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视卫星的卫星:美国天基监视系统

监视卫星的卫星:美国天基监视系统
监视卫星的卫星:美国天基监视系统

监视卫星的卫星:美国天基监视系统

2009-11-11 19:19:16来源: 网易军事

自从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以来,太空就不再平静。卫星占据着太空制高点,因此冷战时期美苏双方侦察彼此地面军事部署的重任就交给了侦察卫星,因此侦察卫星也被称为“间谍卫星”。美国即将发射的天基太空监视系统则可侦察这些太空中的间谍卫星,可谓“谍中谍”。

波音的SBSS(天基监视系统)构想图

自从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以来,太空就不再平静。卫星占据着太空制高点,因此冷战时期美苏双方侦察彼此地面军事部署的重任就交给了侦察卫星,因此侦察卫星也被称为“间谍卫星”。美国即将发射的天基太空监视系统则可侦察这些太空中的间谍卫星,可谓“谍中谍”。

2009年2月10日,一颗美国通信卫星与一颗俄罗斯报废的卫星在太空中相撞,这是历史上首次卫星相撞事故。因相撞概率之低,固令人瞠目结舌,而这次碰撞产生的约12000块太空碎片,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围绕地球运转,必将给人类太空活动带来极大的威胁。那么,如何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如何避免航天器被太空碎片击中,将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

今年年初的美俄卫星相撞事故为太空“交通安全”敲响了警钟而美国空军即将发射的“天基监视系统”(简称SBSS)卫星,能够探测太空碎片的轨道数据,并将其传输给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简称NASA),从而避免碎片与国际空间站或者航天飞机空中相撞。美国发射SBSS卫星貌似是为了保护美国自身的太空资产,但实际上等于变相增强自身太空进攻能力。SBSS卫星是美国空军发射的,匀凰 娜挝窬 皇俏狽ASA 探测威胁太空安全的碎片这么简单。SBSS卫星更重要的任务是监视太空中的他国卫星,所获取的卫星轨道数据将会交给美国国防部,以支持日后的军事行动。根据美国的国家太空政策,美国拥有“必要时拒止对手使用太空的权力”。这也就意味着,一旦别国被视为威胁,美国可以根据自己的安全需要对别国的太空设备发起攻击。SBSS卫星所提供的有关目标的轨道、行踪等详细的数据,无疑都将转化成美军未来反卫星武器瞄准的座标。因此可以说,SBSS本质上就是美军在太空部署的侦察兵。

技术背景

早在冷战期间,美国就已经建立起了一套由全球25个陆基雷达站点以及多个太空望远镜观察点组成的监视网,专门监视地球附近太空的各种物体。但是这个监视网并不完善,存在许多问题。由于这些监视点都建在地面上,受天气影响较大,太阳风暴会干扰雷达的探测效果,而云雨天气则会影响太空望远镜。另外由于地面监视视野有限,只有当太空物体飞越雷达所在地上空时,雷达才能发现;太空望远镜则得依靠太空物体反射的光线来识别物体,所以太空物体不但要在其视野内,而且要处于恒星光线的照射之下。

而美国空军要发射的“天基监视系统”(简称SBSS)卫星则可以弥补陆基太空监视网的这些不足。SBSS卫星上搭载高速自动运转的深空望远镜型数码相机,可随时捕捉到太空中物体的变化情况。

作为美国发展天基太空监视能力的重要计划,SBSS将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称为Block 10,目标是研制和部署一颗“探路者”卫星,以此来替代美国目前唯一的天基探测器——中段空间实验(简称MSX)卫星上的天基可见光(简称SBV)探测器,以此来提供一种过渡性的天基太空监视能力;第二个阶段称为Block 20,这个阶段将部署由4颗卫星组成的卫星星座,并将应用更为先进的技术,而Block 10阶段得到的经验和技术将用来指导Block 20。

“探路者”BLOCK 10是整个天基监视卫星星座名符其实的探路者,而BLOCK 20作为

BLOCK 10的后继者,将具备更多的功能。也可以说,“探路者”B lock 10将成为美国未来太空优势和组建SBSS星座的跳板。最初的计划是SBSS星座由3-8颗卫星组成,首颗“探路者” BLOCK 10卫星在2007年发射,所有的卫星于2010年投入运行,每年的运行费用600万美元,每颗星的寿命约为7年,投入使用后,该系统将能每天对大多数卫星的位置数据进行更新。但是由于国会对SBSS重要性的疑虑以及研制成本一增再增,研制与发射计划也一拖再拖,至今“探路者”卫星都没有升空。

SBSS星座将会对地球轨道上的所有常驻物体进行实时的探测和跟踪——尤其是地球同步轨道。任务包括对卫星距离和太空物体识别(简称SOI)数据的收集、处理和通信。SBSS 还将支持获取太空监视的关键性能参数(简称KPPs),勾画出美国太空司令部(简称USSPACECOM)有关太空控制的最高需求文件(简称CRD)。这一项目的预算活性为7,属于可操作系统发展,因为它们是现有可操作探测器网络的发展或改进。

美国空军位于夏威夷毛伊岛的太空监控站,这样的站点美军在全球有25个

研发历程——千呼万唤始出来

2001年1月,当时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手下的“美国国家安全空间管理和组织评估委员会”(简称拉姆斯菲尔德空间委员会)声称,针对美国设备的切实威胁不久就将会出现,要密切关注美国太空设备的脆弱性。

在2002财年,天基太空监视系统(简称SBSS)计划得以展开,美国计划发射一系列携带可见光探测器的卫星,实现太空态势感知(简称SSA)能力。多颗天基太空监视卫星组成的星座将会为美国提供太空态势的实时感知能力,以满足未来其争夺制太空权行动的需要。

2004年3月,诺斯罗普?格鲁曼空间与任务系统公司得到了成本外金额达4600万美元的合同,诺斯罗普?格鲁曼任务系统公司(简称NGMS)负责开发和交付第一颗在轨的SBSS“探路者”(BLOCK 10)卫星,包括这颗载有光学探测器卫星的设计、制造、发射和操作所需的材料和人力成本,以及首颗卫星地面操作部分的设计、制造和操作。这笔资金只是基本合同的补充。基本合同由加利福尼亚州的波音公司及其合作伙伴美国科罗拉多州的鲍尔宇航技术公司负责,波音/鲍尔团队是美国空军太空与导弹系统中心为诺斯罗普?格鲁曼任务系统公司选择的子承包商。

2004年5月20日,波音公司及其合作伙伴鲍尔宇航技术公司获得了一份价值1.89亿美元的合同,在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指导下,为美空军研制和部署天基监视系统(SBSS)。

合同要求到2007年晚些时候,波音公司与其合作伙伴鲍尔宇航技术公司研制并发射一颗可跟踪空间移动目标的卫星。其中鲍尔公司负责研制卫星载体,波音公司团队负责任务计划制订、任务数据处理、发射。在该系统移交给空军之前,波音公司的“幻影工作组”(Phantom Works unit)还将负责该系统一年的运行。

2004年11月2日,波音公司宣布,其已经与合作伙伴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成功地完成了天基太空监视系统(简称SBSS)“探路者”(BLOCK 10)项目的集成基线评审(简称IBR)。这是初步设计评审(简称PDR)之前的一个意义重大的项目里程碑。波音公司空军太空系统副总裁说,“我们的集成基线评审证明了波音正在按时取得进展并引领着一个成熟的、可执行的项目。”

