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门介绍

西安城门介绍
西安城门介绍

西安18座城门名称来历

西安城墙位于西安市中心区,是明代初年在唐长安城皇城基础上建筑起来的,呈长方形,总周长11.9公里。西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构成了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唐至今已有1400年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城门发生了种种变化。细数这些城门的来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西安城墙有城门18座,从北顺时针依次为:尚武门、安远门、尚德门、解放门、尚俭门、尚勤门、朝阳乐门、建国门、和平门、文昌门、永宁门、朱雀门、勿幕门、含光门、安定门、玉祥门。

1、尚武门(小北门)

尚武门是北城墙最西边的一座城门,开于建国后,与尚德门、尚勤门、尚俭门共同表示儒家崇尚的“良好品德、节约”。根据唐长安城墙遗址公园里的石铺地图标示,这里曾是当年的玄武门,李世民与尉迟恭射杀亲兄弟李建方。

2、安远门

安远门是明清西安城的北城门,位于西安城南北中轴线上。安远二字是继承中原汉族朝廷对边远少数民族采取的希望边远少数民族对朝廷知恩归顺。

3、尚德门

尚德门位于北城墙解放门西,开于建国后。与尚武门、尚勤门、尚俭门共同表示儒家崇尚的“良好品德、习武健现城门内为尚德路,城门外为火车站西盘道。

4、解放门

解放门原名中正门,位于西安火车站正前方,开于民国时期。1952年因扩建火车站广场将解放门拆除,成为城2005年重新连接,使西安城墙全线贯通。城门内为解放路,城门外为火车站广场。

5、尚俭门

尚俭门位于北城墙解放门与尚勤门之间,开于建国后。与尚德门、尚勤门、尚武门共同表示儒家崇尚的“良好品勤俭节约”。现城门内为尚俭路,城门外为火车站东盘道。

6、尚勤门

尚勤门是北城墙最东边的一座门,开于建国后,与尚德门、尚武门、尚俭门共同表示儒家崇尚的“良好品德、习约”。现城门内为尚勤路,城门外与环城北路成丁字路口。

7、朝阳门

朝阳门是东城墙最北边的一座门,开于建国后。因为这座城门朝着太阳,是每天第一个见到阳光的城门,故取名为东五路,门外为长乐路。

8、中山门

中山门又叫小东门,位于东城墙朝阳门与长乐门之间。1926年初,在冯玉祥倡议下,开辟了中山门,以纪念国山。现城门内为东新街,城门与环城东路成丁字路口。

9、长乐门

长乐门俗称东门。明末李自成起义军由东门攻入西安。当时李自成看到悬在城门上的“长乐门”匾额,对身边将帝长乐,百姓就要长苦了。”将士们一听此言,群情激愤,点火烧毁了这座城楼。现在的长乐门是清代重新建造长乐门在建造明城墙时构筑,正式名称叫长乐门。明末李自成起义军由东门攻入西安。李自成看到悬在城门上的“对身边将士说:“若让皇帝长乐,百姓就要长苦了。”将士们一听此言,群情激愤。点火烧毁了这座城楼,直到清“西安事变”前,张学良将军曾在东门城楼上组建教导队和学兵队。这一旧址已被修复作为西安事变纪念地。10、建国门

建国门是南城墙最东边的一座门,开于建国后。当时为纪念新中国成立而被命名为建国门。门内道路为建国路,为丁字路口。

11、和平门

和平门位于南城墙文昌门与建国门间,开于1953年。为了表达饱经战乱的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的渴望,起名和火车站、大差市、大雁塔在一条轴线上。现在城门内为和平路,城门外为雁塔路。

12、文昌门

文昌门开于1986年,并修复了城墙上的魁星楼,这是西安城墙上唯一与军事防御无关的设施。魁星又名“奎星位列二十八星宿之一,传说是主宰文运兴衰的神,被尊称“文曲星”、“文昌星”。如果被他的朱笔点中,就能三元,成为状元,所以古代孔庙、学府里都建有供奉香火的魁星楼。明清时的西安府学和孔庙建在城墙旁边(今魁星楼也顺势建在城墙之上。魁星楼下这座新辟的城门,自然也就被命名文昌门了。

13、南门(永宁门)

南门古曰“永宁门”,是西安城墙城门中资格最老,沿用时间最长的一座,始建于隋初(公元582年),当年它是门中偏东的一座,叫安上门。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留作南门,明代改为“永宁门”。在中国民间,百姓都认为南地,为避火灾,炉灶一般不开往南面。南门永宁之意,就是向火神祷告,勿起火灾,永保安宁。为以示诚心,永是西安城墙个四门中恢复最完整的一座。

14、朱雀门

朱雀门是唐皇城的正南门,因四像中的朱雀代表南方而得名。门下是城市中央的朱雀大街。隋唐时,皇帝常在这里贞观三年(629年)玄奘为了求得真经离开长安出凉州,经玉门关沿丝绸之路独自向西而行,途中历尽艰险,最越数十国,终于抵达天竺(今印度)那烂陀寺。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取经归来,返回长安,带回了657部宗派宰相房玄龄迎接玄奘,迎接仪式就在朱雀门举行。那时建筑宏伟壮观的朱雀门是皇城的正门也就是皇上出入15、勿幕门

