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计算可视化

科学计算可视化
科学计算可视化

1 什么是科学计算可视化

科学计算可视化(简称可视化,英文是Visualization in Scientific Computing,简称ViSC)是计算机图形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图形科学的新领域。

“Visualization”一词, 来自英文的“Visual”, 原意是视觉的、形象的,中文译成“图示化”可能更为贴切。事实上,将任何抽象的事务、过程变成图形图像的表示都可以称为可视化。与计算机有关的如可视化界面(Windows),可视化编程(Visual C++)等。但作为学科术语,“可视化”一词正式出现于1987年2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简称NSF )召开的一个专题研讨会上。研讨会后发表的正式报告给出了科学计算可视化的定义、覆盖的领域以及近期和长期研究的方向。这标志着“科学计算可视化”作为一个学科在国际范围内已经成熟。

科学计算可视化的基本含义是运用计算机图形学或者一般图形学的原理和方法,将科学与工程计算等产生的大规模数据转换为图形、图象,以直观的形式表示出来。它涉及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图形用户界面等多个研究领域,已成为当前计算机图形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研究表明,人类获得的关于外在世界的信息80%以上是通过视觉通道获得的。经过漫长的进化,人类视觉信息处理具有高速、大容量、并行工作的特点。常言所说“百闻不如一见”,“一图胜过千言”,就是这个意思。这些特点早已为祖先们所认识和应用。古长城上的烽火台,显示了先民的智慧,可以将重要的信息迅速大范围传递。作为千百年来文明载体的“图书”,“图”是在“书”前的!“河图洛书”的传说,显示出“图”在我们文明的发端及以后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今天,设计图是借助纸张的媒介表达创意,工程图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依据。可视化依然继续着借助形象化方法表达人类意图的传统。我们将看到,可视化技术产生的图是一种全新的形式。

可视化技术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这就是社会的巨大需求和技术水平的进步。可视化技术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初期,人们已经将图表和统计等原始的可视化技术应用于科学数据分析当中。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越来越多地获得大量科学数据。计算机的诞生和普及应用,使得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它给人类社会提供了全新的科学计算和数据获取手段,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数据的海洋'',而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取数据,而是要通过分析数据去探索自然规律。传统的纸、笔可视化技术与数据分析手段的低效性,已严重制约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性能的不断提高和计算机图形学的蓬勃发展,促使人们将这一新技术应用于科学数据的可视化中。

借助航天航空、遥感、加速器、CT(计算机断层扫描)、MRI(核磁共振)、计算机模拟(如核爆炸)等手段,人类获取数据的能力飞速提高,每天产生的数据已经不是大量,而是称为海量。一项统计表明,人类每天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在80年代一般是在百万字节数量级,90年代已经增加1000倍以上,而且增加的趋势还在加强。面对堆积如山的数据,及时解读,获取有用的信息成为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传统的数字或字符形式的处理显然无法满足需要。可视化技术,在这个意义上就成为了“科学技术之眼”,它是科学发现和工程设计的工具!

以上我们更多地谈到的是数据(Data),是数据的可视化(Data Visualization)。习惯上,人们将许多种类的数据也广义地称为信息,或者知识。对此,学者们有许多争论和不同的定义。一般认为,数据(Data)、信息(Information)和知识(knowledge)还是有区别的。为

明确起见,下面的介绍限定于狭义的数据的可视化,即将抽象的数字或者字符表示转换成图形图像的技术(信息可视化和知识可视化,被认为是数据可视化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暂不涉及)。此外,计算、模拟或者遥感等得到的数据总是在一定的时间或空间范围内获得的。与在其他学科中类似,数据在一定空间内的分布,也称为数据场(Data Field),比如二维数据场,三维数据场,或者更高维数的数据场。自然地,三维数据场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本文主要介绍数据场可视化,特别是与三维数据场有关的可视化技术。应当注意的是,数据场的分布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离散的。这是因为数据场的分布规律暂时是未知的,可视化的任务正是协助人们找出这些规律;或者由于客观情况的限制,我们只能在有限的离散的点上获得有限精度和数量的数据。另一方面,由于现代通用的计算机是数字计算机,即使是存在连续的模型也需要将其离散化为数字才能够由计算机处理。因此,科学计算可视化的研究限定为将离散的数字化的数据转变为图形图像的表示,由此决定了它的一系列技术特征。

1.1 科学计算可视化的意义

早期,由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水平的限制,科学计算只能以批处理方式进行,而不能进行交互处理,对于大量的输出数据,只能用人工方式处理,或者用绘图仪输出二维图形。这种处理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丢失了大量信息。而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来自超级计算机、卫星遥感、CT、天气预报以及地震勘测等领域的数据量越来越大,但由于没有有效的处理和观察理解手段,科学家们和工程师们惊呼``我们可以做的仅仅是将数据收集和存放起来''。再者,随着科学的发展,对传统的实验设备和实验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直接导致了传统实验方法的实验费用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计算成本不断下降,计算精度和速度不断提高。这使得对复杂问题的数值模拟成为一种更直接、更有效的方法。而三维大规模数值模拟可产生上百兆、上千兆的大量数据,我们已无法用传统的方法来理解大量科学数据中包含的复杂现象和规律。因此,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已经成为科学研究中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它是科学工作者以及工程技术人员洞察数据内含信息,确定内在关系与规律的有效方法,使科学家和工程师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揭示理解抽象科学数据中包含的客观规律,从而摆脱直接面对大量无法理解的抽象数据的被动局面。

实现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的意义重大,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

(1)大大加快数据的处理速度,使目前每日每时都在产生的庞大数据得到有效的利用。

(2)实现人与人和人与机之间的图象通讯,而不是目前的文字或数字通讯,从而使人们观察到传统方法难以观察到的现象和规律。

(3)使科学家不仅被动地得到计算结果,而且知道在计算过程中发生了什么现象,并可改变参数,观察其影响,对计算过程实现引导和控制。

(4)可提供在计算机辅助下的可视化技术手段,从而为在网络分布环境下的计算机辅助协同设计打下了基础。

总之,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的发展将使科学研究工具和环境进一步现代化,从而使科学研究的面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2 科学计算可视化的过程

在科学研究领域,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理解自然的本质。科学家要达到这个目的,要经过从观察自然现象到模拟自然想象并分析模拟结果的过程。在分析实验结果的过程中,可视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辅助手段。可视化的过程可进一步细化为以下四个步骤:

(1)过滤: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可以转换数据形式、滤掉噪声、抽取感兴趣的数据等;

(2)映射:将过滤得到的数据映射为几何元素,常见的几何元素有:点、线、面图元、三维体图元和更高维的特征图标等;

(3)绘制:几何元素绘制,得到结果图象;

(4)反馈:显示图象,并分析得到的可视结果;

可视化的上述四个步骤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迭代的过程。由于研究人员并不知道原始数据集中那些部分对分析更重要,得靠实践探索,因此整个分析过程是一个反复求精的过程。

1.3 科学计算可视化研究的是什么

可视化的研究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可视化工具的研究和可视化应用的研究。科学计算可视化研究的重点是有关可视化参考模型的内涵,即可视化过程的组成内容,其中包括:

(1)数据预处理:可视化的数据来源十分丰富,数据格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一步将各种各样的数据转换为可视化工具可以处理的标准格式。

(2)映射:映射就是运用各种各样的可视化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出数据中包含的各种科学规律、现象等,将这些抽象的、甚至是不可见的规律和现象用一些可见的物体点、线、面等表示出来的。

(3)绘制:将映射的点、线、面等用各种方法绘制到屏幕上,在绘制中有些物体可能是透明的,有些物体可能被其他物体遮挡。

(4)显示:显示模块除了完成可视信息的显示,还要接受用户的反馈输入信息,其研究的重点是三维可视化人机交互技术。

1.4 科学计算可视化处理的数据

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处理的对象是科学数据,这些科学数据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数据中包含的科学规律和现象有很多。这些科学数据都是离散的采样数据,它们有很多属性,主要有:来源、维数、定义域的维数、组织形式、时间特性及数据量等等。其中数据的时间特性表示数据是否与时间相关,是否表示随时间变化的物理现象;数据的维数表示标量数据、向量数据及高维的张量数据等;数据定义域的维数分为一维、二维、三维数据等;数据的组织形式分为有网格数据和无网格散乱数据,有网格数据的组织形式也不一样,图1-1给出了一些二维网格的组织形式,这些二维网格的处理由易到难。维数(Dimension)是一个数学概念, 可以认为是对空间的几何广延性的一种度量。传统经典的几何学对空间维数的定义都是整数。粗略地说,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轨迹可以用一个坐标参数描述,它的轨迹就是一维的。例如,火车的运动,给定了起始点,再给定它到起始点的距离,就可以唯一确定它在轨道上的位置。不难理解,一个蚂蚁在地球仪上运动

时,须同时给定经度和纬度才能唯一确定它的位置。这时它的运动轨迹就是二维的。一般认为,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是说一般需要三个独立参数才能确定我们的位置。对应于数学中的元素,点是零维的,线(包括曲线)是一维的,曲面是二维的,体是三维的等等。(关于分数维数的几何, 叫做分形几何。)

图1-1 数据场网格分类

1.5 科学计算可视化的应用

从可视化技术的诞生之日起,便受到了各行各业的欢迎。在过去的十年里,可视化的应用范围已从最初的科研领域走到了生产领域,到今天它几乎涉及到了所有能应用计算机的部门。在这里,我们将简要列举一些应用可视化技术的例子。

