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6]《信息安全》大作业答案

[0836]《信息安全》大作业答案
[0836]《信息安全》大作业答案

1. 使用HASH算法将主机A要发送的文件生成摘要

2. 利用主机A的私钥加密1中生成的摘要

加密过程由对称密码算法实现:

1. 用对称密码算法对文件进行加密生成加密后的文件

传输

1. 将数字签名、对称密码算法的密钥、加密后的文件打包在一起,使用主机B的公钥进

行加密

2. 将生成的整个密文文件发送给主机B

二、解密的过程

1. 主机B得到密文,使用自己的私钥解密,得到数字签名、对称密钥和加密后的文件

2. 主机B用对称密钥解密加密文件,再用HASH函数生成摘要

3. 主机B使用主机A的公钥验证数字签名的正确性(校验HASH散列值)

以上就是文件安全传输的主要过程,脑袋有些乱,可能有错误,楼主自己在查查相关资料吧

6.

信息安全概论大作业-密钥管理技术

密钥管理技术 一、摘要 密钥管理是处理密钥自产生到最终销毁的整个过程的的所有问题,包括系统的初始化,密钥的产生、存储、备份/装入、分配、保护、更新、控制、丢失、吊销和销毁等。其中分配和存储是最大的难题。密钥管理不仅影响系统的安全性,而且涉及到系统的可靠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当然密钥管理也涉及到物理上、人事上、规程上和制度上的一些问题。 密钥管理包括: 1、产生与所要求安全级别相称的合适密钥; 2、根据访问控制的要求,对于每个密钥决定哪个实体应该接受密钥的拷贝; 3、用可靠办法使这些密钥对开放系统中的实体是可用的,即安全地将这些密钥分配给用户; 4、某些密钥管理功能将在网络应用实现环境之外执行,包括用可靠手段对密钥进行物理的分配。 二、正文 (一)密钥种类 1、在一个密码系统中,按照加密的内容不同,密钥可以分为一般数据加密密钥(会话密钥)和密钥加密密钥。密钥加密密钥还可分为次主密钥和主密钥。 (1)、会话密钥, 两个通信终端用户在一次会话或交换数据时所用的密钥。一般由系统通过密钥交换协议动态产生。它使用的时间很短,从而限制了密码分析者攻击时所能得到的同一密钥加密的密文量。丢失时对系统保密性影响不大。 (2)、密钥加密密钥(Key Encrypting Key,KEK), 用于传送会话密钥时采用的密钥。 (3)、主密钥(Mater Key)主密钥是对密钥加密密钥进行加密的密钥,存于主机的处理器中。 2、密钥种类区别 (1)、会话密钥 会话密钥(Session Key),指两个通信终端用户一次通话或交换数据时使用的密钥。它位于密码系统中整个密钥层次的最低层,仅对临时的通话或交换数据使用。 会话密钥若用来对传输的数据进行保护则称为数据加密密钥,若用作保护文件则称为文件密钥,若供通信双方专用就称为专用密钥。 会话密钥大多是临时的、动态的,只有在需要时才通过协议取得,用完后就丢掉了,从而可降低密钥的分配存储量。 基于运算速度的考虑,会话密钥普遍是用对称密码算法来进行的 (2)、密钥加密密钥 密钥加密密钥(Key Encryption Key)用于对会话密钥或下层密钥进行保护,也称次主密钥(Submaster Key)、二级密钥(Secondary Key)。 在通信网络中,每一个节点都分配有一个这类密钥,每个节点到其他各节点的密钥加密密钥是不同的。但是,任两个节点间的密钥加密密钥却是相同的,共享的,这是整个系统预先分配和内置的。在这种系统中,密钥加密密钥就是系统预先给任两个节点间设置的共享密钥,该应用建立在对称密码体制的基础之上。 在建有公钥密码体制的系统中,所有用户都拥有公、私钥对。如果用户间要进行数据传输,协商一个会话密钥是必要的,会话密钥的传递可以用接收方的公钥加密来进行,接收方用自己的私钥解密,从而安全获得会话密钥,再利用它进行数据加密并发送给接收方。在这种系统中,密钥加密密钥就是建有公钥密码基础的用户的公钥。