勿幕门位于南城墙含光门与朱雀门之间,又叫小南门,是1926年为纪念辛亥革命中陕西革命人士井勿幕而开辟为单门洞,门内为四府街,门外为红樱路。井勿幕是陕西蒲城县三合乡人,生于1888年,1905年8月20日加同盟会。之后他在渭北各县宣传同盟会纲领,秘密发展了30多名成员,并成立了同盟会陕西支部。1918年11月归返三原途经兴平县南仁堡被人谋害。

16、含光门

含光门是唐长安皇城南面偏西门。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封闭了西门洞,保留了东门洞,北宋以后全部封闭。现洞环岛型交通,城门内为甜水井,城门外为含光路。

17、西门(安定门)

西门建于明洪武七至十一年(1374-1378年)。明代扩建城墙时位置略向南移,取名安定门。这座城门有三重楼、闸楼。三道城墙,城楼里,箭楼居中,闸楼向外。门楼下均有拱卷式门洞,洞高宽为6米。城楼与箭楼之间时是出入通道,战时是防守要地。现西门箭楼、城楼雄姿犹存。

城楼北侧有日本天皇访问西安时所建观望台一座,供游客参观,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门箭楼是我国迄今的古城堡。

18、玉祥门

玉祥门位于安定门(西门)以北。民国时,陕西省主席宋哲元为纪念冯玉祥的历史功绩而特开此门,取名为玉祥北洋军阀吴佩孚部刘镇华率领“镇嵩军”号称10万人马将西安围成一座孤城。当时,国民党第二军第十师师长领杨虎城合作,在兵力不足万人、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同敌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刘镇华为迫使西安军民周各挖了一条阔、深各6米的壕沟,在8个月的时间里,几乎每天都向城内发动猛攻。5月,刘镇华先后占领三首村、大雁塔、三秦公学(今西北大学)等地。6月,刘镇华放火点燃了城郊10万亩麦田,大火烧了一个星期。占咸阳。此时,西安内外交通断绝,加之又无城郊之粮食补给,城内战死、饿死、病死军民达5万人之多。在紧回国的冯玉祥宣布脱离北洋军阀,全军加入国民党,组建国民军联军,亲任联军总司令,挥师西北。很快,国民联右任部)进抵西安,在三桥、韩森寨等地与“镇嵩军”展开激战,终于解开西安之围。被围8个月的西安城重见欢欣鼓舞。冯玉祥的大名在一夜之间传遍三秦。

西安古城墙的建筑特色及其价值体现

西安古城墙的建筑特色及其价值体现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代的城墙贯穿了其传统城市的整个发展历程,并对城市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给古代中国的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古城墙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显著特征之一。古城墙具有鲜明的建筑特色,它的发展过程也吸收并融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本文主要对西安古城墙的建筑特色和文化价值进行研究,展现古城墙的重要性。 一、古城墙的建筑史 在中国古代,自有城市的那天起,城墙就存在了。据记载,城墙起源于中国古代原始社会的中后期。城墙的作用不仅是圈定中国古代社会城市的涵盖范围,同时也规划了中国古代城市的基本面貌。在中国古代,城墙的最初作用就是用于军事防御,为古代社会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劳作提供安全保障。正因为城墙的军事防御功能使其被古代的统治者重视,成为了古代城市发展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也成为历朝历代社会发展的主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墙在古代的生命力也越来越旺盛,成为了中国古代社会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也是体现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建筑物之一。在城墙的建筑过程中也耗费了许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建筑时不仅要考虑它的实用性,也要考虑它的审美性,这也就造就了古城墙的独特建筑特色。 二、古城墙的建筑特色 古城墙的兴建一般都具有以下特点: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建筑用料和合理的建筑结构。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以砥洎城古城墙为例。它的地理位置有两大优点:砥柱中流可以防灾挡祸、城墙三面环水,景色优美。建城者选用巨大的磐石作为城墙的坚实基础,不仅能在雨季阻挡汹涌澎湃的洪水,避免洪水侵袭城墙附近的居民,还能阻挡外敌的进攻。它的兴建也利用了“宁隔千山,不隔一水”的原则,巧妙的运用水势易守难攻的特点,给入侵者造成自然的心理畏惧和地理障碍。唯一易攻的一面(南面),也可以利用炮火或是加强兵力进行防守。所以,砥洎城古城墙的兴建利用其地理位置发挥了最大的防御功能。因其三面环水,形成了一幅城水相依的天然风景画。 (二)独特的建筑用料

西安市三环路的介绍资料

三环路道路及沿线桥梁命名情况简介 西安市三环路是我市“两轴、三环、八射线”城市快速路网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线全长74.8公里,其中东西三环新建主线39.4公里,双向8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南北三环主线利用既有的绕城高速主线35.4公里,为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120公里/小时。另新建三条连接线(朱宏路北延线、东二环北延线、北二环东延线)14.9公里。全线设互通式立交桥10座,跨河大桥4座,分离式立交29座(含铁路箱涵3座)。 如果说结构造就了桥梁的躯体,名称则赋予它灵动的生命,城市道路中具有代表性的路名、桥名如东大街、昆明路、未央路立交等发挥着区域名片的效用。随着市政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一路多立交桥的情况在不断增加,这样以往“以路指立交桥”的命名方法较容易重名。如西三环昆明路立交(工程暂用名称)与西二环昆明路立交重名;又如东三环咸宁路立交与东二环咸宁路立交重名;再如东三环长乐立交实际位于浐河东岸的纺南路上,长乐路位于浐河西岸,其名称指示不准确,也需要另命名,此类问题比较普遍。因此有必要对三环路桥梁、立交进行专门的命名,以便给广大市民出行提供方便、易懂的指示。为此,三环路公司专门组织人员,根据立交周边地名、行政区域、古迹遗址、人文景观以及某些习惯叫法为基础,对全线立交主要桥梁的名称逐一进行了考虑和比较,并作了部分调整。虽然我们进行了一番努力,但仍难免会受自身行业观察角度的局限,不足以给出最完美