(1)医学

在医学上由核磁共振、CT扫描等设备产生的人体器官密度场,对于不同的组织,表现出不同的密度值。通过在多个方向多个剖面来表现病变区域,或者重建为具有不同细节程度的三维真实图像,使医生对病灶部位的大小、位置,不仅有定性的认识,而且有定量的认识,尤其是对大脑等复杂区域,数据场可视化所带来的效果尤其明显。借助虚拟现实的手段,医生可以对病变的部位进行确诊,制定出有效的手术方案,并在手术之前模拟手术。在临床上也可应用在放射诊断、制定放射治疗计划等。

(2)生物、分子学

在对蛋白质和DNA分子等复杂结构进行研究时,可以利用电镜、光镜等辅助设备对其剖片进行分析、采样获得剖片信息,利用这些剖片构成的体数据可以对其原形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因此可视化是研究分子结构必不可少的工具。

(3)航天工业

飞行器高速穿过大气层时周围气流的运动情况和飞行器表面的物理特性的变化,在现有的流场可视化技术下,可以非常直观的展现出来。尤其是对飞行器的不稳定现象、超音速流的研究,这是计算流体力学里的新课题,借助可视化技术,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4)工业无损探伤

在工业无损探伤中,可以用超声波探测,在不破坏部件的情况下,不仅可以清楚地认识其内部结构,而且对发生变异的区域也可以准确地探出。显然,能够及时检查出有可能发生断裂等具有较大破坏性的隐患是有极大现实意义的。

(5)人类学和考古学

在考古过程中找到古人类化石的若干碎片,由此重构出古人类的骨架结构。传统的方法是按照物理模型,用粘土来拼凑而成。现在,利用基于几何建模的可视化系统,人们可以从化石碎片的数字化数据完整地恢复三维人体结构,因而向研究人员提供了既可以作基于计算机几何模型的定量研究,又可以实施物理上可塑的化石重现过程。

(6)地质勘探

利用模拟人工地震的方法,可以获得地质岩层信息。通过数据特征的抽取和匹配,可以确定地下的矿藏资源。用可视化方法对模拟地震数据的解释,可以大大地提高地质勘探的效率和安全性。

总之,科学计算可视化的发展,将使科学研究工具和环境进一步现代化,从而使科学研究的面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 科学计算可视化的常用方法

2.1 二维平面数据场的可视化方法

二维数据场是科学计算可视化处理的最简单的一类数据场,二维数据场是在某一平面上的一些离散数据,可看成定义在某一平面上的一维标量函数F=F(x,y)。二维数据场可视化的方法主要有颜色映射法、等值线、立体图法和层次分割法等,这些方法的原理都比较简单。

2.1.1 颜色映射方法

可视化系统中,常用颜色表示数据场中数据值的大小,即在数据与颜色之间建立一个映射关系,把不同的数据映射为不同的颜色。在绘制图形时,根据场中的数据确定点或图元的颜色,从而以颜色来反映数据场中的数据及其变化。

可视化系统处理的数据一般为离散网格数据,网格之间的数据采用插值的方法计算。可视化系统的绘制模块一般不直接插值计算网格间的数据,而是利用计算机硬件提供的功能直接对颜色的RGB基色值进行插值计算,这样有助于提高绘制速度。但也由此引起了误差。由于大部分颜色映射模型都采用非线性的映射,对颜色的线性插值实际上是对数据的非线性插值,从而造成误差,导致完全错误的颜色。实践中可采用颜色表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由于颜色表索引与数据间是完全线性的映射关系,因而不会引起插值误差。

图2-1 神舟号宇宙飞船周围空气分布密度

2.1.2 等值线方法

所谓等值线是由所有这样的点(x i, y i)定义,其中F(x i, y i)=F i(F i为一给定值),将这些点按一定顺序连接组成了函数F(x,y)的值为F i的等值线。常见的等值线如等高线,等温线,是以一定的高度,温度作为度量的。等值线的抽取算法可分为两类,网格序列法和网格无关法。网格序列法的基本思想是按网格单元的排列顺序,逐个处理每一个单元,寻找每一单元内相应的等值线段。处理完所有单元后,自然就生成了该网格中的等值线分布。网格无关法则通过给定等值线的起始点,利用起始点附近的局部几何性质,计算等值线的下一点;然后利用计算出的新点,重复计算下一点,直至达到边界区域或回到原始起始点。网格序列法按网格排列顺序逐个处理单元,这种遍历的方法效率不高。网格无关法则是针对这一情况提出的一种高效的算法。下面就举例说明计算等值线的方法。

假设网格单元都是矩形,其等值线生成算法的主要步骤如下:

1)逐个计算每一个网格单元与等值线的交点;

2)连接该单元内等值线的交点,生成该单元内的等值线线段;

3)由一系列单元内的等值线线段构成该网格中的等值线;

网格单元与等值线的交点计算主要计算各单元边与等值线的交点,可采用顶点判定,边上插值的方法计算。设等值线的值为F t,若F ij(F t,则记顶点为‘-’;若F ij>F t,则记顶点为‘+’。若单元的四个顶点全为‘+’或‘-’,则网格单元内无等值线;否则对两个顶点分别为’+’ ‘-‘的单元边插值计算等值线的交点,并在单元内连线,连线情况见图2-2。

图2-2 单元内等值线连接情况

在图2-2(d)的情况下,实际上存在着两种连接方式的二义情况,不可能判断哪种连接情况是正确的。为了避免这种二义性情况,可采用单元剖分法,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利用对角线将矩形单元分成四个三角形单元,求出中心点的函数值,等值线的抽取直接在三角单元中进行。三角单元中至多只包含一条等值线,从而避免了二义性问题,但处理单元数目增加了四倍。

图2-3 剖分法连接情况

2.1.3 立体图法和层次分割法

立体图法就是以一个立体图形来显示平面数据场,因为将平面数据场的数据转换为高度,从整体上可以看成三维图形。使用立体图方法显示,可以用多种方法拟合数据场,如:三角面片、曲面逼近等,曲面逼近会产生更好的效果。但由于数据场的密度较大,完全可以使用三角面片模型来显示整个数据场。在显示中,可以采用法向量插值来消除Mach效应,使用多光源来增强立体效果。

层次划分法是立体图法的扩展,首先用户定义层次范围及各层的颜色。在绘制每个三角面片时,若三角面片的最大值、最小值都在一个层内,则按该层的颜色绘制;否则要将三角面片进一步剖分为m个多边形,每个多边形处于一层,并以各层颜色绘制。这样各层之间就有一个明显的层次分割线。在实际应用中可用于显示等值线、等高线等。

这两种方法特别适合于对地形数据场进行可视化处理。

图2-4 三维中国地形图

2.2 三维空间数据场方法

三维空间数据场与二维数据场不同,它是对三维空间中的采样,表示了一个三维空间内部的详细信息,这类数据场最典型的医学CT采样数据,每个CT的照片实际上是一个二维数据场,照片的灰度表示了某一片物体的密度。将这些照片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就组成了一个三维数据场。此外,用大规模计算机计算的航天飞机周围的密度分布也是一个三维数据场的例子。

2.2.1 抽取表面信息的可视化方法

1)断层间的构造等值面

如CT采样数据场这样的三维数据,可以看成是由一些二维数据场按一定顺序排列组成的,各断层数据之间有很大的相关性。断层数据广泛存在于医学、生物、地质、无损探伤等应用领域,其各断层间相互平行,每一断层与实体的交线就是实体在该断层的轮廓线。如果先在各层之间找出物体的边界线,再利用断层之间的连贯性,就可以从一系列断面上的轮廓线中推导出相应物体的空间几何结构。

在一个断层中找出物体的轮廓线可以利用上面介绍的等值线方法。找到所有轮廓线后,第二步是在各个相邻的轮廓线之间构造出物体的表面,然后进行绘制。物体的表面可以用三角面片拼接出来,拼接的方法如图2-5所示,就是在相邻的两层上找出三个点,其中两个点在同一层,另一个点在另一层。在拼接过程中,一次加入一条边,就可以组成一个三角面片,但加入一条边有两种选择,例如图中P1Q2和P2Q1,如果选择不恰当,则拼接出的表面比较乱,也不光滑。最简单的选择方法可以采用贪心方法,就是每次选择一条较短的边加入,这样可以保证构造出的表面比较光滑。

图2-5 三角面片拼接物体表面

2)等值面生成

构造物体的表面也可以采用等值面的方法。等值面可以看成是等值线的三维扩展。等值面的构造也就是等值线构造方法的三维扩展,最典型的就是Marching Cube方法。二维数据场的基本单元是矩形,在三维空间的基本单元是一个小立方体。如果我们找出每个小立方体中的等值面,这些等值面也就构成了整个物体的表面。

一个小立方体上有八个顶点,如过立方体一条边上的顶点分别大于和小于等值面的值,则该边上必然与等值面相交。首先对立方体的八个顶点进行分类:如顶点数据值大于等于等值面值,则记为“+”,否则记为“-”。由于每个体素有八个顶点,每个顶点有两个状态,共有256种组合,考虑到顶点状态旋转与旋转对称,可归结为15种情况,见图2-6。

图2-6 立方体中等值面的模式

图2-7 表面绘制方法绘制的动物骨骼表面

2.2.2 直接体绘制方法

在自然环境和计算模型中,许多对象和现象只能用三维数据场表示,对象体不是用几何曲面和曲线表示的三维实体,而是以体素为基本造型单元。例如人体里面就十分复杂,如果仅仅用几何表示各器官的表面,不可能完整显示人体的内部信息。体绘制(Volume Rendering)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体素的绘制技术,它有别于传统的基于面的绘制技术,能显示出对象体的丰富的内部细节。体绘制直接研究光线穿过三维体数据场时的变化,得到最终的绘制结果,所以体绘制也被称为直接体绘制。体绘制与传统面绘制的区别见图2-8。从结果图象质量上讲,体绘制优于面绘制,但从交互性能和算法效率上讲,至少在目前的硬件平台上,面绘制优于体绘制,这是因为面绘制是采用的传统的图形学绘制算法,现有的交互算法和图形硬件和图形加速技术能充分发挥作用。

