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地下水防治

浅谈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地下水防治
浅谈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地下水防治

浅谈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地下水防治

孟春波

苏州中业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江苏苏州 215000

摘要:本文总结了工程实践经验,分析了高层建筑深基坑地下水防治工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性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深基坑;地下水;主要问题;预防措施

Brief Talk on Prevention and Cure of Ground Water in Bracing

Project of Deep Foundation Pit

Jiang Hong--xingLiLong

Jiangsu chang—Jiang Mechanize Foundation Engineering Project Company

Abstract:After summarizing practical experiences,this paper analyzes some major problems in prevention and cure project of ground water in deep foundation pit of high rise build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recommendable prevenient measures.

Key Words:deep foundation; ground water; major problems; preveni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V55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8-0026-2

1 引言

目前高层建筑和人防工程都包含了部分的地下工程,深基坑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效益与成败。在深基坑工程中,一项事关全局的工作就是地下水防治,地下水是深基坑工程的天敌,是导致工程事故最直接的因素之一,从实际统计资料来看,约有70%的基坑事故与地下水有关。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地下水位高,若对基坑中地下水处理不当,造成基坑坍塌、地面沉降等工程事故时有发生,致使工期延误,给经济上带来重大损失。因此,对深基坑工程中的地下水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2 地下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工程勘察方面

场地勘察资料是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的重要依据,而其中的工程地质资料和水文地质资料是降水设计的主要依据。如果对深基坑所涉及范围内的地层,勘察资料不详细、不准确,依据此资料设计出来的降水方案就势必会给深基坑工程带来事故隐患。

2.2 设计方面

2.2.1 对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认识不够

降水设计的主要依据是工程地质资料和水文地质条件,在进行降水设计时,若不弄清楚场内地层分布、地下水的类型、含水层的渗水性和含水量,不对地下水的性质、补给和排泄条件、动态特征及其与区域地下水的关系作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则难以设计出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方案。

2.2.2 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参数及计算模式的选取不尽合理,有时甚至无章可循,使一些工程缺陷多、隐患大,以致造成安全储备过低,发生严重工程事故。

2.2.3 降水方案选择不当

降水方案的选择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它必须考虑场地的实际地质条件以及各种降水方案的适用范围,如果降水方案的设计不切合实际,采取的降水措施针对性不强,降水就很难取得成效,这样就必然会给深基坑支护工程造成很大困难。

2.2.4 基坑支护工程中大面积降水的涌水量计算理论不甚完善,一般套用单井涌水量公式往往会造成估算错误。

2.3 施工方面

施工单位未按设计要求进行或随意更改施工程序而造成降水防渗失效,特别是层层分包,一些施工队伍技术力量差,甚至偷工减料,施工中错误百出,给深基坑降水造成严重隐患,从而影响整个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性。

2.4 监测方面

工程监测(特别是深基坑工程的监测)是正确指导施工、避免事故发生的必要措施,是一种信息施工技术。不重视信息施工,必然导致盲目施工,不能防患于未然。有的工程为了节约工程造价,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安排施工监测或不合理削减监测内容,从而使监测工作不力,不能及时判断险情,从而造成事故。此外,对监测数据的分析不够准确,报警不及时或数据错误都将会导致严重的工程事故。

3 工程实例

3.1 苏州商品交易市场塔楼基坑降水

3.1.1 工程概况

苏州商品交易市场塔楼设计采用桩伐基础,基坑设计深度为-13.90m(其中电梯井深度为-17.40m),其面积约为2800m2,场区东部约30m处是一层民宅区,场区南部约35m处为干将路,场区西部约40m 处是白莲花园,花园中有白莲河,河深1.8m。塔楼深基坑围护方案为:先采用放坡开挖至-5.90m,从-5.90m 至于-13.9m,这8m深的地层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Φ800mm,桩长16.5m,桩中心间距950mm)及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的围护结构。

3.1.2 场区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地势平坦,地层由上至下依次为:①杂填土层,埋深0~2.80m;②粘土层,埋深2.80~5.80m;

③粉土层,埋深5.80~8.30m;④-1粉砂层,埋深8.30~12.80m;④-2粉细砂层,埋深12.80~17.50m;

⑤-1粘土层,埋深17.50~21.00m;⑤-2粉质粘土层,埋深21.00~25.90m。

该地区地下水属潜水及微承压水,潜水位为-3.02m。含水层为③粉土层、④-1粉砂层和④-2粉细砂层,渗透系数K为3.4m/d,总出水量约为1750m3/d。

3.1.3 降水设计

为确保基坑支护支撑结构的安全,设计采用射流泵式轻型井点法降低坑外水位,坑内用管井(管井结构见图1)疏干静储水。坑外井管埋入深度10.50m,井点距离1.50m,沿基坑四周在标高-5.90m处布设4套射流式喷射井点,井位布置见图2。坑内布设4口管井,使用潜水泵抽吸静储水。在基坑施工电梯井阶段,在四周布设一套轻型井点降水设施,进一步降低地下水位,保证电梯井的施工。

该降水方案实施后,基坑顺利开挖至设计深度,过坡稳定,坑底干燥,保证了塔楼地下部分土建施工的顺利进行,达到了预期的降水效果。

3.2.4 该降水方案的成功之处在于:

①对场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有了彻底准确的认识和了解,采取了有效的降水方案。

②针对实际水文地质条件,采取了切实有效的降水措施。

③根据场区周围无高层建筑的实际情况,采取大范围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案,效果明显。