的定位。故还需要请广大市民为三环路工程出谋划策,深挖西安市悠久的文化底蕴,容纳社会风土人情、向古城奉献一个完美的三环路工程,为三环路工程画上精彩的一笔。 下面将对全线主要桥梁概况作逐一说明,供广大市民参考。 命名原则: 1、互通式立交主要以周边地名、古迹遗址或人文景观名称命名为ΧΧ立交; 2、分离式立交或跨线桥主要以穿(跨)越主要道路、周边地域及古迹的名称命名为ΧΧ桥; 3、道路主要以起止点所处地域的名称命名。 一、西三环 西三环南起里花水立交,北至六村堡立交,主线长17.2公里,道路红线宽度为100m,共有立交9座。 西三环立交命名情况一览表:

西安建筑分析

目录 1实习的性质和目的 3 2实习的时间安排 3 3实习的内容 4 3.1 古城复兴人文传承——西安总体印象4 3.2 西安古建筑语言 3.2.1 古都遗韵--长安城规划 6 3.2.2 净土的召唤7 3.2.3 古建结构--细品钟鼓楼8 3.3 西安古城新貌 3.3.1 城市广场建设9 3.3.2 现代园林规划与景观设计10 3.3.3古城文化的传承发扬12 3.3.4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12 3.4 西安古城规划 3.4.1 西安古城规划特点13 3.4.2 西安规划分区14 3.4.3 梦回大唐——城市复兴计划14 4 实习体会和认识 4.1 关于古建筑之美的认知与升华14 4.2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更新15 4.3 建筑师与规划师的责任15 5 教师评语16

瞧!西安!!!! —辉煌与梦想的延续 1 实习的性质和目的 建筑认识实习是建筑学专业培养计划中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对城市与建筑的实地参观考察,感悟和思索,结合教师的重要讲解,学生应了解不同类型与规模建筑的使用功能,建筑造型建筑风格,建筑细部语言,建筑结构,建筑构造以及建筑设备,建筑法规等基本内容,同时应了解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现代景观设计等基本内容,并积极思考不同时期的建筑思潮,建筑与环境,历史与现代等建筑理论问题,为今后设计课程走向深入和一系列设计相关课程的开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实习的时间安排 实习动员 1.放假前,老师给我们下发了实习指导书,并简单给我们介绍了实习的内容和注意事项,要我们暑期做好准备。 2.放假回来,老师给我们介绍实习的具体行程和安排,做实习的最后动员。 实习准备假期期间根据指导书的要求,去网上搜集了一些与西安有关的资料,为实习做好充分准备。实习出发前准备好日常用品和实习所需材料。 实习地点陕西西安 实习时间2010年8月30日-2010年9月8日 返校时间2010年9月8日

西安简介

西安介绍 西安,古称“长安”、“镐京”,是陕西省省会,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濒渭河,南依秦岭,八水绕长安。全市下辖10区3县,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2014年末常住人口862.75万,其中城镇人口626.44万。“秦中自古帝王州”,西安拥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是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全国文明城市之一,国家重要的科教中心,拥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7所985或211工程类大学。 西安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有周、秦、汉、隋、唐等在内的13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曾经作为中国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1100多年。早在100万年前,蓝田古人类就在这里建造了聚落;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这里已经出现了城垣的雏形;2008年,西安高陵杨官寨出土距今6000余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城市遗迹,被选为当年中国考古发现之首,这是中国发现的迄今最早的城市遗址,也将西安地区城市历史推进到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建国以来,世界上已经有200多位国家首脑和政要访问古都西安,包括联合国秘书长、美国总统、俄罗斯总统、德国总理、法国总统、英国女王、日本天皇、韩国总统等。 远古时代,“蓝田猿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新石器“半坡先民”在此建立部落,半坡人的经济生活中,农业生产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们焚毁树木,开垦农田,种植粟等旱地作物。当时人们从事生产活动所使用的工具是石头、兽骨、鹿角和陶片等制造的。除粮食生产外,半坡人也已开始种植蔬菜。家畜饲养业在当时已出现了,当时养的牲畜有猪和狗两种,以猪为主。打猎、捕鱼也是当时一项重要的生产活动。 1957年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就地建成了西安半坡博物馆,于1958年4月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是中国第一座新石器时代遗址博物馆,也是新中国第一座史前聚落遗址博物馆。博物馆面积 西安半坡博物馆 约3000平方米,有半地穴式的房屋、窖穴、圈栏及起防护和泄洪作用的大围沟等遗迹,比较完整的保留的半坡原始社会村落的原貌。 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9]西周伯姬昌(周文王)在今西安城西南营建丰京,将臣民从岐山周原迁于此。又命子姬发(周武王)在沣水东岸营建镐京。后者为政治中心,前者为宗教、文化中心,合称“宗周”,为西安建城之始。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后,以丰镐为都,为西安作为都城之始。 西周初期的“成康之治”标志着中国奴隶制社会进入鼎盛时期。公元前841年,镐京“国人暴动”是中国历史是最早的大规模群众暴动驱逐国王事件。 都城咸阳,阿房宫大部分面积在今西安市境内,兵马俑和秦陵在今西安市境内(位于西安市临潼区)。秦的宗庙在渭河南岸,荆轲刺秦王,就发生在秦章台宫(后来的汉未央宫前殿);廉颇蔺相如,秦王坐章台。秦代宫殿布局还没有形成宫城、皇城和三大殿的布局。秦咸阳城地跨渭河南北。 公元前202年,刘邦取得政权,在长安(今西安城西北郊汉城)建立西汉王朝。刘邦定

