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程科非力学专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要求2(定稿)doc-

理工程科非力学专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要求2(定稿)doc-
理工程科非力学专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要求2(定稿)doc-

高教研究与评估简报

总第42期

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主办(2009年第8期)二○○九年十月

编者按:为了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引导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建设,指导学科专业评估,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组织理工科各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各专业的教学基本要求作了规范。上期简报全文转发了力学教学指导委员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发布的《理工科非力学专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第一部分,本期继续全文转载第二部分,以供相关学院领导、教师制订教学计划和组织教学时参考,也供学校各级领导、相关部门和广大教职工借鉴。

理工科非力学专业

力学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Ⅱ)

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为了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理工科各教学指导委员会以研究课题立项的方式,开展各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制定学科专业教学规范和编制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引导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建设,指导学科专业评估。

2003年12月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理工科各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课题立项的通知》(教高司函[2003]141号)文件精神,2000—200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非力学专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在高教司的指导下,立项研究制定非力学专业力学基

础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与水力学)教学基本要求,并完成了各门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的初稿。2006年教育部新一届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后,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按照教育部高教司《关于批准高等理工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立项的通知》(教高司函[2005]246号)文件精神,立项进一步修订力学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07年7月19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又召开了高等学校理工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规范研制工作会议,部署理工科专业规范及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研制工作。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根据会议精神,在上一届教指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征求不同层次学校第一线教师的意见及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的意见,对非力学专业力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做了进一步完善。这里印发的《理工科非力学专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以下简称《基本要求》)就是由两届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历时5年制定的12份教学指导性文件。

研制指导性专业规范与教学基本要求是推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切入点,是研究本科专业教学内容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充分考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要求,并且把多年来的教学改革成果吸收到专业规范与教学基本要求中,以期推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不断改革,形成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新机制。

《基本要求》是教育部下文指示批准教学指导委员会立项编制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对非力学专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最低要求,在每门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中都给出了课程的建议学时,供各高等学校在制定课程教学计划时作为参考的依据,希望各高校力学基础课程的学时都不低于这一建议学时数。不同层次的学校在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增加本校的要求,制定本校的教学的质量标准,体现本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

弹性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等专业的一门必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在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弹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程和基本解法,了解弹性力学的一些问题的基本解答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数值解法。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进一步理解体力、面力、应力、应变和位移的基本概念,了解弹性力学的基本假定。

2.掌握平面应力问题和平面应变问题的特点,熟悉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基本方程,能正确地列出边界条件,能正确地应用圣维南原理。

3.掌握按应力求解和按位移求解的思路和方法。

4.理解平面问题逆解法和半逆解法的基本思路。

5.通过实例,理解位移单值条件和孔边应力集中等概念。

6.理解变形体虚位移原理,通过平面问题常应变三角形单元的分析,初步掌握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步骤。

7.了解空间问题的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

三、能力培养的要求

1.分析能力

对工程实际中的弹性力学问题,能够区分空间问题和平面问题,对简单平面问题能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

2.演算能力

(1)能够确定艾雷应力函数中未知部分,计算应力、应变和位移。

(2)具有用有限元法计算简单的平面问题的初步能力。

3.自学能力

(1)具有进一步学习弹性力学其他内容的能力。

(2)具有查阅有关弹性力学应力分析手册、资料和文献的能力。

四、几点说明

1.建议学完有限元法之后,课外安排适当的机时上机实习。各校也可将有限元法单独设课,或与其他课程的有关内容合并设课。

2.学校可根据专业需要选讲薄板弯曲问题、能量原理、差分解法或者其他有关的专题。

3.根据近年对全国几十所院校的统计资料,课内学时宜在32至46之间。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机械类)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工程流体力学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程,通过各个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知识,学会有关的计算和实验技能,为学习专业课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理论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大体分为以下两个部分:各专业的通用部分和不同专业的选定部分(各专业依要求和学时数的差别可自行选定其中某些内容)。通用部分和选定部分共同组成各个专业的教学基本要求。

1.各专业的通用部分

(1)流体及其物理性质

理解流体及其连续介质概念、流体的压缩性和粘性、牛顿内摩擦定律,了解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2)流体静力学

理解流体静压强,了解流体平衡微分方程式,掌握流体的绝对和相对平衡,掌握流体静压强的计测和表示方法,了解平面、曲面上的流体总压力。

(3)流体动力学基础

了解描述流体运动的方法,理解流体运动中的流线、流量等基本概念,掌握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和动量方程及其应用,理解流体微团运动分析*和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1)相似原理和量纲分析

理解相似的概念和相似准则,掌握量纲分析方法及其初步运用。

(2)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

掌握圆管层流基本规律,了解紊流的机理和脉动、时均化和混合长度理论,掌握管路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的计算,了解孔口、管嘴出流的水力计算和管中的水击现象*。

(3)气体的一元流动

理解声速和马赫数概念,掌握一元气流基本方程、气流速度与流道截面积的关系、几何喷管计算,了解激波和膨胀波概念*。

1.不同专业的选定部分

(1)缝隙流动

掌握平行平板、平行圆盘间的缝隙流动,了解倾斜平板间的缝隙流动。

(2)平面势流和旋涡流动

理解速度势函数和流函数、速度环量和涡量概念,理解势流叠加方法和圆柱绕流,了解库塔-儒科夫斯基升力定理。

(3)边界层和绕流阻力

掌握边界层概念,理解边界层分离和物体阻力概念。

(4)泵与风机

掌握离心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了解其结构、工作参数、性能、工况点及选型方法,了解汽蚀现象及其防护措施。

实验教学内容和要求

实验(包括量测和演示)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教录像是本课程的有力教学手段。

量测实验项目可以是:流体静力学实验,压强、流速、流量测定实验,动量定理实验,伯努利方程实验,沿程、局部阻力系数测定实验,气流阻力测定实验,离心泵或风机性能曲线测绘实验等。