图2-8 两种绘制方法的比较

体绘制方法提供二维结果图象的生成方法。根据不同的绘制次序,体绘制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以图象空间为序的体绘制方法和以物体空间为序的体绘制方法。

以图象空间为序的体绘制方法是从屏幕上每一象素点出发,根据视点方向,发射出一条射线,这条射线穿过三维数据场,沿射线进行等距采样,求出采样点处物体的不透明度和颜色值。可以按由前到后或由后到前的两种顺序,将一条光线上的采样点的颜色和不透明度进行合成,从而计算出屏幕上该象素点的颜色值。这种方法是从反方向模拟光线穿过物体的过程。

以物体空间为序的体绘制方法首先根据每个数据点的函数值计算该点的颜色及不透明度,然后根据给定的视平面和观察方向,将每个数据点投影到图象平面上,并按数据点在空间中的先后遮挡顺序,合成计算不透明度和颜色,最后得到图象。

1)光线投射

光线投射方法从图象平面的每个象素向数据场投射光线,在光线上采样或沿线段积分计算光亮度和不透明度,按采样顺序进行图象合成,得到结果图象。光线投射方法是一种以图象空间为序的方法。它从反方向模拟光线穿过物体的全过程,并最终计算这条光线到达穿过数据场后的颜色。

图2-9 光线投射绘制流程

光线投射算法主要有如下的过程(绘制流程见图2-9):

(1)数据预处理:包括采样网格的调整,数据对比增强等;

(2)数据分类和光照效应计算:分别建立场值到颜色值和不透明度之间的映射,并采用中心差分方法计算法向量,进行光照效应的计算;

(3)光线投射:从屏幕上的每个象素。沿观察方向投射光线,穿过数据场,在每一根光线上采样,插值计算出颜色值和不透明度;

(4)合成与绘制:在每一根光线上,将每一个采样点的颜色值按前后顺序合成,得到象素的颜色值,显示象素。

2)投影方法

投影体绘制方法其出发点是利用场中区域和体的相关性。他将体元向图象平面投影,计算各体元对象素的贡献,按体元的前后遮挡次序合成各体元的效果。这种方法实质上是计算数据场中的各个体元发出的光线到达图象平面上对图象上各个象素的影响,并最终计算出图象。投影体绘制的主要步骤如下:

(1)体元遍历:确定数据场中体元的前后遮挡次序,以从前到后或从后到前的顺序遍历体元;

(2)体元分解:每个体元分解为一组子体元,要求子体元的投影轮廓在观察平面上互不重叠;

(3)投影与合成:子体元向图象平面投影,得投影多边形;计算投影多边形顶点的值,以扫描转换的方式计算出投影多边形对所覆盖象素的光亮度贡献,并与象素原值合成;

显示:显示象素。

图2-10 体绘制生成的图象

2.3 向量场可视化方法

所谓标量(Scalar),是指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的量,比如长度、质量等;向量(Vector),也叫矢量,是既有大小也有方向的量,如力、速度等。

向量场同标量场一样,也分为二维、三维等,但向量场中每个采样点的数据不是温度、压力、密度等标量,而是速度等向量。向量场可视化技术的难点是很难找出在三维空间中表示向量的方法。

2.3.1 简化为标量

这种方法不是直接对向量进行可视化处理,而是将其转换为能够反映其物理本质的标量数据,然后对标量数据可视化。例如,向量的大小,单位体积中粒子的密度、等。这些标量的可视化可采用常规的可视化技术:等值面抽取、体绘制等等。

2.3.2 箭头表示方法

向量的显示要求同时表示出向量的大小和方向信息, 最直接的方法是在向量场中有限的离散点上显示带有箭头的有向线段, 用线段的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 用箭头表示其方向。这种方法适用于2D向量场。对于二维平面上的三维向量, 也可用箭头来表示, 箭头可指向显示表面或由显示表面指出。也可用这种方法表示定义在体中的3D向量, 还可采用光照处理或深度显示以增加真实感。可用向量的颜色表示另一标量信息或另一个变量。但在三维空间中绘制向量,往往给人以杂乱无章的感觉,且难于分辨向量的方向。

图2-11 三维向量场中的箭头表示

2.3.3 流线、迹线、脉线、时线

向量场中,线上所有质点的瞬时速度都与之相切的线称为场线,速度向量场中的场线称为流线(Stream line),在磁场中就称为磁力线。

迹线(path line)是一特定流体质点随时间改变位置而形成的轨迹,就是一个粒子的运动轨迹。

脉线(streakline)是在某一时间间隔内相继经过空间一固定点的流体质点依次串连起来而成的曲线。在观察流场流动时,可以从流场的某一特定点不断向流体内输入颜色液体(或烟雾),这些液体(或烟雾)质点在流场中构成的曲线即为脉线。对定常流场,脉线就是迹线,同时也就是流线。但对非定常场,三者各不相同。迹线是一个粒子的运动轨迹。脉线是一系列连续释放的粒子组成的线,烟筒中冒出的烟雾是典型的脉线的例子。

时线(time line)是由一系列相邻流体质点在不同瞬时组成的曲线。某一时刻沿一垂直于流动方向的直线同时释放许多小粒子,这些粒子在不同时刻组成的线就是时线。

图2-12 三维空间中的流线

2.3.4 流带和流面

流带的概念很容易地由流线扩展而来。如果两条相邻的流线用一系列小多边形连接起来,则成为流带。从一条线段(称为靶线)或一个曲线段(Rake)上多个点对应的流线,经过插值计算可以得到一个流面,这实际上是靶线随流体运动而形成的面,如果曲线是一个圆,则流面是一个流管(Stream tube)。流面可用一般的面绘制技术来绘制,加上颜色与光照效果的流面能够提供很好的空间立体感,便于考察流场的空间结构。

图2-13 三维空间中的流面

2.3.5 特征可视化

特征可视化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特征可视化不是直接对原始数据进行显示处理,而是从原始数据中抽取某些有意义的模式、结构、或对象。可以选择数据场中感兴趣的部分作进一步的考察或在显示过程中作一些特殊的处理。在保证物理量精度的前提下,对场中的主要特征作简化显示或用一些图形符号来表示物理量,这种方式提供了场数据的抽象表示,而不是直接对原始数据进行绘制,这种表示方法能够表示数据场中较高层次的信息,而使用户摒弃那些冗余的不感兴趣的数据,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复杂度,使在交互式可视化过程中免于管理庞大的数据集。

特征可视化方法是与数据场的具体内容直接有关的方法,因而,这些方法与具体的应用问题有关,在将来的可视化技术研究中,必须开发出更一般的,使用户能够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用途来表示特征,或选择特征数据的方法。

2.4 基于动画的可视化方法

向量场可视化技术应用中,动态可视化技术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可视化方法。在三维稳定场的可视化技术中,三维箭头、流线等的显示,显得过于拥挤、杂乱无章,难于辨别其方向,不能从中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而利用动态可视化技术,则可以增强人们对三维空间中向量场的结构及物理现象运动变化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能力。对于与时间有关的非稳定数据场,如果仅仅单纯地运用静态数据场可视化方法,对每个时间步上的采样数据场进行可视化处理,则人为地割裂了时间序列数据场之间的联系,孤立地研究每个静止的数据场难于把握整个物理现象的变化规律,甚至会掩盖一些细小变化、但却非常重要的物理现象。

主要有两类动态可视化方法,一类是针对稳定数据场的动态可视化方法,另一类是针对与时间有关的非稳定数据场的动态可视化技术。

2.4.1 稳定数据场的动态可视化技术

稳定数据场的动态可视化方法,主要是利用纹理映射、粒子等技术,用按一定规律不断刷新变化的图象代替原来静止的可视化图象。基于纹理映射的动态可视化方法,是在显示三维箭头向量时,不单纯以线段来显示箭头的方向,而是在绘制箭头时将纹理映射到箭头线段上,并不断有规律地刷新改变箭头线段上的纹理,从而产生一种动态变化的效果。基于粒子的动态流线可视化则是首先构造流场中的流线,以沿流线运动的粒子代替流线显示输出,粒子的流动效果,能较好的表现数据场中的涡流等复杂的流场结构。

2.4.2 非稳定时间序列数据场的动态可视化技术

在计算流体力学等问题的研究中,往往需要对非稳定物理现象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其计算或测量得到的数据是一系列在时间上进行采样的数据场,每个数据场之间的时间采样间隔是(t,共有上百甚至上千个时间步的采样数据场。其数据总量有上百兆甚至上千兆,难于对其进行实时动态的可视化处理。

一种方法是采用动画制作的方法,即先用静态可视化方法,采用相同的观察和绘制参数进行绘制,生成每个时间序列数据场的可视化图象,并将图象按时间上的顺序编号存储起来,最后将其按顺序录制在录象带上,或制作成MPEG文件,然后进行播放。