信息安全大作业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 A. 网络中设备设置环境的安全 B. 网络使用者的安全 C. 网络中信息的安全 D. 网络中财产的安全 2. 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丢失的特性,是指网络安全特性中的()。 A. 保密性 B. 完整性 C. 可用性 D. 不可否认性 3. 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用户、实体或过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是指网络安全特征中的()。 A. 保密性 B. 完整性 C. 可用性 D. 不可否认性 4. 信息安全的3个最基本原则是保密性、()和可用性,即C.I.A三元组。 A. 保密性 B. 完整性 C. 可用性 D. 不可否认性 二、简答题 简述信息安全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三阶段。 答:1.通信安全阶段;2.信息安全阶段;3.信息保障阶段。 第二章 一、选择题 1.网络监听是指()。 A. 远程观察一个用户的电脑 B. 监视网络的状态、传输的数据流 C. 监视PC系统运行情况 D. 监视一个网站的发展方向。 2. 拒绝服务(DOS)攻击()。 A. 用超出被攻击目标处理能力的海量数据包来消耗可用系统、带宽资源等方法的攻击 B. 全称是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C. 拒绝来自一个服务器所发送回应(echo)请求的指令 D. 入侵控制一个服务器后远程关机 3. 通过非直接技术进行攻击称为()攻击方法。 A. 会话劫持 B. 社会工程学 C. 特权提升 D. 应用层攻击 4. Sniffer Pro 是一种()软件。 A. 木马 B. 扫描 C. 监听 D. 杀毒 5. X-Scan 是一种()软件。 A. 木马 B. 扫描 C. 监听 D. 杀毒 二、简答题 列举5个著名黑客。 答:Richard Stallman, Ken Thompson,John Draper, Kevin Mitnick, 李俊,林正隆,袁仁广等。 三、论述题 论述木马系统的组成。 答:一个完整的木马系统由硬件部分,软件部分和具体链接部分组成。 硬件部分是建立木马连接所必需的硬件实体,其中,控制端是对服务器端进行远程控制的一方;服务端是被控制端远程控制的一方;而Internet 是控制端对服务端进行远程控制,数据传输的网络载体。 软件部分实现远程控制所必需的软件程序。控制端程序是指控制端用以远程控制服务端的程

0836《信息安全》西南大学网教19秋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代码:0836 学年学季:20192 单项选择题 1、以下哪一个选项不是网络安全管理的原则() .多人负责制 .任期有限 .职责分离 .最大权限 2、隔离是操作系统安全保障的措施之一。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安全隔离措施().物理隔离 .时间隔离 .分层隔离 .密码隔离 3、安全员日常工作包括:() .保障本单位KILL服务器的正常运行 .保障一机两用监控端的正常运行 .定时整理本单位IP地址,并将IP地址变更情况及时上报 .以上均是 4、计算机应急响应协调中心的英文缩写是() .CERT .SANS .ISSA

.OSCE 5、一个用户通过验证登录后,系统需要确定该用户可以做些什么,这项服务是().认证 .访问控制 .不可否定性 .数据完整性 6、下列选项中,不是认证技术所能提供的服务是( ) .验证消息在传送或存储过程中是否被篡改 .验证消息收发者是否持有正确的身份认证符 .验证消息序号和操作时间是否正确 .验证消息在传输过程中是否被窃听 7、系统通过验证用户身份,进而确定用户的权限,这项服务是() .报文认证 .访问控制 .不可否定性 .数据完整性 8、数字签名通常使用以下哪种方式() .公钥密码体系中的公开密钥与Hash结合 .密钥密码体系 .公钥密码体系中的私人密钥与Hash结合 .公钥密码体系中的私人密钥 9、为了防止网络传输中的数据被篡改,应采用()

.数字签名技术 .消息认证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 .身份认证技术 10、在电子商务中,为了防止交易一方对自己的网络行为抵赖,应采用().数字签名技术 .消息认证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 .身份认证技术 11、下面关于数字证书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证书上列有证书授权中心的数字签名 .证书上列有证书拥有者的基本信息 .证书上列有证书拥有者的公开密钥 .证书上列有证书拥有者的秘密密钥 12、下面关于数字证书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证书上具有证书授权中心的数字签名 .证书上列有证书拥有者的基本信息 .证书上列有证书拥有者的公开密钥 .证书上列有证书拥有者的秘密密钥 13、PKI基于以下哪种方式保证网络通讯安全() .公开密钥加密算法 .对称加密算法

信息安全课程论文

《信息安全技术》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学院(系):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教师: 2017年1月3日

信息安全技术体系研究 摘要: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在对信息安全的目标和信息系统构成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信息安全技术体系的要素和子系统。并按分层、分域、分级和分时四个维度,给出了信息安全技术的体系结构,探讨了每个维度的具体构成及其与信息安全要素和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信息安全技术体系的研究,对认清信息安全技术的本质和规律,以及运用信息安全技术构造信息安全系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字:信息安全;系统论;信息安全体系结构 Architecture study on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 system Abstract: The element and subsystem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system was analyzed systematically based on the view of system theory.The architecture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wa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ncluding four dimensionalities of layering, area, grade and time.The structure of the four dimensionaliti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security dements and subsystems were discussed in detail.The research of architecture is useful to recognize the characteristic and rule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construct a security information system. Key word: information security; system theory; architecture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北语 18秋《信息安全》 作业1234

18秋《信息安全》作业_1 一、单选题( 每题4分, 共15道小题, 总分值60分) 1.下面不属于DoS攻击的是()。 A. Smurf攻击 B. Ping of Deatch C. Land攻击 D. TFN攻击 答案:D 联系“文档贡献者” 2.在设计网络安全方案中,系统是基础、()是核心,管理是保证。 A. 人 B. 领导 C. 系统管理员 D. 安全策略 答案:A 3.VPN的英文全称是()。 A. Visual Protocol Network B.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C. Virtual Protocol Network D. Visual Private Network 答案:B 4.网络攻击的有效载体是什么?() A. 黑客 B. 网络 C. 病毒 D. 蠕虫 答案:C 5.拒绝服务攻击的后果是()。 A. 信息不可用 B. 应用程序不可用 C. 系统宕机 D. 上面几项都是 答案:D 6.IPSec属于()层上的安全机制。 A. 传输层 B. 应用层 C. 数据链路层 D. 网络层 7.操作系统中的每一个实体组件不可能是()。

