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醚的生产工艺设备

聚苯醚的生产工艺设备
聚苯醚的生产工艺设备

聚苯醚的生产工艺设备

前言:本文主要介绍了PPO的生产工艺,详述了PPO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工艺设备。并简述了MPPO的某些生产方法及改性后的性质。

2.1反应式

2,6-二甲基酚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氧化偶联反应只得PPO树脂,反应式如下:

2.2 PPO生产工艺流程图

2.3聚合方法

PPO的聚合方法可分为沉淀聚合和溶液聚合两种。

沉淀聚合一般使用卤化亚铜和二甲胺的洛合物作催化剂,在聚合反应开始之前,先把溶剂(苯或甲苯)和沉淀剂(异丙醇或乙醇)加入到聚合釜中,反应过程中不断有聚合物沉淀出来。

溶液聚合一般是以卤化亚铜与二正丁胺的络合物为催化剂,在甲苯溶液中进行聚合反应。反应过程中整个体系呈均相状态。反应结束时,用醋酸终止反应并除去催化剂,然后加入甲醇或乙醇使聚合物沉析出来。沉淀法的优点是对单体的纯度要求较低(大于95%),操作工序要少一些。缺点是收率低,由于生产过程是边聚合边沉淀,部分催化剂会被包在聚合物内,后处理时洗涤较为困难,溶液法的优点是收率高(一般可高达95%以上),催化剂的去除较为彻底,产物中杂质含量小,制品色泽和性能优良。缺点是对单体的纯度要求高(大于99%),与沉淀法相比,其操作工序要多一些。

PPO聚合催化剂一般选用卤化亚铜或卤化亚铜与二正丁胺组成的络合物。聚合方法一般采用以甲苯为溶剂的溶液法。2,6-二甲基酚聚合为放热反应(反应热为167.4kJ/g·mol)。

反应过程中应不断冷却,使反应温度维持在25~30℃。聚合物末端含有OH基,在高温下易被老化,可用醋酸酐封端。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甲醇或乙醇等非溶剂,使聚合物粉末析出。具体的生产工艺如图1所示。将2,6-二甲基酚与甲苯混合,与二正丁胺、CuBr2的甲苯溶液一起加入到聚合反应器中,向反应器吹入氧气、冷却、使反应液保持25℃,反应时间大约为2小时。聚合反应结束后,在螺旋反应萃取器里使反应混合物与醋酸水溶液接触, 分离出含有PPO的甲苯溶液。将该溶液与醋酸酐混合,在封端釜户于230℃保持30分钟,使醋酸酐与聚合物端基进行封端反应。冷却后加入水,使醋酸水溶液从PPO甲苯混合液中分出来。在PPO甲苯混合液中加人甲醇,搅拌,使PPO粉末析出。再经甲醇洗涤、离心分离、干燥除去甲醇后即可得到产品PPO粉末(特性粘度一般控制在0.5左右)。在共混工序中,向熔融混炼挤出机加入计量添加剂和PPO 粉末,进行混合和造粒。在聚合反应中,通氧方式、反应温度、时间及搅拌速度等均对反应有显著影响。通氧时应使其分散度大而均匀,氧气反与应液的接触时间越长对反应越有利。

近年来,GE公司对聚合工艺进行了改进,采用两段式连续聚合工艺[3],如图所示。

PPO粉末

第一阶段至少在一个釜形反应器内进行反应。一般采用三个连续流动搅拌槽反应器(CSTR)串联使用。在CSTR内通入氧气。为了达到有效的气液接触,要进行充分的搅拌,一般选用叶片搅拌。另外,为了维持CSTR 在30~35℃,必须冷却CSTR。在CSTR内停留30分。通氧量要超过与2,6-二甲基酚反应所要求转化率理论量的10%(摩尔),就可达到所要求的转化率。通常在CSTR内酚类中的OH基至少约65%转化成醚键,转化率达到90%则较为理想。如果转化率达不到65%,在后期阶段必须提高转化率,这是较难的。这样就不容易得到高分子量的PPO。

在CSTR内大部公达到全转化率,因放热反应,要保持热传导,此时粘度低于10cpS(厘泊)。

当然,伴随转化率上升,反应体系内生成聚合物的分子量增大,粘度上升。这时需追加溶剂使反应液的粘度降低。第一CSTR达到所要求的转化率后,采用离心分离及倾析,可从反应液中除去水。水的去除会引起部分催化剂失去活性。因此要保留一部分的水,然后送入第二个CSTR。第一CSTR为了提高转化率需要冷却,第二CSTR转化率低,不需要冷却。第二CSTR反应液粘度大约在20cp以下的低粘度。其反应转化率为5~30 %,重均分子量至少可增加5倍。第二阶段反应在限制返混反应器中进行。其实例是连续流动管形反应器。该反应器为了抑制向反方向最少流动,分设折流板、充填物及多个反应区域等。这种管形反应器采用涡轮搅拌,也可用往复板搅拌。通常反应液与氧气用并流,也可用对流。多区域管形反应器内至少要有5个区域,区域数多,增加反应器的成本。一般区域为5~20个区域较为合适。反应温度30~40℃。冷却用冷却夹套去除反应生成热,反应停留时间10~40分钟。这样得到的PPO重均分子量5000~75000,在25℃的氯仿中测定特性粘度约0.1~0.75dl/g,较合适的分子量为50000。在前混合器中加入的反应液配比与前述间歇式一样。采用两段式连续聚合工艺可缩短反应混合物在反应体系中总的停留时间,并可通过调节催化剂各组份的比例、加入数量及控制停留时间等来控制聚合物的分子量。

3 MPPO的制备

PA6/PPO合金改性[4]:先将干燥好的PPO、PA6增韧剂和各种助剂(抗氧剂、硅硐粉、硅烷偶联剂等)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均匀的物料投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经牵条、冷却切粒后得到改性PA6/PPO合金。

PPO/PS合金改性:将生成的聚苯醚与苯乙烯反应,得到苯乙烯接枝聚苯醚。根据需要它可再与弹性体共混

而形成抗冲击的改性的聚苯醚。工艺路线可表示:

4. 结语

PPO及MPPO在国外虽已进入成熟而稳定的发展阶段,但全球MPPO的需求量将会以7%~10%的年平均增加速度发展。主要因其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因而在电子电气及家用电器、办公自动化机械、汽车等输送机械、建材、航空及军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成为开发国家的核心材料之一。

参考文献:

[1]吴青.聚苯醚及其改性[J].塑料科技,2002.(4):53-55

[2]高梅仑.改性PPO生产及其应用[J].工程塑料应用,1990.(4):55-60

[3]黄如注.聚苯醚的生产与应用[J].化工新型材,1993.(4):30-33

[4]吕通建.PA6/PPO合金的研究[J]. 工程塑料应,2009.(11):19-21

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清棉工序 1.主要任务:(1)将紧压的原纤维松解成较小的纤维块或纤维束,以利混合、除杂作用的顺利进行;(2)清除原纤维中的大部分杂质、疵点及不宜纺纱的短纤维。(3)将不同批次的纤维进行充分而均匀地混和,以利棉纱质量的稳定。(4)成卷:制成一定重量、长度、厚薄均匀、外形良好的棉纤维卷。 梳棉工序 1.主要任务 (1)分梳:将纤维分解成单纤维状态,改善纤维伸直平行状态。(2)混合:使纤维进一步充分均匀混合。(4)成条:制成符合要求的棉条。 精梳工序 主要任务: 1.除杂:清除纤维中细小的纤维疵点。 2.梳理:进一步分离纤维,排除一定长度以下的短纤维,提高纤维的长度整齐度和伸直度。 3.牵伸:将棉条拉细到一定粗细,并提高纤维平行伸直度。 4.成条:制成符合要求的棉条。