上述后处理方式的主要缺点是数据的处理周期长,且图象文件转录到录象带时,需要逐帧录制设备,代价昂贵。另一种方法是基于粒子的向量场动态可视化方法,可在计算机上实时显示动态的可视化结果。时间序列数据场难于进行实时动态可视化处理的瓶颈主要有两个,一是时间序列数据场的数据总量庞大,可达上百兆甚至上千兆,这样大的数据不可能一次调入内存中进行处理,将数据存放在硬盘上,又受硬盘传输速率的限制,不可能实时的调入内存,也就不能进行实时动态的可视化;再者,某些可视化技术还没有达到实时显示的技术要求。但SGI工作站却提供了较强的图形处理能力,能够完成一些可视化方法(如基于粒子的可视化方法)的实时动态绘制,为动态可视化算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基于粒子的实时动态可视化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避开上述动态可视化技术的瓶颈,采用先处理后实时播放显示的手段来完成动态可视化。

基于粒子的实时动态可视化方法借鉴了流体力学实验中向流场中添加染料或烟雾的实验观察方法的思想,算法初始阶段由用户交互地在数据场中设置粒子源,并设置各粒子源的属性,然后启动算法进行粒子跟踪,在跟踪过程中将粒子的位置和属性等信息记录下来,最后根据算法记录的信息,在计算机上实时绘制显示。

用户在设置粒子源时,同时要设置粒子源的属性,其属性信息包括:

(1)释放粒子的方式:粒子源释放粒子可以采用连续释放方式,即不断地释放新的粒子,也可以仅仅在开始时释放一个粒子;

(2)粒子颜色设定方式:从一个粒子源中释放的所有粒子可以是同一种颜色,也可以是不同的颜色,颜色是根据粒子释放的时间来设定,同一时间释放的所有粒子具有相同的颜色;

(3)时间属性:包括粒子源释放粒子的起始时间、终止时间和连续释放粒子的时间间隔等。

设置了粒子源以及粒子源的属性后,可以用粒子跟踪算法,进行粒子跟踪。在跟踪过程中,要不断的记录粒子的位置和属性,并以图元的形式存储在内存中,以备后续播放处理,其中粒子的属性包括:

(1)粒子的位置;

(2)粒子的释放源;

(3)粒子的颜色;

(4)粒子的时间属性;

在跟踪过程中,既有粒子的产生(粒子源释放粒子),也有粒子的消失,其中包括粒子运动到数据场以外,或粒子的寿命超出设定的阈值。粒子的时间属性记录了粒子在数据场中存在的时间长短,即粒子的寿命,为避免显示图象中粒子过多,引起视觉上的混乱,用户可以设定粒子的寿命,使超过一定寿命的粒子消失。

在粒子跟踪时,用户适当设定粒子源的属性和粒子跟踪过程中记录粒子位置和属性的方式,就可以产生迹线(path line)、脉线(streakline)和时线(time line)等不同的可视化效果。若用户设定粒子源只释放一个粒子,在跟踪过程中记录下这个粒子的运动轨迹,则生成的一条迹线;若设置粒子源连续不断地释放粒子,且同一个粒子源释放的粒子的颜色相同,则在某一时刻t,

所有颜色相同的粒子组成的是一条脉线;若设置沿一条线段放置的所有粒子源都连续不断地释放粒子,所有粒子源在同一时刻释放的粒子颜色相同,不同时刻释放的粒子具有不同的颜色,则在某一时刻t,所有颜色相同的粒子组成了一条时线。

图2-14 动态显示的脉线

在播放时,按照每一时刻记录的粒子的位置和属性信息,按时间顺序依次刷新输出即可。上述基于粒子的非稳定数据场动态可视化技术已在DVS系统中实现,图2-12是在计算机上实时播放的动态脉线。

3 科学计算可视化的应用举例

3.1 X刀计划系统

放射治疗是在不进行手术的情况下,利用射线的能量杀死人体内的肿瘤。X射线加速器是其中的一种常见的放射治疗设备,它通过X射线进行放射治疗。医生首先根据病人的CT扫描切片图象,诊断出肿瘤和重要器官的位置、大小等,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设定放疗计划参数(包括:射线的方向、靶心的位置、拉弧角度等),参数的设置主要是靠医生的经验,治疗时难免有误差,因此为了病人的安全往往采用低剂量、多次重复的治疗方式,每次治疗后医生根据治疗效果、病人反映情况等不断调整治疗参数,避免射线对人体其它器官的过度损伤。但低剂量射线的能量难于集中,不能有效杀死肿瘤,而病人多次接受治疗,接受了大量的辐射,反而对病人的身体造成较大损伤。

X刀放射治疗机是一种新型的医疗设备,它利用一些高精度的定位手段,用大剂量、能量集中的X射线束,一次性杀死肿瘤。病人只接受一次放射治疗,避免了多次重复治疗接受的大剂量辐射。但X刀放射治疗计划参数的精度要求非常高,一旦参数设置不合理,大剂量射线对人的损伤将是难以挽救的。因此仅靠医生的经验进行放疗计划的设定是不够的,必需配备相应的三维立

体定向放射治疗计划系统。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的目的是为医生提供一个直接在三维空间中进行放射治疗计划制定的辅助设计手段,并提供一种放射治疗计划的正确性的辅助检查手段,在对病人进行实际治疗以前,在计算机上对放射治疗的效果进行模拟检查,它把CT机诊断和X刀放疗机的治疗有机地结合起来。与X刀放射治疗设备配套的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又称为X刀计划系统。

3.1.1 X刀计划系统的总体设计与功能简介

图3-1 X刀计划系统的流程

X刀计划系统的流程如图3-1所示。它首先从CT断层图象中追踪人体轮廓,再由医生对轮廓进行交互地修正,形成轮廓、器官及病灶文件,进行显示输出。医生根据显示结果设计放疗计划,包括移动靶区、改变治疗床角和设置放射起始角、终止角等,这些放疗参数也同时显示输出。系统根据医生设定的放疗参数计算X射线在病人身体内的三维剂量分布,并根据设定的阈值以等值面方式显示射线剂量在三维空间中的分布,同时判断重要器官是否受射线损伤,对器官受损部分以红色标出。医生根据以上显示输出的结果检验计划是否正确,不断修正放疗计划,直到正确为止。最后,将正确的放疗计划参数送X刀放射治疗机进行治疗。

3.1.2 可视化关键技术的应用

1)断层间表面重构

断层间表面重构首先在CT扫描断层平面图象上跟踪出器官、病灶等的轮廓信息,系统中采用了先自动跟踪轮廓边界,再由医生交互修正的方式。医生修正好一个器官轮廓后,还要指定此轮廓所属的器官,系统保存了各个器官、病灶等的断层轮廓拓扑结构信息。所有器官轮廓获取以后好,系统自动在断层轮廓之间进行三角面片表面重构。在三角面片重构时,相邻等值线上选择用于拼接三角面片的顶点十分重要,拼接顶点选择不当,构造出的表面会产生扭曲、变形。在实现中,我们用重心分割的方法来控制三角面片顶点的对应关系。此方法首先在每一个截面上计算曲线包围区域的重心,以过重心的X方向直线和Y方向直线将封闭曲线分为四个区段。在拼接面

片时,先选择好区段的对应关系,并在相对应的每一个区段上等距离选取一定数目的控制点,按照顺序在相邻截面等值线上采用最短连线贪心方法拼接三角面片。最后,对三角面片的法向量,还要按它们的相邻关系进行平滑处理。系统提供了多种显示开关,用户可以打开或关闭任意器官的显示。系统还提供了半透明的显示效果和方便的三维交互方式。

2)等值面构造

放疗计划确定以后,系统计算出一个X射线剂量分布的三维数据场,这一数据场建立在直线型网格上,且呈中间剂量高、周围剂量低的分布状态。系统采用移动立方体方法来构造三维等剂量面来显示射线尽量的三维分布。系统计算出的是一个采样精度非常高的数据场,移动立方体方法构造的等值面的三角面片数目庞大,导致显示刷新速度降低,不能实时交互。系统中采用了多分辨率等值面的构造方法,首先在高精度的数据场中采样,构造一个低分辨率的剂量分布数据场,在低分辨率数据场中构造精度较低的等剂量面,以加快显示速度,随着计划的不断修正,不断增加等剂量面的精度,最后给出高精度的显示结果。用等值面的方法显示剂量分布,还可以方便地观察一定剂量的X射线分布范围是否包围整个病灶,及是否同重要器官相交等。

放疗计划都有一定的参数,如:射线靶区、治疗床角和放射头旋转起始角、终止角等,系统也将这些参数以图形的方式(小球、圆弧等)在三维空间中显示输出,使医生能直观地调整各参数,并最终从系统界面中读取各参数的值。系统还提供了非常灵活的交互方式,可以使医生以任意角度、任意位置、透明和不透明方式等进行观察,并可以将视点调整到放射头方向,沿射线方向直观地观察射线是否穿过重要器官。此外,系统还将定位信息、坐标系方向等以图形方式显示出来,更方便用户的交互操作。

X刀计划系统是将可视化技术应用于医学图象处理的一个新型医疗系统,它将可视化技术直接应用于临床放疗计划的辅助设计与检验,并将诊断设备与治疗设备有机地结合起来,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意义和实用价值。目前X刀计划系统已经通过了临床测试,投入市场,并已经实用于临床放射治疗。图3-2和图3-3是X刀计划系统的部分显示图。其中图3-2显示了病人头部外轮廓和部分器官(黄色)和病灶(白色),绿色等剂量面表示了射线剂量的分布,它包围了部分病灶,器官或病灶上的红色警告显示表示了射线对此部分有杀伤作用。图3-3显示了X射线打靶的情况,红色和蓝色弧分别表示了放射头旋转起始角位置和终止角位置,中间黄色弧表示X

