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04铜及铜合金焊接施工工艺标准修改稿

22104铜及铜合金焊接施工工艺标准修改稿
22104铜及铜合金焊接施工工艺标准修改稿

铜及铜合金焊接施工工艺标准

QB-CNCEC J22104-2006

1 适用范围

本施工工艺标准适用于紫铜钨极氩弧焊、黄铜的氧乙炔焰焊以及紫铜、黄铜的氧乙炔焰钎焊作业。

2 施工准备

2.1 技术准备

2.1.1施工技术资料

设计文件(施工图、材料表、标准图、设计说明及技术规定等)及焊接工艺评定。

2.1.2现行施工标准规范

HGJ223《铜及铜合金焊接及钎焊技术规程》

GB/T3670《铜及铜合金焊条》

GB9460《铜及铜合金焊丝》

GB6418《铜基钎料》

GB10046《银基钎料》

2.1.3 施工方案

2.1.

3.1焊接施工方案、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焊接工艺指导书

⑴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文件要求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如设计文件没有明确规定评定所要执行的标准时,焊接工艺评定可按HGJ223《铜及铜焊接及钎焊技术规程》的要求进行。

⑵依据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编制焊接工艺指导书并下发至施工焊接人员。

2.1.4 技术及安全交底

工号技术员应按要求向所有焊接人员进行技术及安全交底。

2.1.5 专业技术培训

焊工考试依据设计文件要求的标准执行,如设计文件没有明确规定可以依据《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规则》或HGJ223《铜及铜合金焊接及钎焊技术规程》焊工考试章节要求执行。

2.2 作业人员

2.3 材料的验收与保管

2.3.1.1工程材料的验收

⑴应由具有材料知识、识别能力、实践经验及熟悉规章制度的人员管理参与验收。

⑵材料入库时,业主、监理、施工单位三方共同进行验收,应检查下列项目符合要求方可验收:

制造厂质量证明书

核对材质、规格型号、数量

外观检查

按规定要求做好检查记录

2.3.1.2工程材料的保管

⑴单独堆放,不得与其它材料混放,防止损伤、污染和腐蚀。

⑵做好标识。

⑶如露天堆放应做好防风、雨、雪等特殊防护措施。

2.4 主要施工机具

2.4.1主要机械设备

直流钨极氩弧焊机、等离子切割机等、无损检测设备等。

2.4.2 主要工具

角向磨光机、不锈钢丝刷、锉刀、焊枪、氧乙炔焊枪等

2.5 测量及计量器具

焊接检验尺、干湿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秒表、风速计、测温仪等。

2.6 作业条件

2.6.1施工场所已具备施工条件,所需的图纸资料和技术文件齐备,图纸会审已进行,施工方案已经编制好且审核批准,并进行技术交底。

2.6.2建立焊接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焊接技术人员、焊接质检人员、无损检测人员等。

2.6.3焊接工装设备、检测、试验手段应满足铜及铜合金的焊接技术要求。

2.6.4在焊工考试和施焊前,应具有相应的焊接工艺评定,否则按规范要求做相应的焊接工艺评定。

2.6.5焊接场所保持清洁,并有防风防雨雪措施,相对湿度一般不大于80%,环境温度不低于5℃。3施工工艺流程

3.1 工艺流程

3.2 工艺操作过程

3.2.1 组对与定位焊接

3.2.1.1焊接坡口形式的选用及尺寸应符合设计及相关标准的要求。

3.2.1.2管道焊口组对时,应做到内壁平齐,内壁错边量不应超过管壁厚度的10%,且不大于1mm。3.2.1.3 坡口加工应采用机械方法或等离子切割,若使用等离子切割,切割后的母材表面应打磨平整、无凹槽。

3.2.1.4焊接坡口及边缘两侧20mm范围内及所用的焊接材料,应用丙酮或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清除油污、氧化膜及其他脏物,经过清理后的母材和焊接材料放置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并应妥善存放和保管,防止被重新氧化和污染。

3.2.2表面清理

3.2.2.1机械法:用砂布、不锈钢丝刷、角向砂轮机等进行清理直至露出金属光泽。

3.2.2.2化学法:可用30%硝酸水溶液浸蚀2-3分钟,然后用水冲净,擦干,也可使用盐酸、硫酸等水溶液或混合液清洗,经酸洗后的焊件或焊丝要用清水或热水反复冲洗干净,并使其完全干燥后方可使用。

3.2.2.3 清理后的钎焊表面不得太光滑或太粗糙,以保证钎焊表面良好结合和钎料的顺畅流通。

3.2.3 施焊

3.2.3.1铜管的焊接应尽可能的采用转动焊,铜板的焊接应尽量采用平焊位置。

3.2.3.2手工钨极氩弧焊的工艺要求

⑴钨极氩弧焊应采用直流正接。

⑵焊前将铜焊剂用无水酒精调成糊状,涂敷在坡口或焊丝表面,并及时焊接。

⑶当焊接壁厚大于3mm的焊件时,焊前应对坡口两侧50~150mm范围内进行均匀预热,预热温度为350~550℃,壁厚小于3mm时,可根据环境温度、焊件尺寸等综合因素决定是否预热。

⑷应使用与母材同材质的引弧板和熄弧板。

⑸焊接过程中如发生夹钨现象或产生焊接变形引起错边时,应及时停止焊接,经修整后再进行焊接。

⑹进行预热或多层焊接时,焊前及层间应将焊接部件氧化层清除干净后再进行焊接。

⑺紫铜钨极氩弧焊推荐工艺参数见下表3.2.3.2所示:

3.2.3.3黄铜氧乙炔焰焊接工艺要求

⑴黄铜氧乙炔焰焊接时应采用轻微氧化焰并采用左焊法。

⑵预热温度应视环境温度、焊件大小、焊件厚度等情况决定,当焊件厚度小于5mm时可不预热,焊件厚度为5~15mm时预热400~500℃;焊件厚度大于15mm时应预热550℃,随着焊件厚度的增加,焊接过程中也要考虑对焊件进行预热。

⑶焊接前应将一定长度的焊丝加热,并将加热的焊丝放入铜焊粉中蘸上一层然后进行焊接。

⑷焊接时不应使焊缝过热,焰心尖端与焊件距离为3~5mm为宜,厚壁焊件应两边摆动加热,使基本金属表面轻微的完全熔化,熔深不宜超过1.5mm。

⑸每条焊缝应一次连续焊完,尽可能不间断,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提高焊接速度;多层焊接时应采用多层单道焊,底层应选用细焊丝,其它各层应选用粗焊丝以减少焊接层数,各层接头应错开。

⑹异种或不等厚度黄铜焊接时,火焰应偏向熔点较高或较厚一侧,以保证两侧熔合良好。

⑺焊缝应按设计规定进行焊后热处理,热处理加热范围应以焊缝中心线为基准,每侧应不小于3倍焊缝宽度。

⑻热处理规范应根据设计要求及焊接工艺评定确定,亦可根据下列要求确定热处理加热温度:

a) 消除应力退火:400~450℃

b) 软化退火:550~600℃

⑼焊缝热处理前应采取措施,避免由于热处理造成焊件变形。

3.2.3.4钎焊工艺

钎焊宜采用向下漫流位置进行施焊。

⑴银钎焊工艺

a) 银钎焊时应采用碳化焰,钎焊时应将火焰中层与焊件接触,并做不停的相对运动,使焊件

温度均匀上升,并且受热速度快、时间短。

b) 钎焊时,可将钎剂用酒精调成糊状刷在焊件表面,也可将钎料沾上钎剂与钎料一起熔入。

c) 钎料可采用片状或丝状,预先塞入焊件内,也可采用边焊边加钎料的方法。

d) 钎焊完毕,必须待焊件冷却到300℃以下才允许移动或校正,否则会降低接头强度,甚至

产生裂纹。

⑵黄铜钎焊工艺

a) 黄铜钎焊时采用中性焰。

b) 钎焊时可将钎剂用无水酒精调成糊状刷在焊件表面,焊接过程中如需加钎剂时可用焊丝边

沾边焊。

c) 钎焊后的焊缝可在空气中缓冷,待焊件冷却至300℃以下方可移动。

⑶锡钎焊工艺

a) 锡钎焊应采用轻微碳化焰,禁止内焰与钎焊件表面接触。

b) 锡钎焊接头应先进行挂锡,挂锡应符合下列规定:

1)铜件锡钎焊应采用清洁的氯化锌饱和溶液作为钎剂。

2)焊件应预热至100℃左右,先刷一层钎剂,挂锡温度应保持在270~300℃之间,不宜过高,挂锡前应先将锡液表面氧化膜清除干净。

3)焊件浸入锡槽要慢,在锡槽内浸着时间应视焊件大小而定,一般为2分钟,大型焊件不超过5分钟。

4)挂锡表面在未凝固时,应用碎布将其擦成均匀一薄层,待冷却至80℃以下再用热水冲洗干净。

5)锡层挂着不良时,应用铲刀铲除缺陷处的氧化物及污物,重新加钎剂进行补锡,如温度太低,可用焊炬进行局部加热,待温度升至所需温度时进行手工挂锡。

6)挂锡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焊件变形,影响装配间隙,挂锡后焊件表面应保持清洁,并应进行锡焊。

7)大型焊件、特殊焊件应拟定详细的工艺规程。

c) 锡焊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钎焊前接头先预热至100℃左右并加入适量的钎剂。

2) 钎接接头应均匀加热至250℃左右,温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引起挂锡层过烧,使锡焊

不能进行,如发生锡层过烧现象应重新清理钎接表面。

3) 在焊缝中加入锡钎料时应浸透均匀,不应过量,且不应有气孔,管状焊件严禁钎料浸

入管内。

4) 锡钎料未完全凝固时,不应搬动或震动焊件。

d) 管板搪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板、管子接头处必须预先挂锡。

2)管板预热至100℃左右先加入适量钎剂,管板的预热和搪锡应从管板的外围逐渐螺旋内移搪锡温度应控制在250℃左右。

3)搪锡应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搪到1/3锡层厚度,搪后清洗干净,第二次再搪到图纸要求厚度。

4)搪锡应在锡钎料刚熔化或成糊状时填入管板,然后熔化渗入,不可成水滴状在高处浇滴。

5)第一层搪锡应特别注意质量,位于管子周围处的搪锡不应有小气孔以及未焊着等缺陷,如有缺陷应局部去除后才允许搪第二层。

6)搪锡时不应将管子堵死或过热,搪锡面残留钎剂应在焊缝冷却到80℃以下,才允许用热水冲刷清洗干净。

e) 钎焊后的表面处理

1)焊件经钎焊并冷却后应除去氧化物、钎剂残渣以及多余钎料,防止焊缝(或接头)被

污染和腐蚀。

2)钎焊后的表面可按下列方法合理选择:

焊件冷却到80℃以下时用热水冲洗,并用钢丝刷除去多余焊剂、溶渣;

焊件冷却至常温时用15%柠檬酸水溶液洗刷,并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焊件自然冷却至常温时,用5%--10%稀硫酸或盐酸洗刷,并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焊件自然冷却至常温时,用0.5%碱水中和氯化锌钎剂洗刷,并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3.2.3.5 焊丝、焊剂、钎料、钎剂选用见下表3.2.3.5所示:

3.2.3.6 焊缝的返修

⑴凡外观检查或无损探伤检验不合格的焊缝均应进行返修。

⑵同一部位的焊缝返修次数不应超过两次,两次以上的返修应制定返修措施并经质保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返修。

⑶热处理后的返修焊缝,返修后应重新进行热处理。

⑷不合格的钎焊缝可进行局部返修或整体返修,缺陷严重者应将全部钎料熔化、拆开,经彻底清理后重新钎焊。

⑸焊缝、钎焊缝返修后,仍应按原规定进行检验,并在质量证明书或交工资料中说明。

3.3 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3.3.1焊件组对时的定位焊所用的焊接材料、工艺措施应与正式施焊相同,当定位焊发现裂纹、气孔等缺陷应清除干净,重新进行定位焊。

3.3.2 用于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的铜及铜合金应为退火状态。

3.3.3手工钨极氩弧焊使用的氩气纯度不应低于96.96%,并符合GB4842《氩气》的规定,焊接或钎焊使用的乙炔气纯度不应低于96.5%,氧气纯度不应低于99.2%。

3.4 季节性施工技术措施

3.4.1冬季室外作业应设防风保温棚。

3.4.2 雨季作业应设防雨棚;当焊缝处潮湿时应用氧-乙炔焰烤干;焊接时焊条筒盖要盖严。

3.4.3当施焊环境出现下列任一情况,且无有效防护措施时,禁止施焊:

气温低于5℃

钨极氩弧焊时风速>2m/s

雾、雨、雪环境

4 质量检验

4.1 质量检验标准及方法

4.1.1焊接质量检验按照GB50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标准执行。

4.1.2 质量检验标准

4.1.2.1保证项目

⑴焊材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复验报告

⑵管道焊接前必须做焊接工艺评定,且应符合焊接工艺评定规范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⑶管道焊缝无损检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无损检验记录和报告

⑷焊接人员必须经过考试并有合格证书。

检验方法:检查施焊人员合格证书

4.1.2.2基本项目

⑴焊缝表面无裂纹、气孔、夹渣、凹陷、飞溅、药皮、焊疤等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按系统抽查10%,不少于3处

⑵焊缝周围必须有焊工钢印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按系统抽查10%,不少于3处

4.1.2.3 允许偏差项目

4.2 质量控制点

质量控制点见下表4.2所示。

4.3 质量记录

母材及焊材产品质量证明书。

焊材发放、烘烤记录。

焊工合格项目登记表。

焊接施工记录;焊缝探伤布片图;焊缝磁粉、渗透检测位置图;焊工代号布置图。

焊缝返修记录

焊缝无损检测报告

焊后热处理报告及热处理后硬度报告

5 成果保护

5.1焊缝完成后严禁敲打、碰砸焊缝及热影响区,对装有仪表、调节阀等区域应遮挡保护。

5.2严禁在近缝区点焊临时支架。

5.3凡在管道附近应进行切割作业时应及时挡护,杜绝切割残渣、氧化物伤及管道和焊缝。

5.4严禁利用已完成的管道做支吊点。

6 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

6.1 职业健康、安全主要控制措施

职业健康、安全主要控制措施见下表6.1所示。

6.2 环境管理主要控制措施

环境管理主要控制措施见下表6.2所示。

6.3 作业环境要求

6.3.1在室内、厂房内施工应安装必要的通风设备,但在焊接区风速不得大于2m/s,且不得有穿堂风。

6.3.2施工现场要设置足够的照明设备。

6.3.3 施工现场应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安全设施,各工序应制定安全施工措施及安全操作规程。

6.3.4 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应接受安全教育,按规定穿戴安全防护用品,文明施工。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扁线》编制说明

