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年火电厂脱硫脱硝行业发展报告分析.

(整理)年火电厂脱硫脱硝行业发展报告分析.
(整理)年火电厂脱硫脱硝行业发展报告分析.

二零零七年火电厂脱硫脱硝行业发展报告分析

近几年是我国火电行业发展最快的时期,截止至2007年底我国火电厂装机容量达到5.5亿千瓦,煤耗量超过13亿吨。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13万吨,占全国二氧化硫总排放量的51%;火电厂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约为800万吨,占全国氮氧化物总排放量的36%。由此可见,火电厂是我国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控制的首要对象。《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10%的削减目标。这一重要约束性指标提出后

近几年是我国火电行业发展最快的时期,截止至2007年底我国火电厂装机容量达到5.5亿千瓦,煤耗量超过13亿吨。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13万吨,占全国二氧化硫总排放量的51%;火电厂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约为800万吨,占全国氮氧化物总排放量的36%。由此可见,火电厂是我国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控制的首要对象。

《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10%的削减目标。这一重要约束性指标提出后,2006年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由2005年的1300万吨增长到1350万吨,增长了3.8%。虽然经过2007年的巨大努力,当年二氧化硫总排放量有所减少,但是要完成“十一五”规定的减排任务仍十分艰巨。近期氮氧化物的减排任务也开始提上日程。这将是推动我国火电厂脱硫脱硝行业快速发展的动力和要求。

一、火电厂脱硫脱硝行业的发展概况

(一)脱硫行业

1、火电厂脱硫产业发展概况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2007年底,我国火电厂烟气脱硫装机容量超过2.7亿千瓦,约占火电装机总容量的50%。当年投运的100MW及以上火电机组脱硫装置达1.16亿千瓦,比2006年增长14%。2007年排名前20位的脱硫公司合同容量占全国总量的90%,投运容量占全国总量的75%,当年投运容量占全国总量的81%。

与2006年相比,前10名的脱硫公司变化不大,清华同方环境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进入前10名。位居前10名的脱硫公司是: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

程有限公司、武汉凯迪电力环保有限公司、北京博奇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三融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浙大网新机电工程有限公司、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清华同方环境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天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江苏苏源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工程有限公司。(2007年底前,各脱硫公司已投运的脱硫装机容量见附表1,2007年底前各脱硫公司已签订合同的脱硫工程容量见附表2,)

据登记,2007年全国投运100MW及以上火电机组烟气脱硫装置达到1.16亿千瓦,其中,新建机组配套的烟气脱硫工程约占总投运容量的70%左右;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约占90%以上。

2007年,签订脱硫工程合同容量达1.07亿千瓦。其中排名前十名的脱硫公司签订合

同容量约占总合同容量的77%。(2007年参加产业登记的脱硫公司投运的1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烟气脱硫工程容量见附表3。脱硫公司签订合同的脱硫工程容量见附表4。)2006年、2007年脱硫产业信息对比情况见表1。

表1 2006年、2007年脱硫产业信息对比情况

2、脱硫技术发展概况

近年来,我国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使烟气脱硫产业化取得了重大进展,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国产化能力基本可以满足“十一五”时期减排二氧化硫的需要。

目前,已有石灰石-石膏法、烟气循环流化床法、海水脱硫法、脱硫除尘一体化、半干法、旋转喷雾干燥法、炉内喷钙尾部烟气增湿活化法、活性焦吸附法、电子束法等十多种烟气脱硫工艺技术得到应用。与国外情况相同,在诸多脱硫工艺技术中,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技术仍是当前的主流工艺技术。据统计,投运、在建和已经签订合同的火电厂烟气脱硫项目中,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技术所占比重达90%以上。

3、设备、材料发展概况

截止至2007年,我国火电厂脱硫所需配套设备和材料已经基本上实现国产化,并且已具备一定的可选择性,只有个别大型专业设备和运行控制系统及监测系统的性能与国外相比还略显不足。因此,在实际实施的工程中业主仍存在进口的要求。

4、运行管理发展概况

为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进一步提高火电厂脱硫装置运行水平及投运率,确保二氧化硫约束性指标顺利实现,需要对火电厂脱硫设施的运行实行全面科学管理。目前已有部分脱硫公司取得运营管理资质并负责脱硫设施的运行管理,并从中积累了运行管理的经验。

5、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火电厂脱硫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烟气在线监测仪器未能发挥应有的效能和作用,不能对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实现实时监控;二是对脱硫设施的监管尚未全面到位;三是我国已投运的脱硫工艺中以石灰石-石膏法为主,达90%以上。脱硫工艺路线单一,对脱硫副产物的处置和消纳尚未引起足够重视;部分电厂已出现堆放和抛弃的处置方式。预计到“十一五”末,我国将有3亿千瓦燃煤发电机组配置石灰石-石膏法脱硫设施,按1台300MW机组燃用含硫量为1%的煤种,每年运行5000~6000小时计,将产生脱硫石膏4.5~5.0万吨,届时每年将产生5000~6000万吨脱硫石膏。如此大量的脱硫石膏要得到处置和消纳是不容乐观的。加之,对脱硫石膏的利用在经济政策上与天然石膏相比无优势可言,若任其采用堆放或抛弃的处置方式发展,既浪费了资源,占用了场地,又会产生新的二次污染。

(二)脱硝行业

1. 火电厂脱硝产业发展概况

(GB13223火电厂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是自2003年颁布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2003)后逐步开始的。此后,一批新建火电机组大多采用了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有的火电厂结合技术改造安装了低氮氧化物燃烧器,商业化烟气脱硝装置也已在30万千瓦、60万千瓦装机容量的多台机组上投入运行,为火电厂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控制积累了经验。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约有90多家电厂的近200台总装机容量为1.05亿千瓦的机组已通过环评,其中已建、在建或拟建的火电厂烟气脱硝项目达到5745万千瓦装机容量,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山西、湖南、福建等省(市)。所采用的工艺技术主要是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约占96%,非选择性还原催化法(SNCR)只占4%。

2. 火电厂脱硝技术发展概况

目前应用的脱硝技术除了SCR和SNCR外,尚在研究的烟气脱硝技术还有非选择性催化还原(NSCR)、分子筛、活性炭吸附法、等离子体法及联合脱硫脱氮方法、液体吸收法,氧化吸收法和吸收还原法等多种,但由于投资成本及运行操作等方面的原因,在燃煤电站中用的最多的是SCR,其次为SNCR,其它方法应用较少。

几种主要的烟气脱硝工艺的比较见表2。

表2 主要烟气脱硝工艺的比较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火电厂脱硝行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缺乏火电厂氮氧化物控制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我国目前现行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中首次规定了火电厂氮氧化物的排放限值,并按时段和不同燃料及其特性分别规定了不同限值。我国目前已有的关于氮氧化物的法规政策,主要依赖于传统的控制手段,虽然对火电厂NOx 污染的控制提出了初步要求,但相关的政策标准过于原则,操作性差。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或地区氮氧化物控制工作起步较早,各种氮氧化物控制政策也较为成熟,因此,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尽快形成一个完善的氮氧化物控制法规标准体系。二是脱硝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脱硝技术主要依赖进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脱硝技术较少。我国目前在发电机组上应用的烟气脱硝技术除个别单位自行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外,绝大多数单位采用的SCR、SNCR烟气脱硝技术尚处于引进、消化吸收和初步应用阶段。我国脱硝企业的技术水平亟待提高。三是脱硝的催化剂和还原剂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目前应用于脱硝技术的催化剂主要依赖进口,致使脱硝运行成本高;失效催化剂属危险废物,对其处理处置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普遍作为脱硝还原剂的液氨在储运和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四是加强脱硝设施建设与运行的全过程监管。当前,脱硝行业开始步入快速发展期,我们应该认真汲取脱硝设施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加强脱硝设施建设与运行的全过程监管。例如强化对脱硫工程建设在可研、环评、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过程中单位和个人执业资质的管理。