射线扫描过的轨迹,圆弧中心是射线靶心。

图3-2 轮廓、器官、病灶与等剂量面显示

图3-3 X射线扫描

目前X刀计划系统,还仅仅能应用到人体头部放射治疗计划的设定,人体内脏器官十分复杂,给人体内部的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的设计带来许多困难,设计整个人体的放射治疗计划系统也是下一步工作。此外,CT扫描切片的自动配准,三维空间中人体器官的精确定位等问题,也是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7.3.2 立体云图显示处理系统

气象分析和预报要处理大量的测量或计算数据,气象云图是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气象数据,也常用于发布天气预报。气象研究中,地形和云层的高度是影响天气演变的重要因素,运用可视化技术,将三维立体地形图和三维立体云图合成显示输出,能给人更形象、直观的认识。

图3-4 三维立体云图显示处理系统总体结构

三维立体云图显示处理系统的结构和流程如图3-4所示。系统的主要处理模块包括三维立体地形图绘制模块、立体云图绘制模块和合成云图绘制模块。卫星云图接收机每天定时从气象卫星上接收云图数据,将数据送到立体云图绘制模块和合成云图绘制模块。立体云图绘制模块直接根据数据绘制生成三维立体云图。合成云图的绘制还需要立体地形图数据,地形数据是事先存储在计算机上的卫星遥感地形数据,地形数据要经过投影变换处理,获得与云图数据大小一致且配准的局部地形数据,送立体地形图绘制模块,生成立体地形图后,送合成云图绘制模块,绘制三

四川师范大学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程序设计实验报告实验九(推荐文档)

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C语言环境下结构体和共用体类型变量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2) 掌握结构体类型数组的概念和使用; (3) 掌握指向结构体变量的指针变量、尤其是链表概念; 二、实验内容 1.首先熟悉结构体类型变量的基本声明方法、结构体类型变量的内存分配原则、初始化和引用结构体变量及其成员变量的基本方法;然后掌握结构体变量的输入、输出方法。(参见教材例7.1,请给该例加上输入功能) #include struct person { char name[20]; int count; }leader[3]={"Li",0,"Zhang",0,"Wang",0}; main() { int i,j; char leader_name[20]; for(i=1;i<=10;i++) { scanf("%s",leader_name); for(j=0;j<3;j++) { if(strcmp(leader_name,leader[j].name)==0) leader[j].count++; } }

for(i=0;i<3;i++) printf("%5s:%d\n",leader[i].name,leader[i].count); } 2.基于结构体数组的应用实验。 (1) 有n个学生,每个学生的数据包括学好(num)、姓名(name[20])、性别(sex)、年龄(age),以及三门课程的成绩(score[3])。要求:在main()函数中输入这些学生的这些数据,然后设计一个函数count()来计算每个学生的总分和平均分,最后, 打印出所有数据信息(包含原来输入的学生原始数据信息和求解出来的新信息)。#include #define N 3 #define M 3 typedef struct student { int score[N]; char name[20]; int sex; int age; char num[20]; }STUDENT; main() { STUDENT stu[M]; int i,j,average,total; char name[20]; clrscr(); for(i=0;i

数学在计算机中的应用

离散数学在计算机方面的应用 计算机学科主要脱胎发源于数学学科,离散数学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计算机科学中基础理论的核心课程。计算机学科中普遍采用了离散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并把离散数学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和重要的数学工具。 离散数学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计算机科学中基础理论的核心课程。它是以研究离散性的结构和相互间的关系为主要目标,其研究对象一般地是有限个或可数个元素。由于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与其有关的领域中,提出了许多有关离散量的理论问题,需要用某些数学的工具做出描述和深化。离散数学把计算机科学中所涉及到的研究离散量的数学综合在一起,进行较系统的、全面的论述,为研究计算机科学的相关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数学课程所涉及的概念、方法和理论,大量地应用在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编译原理、人工智能、计算机体系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多媒体技术、数字电路、计算机网络等专业课程以及信息管理、信号处理、模式识别、数据加密等相关课程中。它所提供的训练十分有益于学生概括抽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构造能力的提高,十分有益于学生严谨、完整、规范的科学态度的培养。这些能力与态度是一切软、硬件计算机科学工作者所不可缺少的,为学习计算机科学的后续课程、从事科研或工程技术工作以及进一步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奠定理论基础。离散数学提供的营养滋补了计算机科学的众多领域,学好了离散数学就等于掌握了一把开启计算机科学之门不可缺少的钥匙。从学科比较和联系的视角,对离散数学在计算机学科中的应用进行客观理智的分析,可以给予我们诸多启示,进而指导计算机专业学科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一、离散数学在数据结构中的应用 计算机要解决一个具体问题,必须运用数据结构知识。对于问题中所处理的数据,必须首先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一个适当的数学模型,然后设计一个解此数学模型的算法,最后编出程序,进行测试、调整直至得到问题的最终解答。而寻求数学模型就是数据结构研究的内容。寻求数学模型的实质是分析问题,从中提取操作的对象,并找出这些操作对象之间含有的关系,然后用数学的语言加以描述。数据结构中将操作对象间的关系分为四类:集合、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图状结构或网状结构。数据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数据的逻辑结构,物理存储结构以及基本运算操作。其中逻辑结构和基本运算操作来源于离散数学中的离散结构和算法思考。离散数学中的集合论、关系、图论、树四个章节就反映了数据结构中四大结构的知识。如集合由元素组成,元素可理解为世上的客观事物。关系是集合的元素之间都存在某种关系。例如雇员与其工资之间的关系。图论是有许多现代应用的古老题目。伟大的瑞士数学家列昂哈德·欧拉在18世纪引进了图论的基本思想,他利用图解决了有名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还可以用边上带权值的图来解决诸如寻找交通网络里两城市之间最短通路的问题。而树反映对象之间的关系,如组织机构图、家族图、二进制编码都是以树作为模型来讨论 二、离散数学在数据库中的应用 数据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关系数据库已经成为数据库的主流,离散数学中的笛卡儿积是一个纯数学理论,是研究关系数据库的一种重要方法,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为其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推动了数据库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关系数据模型建立在严格的集合代数的基础上,其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一个由行和列组成的二维表来描述关系数据模型。在研究实体集中的域和域之间的可能关系、表结构的确定与设计、关系操作的数据查询和维护功能的实现、关系分解的无损连接性分析、连接依赖等问题都用到二元关系理论。 三、离散数学在编译原理中的应用

-可视化科学计算

能源与环境系统2013级科学计算可视化考试 格式要求:1:引言(500字)2:采用算法(500字)3:程序4:可视化结果截图并讨论 5:结论(300字)6:参考文献(5篇以上,注意格式) 1.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已是人们生活中无法离去的工具,故信息化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数字图像处理也随之成为图像处理领域的首要之选。目前,MATLAB由于计算功能强大既支持数值运算又支持矩阵运算且便于用户二次开发,简单易学灵活性强,在数字图像处理领域的研究中成为了使用较为广泛的应用软件之一。 MATLAB(矩阵实验室)是MATrix LABoratory的缩写,是由美国The MathWorks 公司开发,用于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算法开发以及数值计算的交互式环境和高级计算语言[1]。除了数据图像/绘制函数、矩阵运算等常用功能外,MATLAB还可以创建图形界面用户程序——GUI,以及面向对象编程和与其它语言(包括VC++、Java)混合编写的程序。 MAT LAB除了主要用于科学计算之外,其附加工具箱(Toolbox)也使它在不同的领域得到充分应用,例如金融建模和分析、信号处理与通讯、图像处理、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另外还有一个新的系统模型化图形输入与仿真工具软件包——Simulink,该软件实现了动态系统建模和仿真,使用户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系统模型的构建,而非语言编程上。其特点是[2-4]: (1)简单易学:MATLAB语法规则与其他编程语言大同小异,但其自带函数较多,且功能比较完善,很多时候不用用户编写代码就能实现想实现的功能。 (2)代码短小高效:由于MATLAB将很多应用已经编写成函数,只要控件下面编写回调函数,通过鼠标的点击事件就能完成一次操作。 (3)计算功能非常强大:该软件具有强大的矩阵计算功能,利用一般的符号和函数就可以对矩阵进行加、减、乘、除运算以及转置和求逆等运算。 (4)强大的图形绘制和处理功能:科学计算要涉及到大量数据的处理,利用图形展示数据场的特征,能显著提高数据处理功能。 (5)可扩展性:用户可以自己编写M文件,,组成自己的工具箱。 2.算法--SIMULINK仿真建模 SIMULINK 是一个用来对动态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和分析的软件包。它支持对线性、非线性系统;连续、离散以及混合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由于其功能强大,建模方便,作为一体化的建模与仿真环境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各种仿真应用领域。SIMULINK 中除了常用模块库可以用来仿真建模外,还根据不同的专业应用提供了专用模型集(BLOCKSET)或工具箱(TOOLBOX)。利用这些模型集可以完成不同领域内的仿真建模需求。 与其它仿真软件包相比,SIMULINK 包含如下两个突出特点[5]: 1.拥有先进的仿真和分析技术提供了针对固定步长、变步长和刚性系统的 7 种积分算法;动态图形显示的交互式仿真;微调以确定稳态平衡点;线性化; 2.具备开放和可扩展体系结构使用用户自己的图标和界面,从 MATLAB、

