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实验报告秒表系统

单片机实验报告秒表系统
单片机实验报告秒表系统

单片机课程设计

题目:秒表计时系统

专 业 11电气自动化 班 级 2 班 学 号 2011301020202 姓 名 王 盼 指导教师 唐 文 涛

时 间2013 年 6 月 5号

JINGCH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目录

引言 (3)

第一部分设计任务

1.1设计要求及目的 (3)

第二部分设计方案

2.1 设计思路 (3)

2.2 总体设计框图 (4)

第三部分电路设计与器件选择

3.1硬件设计 (4)

3.1.180C51单片机的时钟 (4)

3.1.2 硬件电路设计及描述 (7)

3.2软件设计 (7)

3.2.1 程序流程图: (8)

第四部分课程设计总结(心得体会) (8)

第五部分参考文献 (8)

附录一程序 (9)

附录二实验整体电路图 (11)

附录三元器件表 (11)

引言

单片机控制秒表是集于单片机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技术为一体的机电一体化高科技产品,具有功耗低,安全性高,使用方便等优点。本次设计内容为以 8051 单片机为核心的秒表,它采用键盘输入,单片机技术控制。设计内容以硬件电路设计,软件设计和 PCB 板制作三部分来设计。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和计数的原理,用集成电路芯片、LED 数码管以及按键来设计计时器。将软、硬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拥有正确的计时、暂停、清零、并同时可以用数码管显示,在现实生中应用广泛。

1.1设计目的

一. 基本功能

秒表系统设计——用STC89C52RC 设计一个3位的LED数码显示“秒表” ,显示时间为00.0~99.9 秒,每毫秒自动加一,每十毫秒自动加一秒。

二、增加功能

增加一个“暂停”和“开始”按键,一个“复位99.9” 按键(用来99秒倒计时),三、课程设计的难点

单片机电子秒表需要解决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有关单片机定时器(一个控制顺序计时,一个控制倒计时)的使用;二是如何实现LED 的动态扫描显示;

三、课程设计的意义

1)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加深对单片机课程的全面认识复习和掌握,对单片机课程的应用进一步的了解。

2) 掌握定时器、外部中断的设置和编程原理。

3)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能够将单片机软硬件结合起来,对程序进行编辑,校验。

4) 该课程通过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和计数原理,设计简单的计时器系统,拥有正确的计时、暂停、清零,并同时可以用数码管显示,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具有现实意义

5)本实验用80c51进行仿真,而实验焊接时用STC89C52RC操作的,因80c51和STC89C52RC内部结构一样,而80c51传程序时复杂所以用STC89C52.

2.1设计思路及框图

该课程设计要求进行计时并在数码管上显示时间,则可利用MCS-51系列单片机的芯片AT89C51的P3.2,P3.3作为按键的入口;定时器T0 作为每0.1 秒减一的定时器;定时器T1 作为每0.1 秒加一的定时器。其中“开始”按键当开关由上向下拨时开始计时,此时

若再拨“开始”按键则数码管暂停;“清零”按键当开关由上向下拨时数码管清零,此时若再拨“开始”按键则又可重新开始计时。方框图如下图:

3.1硬件设计

3.1.1 80C51单片机的时钟

(1)振荡器和时钟电路

80C51内部有一个高增益反相放大器,用于构成振荡器,但要形成时钟脉冲,外部还需附加电路。80C51的时钟产生方法有以下两种。

a 内部时钟方式

利用芯片内部的振荡器,然后在引脚XTALl和XTAL2两端跨接晶体振荡器(简称晶振),就构成了稳定的自激振荡器,发出的脉冲直接送入内部时钟电路。外接晶振时,Cl 和C2的值通常选择为30pF左右;Cl、C2对频率有微调作用,晶振或陶瓷谐振器的频率范

围可在1.2MHz~12MHz之间选择。为了减小寄生电容,更好地保证振荡器稳定、可靠地工作,振荡器和电容应尽可能安装得与单片机引脚XTALl和XTAL2靠近。

80C51时钟电路接线方法

此方式是利用外部振荡脉冲接入XTALl或XTAL2。HMOS和CHMOS单片机外时钟信号接入方式不同。

MCS-51系统的引脚说明:

MCS-51系列单片机中的8031、8051及8751均采用40Pin封装的双列直接DIP结构,图二是它们的引脚配置,40个引脚中,正电源和底线两根,外置石英振荡器的时钟线两根,4组8位共32个I/O口,中断口线与P3口线复用。

8951的抚慰方式可以自动复位,也可以是手动复位,见下图。除此之外,RESET/Vpd 还是一复用脚,Vcc 掉电其间,此脚可以接上没用电源,以保证单片机内部RAM 的数据不丢失。

3.1.2硬件电路设计及描述

基于单片机设计的振荡电路和复位电路,加显示器件构成单片机系统,单片机通过P2.1~P2.6端口及P3.0P3.1端口的第二功能进行数据和信息的传输交换从而实现对

外电路的控制

3.2软件方案设计

此次选用C51来编程,首先要有初始化程序,通过初始化程序,将对主程序所用到的变量、常量以及各个参数和所调用的子函数定义,其次还有显示程序、按键扫描及处理程序、时钟程序和倒计时程序,系统软件流程图如图 2.2 所示:

设计体会与总结

在学习单片机理论课时候我就感觉到内容很多,知识点很杂,十分繁琐,学起来很困难。在老师的讲解下及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得自己更进一步了解了单片机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以及接外部电路的情况。当然只知道理论知识那也只是“纸上谈兵”,还需要实际动手去实践。真正把所学的用到日常生活中,理论联系实际,完成实物模型。这次单片机实习,我选的是秒表设计,通过这次设计我感觉到要想做成功,必须花时间多准备,查阅资料,认证分析每一步每一个模块要实现的功能,然后分步进行,最后正和一个整体。在焊接阶段时焊线要认真细心,防止虚焊,漏焊和正负极接反等错误,在通电前一定要确定好正负极,否则会烧毁单片机芯片。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要对所做的事情有耐性,在编程的时候会有困难,也可能得不到成功,但我们一定要坚持,多次调试,多次分析,改正,反复去做。

在这次实习中,经历了多次失败的洗礼,我明白在以后学习和实践中,我要努力掌握知识,多动手,多思考,以免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犯同样的错误。

参考文献

【 1 】李全利《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 2 】王文杰徐文斌《单片机应用技术》;冶金工业出版社【 3 】《THDPJ-1-2实验指导书》

附录一:程序

ORG 0000H

AJMP MAIN

ORG 0003H

AJMP X0_INT

ORG 000BH

AJMP T0_INT

ORG 0013H

AJMP X1_INT

MAIN:

MOV TMOD,#01H ;T0定时方式1

MOV TH0, #0x3C ;50ms@12MHz

MOV TL0, #0xB0 ;

SETB TR0

SETB ET0 ;开启定时中断

SETB EX0

SETB EX1

SETB EA ;开中断

MOV R1, #0 ;0~99秒计数

MOV R2, #0 ;0.1秒数

MOV R7, #1 ;50ms计数

MOV P0, #0C0H ;显示00.0

MOV P2, #0C0H

mov p1, #0C0H

LOOP:

SJMP LOOP

;-----------------------------------------------------------

DELAY: ;延时子程序.

MOV R4, #0

DJNZ R4, $

DJNZ R4, $

RET

;-----------------------------------------------------------

X0_INT: ;启动/停止

CPL F0

RETI

;-----------------------------------------------------------

X1_INT: ;清零

MOV R1, #0

MOV P0, #0C0H

MOV P2, #0C0H

mov p1, #0C0H

RETI

;-----------------------------------------------------------

T0_INT: ;50ms中断执行一次.

MOV TL0, #0xB0;

MOV TH0, #0x3C ;50ms@12MHz

DJNZ R7, T0_END ;中断不到20次.

MOV R7, #2 ;#20

JNB F0, T0_END

mov a, r2

add a, #1

da a

anl a, #0fh

mov r2, a

jnz disp

MOV A, R1

ADD A, #1

DA A

MOV R1, A

disp:

mov a, r2

anl a, #0fh

movc a, @a+dptr ;查出段码

mov p1, a ;显示0.1秒

MOV A, R1

ANL A, #0FH

MOV DPTR, #TAB

MOVC A, @A+DPTR ;查出段码

MOV P2, A ;显示个位

MOV A, R1

SWAP A

ANL A, #0FH

MOVC A, @A+DPTR ;查出段码

MOV P0, A ;显示十位

T0_END:

RETI

;-----------------------------------------------------------

TAB:

DB 0c0H,0f9H,0a4H,0b0H,99H,92H,82H,0f8H,80H, 90H

END

附录二:实验整体电路图

附录三:元器件表

数字电子秒表课程设计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技术实践课程设计报告 课设题目:数字电子秒表 所属系部:电子工程系 指导老师: 作者: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制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数字电子秒表 任务与要求: 1、设计数字电子秒表原理图。 2、用6个数码管显示分、秒、毫秒。 3、计时误差不得超过1s;具有清零、启动计时、暂停计时及继续 计时等控制功能。 4、画出总体电路图。 5、安装自己设计的电路,按照自己设计的电路,在通用板上焊接。 焊接完毕后,应对照电路图仔细检查,看是否有错接、漏接、 虚焊的现象。 6、调试电路。 时间:2010年11月29 日至 2010年12 月10 日共2周

所属系部:电子工程系 指导单位或教研室:电子信息教研室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制 摘要: 采用现代数字电路设计方法和EDA技术,即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应用protues开发平台进行设计并仿真验证和硬件测试。从总体设计框图开始,将设计任务逐步分解,直到可以用标准的集成电路部件实现,然后将各部件联结成系统,通过protues集成开发平台进行设计的分析综合和时序仿真验证。最后,在分析时序仿真结果的基础上,对设计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已达到对设计电路正确运行且学会运用protues电路设计与仿真的目的。 关键词: 555定时器;LED;暂停计时 Abstract: Adopt modern digital circuit design method and EDA technique, namely the top-down design methods, application protues development platform design and simulation validation and hardware test. From the beginning, overall design diagram design task decomposed step by step, until can use standard of integrated circuit components, and then will realize connecting components into system, through protues integrated development platform design of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time-series simulation prove. Finally, by analyzing the timing simulation results, on the basis of design for further revised and perfected, reached the correct operation of circuit design and learn to use protues circuit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purpose. Key words: 555 timing, Leds, Suspended timing 目录 1 设计方案的选择 (1) 2 总体框架设计 (2) 3 分步电路设计 (3) 3.1控制电路的设计 (3) (3) (3) 3.2数码管显示电路 (4)

数字秒表的设计与实现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秒表课程设计》 姓名: xxx 学号: 学院: 指导老师:xx

摘要 EDA技术作为电子工程领域的一门新技术,极大的提高了电子系统设计的效率和可靠性。文中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在ISE10.1软件下利用VHDL语言结合硬件电路来实现数字秒表的功能的设计方法。采用VHDL硬件描述语言,运用ModelSim等EDA仿真工具。该设计具有外围电路少、集成度高、可靠性强等优点。通过数码管驱动电路动态显示计时结果。给出部分模块的VHDL源程序和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的正确,展示了VHDL语言的强大功能和优秀特性。 关键词:FPGA, VHDL, EDA, 数字秒表