二、“十一五”行业发展分析

(一)火电厂脱硫

《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10%的削减目标。为了实现这一削减目标,国家采取燃用低硫煤、关停小火电机组和烟气脱硫等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建设,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2007年,全年共关停小火电1438万千瓦。截至2007年底,我国火电厂烟气脱硫装机容量(建成和在建)达到2.7亿千瓦,约占全国火电厂装机容量的50%左右。

按照这一速度推进,到2010年全国火电厂(建成和在建)烟气脱硫的装机容量将达到4.3亿千瓦,约占全国火电厂装机容量的60%,其中建成稳定运行的脱硫机组必须达到3.5亿千瓦,才能为完成“十一五”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削减10%提供可靠保证。因此在“十一五”期间的未来三年中,即2008年、2009年、2010年每年火电厂烟气脱硫机组必须开工建设在8000万千瓦以上,竣工机组也要在7000万千瓦以上。就目前我国火电厂烟气脱硫能力来看,每年开工8000万千瓦经过努力是可以满足的,但是竣工能力却相差较大,需要大

力加强设备制造、工程施工、安装调试等竣工能力。这就更需要加强设备材料及工程质量的监管保证。

(二)火电厂脱硝

《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中逐步把氮氧化物的总量控制工作提上日程,强调“继续开展氮氧化物控制研究,加快氮氧化物控制技术开发与示范,为实施总量控制创造条件”。2007年,在二氧化硫的控制已取得了显著成效的同时,我国的脱硝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到目前为止已建、在建或拟建的火电厂烟气脱硝项目达到5745万千瓦装机容量。

目前,控制火电厂NOx排放的措施分两大类。一类是通过燃烧技术的改进(包括采用先进的低NOx燃烧器)降低NOx排放量,另一类是在锅炉尾部加装烟气脱硝装置。

近几年来,在有关科研院校和各发电锅炉厂的共同努力下,对低NOx燃烧技术的研发和生产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凡2003年以后投建的燃煤发电锅炉基本上配用了先进的低NOx燃烧技术,尤其是在燃用烟煤的300MW及以上机组应用后,其排放的NOx浓度可基本满足2003年颁布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限值要求,并实现了自行设计、自行制造和自行安装调试。

随着我国对NOx排放控制标准的不断严格,仅仅依靠燃烧控制已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实施烟气脱硝已经列上议事日程。在20世纪90年代应用日本日立公司技术建成的福建后石电厂600MW火电机组上率先建成了SCR烟气脱硝装置,该装置投产后运行效果较好,NOx排放浓度只有85mg/m3,但同时存在建设投资巨大、运行费用高等问题。与此同时,我国也开展了烟气脱硝研究工作,特别是国电热工研究院和江苏苏源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已对SCR工艺、催化剂和相关的关键技术设备开展了全面的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的研究进展。通过不断的研发与实践,我国第一家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SCR核心技术设计建设的脱硝工程—国华太仓发电有限公司7号机组(600MW)烟气脱硝工程于2006年1月20日成功投入运行。该工程中的关键设施—脱硝反应器、喷氨格栅、供氨系统等均由苏源环保公司独立开发设计,脱硝催化剂采用日立造船的产品。

此外还有10多家环保工程公司分别引进了美国B&W和FTI公司、德国鲁奇和FBE

公司、三菱和日立公司、意大利TKC公司、丹麦托普索公司的烟气脱硝技术,已建成的烟气脱硝装置26台(套),总装机容量为1125万千瓦,其中除江苏利港电力有限公司和江苏阙山发电有限公司各2台600MW机组采用SNCR法脱硝技术之外,其余均采用SCR法脱硝技术,当工艺布置一层催化剂时,脱硝效率为40%,两层催化剂时,脱硝效率为60%,三层催化剂时,脱硝效率可达到80%。

为了摆脱催化剂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东方锅炉集团与德国KWH公司于2005年11月合资成立了东方凯特瑞环保催化剂有限公司,计划每年生产SCR法专用催化剂4500m3。科林环保公司仿效上述模式,也建立了脱硝催化剂生产基地。苏源环保、中电投远达、浙江菲达等还在积极组织脱硝催化剂的研发,以促进脱硝催化剂生产的国产化进程。

三、“十二五”行业发展展望

(一)脱硫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由于“十一五”期间火电厂装机容量超过2亿千瓦,超出原计划1.4亿千瓦40%以上,这些新建火电厂在“十二五”将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十一五”期间风电、太阳能发电、核能以及水力发电快速发展,还有“十一五”节能的巨大功效,“十二五”期间火电厂装机容量预计将有所减缓,预计不会超过1.5亿千瓦.因此新建和改扩建火电厂脱硫任务也将随之下降。

但是,目前我国尚未安装脱硫装置的老火电厂仍占40%左右,如果这些电厂的20%在”十二五”期间安装脱硫装置,使全国火电厂脱硫装机容量由”十一五”占60%左右提高到80%左右,这将会大大增加火电厂脱硫任务。

事实上我国燃煤脱硫任务的艰巨性可能会延续相当长的时间,即使到“十三五”末即2020年,我国火电厂脱硫达到100%时,经过15-20年的老脱硫装置将进入大规,翻新、改建和重建时期。如果考虑到二氧化硫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老脱硫装置不符合要求需要改进和更新的话,火电厂脱硫行业的任务会更加艰巨。

除此之外,我国钢铁行业、建材行业、化工行业以及大量的工业锅炉脱硫任务在“十二五”期间也会加重。

综上所述,我国“十二五”期间火电厂行业的脱硫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二)脱硝进程将会加快

根据火电厂未来增容的预测和燃煤增量的预计,“十二五”期间火电厂氮氧化物的排放总量将预计由2010年的1050万吨增加到1200万吨左右,其危害日益加重,特别是在二氧化硫排放量不断加严加紧控制之时,对氮氧化物的控制需求不断上升。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制定火电厂氮氧化物控制技术政策,同时火电厂氮氧化物排放标准还会更加严格,为加大对火电行业氮氧化物控制力度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另外,根据有关火电厂氮氧化物减排的预测资料,到“十一五”末即2010年,我国火电厂氮氧化物减排总量将达到300万吨左右,约占同期火电厂氮氧化物排放总量28%,到“十二五”末即2015年,预计火电厂氮氧化物减排量将达到500万吨,约占总量41%,显然减排速度大大加快。

与此同时,在“十一五”期间火电行业氮氧化物控制技术得到一定实践考验并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脱硝公司数量将会增多,脱硝行业产业化能力将会进一步增强。

因此,“十二五”期间,我国火电厂脱硝行业发展进程将会加快。

(三)脱硫脱硝行业步入健康发展道路

我国火电厂脱硫脱硝行业在经过“十一五”期间连续高速发展,在各方面均相对薄弱的情况下,高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不断显现,克服困难成为进步的巨大动力。正是经历“十一五”脱硫脱硝艰巨任务的磨炼,各项目技术更加成熟,队伍更加壮大,设备材料质量更加可靠,运行管理经验更加丰富,使我国脱硫脱硝行业开始步入健康发展的道路。

但是,在看到发展和进步的同时,我们还应该不断改进本行业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本行业问题推进下列工作。

1、完善脱硝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

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或地区氮氧化物控制工作起步较早,各种氮氧化物控制政策也较为成熟,因此,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尽快形成一个完善的氮氧化物控制法规标准体系。

2、加强脱硫设施建设与运行的全过程监管

在推行火电厂脱硫设施建设,通过环评、环保验收和限期治理强化脱硫管理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已建成脱硫设施运行管理的监督,从政策上和制度上扭转“重建设轻管理”、“重事前审批,轻事后监督”的倾向。对已建脱硫设施不能投入正常运行的企业,环保部门不再审批机组所属企业的新、扩建火电项目,并要求限期解决。

