渗血为止。再用75%酒精消毒,之后用浓碘酒涂擦;并赶紧到就近的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进一步伤口处理并全程注射合格的狂犬疫苗,必要时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这是目前唯一证实的防病方法!切忌相信祖传秘方或中草药可以防病的谣言。 5、近期(一年内)被犬猫等动物致伤而未接种狂犬病疫苗者请即到当地医院狂犬病防治门诊补种狂犬疫苗。 6、灭狗!一旦发现流浪狗、无主狗或自养的狗有异常行为,应及时果断处死,避免因侥幸心理导致悲剧的发生。 7、低年级、幼儿班学生由家长接送;中、高年级学生结伴同行上下学。 为了您的孩子的健康,请提高认识,加强监护,保护孩子。谢谢! 雁江区回龙乡中心小学 二〇一三年三月七日 回执单 我已收到并和学生一起阅读了《雁江区回龙乡中心小学关于狂犬病预防告家长书》,懂得了预防狂犬病的重要性以及防控知识和办法,近期内按学校的要求监管学 生。 家长签字: 联系电话: 2013年3月日

狂犬病防控综述

狂犬病防控综述 内容摘要:狂犬病是目前已知的唯一的一种100%致死性传染病,是由带毒动物咬伤和破损皮肤被带毒动物舔舐感染发生。政府发布的统计数字表明,我国养犬数量在7500万条左右。近年来,我国年均报告人间狂犬病发病死亡病例超过3300例,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并呈逐步蔓延扩大趋势,形势极为严峻,成为严重影响社会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由于动物狂犬病防控工作偏差,动物间狂犬病例很少有报告,给人间狂犬病防治带来了极大困难。本文从当前狂犬病的流行现状、社会危害性方面进行阐述,从流行规律、发病机理和发病过程予以科学解释,分析了当前我国狂犬病流行的各种深层次原因,提出各种防控应对策略,已达到控制狂犬病流行的目的。 关键词:狂犬病防控综述 狂犬病,俗称“疯狗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临床上表现以恐水、畏光、狂躁兴奋,继而吞咽困难、局部或全身麻痹而死等为主要特征。带毒犬是人间狂犬病的主要传播来源,带毒动物咬伤和破损皮肤被带毒动物舔舐是狂犬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多数患者感染后从出现临床症状到死亡不超过7天,是迄今为止人类唯一病死率高达100%的急性传染病,卫生部将其列为乙类传染病。目前,全世界每年报告的狂犬病死亡人数越有55000例,

实际死亡人数应该远远高于该统计数字。亚洲和非洲是人间狂犬病发生最严重的地区,占到世界死亡人数的99%。近两年,我国每年统计到的死亡人数位超过3000例,仅次于印度,位居世界第二。由于公众对狂犬病知识缺乏了解,加之宣传不到位,人们看到发病后动物与患者的惨烈症状,在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恐惧感和精神负担,因此狂犬病已成为我国目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一、狂犬病流行现状 狂犬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几乎存在于所有大陆。据1999年世界狂犬病调查报告,全世界145个国家中,仅有45个国家和地区未报告狂犬病疫情。中欧、东欧及中亚和南美洲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都曾发生过局部或严重的狂犬病流行,由于采取狂犬病立法、强化动物的管理与免疫等综合措施,控制了狂犬病在犬等动物间的流行,狂犬病毒在犬群中的流行以及导致的狂犬病人感染已经完全控制,已很少发生人狂犬病流行。目前全世界每年报告给世界卫生组织狂犬病死亡人数约为55000例,其中31000人发生在亚洲,特别是南亚和东亚,24000人发生在非洲,亚洲死亡人数占到全世界死亡人数的56%,成为全世界狂犬病流行最为严重的地区。亚洲死亡病例约有四分之三发生在农村,死亡绝大多数是儿童和青少年,这主要和养犬数量及狂犬病免疫水平、社会经济水平、文化程度、生活习惯等有关。印度每年约有30000人死于狂犬病,占到亚洲死亡人数80以上。 我国在世界上属于狂犬病高发国家,近两年年均报告死亡人数在3000人以上,发病与死亡人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自建国

传染病防治法宣传知识

《传染病防治法》宣传知识六问 1、哪些传染病属于《传染病防治法》法定管理的传染病?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目前我国共将39种传染病纳入法定管理,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其中鼠疫、霍乱属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淋病、梅毒、布病、肺结核、狂犬病等属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等属丙类传染病。 2、公民在传染病防控中应负有哪些义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3、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控制疫情需要采取哪些紧急措施? (一)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二)停工、停业、停课;(三)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四)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五)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 4、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履行哪

