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契诃夫作品中的对比手法

浅析契诃夫作品中的对比手法
浅析契诃夫作品中的对比手法

浅析契诃夫作品中的对比手法

张家赫

摘要:

关键词:《胖子和瘦子》、《变色龙》、《第六病室》、对比、人物语言、肢体语言

态度变化:

第一次判定(6—8段):弄死狗,罚狗的主人。作出判定的根据—不知是“谁家的狗”。

第二次判定(9—13段):狗是无辜的;原告是“敲竹杠”。作出判定的根据—有人说“这好像”是“将军家的狗”。

第三次判定(14—17段):狗是“下贱胚子”;“原告”是受了害,要教训狗的主人。作出判定的根据—巡警说“这不是将军家里的狗”。

第四次判定是(18—20段):称是娇贵的动物,用自己的名义派人把狗送到将军家去;“原告”受斥责。作出判定的根据—有人说:“没错儿,将军家的狗!”

第五次判定(21—23段):“这是条野狗”,“弄死算了”。作出判定的根据—将军家的厨师说“我们那儿从来没有这样的狗”。

第六次判定(24—27段):小狗“怪伶俐的”,咬人咬

得好,“好一条小狗”。作出判定的根据—厨师说“这是将军的哥哥的狗”。

奥楚蔑洛夫在短短的几分钟内,经历了五次变化,而对狗的称呼及态度就变了整整六次。善变是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征。作品以善于适应周围物体的颜色,很快地改变肤色的“变色龙”作比喻,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狗主是普通百姓,那么他严惩小狗,株连狗主,中饱私囊;如果狗主是将军或将军哥哥,那么他奉承拍马,邀赏请功,威吓百姓。他的谄媚权贵、欺压百姓的反动本性是永远不变的。因此,当他不断的自我否定时,他都那么自然而迅速,不知人间还有羞耻事!“变色龙”——奥楚蔑洛夫已经成为一个代名词。人们经常用“变色龙”这个代名词,来讽刺那些常常在相互对立的观点间变来变去的反动阶级代表人物。对他们说来,毫无信义原则可言。万物皆备于我,一切为我所用。他们这一伙不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变色龙——奥楚蔑洛夫吗?对比手法的运用也是本篇小说讽刺艺术的一大特色

