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技术创新概论第三讲

(创新管理)技术创新概论第三讲
(创新管理)技术创新概论第三讲

第三讲

技术创新的历史演进

一、工场手工业经济时代的技术创新

工场手工业经济时代,推动工业生产力发展的,最初不是发明家和企业家,而是商人。商业的需要,推动着产品的产量增加和手工工具的改良。当时,手工工具的发明和创新,依靠的是工匠的经验和技艺,工匠集发明者与创新者于一体,其成果便直接在手工业工场得到应用。工场手工业时代的工具创新是由许多工匠渐进式创新集成的,以至从现有的资料中无法分清是怎样发明的。如玻璃产品的制造和工艺创新。

二、机器工业经济时代的技术创新

?机器工业时代的技术创新首先出现在英国,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从纺织机的发明与应用开始,历经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机床的发明与应用,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机器工业技术体系。这一过程是工具机、动力机、传动机的发明与创新交互作用的过程。这一时期机器的创新同时伴随着产业化的过程。

(一)纺织技术——工业革命的源头

?1733年英国钟表匠凯伊(J.Kay,1704 — 1774)发明了飞梭,使织布效率提高了一倍,并使布面加宽。结果纺纱与织布不协调,长期发生“纱荒”。曾当过木工的织布工人哈格里沃斯(J.Hargreaves 约1720 — 1778 )发明了竖锭纺车,以他女儿的名字命名为“珍妮机”并于1770 年登记了专利。消除了纺纱和织布的瓶颈,成了产业革命的火种。

?1769 年理发师阿克赖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生产率提高了10 倍。如此动力问题引起广泛的关

注。

(二)蒸汽机的发明、制造与使用

发明蒸汽机的动因

蒸汽动力机的发展

?公元前120年,古埃及亚历山大的希罗,制成用蒸汽的力量带动的简单的机械传动装置。

?1679年,法国工程师巴本(1647一1712年) 研制出了一种“蒸煮器”,蒸煮器”就是现代人们常用的高压锅。

?1690年,巴本制成了第一台单缸活塞式蒸汽机。

4、1698年,英国工程师萨弗里(1650—1715年)又发明蒸

汽泵。它的直接目的是抽水。蒸汽泵是第一台投入

实用的蒸汽机。

5、1705年,英国工程师纽可门(1663—1729年)与萨弗里

一起探讨改进方案,造出了一台蒸汽机。

6、1769年,瓦特造出了第一台样机并不断改进蒸汽机

纽可门的蒸汽机

瓦特蒸汽机的发明原因

到了工业革命时期,由于工业生产对于动力机的需要空前增长,但纽可门蒸汽机只能用于矿山抽水,不能满足新的需要;加上力学,机械

学的发展,钢铁冶炼和制造工艺的提高,瓦特蒸汽机应运而生。

瓦特蒸汽机发明的进程

?1765年,瓦特想出了在汽缸之后再加一个冷凝器的主意。

?1769年,瓦特造出了第一台样机,并获得发明冷凝器的专利。

?1781年,瓦特改变了蒸汽机只能直线做功的状态。

?1782年,瓦特进一步设计出了双向汽缸,使热效率又增加了一倍。

?1790年,瓦特机几乎全部取代了老式的纽可门机

?瓦特后来又发明了离心调节器,它使输入的蒸汽不致太多或太少。

瓦特与他的蒸汽机

?瓦特蒸汽机发明的进程

?1766 年罗巴克与瓦特签订合同,

赞助瓦特进行新式蒸汽机的试制。1769 年制出了第一台样机。同年,瓦特因发明冷凝器而获得他在革新纽可门蒸汽机的过程中的第一项专利。

?博尔顿赞助瓦特,1781 年底,瓦特以发明带有齿轮和拉杆的机械联动装置获得第二个专利。

?1782年,瓦特根据这一设想,试制出了一种带有双向装置的新汽缸。由此瓦特获得了他的第三项专利。把原来的单项汽缸装置改装成双向汽缸,并首次把引入汽缸的蒸汽由低压蒸汽变为高压蒸汽,这是瓦特在改进纽可门蒸汽机的过程中的第三次飞跃。通过这三次技术飞跃,纽可门蒸汽机完全演变为了瓦特蒸汽机。

?

1784年,瓦特以带有飞轮、齿轮联动装置和双向装置的高压蒸汽机的综合组装取得了他在革新纽可门蒸汽机过程中的第四项专利。1788年,瓦特发明了离心调速器和节气阀;1790年,他又发明了汽缸示工器,至此瓦特完成了蒸汽机发明的全过程。

蒸汽机的使用与影响

?1807 年美国富尔顿制造了木制蒸汽轮船。1814 年英国的发明家史蒂芬森设计成功第一台蒸汽机车,这台能牵动30 多吨货物的机车用来运煤。1790 年首次采用了蒸汽动力鼓气炼钢。工程师贝塞麦发明了大炮炮筒的来复线结构,为了炼出合格的钢铁作炮筒,他在1856 年发明了转炉炼钢。1864 年德国西门子(W.Siemens,1823 — 1885 )和法国人马丁发明了平炉炼钢。

(三)机器制造技术

?各种机器的出现,带动着机器制造技术的发展。1775年工程师威尔金森改革了斯米顿制造的镗床,提高了加工精度,用它加工的汽缸内径的误差只有1毫米。1797年,英国机械师享利·毛兹利制造出了全金属的大型车床,车床上装有滑动刀架,改变了以往用手拿工具进行加工作业的方法,克服了手工操作很难按尺寸要求加工的缺陷,使得一般工人也能迅速而准确地加工部件。这两项发明在机床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标志着金属加工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

?到19世纪50年代,龙门刨床、铣床、钻床、打孔机、开槽机等机床先后问世,机器制造业完成了从手工向机器操作的过渡,并且进入了用机器制造机器的时代。

?(四)钢铁冶炼技术

英国18世纪以前用木炭炼铁,18世纪后由于木炭

短缺改用煤炼铁。但英国煤炭中含有硫等杂质,所炼出的铁质地很脆,难以使用。1735年,英国人达比首先发明了把煤炭炼焦炭,再用焦炭炼铁的方法。燃料问题的解决使英国的铁产量迅速增长。