演示实验项目可以是:雷诺实验,流线演示,涡旋或涡街演示*,孔口管嘴出流演示,水击演示*,边界层演示*,水电比拟*,流动参数测定仪表演示,流体力学实验教学录像等。

各校根据设备条件,应确定2~3个必做的量测试验和部分演示实验,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使其掌握压强、流速、流量等测定方法,具有整理实验数据和编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各校应创造条件增加电化教学和现代化的量测手段。

习题要求

要求学生对流体静压强、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动量方程、流动能量损失及管路系统等方面的习题能独立分析,正确求解。多学时类型专业可以适当增加平面势流、泵和风机等方面的习题。

总习题数不得少于30~40个。

三、几点说明

本基本要求只包括少学时各专业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的最低要求。

1.教学基本要求是一项教学指导性文件,它是作为工科本科学生学习本课程合格必须达到的要求。它是各校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依据,也是编写相应教材和进行课程教学质量评估的依据。

2.根据教学改革的精神,按照精选内容、打好基础、加强实践、培养能力的改革方向,各校可以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以保证教学基本要求的贯彻实施。有条件的院校在教学大纲的深广度方面可以高于教学基本要求。

3.本教学基本要求只规定内容和范围,教学和教材体系可由各校自行安排。

4.在贯彻教学基本要求时,既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强调对学生自学能力、计算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5.重视实验环节。量测实验应使学生掌握实验原理和方法,自己动手操作,整理实验数据,编写实验报告。演示实验和电化教学手段是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创造条件予以运用。

6.重视习题作业环节。习题不得少于规定的数量。选题要注意覆盖面,某些题目应该有适当的难度。

7.在国内试题库逐步完善的条件下,希望采用试题库进行考试,检查教学质量,保证教学基本要求。

8.本课程建议学时40~60学时。

注:“*”号的内容可根据各校具体情况选学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能源动力类)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是能源动力、环境等类学科的主干技术基础课程。是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与大量的工程实际问题联系密切,是学习相关专业课程和专业发展不可缺少的技术基础理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科学研究、开拓新的技术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理论教学内容和要求

1.绪论

理解连续介质模型、流体的压缩性、流体粘性的概念,了解理想流体、实际流体的概念、液体的表面性质。掌握牛顿内摩擦定律、作用在流体上的力、流体力学中的量纲和单位。

2.流体静力学

理解流体静压强及其特性。掌握静力学基本方程、等压面以及静止液体中压强的计算和总压力的计算。

3.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

了解研究流动的两种方法。掌握流动类型、系统和控制体的概念、N-S方程、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动量方程、动量矩方程及其物理意义和应用。

4.不可压缩流体的流动

理解粘性流体运动的两种状态及判别准则,掌握圆管中的层流运动规律。理解紊流切应力和普朗特混合长理论。

理解沿程、局部损失及系数的变化,掌握沿程、局部损失的计算。掌握管道的水力计算。了解气穴、气蚀、孔口、管嘴问题。

5.可压缩流体的一元流动

理解声速、马赫数的概念和微弱扰动波的传播。掌握一元等熵气流的基本方程和几何喷管设计工况的流动计算。

6.相似原理和量纲分析

理解流动的力学相似、动力相似准则数及近似模型实验。掌握量纲分析法。

7.不可压缩理想流体的流动

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力学试题

1. 在研究力的外效应时把物体看成是()的物体;在研究力的外效应时把物体看成是()的物体。 2. 物体抵抗破坏的能力叫(),物体抵抗变形的能力叫(),构件在外力作用下具有抵抗变形的能力称为构件的()。 3. 在工程力学中,对变形固体提出下面的假设,这些假设包括(),( ),(),和()四个。 4、刚体只在两个力的作用下而处于平衡的充要条件是:()。 5、工程上把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物体叫做()或(), 6、力对一般物体的作用效应取决于力的三要素:即力的()、()、()。 7、力F对轴之矩等于该力在垂直于此轴的平面上的()对该轴与此平面的交点的力矩。 8、平面任意力系向其作用面内任意一点简化,可得到一个力和一个力偶。该力作用于(),其大小和方向等于原力系的各力的();该力偶的力偶矩等于原力系中各力对简化中心() 9、某截面上的扭矩在数值上等于截面任意一侧的()的代数和。 10、某截面上的剪力在数值上等于该截面任一侧所有垂直轴线方向外力的()。 某截面上的弯矩,在数值上等于截面任意一侧所有外力对该截面形心()的代数和。 11、拉压杆横截面上只有均匀分布的()应力,没有( )应力。 44、一般将单元体上切应力等于零的平面称为()。作用在主平面上的正应力称为()应力 12、低碳钢的拉伸试验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和() 13 物体抵抗破坏的能力叫(),物体抵抗变形的能力叫(),构件在外力作用下具有抵抗变形的能力称为构件的()。 切剪和挤压 1、拉压杆横截面上只有均匀分布的()应力,没有( )应力。 2、两块钢板用螺栓联接,每块板厚t=10mm,螺栓d=16mm,[τ]=60Mpa,钢板与螺栓的许用挤压应力[σjy]=180Mpa,则螺栓能承受的许可载荷P=______。 3、轮轮与轴的平键联接,已知轴径为d,传递力偶矩m。键材料许用剪应力[τ],许用挤压应[σjy],平键尺寸bhl,则该平键剪切强度条件为_______,挤压强度条件为_________。 (二题)(三题) 4、图示榫头结构,当P力作用时,已知b.c.a.l接头的剪应力τ=___________,挤压应力σ=___________。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70407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总学时:32 学时 总学分:2 开课学期: 5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化工原理后续课程:化学反应工程大纲执笔人:FGFG 参加人:FGFHHH 审核人:FGFD 编写时间:2012 年8 月 编写依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0 )年版 一、课程介绍 工程力学是研究有关物质宏观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综合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金属学》、《机械设计》、《化工容器与设备》多门课程的部分内容,是一门多学科、理论与实用并重的机械类教学课程。这门课程有利于非机械类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又无须设置多门课程,比较符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所以继化工工艺专业之后,像轻工、食品、制药、环保、能源等非机械类专业,也在开设类似或相同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杆件、平板、回转形壳体的基础力学理论和金属材料的基础知识,具备设计、使用和管理中、低压压力容器与化工设备的能力。 二、本课程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工程力学主要研究物体机械运动和杆件弹性变形的一般规律。它不仅是工科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而且是能够直接用于工程实际的技术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科学的思维能力,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供基本理论和方法。 化工、生物、轻工、食品及制药等工艺过程需要由设备来完成物料的粉碎、混合、储存、分离、传热、反应等操作。化工设备是化工、生物等工艺流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本课程是化工、生物等专业的专业课的基础。 三、本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工程力学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它们在石油,化工中的基本应用,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拓宽知识面,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本课程。四、学生学习本课程应掌握的方法与技能 通过本门课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内、外压容器的设计原则,掌握中、低压设计的一般方法,能准确为容器选配法兰、支座、人孔等零部件及标准件,了解塔设备、换热设备的工作原理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具备对塔设备和换热设备进行机械设计及校核的能力。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化工机械基础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及应用化学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是学习后续课程如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分离过程、化工工艺学的重要基础。 六、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目的要求 【第一章】物理的受力分析及其平衡条件(4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如何从构件所受的已知外力求取未知外力。解决这个问题的步骤:第一步是通过受力分析,确定未知的约束反力力线方位;第二步是研究物体的受力平衡规律,利用这一规律求取未知外力。 2、教学内容: (1)力的概念及其性质 (2)刚体的受力分析 (3)平面汇交力系的简化与平衡 (4)力矩、力偶、力的平移定理

