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人工智能-模糊推理.

(整理)人工智能-模糊推理.
(整理)人工智能-模糊推理.

目录

引言

1不確定性與模糊逻辑

1.1古典逻辑

1.2 模糊逻辑

1.2.1 一维隶属函数参数值

1.2.2 二维隶属函数参数值

2 模糊关系

2.1 模糊关系的定义

2.2 模糊关系的表示

3 模糊集合

3.1 模糊集合的概念

3.2 模糊集合的表示

3.3 模糊集合的运算性质

4 模糊逻辑

5 简单遗传算法

6 模糊遗传算法

7 关于模糊遗传算法的新方法

引言

模糊逻辑指模仿人脑的不确定性概念判断、推理思维方式,对于模型未知或不能确定的描述系统,以及强非线性、大滞后的控制对象,应用模糊集合和模糊规则进行推理,表达过渡性界限或定性知识经验,模拟人脑方式,实行模糊综合判断,推理解决常规方法难于对付的规则型模糊信息问题。模糊逻辑善于表达界限不清晰的定性知识与经验,它借助于隶属度函数概念,区分模糊集合,处理模糊关系,模拟人脑实施规则型推理,解决因“排中律”的逻辑破缺产生的种种不确定问题 。

一、 不確定性與模糊逻辑

? 妻子: Do you love me ? ? 丈夫: Yes .(布林逻辑)

? 妻子: How much ? (模糊逻辑)

布林逻辑(Boolean Logic):二值,布林逻辑:{真,假} {0,1}; 模糊逻辑(Fuzzy Logic):多值,模糊逻辑:部分为真(部分为假),而不是非真即假。模糊逻辑取消了二值之间非此即彼的对立,用隶属度表示二值间的过度状态(1---完全属于这个集合;0---完全不属于这个集合)。

1.1 古典逻辑

对于任意一个集合A ,论域中的任何一个元素x ,或者属于A ,或者不属于A ,集合A 也可以由其特征函数定义:

1.2 模糊逻辑

论域上的元素可以“部分地属于”集合A 。一个元素属于集合A 的程度称为

隶属度,模糊集合可用隶属度函数定义。

1.2.1 一维隶属函数参数化 1)

三角形隶属函数: (如图1.1)

1,()0,A x A

f x x A ∈?=???

(图1.1 三角形)

2) 梯形隶属函数:

(如图1.2)

100

(图1.2 梯形)

3) 高斯形隶属函数: (如图1.3)

100

(图1.3 高斯形)

4) (如图1.4)

(图1.4 钟形)

1.2.2二维隶属函数参数化

一维模糊集合的圆柱扩展

二、模糊关系

设X、Y是两个论域,笛卡尔积:,又称直积——由两个集合间元素无约束地搭配成的序偶(x,y)的全体构成的集合。

序偶中两个元素的排列是有序的:对于中的元素必须是,,即(x,y)与(y,x)是不同的序偶。一般地,。

2.1 模糊关系的定义

设X,Y是两个论域,称的一个模糊子集为从X到Y的一个模糊关系,记作:

X Y

模糊关系的隶属函数:。

(x

0,y

)叫做(x

,y

)具有关系的程度。

特别的,当X=Y时,称为“论域X中的模糊关系”。

2.2 模糊关系的表示

1)矩阵表示法

当X、Y是有限论域时,模糊关系可以用模糊矩阵R表示。对于矩阵

R=(r

ij )

n×m

,若其所有元素满足r

ij

[0,1]。

2)有向图表示法

三、模糊集合

模糊逻辑本身并不模糊,它并不是“模糊的”逻辑,而是用来对“模糊”(现象、事件)进行处理,以达到消除模糊的逻辑。

给定论域X上的一个模糊子集,是指:对于任意x∈X ,都确定了一个数

,称为x 对的隶属度,且∈[0,1]。

经典集合+隶属函数?模糊集合,隶属函数、隶属度的概念很重要。隶属函

数用于刻画集合中的元素对的隶属程度——隶属度,值越大,x隶属于的程度就越高。

2.1 概念:

1)论域:讨论集合前给出的所研究对象的范围。选取一般不唯一根据

具体研究的需要而定。论域中的每个对象称为“元素”。

2)子集:对于任意两个集合A、B,若A的每一个元素都是B的元素,则

称A是B的“子集”,记为B?A;若B中存在不属于A的元素,则称A是B

的“真子集”,记为B?A

3)幂集:对于一个集合A,由其所有子集作为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的

“幂集”。

例:论域X={ 1, 2 },其幂集为{{}{1}{2}{1,2}}。

4)截集:设给定模糊集合,论域X,对任意λ∈[0,1]称普通集合

=为的截集。

截集

模糊集合普通集合

三个性质:

a)(A B)λ=Aλ Bλ

b)(A B)λ=Aλ Bλ

c) 若 、 ∈[0,1],且λ≤μ,则A u ?A λ 。

2.2 模糊集合的表示

Zadeh 表示法: (离散形式) (连续形式)

序对表示法:

对于二元集合:

f A (x):X → {0,1}, where f A (x) =

对于模糊集合:

μA (x):X → {0,1}, where μA (x) = 1, if x is totally in A;

μA (x) = 0, if x is not in A;

0 < μA (x) < 1, if x is partly in A

2.3 模糊集合的运算性质

交换律、结合律、分 配律、幂等律、摩根律、对合等与普通集合的运算性质一致。

1) 交集:

2) 并集:

3) 补集:

4) 幂等律:

5) 交换律: 6) 结合律:

7) 分配率:

8) 吸收率:

9) 两级率:

10) 摩根律

{}()min (),()A B A B u u u μμμ?={}()max (),()A A B u u u μμμ=()1()A A u u μμ=-,A A A A A A ?=?=,A B B A A B B A ?=??=?()()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

()()()A B C A B A C A B C A B A C ??=?????=???(),()A A B A A A B A ??=??= ,,A U A A U A A A ?=?=??=???=?,A B A B A B A B ?=??=?()A u U f u A u ∈=∑

()A u f u A u =?

{(,())|}A A u f u u U =∈

四、 模糊逻辑

模糊逻辑是通过模仿人的思维方式来表示和分析不确定、不精确信息的方法和工具。模糊逻辑本身并不模糊,它并不是“模糊的”逻辑,而是用来对“模糊”(现象、事件)进行处理,以达到消除模糊的逻辑。

经典逻辑是二值逻辑,其中一个变元只有“真”和“假”(1和0)两种取值,其间不存在任何第三值。模糊逻辑也属于一种多值逻辑,在模糊逻辑中,变元的值可以是[0,1]区间上的任意实数。

1) 补:

2) 交:

3) 并:

4) 蕴含:

5) 等价:

6) 幂等律:

7) 交换律:

8) 结合律:

9) 吸收率:

10) 分配率:

11) 摩根率:

五、 简单遗传算法

遗传算法是从代表可能潜在解集的一个种群开始进化的,而一个种群则是由

经过基因编码的一定数目的个体组成。每个个体实际上是染色体带有特征的实体。初代种群产生后,按照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的原理,逐代演化产生出越来越好的近似解。在每一代,根据问题域中个体的适应度大小挑选个体,并借助于自然遗传学的遗传算子进行交叉组合和变异,产生出代表新的解集的种群。这个过程将