目录 第一章引言 (4) 第二章设计背景 (5) 2.1 方案设计 (5) 2.2 系统总体框图 (5) 2.3 -FPGA实验板 (5) 2.4 系统功能要求 (6) 2.5 开发软件 (6) 2.5.1 ISE10.1简介 (6) 2.5.2 ModelSim简介 (6) 2.6 VHDL语言简介 (7) 第三章模块设计 (8) 3.1 分频器 (8) 3.2 计数器 (8) 3.3 数据锁存器 (9) 3.4 控制器 (9) 3.5 扫描控制电路 (10) 3.6 按键消抖电路 (11) 第四章总体设计 (12) 第五章结论 (13) 附录 (14)

第一章引言 数字集成电路作为当今信息时代的基石,不仅在信息处理、工业控制等生产领域得到普及应用,并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随处可见,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要求数字集成电路的设计周期尽可能短、实验成本尽可能低,最好能在实验室直接验证设计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因而出现了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对于芯片设计而言,FPGA的易用性不仅使得设计更加简单、快捷,并且节省了反复流片验证的巨额成本。对于某些小批量应用的场合,甚至可以直接利用FPGA实现,无需再去订制专门的数字芯片。文中着重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利用VHDL硬件描述语言的数字秒表设计方法,在设计过程中使用基于VHDL的EDA工具ModelSim对各个模块仿真验证,并给出了完整的源程序和仿真结果。

“秒表测时”实验报告Word版

“秒表测时”实验报告 一、实验任务 利用秒表对电脑主机主要元件装配作业进行测时,计算标准时间 二、实验目的 1、掌握秒表测时技术; 2、掌握标准时间的制定原理、方法、程序和步骤; 3、学会正确划分各测时单元及其计时点,并学会确定正确的宽放率; 4、掌握必要的软件工具。 三、实验原理 1、秒表测时的定义 2、秒表测时的用途 3、测时单元的划分 四、实验设备、仪器、工具及资料 1、电脑主机 2、计算机 3、装拆工具、笔、纸、记录表格 4、秒表、计算器 五、实验过程 1、实验分组,每四人一组,两人负责装配产品,两人负责观测记录 2、收集资料,实验准备,布置工作地 3、划分操作单元,确定计时点 4、测时 采用连续法记录时间研究,在现场记录时用铅笔填写秒表读数“W.R”,见附件:时间研究表(一)。计算基本时间“B.T”。 4、填写时间研究表(二),剔除异常值,用三倍标准法决定正常值范围(正常值范围在x±3σ内)。 5、决定宽放时间 取宽放率为:15%。宽放时间=正常时间×宽放率

6、计算标准时间:标准时间=平均操作时间×评比系数+宽放时间 六、整理时间研究表(一)和时间研究表(二) 时间研究表(一)(现场记录)

时间研究表(二)(统计表)

七、绘制管制界限图 对每一个操作单元进行异常值剔除,选取其中一个操作单元绘制其管制界限图 1、剔除异常值 (1)、操作单元1: n X X n i i ∑== 1 11(其中n=8) 计算得69.71=X n X X n i i ∑=-= 1 2 111)(σ 计算得=1σ 1.48 正常值为σ3±X 之内,即在(3.25,12.13)之间,所以操作单元1无异常值 (2)、操作单元2: n X X n i i ∑== 1 22(其中n=8) 计算得=2X 6.79 n X X n i i ∑=-= 1 2 222)(σ 计算得=2σ0.28 正常值为σ3±X 之内,即在(5.95,7.63)之间,所以操作单元2无异常值 (3)、操作单元3: n X X n i i ∑== 1 33(其中n=8) 计算得=3X 6.42 n X X n i i ∑=-= 1 2 333)(σ 计算得=3σ0.32 正常值为σ3±X 之内,即在(5.46,7.38)之间,所以操作单元3无异常值 (4)、操作单元4: n X X n i i ∑== 1 44(其中n=8) 计算得=4X 6.55 n X X n i i ∑=-= 1 2 444)(σ 计算得=4σ0.90

单片机的秒表系统设计方案

编号:201834140148 本科毕业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秒表系统设计 系 (院>:信息工程学院 姓名: 学号:0835140148 专业:通信工程 年级:2008级 指导教师: 职称:副教授 完成日期:2018年5月

摘要 当今时代,是一个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时代。在电子领域,尤其是自动化智能控制领域,传统的分立元件或数字逻辑电路构成的控制系统正以前所未见的速度被单片机智能控制系统所取代。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功能强、成本低、应用面广等优点,可以说,智能控制与自动控制的核心就是单片机。单片机的出现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由于单片机的集成度高、功能强,通用性好,特别是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价格便宜等优点,使单片机迅速得到推广应用,目前已成为测量控制应用系统中的优选机种和新电子产品的关键部件。 本设计是一个利用单片机控制的多功能秒表系统,它是基于51系列的单片机进行的系统设计。它采用AT89C51单片机为中心器件,利用其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和记数的原理,结合显示电路、电源电路、LED数码管以及键盘电路来设计计时器。将软、硬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系统能够实现四位LED显示,最大显示时间为59.9秒,每毫秒自动加1,一个开始按键、一个暂停按键、一个复位按键,其突出的优点是:体积小、场外作业、功耗最低、宜用电池作为电源、硬件结构紧凑、简单和软件设计灵活。最后通过仿真调试,在proteus环境下建立了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本设计是正确的。 关键词:单片机;秒表;时钟电路;系统设计 Abstract