并条工序 主要任务 1.并合:一般用6-8根纤维条进行并合,改善棉条长片段不匀。2.牵伸:把纤维条拉长抽细到规定重量,并进一步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程度。3.混合:利用并合与牵扯伸,使纤维进一步均匀混合,不同唛头、不同工艺处理的纤维条,在并条机上进行混和。4.成条:做成圈条成型良好的熟条,有规则地盘放在棉条桶内,供后工序使用。 粗纱工序 主要任务: 1.牵伸:将熟条均匀地拉长抽细,并使纤维进一步伸直平行。2.加捻:将牵伸后的须条加以适当的捻回,使纱条具有一定的强力,以利粗纱卷绕和细纱机上的退绕。 细纱工序 主要任务: 1.牵伸:将粗纱拉细到所需细度,使纤维伸直平行。 2.加捻:将须条加以捻回,成为具有一定捻度、一定强力的细纱。3.卷绕:将加捻后的细纱卷绕在筒管上。4.成型:制成一定大小和形状的管纱,便于搬运及后工序加工。

聚苯醚和改性聚苯醚

聚苯醚和改性聚苯醚(PPO)的介绍 聚苯醚化学名称为聚2,6-二甲基-1,4-苯醚,简称PPO(Polyphenylene Oxide)或 PPE(Polypheylene ether)。又称为聚亚苯基氧化物或聚苯撑醚,是一类耐高温的热塑性树脂。市场上通用的主要为改性的聚苯醚(Modified Polyphenylene Oxide),简称MPPO,或者MPPE(Modified Polypheylene ether)。由于习惯上,对聚苯醚和其改性共混聚合物都称为PPO或PPE,本书也采用通俗称法:以下称为PPO或PPE。聚苯醚于1959年由美国GE公司的Allan S.Hay所发明。聚苯醚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及特性,但熔融流动性差,加工困难,为了改善加工性能,GE公司于1966年将聚苯醚与聚苯乙烯共混改性获得成功,并注册为Noryl商品名投入市场,从此美国GE工的改性聚苯醚便加快了发展速度,直至现在该公司的此类产品在世界仍居主导地位,其生产能力占世界的80%以上。 国内外聚苯醚和改性聚苯醚(PPO)发展状况 在PPO的市场中,GE公司垄断了世界市场,直到1979年日本旭化成工业公司以自己的改性技术,以苯乙烯接枝法生产改性的聚苯醚,商品名为Xyron(采龙)以后,才打破了独家垄断的格局。1983年美国GE公司的有关聚苯醚原始专利期满以后,德国BASF公司和赫尔斯公司均将其改性聚苯醚投入市场。除了以上的公司外其他的现有生产厂商有:日本三菱公司系统及住友化学和GE的其他子公司等。我国自60年代初,在上海、天津等地曾有多个单位开展2,6-二甲酚合成及制成聚苯醚的研究工作。上海合成树脂研究所于60年代后期完成了试验室的研究工作并进行扩大试验,70年代初在上海远东塑料厂建立百吨级装置试产。80年代通过中试技术鉴定。北京市化工研究院较系统地开展了有关聚苯醚的科研工作,已生产投放多种牌号的产品。 聚苯醚和改性聚苯醚(PPO)特性与应用 一.特性 PPO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工程塑料,突出的是电绝缘性和耐水性优异,尺寸稳定性好。 1.介电性能居工程塑料之首 PPO树脂分子结构中无强极性基团,电性能稳定,可在广泛的温度及频率范围内保持良好的电性能。其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角正切是工程塑料中最小的,且几乎不受温度、湿度及频率数的影响。其体积电阻率是工程塑料中最高的。PPO的优异电性能使其广泛应用于生产电器产品,尤其是耐高压的部件,如彩电的行输出变压器(FBT)等。 2.良好的机械性能及热性能 PPO分子链中,含有大量的芳香环结构,分子链感性较强。树脂的机械强度较高,耐蠕变性优良,温度变化影响甚小。PPO具有较高的耐热性,玻璃化温度高达211℃,熔点268℃。 3.优异的耐水性 PPO为非结晶性树脂,在通常的温度范围,分子运动少,主链中无大的极性基团,偶极矩不发生分极,耐水性非常好,是工程塑料中吸水率最低的品种。在热水中长时间浸泡其物理性能仍有很少下降。 4.阻燃性良好,具有自熄性

人造板工艺流程

人造板工艺流程 各种人造板的制造过程都包括下述5个主要工艺。 切削加工原材料处理和产品最终加工,都要应用切削工艺,如单板的旋切、刨切,木片、刨花的切削,纤维的研磨分离,以及最终加工中的锯截、砂磨等。将木材切削成不同形状的单元,按一定方式重新组合为各种板材,可以改善木材的某些性质,如各向异性、不均质性、湿胀及干缩性等。大单元组成的板材力学强度较高,小单元组成的板材均质性较好。精确控制旋切单板的厚度误差,可提高出材率2~3%。切削出的刨花形态影响刨花板的全部物理力学性能;纤维形态对纤维板的强度同样有密切关系。板材最终的锯切、磨削等也影响产品的规格质量。 干燥包括单板干燥、刨花干燥、干法纤维板工艺中的纤维干燥,及湿法纤维板的热处理。干燥的工艺和过程控制与成材干燥有所不同。成材干燥的过程控制是以干燥介质的相对湿度为准,必须注意防止干燥应力的产生;而人造板所用片状、粒状材料的干燥则是在相对高温、高速和连续化条件下进行的,加热阶段终了立即转入减速干燥阶段。单板及刨花等材料薄,表面积大,干燥应力的影响甚小或者不存在。加之在切削过程中木材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松弛,水分扩散阻力小,木材内部水分扩散规律对单板、刨花等就失去意义 干燥的热源,大都是用蒸气或燃烧气体。红外线干燥能量消耗太大,每蒸发1千克水需要5500~18000千焦;而蒸气干燥仅需4200~5000 千焦。高频干燥优点是被干物料含水率高时的干燥速度快、终含水率均匀,但干燥成本过高。若与蒸气联合使用实现复式加热则有利的。真空干燥不仅费用大,生产效率也低。当以蒸气为热源时,每蒸发1千克水分,单板干燥需1.75~2千克蒸气,刨花干燥需1.8千克左右的蒸气,软质纤维板坯干燥需1.6~1.8千克蒸气。 施胶包括单板涂胶、刨花及纤维施胶。单板涂胶在欧洲仍沿用传统的滚筒涂胶,美国自70年代起许多胶合板厂已改用淋胶。中国胶合板厂也用滚筒涂胶。淋胶方法适宜于整张化中板和自动化组坯的工艺过程。刨花及纤维施胶现在主要用喷胶方法。 成型和加压胶合板的组坯,刨花板纤维板的板坯成型和加压都属于人造板制造的成型工艺。木材学对木材构造的研究揭示了木纤维在天然木材中的排列方式有层次性和方向性,因而能承受自然界对木材所施加的一定限度的外力。人造板制造工艺的演变,无疑受到这一认识的影响:刨花板、纤维板板坯层次由单层改变为3层及多层结构;板坯中刨花及纤维的排列也由随机型趋向于定向型;而胶合板的相邻层纤维方向互相垂直排列则改善了木材在自然生长条件下形成的各向异性缺点,提高了尺寸稳定性。