2005年4月6日,波音公司与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合作,成功地完成了天基太空监视(SBSS)“探路者”系统的初步设计评审(简称PDR)。初步设计评审在加利福尼亚州亨廷顿进行,包括来自政府和承包商在内的100多位参与者对天基太空监视"探路者"系统的基础结构和设计进行了全面评审。此次评审达到了地面段初步设计详细评审(由波音公司1月初进行)和航天器初步设计详细评审(由鲍尔航天公司1月末进行)的顶点。在为期四天的初步设计评审总结会上,美空军对评审水平十分满意。

美军现有的天基探测器MSX卫星,MSX卫星上的SBV探测器部分,上为太空望远镜,下为电子部件。

但是2005年年底,一个独立的评审小组发现这一项目的基线不可行,装配、集成和试验计划存在风险,其需求也被夸大。由于成本增加和进度落后,SBSS项目在2006年做出调整,改进装配、集成和试验计划,成本增加了1.3亿美元,发射时间也向后推迟了18个月(原本计划推迟至2009年4月,但是又被推迟)。

2006年4月14日,SBSS执行委员会与美国空军太空与导弹系统中心司令官迈克尔?海默将军进行了会晤,商讨解决数千万美元的成本增长以及进度滞后的问题,以完成"探路者"项目的调整。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同意,在其作为美国空军太空对抗任务领域主承包商的

管理角色问题上做出让步,将项目监督权归还给军方,从而使空军能够与建造实际硬件的工业团队——波音公司及鲍尔公司直接进行交流。尽管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被解除了项目监管权,但其太空对抗任务领域主承包商合同依然存在,因此授给波音及鲍尔公司的子合同无须花费额外的成本重做,也不会遭到推迟。不过,太空对抗任务领域主承包商合同将在“探路者”卫星发射后终止。

2006年9月,SBSS团队选定卫星光学载荷的关键部分——电荷耦合器件(简称CCD)供应商——半导体技术联合公司(STA)。CCD是卫星上收集图像的光学载荷的重要部件,其研发被认为是SBSS项目中技术风险最高的工作。为了获得高质量、达到飞行级别的CCD,STA与亚利桑那大学成像技术实验室进行了合作,后者负责原料晶片的处理和涂层。STA 公司的CCD最终成功通过了环境试验和寿命试验。

推迟至今仍未升空的SBSS系统首颗试验卫星

2007年1月,经历了2006年的一系列设计评审后,SBSS“探路者”终于进入关键设计评审。在为期4天的评审过程中,来自政府和工业界的100多名代表对“探路者”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集成、总装与测试方法以及运行方案进行了审议。1月8日,“探路者”系统成功通过关键设计评审,也意味着该系统已由研发阶段转入工程制造阶段。

2007年12月12日,波音公司成功完成了天基太空监视系统一系列的试验。完成的试验包括:用可见光探测器记录首幅图像、首次减少卫星舱的动力消耗、对可见光探测器望远镜进行成功的热真空试验。波音旗下的太空情报系统公司副总裁称,随着这些试验的成功完成,波音公司将继续满足为美空军制造高质量太空态势感知系统的要求。

2008年4月21日,波音和鲍尔公司领导的天基太空监视系统Block 10团队宣布,已经完成了有效载荷电子装置、高速陀螺框架的研制工作,试验了太空飞行器的可见光探测器,启动了载荷集成和试验工作。

SBSS卫星的陀螺框架和可见光探测器能够在太空中响应任务。波音公司提供的星载计算机具有快速探测太空目标的特性,并能为改良的Block 10性能提供未来能力。集成前,成功的陀螺框架功能试验检验了其最大转速、加速度和机动范围等能力,这个两轴系统可旋转和支撑226.8千克的有效载荷。

可见光探测器、陀螺框架和有效载荷电子装置的完成,标志着SBSS卫星已有85%的飞行硬件完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集成工作,验证了SBSS团队研发先进系统的能力。硬件与相关软件的完成是SBSS计划的一个重大里程碑,也是支持太空态势感知技术升级的一次大

飞跃,由此向发射就绪又靠近一步。

美国“锁眼”侦察卫星,天空中有数百个各国的军用卫星,随时掌握这些卫星的动向一直是美国军方的希望

2008年5月,波音公司表示,已经完成SBSS的卫星操作中心(简称SOC)硬件安装,并开始与哈里斯公司、麻省理工学院的林肯实验室合作研发SBSS的地面系统。

2009年2月初,波音公司宣布,成功完成SBSS的首次卫星测试,显示出SBSS系统具备地面系统和空间系统“端到端任务功能”的集成能力。鲍尔公司负责执行卫星的集成和功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卫星满足所有的性能要求,而此前卫星的有效载荷在测试中则全面超过了模拟环境的要求。但是直至3月底,SBSS系统的地面部分仍未完工,这也一定程度延误了原本定于4月的发射计划(当然,此次发射计划的流产,运载火箭未能及时交付是主要原因)。

2009年6月,波音公司成功完成SBSS地面部分的首次测试,至此SBSS的研制工作总算功德圆满,只待发射指令下达。

性能要求——犹抱琵琶半遮面

SBSS虽已名声在外,但其技术要求和具体性能至今都没有公开,在此也只能透过波音公司透露的消息以及其前辈MSX卫星搭载的可见光(即SBV)探测器的性能参数,对其稍作揣测。

美国国防部的MSX卫星是1996年由弹道导弹防御组织(简称BMDO)发射的导弹防御试验卫星。MSX卫星上安装有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和光谱成像探测器。到2002年,

紫外线、红外线和光谱成像探测器相继失效,只有可见光探测器还能够仍然可以利用可见光搜索和跟踪地球同步轨道(简称GEO)上的卫星,有效降低了GEO轨道上未被发现的物体数目。BMDO曾对MSX卫星上包括SBV在内的探测器的工作状况进行确认,观察其能否识别出飞入太空的弹道导弹的火箭残骸。实验证明,SBV探测器在追踪太空中的火箭残骸方面具有很好的能力。

SBV探测器(a)有一台高质量的杂散光抑制望远镜,包括一台像素为420×420像素的电荷耦合器(简称CCD),生成一幅粗糙的图像框架(b);星载信号处理器(c)将此焦平面图像进行处理,生成恒星和条纹的报告,最终构建出框架图像(d)。

SBV探测器由两部分组成:一是73磅重的太空望远镜(视轴与其他探测器相同),二是位于卫星尾部的电子部件。

SBV探测器有两大优点,第一在轨道平台上其能够接近整个地球同步轨道带;第二,探测器的视野较宽,搜索效率高,能够同时对多个太空常驻物体(简称RSO)进行探测。SBV探测器依靠RSO反射的恒星光线对其进行探测,因此其收集数据模式类似于恒星的轨迹,打个比方,恒星就是个点声源,而RSO就是声波传播时障碍物所反射的条纹。监视数据随后交由星载信号处理器提取数据。

SBV探测器性能参数

光谱范围300-900nm

空间分辨率12.1弧度秒/像素

每个CCD的视角 1.4°×1.4°

光圈15cm,f/3

平均每秒的帧数4-16帧

每帧图像生成所用时间0.4秒,0.625秒,1秒,1.6秒

图像像素420×420像素

标准-3导弹发射,完备的监视信息意味着更高效率的拦截作为MSX/SBV先进概念技术演示(简称ACTD)的继承者,SBSS的首颗卫星“探路者”也将搭载可见光(SBV)探测器,以及必不可少的C4设备。虽然SBSS所搭载的可见光(SBV)探测器性能尚未公开,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其性能必然有较大提高。早期的先进概念技术演示(简称ACTD)便已经开始改进MSX卫星,通过开发冗余处理能力来提高卫星的数据处理能力,提高卫星同时探测多个RSO的效率,这些改进极有可能也会应用于SBSS。据称与MSX/SBV系统相比,SBSS卫星的探测能力提高了80%。SBSS卫星上的摄像机重226.8千克(约500磅),用于跟踪太空物体,并辅助其它系统,如太空篱笆。而在对SBSS系统可见光(SBV)探测器、有效载荷电子设备、高速万向接头的试验中,进一步验证了SBSS改进后能力将比目前在轨运行MSX的能力快一倍,精确度是目前的10倍,这将大大提高美国的太空探测能力。此外,SBSS的升级空间很大。波音公司SSA领域主管,托德?雪铁龙说,SBSS卫星可以进行技术升级,即便是发射之后,也可以通过软件升级来提升卫星的整体性能。