(1)警官与巡警的对比。

(2)警官与市民的对比。

(3)警官前后态度反复变化的对比。

(4)警官对各种人不同态度的对比。(5)狗的命运的对比。

(6)人与狗的对比。

契诃夫小说风格

契诃夫的作品风格 安东·巴甫诺维奇·契诃夫是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巨匠和卓有成就的戏剧家,在俄国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也是一位情趣隽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契诃夫的小说总的说来是短小精悍,自然朴素,结构紧凑,情节生动,笔调幽默清新,语言简洁明快,富于音乐节奏感,且寓意深刻,可谓喜笑怒骂皆在简洁清新的描写中。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然后通过幽默讽刺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从而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 契诃夫的祖父是赎身农奴,父亲开设食品杂货铺。他少年时期清贫孤苦的生活,使他饱尝人间的饥饿、寒冷、疲乏、忧患等困顿,这也给了他广泛接触小市民阶层的机会,他深深感受到“小市民”的庸俗自私和冷酷无情等坏习惯,为日后的小说创作提供了真实的素材。从契诃夫小说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来看,幽默和讽刺自始至终贯穿于他创作和生命的全过程,即使是后期的创作风格转化为严肃和冷峻,也不乏幽默的笔调,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也要坚持向妻子讲述幽默的故事。契诃夫的现实主义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高度,讽刺和幽默始终是契诃夫作品的一个基调,既有明快的、又有忧伤的,悲喜交加。在他的很多小说和戏剧作品中都表现了这种忧郁和幽默共存并溶为一体的状况,这使他的作品变得更深沉,更富抒情和哲理的韵味。各具特色的幽默便在其作品中逐一表露出来,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含泪的笑”。这使他的作品变得更深沉,更富抒情和哲理的韵味。 因为在19世纪80年代的俄国,反动的书刊检查制度空前严格,庸俗无聊的幽默刊物风靡一时,因此在 80 年代中叶前,他以“安多沙·契洪特”为笔名写下大量诙谐的小品和幽默的短篇小说,但很多是无甚价值的笑料和趣事,这是由于他当时自己也被迫于生计的压力,不过其中也有一些比较优秀的作品继承了俄罗斯文学的民主主义优良统,针砭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 契诃夫的处女作《一封给有学问的友邻的信》,表在幽默杂志《蜻蜓》1880年底10期上。这是一篇包含着讽刺的幽默小说,嘲讽一个自以为很有学问其实头脑空空的土地主。除《蜻蜓》外,契诃夫还给另外一家更为有名的幽默刊物《花絮》撰稿。《花絮》的主持人列依金给他提出明确的约稿要求。一是简短,每篇不得超过100句;二要幽默,每篇都得让读者解颐微笑。这就是一个在客观上造就了契诃夫早期创作简介而幽默的风格的原因。但在契诃夫的幽默背后,分明就站着一个冷眼观察世界、揭露社会病象的智者契诃夫,一个拥抱世界、充满人道精神的哲人契诃夫。他早期的短篇于幽默中带有讥讽意味,他善于截取日常生活片段为素材,从中发掘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在平淡无奇的故事中透视生活的真理,在平凡琐事中揭示出某些重大的社会弊病,作品像生活一样真实而自然,平淡之中充满幽默和讽刺。1883年创作的《在钉子上》,描写了不敢得罪到自己家造访的上司而忍着饥饿躲避的一群小官吏,等上司走后又津津有味地嚼食着上司吃过的残羹剩饭,契诃夫刻画了这些小官吏对上司巴结又诚惶诚恐的可笑奴才相,写出小官吏身上的自然本性。同年创作的《小公务员之死》,塑造了下等官吏切尔维亚科夫因一个喷嚏至死的荒唐故事,看似不合逻辑,引人发笑,但笑声的背后却蕴含着专制制度的恐怖,切尔维亚科夫的死是专制制度长期摧残的结果,于滑稽幽默中直接指向生活现实,有可感的艺术真实性。1884 年创作的《变色龙》充分体现契诃夫朴素自然的幽默艺术,文中警官奥楚蔑洛夫随着人们猜

契诃夫作品的创作特点

创作特点 契诃夫戏剧创作的题材、倾向和风格与他的抒情心理小说基本 相似。他不追求离奇曲折的情节,他描写平凡的日常生活和人物, 从中揭示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在契诃夫的剧作中有丰富的潜台词 和浓郁的抒情味;他的现实主义富有鼓舞力量和深刻的象征意义,“海鸥”和“樱桃园”就都是他独创的艺术象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丹钦科以及莫斯科艺术剧院(1898年建立)与契诃夫进行了创造性的合作,对舞台艺术作出了重大革新。 契诃夫在世界文学中占有自己的位置。他以短篇小说和莫泊桑 齐名。欧美许多作家谈到契诃夫的创作对20世纪文学的影响。在 中国,在契诃夫逝世后不久,《黑衣教士》和《第六病室》等小说 就被译介过来。他的剧本《海欧》、《万尼亚舅舅》、《三姊妹》 和《樱桃园》也早在1921年和1925年先后由郑振铎和曹靖华等译 成中文。以后,鲁迅艺术学院曾在延安演出《蠢货》、《求婚》和《纪念日》。瞿秋白、鲁迅、茅盾、郭沫若、巴金等对契诃夫都有 过论述。他的小说和戏剧几乎全部有中译本。 契诃夫的作品题材多样:有的反映了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 (《苦闷》、《万卡》等);有的写出了小人物的战战兢兢、卑躬 屈膝的心态和面貌(《胖子和瘦子》、《小公务员之死》等);有 的激烈地讽刺了见风使舵的奴颜媚骨(《变色龙》等);有的刻画 了沙俄专制制度卫道士的嘴脸(《普里希别叶夫中士》等);有的 揭露了专制制度对社会的压制及其保守和虚弱(《装在套子里的人》等);有的针砭了追求虚荣、庸俗无聊、鼠目寸光的人生哲学,并 对“人变庸人”的过程进行了艺术化的表现(《跳来跳去的女人》、《挂在脖子上的安娜》、《姚内奇》等);有的揭示了专制制度下 阴森可怕的俄国社会状况(《六号病房》、《库页岛旅行记》等);有的反映了资本主义在俄国飞速发展后,人民却没有得到幸福,贫 穷也没有被消除(《一个女人的天地》等);有的反映工农阶级的 斗争(《樱桃园》等);还有的以婚外恋为题材,表现了对美好生 活的憧憬和追求,从而唤起人们对浑浑噩噩的生活的讨厌(《邻居》、《带狗的女人》等)。高尔基曾对《变色龙》有过这样的评价:“一个荒唐的时代,一个善变的警察,一条无辜的狗,一群无聊的人。给我们上演了一段可笑而又使人压抑的故事。”高尔基还对契诃夫做过这样的评价:“只需一个词,就能创造一个形象,只需一句话,就可以创造一个短篇故事,而且是绝妙的短篇故事。”