《机械基础》项目二工程力学基础学后测评答案

任务一认识力的概念与基本性质 1.力的概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1)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或物体的两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外的物体施加这种作用,只要有力发生,就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2)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物体受到乙物体作用时,甲物体一定同时对乙物体施加力的作用,因此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如:马拉车,马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但同时车也拉马,此时车是施力物体,马是受力物体. (3)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物体直接(接触)作用,如手提水桶,推土机推土等;另一种是物体之间的间接(不接触)作用,如磁铁对铁针的吸引力,空中飞翔的鸟受到的重力等. 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决定力的作用效果。 2.不正确 3.(a)Fl(b)0 (c)sin Flβ 4. 不同点: ⑴力偶矩是力偶使刚体转动效应的度量;力对点的矩是力使刚体绕该点作转动时转动效应的度量。 ⑵力偶矩与矩心无关;力对点的矩随矩心的改变而改变。 ⑶力偶矩可以完全描述一个力偶;而力对点的矩却不能完全描述一个力。 相同点: ⑴对于平面力偶系的各力偶矩与平面力系的各力对其作用面上的任一点的矩都可视为代数量,且通常对其正、负号规定相同。 ⑵单位相同,国际单位都为N m ? 任务二杆件的受力图 1.常见约束类型有柔性体约束、光滑面约束、铰链约束和固定端约束。 确定约束力的原则: ⑴作用点:总是在约束与被约束物体相互接触处;

⑵方向:必与约束所限制的运动方向相反; ⑶大小:根据平衡条件计算其大小。 2.略 3.绳的拉力:大小2000B F N =,方向沿绳子斜向上。 A 点约束力:Ax F =,1000Ay F N = 任务三 直杆的基本变形 1.杆件的基本变形有: ⑴轴向拉伸(或压缩变形) 轴向拉伸或压缩变形的受力特点是外力的作用线与杆轴线重合;变形特点是 杆件的轴向长度发生伸长或缩短。 ⑵剪切和挤压变形 剪切变形的受力特点是作用于构件两侧面上外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且作用线相距很近;剪切变形的特点是构件的两个力作用线之间的部分相对 错动。 ⑶扭转变形 杆件发生扭转时的受力特点是:外力是一对力偶,其大小相等、转向相反、 力偶作用面均垂直于杆的轴线;扭转的变形特点是:各横截面形状大小未变, 只是绕轴线发生相对转动。 ⑷弯曲变形四种 弯曲变形的受力特点是:在通过杆轴线的面内,受到力偶或垂直于轴线的外 力作用;弯曲变形特点是:梁的轴线由直线变成曲线。 2.剪切面面积A=0,挤压面面积22()A D d π=- 3.螺栓受到拉伸变形 170N kN = 232255(10)2 A R m ππ-==? 则3322 1701071.655(10)2 N N MPa A m σπ-?===?<[]80MPa σ=

《工程力学(A)Ⅰ》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力学(A)Ⅰ》课程教学大纲 执笔人:蒋永莉编写日期:2012年11月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30L656Q 2.课程体系/类别:专业类/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主干课 3.学时/学分:80学时/5学分 4.先修课程:物理Ⅰ 5.适用专业:土木工程 二、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工程力学(A)Ⅰ》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主干课,包括静力学及材料力学。本课程揭示受力分析,力系的简化、合成,力系平衡规律,构件在外力作用下变形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理论,为构件提供强度、刚度、稳定性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是后续专业课及今后工程设计的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的分析、计算、思考、判断、自学及理论联系实际等各方面的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初步具备综合应用所学力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力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力学基础,并在学习中培养和提高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计算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力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四、课程教学安排 (一)课堂教学及要求

