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课改共同成长

我与课改共同成长
我与课改共同成长

---------------------------------------------------------------最新资料推荐------------------------------------------------------

我与课改共同成长

我与课改共同成长回忆起自己第一次接触课改的课本,应该是在 2004 年 4 月在临汾三中实习时,直到今天那一幕幕场景我记忆犹新。

在讲七年级下册 Unit 7 What does he look like? 时,我的指导老师老师呈现给学生各种各项形态各异的人物图片,个子有高有低,体型有胖有瘦,头发有长有短、有卷有直,颜色各异。

同学们立刻被这些图片吸引住了,因为其中有他们喜欢的明星偶像,也有他们崇拜的作家名人,还有一些滑稽的漫画。

在袁老师的长期培养下,孩子们习惯在课前预习,所以当袁老师展示图片时,同学们争先恐后地用英语描述自己喜欢的人物。

He is shortHe has long hair She has yellow hair等,偶尔有新单词发不准音时,袁老师就适当地纠正,例如:直的straight 可能读成[strait]。

接下来,小组互问互答,介绍自己身边的同学、老师、亲人的相貌,从而学以致用。

那是我实习时听的第一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大家踊跃发言,课容量大,效果也非常好。

整堂课老师只是在引导,在组织,在纠正,课堂是舞台,学生是演员,,在老师的导演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他们尽情地展示、表演,而且很成功。

1 / 5

上大学时,只是笼统地学习了新课程标准,新课程的目标是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组织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听完袁老师的那节课后,我思索袁老师设计图片环节的意图应该是想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同学们用新单词描述图片,难道不是在使他们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吗?出现错误时,老师指出纠正并鼓励,难道不是在培养学生迎难而上的精神吗?同学们从描述图片中的人物到描述现实中的人物,难道不是有效学习策略的体现吗?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丰富的情感态度,有效的学习策略,将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运用自如,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充分体现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能力,体现了教育的核心。

除了深入课堂听课从有经验的教师哪里取经外,我还经常在《走在新课程》《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等杂志上汲取养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看成效,必须走上讲台去实践。

我的课堂贯彻着三个原理。

一是爱,爱英语。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干什么都来劲。

---------------------------------------------------------------最新资料推荐------------------------------------------------------ 每讲一堂课,我都会精心设计,采用多样的形式进行导课,例如图片、实物展示,播放动画片段等、我觉得这很关键,因为只有激起学生的兴趣,他才能不厌得学习,从中得到快乐。

记得讲七年级上册 Unit 3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时,我把自己各种样式、各种颜色的衣服和鞋袜搬到教室,有 tshirt, pants, shorts, dress, sweater, shoes 等,那时还是冬天,但同学们看到还有短裙、短裤,同学们都很惊讶,我将它们用挂钩挂到黑板上,再贴上标签, 5¥, 15¥, 25¥,同学们看到此场景时,纷纷翻开课本的单词表,依依呀呀拼着毛衣s-w-e-a-t-e-r,短裙 s-h-o-r-t-s,个别学困生,发音有困难,很着急,满教室问的样子甚是可爱。

我的心情何尝不是很激动呢?我想这就是兴趣带来的力量吧!二是用,灵活运用、学以致用。

例如 Unit 4 he wants to be an actor 中,先是一对一说: A: What do you want to be? B: I want to a teacher.(先是 A 问 B 答,再是 B 问 A 答) 然后是一对二说: A: What do you want to be? B: I want to a teacher. A: What do you want to be? C: I want to a doctor. A: What does he want to be? C: He wants to be a doctor.(A 问 B 关于 C, A 问 C 关于 B,练习单三形式)此外,还可以再加问句,例如 Why do you want to be that? Why does he want to be that? 在时态上也可发生变化, 例如:

3 / 5

What did you want to be five years ago?灵活运用,应对句型变化,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轻松地掌握知识,理会到学习的快乐。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在用中学,在学中用,我常常将英语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用生活理念构建英语教学的大课堂,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机的结合起来,真正发挥英语教学的作用。

三是变,老师与学生角色得转变,以往是老师讲、学生听,新课程要求建立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角色要转变: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传授者变为参与者,控制者变为帮助者,课堂是学生的,学生是真正的主人。

我在讲一些单词、句型的用法时,常常先让学生总结,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互相讨论等途径,尽量说到全面完整,通过自己动脑、动手、动嘴,记忆会更深刻。

例如在讲四个花费时, A 学生说出四个花费分别是:

take, spend, pay, cost, B、 C、 D、 E 四个同学各讲一个词的知识点并说出常见的考点,比如 spend 钱或时间 (in) doing sth. 或 on sth. 考点在动名词 doing 和介词 on 上,再让其他学生出题关于相应的考点,大家互测互评,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老师知识服务者。

以前是老师讲,学生写,老师出题,学生做题,现在是学生自讲自学,自测自练,解放了老师,成就了学生,何乐而不为呢?我在实践中,倡导开放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乐于

---------------------------------------------------------------最新资料推荐------------------------------------------------------ 动脑,勤于动手,善于动口,学会合作交流,释放学生的创造潜能。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近十年了,从第一次接触到现在,也有六年了,在这六年的共同成长的历程中,虽然充满了艰辛与挫折,但收获了成功,取得了成绩。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坚持不懈的努力,乘着课改的船,扬起成长的帆,创造新的奇迹!