《铜及铜合金扁线》国家标准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1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国内外在电力、电子电讯、仪表、眼镜、拉链、照相器具的知名企业,对铜及铜合金的扁线的需求,已由电力行业扩展到了其他领域,并逐年增加。世界各国为了适应现代工业的发展需要,均已编制和修改了铜及铜合金扁线的标准,其产品的牌号、性能、规格也有已较大的补充。而我国的铜及铜合金扁线的标准,仍延用GB/T 3114-94的标准,已不能满足众多的铜合金扁线生产企业、中间供应商和使用企业的要求。2008年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以国标委综合[2008]118号文件下达本标准的起草任务,并由宁波博威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起草修订,完成年限为2009年。 1.2主要工作过程和工作内容 根据任务落实会会议精神,我公司于2008年1月组建了铜及铜合金扁线国家标准起草小组,主要由总工程师办公室、技术部等技术人员组成。主要进行如下工作:1)确立《铜及铜合金扁线》国家标准起草遵循的基本原则; 2)申报起草该标准的立项报告; 3)对生产、使用厂家进行调研、收集资料; 4)查阅相关标准; 5)确定产品主要技术内容; 6)确定建立仲裁分析方法; 7)根据测试数据确定技术指标取值范围; 8)编写征求意见稿草案。 2标准制定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 2.1本标准在制定时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充分满足市场要求的原则; (二)划繁就简的原则; (三)经济合理的原则; (四)有利于创新发展并与国际接轨的原则。 2.2标准的主要内容 2.2.1关于范围 本标准的铜及铜合金扁线主要用于电力、电子电讯、仪表、眼镜、拉链、照相器具等行业。本标准中的产品牌号是基于GB/T 5231-2001和GB/T 21652-2008的基础而来的,标准中的一部分牌号是在客户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实际情况和我国铜及铜合金扁线的实际需要而增加的。

铜铜合金焊接工艺(2)

铜铜合金焊接工艺(2) 铜及铜合金的焊接工艺(2) 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耐腐蚀性、延展性及一定的强度等特性。在电气、电子、化工、食品、动力、交通及航空航天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纯铜(紫铜)中添加10余种合金元素,形成固溶体的各类铜合金,如加锌为黄铜;加镍为白铜;加硅为硅青铜;加铝为铝青铜等等。 铜及铜合金可用钎焊、电阻焊等工艺方法实现连接,在工业发达的今天、熔焊已占据主导地位。用焊条电弧焊、TIG焊、MIG焊等工艺方法容易实现铜及铜合金的焊接。 影响铜及铜合金焊接性的工艺难点主要有四项元素:一是高导热率的影响。铜的热导热率比碳钢大7~11倍,当采用的工艺参数与焊接同厚度碳钢差不多时,则铜材很难熔化,填充金属和母材也不能很好地熔合。二是焊接接头的热裂倾向大。焊接时,熔池内铜与其中的杂质形成低熔点共晶物,使铜及铜合金具有明显的热脆性,产生热裂纹。三是产生气孔的缺陷比碳钢严重得多,与要是氢气孔。四是焊接接头性能的变化。晶粒粗化,塑性下降,耐蚀性下降等。 1、紫铜的焊接 焊接紫铜的方法有气焊、手工碳弧焊、手工电弧焊和手工氩弧焊等方法,大型结构也可采用自动焊。 (1)紫铜的气焊 焊接紫铜最常用的是对接接头,搭接接头和丁字接头尽量少采用。气焊可采用两种焊丝,一种是含有脱氧元素的焊丝,如丝201、202;另一种是一般的紫铜丝和母材的切条,采用气剂301作助熔剂。气焊紫铜时应采用中性焰。 (2)紫铜的手工电弧焊 在手工电弧焊时采用紫铜焊条铜107,焊芯为紫铜(T2、T3)。焊前应清理焊接处边缘。焊件厚度大于4mm时,焊前必须预热,预热温度一般在400~500℃左右。用铜107焊条焊接,电源应采用直流反接。 焊接时应当用短弧,焊条不宜作横向摆动。焊条作往复的直线运动,可以改善焊缝的成形。长焊缝应采用逐步退焊法。焊接速度应尽量快些。多层焊时,必须彻底清除层间的熔渣。 焊接应在通风良好的场所进行,以防止铜中毒现象。焊后应用平头锤敲击焊缝,消除应力和改善焊缝质量。 (3)紫铜的手工氩弧焊 在紫铜手工氩弧焊时,采用的焊丝有丝201(特制紫铜焊丝)和丝202,也采用紫铜丝,如T2。 焊前应对工件焊接边缘和焊丝表面的氧化膜、油等脏物都必须清理干净,避免产生气孔、夹渣等缺陷。清理的方法有机械清理法和化学清理法。 对接接头板厚小于3mm时,不开坡口;板厚为3~10mm时,开V型坡口,坡口角度为60o~70o;板厚大于10mm时,开X型坡口,坡口角度为60o~70o;为避免未焊透,一般不留钝边。根据板厚和坡口尺寸,对接接头的装配间隙在0.5~1.5mm范围内选取。 紫铜手工氩弧焊,通常是采用直流正接,即钨极接负极。为了消除气孔,保证焊缝根部可靠的熔合和焊透,必须提高焊接速度,减少氩气消耗量,并预热焊件。板厚小于3mm时,预热温度为150~300℃;板厚大于3mm时,预热温度为350~500℃。预热温度不宜过高,否则使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降低。 还有紫铜的碳弧焊,碳弧焊使用的电极有碳精电极和石墨电极。紫铜碳弧焊所用的焊丝和气焊时一样,也可用母材剪条,可用气焊紫铜的助熔剂,如气剂301等。

22104铜及铜合金焊接施工工艺标准修改稿

铜及铜合金焊接施工工艺标准 QB-CNCEC J22104-2006 1 适用范围 本施工工艺标准适用于紫铜钨极氩弧焊、黄铜的氧乙炔焰焊以及紫铜、黄铜的氧乙炔焰钎焊作业。. 2 施工准备 技术准备 2.1.1 施工技术资料 设计文件(施工图、材料表、标准图、设计说明及技术规定等)及焊接工艺评定。 2.1.2 现行施工标准规范 HGJ223《铜及铜合金焊接及钎焊技术规程》 GB/T3670《铜及铜合金焊条》 GB9460《铜及铜合金焊丝》 ( GB6418《铜基钎料》 GB10046《银基钎料》 2.1.3 施工方案 2.1. 3.1 焊接施工方案、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焊接工艺指导书 ⑴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文件要求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如设计文件没有明确规定评定所要执行的标准时,焊接工艺评定可按HGJ223《铜及铜焊接及钎焊技术规程》的要求进行。 ⑵依据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编制焊接工艺指导书并下发至施工焊接人员。 2.1.4 技术及安全交底 工号技术员应按要求向所有焊接人员进行技术及安全交底。 — 2.1.5 专业技术培训 焊工考试依据设计文件要求的标准执行,如设计文件没有明确规定可以依据《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规则》或HGJ223《铜及铜合金焊接及钎焊技术规程》焊工考试章节要求执行。 作业人员 序号工种持证上岗要求备注 | 电焊工焊工合格证合格证中的项目应与施焊项目相符,不得超项施焊1 2气割工持证企业技能资格证 !热处理工持证企业技能资格证