A. 主体 B. 客体 C. 既是主体又是客体 D. 既不是主体又不是客体 8.()不属于ISO/OSI安全体系结构的安全机制。 A. 通信业务填充机制 B. 访问控制机制 C. 数字签名机制 D. 审计机制 9.PPTP和L2TP最适合于()。 A. 局域网 B. 企业内部虚拟网 C. 企业扩展虚拟网 D. 远程访问虚拟专用网 10.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是()。 A. 机密性 B. 可用性 C. 完整性 D. 上面3项都是 11.在main()函数中定义两个参数argc和argv,其中argc存储的是()。 A. 命令行参数的个数 B. 命令行程序的名称 C. 命令行各个参数的值 D. 命令行变量 12.访问控制是指确定()以及实施访问权限的过程。 A. 用户权限 B. 可给予哪些主体访问权利 C. 可被用户访问的资源 D. 系统是否遭受入侵 13.SSL产生会话密钥的方式是()。 A. 从密钥管理数据库中请求获得 B. 每一台客户机分配一个密钥的方式 C. 随机由客户机产生并加密后通知服务器 D. 由服务器产生并分配给客户机 14.数字签名要预先使用单向Hash函数进行处理的原因是()。 A. 多一道加密工序使密文更难破译 B. 提高密文的计算速度

电科大19年6月考试《信息安全概论》期末大作业答案

17年12月考试《信息安全概论》期末大作业-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单选题(共49 道试题,共98 分) 1.信息具有的重要性质中,不包括() A.普遍性; B.无限性; C.相对性; D.保密性 正确答案:D 2.在建立堡垒主机时() A.在堡垒主机上应设置尽可能少的网络服务 B.在堡垒主机上应设置尽可能多的网络服务 C.对必须设置的服务给予尽可能高的权限 D.不论发生任何入侵情况,内部网始终信任堡垒主机 正确答案:A 3.摄像设备可分为网络数字摄像机和(),可用作前端视频图像信号的采集 A.家用摄像机 B.专业摄像机 C.高清摄像机 D.模拟摄像机 正确答案:D 4.就信息安全来说,完整性是( ) A.保护组织的声誉 B.保护系统资源免遭意外损害 C.保护系统信息或过程免遭有意或意外的未经授权的修改 D.两个或多个信息系统的成功安全组合 正确答案:C 5.消息认证码是与()相关的单向Hash函数,也称为消息鉴别码或消息校验和。 A.加密; B.密钥; C.解密;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B 6.数字签名机制取决于两个过程___。

A.加密过程和验证过程; B.Hash散列过程和签名过程; C.签名过程和验证过程; D.加密过程和Hash散列过程 正确答案:C 7.下面算法中,不属于Hash算法的是( ) 。 A.MD-4算法; B.MD-5算法 C.DSA算法; D.SHA算法。 正确答案:C 8.下面属于仿射密码的是() A.ek(x) = x + k (mod 26),dk(x) = y –k (mod 26) (x,y∈Z26); B.∏= 0 1 2 3 4 ……23 24 25 0’1’2’3’4’……23’24’25’ C.P = C = Z26,且K = {(a,b)∈Z26XZ26|gcd(a,26)=1},对k=(a,b) ∈K,定义e(x)=ax+b (mod 26)且dk(y) = a-1(y-b)(mod 26) D.对于a,b,……,z这26个字母组成的单词,不改变明文字符,但要通过重排而改变他们的位置,实现加密。 正确答案:C 9.信息技术简单地说就是( ) A.计算机、通信和情报; B.通信、控制和情报; C.计算机、通信和控制; D.计算机、控制和管理。 正确答案:C 10.微软的ProxyServer是使一台WINDOWS服务器成为代理服务器的软件。它的安装要求中不包括() A.服务器一般要使用双网卡的主机 B.客户端需要配置代理服务器的地址和端口参数 C.当客户使用一个新网络客户端软件时,需要在代理服务器上为之单独配置提供服务 D.代理服务器的内网网卡IP和客户端使用保留IP地址 正确答案:C 11.下面属于数字签名功能的是()。 A.发送者事后不能否认发送的报文签名;