1P P

=-min(,)P Q P Q ∧=max(,)P Q P Q ∨=((1))P Q P Q →=-∨()()P Q P Q Q P ?=→∧→P P P

P P P ∨=∧=P Q Q P P Q Q P ∨=∨∧=∧()()P P Q P

P P Q P

∨∧=∧∨=()()()()P Q R P Q P

P Q R P Q P

∨∨=∨∨∧∧=∧∧()()()

()()()

P Q R P Q P R P Q R P Q P R ∨∧=∨∧∨∧∨=∧∨∧P Q P Q

P Q P Q ∨=∨∧=∧

导致种群像自然进化的后生代种群一样比前代更加适应于环境,末代种群中的最优个体经过解码,可以作为问题的近似最优解。

如图4.1所示,遗传算法的基本思路是:①选择一个初始的种群P(0);②选择出当前种群P(t)的一些优良个体;③进行交叉和变异的操作生成子代种群C(t);

④对子代种群的个体进行评估;⑤从当前种群P(t)和新产生子代种群C(t)中选出下一代种群P(t+1),最后判断结束条件是否成立,如果成立;⑥输出结果,否则回到第②步继续下一次迭代。

图4.1 遗传算法的基本思路

遗传算法在很广泛的领域取得了成功,如函数优化问题、组合问题、图像处理、生产调度、机器人智能等,然而简单的遗传算法却很可能陷入局部最优解,即SGA 可能在进化到一个局部最优解后,几乎所有个体都集中在这个顶峰附近而无法跳出局部最优去探索全局最优解。

六、模糊遗传算法

在FGA中,不同的GA组件组合基于模糊逻辑的技术,常见的有自适应GA参数控制,模糊逻辑操作,模糊逻辑表示,模糊专家控制。在自适应GA参数控制中,前人的工作包括运用模糊逻辑来控制种群大小、交叉和变异的概率,以及基于适应度和多样性测量的选择压力。这些方法通过生物属性,如年龄阶段控制交叉变异概率,尝试加强GA的性能。

模糊逻辑控制使得动态计算GA合适的控制参数成为可能。它是基于GA的经验知识库,动态地调整算法参数以及控制进化过程,避免早熟的情况。它的结构图如图5.1所示:在每一代开始的时候,首先GA主模块提供输入参数给模糊化接口,

然后模糊化接口把经过转换的模糊状态输入传递给推断系统,再由推断系统根据知识库得到模糊状态输出,最后经过反模糊化接口得到输出控制参数,并传递给GA主模块作为当代的参数。

图5.1 FGA的结构图

FGA的框架如图5.2所示,遗传算法的基本思路就是:①选择一个初始的种群P(0);②接着调用模糊逻辑控制器来进行参数调整;③再选择出当前种群P(t)的一些优良个体;④进行交叉和变异的操作生成子代种群C(t);⑤然后对子代种群的个体进行评估;⑥接着从当前种群P(t)和新产生子代种群C(t)中选出下一代种群P(t+1);最后判断结束条件是否成立,如果成立;⑦输出结果,否则回到第②步继续下一次迭代。

图5.2 FGA的框架

七、关于模糊逻辑遗传算法的新方法

遗传算法中的交叉率和变异率对种群的收敛速度、多样性有着重要影响。种群收敛速度太快,则极其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收敛得太慢,则时间的开销太大。另外,种群的多样性对于一个优良种群是很重要的,多样性低容易使一个种群陷入局部最优,多样性高则代表了种群还没有收敛。若采用收敛速度和多样性的反馈信息作为模糊逻辑控制的输入,来自适应控制Pc和Pm,以得到更加合理的种群收敛速度和多样性。

6.1 模糊化交叉率

定义模糊化交叉率:FPc{lower, low, medium ,high ,higher}。

如图6.11所示,它表达这样的含义:一个种群的交叉率不能太低,否则可能导致无法产生优良的个体,所以限制交叉率的取值范围为0.5~1.0,中间分为5 个状态:lower 的取值范围是0.5~0.65;low的范围是0.6~0.75;medium的范围是0.7~0.85;high 的范围是0.8~0.95;higher 的范围是0.9~1.0。

图6.11 交叉率

6.2 模糊化变异率Pm

定义模糊化变异率:FPm{lower, low, medium ,high ,higher}。

如图6.21所示,它表明一个种群的变异率不能太高,否则遗传算法会退化成随机搜索,所以限制变异率的取值范围为0.00~0.20,中间分为5 个状态:lower 的取值范围是0.00~0.02;low 的范围是0.01~0.05;medium 的范围是0.04~0.08;high 的范围是0.07~0.12;higher 的范围是0.10~0.20。

图6.21 变异率

6.3 模糊化进化率ES

定义模糊化进化率:FES{low, medium ,high}。

如图6.31 所示,我们设置3 个模糊状态:low 的取值范围是~0.10;medium 的范围是0.08~0.20;high 的范围是0.18~+。

图6.31 进化率

6.4 模糊化多样性距离AD

定义模糊化多样性距离:FAD{low, medium ,high}。

如图6.41 所示,我们设置3 个模糊状态:low的范围是(0.0~ 0.3)

×;Medium 的范围是(0.2~0.6)×;high 的范围是(0.4~1.0)×。

图6.41 进化率

6.5 模糊化和反模糊化接口

所谓模糊化接口,就是把一个把确定的变量值转换为模糊逻辑的语言变量。这里采用最大隶属度方法,即采用该变量所对应的隶属函数中最大值的函数状态。ES和AD的隶属函数如图6.31、6.41所示。

所谓反模糊化接口,就是把模糊逻辑的语言变量变为一个确定的变量值。反模糊化接口本文采用均匀线形概率产生,即在它的隶属状态所表示范围内以均匀概率随机产生一个值。Pc和Pm的隶属函数如图6.11、6.21所示。

6.6 算法框架

如图6.61所示,本文的算法以SGA 为基础,在每一代开始前,通过两个模糊化

接口模块②、③,把GA主模块①的进化速率ES和多样性距离AD模糊化为FES和FAD,并传递到模糊逻辑控制器④;接着模糊逻辑控制器模块根据知识库交叉和变异规则模块⑤、⑥得到相应的FPc和FPm,再由反模糊化接口模块⑦、⑧得到确定的交叉率Pc和变异率Pm,并传递回给GA主模块①;最后GA主模块再使用Pc、Pm进行交叉、变异、选择等操作生成下一代种群。

图6.61 新的模糊遗传算法的框架

6.7 算法设定

本文的选择操作采用了轮盘赌的方式,种群个体被选中的概率由下式给出:

适应度越大,被选中的概率就越大,反之亦然。这样就能使得优良基因在种群中以更大的概率得到保留。

本文采用的变异操作是逐个个体逐个基因位变异。

首先程序先初始化,然后评价群体。接着每一代得进化中,首先计算进化速率ES和多样性距离AD,然后通过模糊化接口形成模糊状态FES和FAD进入模糊控制系统,再根据知识库规则生成模糊状态FPc和FPm,接着反模糊化得到Pc,Pm 。接下来进行GA的交叉变异产生新个体,再对新个体进行评价,并从当前个体和新个体种选出下一代的个体。一直重复上述过程,直到规定的精度或者最大进化代数已经到达。最后输出运行结果。