?到1750年钟表匠享兹曼发明了用坩埚炼钢的方法,坩埚用耐火泥制成,将生铁投入坩埚后将埚封闭,由于铁水与空气隔绝,炼出的钢相当纯净。1784年,工程师享利·科待又发明了搅炼法,让铁水在不停的搅动中脱碳,冷却后锻压即成熟铁。搅炼法的出现为精炼优质铁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到18世纪末,英国已成为欧洲重要的钢铁出口国,率先进入钢铁时代。

(五)化工技术

?1746年,英国医生罗巴克发明铅室制造硫酸的方法,由此开始了硫酸的工业化生产。

?1791年,法国医生路布兰发明了以氯化纳为原料的制碱方法。?19世纪40年代,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陆续建立了磷肥厂、氮肥厂、钾肥厂,使化肥工业获得发展。

?1856年英国人帕金建成了世界第一个合成煤焦油染料工厂。

机器工厂制

?18世纪下半叶以蒸汽动力产生与运用为标志的产业革命诞生了现代意义上的工厂制度,也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大工业生产方式。

?工业的管理创新。标准化,互换式生产,流水作业,大规模生产。

第一次工业革命技术创新的特点

三、科学工业经济时代的技术创新

?科学工业经济时代的突出特点是技术发明与创新不是依赖经验与技能,而是依赖科学知识和科学实验。工业实验室这一创新组织形式诞生了。

?电磁理论的确立,开启了电力时代的到来。

(一)电力的应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早在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电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这一时期,能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电动机也被发明出来,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电灯、电车、电钻、电焊等电气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但是,要把电力应用于生产,还必须解决远距离输送问题。1882年,法国人德普勒发现了远距离送电的方法,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建立了美国第一个火力发电站,把输电线联接成网络。电力是一种优良而价廉的新能源。它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

(二)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19世纪80年代中期,德国发明家戴姆勒和卡尔·本茨提出了轻内燃发动机的设计,这种发动机以汽油为燃料。90年代,德国工程师狄塞尔设计了一种效率较高的内燃发动机,因它可以使用柴油作燃料,又名柴油机。内燃机的发明,一方面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引起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命性变革。19世纪晚期,新型的交通工具——汽车出现了。

?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成功地制成了第一辆用汽油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896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制造出他的第

一辆四轮汽车。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实现了人类翱翔天空的梦想,预告了交通运输新纪元的到来。另一方面,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石油也像电力一样成为一种极为重要的新能源。1870年,全世界开采的石油只有80万吨,到1900年猛增至2 000万吨。

(三)化学工业的建立

?化学工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在无机化学工业方面,19世纪60~70年代发明了以氨为媒介生产纯碱和利用氧化氮为催化剂生产硫酸的新方法,使这两种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的综合利用得到迅速发展。有机化学工业也随着煤焦油的综合利用得到迅速发展。从80年代起,人们开始从煤焦油中提炼氨、苯、人造染料等。利用化学合成方法,美国人发明了塑料,法国人发明了人造纤维。化学工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变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四)“钢铁时代”

?伴随“电气时代”而来的是“钢铁时代”。新的技术革命也推动了老工业部门的发展,最突出的是钢铁工业。19世纪上半叶,由于房屋结构和铁路的需要,熟铁和铸铁的产量提高极快,但钢的产量裹足不前。英国是当时世界上钢产量最多的国家,1850年年产量不过6万吨,同年它的铁产量却达到250万吨。由于冶炼工艺的限制,钢产量不高,价格昂贵,其用途局限于工具和仪表。19世纪下半叶,由于西门子、托马斯等人在钢铁冶炼技术方面的贡献,钢得以大量生产且质量大幅度提高,因而逐渐代替熟铁,作为机械制造、铁路建设、房屋桥梁建筑等方面的新材料而风行全球。钢铁工业的发展如日中天,导致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直线上升,史称“钢铁时代”。

(五)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有线电报

?贝尔电话

?马可尼无线电通讯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有线电报就已经问世。美国人莫尔斯1837年制成一台电磁式的电报机。后来,他在华盛顿与巴尔的摩之间架设了一条61千

米长的实验性电报线,1844年5月24日正式完成了电报传讯的重大实验。特别是莫尔斯利用长短脉冲的不同组合,编出了至今仍在使用的英文字母电码,这被称为莫尔斯电码。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通讯工具的发展又有了长足的进步。在187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上,从苏格兰移居美国的贝尔展示了当时被称为“远听器”的电话,引起轰动。电话技术得到改进和推广,迅速发展起来。1880年,贝尔电报公司成立,它就是今天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的前身。?19世纪80年代,德国物理学家赫兹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量出电磁波的波长和速度。意大利人马可尼利用赫兹的发现,制成无线电报通讯设备。1894年,他使用极为简陋的装置,开始了短距离的无线电报实验;1899年,他在英法之间发报成功;两年后,横跨大西洋发报成功。

技术创新模式的变化

?19世纪晚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一方面,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使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集中的程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的发展,使大量的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少数大资本家手中。

?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这自然会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同时,它也使技术发明和改进的过程社会化了。资金雄厚的垄断组织能够提供条件,使科学技术研究能够更大规模和更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科技研究取得的新成果,也能够较快地运用于生产。

信息产业经济时代

技术创新比管理创新重要一辩立论

技术创新比管理创新更能促进企业发展 一辩立论 谢谢主席,大家好。200多年前,蒸汽机的发明催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历史上的工业革命都离不开新技术的诞生和发展,可以说,工业革命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技术革新的成长史。 今天我们探讨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先来看创新理论奠基人熊彼特是如何解释两者的,技术创新是对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从创造到应用的整个过程。管理创新是对现有资源的进一步优化和整合,进而发挥组织的最大功能。 我方今天立论标准是,技术创新较管理创新更符合时代与企业的特性,更能推动企业向前发展。依据有三。 第一,从本质上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人类的每一次进步、每一次飞跃,都源于生产力的发展与提升。正如特高压技术开启了超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的新篇章,为人类使用清洁能源掀开新的一页。特斯拉的双电机全轮驱动技术使百公里加速仅为2.9秒,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奠定基础。反观管理创新,它仅仅是生产关系中的一部分,他的作用是健全、完善已有的管理关系,更好地服务于生产力的价值创造。假象苹果公司拥有的不是一项项技术成果,而是一套套管理创新理念,恐怕iphone、ibook、ipad等永远都是个梦了。