浅谈契诃夫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浅谈契诃夫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摘要:契诃夫是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和剧作家。他的小说短小精悍,简练朴素,结构紧凑,情节生动,笔调幽默,语言明快,寓意深刻。 关键词:简洁朴素短小精悍 (一)朴素、自然 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大多是截取日常生活中的片段,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在平淡无奇的故事中透视生活的真理,在平凡琐事的描绘中揭示出某些重大的社会问题,使得其作品朴素得跟现实生活一样真实而自然。如《苦恼》中写一位马夫姚纳,在儿子夭折的一星期里,几次想跟别人诉说一下内心的痛苦,都遭到各怀心事的乘客的冷遇,万般无奈之下,他只有向老马倾诉自己的不幸与悲哀。作者借助这一平淡无奇的故事,揭示出黑暗社会中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漠和小人物孤苦无告的悲惨遭遇,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对于人生困顿的更为概括的思考。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二)含蓄、冷峻 契诃夫从不轻易在小说中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倾向和主观议论,而把这种主观倾向寓含于客观冷静的艺术描写之中,让生活本身来说话,做到含而不露、耐人寻味。含蓄,就是子弹顶在枪膛里。其威力是巨大的。如《瞌睡》写13岁的小女孩瓦尔卡白天不停地为主人干活,晚上还得整夜地给主人的小孩摇摇篮。她

困极了,可小孩总是哭哭啼啼,使她根本无法入睡。最后她捏死了摇篮中的小孩,倒在地上酣然睡着了。作者在冷峻的描绘中,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瓦尔卡的命运究竟将会如何?对此作者留给了读者自己去思考。 (三)简洁、凝练 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大艺术特色就是高度的简洁。为了达到这种简洁,通常运用开门见山的手法。如《胖子和瘦子》的开头。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人物。其小说大多是速写式的,尽可能不在人物的外表上浪费笔墨。从没有冗长的景物描写,虽简洁凝炼,但传神、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善于运用白描式的个性化语言刻化人物性格、塑造典型。在平淡中见幽默,在幽默中见深沉。比如《变色龙》中仅仅写了狗咬人一件事,警察断案一个场面,四个人物,故事情节发展极其简单,作者仅仅抓住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审案过程中的五次“变色”加以描绘、便收到极其强烈的讽刺效果。 他不陷入日常生活的“泥沼”,恰恰相反,他的深刻的现实主义形象常常升华为富有哲理的象征。在展示人物内心世界方面,契诃夫不重于细致交待人物的心理活动过程,只求从人物的行为举止中看出其内心活动和变化。契诃夫具有高超的抒情艺术才能,善于找准适当的时机和场合,巧妙而多样地流露他对觉醒者的同情及赞扬,对堕落者的否定和厌恶,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以及对丑恶现实的抨击,而且浓郁的抒情意味常以“客