课堂讲授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手段,因此要求主讲教师应认真备课,不断提高书写教案基本功,教案内容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体现教书育人的目标,教学步骤要符合大学生的认知心理,教学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讲求科学性、教育性和探索性。讲授中应尽量做到:(1)脱稿讲授;(2)注重启发性,讲求逻辑性;(3) 教学用语清晰生动,有吸引力,教态自然、大方;(4)板书布局合理,能体现教学内容重点及逻辑联系,字体工整、美观。 要求:基本概念讲的透彻,内容前后融会贯通。 注意:结合典型工程实例,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可利用多媒体及训练型CAI课件、工程录相片(如构件承载能力,力学发展史)等辅助教学。通过课堂讲授、作业、实验等教学环节,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学可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任课教师可跟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水平,灵活选择、安排适当的学生自学内容。注意加强对自学部分教学内容的总结和检查。 (二)作业 独立解题是掌握本课程理论和方法的必要实践,通过解题可使学生理解基本原理和掌握主要概念,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外作业题数量应完成100题左右,其中有一定数量的基本运算题和概念题,少量的综合分析题,个别较难的题。对课内作业要求按时完成。强调概念清楚,条理分明,计算准确,布局美观,图形、字迹工整。习题内容和题量要求如下:习题内容和题量要求如下: 静力学 (1)受力图:8-10题 (2)汇交力系:3-5题 (3)力对点之矩、力偶系4-6题 (4)力系的简化2-3题 (5)力系的平衡:8-10题 (6)摩擦3-4题 材料力学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50—60题 强度理论及组合变形12题左右 能量方法6题左右 (三)研究性学习内容及要求: 研究性学习能够锻炼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素质,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本课程建议的研究性学习内容和要求如下: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各位任课老师根据各自课堂上学生的具体情况,引导学生就四个基本变形的强度、刚度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通过学生提交小论文或课堂讨论的形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强度理论及组合变形:建议安排学生在自学四个常用强度理论时重点关注各个强度理论的失效原因、失效准则、强度条件、适用条件等。 综合应用:各任课老师根据各自的科研特色,安排适用本课程的研究性教学内容。 五、课程的考核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210305 课程名称:工程力学/Engineering Mechanics 学时/学分:96 / 6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适用专业:机械设备及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汽车应用技术、金属材料工程 开课院系:基础教学学院工程力学教学部 开课院系:基础教学学院工程力学教学部 教材:《工程力学教程》西南交大应用力学与工程系编 2004年7月 参考教材:《理论力学》第六版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力教研室高教社2002年8月教材: 主要参考书:《材料力学》单辉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 4月第二版 《材料力学》刘鸿文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第四版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工程力学》包括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这两门课的主要部分内容,是机电、材料、汽车等工科大学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工程制图等课程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简单工程对象正确建立力学模型的能力,对这些力学模型进行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包括瞬时与过程)分析和计算的能力;同时对构件的强度、刚度以及稳定性等问题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能力。能利用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判断分析结果正确与否的能力。并为后续课程学习、以及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力学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理论力学内容部分和基本要求: (一)静力学: 力的概念;约束及约束力;物体的受力分析;各种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摩擦和物体的重心。(二)运动学: 描述点的运动方程、在其基础上求点速度和加速度;刚体的平动与定轴转动方程的建立、如何求其速度和加速度;重点讲授点的复合运动和刚体的平面运动。 (三)动力学: 质点运动微分方程,动力学普遍定理应用,惯性力的概念及达朗伯原理。 学完理论力学后,应完整地理解基本内容,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达到下列要求: 1、具有从简单实际问题中提出理论力学问题的初步能力。 2、能选取分离体并正确画出受力图。 3、平面力系和空间力系的简化;能熟练运用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求解简单物系的平衡问题(包 括考虑有摩擦力的情况)。 4、能正确地运用分解和合成的方法分析点的运动。能熟练运用点的速度合成定理。熟练地计算 刚体作平面运动时角速度和刚体上点的速度。 5、能正确运用动力学普遍定理求解简单的动力学问题。 6、能熟练地运用达朗伯原理求解简单的动反力问题。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工程力学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教学学时: 72 课程学分: 4学分 开课专业: 工程管理 开课学期: 第2学期 参考教材: 1. 《工程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主编:单辉祖,谢传锋) 2. 《工程力学》,黄河水利出版社,2009年7月(主编:孟凡深) 一、课程性质 《工程力学》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系统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必修课,是后续其它各门力学课程和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同时在许多工程技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直接应用。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使学生具备工程力学的基础知识,掌握正确的受力分析和力系的破坏平衡条件。对工程结构中杆件的强度问题具有明确的概念和一定的计算能力。初步掌握杆件体系的分析方法,初步了解常用结构形式的受力性能。掌握各种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维持平衡的条件以及承载能力的计算方法。 (二)职业技能目标 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本专业相关领域工作的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适应建筑工程生产一线的技术、管理等职业岗位群要求的技术及管理人才。(三)素质养成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端应用型人才。

四、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章绪论教学学时数:1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了解国内外力学发展史及概况,并对其发展与展望作简单介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1、工程力学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2、力学在科技发展与工程应用中的作用与地位 (二)教学难点:力学在科技发展与工程应用中的作用与地位 三、主要教学内容 1、工程力学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 2、力学在科技发展与工程应用中的作用与地位 3、国内外力学发展与展望简介 四、考核点 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机械设计基础(含工程力学)课程标准