些职责? (一)实施传染病预防控制规划、计划和方案;(二)收集、分析和报告传染病监测信息,预测传染病的发生、流行趋势;(三)开展对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理及其效果评价;(四)开展传染病实验室检测、诊断、病原学鉴定;(五)实施免疫规划,负责预防性生物制品的使用管理;(六)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七)指导、培训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开展传染病监测工作;(八)开展传染病防治应用性研究和卫生评价,提供技术咨询。(九)对医疗机构内传染病预防工作进行指导、考核,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5、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接到传染病疫情报告时,应当及时采取哪些措施? (一)对传染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调查情况提出划定疫点、疫区的建议,对被污染的场所进行卫生处理,对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并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疫情控制方案;(二)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对疫点、疫区进行卫生处理,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疫情控制方案,并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采取措施;(三)指导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施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组织、指导有关单位对传染病疫情的处理。

狂犬病的预防与健康教育

狂犬病的预防与健康教育 摘要:狂犬病是一种人兽共患、死亡率极高的急性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因此对狂犬病的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通过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以及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才能从源头上对狂犬病进行控制。本文简单介绍了狂犬病的特征和发病机理,着重对如何预防狂犬病和采取怎样的健康教育活动进行论述。即对暴露人群采取正确的伤口处理和实施有效宣传教育,使其加强预防狂犬病的意识,积极切断传染源,配合预防接种和治疗。有效地降低了狂犬病的发病率,对狂犬病的控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狂犬病;预防;健康教育

1 狂犬病概述 1.1 狂犬病介绍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Rabies Virus)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早在1884年病毒发现之前,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就发明了狂犬疫苗。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缩写RABV),一种核糖核酸病毒,为丽沙病毒属,是狂犬病的致病因子。完整的狂犬病病毒呈子弹形,长度大约为200纳米左右,直径为70纳米左右。整个病毒由最外层的脂质双分子层外膜、结构蛋白外壳和负载遗传信息的RNA 分子构成。目前普遍认为狂犬病病毒有四个不同的血清型。狂犬病病毒对不利环境的抵抗力非常弱,并且对热和紫外线极其敏感。 1.2特征说明 狂犬病毒(Rabies virus, RV)属于弹状病毒科弹状病毒属。是引起狂犬病的病原体。外形呈弹状,核衣壳呈螺旋对称,表面具有包膜,内含有单链RNA。病毒颗粒外有囊膜,内有核蛋白壳。囊膜的最外层有由糖蛋白构成的许多纤突,排列比较整齐,此突起具有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病毒含有5种主要蛋白(L、N、G、M1和M2)和2种微小蛋白(P40和P43)。L蛋白呈现转录作用;N蛋白是组成病毒粒子的主要核蛋白,是诱导狂犬病细胞免疫的主要成分,常用于狂犬病病毒的诊断、分类和流行病学研究;G蛋白是构成病毒表面纤突的糖蛋白,具有凝集红细胞的特性,是狂犬病病毒与细胞受体结合的结构,在狂犬病病毒致病与免疫中起着关键作用;M1蛋白为特异性抗原,并与M2构成细胞表面抗原。 1.3发病机理 多数动物实验证明,在潜伏期和发病期间并不出现病毒血症,狂犬病的发病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 1.3.1 局部组织内繁殖期 病毒自咬伤部位侵入后,于伤口的横纹肌肌梭感受器神经纤维处聚集繁殖,以后再侵入附近的末梢神经。从局部伤口至侵入周围神经的间隔时间一般为3日以内,(占潜伏期的大部分时间)。 1.3.2 侵入中枢神经期

狂犬病预防学习宣传学习资料.doc

狂犬病宣传资料 狂犬病又称疯狗病,人类狂犬病还称恐水症,是由狂犬病 病毒所致的人与温血动物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传染途径以直 接接触传染为主,人狂犬病主要是被带有狂犬病病毒的动物 咬伤、抓伤,舔舐伤口或黏膜而引起,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狂躁、流涎、意识丧失以及恐水、怕风、咽喉肌痉挛,对声音、光亮等刺激过敏,终因局部或全身麻痹而死亡,一旦发病, 病死率几乎为100%。 一、狂犬病的危害 人和几乎所有温血动物都对狂犬病病毒易感,其中犬、 猫等动物高度易感。本病主要通过咬伤的皮肤粘膜感染;也 可通过气溶胶经呼吸道感染;人误食患病动物的肉或动物相 互残食可经消化道感染;在人、犬、牛及实验动物也有经胎 盘垂直传播的报道。本病四季均可发生,春夏季发病率稍高,流行的连锁性特别明显,以一个接着一个的顺序呈散发形式 出现。伤口的部位越靠近头部、前肢或伤口越深,发病率越 高,与年龄、性别无关。动物可携带狂犬病病毒而不表现症 状,国内报道外观健康家犬带毒率平均为 %。由于犬、猫与人们的关系十分密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会不经意被犬猫 咬伤、抓伤。人被病犬咬伤后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措施,很易 感染上狂犬病病毒。感染发病的人早期常有低热、倦怠、头