外国文学史模拟题

外国文学史模拟题(一) 第一章古代文学 三、专用术语解释 1.荷马史诗2.埃斯库罗斯 3.《俄底浦斯王》4.阿里斯托芬 四、理解解答题 1,简述荷马史诗的形成过程。 2.简述古希腊文学的分期及主要成就。 3.简述希腊神话的特征。 4。简述希腊戏剧的起源。 5.筒述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念和人本思想。 五、综合论述题 1.分析阿喀琉斯的艺术形象。 2.分析奥德修斯的艺术形象。 3.分析赫克托耳的形象。 4.论述荷马史诗的结构艺术特色。 5.论述《俄底浦斯王》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六、分析比较题 从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对命运的理解看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 三、专用术语解释 1.教会文学2.骑士文学 3.英雄史诗4.城市文学 四、理解解答题 1.简述《新生》的内容。 2.简述维吉尔和贝亚特丽齐在《神曲》中的象征意义。 3.简述《神曲》的艺术特点。 五、综合论述题 1.论述但丁在《神曲》中表现出来的思想上的两重性。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三、专用术语解释 1.文艺复兴2.人文主义 3.彼特拉克4.《十日谈》 5.流浪汉小说6.《罗密欧与朱丽叶》 7.福斯塔夫 四、理解解答题 1.简述人文主义文学的特点。 2.简述《巨人传》的主题以及艺术手法。 3.简述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主题内容。 4.简述莎土比亚喜剧的主题。 5.简述莎士比亚的创作分期。

6.简析奥赛罗的形象。 7.简析李尔王的形象。 8.简析麦克白的形象。 9.简析桑丘的形象: 五、综合论述题 1.分析堂·吉诃德的艺术形象。 2.分析夏洛克的艺术形象; 3.分析哈姆雷特的艺术形象。 六、分析比较题 试比较人文主义文学和古典主义文学的异同。 第四章17世纪文学 三、专用术语解释 1.巴洛克2.《失乐园》 3、古典主义 4、三一律 四、理解解答题 1.简述古典主义文学与人文主义文学的关系; 2.简述莫里哀的创作分期及特色。 3.简析阿巴贡的形象。 4.简述《伪君子》的“开场”。 五、综合论述题 论述答尔丢夫的艺术形象。 六、分析比较题 试比较夏洛克和阿巴贡这两个吝啬鬼形象。 第五章18世纪文学 三、专用术语解释 1.启蒙运动2.感伤主义 3.哲理小说4.狂飙突进, 四、理解解答题. 1.简述启蒙文学的主要特征。 2.简述《鲁滨逊漂流记》的主要精神。 3.简析《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内容。 4.简述席勒《阴谋与爱情》的思想内容。 5.简述《浮士德》的主要内容。 6.简析梅非斯特的形象。 五、综合论述题 1.论述浮士德的艺术形象。 2.论述《浮士德》的艺术特色。 六、分析比较题 英、法、德三个国家18世纪文学比较。 第六章19世纪文学(一)四、专用术语解释

《从胖子和瘦子》看契诃夫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从《胖子和瘦子》看契诃夫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嵩明县新街明德小学张仕华 指导教师徐浛 2009年10月25日

从《胖子和瘦子》看契诃夫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摘要:契诃夫是俄国十九世纪末批判现实主义的一个杰出作家。他的短篇小说以其高度简洁的抒情艺术和文短气长的幽默笔法,对当时俄国社会现实作了深刻的揭露。《胖子和瘦子》是他早期的短篇小说。小说对当时社会“小人物”的见风使舵、阿谀奉承的的奴性心理和庸俗作风作了无情的嘲笑和讽刺。从这篇小说可以看出契诃夫短篇小说独特的艺术特点:取材简洁,朴素自然,构思巧妙,文词简洁,幽默讽刺的表现手法和戏剧化的结构场面,使小说具有浓郁深厚的感人魅力,令人回味无穷。 关健词:短篇小说;艺术特色;简洁;朴素;幽默讽刺;戏剧化 作为与莫泊桑,欧享利,马克吐温齐名的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他的作品充满了浓重的批判现实主义色彩。他用自己深刻的文风赢得了声誉。纵览当时的俄国文坛,契诃夫的短篇小说独具一格,宛若一丛瑰丽的花朵,散发着温馨醉人的芬芳,滋润着众多的读者。契诃夫的成功,一方面是扎根于俄国文学的土壤,他从普希金和托尔斯泰那里借鉴了朴素,从果戈里那里学习了讽刺,从屠格涅夫那里体会抒情,从陀思妥耶夫斯基那里感悟到了小人物的悲哀。而另一方面是由于个人的独创,正是他的创新开启了俄国文学短篇小说的另一种全新境界。对俄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从他早期的短篇小说《胖子和瘦子》可以看出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具有以下几方面的艺术特色。 一、取材简洁,朴素自然 美国文学家海明威曾把文学作品比作在大海里矗立不摧的“冰山”,露出水面的部份,只是它的八分之一,八分之七隐埋在海里,这就是典型的冰山风格——简洁、含蓄、朴素的风格。契诃夫的小说就具有这样的风格。许多小说家都追求小说曲折生动,引人入胜,充满许多的偶然性。法国的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就是这样的大家。而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取材都比较简洁。他大多截取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通的生活片段,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在平淡无奇的故事中透视生活的真理,在平凡的锁事描绘中揭示某些重大的社会问题,使作品朴素得跟现实生活一样真实而自然。他特别注意用心去体验生活,发现其中蕴含的深刻意义,习以为常的事进入他的作品,却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的生活图画,成为独具特色的生活讽刺史诗。《胖子和瘦子》只是选取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段——两个少年时代的朋友在火车站不期而遇,几十年不见,二人亲切地相互拥抱,亲吻,感到意外的高兴。瘦子不厌其烦地介绍自己现在和家人的情况,显得神采奕奕。后来当他知道胖子已是三等文官后,“脸色煞白”、“呆若木鸡”、“眼睛里冒出火”、“身子蜷缩佝偻起来”,非常紧张而又强装笑脸称胖子为“大人”、“您老”。这使胖子皱起眉头,干预他不要这样,但瘦子更加对胖子毕恭毕敬,摆出