3 4探伤检测人员持证应持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签发的无损检测操作合格证) 材料的验收与保管 2.3.1.1 工程材料的验收 ⑴应由具有材料知识、识别能力、实践经验及熟悉规章制度的人员管理参与验收。 ⑵材料入库时,业主、监理、施工单位三方共同进行验收,应检查下列项目符合要求方可验收: 制造厂质量证明书 核对材质、规格型号、数量 外观检查 按规定要求做好检查记录 | 2.3.1.2 工程材料的保管 ⑴单独堆放,不得与其它材料混放,防止损伤、污染和腐蚀。 ⑵做好标识。 ⑶如露天堆放应做好防风、雨、雪等特殊防护措施。 主要施工机具 2.4.1主要机械设备 直流钨极氩弧焊机、等离子切割机等、无损检测设备等。 2.4.2主要工具 @ 角向磨光机、不锈钢丝刷、锉刀、焊枪、氧乙炔焊枪等 测量及计量器具 焊接检验尺、干湿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秒表、风速计、测温仪等。 作业条件 2.6.1 施工场所已具备施工条件,所需的图纸资料和技术文件齐备,图纸会审已进行,施工方案已经编制好且审核批准,并进行技术交底。 2.6.2 建立焊接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焊接技术人员、焊接质检人员、无损检测人员等。 2.6.3 焊接工装设备、检测、试验手段应满足铜及铜合金的焊接技术要求。 2.6.4 在焊工考试和施焊前,应具有相应的焊接工艺评定,否则按规范要求做相应的焊接工艺评定。< 2.6.5焊接场所保持清洁,并有防风防雨雪措施,相对湿度一般不大于80%,环境温度不低于5℃。3施工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

铜及铜合金的焊接

铜及铜合金的焊接 铜合金的制造 铜合金材料在运用于连接器的加工过程中,先是被加工成为薄片状的板材,然后切成条带形状以适应后面的冲压过程的需要。线材同样应用于连接器中,但是在端子组件和其他类型的连接器中这样的材料应用得很少。 图4.1描述了一个典型的薄板和条带铜合金的制造流程。此外在参考书目3中可以得到更详细的描述。合金线材以同样的方式制造但具有几个显著的特点:热挤压,轧制,和通过冲模的拉拔以改变热轧制和冷轧制在板材中的应用,以及退火处理过程经常用于这种产品。 连接器技术之4.1.1 铜合金的制造 溶炼和铸造铜合金是最先用于可回收的商业应用的金属之一,这是因为工业上能用经济的办法将铜合金中的杂质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溶炼常用于电溶炉之中而少见于铜合金在真空和惰性气体下的溶炼和铸造过程中。碳层能提供一足够的保护。此外,利用真空或特殊的空气环境将会很大的增加合金制造的成本。 氢、氧和碳的污染影响由溶炼过程和热力学方法来平衡其溶炼层进行控制,其中氢能溶解于铜,氧能与铜和一些合金元素形成氧化物,而碳能与有碳化物组分的合金起反应。溶炼控制包括纯电解阴极铜和有选择的兼容合金碎屑。当一些纯组分如镍、锡、硅或起支配作用的合金如磷、铍、和铬合金组分增加时,都会引起合金成份改变。 板材锻造的制造过程是从不连续的铸造成大矩形横截面金属锭或薄铸片开始的。前述大金属锭的典型尺寸为约150 毫米厚,300 到900 毫米宽,并且经过热轧制处理以有效的减少其厚度并消除在铸造过程中残余的铸造微片。另一种铸造方法是薄铸片(常用于窄条状铸造材料),其典型的尺寸是约15 毫米厚,150 到450 毫米宽,这些薄铸片将直接转到冷轧过程之中。选择条形铸造是基于经济上的考虑因素(热研磨需要较高的资金成本)以及合金的特性(一些铜合金不容易在热条件下工作)。 前述半连续且大的金属锭在铸造过程中垂直利用一个中空水冷的铜模,在开始时此铜模的下底部被封住。溶化的金属实际上并未象图4.1中所示的直接进入溶模。此溶化的金属通过一流槽及分配系统进入溶模,分配系统能通过一陶制阀系统控制金属的流量。底关闭部从溶模中降低,此时形成一稳定的固体外壳以容纳溶化的金属。铸造将继续进行直到一直冷(DC)金属锭形成以足够热轧制的长度。直冷(DC)金属锭处理的经济上的优点是几个金属锭可当溶炉中的溶化金属加入相邻的溶模时同时形成。此外接着通过热轧制在厚度方面的分离是一个快速有效的方法,尽管在轧制以前要经过重新加热。 水平方向进行的条状铸造将会产生呈盘旋状的薄片,此薄片的厚度是与冷轧中第一次分离的轧磨容易相配合的。薄片在制造中被切成盘旋状而不影响其铸造过程。铸造后的表面将会重新研磨加工以形成高的表面精度。锡青铜大多数情况下用于条状加工是因为其较差热环境下

铜及铜合金牌号对照表

铜及铜合金牌号对照表 CONVERSION TABLE OF GRADES FOR COPPER & ITS ALLOYS

Werkstoffe: Automatenstahl: 11SMn30 11SMnPb30 * 11SMnPb37 * *) auc h 麻省理工学院Zus5atzen 冯Bi und Te (1.0715) (1.0718) (1.0737) Nirosta (INOX): X14CrMoS17 X8CrNiS18-9 (1.4104) (1.4305) 弄乱: CuZn38Pb1,5 CuZn39Pb3 CuZn35Ni2 CuZn40Al2 (2.0371) (2.0401) (2.0540) (2.0550) Neusilber: CuNi7Zn39Pb3Mn2 CuNi12Zn30Pb1 (2.0771) (2.0780) Kupfer: OsnaCu58S OsnaCu58Te (2.1498) (2.1546) 铝: AlMgSiPb AlCu4PbMgMn AlCu6BiPb (3.0615) (3.1645) (3.1655) Titan: 6.Al4V (3.7165) Maschinen: ? 索引Automaten □2 - □60mm ? Tornos-Langdrehautom aten □2 - □26mm ? Esco-Ringdrehautomaten □1 - □9mm ? 索引, Tornos und Esco CNC-Drehautomaten bis □100mm ? Kummer Feinstdrehautomaten ? 6-Spindel-Drehautomaten: 索引bis □32mm (CNC), 可利用的合金从瑞士METALWORKS

铜及铜合金铸棒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铜及铜合金铸棒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铜及铜合金铸棒》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讨论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现行的YS/T 759-2011《铜及铜合金铸棒》有色金属行业标准,自2011年12月发布以来,历经近七年的运行,随着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能力的变化,所涵盖的产品牌号、规格及其技术要求均发生了变化,该标准已不能满足各方面的使用需求。为适应市场的竞争需要,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须及时修订现行标准。 根据工信厅科[2017]40号和有色标委[2017]31号《关于转发2016年第二批有色金属国家、行业、协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其中附件2的序号93(项目编号“2017-0221T-YS”)《铜及铜合金铸棒》行业标准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完成年限为2019年。因中铝洛阳铜业企业改制,2016年底新成立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铜及铜合金、铝镁合金的生产、技术工艺、检测等主体全部由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负责,因此该标准的编制工作由新公司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负责。 二、工作简况 标准制订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立即成立了标准编制组,并落实起草任务,确定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拟定该标准的工作计划。编制组分工明确,紧密合作,共同完成标准的修订工作。 铸造铜及铜合金是工业上广泛应用的一种铸造合金材料。铜及铜合金铸棒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铸造性能、耐磨性、耐蚀性,而且铸造组织细密,常常用于制造各种机器上承受重负荷及高速运转轴的滑动轴瓦轴套等,因而广泛用于汽车、船舶等各工业部门。该类棒材既有作为成品管直接使用的,也有作为坯料进行再加工的棒材。经过标准编制组及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通过对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在YS/T759-2011《铜及铜合金铸棒》的基础上,参考了ASTM B505-2005《铜及铜合金连续铸件》和ISO 1338-1997《铸造铜合金成分和力学性能》,形成本标准讨论稿及其编制说明。 三、编制原则 通过对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情况,在YS/T759-2011《铜及铜合金铸棒》的基础上,参考了GB/T 1176-2013《铸造铜及铜合金》、ASTM B505-2005《铜及铜合