强化对脱硫工程建设在可研、环评、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过程中单位和个人执业资质的管理。

3、扶持自有知识产权的脱硫脱硝技术,开展脱硫脱硝新技术示范

国家有关部门在政策、项目和资金上继续支持和组织实施300MW及以上火电机组的烟气脱硫完善化技术示范和引进技术再创新,重点解决工艺设计、设备成套和运行规范化等问题,提高脱硫设施工程建设质量和运行管理水平。国家采取相应措施,帮助脱硝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脱硝技术,通过示范使脱硫脱硝工程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技术。

4、鼓励技术示范工作

开展脱硫石膏等脱硫副产物工业化利用途径的研究和示范;开展氨法、活性焦法和其他资源回收型脱硫新技术的工业性研究;脱硝技术催化剂国产化技术示范;积极争取利用环保专项资金、国债等资金渠道支持进行脱硫脱硝新技术示范。

附表1 2007年底前脱硫公司已投运的脱硫装机容量

注:按2007年底前已投运的脱硫工程容量大小排序

附表2 2007年底前脱硫公司已签订合同的脱硫工程容量

注:按2007年底前签订合同的脱硫工程容量大小排序

附表3 2007年投运的1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烟气脱硫工程容量

注:按2007年投运的脱硫工程容量大小排序

附表4 2007年度脱硫公司签订合同的脱硫工程容量

注:按2007年签订合同的脱硫工程容量大小排序

火电厂脱硫的几种方法

火电厂脱硫的几种方法(总12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火电厂脱硫的几种方法(1) 通过对国内外脱硫技术以及国内电力行业引进脱硫工艺试点厂情况的分析研究,目前脱硫方法一般可划分为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和燃烧后脱硫等3类。 其中燃烧后脱硫,又称烟气脱硫(Flue gas desulfurization,简称FGD),在FGD 技术中,按脱硫剂的种类划分,可分为以下五种方法:1、以CaCO3(石灰石)为基础的钙法,2、以MgO为基础的镁法,3、以Na2SO3为基础的钠法,4、以NH3为基础的氨法,5、以有机碱为基础的有机碱法。世界上普遍使用的商业化技术是钙法,所占比例在90%以上。按吸收剂及脱硫产物在脱硫过程中的干湿状态又可将脱硫技术分为湿法、干法和半干(半湿)法。A、湿法FGD技术是用含有吸收剂的溶液或浆液在湿状态下脱硫和处理脱硫产物,该法具有脱硫反应速度快、设备简单、脱硫效率高等优点,但普遍存在腐蚀严重、运行维护费用高及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B、干法FGD技术的脱硫吸收和产物处理均在干状态下进行,该法具有无污水废酸排出、设备腐蚀程度较轻,烟气在净化过程中无明显降温、净化后烟温高、利于烟囱排气扩散、二次污染少等优点,但存在脱硫效率低,反应速度较慢、设备庞大等问题。C、半干法FGD技术是指脱硫剂在干燥状态下脱硫、在湿状态下再生(如水洗活性炭再生流程),或者在湿状态下脱硫、在干状态下处理脱硫产物(如喷雾干燥法)的烟气脱硫技术。特别是在湿状态下脱硫、在干状态下处理脱硫产物的半干法,以其既有湿法脱硫反应速度快、脱硫效率高的优点,又有干法无污水废酸排出、脱硫后产物易于处理的优势而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按脱硫产物的用途,可分为抛弃法和回收法两种。 1脱硫的几种工艺 (1)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

烟气脱硝SCR催化剂市场营销报告

烟气脱硝(低财富 班级: 姓名: 学号:

目录 第一章产品与技术 1.1背景 (3) 1.2技术特点 (3) 第二章市场分析 2.1行业前景 (8) 2.2行业环境分析 (8) 2.2.1现有竞争者分析 (9) 2.2.2供应商 (10) 2.2.3顾客 (13) 2.2.4替代品 (14) 2.2.5新进入者威胁 (14) 2.3 SWOT分析 (15) 2.4 市场潜量分析 (15) 2.5 市场细分及市场定位 (17) 2.5.1市场细分 (17) 2.5.2市场定位 (17) 2.6 目标客户分析 (17) 第三章公司战略 (18) 第四章公司企业文化 (19) 第五章营销策略 5.1营销理念 (23) 5.2 整合营销 (23) 5.3关系营销 (23) 5.5营销组合 (24) 5.5.1产品策略 (24) 5.5.2价格策略 (24) 5.5.3渠道策略 (24) 5.5.4促销策略 (25) 5.5.5公共关系策略 (25) 第六章总结 (29) 参考文献 (30)

第一章产品与技术 1.1背景 我国目前氮氧化物的排放来自汽车、锅炉燃烧、工业生产等多方面。其中201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火电厂已成为NO X排放的最大污染源,约占排放总量的39.6%。不同的燃料对NO X排放量的贡献不同,在各种燃料中,燃煤是NO X产生的最大来源,占各种燃料对NO X排放总量的66.9%. 《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中,电力行业脱硝被列入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重点解决的环境科技问题,氮氧化物(NO X)的控制技术和对策则被列入区域大气污染物控制重点解决的环境科技问题。 催化剂的生产属于环保产业,在对环保产业的发展上,国家给予了积极鼓励的扶持政策。在《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中,“鼓励企业自主开展和国际科技合作的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指示“积极发展环保产业”,“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环保技术装备和基础装备,在立足自主研发的基础上,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努力掌握环保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推动环境科技进步”,“组织对污水深度处理、燃煤电厂脱硫脱硝、洁净煤、汽车尾气净化等重点难点技术的攻关,加强高新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这些政策给环保产业创造了宽松的发展环境并指明了环保产业的发展方向,同时对如何建立催化剂生产线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对催化剂的需求源自氮氧化物的控制需求。我国火电厂氮氧化物的排放控制刚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国家标准的逐渐变严,越来越多的火电厂将面临着必须脱硝的严峻任务。氮氧化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有很大的危害。对人体的直接危害最大的是NO2,它能破坏呼吸系统,引起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对环境的危害主要是能够形成“光化学烟雾”,从而对生态系统造成损害并对人体健康造成间接损害,此外氮氧化物也是造成酸雨污染的主要物质之一,因此必须对氮氧化物的排放进行控制。 1.2技术特点 利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脱除的方法是当前世界上脱氮工艺的主流。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是利用氨(NH3)对NO x还原功能,在320~400℃的条件下,利用催化剂作用将NO x还原为对大气没有影响的N2和水。“选择性”的意思是指氨有选择的进行还原反应,在这里只选择NO x还原。 高温燃烧条件下,NO x主要以NO的形式存在,最初排放的NO x中NO约占95%。但是,NO在大气中极易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生成NO x,故大气中NO普遍以NO的形式