④降水方案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保证了工程的施工质量。

4 建议性预防措施

针对深基坑降水工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在工程进行中的不同阶段,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①首先强调地质资料的重要性。地质资料是设计人员进行设计的主要依据,它的真实、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设计方案的成败。对于深基坑工程,除应查明工程地质情况外,还应着重查明开挖范围内及邻近场地地下水特征,包括含水层分布规律、地下水的水位、流量、流速、渗透系数及补给来源和排泄方向等水文地质资料,为降水方案的设计提供全面、准确的地质资料。

②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对场地的地质资料应作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较强的设计方案,最好通过对两个或多个方案的对比,择优选取一个较为理想的方案。

③综合考虑设计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对现有相邻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等有可能会产生的各种影响,在条件许可沉降分析对建(构)筑物无重大影响时,尽可能采用降水方法。

④要有预见性,全面考虑施工中可能会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做好各种抢险措施的准备工作,防患于未来,以便在出现险情时能应付自如,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⑤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管理,提高施工队伍的技术素质,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⑥在降水过程中应做好工程监测工作,提高测试人员的综合水平,增加测试数据及处理结果的准确性。对测试数据及时处理并得到准确的结果,以便时刻掌握整个基坑现处的状况,及时正确指导施工。

5 结束语

地下水是深基坑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由于地下水的存在,给深基坑工程施工带来许多问题(边坡失稳,坑底隆起与管涌等)。为了确保基坑工程施工正常进行,必须对地下水进行有效的治理。降水是一个复杂的、与多方面有因素相关的一门学科,是一项系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测和管理是几个紧密联系的环节,它要求不仅要有相关学科的知识,同时要具备丰富的施工经验和科学的管理办法。降水问题在基坑工程中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成为深基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林宗元. 岩土工程治理手册.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3, 3:743~780.

[2] 黄运飞. 深基坑工程实用技术. 兵器工业出版社. 1996, 11:577~584.

[3] 马丽丽. 深基坑开挖中的水文地质问题. 工程勘察. 1996, 2:25~29.

深基坑工程管理规定

深基坑工程管理规 定

《深基坑工程管理规定》的补充规定 为了进一步加强深基坑工程的管理,现将《深基坑工程管理规定》(青建管字[ ]36号)做如下补充规定: 一、深基坑工程设计方案评审前,青岛市勘察设计协会或各市(区)施工图审查机构应提前2个工作日向当地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监督部门报告。 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监督部门应派相关人员参加深基坑工程设计方案的评审,以了解深基坑工程设计方案的评审情况。 二、各级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部门根据各自职责范围分别对深基坑工程施工进行监督管理。 安全监督部门根据国家规范、规程及设计要求对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及整个深基坑监测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质量监督部门根据国家规范、规程及设计要求对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原材料质量、施工质量、质量检测和验收及工程技术资料进行监督管理。 三、各建设、施工、监理、检测、监测单位必须按有关规定分别控制好实体质量和安全,并将相关资料留存工程档案。同时必须积极配合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 四、当发生深基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或严重威胁周边环境安全时,各方必须及时按要求向当地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监督部门报告。当地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监督部门应立即派人到现场调查处理。青岛市勘察设计协会或各市(区)施工图审查机构应组织评审专家马上到现场参与调查处理,根据事故发生的初步原因,确定具体由质量或安全监督部门牵头处理深基坑工程事故。

五、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深基坑工程管理规定 发布日期: 10月30日 深基坑工程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深基坑工程的管理,确保建设工程及相邻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的安全,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或地下室三层以上(含三层),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 本规定所称深基坑工程,包括工程勘察、围护结构设计、围护结构施工、地下水控制、基坑监测、土方挖填等内容。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青岛市行政区域内深基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监测及其相关的管理活动。 第四条青岛市建设委员会是本市深基坑工程的管理部门。 各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深基坑工程的管理工作。 青岛市勘察设计协会具体负责组织市内四区深基坑工程设计方案的评审工作;各市(区)施工图审查机构具体负责组织辖区内深基坑工程(深度小于10米)设计方案的评审工作。以上两级组织评审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联合组织评审。 各级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具体负责深基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第二章深基坑工程的报建与许可第五条建设单位或者工程总承包单位应当按照承发包有关管理规定,择优选择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的深基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监测单位。 第六条深基坑工程施工前必须办理招标投标、质量安全监督手续,并依法取得施工许可证。 第七条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办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手续时,除按规定提交有关文件外,应同时提交深基坑工程设计方案专家组评审报告、市勘察设计协会或各市(区)施工图审查机构出具的设计方案复核证明、加盖评审专用章的图纸以及经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第三章深基坑工程前期准备 第八条建设单位应当在勘察前对深基坑附近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现

地下水控制方案

地下水控制方案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根据武汉市急救中心和武汉市疾控中心迁建工程项目基坑支护施工图 2、国家有关施工技术、安全规范、规程 3、湖北中南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本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二、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武汉市急救中心和武汉市疾控中心迁建工程项目 2、工程地点:武汉市江汉区马场路 3、建设单位:武汉城投房产集团有限公司 4、工程规模:该项目由1栋7层高层办公楼、1栋9层高层办公楼、1栋15层超高层办公楼组成,附设2层地下室。用地面积约1.28万㎡,总建筑面积约4.99万㎡,地下建筑面积1.62万㎡。 拟建场区地势较为平坦,场地标高在21.04~22.12米之间。 场区地貌单元属长江一级阶地,与长江最近直线距离约5000m。。 场地地质情况 拟建场区地层按各岩土层的成分、成因及工程性质等自上而下依次可分为:①杂填土(Qml);②粉质粘土夹粉土(Q4 al+pl);③粉质粘土(Q4 al+pl);④粉质粘土、粉土、粉砂互层(Q4 al+pl);⑤-1粉细砂(Q4 al+pl);⑤-2粉细砂(Q4 al+pl); ⑤a粉质粘土(Q4 al+pl);⑥中粗砂夹砾石(Q4 al+pl);⑦-1强风化泥质砂砾岩(K-E);⑦-2中风化泥质砂砾岩(K-E);⑦-2-1中风化泥质砂砾岩破碎岩(K-E)。 各岩土层名称、岩性描述、空间分布详见下表: 工程地质分层表