In the present era, is a new technology emerge in an endless stream time. In the field of electronics, especially the intelligent automatic control field, the traditional discrete components or digital logic circuit of the control system is at an unprecedented pace was replaced by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SCM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volume, strong function, low cost, wide application range and other advantages, can say,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 is the core of scm. SCM is the emergence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f an important milepost. As the single-chip high integration, strong function, good versatility, especially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volume, light weight, low energy consumption, low price, the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rapidly spreading, has now become the measurement control in the application system of optimization models and the new electronic product key parts. This design is the use of a single chip computer controlled multi-function stopwatch system, which is based on the51 series single-chip system design. It uses AT89C51 microcontroller as the center device, use the timer / counter timing and counting principles, combined with display circuit, power supply circuit, LED digital tube and a keyboard circuit to design the timer. The soft, hardware combination, so that the system can achieve four LED display, maximum display time is 59.9 seconds, each MS add 1, a start button, a pause button, a reset butt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volume, off-site operations:, lowest power consumption, to use the battery as a power, compact hardware structure, simple and flexible software design. Finally through the simulation debugging, in the Proteus environment to establish the simulation model,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gn is correct. Key words: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stopwatch clock circuit。 system design

数字电子秒表课程设计报告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名称:单片机原理设计 题目:数字电子秒表 学生姓名: X X 专业:电气自动化 班级: 1 班 学号: XXX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 X X X 日期: 2010 年 6 月 16 日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气自动化专业2008 年级 1 班XX 一、设计题目 数字电子秒表设计 二、主要内容 利用独立式按键AN1(P0.0)启动定时器T0计时,AN2(P0.1)停止用于停止定 时器T0计时,使用2个八段数码管输出记时值,秒钟的计时时间范围在0~99秒内。 三、具体要求 3.1、实验电路连线 ①本实验中要把跳线JP1(板子右上角,LED灯正上方)跳到DIG上,J23(在黄色继电器右上方)接到右端;把跳线J9(紧贴51插座右方,蜂鸣器下方,RST复位键上方)跳到右端;把跳线J6跳到AN端,AN1(P0.0)~ AN4(P0.4),(J6在51插座右下方,4×4键盘左上方)。 3.2、实验说明 ①本实验中要将记时结果送2个数码管中显示,这可通过调用编写的显示子程序来实现,实现过程是:先将记时值一位一位的拆开,分别送到显示缓冲区(片内数据存储30H~35H设定为显示缓冲区用于存放段码数据, 其中32H~35H里面均存放0的段码0DFH)中去,然后调用显示子程序。②与定时器有关的寄存器有工作方式寄存器TMOD和控制寄存器TCON。TMOD用于设置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0-3,并确定用于定时还是用于计数。TCON主要功能是为定时器在溢出时设定标志位,并控制定时器的运行或停止等。本实验中用定时器T0产生1秒钟基本时间单位,本系统fosc=11.0592MHz,当定时器T0工作在方式1(16位)时,最大定时时间为:216* 0.9216μs= 60397.9776μs;再利用软件记数,当T0中断17次时,所用时间为60397.9776*17=1026765.6192μs≈1s因此在T0中断处理程序中,要判断中断次数是否到17次,若不到17次,则只使中断次数加1,然后返回,若到了17次,则使电 子秒表记时值加1(十进制),请参考硬件实验四有关内容。③使用独立式按键 AN1(P0.0)~ AN2(P0.1)时要注意采用软件消抖动的方法,一般采用软件延时(10ms)的方法,即通过P0.0和P0.1的输入值的变化控制秒表的启动和停止。 3.3

简易秒表设计实验报告

实 验 报 告 系别 信工系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简易秒表设计 实验目的: 1、 熟悉Keil C51软件的使用方法及proteus 仿真软件的使用; 2、 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数码管、按键),通过实践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具备设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能力。 3、 通过本次试验,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认识单片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广泛性,实用性。 设计要求: 制作简易秒表,用三个按键分别实现秒表的启动、停止与复位,利用两位共阴级的数码管显示时间。 设计思路: 硬件设计:数码管部分采用2位共阴极的数码管,在P0口接上拉电阻,公共端低电平扫描。按键电路部分,将按键一侧与单片机任一I/O 口相连。 软件设计:模块化思想,使用定时器T0的工作方式1,编写显示子程序,延时子程序,初始化程序,主程序设计时注意按键消抖。 原理图: XTAL218XTAL119ALE 30EA 31PSEN 29RST 9P0.0/AD0 39P0.1/AD1 38P0.2/AD2 37P0.3/AD3 36P0.4/AD4 35P0.5/AD5 34P0.6/AD6 33P0.7/AD7 32P1.01P1.12P1.23P1.34P1.45P1.56P1.6 7P1.7 8P3.0/RXD 10P3.1/TXD 11P3.2/INT0 12P3.3/INT1 13P3.4/T0 14P3.7/RD 17P3.6/WR 16P3.5/T1 15P2.7/A15 28P2.0/A8 21P2.1/A9 22P2.2/A10 23P2.3/A11 24P2.4/A12 25P2.5/A13 26P2.6/A14 27U1AT89C51C1 1nF C21nF R110k C31uF 234567891 RP1 RESPACK-8 源代码: #include<>