西南大学信息安全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代码: 0836 学年学季:20172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选项不能预防计算机犯罪() 1.经常对机房以及计算机进行打扫、清洁 2.所有通过网络传送的信息应在计算机内自动登记 3.对于重要文件的输入、输出、更改等情况记录到不可随意更改的文件中 4.按照时间、操作员、变动情况、动用的密码等记录到不可随意更改的文件中 2、操作系统是企业网络管理平台的基础,其安全性是第一位的,作为一名合格的企业安全管理员,应了解以下 1.操作系统软件自身的漏洞 2.开放了所有的端口 3.开放了全部的服务 4.病毒 3、下列选项中,不是认证技术所能提供的服务是( ) 1.验证消息在传送或存储过程中是否被篡改 2.验证消息收发者是否持有正确的身份认证符 3.验证消息序号和操作时间是否正确 4.验证消息在传输过程中是否被窃听 4、系统通过验证用户身份,进而确定用户的权限,这项服务是() 1.报文认证 2.访问控制 3.不可否定性

4.数据完整性 5、在网络通信中,为了防止信息被未授权人得知,应采用() 1.数字签名技术 2.消息认证技术 3.数据加密技术 4.身份认证技术 6、为了防止网络传输中的数据被篡改,应采用() 1.数字签名技术 2.消息认证技术 3.数据加密技术 4.身份认证技术 7、在电子商务中,为了防止交易一方对自己的网络行为抵赖,应采用() 1.数字签名技术 2.消息认证技术 3.数据加密技术 4.身份认证技术 8、下面关于数字证书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1.证书上列有证书授权中心的数字签名 2.证书上列有证书拥有者的基本信息 3.证书上列有证书拥有者的公开密钥 4.证书上列有证书拥有者的秘密密钥 9、PKI基于以下哪种方式保证网络通讯安全()

信息安全学习心得体会

《信息安全》——课程论文

姓名:彭阳 学号: ????????? 班级: ??????? 信息安全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信息安全》,我了解到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随着我国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工作与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密码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例如银行卡,现在几乎人手一张,那么所对应的密码数量,可想而知,是个多么庞大的数字。还有在这个网络发达的信息社会中,我们注册的各类账号,其对应的密码数量也是个巨大的数字。信息技术是新型的科学教育技术,能弥补过去工作方法的不足,只有在实践中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才能在应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在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中学习并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只有充分把现代化信

息技术应用于各类工作中,才能有助于整合资源以及提高工作效能。 信息安全,顾名思义,是指所掌握的信息不被他人窃取的安全属性。由于现代社会科技高速发展,信息的数量以指数级别增加,而科技的进步也催生出很大窃取信息的技术方法,给我们信息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不光说我们的个人隐私我发得到合理的保障,甚至一些商业机密乃至国家机密也都收到了潜在盗窃者的威胁。因此,如何防范信息的窃取正确的有效的保护自己信息隐私的安全性,如何处理信息被盗所造成的损失,如何亡羊补牢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信息安全概论这门课正是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给了我们应对新时期信息安全问题一条出路。 现在的上网环境可谓是“布满荆棘”,例如一项实验,不开杀毒软件的电脑“裸奔”上网, 小时之内就会陷入崩溃,足见上网环境的恶劣,这中间可能是因为访问某个网站时给自己的电脑中上了木马、修改了注册表、沾染了病毒,还可能是因为从某个网站上下载的应用软件中自带了木马、病毒,在你不知不觉中已经使电脑陷入了危险,这些病毒有一部分会占用你的资源,破坏你的系统,属于完全是没事找抽型的破坏性病毒,但是另外一些病毒和大部分木马却是居心不良,有些可以监视你键盘的动作,也就是说你在键盘上的输入会及时的别人所监视,同时也有的会强迫打开你的摄像头(前提是你有摄像头并且安装了驱动)来偷窥你所有的动作,我们经常会在一些视频网站或者新闻上看到这样的报道,一对夫妻在房内被另一个城市的无耻网友通过安装木马自动打开摄像头偷拍并被敲诈勒索的事件,这就

交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主观题作业

1 根据以下的要求去设计一个简单的网络架构安全系统, 这个系统是为了管理和保护员工在跨国公司间的通讯。你的系统必须要满足以下安全策略(security policies): 只有授权的员工才可以访问总公司的安全服务器。 只有使用特定Foreign Hosts 的客户才可以和在总公司和分公司的员工通讯。 若客户在总公司和分公司间是藉由Global Internet 通讯的话,必须要保护此通讯避免被外界窃听。 员工在使用Mobile Hosts 与总公司和分公司通讯之前必须要先被认证。 请指出你的安全系统所提供的安全服务,请说明部属这些服务的位置。(50 分) 提示:假设在总公司和分公司间的员工都是值得信赖的。 另外,假设总公司和分公司间的通讯都是容易被窃听和窜改的。 答: 我的安全系统提供以下服务: 1. 机密服务 a) 在总公司和分公司的网络上部署"非联机取向的数据机密服务", 以保证总公司和分公司发出的信息都是加密信息。 b) 在Mobile Hosts 上部署"非联机取向的数据机密服务",以保证员工在使用Mobile Hosts 与总公司和分公司通讯的消息是加密消息 c) 在总公司和分公司的网络上部署"数据传输流的机密服务" ,以保证别人无法通过观察流量以获得信息。 2. 完整性服务 a) 在总公司的安全服务器、总公司和分公司员工的电脑、Foreign Hosts、Mobile Hosts 上部署"消息完整性服务" ,保证总公司和分公司藉由 Global Internet 通讯、使用Foreign Hosts 的客户与总公司和分公司的员工通讯、员工使用Mobile Hosts 与总公司或分公司通讯都不会被窜改 3. 认证服务 a) 在总公司的安全服务器上部署"资料来源认证服务" ,保证只有授权的员工才能访问总公司的安全服务器 b) 在总公司和分公司的员工计算机、Foreign Hosts 上部署"资料来源认证服务" ,确保只有使用特定Foreign Hosts 的客户才可以和在总公司和分公司 的员工通讯 c) 在总公司和分公司的员工计算机、员工的Mobile Hosts 上部署"资料来源认证服务" ,确保员工在使用Mobile Hosts 与总公司和分公司通讯之前 必须要先被认证 4. 访问控制 a) 在总公司的安全服务器上部署"访问控制服务" ,保证只有授权的员工才能访问总公司的安全服务器 5. 不可否认性 a) 在总公司和分公司的员工计算机、Foreign Hosts 上部署"不可否认性服务" ,确保客户与员工之间的通讯真实有效 6. 审核 a) 在总公司的安全服务器上部署"审核服务" ,确保可以分析安全服务器是否受到入侵。 7. Availability