介绍关于西安的作文

介绍关于西安的作文 西安, 古称长安、 镐京, 现为陕西省省会、 副省级市、 国家区域中心城市 (西 北),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以下是小编收集的西 安的作文 ,欢迎查看! 西安的作文 1 这是一个可爱的地方,这是一个漂亮的地方。这里虽然没有大上海的喧嚣, 却多了几分古朴; 这里虽然没有青岛、 大连式的优雅, 却多了一些厚实。 有人说: 如果把中华文明比作一棵大树, 这棵树的树冠在北京, 它的根却深扎在这里—— 可爱的西安。 西安有举世闻名的唐文化、有名胜古迹的大小雁塔、有吸引游客的鼓楼,也 有人山人海的钟楼。特别是那古老的鼓楼,吸引了中外游客。漂亮清爽的喷泉, 好玩的游乐场,可口的风味小吃,说得让人越来越想去了。 可爱的西安啊! 你那漂亮的面容深深地吸引了我, 你那好玩的各种各样的东 西太引人注意了,你那好吃的让我止不住流下了口水。 可爱的西安啊! 谁也不敢轻易划破你那健壮的臂膀, 因为你流淌的每一滴血 液都是一件件稀世珍宝——西周青铜器、 秦始皇陵兵马俑西汉古纸??这些都凝 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勤劳和力量。 可爱的西安啊! 你知道吗?你已经获得新生, 属于你的西安人正在把你的天 空擦得更蓝,把你的山水装点得更靓,把你的笑容变得更灿烂。 可爱的西安呀! 你知道吗?不论你怎样变化, 我都相信你永远都是我心中最 亲最亲的家。 漂亮的西安,漂亮的梦,可爱的家园,我的欢笑。我永远都爱你,漂亮的西 安,可爱的家园 西安的作文 2 国庆期间, 我和爸爸妈妈去了漂亮的古城西安, 这座城市让我领略到了中国 五千年的历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天,爸爸开着车,我们踏上了往西安之旅的路上。一路上,我的心情非 常激动,路上的风景宜人,让我不知疲倦。傍晚的时候,我们终于到了,一见到 这座城市,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让我对它充满了好奇。 第二天,导游很早就来了,她今天带我们去陕西历史博物馆,我兴奋极了。 到了历史,博物馆,里面的文物有很多,让我目不瑕接,导游告诉我们,这里面 的文物长达 100 多万年,其中有精美的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千姿百态的陶俑,
1/6

西安城墙功能分析

功能分析 1、现状布局 围绕西安城墙一周,城墙、护城河、环城林带和顺城巷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条全面、系统地展示中国历史文化的立体系统景区。其中,城墙墙体本身重点加强保护,顺城巷一圈重点打造文化步行街, 南门一文昌门试验段历史文化街区和中山门古玩城一同成为巷内的新景观。护城河重点打造开放的亲水休闲娱乐空间,护城河和城墙之间的环线空间重点打造公共文化休闲空间,护城河外部到环城路这一地带重点打造文化休闲、城市配套场所。 2、功能布局(业态) 顺城巷改造作为西安市“皇城复兴计划”的开篇之作,功能上划分为“一带五区”:“一带”就是以顺 城巷道路为纽带,把沿线的湘子庙、书院门、三学街、碑林博物馆、卧龙寺、东门等文物景点和历史街区,纵横打通,真正顺起来;“五区”则是对改造后顺城巷的功能分区,打造旅游、文化、购物、休闲、餐饮、娱乐等功能齐全的黄金旅游地带。 南门至文昌门段顺城巷,一侧是巍巍城墙,一侧是秀丽端庄的仿古建筑。路东西两端各竖一巨石,上 留书法家茹桂手笔“顺城巷”,巷内四合院32座,建设花墙23个、影壁1个、庭院门2个、拴马桩4个、设立花岗石坐椅28个、安装仿古云石灯22个,明清风格、关中民居传统的古建筑”在仿古细节中得以表达。最明显的是三学街主基调成了一片灰色,纸招牌统一为仿古金字,新路灯配上王维的诗。

道路路面平坦通畅,沿途民宅呈明清风韵,店铺主要经营文房四宝及工艺美术、旅游商品,内设庭院 茶园、书苑画廊、棋社书社、艺术鉴赏等文化项目。现已将文昌门、碑林、书院门文化街、宝庆华塔、永 宁门及古城墙融为整体人文景区,为西安唐皇城复兴规划谱写了新篇章。 3、可达性 城墙内周边的街巷普遍存在与顺城巷的交通可达性问题 ,局部区段交通闭塞。如区段内无论车、人均不 能穿过。顺城巷在此路段较安静,车人流都较少,反而形成一种安逸的生活气氛。 由于道路的拓宽,部分地段甚 至没有人行道,沿街低层住宅直接对柏油路面开门。此地段的小巷曲折 ,直接由顺城巷向内渗透。区段存在同 样的问题,有内部道路通向顺城巷的道路过少。在南大街至大保吉巷之间 , 湘子庙街和五岳庙街仅仅距离南顺J 作字艺术气息 两儷 内部着谨店请 临街书苑画廊 _腿仿古注殂