铜及铜合金焊接

铜及铜合金焊接 在说“铜及铜合金焊接时防止产生气孔的主要措施”之前,我们先介绍下铜及铜合金焊接时产生气孔的原因:气孔是铜及铜合金焊接时一个主要问题,只要在氩气中加入筒量的氢和水蒸气,焊缝即出现气孔,产生气孔的倾向比碳钢严重得多,原因如下: 1、铜的热导率比低碳钢高7倍以上,所以铜焊缝结晶很快,熔池易为氢所饱和而形成气泡,在凝固结晶很快的情况下,气泡不易析出,促使焊缝中形成气孔。 2、氢在铜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直到熔点时氢在铜中的溶解度达最高值,温度再提高,液态铜开始蒸发,氢的溶解度下降。 3、氩弧焊时氮也是形成气孔的原因,随着氩气中氮含量的增加,气孔数量随之上升。 铜及铜合金焊接时防止产生气孔的主要措施: 1、防止焊缝金属吸收氢气及氧化,焊件表面在焊前应去油污、水分等,焊条、焊剂要烘干使用,焊丝表面不得有水分。 2、对焊缝加强脱氧,加入硅、铝、铁、锰等脱氧元素。 3、焊接时加强保护。 4、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降低冷却速度,熔深不可过大。 铜及铜合金焊接时除了产生气孔问题,还会有其他原因。铜及铜合金焊接时的问题: 1、难熔合及易变形:焊接纯铜及铜合金时,如果采用的焊接参数与焊接低碳钢差不多,母材散热太快,填充金属与母材不能很好地熔合,焊后变形也较严重,这与铜的热导率、线胀系数和收缩率有关。 铜的热导率大,20摄氏度时铜的热导率比铁大7倍多,1000摄氏度时大11倍多,焊接时热量迅速从加热区传导出去,焊接区难以达到熔化温度,使母材与填充金属很难熔合。铜在熔化温度时的表面张力比铁小1/3,而流动性比铁大1~1.5倍,表面成形能力差。 铜的线胀系数大15%,凝固时的收缩率比铁大1倍以上,再加上铜的导热能力强,使焊接热影响区加宽,焊接时如被焊工件刚度低,又无防止变形的措施,很容易产生较大变形。 2、易产生裂纹:由于铜在液态时容易氧化,生成氧化亚铜,氧化亚铜与铜形成低熔点的脆性共晶体,造成偏析或存在于晶粒边界;由于上述内应力大或氢、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造成的压力存在,因此,铜及铜合金的焊接,易产生裂纹。 3、焊接接头性能下降:焊接接头的抗拉强与母材接近,但由于存在合金元素的氧化及蒸发,有害杂质的侵入,焊缝金属和热影响区组织的粗大,再加上一些焊接缺陷等问题,使

铜合金化学成分

铜合金化学成分 编制说明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文件《关于下达2009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中色协综字[2009]165号)的要求,我公司承担了GB/T5231-2001《加工铜及铜合金化学成分和产品形状》的修订工作。该标准主管部门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技术归口,计划要求2011年完成修订任务,标准计划编号20091080-T-610。 为保证标准的编制水平,中铝沈阳有色金属加工有限公司成立了标准编制小组,进行了全面的市场调研,并以函件的形式向同行业广泛征询修订意见及相关技术数据,全面准确地了解铜加工行业近几年的发展动态。标准修订过程中经过多次征询意见,2010年2月形成了该标准讨论稿,四月武夷山会议及八月呼和浩特会议两次讨论后,标准稿经过较大调整,于2011年3月形成标准送审稿。 1.我国加工铜及铜合金化学成分标准修订历程及牌号的发展概况。 我国的《铜及铜合金化学成分和产品形状》标准最早是仿效前苏联“ΓΟCΤ”标准形式,制订了YB145~148—65,1971年进行第一次修订为YB145~148-71、1985年第二次修订为GB5231~5235—85,2001年修订为GB/T5231-2001。几次修订后其中元素控制范围水平不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但其模式和系列化程度都没有突破性提高。 纳入原国家标准GB/T 5231-2001的变形铜及铜合金牌号一共有111个,其中紫铜9个,黄铜43个,青铜41个,白铜18个。但是各加工企业实际生产的牌号远不止这些,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申请专利的新型合金就达70余个,而各个公司、院所研究开发的新型铜合金更数倍于此,达1000个以上。随着专业化生产趋势的不断发展,合金系列化程度在迅速提高,铜合金材料的成份细化分类已成必然趋势,为适应下游用户不同生产线工艺条件的要求,个性化,精密化产品越来越多,相比10年前有了很大的变化。 本标准合金牌号达到201个(美国2009年11月18日最新公布合金牌号为397个),基本上纳入了近10年来新开发研制的热点新合金牌号,新增电子铜银合金、引线框架材料、弥散强化铜合金、高强高导铜铬、铜铬锆合金、高速轨道交通接触线及受电弓用铜合金、无铅易切削铜合金系列、海水淡化用铜合金、高耐磨铜合金等。 而且合金系列化程度显著提高,尤其是铜银系合金,铜铬系合金,铜锡系合金、铅黄铜,锌白铜,系列化程度较原国标有大幅度的提高,部分合金系的系列化程度已接近美国ASTM标准。 例如,铅黄铜,为了适应不同用户的车削条件(车速和润滑方法),将铅含量的范围细分,从而衍生出多个新合金牌号。本标准草案新增8个铅黄铜合金牌号,加上原国标中已经纳入的合金牌号11个,共19个合金牌号,含铅量上限最高值4.5,最低下限值0.05,细化程度极高。美国2009年11月18日最新公布

铜及铜合金的焊接性分析

铜及铜合金的焊接性分析 高导电用普通纯铜是铜的质量分数不低于99.7%,杂质含量极少。工业最常用的牌号是T1、T2和T3,外观呈紫红色,故又称为紫铜。其再结晶温度为200~280℃。 T1和T2是阴极重熔铜,含微量氧和杂质,具有高的导电、导热性,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加工性能,可以熔焊和钎焊。主要用作导电、导热和耐腐蚀元器件,如电线、电缆、导电螺钉、壳体和各种导管等,航空工业多使用T2。 T3是火法精炼铜,含氧和杂质较多,具有较好的导电、导热、耐腐蚀性和加工性能,可以熔焊和钎焊。主要作为结构材料使用,如制作电器开关、垫圈、铆钉、管嘴和各种导管等;也用于不太重要的导电元件。 (1)焊接缺陷 1)未熔合与未焊透 铜导热性良好,焊接时易产生未熔合和未焊透。因此,焊接铜时应采用能量集中,相对功率较大的热源。 2)焊接变形 铜及铜合金的线膨胀系数(确定铜的线膨胀系数)大,液态凝固时的收缩率比铁大一倍以上,再加上铜的导热性能良好,使得焊接热影响区加宽,在工件厚度较薄或结构刚度较小,又无防止变形的措施时,工件焊后很容易产生较大的变形。(激光焊接时变形量的测量)当焊接接头受到较大的刚性约束时易产生焊接应力。 3)热裂纹 铜在液态时很容易被氧化生成氧化亚铜Cu 2O。Cu 2 O与Cu可生成熔点为