用美国人的话说,SBSS“将是太空态势感知的革命”,是实现太空态势的实时感知能力的必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全维空间态势感知能力的基本要素。SBSS星座将为美国提供所需要的监视覆盖范围,确保压倒性的太空优势。美军对SBSS卫星的期望是,确保战时的制太空权,至少让对手明白,尽管美国依赖太空设施,但是美国有能力探测和跟踪任何太空中的物体——特别是被视为威胁的。

远程集中监控管理系统

冠易诚远程集中监控管理系统 一、项目背景 经过调查发现,当前监控行业监控管理系统遇到了如下几个问题: 1) 用户投入成本居高不下、将中小项目拒之门外; 2) 传统的CCTV厂商在视频处理技术、网络传输、交换、控制、存储、服务器等方面的技术开发与应用经验比较匮乏,无法适应目前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和专业化的平台软件的需求趋势; 3) 用户学习系统、适应系统,而非系统适应用户需求与习惯,在大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系统操作与部署异常繁琐; 4) 监而不控,项目实施后并没有表现出良好的业务效果; 5) 无长期规划的封闭独立式的软件架构,在不同的行业应用以及系统维护升级等方面已难以快速适应市场需求; 二、系统概述 冠易诚集中监控管理系统是在结合多年丰富的视频处理、应用与网络技术而研发出的一套“监、管、控”系统,该系统充分考虑了监控行业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用户需求,应用了多种先进技术包括P2P、微内核、插件、门户技术、流缓冲技术、服务器集群技术等,同时采用分布式组件化结构和三层设计思想(应用层、逻辑层、数据层),从而使系统在灵活性、稳定性、安全性、易扩展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行业优势。 系统意示图 三、系统功能 1.服务器心跳功能:在整个项目中,各服务器(中心服务、存储服务、转发服 务、代理服务等服务器)会实时检测自身运行状态,并及时向上级汇报信息。 2.屏蔽windows:以避免人为或意外的病毒进入与操作系统的干净稳定,进而保障监控服务器系统的安全。 3.报警管理中心:可按探头报警、移动侦测、视频丢失、设备网络中断、存储空间等触发条件进行联动布防策略,可触发录像、抓拍、调用预置位、报警输出(声/光/电)、视频放大弹出、电子地图显示。4.当前的主机信息备份与恢复:降低系统部署的繁琐与不可抗性的灾难恢复。 5.报警信息显示区::应急处理,强化报警信息提示与处警意识。 6.高度灵活、人性化、易于操作的可定制用户界面。 7.先进的加密技术:用户登录时,在网络中传输的用户名和密码信息经过128位DES加密处理,他人无

安全监控系统安装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大通煤业矿用安全监控系统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2017年4月8日

安全监控系统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 审核: 机电部: 安全部: 安全矿长: 机电矿长: 总工程师: 矿长:

安全监控系统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章工程概述及施工组织安排 一、工程概述 1、工程概况 大通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主要通过安装地面中心站、监测分站、传感器、断电器等设备,由通讯电缆接至地面机房,将计算机网络、矿井安全和生产实时监测形成一个完整的、实用的矿井综合监控系统。安装安全监控系统是一项科技工程。为保证各传感器悬挂位置正确及缆线敷设的质量和安全,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各相关人员须认真执行。主要的工程量如下: 1)安装监测分站及电源箱各5台; 2)各类传感器52台; 3)断电器5台。 2.工程特点: 1、电缆分为主井和副井进行敷设; 2、监测分站、电源箱、传感器按照《AQ1029-2007》的要求悬挂。 二、施工时间:2017 年4 月9日至2017年4 月15 日 三、施工地点:主斜井、副井 三、施工负责人:靳建平 四、技术人员:尹盛 五、施工人员: 第二章施工前准备 1、根据施工需要配备相应的施工人员,经培训后方可入井作业。安装施工前组织相关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学习本工程使用的规范和有关技

术操作规程,确定施工程序,以便科学组织施工。 2、按照材料设备计划进行施工材料设备的准备,并对其进行检修和检验。 3、准备好施工(拆除、打运、安装)所需的工具。 4、提前加工好施工所需的架子、梯子等辅助工具。 5、施工组织:采用“2 8”制作业方式:即每天早班和中班每班8小时,正常进行安装施工。 6、所需设备、材料、工具一览表 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 1 操作系统Windows2003 1 套 2 数据库系统SQL server200 1 套 3 监控主机工控机 2 套 4 传输接口KJJ46 2 台 5 打印机HP 1 台 6 UPS电源山特 1 台 7 电源避雷器KHD90 1 台 8 录音电话录音软件 2 台 9 传真机松下338 1 台 10 监控软件KJ90NA 1 套 11 联网软件SEVER3.0 1 套 12 杀毒软件瑞星2013 1 套 13 硬件防火墙华为 1 套 14 型号避雷器KHX90 6 台 15 监控分站KJ90-F16 5 台 16 甲烷传感器KJ9701A 13 台 17 开停传感器GT-L(A) 17 台 18 温度传感器GW50(A) 1 台 19 水位传感器KGU9901 1 台 20 CO传感器GTH500(B) 1 台 21 风速传感器GFW15 1 台 22 风筒风量传感器GFK70A 4 台 23 烟雾传感器GQF0.1(B) 1 台 24 馈电断电仪KDG3K 4 台 25 风门传感器GFK40TZ 4 台 26 负压传感器GF5F(A) 1 台 27 井下声光报警器KXH18(A) 5 台 28 井上声光报警器FB220 2 台

远程监控系统

远程监控系统 1 题义分析及解决方案 1.1 题义需求分析 用STAR ES598PCI单板开发机,设计一个远程监控系统,并编程实现其功能:采用串口调试助手,通过串口进行控制,输入0001时,蜂鸣器鸣叫,输入0002,LED灯亮,输入0003LED 灯灭,输入0004后,再输入想要在LED灯上显示的数字或字母,控制LED显示器显示输入的数据。 问题归纳: 1)接口问题,选用何种芯片。这是关键的一步,这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功能的实现; 2)如何通过串口助手控制蜂鸣器鸣叫; 3)如何通过串口助手控制继电器常开端闭合,常闭端开合; 4)如何通过串口助手控制LED显示数据; 1.2 解决问题方法及思路 1.2.1 硬件部分: 本程序用8251芯片提供串行接口输入和输出,采用8255芯片来提供并行接口的输入和输出,由8253芯片来提供8251的收发时钟,利用串口调试助手模拟上位机,从键盘接收命令由8251传送给上位机,经由程序体分析后将命令传给8255,即由8255相应的连接线路执行相应的命令实现功能。在8255芯片的应用中,PC0口连接蜂鸣器,PC7口连接继电器,PA口连接LED位选,PB口用于控制LED的段选,硬件部分连接结束,其控制处理部分由程序来实现。 1.2.2 软件部分: 对8253的初始化(定时器0,方式3,BCD码计数,CLK0/26),对8251初始化(波特率系数为16,8个数据位,一个停止位,偶校验),对于8255芯片,主要用于将CPU的命令输出,故PA、PB、PC三口均设置为方式0状态下工作。由PA0~PA7来控制LED灯的位选,由PB0~PB7口来控制LED灯的段选。当PC0口为低电平时蜂鸣器鸣叫,为高电平时蜂鸣器禁止鸣叫,PC7口对继电器的控制也同理。从下位机的键盘键入命令字,通过命令字的判断,执行相应的功能,反复测试串口的接收,若有数据输入,判断并执行,如此反复循环下去。 2 硬件设计 2.1 芯片(1)--8255A 2.1.1芯片(1)在本设计中的作用 通过8255接收上位机处理后传来的命令,由PA0~PA7来控制LED灯的位选,由PB0~PB7口来