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及《钻孔柱状图》。 1.4.2地下水类型及地下水位 场地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及下部承压水。上层滞水主要由地表水源、大气降水和生活用水补给,无统一的自由水面,水位及水量随地表水源、大气降水和生活用水排放量的影响而波动。承压水赋存于下部砂性土层中,水量大且水位随长江水位的变化有变化,具统一承压水位,与长江有较密切的水力联系,水位因长江水位季节性变化而变化。 场地承压水静止水位在地面以下3.64m,

浅析地下水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

浅析地下水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 摘要:地下水对基坑的稳定性有着极大的影响,为了控制好基坑的稳定性,就必然要了解地下水与基坑稳定性的相互关系,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好基坑的稳定性。 关键词:基坑;稳定性;地下水;水土作用;强度参数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从20年前仅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才有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到现在一般的中小城市都已建有3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而随之地下开挖深度也逐渐变深,二层、三层地下室成为很常见的事。地下开挖深度的加大对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影响基坑边坡稳定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基坑挖深、侧壁土质、周围环境、地下水分布、护类型等,其中地下水对基坑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尤其突出,需特别加以重视。从以往的一些工程案例中可以看出,由于地下水没有控制好而引起基坑事故占有绝大多数,因此分析地下水对基坑边坡稳定性影响是非常具有工程意义。 1地下水的基本特征 与深基坑工程有关的地下水按其埋藏条件一般可分为包气带的上层滞水,饱和带的潜水和承压水三类。上层滞水分布于浅部松散填土中,无统一水面,水位随季节变化,不同场地不同季节水位各不相同,水量较小,与区域地下水无水力联系,与邻近地表水体可能有联系,但联通性差,其埋藏较浅,可针对性隔断、引渗、设泄水孔等降水措施,治水效果好。潜水分布于松散地层,基岩裂隙破碎带及岩溶等地区,具有统一自由水面,水位受气象因素影响变化明显,同一场地的水位在一定区域内基本相同或变化具有规律性,水量变化较大,地下水补给一般以降雨为主,同时接受场地外同层地下水的径流补给,可采用井点降水和管井降水,或设帷幕隔断或降水辅以回灌等进行处理。承压水分布于松散地层两个相对隔水层之间,具有一定水头压力,一般不受当地气候因素的影响,水头保持稳定,由于承压水埋深大,有一定的水头压力,水量大等,对地基稳定性的潜在危害最大。 2地下水对土体的作用 地下水是一种重要的地质营力,它与土体的相互作用改变着土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力学性质,也改变着地下水本身的一些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按其作用来分为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力学作用。物理作用有润滑作用、软化作用、泥化作用和结合水强化作用,化学作用有离子交换、溶解、水解、溶蚀作用,力学作用包括孔隙水动压力和静压力。地下水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影响着岩土体的变形和强度,主要体现在三方面:l)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改变土体的值的大小。

深基坑工程地下水控制

深基坑工程地下水控制 一、概述 在影响基坑稳定性的诸多因素中,地下水的作用占有突出位置。历数各地曾发生的基坑工程事故,多数都和地下水的作用有关。因此,妥善解决基坑工程的地下水控制问题就成为基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测的重大课题。地下水对基坑工程的危害,除了水土压力中水压力对支护结构的作用之外,更重要的是基坑涌水、渗流破坏(流砂、管涌、坑底突涌)引起地面沉陷和抽(排)水引起地层不均匀固结沉降。基坑工程地下水控制的目的,就是要根据场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岩土工程特点,采取可靠措施防止因地下水的不良作用引起基坑失稳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基坑工程地下水控制的方法分为降(排)水和隔渗(帷幕)两大类,这两种方法各自又包括多种形式。根据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开挖深度和支护形式等因素的组合,可分别采用不同方法或几种方法的合理组合,以达到有效控制地下水的目的。 充分掌握场地的水文地质特征,预测基坑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地下水危害类型,如基坑涌水、渗流破坏(流砂、管涌、坑底突涌)或渗流固结不均匀沉降,是选择正确、合理方法,实现有效控制地下水的前提和基础。对基坑工程而言,水文地质特征主要是指场地存在的地下水类型(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和含水层、隔水层的分布规律及主要水文地质参数(地下水位或承压水头深度、含水层渗透系数和影响半径等)。水文地质参数是需要通过专门的水文地质勘探、测试、试验来取得的。比如,不同含水层的地下水位或水头必须用分层止水、分层观测得到,而不能用混合水位代替。渗透系数和影响半径则必须进行现场抽水来确定。这些专门水文地质工作的方法和技术要求,在相关的规程、规范和手册中均有详尽的论述,本文