细木工板的生产工艺流程

13.2.1.3细木工板的生产工艺流程 芯条占细木工板体积60%以上,与细木工板的质量有很大关系。 制造芯条的树种最好采用材质较软,木材结构均匀、变形小、干缩率小,而且木材弦向和径向干缩率差异较小的树种,易加工、芯条的尺寸、形状较精确,则成品板面平整性好,板材不易变形,重量较轻,有利于使用。 一般芯条含水率8%--12%,北方空气干燥可为6%--12%,南方地区空气湿度大,但不得超过15% 芯条的生产流程: 干板材双面刨多片锯横截锯芯条 (压刨) 芯条厚度:木芯板的厚度加上制造木芯板时板面刨平的加工余量。 芯条宽度:芯板的宽度一般为厚度1.5倍,最好不要超过2倍,一些质量要求很高的细木工板芯条宽度不能大于20mm芯条越宽,当含水率发生变化时,芯条变形就越大。 芯条长度:芯条越长,细木工板的纵向弯曲强度越高,然而芯条越长,木材利用率越低。 芯条的材质:芯条不允许有树脂漏,不允许腐朽,不允许有爬楞。

芯板的加工:使用芯条胶拼机 木芯板胶拼后,板面粗糙不平,通常采用压刨加工,芯条加工精度很高的机拼木芯板,可以用砂光加工来代替刨光。 13.2.2胶合板 以木材为主要原料生产的胶合板,由于其结构的合理性和生产过程中的精细加工,可大体上克服木材的缺陷大大改善和提高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胶合板生产是充分合理地利用木材、改善木材性能的一个重要方法。 13.2.2.1定义: 胶合板是由木段旋切成单板或由木方刨切成薄木,再用胶粘剂胶合而成的三层或多层的板状材料,通常用奇数层单板,并使相邻层单板的纤维方向互相垂直胶合而成。 13.2.2.2胶合板的构成原则: 对称原则:对称中心平面两侧的单板,无论树种单板厚度、层数、制造方法、纤维方向和单板的含水率都应该互相对应,即对称原则胶合板中心平面两侧各对应层不同方向的应力大小相等。因此,当胶合板含水率变化时,其结构稳定,不会产生变形,开裂等缺陷;反之,如果对称中心平面两侧对应层有某些差异,将会使对称中心平面两侧单板的应力不相等,使胶合板产生变形、开裂。 奇数层原则:由于胶合板的结构是相邻层单板的纤维方向互相垂,又必须符合对称原则,因此它的总层数必定是奇数。如:三层板、五层板、七层板等;奇数层胶合板弯曲时最大的水平剪应力作用在中心单板上,使其有较大的强度;偶数层胶合板弯曲时最大的水平剪应力作用在胶层上而不是作用在单板上,易使胶层破坏,降低了胶合板强度。

生产工艺流程与生产能力概述

生产工艺流程与生产能力概述 1.生产工艺流程 上图即为典型生产工艺流程图,其中各主要环节解释如下: ●订单评审----销售合同录入ERP后,由生产中心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设计周期、采购周期 及生产周期的确定,并将相关生产指令下达到各部门 ●图纸----含钣金图纸和电气图纸,其中电气图纸在成套生产环节提供即可 ●下料----即剪板机下料,需校验材料尺寸及夹斜度 ●冲裁----数控转塔冲床根据展开图通过ProCAM程序冲孔

●折弯----数控折弯机对冲裁完成的板料进行弯制成型,需严格控制成型尺寸 ●焊接----按照柜体装配图、焊接图进行焊接 ●委外加工----钢制件焊接成型后一般需经委外喷塑或镀锌 ●安装----主要针对电气元器件、母排、一次电缆等,重点工序 ●接线----主要针对二次部分接线,最后一道工序,重点工序 ●过程检验----质检部对生产过程的关键点进行监督、抽检 ●最终检验----针对整套设备进行逐项测试、联调(质检、工程共同进行) ●包装----最终检验结束后打包 ●入库----办理相关入库手续,随时具备发货条件 2.生产能力及生产设备简介 2.1生产能力 2.1.1人员配置及班组(工序)划分 生产部设置生产部长与生产调度各1名,下设两个车间,即生产车间与电子车间。生产车间目前固定员工为15人(剪板机、折弯机、冲床各2人,焊接2人,一次安装5人,二次接线2人),电子车间目前设置3人,生产部近几年人员一直较平稳。 总的来讲,结合公司近几年的订单量来看,生产部现有人员配置能够满足公司的生产需求。 生产部当前的班组(工序)设置如下: ●钣金生产: 主要指各种柜体、箱体的生产,目前公司自行生产的柜体、箱体主要包含单导柜、排流柜、传感器箱、消弧线圈柜(多种柜型)、无功补偿柜体、各种小型配电箱、电表箱等; ●成套生产: 主要指各类产品的一次元件安装、二次接线,其中二次接线为产品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该工序完成后即代表产品生产结束,可以进行检验、包装、发货 ●电路板焊接调试: 主要指各类控制器(单导控制器、排流控制器、消弧线圈控制器等)、各类监测装置、各类选线PCB板的焊接及调试工作 2.1.2各工序年产量 ●钣金生产:

聚苯醚(PPO)的改性

聚苯醚(PPO)的改性 ?聚苯醚(PPO)的基本性质概述聚苯醚(PPO)的改性方法 ?聚苯醚(PPO)改性的应用 ?