信息安全论文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公钥密码学原理及应用 指导教师:职称:无 学生姓名:学号: 2 专业: 14级通信工程 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2017年1月2

摘要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是现代密码学最重要的发明,也可以说是密码学发展史上最伟大的革命。一方面,公开密钥密码与之前的密码不同,其算法不是基于替代和置换而是基于数学函数;另一方面,与使用一个密钥的传统对称密钥密码不同,公开密钥密码是非对称的,使用两个独立的密钥。公开密钥密码体制对保护信息传递的机密性和信息发送人和接收人的真实身份的验证、事后对所发出或接收信息的不可抵赖性以及保障数据的完整性这两个方面都给出了出色的答案。本文主要就公开密钥密码的理论基础、安全性及应用等方面做出了分析介绍,重点分析了其与电子商务支付安全实践结合产生的应用技术。 1

目录 摘要 (1) 1、信息安全概况 (3) 2、公开密钥理论基础 (4) 2.1公钥密码系统基本思想和要求 (4) 2.2公开密钥密码通信模型 (4) 2.3公开密钥密码的核心思想 (5) 3、公开密钥密码 (6) 3.1 Diffie-Hellman 密钥交换算法 (6) 3.2 RSA密码算法 (6) 3.3其他公钥密码 (7) 4、公钥密码安全性分析 (8) 4.1公钥密码学中的攻击形式 (8) 4.2安全性要求 (8) 5、电子支付中公钥技术的应用 (10) 5.1PKI/CA身份认证技术。 (10) 5.2数字签名技术。 (11) 5.3片内安全SOC的硬件实现技术。 (11) 6、公钥密码技术在电子支付中的伴生问题 (12) 6.1 PKI平台的重复、不规范化建设。 (12) 6.2数字证书交叉认证问题影响电子商务推广。 (12) 6.3信息安全立法和打击信息安全犯罪。 (12)

信息安全作业

Online Bank Security While the internet offers enormous advantages and opportunities, it also presents various security risks. With this in mind, banks take extensive steps to protect the information transmitted and processed when banking online. This includes, for example, ensuring that confidential data sent over the internet cannot be accessed or modified by unauthorised third parties. But the banks normally have no influence over the systems used by their customers. The choice is entirely up to them. Moreover, the system selected - a PC connected to the internet, for example - will usually be used for a number of other applications as well. The systems used by online banking customers are therefore exposed to risks beyond the banks' control. For this reason, the banks cannot assume liability for them. Typical dangers faced when using the internet are third parties accessing, deleting or tampering with data while it is being transmitted or obtaining information under false pretences. This may be achieved with the help of viruses and worms: programmes that self-replicate or are sent over the internet by e-mail and can damage your PC; Trojans: programmes that, unbeknown to the user, compromise computer security by intercepting passwords, for example; phishing: using a false name, website or address for fraudulent purposes; pharming: redirecting users to a fraudulent server; rootkits: malicious software giving unauthorised administrator-level access without the real administrator noticing; they share certain features with trojans; hacking: unauthorised access to a PC via the internet. The banks have a number of measures in place that offer effective protection against attacks when information is sent over the internet or processed by the bank's server. What can customers do? To ensure that the banks' security measures cannot be undermined by manipulation, it is essential that customers, too, take steps to protect the system they

信息安全论文

网络信息安全与防护 学号:2012007017 姓名:李军鹏 班级:12计应

前言 由于互联网络的发展,整个世界经济正在迅速地融为一体,而整个国家犹如一部巨大的网络机器。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国家的经济基础和命脉。计算机网络在经济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正在迅速普及,整个社会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众多的企业、组织、政府部门与机构都在组建和发展自己的网络,并连接到Internet上,以充分共享、利用网络的信息和资源。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强大动力,其地位越来越重要。伴随着网络的发展,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安全问题尤为突出。了解网络面临的各种威胁,防范和消除这些威胁,实现真正的网络安全已经成了网络发展中最重要的事情。掌握必要的信息安全管理和安全防范技术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可掌握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基本原理和当今流行的信息安全设置、安全漏洞、防火墙的策略与实现、黑客原理与防范。