夏衍戏剧创作的特点

夏衍戏剧创作的特点 夏衍是本时期最重要的剧作家之一,他的话剧创作对知识分子题材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 30年代,夏衍就参与组织和领导了左翼戏剧运动。1937年四五月间创作的《上海屋檐下》,是他抗战前话剧的代表作。剧本通过一座弄堂里五户人家一天的经历,真实地表现了抗战爆发前夕上海小市民的痛苦生活和郁闷的政治气候,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提出了有力的抗议。剧作布局新颖而严密,人物个个有戏,显示出作者深厚的生活底子和熟练的戏剧技巧。 从《上海屋檐下》到《法西斯细菌》,夏衍的剧作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不以激烈的戏剧冲突和慷慨激昂的情调取胜,而以发掘富有意味的日常生活细节和含蓄隽永的抒情见长;生活气息浓郁,语言朴素洗练,在平易亲切中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上海屋檐下》:从1937年创作《上海屋檐下》开始,夏衍实现了创作的根本转变:把剧本创作的焦点集中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内心活动”的描绘,“将当时的时代特征反映到剧中人物的身上”。在刻画什么样的人物性格、怎样刻画人物性格这些方面,夏衍根据自己的艺术个性,又有着明确区别于曹禺的独立创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夏衍不像曹禺那样在雷雨般的激烈冲突中去展开人物性格,善于写普通知识分子与小市民平凡的人生,从“几乎无事”的日常生活中去发掘内在的悲剧性与喜剧性。夏衍曾经把自己的一组剧编在一起,题名就叫《小市民》,其中包括《都会的一角》、《中秋》,《重逢》( 即《上海屋檐下》)、《赎罪》、《娼妇》等五篇剧作。 在现代文学史上,老舍是主要以北京市民为题材进行小说创作的,夏衍则把上海小市民的生活搬上了戏剧的舞台。夏衍长期生活在上海洋场社会中,感受到这些小市民生活的痛苦,了解他们的弱点,同时也