5 / 5

我与课改共成长演讲稿

我与课改共成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与新课改同成长》。 当课改的东风吹进杜马校园的时候,已经教过两届毕业生的我,暗笑无非是换汤不换药。依旧是埋头于教材之中,苦干于课堂之上,每节课后对照教参,庆幸完成了教学任务。期末手捧考试成绩,数数能全部及格,脸上便情不自禁透出些欣慰。直到自己要参加课改实验,依然对课改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简单认为不过是变变教材而已。 曾几何时,年轻气盛的我总是一厢情愿的为学生精心设计巧妙地切入点,寻找着进入文本的最快捷,甚至是最“科学”的方法,而把学生的感受和问题冷落一旁。于是课堂上就你讲你的,我想我的,师生之间缺乏平等对话的共同话题,从而使交流几乎陷于停滞。本应是水乳交融的和谐,却成了油水难融的尴尬。于是课堂也就不能自由呼吸,生命活力也就不再,那种麻木呆滞,无奈忍从的沉寂课堂便一次次重演。直到06年的中考,97班沉重的一跤摔得我不得不反思,反思一年来辛苦的付出为什么会得来如此吝啬的回报?反思我的课堂上举手的人为什么越来越少,见面就喜欢溜边的人为什么越来越多? 在我徘徊琢磨苦恼时,学校讲座、组内研讨,大量课改书籍……像一场场及时雨泼洒在我的心田;宛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使我走出了迷惘的低谷。于是我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重新去学习新课程理念,并进一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在我冷静而充分地审视了自己以往的教学行为后,渐渐地,我的思维变得开阔了。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这样的课堂难道不是新课改所要追求的课堂吗?不也是我这个在多年传统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新一代教师所渴望的课堂吗?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身为一线语文教师的我,新课改的实施,迫使我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方法,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新课改的课堂不再是教师的独奏,

教导主任应该怎样听课评课

教导主任应该怎样听课评课虽然我刚刚担任起教导工作,但我熟知教导主任是一所学校的砥柱,是协调学校各种关系的枢纽。作为学校主抓教学的主任,在工作实践中要想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除了狠抓教师素质外,领导的听课、评课水平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听课评课是全面提升教导主任工作潜能和专业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对教导主任来说,听课与评课是教学管理的常规活动,但在现实中,很多听课、评课活动都流于表面形式,要真正发挥听课、评课活动的教学诊断功能,教导主任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与艺术。下面结合教学管理实际,谈谈我在新课程理念下是如何听课评课。 (一)学识准备 1、熟悉课程标准,充分把握教材。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根本,教材反映的是课程标准的精神。教导主任在听课时应做到五个弄清:弄清教学目的、任务;弄清教学建议;弄清规定的知识体系、各册教材、每单元各节知识的内在联系;弄清限定的知识范围和深度;弄清新教学大纲的特点。掌握教材教导主任应做到“三准一活”:三准是对本学科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认识准;对教材重点、难点把握准;对课后训练目的要求掌握准;一活是灵活地看教师组织和选择教法。

2、学习和掌握有关学科的课改信息。 平时,我们应该善于学习,获取新的信息,了解掌握课程改革的形势和新的教研、科研成果,这能提高教导主任听课的品味,使我们能站在应有的高度上,敏锐准确地发现教师授课的优缺点。 3、学习教育理论。 教育工作者借助教育理论可以更好地分析教育现象。通常,我们对一节课的评析不能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应上升到理性上来认识。理论的学习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教育哲学和先进课改信息等。 4、积累听课、评课的材料。 听课、评课作为一门新兴科学,是尚未开垦的处女地。这方面的材料并不多,这就需要我们注意积累。具体方法是,一方面要从各种报刊杂志和图书中收集;另一方面边听课边总结。材料积累多了,听课经验就多了,对这门科学的认识也就深刻了,听课时也就会得心应手。 (二)心理准备 心理准备包括态度、情绪、情况三个方面。 1、态度上的准备 我们首先应以学习的身份来听课。听课时要做到五心:诚心、虚心、专心、细心、公心。 2、情绪上的准备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让每个学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具体来说就是创设新鲜有活力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主动质疑、积极思考,实现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并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可以说我们已经走进了新课程,在实现与学生的共同成长中,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然而,涉足容易,淌水难,如何更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实现对新课程理念的驾轻就熟,切实提高语文教案的有效性,却是横亘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我曾经听过不少公开课和示范课,尽管教师们经过了精心准备,上课气氛也相当热烈,教案课件也图文并茂、无可挑剔。然而听后总有一种疑惑萦绕在心头,那就是学生真的学到了多少,教案的效果到底如何,就几年来各级各类教案检测效果来看,我们的语文教案其实是不容乐观的,有不少值得我们反思和改进的地方,尽管决定一堂课是否有效的因素实在是琳琅满目,不一而论,但不管怎么样,一节有效的教案设计应该是保障一堂课教案有效的前提,因此我们的教案设计必须守住课改的底线,必须注意传承和创新,必须注重大气和细节的相得益彰,必须注重板块和线行的相辅相成,必须注重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必须注重师生角色的正确定位。 一、一节有效教案设计必须是传承与创新的教案设计。 有效课堂首先是一个本色课堂,原生态课堂,同样一个有效的教案设计首先是一个平实的教案设计。任何事物的发展不可能无中生有或一蹴而就,而和其它事物毫无关系。教案水平的提高也是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继承一些,扬弃一些。教案设计首先来源于前人和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这就是平实,任何一个企图完全和别人不一样的教案者是严重的教案浪漫主义者,注定是要失败的,而且败得一塌糊涂!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就不追求创新了,相反,我们恰恰要不断创新,一节没有任何新意的课堂也不可能吸引学生,也就算不上有效课堂了。所以在教案设计中我们要有意识,甚至要刻意设计那么一两处亮点,以此来润色我们的课堂,这样平实和亮点结合,有时固然看起来美中不足,可谁又能否认这是一种完美呢? 二、一节有效的教案设计必须是大气中不乏细节的教案设计 一篇文章首先就是一个整体,这一点,教案设计者在进行教案设计布局时必须充分考虑进去,一个只关注局部的教案设计必然如刨丁解牛一般,索然无味,他所看到的只是一头牛的骨架,而不是鲜活的血液和肌肉,以及这些结合在一起所构成的线条美和力量美。所以任何一篇文章的教案思路的形成都必须建立在对文本整体把握的基础上,也就是有一种大气感!这就不是说细节可以忽略不计。俗话说得好细节决定成败!事实上,一节优秀的教案设计总是从细节入手,并以此宕开一笔,如掷入水中的一粒石子,激起的波纹不断向四周蔓延而去!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学生无限想象和联想。 三、一节有效的教案设计必须是板块与线行相辅相成的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从结构上看来一般分为两种类型:板块结构和线行结构。其实两种教案设计结构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板块结构,重点突出,问题解决透彻,但前后联系缺失,显得生搬硬套,尤其是在文本整体感上难以给学生一种顺畅的思路;线性结构,浑然一体,过度自然,但容易流于形式,缺乏内容解读的深度。所以在教案设计时,设计者要注意二者的完美兼容,回避他们的缺点。这就需要超越于两者的复合型教案设计,那就是既要板块来突出重点,同时又要有线行的思路来贯穿整个教案设计过程,从而有条有理,至于那一种为主,那一种为辅,因人而异,因文而异! 四、一节有效的教案设计必须是注重预设和生成的教案设计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课堂上也是如此,有时候设计者的思路不为学生所完全接受,相反学生有着自己的思维方式,他们可能按照自己的模式去理解文本,这时他们就会跳出设计者的框架,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处理不好,会让设计者的课堂显得很被动,很杂乱无章!这时我们既不能完全迁就着学生的思路,又不能死板硬套地推进自己的设计。其实这就是教案设计中关于预设和生成的问题。这也是教案经验是否丰富的问题。不管怎么样,在进行教案