聚苯醚(PPO)的基本性质概述 聚苯醚(聚2 , 6 一二甲基一1 , 4 苯醚) , 简 称PPO, 是一种优良的热塑性工程塑料。 优良性能:良好的机械性能、热性能和 电性能。 缺陷:熔融温度高、熔体粘度大热塑成 形性差和耐有机溶剂(如卤代脂肪烃)差。 为了改善PPO的性能, 扩大应用领域, 对PPO进行改性, 改性后的PPO 称为MPPO

聚苯醚(PPO)的理化性能 ?(l) 物理机械性能聚苯醚分子链中含有大量的苯环 结构, 分子链刚性较强, 机械强度高, 具有较高的硬度和韧性; 蠕变小, 尺寸稳定性良。 (2)热性能聚苯醚具有较高的耐热性, 玻璃化 温度达211 ℃, 熔点为2 68℃, 热分解温度为33 0 ℃。 ?(3) 电性能聚苯醚分子结构中无强极性基团, 在很 宽的温度及频率范围内, 能保持良好的电性能, 其介电 常数和介电损耗角正切在工程塑料中最小, 且不受温度、湿度及频率的影响。 ?(4 )化学性能聚苯醚为非结晶树脂, 分子结构中无可 水解的基团, 耐水性好, 制品在高压蒸汽中反复使用其 性能变化不大, 但能溶于卤代脂肪烃和芳烃中。

聚苯醚的改性方法 ?物理改性 填充改性 共混改性(相容体系,非相容体系)互穿网络(IPN)结构聚合物 ?化学改性 端基改性 主链改性 再分配反应改性

填充改性 增塑,降低成本,提高杨氏模量,起增强作用。填料的粒径、形状影响材料的性能,PPO改性后,再加入无机填料(碳酸钙(无定形状)、滑石粉(层状)、硅酸钙(针状)3种),可提高改性聚苯醚(MPPO)的拉伸屈服强度。用无机填料对MPPO进行填充改性,碳酸钙对填充体系拉伸 屈服强度没有影响,而用滑石粉和硅酸钙填充,其填充体系的拉伸屈服强度增加。这是因为碳酸钙是粒径填料,碳酸钙粒径为2—10 um时,只起增量剂的作用;而粒径小于0.1 um时,起 增强剂的作用。

人造板贴面生产工艺

人造板贴面生产工艺 一、基材分选: 基村应有足够的胶合强度,不得有鼓泡、脱胶和边角缺损现象,无大裂隙和离叠芯。板面不得有起皱,重叠。 基材表面光洁平整,无明显翘曲,翘曲度不超过1%。 基材含水率一般控制在 14%以下,若含水率偏高,贴面热压时容易产生局部鼓泡。 对色差较大、节疤较多等缺陷的基材,应分选成批单独处理。 二、基材砂光 对分选的基材表面进行抛光砂光,使基材厚度基本一致,厚度偏差控制在±0.10mm ,砂光后应清除板面灰尘和木粉。 三、基材表面处理 由于贴面用薄木是天然木材或人造木刨切生产的,其厚度在0.15~0.30mm之间,厚度非常薄,如果基材表面不进行处理,贴面热压后,基材本身的色差、节疤等缺陷就会暴露无遗,影响了贴面质量和产品的外观等级,达不到二次加工的目的,因此,必须对基材表面进行处理。 3.1 基材:1220mm×2440mm×3mm杨木素胶合板,有色节。 3.2 贴面薄木:天然木材或人造木刨切生产的木皮,其厚度在0.15~0.30mm 3.3 隐蔽剂: 木纹隐蔽剂不仅可以隐蔽遮盖基材缺陷,而且还可以增加基材强度,改善基材质量,具有双重特殊功能。配比:牙黄色1 份,纯白色2份调配使用。 3.4 主要设备 简易三辊筒涂胶机,主要构造是上辊筒硬度为HB40~50软性橡胶辊,半径为210mm,无螺纹的光辊,挤压辊为镀铬不锈钢,半径为120mm,下辊筒为镀铬不锈钢辊,半径为210mm. 3.5 具体操作 ①开动简易三辊涂胶机,将木纹隐蔽剂置人上面双辊之间的沟槽中,转速为60~ 80r/min。 ②调整胶辊的辊距,将木材隐蔽剂均匀涂布在要贴薄木的一面基材上,一般每 kg 隐蔽剂可涂布基材30~40平方米,对于色差较大,节疤较多等严重缺陷的基材,可适当增加涂布量,一般基材处理后,成本增加0.5~0.6元/张。 ③传送带将基村传出距胶辊10m远后,即可收板叠放而不粘结,10min后就可以 进入下道工序。 四、胶水调制 4.1 胶粘剂: 脱水脲醛树脂胶,固体含量为 60%一 65%,粘度为25~30s(涂一4杯,25℃),100份。 4.2 抗老化剂:聚醋酸乙烯酯乳液,25份。 4.3 填充剂:面粉,10~15份。 4.4 固化剂:氯化铵0.6%一1.0%(占胶粘剂重量)。 4.5 延缓剂:六次甲基四胺,0.2%~0.5%(占胶粘剂重量)。 4.6 增白剂:立德粉,适量。 4.7 增亮剂:轻质碳酸钙,适量。 按次序投料,搅拌30min左右,使各种助剂完全溶解,胶液呈膏状粘稠液体,调胶粘度不能稀,否则容易产生透胶。

人造板工艺学

一、名词解释 1、人造板:人造板是以木材或其他纤维植物为原料,通过专门的工艺加工成单板、纤维或刨花,施加或不加胶粘剂,经过成型(或组坯)、热(冷)压所制成的一类板材。 2、胶合板:把由原木旋切或刨切成的单板按一定规则胶合起来形成的板材。 3、单板层积材(LVL):将单板基本按对称原则和沿长度方向顺纹排列的原则胶合而成的板材。 4、纤维板:以木材或其它非木材植物纤维原料,经分离纤维、干燥、铺装、热压而制成的板材。 5、刨花板、碎料板:以小径木、间伐材、人工速生林为原料,通过刨片机加工成刨花,然后经过干燥、施胶、铺装板坯、热压制成的板材。 6、华夫板:用扁平大片刨花胶合而成的板材。 7、E0级刨花板:甲醛释放量低于5mg/100mg的刨花板 8、静曲强度(MOR):静曲强度是指人造板抵抗外力而不破坏的最大能力。 9、弹性模量(MOE):弹性模量是人造板在比例极限内应力与应变的关系。 10、内结合强度 (IB):内结合强度是测定人造板胶接性能的重要指标 表面结合强度:表面结合强度是测定人造板表面性能的指标 11、蠕变:人造板是弹塑性材料,当人造板在弯曲载荷作用下,除产生弹性变形外,还会产生塑性变形,人造板变形随时间的延长,变形增加,这种现象称为人造板的蠕变。 12、握钉力:人造板对钉子的握持能力称为握钉力 绝对握钉力:指拔出钉子的最大阻力值 比握钉力:指最大拔出阻力与钉子钉入部分展开表面积的比值 握螺钉力:指人造板对木螺钉的握持能力 13、胶合强度:胶合板试件承受平行于板面的拉力作用时,胶层抵抗剪切破坏力的能力。 14、胶合板的比强度:比强度是强度与密度的比值。该比值反映了某些运动构件材料的重要特性。 硬度:抵抗其他不会产生残余变形物体凹入的能力 耐磨性:指板抵抗磨损的能力 抗冲击强度:人造板的抗冲击强度反映了产品抵抗动载荷破坏的能力 工艺性质:是人造板的可加工性能(机械加工性能、拼缝的性能和表面装饰性能)15、集成材(Glued Laminated Timber):是一种沿板材或枋材平行纤维方向,用胶粘剂沿其长度、宽度或厚度方向胶合而成的实木板枋材。 16、压缩木:是木材经过加压处理而制成的质地坚硬、密度大和强度高的材料 17、胶粘剂调制:指在胶粘剂中加入固化剂、防水剂等添加剂,并调制均匀的过程 18、剖面密度曲线(VDP):也称剖面密度梯度(VDG),是指木质人造板在厚度方向上的密度变化,通常表层密度高,芯层密度低,密度高峰值离板材表面有一定距离。 19、添加剂:添加剂是指在人造板生产过程中,施加除胶粘剂以外的其他化学药剂。 20、固化剂:加入树脂中,在特定的条件下促使树脂固化的物质,称之谓固化剂。 21、施胶:施胶是将胶粘剂和其他添加剂(防水剂、固化剂、缓冲剂等)施加到人造板基本单元的过程。 22、热压:是指将人造板板坯在热量和压力作用下,经过一定的时间使胶粘剂固化,制成一定密度和一定厚度的人造板。 23、定向刨花板(OSB):将扁平窄长刨花分3或5层铺装胶合而成的板材,同一层内刨花的纹理方向基本一致,相邻层刨花的纹理互相垂直。 24、定向刨花层积材(OSL或LSL):用长细比较大的扁平刨花材料按长度方向顺纹理排列