契诃夫简介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qì)诃(he)夫 (1860年1月29日-1904年7月15日)是俄国的 世界级短篇小说巨匠,是俄国19世纪末期最后一位 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与莫泊桑和欧·亨利并称为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是一个有强烈幽默感的作家,他的小说紧凑精炼,言简意赅,给读者以独立思 考的余地。其剧作对20世纪戏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坚持现实主义传统,注重描写俄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借此真实反映出当时俄 国社会的状况。他的作品的三大特征是对丑恶现象的 嘲笑与对贫苦人民的深切的同情,并且其作品无情地 揭露了沙皇统治下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的丑恶 现象。他被认为19世纪末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 代表。1885年,他创作并发表了《皮靴》、《马姓》、《凡卡》,《迷路的人》、《预谋犯》、《未 婚夫和爸爸(现代小品)》、《客人(一个场景)》、《名贵的狗》、《纸里包不住火》、《哼,这些乘客们!》、《普里什别叶夫中士》、《猎人》、《哀伤》等短篇小说名篇。他也开始尝试创作剧本。1883年,他发表了一些早期创作的短篇小说名篇:《胖子和瘦子》、《喜事》、《在钉子上》、《胜利者的得意洋 洋(一位退休的十四品文官的故事)》、《小公务员 之死》(Смерть чиновника)、 《不平的镜子》、《谜一样的性格》、《站长》,这 些作品奠定了他在俄国文坛的地位。1884年契诃夫 大学毕业,获得医学学士学位和行医执照。这一年, 他又发表了一些短篇小说名篇:《文官考试》、《戴 假面具的人》、《变色龙》(Хамелеон)、《外科手术》。他在《变色龙》中将其讽刺手法使用 的淋漓尽致。他的创作开始转向劳动者的困苦生活, 艺术性也不断提高。这一年,他出版了第一本书: 《墨尔波墨涅的故事》(Сказки Мельпомены),里面收集了六个在幽默刊 物发表过的短篇小说。该书的出版坚定了他文学创作 的决心。此前他在大学毕业时曾给自己这样定位: ?医生是我的职业,写作只是我的业余爱好。? 1886年,他发表了《太太们》、《幸福的人》、《在别墅里》、《大提琴的浪漫故事》、《一件艺术品》、《白嘴鸦》等短篇小说,以及《苦闷》 (Тоска)、《凡卡》(Ванька)和《食客》、《校长》等系列短篇小说。这里面的《苦恼》 和《凡卡》是其早期创作的一次思想和艺术上的飞跃,他在里面不再写幽默故事了。接着,他发表了短篇小 说集《莫特利故事》,其中就包括著名的《苦恼》、《凡卡》,尤其是前者,讲述一个失去了儿子的老马 车夫无处倾诉自己的苦闷,只好向自己的马倾诉的故事。这部作品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后来被众多名家 一致赞赏。新西兰短篇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甚 至曾说?如果法国的全部短篇小说都毁于一炬,而 《苦闷》留存下来的话,我也不会感到可惜。?这一年,一个不起眼的名叫德米特里·瓦西里耶维奇·格 里果罗维奇(Дмитрий Васильевич Григорович)的 作家发现了契诃夫的才华,写了一封信给他,信中肯 定他的文学才华,他鼓励契诃夫充分发扬他的这一天赋,希望他珍惜自己的才华,使他自己的创作态度更 加严谨,多写有意义的作品(此人因此而被称为?著 名作家?)。契诃夫深受启发,开始以严肃的态度对 待写作,以后逐渐写出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思想的佳作。这一年,他写出了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也是这一年, 他的剧本创作的尝试也终于有了结果:《论烟草的危害》,这是一部轻松的喜剧。 1887年,由于过度劳累和健康不佳,契诃夫前 往乌克兰东部旅行。旅行归来后,他写了中篇小说 《草原》(Степь)。也是这一年,他的创作高 峰到来了。这一年,他发表了《伤寒》、《吻》、 《沃洛嘉》、《祸事》、《婚礼》、《逃亡者》、 《无依无靠的人》等优秀的短篇小说。他也发表了通 俗喜剧《蠢货》和四幕喜剧《伊凡诺夫》。接着,他 出版了小说集《在黄昏》,在这本书中第一次署上了 真名,并把这个集子献给了德米特里·瓦西里耶维奇·格里果罗维奇。 1888年,他把中篇小说《草原》(Степь)发表在严肃的文学杂志《北方导报》 (Северный вестник)上。这部作 品颇得好评,标志着他告别了喜剧性小说的创作,是 他成熟的标志。他被俄国科学院授予?普希金奖金?。然后,他创作完成了另一短篇小说力作《精神错乱》。