深基坑支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深基坑支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深基坑支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安全技术要求 1、基坑(槽)、边坡、基础桩、模板和临时建筑作业 前,应按设计单位要求,根据地质情况、施工工艺、作业 条件及周边环境编制施工方案。单位分管负责人审批签 字,项目负责人组织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 业。 2、土方开挖前,应确认地下管线的埋置深度、位置及 防护要求后,制定防护措施,经项目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 后,方可作业,土方开挖时,施工单位应对相邻建筑物、 道路的沉降和位移情况进行观测。 3、项目部应作好施工区域内临时排水系统规划,临时 排水不得破坏相邻建(构)筑物的地基和挖、填土方的边

坡。在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可能发生滑坡、坍塌的地段挖方时,应由设计单位确定排水方案。场地周围出现地表水汇流、排泻或地下水管渗漏时,施工单位应组织排水,对基坑采取保护措施。开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时,施工单位应合理选用降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 4、基坑(槽)、边坡设置坑(槽)壁支撑时,项目部应根据开挖深度、土质条件、地下水位、施工方法及相邻建(构)筑物等情况设计支撑。拆除支撑时应按基坑(槽)回填顺序自下而上逐层拆除,随拆随填,防止边坡塌方或相邻建(构)筑物产生破坏,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 5、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孔边堆置各类建筑材料的,应按规定距离堆置。各类施工机械距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孔边的距离,应根据设备重量、基坑(槽)、

浅议深基坑周边地下水的危害

浅议深基坑周边地下水的危害 发表时间:2018-11-02T17:01:17.09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作者:佐元兴 [导读] 根据相关资料分析,在全国160多起基坑事故,在所有事故坑中,由于设计和施工期间地下水处理不当。 四川鼎昇建设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通过了解地下水对深基坑的重要性和不利影响,并结合具体工程实践,介绍了深基坑施工中地下水处理的常用处理方法。 关键词:地下水,基坑,安全 引言:在深基坑工程中,必须考虑地下水的治理。根据相关资料分析,在全国160多起基坑事故,在所有事故坑中,由于设计和施工期间地下水处理不当,基坑事故的比例达到60%。目前,基坑工程地下水处理工作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多成果。本文希望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简单总结基坑地下水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以及基础设计和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及对基坑的影响 在我国的许多地区,地层呈现出典型的二元结构,即上部粘土层和下部砾石层,粘土层上部为水淹和下潜,砾石层为承压水。本文主要就广元市城北片区081产业新城1号安置点安置还房工程项目实施分析,该项目总的建筑面积约11.9万m2,主要工程内容包括22#地下室和10-14#楼的建筑结构、电气、给排水工程。 1.1地下水的基本类型 (1)上层滞水 上层滞水一般分布在疏松地层的上空气层。它属于深基坑内第一个地下水含水层,渗透性弱,渗透性好,水位随季节变化。它与区域地下水无水力有关,一般与相邻地表水体的无水相关。上层积水主要依靠降雨,周边供水管道漏水,周边电(光)电缆沟或废弃箱涵补充废水。 (2)承压水 承压水一般埋在场地下部含水层中。水头随着场地的位置而变化;一般不受当地气候因素的影响;现场水头保持相对稳定;水量由含水层或含水结构的性质决定。治理难度大,可能与附近的河流或湖泊相连接。 1.2地下水治理的基本原则 在基坑设计过程中,地下水处理的基本原理是疏堵结合。疏通是指消除地基坑区域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例如露天排水和井点脱水等,这种方法简单,成本低,易于掌握,并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坑的施工;堵是指通过有效的方法在地基坑周围形成止水帐篷,如粉末(等离子)喷射桩幕,高压喷射灌注桩,沉井方法,花管灌浆,灌浆方法和地下连续Wall等。这种方法成本较高,施工困难。 1.3地下水治理方案的选择 在本项目中10-14#楼为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建筑工程等级一级,抗震设防烈度7度,结构抗震等级三级,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基础型式为桩、筏板基础,地下室防水等级为Ⅰ级,屋面防水等级一级,防雷类别为三类;10#楼地上23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为71.65m,建筑面积为10153.09m2;11#楼地上20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为74.7m,建筑面积为20674.79m2;12#楼地上26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为78.6m,建筑面积21757.10m2;13#楼地上26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为78.6m,建筑面积18568.38m2;14#楼地上24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为65.4m,建筑面积19260.74m2。在基坑设计过程中,地下水的治理方案与基坑开挖深度和土质情况有密切关系。对开挖深度不超过6米的基坑,通常采用土钉支护,锚喷支护,重力式挡墙等,上层滞水一般采用埋管引流的方法,支护结构后土层的水经排水管汇集到坑底排水沟,最后由集水井排至地面;对开挖深度超过6米的基坑,土质较差存在深厚软土层时,多采用桩排支护,板桩支护,地下连续墙支护等。深基坑开挖时,对基坑底部隆起和突涌防护也很重要,由于基坑地下水位较高,若不降水则会造成突涌,所以必须对地下水进行治理。若不降水则会造成突涌,所以必须对地下水进行治理,方案主要有“全封”方案、“半封半降”方案和“全降”方案。 1、对地下室渗水我们打注浆孔,然后灌浆,灌浆的注浆管是留在地下室,这样的一个辅助作用是起到一个加固的作用,我们采用SJP1型粘度时变性灌浆材料配置水泥浆液,对渗水点进行注浆处理。 2、这两种灌浆材料是针对松散层孔隙、裂隙较发育的部位,我们采用SJP1型粘度时变性灌浆材料配置水泥浆液,对渗水点进行注浆处理。 3、针对裂隙小于或等于0.2mm微渗部位,我们采用SJP2型材料对渗水点进行注浆处理。同时起到对地板有一个抗浮加固的作用。 “全封”隔渗(包括水平封底隔渗和落底式竖向隔渗),是指在基坑周边及坑底用人工方法设置一定厚度的隔水帷幕,来阻止场地内承压水向基坑内运动,这类隔渗通常采用高压旋喷灌浆工艺,该方法施工周期长,工程造价太大,尤其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往往出现全封底之后又出现到处涌水的现象,而后又必须重新采用降水井来救险。 “半封半降”,采用封降结合,它是地下水处理技术的创新,它是将隔渗帷幕厚度变薄,辅以深井减压降水,减少抽水量,主要用于降水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而不宜采用“全降”地区的基坑。但是其工程造价仍较大,要高出“全降”方案数倍。 “全降”,在基坑周边及坑内优化布置一定数量的降水井,通过降水井抽排承压水,使基坑内承压水头降低至不会引起坑底突涌,流砂的高度,从而保证地下室施工的安全。这种方法施工周期短,施工质量易于控制,工种造价低。其缺点是可能引起基坑周边一定范围内少量地面沉降,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设计得当,科学管理,是可以将其缺点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基坑侧壁滞水易引起支护桩间涌水流土,严重时造成周边土体沉陷,其治理措施一般采用封堵,疏导相结合方式,即在支护桩外侧利用粉喷桩帷幕进行挡土,并埋设排水管用来排水。 1.4地下水对基坑的影响分析 在基坑工程中,不恰当的地下水处理也可能导致基坑中的危险情况甚至事故。主要问题有:1地下水渗漏导致基坑开裂;2)由基坑涌浪引起的基坑凹陷;3)雨水长期浸入基坑引起基坑塌陷;4)基坑周围的水管漏水;国内水渗入基坑引起岩石和土壤的力学性质的变化。5降低地下水位导致地面沉降,周围建筑物倾向于开裂。事故原因主要包括设计和施工。首先是设计人员对水文地质学原理不熟悉,他们不了解地