生产工艺流程及控制

第五章. 生产工艺流程及控制 本设计中的各个参数及控制参考特雷卡电缆有限公司技术部有关技术文件,相关标准和生产实践总结. 一.拉制 此电缆所用圆铜杆有两种规格PE线芯用TR2.58mm和主线芯及N线芯用TR2.25mm,均在十三模大拉机LHD3/13上生产. a: TR2.58mm 原材料用的为TR8.0mm的软铜杆,其拉制配模为: 8.0, 7.00, 6.04, 5.26, 4.62, 4.08, 3.63, 3.22, 2.86, 2.60 偏差为±0.03 mm.之所以最后一道模具的标称值比实际生产值大0.02mm,是因为在拉制退火过程中由于张力的存在会引起一定的缩径,只要控制好收线张力就行了.生产中的各个主要参数可设定如下: 退火电压: 44V 收线速度: 8m/s 收线张力: 0.25MPa 退火蒸汽保护: 0.1~0.6MPa 收线装置: 收线盘: PN500 收线框: Φ800×Φ500×1250 建议使用PN500的收线盘,为了以后的绞丝生产. b: TR2.25mm 进线直径为Φ8.0软铜杆,配模值为: 8.0, 6.70, 5.71, 4.88, 4.21, 3.66, 3.21, 2.81, 2.57, 2.27

其它参数和控制如下: 退火电压: 45V 收线速度: 8m/s 收线张力: 0.25MPa 退火蒸汽保护: 0.1~0.6MPa 同上建议使用PN500的收线盘,为了后道工序. 在断线或铜杆首尾焊接时要保证接头处焊接牢固,以免生产中断线给生产带来不便,降低生产率(两铜杆要融化均匀,无杂质,然后加热重新结晶后表面处理平整方可生产). 生产中常见的质量问题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如下:

三聚氰胺贴面板生产工艺

三聚氰胺贴面板生产工艺 作者:lidare提交日期:2010-2-8 11:33:00 | 分类:未分类 | 访问量:31 三聚氰胺板,全称是三聚氰胺浸渍胶膜纸饰面人造板。是将带有不同颜色或纹理的纸放入三聚氰胺树脂胶粘剂中浸泡,然后干燥到一定固化程度,将其铺装在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或硬质纤维板表面,经热压而成的装饰板。三聚氰胺板不是新产品,名称花哨不代表产品新鲜。北京市木材家具质量监督检验站长说,此种板材早已在国内生产,最初是用来做电脑桌等办公家具,多为单色板,随着家庭中板式家具的流行,它逐渐成为各家具厂首选的制造材料,表面色彩和花纹也更多。目前市场上的板式家具采用进口和国产两种板材。“三聚氰胺”是制造此种板材的其中一种树脂胶粘剂,带有不同颜色或纹理的纸在树脂中浸泡后,干燥到一定固化程度,将其铺装在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或硬质纤维板表面,经热压而成的装饰板,规范的名称是三聚氰胺浸渍胶膜纸饰面人造板,称其三聚氰胺板实际上是说出了它的饰面成分的一部分。 将各种具有特殊性能的原纸,经过浸渍无色透明的三聚氰胺树脂,而底层纸浸渍酚醛树脂胶,通过浸渍后使胶料均匀地渗透到纸质纤维中去,然后将浸渍纸进行干燥,排除水分及溶剂等挥发物。 各种原纸的浸渍及干燥是装饰板制造的关键工序,必须要使原纸充分、均匀地浸渍树脂液达到要求的树脂含量,浸渍胶液后经干燥装置除去溶剂及一些挥发物,使树脂的缩聚进行到某种程度,并残留一部分挥发分,以保证浸渍纸在热压过程中,树脂呈熔融状态时有足够的流动。 各种原纸经浸渍干燥后,用塑料薄膜密封放在恒温恒湿环境中保存。温度约为20摄氏度,湿度约为50—60%的保存条件。后按产品规格要求的厚度,将 各种浸渍纸配成坯。并在热压机中进行加热加压,一般加热温度为135—150摄氏度,为了得到良好的表面光泽,可采用冷—热—冷的热压工艺,即板坯进入压机时热板温度低于50摄氏度,以免树脂局部固化,然后升温加压,在卸压前先要将热压温度降下来,降至50摄氏度时才能降低压力,张开热板。使用压力约6—8MPa。待压成板后,再在纵横裁边机上裁边,后在装饰板背面进行砂光。便生产成三聚氰胺树脂装饰板。

板式家具生产工艺与设备

板式家具生产工艺与设备 板式家具加工工艺 一基材 板式家具的基本材料是刨花板和中密度纤维板,这两种板是可以用工业化生产方式 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工程材料从材料来源幅面尺寸和加工性能方面来说,它们不象实木和其它材料,对家具的设计和制造约束很少,因此家具设计师和制造商可以不受材料的限制,而完全根据用户不同品味的需要,设计和制作功能实用风格各异的家具 刨花板:将木材加工剩余物或小径材枝桠材加工成一定形状尺寸刨花,施加一定量胶粘剂,经铺装成型热压而成按结构分为普通板和定向板两类,而普通型刨花板又可分为单层三层渐变三种结构家具用板以渐变和三层结构为主通常用平压法制造 刨花板主要优点是可按需加工成不同厚度大幅面的板材;可直接使用;不需干燥;易加工利于机械化生产;运输保存方便;价格便宜其缺点是边部毛糙,易吸湿变形,吸水厚度膨胀率较大;握螺钉力较低,紧固件不宜多次拆卸;容积重通常高于木材,刨花板家具较重,横向构件易产生下垂变形等我国刨花板产品质量差异较大,一般来讲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生产管理较好的企业产品质量较好,各项指标均能达到国家标准,但中小企业刨花板产品质量均较差,表现在刨花形态差施胶量高刨花板吸水厚度膨胀率超过10%厚度尺寸偏差大于土1.2mm扭曲度大于10mm刨花板饰面性能(砂不光不能贴面)封边性能均较差刨花板产品质量低劣,在我国刨花板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它恰恰正是发展板式家具的一个最大障碍 用于家具的刨花板应适合于家具的生产特点西方发达国家虽然对刨花板按其用途不同而规定若干种具有不同性质的刨花板,而实际上还根据用户定货或用途的不同要求,提供特制的满足某些性能指标要求的刨花板我国各地发展刨花板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为了做家具,而且力求经过表面装饰加工后使用.作为刨花板用户的家具业当然无法直接干预刨花板制造厂家的生产,但是我们应对这种材料在制作家具中应具备的质量要求有一透彻的了解,从而从用户角度对刨花板的性能提出要求 任何家具都是由若干个零部件按一定要求装配组成.虽然家具品种款式尺寸多种多样,零部件的形状尺寸质量要求和数量也各不相同但同类家具的构成均有其自身的规律有章可循例如板式结构框类家具不论是大衣橱书橱,还是客厅低柜床头柜,均是由旁板(含中旁板)和顶(或面)板底板组成柜胴体.然后在柜胴体上安装背板,起围蔽作用并增加柜体的刚性.再装抽屉门板和活动的搁板等有的柜子还有脚架以它支承整个柜体,有的橱柜要加上装饰用的帽线装饰木线等目前柜体的接合基本采用拆装结构,用连接件与圆榫进行接合橱柜上的各零部件所起作用不同,因此所采用的材料.构造也应有所区别,应分别加以考虑和选用例如家具上的横向构件搁板上放置物品起承重作用要求有足够的抗弯强度,同时,其每米长的下垂变形(蠕变)不能大于3mm.否则人的根睛能明显感觉到变形,而影响美观所谓蠕变是指