卫星互联网的大国角力

卫星互联网的大国角力 一场由技术革新和商业资本驱动的卫星互联网发展浪潮席卷全球。然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我国卫星互联网发展面临基础相对薄弱、业务统筹不够和产业生态有待优化等挑战,在卫星互联网这场“暗战”中还需要迎头赶上。 卫星互联网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热潮,吸引了各方力量的加入,同时也推动了技术的进步。 由于卫星互联网地位的日益凸显,各国纷纷加快了卫星互联网的布局。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先进无线通信研究计划”中提出促进地面移动通信系统与卫星通信 系统的无缝融合,推动新一代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建设和军民共用通信系统构建。2016年年底,美国白宫宣布投资5000万美元的创新基金用于推动小卫星的发展。英国于2017年1月发布了卫星和空间科学领域的空间频谱战略,并将对卫星宽带使用和普遍服务的进展进行监督。与此同时,英国还计划放宽非同步轨道卫星的频谱使用,考虑引入新业务,提高卫星通信频谱利用率。澳大利亚则于2016年12月发布“超高速宽带基础设施”立法草案,内容涵盖了为国家卫星宽带网络提供长期资金支持。其他国家,如俄罗斯、巴西、新西兰、缅甸和智利等,也相继启动向边远地区、农村、岛屿提供卫星互联网覆盖的计划。 伴随着卫星互联网成为新的热点,该技术本身也在不断革新。自2014年以来,全球范围内至少提出了6个大型中低轨卫星星座项目。 卫星互联网的兴起,商业力量功不可没,多方都在拼抢这一互联网的新入口。 为了抢占未来发展先机,频率轨道资源成为关注焦点。面对有限的频率轨道资源和动辄上千颗的卫星星座部署,拥有频率和轨道资源成为发展的关键。 迎头赶上打造成熟产业生态 客观来看,我国卫星产业已取得长足进展,但是在构建互联网领域仍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迎头赶上。 目前,我国卫星产业在卫星发射、卫星制造和卫星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其一,我国卫星总数已居世界前列。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卫星总数超过了190颗,占地球卫星总数的13%,与美国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其二,我国企业纷纷在宽带通信卫星领域进行布局。2015年9月,航天科工集团联合航天企业、通信设备企业等提出“福星计划”,构建天基互联网;2016年7月,航天科技集团启动建设高通量宽带卫星通信系统,预计投资100亿元;近期,中国卫通成功发射Ka频段高通量卫星“中星16号”,并将逐步投入使用。 与国外相比,我国卫星互联网发展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卫星互联网发展基础相对薄弱。一方面我国卫星通信网络建设以国土及周

教育局网络远程集中监控方案(seegle)

目录 目录 (1) 教育系统网络数字监控系统方案 (2) 一、概述 (2) 二、需求分析 (3) 2.1 校园网络监控的主要作用 (3) 2.2功能需求分析 (3) 三、方案设计原则 (6) 3.1、标准化 (6) 3.2、可扩展性 (6) 3.3、易用性 (7) 3.4、可靠性 (7) 3.5、完善性 (7) 四、总体方案设计 (8) 4.1 基本思路 (8) 4.2系统拓扑结构 (8) 4.3监控中心结构 (10) 五、视高远程监控系统主要功能 (12) 5.1、实时图像监看 (12) 5.2、报警联动机制 (13) 5.3、电子地图定位 (14) 5.4、远程控制功能 (15) 5.5、设备在线管理 (15) 5.6、通过先进的压缩方式降低对带宽需求 (15) 5.7、视频影像存储 (15) 5.8、图像回放 (16) 5.10、虚拟矩阵 (16) 5.11、图像输出 (16) 5.12、图像远程传输 (16) 5.13系统用户管理平台 (17) 六、视高远程监控系统优势 (18) 七、设备选型 (19) 四路D1网络视频服务器 (19) 网络摄像机 (21)

教育系统网络数字监控系统方案 一、概述 我国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教育兴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全社会都对教育事业投入了极大关注和巨大的人力物力,教育由原来的学分教育、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些都对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等教育业者采取了很多措施改进教学手段。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浪潮正在冲击和改变着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及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随着人们对现代化安全防范系统需求的不断增长,建设一套安全、高效、配置合理的安全防范及电视监控系统已经成为教育系统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强化教育管理,加强领导对老师的有效监督,有效防范重大案件发生,在重要位置设置全天候监控点,建立教育系统本地视频监控和系统远程联网监控系统,实时了解教育系统的各个重要位置的工作状况,在全教育系统内形成统一协调的动态视频监控网络和录像回放系统,利用现代数字化、网络化的视频监控技术来保障教育系统的监管环境。对重要场所、重要通道监控录像,杜绝校园不文明现象的蔓延,给学校一个纯净的发展空间,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提供了现代化的保障。 我们本着高水准、高质量,提高产品的性能价格比,在设计上充分体现建设者的意图,并考虑到今后使用者的维护、使用、保养的方便性,结合教育系统监控的具体需要,设计了本系统解决方案。 教育系统视频监控工程主要是在各个教育系统的主要位置安装监控摄像机,通过摄像机实现全方位的监控,便于及时了解学校安全情况,为事后查证提供证据保障。实现全教育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形成统一协调的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和安全保障系统。

安全监控系统

技术交底记录编号 工程名称浐灞自贸国际酒店项目分项工程名称安全监控系统 施工单位陕西建工第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交底日期2018年8月1日交底提要安全监控系统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安全监控系统技术交底 一、安全监控系统 闭路电视系统安装主要包括摄像机和云台的安装,管线敷设、监视室控制及监视设备的安装,电源及接地等。其中线路敷设、桥架安装、电源安装及接线、接地系统见电气工程有关篇章。 二、需提供的样品 室内防罩箱,有吊顶及没有吊顶式,吊顶式另需提供旋转摄像机的外罩; 室外全天候式防罩箱 半球型摄像机; 光缆接头。 三、施工依据 根据工程师批准的施工图、现行的有关施工规范以及产品之随机文件。 四、主要施工方法 1)云台安装: 支、吊架是安装于墙壁或固定于屋顶、吊顶用来支持云台和摄像机的安装金属附件。支、吊架分别用Φ10X100膨胀螺栓或钢结构铆固件固定在墙体或屋面上。当吊架安装在吊顶下时,吊架不应固定在吊定轻钢龙骨上,应固定于屋顶上。固定要牢固,吊杆应垂直。吊架要与云台固定方式相配套,吊架弯曲部分不应影响摄像机正常监视,应使吊架的弯曲部位处在云台的旋转死角内。 手动云台安装时采用4个螺栓将云台底座固定于支、吊架上。使云台底保持水平,将云台固定好后,放松底座上的3个螺母,可调节摄像机的水平方位,当水平方位调整好后,