痛、恶心、全身不适,类似感冒,继而出现恐惧不安,烦躁 失眠,对声、光、风等刺激敏感,在愈合的伤口附近有蚁爬 样感觉。严重患者还出现大量流涎,大汗淋漓,神志多清醒,少数可精神失常,幻视幻听、冲撞号叫等。病人最终死于呼 吸衰竭或循环衰竭。狂犬病是目前病死率最高的传染病,可 达百分之百,对于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危害极大,因此 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 二、狂犬病的预防 1、做好犬的注射防疫。凡养犬的单位或个人,应按规 定携犬到当地镇畜牧兽医站注射狂犬病疫苗,并进行登记、 挂牌、领取免疫证明。 2、健全科学管理制度。本着适度限制、规范管理的原 则,加强城乡养犬的审批管理。各级有关部门要明确分工, 各负其责,密切协作,依法控制养犬数量,对获准养犬必须 严加管理,城镇一律实行拴养。凡未经免疫、无准养证的犬,一律视为野犬予以捕杀,坚决消灭野犬、病犬和非准养犬。 3、规范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种。对于经常接触犬、猫等 动物的兽医及高危人群,因具有较大感染危险,应到当地疾 病预防控制中心或有条件的医院进行预防性接种。 三、狂犬病暴露处置程序 ㈠、 WHO和我国均按照暴露性质和严重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 为三级:

学校狂犬病防治工作总结

学校狂犬病防治工作总结 《学校狂犬病防治工作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篇一:学校狂犬病预防工作情况汇报 XXX 学校 狂犬病预防工作情况汇报 我校为了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动物防疫法》、《四 川省预防控制狂犬病条例》等法律法规,根据竹狂防办1号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将狂犬病的预防工作作为本期工作重点之一,有部署,有落实,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大大提高了师生防范意识,做好了狂犬病的预防工作。 一、高度重视,纳入管理 狂犬病事关师生的生命安全,学校学校将狂犬病的预防工作纳入整个学期的工作重点,有部署,有落实,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安全的副校长为副组长、行政班子为成员的狂犬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宣传布署工作,做资料收集和协调工作,做好学生的教育和突发事件的处理应急预案。使工作有人管,有专人负责,作为学校安全工作大事来抓。 二、广泛宣传,人人皆知 1、利用周一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一次全校性的狂犬病预防宣传工作,让师生知道狂犬病的预防的重要性,范文 TOP10 0以及会带来的严重后果。

2、利用周一下午的全校教师例会,给每班发放狂犬病防治知识资料,并对全体班主任及教师进行集中培训。 3、利用周二下午的安全与法制课,班主任上一堂以狂犬病的预防知识为主的主题班会课,学校领导进行了督查并收集了图片资料。 班主任还要求了学生对亲人和邻居进行宣传。 4、学校将狂犬病的预防知识张贴在公告栏中,同时发放至各班张贴,加强宣传的氛围,使狂犬病的预防深入人心 5、学校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对全校师生进行狂犬病防治视听教育。 三、加强社区及周边协调,保证师生安全 结合社区防狂知识宣传,进行狂犬病的预防的重要性以及会带来的严重后果的宣传。教育学生: 1、学生上下学远离流浪狗,不打、不惹逗狗。学生不将狗等动物带进校园。 2、建议有狗、猫等动物的家庭加强对狗的管理,实施圈养一定用绳拴住,防止跑出伤人,避免不安全发生。 3、学校出面跟学校周围的住户宣传,对犬只一定进行圈养,告诉他们狗咬人的危险性。 4、有狗的家庭到村委会登记,及时接种狂犬疫苗,领取《家犬免疫证》。 5、思想汇报专题加强学生教育不随便串门,特别是有 狗家一定要特别注意安全防止狗咬伤,上学放学回家要结