基础施工过程中地下水的处理

基础施工过程中地下水的处理 前言 当基础深度在天然地下水位以下时,在基础施工中常常会遇到地下水的处理问题。一般认为,基坑开挖要具备以下的必要条件:首先保持基坑干燥状态,创造有利于施工的环境;其次是确保边坡稳定,做到安全施工,如果忽视这些必要条件,其后果是严重的。有的基坑积水或土质稀软,工人难以立足,无法施工;有的出现“流砂现象”导致边坡塌方,地质破坏;有的内部基坑土体发生较大的位移,影响邻近建筑物的安全。之所以会出现这些异常情况,都是由地下水引起的。所以,在基坑施工中应对地下水的处理给予应有的重视。 一、地下水的人工处理 地下水的处理有多种可行的方法,从降水方式来说可总分为止水法和排水法两大类。止水法,即通过有效手段,在基坑周围形成止水帷幕,将地下水止于基坑之外,如沉井法、灌浆法、地下连续墙等;排水法是将基坑范围内地表水与地下水排除,如明沟排水、井点降水等。 止水法相对来说成本较高,施工难度较大;井点降水施工简便、操作技术易于掌握,是—种行之有效的现代化施工方法,已广泛应用。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井点降水法作一简要介绍。 井点降水法,它是在拟建工程的基坑周围设能渗水的井点管,配置一定的抽水设备,不间断地将地下水抽走,使基坑范围内的地下水降低至设计深度。井点法防水适用于具有不同几何形状的基坑,它有克服流砂、稳定边坡的作用。由于基坑内土方干燥,有利机械化施工,缩短工期,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 目前国内常用的井点降水法有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在我国,井点降水法是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在工程的基坑<槽>附近埋设大量的渗水井点管,与此同时地面组装抽水管路系

统,通过井群连续抽吸地下水,使基坑范围内的地下水位降低到基坑以下一定深度,以保持基坑干燥状态。通常把这一方法叫做井点降水法。 井点降水法具有下列优点:施工简便,操作技术易于掌握;适应性强,可用于不同几何图形的基坑;降水后土壤干燥,便于机械化施工和后续工作工序的操作;井点作用下土层固结,土层强度增加,边坡稳定性提高;地下水通过滤水管抽走,防止了流砂的危害;节省支撑材料,减少土方工程量等。井点降水法已成为目前在含水透水位土层实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轻型井点降水法 (1)轻型井点抽水系真空作用抽水,除管路系统外,很大程度取决于抽水设备。目前常用的真空泵型、隔膜泵型配套抽水装置。 轻型井点井点管、过滤管、集水总管、主管、阀门等组成管路系统,并由抽水设备启动,在井点系统中形成真空,并在井点周围一定范围形成一个真空区,真空区通过矽井扩展到一定范围。在真空力的作用下,井点附近的地下水通过砂井,经过滤器被强制性吸入井点系统内而使井点附近的地下水位得到降低。在作业过程中,井点附近的地下水位与真空区外的地下水位之间,存在一个水头差,在该水头差作用下,真空区外的地下水是以重力方式流动的。所以常把轻型井点降水称真空强制抽水法,更确切地说应是真空—重力抽水法。只有在这两个力作用下,基坑地下水才会降低,并形成一定范围的降水的漏斗抛物线。 井点管与总管的联接可用钢管和透明塑料管,因受真空力的作用,塑料管内装有弹簧,以加强抗外部张力,保证地下水流畅通。 总管与总管的联接有法兰法和套箍法两种形式。 (2)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 经过降低地下水位后,土壤会产生固结,也就会在抽水影响半径