旋紧3个固定螺母,再松开云台侧面螺母,调节摄像机的仰俯角度。调节完毕后旋紧侧面螺母。云台的底座固定要平稳牢固。 电动云台安装于支、吊架上,支、吊架不能影响电动云台转动并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支持电动云台的支、吊架要安装牢固可靠,避免云台旋转时产生抖动现象。电动云台安装时,应按摄像机监视范围来决定云台的旋转方位,其旋转死角应处于支、吊架和引线电缆侧。电动云台安装前应在安装现场根据产品技术指针做单机试验。确认云台各项技术指针性能符合要求后方可安装。 2)摄像机安装: 摄像机的下部有一安装固定螺孔,用一只Φ6或Φ8螺钉加以固定。摄像机是闭路电视监视控制的核心。也是系统中最精密设备。安装时土建、装修工程、各专业设备及闭路电视系统的其它项目施工完毕,在安全清洁的环境下方可安装。 摄像机安装时注意以下几点: 安装前应逐一加电进行检测、调整。使摄像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检查摄像机的防护罩、雨刷等动作是否良好。 检查云台的水平,垂直转动角度和定值控制是否正常。并按照要求定准云台的起点方向。 从摄像机引出的电缆线应留有约1m的余量以免影响摄像机转动。 电梯厢内摄像机应装于电梯厢顶部。摄像机的光轴与电梯轿厢的两个面壁成45°角,并且与电梯天花板成45°俯角为宜。 摄像机镜头避免阳光直射,避免逆光安装。 3)监控台柜安装; 监控台柜的安装应在各视频电缆,控制电缆,电源线,接地线敷设完毕,室内地面施工及粉刷和装饰工程结束后,方可进行安装。 监视台柜安装一般不与地面固定,放置于地面上即可。操作台应保持水平,立面应保持垂直,安装要平稳。 监控台柜安装就位后,依照设备装配图,将监视器等设备装入相应位置,并用螺钉固定于台面上。最后根据[配线图进行配接线,配接线应准确、整齐、连接可靠。并引入电源

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

一种基于SMS的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1) 关键字:SMS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 1 引言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现代家居的安全性、智能性、舒适性和便捷 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就是适应这种需求而出现的新事物,正朝着智能化、远程化、小型化、低成本等方向发展。如今手机已经十分普及,如何让普通百姓只需要 增加少量投入便可以通过手机远程遥控自己家中的电器设备,远程查看设备或安防系统状 况。同时,一旦家中发生煤气泄露、火灾、被盗等安全事故时能够立即获知警报,及时处理。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MS和Atmega128 的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 2 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本文所设计的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由CP U 模块、短信收发模块、电源模块、时钟模块、LCD 显示模块、键盘模块、驱动模块、无线收发模块、检测模块等模块组成,如图 1 所示。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用户通过手机将控制或查询命令以短信的形式通过GSM 网发送到短信收发模块,CPU 再通过串口将短信读入内存,然后对命令分析处理后作出响应,控制相 应电器的开通或关断,实现了家电的远程控制。CPU 定时检测烟感传感器、CO 传感器、门禁系统的信号,一旦家中发生煤气泄露、火灾、被盗等险情时,系统立即切断电源、蜂鸣 器警报并向指定的手机发送报警短信,实现了家居的远程监视。为了达到更人性化的设计, 当用户在家时可通过手持无线遥控器控制各个家电的通断,通过自带的小键盘设定授权手机 号码、权限和设定系统的精确时间等参数。LCD 用来实时显示各电器状态和各个传感器的 状态。 图1 系统结构框图 3 硬件系统设计

远程集中监控中心解决-方案

一、解决方案 (一)远程集中监控中心 主要由:管理中心、视频调度指挥中心、MCU流媒体服务器、GIS地理信息(报警中心电子地图)、网络储存服务器和解码终端构成。 (二)监控中心主要功能以下: a)管理中心 对监控地点及操作人员的编辑,包括新建、修改、删除; 对操作员进行权限设置,采用灵活的菜单权限设置方式; 在整个系统中,系统具有精细权限管理功能,能对系统中所有权限用户进行统一、准确、精细的管理和权限划分,保障系统中高级用户和各级领导在重大情况或紧急 情况下对系统的操作控制优先权。 每个对象均可以进行精细权限设置,比如可为每个用户设置对每个摄像头的权限(是否可以实时监控、历史点播、云台控制等)。 支持用户优先级级别管理,对同一个资源,如果两个用户均具备相应的权限,级别高的用户可以抢占级别低的用户的对该资源的拥有权,用户的控制权被抢占时会得 到明显的通知。 对用户的操作请求进行权限认证,当用户不具备相应操作的权限时,此用户的请求被拒绝,反之则接收并允许进行操作,同时将本操作记录至操作日志; 对来自报警管理主机的报警信息进行报警日志记录,同时进行转发,可自动转发至已经设置好的多个目的主机; 操作日志、报警日志的查询。 b)视频调试指挥中心 网络预览:通过多IP的方式,同屏幕可以支持36个视频实时浏览,一台中心机可以同时控制10台以上的解码终端,从而可以形成36*128的数字矩阵监控系统。可以同时实时预览多达36路的图像和声音,每个监控点的图像和声音可以任意切换,。可以在1、 4、6、8、9、10、12、16、24全屏等多种画面分割模式中切换显示。 云台控制:对网络视频服务器所连接的云台及镜头进行控制 远程监听:可把远端声音传送回中心 远程录像文件检索:按日期、时间、类型、服务器、通道检索客户端本地或远程服务器端录像文件。

机房远程监控系统

机房远程监控系统

1 概述 通过使用该系统,可实现集中方式对机房设备和环境及电力进行集中监控,从而保证通信网络设备的安全运行,实现基本无人值守。 2解决方案 2.1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1 远程监控系统结构示意图 系统监控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环境及电力系统的监测与控制。可对辖内的各个设备及机房环境进行遥测、遥控、遥调、遥信,记录和处理相关数据,及时检测故障,自动通知相关人员处理,从而实现少人或无人值守。

2.2结构简介 2.2.1现场监控装置与作用 1)门禁监测:探测门、窗等是否被非法打开,或非法人员进入; 2)UPS蓄电池电压监测:实时监测机房内备用电源电压; 3)温湿度监测:检测机房内温湿度参数,实时反馈到监控中心; 4)烟感探测器:消防监控,实时检测烟感传感器状态,一旦发生火灾,及时向监控中心报警; 5)漏水监测:当机房进水时,想监控中心报警; 6)风机与空调控制:当温度或湿度异常时,可自动或手动启动空调和风机进行调节; 7)配电柜:使用互感器监测电源电压、电流并实时反馈到监测中心; 8)*发电机:对于无法接入市电的地点,可以对油量进行监测; 9)*视频监控:可对机房内进行实时视频监控; 11)电路故障监测,本地和远程报警; 12)网络:可接入3G、4G、WIFI以及Internet; 2.2.2监控中心 1)可远程控制或定时打开的设备:照明、风机、空调等; 2)PC远程控制与异常报警、数据记录; 3)一个监控中心可同时接入多个监控点; 2.3 监控中心的功能 1)周期性采集各个监控对象的运行状态和数据; 2)显示告警信息和实时数据; 3)能对告警数据和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4)当通信中断时,能自动保存断点开始处以后的有关数据; 5)提供远程监控能力和智能设备接入能力; 6)软件提供良好的外部接口(如声光报警等)。 7)具备数据查询和统计功能,能按局方要求,生成各种曲线、报表:如:月、日、年告警统计表、系统操作统计表、检测数据统计表、直流设备负载曲线、温湿度历史曲线、交接班日志、特定时间的设备运行参数或曲线等。 8)当发生了紧急告警(等级可设定)时,能以拨号方式自动寻呼责任人员。如果此告