机械设计基础(含工程力学)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类型:B类课(一)课程目标 《工程力学》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内容的深广度、教学方法上都应与培养高技能人才目标接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1、深刻理解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熟练掌握解决工程力学问题的定理和公式。能将实际物体简化成准确的力学模型,应用力学基本概念和定理解决相关力学问题; 2、能对静力学问题进行分析和计算,对刚体、物系进行受力分析和平衡计算; 3、正确应用公式对受力不很复杂的构件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计算; 4、通过应力状态分析建立强度理论体系。 5、步掌握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材料的相关力学实验。掌握基本实验的操作及测试方法 (二)课程内容与要求 工程力学分为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部分。理论力学部分以静力学为主,包括静力学基础、力系的简化、力系的平衡。材料力学部分包括杆件的四种基本变形(轴向拉伸与压缩、剪切与挤压、扭转、弯曲)的内力、应力和变形,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组合变形杆的强度和压杆稳定。第一篇静力学静力学主要内容有:力的概念,约束与约束反力,受力分析和受力图;力对点的矩,力对轴的矩,力偶与力偶系的简化,力的平移,力系的简化;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特殊力系的平衡,空间一般力系的平衡,物体系的平衡,平面静定桁架的内力,考虑摩擦时的平衡。第二篇材料力学材料力学主要内容有:材料的力学性能,拉伸与压缩时的力学性能,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强度条件、刚度条件,应力状态分析与四种强度理论。 课程要求:熟练掌握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四个概念、六个公理及推论、一个定理。能应用静力学的基本理论对刚体进行受力分析;明确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熟练掌握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四种变形方式的内力、应力、内力图;学会四种载荷作用方式下强度、刚度、稳定性计算;理解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 (三)课程实施和项目设计 1、课程实施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应用性工程技术人才,结合模具专业及学生特点,对少 学时《工程力学》的教学采用讲授、练习、自学、集中答疑等多种方法;在教学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讲解力学概念、原理和定理时,应从生活中的感性认识和生产实践中常见的实际力学问题出发,通过理想的抽象分析的实验观察,进行科学的逻辑推理,得出结论。要指导学生将已学的知识应用到专业理论的学习和生产实习中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

传热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传热学基础试题 一、选择题 1.对于燃气加热炉:高温烟气→内炉壁→外炉壁→空气的传热过程次序为 A.复合换热、导热、对流换热 B.对流换热、复合换热、导热 C.导热、对流换热、复合换热 D.复合换热、对流换热、导热 2.温度对辐射换热的影响( )对对流换热的影响。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可能大于、小于 3.对流换热系数为1000W/(m 2·K )、温度为77℃的水流经27℃的壁面,其对流换热的热流密度为( ) A.8×104W/m 2 B.6×104 W/m 2 C.7×104 W/m 2 D.5×104 W/m 2 4.在无内热源、物性为常数且温度只沿径向变化的一维圆筒壁(t 1 >t 2,r 1 B. 21r r r r dr dt dr dt ==< C. 2 1r r r r dr dt dr dt === 5.黑体的有效辐射____其本身辐射,而灰体的有效辐射( )其本身辐射。 A .等于 等于 B.等于 大于 C.大于 大于 D.大于 等于 6.有一个由四个平面组成的四边形长通道,其内表面分别以1、2、3、4表示,已知角系数X1,2=0.4,X1,4=0.25,则X1,3为( )。

A. 0.5 B. 0.65 C. 0.15 D. 0.35 7.准则方程式Nu=f(Gr,Pr)反映了( )的变化规律。 A.强制对流换热 B.凝结对流换热 C.自然对流换热 D.核态沸腾换热 8.当采用加肋片的方法增强传热时,将肋片加在()会最有效。 A. 换热系数较大一侧 B. 热流体一侧 C. 换热系数较小一侧 D. 冷流体一侧 9. 某热力管道采用两种导热系数不同的保温材料进行保温,为了达到较好的保温效果,应将( )材料放在内层。 A. 导热系数较大的材料 B. 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 C. 任选一种均可 D. 不能确定 10.下列各种方法中,属于削弱传热的方法是( ) A.增加流体流速 B.管内加插入物增加流体扰动 C. 设置肋片 D.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使导热热阻增加 11.由炉膛火焰向水冷壁传热的主要方式是( ) A.热辐射 B.热对流 C.导热 D.都不是 12.准则方程式Nu=f(Gr,Pr)反映了( )的变化规律。 A.强制对流换热 B.凝结对流换热 C.自然对流换热 D.核态沸腾换热 13.判断管内紊流强制对流是否需要进行入口效应修正的依据是( ) A.l/d≥70 B.Re≥104 C.l/d<50 D.l/d<104 14.下列各种方法中,属于削弱传热的方法是( ) A.增加流体流度 B.设置肋片 C.管内加插入物增加流体扰动 D.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使导热热阻增加 15.冷热流体的温度给定,换热器热流体侧结垢会使传热壁面的温度(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有时增加,有时减小

工程力学题目

1 静力学公理.受力图 1[是非题]如物体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则物体处于平衡。 ( ) 2[是非题]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条直线。 ( ) 3[是非题]静力学公理中,二力平衡公理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刚体。( ) 4[是非题]静力学公理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和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适用于任何物体。 ( ) 5[是非题]二力构件是指两端用铰链连接并且指受两个力作用的构件。 ( ) 6[选择题]刚体受三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则此三力的作用线( )。 A必汇交于一点 B必互相平行 C必都为零 D必位于同一平面内 7[选择题]如果力FR是F1、F2二力的合力,用矢量方程表示为FR=F1+F2,则三力大小之间的关系为( )。 A必有FR=F1+F2 B不可能有FR=F1+F2 C必有FR>F1,FR>F2 D可能有FR

机械专业工程力学Ⅰ运动学部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2011级机械专业工程力学Ⅰ运动学部分复习题 一、是非题(正确用√,错误用×,填入括号内。) 1、对于平移刚体,任一瞬时,各点速度大小相等而方向可以不同。(×) 2、在刚体运动过程中,若刚体内任一平面始终与某固定平面平行,则这种运动就是刚体的平面运动。(× ) 3. 在自然坐标系中,如果速度v = 常数,则加速度a = 0。(×) 4、点的法向加速度与速度大小的改变率无关。( √ ) 5、如果知道定轴转动刚体上某一点的法向加速度,就可确定刚体转动角速度的大小和转向。(× ) 6、平移刚体上各点的运动轨迹一定是直线。(× ) 7、若动点相对动系的轨迹是直线,动系相对静系的运动是直线平动,则动点的绝对运动也一定是直线运动。(×) 8、在研究点的合成运动时,所选动点必须相对地球有运动(√) 9、若动系的牵连运动为定轴转动,则肯定存在哥氏加速度C a 。(× ) 10、速度瞬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 ( × ) 11、基点法中平面图形绕基点转动的角速度与瞬心法中平面图形绕瞬心转动的角速度相同。(√)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已知一动点作圆周运动,且其法向加速度越来越大,则该点运动的速度( A ) 。 A)越来越大; B)越来越小; C )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 2、点的加速度在副法线轴上的投影( B )。 A)可能为零; B )一定为零; C)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 3、动点的运动方程以弧坐标表示为)(t f s =,且沿坐标轴正向运动,但越来越慢,则 (D )。 (A )0

dt ds , 022>dt s d ;