目录 一、信息安全概念 二、信息安全的内容 三、信息安全风险分析 四、信息安全的对策 五、信息安全的方法 六、信息安全的基本要求 七、信息安全的前景 八、结束语

一、信息安全概念 计算机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也可以根据计算机通信网络特性,通过相应的安全技术和措施,对计算机通信网络的硬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数据等加以保护,防止遭到破坏或窃取,其实质就是要保护计算机通讯系统和通信网络中的各种信息资源免受各种类型的威胁、干扰和破坏。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安全是指挥、控制信息安全的重要保证。总之,我们必须加强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提高防范手段。 二、信息安全的内容 1.硬件安全。即网络硬件和存储媒休的安全。要保护这些硬设施 不受损害,能够正常工作。 2.软件安全。即计算机及其网络各种软件不被篡改或破坏,不被非法操作或误操作,功能不会失效,不被非法复。 3.运行服务安全。即网络中的各个信息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能正 常地通过网络交流信息。通过对网络系统中的各种设备运行状况的 监测,发现不安全因素能及时报警并采取措施改变不安全状态,保 障网络系统正常运行。 4.数据安全。即网络中存在及流通数据的安全。要保护网络中的 数据不被篡改、非法增删、复制、解密、显示、使用等。它是保障 网络安全最根本的目的。 三、信息安全风险分析 1.计算机病毒的威胁 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企业网络环境的日趋成熟和企业 网络应用的增多。病毒感染、传播的能力和途径也由原来的单一、 简单变得复杂、隐蔽,尤其是Internet环境和企业网络环境为病毒 传播、生存提供了环境。 2.黑客攻击 黑客攻击已经成为近年来经常出现的问题。黑客利用计算机系统、网络协议及数据库等方面的漏洞和缺陷,采用后门程序、信息 炸弹、拒绝服务、网络监听、密码破解等手段侵入计算机系统,盗 窃系统保密信息,进行信息破坏或占用系统资源。 3.信息传递的安全风险

信息安全在线作业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89分单选题 1.【第11、12章】通常为保证信息处理对象的认证性采用的手段是(____) A信息加密和解密 B信息隐匿 C数字签名和身份认证技术 D数字水印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2.【第11、12章】计算机病毒最重要的特征是(____) A隐蔽性 B传染性 C潜伏性 D表现性

单选题 3.【第11、12章】不能防止计算机感染病毒的措施是(____) A定时备份重要文件 B经常更新操作系统 C除非确切知道附件内容,否则不要打开电子邮件附件 D重要部门的计算机尽量专机专用,与外界隔绝 单选题 4.【第11、12章】某病毒利用RPCDCOM缓冲区溢出漏洞进行传播,病毒运行后,在%System%文件夹下生成自身的拷贝nvchip4、exe,添加注册表项,使得自身能够在系统启动时自动运行。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判断这种病毒的类型为(____)。 A文件型病毒 B宏病毒

C网络蠕虫病毒 D特洛伊木马病毒 单选题 5.【第11、12章】计算机病毒的实时监控属于( )类的技术措施。 A保护 B检测 C响应 D恢复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6.【第11、12章】安全扫描可以(____) A弥补由于认证机制薄弱带来的问题

B弥补由于协议本身而产生的问题 C弥补防火墙对内网安全威胁检测不足的问题 D扫描检测所有的数据包攻击,分析所有的数据流 单选题 7.【第11、12章】在目前的信息网络中,(____)病毒是最主要的病毒类型。 A引导型 B文件型 C网络蠕虫 D木马型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8.【第11、12章】传统的文件型病毒以计算机操作系统作为攻击对象,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网络蠕虫病毒将攻击范围扩大到了(____)等重要网络资源。

计算机安全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课程大作业

论黑客技术的发展 (1).首先谈什么是黑客?在黑客的世界里,有的黑客,精通计算机技术,能够自己挖掘漏洞,并编写“exploit”(黑客们使用的漏洞利用代码叫做exploit);而有的黑客,只是对攻击本身感兴趣,对计算机原理和各种编程技术的了解比较粗浅,因此只懂得编译别人的代码,自己并没有动手能力,这种黑客被称为“Script Kids”。在现实世界中,真正造成破坏的,往往并非那些挖掘研究漏洞的“黑客们”。互联网本来是安全的,自从有了研究安全的人之后,互联网就变得不安全了。 (2)黑客简史。中国黑客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 启蒙时代:20世纪90年代,也正是中国互联网刚刚起步阶段,热爱新兴技术的青年受到国外黑客技术影响,开始研究安全漏洞。启蒙时代的黑客大多由于个人爱好走上这条路,这个时期的中国黑客们通过互联网,看到了世界,因此与西方发达国家同期诞生的是一脉相传的,他们崇尚并热衷于分享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 2.黄金时代:相信大家都记得2001年中国飞行员王伟为了捍卫国家主权,被美国侦察机撞毁事件,起因正是这件事,这次事件中,中国黑客空前团结,与美国黑客开展了一场激烈的黑客大战,非常轰动,也这是世界第一次黑客大战,这次事件大大推动了中国黑客的发展,崛起了一批黑客、红客联盟,也让黑客这个特殊群体一下吸引了社会的眼球,黑客圈子所宣扬的黑客文化和黑客技术的独特魅力也吸引了无数的青少年走上黑客这条道路。这次事件之后,各种黑客组织