八、总结

本文首先介绍了什么是模糊逻辑,模糊集合和模糊逻辑运算及其特征定义等。接下来介绍了简单遗传算法和基于模糊逻辑的遗传算法的基本框架。接着,本文

提出了一种模糊逻辑遗传算法的新模糊控制系统,它基于种群的进化速度Pc和多样性Pm的反馈信息并通过模糊逻辑控制器对交叉率和变异率进行动态自适应控制。

对于种群进化速度的评价指标,本文提出采用当代平均适应度相对上一代的平均适应度的增长比率作为衡量进化速度的定量值;对于种群多样性的评价指标,本文提出用个体到种群中心的平均距离作为衡量多样性的定量值。

对于模糊逻辑的控制,文本分别给交叉率Pc、变异率Pm、进化速度ES、多样性AD距离设置了若干个模糊状态,还根据以往GA的经验,制定了一套知识库推

理规则。此外,本文还给出了模糊控制器的模糊化和反模糊化接口。

人工智能不确定性推理部分参考答案教学提纲

人工智能不确定性推理部分参考答案

不确定性推理部分参考答案 1.设有如下一组推理规则: r1: IF E1 THEN E2 (0.6) r2: IF E2 AND E3 THEN E4 (0.7) r3: IF E4 THEN H (0.8) r4: IF E5 THEN H (0.9) 且已知CF(E1)=0.5, CF(E3)=0.6, CF(E5)=0.7。求CF(H)=? 解:(1) 先由r1求CF(E2) CF(E2)=0.6 × max{0,CF(E1)} =0.6 × max{0,0.5}=0.3 (2) 再由r2求CF(E4) CF(E4)=0.7 × max{0, min{CF(E2 ), CF(E3 )}} =0.7 × max{0, min{0.3, 0.6}}=0.21 (3) 再由r3求CF1(H) CF1(H)= 0.8 × max{0,CF(E4)} =0.8 × max{0, 0.21)}=0.168 (4) 再由r4求CF2(H) CF2(H)= 0.9 ×max{0,CF(E5)} =0.9 ×max{0, 0.7)}=0.63 (5) 最后对CF1(H )和CF2(H)进行合成,求出CF(H) CF(H)= CF1(H)+CF2(H)+ CF1(H) × CF2(H) =0.692

2 设有如下推理规则 r1: IF E1 THEN (2, 0.00001) H1 r2: IF E2 THEN (100, 0.0001) H1 r3: IF E3 THEN (200, 0.001) H2 r4: IF H1 THEN (50, 0.1) H2 且已知P(E1)= P(E2)= P(H3)=0.6, P(H1)=0.091, P(H2)=0.01, 又由用户告知: P(E1| S1)=0.84, P(E2|S2)=0.68, P(E3|S3)=0.36 请用主观Bayes方法求P(H2|S1, S2, S3)=? 解:(1) 由r1计算O(H1| S1) 先把H1的先验概率更新为在E1下的后验概率P(H1| E1) P(H1| E1)=(LS1× P(H1)) / ((LS1-1) × P(H1)+1) =(2 × 0.091) / ((2 -1) × 0.091 +1) =0.16682 由于P(E1|S1)=0.84 > P(E1),使用P(H | S)公式的后半部分,得到在当前观察S1下的后验概率P(H1| S1)和后验几率O(H1| S1) P(H1| S1) = P(H1) + ((P(H1| E1) – P(H1)) / (1 - P(E1))) × (P(E1| S1) – P(E1)) = 0.091 + (0.16682 –0.091) / (1 – 0.6)) × (0.84 – 0.6) =0.091 + 0.18955 × 0.24 = 0.136492 O(H1| S1) = P(H1| S1) / (1 - P(H1| S1)) = 0.15807 (2) 由r2计算O(H1| S2) 先把H1的先验概率更新为在E2下的后验概率P(H1| E2) P(H1| E2)=(LS2×P(H1)) / ((LS2-1) × P(H1)+1)

人工智能习题

《人工智能》考试内容及范围: 以王万良编著的《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这本参考书为准,涉及内容为第1章~第5章。 考试题型: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综合题 复习题 人工智能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思维可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及顿悟思维 等。 2、人工智能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知识表示、机 器感知、机器思维、机器学习、及机器行为。 3、按知识的作用及表示可把知识划分为事实性 知识、过程性知识、控制性知识。 4、一个谓词可分为谓词名与个体两部分。 5、为了刻画谓词与个体的关系,在谓词逻辑中引 入了两个量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6、一般来说,一个产生式系统通常由规则库、综合 数据库、控制系统(推理机)三部分组成。 7、在语义网络知识表示中,结点一般划分为实例 结点与类结点两种。 8、若从推出结论的途径来划分,推理可分为演绎 推理、归纳推理、默认推理。 9、谓词公式不可满足的充要条件就是其子句集 不可满足。 10、在不确定推理中,“不确定性”一般分为两类:一就是知识的不确定性;二就是证据的不确定性。 二、简答题 1、一阶谓词逻辑表示法适合于表示哪种类型的知识,它有哪些特点? 答:一阶谓词逻辑表示法适合于表示事实性知识与逻辑性知识,它的特点有: 一阶谓词逻辑表示法的优点: (1)、自然性;(2)、精确性;(3)、严密性;(4)、容易实现 一阶谓词逻辑表示法的局限性: (1)、不能表示不确定性的知识;(2)、组合爆炸;(3)、效率低。 2、产生式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就是什么? 答:产生式系统由规则库、综合数据库、控制系统(推理机)三部分组成,其中: (1)、规则库就是用于描述相应领域内知识的产生式集合; (2)、综合数据库就是用于存放问题求解过程中各种当前信息的数据结构; (3)、控制系统就是负责整个产生式系统的运行,实现对问题的求解。 3、什么就是子句?什么就是子句集?请写出求谓词公式子句集的步骤。 答:任何文字的析取式称为子句;由子句构成的集合称为子句集; 求谓词公式子句集的步骤: (1)、消去谓词公式中的“→”与“?”符号; (2)、把否定符号移到紧靠谓词的位置上; (3)、变量标准化; (4)、消去存在量词; (5)、化为前束形; (6)、化为Skolem标准形; (7)、略去全称量词; (8)、消去合取词,把母式用子句集表示; (9)、子句变量标准化,即使每一个子句中的变量符号不同。 4、说明主观Beyes方法中LS与LN的含义。 答:(LS,LN)为规则强度,其值有领域专家给出。LS、LN相当于知识德尔静态强度。其中LS称为规则成立的充分性度量,用于指出E对H的支持程度,取值范围为[0,+∞),其定义为: ) / P( ) / P( LS H E H E ? =; LN为规则成立的必要性度量,用于指出E ?对H的支持程度,即E对H为真的必要性程度,取值范围为 [0,+∞),其定义 为: ) / P( -1 ) / P( -1 ) / P( ) / P( LN H E H E H E H E ? = ? ? ? = 三、计算题 1、下列知识就是一些规则性知识: 人人爱劳动。 所有整数不就是偶数就就是奇数。 自然数都就是大于零的整数。 用谓词公式表示这些知识。 解:(1)定义谓词如下: MAN(x):x就是人; LOVE(x, y):x爱y; N(x):x就是自然数; I(x):x就是整数; E(x):x就是偶数; O(x):x就是奇数; GZ(x): x大于零。