第二,从我们的企业发展上讲,国网公司高速发展特高压电网,对内,实现了大范围清洁能源供电,对外走出国门,让世界认识了中国创造。特高压之所有达到国际领先,正是由于我们的多项技术攻关都是从零开始、从无到有,在特高压00项技术上实现了创新与突破。仅河北境内建设的0000一条特高压输电线路,建成后,将会00000。请问对方辩友,这是哪一项管理创新可以为公司发展所能带来的呢? 第三,从价值层面讲,首先,管理创新的评价标准本身就比较模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技术创新确实实实在在的能够看到的新成、新产品、新工艺比比皆是。其次,管理创新更加容易被复制与借鉴,例如,国际很多知名公司的管理理念、运营模式在任何一家网站很容易查到,但是您是否能查到可口可乐的配方、iphone屏幕制作流程,能够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正是这些核心的技术。 我们都知道,创新本是难事,在我们追求功利化的同时,我们更希望我们能有一颗踏踏实实、攻坚克难的务实之心,为企业发展做出一份应有贡献。

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及奖励制度

公司技术创新管理… 及奖励制度 总则第一章 为了进一步鼓励技术创新,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提高公司竞争第一条 力,促进公司的长远发展;根据我国《专利法》第十六条和第十七条以及《专 利法实施细则》的第七十七条、七十八条的有关规定;并参考一些知名公司的 成熟经验,将原有的《新产品开发奖励办法》和《机械工艺、设备改进创新项 目的奖励办法》合并、归纳、完善后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职能部门。 技术创新类别和奖励范围第二章 本制度所指创新为公司各部门为了解决问题,实现目标,所进行第三条 的一切有价值的、能够产生持久影响力的技术改进和创造活动,包括技术创新、 发明专利和技术改造。 技术创新指为了研发新产品或提升现有产品生产能力、技术水平第四条 而做出的各项改进、改善与发明(专利)等: 、1 研发新产品:根据市场需求,新研发的产品; 产品技术创新:创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新配方,、2 提高现有产品质量,改善产品性能,节约原材料等;

工程技术创新:通过对设备、工艺过程、操作技术、工、夹、量具、试、3 验方法、计算技术、运输及储藏等的改进改造,从而提高效率或降低成本; 通过对安全技术、环境保护、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改进,提高安全水平,、4 减少工伤事故; ,使公司解决了长期其它创新: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引进技术(人才)、5 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和质量问题等。 页 8 共页 1 第 创新评审和奖励机构第三章 公司成立由分管副总领导,项目投资部、财务部、企管办等有关第五条 部门组成的创新管理与评审委员会,领导公司创新管理和评审工作,主要职责 如下: (一)根据公司生产和经营需要,公布创新需求,指导公司有关机构、人 员的创新工作; (二)对公司创新项目进行评审; (三)对有关创新项目进行奖励。 公司项目投资部代表创新管理评审委员会,履行创新管理日常职第六条 责;项目投资部可召集有关部门对创新项目的奖励征集意见。项目的立项、批准和验收第四章 提出项目设计方案者,要将设计方案提交到本部门负责人,由本部第七条

大工19春《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在线作业2

(单选题)1: 下列选项中,属于产品创新的新战略的是()。 A: 用户创新 B: 自主创新 C: 合作创新 D: 模仿创新 正确答案: (单选题)2: 下列关于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制度是直接的人与人的契约关系 B: 制度是由特定社会共同体的经济实践决定的 C: 制度不属于观念、意识的范畴 D: 制度归根到底是由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 正确答案: (单选题)3: 新产品开发的进攻策略不包括下列哪种方式?()A: 独创式 B: 超前式 C: 改进式 D: 独辟蹊径式 正确答案: (单选题)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企业产品创新促进因素的是()。A: 成功的企业家 B: 企业的科技人员 C: 企业的管理人员 D: 产品创新的收益递减 正确答案: (单选题)5: 下列哪一项是决定组织其他制度的根本性制度?()A: 产权制度 B: 经营制度 C: 管理制度 D: 企业制度 正确答案: (多选题)6: 产品创新的类型一般包括哪些?() A: 模仿型 B: 改进型 C: 换代型 D: 全新型 正确答案: (多选题)7: 构建组织发展模型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A: 组织的年龄及规模

B: 组织演变的各个阶段 C: 组织变革的各个阶段 D: 产业的成长率 正确答案: (多选题)8: 创新管理能力是指企业从整体上、战略上安排技术创新的能力。这一能力主要由哪些方面反映?() A: 创新战略 B: 创新机制 C: 创新速度 D: 创新模式 正确答案: (多选题)9: 制度就是行为的模式,它可以是()。 A: 正式的 B: 成文性的 C: 受国家法律保护的 D: 可不被遵循的 正确答案: (多选题)10: 技术创新特点主要包括()。 A: 技术创新的积累性 B: 技术创新的主体性 C: 技术创新的市场性 D: 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 正确答案: (判断题)11: 如果产品创新的过程起源于某种技术变革,那么这种创新就属于消费者驱动模式。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12: 扩散源指的是在质量空间中吸收采纳技术创新的社会组织。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13: 所有创新活动都依赖于制度创新的积淀和持续激励。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14: 制度创新的实施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

技术创新与知识管理

技术创新与知识管理研究综述 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部 专业:技术经济及管理 班级:2010年硕士5班 学号及姓名:2010209450 曹刚 学号及姓名:2010209458 李如萍 学号及姓名:2010209463 孙营营 学号及姓名:2010209468 温文 学号及姓名:2010209471 张丽媛 提交日期:2010年11月11日

目录 一关于技术创新的研究综述 (3) 二关于知识管理的研究综述 (5) (一)不同领域中知识管理研究问题分布 (6) (二)知识管理的定义 (6) (三)知识管理的目标、内容和过程 (11) (四)知识管理模型 (11) 1 基于知识的管理模型(KBM) (12) 2 基于知识管理工具的管理模型(KTBM) (17) 3 基于组织绩效的管理模型(OPKM) (22) 三关于技术创新活动中知识管理内容的综述 (25) 四关于知识管理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综述 (29) (一)国外研究状况 (29) (二)国内研究状况 (30) 参考文献 (34)