契诃夫笔下的小人物性格特点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810389847.html, 契诃夫笔下的小人物性格特点分析 作者:薛冰 来源:《文学教育》2017年第10期 内容摘要:对于“小人物”这一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随现实主义而生的社会性题材,俄罗斯多位文学大家都曾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进行过深刻地解读,而在契诃夫的作品中,则更倾向于呼吁人们对“小人物”命运的关注。本文以沙俄统治下的平民知识分子、下层官吏和底层劳动者为载体,研究契诃夫笔下“小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关注这一群体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俄罗斯文学契诃夫小说“小人物” 性格特点 十九世纪的俄罗斯文学瀚如大海,灿似星空。“黄金时代”的伟大作家们更是把俄罗斯文学推上了欧洲文坛的巅峰。期间,“小人物”的出现,不仅使俄罗斯文学的视野更加广阔,更代表了俄罗斯主流文学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过渡。“黄金时代”最后一位巨匠,世界上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剧作家之一的契诃夫笔下的主人公,很多就都是看似性格迥异,实则有着某种共性的“小人物”[1]P193。 一.俄罗斯文学中的“小人物” 1.“小人物”概述 “小人物”是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俄罗斯文学中,随现实主义应运而生的一类人物形象。该群体主要由平民知识分子,下层官吏,普通劳动者,无所事事的游民等构成。与其他文学形象不同,“小人物”在经历了普希金,果戈里,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等诸位大家的相继发掘、探索之后,却始终无法得到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2]P83。虽然都是从人文主义角度出发,但因每位作家看待“小人物”的视角不同,对这个群体的理解以及将“小人物”在各自作品中的展现也自是大相径庭。 2.“小人物”性格特点的演变 最早的“小人物”形象源自普希金的中篇小说《驿站长》。老驿站长维林与女儿杜尼娅相依为命,路过的年轻军官明斯基却因爱而拐跑了杜尼娅——这个老维林在世间苟活下去的唯一慰藉与理由。他去找寻女儿不果,无奈退回驿站,终日借酒浇愁,最终黯然辞世。作品中普希金以旁观者的身份三次到访驿站:第一次路过驿站,见到了虽然生活清苦但因有聪明可爱的女儿陪伴而和蔼、快乐的维林;第二次路过驿站,看到的是因为失去女儿而变得衰老、酗酒的维林;第三次路过驿站,却只能站在一座凄凉孤坟旁独自神伤。最后,借给他带路的小男孩儿之口,说出杜尼娅的生活其实非常美满[3]P137-150。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明显可以感受到普希金对维林这个“小人物”浓浓的同情和怜悯,包括最后杜尼娅的结局,也表达了作者对“小人物”最