人工智能习题.docx

1、将下列谓词公式化成子句集 ?x?y(?z(P(z) ∧Q(x,z))→R(x,y,f(a))) ?x?y(??z(P(z) ∧Q(x,z)) ∨R(x,y,f(a))) ?x?y(?z(P(z) ∨Q(x,z)) ∨R(x,y,f(a))) ?y(?z(P(z) ∨Q(b,z)) ∨R(b,y,f(a))) ?y((P(g(y)) ∨Q(b,g(y))) ∨R(b,y,f(a))) 结果为:{P(g(y)) ∨Q(b,g(y)) ∨R(b,y,f(a))} 2、可信度推理的推理方法 带有阈值限度的不确定性推理; 加权的不确定性推理; 前提条件中带有可信度因子的不确定性推理。 3、现在人工智能有哪些学派?它们的任知观是什么? 答:人工智能的学派及其认知观如下:符号主义认为人工智能起源于数理逻辑;连接主义认为人工智能起源于仿生学,特别是对人脑模型的研究;行为主义认为人工智能源于控制论。 4.什么叫人工智能?它的研究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人工智能:是一门研究如何用人工的方法去模拟和实现人类智能的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 该领域的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自动程序设计、定理的证明、组合调度和专家系统等。 5.命题逻辑的归结法与谓词逻辑的归结法的不同之处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答:谓词逻辑比命题逻辑更复杂,由于谓词逻辑中的变量受到量词的约束,在归结之前需要对变量进行重命名即变量标准化,而在命题逻辑中的归结则不需要。

6、什么是推理?它有哪些分类方法? 答: 推理是按照某种策略从已知事实出发去推出结论的过程。按照推理的逻辑基础 分为: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按照所用知识的确定性分为:确定性推理和不确定 性推理按照推理过程的单调性分为:单调性推理和非单调性推理 7、什么是自由变元?什么是约束变元? 答: 通常,把位于量词后面的单个谓词或者用括弧括起来的合式公式称为该量词的 辖域,辖域内与量词中同名的变元称为约束变元; 不受约束的变元称为自由变元。 8、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和应用领域是什么?其中,哪些是新的研究热点? 答: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有:问题求解、逻辑推理与定理证明、自然语言理解、自动程序设计、专家系统、机器学习、神经网络、机器人学、模式识别、机器人视觉、智能控制、智能检索、智能调度与指挥、计算智能与进化计算、数据 挖掘与知识发现、人工生命 。其中新的研究热点为:分布式人工智能与 Agent 、计算智能与进化计算、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人工生命。 9、什么是自然演绎推理?它所依据的推理规则是什么? 答:从一组已知为的事实出发,直接运用经典逻辑中的推理规则推出结论的过程叫做自然演绎推理。它是基于等价式、永真蕴涵式、置换、合一 10、描述:如何用归结反演求取问题的答案 答:(1)把问题的已知条件用谓词公式表示出来,并化为相应的子句集; (2)把问题的目标的否定用谓词公式表达出来,并化为子句集; (3)对目标否定子句集中的每个子句,构造出该子句的重言式,用这些重言式代替相应的目标否定子句式,并把这些重言式加入到前提子句集中,得到一个

(整理)人工智能-模糊推理.

目录 引言 1不確定性與模糊逻辑 1.1古典逻辑 1.2 模糊逻辑 1.2.1 一维隶属函数参数值 1.2.2 二维隶属函数参数值 2 模糊关系 2.1 模糊关系的定义 2.2 模糊关系的表示 3 模糊集合 3.1 模糊集合的概念 3.2 模糊集合的表示 3.3 模糊集合的运算性质 4 模糊逻辑 5 简单遗传算法 6 模糊遗传算法 7 关于模糊遗传算法的新方法

引言 模糊逻辑指模仿人脑的不确定性概念判断、推理思维方式,对于模型未知或不能确定的描述系统,以及强非线性、大滞后的控制对象,应用模糊集合和模糊规则进行推理,表达过渡性界限或定性知识经验,模拟人脑方式,实行模糊综合判断,推理解决常规方法难于对付的规则型模糊信息问题。模糊逻辑善于表达界限不清晰的定性知识与经验,它借助于隶属度函数概念,区分模糊集合,处理模糊关系,模拟人脑实施规则型推理,解决因“排中律”的逻辑破缺产生的种种不确定问题 。 一、 不確定性與模糊逻辑 ? 妻子: Do you love me ? ? 丈夫: Yes .(布林逻辑) ? 妻子: How much ? (模糊逻辑) 布林逻辑(Boolean Logic):二值,布林逻辑:{真,假} {0,1}; 模糊逻辑(Fuzzy Logic):多值,模糊逻辑:部分为真(部分为假),而不是非真即假。模糊逻辑取消了二值之间非此即彼的对立,用隶属度表示二值间的过度状态(1---完全属于这个集合;0---完全不属于这个集合)。 1.1 古典逻辑 对于任意一个集合A ,论域中的任何一个元素x ,或者属于A ,或者不属于A ,集合A 也可以由其特征函数定义: 1.2 模糊逻辑 论域上的元素可以“部分地属于”集合A 。一个元素属于集合A 的程度称为 隶属度,模糊集合可用隶属度函数定义。 1.2.1 一维隶属函数参数化 1) 三角形隶属函数: (如图1.1) 1,()0,A x A f x x A ∈?=???

922252-人工智能导论第4版试验参考程序-2模糊推理系统实验要求

实验二 模糊推理系统实验 一、实验目的: 理解模糊逻辑推理的原理及特点,熟练应用模糊推理,了解可能性理论。 二、实验原理 模糊推理所处理的事物自身是模糊的,概念本身没有明确的外延,一个对象是否符合这个概念难以明确地确定模糊推理是对这种不确定性,即模糊性的表示与处理。模糊逻辑推理是基于模糊性知识(模糊规则)的一种近似推理,一般采用Zadeh 提出的语言变量、语言值、模糊集和模糊关系合成的方法进行推理。 三、实验条件: Matlab 7.0 的Fuzzy Logic Tool 。 四、实验内容: 1.设计洗衣机洗涤时间的模糊控制。已知人的操作经验为: “污泥越多,油脂越多,洗涤时间越长”; “污泥适中,油脂适中,洗涤时间适中”; “污泥越少,油脂越少,洗涤时间越短”。 要求: (1)设计相应的模糊控制器,给出输入、输出语言变量的隶属函数图,模糊控制规则表和推论结果立体图。 (2)假定当前传感器测得的信息为00 (60,70x y ==污泥)(油脂),采用面积重心法反模糊化,给出模糊推理结果,并观察模糊控制的动态仿真环境,给出模糊控制器的动态仿真环境图。 提示:模糊控制规则如图4-1。其中SD (污泥少)、MD (污泥中)、LD (污泥多)、NG (油脂少)、MG (油脂中)、LG (油脂多)、VS (洗涤时间很短)、S (洗涤时间短)、M (洗涤时间中等)、L (洗涤时间长)、VL (洗涤时间很长)。