一关于技术创新的研究综述 技术创新理论最早是由美籍奥地利、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Joseph A.Schumpeter)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创新”就是“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即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结合,并将其引入生产体系。创新一般包含5个方面的内容:(1)制造新的产品:制造出尚未为消费者所知晓的新产品;(2)采用新的生产方法:采用在该产业部门实际上尚未知晓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的市场:开辟国家和那些特定的产业部门尚未进入过的市场;(4)获得新的供应商: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应来源;(5)形成新的组织形式:创造或者打破原有垄断的新组织形式。 美国经济学家曼斯菲尔德(M·Mansfield)认为技术创新是指一种新产品或工艺首次引进市场或被社会使用。曼斯菲尔德对技术创新的定义常为后来学者认可并采用,曼斯菲尔德的研究对象主要侧重于产品创新。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即 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U.S.A)在报告《1976年:科学指示器》中将创新定义为,“技术创新是将新的或改进的产品、过程或服务引入市场。

第十二章 管理技术与创新

第十二章管理技术与创新 TRUE/FALSE 1. 技术创新就是技术发明,是一种科技行为。 ANS: F 2. 产品创新属于重大创新,工艺创新属于渐进性创新。 ANS: F 3. 模仿创新的市场效果不如自主创新。 ANS: F 4. 技术创新对企业而言是一种全员创新的活动。

ANS: T 5. 意外的成功往往可以揭示创新,而意外的失败则意味着无法创新。 ANS: F 6. 新产品因为具有先进性和独创性,因此和老产品没有关系。 ANS: F 7. 有创新力的组织总是重视对员工的培训,以使员工及时地更新知识。 ANS: T 8. 科学技术与市场需求二者都是技术创新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ANS: T 9. 产权保护保证了研发人员的创新成果不受侵害,没有不利一面。 ANS: F 10. 企业采取技术跟随战略,在创新方面追随率先行动者,因而是一种被动战略。 ANS: F 11. 模仿创新是一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ANS: F

12. 密集的多边联系和充分的合作是网络型组织与传统企业组织形式的最大区别所在。 ANS: T 13. 企业组织的无边界趋势就是企业组织发展不存在边界。 ANS: F 14. 小企业的管理者因为受到组织规则的约束和限制较少,因而更可能具备企业家精神。 ANS: F 15. 技术创新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管理问题。 ANS: T

16. 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是管理者和研发人员。 ANS: T 17. 在不同的产业,企业实力对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影响是一样的。 ANS: F 18. 发明者不一定是创新者,但创新者往往是发明者。 ANS: F 19. 熊彼特在解释经济发展中的长波现象时提出的所谓“创造性毁灭的狂飙”即“技术体系” 的变革(change of echnology system).£

技术创新管理期末作业模板

技术创新管理 期末作业 专利制度对技术创新活动的激励分析以及我国专利制度对技术创新的 激励机制方法 学生姓名:邹浩

学号 : 0801082228 摘要: 文章通过分析专利制度对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我国专利制度在激励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我国专利制度对技术创新的若干激励机制,技术创新是从发明创造到科技成果实现商业化的过程。西方专利制度发展史显示了专利制度对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专利制度能够实现对技术创新激励作用的关键在于它是关于产权界定的制度。专利权是私人财产权,也是人们对其发明创造享有的独占权。对这种产权进行界定将大大激发人们的创新活力。因此,专利制度是一种最有效的创新机制。作者认为,在依法保护专利同时,应对这种独占权给予必要的限制,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持社会恒久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专利制度;激励.问题.方法 专利制度的产生,几乎与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同步。科学技术发展史告诉我们,近代科学始于15世纪下半叶,而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产生于1474年(威尼斯),这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良性互动的一种客观反映。 1创新的概念 所谓创新,是指“赋予资源创造财富的新能力,使资源成为真正的资源”。创新不仅包含科学性、技术性的创新,亦包含社会性的创新。 与专利制度密切相关的创新主要是指技术创新。著名美国经济学家熊彼得认为,技术创新就是企业创造主体通过企业组织创新、工艺创新把技术发明方案转化为新产品的过程,它是发明创造的第一次商业化。台湾学者刘尚志等认为,技术创新是经由个人、群体或组织的努力与活动所形成的以技术为基础的产品或程序,其不同于现状同时对于资源的分配更有效率。美国学者Frankel认为,创新是技术商品化的过程而言,是指一个有别于现存状况之概念,经由改进与发展其具有的功能而推广到商业用途。另外,前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在1997年全国专利工作会议上,认为“技术创新指的是从消化吸收、发明创造到科技成果实现商业化、产业化的全过程。技术创新应该从激励发明创造,到面向市场全线推进。” 2 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 英国是欧洲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实行专利制度最早的国家。1624年,英国颁布了堪称现代专利法鼻祖的《垄断法》。由于专利制度的实施,