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技术交底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技术交底 时间: 地点:项目部会议室 参加人员:项目部领导、各部门部长、主管、技术员 内容: 一、工程概况 1.1郑州航空港河东四棚户区一标5#地块位于郑州市东南部中牟县三官庙乡教场 袁村(万三公路旁),主要包括7栋28层住宅楼及一座地下车库,总建筑面积约20.5万平方米。住宅范围地下室为剪力墙结构,公建范围地下室为框架结构。 5#地块基坑深度9.8m-10.0m。基坑侧壁安全等级段为Ⅱ级,基坑工程边坡变形控制等级为Ⅱ级。基坑南北长228.1m,东西长180m,边坡面积为8160㎡,微型桩1100根,土钉3300根,锚杆1100根,降水井99眼,观测井17眼。 建设单位:郑州航空港区航程置业有限公司; 勘查单位: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基坑设计单位:河南省地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山东省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二、施工计划及安排 2.1施工技术准备 2.1.1技术部门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并按设计回复意见对相关部门做好交底,施工

过程中发现疑问及时与设计做好沟通,及时处理。 2.1.2召开现场技术交底会议,就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求对现场施工及质量部门交底并划分相应职责范围,使其施工做好充分准备。 2.1.3对劳务队伍全体人员进行进场前安全文明施工教育及管理宣传。 2.1.4对特殊工作作业人员集中培训,考核合格取证后方可上岗。 2.1.5对各专业队伍施工前进行技术、质量交底。 2.1.6施工前由技术人员根据图纸内容及现场施工情况,制定土方开挖及边坡支护施工顺序,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试验人员全面负责相关工序的试验、资料的整理移交工作。 2.2物资材料准备 根据材料分析及施工进度计划要求,编制材料需要量计划,为施工备料,确定堆放场地及组织运输提供依据,详见表2.2。 2.3机具设备配置 根据工期的具体要求,结合劳动力的配备情况,投入的机械设备见附表2.3.1,测量办公设备见附表2.3.2。 附表2.3.1 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

浅谈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地下水防治

浅谈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地下水防治 孟春波 苏州中业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江苏苏州 215000 摘要:本文总结了工程实践经验,分析了高层建筑深基坑地下水防治工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性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深基坑;地下水;主要问题;预防措施 Brief Talk on Prevention and Cure of Ground Water in Bracing Project of Deep Foundation Pit Jiang Hong--xingLiLong Jiangsu chang—Jiang Mechanize Foundation Engineering Project Company Abstract:After summarizing practical experiences,this paper analyzes some major problems in prevention and cure project of ground water in deep foundation pit of high rise build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recommendable prevenient measures. Key Words:deep foundation; ground water; major problems; preveni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V55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8-0026-2 1 引言 目前高层建筑和人防工程都包含了部分的地下工程,深基坑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效益与成败。在深基坑工程中,一项事关全局的工作就是地下水防治,地下水是深基坑工程的天敌,是导致工程事故最直接的因素之一,从实际统计资料来看,约有70%的基坑事故与地下水有关。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地下水位高,若对基坑中地下水处理不当,造成基坑坍塌、地面沉降等工程事故时有发生,致使工期延误,给经济上带来重大损失。因此,对深基坑工程中的地下水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2 地下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工程勘察方面 场地勘察资料是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的重要依据,而其中的工程地质资料和水文地质资料是降水设计的主要依据。如果对深基坑所涉及范围内的地层,勘察资料不详细、不准确,依据此资料设计出来的降水方案就势必会给深基坑工程带来事故隐患。 2.2 设计方面 2.2.1 对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认识不够 降水设计的主要依据是工程地质资料和水文地质条件,在进行降水设计时,若不弄清楚场内地层分布、地下水的类型、含水层的渗水性和含水量,不对地下水的性质、补给和排泄条件、动态特征及其与区域地下水的关系作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则难以设计出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方案。 2.2.2 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复杂环境下深基坑地下水综合控制分析_陆建生_付军

第9卷第6期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Vol.9 2013年12月Chinese Journal of Underground Space and Engineering Dec.2013复杂环境下深基坑地下水综合控制分析* 陆建生1,付军2 (1.上海广联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上海200438,2.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0093) 摘要:上海长江西路隧道浦西工作井紧邻地铁3号线和逸仙路高架,其周边环境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在其基坑开挖期间,地下水控制难度极大。为消除或减弱该基坑地下水引起的基坑安全风险及环境风险问题,开展了专项水文地质试验,进行了基坑环境水文地质评价,评估了相应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引起的环境变形问题,分析了基坑地下水控制的难点及风险,进而提出了基坑地下水控制的建议措施。本文为类似基坑的基坑工程地下水控制分析提供了借鉴意义。 关键词:环境水文地质;地下水控制;环境变形;抽水试验;基坑安全;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TU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836(2013)06-1433-06 Analysis of Comprehensive Control of Groundwater in Foundation Pit under Complex Environment Condition Lu Jiansheng1,Fu Jun2 (1.Shanghai Guanglian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Co.,Ltd.,Shanghai200438,China;2.Shanghai Tunnel Engineering Company.Co.Ltd.,Shanghai200072,China) Abstract:The Puxi working well of west Yangtze road tunnel in Shanghai is adjacent to subway line No.3and Yixianlu viaduct,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are complex.The control of groundwa-ter is difficult during the excavation of foundation pit.In order to eliminate or reduce risk of foundation and environ-ment safety caused by groundwater,special hydro-geological test is carried out,a hydro-geological evaluation is con-ducted,the corresponding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environmental deformation caused by groundwater are eval-uated,the difficulty and risk of groundwater control is analyzed and the measures of groundwater control are proposed.This article provided reference to analysis of groundwater control in similar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Keywords:environmental hydrogeology;groundwater control;environmental deformation;pumping test;safety of excavation;risk control 1引言 目前因地下水控制不当而引发的基坑工程安全及环境事故屡有发生[1 4],这些事故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带来了恶劣的社会影响,给基础工程的建设带了巨大的困扰。 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加强对地下水的认识与分析[5 9]。目前基坑建设中对于地下水的认识多来源于工程勘察资料,其深度及精度受到很大的制约,远不能满足基坑工程地下水控制分析的要求,已成为深基坑工程承压水风险源之一[10]。 为有效防治基坑建设过程中因地下水控制不 *收稿日期:2013-05-16(修改稿) 作者简介:陆建生(1981-),男,江苏昆山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地质勘察、地下水综合治理方面的咨询及科研。E-mail:lujest@sina.com 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学委员会资助项目(08201201302)