我与课改共成长-范文

我与课改共成长 我与课改共成长 “教师”这一职业在自己的记忆中,简单地说就只是“一块黑板、一只粉笔、一张嘴巴讲到底”的这种传统模式。从参加工作以来,我对这一职业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在自己的脑海中融入了一新的名词——“课改”,通过学习我懂得了关于课改的许多知识,了解了中学信息技术新课程应怎么上,如何上得更好,这些都使我对课改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使我在教学中又积累了许多经验。 以下就信息技术课程改革谈谈我个人的认识及一些思考: 一、积极转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评价所关注的重心应该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教师要迅速进行角色的转变,即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指导、合作者;学生也要从原来的知识接受者,变成学 习过程的主导者。以往的课堂教学教师大都是按照自己的课程设 计让学生一步步地跟着学习,这样就严重压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 机会,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学习以自主、 合作、探究、讨论为主,教师也就更多地成为学习情境的创设者、 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这并不是意味着教师的作用降低了,工作减少了,相反地,教师肩上的任务更重了。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

到充分的发展。 二、不断深入学习新课标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不是简单的等于课标加上教材,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由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过程、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组成。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既是新课 程的基本目标也是总的课程目标。教师是课程的经营者和设计者,但更着重强调的是教师要担负起学生的学习经验重组以及引导 学生进行创新的责任。新课标的学习不仅只是一两次的大规模的 学习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它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领会,并要 与实践相结合,在实际应用中不断继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深 入理解其先进理念及精神。 三、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课堂教学以学生的学为主、老师的教为辅进行,一切应该围绕学生的学而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重点注意学生的言行举止,留意他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想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感 受了什么,体验了什么,还想学习什么等,而不应该再强调以前 的老师讲得多生动、多精彩。对于现在的课堂教学,我们要特别 强调的是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把课堂教学从传统上老师“教”转变到现在学生的“学”。这就需要教师要深刻挖掘学科教材, 追求知识深度,否则你怎么能够引领好学生呢?由于如今的课堂 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大大增多了,而信息技术课程大都在多媒体电脑室进行,这就要求我们除了指导学生学习的同

听课评课的注意事项

听课评课的注意事项

听课评课的注意事项 听课篇 一、听课的内容、方法和步骤 1、认真做好听课前的准备工作 听课的内容可分为全面和专题两大类。听课前要列出听课的目的、任务、要求和内容以及时间、地点、授课教师等;及时了解熟悉有关情况,征求和听取学校有关领导、指导教师、班主任甚至部分学生意见,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及时地多方面了解情况。包括了解授课教师教学资历、知识水平、能力、教学方法、教学特点等,了解学生情况、班级分组和班风学风等,了解课程目标和教材情况,掌握教学计划和进度以及所听课的教学目的、任务、内容和要求等,了解掌握本课授课教师的教学意图以及教学安排与组织措施、教法手段、教具准备或教学媒体等情况;明确听课与评课的重点与要求,做到有的放矢,胸有成竹,进入角色;准备好听课的记录表、笔记本及有关用具。 2、听课的方法和步骤 听课过程中应边听边记录,既全面又突出重点,按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顺序记下个人所听到的每一项活动,重点内容详细记录;边记、边想、边分析归纳;课后及时同授课教师交换意见,为评议交流做好准备,养成虚心好学和深思慎取的听课习惯。 二、听课的要求与注意事项 1、听课应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2、听课之前应仔细研究教材,根据评议的要求和专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听课。 3、听课时要注意选择好位置,不要频繁走动。如果是室外课既不要坐着不动,也不要过于频繁走动而影响课堂秩序,不要离练习场地过近或过远,要避免影响学生练习,分散师生的注意力。 4、上课过程中不要交头接耳,不要当学生的面评头品足,随便议论。切忌指手划脚,影响师生上课的情绪。 5、听课时边看、边听、边记、边分析、边归纳,记重点、要点,不要记成流水账或只言片语。 评课篇