2.假设两汽车均为理想状态,即 2Y()4U()20.724s s s s =+??+,Y 为速度,U 为油门控制输入。 (1)设计模糊控制器控制汽车由静止启动,追赶200m 外时速90km 的汽车并与其保持30m 的距离。 (2)在25时刻前车速度改为时速110km 时,仍与其保持30m 距离。 (3)在35时刻前车速度改为时速70km 时,仍与其保持30m 距离。 要求: (1)设计两输入一输出的模糊控制器,给出输入、输出语言变量的隶属函数图,模糊控制规则表,推论结果立体图。 (2)用SIMULINK 仿真两车追赶的模糊控制系统,给出目标车的速度曲线图、油门踩放图、追赶车速度图、与前车相对距离图。 五、实验报告要求: 1.分析隶属度、模糊关系和模糊规则的相互关系。 2.按照实验内容,给出相应结果。

人工智能中的自动逻辑推理

人工智能中的自动逻辑推理 作者:刘惠王尧 来源:《装备维修技术》2020年第08期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人工智能中运用的逻辑推理方法通常是不能实现自动推理的。在进行自动逻辑推理设置的时候应该结合当下人工智能的发展情况,采用适合其发展的方式进行自动逻辑推理的设置。本文主要针对人工智能的自动逻辑推理,从人工智能的推理方式以及模式、人工智能冲突消除的策略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人工智能;自动逻辑推理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在多个行业都有非常好的应用,特别是在服务行业的应用最为突出。在使用人工智能的过程中,要对其进行一定的逻辑推理程序设定,传统的推理方式不能满足人工智能的需求,所以在进行人工智能逻辑推理的时候,应该根据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需求,对其进行合理的设计,使其能够更好的完成自动逻辑推理。 一、人工智能的逻辑推理方式以及模式 推理主要是运用一种策略根据现实所发生的状况,进行下一步的发展推理,而人工智能当中的逻辑推理过程中主要是依靠程序所完成的。人工智能当中的逻辑推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程序设计的时候应该将其结合实际进行分析,使其在工作使用过程中能够更好的进行推理分析。 (一)逻辑推理的方式 逻辑推理当中推理方式分为很多种,其中演绎推理在推理方式当中处于最为基本的推理方式,其在进行推理的过程中主要是根据当下所需从简单的推理逐步向着复杂特殊的方向发展,使其能够有效的达到所需的目标,为其工作开展提供良好的逻辑程序设计。归纳推理主要是从个体推理不断向着一般发展,在进行设计的时候相关人员一定要注意其特点,避免与演绎推理程序相混淆,影响程序的正常工作。默认推理主要是在知识不完全的情况下,进行一种假设推理的过程中,根据假设的条件对已经存在的一些知识信息进行一定的推理分析,最终得到理想的结果。推理的方式分为很多种,还有确定性、不确定性等相关的推理方式,在进行人工智能逻辑推理程序设计的时候相应的工作人员应该结合人工智能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设计,使其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完成推理,达到工作的需求。当下时代中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其应用也更加的广泛,人类的部分工作已经被其代替,所以在对其进行逻辑程序设计的时候更

人工智能考试提纲与答案

人工智能复习参考(2012工程硕士) 第1部分绪论 什么是人工智能?试从学科和能力两方面加以说明。 答:从学科方面定义: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中涉及研究、涉及应用智能机器的一个分支。它的近期主要目标在于研究用机器来模范和执行人脑的某些智力功能,并开发相关理论和技术。从能力方面定义:人工智能是智能机器所执行的通常与人类智能有关的智能行为,如判断、推理、证明、识别、感知、理解、通信、设计、思考、规划、学习和问题求解等思维活动。 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思想和思潮起了重要作用? 答:1)数理逻辑和关于计算本质的新思想, 提供了形式推理概念与即将发明的计算机之间的联系。 2)1956年第一次人工智能研讨会召开, 标志着人工智能学科的诞生. 3)控制论思想把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与信息理论、控制理论、逻辑以及计算联系起来。影响了许多早期人工智能工作者,成为他们的指导思想。 4)计算机的发明发展, 5)专家系统和知识工程 6)机器学习、计算智能、人工神经网络和行为主义研究, 推动人工智能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为什么能够用机器(计算机)模仿人的智能? 答:物理符号系统的假设:任何一个系统,如果它能够表现出智能,那么它就必定能执行输入符号、输出符号、存储符号、复制符号、建立符号结构、条件性迁移6种功能。反之,任何系统如果具有这6种功能,那么它就能够表现出智能(人类所具有的智能)。 物理符号系统的假设伴随有3个推论。 推论一: 既然人具有智能,那么他(她)就一定是个物理符号系统。 推论二: 既然计算机是一个物理符号系统,它就一定能够表现出智能。 推论三: 既然人是一个物理符号系统,计算机也是一个物理符号系统,那么我们就能够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活动。 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是什么?其中,哪些是新的研究热点? 答:研究和应用领域:问题求解(下棋程序),逻辑推理与定理证明(四色定理证明),自然语言理解,自动程序设计,专家系统,机器学习,神经网络,机器人学(星际探索机器人),模式识别(手写识别,汽车牌照识别,指纹识别),机器视觉(机器装配,卫星图像处理),智能控制,智能检索,智能调度与指挥(汽车运输高度,列车编组指挥),系统与语言工具 新的研究热点:概率图模型(隐马尔可夫模型、贝叶斯网络)、统计学习理论(SLT) & 支持向量机(SVM)、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超市市场商品数据分析),人工生命 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类有哪些方面的影响?试结合自己了解的情况和理解,从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加以说明?1、人工智能对经济的影响:人工智能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已为人类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专家系统就是一个例子。随着计算机系统价格的继续下降,人工智能技术必将得到更大的推广,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2、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劳务就业问题;社会结构变化;思维方式与观念的变化;心理上的威胁;技术失控的危险。 3、人工智能对文化的影响:改善人类知识;改善人类语言;改善文化生活。 试评述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 答: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发展方向:1、计算机能直接而人类大脑实现人机交流。借助以上技术,人类可以用思维控制自己想看到的,想听到的,使媒体技术中的感官媒体更真实化,对虚拟的事物不仅可以看见听见,更可以摸得,闻得着。同时电脑可以进一步辅助人类做出一定的判断,储存大量信息,甚至可以以身体为媒介,执行电脑程序,是人类更快的学会各种技巧,掌握更多知识。同时,提高了生物验证的渠道,比如利用DNA染色体作为密码的载体,相信是很难伪造的。2、电脑拥有机器思维:机器学会人类的思维方式,帮助人更好的思考问题。 第2部分知识表示 什么是知识?知识的要素有哪些?知识的表示方法有哪些? 答:Feigenbaum:知识是经过削减、塑造、解释和转换的信息。简单地说,知识是经过加工的信息。Bernstein:知识是由特定领域的描述、关系和过程组成的。Hayes-Roth:知识是事实、信念和启发式规则。从知识库的观点看,知识是某领域中所涉及的各有关方面的一种符号表示。 知识的要素有:事实:有关问题环境的一些事物的知识,常以“…是…”的形式出现。规则:有关问题中与事物的行动、动作相联系的因果关系知识,是动态的,常以“如果…那么…”形式出现。控制:有关问题的求解步骤、技巧性