(完整word版)工程力学课程标准

工程力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工程力学课程代码:0610201 课程类别:B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授课单位: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学分:4 学时:72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工程力学是一门技术基础课,它不仅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为工程构件的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因此,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较熟练地进行受力分析,培养学生对结构的受力情况、稳定情况;对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问题,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础知识,比较熟练的计算能力和初步的实验分析能力。 学习本课程必须具备普通物理学、高等数学的学习基础。同时,本课程也是本专业后续课程,如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等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总体设计思路是构建具有高职高专特色、理论与实践并重、以岗位群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新的课程设计。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运用探究式、启发式、类比式、归纳式、互动式、提问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与实践。根据就业岗位需求和前后续课程的衔接,选取相关实践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内容,并将职业技能鉴定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课程的教学过程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以基于工作过程得课程开发理念为指导,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为重点,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融合职业资格标准,以来源于工程一线的实际

案例为载体,以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实训室为工作与学习场所,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通过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教学目标的开放性设计、教学考核方法改革等,保证了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全面培养。 二、课程目标 对常见工程约束能进行简化、受力分析和画示力图。熟练掌握力的投影、对点的矩和对轴的矩的计算。对工程中的各种力系(汇交力系、力偶系、任意力系和分布力系)能进行简化。熟练掌握各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应用,对工程静定结构能进行平衡分析。对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有明确的认识,并具有将一般工程杆件简化为力学简图的初步能力。能计算杆件在基本变形下的内力,并做出内力图。能分析计算基本变形杆件的应力和变形。能进行基本变形杆件的强度、刚度计算。对应力状态有初步的认识,并能进行简单组合变形杆件的应力和强度计算。能分析计算简单压杆的临界荷载和临界应力,并能进行稳定性计算。为学习有关的后继课程打好必要的基础,并为将来学习和掌握新的科学技术创造条件;初步学会利用工程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一些工程实际问题。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序号学习项 目学习任务能力要求知识要点参考学 时 1 1. 绪论 1.1 工程力学 的研究对象和 研究方法掌握工程力学的研究对 象、基本任务与研究方法; 掌握杆件变形的基本形 式; 能辨别刚体和变形体, 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能理解对构件进行强 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 和校核的必要性; 掌握杆件变形的基本 形式 1 2 2.静力学 的基本知 识2.1基本概念 基本公理 力矩 掌握力、荷载和力系的概 念; 熟练掌握力学基本公理的 内容和涵义; 熟练掌握力矩的的概念和 求法; 能够识别结构所受的 荷载和力系; 能够对作用在工程结 构上的荷载进行平衡 分析;学会判断构件的 运动和它所受的力或 力矩的关系; 2 8

【精品】流体力学与传热学教案设计

流体力学与传热学 流体静力学:研究静止流体中压强分布规律及对固体接触面的作用问题 流体动力学:研究运动流体中各运动参数变化规律,流体与固体作用面的相互作用力的问题 传热学研究内容:研究热传导和热平衡规律的科学上篇:流体力学基础 第一章流体及其主要力学性质 第一节流体的概念 一流体的概述 ⒈流体的概念:流体是液体和气体的统称 ⒉流体的特点:易流动性—在微小剪切力的作用下,都将连续不断的产生变形(区 别于固体的特点) ⑴液体:具有固定的体积;在容器中能够形成一定的自由表面;不可压缩性 ⑵气体;没有固定容积;总是充满所占容器的空间;可压缩性

二连续介质的模型 ⒈连续介质的概念 所谓连续介质即是将实际流体看成是一种假想的,由无限多流体质点所组成的稠密而无间隙的连续介质.而且这种连续介质仍然具有流体的一切基本力学性质. ⒉连续介质模型意义 所谓流体介质的连续性,不仅是指物质的连续不间断,也指一些物理性质的连续不间断性.即反映宏观流体的密度,流速,压力等物理量也必定是空间坐标的连续函数(可用连续函数解决流体力学问题)

第二节流体的性质 一密度—--表征流体质量性质 ⒈密度定义:单位体积内所具有的流体质量 ⑴对于均质流体:ρ=m/v 式中ρ-流体的密度(㎏/m 3) m-流体的质量(㎏) v —流体的体积(m 3) ⑵对于非均质流体:ρ=⒉比体积(比容):单位质量流体所具有的体积(热力学和 气体动力学概念) ⑴对于均质流体:v=V/m=1/ρ(m 3/㎏) 3.液体的密度在一般情况下,可视为不随温度或压强而变化;但气体的密度则随温度和压强可发生很大的变化。 二流体的压缩性和膨胀性 dv dm v m v =??→?0lim

《工程力学》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计划学时:72 单位:机电汽车工程学院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二○一七年六月 工程力学 页脚内容0

一、基本情况 二、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地位 该课程是四年制本科专业基础课程。工程力学涵盖了原有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门课程的主要经典内容。通过对《工程力学》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如何对处于静定平衡状态的物体进行静力分析和对构件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分析。这门课以《高等数学》、《大学物理》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其它专业课程的基础。《工程力学》课程在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衔接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纽带。 (二)课程基本理念 1、指导思想 以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以培养“基础扎实、专业面宽、重应用、强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遵循技术应用型本科生成才规律,树立专业指向、能力本位、个性发展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运用所学的工程力学知识来发现、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 2、基本原则 以机械设计专业就业岗位需求为目标,遵循认知规律,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深入浅出,发挥学生主体意识,提高教学效果,在获得机械设计专业所需要的工程力学知识的同时,增强能力、提高素质。 (三)课程设计思路 1、框架设计 以本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按照专业基础实用的原则进行课程设计,以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 页脚内容1