人造板加工工艺重点总结

1. 请简述人造板的构成原则以及人造板的基本分类。 答:人造板的基本分类:一,按生产过程类型分类(1)干法:单板一胶合板,刨花板,中 密度纤维板,(2)湿法:纤维板。 二,按使用性能分类:(1)结构人造板(定向结构材,高密度板)(2)功能人造板(装饰,阻燃,抗虫,抗腐蚀,抗静电,曲面人造板) 三,按组成单元分类(1)以单板,板,片为主的产品:普通胶合板,功能胶合板,结构 胶合板,异形胶合板。(2)以刨花为主的产品:普通刨花板,功能刨花板,成型刨花板。(3)以纤维 为主的产品:普通纤维板,功能纤维板,成型纤维板。(4)复合人造板:贴面人造板,装饰人造板, 木材+ 其他材料,复合结构材。 四,综合分类法人造板=单元(A)X胶粘剂(B1)X添加剂(B2)X产品形状(C) 如:(A)单板X ( B)脲醛树脂胶 X (C)平面状=脲醛树脂胶合板 单板,木条X脲醛树脂胶X平面状=细木工板 刨花X脲醛树脂胶X防水剂=普通刨花板 人造板的构成原则:对称原则,层间纹理排列原则,奇数层原则。 2,简述人造板物理,力学性能的主要指标。 答:物理性能指标:含水率、吸水厚度膨胀率、密度及板内密度偏差、游离甲醛释放量等。 课本P9表1-8 人造板的力学性能指标:内结合强度、弹性模量、静曲强度、握螺钉力等。课本P9表1-9 3.简述制造人造板所需的原料以及胶合板,刨花板和纤维板生产对原料的基本要求 答:人造板所需的基本原料:木材与非木质植物纤维原料、胶粘剂、固化剂、防水剂、阻燃 剂、防腐剂(a木材:原木、枝桠材、采伐剩余物、木材加工剩余物等;b非木材植物纤维?■■ - 1 l.-l - 111 i-.- — 1 - ————-■I--.”——— 一年生:甘蔗渣、麻杆、棉杆、稻草、麦秸等;多年生:竹材、芦苇等。c胶粘剂:天然树 脂胶,合成树脂胶,无机胶粘剂。d添加剂:防水剂,固化剂,阻燃剂,防腐剂等。e贴面 材料:薄木,塑料薄膜、树脂浸渍纸等。)胶合板对原料的要求:a原木质量对影响出材率和胶合板质量的缺陷予以限制:节子、腐朽(边材腐朽、心材腐朽)、弯曲度(2%)、纵裂、虫害等。 b原木长度:检尺长2m,2.6m,4m,5.2m,6m。根据胶合板规格决定木段长度,按木段长度选择原木的合理长度。 C,原木径级:检尺径自26cm以上,按2cm进级. 刨花板与纤维板对原料的要求 :a考虑原料密度的影响,一般选用密度低而强度高的树种;最 好使用单一树种,若多种树种的原料混用,应考虑工艺条件的一致性。对于纤维板,纤维含 量、纤维形态等是判断原料优劣的重要依据。 b小径材、枝桠材、加工剩余物与树皮的含量过高会影响产品质量,一般应该控制在10%以 下。 c原料的含水率一般应控制在40%- 60% d应考虑非木材植物纤维原料的特殊性:如甘蔗渣的髓芯,棉秆、麻秆的外皮等。 4简述人造板热压工艺的工艺原理 答:热压压力、热压温度和热压时间称为热压工艺三要素。实际热压过程是板坯状态(木材原料、胶粘剂、含水率等)与热压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温度的作用:提供胶粘剂固化所需的能量;增加木材可塑性,减小热压压力.选择热压温度应考虑胶粘剂类型、人造板品种、设备生产能力、板坯含水率和板材厚度等因素.对于脲醛树脂胶,胶合板的热压温度105?120 C,刨花板140?205 C,中密度纤维板150?180 C。 对于酚醛树脂胶,胶合板130?150 C,刨花板与中密度 纤维板170?195 C。

人造板生产工艺学实习指导书

人造板生产工艺学实习指导书胶合板部分 一、目的 1、通过实习增加对胶合板生产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胶合板的差不多知识与原理的明白得。 2、了解胶合板生产工艺过程,把握各要紧工序的工艺参数。 3、了解胶合板生产各要紧工序所采纳的设备。 4、了解胶合板生产的前景、所面临的困难和咨询题。 二、内容 (一)生产概况 1、胶合板的构成;各部分的名称; 2、国家标准中规定的胶合板规格,胶合板产量的计量单位; 3、实习胶合板厂的生产规模、产品品种; 4、实习工厂的胶合板生产工艺流程并画出工艺流程图; 5、画出实习胶合板厂的平面布置。 6、实习工厂现在生产所面临的困难和咨询题。 (二)制造工艺 1、备料 (1)胶合板生产所用的原料树种; (2)胶合板生产用的原木质量要求; (3)了解实习工厂所用木段的规格和锯截设备; (4)什么样的情形下木段需经水热处理?什么情形下可不经水热处理? (5)木段水热处理的工艺; (6)实习工厂木段剥皮的方法;剥皮的质量。 2、旋切 (1)旋切前木段定中心的意义及方法;如何按照木段的各种不规则形状来正确定出中心;