中国天基预警卫星发展情况

中国天基预警卫星发展情况 [概况]预警卫星是用于监视和发现敌方来袭的战略导弹,并发出警报的侦察卫星,它能延长预警时间,便于及时组织战略防御和反击。中国的天基导弹预警卫星已经发展到了第二代了,光学预警星和红外预警星都已经上天组网了。导弹预警卫星不但要捕捉上升段远程导弹的尾焰红外特征,还要辩识弹头的物理属性,但是现在卫星部署数量还不够多。报道称过去10年来中国一直在秘密开发的监视别国导弹发射的卫星预警系统,由25颗卫星组成,这一系统是中国反弹道导弹系统的组成部分,也将作为抗衡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的一个重要手段,预计中国计划在未来的10年内发射完成“红色导弹防御系统”的其他24颗卫星。导弹预警卫星是用于监视和发现敌方战略弹道导弹并发出警报的侦察卫星,通常被发射到地球静止卫星轨道,由数颗卫星组成预警网,利用卫星上的红外探测器探测导弹在飞出大气层后发动机尾焰的红外辐射,并配合使用电视摄像机跟踪导弹,及时准确判明导弹并发出警报,特点是反应灵敏,预警范围广,具有一定的抗毁能力,工作寿命长。如果这个报道真实的话,无疑是非常提气的!同时,实现天基红外预警可不光是只有地球同步轨道,远地点1600公里的大倾角低地轨道也是其一,并且可以跟踪中段和末段的“冷弹头”,其特征就是两个成队一组,以实现立体观察。那么符合这个特征的已经有没有?中国在轨星都过百了,可以去找找看嘛。只不过是说要实现全球观察,那就需要最少3条轨道21颗星,更优化一点的还可以4条轨道28颗星。 [进展]2009年1月6日凌晨中国军方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用一枚长征*甲火箭,将一颗价值5.52亿美元的“长城一号”(英文代号:CC-1)导弹预警卫星送入太空,最终定位在距赤道32510公里的轨道上,用来侦察和监视其他国家导弹发射或核试验情况的。2012年11月20日的科技日报报道《博弈空天正当时空军预警学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发展纪实》,空军预警学院60华诞在际的情况。空军预警学院的历史是辉煌的:从防空学校和雷达学校到雷达兵学校、从雷达学院到预警学院。60年来,该院积淀了“与国家预警监视系统建设同频共振”。原中科院王成良博士在卫星载荷前沿领域颇有造诣,2010年底,将王成良特招入伍,他领衔的空天预警科研项目取得了明显成效,他本人被任命为天基红外预警研究室主任。空军党委投入7600万元建设空天预警信息大楼,组建空天预警实验室和某新型理论研究中心,一批先进实验室在转型建设中亮相。“某预警装备”等重要课题主要负责人都是38岁以下的青年教员。由院长蓝江桥带领编写出版的领域第一本专著《战略预警体系概论》获全军军事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蜀中行于2013年1月11日发贴《新年巨泄: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掌握天基红外预警卫星的国家》。据说,太原25基地就有新一代的高精度上升段跟踪测量和太空监测预警系统,在全天候实况景像获取,目标姿态测量,目标特征识别,信息快速分析处理评估上实现了跨越式提升,并且经过了神十的实战检验!

遥感卫星的发展现状

遥感卫星的发展现状 摘要:卫星遥感技术并不被普通人所熟知,本文阐述了现今遥感卫星在我国的应用情况,同时展望未来遥感卫星应用前景,由此引出遥感卫星商业化发展的问题,于是重点分析讨论了当前遥感卫星在商业化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困难,并且针对这些困难,提出促进遥感卫星商业化尽快实现的指导理念和主要措施以及预测遥感卫星商业化的可能发展趋势。 前言 面对新的世纪、新的形势,世界各国政府都在认真思考和积极部署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尽管各国在历史文化、现实国情和发展水平方面存在着种种差异,但在关注和重视科技进步上却是完全一致的。这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世纪,是以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决定兴衰的国际格局。一个在科学技术上无所作为的国家,将不可避免地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上受到极大制约。 卫星遥感技术集中了空间、电子、光学、计算机通信和地学等学科的最新成就,是当代高新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经走过了多年艰苦探索与攀登的道路。如今,我们欣喜的看到卫星遥感应用技术已经起步并正在走向成熟和辉煌。 近十年来全球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经表明,卫星遥感技术是一项应用广泛的高科技,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现在不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发展这项技术,寄希望于卫星遥感技术能够给国家经济建设的飞跃提供强大的推动力和可靠的战略决策依据。这种希望给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面对这种形势,我国卫星遥感技术如何发展,如何使卫星遥感技术真正成为实用化、产业化的技术,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当好先行,是当前业界人士关注的热门焦点。 卫星遥感技术应用 (一)、卫星遥感技术应用现状 首先,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十六颗返回式卫星,为资源、环境研究和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空间图像数据,在我国国防建设中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自行研制和发射了包括太阳和地球同步轨道在内的六颗气象卫星。气象卫星数据已在气象研究、天气形势分析和天气预报中广为使用,实现了业务化运行。一九九九年十月我国第一颗以陆地资源和环境为主要观测目标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发射成功,结束了我国没有较高空间分辨率传输型资源卫星的历史,已在资源调查和环境监测方面实际应用,逐步发挥效益。我国还发射了第一颗海洋卫星,为我国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的研究提供了及时可靠的数据。其次,除了上述发射的遥感卫星外,我国还先后建立了国家遥感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和中国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等国家级遥感应用机构。同时,国务院各部委及省市地方纷纷建立了一百六十多个省市级遥感应用机构。这些遥感应用机构广泛的开展气象预报、国土普查、作物估产、森林调查、地质找矿、海洋预报、环境保护、灾害监测、城市规划和地图测绘等遥感业务,并且与全球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和定位导航卫星相配合,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多方面的信息服务。这也为迎接21世纪空间时代和信息社会的挑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非常关键,必须要重点指出的是两大系统的建立完成。一是国家级基本资源与环境遥感动态信息服务体系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第一个资源环境领域的大型空间信息系统,也是全球最大规模的一个空间信息系统的成功建立;二是国家级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及全球定位系统的建立,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具有国家级遥感信息服务体系的国家之一。 我国遥感监测的主要内容为如下三方面: 1、对全国土地资源进行概查和详查; 2、对全国农作物的长势及其产量监测和估产; 3、对全国森林覆盖率的统计调查。 (二)、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前景 国际上卫星遥感技术的迅猛发展,将在未来十五年把人类带入一个多层、立体、多角度、全方位和全天候对地观测的新时代。由各种高、中、低轨道相结合,大、中、小卫星相协同,高、中、低分辨率相弥补