模糊推理方法及其应用-人工智能导论

模糊逻辑介绍及距离 一、模糊逻辑介绍 模糊逻辑是建立在多值逻辑基础上,运用模糊集合的方法来研究模糊性思维、语言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模糊逻辑是当语义变量标记为真时, 将传统的亚里士多德逻辑合成。模糊逻辑, 等同于经典逻辑, 在已定义的模糊集合上有自己的模糊逻辑操作。如同普通集合一样模糊集合可同样操作, 仅在于它们的计算更加困难。我们还应该注意, 多模糊集合的组合可构成一个模糊集合。 模糊逻辑的主要原理, 是经典逻辑的一部分, 最大可能地反映现实, 和较高水平的主观性, 这可能会导致明显的计算错误。 模糊模型是基于模糊逻辑进行计算的数学模型。这些模型的构建可适用于当研究课题有弱形式化, 它的精确数学描述过于复杂, 或根本不知道时。这些模型的输出值(误差模型) 的品质直接依赖于建立这个模型的专家。降低出错的最佳选项是绘制更完整和详尽的模型, 既而利用学习机和大型训练集合来磨合它。 模型构建进度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定义模型输入和输出特征、建立一个知识库、选择模糊推理方法。 第一阶段直接影响到随后的两个阶段, 并确定模型以后的操作。知识库或有时称为规则库—是一套模糊规则类型: "if, then (如果, 则)" 它定义被检查对象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系统中的规则数量没有限制, 也是由专家来决定。模糊规则的通常格式是:If 规则条件, then 规则结论。 规则条件描述对象的当前状态, 而规则结论—此条件如何影响对象。条件和结论的一般视图不能够被选择, 因为它们是由模糊推理来确定。 系统中的每条规则有其权重—这个特征定义了模型内每条规则的重要性。分配到每条规则的权重因子范围在[0, 1]。在许多模糊模型的实例中, 这可以在相关文献中找到, 没有指定权重数据, 但并不意味着它不存在。事实上, 在此种情况下, 来自规则库的每条规则, 权重是固定等于1。每条规则可以有两种类型的特征和结论: 简单-包含一个模糊变量,复杂-包含若干模糊变量。 二、模糊逻辑举例

模糊推理在人工智能技术中的研究现状

模糊推理在人工智能技术中的研究现状摘要:本文主要模糊推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对模糊推理在模式识别,专家系统,机器人等领域中的应用并指出模糊推理技术是人工智能发展不可缺少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模糊推理,人工智能,研究现状。 引言:字Zadeh1965年提出模糊集合的概念,特别是1974年他又将模糊集引入推理领域开创了模糊推理技术以来,模糊推理就成为一种重要的近似推理方法。并对人工智能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1 模糊推理的基本概念 推理是按照某种策略从已知事实出发去推出结论的过程。智能系统的推理过程实际上可以看做是一种思维过程。人的思维不想经典数学那样有精确性,而是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经典的演绎逻辑和归纳逻辑都假定推理的前提是真的,确定性的。但人和自动化系统中实际所用的信息常常具有不确定性。人工智能发展了模糊推理来表示和处理不确定信息,他已模糊判断为前提,动用模糊语言规则,推导出一种近似的模糊判断结论。 模糊推理是模拟人的日常推理的一种近似推理,它是由L.A.zadeh首先提出的。在逻辑推理中,命题一般称为判断。所谓推理就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出发推导出另一个新判断(结论)的思维形式。例如: 如果X小,那么Y大。

X较小,Y? 解答之:令A,B分别表示“大”和“小”,将他们表示成论域U,V 上的模糊集,设论域U=V={1,2,3,4} 定义A=1/1+0.8/2+0.5/3+0/4+0/5;B=0/1+0/2+0.5/3+0.8/4+1/5。 由《人工智能技术导论》P177的理论可得到 R=0/(1,1)+ 0/(1,2)+…+0.5/(2,3)+…+1/(5,5)。用这个式子可以表示:如果X小,那么Y大。 X较小可以用A*=(1,1,0.5,0.2,0)表示。从而根据模糊关系合成(假设R=R1。R2=r(ij)n*m 对R1的第i行和R2第j列对应元素取最小,在对k个结果取最大,所得结果就是R中第i行第j列处的元素)可以得到 B*=A*。R=(0.5,0.5,0.5,0.8,1) 即B*=0.5/1+0.5/2+0.5/3+0.8/4+1/5 可以解释为:Y比较大。 因此就解决了提出的问题! 2.有关模糊推理的研究 2.1模糊推理的研究背景 模糊推理是模拟人的大脑日常推理方式的一种近似推理,它是蓬勃发展中的模糊控制技术的数学核心。1973年.L.A.zadeh首次提出模糊推理的基本框架。1974年,英国科学家E.H.M姗da面首次将模糊推理技术应用于工业自动控制,并取得成功。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模糊推理的模糊控制技术

模糊推理

摘要 模糊推理是以模糊集合论为基础描述工具,对以一般集合论为基础描述工具的数理逻辑进行扩展,从而建立了模糊推理理论,是不确定推理的一种。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中有重要意义。模糊建模是指利用模糊系统逼近未知的非线性动态,从而逼近于整个系统。 本文全面回顾了模糊推理的产生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并介绍了模糊系统、模糊集合以及模糊建模等的基础理论知识。详细阐述了Sugeno模型的建模过程,利用模糊推理系统对非线性函数进行逼近,通过matlab仿真实例说明该建模方法的有效性。 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概括本篇文章的主旨,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模糊推理,模糊建模,仿真

Abstract Fuzzy reasoning based on fuzzy sets theory to describe tool,it is based on general set theory of mathematical logic described tools, so as to establish the extended fuzzy reasoning theory,it is an uncertainty reasoning. It is importa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Fuzzy model is refered to the use of fuzzy system to approach unknown nonlinear dynamic,then approach the whole system. This paper reviews the background of fuzzy reasoning,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and introduces fuzzy system,the fuzzy set and the fuzzy model and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It also expounds the Sugeno modeling process,and use fuzzy inference system to approximate nonlinear function. Through matlab simulation example show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deling method Finally,the full text is summarized to express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and puts forward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research. Keywords: fuzzy reasoning,fuzzy modeling,simulation

人工智能 知识推理 7-1 概述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verview

Contents ?7.1.1 Data, Information, Knowledge and Wisdom ?7.1.2 Explicit and Tacit Knowledge ?7.1.3 Knowledge Types ?7.1.4 Knowledge Base and Knowledge Base System ?7.1.5 Knowledge Engineering (KE) ?7.1.6 Knowledge-based Engineering (KB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

