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活动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及自我调节法

口才活动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及自我调节法
口才活动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及自我调节法

口才活动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及自我调节法

一、自卑感及其调适方法

据科学研究表明:90%以上的人都为自卑而苦恼。“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其自卑的原因:相貌、身材、地位、阅历、环境、能力、体力等。自卑感易使人孤僻、离群、抑制自信心和荣誉感,这种消极心态带入表达过程中往往会使表达失败。调节方法有:1.培养自我意识,增强主体能动意识,有利于更好地认识自身。

2.自我强化。通过自己的行为结果来控制自己的行为。

如古希腊著名的演讲家德摩西梯尼,其先天条件极差,口吃。但为了提高自己的口才,他每天在大海边,口含石子,面对大海的狂风猛浪呼喊着进行语言练习,终于,改掉口吃,并成为古希腊十大演讲家之首。这一事实有力地证明了一个人的演讲能力的提高完全是可以事在人为的。

3.自我暗示和自我激励。可以经常地用以下的话提醒自己:

“我行!”

“我并不比别人差!”

“他行我更行!”

“我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不会出错的。”

“我已走到了最恶劣的地步,下面不会再有更糟的情况出现,只会越来越好,让自己充满信心吧!”

二、羞怯感及其调适方法

美国的一个心理调查表明:在宴会上与陌生人相处时,有四分之三的成年人会感到局促不安;至于在演讲场合,因羞怯而造成失败的也屡见不鲜,这甚至会犹如“过敏反应”,所以应加以控制和消解。其调节方法有:提高认识水平、处我暗示、精心准备。

(一)提高认识水平

羞怯感的产生来自于心理环境、生理、认知三个因素。其中认知起关键作用。其实羞怯是无知的表现。所以一要分析病症,二要勤于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培养控制情绪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变化的环境中,仍然保持心理平衡。

(二)自我暗示

羞怯往往产生于讲话者的注意力过分集中于自己的成败上。有经验的演讲者总把自己的

思想集中在演讲本身,从不让“个人得失”干扰自己演讲的思路。

华盛顿:“当我对听众演讲时,我不考虑我的说词来日将有怎样的评论。因为我只知道有眼前的听众,而我的说词,正是为眼前的听众而说的。”

同时,演讲者也不要否定自我的形象,即做到“台上目中无人,台下虚怀若谷”,以意志力战胜羞怯感。

(三)精心准备

事实上,缺乏了周全的准备,也往往容易导致心虑而引起害羞。

克服害羞的速成方法有:

1.了解自己必须克服害羞。因为说话能力是就业的最基本环节。

2.与人为善。微笑,以眼神相视。害羞的人不太能专注于说话的对象,边谈会边飘动眼光以作回避。因此,要让眼光能专注于说话对象。

3.练习讲述身边发生的事,或引用别人的生活经验。内容可以是:对工作环境、老板、度假、小孩的想法,或引用电视节目中的台词。可有趣、有激情或引人侧目,然要把趣味点、重点放在后面。

4.参加表演或即兴演讲。

5.一再练习。微笑、打招呼,且随处与人攀谈,运动、散步时都可以。

三、恐惧感及其调适方法

担心表现不佳是口才活动中常见的毛病。事实上,许多具有丰富舞台经验的老手也具有这样的毛病,最富实践经验的语言高手也要和紧张的情绪作战,如:

在一场晚上召开的会议上,一位女士开门进入一间屋子后,惊讶地看到当晚要在会上作关键性发言的演讲者正在屋子里发了疯似地来回踱步,她便问他为什么会这么紧张。“你这是什么意思?谁紧张了?”他不解地问道。“如果你不紧张的话,”她回答道,“你在女士洗手间里做什么?”