国内外知识共享理论和实践述评

●储节旺,方千平(安徽大学 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国内外知识共享理论和实践述评 3 摘 要: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评析了知识共享的内涵、类型、过程、模式、实践。对知识共享内涵的认识有信息技术、沟通、组织学习、市场、系统等角度;对知识共享的类型的认识有共享的主体、共享的知识类型等角度;对知识共享的过程的认识有交流、知识主体等角度;知识共享的模式包括SEC I 模式、行动—结果的模式、基于信息传递的模式、正式和非正式的模式。对知识共享的实践主要总结了一些著名公司的做法和成绩。 关键词:知识共享;知识管理;知识共享模式;理论研究 Abstract:Knowledge sharing is the i m portant link in the knowledge manage ment chain .This paper revie ws the meaning,type,p r ocess,model and p ractice of knowledge sharing .The meaning of knowledge sharing is su mma 2rized fr om the pers pectives of I T,communicati on,organizati on learning,market and syste m.The type of knowl 2edge sharing is su mmarized fr om the pers pectives of the main body and the type of knowledge sharing .The p r ocess of knowledge sharing is su mmarized fr om the pers pectives of communicati on and the main body of knowledge .The 2model of knowledge sharing is su mmarized fr om the pers pectives of SEC I,acti on -result,inf or mati on -based deliv 2ery and for mal and inf or mal type .The p ractice of knowledge sharing is su mmarized in s ome famous cor porati ons ’method of work and their achieve ments . Keywords:knowledge sharing;knowledge manage ment;model of knowledge sharing;theoretical study 3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内外知识管理理论发展与学科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06CT Q009)及安徽大学人才建设计划项目“企业应对危机的知识管理问题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知识管理的目标是为了有效地开发利用知识,实现知识的价值,其前提与基础是知识的获取与积累,其核心是知识的交流与学习,其追求的目标是知识的吸收与创造,从而最终达到充分利用知识获得效益、获得先机、获得竞争优势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最根本的前提是知识的存在,包括知识的质与量。而如何拥有足够质与量的知识在于知识的积累与共享,因为个体的经验、知识和智慧都是相对有限的,而一个组织团体的知识是相对无限的,如何使一个组织的所有成员交流共享知识是知识管理达到最佳状态的关键。知识共享是发挥知识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基点,是知识管理的优势所在。因此,知识共享的理论研究和实施运营都显得十分必要。 保罗?S ?迈耶斯于1997年详细介绍了适合于知识共享的组织系统的设计方案[1]。自此以后,专家学者们开始从不同角度对知识共享展开研究,研究领域从企业不断扩 大到政府、教育等社会组织。有关知识共享的研究逐渐成为知识管理的重点。从笔者掌握的知识共享研究的相关文献来看,其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知识共享的定义类型、过程、模式等方面。 1 知识共享的定义 由于知识内涵的开放性和知识分类的复杂性,专家学者们对知识共享的内涵理解也很难形成一致的看法,但他们还是从不同的视角对知识共享的内涵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 111 观点简述 1)信息技术角度。Ne well 及Musen 从信息技术的角 度来理解知识共享,认为必须厘清知识库中符号和知识之间存在的差异。知识库本身并不足以用来捕捉知识,而是赋予知识库意义的解释过程。因此,对知识共享而言必须包括理性判断与推理机制,才能赋予知识库生命[2]。 2)信息沟通角度。Hendriks 和Botkin 等人认为知识 共享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沟通的过程。 3)组织学习角度。Senge 认为,知识共享不仅仅是一 方将信息传给另一方,还包含愿意帮助另一方了解信息的内涵并从中学习,进而转化为另一方的信息内容,并发展

创新与知识管理

创新与知识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产品生命周期的不断缩短,创新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核心概念。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有力源泉,尤其是在高速变化的动态市场和高度竞争的行业中,创新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同时,在物质型经济向信息知识型经济的深刻转变过程中,知识的传播、创新和应用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知识在最终产品和劳动的价值增值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组织效率更多建立在知识整合的弹性能力上。企业创新与知识管理结合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必然路径。随着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知识管理被企业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尝试,并逐渐成为企业的重要管理战略和日常管理职能。这表明现代管理学已经到一个新的阶段。在国外,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应用已经比较成熟。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创新已成为社会的核心概念,人们也不断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溶入创新变革之中。最重要的进步是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创新本质上是一个过程。相应的对创新定义转变为:创新是将发明商品化的过程;是组织变革的过程;是有目的地引入和应用新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具有反复性、迭代性的复杂过程;是在隐性知识作用下,包含一定反复性的线性的过程。透过定义,可看出创新不是简单的知识发现或知识创造,而是将企业资源整合的复杂过程,源自机遇发现或知识创造,经过技术开发、市场匹配、生产开发、市场开发得以实现,并通过评估反馈进入下一个更高层次创新的周期性过程。 把企业的商业创新分为选择新技术、商业匹配、创新实施和顾客价值评估四个阶段。相应于这四个阶段,创新过程中有四种能力,即选择能力、匹配能力、执行能力和评估能力,他们会影响到企业的动态创新能力。其中,各个阶段能力的高低都会影响到下一个阶段的能力,同时各阶段的反馈,又促使企业进一步提高前阶段的能力。选择、匹配、执行和评估能力的高低和各能力间的协调最终影响到企业整体创新能力。 随着人类在生产等活动中投入的智力不断增加,由智力活动创造的价值不断提升,对知识进行有效管理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对知识的理解不同,对知识管理的定义也不尽相同。知识管理,就是为了提高组织的适应性、生存能力、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将知识看作是一种可开发资源,通过确定、捕获、收集、组织、标引、存储、集成、检索、共享组织的知识资产,是对组织的知识资产及

知识管理系统:目标与策略

知识管理:目标与策略 摘要:知识管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提高组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其基本内容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本文旨在界定知识经济的概念,探讨知识管理的目标,比较分析知识管理的两种策略之异同,以促进我国管理的创新,有利于引导我国企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关键词:管理;组织;创新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管理创新和技术进步可以说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两个基本动力源。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知识将成为核心和具有柔性特点的生产要素,而对知识的管理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提高组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组织而言,知识和信息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成为最主要的资源,知识经济迫切要求管理创新。适应此要求,近几年来,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念——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正在国外一些大公司中形成并不断完善。其中心内容便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的实施在于建立激励雇员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设立知识总监,培养组织创新和集体创造力。总结和研究知识管理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将有利于我国企业管理的创新,有利于引导我国企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一、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知识管理?一个定义说:“知识管理是当企业面对日益增

长着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变化时,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及组织的能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种迎合性措施。本质上,它嵌涵了组织的发展过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这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笔者认为,知识管理虽然广泛运用于企业管理的实践,但作为具有一般管理的共同性质的公共管理同样也面临着知识管理的问题。对于公共部门而言,知识管理的目标与核心就是通过提高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来实现组织创新。 知识管理为组织实现显性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了新的途径。显性知识易于整理和进行计算机存储,而隐性知识是则难以掌握,它集中存储在雇员的脑海里,是雇员所取得经验的体现。知识型组织能够对外部需求作出快速反应、明智地运用内部资源并预测外部环境的发展方向及其变化。虽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组织的发展方向和领导方式,但是其潜在回报是巨大的。要了解知识管理,首先要把它同信息管理区分开来。制定一个有效的信息管理战略并不意味着实现了知识管理,这正如不能单纯从一个组织的设备硬件层面来衡量其办公自动化水平一样。要想在知识经济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以进行大量创新。库珀认为:“正是由于信息与人类认知能力的结合才导致了知识的产生。它是一个运用信息创造某种行为对象的过程。这正是知识管理的目标。”实行有效知识管理所要求的远不止仅仅拥有合适的软件系统和充分的培训。它要求组织的领导层把集体知识共享和创新视为赢得竞争优势的支柱。如果组织中的雇员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而隐瞒信息,如果组