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单

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单 一、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又称恐水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人狂犬病通常由病犬以咬伤的方式传给人。主要有恐水、怕风、光、声等临床症状,病死率几乎100%。 二、狂犬病的传染源有哪些? 狂犬病的传播源有两种。患狂犬病的犬科动物及得狂犬病的人是主要的传染源。 1.有狂犬病毒的狗、猫等动物。在自然界中狂犬病常见于家犬,野犬、猫等动物。狗是狂犬病毒的主要动物宿主,人狂犬病约80%—90%是由狂犬传播的。 有些动物被疯狗咬伤后,并未发病,无症状,不死亡。只是在唾液中存在大量的狂犬病毒,咬人后人就得狂犬病而死亡,而这个“健康”的动物仍然健在。这类隐性带毒动物占15.2%,家畜的带毒率不高,在狗当中以小狗为最多,这即是最为危险的传播源。因为这些常不为人们所重视,所以比典型的疯狗还厉害。 2.在患狂犬病的人中,在其唾液中能分离到病毒,虽然由人传染给人的病例很少见到,但应引起注意。 此外,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据有关资料显示,最短的5天,最长可达19年或更长,一般为1-3个月。 三、狂犬病有哪些传染方式?

1、被狗或其他动物咬伤或抓伤皮肤或被其舔粘膜而感染。狂犬病毒通过伤口和粘膜侵入神经而发病,这是主要的传染方式。 2、宰杀或剥皮当中不慎刺伤手部而感染发病。 3、经消化道感染。得狂犬病死的动物,被埋入地下,冬天被冻,被野狗或其他动物扒出,将肉吃掉,感染而得狂犬病。 四、狂犬病有哪些主要临床表现和肉眼病变? 动物的临诊表现皆相似,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即狂暴型和麻痹型。 犬:其狂暴型可分为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 前驱期或沉郁期此期约为半天到两天。病犬精神沉郁,常躲在暗处,不愿和人接近或不听使唤,强迫牵引则咬畜主,性情与平时不大相同。病犬食欲反常,喜吃异物,喉头轻度麻痹,咽物时颈部伸展。瞳孔散大,反射机能亢进。性欲亢进,嗅舔自己或其它犬的性器官,唾液分泌逐渐增多,后躯软弱。 兴奋期或狂暴期此期约2~4天。病犬高度狂暴并常攻击人畜。狂暴的发作往往和沉郁交替出现,病犬常表现一种特殊的斜视和惶恐表情,狂乱攻击,自咬四肢、尾及阴部。病犬常在野外游荡甚至可游荡到数十公里以外的地方,且多半不归,咬伤人畜,随着病势发展,陷于意识障碍,反射紊乱,狂咬。动物显著消瘦,吠声嘶哑,眼球凹陷,散瞳或缩瞳,流涎和夹尾等。

狂犬病宣传日总结

狂犬病宣传日活动总结 2013年9月28日是第7个世界狂犬病日,主题是“理解狂犬病战胜狂犬病”。狂犬病是我们国家法定报告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是由狂犬病病毒侵害人或温血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急性会导致死亡的传染病,属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传染源为猫犬。人感染上狂犬病后一旦发病,死亡率达100%,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中心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做好了此次狂犬病日的宣传活动。并将此项工作纳入中心年度工作计划,有部署,有落实,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大大提高了居民防范意识,做好狂犬病的预防工作。9月28日早上,XX在X镇主街道广场举行了一场丰富多彩的现场宣传咨询活动。活动现场以悬挂宣传横幅、展出系列宣传展版、提供疑难问题咨询、发放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吸引了众多群众的积极参与。累计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接受咨询100多人次。主要宣传内容包括哪些动物可能传播狂犬病、狂犬病的传播途径、狂犬病的症状、如何预防狂犬病、被动物咬伤后如何处理以及就诊流程等。通过宣传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对狂防治基本知识和相关规范 的认识,为全民参与防控狂犬病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心充分利用了专栏、标语、宣传画等宣传工具,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广泛深入宣传狂犬病的危害、防治知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养犬户依法养犬的法制意识;宣传狂

犬病防治及狂犬病暴露者正确处理和治疗伤口的重要性,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病意识;宣传狂犬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群众的参与意识。使狂犬病防控意识深入人心,在全社会营造狂犬病防控全民参与,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狂犬病的危害虽然很严重,但预防狂犬病其实很容易,随着对犬和猫等宠物的严格管理,加之对狂犬病防治知识的普及,以人类现有的对狂犬病流行规律的认识和技术手段,完全有可能消灭狂犬病。 XXXXX中心 2011年9月29日