所以,要学会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努力克服恐惧。

调节的方法有:保持内心隐秘的力量、情境预设、巧用肢体语言,练习5个“P”、建立“信息卡片”。

(一)保持内心隐秘的力量

在一群观众前发言似乎是最富公众性的行为之一,然而你仍然有权保持自己的隐私。你无须向大家公开解释自己的紧张和焦虑,而是可以将其作为自己的一个秘密隐藏在内心深处。让其他人察觉你的焦虑情绪对你没有任何好处;反之,如果你表现得非常自信,那么你也就确实能够感受到对自己的信心。很少有人会显示出过分的焦躁不安,无论事实上他或她的内心有多么惶恐。所以,不要屈服,不要显示内心的恐惧,并且请对此缄口不言。

(二)情境预设

设想总会有某种实现的方式。如果认为台下的观众对你充满敌意,你可能会采取防卫性的姿态,从而必定会使得观众疏远你。事实上,如果希望如愿以偿地给别人留下得体的印象,你不妨试一下情境预设。这对于许多演讲者都是很有用的。闭上眼睛,回忆一番上场演讲中的积极面和听众们善意的回应,并且试想听众都是和蔼可亲、心胸开阔和愿意接纳外界事物的。将该场景当成现实保留在脑海里。情境预设同时也很适用于尝试那些你不敢开口的新笑话或开场白。设想一下听众的积极回应吧,你已成功了一半。要能想象自己站在“黄金起跳

点”(奥林匹克跳水运动员的起跳点——直接影响着跳水的成功)——当我站在讲演台上时,我总是假设一切都处于我的掌控之下,我是一位多么优雅、独具魅力、温暖亲切同时又热情洋溢的表演者啊!情境预设的要害恰恰在于控制你头脑里对于自己的印象,切忌让你自以为

的听众正在思考的内容影响到你对自己的看法。

设想你正在出演渴望的角色,好戏正在上演。无须担忧自己看上去会显得装模作样,要知道我们每个人性格上都是多面体。你希望表现出自信的一面,那么你已经越来越信心十足。经过练习之后,自信会在你身上自然显现,而情境预设正是获得信心的强有力的武器。

(三)巧用肢体语言

这是可以使举止更加优雅自如的表现,具体是这样进行的:

1.正确的呼吸。注意用鼻子深呼吸,这样一来你不会轻易感到口渴。

2.逐步放松。暗暗使劲收紧身体各个部分,从足部开始,再逐一放松。濡湿出汗的情况和紧张情绪将会因此得到缓解。

3.放松颈部肌肉。从一侧肩膀至另一侧肩膀活动头部,这可以有助于放松你的喉咙和声带。

(四)练习5个“P”

1.呼吸(Prana)。用鼻子呼吸为何有利于舒解恐惧的原因之一在于,鼻孔和人体边缘系统是相连的,而大脑该部位恰恰可以控制人类的情绪。因此,深呼吸能够使得你保持镇静,帮助缓解和控制紧张的情绪。

2.感知(Perception)。感知指的是我们如何领悟周围发生的一切。任何两个人可能在同样的时间里遭遇同样的经历,然而其中一位可能会把它当作一次离奇的冒险,而另一位则觉得这一切可怕之极。公众演说正是这样的一种融入了当事人主观感受的经历。如果你总是觉得观众很大程度上是带着自己的判断力来的,那么你肯定容易体会到紧张。其实大部分观众之所以坐在台下,并非是为了判断你讲得优劣与否——他们仅仅希望能够学习某些新鲜的观点或知识,或者是盼望能够轻松一笑。他们希望你表现出色。所以,请你把注意力集中在将要讲演的内容,而非你自以为的他们可能会怎么看待你这件事情上。

3.心理武装(Psyche Yourself Up)。别把自己当成你心目中自己的样子,而是应依据你希望成为的理想状态的形象。讲演没有结束之前,你就可以假设自己已经听到了满场的欢呼和掌声。在空闲时间里一定要充分运用你的情境预设的创意能力,而且还要善于见缝插针、利用每个空余的时间段来做做白日梦。

4.充分准备(Preparation)。因为最恐惧的事莫过于未知的事物。如果你就像知道你最好的朋友的电话号码一样了解将要发表的主题,如果你已经把演示中需要用到的所有小道具和辅助教具都已经列出名单(并已检查过两次),如果你在登上讲台之前就已让自己充分熟

悉了周围的空间,那么就可以说你已经是万事俱备了。

5.反复练习(Practice)。你练习得越多,就越能控制住整个讲演过程,你就越不会觉得紧张。也许你无须练习就能够做到很出色,但是如果反复练习,站在众多听众面前的你将更会落落大方,而此时听众也会感到和你在一起非常舒适自然。