公司科技创新管理制度

员工创新成果管理评价办法 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矿井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企业,充分调动各级员工创新积极性,引导和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根据集团公司相关管理制度规定,制定公司员工创新成果管理评价办法。 第一章总则 一、为了进一步鼓励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提高公司竞争力,促进公司的长远发展;根据我国《专利法》第十六条和第十七条以及《专利法实施细则》的第七十七条、七十八条的有关规定;以及集团公司、煤业公司有关规定制订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矿业公司所属部门、各级管理、技术人员以及所有员工。 第二章技术创新类别和奖励范围 一、本办法所指创新为矿业公司所属部门、各级管理、技术人员以及所有员工为了解决问题,实现目标,所进行的一切有价值的、能够产生持久影响力的技术改进和创造活动,包括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发明专利和技术改造。 二、管理创新指打破原来的管理模式、工作方式、方法,重新设计工作流程,合理汇聚、分配各种资源,实现工作效率、效益提升,员工素质、企业形象得到改善提高目标。技术创新指为了研发新技术或提升现有生产能力、技术水平而做出的各项改进、改善与发明(专利)等: (1)科技创新进步项目:创新完成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以及职务发明专利等。 (2)推广创新项目:对适用新技术的推广项目和已有工作的创新。 (3)管理创新成果:企业现代化管理体制、机制和方法的创新和应用(4)优秀技术决策,公开发表的论文。 (5)小改小革及合理化建议。 第三章创新评审和奖励机构 一、组织领导 成立员工创新成果管理评价委员会。 主任:党委书记经理 副主任:党委副书记、总工程师生产副经理安全副经理机电副经理开拓副经理经营副经理工会主席 成员:各专业副总工程师人力资源部部长党建部部长生产技术部主任生产技术部技术主任安全管理部主任工程师安全管理部主任 经管部主任工会副主席科协副主席团委书记 为保证创新工作日常开展,成立员工创新成果评审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公司科协。 办公室主任:科协副主席(兼)

知识管理案例之一Marconi的知识共享

知识管理案例之一——Marconi的知识共享 https://www.360docs.net/doc/5813151011.html,./ewkArticles/Category111/Article14375.htm 来源:.cio. 翻译特约撰稿人:王晨 2003-6-6 投稿 Marconi进入了一场并购狂潮,在3年的时间内先后收购了10家通信公司,随之而来的便是严峻的挑战:这个30亿美元通信设备的生产巨头如何保证它的技术支持人员了解最新收购的技术并在中向客户快速而准确的提供答案呢?Marconi如何培养熟悉公司所有产品的新人员? Marconi的技术支持人员(遍布全球14个呼叫中心的500个工程师)每个月要回复大约10,000个有关公司产品的问题。在并购之前,技术支持人员依赖于公司的外部网(Extranet)TacticsOnline,他们和客户在那里可以查询最近的问题和文本文档。当新的技术支持人员和产品加入公司以后,Marconi希望用一个更加全面的知识管理系统来补充。而新加盟公司的工程师却不愿将他们一直支持的产品的知识共享。“他们觉得他们的知识就象一X安全的毯子,确保他们不会失去工作”,负责管理服务技术与研发的主管DaveBreit说,“进行并购之后,最为重要的就是避免知识囤积,而要使它们共享”。 与此同时,Marconi还想通过把更多的产品和系统信息呈现给客户以及缩短客户的长度来提高客户服务部门的效率。“我们希望在提供客户自助服务的Web页和增加技术支持人员之间进行平衡”,Breit说,“我们还希望能够为我们的一线工程师(直接与客户打交道的)更加迅速的提供更多的信息,使得他们能够更快的解决客户的问题”。 建立知识管理的基础 当Marconi1998年春开始评估知识管理技术时,在技术支持人员中共享知识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了。技术支持人员已经习惯了在3到4人的团队中工作,以作战室的方式集合起来解决客户的技术问题。而且一年前,Marconi已经开始将技术支持人员季度奖的一部分与他们提交给TacticsOnline的知识多少、他们参与指导培训其他技术支持人员的情况进行挂钩。“每位技术服务人员需要教授两次培训课,写10条FAQ,才能获得全奖”,Breit说,“当新公司加入以后,新的技术支持人员将实行同样的奖金计划,这个办法使我们建立了一个相当开放的知识共享的环境”。 为了增强TacticsOnline,Marconi从ServiceWareTechnologies那里选择了软件,部分是因为他们的技术很容易与公司的排障客户关系管理系统(RemedyCRMSystem)集成,技术支持人员用这个系统来记录客户请求,跟踪客户交流。另外,Breit指出,Marconi希望它的技术支持人员能够利用已有的产品信息的Oracle数据库。 Breit的部门花了六个月的时间实施新系统并培训技术支持人员。这个被称为知识库(KnowledgeBase)的系统可以与公司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相连接,由强大的Oracle数据库所支持。Marconi客户与产品集成的观点为技术服务人员提供了全面的交流历史纪录。例如,技术服务人员可以将制造者加入数据库,立即接过上一位技术服务人员与客户进行交流。 在第一线 TacticsOnline补足了这个新系统。“知识库中的数据是关于我们不同产品线的特定的排障技巧和线索”,知识管理系统的管理员ZehraDemiral说,“而TacticsOnline更多的则是客户进入我