通用的数学和工程计算软件软件介绍

通用的数学和工程计算软件软件介绍 Maple 是目前世界上最为通用的数学和工程计算软件之一,在数学和科学领域享有盛誉,有“数学家的软件”之称。Maple 在全球拥有数百万用户,被广泛地应用于科学、工程和教育等领域,用户渗透超过96%的世界主要高校和研究所,超过81%的世界财富五百强企业。Maple 提供智能界面求解复杂数学问题和创建技术文件,集成世界上最强大的符号计算和高性能数值计算引擎,内置超过5000个计算命令,覆盖几乎所有的数学分支,如微积分、微分方程、特殊函数、线性代数、图像声音处理、统计、动力系统、等等。 Maple 是你所有数学工作的理想环境。智能的文件环境提供革命性的可点击数学技术,解决任意技术学科中的数学问题。用户可在易于使用的智能文件环境中完成科学计算、建模仿真、可视化、程序设计、技术文件生成、报告演示等,从简单的数字计算到高度复杂的系统,满足各个层次用户的需要,从高中生到高级研究员。 Maple 是现代工程师和科学家必备的工具:可用于项目的各个阶段,方案设计-建模-科学计算-文件报告,从初始的概念探索和数字化设计,高保真模型,到最终的技术文件和演示,Maplesoft 提供了高效的产品平台协助您完成项目。 Maple 14.0 版本特色: 核心数学引擎的增强 Maple 14 提供更多的内置数学工具,帮助用户更好、更快地解决有挑战性的问题。 ◆控制系统设计工具增加了新的功能,例如支持平衡条件分析,更容易理解。 ◆内置的线性化工具,为控制设计、校正、灵敏度分析等工作提供支持。这些工具可以非常方便地对一组非线性微分方程线性化,并转换为状态空间形式。 ◆新的求解器用于continuous and discrete algebraic Riccati equations (CARE and DARE) ,让用户轻松应用更高级的技术解决控制设计问题,特别是优化控制领域,例如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的实现。 ◆新的微分方程数值求解器,Cash-Karp pair,用于求解非刚度和半刚度ODEs和DAEs。 ◆新的世界领先的技术求解微分方程问题,意味着Maple可以求解更多类型的ODE(常微分方程),拓展了PDE(偏微分方程)求解器的能力。对于更多类型(没有通解)的ODE,这些技术也可以发现特殊的解,求解含边界条件的PDEs,求PDEs的级数解。 ◆新增加differential algebra程序包,处理多项式微分方程系统。微分代数技术可以应用于更加广泛的问题,例如星际轨道转移优化、束物理中非线性行为的研究。 ◆Maple Toolbox for MATLAB? :Maple-MATLAB 双向接口工具箱,以前是一个独立的工具箱,现在作为默认程序包集成到 Maple 中。通过 Maple-MATLAB Connector,用户可以

选煤软件包是科学计算的有力工具

选煤Windows软件包是科学计算的有力工具 在我国选煤厂广泛使用的“选煤Windows软件包”已经升级到7.0,除保留原有功能外,提供了从Excel表输入数据,将运算结果直接写入Excel软件,可以在Excel或Word中修改、编辑,图形可以方便地在Office文件中调用,使软件更加方便实用,共有4个软件:计算和拟合,预测和优化,发热量及灰熔点预测,配煤程序。 (一)计算和拟合 * 各种计算 1、选煤厂日常技术检查和报表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但有的厂至今还使用人工计算,不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人工计算速度慢,信息不能及时利用(时效性);人工计算结果强烈依赖于人的责任心,不能排除计算错误(可靠性)。而计算机可以排除以上的问题,所以计算机的作用不是简单的代替人工劳动。本程序的功能主要包括:筛分,校正,混合和计算四方面,如表1 所示。 2、为了适应不同用户的要求,程序的使用非常灵活,如: 1)综合产品的个数、密度或粒度级个数、密度(粒度)值都可以改变; 2)所输入的各产品各级别出量之和不要求为100; 3)运行混合时,各产品占原煤比例之和不要求为100; 4)按等密度混合时,可包括浮沉煤泥。 3、所有计算按标准进行。 功能 序 号 1 大筛分-两种以上煤炭大筛分表综合,包括+50mm的手选部分 2 小筛分-小筛分表计算 3 包括破碎、缩分作业的筛分结果计算-程序自动进行换算并完成筛分表的计算 4 数据校正-浮沉资料校正,按筛分试验灰分校正浮沉组成, 校正方法按照设计手册规定调整 各密度级重量百分数 5 按密度混合-可以是筛分浮沉表综合,可以是不同煤炭浮沉组成综合 6 按粒度混合-不同煤炭筛分(小筛分)组成的混合 7 可选性曲线-原煤可选性曲线表、小浮沉结果、分步释放浮选试验结果计算,绘制可选性曲 线,查阅理论产率、理论分选密度、±0.1含量及其它指标 8 两产品产率-格氏法或灰分量平衡法计算两产品产率* 9 三产品产率-格氏法计算三产品产率 10 计算两、三产品产率和分配律,绘制分配曲线,查阅分选密度、可能偏差、不完善度和误差 面积 *原煤可选性曲线与分配曲线的数学模型 可选性曲线和分配曲线是评定、预测重选效果的基础性资料。人工绘制的可选性曲线或分配曲线不但费时费力,还存在以下问题:不精确;受主观因素控制,随意性强;难以精密查询指标,无法电算化。 本软件包采用经验模型,采用非线性拟合的方法实现可选性曲线和分配曲线计算机模拟。拟合结果

数学绘图软件有哪些

数学绘图软件有哪些? 导语: 在数学教科书或者教辅书里,需要使用各类数学公式或函数的示意图,这类一般都比较复杂,需要用到专门的软件进行绘制。本文将为你介绍这些常用的数学绘图软件。 免费获取科学插画设计软件:https://www.360docs.net/doc/5810989203.html,/science/ 专业的数学教学绘图软件 亿图软件符号库里包含大量数学平面、立体几何需要用到的图形和符号,立体设计、有希腊字母、数字符号、尺寸标注,基本绘图形状、3D框图等等。只需轻轻拖拽就可以快速的调用,不仅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需求调整图形的颜色、大小,还可以自己设计符号并保存到符号库中。软件支持导出PPT、Word、JPG、PDF等十多种格式保存,可在Windows、Linux、Mac多平台操作。

系统要求 Windows 2000, Windows XP, Windows 2003, Windows Vista, Windows 7,Windows 8, Windows 10 Mac OS X 10.10 + Linux Debian, Ubuntu, Fedora, CentOS, OpenSUSE, Mint, Knoppix, RedHat, Gentoo及更多 亿图软件绘制“数学平面、立体几何图”的特点 1.尺寸标尺:拖拽符号库的尺寸标尺,用户可以双击数值根据图形大小修改。 2.支持外部导入:绘制项目管理图时,亿图的软件也支持用户导入外部文档。 3.支持多系统:亿图图示可支持Windows,Mac 和Linux的电脑系统,系统自 动提示用户更新。 4.全能模板:亿图图示会不断更新优质模板,结合用户需求进行设计。

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科学学院 微论文 题目:SPSS软件数据录入案例分析姓名:刘权龙 学院:数学科学学院 年级:13级 专业:统计学 学号: 20134043126 审阅教师: 职称: 2014 年12 月

SPSS软件数据录入案例分析 摘要:有一次,在统计学软件SPSS课上,对于数据录入这个问题,同学们在数据录入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方法。有的方法却对后面的统计分析带来了不便或者是录入错误。数据的录入非常重要,轻则给后续的统计分析工作带来麻烦,重则直接导致分析结果错误。所以说数据录入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现在有我们来对这些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数据录入,录入过程,录入错误,结果错误,简要分析 正文:在统计分析中,当我们的问卷调查在把数据拿回来后,我们应该做的工作就是用相关的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但是,在对数据进行分析之前,我们首先要对数据进行录入。现在,我们就以SPSS为数据处理软件,来简要分析一下问卷的数据录入处理过程,它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个过程:第一:定义变量、第二:数据录入、第三:数据保存。下面我们将从这三个方面来对问卷的数据处理做详细的介绍。 SPSS处理: 第一步:定义变量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需要定义变量,在打开SPSS后,我们需要自己给变量定义在界面的左下方可以看到数据视图,变量视图两个标签。只需单击左下方的变量视图标签就可以切换到变量定义界面开始定义新变量。在表格上方可以看到一个变量要设置如下几项:名称、类型、宽度、小数位、标签、值、缺失、列、对齐方式、度量标准、角色。我们知道在SPSS中,我们可以把一份问卷上面的每一个问题设为一个变量,这样一份问卷有多少个问题就要有多少个变量与之对应,每一个问题的答案即为变量的取值.现在我们以问卷第一个问题为例来说明变量的设置。为了便于说明,我们用此题来做例子进行分析:(注:分析解答该题的问题在这里不做论述) 1:一家汽车厂设计出3种新型号的手刹,现欲比较他们与传统手刹的寿命。分别在传统手刹,型号一,型号二和型号三中随机选取了5只样品,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测量其使用寿命(单位:月),结果如下。 传统手刹:21.2 13.4 17.0 15.2 12.0 型号一:21.4 12.0 15.0 18.9 24.5 型号二:15.2 19.1 14.2 16.5 20.3 型号三:38.7 35.8 39.0 32.2 29.6