(2)旋切机的刀床类型;第二类刀床的工作原理; (3)旋切机旋刀及压尺的安装和调整; (4)旋切中显现的单板质量咨询题; (5)旋切单板的贮存方法;与后工段的联系。 3、单板干燥 (1)单板干燥机的名称及工作原理; (2)不同树种、不同厚度、不同初含水率单板通过干燥机的速度; (3)测量单板含水率所用的仪器名称及使用方法; (4)比较干燥前后单板的平坦度及开裂情形; (5)单板干燥的终含水率范畴。 4、单板剪切与加工 (1)单板剪切的加工余量;剪切的要求; (2)剪切所用的设备,比较气动剪切机与电动剪切机的优缺点; (3)了解气动剪切机与干燥机的连接方式; (4)了解如何剪切配板;配板的要求; (5)干单板加工所包括的工作; (6)了解什么样的单板可修理;什么样的单板可挖、补; (7)了解挖、补中应注意的咨询题;挖、补是如何样进行的? (8)单板胶拼的方法及其特点; (9)各种不同的胶拼方式所适合的对象; (10)单板的拼接操作,了解拼接的要求; (11)观看单板的分等操作及中间仓库内单板如何堆放; (12)单板中间仓库的储存量;生产中的面,背板和芯板的供应能否平稳? 5、胶合板热压 (1)什么是涂胶量;常用的涂胶量范畴; (2)观看涂胶用的是什么设备?它是如何供胶及如何调整涂胶量? (3)观看涂胶时芯板是零碎的随机宽度呢依旧整幅的?如是整幅板则了解一下生产中有什么特点?

车间生产工艺流程图

车间生产工艺流程图 实木车间 1.文件柜类: 素板→大平砂→开毛料→贴面→精截→封边→钻孔→ 试装→半成品 2.茶几或沙发架: 锯材→干燥→截断→纵剖→压刨→划线→铣型→ 开榫头、榫槽→钻孔→手工组装→打磨→半成品 3.班台或会议桌: 素板(锯材)→大平砂(干燥)→开毛料(截断)→加 厚(纵剖)→精截(压刨)→加宽(胶贴)→贴面(热压) →铣型(精截)→手工组装(包括打磨、打腻子、封 边、钻孔)→试装→半成品 油漆车间 白坯→机磨(大平面)→手磨(小面、曲边)→擦色(打水灰、打底得宝、打腻子)→机磨(大平面)→手磨(小面、曲面)→PU(第1道底漆) → 机磨(打平面)→手磨(小面、曲面)→PE(第2道底漆)→打磨(机 磨、 手磨)→修补→修色→手磨→面漆→干燥→试装→包装 板式车间 1.开料→手工→封边→钻孔→镂铣、开槽→清洗→试装→包装 2.开料→力刨→涂胶→贴面→冷压→精截→手工→封边→钻孔 →镂铣、开槽→清洗、修边→试装→包装

沙发车间 裁皮、开棉→打底(电车)→粘棉→扪皮(组装)→检验→包装 转椅车间 裁布(皮)、开棉→车位、粘绵→扪皮→组装→检验→包装 屏风车间 开料(铝材)→喷胶→贴绵→扪布(打钉)→组装→试装→包装 五金车间 1.椅架类: 开料→弯管→钻孔、攻牙→焊接→打磨→抛光→喷涂 2.钢板类: 开料→冲板(圆孔、圆凸、方孔、方凸、小梅花、大梅花、 网孔、菱凸)→折弯→焊接→打磨→喷涂 3.台架类: 开料→冲弯→钻孔、攻牙→焊接→打磨→抛光→喷涂 4.电镀类: 开料→开皮→冲弯→焊接→打磨→精抛→电镀 总:开料(裁剪、剪板)→制造(冲床、弯管、钻孔、攻牙)→成型(焊接、打磨、抛光)→喷涂、电镀 喷涂车间 清洗→凉干→打磨→喷漆(喷粉)→电烤→包装

聚苯醚合成机理的进展

收稿:2012-03-31;修回:2012-08- 16;作者简介:杨勇(1987-) ,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通讯联系人,E-mail:hbin_zhang @163.com.聚苯醚合成机理的研究进展 杨 勇,张洪彬*,许东海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邯郸 056027 ) 摘要: 聚苯醚是当今世界五大通用型工程塑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聚苯醚从首次合成出来距今已有半个多世纪, 但是关于聚苯醚的合成机理至今仍然没有完全阐明。本文主要介绍了合成聚苯醚氧化偶合反应的三种可能机理: 苯氧自由基协同配合物偶合机理、单电子转移偶合机理和一步双电子转移偶合机理。其中,一步双电子转移偶合机理是目前学术界所普遍接受的,并进一步阐述了聚苯醚合成过程中醌缩酮中间体再 分配和醌缩酮中间体重排两种合成聚苯醚的链增长机理。 关键词: 合成机理;双电子转移;醌缩酮中间体引言 聚苯醚(polyphenylene oxide,polyphenylene ether或polyxypheny lenes)也称聚苯氧,简称PPO、PPE, 是当今世界五大通用型工程塑料之一,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性、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以及良好的耐热水性、电绝缘性、蠕变性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汽车工业、机械制造、办公设备、航 空航天等领域[1]。在聚苯醚诸多异构体中,具有实际意义而且研究最广的是对位结构的聚合物,如下式 : 其中主链上取代基R、R’ 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因此可形成许多不同的均聚物和共聚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R、R’都由甲基取代,即聚(2,6-二甲基-1,4-苯醚),英文名称:poly(2,6-dimethy -1,4-pheny lene oxide)(简称PPO)。聚(2,6-二甲基-1,4-苯醚),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Hay[2]于1 959年首次采用溶液法,以氯化亚铜-吡啶络合物为催化剂,硝基苯作溶剂,氧气为氧化剂,在常温、常压下,由2,6-二甲基苯酚( DMP)单体通过碳-氧偶合方法制的,并于1965年实现工业化,建成世界第一座年产4.54ktPPO的工厂。在碳-氧偶合 的同时,还伴有些许碳-碳偶合反应,生成少量3,3′,5,5′-四甲基-4,4′-联苯醌( DPQ)副产物。反应式如下 : ·23· 高 分 子 通 报2012年11月

板式家具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

未来几年内国内板式家具厂将出现两种主要生产局面:一是集团化企业的规模化生产,企业投资一次到位,生产设备先进,市场占有率高,资金雄厚,这些企业生产是大而全,工艺流程也将更错综复杂;另一种就是一些中小企业为了生存或是依附于大企业或是自己联合起来增强竞争力,形成一种联合的生产局面,生产工艺流程将会更细化,会出现工序生产企业,如开料就可以单独立厂,将各联合企业的板料统一加工,再如有些厂去做油漆或某个产品零部件,以提高生产设备的利用率。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要求产品的工艺流程设计都要越来越清楚,越来越完善,达到高度的协调统一,这样才能配合运作。再有就是计算机同局域网的普及和应用,工艺流程现场管理将实行无工艺文件管理,全部采用条码管理,生产管理将会更方便、更快捷、更准确。 国内板式家具的发展历程: 所谓板式家具,是指以人造板为基本材料,配以各种贴纸或者木皮,经封边、喷漆修饰而制成的家具。同实木家具相比其主要有两点特征:一是不易变形,可拆卸安装,方便运输和仓储,可以说板式家具的外观设计变化更多,更具个性。二是节约木材资源,提高木材利用率。这两点是板式家具在当今市场上迅猛发展的主要因素。 国内板式家具的发展主要是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始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幼稚到成熟的发展历程。板式家具至今近二十年的发展道路上主要经历了两个主要发展阶段。一是九五年前后中国板式家具的第一次发展,当时分南北两派。北方企业以天坛、光明、华鹤等一批优秀的国营企业为代表,产品主要走日式风格,多是板式同实木结合;南方主要是一些港资企业,如:恒益、迪信、富运、伟安等,产品风格主要是欧式现代款式。当时的企业无论是从南到北其板式生产设备、主要原材料、五金配件都要依赖进口,在第一次发展浪潮中一些经营不善的企业,如恒益、爱富兰等虽然在企业硬件设施,如生产设备等有所加强,但在市场营销、产品开发、生产管理等一些软件上没能及时跟上最后被无情淘汰出局。二是近