新能源电站远程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新能源电站远程集中监控系统 建设方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 (6) 1.1建设任务 (6) 1.2引用标准 (6) 1.2.1国家和国际标准 (6) 1.2.2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8) 1.2.3通用工业标准及其他相关标准 (9) 1.3设计原则 (9) 第二章新能源电站远程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11) 2.1系统概述 (11) 2.2适用范围 (14) 2.3系统结构 (14) 2.4硬件总体设计 (17) 2.5软件体系结构 (19) 第三章风电场侧子系统 (23) 3.1风电场侧接入方案 (23) 3.2风电场侧功能 (23) 3.2.1风机实时运行数据采集与控制 (24) 3.2.2升压站(开关站)实时运行数据采集与控制 (25) 3.2.3无功补偿装置实时数据采集与控制 (30) 3.2.4箱变设备实时运行数据采集与控制 (30) 3.2.5风功率预测系统数据采集 (31) 3.2.6功率控制系统(AGC/AVC)数据采集 (31) 3.2.7电能量计量信息采集 (32) 第四章监控中心侧SCADA子系统 (33)

4.1系统方案 (33) 4.2系统功能 (33) 4.2.1数据接收 (33) 4.2.2数据存储 (34) 4.2.3数据处理 (34) 4.2.4监控中心侧SCADA子系统内数据传输 (36) 4.2.5报表服务 (36) 4.2.6权限管理 (37) 4.2.7人机界面 (37) 4.2.8风电场监控信息 (37) 4.2.9光伏电站监控信息 (41) 4.2.10报警及事件顺序记录(SOE) (43) 4.2.11控制功能 (44) 4.2.12时钟同步 (46) 4.2.13Web发布功能 (46) 4.3技术指标 (47) 4.3.1参考标准及依据 (47) 4.3.2测量值指标 (47) 4.3.3系统实时响应指标 (47) 4.3.4负荷率指标 (48) 4.3.5可靠性指标 (48) 4.3.6系统时间指标 (48) 4.3.7工作环境与电源 (48) 4.4大屏幕显示系统简介 (49) 第五章数据通信子系统 (56) 5.1通讯链路需求 (56) 5.2内部数据网建设方案 (56)

远程监控系统原理

远程监控系统原理 网络视频系统通常指的是安全监视和远程监控领域内用于特定应用的IP监视系统,该系统使用户能够通过IP网络(LAN/WAN/Internet)实现视频监控及视频图像的录制。系统采用管理服务器,模块化结构设计,在设计、分布式控制以及处理方面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通过电子地图上的图标设备树列表实现设备控制设备,并为网络用户提供在网络环境中对传统监控设备进行视频查询、管理、控制、录像等多种功能。 软件提供一个完善的用户界面,所有的常规操作如监视器、摄像机、矩阵等均可通过鼠标来控制,而无需使用菜单或输入命令,警报可以通过点击鼠标来确认,操作者的所有操作可以自动记录。MPEG4压缩的视频图像和音频,具有完善的录像管理功能,可进行实时录像,并且可以定时控制和动态录像。具有移动检测报警和外部触发报警功能。 根据需要,系统可实现对远距离分散的现场进行集中监控,也可实现对集中监控中心的远距离分控查询。网络传输介质可以采用:局域网、广域网、因特网;支持在ADSL、ISDN及DDN等线路上进行传输。可在网络上任一点实现分控,就如同操作者在监控中心所做的操作一样。是对传统监控系统中监控中心所起作用的扩展和延伸。 与模拟视频系统不同的是,数字视频系统采用网络,而不是点对点的模拟视频电缆,来传输视频及其他与监控相关的各类信息。 网络视频监控技术根据传输方式可以分为模拟传输、网络数字传输。在网络数字传输方式中又分为电话线、DDN、ISDN、光纤、无线传输、VSAT卫星线路等,在各种网络中可能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有的在同一网中都可能存在几种不同的传输方式。在PSTN网上,利用用户现有的电话线进行多媒体(尤其是视频信号)传输可以采用几种不同的方式: 1、MODEM接入,采用低数据速率的H.263会议电视视频压缩标准,将几十K的数据流通过28.8Kbps的V.34 MODEM接入PSTN网,传输CIF、QCIF每秒5~15帧的图像。目前33.5Kbps至56Kbps的Modem已很普及,这种传输方式有利于低速率的视频传输,帧率也可以进一步提高;

泛在互联网专题报告:泛在网络,万物智联

泛在互联网专题报告:泛在网络,万物智联 一、行业回顾(略) 1.1受新冠疫情影响,通信行业一季度承压 1.2新基建政策力推,5G建设呈现加速态势 1.3通信指数先扬后抑,实体清单引发担忧 二、投资展望 国家重视新基建,政策力推,从二季度开始新基建各项工作加速展开,预计最终将反映在业绩上。以5G为例,电信运营商二季度的建设节奏明显加快,5G 二期基站需求量中的近80%在二季度完成供货,因此5G产业链相关公司二季度业绩具备兑现基础。但需要关注的是:一是二季度5G基站发货量大,对于基站设备的上游供应商,其业绩可能在二季度就有较好的表现,例如PCB、光模块、基站天线、基站滤波器等;二是5G主设备,包括基站与传输设备,由于发货更多集中在6月份,且运营商需要开通后才能确认收入,因此可能业绩更多兑现在三季度。此外,云计算板块在疫情带动在线消费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上半年表现也较好。 回顾4G周期,4G商用后第7个月起,通信指数表现逐步向好。我们认为,这与4G商用后网络开始规模建设,经历6个月左右的建网周期业绩开始兑现有关。2013年12月18日,中国移动率先宣布4G商用,但当时的商用城市范围有限,直到2014年6月,中国移动的4G商用范围才扩大至所有地级市城区。参考历史,中国5G的商用时间为2019年10月31日,当时的商用范围也仅在部分城市,5G商用后的第7个月为今年6月。

因此,我们认为目前通信行业已经进入业绩兑现阶段,叠加疫情影响下,相对的高增更难能可贵,建议抓新基建相关的中报行情,尤其是5G、云计算两个板块,其中光模块将是首选,然后是5G与云设备商。此外,海上风力发电抢装带来海缆需求爆发,叠加光纤光缆行业触底,特高压建设带动电缆需求较好,相关公司建议重视。展望下半年,我们认为两条投资主线值得关注。一是泛在网络,5G公网(运营商负责建设与运营)之外,铁路无线专网与卫星互联网值得关注;二是万物智联,其中智能汽车、智能制造相关领域是重点。 此外,科技碰撞可能将是常态,市场短期可能需要业绩来消化,中长期来看,我们需要关注自主创新中的潜力标的,同时在华为受限情况下,市场补缺者可能相继出现,也需关注市场格局变化带来的投资机会。