新课程下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

作为教师,我们要确立正确的学生观。何谓学生观?人们通常把它定义为:对今天学生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认识,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才观等在对待学生问题上的集中反映。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任何教师都在自觉不自觉地遵循着某种“学生观”。“学生观”是教师教育实践的基础,贯穿教育过程的始终。它直接影响到教师教育出发点的确立,教育观念的形成,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教育目标的确定,并且最终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以及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所培养的人才能否与社会的需要相适应。因此,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是很必要的。下面,我来谈谈我的学生观。 一、学生是人,需要平等与尊重 从社会学上看,学生首先是作为人而存在,学习首先是学生个人的行为,无论他的品行、为人怎样,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每一位学生无论他成绩好坏、家庭条件优劣,在教师面前都应是平等的。基于这一点,教师应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不以个人的好恶区别对待学生。(二)不以师长的尊严凌驾于学生之上。(三)不以学生的过失伤害学生的人格。(四)不以成绩好坏作为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 教书也好,育人也罢,都是师与生的双向交流。学生具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应该得到教育者的尊重。缺乏尊重的教育,是强加的、被动的教育。尊重学生是师生人格平等原则的内在要求,缺乏尊重的严格要求与人格平等的原则是不相容的。这样的教育会让学生觉得自己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容易产生逆反、抗拒的心理,造成师生之间的所谓“猫鼠关系”。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始终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爱护学生的自尊心。 作为教师,应该从那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到学生中间去,俯下身来。和学生站在同一平台上。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你、爱你;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有独立人格、有健康心理、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 二、学生是孩子,需要理解与宽容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从错误中成长起来、在挫折中成熟起来的。孩提时的磕磕碰碰,青春期的莽撞冲动,成年后的自以为是……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以成年人的眼光去要求学生,更不必去追求学生的绝对正确,因为他们还是孩子,思想还不够成熟,知识还不完善,阅历还不丰富……对于学生的错误,一些教师一是怒之,小错小怒,怒其不争;二是罚之,小错轻罚,大错重罚;三是告之,先告家长说:孺子不可教也,后告领导说:朽木不可雕也。 宽容是一种教育技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对于犯错误的学生宽容地给予一个暗示的眼神远胜于大声呵斥,它可以满足学生的自尊心,给犯错误的学生一个台阶、一个机会,促其自我反省。同时,宽容能营造和谐的群体,形成民主的氛围,可以赢得学生,“宽以得众”就是这个道理。宽容意味着理解、信任。对犯错误的学生给予充分的理解与信任,给予充分的反思时间和悔过自新的机会,它可以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学生是学生,需要严格要求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带着家长的殷切希望到学校就是来求真知、学做人的。“教不严,师之惰。”我们要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严格要求学生。严格要求不等于惩罚学生或随意指责学生,也不是无规律、随心所欲的严,而应该做到严中有慈、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方,使学生对教师敬而爱之。谈到“严”,为师者首先心中要有一把“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尺子,先严以律己,起表率作用,为人师表。作业批改、辅导答疑,不能有丝毫的马虎,进而才能“严”中有道。对学生如何“严”?这就得从点滴小事

我与综合实践共成长

我与综合实践共成长 奇台一小吉祥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快二年了,最欣喜的是看到孩子们在活动中有探究、有思考,他们在新课改中迅速成长。理想的教育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共同成长,学生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 一、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了我的设计能力与创新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由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课程领域。因此,选题、选择活动内容成了教师实施该课程的首要任务。教师要自主设计适合综 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案,并进行各具特色的教学活动,这对教师来说还是一种 新的尝试。我是英语老师,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一片茫然。我请教过其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老师,但收获不大,因为这些老师都不是专业老师,他们和我一样都存在很多困惑。因此我们把困惑告诉了我县教育局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研员李老师。他对我说:“综合实践活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宽广、自由的活动空间,指导教师要在这种广域的课程环境中自主地、自由地、灵活地引导学生选择活动课题、安排活动过程。指导教师在引导学生选择或自主提出活动项目、活动课题时,既要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又要考虑是否与各学科知识、周围环境、日常生活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从而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 丰富多彩。”另外,综合实践活动各方面的拓展空间十分广阔,信息量大,教 师必须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策略等教学要素进行有效的设计,才能保 证综合实践活动得以顺利有效地开展。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实 施具有较强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综合实践活动增长了我的教学机智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近自然、走入生活、走向社会,学生在开放的空间中开展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就增加了一些不确定因素。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具有灵活处理各种问题,及时把握 生成性资源的教学能力。活动中,老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及时引 导学生,这样才能让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下去。活动的生成性需要老师改变 过去以自我为中心,以教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 三、综合实践活动促进了我的多元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综合性较强。在活动中,教师的参与能力对活动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劳动技术课上,教师要具备劳动技术和知识;在信息技 术课上,教师要具备相关的查找、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在学 生活动总结时,教师还要能够适应学生的需求,指导他们绘画、写作、统计、 交流等等。由此可见,综合实践指导老师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要能够 善于将各个领域的知识和能力相整合,集于一体,熔于一炉,这样才能很好地 实现指导目标。为了搞好一个主题活动,教师往往要涉及多个领域,发挥多种 特长,调动多方力量。 四、综合实践活动增长了我的教学激励与评价能力