浅析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

浅析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 火电厂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气,这些烟气如果不进行系统的处理,会对环境以及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非常大的危害。本文结合实际生活中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进行研究,针对各种方法的工作原理以及优点进行介绍,进而提高空气净化的效果。 标签:火电厂;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 1.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的重要性 在火电厂烟气中,因为燃料燃烧程度的不同,从而产生的烟气组成成分以及含量也不相同。火电厂排放的烟气主要含有二氧化硫、氧化氮等,这些物质如果不进行系统的处理,就会飘散到空中,污染大气环境,进而引发酸雨等自然灾害。针对排放的烟气,我国各地区对其排放标准进行了不同的规定。对于不同情况的烟气用到的处理方法也不相同,所以在烟气处理时要根据二氧化硫、氧化氮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净化技术。同时火电厂排放的烟气对人类也会造成非常大的危害,当空气中烟气的浓度达到一定数值后,人类长时间的呼吸会引发慢性中毒,从而对人类的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造成危害。现阶段的火电厂在脱硫脱硝时一般会采用分别处理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设备庞大、技术复杂、成本过高,给火电厂的发展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根据这种情况,需要相关技术人员结合传统技术,研发新型设备,改良传统工艺,优化脱硫脱硝技术,使火电厂能够运用相关设备对烟气进行一体化脱硫脱硝,从而在净化烟气的基础下,降低对火电厂发展的影响。 2.火电厂脱硫脱硝技术的应用 2.1脱硫技术的应用 我国现在运用的脱硫技术主要有半干法和湿法两种,其中半干法是在喷雾中添加干燥剂,然后再把吸收液添加到相关设备中,再进行后续的脱硫;或者是运用其他干燥方法把吸收塔中的物质进行分离;亦或是把工业废气和S02进行融合,从而进行化学反应,达到脱硫的反应。湿法脱硫技术一般是在比较大的锅炉的生产中运用,其包括海水脱硫技术和双碱法脱硫技术,这种方法的工作原理是运用某种物质在排烟通道尾部对烟气进行处理,保证脱硫剂和脱硫产物都处于潮湿的状态,这种方法可以使脱硫率达到90%以上。 图1烟气脱硝技术流程图 2.2脱硝技术的应用 火电厂在运营过程中会在发电过程中产出大量的氧化氮,利用脱硝技术可以对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消除,从而防止其对环境产生污染和对人类的身体造成

水泥脱硝行业分析报告

水泥脱硝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一、水泥脱硝势在必行,新标准出台在即 (3) 1、第三大NO X污染源,水泥行业脱硝势在必行 (3) 2、水泥脱硝旧标准较宽松,现状基本满足 (4) 3、为达十二五减排12%目标,新标准将比欧德日更严格 (5) 4、若15年达新标,则十二五减排目标完成没有问题 (7) 二、主流水泥脱硝技术:低氮分级燃烧和SNCR (7) 1、脱硝技术分为炉内和炉外 (7) 2、炉内主要是窑头低氮燃烧器和窑尾分级燃烧技术 (8) 2、炉外主要推广SNCR,火电广泛使用的SCR不适用水泥 (10) 三、新标准实施对水泥工业的影响 (12) 1、现有企业需加装SNCR,新建需配低氮燃烧技术+SNCR (12) 2、吨熟料新增脱硝成本3~5元,幅度不大 (13) 3、恐难加速落后淘汰,或削弱大企业成本优势 (15) 四、弱复苏下去产能进入僵持阶段,分化将愈趋明显 (16)

一、水泥脱硝势在必行,新标准出台在即 1、第三大NOx污染源,水泥行业脱硝势在必行 水泥窑煅烧熟料时会产生大量NOx,不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引起酸雨、光化学厌恶、臭氧建设等问题,还对身体健康有严重影响。 近年来我国水泥行业NOx 排放量急剧增长,2006、2007、2008 年分别为60、68、76万吨,2010、2011 年大幅攀升至170、190 万吨,一方面是由于水泥产量不断增长,2011 年水泥产量较2008 年增长约50%,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新型干法比重的不断提升,2011 年新型干法水泥产量比重由08 年的61%提升至89%,而新型干法NOx排放量是立窑的2~3 倍。目前水泥行业已成为继火电、机动车尾气之后的第三大NOx 排放源,占全国NOx 总排放量的10%~12%,被列为十二五重点减排领域之一,脱硝势在必行。 资料来源:《中国水泥年鉴》,2010 年全国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中国环境保护部

脱硫脱硝设备市场前景

脱硫脱硝设备市场前景 2012年,脱硫脱硝设备生产企业生意红火,火电厂是其重要的客户来源,但大部分火电厂却对脱硫脱硝的改造能拖就拖,火电脱硫脱硝一直处于被动推着走的状态,进展缓慢。火电企业抱怨政府财政补贴的力度太低。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系统分析研究中心研究员姜克隽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推进脱硫脱硝,重点在于增加成本覆盖,当政策施压限值和企业的承受能力相平衡时,企业才会积极主动地落实脱硫脱硝,对控制氮氧化物排放和PM2.5有直接贡献。“既要电价低又要环境好是不可能的,解套管制电价并适当提高,既能覆盖成本又可以增强节约能源的意识。” 日前,环保业上市公司披露的2012年业绩预告频频报捷。其中,从事脱硫脱硝业务的国电清新、雪迪龙、聚光科技、龙净环保、九龙电力等公司实现净利润增长10%—285%。记者对包括龙净环保、九龙电力等在内的8家从事脱硫脱硝业务的公司进行电话调查发现,各公司的订单量从去年开始大幅增长,国有火电厂、企业自备中小火电厂等火电厂为主要客户。 这些公司因环保要求日益严格,国家利好政策频出而普遍被业

内分析人士看好,但它们的如火如荼正是建立在火电企业的不愿意之上。火电企业在脱硫脱硝中一直是被动地慢落实。 中电联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累计已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硫机组总容量约6.8亿千瓦,占全国现役燃煤机组容量的90%;已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硝机组总容量超过2.3亿千瓦,占全国现役火电机组容量的28%。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认为,受经济利益驱使,火电企业几乎不会主动、积极地选择性能和效果最佳的技术和设备,脱硫脱硝效果不如人意也在“情理之中”,单凭火电企业的自觉性很难有效开展脱硫脱硝改造工作。本文由江西金阳钢艺有限公司(新钢搪瓷钢配送中心)提供。与此同时,火电企业因近年持续亏损,在跨过频频加高的节能减排门槛时表现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杭州一家电力环保公司的设备销售主任以脱硫脱硝监测设备为例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30万千瓦机组的脱硫脱硝在线监测设备投入最低在280万元以上,而每套监测设备的维护费约3万元/年。有电厂为节省成本,每套机组只安装脱硫监测仪器和脱硝监测仪器各两套,这使得脱硫和脱硝的效果大打折扣。

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应用与节能环保

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应用与节能环保 摘要:由于我国火电厂使用的仍旧是传统的煤炭,因此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 以及氮氧化物,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污染防治工作中的重点内容。虽 然我国掌握了一定的烟气脱硫和脱硝技术,但是由于成本较高,根本无法进行大 范围推广。经过长期的研究之后,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的出现为我国火电厂污染 防治工作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将对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应用与节能环保进 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节能环保 众所周知,火电厂锅炉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是深化行业发展可持续性的关键。然而,受技术应用水平的局限问题影响,使脱硫脱硝与烟气除尘技术的应用 效果难以达到燃煤量的控制目标。基于此,相关建设人员应在明确技术应用现状 的情况下,找出优化控制的方法策略。 1 发电环保概述 所谓发电环保,其主要指的是对原本发电方式进行改变的一种行为,在其中 会大量应用环保技术,使发电过程不会再产生大量的污染气体。如今实现可持续 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主要发展理念,各行各业均在为实现该目标而做着改变,对 于发电领域而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则需要做到节能、环保,在众多技术中,脱 硫脱硝技术的应用效果最为明显,且其不会带来较大的成本投入,灵活性也较强,在应用过程中能够有效解决电力发电的脱硫脱销技术,也就可以解决目前最为棘 手的环境问题。 2 研究火电厂锅炉脱硫脱硝的现实意义 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使得各行各业的发展对煤炭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其中火电厂对煤炭的燃耗量,在当前节能减排的发展背景下,仍呈现出递增趋势。这种情况下,火电厂大量排放的污染物就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建设造成严重的污 染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形成酸雨。因此,我国采用脱硫方式,来降低污染物的排 放量,截止到2014年底,全国已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硫机组容量达到了7.6亿kW,占全国煤电机组容量的92.1%。虽然处于运行状态的燃煤机组的脱硫设备安装基 本完成,但其脱硝以及除尘设备的应用,仍有很大的提升改造空间。这就需要采 取有效的脱硫脱硝技术,这是实现工业发展可持续目标的重要课题内容,相关人 员应将其充分重视起来,以用于实践。 3 火电厂脱硫脱硝技术与节能环保应用 3.1 烟气脱硝法 湿法脱硝、干法脱硝、液体接收法以及气相反应法等都是烟气脱硝的主要方式,其中电子束照射法以及脉冲电晕等离子法是气相反应的主要方法,自由基是 利用高能电子形成的,从而将一氧化氮变成二氧化氮,然后有效利用二氧化氮与 水和氨气等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的化肥。选择性催化还原法以及选择性非催化还原 法等方式进行化学反应的条件就是催化或者半催化,其进行反应的原料主要是氨 气和碳等还原性化合物以及氮氧化合物,将氮氧化合物还原成无害的氮气是这一 化学反应的主要目的。 3.2 烟气脱硫技术 1)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技术。技术原理:利用石灰石浆液吸收烟气中的 二氧化硫物质。由于操作简单,石灰石材料普遍,所以成本较低、工艺不难,且 技术成熟、脱硫效率高,火电厂广泛使用。这种技术产生的副产物是石膏,可作