介绍西安的英语作文

My name is XXX. I was born in Xi'an. I lived in the Xi'an for nearly XX years. Now, please let me introduce Xi'an, one of the most historical city in China, to you. As everybody knows, Xi'an, is the capital of the Shannxi province in China and it is a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transportation center of shaanxi province. As one of the oldest cities in Chinese history, Xi'an is one of the four great ancient capitals of China, because it is the capital of thirteen dynasties, including the Qin, Han and Tang dynasties. Its long history and rich cultural heritage have influenced generations of Chinese people, including me. I had to introduce some attractions in Xi'an. As a world-famous attraction, Terra Cotta Warriors is located in Xi'an Lintong County which is surrounded by Lishan, Huaqing Hot Springs and the other famous attractions. If you have not been to Terra Cotta Warriors, you can't imagine it's prosperous and powerful in Qin Dynasty. As people all know, there are some other attractions in Xi'an, such as Big Wild Goose Pagoda, Small Eild Goose Pagoda, Bell Tower, Drum Tower and so on. They are also the historical attractions where tourists have to go, if the one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Xi'an or even Chinese cultural. Xi'an not only has a long history of Chinese history cultural, but also has a long history of Chinese food cultural. Hui minority street which contains almost all of the snacks in Xi'an. If you visit Xi'an in summer, you have to taste the cold fermented glutinous rice(Lao Zao) which is made by restaurant owner who is kind-hearted and the cold rice noodles(Liang Pi) which can relieve summer heat for you. If you visit Xi'an in winter, you have to taste the most classic food which name is Mutton Soup with Bread in english and Yang Rou Pao Mo in Chinese.Looking at the hot soup in front of you, you will become warm in winter. Smelling the fragrant aroma of beef, you can not wait to put them into your mouth. When you finish your meal, you will in great satisfaction and want to eat more although you are already full. These attractive features in Xi'an are just a drop in the bucket. The view in Xi'an is too beautiful to write for me. I just can not write one composition to introduce a complete Xi'an to you. So, why not to come to Xi'an and have an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 yourself. I'm sure that you would never regret for this journey.

西安城墙文字介绍

隋文帝开皇二年〈公元582年〉,以著名建筑家宇文恺为都城建设总设计师,开始修建宫城和皇城。第二年完工。继之营筑郭城。唐王朝建立后,仍以大兴城为首都,改大兴城为长安城。永徽五年〈公元654年〉高宗委派工部尚书闫玄德负责,在春、秋两季,先后修建唐城外部城墙和东、西、南三面的九座城门及城楼。外部城墙周长36.7公里,其宽9~12米,高5米多。其时,全城面积84平方公里,规模宏大,布局严整,南北向大街11条,东西向大街14条,全城划分109个坊和东、西两市。唐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都城,五风来仪,俨然世界文明中心。 唐末,黄巢起义,于公元881年攻占长安。后唐政府军很快收复长安。史载?黄巢力战不胜,焚宫室遁去?,几乎同时?官军暴掠,无异于‘贼’,?长安室屋及民,所存无几?。然而使长安城受到毁灭的,则是朱温迫使唐昭宗迁都。不仅皇帝百官和士民百姓迁徒,朱温还拆毁长安的宫室。百司及民间庐舍,拆下的材木都由渭河和黄河顺水而下,运到洛阳,唐城沦为废墟。驻守长安的节度使韩建,改建长安城;舍弃了原来的郭城和宫城,以皇城墙为新的长安城墙。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封其次子朱樉为秦王,镇守长安,并改名为?西安?。在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命令下,洪武三年〈1370年〉,宋国公冯胜主持修复西安城,对皇城加以修葺,历时8年之久。明城墙南城墙和西城

墙在隋唐皇城墙的基础上,加高加厚,并分别向东、向北延长四分之一;东城墙和北城墙,则拆除另建。明隆庆年间〈1568年〉,陕西都指挥使张祉,为原来的明城墙内外包砌了青砖。清乾隆年间〈1781年〉,陕西巡抚毕沅,整修城楼,增砌包砖,并完善了排水系统。至此,这座城墙才得以延存下来。 自1983年以来,陕西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对这座古城墙进行了大规模修缮,补建已被拆毁的东门、北门箭楼、南门闸楼、吊桥,并建成环城公园,从而使这座古建筑焕发了昔日风采,成为西安的一大旅游景观。