常见遥感卫星的基本参数大全

常见遥感卫星的基本参数大全 1. BERS-1 中巴资源卫星 CBERS-1 中巴资源卫星由中国与巴西于1999年10月14日合作发射,是我国的第一颗数字传输型资源卫星。 卫星参数: 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高度:778公里,倾角:98.5o 重复周期:26天,平均降交点地方时为上午10:30 相邻轨道间隔时间为 4 天扫描带宽度:185公里星上搭载了CCD传感器、IRMSS红外扫描仪、广角成像仪,由于提供了从20米-256米分辨率的11个波段不同幅宽的遥感数据,成为资源卫星系列中有特色的一员。 红外多光谱扫描仪:波段数:4波谱范围:B6:0.50 –1.10(um)B7:1.55 –1.75(um)B8:2.08 –2.35(um)B9:10.4 –12.5(um)覆盖宽度:119.50公里空间分辨率:B6 –B8:77.8米B9:156米CCD相机:波段数:5波谱范围:B1:0.45 –0.52(um)B2:0.52 – 0.59(um)B3:0.63 –0.69(um)B4:0.77 –0.89(um)B5:0.51 –0.73(um)覆盖宽度:113公里空间分辨率:19.5米(天底点)侧视能力:-32 士32 广角成像仪:波段数:2波谱范围:B10:0.63 –0.69(um)B11:0.77 –0.89(um)覆盖宽度:890公里空间分辨率:256米 CBERS- 1卫星于1999年10月14日发射成功后,截止到2001年10月14日为止,它在太空中己运行2年,围绕地球旋转10475圈,向地面发送了大量的遥感图像数据,已存档218201景0级数据产品。CBERS-1卫星的设计寿命是2年,但据航天专家测定CBERS-1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正常。有效载荷除巴西研制的宽视场成像仪于2000年5月9日因电源系统故障失效外,其余均工作正常,而且目前星上的所有设备均工作在主份状态,备份设备还未启用,星上燃料绰绰有余。因此,虽然卫星设计寿命是2年,但航天专家设计时对各个器件都打有超期服役的余量,从CBERS-1卫星目前的运行情况来,其寿命肯定要远远大于2年。所以欢迎用户继续踊跃使用CBERS- 1的数据。2002年我国将发射CBERS-2 卫星,用户期望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空中双星运行的壮观将会实现。 2、法国SPOT卫星 法国SPOT-4卫星轨道参数: 轨道高度:832公里 轨道倾角:98.721o 圈/分101.469轨道周期: 重复周期:369圈/26天 降交点时间:上午10:30分 扫描带宽度:60 公里 两侧侧视:+/-27o 扫描带宽:950公里 波谱范围: 多光谱XI B1 0.50 –0.59um 20米分辨率B2 0.61 –0.68um B3 0.78 –0.89um SWIR 1.58 –1.75um

集团总部-分部远程监控系统方案

X X X X X X集团有限公司 远 程 监 控 系 统 设 计 方 案 XXXXX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2011年3月15 1.适用范围 连锁站监控/商铺监控/商店监控/集团监控(总部/分部)/异地办公监控等2. 行业特点 一般连锁经营的企业拥有着几十、甚至几百家连锁分站。由于连锁站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跨省跨市的连锁站分布式的模式逐渐成为连锁站经营的现代模式。3. 系统组成 整个系统由前端设备、本地监控中心、总部监控中心、网络客户端、中央服务器组成。 3.1前端设备 前端系统主要由摄像机、镜头等各种信号采集设备、可遥控动作设备几大部分构成。 信号采集设备包括视频、报警信号采集及其他模拟量采集设备,主要由摄像机、红外报警探测器等采集设备,这些设备负责采集监控现场的视频图像、非法侵入等数据和模拟数字信号。 可遥控动作设备包括电动变焦镜头、全方位云台、室外防护罩,射灯开关等其它可控机电设备,这些设备按照监控中心发送的遥控行动指令进行动作。 3.2本地监控中心 本地监控中心设备一般由PC/嵌入式数字硬盘录像机、矩阵主机、监视器、报警盒、视频分配器等组成,实现监控现场音视频信号的显示、录像、回放以及报警信号的接收和处理。 3.3总部监控中心

总部监控中心采用IDRS分布式监控管理系统,该系统由视频工作站、中心管理服务器、网络客户端组成。利用IP网络可以同时监控管理成百上千个监控点。 3.3.1视频工作站 视频工作站是监控中心的核心监控设备,即“网络监控录像主机”,负责具体连接前端各网点的PC/嵌入式数字硬盘录像机和网络视频服务器,提供所有远程视频图像的显示、录像和云镜控制功能。同时,它也可以作为其它监控中心和网络客户端的视频源,负责提供音/视频信号的转发。它由计算机和视频工作站软件构成。受计算机自身和网络带宽的限制,一台视频工作站只能远程监控有限数量的图像,因此,当一个监控中心需要远程监控的前端摄像机越多时,需要的视频工作站的数量也就越多。 3.3.2网络客户端 网络客户端是指除了监控中心以外,网络内其他需要进行网络远程监控的用户终端。由于这些客户端相对比较零散,监控要求较低,登陆访问较随意,且通常无录像要求,因此,统一纳入“网络客户端”用户。它由计算机(普通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和客户端软件构成。客户端远程监控时,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中央服务器”进行身份验证,通过认证后,进入客户端监控界面,界面中会自动显示该客户端权限内的资源列表(所能访问和监控的所有视频工作站目录),通过该列表即可实现远程监控。客户端功能和界面相对简单,适合各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等的使用,主要负责图像显示、云镜控制和远程回放。 3.3.3中心管理服务器 中心管理服务器是整个系统的管理核心和信息认证中心。主要功能是对各种主控设备(PC/嵌入式数字硬盘录像机、网络视频服务器、视频工作站)和网络监控端进行统一集中管理,包括设备注册认证、用户注册认证、系统内设备所属关系配置、系统内用户权限配置、集中远程控制修改设备参数与设置和资源分配及指向服务等。它由计算机和中心管理服务器软件组成。中心管理服务器一般安装在总监控中心。 4. 系统拓扑图 5.系统功能

在线安全监视监测及控制系统方案

在线安全监视监测及控制系统 解 决 方 案 单位名称: 时间: 目录 第一章、系统概述3 1.1、工程背景3

1.3、工程简述4 第二章、执行的主要标准及规范6 第三章、设计原则与依据8 第四章、设计原则与依据10 第一章、系统概述 1.1、工程背景 随着现代化企业制度在我国的普及和深化发展,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各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都加快了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企业正逐步转向利用网络和计算机集中处理管理、生产、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等重要环节的大量数据。b5E2RGbCAP 目前,国内一些爆炸或火灾事件频繁发生,给国家、集体以及个人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而造成爆炸或火灾事件大多是其安防措施不到位,或者对安防监控系统不够重视造成的,因此,国家对易燃易爆场所的消防监控越来越重视,对其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特别是对中心城市的大型石化储罐库<以下称油库)的安防监控是指令下达,必须整改,做到万无一失。p1Ea nqFDPw 因此,油库的安防自动监测与信息管理自动化系统日益被人们所重视。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根据油库特殊的火灾危险性和易燃液体泄漏监测实际需要,应及时构建针对油库储罐的在线安全监视监测控制系统。DXDiTa9E3d

油库安全防范除了建立高高的围墙,铁栅栏外,还应对非法入侵和隐患故障等予以及时发现和处理,那么就需要有一套先进,科学,实用,性能稳定可靠的在线安全监视监控系统来实现,为了更好的保护财产及油库的安全,根据用户实际的监控需要,可在油库周边、大门、办公楼、油料车间、油库、机房等重点部位安装摄像机。监控系统将视频图像监控,实时监视,多种画面切换,多画面分割显示,云台镜头控制,备份等功能有机结合的新一代监控系统,同时监控主机自动将移动侦测报警画面纪录,做到及时处理,提高了保卫人员的工作效率并能及时处理警情,能有效的保护油库财产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最大程度的防范各种入侵,提高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反映速度,给保卫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整个油库的安全。RTCrpUDGiT 为进一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与人们文明生活的高标准要求,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温馨、高效的生产与生活环境,并根据各种不同视频辖区的需要,从油库的具体实际出发,做到配置合理,留有 扩展余地,技术先进,性能价格比高,确保系统性能高质量,高可 靠性。5PCzVD7HxA 1.3、工程简述 用户企业始终将安全生产工作放在各项工作首位,并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制度,年初也与各基层单位签订了《安全环保责任书》,明确了安全环保责任。但是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小事故频发。纠其原因主要是“人”的因素造成的。立此工程的目的就是解决:在加强员工安全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培训的同时,建立在线安全检测监视系统,减少因操作失误造成安全事故。jLBHrnAlL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