钢铁行业脱硫脱硝行情

钢铁行业脱硫除尘工艺及实际运行线状分布 随着“十二五”规划近尾声,钢铁行业烧结与球团工序(目前钢铁行业SO 2 、NOx粉尘等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即烧结、球体工序中焦炭和多样品矿样的 燃烧)脱硫除尘工作已初步完成,但面对首轮已建成脱硫项目的不合理设计、 处理效果不佳,以及即将实施的新时期更为严苛的大气无污染物排放限值等综 合因素的分析,认为对于现有工艺的树立以及实际配套脱硫系统的运行现状分 析将变得极为重要,为钢铁企业适应新时期的SO 2、NO x 、粉尘等排放限值要求 及下一步的脱硫改造工作提供切实的参考依据。据统计,虽然国家已对过剩产 能提出限制、消减要求,但2013年钢铁产量首次突破10亿吨的现状揭示,目 前钢铁产业的严重过剩产能,对大气的污染仍在加剧。在“十二五”时期钢铁 污染治理引起国家相关部委的高度关注,钢铁行业脱硫在整个脱硫市场中占有 率大幅提升。目前国内钢铁企业烧结、球体烟气的脱硫工艺百花齐放,但考虑 到钢铁企业的烧结、球体工序的特殊烟气特点与钢铁行业利润恢复缓慢的大环 境影响,针对各企业不同工况条件,为其提出合适的SO 2 脱除工艺和除尘工艺 变显得尤为重要,为使钢企业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环保标准,同时最大限度的 为企业节约环保项目投资与运行费用将成为“十三五”期间新建及脱硫项目改 造过程中帮助企业协同发展的重要工作。 一、钢铁行业脱硫除尘工艺 (一)钢铁行业脱硫工艺 1.湿法脱硫工艺 目前应用较多的湿法脱硫工艺是石灰石(石灰)—石膏法、氨—硫胺法、 海水脱硫法等,其中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也是目前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 泛的脱硫技术,湿法脱硫适于中高(SO 2 浓度小于每立方米2000毫克)工况的 脱硫需要。 2.半干法脱硫工艺 半干法脱硫工艺占地面积小、无废水所产生,适用于中低硫(SO 2 浓度不大 于每立方米2000毫克)工况,目前应用较多的半干法脱硫工艺有循环流化床法、密相干塔法、旋转喷雾干燥法(SDA)等。 3.干法脱硫工艺 干法脱硫工艺主要指活性焦(炭)吸附法,在脱硫的同时实现NO x 、二噁英、重金属等联合脱除。继太钢第一次引入该技术以来,目前国内外的多家钢铁企 业烧结烟气脱硫中也得到应用。 (二)钢铁行业除尘工艺 1.布袋除尘工艺 布袋除尘技术适用于钢铁各工序及烧结、球团机头烟气半干法脱硫后尾气的除 尘治理。布袋除尘技术的除尘效率高达99.80%~99.99%,颗粒物排放浓度可控

2014年袋式除尘烟气脱硫脱硝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袋式除尘烟气脱硫脱硝行业 分析报告 2014年6月

目录 一、行业管理体制和行业政策 (5) 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5)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5) 二、我国环保行业发展概况 (8) 1、环保行业的产品和服务 (8) 2、环保行业发展概况 (9) 3、近期城市空气污染加剧,大气污染防治成为“十二五”期间环保产业的重 中之重 (12) 三、除尘设备行业发展概况 (14) 1、除尘技术的发展概况 (14) 2、除尘设备行业发展概况 (16) 四、袋式除尘行业基本情况 (17) 1、袋式除尘行业发展概况 (17) 2、袋式除尘行业发展趋势 (20) (1)大气污染排放控制趋严是促使袋式除尘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20) (2)袋式除尘行业应用领域逐步扩大 (21) 五、袋式除尘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21) 1、水泥行业 (22) (1)水泥行业的基本情况 (22) (2)“十二五”水泥产业政策的重点之一——淘汰落后产能 (23) (3)水泥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 (24) ①基础设施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成为未来拉动水泥需求的主要动力 (24) ②产能过剩将逐渐化解,供需关系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 (25) (4)水泥行业袋式除尘市场需求分析 (26) 2、钢铁行业 (27) (1)钢铁行业发展状况 (27) (2)钢铁行业袋式除尘市场需求 (28)

3、有色金属行业 (30) 4、电力行业 (32) 5、市政行业 (35) 6、改造需求 (36) 7、袋式除尘器主机及配件存量更换市场需求情况 (39) 8、国际市场 (41) 六、脱硝市场有望迎来爆发性增长 (43) 七、行业竞争状况 (47) 1、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47) (1)江苏新中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48) (2)科林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48) (3)河南中材环保有限公司 (48) (4)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9) (5)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49) 2、行业进入壁垒 (50) (1)技术和生产工艺壁垒 (50) (2)品牌与信誉壁垒 (51) (3)资质壁垒 (51) (4)资金壁垒 (51) (5)人才壁垒 (52) (6)烟气脱硫脱硝系统治理工程业务进入壁垒 (52) 3、行业利润水平变动趋势及原因 (53) 八、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53) 1、有利因素 (53) (1)国家政策的支持与鼓励 (53) (2)2014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将采取进一步行动强化大气污染防治 (54) (3)排放标准日趋严格是促使袋式除尘设备、脱硫脱硝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54) (4)产业转移 (54)

火电厂烟气脱硝工艺特点及工作原理概述

火电厂烟气脱硝工艺特点及工作原理概述 一、工作原理 电厂脱硫设备采用石灰石或石灰作为脱硫吸收剂,石灰石经破碎磨细成粉状与水混合搅拌成吸收浆液,当采用石灰为吸收剂时,石灰粉经消化处理后加水制成吸收剂浆液。脱硫处理技术在吸收塔内,吸收浆液与烟气触混合,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浆液中的碳酸钙以及鼓入的氧化空气进行化学反应从而被脱除,最终反应产物为石膏。 二、系统组成 脱硫系统主要由烟气系统、吸收氧化系统、石灰石/石灰浆液制备系统、副产品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系统、公用系统(工艺水、压缩空气、事故浆液罐系统等)、电气控制系统等几部分成。 三、工艺流程 锅炉/窑炉—>除尘器—>引风机—>吸收塔—>烟囱 来自于锅炉或窑炉的烟气经过除尘后在引风机作用下进入吸收塔,吸收塔为逆流喷淋空塔结构,集吸收、氧化功能于一体,上部为吸收区,下部为氧化区,经过除尘后的烟气与吸收塔内的循环浆液逆向接触。系统一般装3-5台浆液循环泵,每台循环泵对应一层雾化喷淋层。当只有一台机组运行时或负荷较小时,可以停运1-2层喷淋层,此时系统仍保持较高的液气比,从而可达到所需的脱硫效果。吸收区上部装二级除雾器,除雾器出口烟气中的游离水份不超过75mg/Nm3。吸收SO2后的浆液进入循环氧化区,在循环氧化区中,亚硫酸钙被鼓入的空气氧化成石膏晶体。同时,由吸收剂制备系统向吸收氧化系统供给新鲜的石灰石浆液,用于补充被消耗掉的石灰石,使吸收浆液保持一定的pH值。反应生成物浆液达到一定密度时排至脱硫副产品系统,经过脱水形成石膏。 四、工艺特点 1、脱硫效率高,可保证95%以上; 2、技术成熟、运行可靠性好; 3、对煤种变化、负荷变化的适应性强,适用于高硫煤; 4、脱硫剂资源丰富,价格便宜。