1060℃的共晶,与Pb生成熔点为326℃的Cu+Pb共晶,与Bi生成熔点为270℃的共晶,与CuS生成熔点为1067℃共晶,这些共晶的熔点均低于紫铜1083℃的熔点。在结晶过程中,由于低熔点共晶体分布在枝晶间或晶界处,使铜和铜合金具有明显的热脆性,加上焊接应力的作用,极易产生热裂纹。 工业纯铜中常见的杂质元素有氧、硫、铅、铋、砷、磷等,其中氧的危害性最大。他们主要来自原材料及轧制和焊接的加工过程。其中铅和铋基本上不溶于铜,其含量应分别控制在0.03%和0.005%以内,Cu2O可溶于液态铜,但不溶于固态铜,故重要的结构含氧量应小于0.01%,焊接结构用紫铜含氧量应小 于0.03%,S小于0.0015%。 4)气孔 气孔是铜及铜合金焊接时常见的缺陷,紫铜焊缝中的气孔主要是氢气孔。氢气孔的形成与氢在铜中的溶解度随温度下降突变有关。另一种气孔是由冶金反应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在焊接凝固时来不及逸出形成的。 5)焊接接头的塑性、导电性、耐蚀性 焊缝及热影响区受热循环后晶粒变粗,各种脆性的低熔点共晶出现在晶界,使塑性和韧性显著下降。为脱氧加入的锰、硅等元素,以及焊接过程中溶入的杂质和合金元素,都会不同程度的降低铜接头的导电性能。耐蚀性能的下降主要是有益元素如锌、镍、铝等的蒸发和烧损造成的。 焊接铜及铜合金时,尽量采用加热面积小、能量密度大、功率大的焊接方法。对于薄板来讲,最好采用钨极氩弧焊(原因),与激光焊接相比的可行性分析。

铜及铜合金焊接规程

铜及铜合金焊接规程 本规程规定了铜及铜合金焊接的基本要求,适用于铜及铜合金的手工钨极氩弧焊、气焊、熔化极氩弧焊和自动埋弧焊等焊接的铜及铜合金制单层容器、衬铜容 器的铜焊接工艺。 一、焊接用材料: 1. 焊接用氩气纯度≥%,露点≤-50℃,并应符合GB/T4842或GB10624的规定。 当瓶装氩气的压力≤时不宜使用。当预热不方便或要求熔深较大时可用70%Ar+30%N2的混合气体。氮和氦作保护气体是氩气时熔深的2~3倍,但氮气 也容易气孔增多倾向。 2. 手工钨极氩弧焊电极采用铈钨电极。电极直径应根据焊接电流大小来选择(使用时一般比焊接电流所要求的规格大一号的钨极), 3. 焊剂主要作用是去除氧化膜和其它一些杂质,防止熔池金属氧化和其它气体侵入熔池,并改善液体金属的流动性。使用时可用无水酒精调成糊状或直接将焊剂粉放在坡口和两侧或用焊丝醮焊剂再焊接。在气体保护焊时也可以使用焊剂以增强 对熔池的保护作用。 4. 对比较重要结构,为了消除氧的不良影响,必须选用含有铝、钛等强脱氧剂的焊丝;为了防止合金元素在焊接过程中氧化和蒸发:焊接黄铜(防止锌氧化和蒸发)时可选用含硅的焊丝并快速焊以减少高温停留时间,焊锡青铜(防止锡氧化和蒸发)时可采用含硅、磷等脱氧剂的焊丝并用硼砂和硼酸作熔剂,焊接铝青铜(防止铝氧化和蒸发)可采用氯化盐和氟化盐组成的熔剂。 5. 二、施焊焊工: 1. 应按GB50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规定考试合 格。 三、焊前准备: 1.

铜材坡口加工应采用机械方法(含剪切),如采用等离子火焰方法加工应从变色部分机械加工去掉不少于3mm,加工后的坡口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裂纹、分层、夹杂、毛刺、飞边和氧化色。坡口表面应呈金属光泽;必要时对坡口及两侧不少于30 mm范围内一般应进行100%PT。 2. 焊丝、坡口表面及其两侧不少于30 mm范围内必须表面的水、油污进行清理(包括去表面氧化膜、鳞片、污染和不合格的氧化色)。打磨可用φ~不锈钢丝盘刷金属磨头、和丙酮(沾丙酮的白布应干净,不要使用棉布或棉纱,以避免擦拭时带出毛绒),但应注意这些工具在使用前应被清理干净;尽量不要用砂轮打磨。 3. 对于外委热加工的部件,如封头等,原则上在进厂后应对铜材表面进行100%PT, 必要时对不能确定的部位进行RT。 4. 焊丝表面可用不锈钢丝刷或干净的油砂纸擦洗;对表面氧化皮较厚的焊丝在焊前 打磨后还需要化学清理。化学清理:用 HNO375cm3/L+H2SO4100cm3/L+HCl75cm3/L混合液清洗,再用碱水冲洗,最后用干净的清水冲净热风吹干。对铜材也可参考此法。 5. 清理干净的焊丝和焊件应保持清洁和干燥,不得用手触摸焊接部位,焊前严禁污染,否则应重新进行清理,局部污染可局部重新清理;最好用白纸覆盖在坡口用两侧。如清理后8h之内未焊,焊前就应重新清理。 6. 焊件装配应准确,如果装配不良时,应考虑换部件,而不得强行组对,以避免造成过大的应力。在正式焊接前应对坡口尺寸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施焊。 7. 定位焊选用的焊丝及采取的工艺措施与焊接工艺相同。 8. 焊件组对时在应力集中处(如焊缝交叉处和工件上的转角处等)尽量避免进行定位焊,定位焊缝不得有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否则必须清除重焊。重焊应在 附近区域进行,而不要在原处点焊。 9. 焊接纵缝时,必须在焊件两端放置引弧板和退弧板,引弧板和退弧板采用与被焊件相同牌号和厚度的铜材。焊接环缝时尽量避免产生弧坑。 10. 焊接过程中定位焊点开裂,造成板边错位或间隙变化,应立即停止焊接,经修复 后才能继续施焊。

BS EN 14640-2005 焊接消耗品.铜和铜合金熔焊用实心焊丝和焊棒.分类

T?×ì×í? íì?òü??üTí ?ò ?ìêìe??ee? é?′?·21 ?±2-?3??′?-‰ í±′·? ?·??- ?2? ?±?- o±? o?-·±2 ??′?·21 ±o ?±°°?? ?2? ?±°°?? ?′′±§- ‰ Y′?--·o·???·±2 ì?? ???±°??2 í??2???? ?ò ?ìêìe??ee? ??- ??? -????- ±o ? T?·?·-?í??2???? ×Yí ??ò?êeò?e