狂犬病预防宣传单

狂犬病预防知识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 是一种由狂犬病毒所致, 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属国家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 病死率极高。临床表现:一半以上的病人被咬伤部位及其附近有麻木发痒、刺痛或蚁行感,随之出现恐水、畏光、兴奋、流涎、发作性肌痉挛等表现,最后出现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病程一般不超过 7天。 传染源:狗、猫、猪、牛、马及其它野生食肉类动物及松鼠、家鼠都可以携带狂犬病病毒,这些动物的唾液、血液、尿液有大量的狂犬病毒,人对狂犬病病毒普遍易感。 狂犬病潜伏期长短不一, 短的几日, 长的数十年, 多数 1-3个月。传染途径:主要通过被唾液中含有病毒的动物咬伤, 抓伤或被舔粘膜、破损皮肤进入人体可致人得病。 预防措施: 1、加强防疫意识,尽量栓养狗,尽量避免挑逗宠物,避免与宠物狗、看家狗等动物密切接触,并且约束、看管好自己的宠物,不应把它们带去公共场所,以免伤及他人。家养犬定期进行预防接种。 2、如被动物 (狗、猫、老鼠等咬伤后,要及时到医院处理伤口。我县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为县医院、县中医院、鹿苑卫生院、张卜卫生院、耿镇卫生院、榆楚卫生院、崇皇卫生院、姬家卫生院、泾渭镇卫生院、药惠卫生院、陕汽医院,长庆职工医院泾河分院 3、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医师在判定暴露级别后,建议被咬者及时接种狂犬疫苗同时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这是防止发生狂犬病最有效的方法。 高陵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陵县健康教育所 1、预防狂犬病,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2、预防狂犬病,保一方平安 3、狂犬病可防、可控,不可治 4、犬只必须免疫,不免疫就打死 5、犬只必须拴(圈养,防止咬伤人畜 6、被狗咬伤,要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 7、坚决捕杀流浪犬、野犬、未免疫犬、未拴养犬 8、犬只咬伤人畜,责任人要承担赔偿责任 9、兽医专家提醒您,养狗养猫要防狂犬病 10、科学养犬文明养犬依法养犬 11、加强养犬管理构建和谐社会 12、为了您和家人健康养狗养猫要定期免疫狂犬病疫苗 13、加强狂犬病防治实行“管、免、灭”综合防治措施

狂犬病防备宣传材料

仪陇县来仪乡卫生院 狂犬病宣传资料 狂犬病又称疯狗病,人类狂犬病还称恐水症,是由狂犬病病毒所致的人与温血动物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传染途径以直接接触传染为主,人狂犬病主要是被带有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舔舐伤口或黏膜而引起,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狂躁、流涎、意识丧失以及恐水、怕风、咽喉肌痉挛,对声音、光亮等刺激过敏,终因局部或全身麻痹而死亡,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为100%。 一、狂犬病的危害 人和几乎所有温血动物都对狂犬病病毒易感,其中犬、猫等动物高度易感。本病主要通过咬伤的皮肤粘膜感染;也可通过气溶胶经呼吸道感染;人误食患病动物的肉或动物相互残食可经消化道感染;在人、犬、牛及实验动物也有经胎盘垂直传播的报道。本病四季均可发生,春夏季发病率稍高,流行的连锁性特别明显,以一个接着一个的顺序呈散发形式出现。伤口的部位越靠近头部、前肢或伤口越深,发病率越高,与年龄、性别无关。动物可携带狂犬病病毒而不表现症状,国内报道外观健康家犬带毒率平均为14.9%。由于犬、猫与人们的关系十分密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会不经意被犬猫咬伤、抓伤。人被病犬咬伤后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措施,

很易感染上狂犬病病毒。感染发病的人早期常有低热、倦怠、头痛、恶心、全身不适,类似感冒,继而出现恐惧不安,烦躁失眠,对声、光、风等刺激敏感,在愈合的伤口附近有蚁爬样感觉。严重患者还出现大量流涎,大汗淋漓,神志多清醒,少数可精神失常,幻视幻听、冲撞号叫等。病人最终死于呼吸衰竭或循环衰竭。狂犬病是目前病死率最高的传染病,可达百分之百,对于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危害极大,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 二、狂犬病的预防 1、做好犬的注射防疫。凡养犬的单位或个人,应按规定携犬到当地镇畜牧兽医站注射狂犬病疫苗,并进行登记、挂牌、领取免疫证明。 2、健全科学管理制度。本着适度限制、规范管理的原则,加强城乡养犬的审批管理。各级有关部门要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密切协作,依法控制养犬数量,对获准养犬必须严加管理,城镇一律实行拴养。凡未经免疫、无准养证的犬,一律视为野犬予以捕杀,坚决消灭野犬、病犬和非准养犬。 3、规范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种。对于经常接触犬、猫等动物的兽医及高危人群,因具有较大感染危险,应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有条件的医院进行预防性接种。 三、狂犬病暴露处置程序 ㈠、WHO和我国均按照暴露性质和严重程度将狂犬病暴露