(完整word版)教学评课优缺点

优点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2、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3、课的结构清晰。准备部分、基本部分与整理部分的衔接科学、过渡自然。 4、教学思路清晰,过程流畅。 5、教学内容丰富,联系体育知识,拓展恰当。 6、用音乐融入课堂教学,体现新课标的精神。 8、本节课能够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0、关注学生心理,每一个教学环节都重视学生的心理体验。 12、培养学生集意识。使学生在练习中,学会合作学会评价,体验运动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14、课的整体队形整体性特强,基本没有队伍的调动,但队伍的变化很多。 15、本节课条理清晰,节奏明快,体现了教师的基本功比较扎实。 16、整节课中学生兴趣浓烈,积极主动性较高。 17、教学内容有所创新,是一堂有趣而又有实效的好课。 18、本节课内容的选择上非常新颖,组织严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1、发挥每一个同学的才能,充分上好体育课。2、巧用场地、器材、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20、重点、难点把握到位,教学经验丰富,教师调控能力强,选择的几个活动内容有针对性。21、教学体现了新课标精神,在课中合作、探究性学习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2、学生讨论激烈,情绪活跃。24、教材改造是一个创新。把通过改造运用到了教学实践中。 25、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 26、发挥教师的主导,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索。 27、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竞争意识,团结合作、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缺点 1、课堂上细节讲解不够。 2、对学生的带动性不够。 3、整个课堂的气氛不是很活跃,学生的兴奋度还不高,上课有点放不开。 4、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没有设置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情景,导致这个教学过程不连贯。 5、教师示范少,学生没机会展示。 6、教师没有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练习中出现的安全问题。 7、在这节课的内容安排上,课中的内容最好减少一个活动内容,否则教学时间有点紧。 一、教学目标体现的“三维”主体性,而课程紧紧围绕进行 二、处理教材上,教师的知识传授科学,技能示范规范,尤其在处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上有表现更好的地方,课上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三、教学程序上分析 (1)、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学生实际;教学思路的设计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教学思路层次性强,脉络清晰;课堂上教学思路运作的效果明显。 (2)、课程是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表现在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时间分配合理,无集体活动过多,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时间合理。 (2)、教师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能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了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五、教师教学基本功分析 (1)、教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达依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声音+7%的言词。

我与课改共成长演讲稿(优选.)

我与课改共成长演讲稿 在课改中深思在实践中奋进 晋中开发区小赵学校崔美琴 小时候,我以为老师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 小时候,我以为老师很神气,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 小时候我以为老师很神秘,让所有的难题成了乐趣。 “三尺讲台,一方净土。”怀着对老师的崇拜,对教育事业的向往,我投入了教师这个行业,当自己带着贫乏的知识和经验真正置身于教育一线时,觉得一切都很新鲜。记得那是我第一次参加学区组织的公开课,满以为自己设计的课,可以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肯定,可是事与愿违,课堂死气沉沉,一问一答式的教学,学生厌烦,效果很不好。课后领导和同事们的评价是“课堂气氛不活跃。”“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次的失败犹如一盆冷水扑灭了我的满腔热忱。直到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开展,2002年夏天业务考试,我才真正地接触到了新课程。新的理念、新的标准、新的教材,带来了面貌一新的课堂教学,更唤醒了我对教育事业新的憧憬。 新课程标准要求联系生活,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新课程标准要我们自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带着这些新的理念,我设计了一堂教研课,可是课上学生只顾玩学具,没有达到教学目标。课后领导和同事们诚恳地提出了“你没有备学生”“课堂虽然形式多样,但只图花哨,没有达成目标。”“你还是穿新鞋走旧路。”等评价。看来我对新课程标准理解得不到位。于是我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重新学习新课程标准,与同事们讨论交流,并不断进行反思,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记得又一次公开课上,我出示一道应用题

让学生解答,学生在汇报时出现了错误,而我本着尊重学生的原则,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我适时加以引导,却意外地收获了另一种解题思路。课后我进行了反思:其实错误也是一种资源,教师只要抓住课堂生成的资源并加以引导,可能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上一堂好课不容易,上一堂符合新课标理念的好课就更加的不容易了,在课改道路中遇到一些困难和矛盾是正常的,关键要正视并认真研究实施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勇于探索和尝试,善于反思并寻找可行性的突破方法。之后的我在课堂上总是鼓励孩子们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里充满着浓浓的学习气氛,他们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而我呢?则更加喜欢我的学生,更加乐意与他们一起学习,我终于在课改中成长起来了。 有人把教师比作园丁,辛勤地培育祖国的花朵。有人把教师比作蜡烛,毫无怨言地牺牲自我而照亮别人。我认为应把教师比作电脑上“刷新”的操作,不断自我刷新,才能更新观念。 自从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企业的理念从“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中国需要创造型人才,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发现问题是创新的先决条件。说到这儿,我想起电视剧《鲜花朵朵》中一个公司招人出了这样一个选择题:有三个人A:发现兔子。B:一枪打死兔子。C:捡起兔子。三人美餐一顿,谁居首功。答案是发现者居首功。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他说:“提出(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他本人正是因为提