深基坑支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

深基坑支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标准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06

深基坑支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 一、安全技术要求 1、基坑(槽)、边坡、基础桩、模板和临时建筑作业前,应按设计单位要求,根据地质情况、施工工艺、作业条件及周边环境编制施工方案。单位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项目负责人组织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 2、土方开挖前,应确认地下管线的埋置深度、位置及防护要求后,制定防护措施,经项目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后,方可作业,土方开挖时,施工单位应对相邻建筑物、道路的沉降和位移情况进行观测。 3、项目部应作好施工区域内临时排水系统规划,临时排水不得破坏相邻建(构)筑物的地基和挖、填土方的边坡。在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可能发生滑坡、坍塌的地段挖方时,应由设计单位确定

排水方案。场地周围出现地表水汇流、排泻或地下水管渗漏时,施工单位应组织排水,对基坑采取保护措施。开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时,施工单位应合理选用降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 4、基坑(槽)、边坡设置坑(槽)壁支撑时,项目部应根据开挖深度、土质条件、地下水位、施工方法及相邻建(构)筑物等情况设计支撑。拆除支撑时应按基坑(槽)回填顺序自下而上逐层拆除,随拆随填,防止边坡塌方或相邻建(构)筑物产生破坏,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 5、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孔边堆置各类建筑材料的,应按规定距离堆置。各类施工机械距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孔边的距离,应根据设备重量、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的支护、土质情况确定,并不得小于1.5m。 6、基坑(槽)作业时,项目部应在施工方案中确定攀登设施专用通道,作业人员不得攀爬模板、脚手架等临时设施。 7、机械开挖土方时,作业人员不得进入机械作业范围内进行清

浅议地下水对基坑安全的影响

浅议地下水对基坑安全的影响 摘要:地下水的治理是基坑设计和施工中必须考虑的问题。论文简要介绍了地下水的主要类型、一般治理措施以及由于治理不当而导致的事故,分析了引发事故的原因。 关键词:地下水,基坑,安全 Abstract: Groundwater management must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foundation pit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he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main types of groundwater, the common management measures, and the accidents led by mismanagement,and analyzes the causes of accidents. Key words: groundwater; foundation pit; safety 1 引言 在深基坑工程中,地下水的治理是必须考虑的问题。据唐业清教授]对全国160余起基坑事故的分析,在所有的失事基坑中,由于设计和施工中对地下水处理不当而造成基坑失事的比例达到60%。目前,对基坑工程中地下水治理的研究已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不少成果。本文希望能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基坑中地下水的类型、在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处理方法、基坑设计和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对现有研究成果作简单归纳和分析。 2 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及对基坑的影响 在我国许多地区,地层呈现典型的二元结构,即上部的粘土层和下部的砂砾层,存在于粘土层中的为上层滞水和潜水,存在于砂砾层中的为承压水。本文主要讨论上层滞水和承压水对基坑安全的影响。 2.1 地下水的基本类型 (1)上层滞水 上层滞水一般分布于上部松散地层的包气带中,属于深基坑中地下水的第一含水层,微透水至弱透水,无统一水面,水位随季节变化,不同场地不同季节的地下水位各不相同;涌水量小,且随季节和含水层性质的变化而有较大变化;与区域地下水无水力联系,与邻近地表水体一般无水力联系。 上层滞水主要靠降雨、周边供水管道漏水、周边电(光)缆沟或废弃箱涵中的废水补给。