浅谈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浅谈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摘要:文中论述了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企业应提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重要意义的认识,并努力成为创新的主体。 关键字:自主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多年来,我国企业为生存发展问题作出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多为体制上的改革。随着我国企业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才发现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是在体制上的不适应,而且还存在管理理念和方式的落后,核心技术匮乏,因此要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并赢得竞争,至关重要的就是必须技术与管理同时创新。 一、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 知识经济的到来,不仅改变了经济增长中要素贡献率的结构,而且是科学、技术、知识等无形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日渐凸现并逐步趋强。这一切都清楚地告诉我们,在经济知识条件下,经济增长内容的转变必须要求经济模式也发生相应的转变,而作为实现经济增长实体的企业及其管理也应紧随其变,以适应新的竞争环境的要求,因此管理创新是我国企业的必然趋势。 从管理发展的历史来看,每当经济环境和竞争环境发生变化时,管理也都要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或创新,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和企业的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通用电气的采购工程师麦尔斯,因注重对他所从事的工作和所要采购的物品进行功能分析,即“为什么要采购这种物品”,“到底需要他们的哪些功能”,因此成为的解决了战时稀缺物品的代用品问题,不仅满足了生产,保证了供应,而且还降低了成本,最后,这种功能分析的方法发展成一种新的管理方法——价值工程。 随着对国外先进管理理论和管理经验的引进,我国企业在管理创新上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如80年代推行的企业承包责任制,90年代进行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股份制改造等,到如今全面深化改革,都是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所进行的大胆尝试和创新,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推动我

公司科技创新管理制度

公司科技创新管理制度

————————————————————————————————作者:————————————————————————————————日期:

员工创新成果管理评价办法 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矿井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企业,充分调动各级员工创新积极性,引导和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根据集团公司相关管理制度规定,制定公司员工创新成果管理评价办法。 第一章总则 一、为了进一步鼓励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提高公司竞争力,促进公司的长远发展;根据我国《专利法》第十六条和第十七条以及《专利法实施细则》的第七十七条、七十八条的有关规定;以及集团公司、煤业公司有关规定制订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矿业公司所属部门、各级管理、技术人员以及所有员工。 第二章技术创新类别和奖励范围 一、本办法所指创新为矿业公司所属部门、各级管理、技术人员以及所有员工为了解决问题,实现目标,所进行的一切有价值的、能够产生持久影响力的技术改进和创造活动,包括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发明专利和技术改造。 二、管理创新指打破原来的管理模式、工作方式、方法,重新设计工作流程,合理汇聚、分配各种资源,实现工作效率、效益提升,员工素质、企业形象得到改善提高目标。技术创新指为了研发新技术或提升现有生产能力、技术水平而做出的各项改进、改善与发明(专利)等: (1)科技创新进步项目:创新完成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以及职务发明专利等。 (2)推广创新项目:对适用新技术的推广项目和已有工作的创新。 (3)管理创新成果:企业现代化管理体制、机制和方法的创新和应用(4)优秀技术决策,公开发表的论文。 (5)小改小革及合理化建议。 第三章创新评审和奖励机构 一、组织领导 成立员工创新成果管理评价委员会。 主任:党委书记经理 副主任:党委副书记、总工程师生产副经理安全副经理机电副经理开拓副经理经营副经理工会主席 成员:各专业副总工程师人力资源部部长党建部部长生产技术部主任生产技术部技术主任安全管理部主任工程师安全管理部 主任经管部主任工会副主席科协副主席团委书记为保证创新工作日常开展,成立员工创新成果评审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公司科协。 办公室主任:科协副主席(兼)

论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

论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 摘要】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涉及国家的综合实力,涉及国家发展和强大,事关重大。 随着企业越来越深入地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逐渐发现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 距不仅是在体制的不适应,而且还存在管理理念和方式的落后,核心技术匮乏, 因此要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并赢得竞争,至关重要的就是必须技术与管理同时创新。 一、企业生存发展客观需要管理创新 伴随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经济增长中要素贡献率的结构,而且是科学、技术、知识等无形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日渐凸现并逐步增强。这一切 都清楚地告诉我们,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内容的转变必须要求经济模式 也发生相应的转变,而作为实现经济增长实体的企业及其管理也应紧随其变,以 适应新的竞争环境的要求,因此管理创新是我国企业的必然趋势。从管理发展的 历史来看,每当经济环境和竞争环境发生变化时,管理也都要随之发生相应的变 化或创新,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和企业的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通 用电气公司的采购工程师麦尔斯,因注重对他所从事的工作和所要采购的物品进 行功能分析,即“为什么要采购这种物品”,“到底需要他们的那些功能”,因此成 功地解决了战时稀缺物品的代用品问题,不仅满足了生产、保证了供应,而且还 降低了成本,最后,这种功能分析的方法发展成一种新的管理方法—价值工程。 随着对国外先进管理理论和管理经验的引进,我国企业在管理创新上也进行了大 量的探索和实践,如80年代推行的企业承包责任制,90年代进行的建立现代企 业制度和企业股份制改造等,都是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所进 行的大胆尝试和创新,为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发挥了很大 作用。 二、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客观需要技术创新 企业是现代社会的细胞,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 组织,具有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内在动力;在市场经济及经济全球化 的大环境下,企业始终面临竞争压力,具有重视技术创新的外在压力;企业在生 产经营活动中,能够使技术方向和目标的选择中更符合市场的需要;企业具备把 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的生产、以及相关配套能力。总之企业具有直接面向市场, 了解市场需求的灵敏机制,有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内在优势,有实现持续的 技术创新的基础条件。企业深知必须提高自主开发创新能力,形成自有核心技术,才能具有核心竞争力,在国内外竞争中赢得主动,因此企业必须无条件地成为技 术创新中的主体。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 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 并实现市场价值。技术创新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前提。统计研究表明,技术创新对中国企业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研究所对中国 企业技术创新的一项调查分析显示,在所调查的1051家企业中,通过技术创新,有93.2%的企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增加了产品品种,有96.7%的企业提高了经 济效益,96%的企业扩大了市场,91.5%的企业提高了产品的质量,88%的企业提 高了产量,77%的企业降低了材料消耗,69.4%的企业降低了能耗。企业的技术创 新能力是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涉及国家的综合实力, 涉及国家发展和强大,事关重大。