(五)建立“信心卡片”

1.如担心听众的反应,则应建立起自信心。

应清醒地认识到听众并非单独撇开你,将你弃之于不顾。事实上,你的听众也许正在瑟瑟发抖,暗自庆幸站在台上的是你而不是他们。他们希望将控制权交到你手里,专心倾听和学习。因此,此时的你只有表现得自信大方、大权在握时他们的倾听才是最有效的。无论内心有多么紧张,伟大的演说家总能够向听众证明他们的完全控制能力。如果讲演者看上去局促不安,听众也会难以放松;只要演讲者充分展现出自信的一面,就能赢得观众的欣赏。

一般来说,此类担心产生于演讲者的焦虑。焦虑程度可分为三种:低等程度的讲演者感到轻微的紧张,但会认为观众基本上是中性的、不带任何偏见的;中等程度的讲演者则会假设观众对其持负面态度,结果导致封闭自己,并和观众隔离,他们躲藏在讲台后,避免和台下观众的任何眼神交流和接触;高等程度的讲演者在这一误区行进得更远,并认为所有观众都是带有敌意的,他们在等待着自己的犯错。所以,要和听众结为一体,站在听众的立场而非从自我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对听众的情况了解得越多,你就越能自发地把他们当成朋友,而且越不感到紧张。他们具有什么样的背景、兴趣和需要?从你的演讲中他们能有什么收益?他们希望能从你的发言中获得享受,你怎样才能让他们如愿以偿?首先,请注入澎湃的激情吧,因为兴奋了,所以也就来不及觉察自己是否紧张了。用兴奋的情绪感染听众,集中思考自己希望传达给听众的东西,特别是那些你感觉到真正有价值的、值得你花费你自己和他们时间的内容。兴奋情绪是具有传染性的;你的听众将无法抗拒因而只能跟随着你。其次,在传达内容上集中注意力也会使得你更多考虑内容本身而非你自己,这正是抵抗焦虑和恐惧的最好矫正方法。最后,要记住谁才是专家,被邀请来讲话的是你,你被公认为比你的听众更加了解讲演主题;你之所以站在讲台上,是因为你比多数人更能够就该主题进行深入分析和阐述。

2.担心遭遇尴尬场面,但要相信自己能巧妙地处理好。

许多人害怕站起来开口讲话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在做一件非常愚蠢的事,他们会被某些词语嗑拌住,会结结巴巴,还会忘掉甚至是最关键的要点。而问题在于,他们是不可避免的!尴尬场面确实时有发生,而与此伴随而来的则是恐惧。

好在还是有好消息,听众能够理解——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他们更想知道的是你是怎样巧妙地应付和处理的。

3.如担心材料准备不够充分,那就充分地做好准备吧。

材料准备的不够充分,这是最容易克服的恐惧,因为你完全可以通过充分的准备将其打败。如果你已将演讲主题研究透彻,那么你就不会对此感到害怕。所以,要仔细组织讲演,对演讲稿反复修改,精益求精,熟能生巧。

4.学会藐视恐惧。

恐惧也许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不妙的感觉,但要坚强起来,学会敢于面对任何困难,毫不畏惧地去解决。在许多时候,取胜的原因就在于自己是否有勇气。

5.最佳小贴士——建立起永远的信心和决心。不妨每天早上一睁开眼,就对自己、对世界大声地说:“我是最棒的!”从而每天都能充满信心地去面对所有的困难,战胜所有的困难。

四、过强的表现欲及其调适方法

一个演讲者需要有一定的自我表现意识。适当的表现欲能激励演讲者的自信心和上进心。但如过强,就会把崇高的演讲活动变成纯粹的自我表现,演讲者就会变得自我陶醉、自我欣赏、自我满足,甚至自私自利、骄横自得、目空一切、唯我独尊。结果一定评价不高。具体的调节方法有:

1.端正演讲动机,明确演讲目的。演讲是为了宣传真理,弘扬正气,而非为个人的利害得失,这样才能树立正直、坦荡的形象。

2.要正确地看待荣誉。

3.正确评价自己。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