火电厂脱硫脱硝技术应用

火电厂脱硫脱硝技术应用 现阶段,国家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环境问题,环境好坏对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有着直接影响,也和每一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虽然目前太阳能发电技术取得了比较理想的发展效果,但是我国还是普遍采取火力发电的方法,该方式会释放出大规模有害物质,污染环境,因此在此基础上就需迫切的做好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工作。 标签:火电厂;脱硫脱硝技术;应用 1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分类 以脱硫剂的区别为依据,对脱硫脱硝技术进行划分,可以分为钙基工艺、氨基工艺、钠基工艺、镁基工艺。按照脱硫脱硝技术所生成的产物进行划分,有干法、半干法和湿法。在世界上的各个国家中,已经出现的脱硫脱硝技术有十几种。当前国内所使用的脱硫脱硝技术有氨法、钠碱法、双碱法,另外还有石灰石石膏法。喷雾干燥法和循环流化床法是比较常用的半干法。电子束法和活性炭法是比较常用的干法。 2脱硫脱硝技术应用的基本原则 火电厂在发电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气,而这些烟气中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的存在,会让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破坏。所以火电厂的运行要注意有效提高脱硫脱硝的效果。对于相关工作人员来说,应该详细了解火电厂的基本运行情况,同时也要全面掌握火电厂的规模,在此基础上保证使用的脱硫脱硝技术科学合理,从而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保证排出的烟气不含有硫化物,也不含有氮化物,另外也不会含有其他的有害物质。另一方面在应用脱硫脱硝技术的过程中,应重视对相关副产品的研究,合理使用火电厂中的各项资源,确保高度符合国家所制定的环保标准。有效缓解火电厂在运行过程中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危害。 3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应用 3.1石灰石—石膏技术 石灰石—石膏技术是当前火电厂脱硫技术中应用的主流技术之一,其操作工艺较为成熟,操作方式简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脱硫效率较高。而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能够降低烟气对大气带来的污染。在具体应用石灰石-石膏技术过程中,火电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与石灰石浆液发生反应,使二氧化硫能够有效被吸收。同时在浆液中加入空气,促使亚硫酸钙发生氧化,生成石膏,从而达到较好的烟气脱硫效果。但这项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有废气和废渣产生,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火电厂在实际选择时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

2013年环保脱硫脱硝行业分析报告

2013年环保脱硫脱硝行业分析报告 2013年5月

目录 一、脱硫建设高峰期已过,看好脱硫特许经营 (4) 1、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脱硫建设高峰期已过 (4) 2、在脱硫领域,行业集中较高 (5) 3、未来三年我国煤电领域脱硫建设投资预计在430亿元左右 (6) (1)新建煤电机组带来的配套需求 (6) (2)尚未安装脱硫装置的老机组带来的配套需求 (7) (3)已经安装脱硫装置的老机组带来的更新改造需求 (7) 4、脱硫重点向非火电领域转移 (8) 5、看好脱硫特许经营 (9) 二、脱硝建设刚刚开启,市场空间大 (10) 1、氮氧化物排放量不断增加,减排压力大 (10) 2、我国脱硝建设刚刚开启,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优势明显 (11) 3、未来三年我国煤电领域脱硝建设投资预计在750亿元左右 (14) (1)新建煤电机组带来的配套需求 (14) (2)尚未安装脱硝装置的老机组带来的配套需求 (14) (3)已经安装脱硫装置的老机组带来的更新改造需求 (14) 4、看好脱硝特许经营和脱硝催化剂生产 (15) 三、行业投资策略 (17) 四、行业重点公司简况 (18) 1、九龙电力(600292):剥离非环保资产、专注环保产业 (18) (1)剥离非环保资产、专注环保产业 (18) (2)公司订单充裕 (18) (3)脱硫脱硝特许经营业务 (18) (4)脱硝催化剂市场需求将快速增长 (19) 2、国电清新(002573):特许经营业务迎来增长拐点 (19)

(1)脱硫运营已经成为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 (19) (2)特许经营业务将迎来增长拐点 (20) (3)延伸产业链,进入干法脱硫剂活性焦领域 (20) 3、龙净环保(600388):快速增长的大气污染治理龙头 (21) (1)公司是我国脱尘行业龙头 (21) (2)公司脱硫脱硝业务位居行业前列 (21) (3)海外市场开拓取得进展 (21) (4)进入脱硝催化剂再生领域 (22)

(整理)年火电厂脱硫脱硝行业发展报告分析.

二零零七年火电厂脱硫脱硝行业发展报告分析 近几年是我国火电行业发展最快的时期,截止至2007年底我国火电厂装机容量达到5.5亿千瓦,煤耗量超过13亿吨。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13万吨,占全国二氧化硫总排放量的51%;火电厂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约为800万吨,占全国氮氧化物总排放量的36%。由此可见,火电厂是我国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控制的首要对象。《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10%的削减目标。这一重要约束性指标提出后 近几年是我国火电行业发展最快的时期,截止至2007年底我国火电厂装机容量达到5.5亿千瓦,煤耗量超过13亿吨。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13万吨,占全国二氧化硫总排放量的51%;火电厂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约为800万吨,占全国氮氧化物总排放量的36%。由此可见,火电厂是我国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控制的首要对象。 《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10%的削减目标。这一重要约束性指标提出后,2006年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由2005年的1300万吨增长到1350万吨,增长了3.8%。虽然经过2007年的巨大努力,当年二氧化硫总排放量有所减少,但是要完成“十一五”规定的减排任务仍十分艰巨。近期氮氧化物的减排任务也开始提上日程。这将是推动我国火电厂脱硫脱硝行业快速发展的动力和要求。 一、火电厂脱硫脱硝行业的发展概况 (一)脱硫行业 1、火电厂脱硫产业发展概况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2007年底,我国火电厂烟气脱硫装机容量超过2.7亿千瓦,约占火电装机总容量的50%。当年投运的100MW及以上火电机组脱硫装置达1.16亿千瓦,比2006年增长14%。2007年排名前20位的脱硫公司合同容量占全国总量的90%,投运容量占全国总量的75%,当年投运容量占全国总量的81%。 与2006年相比,前10名的脱硫公司变化不大,清华同方环境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进入前10名。位居前10名的脱硫公司是: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 程有限公司、武汉凯迪电力环保有限公司、北京博奇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三融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浙大网新机电工程有限公司、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清华同方环境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天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江苏苏源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工程有限公司。(2007年底前,各脱硫公司已投运的脱硫装机容量见附表1,2007年底前各脱硫公司已签订合同的脱硫工程容量见附表2,) 据登记,2007年全国投运100MW及以上火电机组烟气脱硫装置达到1.16亿千瓦,其中,新建机组配套的烟气脱硫工程约占总投运容量的70%左右;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约占90%以上。 2007年,签订脱硫工程合同容量达1.07亿千瓦。其中排名前十名的脱硫公司签订合 同容量约占总合同容量的77%。(2007年参加产业登记的脱硫公司投运的1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烟气脱硫工程容量见附表3。脱硫公司签订合同的脱硫工程容量见附表4。)2006年、2007年脱硫产业信息对比情况见表1。 表1 2006年、2007年脱硫产业信息对比情况