Data, Information, Knowledge and Wisdom 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7.1. Overview Data 数据 The measures and representations of the world. 世界的计量和表征。 As fact, signal, or symbol.表现为事实、信号、或者符号。 Information 信息 Produced by assigning meaning to data. 对数据赋予含义而生成。 Structural vs. functional, subjective vs. objective. 结构与功能的,主观与客观的。 Knowledge 知识 Defined with reference to information. 对信息进行加工而确立。 As processed, procedural, or propositional. 表现为加工的、过程的或者命题的。 Wisdom 智慧 The experience to make decisions and judgments. 作出决定和判断的经验。 As “know-why”, “know-how”, or “why do”. 表现为“知因”、“知然”、或“因何”。 Artificial Intelligence::Reasoning::Reasoning by Knowledge3

人工智能确定性推理部分参考答案

确定性推理部分参考答案 1 判断下列公式是否为可合一,若可合一,则求出其最一般合一。 (1) P(a, b), P(x, y) (2) P(f(x), b), P(y, z) (3) P(f(x), y), P(y, f(b)) (4) P(f(y), y, x), P(x, f(a), f(b)) (5) P(x, y), P(y, x) 解:(1) 可合一,其最一般和一为:σ={a/x, b/y}。 (2) 可合一,其最一般和一为:σ={y/f(x), b/z}。 (3) 可合一,其最一般和一为:σ={ f(b)/y, b/x}。 (4) 不可合一。 (5) 可合一,其最一般和一为:σ={ y/x}。 2 把下列谓词公式化成子句集: (1)(?x)(?y)(P(x, y)∧Q(x, y)) (2)(?x)(?y)(P(x, y)→Q(x, y)) (3)(?x)(?y)(P(x, y)∨(Q(x, y)→R(x, y))) (4)(?x) (?y) (?z)(P(x, y)→Q(x, y)∨R(x, z)) 解:(1) 由于(?x)(?y)(P(x, y)∧Q(x, y))已经是Skolem标准型,且P(x, y)∧Q(x, y)已经是合取范式,所以可直接消去全称量词、合取词,得 { P(x, y), Q(x, y)} 再进行变元换名得子句集: S={ P(x, y), Q(u, v)} (2) 对谓词公式(?x)(?y)(P(x, y)→Q(x, y)),先消去连接词“→”得: (?x)(?y)(P(x, y)∨Q(x, y)) 此公式已为Skolem标准型。 再消去全称量词得子句集: S={P(x, y)∨Q(x, y)} (3) 对谓词公式(?x)(?y)(P(x, y)∨(Q(x, y)→R(x, y))),先消去连接词“→”得: (?x)(?y)(P(x, y)∨(Q(x, y)∨R(x, y))) 此公式已为前束范式。 再消去存在量词,即用Skolem函数f(x)替换y得: (?x)(P(x, f(x))∨Q(x, f(x))∨R(x, f(x))) 此公式已为Skolem标准型。 最后消去全称量词得子句集: S={P(x, f(x))∨Q(x, f(x))∨R(x, f(x))} (4) 对谓词(?x) (?y) (?z)(P(x, y)→Q(x, y)∨R(x, z)),先消去连接词“→”得: (?x) (?y) (?z)(P(x, y)∨Q(x, y)∨R(x, z)) 再消去存在量词,即用Skolem函数f(x)替换y得: (?x) (?y) (P(x, y)∨Q(x, y)∨R(x, f(x,y))) 此公式已为Skolem标准型。 最后消去全称量词得子句集: S={P(x, y)∨Q(x, y)∨R(x, f(x,y))}

模糊计算和模糊推理

模糊数学绪论 ?模糊概念 模糊概念:从属于该概念到不属于该概念之间无明显分界线 年轻、重、热、美、厚、薄、快、慢、大、小、高、低、长、短、贵、贱、强、弱、软、硬、阴天、多云、暴雨、清晨、礼品。 模糊数学就是用数学方法研究模糊现象。

?术语来源 Fuzzy: 毛绒绒的,边界不清楚的 Fuzzy: 模糊,不分明,弗齐,弗晰,勿晰

模糊数学的产生与基本思想 ?产生 Zadeh(扎德)发表了文章《模糊集》L.A. Zadeh 1965年,L.A. (Fuzzy Sets,Information and Control, 8, 338-353 ) ?基本思想 用属于程度代替属于或不属于。 某个人属于秃子的程度为0.8, 另一个人属于 秃子的程度为0.3等.

三、模糊数学的发展 75年之前,发展缓慢;80以后发展迅速; 90-92 Fuzzy Boom ? 杂志种类 78年,Int. J. of Fuzzy Sets and Systems 每年1卷共340页,99年8卷每卷480页 Int. J. of Approximate Reasoning Int. J. Fuzzy Mathematics Int. J. Uncertainty, Fuzziness, knowledge-based Systems

IEEE 系列杂志 主要杂志25种,涉及模糊内容20,000余种 ? 国际会议 IFSA (Int. Fuzzy Systems Association) EUFIT、NAFIP、Fuzzy-IEEE、IPMU ? 涉及学科 模糊代数,模糊拓扑,模糊逻辑,模糊分析,模糊概率,模糊图论,模糊优化等模糊数学分支分类、识别、评判、预测、控制、排序、选择;

人工智能研究生试卷与答案

浙江工业大学2009/2010 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试卷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 A 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8 小题,每题 2 分,共16 分) 1.在谓词公式中,连接词的优先级别从高到低排列是()。 A.﹁,∨,∧,→,B.∧,∨,﹁,→ , C.﹁,∧,∨,,→ D .﹁,∧,∨,→, 2.在语义网络中,用()来标明类与子类之间的关系。 A.实例联系 B. 泛化联系 C. 聚集联系 D. 属性联系 3.谓词公式G 在海伯伦域上是不可满足的,则该公式在个体变量域 D 上是()。 A.可满足的 B. 不可满足的 C. 无法确定 4.假设S 是不可满足的,则()一个归结推理规则的从S 到空子句的推理过程。 A.存在 B. 不存在 C. 无法确定 5.在主观Bayes 方法中,几率O( x) 的取值范围为()。 A.[-1, 1] B .[0, 1] C .[-1, ∞) D .[0, ∞) 6.在可信度方法中,CF(H,E)的取值为()时,前提 E 为真不支持结论H为真。 A.1 B. 0 C. <0 D. >0 7.在深度优先搜索策略中,open 表是()的数据结构。 A.先进先出 B. 先进后出 C. 根据估价函数值重排 8.归纳推理是()的推理。 A.从一般到个别 B .从个别到一般 C .从个别到个别 二、多选题(本题共 5 小题,每题 2 分,共10 分) 1. 人工智能研究的三大学派是( ) 。 A. 符号主义 B. 进化主义 C. 任知主义 D. 连接主义 2. 对于框架表示法,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框架中,一个槽用于描述所论对象某一方面的属性,一个侧面用于描述相 应属性的一个方面。

人工智能习题作业推理I习题答案

第四章 推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关于“消解原理”的说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D ) A 消解原理也称为归结原理,它是一种重要的推理规则 B 消解原理也可以用于析取式进行推理 C 规则演绎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消解推理的过程 D 消解原理是由Robinson于1965年发现的,是以逻辑演 2. 根据本章的论述,把任一谓词演算公式化为子句集有九个步骤,请按正确的顺序把它们排列起来: a 消去蕴涵符号 b 消去存在量词 c 对变量标准化 d 把母式化为合取范式 e 消去连词符号∧ f 更换变量名称 g 消去全称量词 h 化为前束形 i 减少否定符号的辖域 正确的顺序是: ( B ) A iachbdgfe B aicbhdgef C bachidgfe D cbaihdgef 3. 运用消解推理规则的前提是: ( B ) A 被作用的两个公式都是析取范式 B 被作用的两个子句中存在互补对 C 任意两个公式都可以运用消解推理 D 必须符合假言推理、合并、重言式、空子句(矛盾)或链式(三段论)之一 4. 产生式系统的表示主要包括哪两部分: ( BC ) A 控制策略的表示 B 事实的表示