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他们普遍的特点是:年轻、有活力、充满激情,但技术上也许还不够成熟。此时,黑客圈子里贩卖漏洞、恶意软件的现象开始升温,因为黑客群体良莠不齐,开始出现以赢利为目的的攻击行为,黑色产业链逐渐成型。 3.黑暗时代:这个时代大概从几年前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也许还将继续下去。这个时期的黑客组织也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优胜劣汰,大多数黑客组织没有坚持下去,20世纪非常流行的黑客技术论坛也越来越没有人气,最终走向没落。所有门户型的漏洞披露站点,再也不公布任何漏洞相关技术细节。随着安全产业发展,黑客的功利性越来越强,黑色产业链开始成熟。在20世纪技术还不太成熟的黑客们,凡是坚持下来的,都已经成为安全领域的高级人才,要么,在安全公司贡献自己的专业技能,要么带着非常强的技术进入黑色产业。此时期的黑客群体因为互相之间缺失信任,已经不再具有开放和分享的精神,最纯粹的黑客精神实质上已经死亡。整个互联网笼罩在黑色产业链的阴影之下,每年数十亿经济损失和数千万网民受害,黑客精神的死亡,让我们没有理由不把这个时代称为黑暗时代。 (3)黑客技术的发展历程1.早期,黑客攻击目标以系统软件居多,一方面,由于这个时期的Web 技术发展还远远不成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通过攻击系统软件,黑客们往往能够直接获取root 权限。早期互联网中,Web 并非互联网的主流应用,相对来说,基于SMTP 、POP3、FTP 等协议的服务拥有着绝大多数的用户。因此黑客们主要的攻击目标是网络、操作系统以及软件等领域,Web 安全

西南大学 2018年 [0836]《信息安全》 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 2018年 [0836]《信息安全》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代码:0836 学年学季:20182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选项不能预防计算机犯罪() .经常对机房以及计算机进行打扫、清洁 .所有通过网络传送的信息应在计算机内自动登记 .对于重要文件的输入、输出、更改等情况记录到不可随意更改的文件中 .按照时间、操作员、变动情况、动用的密码等记录到不可随意更改的文件中 2、以下哪一个选项不是网络安全管理的原则() .多人负责制 .任期有限 .职责分离

.最大权限 3、以下哪项是指有关管理、保护和发布敏感消息的法律、规定和实施细则。() .安全策略 .安全模型 .安全框架 .安全原则 4、组织对信息和信息处理设施的威胁、影响和薄弱点及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确认,这被称为().信息安全分析 .运行安全分析 .风险分析 .安全管理分析 5、计算机应急响应协调中心的英文缩写是() . CERT

. SANS . ISSA . OSCE 6、操作系统是企业网络管理平台的基础,其安全性是第一位的,作为一名合格的企业安全管理员,应了解以下操作系统所面临的哪些安全威胁。().操作系统软件自身的漏洞 .开放了所有的端口 .开放了全部的服务 .病毒 7、下列选项中,不是认证技术所能提供的服务是 ( ) .验证消息在传送或存储过程中是否被篡改 .验证消息收发者是否持有正确的身份认证符 .验证消息序号和操作时间是否正确 .验证消息在传输过程中是否被窃听

8、系统通过验证用户身份,进而确定用户的权限,这项服务是().报文认证 .访问控制 .不可否定性 .数据完整性 9、为了验证带数字签名邮件的合法性,电子邮件应用程序会向().相应的数字证书授权机构索取该数字标识的有关信息 .发件人索取该数字标识的有关信息 .发件人的上级主管部门索取该数字标识的有关信息 .发件人使用的ISP索取该数字标识的有关信息 10、为了防止网络传输中的数据被篡改,应采用() .数字签名技术 .消息认证技术

对网络信息安全的认识论文

网络工程“专业导论” 考试(课程论文)(题目对网络信息安全的认识)