人造板工艺学课程设计

一、制造细木工板的生产工艺流程(一)生产工艺流程

(二)加工设备 按照杨木制造细木工板工艺流程的顺序常用的加工设备有:跑车带锯机、台式带锯机、干燥窑、吊截园锯或悬臂万能园锯、平刨、压刨或双面刨、多锯片纵解圆锯或单锯片纵解圆锯、台式手推横截圆锯、胶拼机、单辊宽带砂光机或宽式压刨或宽式双面刨、单板旋切机或刨切机、干燥机、剪板机、拼缝机、补节机、涂胶机、预压机、热压机、纵横联合裁边机、上带式砂光或三辊式砂光机或宽带式砂光机、磨刀机、锉锯机、车间通风除尘设备等。 (三)主要工序相应工艺参数和工艺要求 在细木工板生产过程中,影响其质量好坏的技术因素很多 , 其中制材、干燥、芯条制造、芯板胶拼、单板制造、热压、表面加工等工序是工艺工序的关键部分。 (1)芯板的材种与要求 ①芯条原料主要来源于制材、木制品车间的边材、短小料、胶合板车间的木芯,低质等外材和小径级原木。 ②芯条的材种多用针叶材或软阔叶材等低密度软材树种。 ③芯条不胶拼时,其厚度等于芯板厚度芯条胶拼时,其厚度应等于芯板厚度加上芯板刨平或砂光的加工余量。 ④芯条通常采用厚宽比为1:1.5-2的木条比较适宜,也有采用厚宽比为1:2-3的板条。 ⑤芯条的长度与细木工板的纵向弯曲强度有关,芯条的长度与细木工板的纵向弯曲强度有关。

⑥芯条的加工精度对细木工板的胶合强度和表面平整性有重要影响。 ⑦芯条必须经过干燥其含水率为6-12%。 ⑧芯条允许带一定的材质缺陷,但也有所限制,如不允许有钝棱、漏节、严重腐朽、树脂漏和长度大于200mm的裂缝,以免影响细木工板的质量。 (2)覆面材料的材种与要求 ①表板要求纹理美观、色泽均匀、缺陷较少。 ②覆面材料的总厚度为板厚的20-40%,最少不得小于 3mm。 ③覆面材料的含水率一般要求为8-12%。 (3)原料的制材与干燥 ①原木在制材剖板之前应先刮去或剥去树皮。 ②原木的制材剖板一般均采用跑车带锯机加工,旋切木芯采用台式带锯机加工,为了防止跑线或因夹紧不良产生加工变形和为了提高出材率,上锯原木长度应小于4米;下锯方法以两面下锯法或毛板下锯法为优,剖解出毛边板材;毛边板的加工余量包括干燥余量和刨削余量两部分,一般合计为3-5mm;着锯方法一般采用小头进锯。 ③由于芯条原料的含水率略低于使用地区的年平均平衡含水率为好,所以制材后的毛边板材通常采用人工干燥或干燥窑干燥。 (4)芯条的加工 ①木芯板两边的对称层单板应为同一厚度,同一树种或材质相近的树种,表板拼接应选择同一树种的单板,优等品面板应表面光滑且为整

聚苯醚的生产工艺设备

聚苯醚的生产工艺设备 前言:本文主要介绍了PPO的生产工艺,详述了PPO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工艺设备。并简述了MPPO的某些生产方法及改性后的性质。 2.1反应式 2,6-二甲基酚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氧化偶联反应只得PPO树脂,反应式如下: 2.2 PPO生产工艺流程图

2.3聚合方法 PPO的聚合方法可分为沉淀聚合和溶液聚合两种。 沉淀聚合一般使用卤化亚铜和二甲胺的洛合物作催化剂,在聚合反应开始之前,先把溶剂(苯或甲苯)和沉淀剂(异丙醇或乙醇)加入到聚合釜中,反应过程中不断有聚合物沉淀出来。 溶液聚合一般是以卤化亚铜与二正丁胺的络合物为催化剂,在甲苯溶液中进行聚合反应。反应过程中整个体系呈均相状态。反应结束时,用醋酸终止反应并除去催化剂,然后加入甲醇或乙醇使聚合物沉析出来。沉淀法的优点是对单体的纯度要求较低(大于95%),操作工序要少一些。缺点是收率低,由于生产过程是边聚合边沉淀,部分催化剂会被包在聚合物内,后处理时洗涤较为困难,溶液法的优点是收率高(一般可高达95%以上),催化剂的去除较为彻底,产物中杂质含量小,制品色泽和性能优良。缺点是对单体的纯度要求高(大于99%),与沉淀法相比,其操作工序要多一些。 PPO聚合催化剂一般选用卤化亚铜或卤化亚铜与二正丁胺组成的络合物。聚合方法一般采用以甲苯为溶剂的溶液法。2,6-二甲基酚聚合为放热反应(反应热为167.4kJ/g·mol)。 反应过程中应不断冷却,使反应温度维持在25~30℃。聚合物末端含有OH基,在高温下易被老化,可用醋酸酐封端。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甲醇或乙醇等非溶剂,使聚合物粉末析出。具体的生产工艺如图1所示。将2,6-二甲基酚与甲苯混合,与二正丁胺、CuBr2的甲苯溶液一起加入到聚合反应器中,向反应器吹入氧气、冷却、使反应液保持25℃,反应时间大约为2小时。聚合反应结束后,在螺旋反应萃取器里使反应混合物与醋酸水溶液接触, 分离出含有PPO的甲苯溶液。将该溶液与醋酸酐混合,在封端釜户于230℃保持30分钟,使醋酸酐与聚合物端基进行封端反应。冷却后加入水,使醋酸水溶液从PPO甲苯混合液中分出来。在PPO甲苯混合液中加人甲醇,搅拌,使PPO粉末析出。再经甲醇洗涤、离心分离、干燥除去甲醇后即可得到产品PPO粉末(特性粘度一般控制在0.5左右)。在共混工序中,向熔融混炼挤出机加入计量添加剂和PPO 粉末,进行混合和造粒。在聚合反应中,通氧方式、反应温度、时间及搅拌速度等均对反应有显著影响。通氧时应使其分散度大而均匀,氧气反与应液的接触时间越长对反应越有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