秒表实验报告

实验三:秒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74ls273的工作原理; 2、看懂8086工作的时序图,并且掌握8086总线的技术; 3. 通过此实验,熟悉protues7.9的基本操作和工作环境以及MASM32文件的建立与运行; 二、实验原理 用74ls273扩展IO口,通过片选信号和写信号奖数据总线上的值锁存在273中,同时在273的输出端口输出,当数据总线上的值撤销以后,由于74ls273能够锁存信号,所以273的输出端保持不变,直到下次有新的数据被锁存,通过按键可以控制数据的变化,cpu根据按键变化控制输出,通过总线就可以控制数码管的变化,显示出秒表的效果。 3、实验步骤 1、根据实验目的及内容在proteus画出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2、画好电路图后用汇编软件,按要求写出实验代码,代码如下: .MODEL SMALL .8086 .stack .code

.startup MOV DX,0200H LOOP0: MOV BL,SEC AND BX,000FH MOV SI,BX MOV AL,SITUATION[SI] MOV BL,SEC AND BX,00F0H MOV CL,4 SHR BX,CL MOV SI,BX MOV AH,SITUATION[SI] OUT DX,AX CALL DELAY MOV AL,SEC ADD AL,1 DAA MOV SEC,AL CMP SEC,60H JB LOOP0 MOV SEC,0 JMP LOOP0 DELAY PROC NEAR PUSH BX PUSH CX MOV BX,50 DEL1: MOV CX,5882 DEL2: LOOP DEL2 DEC BX JNZ DEL1 POP CX POP BX RET DELAY ENDP .data SEC DB 00H

基于单片机的秒表设计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秒表设计 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 所在学院: 年月日

摘要 本设计是一个利用单片机控制的多功能秒表系统,它是基于51系列的单片机进行的系统设计。它采用AT89C51单片机为中心器件,利用其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和记数的原理,结合显示电路、电源电路、LED数码管以及键盘电路来设计计时器。将软、硬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系统能够实现四位LED显示,最大显示时间为9分59.9秒,每毫秒自动加1,一个开始暂停按键、一个复位按键。其突出的优点:体积小、场外作业、功耗最低、宜用电池作为电源、硬件结构紧凑、简单和软件设计灵活. 当今时代,是一个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时代。在电子领域,尤其是自动化智能控制领域,传统的分立元件或数字逻辑电路构成的控制系统正以前所未见的速度被单片机智能控制系统所取代。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功能强、成本低、应用面广等优点,可以说,智能控制与自动控制的核心就是单片机。单片机的出现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由于单片机的集成度高、功能强,通用性好,特别是它具有体积下、重量轻、能耗低、价格便宜等优点,使单片机迅速得到推广应用,目前已成为测量控制应用系统中的优选机种和新电子产品的关键部件。

目录 1 概述 (4) 1.1设计任务 (4) 1.2设计要求 (4) 2 系统总体方案及硬件设计 (5) 2.1系统总体方案 (5) 2.2硬件电路设计 (6) 3 软件设计 (10) 3.1软件设计概述 (10) 3.2程序流程图 (10) 3.3子程序模块设计 (12) 4 Proteus软件真 (13) 4.1软件功能简介 (13) 4.2 Proteus运行流程 (14) 5课程设计会 (16) 参考文献 (16) 附1:源程序代码 (17) 附2:系统原理图 (20)

电子秒表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10级学生单片机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子秒表的设计 一、设计要求 设计一个电子秒表,与通用秒表功能类似,有启动,暂停、复位等键。计时长长度为300秒,需显示百分秒。 二、设计方案分析

1.方案设计 数字电子秒表具有显示直观、读取方便、精度高等优点,在计时中广泛使用。本设计用单片机组成数字电子秒表,力求结构简单、精度高为目标。 本系统采用C51系列单片机为中心器件,利用其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和记数的原理,结合硬件电路如电源电路,晶振电路,复位电路,显示电路,以及一些按键电路等来设计计时器,将软、硬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其中软件系统采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硬件系统利用PROTEUS强大的功能来实现,简单切易于观察,在仿真中就可以观察到实际的工作状态。 本设计利用STC89C52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和计数的原理,使其能精确计时。利用中断系统使其能实现开始暂停的功能。根据要求知道秒表设计主要实现的功能是计时和显示。因此设置了两个按键和LCD显示时间,两个按键分别是开始、停止和复位按键。利用这两个建来实现秒表的全部功能,而LCD 则能显示最多4.59.99秒的计时。电路原理图设计最基本的要求是正确性,其次是布局合理,最后在正确性和布局合理的前提下力求美观。硬件电路图按照图1.1进行设计。 图1.1 数字秒表硬件电路基本原理图 本设计中,数码管显示的数据存放在内存单元31H-33H中。其中31H存放分钟变量,32H存放秒钟变量,33H存放10ms计数值,即存放毫秒位数据,每一地址单元内均为十进制BCD码。由于采用软件动态扫描实现数据显示功能,显示用十进制BCD码数据的对应段码存放在ROM表中。显示时,先取出31H -33H某一地址中的数据,然后查得对应的显示位,并从P1口输出,就能显示该地址单元的数据值。 INT中断完成,定时溢出中断周期为1ms,当一处中断后向CPU 计时通过1 发出溢出中断请求,每发出一次中断请求就对毫秒计数单元进行加一,达到10次就对十毫秒位进行加一,依次类推,直到4.59.99秒重新复位。 再看按键的处理。这两个键可以采用中断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扫描的方法来识别。复位键主要功能在于数值复位,对于时间的要求不是很严格。而开始和停止键则是用于对时间的锁定,需要比较准确的控制。因此可以对复位按键采取扫描的方式。而对开始和停止键采用外部中断的方式。 设计中包括硬件电路的设计和系统程序的设计。其硬件电路主要有主控制 器,显示电路和回零、启动、查看、停表电路等。主控制器采用单片机STC89C52,

电子秒表电路实验报告1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报告 设计题目:电子秒表 院(部):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摘要