我与新课改同成长演讲稿

我与新课改同成长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与新课改同成长》。 突如一夜春风来,千校万校改革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春风终于在我们翘首企盼下,走进了我们的校园,迈进了新高一学生的课堂。 我有幸能够赶上了这次新课改的大潮,伴随着课改一同成长;但同时我也很迷茫困惑,正可谓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从第一天走进新课改的课堂,我就在边教边学中领悟着课改的精神,并逐步的渗透到自己的教学中去。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 这样的课堂是新课改所要追求的课堂,也是我这个在多年传统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新一代教师所渴望的课堂。 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身为一线地理教师的我,新课改的实施,迫使我们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方法,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新课改的课堂不再是教师的独奏,而是师生的合奏,演奏主旋律的是学生,教师只是那个伴奏者!有句话说得好,"学生未必不如师",在新课改的课堂上作为教师的我应不以权威自居,不以学生惟命是从为荣,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要从高高在上的指挥者中走出来,蹲下身子来欣赏我的学生,倾听我的学生,向我的学生学习,和我的学生一同成长。 过去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 但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学生不是装载知识的容器,不是知识的收购站,他们需要的不是一杯水,一桶水,而是一种能力,一种去探究、去寻找整

个知识海洋的能力!与其让教师有一桶水往学生的杯里倒,不如教学生如何去挖掘水源,如何变杯中水为长流水。 课改因不同的声音而艰难,也因不同的声音而精彩。 我相信这股新课改之风会让我如愿以偿,让我尽我所能变枯燥为有趣,变呆板为灵活,让我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新课程改革摧人奋进,让人深思,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明天繁花似锦的希望。 在新课改下,我在成长,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伙伴,成为课堂上一个小小的导航;在新课改下,我的孩子们在成长,成为学习的主人,带着梦想,放飞希望;我们一起成长在新课改下那激情燃烧的课堂下,一起体验着创新的快乐,一起畅游知识的海洋。 一同战斗在新课改这条战线上的我的可敬的领导、可爱的同事们,让我们一同奋进,一起到达成功的彼岸!

新课程标准与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

新课程与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 摘要:实施新课程,教师是关键,教师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新课改的成效。新课程实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成长的土壤,在这种条件下,教师的角色将发生重大的变化,教师将从课程的执行者逐渐转向课程的开发者、研究者,学校的管理理念也将发生重大的变化,从过去的行政管理模式逐渐转向以人为本的帮助教师发展并为其发展提供各种机会和条件、引导教师快速成长的新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专业成长专业培训 校本培训校本教研 有人说,新课程如同龟裂许久的河床涌动着一汪清泉,让教育这块沃土呈现出了绿色、生机、活力、色彩,使它更加富有激情、诗意、机智、灵敏。也有人戏称新课程是“狼来了”,对新课程产生畏惧心理。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些现象说明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缺乏正确地理解。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而变革的往往是那些我们已经驾轻就熟的东西,这对许多人来说,是非常痛苦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教师的专业素质就是在这种改变中成长着。 一、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涵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把教师置于学习共同体中把教师当作需要成长、正在成长的动态对象加以关注,以可持续性发展的眼光全面地看待教师的工作。教师的专业成长,既指教师教育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高,更多的是指显性之下的隐性发展。 教师专业成长包含三个层面: (一)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知识的广博精深及技能的熟练程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只有广博的知识才能满足学

生的各种需求,只有熟练的技巧才能培养新型的人才。尽管过去也强调教师要不断充电,要不断提高教学技能,但由于知识更新速度慢,学科教材相对稳定,加上聘任终身制等因素,致使许多教师多年吃老本,无进取之心。当今的教育,天天都在改革,月月都有新的变化,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承者,如果自身不进行不断的知识更新,就无法完成教书育人这一神圣而专业的使命,也无法完成新课改这一艰巨的历史使命。过去经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这一古训也有新解:肯定有二,一是强调了教师要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的储备,二是也讲求学科知识的有效传递(很讲究“倒”的过程和方式);不足有三,1、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当做知识的容器,2、传递内容的单一(只有水),教学内容的学科性过强,不利于的汇通;3、教与学不是一个简单的“倒给”,忽视了教学的创造成分。也就是说,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广博精深”与“熟练”,就要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理念,就要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追求。 (二)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认识和提高。如今,实践性教学、反思性教学、探究性教学已经成为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方向。反思教学实践是教师自我教学过程中的现象、经验甚至教训的反思,对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走出传统的圈子,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如果不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进行深刻的反思,不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研究对象,仍照搬理论,一味依赖教学参考书,很难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认识和提高,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富有理性的内涵。 (三)教师群体中形成合作的专业成长文化与模式。新课改不仅要求教师改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还要改变教师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要求教师学会挖掘、开发课程资源,重新构建教学模式,优化组合教学内容。而这一切又不是一个人所能完成的,这就表明一改传统的“单打独斗”“孤军作战”为协同合作的模式已成为新课改的必然。教师群

教师我与新课改同成长演讲稿

教师《我与新课改同成长》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与新课改同成长》。 “突如一夜春风来,千校万校改革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春风终于在我们翘首企盼下,走进了我们的校园,迈进了新高一学生的课堂。我有幸能够赶上了这次新课改的大潮,伴随着课改一同成长;但同时我也很迷茫困惑,正可谓“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从第一天走进新课改的课堂,我就在边教边学中领悟着课改的精神,并逐步的渗透到自己的教学中去。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这样的课堂是新课改所要追求的课堂,也是我这个在多年传统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新一代教师所渴望的课堂。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身为一线地理教师的我,新课改的实施,迫使我们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方法,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新课改的课堂不再是教师的独奏,而是师生的合奏,演奏主旋律的是学生,教师只是那个伴奏者!有句话说得好,"学生未必不如师",在新课改的课堂上作为教师的我应不以