狂犬病宣传栏

狂犬病防治相关知识 狂犬病毒的传播 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感染了狂犬病的动物在咬伤人时,通过唾液使狂犬病毒进入人体,狂犬病毒还可以通过无损伤的正常粘膜进入人体,或带有狂犬病毒的液体溅入眼睛,通过眼结膜进入人体,但以这种方式进入人体的例子要少得多,另外,通过吸入空气中带有狂犬病毒飞沫而感染的例子也很少见,只有空气中狂犬病毒的浓度达到极高程度时,才可能发生。 病毒在咬伤部位侵入,在局部组织中短时间停留,可到1-2周。病毒可从神经肌肉交界处的神经感受器或其他神经组织细胞的神经感受器,或暴露于粘膜浅表处的神经感受器侵入邻近的末梢神经。 人人接触能传播狂犬病吗 人与人的一般接触不会传染狂犬病,理论上只有发了病的狂犬病人咬了健康人,才有使被他咬伤的人得狂犬病的可能,发了病的狂犬病人或发病前几天的人也有可能通过性途径把狂犬病毒传染给对方,狂犬病人污染了用具,他人再通过被污染的用具受到感染的可能性很小,狂犬病人的器官、组织、如角膜移植给健康人则有极高的危险性。 狂犬疫苗必须在24小时内接种才有效吗 狂犬疫苗注射原则上是接种越早效果越好。但是,超过24小时注射疫苗,只要在疫苗生效前,也就是疫苗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免疫力之前人还没有发病,疫苗就可以发挥效用,对暴露已数日数月而因种种原因一直未接种狂犬疫苗的人,只要能得到疫苗,也应与刚遭暴露者一样尽快给予补注射,争取抢在发病之前让疫苗起作用,这时,前一针或前两针的接种剂量应当加倍。

如何知道接种疫苗是否有效 要想知道接种的疫苗是否生效,可在全程疫苗接种完后半个月左右检查血清抗狂犬病毒抗体水平。如果血清抗狂犬病毒抗体是阴性,可再加强2-3注射针,可使抗体阳转。再不阳转时最好测定一下细胞免疫指标,一般而言,全程(5针)接种了合格的狂犬疫苗,尤其是并用血清后半个月以上仍未发生狂犬病,则狂犬疫苗免疫失败的几率极小,也就是说一般不会再发生狂犬病。 在接种狂犬病疫苗期间能否要孩子 狂犬疫苗中没有任何一种成分会影响人类生殖细胞的染色体,在基因水平上危害人类,也不会对胚胎或胎儿的智力发育和身体发育造成影响。因此年轻夫妇在接种狂犬疫苗期间可以不必顾虑,随时都可以要小孩。 狂犬疫苗有禁忌症吗 考虑到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对高度危险的暴露者在权衡利弊的情况下,不存在禁忌症,应立即接种疫苗。在发生狂犬病危险性较小的情况下,如果正在感冒而有发烧者,可等体温下来后立即接种。有严重变态反应病史的人,在接种疫苗时应备有肾上腺素等应急药物 用了类固醇、抗疟疾药物的病人应增加疫苗剂量并在疫苗最后一针注射完以后半月,测定中和抗体效价,然后再视情况采取进一步措施,同样为治疗其他疾病而注射过免疫抑制药物的病人也应检查中和抗体,以便证明疫苗是否疾病产生了足够的免疫效力。正在接种预防另一种疾病的疫苗,仍可注射狂犬病疫苗,但需要把接种部位错开。 狂犬病的潜伏期是多长 一个人从遭到某种病原体的感染开始到表现出该种疾病的症状,这段时间叫作该种疾病的潜