摘要:该论文是我通过电子,网络的安全与效率,威胁网络的手段,网络信息安全的常用手段来阐述我对网络信息安全的认知。 关键词:安全电子Security and efficiency 1.安全电子解决方案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球。运用信息化手段,个人、企事业或政府机构可以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和商务运营的电子化,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扩大市场,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整个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在这之中,电子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电子作为当前和未来网络使用者的重要沟通方式,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众多的敏感数据,如财务报表、法律文件、电子订单或设计方案等等,通过传统电子方式的工作方式,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广泛性和匿名性,会给电子带来很多安全隐患: ?用户名和口令的弱点:传统的系统是以用户名和口令的方式进行身份认证的,由于用户名和口令方式本身的不安全因素:口令弱、明 文传输容易被窃听等造成整个系统的安全性下降。 ?信息的XX性:内容包括很多商业或政府XX,必需保证内容的XX 性。然而,传统的系统是以明文的方式在网络上进行流通,很容易 被不怀好意的人非法窃听,造成损失;而且是以明文的方式存放在 服务器中的,管理员可以查看所有的,根本没有任何对XX性的保护。 ?信息的完整性:由于传统的发送模式,使得中的敏感信息和重要数

据在传输过程中有可能被恶意篡改,使得接受者不能收到完整的信 息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信息的不可抵赖性:由于传统的工作模式(用户名+口令、明文传输等),对没有任何的保护措施,使得发送和接受的双方都不能肯定 的真实性和XX完整性,同时双方都可以否认对的发送和接受,很难 在出现事故的时候追查某一方的责任。 针对普通存在的安全隐患,天威诚信电子商务服务XX(iTruschina)推出了基于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公钥基础设施)技术的、易于实施的、完善的安全电子解决方案。采用天威诚信的产品和服务,构架客户的CA认证系统(CA:Certification Authority,认证中心)或为客户提供证书服务,为电子用户发放数字证书,用户使用数字证书发送加密和签名,来保证用户系统的安全: ?使用接收者的数字证书(公钥)对电子的内容和附件进行加密,加密只能由接收者持有的私钥才能解密,只有接收者才能阅读,确保 电子在传输的过程中不被他人阅读、截取和篡改; ?使用发送者的数字证书(私钥)对电子进行数字签名,接收者通过验证的数字签名以及签名者的证书,来验证是否被篡改,并判断发 送者的真实身份,确保电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防止发送者抵赖。 天威诚信安全电子解决方案考虑用户的使用习惯,提供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 ?在采用传统的客户端软件(如Outlook、Outlook Express、Netscape messenger和Notes等)收发电子时,客户端已经集成了安全的应用,

信息安全结课论文-浅谈二维码安全问题

浅谈二维码安全问题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姓名文书禹 班级34080201 学号 2013040802020 二○一六年十月

引言: 近几年,各大互联网企业逐步认识到了二维码的重要性,纷纷引入了二维码的宣传方式,报纸、刊物、团购优惠、产品促销,甚至网上的视频媒体也采用二维码实现与用户交互!不仅如此,二维码还出现在广告牌以及商品的包装盒上,出现在火车票等各种票务凭证上,出现在餐饮等各种消费场所!真可谓是无处不在,二维码正在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引领着一种时尚潮流!现在只需用手机扫描一下促销商品的二维码,就能方便地链接到商家的官方网站,查看到更为详细的信息!在新闻报道上扫描二维码,可以查阅报道的相关图片"视频等更详细的内容!二维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其潜在风险也越来越大,如钓鱼网站"手机病毒"恶意程序等正在通过二维码进行四处传播!与此同时,借助二维码进行传播的手机病毒、恶意程序也日益增加,由于二维码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普通用户即可通过网上的二维码转换软件,任意合成二维码,并且从外观上并不能判断其安全性,这就更加方便了黑客针对二维码进行各种非法操作,用户一旦扫描了嵌入病毒链接的二维码,其个人信息、银行账号、密码等就可能完全暴露在黑客面前,酿成的后果可想而知。而随着2014年三月份央行紧急叫停二维码支付,二维码的安全问题被推向高潮。 二维码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二维码符号表示技术研究方面,已经提出了多种码制,常见的有 表示技术研究方面,已经提出了多种码制,常见的有表示技术研究放面,已经提出了多种码制,常见的有 PnF417,QReode,Codc49,e-ode16K,DataMatrix等这些二维条码的密度都比传统的一维条码有了较大的提高.在二维码标准化研究方面, 国际自动识别制造商协会(AIM),美国标准化协会(ANSI)己经完成 PnF417,QReode,Codc49,e-ode16K,DataMatrix码制的符号t/J。国际电工委员会第1联合委员会的第31分委员会,即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委(150/IEC/JTCI/SC31),起pDF417,Code16K,DataMatrix,Maxieode等二维码的150/IEC标准一草案。 一、手机二维码的应用 二维码在公共交通、企业营销、物流管理、食品追溯等传统行业已得到了广泛应用,热门的是二维码与 OTO 模式的结合,借助移动互联网这一存储、传播、处理的新通道,二维码推进了线上与线下的互动,如社交服务、电子凭证、购物支付等等[2]。按照实现原理,手机二维码的应用可以分成三类模式:(1)解码上网/通信根据内容来划分,二维码的解码结果可以是 URL、SMS、邮件、电话号码、文本信息等。如果是 URL,手机会调用浏览器直接打开该链接,用户可以进行数据浏览或下载,如打开商品链接、下载优惠券、信息查询等。如果是 sms://或 tel://开头的内容,手机会直接打开短信功能或进行拨号,具体操作取决于二维码解析规则的编写。(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