浅析数学在计算机科学及应用中的应用

图1 为两相开关建立模型的有穷自动机 3.4 离散数学与编译原理 编译程序是计算机学科中比较高深的专业课,是计算机的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程序。一个典型的编译程序而论,一般都含有八个部分:词法分析程序,语法分析程序,语义分析程序,中间代码生成程序,代码优化程序,目标代码生成程序,错误检查和处理程序,各种信息表格的管理程序。 离散数学里的计算模型章节里就讲了三种类型的计算模型:文法、有限状态机和图灵机。具知识有语言和文法,带输出的有限状态机,不带输出的有限状态机,语言的识别,图灵机等。短语结构文法根据产生式类型来分类:0型文法,1 型文法,2型文法,3 型文法。以上这些在离散数学里讲述到的知识点在编译原理的词法分析及语法分析中都会用到。 由于自然语言都极为复杂,对一个自然语言,看起来不大可能说出它的所有语法规则,因此,将一个语言自动翻译成另一个语言的研究,引出形式语言的概念。与自然语言不同,形式语言是由一组意义明确的语法规则定义的,语法规则不仅对于语言学和自然语言的研究十分重要,而且对于程序设计语言的研究也很重要。 形式语言的句子是用语法来描述的。在程序设计语言的应用中,经常出现两类问题:(1)怎么能够确定一组单词是否组合成了形式语言的一个有效句子?(2)怎么才能产生形式语言的一个有效句子。在考虑这两类问题时,文法的使用十分有益。 离散数学里定义了短语结构文法。G=(V,T,S,P)由下列四部分组成:词汇表V,由V 的所有终结符组成的V的子集合T,V的初始符S,和产生式集合P。集合V-T , 记为N,N中的元素称为非终结符。P中的每个产生式的左边必须至少包含一个非终结符。 编译原理中的词法分析运用了不确定的有穷自动机,确定的有穷自动机,从正规表达式到NFA。在语法分析中运用了上下文无关文法,非上下文无关文法,LL(1)文法,LR 文法。这些表达式与文法都在离散数学中有相关的描述。因此,离散数学也是编译原理的前期基础课程。 3.5 离散数学与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以让机器完成那些如果由人来做则需要智能的事情的科学。虽然人工智

开源科学计算软件Scilab及其教学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810989203.html, 开源科学计算软件Scilab及其教学应用 作者:王凤蕊王文宏 来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11期 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已将“数学建模”课设置为高中数学的一个专题课程。同时,高中物理、化学等课程的教与学活动也经常需要对各种问题进行数学建模和计算。因此,科学计算软件的使用能力应成为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基本技能之一。 开源科学计算软件Scilab不仅能解决各种各样的计算问题,而且能将计算过程和结果可视化,同时还能模拟一些事物的变化过程。比如,在解析几何的学习中,可以借助Scilab动态可视化生成三维空间,加深学生的理解。 与商业科学计算软件Matlab相比,在功能上Scilab基本可以替代Matlab,且Scilab最诱人之处在于,它是一款开放源码的软件,使用正版软件完全免费。本文首先对Scilab的功能、特点、下载、安装与编程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最后结合两个实例探讨了其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Scilab简介 Scilab是法国国家信息与自动化研究院(INRIA) 开发的“开放源码”科学计算自由软件,它主要有数值计算、仿真与模拟、计算结果可视化等功能。Scilab数据类型丰富,可以方便实现各种矩阵运算,并允许用户在线建立各种自定义函数。此外,Scilab还具有图形显示功能,可实现各种常规形式的计算结果可视化。 Scilab是一种解释性语言,能运行于Windows、Linux以及Unix等操作系统环境下。作为开放源码的软件,Scilab的源代码、用户手册及二进制的可执行文件都是免费的。用户不仅可以在Scilab的许可证条件下自由使用该软件,还可以根据需要修改源代码,使之更加符合自身需要。此外,Scilab还包括一些应用于不同科学计算领域的工具箱,如科学计算、数学建模、信号处理、网络分析、决策优化、线性与非线性控制等。 二、Scilab的安装及运行

Mathematica强大的数值计算和符号运算数学专用软件

Mathematica强大的数值计算和符号运算数学专用软件 Mathematica是由美国物理学家Stephen Wolfram领导的Wolfram Research开发的数学系统软件。它拥有强大的数值计算和符号计算能力,在这一方面与Maple类似,但它的符号计算不是基于Maple上的,而是自己开发的。 Mathematica系统介绍 Mathematica的基本系统主要是用C语言开发的,因而可以比较容易地移植到各种平台上,Mathematica是一个交互式的计算系统,计算是在用户和Mathematica互相交换、传递信息数据的过程中完成的。Mathematica系统所接受的命令都被称作表达式,系统在接受了一个表达式之后就对它进行处理,然后再把计算结果返回。Mathematica对于输入形式有比较严格的规定,用户必须按照系统规定的数学格式输入,系统才能正确地处理,不过由于3.0版本(及以后版本)引入输入面板,并且可以修改、重组输入面板,因此以前版本输入指令时需要不断切换大小写字符的繁琐方式得到很好的改善。3.0版本可以用各种格式保存文件和剪贴内容,包括RTF、HTML、BMP等格式。 Mathematica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数学软件,也是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数学软件之一。该软件不但可以解决数学中的数值计算问题,还可以解决符号演算问题,并且能够方便地绘出各种函数图形。不管是一个正在学习的学生,还是教师或科研人员,当在学习或科学研究中遇到棘手的数学问题时,Mathematica会提供的各种命令,可以避免做繁琐的数学推导和计算,帮助方便地解决所遇到的很多数学问题,使能省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索。目前,我们在国内外的科研论文、教材等很多地方都能看到Mathematica的身影。此外,Mathematica 具有简单、易学、界面友好和使用方便等特点,只要你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并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就能快速掌握Mathematica大部分主要功能,并能用Mathematica解决在学习、教学和科学研究中遇到的数学求解问题。 Mathematica功能简介 1、数值计算和符号计算

科学计算器使用

第一章科学计算器使用第一节计算器下载与安装及标准型的界面打开简介 科学计算器在华军软件园>教育教学>理科工具> 科学计算器多功能版可下载安装。 科学计算器在计算机中本身就带有该软件【在电脑屏幕的开始按钮按一下出现下拉菜单程序在下拉附件下拉计算器】也可在计算机直接使用后面好详细介绍. 科学计算器 普通计算器只能进行(+)、减(-)、乘(×)、除(÷)、根号开方(√)等一些简单计算,这些当然可以满足日常使用,但是对于其他一些高级或是学术性的数学则无能为力,所以有的人就开发了科学计算器,可以进行圆周率(π)、倒数(1/x)正弦(Sin)余弦(COS)多级幂指数或科学计算器开n次方根等复杂计算,利用电脑的强大计算能力,可以轻松得到答案,还省去了买计算器的花

该步骤可在下图表中搜索。 计算机中有一个小软件——计算器,除了最基本的加减乘数运算之外,它还可以进行乘方、指数、三角函数、统计甚至程序员运算等等方面的运算,还可以对程序进行异或,逻辑判断与移位操作。下面具体介绍一种类型的计算器使用方法——标准型。 课堂练习打开计算器的标准型科学型界面 第二节功能区域划分 1标准型计算器:区域划分 图1 标题栏:即所使用程序的名称。 菜单栏: 查看:根据不同用户需求变换计算器类型。 编辑:可以对用户粘贴板内容进行复制剪切,并能查看用户所做过的历史操作。 帮助:提供计算器的信息以及基本的计算器使用说明。 显示区:显示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最终运算结果 记忆存储区: MC:清除用户之前存储在计算器内的数据。

MR:读取用户存储的数据并显示到显示区。 MS:存储用户输入的数据。 M+:将存储的数据与用户现在输入的数据之和替换存储到计算器。 M-:将存储的数据减去用户现在输入的数据所得结果替换存储到计算器 清除区: ←:删除用户输入数据的最后一位。 CE:清除所有显示的数据。 C:清除所有数据。 运算符号区: ±:更改输入数据的正负。 √: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开方运算。 /:对输入的数据进行除法运算。 %:对其左方数据进行百分比运算(优先于其他运算符号,例如按数据a,再按加减乘除任意一个运算符,再按一个数据b,再按该 符号,即计算a加减乘除百分之b)。 *:对输入数据进行乘法运算。 1/x:计算输入的数据的倒数。

四川师范大学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程序设计实验报告实验八

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得 (1)掌握C语言环境下指针得声明、定义与使用方法; (2)掌握指针与变量以及指针与数组得关系; (3)掌握指针、数组之间得关系; (4)掌握指针、函数之间得关系。 二、实验内容 1、熟悉指针得基本使用方法。 (1)请仔细分析以下程序段,并上机测试运行结果,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说明。 1)程序段一: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i=3,j=7,k=9; printf(”i=%d,j=%d,k=%d”,*(&i),*(&j),*(&k));} 2)程序段二: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a,*p; float b,*q; ?p=&a; ?q=&b; ?scanf("%d,%f”,p,q); ?*p=a*(*q); printf(”a=%d,p=%d,*p=%d\n”,a,p,*p); printf("b=%f,q=%d,*q=%f\n”,b,q,*q); printf(”p+1=%d,q+1=%d",p+1,q+1); } 2、想使指针变量pt1指向变量a与b中得大者,pt2指向其小者,以下程序能否实现此目得?为什么?如果不行,请给出实现得方法。 #include 〈stdio、h> s *p1,int*p2);

main() { int a,b; ?int*p1,*p2,*p; ?scanf("%d,%d",&a,&b); ?p1=&a; ?p2=&b; if(a<b) ?{ ??s); } else ??printf("%d,%d",*p1,*p2); } s *p1,int*p2) { ?int *p; p=p1; ?p1=p2; ?p2=p; ?printf(”%d,%d”,*p1,*p2); } 3、请仔细分析教材例6-8~6-9,上机调试之。记录并分析程序运行结果。#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p1,*p2,*p,a,b; scanf(”%d,%d",&a,&b); p1=&a; p2=&b; if(a<b) ?{ ?p=p1; ?p1=p2; ?p2=p; } printf(”a=%d,b=%d\n”,a,b); printf(”max=%d,min=%d\n”,*p1,*p2);