2018年狂犬病防制工作计划

2018年狂犬病防制工作计划 一、任务指标 (一)在本镇范围内农村犬只免疫率达到95﹪以上(场镇达百分之百),限养区犬只免疫率达到100﹪,犬只免疫登记率达到100﹪。 (二)村委会犬只登记率达90﹪以上(场镇达95﹪以上)。 (三)犬只按规定拴或圈养率90﹪以上,场镇95﹪以上。拴养犬只绳链不得超过3米。 (四)加强狂防知识学习和宣传。镇、村、组干部狂防知识知晓率达100﹪,农村、社区居民达95﹪以上。镇卫生院、村卫生站、个体医生要进行1次狂犬病防治技术知识和《狂犬病暴露处置技术规范(试行)》的培训,培训率达100﹪。中、小学狂防知识开课率达100﹪,学生受教育率达100﹪,狂防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 (五)加强犬伤后规范处置工作,犬伤患者就诊率达100﹪,预防接种单位对犬伤者伤口规范处理率100﹪,犬伤患者接受全程免疫100﹪。 (六)狂犬病疫情报告率达100﹪,无错报、漏报、迟报、瞒报。 (七)按时收集、报告狂犬病防制工作有关数据和信息,保证所有数据和信息真实、准确,并在每个时间段结束后2日内报送县狂防办,报送及时率达100﹪。 二、具体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各村、组及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做好狂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狂犬病防制工作的领导,将狂犬病防制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切实做到组织、人员、技术、物资四落实,各村、组要及时与狂防各相关部门加强联系,从而有效地预防控制狂犬病的发生和蔓延。 (二)明确职责,落实任务 各村、狂防成员要进一步加大《传染病防治法》、《动物防疫法》、《省预防控制狂犬病条例》以及省、市狂犬病预防控制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实施力度,大力推行管、免、灭、宣、测的综合防制措施,加强犬只整治和管理。卫生计生、畜牧、公安、城管及相关部门在狂犬病防控工作中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积极开展狂犬病防制专项行动,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1、卫生院要加强规范化犬伤门诊的管理,确保狂犬病疫苗的组织和供应,做好对医务人员狂犬病防治技术知识的培训,切实提高医务人员处理犬伤的能力,规范使用人用狂犬病疫苗,做到庆免尽免。 2、兽医站要认真摸清养犬底数,及时开展犬只监测、犬只免疫、检疫等工作,为开展狂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中、小学校要组织和督促学校开展对学生的狂防知识健康教育,举办狂犬病知识讲座,建立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栏。 4、镇派出所要做好限养区内违规养犬、敞放犬、流浪犬的监管;做好犬只扰民和突发事件的处置等。 5、镇财政局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卫生防疫知识宣传材料

卫生防疫知识宣传材料 (一)春季传染病防治 春季不仅是市民外出“踏青”、“春游”好时节,同时仍是呼吸道传染病好发季节,因此市民在生活、学习、工作,还是外出旅游都应注意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 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意丢弃吐痰或揩鼻涕使用过的手纸。 (2)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3)不要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 (4)学校、办公室或居民家中应做到每天开窗至少3次,每次不少于10分钟。如周围有呼吸道传染病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在开窗时,要避免穿堂风,注意保暖。 (5)每天晚间要认真刷牙(一般不少于3分钟),刷牙后用温生理盐水漱口,仰头含漱能充分冲洗咽部,效果更佳。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 (1)加强户外活动和耐寒锻炼。注意平衡饮食,保证充足休息。 (2)注意环境卫生。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尽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3、做好防护 (1)应尽量避免与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的接触。

(2)流行季节在人员拥挤的场所内应戴口罩。 (3)如出现发热、咳嗽、头痛、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有上述症状的病人应佩戴口罩,以防传染他人。 4、接种疫苗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症状。流感、流脑、水痘、麻疹等都可接种疫苗。 (二)肠道传染病防治 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主要是经食物、饮用水、日常生活接触等途径进行传播。注意环境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把住“口手两关”,是夏季防病的关键。 夏季肠道传染病最重要的防治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病从口入”,须注意以下事项:(1)饮用水安全卫生,搞好厨房、食堂与洗手间的消毒卫生,保持室内外卫生;粪便和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2)提倡并实行分餐或使用公筷、公勺。(3)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与不洁的生冷食品、饮料等。 (三)狂犬病防治知识 狂犬病又称恐水病、疯狗病等。人如果被疯动物咬伤、抓伤就会感染狂犬病毒,就有可能患狂犬病,人的狂犬病占90%以上由狗传染的,其次是猫。狂犬病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精神症状,表现为高度恐惧、狂躁不安、恐水、怕风、怕光、怕声响等,并逐渐出现咽喉肌肉痉挛、流口水、瘫痪,呼吸和循环麻痹等症状,病死率100%。 预防狂犬病最好的途径是不养犬、猫等动物;若已养犬、猫等动物,须定期给这些动物注射狂犬疫苗,尽量避免为动物所伤;如被犬、猫等动物伤后,无论轻重,均要及时进行伤口处理,到疾控中心注射人用狂犬疫苗,或按医嘱