和基本公理为基础,对工程构件进行受力分析和强度校核,通过实验操作巩固理论知识。 2、内容安排 本课程共分三大模块:静力学;材料力学;运动学与动力学。第一模块分两大任务:静力学基本概念和力系。第二模块设一大任务,两条线索,一是载荷作用方式,二是外力-内力-内力图-应力-强度条件及应用。本模块设有3个实验,安排六个课时,通过实验引出相关内容。第三模块主要引导学生自学。 3、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课时共72学时,4.5学分,其中理论教学66学时,实践教学6学时,教学安排在第3学期。 4、教学实施 课堂教学要确保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完成。为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必须在教学中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难点。注意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积极的思维。学生学习工程力学,应在理解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工程的基础上,学会应用所学的定理和公式去解决具体问题,因此,演算一定数量的习题,是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加强直观教学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运用各种实物、模型等教具和挂图、教学录像片,并组织进行现场参观教学。同时应重视材料力学实验课这一教学环节的开设。 5、课程评价 采用理论考核与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课终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进行综合评价,不仅注重最终的考核成绩,还关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及团结协作精神,通过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专家督导、同行评价和学生反馈等方法对教的过程和学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三、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学习,获得汽车主要总成和机构功用、结构特点、连接关系及工作原理的基本知识,能完成汽车主要总成和机构的拆装,经历“汽车构造”课程的学习过程,熟悉结构原理,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运用专业基本理论和方法去发现、分析、处理岗位实际问题的意识和品质,具备与相应的专业素养。 页脚内容2

传热学基础复习资料

传热学基础 一、填空题 1、传热的基本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2、传热过程可分为不随时间变化的和随时间变化的。 稳态传热、非稳态传热 3、对流换热实质是和两种传热机理共同作用的结果。 热对流、导热 4、某瞬时物体内部各点温度的集合称为该物体的,其同温度各点连成的面称为,其法线方向上温度的变化率用表示。 温度场、等温面、温度梯度 5、当物质的种类一定时,影响导热系数大小的外因主要是和。 6、表示物体的蓄热量与界面上换热量的比值称为。 时间常数 7、在湍流传热时,热阻主要集中在,因此,减薄该层的厚度是强化的重要途径。 层流内层、对流传热 8、对流传热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有(1)(2)(3)(4)(5) 。 流体的种类和相变化的情况;流体的性质;流体流动的状态;流体流动的原因; 穿热面的形状、分布和大小 9、无相变时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强制湍流传热,在α=0.023λ/diRe 0.8Pr n 公式中,n 是为校正的影响。当流体被加热时,n 取,被冷却时n 取。 热流方向、0.4、0.3 10、努塞尔特准数Nu 表示的准数,其表达式为,普兰特准数Pr 表示的准数,其表达式为。 对流传热系数、λ αl Nu =、物性影响、λμP C =Pr 11、蒸汽冷凝有和两种方式。 膜状冷凝、滴状冷凝 12、双层平壁定态热传导,两层壁厚面积均相等,各层的导热系数分别为1λ和2λ,其对应的温度差为1t ?和2t ?,若1t ?>2t ?,则1λ和2λ的关系为。 1λ<2λ 二、简答题 1、何谓热对流?何谓对流传热?对流换热又可分为哪两大类? 答:热对流是指流体中质点发生相对位移而引起的热量传递。通常,对流传热是指流体与固体壁面间的传热过程,它是热对流和热传导的结合。它又可分为强制对流和自然对流两类。 2、请简述辐射换热区别于导热和热对流方式最主要的特征。 它是唯一一种非接触的传热方式;它不仅产生能量转移,而且还伴随着能量形式的转换,即发射时从热能转换为辐射能,而被吸收时又从辐射能转换为热能。 3、请简述在非稳态导热过程中物体中温度分布存在的两个阶段。

机械专业工程力学运动学部分复习题及参考复习资料

2011级机械专业工程力学Ⅰ运动学部分复习题 一、是非题(正确用√,错误用×,填入括号内。) 1、对于平移刚体,任一瞬时,各点速度大小相等而方向可以不同。(×) 2、在刚体运动过程中,若刚体内任一平面始终与某固定平面平行,则这种运动就是刚体的平面运动。(× ) 3. 在自然坐标系中,如果速度v = 常数,则加速度a = 0。(×) 4、点的法向加速度与速度大小的改变率无关。( √ ) 5、如果知道定轴转动刚体上某一点的法向加速度,就可确定刚体转动角速度的大小和转向。(× ) 6、平移刚体上各点的运动轨迹一定是直线。(× ) 7、若动点相对动系的轨迹是直线,动系相对静系的运动是直线平动,则动点的绝对运动也一定是直线运动。(×) 8、在研究点的合成运动时,所选动点必须相对地球有运动(√) 9、若动系的牵连运动为定轴转动,则肯定存在哥氏加速度C a 。(× ) 10、速度瞬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 ( × ) 11、基点法中平面图形绕基点转动的角速度与瞬心法中平面图形绕瞬心转动的角速度相同。(√)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已知一动点作圆周运动,且其法向加速度越来越大,则该点运动的速度( A ) 。 A)越来越大; B)越来越小; C)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 2、点的加速度在副法线轴上的投影( B )。 A)可能为零; B)一定为零; C)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 3、动点的运动方程以弧坐标表示为)(t f s ,且沿坐标轴正向运动,但越来越慢,则 (D )。 (A)0 dt ds , 022 dt s d ; (B)0 dt ds , 022 dt s d ;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力学是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专业的一门理论性较强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任务。按照专业需要,本课程主要讲授静力学、杆件的变形与强度计算、动载荷、构件的疲劳强度等内容。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处理简单工程实际力学问题。本课程总计48学时,3学分。课程的前修课程为高等数学和物理学。 教学大纲 绪论:工程力学的重要地位、研究内容与分析模型、分析方法。 第一部分静力学 1.静力学基础 刚体、力、力系的概念。静力学基本原理。约束和约束力基本概念,约束的基本类型。力矩的概念,合力矩定理,受力图。 2.力系的等效与简化 力系等效与简化的概念。力偶的概念及其性质。力向一点平移定理。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方法。固定端约束的约束力分析。 3.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刚体系统的平衡问题,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摩擦角和自锁概念。空间任意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 第二部分材料力学 4.材料力学的基本概论 材料力学的任务及研究对象。关于材料的基本假设。基本概念:内力、外力、正应力、切应力、正应变、切应变。 5.杆件的内力分析与内力图 基本概念与基本方法。轴力图与扭矩图。剪力图与弯矩图。 6.杆件拉伸与压缩时的应力、变形分析与强度设计 拉(压)杆的应力与应变分析。强度设计:强度校核、尺寸设计、许可载荷。材料的力学性能基本知识。集中载荷附近应力分布,应力集中概念。 7. 扭转 扭转的概念和实例。功率与扭力偶矩的计算。剪切虎克定律。剪应力互等定理。剪切弹性模量。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圆截面的极惯性矩。抗扭刚度。扭转截面系数。圆轴扭转时的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 8. 弯曲强度问题 平面弯曲的概念和实例。惯性矩概念。移轴及转轴定理。弯曲时梁的正应力分析。提高粱弯曲强度的措施。