高层建筑深基坑地下水控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816110201.html, 高层建筑深基坑地下水控制 作者:杨艳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29期 摘要:长白县地区工程地质中地下水含量丰富,这使得在地区深基坑工程施工中必须采取有效的地下水控制措施。本文简要论述了在本地区深基坑地质勘探和设计施工中一些地下水控制方法的选择和措施,如动水压力和流砂的防止措施以及基坑涌水量的计算等。 关键词:高层建筑;深基坑;地下水控制 Abstract: Changbai County regional engineering geology in underground water content, which makes effective groundwater control measures, must be taken in the deep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This article briefly discusses the deep foundation pit in the region some of th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of groundwater control options and measures, such as hydrodynamic pressure and flow of sand prevention measures as well as the calculation of the amount of water Pit.Key words: high-rise buildings; deep foundation; groundwater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长白县城区位于长白向斜的东端鸭绿江大断裂上,向东与朝鲜的惠山—利源坳陷相接,断裂构造发育,褶皱复杂,向斜核部由石炭、二叠系地层组成。向南依次出现奥陶系、寒武系、震旦系地层。向北翼多被中生代、新生代地层覆盖。城区内主要河流为鸭绿江,地下水资源丰富。这使得高层建筑深基坑中经常会遇到地下水,由于地下水的存在,给深基坑施工带来很多问题,如基坑开挖,边坡稳定,基底隆起与突涌、浮力及防渗漏等。为了确保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正常进行,必须对地下水进行有效治理,若处理不当会发生严重的工程事故,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地下水的控制工作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本地区深基坑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治理好地下水,就必须了解场地的地层结构,查明含水层厚度,渗透性和水量,研究地下水的性质、补给和排水条件,分析地下水的动态特征及其与区域地下水的关系,寻找人工降水的有利条件,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最佳降水方案。一、动水压力和流砂粒径很小的非黏性土,在动水压力作用下,土颗粒极易失去稳定,而随地下水一起流动涌入坑内,这种现象成为流砂[1]。产生流砂的原因主要外因取决于外部水位条件,而内因取决于土的性质。1.产生流砂的外因地下水的渗流对单位土体的土颗粒产生的压力称为动水压力,用表示,它与单位土体内渗流水受到土颗粒的阻力T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图1-1所示,水在土体内从A向B流动,沿水流方向任取一土柱体AB,其长度为L,横断面积为S,两端点A、B之间的水头差为。计算动水压力时,考虑地下水的渗流加速度很小,因而忽略惯性力。 作用于AB土体上的力有:,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 为水的密度,S为断面积;土柱体内水的重量;为土柱体中的土颗粒对渗流水的总阻力, T为土体的阻力。 根据静力平衡条件,得

深基坑支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深基坑支护施工安全技术 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3652-22 深基坑支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安全技术要求 1、基坑(槽)、边坡、基础桩、模板和临时建筑作业前,应按设计单位要求,根据地质情况、施工工艺、作业条件及周边环境编制施工方案。单位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项目负责人组织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 2、土方开挖前,应确认地下管线的埋置深度、位置及防护要求后,制定防护措施,经项目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后,方可作业,土方开挖时,施工单位应对相邻建筑物、道路的沉降和位移情况进行观测。 3、项目部应作好施工区域内临时排水系统规划,临时排水不得破坏相邻建(构)筑物的地基和挖、填土方的边坡。在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可能发生滑坡、

坍塌的地段挖方时,应由设计单位确定排水方案。场地周围出现地表水汇流、排泻或地下水管渗漏时,施工单位应组织排水,对基坑采取保护措施。开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时,施工单位应合理选用降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 4、基坑(槽)、边坡设置坑(槽)壁支撑时,项目部应根据开挖深度、土质条件、地下水位、施工方法及相邻建(构)筑物等情况设计支撑。拆除支撑时应按基坑(槽)回填顺序自下而上逐层拆除,随拆随填,防止边坡塌方或相邻建(构)筑物产生破坏,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 5、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孔边堆置各类建筑材料的,应按规定距离堆置。各类施工机械距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孔边的距离,应根据设备重量、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的支护、土质情况确定,并不得小于1.5m。 6、基坑(槽)作业时,项目部应在施工方案中确定攀登设施专用通道,作业人员不得攀爬模板、脚手

8-地下水控制(基坑支护)

附: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CJ-99) 8 地下水控制 8.1 一般规定 8.1.1 地下水控制的设计和施工应满足支护结构设计要求,应根据场地及周边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并结合基坑支护和基础施工方案综合分析、确定。 8.1.2 地下水控制方法可分为集水明排、降水、截水和回灌等型式单独或组合使用,可按表8.1.2选用。 表8.1.2 地下水控制方法适用条件 8.1.3 当因降水而危及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时,宜采用截水或回灌方法。截水后,基坑中的水量或水压较大时,宜采用基坑内降水。 8.1.4 当基坑底为隔水层且层底作用有承压水时,应进行坑底突涌验算,必要时可采取水平封底隔渗或钻孔减压措施保证坑底上层稳定。 8.2 集水明排 8.2.1 排水沟和集水井可按下列规定布置: 1.排水沟和集水井宜布置在拟建建筑基础边净距0.4m以外,排水沟边缘离开边坡坡脚不应小于0.3m;在基坑四角或每隔30~40m应设一个集水井; 2.排水沟底面应比挖土面低0.3~0.4m,集水井底面应比沟底面低0.5m以上。 8.2.2 沟、井截面根据排水量确定,排水量V应满足下列要求: V≥1.5Q (8.2.2) 式中Q——基坑总涌水量,可按附录F计算。 8.2.3 抽水设备可根据排水量大小及基坑深度确定。 8.2.4 当基坑侧壁出现分层渗水时,可按不同高程设置导水管、导水沟等构成明排系统;当基坑侧壁渗水量较大或不能分层明排时,宜采用导水降水方法。基坑明排尚应重视环境排水,当地表水对基坑侧壁产生冲刷时,宜在基坑外采取截水、封堵、导流等措施。 8.3 降水 8.3.1 降水井宜在基坑外缘采用封闭式布置,井间距应大于15倍井管直径,在地下水补给方向应适当加密;当基坑面积较大、开挖较深时,也可在基坑内设置降水井。 8.3.2 降水井的深度应根据设计降水深度、含水层的埋藏分布和降水井的出水能力确定。设计降水深度在基坑范围内不宜小于基坑底面以下0.5m。 8.3.3 降水井的数量n可按下式计算: n=1.1Q/q (8.3.3) 式中Q——基坑总涌水量,可按附录F计算; q——设计单井出水量,可按本规程第8.3.4条计算。 8.3.4 设计单井出水量可按下列规定确定: 1.井点出水能力可按36~60m3/d确定; 2.真空喷射井点出水量可按表8.3.4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