狂犬病知识宣传教案

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教案 教学内容:狂犬病知识宣传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什么是狂犬病,对狂犬病的危害性有一定的了解。 2、通过学习后知道狂犬病的传播途径及自救方法。 3、通过对狂犬病有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在生活中我们要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伤害,珍惜生命。 教学重难点: 重点:狂犬病的传播途径 难点:狂犬病对人的危害性及救护措施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喜欢小狗吗?对于狗你有哪些了解?(学生交流) 最近这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周边的一些村寨正在进行一项活动“打狗”。在这里老师想问问同学们他们为什么打狗? 接下来我们对打狗的原因做进一步的了解。 二、新授 (一)、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又称恐水症,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人引起的人狂犬病,表现为急性、进行性、几乎不可逆转的脑脊髓炎,临

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兴奋、咽肌痉挛、流涎、进行性瘫痪,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一旦发病,病死率高达100%。 (二)、狂犬病毒的传播途径和感染人类的方式? 狂犬病毒在自然界野生动物(尤其是温血动物)中有着广泛的储存宿主,人群普遍易感, 1 、在狂犬病流行区人畜均以接触传播为主, 2 、病犬或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直接攻击、咬伤、抓伤人体皮肤而感染 3 、被携带狂犬病毒动物舔舐皮肤破损处、眼结膜、口唇、口腔粘膜等 4 、食用病犬肉经消化道粘膜感染5 、吸血蝙蝠叮咬等方式传播。恩施地区主要是病犬或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直接攻击、咬伤、抓伤人体皮肤而感染 (三)、狂犬病防治存在的问题 自1996年以来,全国的人狂犬病发病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据有关专家分析,目前我国狂犬病防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狗和家养宠物的增多而大部分地区缺乏对动物的管理; 2、对犬缺乏免疫措施或免疫覆盖率不高; 3、人被犬咬伤后没有立即清洁和消毒伤口,没有注射疫苗或疫苗没有合理应用; 4、疫苗管理混乱,非法经营的疫苗质量得不到保证。

狂犬病防控知识宣传材料

狂犬病防控知识 百度文库首发作者jchjinpeng 允许引用,不许转载盗用 1.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俗称恐水病、疯狗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该病主要通过(患病)动物咬人或动物而引发。 2.狂犬病潜伏期 狂犬病潜伏期的波动很大,最短的6天,最长的可达10年,并且潜伏期内不出现发病症状。据统计,大约有84%的潜伏期为12-99天。 3.狂犬病的危害 狂犬病是目前病死率最高的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情发展很快,多数在3-5天即发生死亡,很少有超过10天的,病死率可达100%。我国人狂犬病的死亡数居27种法定报告传染病之首。 4.狂犬病是怎样发生和传播的? 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咬伤的伤口传播,也可由带病毒的唾液经受伤的黏膜和皮肤而侵入到体内。还有因吃了狂犬病动物的肉,以及在对病犬宰杀、剥皮、切割过程中,身体破损处接触到带有狂犬病病毒的脏器而被感染的病例。 5.为什么说犬和猫是人狂犬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 犬和猫与人接触频繁。据统计,我国人被各种动物咬伤而得狂犬病的比例为:狗咬伤约占92%,猫咬伤约占5%,其他动物约占3%。可以看出,狗咬伤占的比例最高,其次是猫,所以说,狗和猫是我国狂犬病最主要的传染源。 6.犬得了狂犬病后会有什么异常表现? 犬得了狂犬病后,异常表现分为狂暴型和麻痹型。 狂暴型分为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前驱期主要表现:性情明显改变,神经过敏;有的离群独处,不与其他动物呆在一起,对主人变得无感情,有的出现异食癖,如吃土、咬草、咬木头等;兴奋期表现:坐立不安,吠叫无常,此时已不能辨认生人和熟人,而表现出攻击人的疯狂状态,很多人就是在这时被咬伤发病的;麻痹期表现:病犬耷拉着尾巴,或尾巴夹在两腿之间,嘴巴不能闭合,嘴流口水,吞咽困难,想喝水而不敢喝,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全身被毛竖起。进入晚期,病犬呼吸困难,全身衰竭而死。 麻痹型表现得很安静,可能不攻击人或抚摸它时攻击人,并且不喜欢吃东西,大量流口水,开始表现为轻度瘫痪,最后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