2016届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2016届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答辩小组学生名单 大组 组长:金永阳记录员:丁晓东 组员:邸继征周明华邬学军寿华好王时铭张冬梅王金华 学生: 第一小组 组长:邸继征记录员:丁晓东 组员:朱海燕丁晓东陆建芳 学生:严雯雯、蒋罡、林德顺、詹震、夏致远、高炎、方少杰、刘彬、王志飞、林嘉青、杨正、何龙斌 第二小组 组长:周明华记录员:夏治南 组员:李素兰丁盈夏治南 学生:黄鹂、张梦露、马阳彬、叶亚媚、郭燕、余江涛、王文益、周立、黄光赫、周桑桑、胡桑桑、戴锡强、陈楠、徐梁、上官约翰、张凌霄、董子昂 第三小组 组长:邬学军记录员:胡晓瑞 组员:邓爱珍方兴胡晓瑞 学生:柯俊明、尹伯亚、陈龙、谭依妮、徐潇、张华锋、王志勤、王琪、史瑜枫、邱正扬杜江洋、魏洋 第四小组 组长:张冬梅记录员:谢聪聪 组员白晓迪赵松林谢聪聪 学生:张雪婷、马明宇、祝雪珍、王海丽、苟明勇、傅佳琳、王昊宇、陈添泽张董炜、沙城利、金贝贝

第五小组 组长:寿华好记录员:何敏勇 组员:何敏勇冯鸣成敏 学生:李海明、单扬洋、李健、金孟、王锦鹏、陈思捷、龚桂芳、王逸捷、陈冰雪、陈雯秧 第六小组 组长:金永阳记录员:姜丽亚 组员:黄纪刚姜丽亚练晓鹏 学生:吴华宇、胡品孝、丁晓楠、倪琦凯、叶青杰、陈品仁、赵婵、孙俊伟、吴叶洲 第七小组 组长:王金华记录员:马青 组员:周显潮马青金建国 学生:李成伟、杨鑫、洪迪、单松佳、强佳松、赵梦舟、孙思琪、白龙飞、杨志磊 第八小组 组长:王理同记录员:程善 组员:原俊青陆成钢程善 学生:张若妮、梁钰婷、唐婧玥、刘旭芬、苑书艳、尤堃、倪兆方、陈璐、胡亦尧、陈洪、秦天 第九小组 组长:王时铭记录员:朱家惠 组员:陈剑利程丽娟朱家惠 学生:诸佳彬、赖海鑫、杨焦、陈晨曦、厉磊、吴兵兵、徐丹阳、司夏坤、张杰、 姚至显、周方锴、孟若飒、秦艺威 2016届应用物理系

科学计算器软件设计与实现大学论文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科学计算器软件设计与实现 院(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201班 学生姓名:程伟 学号: 20121183011 指导教师:吴奕 20 14 年 12 月 29 日至20 15 年 1 月 9 日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制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调查报告/论文)题目 科学计算器软件设计与实现 二、设计(调查报告/论文)主要内容 内容: 完成一个图形界面的计算器,可以在标准计算器和科学计算器之间切换,标准计算器的基本功能有:加、减、乘、除基本算术运算;科学计算器的基本功能有:三角函数、进制转换、对数、阶乘;一元二次方程界面可以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勾股定理界面可以求直角三角形边长。 基本功能与要求: 1.标准计算器:加、减、乘、除、求平方根; 2.科学计算器:进制转换、求解三角函数、对数运算、阶乘; 3.一元二次方程: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4.勾股定理:求直角三角边长。 三、原始资料 1.《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2. 耿祥义.JAVA大学实用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四、要求的设计(调查/论文)成果 1.课程设计报告 2.课程设计软件

五、进程安排 布置任务,查找资料、需求分析1天 总体设计1天 详细设计1.5天 编制源程序实现3.5天 测试与修改1天 撰写课设报告2天 六、主要参考资料 [1] 张广彬. Java课程设计案例精编(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2] 耿祥义. Java课程设计(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3] 耿祥义.JAVA大学实用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 邹林达.陈国君 Java2程序设计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5] 邹林达.Java2程序设计基础实验指导.北京:清华大学,2010. 指导教师(签名): 20 年月日

数学在计算机科学的应用

数学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 摘要 摘要:计算机教学资源是现代化教育的主要物质基础,我们也要积极、主动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提高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应用质量和效能。离散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关系密切,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基础。作为有利的数学工具,对计算机的发展与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起着重大的作用。离散数学在计算机学科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分析了离散数学与计算机专业其他学科间的关系,突出其在计算机学科中的作用。介绍组合数学的概念、起源与研究的主要内容分析了组合数学的特点,阐述了组合数学与计算机软件的联系 关键词:数学分析,辅助教学,组合数学,组合算法,离散数学

Mathematical applications in computer science Abstract Abstract: computer teaching resources is the main material basis of modern education, we have a positive, proactive use of multimedia teaching resources, teaching resources to improve the use of multimedia application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Closely related to discrete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ory. Mathematical tools as favor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s and computer science research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Discrete mathematics in computer science in different areas of application, analysis, discrete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among other subjects the relationship, highlighting its role in computer science.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combinatorial mathematics, study the origin and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combinatorial mathematics to explain the combination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oftware links Keywords:Mathematical Analysis, Teaching, Combinatorics, Combinatorial algorithms, Discrete Mathematics

科学计算器

科学计算器 1、基本功能的设计 实现了一个功能强大的科学计算器——不仅实现了标准的加减乘除运算,而其还可以进行三角函数、对数、逻辑等复杂运算。使用者可以通过按钮和菜单转换计算器的类型。 本例的计算器具有如下功能。 ①科学计算器中,BackSpance、CE、C和运算符号+、-、*、/、.、-/+、=以及标准型计算器的设计。 ②科学型角度弧度的设计。 ③科学计算器中,x^2,x^3,x^y,1/x,n!,Log,In按键,及各进制转之间的相互转换的设计。 ④科学计算器中,sin,cos,tan,dms,F-E,Exp、pi、Dat、s、Sum等按钮以sin/cos/tan计算时角度和弧度的转换的设计。 ⑤科学行计算器中,Mod,Not,And,Xor,Int,Or,lsh,exit按钮。 ⑥标准型菜单部分(查看菜单标准型、科学型。帮助菜单中包含关于(about)及标准型和科学型的数字键和科学型的各进制转换的设计。

2、编成流程 3、详细设计 (1)Animal1窗体 Animal1窗体是标准的计算器操作界面。

Dim dflag As Integer Dim i As Integer Dim opnre As Integer Dim prev As Double Dim oflag As Integer Dim ind As Integer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Index As Integer) If ind = 4 Then prev = 0 Text1.Caption = " " ind = 0 End If opnre = 0 If oflag = 0 Then Text1.Caption = " " End If oflag = 1 If Command1(Index).Caption <> "." Then If Text1.Caption <> " 0" Then Text1.Caption = Text1.Caption & Command1(Index).Caption Else Text1.Caption = " " & Command1(Index).Caption End If Else If dflag = 0 Then Text1.Caption = Text1.Caption & "." dflag = 1 Else MsgBox ("ILLEGAL SAIRAM") End If End If

四川师范大学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专业介绍

七、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 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46年的四川师范大学数学系。学院高度重视各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探索研究与实践,突出对人才应用能力及创新思维的培养。现已形成博士研究生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进修学者培养等多个办学层次。2001年,学院被四川省教育厅确定为数学与软件科学本科人才培养基地;2007年,学院数学教育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四川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团队。同时,学院还是四川省数学竞赛委员会办公室挂靠单位。 学院现有基础数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基础数学、计算数学、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此外,学院还在课程与教学论授权点中招收竞赛数学教学研究、中学数学教育2个方向的科学硕士,同时在数学方向招收教育专业硕士。 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2008年的招生专业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会计学和统计学4个本科专业。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90余名。其中,博士生导师7名,教授20名、副教授27名,具有博士(含在读博士)学位的教师28名。具有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的教师1名、具有全国优秀教师称号的教师1名、以及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名、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名、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6名、四川省跨世纪人才3名、四川省‘十佳’教师1名,已形成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与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有创新意识,且在国内外有重要学术影响、在基础教育界颇具有影响力的教师群体。学院现有在校本科学生2100余名,博士与硕士研究生200余名。 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06年被评定为四川省省级特色专业,此专业2007年又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学院的基础数学和运筹学与控制论是四川省省级重点学科,基础数学还是四川省省级重点学科的重点建设项目。学院开设的常微分方程、竞赛数学、数学史和数学教育学4门课程是四川省省级精品课程。 学院教师治学严谨、教学与科研成果突出。先后在科学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专著或教材6部。其中,《高等几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入选国家九五重点教材、《高等几何(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入选国家百门精品教材,同时《高等几何(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与《数学教育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入选十一五规划教材。学院教师现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学天元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等省(部)级项目18项,参与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台湾等国际(或地区)合作基金项目8项。近5年,学院教师公开发表或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的学术论达文逾600篇(其中被SCI检索76篇)。同时,近5年内学院教师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或全国优秀教材奖10余项、四川省政府颁发的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3项。 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建有软件实验室、CAI制作室、数学建模实验室、会计与统计实验室,并设有数学研究所、软件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学院图书资料藏书逾2万册、期刊杂志多达90余种,为各专业的教学、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咨询电话:028-847607888476262084767179 学院地点: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 数学与应用数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系统掌握数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若干数学实际问题,并能在相关科研机构、各级各类学校从事研究、教学等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几何学、代数学、概率与数理统计、微分方程、函数论、离散数学、数学史、数学模型、数学实验、数学教学论与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等。 信息与计算科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