Tí ?ò ?ìêìe??ee? ì?·- T?·?·-? í??2???? ??- °??′·-??? ?2??? ??? ????±?·?§ ±o ??? í??2????- D±′·?§ ?2? í?????1§ Y±33·???? ±2 ?eó?§?ee? w Tí× ?eó?§?ee? ×íTò e ?èe ìêeíê íò??·±2?′ o±???±?? ì?·- T?·?·-? í??2???? ·- ??? ±oo·?·?′ ?21′·-? ′?21??1? a??-·±2 ±o ?ò?ìêìe??ee?ò ×? -?°??-???- Tí ??e?óí????e ??·?? ·- ?·??????2ò ì?? ?? °???·?·°??·±2 ·2 ·?- °??°????·±2 ??- ?2???-??? ?± ì???2·??′ Y±33·???? é???í?? é?′?·21 ?±2-?3??′?-? ??·?? ??- ??? ??-°±2-·?·′·?§ ?±? ? ′·-? ±o ±?1?2·|??·±2- ??°??-?2??? ±2 ??·- ?±33·???? ??2 ?? ±???·2?? ±2 ??ˉ??-? ?± ·?- -???????§ò Y?±--ó??o???2??- ì?? T?·?·-? í??2????- ??·?? ·3°′?3?2? ·2???2??·±2?′ ±? ???±°??2 °??′·???·±2- ??o????? ?± ·2 ??·- ?±??3?2? 3?§ ?? o±?2? ·2 ??? Tí× Y???′±1???2??? ??? -???·±2 ?2?·?′?? ?×2???2??·±2?′ í??2????- Y±???-°±2??2?? ×2??¨?? ±? ?§ ?-·21 ??? ?í?????? o??·′·?§ ±o ??? Tí× ?′????±2·? Y???′±1?? ±? ±o T?·?·-?í??2????- ?2′·2?ò ì?·- °??′·???·±2 ?±?- 2±? °??°±?? ?± ·2?′??? ?′′ ??? 2???--??§ °?±a·-·±2- ±o ? ?±2?????ò ?-??- ??? ??-°±2-·?′? o±? ·?- ?±????? ?°°′·???·±2ò Y±3°′·?2?? ?·?? ? T?·?·-? í??2???? ?±?- 2±? ±o ·?-?′o ?±2o?? ·33?2·?§ o?±3 ′?1?′ ±?′·1??·±2-ò ‰?·? ?2ˉ?·???- ?± ?2???-??2? ??? ??¨?? ‰°??-?2? ?± ??? ??-°±2-·?′? ·2???2??·±2?′????±°??2 ?±33·???? ?2§ ?2ˉ?·?·?- ±2 ??? ·2???°?????·±2? ±? °?±°±-?′- o±? ???21?? ?2? μ??° ??? ?? ·2????-?- ·2o±?3??? ‰3±2·?±? ??′???? ·2???2??·±2?′ ?2? ???±°??2 ??a?′±°3?2?- ?2? °?±3?′1??? ???3 ·2 ??? ??ò í?33??§ ±o °?1?- ì?·- ?±??3?2? ?±3°?·-?- ? o?±2? ?±a??? ?2 ·2-·?? o?±2? ?±a??? ??? ?ò ?·?′? °?1?? °?1?- ? ?± ?? ?2? ? ???μ ?±a??ò ì?? Tí× ?±°§?·1?? 2±?·?? ?·-°′?§?? ·2 ??·- ?±??3?2? ·2?·????- ???2 ??? ?±??3?2? ??- ′?-? ·--???ò ?3?2?3?2?- ·--??? -·2?? °??′·???·±2 ?3?ò ò±ò ü???Y±33?2?-

行业标准《电机换向器用铜及铜合金梯形型材》编制说明

《电机换向器用铜及铜合金梯型型材》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根据江苏海门江滨永久铜管有限公司的立项申请,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委员会【2013】28号文件的形式下达了标准制定任务,其中附件2《2013年第一批有色金属行业标准项目计划表》序号93项(计划编号2013-0318T-YS)《电机换向器用铜及铜合金梯形型材》行业标准由江苏海门江滨永久铜管有限公司负责起草制定。 梯形铜排是制造直流电机、励磁电机、电机放大机的换向器以及特殊的电触头和线圈环等产品的不可缺少的材料。换向器又称整流子,由换向片组合而成,外表呈圆形,是直流电机的关键部件,作用是把电枢绕组中的交流电动势和电流转换成电刷间的直流电动势和电流。 换向片常采用硬度大、导电和耐磨性能好的铜或铜合金制成,主要合金牌号为纯铜,银铜、铬铜、锆铜,锆铜,镉铜等。锆铜合金梯条是一种新型的电机换向片材料,其性能优于目前我国广泛应用的铜和银铜梯形条,它的主要特点是导电率高、强度大,在高温下还能保持冷加工硬化的效果,并且在淬火状态下具有与铜类似的塑性,工艺性能好,它可提高电机的工作温度和使用寿命。 目前电机换向片梯排生产无标准可执行,其他行业的标准及国外标准也只包含银铜,已远不能适应我国电机制造及铜排生产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制定专用标准有其必要性。 江苏包罗铜材集团海门江滨永久铜管有限公司是利用水平连铸+挤压+拉拨方式生产铜及铜合金梯形铜排的生产厂家,公司致力于铜及铜合金异型棒材及铜排的研发和产业化生产工作,已有多年生产经验,目前已研发和攻克了异形铜排的挤压拉伸工艺。公司拥有多台套的水平连铸熔炼炉和自动化连续铸造设备,挤压拉伸设备,模具加工制造车间引进先进的线切割,数控机床、模具热处理及外表面喷涂等设备,能自主完成从模具设计到加工的全过程,技术实力雄厚。 标准制订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江苏海门江滨永久铜管有限公司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并落实起草任务,确定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拟定该标准的工作计划。研究整理了本企业产品的技术要求及产品使用现状,并会同营销人员对铜合金梯形型材生产及应用两方面进行调研,全面、准确地了解了市场不同客户的需求及国内目前梯形铜排生产整体水平和现状。依据大量技术资料,于2014年4月形成了本标准征求意见稿。 二、编制原则 通过查阅国内外的相关标准,国内铜及铜合金梯形铜排标准有JB/T9612.2-1999。同时我们查到三个国外铜及铜梯形型材的产品标准:英国标准BS1434:1985《电工用铜换向器用铜棒、铜坯料、铜块》、日本标准JIS C2801-1995《整流子片》和德国标准DIN 42963-63《整流子片断面形状允许偏差供货技术条件》。本标准参考上述国外标准并结合国内实情进行制定。 三、主要技术指标及其确定依据 1、牌号的确定 紫铜梯形型材为传统的换向器片材料,具有很高的导电、导热性,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但

铜及铜合金国家标准化学分析方法修订

铜及铜合金管材内表面碳含量的测定 编制说明 浙江省冶金产品质量检验站有限公司 二0一六年七月

《铜及铜合金管材内表面碳含量的测定方法》 标准(送审稿)编制说明 1任务来源 根据国标委《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钢铁行业原料场能效评估导则>等135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5〕59号20152283-T-610)、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关于转发2015年第二批有色金属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有色标委[2015]29号)及陕西西安有色标准落实会确定《铜及铜合金管材内表面碳含量的测定》(项目编号:20152283-T-610)由浙江省冶金产品质量检验站有限公司负责起草。浙江省冶金产品质量检验站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为主要起草单位。 2工作简况 2.1立项目的和意义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铜加工材生产国与消费国。铜管产量已稳居世界第一,产量占全世界的一半以上,在产品质量、品种及技术水平等方面均已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然而我国每年都有大量铜管、铜管件因碳膜引起的电化学腐蚀而报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制定《铜及铜合金管材内表面碳含量的测定》标准后,有利于铜管生产、消费企业,通过测定铜管、铜管件内表面碳含量,使内表面碳含量过高成为不合格品,不使用到下游产品中去,从而减少应碳膜引起的电化学腐蚀,增加下游产品的使用寿命,降低经济损失。 2.2申报单位简况 浙江省冶金产品质量检验站有限公司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第三方公正检测机构,浙江省政府第一批授权成立的省级质检机构,我省冶金(有色)行业产品质量检测的专业检验机构,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机构。 公司拥有一支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其中高级工程师5名,检测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技术能力和评判能力。公司以高标准进行实验室建设,装备了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拥有德国OBLF公司QSG750三基体单火花直读光谱仪、德国MM6宽视野金相显微镜、日本岛津AA-6501F原子