权威自居,不以学生惟命是从为荣,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要从高高在上的指挥者中走出来,蹲下身子来欣赏我的学生,倾听我的学生,向我的学生学习,和我的学生一同成长。 过去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但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学生不是装载知识的容器,不是知识的收购站,他们需要的不是一杯水,一桶水,而是一种能力,一种去探究、去寻找整个知识海洋的能力!与其让教师有一桶水往学生的杯里倒,不如教学生如何去挖掘水源,如何变“杯中水”为“长流水”。 课改因不同的声音而艰难,也因不同的声音而精彩。我相信这股新课改之风会让我如愿以偿,让我尽我所能变枯燥为有趣,变呆板为灵活,让我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新课程改革摧人奋进,让人深思,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明天繁花似锦的希望。在“新课改”下,我在成长,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伙伴,成为课堂上一个小小的导航;在“新课改”下,我的孩子们在成长,成为学习的主人,带着梦想,放飞希望;我们一起成长在“新课改”下那激情燃烧的课堂下,一起体验着创新的快乐,一起畅游知识的海洋。 一同战斗在新课改这条战线上的我的可敬的领导、可爱的同事们,让我们一同奋进,一起到达成功的彼岸!

教师评课常用语

教师评课常用语 1、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学生的课堂习惯非常好,每个人 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较好。 老师利用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起,有许多地方值得学习。 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很好,引导得也很到位,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学生与生活的联系。 (1)整节课学生情绪高涨,兴致勃勃。 (2)充分体出了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最后环节让学生计算身高,设计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老师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率极高,特别是老师能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 老师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给予 了学生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升。 老师能从学生特点出发,让学生在玩活动过程中探究新知识、理解新知,人整体上来看,效果确实不错,值得学习。 2、(1)有“创新”和“创意”。能活用教材,爱想点子。新课改的理念体现得很突出。(2)形成了校本特色:把数学生活化,设计好。 3、在教学设计时充分利用认知基础,组织生用论的方式比较原来学习的应用题和这节课学习的应用题有哪些地方不同,让学生明白这节课新知识“新”在由一个未知数发展到两个未知数。 4、主动、自主的获取新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了主导、主体作用。 5、利用旧知迁移进行新知的学习,并且进行小组交流,利用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 6、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42、在课堂中,教师花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多次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探索中得出结论。 7、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关于课改的演讲稿

关于课改的演讲稿 篇一:关于课改的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在今天的演讲前,我想带给大家一个故事。一位学者曾做过一项调查:他到一所学校去,用粉笔在教室的黑板上轻轻一触,黑板上就出现一个小白点。老师问:这是什么?国外的孩子十分活跃,争先恐后地说:这是天上的星星,这是路边的石子,这是小虫、这是树上的甜果......由于他们丰富多彩的想象而有了各种各样的答案。而在我们中国,同样的动作、同样的问题却引起全班同学一片茫然。在老师的追问下他们才齐声答到:这是粉笔点!教室里没有一点杂音。这和国外的学生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位学者继而说到:当今世界有两类国家,一类是躯干国家,只有身体,脑袋靠别人。一类是头脑国家,也就是他们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嘿,而你们中国就属于那类躯干国家,要想发展,必须依靠头脑国家。 我们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教育工作者,听到这样蔑视的口吻,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我们深深地知道:我们不是未来,但我们的事业是未来。我们不是栋梁,但我们的事业是栋梁。如果我们所经营的教育再不改革,我们将延误下一代,将被时代所抛弃。是在我们翘首期盼中,在我们的声声呼唤下,新一轮课程改革终于走进了我们的校园,迈入了我们的课堂,与我们朝夕相伴了。虽然我和孩子们与课改同行的日子并不长,但是我们正感受着课改带给我们的希望,正体验着课改带给我们的激情,正品味着课改带给我们的喜悦!

回首走过的课改之路,我们有过困惑,有过焦虑,也有过徘徊,在完成新课标提出的大量认读、规范语音、正确书写的重任时,我总是手忙脚乱;在实现新课标倡导的既要体现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又要保证秩序井然的课堂纪律时,我总是顾此失彼。但我仍要感谢课改给了我一个成长的空间。感谢它使我逐渐懂得自己再也不能居高临下地审视孩子,而应蹲下身子和他们交朋友,充分的尊重信任和鼓励我们的每一个孩子。感谢它使我逐渐认识到自己再也不能满堂灌输,而应引导孩子自主探究。感谢它还使我逐渐学会了和同事分享课改的点点滴滴,并使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我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人把吃小鱼为生的梭鱼和小鱼放在同一个水池里,中间用玻璃将他们隔开,当梭鱼看见一群小鱼在它眼前晃动时,便猛扑过去,试图捕食小鱼,谁知“砰”的一声被玻璃弹了回来;再一次扑上去还是被弹了回来,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经过反复的冲撞,梭鱼逐渐失去了尝试的勇气。以至于人们把挡在中间的玻璃板拿掉后,梭鱼不再尝试,直至饿死。这个故事对我的震撼很大,它告诉我们,当个体经历多次失败后,就会失去再次尝试的勇气。其实,在我们周围,有些孩子不正在尝试梭鱼的体验吗?他们就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梭鱼,在知识的海洋里探索、发现、遨游。然而,当他们辛辛苦苦完成活动后,却只换来老师“恩,还不错”等简单、冷漠的评价,那不就变成挡在梭鱼与小鱼之间的那块玻璃板了吗?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得不到良好的情感发展,自信心反而会受到挫伤。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会有成功的发现,也会遭遇困难和失败,他们需要赏识,他们渴