技术创新成本控制管理办法

和硕公司技术创新/成本控制管理办法 1.目的:为正确引导公司各类创新活动的实施和激励员工在岗位上开展设备、技术、产品品质革新、合理化建议、成本节约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适用于和硕分公司全体在册正式员工、借调人员、季节工。 3.创新提案及技术革新/成本控制的定义 成本节约合理化提案:指可以通过提议使公司的内部管理、各项费用等得到有效控制,达到公司预期的目标。 创新/合理化提案:指可促进公司内部管理水平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在管理方法、方式及优化工作流程的管理创新、知识创新、工作创新。 技术革新:对现有的设备、生产工艺等进行改造和技术水平提升,并经实践论证能够在产品质量、产量、环境保护、节能降耗等方面发挥一定作用的发明创造行为;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开发,技术攻关、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及二次开发。 4.组织机构 4.1组长:总经理 4.1.1副组长: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 4.2创新提案/成本控制管理小组 4.2.1组长:行政办主任 组员:财务部经理、生产车间主任、生产办主任、原料车间主任、动力车间主任、质检办主任、行政办考核员。 4.3技术革新管理小组 4.3.1小组成员: 组长:生产办主任 组员:生产车间主任、动力车间主任、质检办主任、各工程师、综合统计。 4.4小组职责 4.4.1以上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对所上报的创新提案/技术革新/成本控制材料进行预审,组长负责将预审合格的创新提案/技术革新/成本控制材料上报相关领导审批。

5.工作程序 5.1合理化建议/成本节约以部门为单位由提出者填写《和硕分公司创新提案/技术革新实施效果评估表》上报相应的主管小组进行评价,主管小组负责在三个工作日内完成合理化建议/成本节约的确定和评价等级后,上报主管总经理助理审核,主管总经理助理在三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工作,上报公司总经理批准。 5.2创新提案/技术革新在实施至少一个月时间后,由提出者填写《和硕分公司创新提案/技术革新实施效果评估表》,所在部门领导签字认可,上报相应的主管小组进行评价,主管小组负责在三个工作日内完成创新提案/技术革新的确定和评价等级后,上报主管总经理助理审核,主管总经理助理在三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工作,上报公司总经理批准。 5.3生产办负责将总经理审批后的技术革新激励结果汇总入当月考核中并报给行政办,行政办负责将公司总经理批准后的创新提案激励结果和技术革新激励结果汇总在当月分公司考核结果中,并进行兑现。 5.4上报审批程序 5.4.1创新提案提出者由所在部门组织填写《和硕分公司创新提案实施效果评估表》,部门/车间负责人签字认可;创新提案管理小组负责在三个工作日内完成创新提案的确定和评价等级;分管总经理助理负责员工创新提案实施效果评估的审核;分公司总经理负责员工创新提案实施效果评估的批准。 5.4.2由所在部门组织技术革新实施者填写《和硕分公司技术革新实施效果评估表》;分公司各部门/车间负责人签字认可;技术革新管理小组负责在三个工作日内完成技术革新的确定和评价等级;分管总经理助理负责员工技术革新实施效果评估的审核;分公司总经理负责员工技术革新实施效果评估的批准。 5.4.3创新提案管理小组组长负责创新提案效果评估复审后的报批工作;技术革新管理小组组长负责技术革新效果评估复审后的报批工作。 5.5技术革新管理小组组长负责向产业管理部技术中心上报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的技术革新方案及实施效果。 6.创新提案/技术革新考核结果的等级 6.1创新提案/技术革新按实施效果评估分为以下等级: 6.1.1一级创新提案/技术革新提案得到公司总经理的书面认可,产生的效

完善知识管理理论构建知识共享系统_王玉晶

完善知识管理理论构建知识共享系统 王玉晶 【摘 要】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知识管理的概念入手,指出了知识共享在知识管理中的重要性和特殊地位,分析了企业中进行知识共享存在的障碍与不利因素,从建立知识共享技术支撑体系、构建知识共享组织结构、营造知识共享文化、完善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如何提高企业知识共享程度,加强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知识管理 知识共享 体系 Abstract:Kno wledge sharing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kno wledge management.This paper obtained from the kno wledge management concept,has pointed out the importance and the special status of knowledge sharing in the knowledge manage ment,and analyzed the barrier and th e disadvantage factor of knowledge sharing in the enterprise.This article pointed out that the knowledge sharing should be established technical support system,built knowledge sharing structure,created a kno wledge sharing culture,and improved knowledge sharing incentive mechanism. Key words:kno wledge shar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当今社会,企业竞争力已不局限于仅仅依赖其规模、信息和技术,而更注重其创新和应变能力。知识管理就是在知识经济大背景下,以当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着力于知识的开发和利用、积累和创新,帮助人们共享信息,进而对扩大了的知识资本进行有效运营,最终通过集体智慧提高企业创新和应变能力的一种全新的信息管理理论与方法。而创新本身,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管理创新,其实质就是一种新知识的创造,它要求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以及各员工之间,企业内部与外部之间进行广泛的知识交流与共享。所以知识共享一直是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发挥知识的效用,实现知识价值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知识共享的前提,是走向知识共享世界的先导。理解知识共享的内涵,分析企业知识共享存在的障碍与不利因素并提出解决的方案,对完善组织中的知识共享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1 知识共享的含义 关于知识共享的概念,由于标准、角度的不同,学者对知识共享的界定也有所不同。知识共享是指个体知识、组织知识通过各种交流手段为组织中其他成员所共享。同时,通过知识创新,实现组织的知识增值。对知识共享的认识应从知识共享的对象———知识 内容,知识共享的手段———知识网络、会议及团队学习,知识共享的主体———个人、团队及组织这三个层面考虑。其中,人是知识共享的主体,文化是知识共享的背景,信息技术是知识共享的重要工具。 2 知识共享障碍因素分析 2.1 技术应用障碍 知识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如果缺乏应有的技术支撑,将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力,最终失之于形式,流于空泛。许多企业物质技术基础薄弱,缺少有效的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系统,很多员工不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所需要的知识。存在于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难以明确的被他人观察、了解,也无法用言语表达或者只能用言语进行部分表达。因此,薄弱的技术基础不能够帮助人们跨越时间、空间和知识的数量及质量的限制,从而不能为有效地实现知识共享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2 组织结构缺陷 传统的组织结构管理层次多,信息传递速度缓慢,信息衰退或信息失真现象非常严重,员工之间没有超越命令以外的直接接触和交流,无法实现面对面的互动式交流,无法突破岗位对个人的约束。多层管理结构森严,越级的知识传递几乎不可能实现;员工之间 27 RESEARCH ES I N LIBRARY SCIENCE  DOI:10.15941/https://www.360docs.net/doc/5813151011.html, ki.issn1001-0424.2008.05.0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