黄铜的焊接

黄铜的焊接 黄铜焊接的方法有:气焊、碳弧焊、手工电弧焊和氩弧焊。 (1)黄铜的气焊 由于气焊火焰的温度低,焊接时黄铜中锌的蒸发比采用电焊时少,所以在黄铜焊接中,气焊是最常用的方法。 黄铜气焊采用的焊丝有:丝221、丝222和丝224等,这些焊丝中含有硅、锡、铁等元素,能够防止和减少熔池中锌的蒸发和烧损,有利于保证焊缝的性能和防止气孔产生。气焊黄铜常用的熔剂有固体粉末和气体熔剂两类,气体熔剂由硼酸甲脂及甲醇组成;熔剂如气剂301。 (2)黄铜的手工电弧焊 焊接黄铜除了用铜227及铜237外,也可以采用自制的焊条。 黄铜电弧焊时,应采用直流电源正接法,焊条接负极。焊前焊件表面应作仔细清理。坡口角度一般不应小于60~70o,为改善焊缝成形,焊件要预热150~250℃。操作时应当用短弧焊接,不作横向和前后摆动,只作直线移动,焊速要高。与海水、氨气等腐蚀介质接触的黄铜焊件,焊后必须退火,以消除焊接应力。 (3)黄铜的手工氩弧焊 黄铜手工氩弧焊可以采用标准黄铜焊丝:丝221、丝222和丝224,也可以采用与母材相同成分的材料作填充材料。 焊接可以用直流正接,也可以用交流。用交流焊接时,锌的蒸发比直流正接时轻。通常焊前不用预热,只有板厚相差比较大时才预热。焊接速度应尽可能快。焊件在焊后应加热300~400℃进行退火处理,消除焊接应力,以防止焊件在使用过程中裂缝。 (4)黄铜碳弧焊 黄铜碳弧焊时,根据母材的成分选用丝221、丝222、丝224等焊丝,也可用自制的黄铜焊丝施焊。焊接可以采用气剂301等作熔剂。焊接应短弧操作,以减少锌的蒸发和烧损。直流TIG焊工艺方法广泛应用于铜及铜合金的焊接,焊风成型好,内外质量优良,在氩气的保护下,熔池纯净,气孔少,热裂影响小,操作易掌握。厚度≤4mm时可不用焊前预热,直接用氩气预热,待熔池温度接近600℃时,可加填充焊丝熔化母材,实现焊接。厚度大于4mm的铜材,纯铜应预热400—600℃。铜合金焊接预热200—300℃。300TSP,315TX 直流TIG焊机可焊接纯铜、硅青铜、磷青铜、黄铜、白铜等铜合金。300WP5、300/500WX4交直流两用TIG焊机可用交流TIG焊接铝青铜(用交流方波清除表面氧化膜)及用直流TIG 焊接上述铜材。 近年来,采用MIG方法焊接铜及铜合金的施工越来越多,尤其对于厚度≥3mm的铝青铜、硅青铜和白铜最好选用MIG焊方法。厚度3~14mm或>14mm的铜及铜合金几乎总要选用MIG焊,因为熔敷效率高、熔深大、焊速快(一般为TIG焊的3~4倍),实现高效、优质、低成本的经济效益要求。铜材施焊前均应达到预热温度要求(纯铜400~600℃,铜合金200~300℃),焊丝与母材化学充分相似,氩气纯度≥99.98%。

铜及铜合金焊接施工工艺标准

铜及铜合金焊接施工工艺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紫铜钨极氩弧焊、黄铜的氧乙炔焰焊以及紫铜、黄铜的氧乙炔焰钎焊。 2 施工准备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适合的条款通过本标准引用则构成本标准的条文,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铜及铜合金焊接及钎焊技术规程》HGJ223 @ 《铜及铜合金焊条》GB/T3670 《铜及铜合金焊丝》GB9460 《铜基钎料》GB6418 《银基钎料》GB10046 《纯铜板》GB2024 《黄铜板和带》GB2041 《拄制铜管》GB1527 《挤制铜管》GB1528 》 《拄制黄铜管》GB1529 《挤制黄铜管》GB1530 材料 工程中应优先选用已列入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母材和焊接材料 工程中选用的母材和焊接材料必须具有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无质量证明书的材料不得使用,对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中的数据有怀疑时应进行必要的检验。 用于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的铜及铜合金应为退火状态。 母材和焊接材料应妥善保管,防止损伤、污染和腐蚀。 施工中应按设计要求或国家现行的标准、规范中的规定选用焊丝、钎料、焊剂、钎剂。 、 如果选用未列入国家标准的母材或焊接材料,应对该材料按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复验,并提出满足设计要求的焊接工艺试验资料。 手工钨极氩弧焊使用的氩气纯度不应低于%,并符合GB4842《氩气》的规定,焊接或钎焊使用的乙炔气纯度不应低于%,氧气纯度不应低于%。 焊丝、焊剂、钎料、钎剂选用参考表

作业人员:焊工、管道工 焊接设备及工具 手工钨极氩弧焊应采用直流正接并选用性能稳定且应附有高频引弧和电流衰减装置及满足工艺要求的其它设施。 氧乙炔焰焊接和钎焊时应根据工件状况选用合适型号及咀头的焊枪。 根据工件及焊丝清洁度的要求配备角向砂轮机,不锈钢丝刷及砂布等。 ` 施焊环境 焊接场所应保持清洁,当焊接、钎焊区域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且无有效防护措施时应停止焊接、钎焊作业: ①气温低于5℃ ②钨极氩弧焊时风速>2m/s ③雾、雨、雪环境 3 施工工艺流程 @ 工艺操作过程 . 编制焊接工艺评定 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文件要求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如设计文件没有明确规定评定所要执行的标准时,焊接工艺评定可按HGJ223《铜及铜焊接及钎焊技术规程》的要求进行。 依据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编制焊接工艺指导书并下发至施工焊接人员。 焊工考试 焊工考试依据设计文件要求的标准执行,如设计文件没有明确规定可以依据《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规则》或HGJ223《铜及铜合金焊接及钎焊技术规程》焊工考试章节要求执行。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板材》编制说明

《铜及铜合金板材》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根据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色标委(2006)第13号《关于下达2006-2008年国家标准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其中2006-2008年国家标准修订项目表中23-29项《铜及铜合金板材》国家标准由中铝上海铜业有限公司、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为适应我国加入WTO的需要,有利于与国际接轨,提高我国的国家标准的水平,我们查阅了许多国外先进标准,如:美国的ASTM标准、欧盟的EN 标准、日本JIS标准和ISO国际标准,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原有国家标准GB/T 2040-2002《铜及铜合金板材》﹑GB/T 2044-1980《镉青铜板》﹑GB/T 2045-1980《铬青铜板》﹑GB/T 2046-1980《锰青铜板》﹑GB/T 2047-1989《硅青铜板》﹑GB/T 2049-1980《锡锌铅青铜板》、GB/T 2052-1980《锰白铜板》﹑GB/T 2531-1981《热交换固定板用黄铜板》八个板材标准进行了综合修订。 通过对国外先进标准的研究,决定修改采用欧盟标准EN1652《铜及铜合金-厚板、薄板、带和片的一般要求》进行编制。 本次修订的标准与原标准、JIS标准的对比结果如下: 一、本次标准的修订与原标准相比进行了如下改动: 1.纯铜类(T2、T3、TP1、TP2、TU1、TU2)黄铜类(H96、H90、H85、H80、 H70、H68、H65)力学性能等同采用EN1652,锡青铜类(QSn4-0.3、QSn6.5-0.1、 QSn 8-0.3)力学性能修改采用EN1652,其它牌号的要求按原国标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