西安明城墙讲解词

明西安城墙 “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这是城市的最早功能,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商业和经济文化中心。明代西安城墙是一座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城堡,始建于公元1374年。明西安城墙是在唐代长安皇城和元代奉元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原为夯土城墙,公元1568年,在夯土城墙外首次包砌青砖。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1795年)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加固,将包砖增厚,铺设海墁,并增修排水、口沿等。它是我国六大古都中保存至今唯一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城垣,它无声的诉说着历史,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的风貌。 西安城墙由主体墙、宇墙、垛墙、海墁、排水系统、敌台、角台、马道、城壕、城门、郭城、月城、瓮城、闸楼、箭楼、城楼、敌楼、角楼等组成。无论从建筑或是从军事、审美等角度上讲都具备了中国历代城墙最完美的形式,成为当时最完整的军事防御系统。 明西安城墙位于西安市中心区,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4.5公里,南北宽2.75公里,周长13.79公里,面积11.5平方公里。主体城墙的高度为12米,底宽16—18米,顶宽12—14米,最底层是用石灰、黄土、糯米汁搅拌夯打而成,非常坚固。城墙顶上的这个平面被称作海墁,它是城上调兵谴将的通道,是用三合土垫底,上面铺有两层城砖而成,即可便利于城上交通,又可防止雨水下渗。海墁从外向内有5度的倾斜面,可将雨水迅速导入城内侧的排水槽,有效的保护了墙体不被水浸泡,起到了保护墙体的作用。全城共有排水槽167个,每相隔40—60米一个,为砖石结构,附贴在城墙内侧,从墙顶直达墙下,与沟渠相通。西安城墙之所以保存至今,这套完整的排水系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为了保证士兵在城上行走安全,在墙顶内沿建有高0.7米,厚0.45米的宇墙,也叫女墙。为了了望和射击方便,在外沿上又筑有高1.75米,宽0.51米的垛墙。在垛墙上每隔2.7米处有凹形垛口,全城共有这样的垛口5984个,形成了中国古代城墙特殊的相貌。在垛墙顶部,覆有半圆形的封顶砖,它的设置即可防止雨水渗入墙身,又可防止敌人甩勾攀缘,起到了保护和防御的双重作用。大家还可以

西安古城墙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

西安古城墙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 西安古城墙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名乐于助人的导游,总归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进行实地口语导游的基础和前提。那么一遍条理清晰的导游词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西安古城墙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西安古城墙导游词1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墙,是明初在唐长安皇城的基础上建筑起来的。它是我国中世纪后期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防御设施。 西安作为千年古都,历代曾多次修筑城墙。它们多数被历史的尘埃掩埋。我们现在看到的城墙可追溯到隋代。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将徐达从山西进入陕西,将原来的奉天路改为西安,意为“西方长治久安”。拉开了明在西安修筑城墙的序幕。历时8年修筑完的城墙外形是一座长方形。城墙高15米,顶宽12—14米,底宽16—18米,周长13.9公里。最底层用黄土与石灰、糯米汁拌合而成,干燥之后,异常坚固。 西安古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好了,现在让我们亲自来感受这座科学、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这就是我们今天游览的西安城墙,它是世世代代陕西人的骄傲,是唐代文明的象征。 西安古城墙导游词2 首先,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西安古城墙,西安古城墙又称为西安明城墙,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区,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轮廓呈封闭的长方形,周长13.74千米。城墙内人们习惯称为古城区,面积11.32平方千米,著名的西安钟鼓楼就位于古城中心。 请大家紧跟我不要掉队,我们前面的是城墙的主城门,像这样的`城门共有四座:我们面前的长乐门(东门);还有永宁门(南门);安定门(西门),安远门(北门)。它们四座城门作为明城墙的原有城门,因当时的军事,防御需要,都是单门洞,且都修建了三道城墙,两道城墙之间又形成了翁城。至今为止,四

介绍西安的导游词大全

介绍西安的导游词大全 西安,一座时代痕迹很重的城市,在这里,可以看到古人生活的大致样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安景色的导游词,欢迎阅读。 西安导游词1 大家好!很高兴做你们的导游,下方就跟着我一齐去参观,期望我们有一个快乐的旅程。 西安兵马俑,它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总面积是二万零七百八十平方米。第一号兵马俑是一九七四年三月农民伯伯打井时发现的,之后经过考古学家认真的工作,我们才明白兵马俑是地下式土木结构,东西长二百三十米,南北宽六十二米,内有陶俑陶马六千多件。堪称是一颗异彩独放的明珠。(lz13) 兵马俑博物馆每年接待一百多万中外游客,许多名人都曾来那里参观,整个博物馆占地二百万平方米,馆区内树林、花、草清香,环境幽雅。 为了揭开秦始皇陵墓的奥秘,考古学家从六十年代初开始对陵园进行科学的钻探的调查,最后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拥有一支雄兵千万,由七千件兵马俑组成的气势磅礴的地下军阵,他们令全

球瞩目,举世震惊,但由于我们现代世界技术达不到保护兵马俑的要求,目前只有一号坑、二号坑出土,有几个坑的轮廓已经出现,但停止挖掘的钻探,其它的地下文物都被保护起来,以免遭到破坏。 西安兵马俑,壮丽的景观,世界独有人土的美观! 西安导游词2 早上好!大-家-早-上-好!(见客人没反映时补上一句),很好,大家都睡醒了,此刻请大家抬起高贵的头看看车的正前方,看到什么了?导游?对!我就是你们这天的导游,那么请大家务必记住我这张长得不算美,但总算对得起观众的脸(笑声),把我留在脑海中,旅途快乐又简单。 下方呢,我就给大家正式介绍一下自我,哎呀,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拿起话筒我要献丑,谁要不鼓掌谁就说我丑,哎——,很好,多谢大家的掌声,后面还有一句呢,谁要说我丑我下车就走(笑声),从大家的掌声中能够看出大家的审美眼光还是相当不错的嘛!我呢,是___的一名专职导游员,我的名字叫___,有缘坐在一辆车里就是一家人了,古语有云: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这天我们同吃、同游、同乐还同“居”(驹),哎,怎样就同居了,有些游客问,古时候不就把车叫驹吗?难道我们还不是同居吗?只要你需要我,我会第一时光出此刻你面前。