机械工程力学

南安市工业学校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机械工程力学》试卷(A) (适用11秋机械专业共计37人)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出卷人:审批人: 一、填空题:(每空格2分,共计30分) 1、在两个作用下处于平衡的刚体称为_________构件。 2、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限制的物体运动方向_________。 3、当力的作用线通过_________时,力对点之矩为零。 4、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滑动或有相对____________时,在接触面之间产生的彼此 阻碍其滑动的力,称为滑动摩擦力。 5、均质物体若具有两个对称轴,则它的重心必然在这两根对称轴的_________。 6、拉压杆任一截面的轴力等于该截面一侧外力的代数和。截面以左向左的外力,或截面 以右向右的外力,在截面上产生_________的轴力,反之,则产生_________的轴力。 7、内力是指杆件在外力作用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受扭转圆轴的横截面上,其扭矩的大小等于该截面一侧(左侧或右侧)所有外力偶 矩的代数和。按右手定则,截面以左大拇指向左的外力偶矩,或截面以右大拇指向右的外力偶矩,在该截面上产生_________的扭矩,反之,则产生_________的扭矩。 9、拉压杆横截面上只有_________应力,且应力在横截面上是_________分布的。 二、判断(每题3分,共计30分) 1、当力沿其作用线移动时,力对点的矩将改变。。。。。。。。。。。。。。。。。。。。。() 2、可动铰支座的约束力过铰的中心,垂直于支承面,指向未知。。。。。。。() 3、杆件两端受到等值、反向且共线沿轴线的两个外力作用时,一定产生轴向拉伸或压缩变形。。。。。。。。。。。。。。。。。。。。。。。。。。。。。。。。。。。。。。。。。。。。。。。。。。() 、平面一般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得到一个力和一个力偶,该力为原力系 的合力,该力偶为原力系的合力偶。。。。。。。。。。。。。。。。。。。。。。。。。。。。。。。。() 5、后轮驱动的汽车在发动机的带动下向前行进时,前轮、后轮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是相同

机械工程力学教案

绪论 一、机械工程中的力学 提到力学,同学们并不陌生,在中学已经学习了,然而中学所讲的力学只是一般的讨论,具体到工程实际中的应用,则又分成多和类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建筑力学,流体力学,固体力学等。对于我们来说 工作原理:电机转动—两皮带轮转动—主轴卡盘工件转动—车刀轴向径向移动—切削零件 这个机器的力学问题就是各部分的受力、运动和承载能力 运动:电机转动、皮带轮转动、主轴转动、卡盘工件转动、车刀移动 各部分运动快慢有一定要求:太慢,切削力小,工作效率低;太快,电机超载, 工人不能操作 怎样把电机的高速转动变成各部分所需要的运动?

这是力学的一方面问题——运动及运动的传递 受力:车刀切削力、卡盘夹紧力、轴承支持力、皮带拉力、电机动力 各部分受力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一定的切削力,夹紧力多大?轴承受力多大?皮带拉力?电机动力? 怎样从一个零件的受力计算其他零件的受力? 是力学问题——受力及力的传递 各构件能否受力: 设疑: 车刀受力之后会不会拆断?轮轴受力之后会不会弯曲?皮带受多大的力会断裂? 解疑: 为了不发生断裂,可以使用高强度的合金钢材料,但成本太高;或将构件做得又粗又大,但机器笨重 怎样做到既要坚固结实,又要降低成本、节省材料、减轻重量? 是力学问题——构件的承载能力 结论:所以,力学是研究机器各构件的受力及传力,运动及传动,构件的承载能力 二、机械工程力学课程的性质 是专业及后读课的需要

将来的工程材料、机械零件、机械工艺、机械实习课程,都要用到工程力学学过的知识,所以力学课程是一门承前启后、承上启下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 三、机械工程力学课程的内容 受力及力的传递——第一篇静力分析静力是指在平衡状态下的受力构件的承载能力——第二篇机械零部件的承载能力 运动及运动的传递——第三篇运动分析与动力分析 四、机械工程力学研究对象的力学模型 五、怎样才能学好工程力学 工程力学与日常生活的工程实际密切相关,应通过实践观察抽象,概念,归纳,综合。最后提出假设,逻辑推理得出定理和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