活——我与新课程同成长演讲稿

活——我与新课程同成长演讲稿 Live -- Speech of growing up with the new curriculum 编订:JinTai College

活——我与新课程同成长演讲稿 小泰温馨提示:演讲稿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 讲话文稿。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同时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 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本文 档根据演讲稿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我与新课程同成长演讲稿 重庆市xxx小学曾令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我演讲的题目是《活》。我认为,一本书的最大成功之 处不在于让读者学会其中的知识,而在于影响读者的思想、指导其行动。新课程标准就是这样的一本书,它让我深深地领悟了一个字,那就是“活”。 知识是死的,人是活的;教参是死的,老师是活的;课 本是死的,学生是活的。放眼华夏五千年,真正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只有一个时期,那就是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候人们

思想之活,学术氛围之浓、成就之大,可谓空前。对中国影响深远的“儒、道、法、墨”等思想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形成并完善的,孔子、老子更是被后世称做“圣人”。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为什么会有如此重大的成就,我想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思想的活跃、言论的活跃、言论的自由。《孙子兵法》曰:“不战而屈人之兵,此为上上策也。”这说到底,就是对兵法的巧用、活用。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也曾说过:“不管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对于教学,我们未尝不可以做一个实用主义者呢?我们教给学生知识是为了什么?不就是想学生出人头地,个个成才吗?学生学了知识干什么?除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外,还要考虑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维持生计。所以,我们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技能。教师灵活使用教材、灵活教授知识;学生灵活学习知识、灵活使用知识。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升化教法、感悟学法,让教师教而悦,学生学而悦。 同是一本教参、同是一本教材,由于教师和学生的不同就使得其教学过程存在许多变数。教师应创造性地灵活使用教材,根据自己和学生实际,探寻一种灵活多变的教法与学法。只要有利于学生学、有利于学生悟、有利于学生用,就大胆取舍教材。例如在教学《秦兵马俑》一文时,我发觉学生对秦兵

我与课改同成长作文800字优选作文

我与恐龙的心灵约会作文字 说起霸王龙,就觉得它是一种很可怕的动物,凡是比他弱小的恐龙,都可能被它吃掉。直到我读了日本作家宫西达也的绘本故事《我是霸王龙》,让我认识了一只会感恩的霸王龙。故事里勇敢、善良的小翼龙也让我深受感动。 小翼龙破壳而出,在爸爸妈妈的精心养育下,它渐渐长大了。一天晚上,小翼龙睡着了,爸爸妈妈觉得是时候离开了,于是就把熟睡的它独自留在了山顶上。第二天早上小翼龙醒了,发现爸爸妈妈不见了,以为出去找食物了,却怎么也等不到他们,小翼龙在山顶上又喊又叫。就在这时候,一头霸王龙从悬崖底下爬了上来,想吃掉小翼龙。可是不料,火山正好爆发了,霸王龙从摇晃的山顶上滚了下来,眼睛看不见了,全身动弹不得。 小翼龙看到这样的霸王龙,觉得他很可怜。但是,它想起爸爸说过,霸王龙是一种粗暴可怕的家伙,刚想赶快逃跑,又回想起了妈妈的话:无论谁遇到了困难,都要帮助它啊。于是,小翼龙把压在霸王龙身上的岩石一块一块搬走了,还摘了许多红果子喂给霸王龙吃。它像爸爸妈妈照顾它那样,细心地照顾受伤的霸王龙。 有一天,小翼龙摘完果子回来的时候,发现眼前的一切让他大吃一惊:霸王龙醒了,眼睛也能看见了,嘴里还叼着一条鱼。吓得小翼龙把红果子掉了一地,霸王龙转过身来,小翼龙很害怕,这时,它想起爸爸说过的话:只要拼命地拍动翅膀,乘着风就能飞起来了。只要飞得高,遇到霸王龙也不用害怕。于是,小翼龙就这样扑棱着翅膀越飞越高。看着陆地上越来越小的霸王龙,小翼龙不舍地想:如果我是霸王龙,也许我们能成为朋友。陆地上的霸王龙望着越飞越远的小翼龙,小声地说:“我早就知道你是小翼龙了,我捉来了你最爱吃的小鱼,想和你一起吃,跟你说声谢谢。” 看到霸王龙坐在地上留着眼泪的样子,我既为小翼龙的离去感到惋惜,又被霸王龙的那声“谢谢”所感动。如果我是那只小翼龙,当初早就拍拍翅膀飞走了,那我就看不到痊愈以后那只会感恩的霸王龙了。即使像霸王龙这样粗暴可怕的家伙,也有善良的一面。正是小翼龙的善良,柔软了霸王龙的心啊! 在生活中,我要学习小翼龙的勇敢和善良,也要学习霸王龙的知恩图报。感谢《我是霸王龙》这个故事,让我,与恐龙有了一次心灵的约会。 宫西达也的作品绘画风格粗犷,却常常能触及人性最柔软的一面,温馨感人。小作者感情细腻,用流畅的语言清楚地重述了故事的梗概,让读者与小作者一起,感受到了小翼龙的勇敢和善良,让我们看到了外表粗暴的霸王龙,也有一颗会感恩的心。从阅读中有所感有所悟,这的确是一次“心灵约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