介绍西安大雁塔导游词

介绍西安大雁塔导游词 介绍西安大雁塔导游词【一】 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欢迎来到大雁塔,那么你们应该对大雁塔不是很了解吧,那么我就给你们简单介绍一下。 大雁塔位于南郊大慈恩寺内,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相传是唐僧从印度(古天竺)取经回来后,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因仿印度雁塔样式的修建故名雁塔。由于后来又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为了区别,人们就把慈恩寺塔叫大雁塔,荐福寺塔叫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大雁塔平面呈方形,建在一座方约45米,高约5米的台基上。塔七层,底层边长25米,由地面至塔顶高64米。塔身用砖砌成,磨砖对缝巩固异常。塔内有楼梯,可以盘旋而上。每层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长安风貌尽收眼底。塔的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桅上均有精巧的线刻佛像,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塔南门两侧的砖龛内,嵌有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述三藏圣教序记》两块石碑。唐末以后,寺院屡道兵火,殿宇焚毁,只有大雁塔巍然独存。 另一说: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寺内,故又名慈恩寺塔。慈恩寺是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大雁塔初建时只有五层。武则天时重修,后来又经过屡次修葺。现在的塔是七层,共64米,呈方形角锥状。塔身为青

砖砌成,各层壁面作柱枋、栏额等仿木构造。每层四面都有券砌拱门。这种楼阁式砖塔,造型简洁,气势宏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的杰作。大雁塔底层南门两侧,镶嵌着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的两块石碑。一块是《大唐三藏圣教序》;另一块是唐高宗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侧蔓草花纹,图案优美,造型生动。这些都是研究唐代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的重要文物。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它是唐代皇室敕令修建的。 唐三藏--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寺内的大雁塔又是他亲自督造的。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寺门内,钟、鼓楼东西对峙。钟、鼓是寺院的号令,俗有晨钟暮鼓之说。东侧钟楼内悬吊明代铁钟一口,重三万斤,高三米多。唐代学子,考中进士后到慈恩塔下习题名,谓之雁塔习题名,后沿袭成习。唐代画家吴道子、王维等曾为慈恩寺作过不少壁画,惜早已埋没。但在大雁塔下四门洞的石门楣、门框上,却保留着精巧的唐代线刻画。西石门楣上的线刻殿堂图尤为珍贵。 大雁塔东南侧,有和尚墓塔群。其中六座是清代建造的。大雄宝殿是寺院的中心建筑,殿内有三身佛、菩萨和罗汉泥塑像。是礼佛诵经之所。法堂是讲经说法的地方。堂内有阿弥陀佛铜像。 今日的慈思寺是明代以来的规模,而寺内的殿堂则是清代末年的建筑。现在大雁塔经过修复,古塔宏伟,寺殿香火缭绕,庭院鲜花争艳,是一处特别吸引国内外游人的游览胜地。

西安城墙论文

西安城墙的职能与危机 作者:张淑媛杨佳宇蔡雨欣 摘要: 关键词:城墙、生态化、排水系统、裂缝、污染、持续发展 驱车游览西安,你总能看见那一片灰黑色的砖瓦堆砌成高高的城墙,屹立在城区中。西安,提到这座历史悠久的具有独特气息的千年古城,就不得不想到那代表性建筑物——西安城墙。人们往往只是仅于观赏美景,却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如今现代化飞速发展的西安,城墙这种古代用于防御的军事城垣建筑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西安 城墙如今究竟对西安的生态发展起着怎样重要的作用?而它又面临 着怎样的危机呢? 目的:

我们通过实地考察,材料分析等方法进行探究。 1、探究西安城墙的现实用途,列举西安城墙的现实状况; 2、下发调查问卷,检测市民对西安城墙的了解情况 3、实地采访游客,了解大家面对城墙保护的看法 4、探究西安城墙面临的危机及危机原因,做出小范围的调查与相关部门交流方案; 5、自己动手制作模型模拟现实城墙, 6、提出我们客观完整的解决方案,向有关部门提议完善城墙生态区的保护措施 一、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人们看待城墙的问题 2.实验法:通过模型解释城墙裂缝原因 问卷调查: 设计问卷共五题(见附件1)共发出问卷20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170份,结果如下: 通过统计,我们发现,只有一少部分人关注到城墙的发展,其余人没有关注城墙的发展,更没有考虑到城墙的职能与危机。在170人中,有34人关注城墙,136人没有关注城墙;20人对城墙裂缝成因略有了解,150人对此一无所知;仅有8人了解城墙的主要职能,162人对此一无所知;仅有3人对保护城墙提出了有建设性的建议。可见我们这个实验的必要性。