秒表应用于我们生活、工作、运动等需要精确计时的方面。它由刚开始的机械式秒表发展到今天所常用的数字式秒表。秒表的计时精度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多,构造也日益复杂。 本次数字电路课程设计的数字式秒表的要求为:显示分辨率为1s/100,外接系统时钟频率为100KHz;计时最长时间为60min,五位显示器,显示时间最长为59m59.99s;系统设置启/停键和复位键。复位键用来消零,做好计时准备、启/停键是控制秒表起停的功能键。 针对上述设计要求,先前往校图书馆借阅了大量的数字电路设计方面的书籍,以及一本电子元件方面的工具书,以待查阅各种设计中所需要的元件。其次安装并学习了数字电路设计中所常用的Multisim仿真软件,在课程设计过程的电路图设计与电路的仿真方面帮助我们发现了设计电路方面的不足与错误之处。 关键字:555定时器十进制计数器六进制计数器多谐振荡器

目录 1.选题与需求分析 (1) 1.1设计任务 (1) 1.2 设计任务 (1) 1.3设计构思 (1) 1.4设计软件 (2) 2.电子秒表电路分析 (3) 2.1总体分析 (3) 2.2电路工作总体框图 (3) 3.各部分电路设计 (4) 3.1启动与停止电路 (4) 3.2时钟脉冲发生和控制信号 (4) 3.3 设计十进制加法计数器 (6) 3.4 设计六进制加法计数器 (7) 3.5 清零电路设计 (8) 3.7 总体电路图: (10) 4 结束语与心得体会 (12)

单片机课程设计——电子秒表

安徽科技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设计》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题目: 秒表 姓名(学号) ****** ****** ****** ****** ****** ******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133 指导教师: *** 2016 年 5 月 9 日

目录 摘要 (1) 关键字 (1) 第一章硬件的选择与设计 (1) 第二章软件设计 (9) 第三章调试结果 (19) 参考文献 (20)

秒表 摘要:本次课程设计,我们组设计的是秒表。使用AT89C51单片机设计一个2位的LED数码显示作为“秒表”:显示时间为00—99秒,每秒自动加1,另设计一个“开始计时/时间锁定”键和一个“复位”键。通过对键盘的扫描对时钟的走时/停止进行控制,项目采用定时器T0作为计时器,每10ms发生一次中断,每100次中断加1s。在此期间,如“开始计时/时间锁定”按键按下,程序方将TR0置为1,从而开启中断,秒表开始计时,再按一次“开始计时/时间锁定”按键,则将TR0置0,秒表停止计时;如“复位”按键按下,程序将TR0置为0,同时将存储时间的变量清零,从而中断停止,并实现复位。我们设计的秒表完成了准确计时,和当前时间的显示。通过Keil uvison4进行程序软件的编译,通过proteus进行仿真,最后调试通过,完成此次课程设计。 关键字:秒表51单片机MAX7219 定时 第一章硬件选择与设计 1、芯片简介 (1)8051单片机 MCS-51是指美国Inter公司生产的一系列单片机的总称。这一系列单片机包括8031、8051、8751、8032、8052、8752等。其中8051是最早、最典型的产品,该系列其他单片机都是以8051为核心发展起来的,都具有8051的基本结构和软件特征。8051单片机内部包含了作为微型计算机所必需的基本功能部件,各部件相互独立地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其基本功能特性如下: a、8位CPU; b、32条双向可独立寻址的I/O线; c、4KB程序存储器(ROM),外部可扩充至64KB; d、12KB数据存储器(RAM),外部可扩充至64KB;

实验九电子秒表

实验九电子秒表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数字电路中基本RS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时钟发生器及计数、译码显示 等单元电路的综合应用。 2、学习电子秒表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图形17-1为电子秒表的电原理图。按功能分成四个单元电路进行分析。 1、基本RS触发器 图形17-1中单元I为用集成与非门构成的基本RS触发器。属低电平直接触发的触发器,有直接置位、复位的功能。 它的一路输出Q作为单稳太触发器的输入,另一跟路输出Q作为与非门5的输入控制信 号。按动按钮开关K2(接地),则门1输出=1;门2输出Q=0,K2复位后Q、状态保持不变。再按动按钮开关K1;则Q由0变为1,门5开启,为计数器启动作为准备。 由1变0,启动单稳态触发器工作。 基本RS触发器在电子秒表中的职能是启动和停止秒表的工作。 2、单稳态触发器 图17-1中单元II为用集成与非门构成的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图17-2为各点波形图。 单稳态触发器的输入触发脉冲信号V1由基本RS触发器端提供,输出负脉冲V0通过非门加到计数器的清除端R。 静态时,门4应处于截止状态,故电阻R必须小于门的关门电阻R OFF。定时元件RC取值不同,输出脉冲宽度也不同。当触发脉冲宽度小于输出脉冲宽度时,可以省去输入微分电路的RP和C P。 单稳态触发器在电子秒表中的职能是为计数器提供清零信号。 图17-1 电子秒表原理图 3时钟发生器