C 产生式规则的表示 D 冲突的表示 5. 非单调推理的特点是: ( D ) A 在整个推理过程中,只采用正向推理,而不用反向推理 B 在整个推理过程中,只采用反向推理,而不用正向推理 C 在整个推理过程中,已知为真的命题数目随时间而严格减少 D 在整个推理过程中,已知为真的命题数目并不一定随时间而严格增加 6. 已知规则“如果张三是25岁,则李四很可能是20岁”,请选出下列表达式 中最能表达该规则的式子。 ( D ) A.IF (AGE ZHANGSHAN 25 0.8) THEN (AGE LISI 25 0.8) B.IF张三是25岁 THEN 李四是20岁左右 C.IF (AGE ZHANGSHAN 25 0.8) THEN (AGE LISI 25 0.8) D.IF (AGE ZHANGSHAN 25) THEN (AGE LISI 25), CF = 0.8 7. 已有公式“(AGE ZHANGSHAN 25)”和规则“IF (AGE ZHANGSHAN 25) THEN (AGE HIS-FARTHER 45)”,则不可能存在事实: ( D )A.(AGE ZHANGSHAN 25) B.(AGE HIS-FARTHER 45) C.(AGE HIS-FARTHER 45 0.9) D. (AGE HIS-FARTHER 25) 8. 公式(▽x){[(彐y)(▽z)P(x,y,z)]=>(▽u)Q(x,u)},在消去蕴涵符号后,得到: ( C ) A ~(▽x){[(彐y)(▽z)P(x,y,z)] ∧(▽u)Q(x,u)} B (▽x){~[(彐y)(▽z)P(x,y,z)] ∧(▽u)Q(x,u)}

人工智能经典考试卷试题目,例题.docx

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 1.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有 5 个部分组成:知识库、数据库、推理引擎、____和用户界面 A.解释设备 B.外部接口 C.开发者接口 D.调试工具 2.前向(正向)推理是数据驱动的。推理从已知的数据开始,依次执行每条可执行的规则, 规则所产生的新的事实被加入到数据库中,直到没有规则可以被执行为止。请根据以下的数据库和知识库推出有哪些元素被加入到数据库中 A. N X Y Z B. L X Y Z C. N L X Z

D. L N X Y 3.关于专家系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允许不精确的推理,但不能处理不完整、不确定和模糊的数据 B.当数据不完账或模糊时,有可能会出错 C.当需要新知识时,很容易实现调整。 D.提供知识与处理过程明确分离的机制 4.对于规则的专家系统的缺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规则之间的关系不明确 B.低效的搜索策略 C.没有学习能力 D.没有统一的结构 5.对于规则的专家系统的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规则之间的关系透明

B.高效的搜索策略 C.处理不完整、不确定的知识 D.具备学习能力 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中的不确定性管理 6.专家系统中不确定性知识的来源一般分为 4 种:弱暗示、 ____、未知数据,以及合并不同专家观点时的困难 A.不完整的信息 B.不一致的信息 C.不确定的信息 D.不精确的语言

7.有一同学,考试成绩数学不及格的概率是,语文不及格的概率是,两者都不及格的概率为,在一次考试中,已知他数学不及格,那么他语文不及格的概率是多少 A. B. C. D. 8.掷三枚骰子,事件 A 为出现的点数之和等于 5 的概率为 A.1/18 B.1/36 C.1/72 D.1/108 9.下列哪个符合着名的贝叶斯公式 A.P(Ai/B) = P(Ai) x P(B/Ai) / Σ(P(Aj) x P(B/Aj)) B.P(Ai/B) = P(Ai) x P(Ai/B) / Σ(P(Aj) x P(B/Aj)) C. P(Ai/B) = P(B) x P(B/Ai) /Σ (P(Aj) x P(B/Aj))

AIA3-知识推理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 教学讲义 第三章知识推理技术

§3.1 知识推理的概念和类型 一、知识推理的概念 所谓“知识推理(Knowledge Inference)”,是指在计算机或智能机器中,在知识表达的基础上,进行机器思维,求解问题,实现知识推理的智能操作过程。因此推理的过程就是问题求解的过程,使问题从初始状态转移到目标状态的方法和途径。 知识推理是“知识利用(Knowledge Utilization)”的基础。各种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如知识库专家系统、智能机器人、模式识别与物景分析、自然语言理解与生成、机器博弈、定理证明、数据库智能检索、自动程序设计等,都是利用知识进行广义的问题求解的知识工程系统。它们都需要以知识表达、知识获取、知识推理为基础。其中知识表达和知识获取是必要的前提条件,而知识推理是问题求解的主要手段。 研究人工智能的知识推理技术,目的是寻求解决问题、实现状态转移的智能操作序列。如搜索路线、演算步骤、符号串、语句集等,以便从初始状态,沿着最优或最经济的途径,有效地转移到所要求的目标状态,实现问题求解过程的智能机械化或计算机化。 二、知识推理的类型 1.根据知识表达方式的特点,可将知识推理方法分为: “图搜索”方法:基于图的知识表达,问题求解的知识推理过程,就是从图中相当于初始状态的根结点到相当于目标状态的终止结点的路线搜索过程,即搜索从初始状态有效地转移到目标状态,所经历的最优的或最经济的路线。 “逻辑论证”方法:当知识表达采用谓词逻辑或其他形式逻辑方法时,知识推理也可以采取逻辑论证方法。此时,问题求解的知识推理过程,相当于用数理逻辑方法进行定理证明的过程。 2.根据问题求解过程是否完备,可将知识推理方法分为: 推理算法:若问题求解的知识推理过程是完备的,则对于可解的问题,从任意初始状态出发,通过这种推理过程,总可以找到一条求解路线,经过有限的、确定性的操作序列,转移到所要求的目标状态,保证推理过程的收敛性,求得问题的解答。这种推理过程具有完备性,而完备的推理过程称为“推理算法”。 推理步骤:若问题求解的推理过程是不完备的,则不能保证其推理过程的收敛性,从任意初始状态转移到目标状态,不一定能求得问题的解答。这种推理过程是不完备的、非算法的,称为“推理步骤”。 3.根据在问题求解过程中是否运用启发性知识,可将知识推理方法分为: 启发推理:在问题求解的推理过程中,运用与问题有关的启发性知识,以加快推理过程,提高搜索效率。 非启发推理:在问题求解的推理过程中,不运用启发性知识,只按照一般的逻辑法则或控制性知识,进行通用性的推理。 4.根据求解过程中所用知识因果关系的确定程度不同,可将知识推理方法分为: 精确推理:当领域知识能用必然的因果关系表示,则推理得出的结论要么是肯定的,要么是否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