西安英文介绍

Shaanxi is the most important Chinese civilization, the birthplace of one of the most concentrated, as early as 100 million years ago in Lam Tin live and work here, from the 11th century BC, one after another in the history of 13 dynasties established their capitals here. Shaanxi is China's cultural relics and cultures meet, there is a "natural History": a relic of the ancient city of Chang'an, known as the Eighth Wonder of the World's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of Qin Shi Huang, the size of the grand spectacular 72 ... ... broad Mausoleum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so distant Every one of the early Shaanxi consciously digging deep inside You think the tone. Shaanxi is not only the many cultural relics, natural scenery and beautiful: There are inspiring area of natural and dangerous Xiyue Huashan Lintong Lishan; there is surging white water of the Yellow River's Hukou waterfall; also for the protection of rare animals such as giant pandas-based eco-tourism area. Plateau in northern Shaanxi is China's only revolutionary base, but also in Shaanxi Province is the birthplace of customs: the resounding Shaanxi Opera, passionate percussion, exquisite paper-cut and very breath of life of farmers such as painting, and all of its heavy and unique culture at the end of rhyme The Loess style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e full name of the Wild Goose Pagoda "En Wild Goose Pagoda Temple", located 4 kilometers away from Xi'an area of the Grace Temple, built in 652 AD, according to legend Grace Temple is the first abbot presided over the Master Xuan (Tang Sancang) from India after the return of the country, in order to Dedicated to storage and classical Sanskrit and Buddhist relics and other objects Duzao personally designed and built. Huaqing Pool is located in Xi'an Lintong district on the north side of Lishan, 30 km east of Xi'an. Huaqing Pool because of the emperor and Yang legend and reputation spread far and wide, in fact, the Huaqing Pool is a long history, legend, in the early Western Zhou Dynasty, Zhou You Wang Jian Li was in the palace; generations of the First Qin Emperor, Emperor also set up here Palace; more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of the Tang Dynasty, in particular the emperor Tianbao years to build a more luxurious palace pavilion, and changed its name to the official "China Palace."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is the only imperial tombs from the mass grave, located on the eastern side of Qin Shi Huang Mausoleum of about 1 kilometer and a half, was found in 1974, is the most important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of. One pit was discovered when local farmers digging, drilling after another has found that two pit on the 3rd, one of which pits the largest, covering an area of 14,260 square meters. A total of three pits excavated more than 700 pieces of pottery figurine, by more than 100 tanks, more than 400 horses Ma Tao, more than 100,000 pieces of weapons. Pottery figurine at the height of 1 meter 75-1 m 85, according to dress, look, the style, can be divided into general figurines, warrior figurines, figurines, and other vehicles with disabilities. There are also excavated pit sword, spear, halberd, bronze weapons such as machetes, although buried in the soil in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the blade is still sharp, sparkling, can be seen as a miracle in the history of metallurgy in the world.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of Qin Shi Huang large-scale, powerful scenes, with high artistic value. Clock Tower is located in Xi'an city of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East and West Main Street, four of the interchange. Ming Hongwu 17 years before, the site of the Xi'an Guangji in this corner, Wanli next 10 years to move the site of the Qing Emperor Qianlong had five-year renovation. Bronze bell hanging on the clock tower to time, the clock tower named. Drum Tower in Xi'an is

西安明城墙的历史价值分析

西安明城墙的历史价值分析 西安的地上历史建筑中具有历史价值、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能够容纳百姓生活的目 前只有西安的明城墙最为宏大、内涵最丰富了。身为西安的新移民,城墙在我心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强,很多东西发生了变化、城墙也不可避免,我只能拿起相机,记录下我眼中的城墙现状。 标签: 明城墙;城市建设;改变;全景摄影;景观摄影 1 西安地上历史遗迹的现状 我来到西安已经十几个年头,这座城市的变化历历在目。西安作为一座具有千年建都史的世界级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遗存下来的故皇都气势与渊源的历史文化积淀广为世人所知。然而,在城市建设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注意到一个令人怅然的现象,那就是著名纪实摄影家胡武功老师说的那样:“在西安这样一座千年古都里,其可以表现给世人的、直观的历史文化风貌已少之又少。除了兵马俑与碑林博物馆等几处历史文物古迹,西安千年留存下来的历史文化底蕴几乎像是淡淡的乡音一样吐露于日常生活之中,隐藏在西安人民醇厚的个性中了。”特别是随着西安城内西大街的改造,西安西城区内的明清官宦商贾的豪宅被夷为平地,自此西安的地上古迹其实已经所剩无几。 站在西安的城墙上俯视城内,现有的历史遗迹有碑林、有仿古一条街书院门、德福巷、北院门,以及革命纪念馆八路军办事处、西安事变旧址等。但是这些所留无几的古迹也多数经过现代的雕琢、配合了现代城市建设的风格,看着那些水泥堆砌的仿古建筑实在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无奈。中西结合的德福巷成了西安著名的酒吧街,钢筋水泥雕琢的书院门、新改建的北院门是西安旅游的必游之地,倒也延续了这几处的历史作用,这里曾经也是西安重要的商业区。 2 西安明城墙的历史价值 2.1 明城墙的建筑价值 每次走在这几个街区体味古城韵味的时候,总会有一个高大的身影出现在背景中,这就是西安和百姓生活最为接近的、最能让人体会到西安古城遗风的明城墙。这也是保留在下来最能让人体会到古都雄浑霸气和厚重的历史气魄的古建筑了。古城墙及其以内区域指明洪武年在隋唐皇城基础上扩建保留至今的西安城墙区域和城墙以内区域。城墙在建国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建和修复,2004年西安城墙北段合龙后,残缺了60多年的西安城墙终于实现完整连接,真正意义上成为全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中城垣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