解读契诃夫及其创作风格

人 文 论 坛139INTELLIGENCE ··· ·····················解读契诃夫及其创作风格 长春中医药大学 李 吉 摘 要:契诃夫生活的年代是一个极其黑暗动荡的年代,农奴制正在崩溃,资本主义正在迅猛发展。动荡的年代不能使契诃夫随波逐流,黑暗的年代掩盖不了契诃夫纯洁的心灵,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始终追求着正直、高尚、健康的人格。他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成为世界文库中的无价之宝和珍贵遗产。关键词:契诃夫 创作 风格 一、契诃夫其人安东尼·巴甫洛维奇·契诃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语言大师。契诃夫于1860年1月29日出生在罗斯托夫省塔甘罗格市。祖父是赎身农奴。童年生活困苦。契诃夫回忆他“小时候没有童年生活”。1879年契诃夫考进莫斯科大学医学系学习。1884年大学毕业后他在兹威尼哥罗德等地行医,医生工作对契诃夫的文学创作有良好影响,使他有可能接触各类人物,扩大了作家的观察范围,丰富了他的生活见识。契诃夫的坎坷经历也为他的写作提供了真实素材。1880年契诃夫以安东沙·契洪特等笔名开始给幽默杂志写短篇小说赚取稿费以维持学业。契诃夫不仅是个杰出的作家, 而且也是个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医生。契诃夫说:“为公共福利尽力的愿望,应当不可或缺地成为心灵的需要和个人幸福的条件;如果幸福不是由此而来,而是来自什么理论或其他的什么考虑,那么幸福就不再是幸福。”契诃夫终生热爱纯洁的道德,憎恨丑恶。他遵循八项做人的标准:不强横、不自私、不贪婪、不虚伪、不软弱、不爬高、不懒惰、不卑鄙。高尔基说:“他朴实到了无懈可击的地步”。托尔斯泰说:“契诃夫的死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除了无与伦比的艺术家外,它还使我们失去了一个美好、真正和正派的人……”。蒲宁认为“他是一位心地高尚、富有教养、态度文雅、温和委婉的人,具有非凡的真挚、纯朴、同情和柔情而且十分正直。”然而契诃夫并非完人。由于出身贫寒,生活困苦,契诃夫一度十分幻想发财。契诃夫说:“我很重视金钱。我被出生、成长、受教育和开始写作的那个环境所腐化,在那里,金钱丑恶地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他认为:“实际上,在契诃夫的心灵中,除了豁达和谦逊, 还有骄傲和虚荣心,和公正在一起的还有偏颇。但是, 他像一位真正的智者那样善于控制自己的弱点, 因此,这些弱点在他身上也就带有美德的性质了。”而契诃夫是这样评价自己的:“人们对我作了这样那样的解释。总之,各种荒诞无稽的话!而我——首先只是个人……我热爱大自然和文学, 热爱漂亮女子,憎恨抱残守缺和专横霸道。”尽管契诃夫并非完人,但是在契诃夫短短的一生中他始终追求高尚的品格,追求坦荡的人生,他身上具有伟大的人格魅力。二、契诃夫的创作风格契诃夫作为一名现实主义作家,反映现实是他创作的出发点,这一点从契诃夫本人的表白也可映证:“小说之所以称为艺术,是因为它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生活。它的目标是绝对的、直率的真实。”契诃夫的现实主义已达到登峰造极的高度。讽刺和幽默始终是契诃夫作品的一个基调,既有明快的、又有忧伤的,悲喜交加。在他的很多小说和戏剧作品中都表现了这种忧郁和幽默共存并溶为一体的状况,这使他的作品变得更深沉,更富抒情和哲理的韵味。在创作风格上,契诃夫创造了一种内容丰富深刻、形式精湛、风格独特的抒情心理小说风格。这类小说中他截取片段平凡的日常生活,凭借精巧的艺术细节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从中展示重要的社会内容。这种小说抒情气味浓郁,抒发他对丑恶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把褒扬和贬抑、欢悦和痛苦之情融化在作品的形象体系之中,让读者从诸形象中琢磨和回味作品的涵义。如:《醋栗》中的兽医伊凡伊凡内奇、《带狗的女人》中的古罗夫等形象都是这样塑造的。契诃夫主张:“在心理描写方面也要注意细节……最好还是避免描写人物的精神状态;应当尽力使得人物的精神状态能够从他的行动中看明白。”这是契诃夫的写作特点,也是他为世界文学宝库做出的宝贵贡献。契诃夫创作的另一个风格是勾勒生活背景。围绕中心人物勾勒一个生活背景、构思精当、富有概括力、运用客观含蓄的叙述笔法写作。有了这样的背景,篇幅有限的小说就有了更大的内容,能够更深广的反映现实。契诃夫认为:“除了人物以外”,使人“还可以感到人物从中走出来的那个人群、气氛和背景”。《出差》描写了主人公鲁仁德觉醒,他的觉醒过程是在农村生活的背景下发生的。契诃夫在创造生活背景上是独具匠心的。言简意赅是契诃夫写作技巧上的有一风格。契诃夫极端重视文笔简洁,他说:“简练是天才的姊妹”;并形象地比喻说:“用刀子把一切多余的东西都剔掉。要知道在大理石上刻出人脸来,无非是把这块石头上不是脸的地方都剔掉罢了。”契诃夫在写作技巧上精益求精,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难怪托尔斯泰赞誉道:“契诃夫创造了新的形式……从技巧上说,他,契诃夫,远比我高明!”高尔基也称赞道:“作为文体家,契诃夫在我们当代艺术家中是唯一掌握了‘言简意赅'的高超写作艺术的。”如《哀伤》写得简短而又扣人心弦。作品虽只有几千字,但作者通过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对过去四十年生活的回顾及细节描写等艺术笔法,揭示了一对贫穷夫妻苦难的一生,写出了一个真实的令人心颤的悲剧。契诃夫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是正直、善良具有伟大的人格魅力的一生。他的作品为世人所喜爱并成为世人的精神食粮。参考文献:[1] 曹靖华主编:《俄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9年。[2] 【英】康丝坦司·嘉奈德夫人编,汝龙译: 《契诃夫小说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3] 【法】亨利·特罗亚著,侯贵信等译:《契诃夫传》,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4] 刘翔:“难以自圆其说”的契诃夫,浙江大学学报,199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