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清热解毒之凉膈散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清热解毒之凉膈散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清热解毒之凉膈散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清热解毒之凉膈散

凉膈硝黄梔子翘,黄苓甘草薄荷饶。竹叶蜜煎疗膈上,(叶生竹

上,故治上焦。)中焦燥实服之消。

组成:连翘四两,大黄(酒浸)、芒硝、甘草各二两,梔子(炒黑)、黄苓(酒炒)、薄荷各一两,为末,每服三钱,加竹叶、生蜜煎。连翘、薄荷、竹叶以升散于上,梔、苓、硝、黄以推泻于下,使上升下行,而膈自清矣。加甘草、生蜜者,病在膈,甘以缓之也。

凉膈散,是一类方,是个常用方,这个方是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上的。

从这个方使用的证候,针对的证候是一种邪郁中上二焦。有的说他胸膈郁热,胸膈郁热是偏上了,所以在中焦、上焦,中上二焦,是热郁胸膈,是一种郁热。所以用这个方的标准不像,不必要有明显的身热,可以有发热,也可以不发热。蓄聚在局部之热,从中医的热形式,从症状反映出来,并不是单从体温。那作为热郁之后,有可能化火,热郁在胸膈,它化火就向上可以到头面,所以说它邪郁中上二焦生热化火。那作为表现出来的证候,它这个热郁胸膈,胸膈烦热,这是常见。胸膈烦热,烦躁了,热郁在胸膈。化火向上,可以引起面赤唇焦,口舌

生疮,这个上部不仅是热,是火了,有一种化火上炎。同时由于胸膈是心所居的部位,所以有一定的热扰心神表现。如果热邪化火向上灼伤血络,可以咽喉肿痛,可以吐血、衄血,所以它有这种影响心神,可以有咽肿、咽痛,这类有热毒的一个特点了。当然作为一种大便秘结和不爽,是一种伴见症,兼见的症状,兼症。那它在用这个方的一个指针来讲,有没有大便秘结都能用。有大便秘结说明一个热不仅郁于胸膈,也影响到整个胃肠,胃肠燥热。如果没有大便秘结,这个方使用也是一种清上泄下并行;有大便秘结是上下同治。所以从适用来讲,有没有大便秘结都可以使用。归纳起来,这是热证郁在局部,可以蕴集成毒,同时化火上炎,那部位主要是中上。所以从这个方的治疗,它实际上也是扬汤止沸、釜底抽薪结合。

它是清上泻下同治的,所以功效泻火通便和清散上焦的郁热了,清散中上二焦郁热结合的,所以叫清上泻下。这个方方解里边,连翘用量最大,连翘这个药,张元素说这个连翘有三大作用:一个清心热。第二个,清上焦,上焦包括头面。第三个,外科常用。张元素说它治痈疡,痈疡是外科的肿毒,后来叫它疮家圣药。这三个方面在这里都要符合,治痈疡它解毒力量好,疮家圣药,这是有热毒证了。它质地较轻,善走上焦,所以认为它能够清、能透散,所以清热解毒和透散相结合的,用

量较大,解毒力量强。银花、连翘要清热解毒为主,必须用量大,所以这个方里,作君药用量最大。下面臣药分两组:黄苓、梔子联合擅长于清上焦,所以很多方里基本结构,黄苓、梔子相配的, 都往往用于胸膈、胸胁以上,这类配伍方法,这是能够清热解毒,能够引热从小便排出,用来协助连翘清解;大黄、芒硝,是用来釜底抽薪,清热泻下,以中上二焦热邪从下排出,所以从大小便都结合排出热毒。薄荷和竹叶,在这里它有清散作用,增加连翘这清散透邪,对郁热易散了,竹叶还能保护心神,清心、保护心神。甘草,它有保护胃气,防止这些苦寒药物伤胃。用蜜来煎服了,少量白蜜煎,它一个有缓和作用,也协助甘草保护脾胃,这药比较苦寒;第二个,它有润肠通便作用,能够引热下行。所以凉膈散这个方它体现了一种治法,体现了一种中上二焦的热毒从下窍排出,它不仅仅有泻下作用,它还有利水作用。所以历来把这个方作为“以泻代清”的一个治法的代表性方剂了,以泻代清,釜底抽薪。因为像从宋以后,到后世很多医家都认为,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所以这个方是一种两者结合的方法。

配伍特点是清上泻下并行,以泻代清。

在运用方面,它对于辨证要点胸膈烦热,面赤唇焦,上部热象。

热邪伤津,可以烦躁、口渴、神昏、苔黄、脉数,所以邪热在上。当然

由于它又有散结作用,像连翘这些有散结作用。这个方治疗头面、咽喉这一类的热毒引起的,或者出血、或者热毒引起的红肿热痛,包括像咽痛,包括扁桃体炎,这些都有比较好的效果。在随证加减方面, 上焦热毒壅盛的,如果它反映出气分之热突出,可以加桔梗、加石膏, 桔梗是为了使它更好作用于上部,石膏作为清气分之热,像这种口渴明显的,清气分之热比较适宜。这是凉膈散,凉膈散是常用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