图17-1中单元III为用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是一种性能较好的时钟源。 调节电位器RW,使在输出端3获得频率为50HZ的矩形波信号,当基本RS触发器Q=1时,门5开启,此时50HZ脉冲信号通过门5作为计数脉冲加于计数器①的计数输入端CP2。 3、计数及译码显示 二—五—十进制加法计数器74LS90构成电子秒表的计数单元,如图17—1中单元IV所示。其中计数器①接成五进制形式,对频率为50HZ的时钟脉冲进行五分频,在输出端QD 取得周期为0.1S的矩形波脉冲,作为计数器②的时钟输入。计数器②及计数器③接成8421码十进制形式,其输出端与实验装置上译码显示单元的相应输入端连接,可显示0.1~0.9秒;1~9.9秒计时。 注:集成异步计数器74LS90 74LS90是异步二—五—十进制加法计数器,它既可以作二进制加法计数器,又可以作五进制和十进制加法计数器。 图17—3为74LS90引脚排列,表17—1为功能表。 通过不同的连接方式,74LS90可以实现四种不同的逻辑功能;而且还右借助R0(1)、R0(2)对计数器清零,借助S9(1)、S9(2)将计数器置9。其具体功详述如下: (1)计数脉冲从CP1输入,Q A作为输出端,为二进制计数器。 (2)计数脉冲从CP2输入,Q D Q L Q H作为输出端,为异步五进制加法计数器。 (3)若将CP2和QA相连,计数脉冲由CP1输入,Q D、Q C、Q B、Q A作为输出端,则构成异步8421码十进制加法计数器。 (4)若将CP1与QD相连,计数脉冲由CP2输入,Q A、Q D、QC、QB作为输出端,则构成异步5421码十进制加法计数器。 (5)清零、置9功能。 a)异步清零 当R0(1)、R0(2)均为“1”;S9(1)、S9(2)中有“0”时,实现异步清零功能,即Q D QC QBQA=0000。 b)置9功能 当S9(1)、S9(2)均为“1”;R0(1)、R0(2)中有“0”时,实现置9功能,即Q D Q C QB QA =1001. 表17-1

单片机秒表实验报告

安徽科技学院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 《电子电路课程综合实训》 验收材料 题目: 电子秒表 姓名(学号) 胡斌1609110208 李绪1609110214 王增龙1609110227 段鑫鹏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112班 指导教师:叶爱芹 2013 年 12 月 29日

目录 第一章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 (1) 一、目的意义 (1) 二、设计时间、地点和班级 (1) 三、设计内容 (1) 四、参考电路图形 (2) 五、单片机的相关知识 (3) 第二章硬件设计 (5) 一、单片机简介 (5) 二、电源电路 (5) 三、晶振振荡电路 (5) 四、复位电路 (5) 五、显示电路 (6) 六、键盘电路 (6) 七、硬件主电路图设计 (7) 八、元件清单 (7) 第三章软件设计 (8) 一、软件设计概述 (8) 二、主程序流程图 (8) 三、程序中各函数设计 (8) 四、C语言主程序设计 (10) 第四章课程设计体会 (13) ..

五、单片机相关知识 本课题在选取单片机时,充分借鉴了许多成形产品使用单片机的经验,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了AT89C51。 AT89C51单片机采用40引脚的双列直插封装方式。图1.2为引脚排列图,40条引脚说明如下: 主电源引脚Vss和Vcc ①Vss接地 ②Vcc正常操作时为+5伏电源 外接晶振引脚XTAL1和XTAL2 ①XTAL1内部振荡电路反相放大器的输入端,是外接晶体的一个引脚。当采用外部振荡器时,此引脚接地。 ②XTAL2内部振荡电路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是外接晶体的另一端。当采用外部振荡器时,此引脚接外部振荡源。 图1.2 AT89C51单片机引脚图 控制或与其它电源复用引脚RST/VPD,ALE/PROG,PSEN和EA/Vpp ①RST/VPD 当振荡器运行时,在此引脚上出现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由低到高跳变),将使单片机复位在Vcc掉电期间,此引脚可接上备用电源,由VPD向内部提供备用电源,以保持内部RAM中的数据。 ②ALE/PROG正常操作时为ALE功能(允许地址锁存)提供把地址的低 字节锁存到外部锁存器,ALE 引脚以不变的频率(振荡器频率的1/6)周期性地发出正脉冲信号。因此,它可用作对外输出的时钟,或用于定时目的。但要注意,每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将跳过一个ALE脉冲,ALE 端可以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八个LSTTL电路。对于EPROM型单片机,在EPROM编程期间, 此引脚接收编程脉冲(PROG功能)

单片机秒表设计..

郑州科技学院 单片机课程设计 题目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院(系)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5年1月9日

郑州科技学院 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11电科班级 1班学号 201131006 姓名李军 一、设计题目电子秒表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 基本功能: 1.使用A T89C51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和记数的原理,使秒表其能精确计时。 2.能够稳定显示并能准确计时,计时精度达到0.01秒,最大计时59-59-99。 3.能够实现开始、暂停、清零、保存、读取的功能 三、主要参考文献 [1] 艾运阶.单片机项目教程.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2] 李泉溪.单片机原理与实例仿真.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 [3] 江世明.基于Protues的单片机应用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4] 李朝青.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3版).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 [5] 孙育才.MCS-51 系列单片微型计算机及其应用.广东: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四、设计时间 2014 年12 月29日至2015 年1月9 日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目录 前言 (1) 1 课程设计的目的及要求 (2)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2) 1.2 课程设计的任务 (2) 1.3 课程设计的要求 (2) 2 设计的方案及论证 (2) 2.1 方案设计 (2) 2.2 方案选择 (3) 2.3 方案确定 (4) 3 硬件电路设计 (5) 4 软件设计 (5) 4.1 主要模块流程图 (6) 4.2 程序的主要模块 (6) 5 电路仿真 (7) 6 电路的焊接与调试 (8) 6.1 电路的焊接 (8) 6.2 电路的调试 (9)

电子秒表课程设计报告

西安郵電學院 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书 系部名称:信息与控制系 学生姓名:XXX 专业名称:测控技术与仪器 班级:测控XXXX 2010年9月13日至 时间: 2010 年9月26日