火电厂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的技术分析

火电厂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的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19-01-08T15:23:57.74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4期作者:步晓波 [导读] 摘要: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的社会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煤炭资源有着密切关系,但是由于煤炭资源利用率在不断增加,这样煤炭资源在燃烧的过程中,污染物就在不断增加,这样就给我国的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国家能源集团大武口热电有限公司宁夏石嘴山 753000) 摘要: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的社会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煤炭资源有着密切关系,但是由于煤炭资源利用率在不断增加,这样煤炭资源在燃烧的过程中,污染物就在不断增加,这样就给我国的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就必须要不断对火电厂锅炉的排放进行合理设置,这样就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煤炭燃烧的效率。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火电厂锅炉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给有关人士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火电厂锅炉;脱硫脱硝;烟气除尘;技术 引言 我国既是煤炭的重要生产国,也是最大的煤炭消费国,伴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污染问题愈加突出,环境污染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在火电厂发电过程中,会排放出大量的NOx和SO2,火电厂发电已然成为工业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合理应用火电厂锅炉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可以减少其工业污染,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研究火电厂锅炉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的现实意义 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使得各行各业的发展对煤炭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据统计,平均每天直接用于燃烧的煤炭量高达12t。其中火电厂对煤炭的燃耗量,在当前节能减排的发展背景下,仍呈现出递增趋势。这种情况下,火电厂大量排放的污染物就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建设造成严重的污染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形成酸雨。基于此,我国采用脱硫方式,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截止到2014年,市场环境中的火电厂脱硫容量达到了3600万kW。虽然处于运行状态的燃煤机组的脱硫设备安装基本完成,但其脱硝以及除尘设备的应用,仍有很大的提升改造空间。为此,相关建设人员应在明确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应用现状的情况下,找出优化控制的方法策略。这是实现工业发展可持续目标的重要课题内容,相关人员应将其充分重视起来,以用于实践。 2脱硫脱硝技术发展 2.1脱硫技术 在脱硫技术当中主流是以石灰石-石膏湿法进行处理,然而在火力发电厂进行脱硫处理之时其重点为吸收塔,吸收塔的形制不同,所达到的效果也会产生明显的差异性,一般情况下吸收塔可分成三类:⑴填料塔。这一种类型是应用内部固体填料,来促使浆液从填料层表层流入,和炉膛当中的烟气相融合,从而便可达到脱硫效果,然而其缺点也十分明显即较易造成堵塞;⑵液柱塔。采用烟气和气、液互相融合的方式,来达到脱硝效果,尽管其脱硝率较高,然而在芦荡当中没有阻塞,烟气所导致的阻力会造成较大脱硫损失;⑶喷淋吸收塔。这一技术是当前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脱硫技术手段,一般炉膛当中的烟气是由上到下运动的,喷淋吸收塔形制为喇叭状,或是通过特定角度来向下喷射,可较为充分的吸收烟气。 2.2脱硫技术的发展 我们都知道,脱硫技术主要是采用石灰石或者石膏湿的方法,但是对于火电厂来说,脱硫技术重点的部分主要在吸收塔。但是由于吸收塔的型号和样式有很大不同,这样就使得其产生的效果也有很大区别。一般通常下,吸收塔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就是填料塔,这种类型的塔主要是通过利用结构内部的填料将其固定,然后将浆液填料在表面层,这样浆液就会从表面顺流而下,从而就与锅炉内部的烟气进行有效融合和反应,即完成了脱硫。但是这种方式非常容易出现堵塞情况,并且实际操作相对比较少。第二种就是液柱塔,这种类型主要是将烟气与气、液体相融合,这样就从充分进行质的传递,从而就完成了脱硝。尽管这种类型的脱硝使用效率非常大,但是由于锅炉内部没有出现堵塞的情况,这样产生的大量烟气就会导致比较多的脱硫损失。第三种就是喷淋吸收塔,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这种技术是应用最多的一种脱硫技术,一般情况下,锅炉内部的烟气在运动的时候,采用的形式是自上而下的,同时这种类型的吸收塔主要是喇叭垂直的,并且是以一种角度直接向下喷射,从而就使得其能够更加充分进行烟气吸收。尽管从结构和价格上比之前的两种类型要更好,但是烟气的分布非常不均匀。第四种就是鼓泡塔,这种类型主要是通过利用石灰石将烟气压在下面,但是由于烟气与浆液融合在一起之后,会产生很多鼓泡,这样就会有非常好的脱硫效果,并且效率很高,此外,其也有很多缺陷,例如:阻碍压力比较大,以及结构比较复杂。 2.3火电厂锅炉除尘技术 在火电厂中,除尘技术在锅炉生产阶段的稳定性相对较高,具有较高的除尘效率,就目前来看,利用旋转电极形式进行除尘处理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在火电厂中,旋转清灰刷、回转阳极板共同组成了旋转电极阳极部分,灰尘积累到一定厚度时,需要对其予以彻底清除,防止出现二次烟尘,此种方法具有较为合理的除尘效果。在实际除尘过程中,如果具有较高的粉尘排放标准,那么需要将湿式静电除尘设备予以适当增设。与干式电除尘器进行比较,利用这种除尘设备可以避免二次灰尘的出现,除尘较为高效。通常情况下,其除尘率约在70%。就目前来看,在火电厂锅炉生产过程中,利用脱硫脱硝技术和除尘技术依然存在一定局限,对此,可以选择一体化作用模式,将煤炭燃烧技术与烟气脱硝技术结合,将脱硫技术与除尘技术相结合,如在脱硫工作开始之前利用干式先转电极除尘器,在脱硫完成之后利用湿式除尘器,可以让热量增加,完成装置回收工作,进而有效提升除尘效率。 2.4创新研究 由当前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在火电常锅炉生产阶段,将脱硫脱硝以及烟气除尘这三项技术予以综合应用之时,仍然会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情况,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火力发电厂的未来的发展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有经济性角度来看,火力发电厂采取脱硫、脱销与烟气除尘技术所需花费的改造成本较大,由此也就会造成在火力发电企业的经营阶段,会产生出一笔不斐的运营成本,进而也便会导致火力发电厂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都无法开展相关的技术改造与运行。在火力发电厂当中,应用脱硫技术之时,可将煤炭燃烧技术和锅炉在生产后的烟气脱硝技术相结合,从而便可达到一定的资金节约目的。并且,锅炉在处于较低的运行负荷之时,如果温度达到要求,同时和催化剂发生了反应,则便可在该温度区域内增设脱销设备。在火电厂锅炉运行时若应用脱硝技术,应尽可能选用液柱和喷淋配合使用的双塔技术,在前塔位置应选用液柱塔,同时将烟气内绝大多数的二氧化硫彻底清除,所清除的二氧化硫一般需达到整体烟气的70%以上;之后便应直接进到逆流喷淋塔内,从而便可由本质上将残存的二氧化硫基本脱除,采取这一方式所能够达到的脱硫率最大可达到98%以上。在应

火电厂烟气脱硝SCR装置运行技术规范

ICS 号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P DL/T ××××—201× 火力发电厂锅炉烟气袋式除尘器 滤料滤袋技术条件 Technical Requirement of Fabric and Filter Bag of Deduster for Coal-fired Power Plants (征求意见稿) ICS 号: 文献分类号: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2011-××-××发布 2011-××-××实施

DL/T ×××—201× 目次 目次................................................................................ I 前言............................................................................. II 1范围.. (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术语和定义 (3) 4一般规定 (5) 5基础参数 (6) 6材料选用的技术要求 (10) 7滤袋的运行、更换及处置 (10) 8试验方法 (11) 9抽样检验 (11) 10包装、标志、贮存和运输 (13) I