电子秒表的设计 一、设计要求 设计一个电子秒表,与通用秒表功能类似,有启动,暂停、复位等键。计时长长度为300秒,需显示百分秒。 二、 设计方案分析 1.方案设计 数字电子秒表具有显示直观、读取方便、精度高等优点,在计时中广泛使用。本设计用单片机组成数字电子秒表,力求结构简单、精度高为目标。 本系统采用C51系列单片机为中心器件,利用其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和记数的原理,结合硬件电路如电源电路,晶振电路,复位电路,显示电路,以及一些按键电路等来设计计时器,将软、硬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其中软件系统采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硬件系统利用PROTEUS 强大的功能来实现,简单切易于观察,在仿真中就可以观察到实际的工作状态。 本设计利用STC89C52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和计数的原理,使其能精确计时。利用中断系统使其能实现开始暂停的功能。根据要求知道秒表设计主要实现的功能是计时和显示。因此设置了两个按键和LCD 显示时间,两个按键分别是开始、停止和复位按键。利用这两个建来实现秒表的全部功能,而LCD 则能显示最多4.59.99秒的计时。电路原理图设计最基本的要求是正确性,其次是布局合理,最后在正确性和布局合理的前提下力求美观。硬件电路图按照图1.1进行设计。 图1.1 数字秒表硬件电路基本原理图 本设计中,数码管显示的数据存放在内存单元31H -33H 中。其中31H 存放分钟变量,32H 存放秒钟变量,33H 存放10ms 计数值,即存放毫秒位数据,每一地址单元内均为十进制BCD 码。由于采用软件动态扫描实现数据显示功能,显示用十进制BCD 码数据的对应段码存放在ROM 表中。显示时,先取出31H -33H 某一地址中的数据,然后查得对应的显示位,并从P1口输出,就能显示该地址单元的数据值。 计时通过1INT 中断完成,定时溢出中断周期为1ms ,当一处中断后向CPU

电子秒表设计实验报告

淮阴工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期末考核 2014-2015学年第2学期实验名称:电子秒表电路的设计 班级: 学号: 姓名: 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自动化 系别:自动化 指导教师:《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教师组成绩: 2015年07月

电子秒表电路的设计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数字电路中基本RS 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时钟发生器及计数、译码显示等单元电路的综合应用。 2 .学习电子秒表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图11 -1 为电子秒表的电原理图。按功能分成四个单元电路进行分析。

1.基本RS 触发器 图11 -1 中单元I 为用集成与非门构成的基本RS 触发器。属低电平直接触发的触发器,有直接置位、复位的功能。 它的一路输出作为单稳态触发器的输入,另一路输出Q 作为与非门5 的输入控制信号。 按动按钮开关K 2(接地),则门1 输出=1 ;门2 输出Q =0 ,K 2 复位 后Q 、状态保持不变。再按动按钮开关K 1 , 则Q 由0 变为1 ,门5 开启, 为计数器启动作好准备。由1 变0 ,送出负脉冲,启动单稳态触发器工作。 基本RS 触发器在电子秒表中的职能是启动和停止秒表的工作。 2. 时钟发生器 图11 -1 中单元Ⅲ为用555 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是一种性能较好的 时钟源。 调节电位器 R W ,使在输出端3 获得频率为50HZ 的矩形波信号,当基本RS 触发器Q =1 时,门5 开启,此时50HZ 脉冲信号通过门5 作为计数脉冲加于 计数器①的计数输入端CP 2 。

图11-2 单稳态触发器波形图图11-3 74LS90引脚排列 3.计数及译码显示 二—五—十进制加法计数器74LS90 构成电子秒表的计数单元,如图11 -1 中单元Ⅳ所示。其中计数器①接成五进制形式,对频率为50HZ 的时钟 取得周期为0.1S 的矩形脉冲,作为计数器②的脉冲进行五分频,在输出端Q D 时钟输入。计数器②及计数器③接成8421 码十进制形式,其输出端与实验装置上译码显示单元的相应输入端连接,可显示0.1 ~0.9 秒;1 ~9 秒计时。 注:集成异步计数器74LS90 74LS90 是异步二—五—十进制加法计数器,它既可以作二进制加法计数器,又可以作五进制和十进制加法计数器。

基于单片机的秒表设计单片机课程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秒表设计单片机课程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计 项目名称基于单片机的秒表设计 专业班级通信102班 学生姓名青瓜 指导教师… 2012年11 月20日

摘要 本课程设计的数字电子秒表系统采用AT89C51单片机为中心器件,利用其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和记数的原理,结合显示电路、LED数码管以及外部中断电路来设计计时器。将软、硬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系统能够实现五位LED显示,显示时间为0~99.99秒,计时精度为0.01秒,能精确地进行计时,并可以随时暂停和开始。软件系统采用C语言编写,包括显示程序,定时中断服务,外部中断服务程序,延时程序等,硬件系统利用PROTEUS强大的功能来实现,简单且易于观察,在仿真中就可以观察到系统实际的工作状态。 关键词:AT89C51单片机;数字秒表;数码管

Abstract This course is designed digital electronic stopwatch system uses the AT89C51 microcontroller devices, the use of timer / counter timing and counting principle, combined with the display circuit LED digital tube as well as the external interrupt circuit designed timer.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combine to enable the system to achieve five LED display, the display time of 99.99 seconds, the timing accuracy of 0.01 seconds, the correct timing, and the right to suspend and start. Software system using C language, including the display program, the timer interrupt service external interrupt service routine, delay procedures, hardware system to implement the use of the PROTEUS powerful functionality, simple cut easily observed in the simulation to the actual work can be observed status. Keywords: AT89C51 Microcontroller; Digital stopwatch; Digital tub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