DL/T ××××—×××× II 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行业环境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二 条一号,100761)。

DL/T ×××—201× 3 火力发电厂锅炉烟气袋式除尘器滤料滤袋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锅炉烟气袋式除尘器用滤料、滤袋的技术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火力发电厂锅炉烟气袋式除尘器用滤料、滤袋的选用、检查、维护、测试、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2625 袋式除尘器用滤料及滤袋技术条件 GB 13223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6719 袋式除尘器技术条件 GB/T 14334 化学纤维 短纤维取样方法 GB/T 14335 化学纤维 短纤维线密度试验方法 GB/T 14337 化学纤维 短纤维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 14336 化学纤维 短纤维长度试验方法 GB/T 14338 化学纤维 短纤维卷曲性能试验方法 GB/T 14342 合成短纤维比电阻试验方法 GB/T 6505 化学纤维热收缩率试验方法 GB/T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一部分:按接受质量限(AQL )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3820 纺织品和纺织制品厚度的测定 GB/T 24218.1 纺织品 非织造布试验方法 第一部分: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GB/T 5453 纺织品 织物透气性的测定 GB/T 3923 纺织品 织物拉伸性能 HJ/T 324 袋式除尘器用滤料 HJ/T 326 袋式除尘器用覆膜滤料 HJ/T 327 袋式除尘器 滤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袋式除尘器 Bag filter 利用滤袋拦截阻留及烟尘的惯性碰撞、扩散作用,捕集烟气中粉尘的设备。 3.2 电-袋组合式除尘器Electrostatic-fabric filter dust collector 将静电除尘与袋式除尘组合为一体的除尘设备。 3.3 聚苯硫醚 Polyphenylene sulfide (PPS )

火力电厂锅炉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的技术分析 汪心宇

火力电厂锅炉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的技术分析汪心宇 发表时间:2019-03-14T14:47:09.38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作者:汪心宇 [导读]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信息时代下,人们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多。 (合肥热电集团有限公司天源分公司安徽合肥 230088)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信息时代下,人们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多。在此基础上,我国工业化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虽然工业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但是也导致我国环境污染受到了严重破坏。因此,现阶段,人们逐渐加强对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的重视。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工业化电厂企业逐渐开始重视脱硫脱硝和烟气除尘技术。 关键词:火力电厂;锅炉脱硫脱硝;烟气除尘;技术 1电厂锅炉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特点 近年来,较多的电厂锅炉企业在发展中,均加强对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的使用。分析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的特点,能够发现其具有较多的优势。第一,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工艺简单,耗费的人工劳动力较少。我国现有的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其工艺流程较为简单,能够实现全程自动化控制。在此基础上,需要电厂锅炉工作人员所做的工作不断减少。其只需要在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应用期间,对脱硫脱硝环境的酸碱值和温度等进行观测。第二,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的运行成本相对较低。由于该技术具有工艺简单的特点,在工作过程中其所耗费的人工劳动力较少,因此能够减少在此环节中的人工劳动力,从而节省人力资源和人力成本。第三,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适应性较强。该技术能够适用于规模不一的电厂或是锅炉,不会对燃烧装置产生不良的影响,也不会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2火电厂锅炉脱硫脱硝技术 2.1火电厂锅炉脱硫技术 利用石灰石粉的投入可以对SO2排放进行控制,WFGD(湿式石灰石-石膏法)、烟道流化床脱硫、炉内脱硫+燃烧优化工艺已经成为现阶段火电厂主要脱硫技术。烟道流化床脱硫技术需要空间较为庞大,其改造工程量相对较大。因此,在火电厂中的锅炉脱硫技术主要是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在具体脱硫过程中,吸收塔占有关键地位。根据不同的脱硫方法,可以将吸收塔划分为3种类型:(1)喷淋吸收塔。喷淋吸收塔脱硫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通常情况下,炉膛烟气为自上到下运动,外形为喇叭形状,或是利用特定角度可以向下喷射,对烟气进行充分吸收。(2)液柱塔。利用烟气、液、气相融合方法,可以实现脱硫目的,这种方法的脱硝率相对较高,但是可能会因为烟气造成阻力,进而形成脱硫损失。(3)填料塔。填料塔利用了内部固体填料,可以让浆液从填料层表层流入其中,和炉膛内烟气融合,可以实现脱硫目的,但在应用这种方法时,可能会形成堵塞现象。 2.2火电厂锅炉脱硝技术 火电厂锅炉脱硝技术主要可分为2种类型,一是SCR烟气脱硝,二是低氮脱硝。这2种方式可以保证火电厂发电过程中的煤炭燃烧充分,可以让锅炉内部压力大幅提升。采用SCR烟气脱硝技术时,需要在烟气内放入还原剂,通过化学反应可以产生水和氮气,其温度可达350℃,可以达到90%的脱硝率,具体反应如以下化学方程式。 利用此种脱硝方式,催化剂类型、品种对脱硝反应温度起到决定作用。 采用SNCR烟气脱硝技术时,反应器为炉膛,在温度达到850℃之后,炉膛中NOX与脱硝还原剂分解的NH3会产生化学反应,进而出现N2。除此之外,还有部分火电厂采用SCR+SNCR混合法,这种工艺技术可以结合二者优点,但是所需投资相对较大。 3火电厂锅炉除尘技术 在火电厂中,除尘技术在锅炉生产阶段的稳定性相对较高,具有较高的除尘效率,就目前来看,利用旋转电极形式进行除尘处理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在火电厂中,旋转清灰刷、回转阳极板共同组成了旋转电极阳极部分,灰尘积累到一定厚度时,需要对其予以彻底清除,防止出现二次烟尘,此种方法具有较为合理的除尘效果。在实际除尘过程中,如果具有较高的粉尘排放标准,那么需要将湿式静电除尘设备予以适当增设。与干式电除尘器进行比较,利用这种除尘设备可以避免二次灰尘的出现,除尘较为高效。通常情况下,其除尘率约在70%。就目前来看,在火电厂锅炉生产过程中,利用脱硫脱硝技术和除尘技术依然存在一定局限,对此,可以选择一体化作用模式,将煤炭燃烧技术与烟气脱硝技术结合,将脱硫技术与除尘技术相结合,如在脱硫工作开始之前利用干式先转电极除尘器,在脱硫完成之后利用湿式除尘器,可以让热量增加,完成装置回收工作,进而有效提升除尘效率。 4火电厂锅炉脱硫脱硝系统优化 4.1工程概况 该火电厂为国家电投大连泰山电厂,其厂区占地约为8.57km2。 4.2脱硫工艺优化 4.2.1方案选择 如前文所说,利用石灰石粉的投入可以对SO2排放进行控制,CaCO3会分解为CaO与CO2,CaO与SO2会反应生成CaSO3,之后会再次发生固硫反应。 也就是说,石灰石反应活性、石灰石粒度、含硫量以及锅炉运行参数、入炉煤发热量与锅炉分离器工作效率会对脱硫效率造成影响。考虑到湿式石灰石-石膏法在现有场地中无法完成布置,且受到资金、运营费用等方面的限制,在本工程中主要采用炉内脱硫+燃烧优化工艺。 4.2.2机械改造 首先,将一层高压力ROFA风系统喷口设置在锅炉稀相区部位,出口风速为110m/s。共有喷射口数量为12个。利用ROFA风,可以保证此层面物料颗粒共同形成旋转对流。其次,需要改造原有锅炉机壳与叶轮,让当前风机出力增加。然后,需要改造锅炉原有二次喷口与喷射角度,让二次风功能得到保持。之后,需要将压力监测装置加入到原有二次风喷口挡板控制模式中。接着,需要对锅炉石灰石入炉部位进行改变,改为炉后锅炉返料腿部位,并优化改造石灰石系统的管系。最后,需要改造石灰石主粉仓及其输送管路,原主粉仓容量改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